儿童情绪疾病四例

儿童情绪疾病四例

一、小儿情志病验案四则(论文文献综述)

王颖雪,石聪,吴珂,张昊地,张琳琳,林燕[1](2021)在《应用柴胡剂治疗儿科情志病验案四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小儿"少阳之体""肝常有余"等相关理论,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以及成长环境等因素,认为小儿情志病是内外因相互作用致情志不遂、气机不畅而发病。治疗当以疏肝理气,调畅枢机为契入点。在临床辨证施治,以柴胡剂"调畅气机"理论治疗小儿情志病。本文介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小儿夜啼、四逆散合厚朴干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味治疗小儿腹胀、四逆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小儿胸闷、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小儿头痛四例验案,从病因病机、辨证用药、临证体会等方面阐述治疗经验。

王淞[2](2020)在《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搜集、整理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相关资料,追溯其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总结提炼其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方法本文采用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以先生的手稿札记、学术着作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资料为对象,追溯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源流,整理、分析并总结其临证经验,提炼学术思想,撰写研究论文。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生平、治学、临证等方面内容,概括其治学特色,总结了先生对感冒、咳嗽、胸痹、狂证、痴呆、恐惧、泄泻、头痛、胆痹、臌胀、内伤发热、腰痛、痿证等内科疾病的病机治法认识、遣方用药的经验、规律和特色,并提炼升华出先生“三论、两观、两发明”的内科学术思想体系:“三论”,即大气一元论、玄府细络系统论、医易相通论;“两观”,即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胃气为本的治病观;“两发明”,即风药理论的发明、“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结论通过研究得出,张志远先生治学严谨,具有独特的治学门径,德艺双馨,内科临证经验丰富,学术思想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可以概括为以“易”指导、以“气”主宰的“三论、两观、两发明”辨治体系,颇具特色。其治学方法颇具借鉴性;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实用性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先生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郭麒[3](2020)在《基于方证相关的酸枣仁汤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酸枣仁汤是医圣张仲景的着作《金匮要略》中的经典方剂,用于治疗肝血不足、虚热内扰之失眠。酸枣仁汤流传后世,被历代医家所沿用。历代医家在运用酸枣仁汤治疗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发现,酸枣仁汤除了能够治疗失眠之外,还可以治疗其他临床各科的疾病。直至今日,酸枣仁汤仍然被运用于现代临床各科的疾病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揭示酸枣仁汤的方证规律。方法:本文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1.酸枣仁汤的文献研究,一共分为三个方面论述。第一,探究酸枣仁汤其方渊源,并对其相关条文进行简要分析;第二,酸枣仁汤方证理论研究:本章以历代医家及其文献中的中医理论为基础,从多个角度对该方证中用药、症状及病因病机等方面进行分析整理研究;第三,梳理历代医家对酸枣仁汤的衍化与发展。2.酸枣仁汤现代医案研究:以“酸枣仁汤”为主题词,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三大数据库,年限为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对符合要求的文献用Excel建立数据表,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酸枣仁汤的文献研究表明:酸枣仁汤的主要病位在肝,病机为肝血不足、虚热内扰。其典型临床症状为“失眠”、“烦躁”、“咽干口燥”。共整理出27首历代酸枣仁汤的衍化方,可知历代医家不仅在药味加减和组方配伍上对酸枣仁汤有诸多发展,而且还创制了丸、散、煎等剂型,衍化之方除治疗失眠、情志异常类疾病外,还广泛应用于临床内、外、妇、儿各科疾病。2.酸枣仁汤现代医案研究表明:Excel数据表共纳入101篇文献,共146例病案。经统计发现,现代临床应用中常见中医病名为:不寐、郁证、绝经前后诸证;西医病名:失眠症、围绝经期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基本病机为肝血不足、虚热内扰。临床多在原方基础上加味,多加白芍、当归、茯神三味药物。当代医家应用酸枣仁汤的基本指征是失眠、烦躁、咽干口燥、舌红、苔薄黄、脉弦细。结论:通过文献研究和医案统计两个方面的研究,得出酸枣仁汤证的病位主要在肝,病机为肝血不足、虚热内扰。其典型临床症状为不寐、烦躁、咽干口燥等症状。通过对现代医案的统计分析,发现酸枣仁汤的治疗范围十分广泛,几乎囊括临床各科,其中以不寐使用最多。酸枣仁汤的主要临床运用指征为:失眠、烦躁、咽干口燥、舌红苔黄、脉弦细。酸枣仁汤的常用剂量为酸枣仁30g、知母10g、川芎10g、茯苓15g、甘草6g。

邱佳慧[4](2020)在《中医五志理论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构建中医五志理论,挖掘中医五志理论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传统的文献研究法和文献检索法收集相关资料,并以中医气、阴阳、五行作为说理工具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提取、分析和归纳,对中医学志和五志展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论证中医五志理论的临床应用。结果:1通过志的溯源,明晰志的本义、引申义,提炼志的含义,即志是忆念积存基础上形成的意向性心理过程。2通过对中医学志的探究,提出五神之志和“以气为体,气能生志;以志为用,志为气帅”的志、气体用关系;阐释志“所存”的特性、“存”的功能、“变”的功能,认为志具备下藏、封存、上升之性,具备记忆、加工认知的功能,志记忆、加工认知的过程,是机体动态思维过程的核心环节;挖掘肾藏志的深层内涵,认为志属于肾无形的生理机能,并提出肾生志和志调肾的形神内涵;阐释了志与意相合,具有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的生命意义。3通过对中医学五志的研究,提出五志是志功能层面的演化产物,五志是元气时空演化的五脏气化功能,五志藏于五脏;挖掘五志特性功能,认为五志具有方向性,五志对五脏之气具有调节作用;阐释五志间的生克关系,五志制化规律,及五志互藏与思志调衡是情志活动的深层机制;探索了志神统帅五志、五志统帅七情的神志情关系;概述了4种五志病证;并探讨了五志为喜、怒、思、忧(悲)、恐,五志无惊而七情有惊,肺占忧、悲二志,及以“五志过极皆为热甚”释五脏五火症的问题。结论:1志具有心之所向的本义、意识之志、情感之志,以此提炼出志是忆念积存基础上形成的意向性心理过程,属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2中医学志,即志神,五神之一,亦称肾神,与气之间存在“以气为体,气能生志;以志为用,志为气帅”的志、气体用关系,具有“意之所存”、“因志存变”的特性与功能,藏于肾,体现着肾生志和志调肾的形神内涵,与意相合,具有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的生命意义。3中医学的五志是喜、怒、思、忧(悲)、恐的合称,是意向引导下表达情志的心理过程。五志是元气时空演化的五脏气化功能,藏于五脏。具有喜则气缓气下,怒则气上,思则气结,忧则气聚,悲则气消,恐则气下的特性。4以五行理论说明五志之生克制化,即怒生喜、恐克喜,达喜之制化;恐生怒、忧(悲)克怒,达怒之制化;喜生思、怒克思,达思之制化;思生忧(悲)、喜克忧(悲),达忧(悲)之制化;忧(悲)生恐、思克恐,达恐之制化。提出了五志互藏、思志调衡,二者协同调节情志变化,维系情志活动的复杂性和稳定性,是情志活动的深层机制。

刘慧鸿[5](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认为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吴若冰[6](2020)在《孙一奎辨治妇科病临证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孙一奎为明代新安名医,孙氏治病屡起沉疴,治验丰富,名噪一时,在学术上对三焦、命门等理论多有发挥,是一位理论与临证造诣均极高的中医大家。孙氏的着述包括《赤水玄珠》三十卷,《医旨绪余》两卷,《孙文垣医案》五卷。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对孙一奎着作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归纳孙一奎治疗妇科病的治疗经验,可望能为中医妇科临床提供借鉴。方法:1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运用传统文献研究中的目录学、版本学方法,梳理孙一奎的主要着作和版本流传情况;2归纳分析方法:通过查阅医家着作、医案以及相关论文等文献资料,归纳分析孙一奎治疗妇科病的辨治思路;3医案分析方法:运用医案分析方法,分析孙一奎对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的临床经验。结果:1.孙一奎治疗妇科病的总体思路:(1)论治妇科病当以治血为本。(2)妇科病当从肝脾二经论治。(3)治疗重视脾胃。2.孙一奎治疗妇科病有以下特色:(1)月经病:阴阳为纲,审因论治,重视肝脾。注重补益脾胃,使得气血生化有源而经水自调,同时也注重心、肝、肺、肾四脏的作用。(2)带下病:带下不泥于带脉一经,五脏皆可令人带下,以颜色判定带下归属脏腑。治法不外清、补、涩、利四途。(3)胎孕病:治病与安胎并重,用药轻灵。(4)产后病:遵从古法,主张勿拘于产后,勿忘于产后,从虚瘀论治。(5)外阴病:内服与外用相结合,剂型多样。(6)杂病:遵仲景之法,辨证施治,以经方治疗。结论:新安名医孙一奎,在治疗妇科病领域有独到的辨治思路和临床经验,可以为中医妇科临床提供借鉴。

何群娥(Ho Kwan Ngor)[7](2019)在《精神情志疾病经方辨治规律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社会的急速步伐,令精神障碍相关疾病的发生有增无减,引起大众的关注,全球现时已有超过三至五亿的精神障碍患者,数字继续持续上升,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将会成为最严重的疾病,造成医疗的沉重负担,亦影响到病患者与及其身边家人朋友的生活质素,危害身心健康。精神障碍的发生可涉及任何年龄、性别,且可因郁致病,或因病致郁,除了精神症状外,还可出现一系列的躯体症状,身心同病,令病患饱受煎熬,更甚者会因为情绪未得到适当疏导而产生轻生念头,造成不能挽回的悲剧。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刻不容缓的。目前,西方医学为精神障碍患者处方的药物,仍有未能尽善的不足处,例如并非所有患者皆适宜服用,一般而言,青少年及孕妇是不建议处方抗抑郁药,又如乳癌患者病后焦虑,假使服用抗焦虑药物可能导致刺激乳腺不当分泌或处在相对提高血中泌乳素浓度的副作用。即使合适处方相应的治疗情绪病药物,却又有可能出现药物依赖和药物残留的问题,躯体症状包括疲倦乏力、便秘、心悸、睡眠障碍、食欲紊乱等,令病患者产生抗拒依从的负担。现代医学对治疗情绪相关疾病的疗效,已到了瓶颈的位置,面临挑战。祖国医学讲求整体观与辨证论治,身心同治,经方治疗情志病经过历史的验证,行之有效,多条名方皆出自仲景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历久不衰,在临床应用上有较好的疗效。透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探讨以经方辨治情志病及相关躯体症状,为临床找出理法方药的依据,别具意义。《伤寒论》、《金匮要略》成书于一千八百年前,书中对各类情志相关的症状、证候及病症有丰富的描述。如烦证、躁证遍及六经。烦躁虽然在现代医学并非独立成病名,但其临床表现犹似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在甲亢导致的精神障碍中所见的症状亦以烦躁为多见,足见烦躁可视为不能忽视的症候群。烦证与躁证发生的病因病机多种多样。辨病位,可在心,在肝,在脾,在肺,在肾。辨病性可有寒有热,有虚有实,寒者有太阳变证心阳虚、太阴虚寒、少阴寒化、厥阴肝寒,热者有外邪郁闭、内热炽盛、有兼水湿水热互结、湿热内蕴、阳明腑实燥屎内结,总括而言以热多寒少,三阳经出现较多,三阴经较少。热证又当区分虚热实热,虚热内生阳浮于外,出现烦、躁。辨病机,气机郁滞可见阳气郁闭、热郁、食痰之郁、湿郁,津伤又可致烦渴。辨病势,可见正复邪去如少阴病阳气来复的“自烦”、正未胜邪余邪未了的“复烦”、邪长正消的传经入里、药力未见效的“反烦不解”、正不胜邪的太阴病“不烦而躁者死”、厥阴病的“躁无暂安时”等等。辨“虚烦”,仲景在不同章节的条文中皆有提到虚烦,以方测证,虚烦可指栀子豉汤证热邪未有与实邪相结,故为虚,有指黄连阿胶汤证的肝血不足肝郁化火,虚火上扰,故为虚。临床必须明确辨清,再根据实际的证候遣方用药。如邪入太阳,则解表清热除烦,邪入阳明未入腑实清热生津,既入腑实则攻下泻热,少阳郁热和解枢机,清热除烦;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安神除烦,心血不足补益心脾,宁心安神,阴虚烦躁养阴润燥。对睡眠障碍的论述,有失眠的“不得卧”、“不得眠”,有嗜睡的“嗜睡”、“嗜卧”、“但欲寐”,有欲眠不得眠、卧起不安。《伤寒论》太阳病与阳明病篇,出现睡眠障碍可因郁热内扰、津伤、阳浮、胃不和卧不安。少阳病篇睡眠障碍,因枢机不利热扰心神,或湿热内蕴,清气不升。少阴病篇睡眠障碍,阴寒内盛神失所养,或阴虚火旺虚阳上扰。《金匮要略》涉及有关睡眠障碍的条文有《百合狐惑病篇》、《血痹虚劳病篇》、《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五脏风寒积聚病》、《痰饮咳嗽病篇》、《水气病篇》、《黄疸病篇》、《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及《妇人杂病篇》等。其病因病机,有虚有实,虚者有血失所养、肝血不足、心气不足、心肺阴虚、心脾两虚、阴阳两虚、虚阳上浮等。实者有水饮内停、湿热内蕴、热扰心神。又有他病累及,如咳喘肺系病等。临床病因病机各异,因此亦有不同遣方用药和代表方剂。热邪扰心者清热安神,阴虚阳亢者滋阴潜阳,阳虚神浮者温阳安神,总之,根据临床辨证施治,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脉证治》提到惊悸一证。有关“惊”的论述尚有“烦惊”、“惊狂”、“怵惕”、“惕而不安”等。“惊悸”是一种心无所倚、惶恐不安、伴有不能自控的心慌心跳、心律失常的状态,可以理解为因为受惊致出现恐慌的心脏急剧跳动,在现代医学所掌握的临床经验,急性焦虑障碍(亦即是惊恐障碍)就以心动过速为首要的表现。仲景论述因惊恐得之的“奔豚气病”,有从小腹而起的气上冲胸,犹如现代医学认识的惊恐障碍,可突然出现不能预测的惊恐体验,同样是伴有一股气上冲咽喉的窒息濒死感和失控感,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伴心动过速,胸闷气急,竟正与“奔豚气病”不谋而合。“嘿嘿”一词,出现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只有6处,包括少阳病篇、厥阴病篇、百合病和狐惑病。“嘿嘿”是一种情志不舒的表现,犹如现代医学抑郁状态。“嘿嘿”相关条文中,有证有方的有小柴胡汤证、百合病的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狐惑病的甘草泻心汤等,在治疗抑郁障碍的应用上,可供参考。百合病表现为“欲食不能食”、“欲眠不能眠”、“欲行不能行”,犹如现代医学的抑郁、焦虑、睡眠障碍、饮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仲景用了9条条文,共七方,计有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黄汤等,七方药仅八味,易一味易一方,可见仲景用药之精当。“咽中如有炙脔”,后世称之为“梅核气”。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癔病、咽异感症等,临床上许多精神障碍患者都有咽喉异物感的表现,其主方半夏厚朴汤被广泛应用在各种抑郁或焦虑障碍中。“奔豚气病”从惊而引起,病在下焦累及上焦,其表现为“气上冲胸”“发作欲死”,与现代医学的惊恐障碍的濒死感相类似,其病机为气机逆乱。本病有三方,视病位在肝在肾,在寒在热在水饮,不同病机而施方用药。“脏躁”,“喜悲伤欲哭,如有神灵,数伸欠”。临床表现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邪哭”,表现为“魂魄不安”、“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有认为两者病机相同,“脏躁”为轻症,“邪哭”为重症。六经铨百病,通过六经辨证体系,先辨阴阳,再辨六经。六经各有不同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如六经的烦躁各有不同。又如糖尿病抑郁症者,病至少阴,多表现为全身性的虚弱,并已出现重要的脏器病变。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喜静恶动、思维及认知能力减退,神疲肢冷,脉微细,但欲寐,或渴,或见心烦,不得眠的睡眠障碍。病在厥阴,症见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呕吐,腹痛、下之利不止等寒热错杂症状时。病在太阴,见情绪低落,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病在少阳,见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病在阳明,内热躁烦,烦躁不得眠,腹满,大便乍难乍易等胃肠功能紊乱。病在太阳,头项强痛而恶寒、烦躁不得眠。再如睡眠障碍,病在太阳,症见营卫不和,四肢麻痹、汗出或无汗,口渴、麻木或烦躁以致入睡困难、或眠浅疲倦。病在阳明,扰胸膈,表现为舌干烦渴,大汗出,烦躁至极,辗转难眠。热迫大肠,热与糟粕互结,表现为大热不解,烦渴郁闷,腹胀嗳气臭秽,大便干结,四肢困重,严重者可出现神志上异常,幻视幻听。病在少阳,症见心烦喜呕、口干口苦、舌红苔黄或白腻、脉弦等,睡眠障碍以难入睡或多梦为主。病在太阴,症见情绪低落,心悸失眠,腹部冷痛,喜温喜按,月经失调,唇干,气短,纳差,便溏或肠鸣下利,舌淡胖嫩,苔白水滑,脉沉弱或缓。病在少阴,表现为症见精神困倦,“但欲寐”,四肢逆冷,小便清长;或是症见心烦失眠,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盗汗,小便短赤,舌红而瘦少苔,脉细数。病在厥阴,表现为症见上焦有难耐的热象,自觉一股热气上冲,心烦口渴欲饮;中焦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见胃气虚弱,则有饥而不欲食,胃中嘈杂不适,食后呕吐;下焦有寒见脾肾不足,则兼有下利。再如肠易激综合征,病在太阴,症见腹满而吐、下利、食不下、腹痛。久病累肾,则见下利清谷、手足厥冷、腰膝畏寒、小便清长、尺脉沉细;邪陷太阴,病情迁延日久,络脉瘀滞,见下利腹满时痛,脘腹拘急疼痛时作时止。病在少阴,症见四肢不温,腹痛下利;心肾阳虚,见下利清谷,精神萎靡,畏寒肢冷,喜卧嗜睡,面色晦暗,脉微细沉。病在厥阴,症见腹胀,腹痛,腹泻,大便稀溏,泻下如水样便或完谷不化。唇红干,渴喜饮。胃灼热,自觉气从少腹向上冲逆,饥而不欲食,下肢畏寒,小便清长。舌尖红,苔黄或白,脉弦细。至于甲亢导致精神障碍,病在初可见阳明热盛,病在后久病累及脾肾,则见太阴少阴合病。辨寒热虚实,三阳多为热,为实;三阴多为寒,为虚。如烦躁一证,以热为多,以实为多,以三阳病为多。肠易激综合征以虚为多,以三阴病为多。其虚者可以是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其实者可以为实热,可以为腑实。辨气血津液。百病始于气。气机逆乱是致病的重要因素。因惊悸而起的奔豚气病,其病机在“气”,在阴盛或水饮基础上,复加上受情志的刺激,气机逆乱,上冲于胸或于咽喉,造成呼吸困难的窒息濒死感;又如“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的“梅核气”,病机亦可见于“气”上,在痰湿基础上,情志不舒,气机逆乱,上冲于咽喉,痰气交阻而为病。病在血虚不足的有妇人“脏躁”和“邪哭”。尚有心肝血不足“虚烦不得眠”的酸枣仁汤证;比血虚更进一步的心肺阴虚、表现为“意欲食而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的百合病等。气机失畅,湿浊内生,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仲景又重视津液的有无,作为疾病转归的依据,如阳明热盛津伤,津伤又可至腑实,不能忽视。仲景经方,以六经辨证为框架,有是证用是方,只要在四诊合参、方证相应的前提下处方用药,就能取效。临床上多首经典名方皆广泛应用,在本文第四章偶拾得多种精神情志疾病的治疗病案,同一病症因应不同六经分型有不同处方,同一处方又可用治于不同的精神情志疾病,体现中医学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特色。如治疗抑郁障碍,可见于甘麦大枣汤、半夏厚朴汤、柴胡龙骨牡蛎汤;治疗焦虑障碍,可见于柴胡桂枝汤、甘麦大枣汤、大柴胡汤、半夏泻心汤、附子理中汤、酸枣仁汤;治疗惊恐障碍,可见于柴胡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奔豚汤;治疗睡眠障碍,可见于厥阴病睡眠障碍之乌梅汤和酸枣仁汤、少阳病睡眠障碍之柴胡桂枝汤和小柴胡汤、阳明病睡眠障碍之核桃承气汤和栀子豉汤、少阴病睡眠障碍之四逆汤、太阴病睡眠障碍之附子理中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可见于乌梅汤、小柴胡汤、四逆散、半夏厚朴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附子理中汤。导师李赛美教授临证以六经辨证为纲,辨治多种精神情志相关疾病,本文第九章,偶拾李教授医治失眠症三例,依据六经病发病过程中邪正进退转归,李教授合共选用了十五方化裁加减,计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温胆汤、真武汤合方化裁、小柴胡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加减、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附子汤、四逆散合方、桃核承气汤、四逆散、四君子汤、四逆汤合方、附子理中汤、四君子汤、肾四味合方加减、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当归芍药散等等。三例十五方,连同第四章同为治疗睡眠障碍未有重叠的四方,在本文撷取辨治睡眠障碍之病案中,共见十九方之多。由此验证并揭示了通过灵巧活用,六经为纲,治病求本,观其脉证,知犯何逆,方证相应,调节阴阳气血,以平为期,即能取效。由此亦可引伸,只要方证相应,合理处方,方方皆可成为治疗各种精神情志疾病的良方。综上所述,经方辨治情志病,是在六经辨证的框架下,透过四诊合参,进行综合、归纳。首辨阴阳,再辨六经,辨病因病机、病性的寒热虚实、辨气血津液的输布。最后尚要符合方证相应的原则,则立方施药,自能真正取效。

王伟斌[8](2019)在《基于古今医案的郁证辨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郁证是以情志因素为主要致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的一种中医疾病,常见于神经衰弱、癔症、焦虑症、抑郁症等现代医学疾病。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各方面压力逐渐增大,情志类疾病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传统中医药对于郁证的认识和治疗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且疗效明显。在中国医药数千年的发展历史长河里,历代医家将自己的诊疗过程记录,累积了大量宝贵的医案,其中也包括郁证的相关诊疗经验记载,中医医案研究是中医药学术研究和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古代郁证医案和现代郁证医案为数据基础,以数据挖掘为主要研究方法,对郁证的辨治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现代临床郁证诊疗和中医医案研究提供借鉴。1.研究目的收集整理古代、现代郁证医案,构建结构化的古代郁证医案数据库、现代郁证医案数据库;分析挖掘郁证辨治规律,发现古今郁证辨治规律变化,为现代郁证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2.研究内容及方法(1)文献调研,确定疾病范围对10年内出版发表的相关教材、标准、专业书籍进行调研,进一步明确现代郁证的概念、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诊断要点以及鉴别诊断等内容,确定疾病筛选范围。(2)制定纳入、排除标准根据数据来源不同,结合古代医案特点、现代医案特点、现代医案文献特点,分别制定古代郁证医案纳入、排除标准,现代郁证医案纳入、排除标准,现代郁证医案文献纳入、排除标准。(3)数据整理建立数据库利用文本识别软件对古代医案和现代医案文献进行文本化处理,筛选医案,利用医案拆分软件等对纳入的古代郁证医案、现代郁证医案,进行医案结构化;填充数据、清洗数据、术语规范化,医案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处理主要参考《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检索系统、《古代汉语词典》《中医大辞典》等。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构建结构化的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4)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TCM Miner、SPSS 22.0等软件对古代郁证医案和现代郁证医案分别进行数据挖掘,基于数理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分别对医案的病因、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信息进行分析,并解读结果。3.研究结果构建了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数据库包含结构化郁证医案共2348案,共4079诊次。其中古代郁证医案364案,共461诊次;现代郁证医案1984案,共3618诊次。古代郁证发病患者多为20-49岁之间的中青年女性;发病原因多为情志因素,忧、思致病最多;常见症状以失眠最多。常用治法以化痰、疏肝、解郁健脾为主;治疗使用的高频方剂有归脾汤(27次)、逍遥散(22次)、加味逍遥散(15次)等;高频中药包括茯苓(186次)、陈皮(115次)、甘草(113次)、人参(101次)、当归(98次)、白术(94次)、酸枣仁(80次)等;中药性味归经属性多为温性、平性、苦味、辛味,归脾经、肺经;常用中药组合有白术-茯苓、茯苓-甘草、茯苓-当归、白术-甘草等;常用核心方剂以丹栀逍遥散为基础加减。其中明代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包括:人参(50次)、甘草(49次)、茯苓(49次)、当归(47次)、白术(45次)、黄芪(32次)、柴胡(28次)、栀子(26次)、酸枣仁(26次)等;性味归经多为温性、平性,辛味、苦味,归脾经、肺经药物;常用药物组合有:白术-茯苓、白术-人参、当归-人参、甘草-人参等;核心方以归脾汤为基础加减。其中清代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包括:茯苓(137次)、陈皮(89次)、茯神(68次)、白芍(67次)、甘草(64次)、郁金(63次)、牡丹皮(58次)、半夏(57次)、香附(55次)、酸枣仁(54次)等;性味归经多为温性、平性,甘味、苦味、辛味,归肺经、脾经为主;常用中药组合有:陈皮-茯苓、茯苓-甘草、白术-茯苓、当归-茯苓等;核心处方以丹栀逍遥散合归脾汤为基础加减。现代郁证发病患者集中在20-59岁,多为中青年女性。常见的症状有:失眠、纳呆、心烦、抑郁、胸部胀闷、乏力、咽喉部异物感、神疲、心悸等;舌脉以舌红、苔黄、脉弦最为常见。常用治法为疏肝理气、解郁、化痰、安神等;治疗使用的高频方剂有逍遥散(278次)、半夏厚朴汤(162次)、甘麦大枣汤(147次)、归脾汤(104次)、温胆汤(92次)、柴胡疏肝散(91次)等;高频中药包括柴胡(1546次)、茯苓(1210次)、当归(1167次)、白芍(1109次)、郁金(1091次)、甘草(939次)、炙甘草(752次)、香附(624次)、大枣(614次)、川芎(605次)、制半夏(577次)、石菖蒲(576次)、陈皮(558次)、厚朴(553次)、炒酸枣仁(535次)等;药物属性多为温性、平性,苦味、辛味,归脾经、肺经、肝经、心经;常用中药组合有:白芍-柴胡、当归-柴胡、柴胡-郁金、当归-白芍、当归-白芍-柴胡等;核心处方为酸枣仁汤、柴胡舒肝散、二陈汤加减。现代郁证医案中肝气郁结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柴胡(299次)、当归(240次)、白芍(226次)、郁金(220次)、香附(175次)、茯苓(154次)、炒酸枣仁(115次)、川芎(114次)、甘草(113次)等;核心处方以柴胡舒肝散为基础加减。气郁化火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柴胡(350次)、郁金(266次)、白芍(262次)、当归(221次)、茯苓(184次)、石菖蒲(167次)、甘草(162次)、川芎(140次)、合欢皮(127次)等;核心处方以逍遥散合定志丹为基础加减。痰气郁结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茯苓(260次)、厚朴(210次)、甘草(175次)、柴胡(131次)、陈皮(129次)、郁金(128次)、半夏(122次)、桔梗(97次)等;核心处方以半夏厚朴汤合二陈汤加减。心神失养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柴胡(164次)、大枣(149次)、当归(143次)、甘草(114次)、白芍(108次)、郁金(107次)、炒酸枣仁(105次)、茯苓(103次)等;核心处方以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减。心脾两虚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当归(177次)、柴胡(176次)、白芍(137次)、炙甘草(133次)、茯苓(131次)、黄芪(114次)、党参(101次)、郁金(95次)、白术(88次)等;核心处方以归脾汤为基础加减。心肾阴虚型郁证治疗使用的高频中药有当归(106次)、柴胡(101次)、茯苓(78次)、白芍(68次)、郁金(65次)、炒酸枣仁(64次)、丹参(56次)、甘草(53次)、合欢皮(50次)、川芎(45次)、五味子(41次)、茯神(41次)、夜交藤(36次)、黄连(36次)、党参(31次)、黄芪(31次)、石菖蒲(29次)、山药(27次)、生地黄(27次)、熟地黄(25次)等;核心处方以天王补心丹合柴胡舒肝散加减。利用本研究所纳入的现代郁证医案训练的SVM分类模型,计算出郁证各证型诊断特征性症状;如肝气郁结证(嗳气,气短,胁胀等)、气郁化火证(大便干燥,口苦,易怒等)、痰气郁结证(咽喉部异物感,嗳气,胁胀等)、心神失养证(善忧好哭,胆怯,恐惧等)、心脾两虚证(嗳气,纳呆,入睡难等)的高权重症状,对于心肾阴虚证的高权重症状计算准确度较低。4.研究结论古代郁证发病患者以中青年女性为主;病因以情志因素为主,忧思致病最多;发病首先影响心神,肝脾受病明显;治疗重视肝脾,以健脾为主;明代郁证治疗以补脾、疏肝为主;清代郁证治疗以健脾、疏肝为主。现代郁证发病患者以中青年女性为主;发病涉及五脏,舌象脉象特征明显;治疗肝脾同治,重在疏肝,不忘安神。现代郁证的分型论治紧扣病机,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要治疗原则,其中肝气郁结证辅以安神;气郁化火证辅以清热、养血、安神;痰气郁结证辅以健脾、化痰;心神失养证辅以养心、安神、健脾;心脾两虚证辅以补益气血、健脾、养心;心肾阴虚证辅以养血、滋阴、清热、安神。基于SVM的分析方法可以较好的发现郁证的症状-证型关系。古代和现代郁证患者均以中青年女性为主要患病人群,现代郁证患者古代患者的年龄段增宽10岁。现代郁证医案的诊疗较古代更重视舌象。现代医家较古代医家在郁证辨证中,注重总结疾病的发展规律,按照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机变化将郁证分型论治,用药紧扣病机,更具有针对性。古今郁证治疗均注重调和肝脾、安神,但现代医家更重疏肝。

胡秋实[9](2019)在《满洲医科大学《中国医学书目》明版方书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医学书目》是一部用于登记满洲医科大学馆藏中医药古籍的登记式目录书。该书记载详实,体例独特,存世量少,对当今中医药文献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目前,有关《中国医学书目》的研究尚少,国内仅闫海军在其博士毕业论文《满洲医科大学<中国医学书目>明版书目研究》一文中深入地研究了《中国医学书目》的成书背景、书目体例等基本信息;并从目录学角度入手,对《中国医学书目》载24本明版书籍,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中国医学书目》共载明版中医药类书籍54种,尚有30本有待研究,其中不乏有初刻本、官刻本,多数医书刻工精良,保存完好,若利用得当,将对我国中医药文献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贡献力量。在待研究的30部医书中,方书类共有5部,包括《备急千金要方》《摄生众妙方》《医方考》《扶寿精方》和《众妙仙方》。其中《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唐代,虽此版为明代刻本,但究其内容并不能代表明代中医药发展水平,况且《备急千金要方》内容宏富,又是现代中医药学界研究的热点,相关研究极多,故本次研究不列入其中。《医方考》作为我国第一部方论专着,其体例、内容与《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3本书不尽相同,故亦不列入研究范围。明代是我国医药养生理论与方法趋于完善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补益类方剂,配伍用药更注重实用、切合实际。其理论核心与中医药理论基础更加紧密的结合,《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则较明显的反应了这一时期的养生理念及养生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3部方书的作者均为明代官宦,书籍成书时间均为明代中期,从内容上看3书均首重养生,均将补益类方剂置于卷首,且3本书补益类方剂中有部分方剂存在一定的传承关系,故将《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3本书确定为研究主体。其中部分首见补益类方剂流传较广,功效明确,安全性高,若能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必将有益于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因此,《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明版方书值得我们深度挖掘和系统研究。由于《中国医学书目》所载书籍大都记录书名、卷数、作者、序跋的作者及作序时间、刊校者、行款、板框等详细信息,故研究过程中我们团队专程赴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查询并现场核对包括《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等明代方书的详细信息,并做详细记录,以确保材料的可靠性。本文以中医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作指导,以所收集的《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3部明版方书相关古今文献为研究基础,通过文献考证、比较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对《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3部明代方书作者生平及其成就、书目版本及其流传、书籍编撰过程及作者心路历程,进行深入挖掘。对于疑难问题,通过实地访问、电话或微信咨询等方式,向中国中医科学院文献学专家请教,得到重要的帮助。同时对《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2本方书中补益类方剂进行研究,筛选出38首首见方剂。通过对首见方剂仔细对比分析,结合后世对诸方剂的继承和流传,从中选择6首流传较广,时至今日仍在广泛使用,或仍有临床价值的方剂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通过对《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明版《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3部方书的研究,明确以下内容:(1)《摄生众妙方》《摄生众妙方》,作者张时彻。其家族为鄞县大家富户,早年在其父教导下学习诸子百家之说,并接触到中医药知识。稍长,便师从其族侄张邦奇。后走入仕途,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辞官归田后,从事文学创作,主持“甬上诗社”,提携了大量青年才俊。张时彻爱好医学,为官之余多收集验方,并汇辑为《摄生众妙方》11卷,加以刊行,后附《急救良方》2卷。两书作为张时彻主要医学成就,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时至今日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对《摄生众妙方》现有版本相关材料的整理研究,确定目前各大图书馆藏明版《摄生众妙方》存世明代版本主要分为两大类:其一,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张时彻自刻本,现收藏于国家图书馆、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另外还有原刻的翻刻本,包括嘉靖四十一年(1562)江西布政使司本,现收载于《海外中医珍善本古籍丛刊》;万历三十八年(1610)夏邑彭氏刻本,收载于《珍本医籍丛刊》中。其二,为明隆庆三年己巳(1569)衡王府增补刻本,此本目前未见现代刊本及校勘本,但该本刻功精良,字迹清晰,可谓善本,现多用作校本。《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摄生众妙方》,正是衡庄王朱厚燆命马崇儒校对、李用中负责刊刻完成的衡王府增补刻本。故《中国医学书目》记录“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马崇儒刊本”有误,应更正为“隆庆三年衡王府重刊本”。而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摄生众妙方》应为张时彻自刻本。隆庆三年衡王府重刊本《摄生众妙方》曾被满铁大连图书馆委托保存于满洲医科大学,后被中央卫生研究院收藏,现两版《摄生众妙方》均收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通过对《摄生众妙方》首见补益类方剂的研究,初步确定《摄生众妙方·卷二·补养门》中共有首见补养类方剂19首,并对其中流传较高,且适合现代临床常见疾病的“八仙添寿丹”“秘传十子丸”“千金不易比天助阳补精膏”3首方剂进行了探讨,对其主治病症、组方配伍、药物炮制及其流传影响均作了深入研究。认为该3首方剂对现代临床应用有指导意义,通过适当的化裁方药或改良剂型,将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2)《扶寿精方》《扶寿精方》,作者吴旻,曾于嘉靖年间任陕西华州(今陕西省华县)知州,他十分重视中医养生治病,收集方药,辑成《扶寿精方》。开篇首卷为“诸虚门”,第二篇为“药酒门”,两篇共收载补养类方剂50首。该书后于万历十五年丁亥(1587)经王来贤续补,成书后更名为《新刊续补扶寿精方》,增加了医学理论探讨、养生药膳、药酒等内容。其理论探讨多遵循《内经》之旨,所选用药膳简单实用,共30首,多摘抄于《饮膳正要》。经实地考察确定,国家图书馆网站所载洪武元年金陵李惟德本《扶寿精方》的记载时间“洪武元年(1368)”有误,该版刊行时间应不早于嘉靖十三年(1534)。研究确定现存《扶寿精方》的版本主要分为三大体系:第一,《扶寿精方》不分卷本,即万历元年曹水峪复刻本,现收录于《珍本医书集成》。第二,《扶寿精方》2卷本,为万历五年丁丑(1577)徐栻复刻本,2016年由中华书局影印日文政四年(1821)之抄本,收于《海外中医珍善本丛刊》。第三,《扶寿精方》3卷本,包括1986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中国中医科学院馆藏万历十五年王来贤(1587)刻本影印本,和1995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发行的《明清验方三种》版,两书现均行于世。另外,《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扶寿精方》书名为误,应为《新刊续补扶寿精方》。《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李焘、朱一柏、刘王选同阅”中“刘王选”有误,应为“刘应选”。且该书记载校勘人为“杨九成”疑误,实地考查未见此人校勘记载。该书在南满洲时期曾收藏于满洲医科大学,后在民国时期由当时的中央卫生研究院收藏,新中国成立后被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收藏至今。通过对《扶寿精方·诸虚门》《扶寿精方·药酒门》中首见补益类方剂的研究,初步确定首见补益类方剂19首,并对其中流传较广,且适合应用于现代临床常见疾病的有“太极丸”“胡尚书壮阳丹”“一醉不老丹”3首方剂进行探讨,对其主治病症、组方配伍、药物炮制及其流传影响均作深入研究。认为“太极丸”“胡尚书壮阳丹”“一醉不老丹”3首方剂对现代临床尤其是养生保健有实用价值,通过适当的化裁或改良剂型后,应用于亚健康人群,或用以大众调养、美容,将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3)《众妙仙方》《众妙仙方》,作者冯时可。受其父冯恩影响,对中医药理论掌握牢固,辑有《众妙仙方》4卷,着有《上池杂说》1卷(后附《经目屡验良方》1卷),收录在《三三医书》中。另外,《中国医学书目》所载万历二十三年《众妙仙方》作者为“杨应兆”,误。应改为“冯时可”。所载刊刻时间为“万历二十三年”,误。当改为“万历二十四年”。该书曾收藏于满洲医科大学图书馆,民国时期由当时的中央卫生研究院收藏,建国后转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现该书保存良好。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满洲医科大学《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明版《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众妙仙方》3书虽内容详细,但仍有疏忽之处,还需有关学者进一步考察研究,去伪存真。对《摄生众妙方》《扶寿精方》2书中首见补益类方剂的研究,提示我们对于中医药古方新用仍有许多工作要做,要想将古书中的宝贵方剂应用于现代临床,深入研究其中主治病症、药物配伍、药物炮制及其流传是非常必要的。

邸莎,赵林华,杨映映,仝小林[10](2019)在《白芍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文中指出通过对名老中医及"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临床应用白芍经验及用量的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白芍临床用量范围为5~120 g。(2)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的不同选择不同剂量的白芍,如白芍发挥其调和营卫的功效,用于治疗表证、鼻炎、非感染性不明原因发热时,其用量为6~30 g,发挥其缓急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胃脘痛、糖尿病神经病变、痹症时,其用量为5~120 g。(3)根据所治疗疾病的不同,白芍有不同的配伍药物,如调和营卫时常配伍桂枝、防风、甘草等;缓急止痛时常配伍赤芍、甘草、乌头、附子、桂枝等。(4)白芍的临床不良反应报道少,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偶见消化系统反应、过敏反应。

二、小儿情志病验案四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儿情志病验案四则(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柴胡剂治疗儿科情志病验案四则(论文提纲范文)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小儿夜啼
2 四逆散合厚朴干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味治疗小儿腹胀
3 四逆散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小儿胸闷
4 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小儿头痛
5 结语

(2)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生平着作
    1 生平概述
    2 着作介绍
第二部分 治学特色
    1 博览广读、取采众长的治学方法
    2 实事求是、躬行践履的治学理念
    3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 内观自省、倾囊相授的大医胸怀
    5 修身齐德、淡泊名利的处世智慧
第三部分 内科临证经验
    1 肺系病证
        1.1 感冒
        1.1.1 风寒、风热之辨
        1.1.2 治疗法则
        1.1.3 分型证治
        1.1.4 经验用药
        1.1.5 注意事项
        1.1.6 小结
        1.2 咳嗽
        1.2.1 病因病机
        1.2.2 治疗法则
        1.2.3 分型证治
        1.2.4 特色用药
        1.2.5 小结
    2 心系病证
        2.1 胸痹
        2.1.1 病因病机
        2.1.2 治疗法则
        2.1.3 分型证治
        2.1.4 小结
        2.2 狂证
        2.2.1 病因病机
        2.2.2 治疗法则
        2.2.3 分型证治
        2.2.4 小结
        2.3 痴呆
        2.3.1 病因病机
        2.3.2 治疗法则
        2.3.3 分型证治
        2.3.4 小结
        2.4 恐惧
        2.4.1 病因病机
        2.4.2 治疗法则
        2.4.3 分型证治
        2.4.4 小结
    3 脾胃病证
        3.1 泄泻
        3.1.1 病因病机
        3.1.2 治疗法则
        3.1.3 分型证治
        3.1.4 临证要点
        3.1.5 小结
    4 肝胆病证
        4.1 臌胀
        4.1.1 病因病机
        4.1.2 治疗法则
        4.1.3 分型证治
        4.1.4 软化肝脾验方
        4.1.5 小结
        4.2 胆痹
        4.2.1 病因病机
        4.2.2 施治法则
        4.2.3 分型证治
        4.2.4 小结
        4.3 内伤头痛
        4.3.1 病因病机
        4.3.2 施治法则
        4.3.3 分型证治
        4.3.4 用药特色
        4.3.5 小结
    5 肾系疾病
        5.1 水肿
        5.1.1 病因病机
        5.1.2 治疗法则
        5.1.3 分型证治
        5.1.4 专药专方
        5.1.5 小结
    6 气血津液疾病
        6.1 内伤发热
        6.1.1 分辨外感内伤
        6.1.2 把握时间规律
        6.1.3 分型证治
        6.1.4 小结
    7 肢体经络病证
        7.1 腰痛
        7.1.1 病因病机
        7.1.2 治疗法则
        7.1.3 分型证治
        7.1.4 小结
        7.2 痿证
        7.2.1 病因病机
        7.2.2 治疗法则
        7.2.3 分型证治
        7.2.4 小结
第四部分 内科学术思想
    1 大气一元论
        1.1 大气一元论的理论渊源
        1.2 大气的形成及生理特点
        1.3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病机发挥
        1.4 调治人身大气为病之用药法则
        1.4.1 斡旋气机,调治气病
        1.4.2 治气当求脏腑之本
        1.4.3 祛除浊毒,以复气利
        1.5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治验举隅
        1.5.1 调胸中大气治胸痹
        1.5.2 调腑中大气治胃肠病
        1.5.3 调经络大气治肢肩背腰痹痛
        1.5.4 调补一身之气改善虚损
        1.5.5 调大气治精神行为病
    2 玄府细络系统论
        2.1 玄府细络系统概述
        2.2 玄府细络系统的微观实质
        2.3 玄府细络系统的生理特点与功能
        2.3.1 玄府细络分布广泛,结构微小
        2.3.2 玄府细络可宣通渗灌气血津液
        2.3.3 玄府细络可通达神机
        2.4 玄府细络系统病理与临床表现
        2.5 玄府细络系统病变的治疗和研究
    3 医易相通论
        3.1 医易相通理论探流
        3.2 易为指导,突出变字
        3.2.1 辨证恒动思维
        3.2.2 方剂灵活化裁
        3.2.3 剂型丰富发展
        3.3 两点论思维方法的实践
        3.3.1 判定病性,一分为二
        3.3.2 处方用药,阴阳兼顾
        3.3.3 亢害承制,确立治法
        3.3.4 病情顽固,杂合以治
    4 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
        4.1 中医时间医学概述
        4.1.1 中医时间医学源流
        4.1.2 人体生理与四时、昼夜关系
        4.1.3 症候变化与四时、昼夜关系
        4.2 中医时间医学指导实践
        4.2.1 明辨病位
        4.2.2 治病于未发
        4.2.3 应时组方选药
        4.2.4 应时服药
        4.2.5 预测病势
    5 胃气为本的治病观
        5.1 “胃气为本观”概说
        5.2 重视胃气与胃津
        5.2.1 胃气是宗气之源
        5.2.2 胃气是生存之本
        5.2.3 胃气为脉之本
        5.2.4 胃津是津液之源
        5.2.5 胃气以通降为和
        5.3 重视胃与他脏联系
        5.4 治胃之法
        5.4.1 慢性胃病重滋养
        5.4.2 他脏之病从胃治
        5.4.3 阴虚津亏滋胃津
        5.4.4 处方用药护胃气
    6 风药理论的发明
        6.1 风药概说
        6.2 风药性能
        6.2.1 风药多味辛
        6.2.2 风药以泻为主
        6.2.3 风药性走
        6.3 风药作用及其配伍方法
        6.3.1 风药治风
        6.3.2 风药治血
        6.3.3 风药治湿
        6.3.4 风药助火
        6.3.5 风药升阳
        6.3.6 风药止痒
        6.3.7 风药通滞
        6.3.8 风药开玄
    7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
        7.1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概说
        7.2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实践探索
        7.2.1 量从症变
        7.2.2 量从人变
        7.2.3 减量间服
        7.2.4 遵古不泥
        7.2.5 精准靶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3)基于方证相关的酸枣仁汤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酸枣仁汤的文献研究
    1 酸枣仁汤的源流
        1.1 出处
        1.2 历代医家对酸枣仁汤证的分析
    2 酸枣仁汤的方证理论研究
        2.1 酸枣仁汤方药分析
        2.2 酸枣仁汤的方剂学研究
    3 酸枣仁汤的衍化发展
        3.1 晋唐时期
        3.2 宋元时期
        3.3 明清时期
    4 小结
第二章 酸枣仁汤现代医案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来源
        2.2 资料收集标准
        2.3 资料整理规范
        2.4 医案纳入
        2.5 数据分析
    3 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
        3.1 病名统计分析
        3.2 症状统计分析
        3.3 舌象与脉象统计分析
        3.4 酸枣仁汤药物剂量统计分析
        3.5 加味药物统计分析
        3.6 性别统计分析
        3.7 患者年龄段统计分析
    4 研究结论及分析
        4.1 酸枣仁汤方证特点
        4.2 酸枣仁汤的舌脉分析
        4.3 酸枣仁汤的药物化裁特点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酸枣仁汤国内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4)中医五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志的溯源与中医学
    1 志的溯源
        1.1 志之本义
        1.2 志之引申义
    2 志的含义
        2.1 意识之志
        2.2 情感之志
    3 志与中医学
第二章 中医学志的探究
    1 中医学志的含义
        1.1 五神之一
        1.2 志气之体用观
        1.2.1 以气为体,气能生志
        1.2.2 以志为用,志为气帅
    2 中医学志之所存与存变
        2.1 意之所存
        2.2 因志存变
        2.2.1 志“存”功能
        2.2.2 志“变”功能
        2.3 意之所存与因志存变
    3 肾藏志的深层内涵
        3.1 肾生志
        3.2 志调肾
    4 志的生命意义
        4.1 志与意合
        4.2 生命意义
        4.2.1 御精神
        4.2.2 收魂魄
        4.2.3 适寒温
        4.2.4 和喜怒
第三章 中医学五志的研究
    1 五志概念
        1.1 五志有志的内涵
        1.2 五脏化生五志
        1.3 五志藏于五脏
    2 五志之特性
        2.1 喜则气缓气下
        2.2 怒则气上
        2.3 思则气结
        2.4 忧则气聚,悲则气消
        2.5 恐则气下
    3 五志之生克制化
        3.1 五志之生克
        3.1.1 五志相生
        3.1.2 五志相克
        3.2 五志之制化
        3.2.1 喜之制化
        3.2.2 怒之制化
        3.2.3 思之制化
        3.2.4 忧、悲之制化
        3.2.5 恐之制化
    4 五志互藏与思志调衡是情志活动的深层机制
        4.1 五志互藏
        4.1.1 五行互藏
        4.1.2 五脏互藏
        4.1.3 五志互藏的体现
        4.2 思志调衡
        4.2.1 自动调节气机
        4.2.2 主观导向认知
    5 五志之藏象内涵
        5.1 五志与五神
        5.1.1 五志与志神
        5.1.2 五志与心神
        5.1.3 五志与魄神
        5.1.4 五志与魂神
        5.1.5 五志与意神
        5.2 五志与七情
        5.2.1 五志为藏,七情为象
        5.2.2 七情根于五志
        5.2.3 五志与七情的相互作用
        5.3 神志情的关系
        5.4 五志病证
    6 中医五志理论若干问题的探讨
        6.1 五志为喜、怒、思、忧(悲)、恐的问题
        6.2 五志无惊而七情有惊的问题
        6.3 肺占忧、悲二志的问题
        6.4 以“五志过极皆为热甚”释五脏五火症
第四章 中医五志理论的临床应用
    1 五志辨证
        1.1 喜志辨证
        1.2 怒志辨证
        1.3 思志辨证
        1.4 忧(悲)志辨证
        1.5 恐志辨证
    2 情志生克疗法
        2.1 情志相生疗法
        2.1.1 喜生思疗法
        2.1.2 思生忧(悲)疗法
        2.1.3 忧(悲)生恐疗法
        2.1.4 恐生怒疗法
        2.1.5 怒生喜疗法
        2.2 情志相胜疗法
        2.2.1 喜胜忧(悲)疗法
        2.2.2 忧(悲)胜怒疗法
        2.2.3 怒胜思疗法
        2.2.4 思胜恐疗法
        2.2.5 恐胜喜疗法
    3 调肾疗情
    4 调脾疗情
    5 调五脏疗情
        5.1 调心疗喜
        5.2 调肝疗怒
        5.3 调脾疗思
        5.4 调肺疗忧(悲)
        5.5 调肾疗恐
    6 现今对中医五志理论的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1.1 道学与养生
        1.1.1 问“道”
        1.1.2 何谓道学?
        1.1.3 道学与养生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3.3 题解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4.3 教化与师表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3.1.3 加缪《鼠疫》
        3.1.4 小结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3.3.6 小结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3.5.4 小结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3.6.6 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4.1.4 小结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4.2.1 调训课程介绍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4.2.3 问卷调查部分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4.2.5 解读
        4.2.6 小结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4.3.1 背景
        4.3.2 内容
        4.3.3 讨论
        4.3.4 小结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4.4.3 小结
    4.5 启示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6.7 根本的结论
结语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点与不足之处
        特点
        不足之处
    自反性陈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孙一奎辨治妇科病临证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孙一奎生平简介
2.孙一奎着作与版本流传
    2.1 孙一奎主要着作
    2.2 版本流传情况
3.孙一奎主要学术思想
    3.1 命门动气说
    3.2 三焦相火说
4.孙一奎辨治妇科病临证经验
    4.1 论治妇科病的总纲
    4.2 调经经验总结
    4.3 带下病经验总结
    4.4 妊娠病经验总结
    4.5 产后病经验总结
    4.6 外阴病变
    4.7 妇科杂病经验总结
5.孙一奎辨治妇科病医案选析
    5.1 月经病
    5.2 带下病
    5.3 胎孕病
    5.4 产后病
    5.5 妇人杂病
6.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孙一奎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精神情志疾病经方辨治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释义
    1.1 经方
    1.2 情志
        1.2.1 七情五志的认识
        1.2.2 情志病建立沿革
第二章 《伤寒论》《金匮要略》情志相关的病、症、方证
    2.1 烦、躁
        2.1.1 辨病性
        2.1.2 辨病机
        2.1.3 辨病势
        2.1.4 辨虚烦
        2.1.5 辨烦躁与躁烦
        2.1.6 辨六经之烦的病理特点
        2.1.7 小结
    2.2 瞑、卧、眠
        2.2.1 《伤寒论》太阳病篇
        2.2.2 阳明病篇
        2.2.3 少阳病篇
        2.2.4 少阴病篇
        2.2.5 厥阴篇
        2.2.6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2.2.7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2.2.8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2.2.9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2.2.10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2.2.11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2.2.12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2.2.13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2.2.14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2.2.15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2.2.16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2.2.17 小结
    2.3 惊悸
        2.3.1 “惊”
        2.3.2 “悸”
        2.3.3 “惊”、“悸”、“怵惕”、“惕而不安”
        2.3.4 小结
    2.4 嘿嘿
    2.5 百合病
        2.5.1 病因病机
        2.5.2 临床表现
        2.5.3 治则治法
        2.5.4 方药
        2.5.5 何任治百合病病案
    2.6 咽中如有炙脔(梅核气)
        2.6.1 病因病机
        2.6.2 临床表现
        2.6.3 治则治法
        2.6.4 方药
        2.6.5 梅核气病案
    2.7 奔豚气病
        2.7.1 历代医家对奔豚气病情志相关的认识
        2.7.2 病因病机
        2.7.3 临床表现
        2.7.4 治则治法
        2.7.5 方药
        2.7.6 小结
    2.8 脏躁
        2.8.1 “脏”的争议
        2.8.2 “躁”的争议
        2.8.3 病因病机
        2.8.4 临床表现
        2.8.5 治则治法
        2.8.6 方药
        2.8.7 小结
    2.9 邪哭
        2.9.1 病因病机
        2.9.2 临床表现
        2.9.3 治则治法
        2.9.4 方药
        2.9.5 小结
第三章 六经铨百病
    3.1 太阳病与情志病
    3.2 阳明病与情志病
    3.3 少阳病与情志病
    3.4 太阴病与情志病
    3.5 少阴病与情志病
    3.6 厥阴病与情志病
    3.7 小结
第四章 经方辨治情志相关疾病
    4.1 抑郁障碍
        4.1.1 病理机制
        4.1.2 临床表现
        4.1.3 中医学辨治抑郁障碍
        4.1.4 经方治抑郁障碍病例
        4.1.5 糖尿病抑郁症
        4.1.6 小结
    4.2 广泛性焦虑障碍
        4.2.1 病理机制
        4.2.2 临床表现
        4.2.3 中医学辨治焦虑障碍
        4.2.4 经方治广泛性焦虑障碍病例
        4.2.5 小结
    4.3 惊恐障碍
        4.3.1 病理机制
        4.3.2 临床表现
        4.3.3 中医辨治惊恐障碍
        4.3.4 经方治惊恐障碍病例
        4.3.5 小结
    4.4 睡眠障碍
        4.4.1 病理机制
        4.4.2 临床表现
        4.4.3 中医辨治睡眠障碍
        4.4.4 小结
    4.5 肠易激综合征
        4.5.1 病理机制
        4.5.2 临床表现
        4.5.3 中医学辨治肠易激综合征
        4.5.4 经方治肠易激综合征病例
        4.5.5 小结
    4.6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甲亢
        4.6.1 病理机制
        4.6.2 临床表现
        4.6.3 中医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
        4.6.4 小结
第五章 经方辨治情志相关疾病之理
    5.1 四诊合参
        5.1.1 望诊
        5.1.2 闻诊
        5.1.3 问诊
        5.1.4 切诊
    5.2 首辨阴阳
    5.3 再辨六经
    5.4 辨寒热虚实
    5.5 辨气血津液
    5.6 方证相应
第六章 经方辨治情志相关疾病之法
    6.1 汗法
    6.2 下法
    6.3 和法
    6.4 温法
    6.5 清法
    6.6 补法
第七章 经方辨治情志相关疾病之方
    7.1 柴胡桂枝汤
    7.2 黄连阿胶汤
    7.3 甘草小麦大枣汤
    7.4 栀子厚朴汤
    7.5 小柴胡汤
    7.6 大柴胡汤
    7.7 四逆散
    7.8 桃核承气汤
    7.9 半夏厚朴汤
    7.10 柴胡龙骨牡蛎汤
    7.11 三承气汤
    7.12 桂枝汤
    7.1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7.14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15 小结
第八章 经方辨治情志相关疾病之药
    8.1 桂枝
    8.2 柴胡
    8.3 半夏
    8.4 甘草
    8.5 茯苓
    8.6 黄连
    8.7 黄芩
    8.8 栀子
    8.9 厚朴
    8.10 枳实
    8.11 知母
    8.12 阿胶
    8.13 当归
    8.14 百合
    8.15 龙骨
    8.16 牡蛎
    8.17 人参
    8.18 生姜
    8.19 大枣
    8.20 酸枣仁
    8.21 生地黄
第九章 当代经方名师辨治精神情志疾病经验
    9.1 李赛美教授治神志及情志病的经验
        9.1.1 六经辨治糖尿病抑郁症
        9.1.2 六经辨治糖尿病失眠症
        9.1.3 六经辨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情志失调
        9.1.4 立法燮阴阳,多从少阳论治,善用柴胡剂
        9.1.5 调枢机,理气血,袪痰瘀,定神志
        9.1.6 遣方用药规律
        9.1.7 病例赏析
        9.1.8 小结
    9.2 郝万山教授辨治情志病经验
        9.2.1 疗心肝胆,重阳气
        9.2.2 自拟柴胡桂枝温胆定志汤
        9.2.3 病例赏析
        9.2.4 小结
    9.3 黄煌辨治情志病经验
        9.3.1 论半夏厚朴汤
        9.3.2 论黄连阿胶汤
        9.3.3 论四逆散
        9.3.4 八味除烦汤病例
        9.3.5 小结
    9.4 小结
第十章 病案偶拾
    10.1 病案1
    10.2 病案2
结语
讨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8)基于古今医案的郁证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1 研究目标
2 研究意义
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3.1.1 古代医案数据来源
        3.1.2 现代医案数据来源
        3.1.3 文献调研
        3.1.4 数据检索
    3.2 数据纳入排除标准
        3.2.1 现代医案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3.2.2 医案纳入及排除标准
    3.3.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的构建
    3.4. 数据规范
        3.4.1 古代医案名词术语规范
        3.4.2 现代医案名词术语规范
    3.5 数据挖掘方法及工具
        3.5.1 数据挖掘方法
        3.5.2. 数据挖掘工具
4 研究结果及结果分析
    4.1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构建结果
        4.1.1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数据情况
        4.1.2 郁证专题医案数据库功能
    4.2 古代医案研究结果及分析
        4.2.1 古代(明、清)医案综合分析结果
        4.2.1.1 医案数据概况
        4.2.1.2 患者一般情况
        4.2.1.3 辨证信息分析结果
        4.2.1.4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4.2.2 明代医案分析结果
        4.2.2.1 医案数据概况
        4.2.2.2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4.2.3 清代医案分析结果
        4.2.3.1 医案数据情况
        4.2.3.2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4.3 现代医案研究结果及分析
        4.3.1 现代医案综合分析结果
        4.3.1.1 医案数据情况
        4.3.1.2 患者一般情况
        4.3.1.3 辨证信息分析结果
        4.3.1.4 治疗信息分析结果
        4.3.2 现代医案分型治疗分析结果
        4.3.2.1 肝气郁结证
        4.3.2.2 气郁化火证
        4.3.2.3 痰气郁结证
        4.3.2.4 心神失养证
        4.3.2.5 心脾两虚证
        4.3.2.6 心肾阴虚证
        4.3.3 症状-证型关系分析结果
        4.3.3.1 各证型医案数据情况
        4.3.3.2 症状-证型权重分析结果
5. 讨论
    5.1 郁证医案数据库构建探讨
    5.2 古代郁证辨治规律探讨
    5.3 现代郁证辨治规律探讨
    5.4 古今郁证辨治规律对比探讨
6.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个人简介

(9)满洲医科大学《中国医学书目》明版方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摄生众妙方》研究
    1.1 《摄生众妙方》作者相关研究
        1.1.1 家庭背景
        1.1.2 生平事迹
        1.1.3 文学成就
    1.2 《摄生众妙方》的编撰
    1.3 《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摄生众妙方》研究
        1.3.1 明代版本考
        1.3.2 刊刻人物考
        1.3.2.1 衡王乐善子与《摄生众妙方》
        1.3.2.2 马崇儒与《摄生众妙方》
        1.3.3 近代流传考
    1.4 《摄生众妙方》中首见补益类方剂研究
        1.4.1 首见补益类方剂的确定
        1.4.2 三首首见补益类方剂研究
        1.4.2.1 八仙添寿丹
        1.4.2.2 秘传十子丸
        1.4.2.3 千金不易比天助阳补精膏
2 《扶寿精方》研究
    2.1 《扶寿精方》作者相关研究
        2.1.1 吴旻生平事迹
        2.1.2 王来贤相关研究
        2.1.2.1 生平事迹
        2.1.2.2 医学成就
    2.2 《中国医学书目》所载《扶寿精方》研究
        2.2.1 明代版本考
        2.2.2 近代流传考
        2.2.3 书名及校勘人考
        2.2.3.1 书名考
        2.2.3.2 校勘人考
    2.3 《扶寿精方》中首见补益类方剂研究
        2.3.1 首见补益类方剂的确定
        2.3.2 三首首见补益类方剂研究
        2.3.2.1 太极丸
        2.3.2.2 胡尚书壮阳丹
        2.3.2.3 一醉不老丹
3 《众妙仙方》研究
    3.1 《众妙仙方》作者相关研究
        3.1.1 家庭背景
        3.1.2 生平事迹
        3.1.3 医学成就
        3.1.3.1 《众妙仙方》概述
        3.1.3.2 《上池杂说》概述
        3.1.3.3 《经目屡验良方》概述
        3.1.3.4 冯时可中医学术思想
    3.2 《中国医学书目》所载《众妙仙方》研究
        3.2.1 明代版本考
        3.3.2 近代流传考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查新报告
附录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10)白芍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白芍用量与配伍
    1.1 名老中医对白芍的临床用量及配伍经验
        1.1.1 颜正华
        1.1.2 干祖望
        1.1.3 夏桂成
        1.1.4 朱良春
        1.1.5 徐经世
        1.1.6 张志远
    1.2“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对白芍的临床用量及配伍经验
        1.2.1 黄煌
        1.2.2 仝小林
        1.2.3 傅延龄
        1.2.4 李赛美
        1.2.5 史欣德
2 安全用量和注意事项
3 小结

四、小儿情志病验案四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柴胡剂治疗儿科情志病验案四则[J]. 王颖雪,石聪,吴珂,张昊地,张琳琳,林燕. 环球中医药, 2021(07)
  • [2]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王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基于方证相关的酸枣仁汤的临床应用[D]. 郭麒.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4]中医五志理论研究[D]. 邱佳慧.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孙一奎辨治妇科病临证经验研究[D]. 吴若冰.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精神情志疾病经方辨治规律探讨[D]. 何群娥(Ho Kwan Ngor).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6)
  • [8]基于古今医案的郁证辨治规律研究[D]. 王伟斌.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9]满洲医科大学《中国医学书目》明版方书研究[D]. 胡秋实.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白芍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J]. 邸莎,赵林华,杨映映,仝小林. 环球中医药, 2019(02)

标签:;  ;  ;  ;  ;  

儿童情绪疾病四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