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保部发布《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冯慧敏[1](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工会维权中的集体协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劳资关系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了许多深层次矛盾,对社会稳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集体协商是企业与其员工之间通过合作和博弈的方式进行利益分割、利益共享的制度。平等且运行顺畅的集体协商制度不仅可以改善成果分享机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还有利于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和工会的推动下,集体协商已迅速发展为减少劳资冲突,缓解劳资矛盾的重要机制。但是,在集体协商制度具体运行中,集体协商过程形式化问题严重,集体合同条款千篇一律,这些问题导致工会和集体协商制度没有发挥出实际的效用,相关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首先研究了工会维权和集体协商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工人逐渐形成比较成熟的权利观,工人的抗争逐渐变为理性的的集体行动,工会作为工人的权益代表需要积极开展维权职能,代表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和协商,通过集体的力量实现利益诉求。其次,文章对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协商制度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描述了工会维权中集体协商的发展现状,分析并厘清了集体协商制度现存的主要问题。再次,文章分析了工会维权过程中集体协商各参与主体的行为,寻找其背后的动机并分析其议价能力,梳理哪些因素可能影响集体协商制度的运行效率,并在协商民主理论视角下对集体协商过程进行了论述,着重分析了集体协商所具有的阶段性和一般集体协商过程的特点。最后,针对工会维权中集体协商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条建议:第一,完善工会维权集体协商主体的参与机制;第二,内外结合,构建工会维权集体协商的制度保障;第三,培育工会维权集体协商的实施环境。近些年,集体协商的优势越来越凸显出来,面对具体运行中的相关问题,各级政府和工会应该加强调研,总结典型案例,详细分析集体协商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积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活动完善集体协商的制度运行。
艾尼瓦尔·吐尔逊[2](2020)在《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研究》文中提出企业员工持股具有提高员工收入、促进员工积极性和提升企业经济绩效的潜力,因而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青睐。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国有企业重启员工持股制度,员工持股制度上升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沿,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员工持股制度的高度关注。国有企业推行员工持股制度有助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整体发展。广大企业员工和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企业收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为目标的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有利于完善国有企业经济民主建设、促进国有企业创新、改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机制。实际上,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员工持股制度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是伴随着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逐步发展起来的。在这三十多年期间,我国员工持股制度几经沉浮,经历过大力推广,也数次因各种问题而被紧急“叫停”,其发展历程比较曲折。主要是因为我国关于企业员工持股的具体制度安排不够完善、相关理论基础不够成熟。与过去相比,我国推行员工持股的市场经济条件和法律制度相对成熟,但整体而言,相关法律法规非系统化、非细致化问题仍然存在,这不利于员工持股的顺利推行。从当前一些国有企业的实践情况来看,有些企业实践者仍然缺乏对员工持股制度功能作用的深入了解,只是把员工持股制度作为为员工谋短期福利的工具。理论界也有观点认为,员工持股具体的权利内容应该限定在分配领域,否则会降低企业决策效率。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员工持股制度的功能的侧重点不同,那么得到的结论和实际效果也有所不同。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推行员工持股制度的目标是要“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就其追求的“利益共同体”理念而言,必须对员工持股制度的经济激励功能、公司治理功能、收入分配功能都给予同等的重视。如果仅仅强调员工持股的收益机制,而缺乏持股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有效制度性保障,难以让员工产生主人翁意识。收益分享为员工带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正向激励,而员工参与管理则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有效路径。现阶段为了保障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的顺利推行,仍然需要强化对员工持股制度的理论认识、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和配套政策措施。此轮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股制度改革还应坚持分类实施原则、公开透明原则、自愿入股原则。在绪论中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二章阐述了员工持股制度的概念性框架、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第三章解析了国有企业实行员工持股制度的重要意义;第四章介绍了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的演进阶段,并对各阶段实行员工持股的目的、特征、相关法律政策、问题进行归纳说明;第五章对国有企业推行员工持股的现状进行阐述,并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了国有上市公司当前员工持股模式对企业业绩的影响,还用案例法具体介绍了个体国有企业中员工持股制度的推行情况,最后总结了现阶段国有企业推行员工持股制度面临的困境;第六章介绍了美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员工持股制度,以便为我国的员工持股制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第七章首先提出了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给出政策建议。
王锐[3](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文中指出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历史前提。这个历史前提的实现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经历了十四年抗日战争与三年国内战争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排除万难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七十年的探索历程依据经济建设工作在全部工作中的地位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经济建设的方式转变为高度集中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的过程。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到世纪之交。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先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显示出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阶段。我国市场化的改革,逐步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上升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经济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进程的系统考察和思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只有让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享有财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我国的综合优势体现在全党全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有正反两方面经验、经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及社会主义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三是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实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出多种所有制结构,并且不断健全法制体系为我国的所有制多样化提供持续保障。四是适合国情的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作用下,改革成为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的动力性体现在改革能够释放红利,而改革的稳定性体现在渐进的改革方式上。五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这个条件性体现在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实践中对深化改革具有促进作用,而闭关自守无异于自取灭亡。六是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并且使经济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本文所总结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工业体系完善、市场体量宏大等多个方面的规模优势,取得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主体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分散化到高度体制化、组织化再到逐步走向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独立化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所有制的不断健全,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的赋予劳动者以获得感,以此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从宏观层面,实施改革和开放两大基本国策的良性互动,实现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上述各个经验的发挥,离不开党对国家的统一领导,离不开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顶层设计,这不仅是我国过去、当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吴圆圆[4](2019)在《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电视对农服务一直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历史进程中高度关注且付诸实践的重要范畴之一。本论文史论结合,富有独到见解地把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理论框架,全面系统深入的从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数字电视时代为电视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广播电视政策对推进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等多重维度,揭示了我国对农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两个核心要素,共同形成合力,推动对农电视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全方位构建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对农节目发展的基本特色和基本格局。同时,对融合媒体时代,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优化发展予以了若干建设性思考。本论文首先从媒体科技史的研究视角,将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史划分为传统电视时代(即模拟技术时代)和数字电视时代两个部分,通过对传播科技与传播内容相互关系的把握,梳理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与发展。阐明了传统电视时代的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对农节目从无到有,经历了栏目化、频道化的升级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数字技术进入电视实操领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采编播各环节走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效化,电视服务应用空间有力拓展,使传统电视对农节目从形式、内容到服务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传输系统的升级与新媒体传输渠道的拓展使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得到突破。论文继而从政策推动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政府如何通过惠农政策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供有效的保驾护航。“三农问题”主导了我国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在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方面,政府都有特殊考量和优惠政策。在具体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建构和生产体系上,惠农政策直接推动对农节目生产完整体系的建立,形成从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全方位全体系的对农服务平台。从原来节目的生产,节目中包含一部分对农服务要素,再到专门对农服务栏目再到专业对农频道,再到央视即将把原军事·农业频道分离,单独成立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这都是基于更好的从层级上显示出对农服务政策优惠的国家考量。现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一步实行电视惠农,从县级平台到省级乃至全国平台,来发挥拓展基层第一线的传播影响,通过移动手机终端服务农民的新需求,以融媒体中心平台作为依托将基层的、个体的需求放大到更大的层面,从而为点上的农村和农民服务。正是在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两个核心要素的合力推动下,我国对农电视从四级覆盖、村村通、户户通、再到落实到人的电视扶贫产业政策,逐步形成当下我国对农传播的基础设施格局,同时,又在对农节目生产方面,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专业对农服务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一个完整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体系。论文进而在上述论述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举措。笔者结合电视媒介的供求理论和传播学受众理论指导,基于东中西信息传播的“数字鸿沟”、四级广电媒体网络的平台差异的遴选原则和调研的可行性分析,遴选典型地区、典型节目展开实证调查研究。遴选了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富有代表性的《致富经》、《乡约》栏目(国家级对农频道典型)、安徽亳州电视台(市级专业对农频道)及亳州姜屯村(传统村庄)、浙江磐安电视台(县级频道)及磐安管头村等(特色乡村旅游村)进行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新变化的认知。在深入阐释调研发现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新变化的基础上,对依托科技创新更好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移动优先理念下传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更大面积地实现基层的对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刘长进[5](2019)在《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非线性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非效率投资问题。管理层是公司投资的重要决策者,薪酬契约是解决股东与管理层之间代理问题的重要激励机制。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企业管理者薪酬制度的不断创新,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高管薪酬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为了对国有企业高管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做出了制度性约束。尽管如此,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差距仍然很大。现实中个体行为通常与公平偏好紧密联系,人们在关注自己的收入时,还非常在意与他人的收入差距。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信息的公开使公司高管能够知晓其他公司管理层的薪酬水平,高管通过比较来判断自己的薪酬是否公平,据以调整其管理行为,进而影响公司投资效率。可见,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会通过影响高管的管理行为,进而对企业投资效率产生影响。为此,本文以2009-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对企业投资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具体而言,首先,在阐述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的相关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分析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机理,提出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通过引入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的二次项,考察了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之间是否存在倒“U”型关系,并采用门限面板模型测算了门限变量(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的结构突变点,进而运用分段回归原理检验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对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非对称性。最后,以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的结构突变点作为分组依据,研究了在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的结构突变点两侧,高管能力、环境不确定性分别对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关系影响的差异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在门限值两侧对投资效率的激励效应存在不对称性。本文以高管行业薪酬均值为参照点,采用两种非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对投资效率的非线性影响。首先,采用直接在计量模型中增加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二次项的方法,研究表明,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然后,以总资产收益率为因变量,利用门限面板模型来确定高管外部薪酬差距激励效应的结构突变点,研究发现,总体而言,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不是过大,而是偏小。最后,利用分段回归原理来考察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对投资效率影响的区间效应,研究发现,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的激励效应表现出明显的门限特征;当外部薪酬差距达到临界值(2.6458)时,外部薪酬差距对公司高管的激励作用达到最大;而当外部薪酬差距超过临界值时,外部薪酬差距的激励作用呈现出边际递减规律,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变弱。第二,高管能力对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影响,在外部薪酬差距结构突变点两侧存在差别。本文以第三章研究得出的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结构突变点(门限值)作为分组依据,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划分为两个部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小于门限值(低差距区间)与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大于门限值(高差距区间)。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高管能力对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影响的差异性,研究表明:(1)在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的结构突变点两侧,高管能力对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别。具体来说,在低差距区间,高管能力强化了外部薪酬差距对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在高差距区间,高管能力对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影响不显着。(2)进一步将各薪酬差距区间样本分别分为过度投资子样本和投资不足子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在低差距区间,高管能力增强了外部薪酬差距对企业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但对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投资不足之间关系没有显着影响。在高差距区间,高管能力对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不足、投资过度之间关系的影响均不显着。(3)由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经理人市场发展程度存在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低差距区间,高管能力对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过度投资之间关系的强化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而在国有企业则不显着。第三,环境不确定性对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影响,在外部薪酬差距结构突变点两侧存在差别。本文以第三章研究得出的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结构突变点(门限值)作为分组依据,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划分为两个部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小于门限值(低差距区间)与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大于门限值(高差距区间)。在此基础上,首先,从微观层面研究了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对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发现:(1)在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的结构突变点两侧,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对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别。具体来说,在低差距区间,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强化了外部薪酬差距对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在高差距区间,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弱化了外部薪酬差距对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2)进一步将各薪酬差距区间样本分别分为过度投资子样本和投资不足子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低差距区间,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强化了外部薪酬差距对企业过度投资、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在高差距区间,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削弱了外部薪酬差距对企业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但对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投资过度之间关系的影响不显着。然后,从宏观层面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影响的差异性,研究表明:(1)在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的结构突变点两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别。具体来说,在低差距区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弱化了外部薪酬差距对投资效率的激励效果;在高差距区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影响并不显着。(2)进一步将各薪酬差距区间样本分别分为过度投资子样本和投资不足子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在低差距区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削弱了外部薪酬差距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却强化了外部薪酬差距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在高差距区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不足、投资过度之间关系的影响均不显着。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构建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和管理者权力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对企业投资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机理,构建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充实了代理冲突和信息不对称下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率先利用门限面板模型研究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发现了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的激励作用具有门限效应,这是研究方法上的有益尝试。前期研究主要从线性视角探究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本文运用门限面板模型研究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模型的设计更合理,研究结论更准确。本文不仅为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影响投资效率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也为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第三,发现了在外部薪酬差距结构突变点(门限值)两侧,高管能力对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影响存在差别。现有相关文献主要关注高管背景特征,忽视了最能体现高管异质性的能力差异。本文以高管外部薪酬差距门限值作为分组依据,研究了在不同的外部薪酬差距区间,高管能力在外部薪酬差距对投资效率影响中所起作用的差异性,厘清了高管能力影响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内在机制,深化了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机制的研究。第四,发现了在外部薪酬差距的结构突变点(门限值)两侧,环境不确定性对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影响存在差别。前期研究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文献,忽略了环境不确定性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然而,现实中企业的投资决策通常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做出的。本文以高管外部薪酬差距门限值作为分组依据,分别从微观层面(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和宏观层面(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研究了在不同的外部薪酬差距区间,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分别在外部薪酬差距对投资效率影响中所起作用的差异性,揭示了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作用机理,为我国企业应对不同层面的环境不确定性,充分发挥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对投资效率的正向影响提供了证据支持。
杨狄[6](2019)在《国有公司经理人激励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文中认为当前国有公司所面临的最核心问题,是国有公司旧的用人制度与新体制改革的努力之间呈现的一种紧张状态,导致国有公司治理机构设置流于形式。改革旧有的人事制度,2013年"十八大"和2015年中央文件提出按市场化方式选聘和管理职业经理人。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引入为突破口打破国有企业旧的人事任免制度的关键在于国有公司经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完善。提出以下建议:其一,经理人员货币报酬应与公司绩效水平挂钩,使得国有公司在自身经营管理中更加注重预算环节,使其能够以预算评价公司绩效,从而完成对经理人的薪酬激励;其二,激励制度应尽可能多元化,股权激励是减少代理成本的最优方式,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程中探索一条国有公司的股权激励之路;其三,商业型国有公司与公益型国有公司经理人激励制度不能一概而论,应按不同的类型设计激励制度。
申学锋,赵云旗[7](2018)在《财税改革40年大事记》文中指出一、在改革开放前沿探险开路(1978—1983年)1979年,对预算内基本建设项目实行拨改贷,财政一律不再拨款。同时,改革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实行固定资产有偿调拨和固定资金有偿使用,打破了计划经济下国有企业之间无偿调拨的旧规。1979年7月,国务院下达《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标志着放权让利的企业改革正式启动。1980年2月,实行"分灶吃饭",即"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共有四种形式:固定比例分成;调剂收入分成;定
陈印静[8](2018)在《中共建政早期商业管理体制的重建 ——以武汉为中心(1949-1966)》文中研究说明为重审与再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本论文以地方政府的商业管理为视角,阐释在国家有序计划与主动介入下,推动商业走上社会主义轨道,以价值规律为调节手段的市场机制的基础性地位被国家计划所取代的进程。从而揭示1949年至1966年国家如何推进商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及此时段国家权力、政府干预如何影响市场经济?在研究思路上,本论文以各时期商业所有制的演进作为逻辑主线展开,并选取具有特殊性的小商业作为专题研究,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进行系统论述。中共建政早期,国家引导武汉商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首先,新旧政权更替与商业秩序重建。中共建政以前,新民主主义商业理念已形成,建政后中共实践了新民主主义商业,并通过改组“大公”与“小公”商业、整顿合作社商业的“商人路线”、对私营商业实行分利政策等举措进行调整以适应新形势。武汉在新旧政权过渡时期采取了鼓励商业转业、开展物资交流、建立新商事制度等办法恢复与发展商业。其次,“五反”运动与新民主主义商业的终结。武汉在中央的号召下开展了商业从严的“五反”运动,政府加强了对私营商业的计划干预,由于限制与排挤私商过头导致商业结构失衡,政府不得不进行商业计划结构的再次调整,其结果是新民主主义商业提前走向终结,为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条件。再次,资本主义商业改造与社会主义商业的形成。计划市场与自由市场的矛盾推动“一五”时期商业体制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型,转型过程中借助国家资本主义作为过渡手段,形成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对批发商业、零售商业、小商业等不同形式的资本主义商业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最后,巩固计划体制与社会主义商业的调适。“一五计划”后计划体制得以建立,国家开始致力于稳固社会主义商业。由于国家局势不断变化,社会主义商业亦随之多次调适。国家对社会主义商业的调适主要从计划性和非计划性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进行政府商业管理体制改革,从国家制度与行政管理层面设计与安排计划性商业;另一方面,对自由市场进行管控,打击自发商业行为,限制非计划因素。在阐释国家推动商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一般性政策的基础上,选取小商小贩分析其特殊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小商小贩与批发商、零售商相比,具有特殊性所在,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属于国家计划与自由市场之间的“徘徊者”,国家一方面努力把其纳入计划轨道,另一方面又迫于流通需求保持其市场属性。因此,国家对引导小商小贩走社会道路过程中采取了相对特殊的吸纳方式,小商小贩处于市场与计划之间的边缘身份体现了国家在处理政府与市场问题的因人制宜政策与取向。通过对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949年至1966年,国家推动商业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经历了建政前新民主主义商业理念的形成、建政初期新民主主义商业的建制与改组、“五反”运动后新民主主义商业的终结、由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向社会主义商业的过渡、巩固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对社会主义商业的调适的历史演进。国家推动商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途径为扩大计划市场、缩小自由市场,商业管理权力陷入“上收——下放——上收”的反复循环。作为兼具“双重身份”的特殊存在,国家在引导小商贩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了“安排政策倾斜”与“安排过宽限制”之间的徘徊、“吸收进来”与“调整出去”的矛盾,小商贩从而成为纳入国家计划与保持市场性的“徘徊者”。在这一时期,市场与政府双方展开了长时段的博弈拉锯。面对政府在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高压管控,市场并非“坐以待毙”,其“自发力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与政策变化中寻求可行的生存策略而难以消灭,国家面对市场的主动性一次又一次地采取了妥协姿态,乃至不惜采用阶级斗争与阶级对立的方式对其发展进行限制。武汉商业社会主义道路与湖北省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特殊性,从消费城市向工业城市的转型中,呈现具有更多自主性、更注重强化商业管理权力、更加注重对小商业的改造和安排、更注重处理商业转业所引发的利益重组、更加强调内外物资交流等特征;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直辖市城市相比较,武汉具有行政层级的一般性,因此武汉商业政策的制定与运作的自主权相较于以上城市难免受到更多限制,尤其是受到来自于省级党政等多方的影响。
朱晓琳[9](2018)在《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如何通过薪酬体系改革,建立具有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性的薪酬体系,同时持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是深化企业薪酬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高管薪酬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同行业不同企业高管之间、同一企业高管团队之间的薪酬差距均不断扩大。高管薪酬差距作为一个经济问题,直接反映了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同时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社会问题,表征着社会公平与正义。过大的薪酬差距与党中央提出的“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的目标相悖,又与新时代“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有序缩小薪酬差距”的改革路径相悖。同时,合理的薪酬差距不但能保障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广大高管与员工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建立与企业功能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企业高管薪酬差距的经济后果。已有研究多从社会比较理论与锦标赛理论出发,认为企业高管薪酬差距可能引发管理者差异化心理感知,进而影响其行为决策,最终作用于企业业绩。相比而言,目前鲜有文献探讨高管薪酬差距是否影响管理者风险态度,进而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施加影响。管理者经营决策是对风险和收益权衡后的选择,企业风险承担指企业在投资与日常经营中对预期收益水平和不确定性的选择,表明企业为追逐高额利润所愿意付出代价的倾向。已有研究认为,风险承担不但有利于企业把握市场机会、赢取盈利契机,而且有助于股东财富的保值增值。现实中,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和意愿也已经成为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创新绩效的先决条件。委托代现理论认为,管理者出于私利具有规避风险倾向,很可能导致企业错失高净现值项目,风险承担水平相应下降。因而在公司财务领域,风险承担不足被视为一种间接代理成本。高管薪酬契约作为企业内部重要的制度安排,其水平和结构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高管努力程度和才能发挥,并由此对高管的行为和风险决策产生重要作用。因此,探讨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将有助于从行为视角解释高管薪酬差距的经济后果,并一定程度上助推薪酬理论与风险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此,本文围绕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展开研究。具体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我国企业高管团队薪酬差距是否存在风险承担激励效应?产权性质、企业财务弹性将如何影响薪酬差距的风险承担效应?(2)我国企业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存在何种关系?产权性质以及行业垄断将如何影响外部薪酬差距的风险承担效应?(3)高管薪酬差距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内在作用机理是什么,创新投入是否在二者间发挥中介作用?本文尝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来探究企业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的风险承担效应,为企业薪酬激励制度的安排以及风险战略选择提供微观层面的理论解释与实践依据。本文阐述了委托代理理论、管理层权力理论、锦标赛理论以及行为理论等理论基础的基本观点,并紧密结合现有研究,在将企业高管薪酬差距分为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同行业同产权性质企业间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机理。以2008~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重点实证检验了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进而以企业创新投入为切入点,遵循“薪酬差距—创新决策—风险承担”的逻辑框架,借鉴Sobel中介效应分析法试图挖掘高管薪酬差距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即探讨创新投入在高管薪酬差距和企业风险承担之间是否起着中介传导作用。实证研究发现:(1)我国企业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企业风险承担具有激励效应,而国有产权弱化了上述激励效应;财务弹性相对较高的企业有助于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发挥晋升激励作用。(2)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的相关关系受到同行业、同产权性质企业高管薪酬均值的影响。当高管薪酬高于行业薪酬均值时,外部薪酬差距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具有正向激励作用,但这种正相关关系只显着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当高管薪酬低于行业均值时,外部薪酬差距能激发管理者的冒险决策以寻求变革,同样提升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且这种正相关关系只显着存在于国有企业中。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垄断对二者关系施加了不同程度的影响。(3)企业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高于行业均值的外部薪酬差距均提升了企业创新投入水平;在高管薪酬差距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效应中,创新投入只在非国有企业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的正相关关系中才表现出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与创新绩效正相关。最后,根据上述实证研究的基本发现和结论,就我国企业高管薪酬激励体系建设与合理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1)建立科学的高管业绩考评体系,将高管薪酬水平与个人业绩紧密挂钩。(2)加强企业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全面化和透明化,尤其是国有企业,更应充分披露高管薪酬水平、福利待遇、在职消费等隐性收入方面的信息。(3)企业应慎重而有选择性地拉大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董事会在设计高管薪酬契约过程中,不仅要将薪酬差距的晋升激励作用纳入决策因素,鼓励管理者进行合理风险投资的积极性,还要密切关注薪酬的内部和外部公平性。(4)针对国有企业高管,设置差异化限薪政策,而非“一刀切”;同时积极探索国企高管多元化激励模式,完善国企高管内部晋升机制。(5)建立长期有效的高管激励机制,优化短期薪酬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组合,兼顾企业短期成长与长期发展。另外,还应建立企业为主导的创新驱动机制,激发管理者创新积极性;引导投资者妥善使用企业风险承担信息等。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研究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拓展了高管薪酬差距经济后果的研究。本文系统分析和检验了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从锦标赛激励和行为认知等多个维度和视角全面分析了我国企业高管薪酬差距在企业风险承担方面的经济后果,并进一步探讨了高管薪酬差距的风险承担效应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的差异性,为深化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改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二,本文将研究视角拓展到企业外部经理人市场,从晋升锦标赛理论、行为认知以及风险决策等视角出发,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行业薪酬均值的参照点效应对高管风险态度的影响,进而检验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拓展了行为经济学范式下对高管薪酬契约的理论认知。第三,在研究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直接效应的基础上,本文以企业创新投入为切入点将研究向前继续推进,即深入挖掘了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厘清三者间的逻辑关系,不但进一步拓展和完善了现有风险承担与企业创新的研究,而且对制定企业创新投入激励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任文华[10](2018)在《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有力杠杆。从工业革命开始,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呼之欲出,为我国提供了全面超越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历史契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迅猛发展,相继取得了人工合成胰岛素、两弹一星、杂交水稻、巨型计算机、载人航天飞船等重大科技成就,堪称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才能在不到70年的时间里实现从“跟随者”向“并行者”的转变,在部分研究领域甚至已经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的“领跑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强化基础研究,瞄准科技前沿,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研究不仅利于我们理解、掌握这一理论,而且对于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以及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技术思想以及当代西方科学技术理论为依据;通过系统分析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发展脉络,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发展划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三个时期;从科学技术的功能属性、科技创新的目标定位、科学技术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持、科学技术发展的体制需求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风险防范等方面归纳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并阐释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历经考验的实践性、坚持不懈的创新性以及特色鲜明的民族性等特征,从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改革科技体制以及治理科技风险等方面指明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实践价值。
二、劳保部发布《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劳保部发布《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工会维权中的集体协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工会维权研究 |
(二) 工会集体协商问题研究 |
三、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一) 基本概念 |
(二) 基本理论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工会维权与集体协商之间的关系 |
一、权利意识崛起与工人维权 |
(一) 权利意识崛起——工人与企业之间的抗争 |
(二) 工人维权的组织化和理性化 |
二、工会对工人权利意识认知 |
(一) 工会与工人的互动——信任关系的建立 |
(二) 工会角色转型:从“维稳”到“维权” |
三、集体协商规则性功能的建构——工会对集体行动压力的回应 |
(一) 集体协商的必要性 |
(二) 集体协商的合法组织代表——工会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工会维权中集体协商的演化与发展 |
一、工会维权中集体协商的演化 |
(一) 集体协商重新确立阶段(1978年-1994年) |
(二) 集体协商快速发展阶段(1995年-1999年) |
(三) 集体协商全面推进阶段(2000年-2011年) |
(四) 集体协商深化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
二、工会维权集体协商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
(一) 工会维权中集体协商的发展现状 |
(二) 工会维权中集体协商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工会维权中集体协商三方主体的行为分析 |
一、集体协商中工会行为分析 |
(一) 工会推行集体协商的原因分析 |
(二) 工会代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 工会的协商能力分析 |
二、集体协商中政府行为分析 |
(一) 公正性原则 |
(二) 均衡性原则 |
三、集体协商中企业行为分析 |
(一) 集体协商中企业的行为动机——利润导向 |
(二) 集体协商中决定企业让步底线的因素 |
第四章 工会维权过程中集体协商的过程分析 |
一、工会维权中集体协商过程的阶段性 |
(一) 员工内部的协商 |
(二) 工会与企业的协商 |
二、工会维权中协商过程的特点 |
(一) 协商主体地位的平等性 |
(二) 协商程序的建制性 |
(三) 协商过程的功能性 |
(四) 协商结果的认同性 |
第五章 工会维权过程中集体协商的制度构建 |
一、完善工会维权集体协商主体的参与机制 |
(一) 加强工会的代表性,提高其协商能力 |
(二) 把握政府干预集体协商过程的方式和尺度 |
(三) 对企业参与集体协商的方式和程序进行规范 |
二、加强工会维权集体协商的法治化体系建设 |
(一) 加强工会维权法制化建设,完善集体协商相关法律法规 |
(二) 整合工会内部资源、职能,优化工会治理体系 |
三、优化工会维权集体协商的制度实施环境 |
(一) 通过社会舆论宣传推动形成集体协商的良好氛围 |
(二) 通过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减轻工会工作压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阋及答辩情况表 |
(2)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员工持股制度的概念性框架与相关理论 |
2.1 员工持股制度的概念性框架 |
2.1.1 所有权 |
2.1.2 员工持股方式 |
2.1.3 员工股份获得方式 |
2.1.4 员工持股结构 |
2.2 国外相关理论 |
2.2.1 双因素经济论 |
2.2.2 分享经济论 |
2.2.3 民主公司论 |
2.2.4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论 |
2.2.5 委托代理理论 |
2.2.6 心理所有权理论 |
2.3 国内相关理论 |
2.3.1 职工主体论 |
2.3.2 劳动力产权论 |
2.3.3 劳者有其股思想 |
2.3.4 人力资本产权论 |
第3章 国有企业推行员工持股制度的重要意义 |
3.1 有助于完善国有企业经济民主建设 |
3.1.1 国有企业历来重视经济民主建设 |
3.1.2 员工持股制度可补充国有企业原有经济民主制度 |
3.2 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创新 |
3.2.1 员工持股制度促进创新投入和创新投入效率的路径解析 |
3.2.2 员工持股制度促进员工创新意愿和知识分享的路径解析 |
3.3 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 |
3.3.1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 |
3.3.2 员工持股制度改善企业公司治理的路径解析 |
3.4 有助于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机制 |
第4章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的演进历程 |
4.1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的起源 |
4.1.1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动因 |
4.1.2 重新强调物质利益原则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
4.1.3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的雏形 |
4.1.4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与员工持股制度 |
4.2 探索阶段(1980 年代初期-1991 年) |
4.2.1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获得认可 |
4.2.2 出现的问题 |
4.3 规范化阶段(1992 年-1998 年) |
4.3.1 相关政策法规及其演变 |
4.3.2 发展概况 |
4.3.3 员工持股方式与资金来源 |
4.3.4 员工持股模式的创新 |
4.3.5 出现的问题 |
4.4 以股权激励为核心的发展阶段(1999 年-2012 年) |
4.4.1 相关政策法规及其演变 |
4.4.2 发展概况 |
4.4.3 出现的问题 |
4.5 有序稳定推进阶段(2013 年至今) |
4.5.1 员工持股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实现路径 |
4.5.2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制度政策 |
4.5.3 国有控股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政策 |
第5章 现阶段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的实践 |
5.1 国有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制度 |
5.1.1 基本情况 |
5.1.2 主要特征 |
5.1.3 实施员工持股制度的目的 |
5.1.4 国有上市公司当前员工持股模式的缺陷 |
5.1.5 国有上市公司当前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
5.2 员工持股试点企业中国电器院案例分析 |
5.2.1 公司介绍 |
5.2.2 员工持股方案 |
5.2.3 值得借鉴的重要经验 |
5.2.4 员工持股制度改革成效 |
5.3 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面临的困境 |
5.3.1 国有资产流失担忧影响员工持股制度的推行进程 |
5.3.2 对员工持股制度的认识不够成熟 |
5.3.3 持股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并未得到重视 |
5.3.4 相关员工持股法律规定不衔接 |
5.3.5 员工持股资金来源单一 |
5.3.6 相关税收政策存在尚不明确的地方 |
第6章 西方发达国家员工持股制度及其启示 |
6.1 美国员工持股计划 |
6.1.1 美国ESOP的运作机制 |
6.1.2 美国ESOP的特征 |
6.1.3 ESOP—美国流行的员工所有制形式 |
6.2 英国的员工持股制度 |
6.2.1 英国员工持股制度发展的背景 |
6.2.2 英国员工股持股计划的主要类型与相关制度安排 |
6.2.3 英国税收优惠型员工持股计划的发展概况 |
6.2.4 实行员工持股计划的目的 |
6.3 法国利润分享和员工持股制度 |
6.3.1 法国利润分享和员工持股的发展背景 |
6.3.2 法国当前流行的四种计划 |
6.3.3 法国的员工董事制度 |
6.3.4 法国员工持股和利润分享的发展概况 |
6.4 西方发达国家员工持股制度的启示 |
6.4.1 以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和引导员工持股的发展 |
6.4.2 利用税收优惠刺激员工持股的推广 |
6.4.3 鼓励企业员工广泛参与 |
6.4.4 注重员工持股期限的长期化 |
6.4.5 工会积极参与员工持股制度的实施 |
第7章 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的原则及建议 |
7.1 坚持的原则 |
7.1.1 分类实施原则 |
7.1.2 公开透明原则 |
7.1.3 自愿入股原则 |
7.2 政策建议 |
7.2.1 完善和建立有关员工持股制度的法律法规 |
7.2.2 为员工持股制度提供税收和信贷支持 |
7.2.3 适当扩大持股员工范围 |
7.2.4 员工股份的转让应受到一定的限制 |
7.2.5 建立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容错机制 |
7.2.6 加强所有权文化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经济建设 |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规模效应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6 年)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制度准备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状况 |
三、新中国成立后应对困难的经济措施 |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曲折(1956-1966 年) |
一、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
二、经济上初步纠正“左”倾错误与庐山会议“反右倾” |
三、对国民经济和党内关系的调整 |
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和“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
五、“四清”期间的三年经济调整与三线建设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严重挫折(1966-1976 年) |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抓革命与促生产 |
二、国民经济发展跌入谷底 |
三、七十年代初国民经济的恢复 |
四、政治经济的全面整顿与粉碎“四人帮” |
小结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二章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1976-2002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76-1982 年) |
一、经济建设的徘徊与思想解放的兴起 |
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国民经济调整 |
三、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
四、对外开放与特区建设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探索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82-1992 年) |
一、“三步走”七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
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
三、推行财政、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
四、价格改革与整顿经济秩序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轨(1992-2002 年)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 |
五、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2002 年至今) |
第一节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转型(2002-2012 年)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
三、区域、城乡向协调发展转型 |
四、宏观调控机制向治理体系转型 |
五、对外开放向“开放型经济体”转型 |
第二节 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 |
一、“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
四、“新发展理念”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五、“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阶段性总结 |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 |
三、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第二节 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 |
一、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
二、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 |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 |
二、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
三、健全法治体系为我国所有制的多样化持续提供保障 |
第四节 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
一、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
二、改革红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
三、渐进式改革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 |
第五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
一、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
二、闭关自守无异于“慢性自杀” |
三、开放型经济体对国内深化改革具有“倒逼效应” |
第六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
一、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 |
二、党的领导在经济决策中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
三、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作风的不断改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价值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章 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 |
第一节 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 |
一、广播对农服务的滥觞 |
二、广播对农节目的社会效应 |
第二节 电视科技促进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 |
一、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导作用 |
二、电视问世催生对农节目多彩新形态——从节目到栏目化、频道化 |
第三章 数字时代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 |
第一节 节目制作环境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 |
一、电视节目采编制作的便捷高效 |
二、数字电视服务的应用空间拓展 |
第二节 数字电视技术促进对农电视新格局的产生 |
一、节目内容生产的多样化与节目形态的变迁 |
二、传输系统的升级拓展有力突破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 |
三、对农传播新格局的形成 |
第四章 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 |
第一节 互联网思维引发重新认识电视及其对农服务节目的传播理念与模式 |
一、“互联网思维”及其在传播业的核心理念 |
二、互联网思维对整个电视传播理念的颠覆与重塑 |
三、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及传播理念与模式的突破 |
第二节 互联网环境引发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生产的变化 |
一、受众的变化:受众构成、需求和审美趣味 |
二、传播环境的变化:从传统电视到三网合一的传输格局 |
三、节目的变化:节目形态、传播渠道与盈利模式 |
第五章 我国广播电视政策对推动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 |
第一节 由“三农问题”主导的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 |
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政策深化 |
二、党和政府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政策安排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的惠农政策 |
一、传媒产业化的双重效益目标及其关系 |
二、“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在对农节目生产供给中的特殊考量 |
第六章 从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 |
第一节 典型案例的遴选 |
一、典型案例的遴选依据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 |
第二节 传统农民信息需求升级——安徽亳州调研发现 |
一、亳州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
二、具体调研的实施 |
三、调研发现:基层农民对信息需求走向更高层次 |
第三节 “走进来”:基于新型农村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浙江磐安调研发现 |
一、磐安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
二、调研的具体实施 |
三、调研发现:农村新兴产业推动农民对农需求的多样化 |
第四节 国家级对农节目的创新实践——央视《致富经》、《乡约》调研发现 |
一、《致富经》、《乡约》基本情况 |
二、《致富经》的创新探索 |
三、《乡约》的创新探索 |
第七章 总论:对农传播优化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变化 |
一、电视对农服务须适应农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
二、新兴产业形态下的农民:主动传播需求有待满足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县级对农服务节目发展提供新指南 |
一、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解决县级电视媒体发展困境的迫切需要 |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发展经验 |
三、县级融媒体建设对对农服务持续优化的思考 |
第三节 移动优先理念下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 |
一、“内容为王”升级,大小屏差异化的战略布局 |
二、传统优势对农节目走向移动终端的实现路径 |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实现对农服务节目分级扶持政策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5)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非线性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第一章 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的相关理论 |
一、社会比较理论 |
二、经理人市场理论 |
三、人力资本理论 |
四、最优契约理论 |
五、参照点契约理论 |
六、管理者权力理论 |
第二节 投资效率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与企业投资效率 |
二、信息不对称与企业投资效率 |
第三节 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投资效率的理论分析 |
一、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对投资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机理分析 |
二、高管能力影响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机理分析 |
三、环境不确定性影响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之间关系的机理分析 |
四、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二章 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制度背景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制度背景 |
一、党的重要会议有关收入分配制度的决议 |
二、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现状分析 |
一、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现状分析 |
二、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及投资效率现状分析 |
第三章 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对投资效率的非线性效应研究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定义 |
三、描述性统计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对企业投资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分析 |
二、高管外部薪酬差距对投资效率影响的门限效应分析 |
三、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管外部薪酬差距、高管能力与企业投资效率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回归结果分析 |
三、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 |
四、进一步的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管外部薪酬差距、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投资效率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经营环境不确定性下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投资效率 |
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投资效率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回归结果分析 |
三、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三、研究贡献 |
四、研究局限性 |
五、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国有公司经理人激励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职业经理人薪酬管理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范畴 |
三、探索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基础的股权激励计划 |
四、国有公司经理人激励制度的类型化构建 |
五、结论 |
(7)财税改革40年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改革开放前沿探险开路 (1978—1983年) |
二、为促进经济体制全面改革冲锋陷阵 (1984—1991年) |
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立新功 (1992—2000年) |
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2001—2007年) |
五、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锐意改革 (2008—2018年) |
(8)中共建政早期商业管理体制的重建 ——以武汉为中心(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近代中国商业史研究 |
(二) 计划经济时期商业史研究 |
(三) 改革开放初期商业体制改革的研究热潮 |
三、问题意识与创新空间 |
(一) 关键词释义 |
(二) 问题意识 |
(三) 研究思路 |
四、研究重点与局限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局限 |
五、主要研究资料 |
(一) 档案类资料 |
(二) 报刊类资料 |
(三) 汇编类资料 |
(四) 其他类资料 |
第一章 政权更替与商业秩序重建 |
一、中共建政前新民主主义商业理念的形成 |
(一) 建政前的中共与商业 |
(二) 新民主主义商业理念的特征及对中共建政的影响 |
二、中共建政初期新民主主义商业的建制 |
(一) “大公”、“小公”商业的改组 |
(二) 合作社“商人路线”的整顿 |
(三) 私营商业的分利政策 |
三、武汉商业秩序的新旧过渡 |
(一) 商业转业 |
(二) 物资交流与商业联营 |
(三) 新商事制度的建立 |
小结 |
第二章 “五反”运动与新民主主义商业的终结 |
一、“五反”运动的起因 |
(一) 从增产节约运动到“三反”运动 |
(二) 从“三反”运动到“五反”运动 |
二、武汉“五反”运动始末 |
(一) 由工商界“四反”走向“五反” |
(二) “五反”运动的四个阶段 |
三、新民主主义商业的终结 |
(一) “五反”运动的特征 |
(二) “五反”运动对商人的过度打击 |
(三) 商业、市场与商人思想的变化 |
(四) “五反”运动后的经济变局 |
小结 |
第三章 资本主义商业改造与社会主义商业的形成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局势变动 |
(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二) 武汉商业的新形势与商人的新矛盾 |
二、武汉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
(一) 动员与起始阶段 |
(二) 经销为主的国家资本主义商业阶段 |
(三) 全行业公私合营为主的国家资本主义商业阶段 |
(四) 经济改组与安排阶段 |
三、国家资本主义商业的建构与运用 |
(一) 借助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进行社会主义过渡的缘由 |
(二) 国家资本主义商业的管理 |
(三) 国家资本主义商业的运用——以零售商改造为例 |
四、社会主义商业的形成 |
(一) 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向社会主义商业的过渡 |
(二) 商业过渡的困境与曲折——以武汉绸布座商为例 |
(三) 社会主义商业的确立 |
小结 |
第四章 巩固计划体制与社会主义商业的调适 |
一、保障计划性: 商业行政管理体制的三次改革 |
(一) 商业机构市区分工改革 |
(二) “大跃进”与“大商业”管理体制的形成 |
(三) 国民经济调整与改进零售商业管理体制 |
二、限制“非计划”因素: 自发商业的市场管理 |
(一) 自发商业的生存策略 |
(二) 自发商业的限制与管理——基于1957年的分析 |
(三) 取缔计划商品流入自由市场 |
小结 |
第五章 计划与市场间的“徘徊者”:小商贩的特殊社会主义之路 |
一、小商贩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
(一) 小商贩的改造办法 |
(二) 小商贩改造的定税政策 |
二、小商贩的安排及其调整 |
(一) 安排小商贩的政策倾斜 |
(二) 安排偏宽及其限制 |
三、残存小商贩的整顿改造 |
(一) 残存小商贩的分类整改 |
(二) 残存小商贩整顿改造的矛盾 |
(三) 残存小商贩整顿改造的争议及处理 |
四、商业整改与调整退出小商小贩 |
(一) 恢复合作商店与合作小组 |
(二) 退出国合商业小商贩的安排政策 |
五、自发个体商贩的清理整顿 |
(一) 自发个体商贩的井喷 |
(二) 清理整顿自发小商贩的政策界限 |
小结 |
结语 |
一、中共建政早期商业的社会主义道路 |
二、市场与政府间的“应然”与“实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的、思路与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企业高管薪酬差距的研究 |
二、关于企业风险承担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三、关于高管薪酬与企业风险承担的研究 |
四、关于高管薪酬与企业创新的研究 |
五、文献述评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管理层权力理论 |
三、锦标赛理论 |
四、行为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设计与检验模型 |
第三节 实证检验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多元回归分析 |
四、进一步分析 |
五、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设计与检验模型 |
第三节 实证检验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多元回归分析 |
四、进一步分析 |
五、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关系中创新投入的中介效应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投入 |
二、企业创新投入的部分中介作用 |
第二节 中介效应及其检验程序 |
一、中介变量和中介效应 |
二、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与程序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二、变量设计与研究模型 |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多元回归分析 |
三、进一步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风险承担发挥着正向激励作用 |
二、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的关系受行业薪酬均值影响 |
三、创新投入在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将高管薪酬水平与个人业绩紧密挂钩 |
二、加强企业高管薪酬信息披露的全面化和透明化 |
三、企业应慎重而有选择性地拉大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 |
四、针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政策建议 |
五、其他方面的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一、研究局限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参与的课题 |
(10)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科学技术思想 |
1.4.2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 |
1.4.3 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 |
2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基础及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 |
2.1.1 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 |
2.1.2 科技创新源于社会需求并推动着经济发展及阶层变化 |
2.1.3 科技人才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重大的价值 |
2.1.4 技术异化是资本主义大生产的产物 |
2.2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借鉴 |
2.2.1 以道驭技的技术伦理思想 |
2.2.2 经世致用的科技价值观 |
2.2.3 义利合一的技术认识论 |
2.3 当代西方科学技术理论的合理借鉴 |
2.3.1 科学社会功能理论 |
2.3.2 科技异化批判理论 |
2.3.3 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 |
3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 |
3.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3.1.1 我国面临着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 |
3.1.2 建国初期我国科学技术实力落后 |
3.1.3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科学技术思想 |
3.2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
3.2.1 和平与发展背景下科学技术推动着全球化发展 |
3.2.2 科学技术发展面临市场经济与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 |
3.2.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科学技术思想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3.3.1 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面临突破 |
3.3.2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科学技术的需求 |
3.3.3 十八大以来党的科学技术思想 |
4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
4.1 科学技术的功能属性 |
4.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4.1.2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
4.1.3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 |
4.1.4 科学技术是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基础 |
4.2 科技创新的目标定位 |
4.2.1 技术革命推动社会变革 |
4.2.2 高新技术发展引领科技创新 |
4.2.3 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越发展 |
4.2.4 科技创新是跻身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 |
4.3 科学技术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持 |
4.3.1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
4.3.2 科技人才是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 |
4.3.3 人才强国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4.3.4 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 |
4.4 科学技术发展的体制需求 |
4.4.1 科技体制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制度保障 |
4.4.2 科技体制是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
4.4.3 科技体制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内容 |
4.4.4 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
4.5 科学技术发展的风险防范 |
4.5.1 发展科学技术服务人民大众造福全人类 |
4.5.2 科学技术要为人类服务而不能威胁人类本身 |
4.5.3 坚持以人为本使科技发展惠及全体人民 |
4.5.4 依靠科学技术转换经济发展动力并推动绿色科技发展 |
5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特征及实践价值 |
5.1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主要特征 |
5.1.1 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
5.1.2 历经考验的实践性 |
5.1.3 坚持不懈的创新性 |
5.1.4 特色鲜明的民族性 |
5.2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的实践价值 |
5.2.1 推动科技创新环境优化 |
5.2.2 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 |
5.2.3 引领国家科技体制改革 |
5.2.4 指明科学技术风险防范路径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劳保部发布《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工会维权中的集体协商问题研究[D]. 冯慧敏. 山东大学, 2020(02)
- [2]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改革研究[D]. 艾尼瓦尔·吐尔逊. 吉林大学, 2020(08)
- [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 王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D]. 吴圆圆. 上海大学, 2019(02)
- [5]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与投资效率非线性关系研究[D]. 刘长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6]国有公司经理人激励制度的改革和完善[J]. 杨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1)
- [7]财税改革40年大事记[J]. 申学锋,赵云旗. 中国财政, 2018(24)
- [8]中共建政早期商业管理体制的重建 ——以武汉为中心(1949-1966)[D]. 陈印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9]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研究[D]. 朱晓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10]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思想研究[D]. 任文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