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密度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许广通[1](2021)在《反应挤出制备功能化改性全同聚丁烯-1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以苯乙烯(St)为共单体、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接枝单体,在SHJ-20双螺杆挤出机中反应挤出制备接枝全同聚丁烯-1(iPB-1),探讨了接枝物iPB-g-GMA-co-St的最佳反应挤出工艺条件。结果表明:GMA的接枝率在190℃时接枝率最高,GMA的接枝率随挤出机温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接枝物iPB-g-GMA-co-St的MFR随温度的升高呈增大的趋势。GMA的接枝率随主机螺杆转速的增加先降低,120rpm时接枝率最大,接枝物的MFR在60rpm时最大。等比例的增加DCP、GMA和St的用量,在五组配方下进行反应挤出,配方1制得的接枝物接枝率和接枝效率都最低,配方5制得的接枝物接枝率最高,配方2制得的接枝物接枝效率最高;配方3制得的接枝物iPB-g-GMA-St的MFR最大,配方5的MFR最小。与标准iPB-1相比,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接枝物的弯曲性能下降,邵氏硬度和维卡软化点无明显变化,拉伸性能和缺口冲击强度随反应挤出工艺条件变化明显。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以苯乙烯(St)为共单体、以马来酸酐(MAH)为接枝单体,在SHJ-20双螺杆挤出机中反应挤出制备接枝全同聚丁烯-1(iPB-1),探讨了接枝物iPB-g-MAH-co-St的最佳反应挤出工艺条件。结果表明:MAH的接枝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在200℃制得的接枝物接枝率最大3.05%。随着螺杆转速的提高,接枝物的接枝率先增加后降低,MFR先降低后增加,在120rpm制得接枝物接枝率最大,MFR最小。等比例的增加DCP、MAH和St的用量,在五组配方下反应挤出,配方1制得的接枝物接枝率和接枝效率最低,配方5制得接枝物的接枝率和MFR最大,配方3制得的接枝物接枝效率最高。接枝物力学性能随反应挤出工艺条件变化有较大的差异。分别用iPB-1和iPB-g-GMA-co-St与尼龙6(PA6)进行共混改性,结果表明:iPB-1和iPB-g-GMA-co-St加入提高了PA6的Tmc,加快了PA6的结晶速率,与iPB-1相比,iPB-g-GMA-co-St与PA6具有更好的相容性,且iPB-g-GMA-co-St对PA6具有更好的增韧效果。
殷茂力[2](2021)在《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的构建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医用材料的迅速发展以及病原微生物危害的复杂化,应用于伤口愈合和组织工程等领域的抗菌医用材料在需求量稳步增长的同时,高性能化要求不断提高,不仅需要持续有效降低病原微生物对生物机体的危害,还应具备安全无毒、不引起宿主反应等特点。但是,目前多数添加型抗菌医用材料存在抗菌剂易溶出、抗菌效果持久性差以及生物相容性差等缺点。针对此问题,本论文选用具备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广谱抗菌性的壳聚糖为基材,利用物理或化学改性手段制备了一系列抗菌性能优异的壳聚糖衍生物,而后通过溶液浇筑、化学交联和静电纺丝等技术构建了不同结构形态的抗菌医用材料:抗菌保护膜、水凝胶以及纳米纤维。探究了壳聚糖衍生物及其抗菌医用材料结构形态对吸水溶胀性、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能的影响,为开发不同领域需求的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的设计制备奠定理论与科学基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首先,以N,N-二甲基乙醇胺,丙烷磺内酯和均三嗪为原料,合成一种带有反应性基团的两性离子磺酸甜菜碱中间体,然后以三嗪为桥基接枝到壳聚糖分子链上得到三嗪类磺酸甜菜碱改性壳聚糖(CS-SNCC),并对此壳聚糖衍生物进行表征,通过元素分析、核磁氢谱和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确定化学结构。将改性后的壳聚糖衍生物通过溶液浇筑法制膜,研究膜的溶胀性能、降解性能、生物相容性、抗细菌粘附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S-SNCC膜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在溶菌酶的作用下21天内可降解45.54%;经过24 h和48 h培养,NIH-3T3成纤维细胞在膜上的存活率可达97.03%和92.36%;此膜可以在60 min内杀死93.43%的大肠杆菌和91.0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另外与CS膜相比,CS-SNCC膜表面粘附的细菌数目分别减少了86.89%和94.19%,可以有效地抵抗细菌的粘附和生物被膜的形成。(2)三嗪类磺酸甜菜碱改性的壳聚糖取代度较低,且制备的膜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差,刚性大。基于此,选用甲基丙烯酸酯磺酸甜菜碱(SBMA)通过过硫酸盐引发来对壳聚糖进行接枝共聚改性,以提高磺酸甜菜碱在壳聚糖上的取代度。然后通过与聚乙烯醇(PVA)复合来改善磺酸甜菜碱壳聚糖(CS-SBMA)膜的力学性能。CS-SBMA共聚物中的磺酸甜菜碱部分与壳聚糖及乙酰壳聚糖的比例达103.43:89.42:10.58,有效地提高了磺酸甜菜碱部分的含量和原料的使用效率。CS-SBMA/PVA复合膜具有与人类皮肤相适应的力学性能,其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6.27-21.63 k Pa和41.27%-74.82%;此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吸液溶胀性能和酶降解性能,在PBS溶液中浸泡1 h吸液溶胀率最高可达188%,在溶菌酶的作用下21天内最大可降解55.74%;另外复合膜对NIH-3T3成纤维细胞的存活率均大于90%,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了优异的抗菌性和抗细菌粘附性能及生物被膜控制功能。(3)甜菜碱改性的壳聚糖能明显改善壳聚糖的抗菌性和抗细菌粘附性及生物被膜控制功能,但溶液浇筑法制备的膜材料结构致密,在医用伤口处理中有一定局限性。而水凝胶作为一类以水为分散介质的网络交联结构材料具有较强吸水保水性能,在生物医用伤口材料应用方面有一定潜力。以甲基丙烯酸酯缩水甘油醚为改性试剂,合成了带有双键的壳聚糖衍生物(CS-GMA),通过核磁氢谱和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确定其化学结构,在紫外光的引发下与带双键的磺酸甜菜碱小分子交联制备得到磺酸甜菜碱-壳聚糖水凝胶(CS-GMA/SBMA)。对水凝胶的物理化学结构、吸水性、酶降解性、生物相容性、抗菌性和抗细菌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功能进行研究。制备的CS-GMA/SBMA水凝胶具有空间网络多孔结构,可容纳更多的水分子,溶胀率和酶降解率分别可达3313%-3831%和56.77%-58.99%,比磺酸甜菜碱壳聚糖膜更优异。该水凝胶在60 min接触时间内可使97.76%-99.84%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96.65%-98.27%的大肠杆菌失活,且能有效地降低细菌的粘附和生物被膜的形成,并对NIH-3T3成纤维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无明显刺激性。(4)由于水合作用强,磺酸甜菜碱-壳聚糖水凝胶吸水多易破碎,力学性能较差会影响其应用性能。精氨酸聚酯脲聚氨酯伪蛋白聚合物分子链中含有聚氨酯片段结构,交联形成的水凝胶具有可控的力学性能,同时氨基酸伪蛋白生物材料因其结构中肽键和非肽键的存在,具有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的双重特性,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性质。以带有交联性双键的精氨酸-聚酯脲聚氨酯伪蛋白与双键改性的壳聚糖进行交联制备了一类新型的可降解精氨酸伪蛋白-壳聚糖抗菌水凝胶材料,并对水凝胶的物理形貌、化学结构等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水凝胶的压缩力学性能,不同p H条件下水溶胀性能以及在酶降解性能;并用NIH-3T3成纤维细胞和人血管内皮细胞研究了该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该精氨酸伪蛋白-壳聚糖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空间网络骨架结构和压缩力学性能,p H响应的高吸水溶胀性,在酶的存在下能加速降解,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可达91.81%和85.59%。另外该复合水凝胶无明显细胞毒性,能有效地活化RAW 264.7巨噬细胞,提高NO的产量和TNF-α的释放,具有良好的生物响应能力。(5)纳米纤维膜是一类具有高度孔隙率的柔性膜材料,兼具了薄膜柔韧性和凝胶网络多孔性。以5,5-二甲基海因和N,N-二甲基氯乙胺盐酸盐为原料,合成含有叔胺基团的海因衍生物,然后与环氧氯丙烷通过季铵化反应合成一种环氧季铵/卤胺化合物,将其接枝到壳聚糖分子链上得到季铵/卤胺化的壳聚糖衍生物(CSENDMH),并对此壳聚糖衍生物进行表征,通过元素分析、核磁氢谱、红外等测试方法确定其化学结构。将改性后的壳聚糖与PVA混合制备纳米纤维膜,研究了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特征、溶胀性能、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以及止血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具有致密的孔结构及较高的孔隙率(大于70%),同时具有一定的溶胀性能和良好的拉伸力学性能。CSENDMH/PVA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和细胞相容性,氯化后的纳米纤维膜形貌发生变化,但依然保留多孔性,并且抗菌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在30 min内杀死100%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上通过不同技术手段构建的多种形式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既有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膜材料,也有可降解高吸收性的生物响应水凝胶材料,还有兼具抗菌止血功能的纳米纤维材料,具备良好抗菌效果且安全无毒,可适用于不同生物医用领域需求,为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意义。
孟朕[3](2021)在《光固化ε-聚赖氨酸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文中指出ε-聚赖氨酸(Epsilon-poly-L-lysine(EPL))作为一种天然的抗菌多肽对细菌和真菌均具有广谱的抗菌性能,并且可以转化成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因此在食品工业和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将ε-聚赖氨酸凝胶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但由于ε-聚赖氨酸本身不具备形成凝胶的能力且机械力学强度不足限制了其应用。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赋予ε-聚赖氨酸凝胶化性能和提高水凝胶的力学强度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课题通过在ε-聚赖氨酸的分子链上引入光敏基团且与单宁酸络合,制备了具有原位光交联的能力的抗菌水凝胶,可应用于抗菌敷料和组织工程。首先通过一步合成法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到ε-聚赖氨酸(EPL)上,透析冻干等操作后即得到改性后的EPLMA水凝胶材料。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测试分析证明了接枝改性反应成功进行。通过计算核磁共振氢谱上各官能团的积分面积比值获得了EPLMA的接枝度(DS),并且该接枝度与反应物的比例成正相关,最高达到了49.7%。水凝胶的性能测试结果说明,随着DS的增大或者浓度的提高,水凝胶内部的交联网络更加致密,溶胀性能明显降低,表现出了更稳定的机械性能。但水凝胶的抗菌实验结果说明,接枝光敏基团会使EPLMA的抗菌性能下降,这是因为EPL的抑菌特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侧链的质子化氨基基团,当接枝改性过程消耗掉氨基时,EPL的抗菌活性显着降低。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我们选择将EPLMA水凝胶与单宁酸(TA)进行络合。TA是一种存在于植物和水果中的天然多酚类物质,其结构中含有丰富的羟基而被广泛用做交联剂,且TA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和抗氧化特性。将EPLMA水凝胶浸入TA溶液中即获得了EPLMA-TA复合水凝胶材料,通过对其结构表征证明了TA成功络合进入水凝胶内部。随着TA浓度的增大,复合水凝胶的机械力学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30wt%TA溶液处理过的EPLMA-TA水凝胶压缩模量为±670 KPa。抗菌性能测试结果显示,EPLMA-TA水凝胶对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抗菌率分别为94.6%和95.3%。对EPLMA-TA复合水凝胶生物相容性的研究发现,内皮细胞能够在水凝胶表面增殖和铺展,与对照组相比,其细胞存活率达到80%以上,证明了EPLMATA水凝胶具有非常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综上所述,通过有效的接枝改性技术,我们在EPL上引入了光敏基团并与TA络合,成功合成制备出了光固化EPLMA-TA抗菌水凝胶材料,实现了对该材料光响应效率、机械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的精确调控。该复合水凝胶可以有效的抑制细菌感染,大大拓展了EPL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范畴,特别是在医用抗菌敷料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周吉[4](2021)在《环氧官能化聚乙烯的制备及其在PBT中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热稳定性和优良的电气性能等,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零件、纺丝纤维等领域。但由于纯PBT缺口冲击强度低,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因此,对PBT材料的增韧改性一直是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采用熔融法制备了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E-g-GMA),并用于PBT及其共混材料的增韧改性,系统的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流动性能及微观形貌。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在制备PE-g-GMA的实验中,通过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表征,探究了GMA的含量和引发剂的含量对接枝率的影响,并通过化学滴定法计算其接枝率。结果表明,随着GMA含量的增加,接枝物的接枝率呈现上升趋势,但GMA含量大于4%时接枝率的增幅减小;随着引发剂浓度的增加,接枝率先增加后逐渐降低。GMA与BIPB在合适比例关系下,可以使接枝反应达到最优效率。在本组实验中,GMA含量为3%,BIPB含量为0.2%时,即GMA与BIPB质量比例为15:1时,接枝率最高。在增韧PBT的实验中,使用不同接枝率的PE-g-GMA对PBT进行增韧改性,并探究了增韧剂添加量对PBT材料的性能影响。随着增韧剂接枝率的提高,材料韧性提高。当增韧剂3#添加量为15%,材料出现脆韧转变,冲击强度达到35.68k J/m2。DSC测试结果显示,随着增韧剂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熔融热焓Hm和结晶度Xc降低,复合材料刚性降低,冲击韧性提高。SEM测试结果显示,随着增韧剂含量增加,PBT微观形态结构明显得到改善,复合材料韧性得到有效提高。研究了不同接枝率PE-g-GMA、增韧剂含量以及体系相形态对PBT/GF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接枝率的PE-g-GMA均能有效的改善PBT/GF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DSC测试显示,复合材料结晶温度下降幅度较小,说明自制增韧剂在提高PBT/GF复合材料韧性的同时能有效保持材料的强度。SEM测试可以观察到PE-g-GMA的引入,提高了GF与PBT基体的粘结性,从而使得复合材料的韧性得以提升。研究了不同接枝率PE-g-GMA对PC/PBT合金的增韧改性,PC/PBT合金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PE-g-GMA接枝率的提高而增加,且提升幅度明显,说明接枝率的提高能够有效改善PBT与PC之间相容性,当增韧剂接枝率为2.18%时,PC/PBT合金冲击强度达到58.9k J/m2,复合材料冲击韧性显着提高。SEM可观察到,随着PE-g-GMA接枝率的提高,断裂面孔洞明显增加,两相界面逐渐消失,表明GMA含量提高,使得PC与PBT之间相容性明显提高,有利于降低界面张力,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
姜泽钰[5](2020)在《基于近临界DME溶胀-插嵌的PP接枝改性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聚丙烯的固相接枝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固相接枝产物接枝率比较低,功能性基团和形成的支链分布不均匀,不利于进行表面印刷、染色,以及开发高分子合金和共混复合材料,限制了PP的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 CO2)协助固相接枝改性方法虽然使功能基团分布均匀且PP分子断链少,但是溶胀效果有限且临界压力高达7.38 MPa,给工业应用带来一定困难。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因此使用近临界二甲醚协助固相接枝反应的方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在温和的条件下合成出接枝率可控、单体分布均匀的接枝产物,优化制备功能化PP的反应条件和流程使其易于实现工业化。采用近临界DME插嵌技术,溶胀聚丙烯(PP)薄膜使改性单体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插嵌至PP基体内部,移除溶胀剂后在合适的温度下热引发,进行自由基反应从而得到接枝产物。本课题对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聚丙烯体系、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苯乙烯(St)共单体接枝聚丙烯体系和近临界DME体系对不同聚丙烯基体材料溶胀度进行了硏究。确定溶胀温度、溶胀时间、接枝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单体配比,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相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接枝产物进行表征,证明单体均已成功接枝到PP基体上,再对接枝产物进行定量分析,以表征接枝率的相对大小,釆用水接触角方法表征了接枝物的亲水性能,热重分析测定了接枝产物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以近临界二甲醚做为溶胀剂,将聚丙烯样条、聚丙烯薄膜和聚丙烯颗粒在55℃下溶胀24 h,聚丙烯薄膜的溶胀度最高,因此本实验采取聚丙烯薄膜为反应基质。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丙烯体系中,在溶胀温度为55℃,溶胀时间为3h,单体GMA用量6份(以PP为100份基准),引发剂AIBN用量为0.5份(以PP为100份基准),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3 h时相对接枝率达到最大为2.91%,接枝产物的水接触角降到69.75°。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苯乙烯共单体接枝聚丙烯体系中,引发剂AIBN用量(以PP为100份基准)为0.6份,单体(GMA,St的物质的量比为1:1)总投料量为10份(以PP为100份基准)时,在55℃溶胀时间3 h,然后升温至85℃反应3 h,得到了相对接枝率为5.86%,水接触角为67.19°的接枝产品。热分析实验表明,单体的加入降低了PP的耐热性。
朱海锟[6](2020)在《紫外光交联抗污涂层和紫外光3D打印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光是一种随处可见并且环保清洁的能源。在电磁波谱中,紫外光的波长为10 nm-400 nm,波长短,能量比可见光高。通过紫外光辐照制备聚合物材料有很多的优势:反应速度快、能耗低、环保和温和可控等。目前,很多功能性聚合物材料不断被开发,但是在制备过程也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对材料表面改性制备聚合物抗污涂层使材料能够抵抗不良生物黏附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然而一般的涂层制备往往面临着反应时间过长、反应条件不温和、涂层的厚度和空间不可控等问题;聚合物多孔材料由于其具有高的比表面积以及多孔结构的优势,在分离材料和药物缓释材料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同样的,传统制备多孔材料的反应时间长、难以制备复杂的结构以及反应条件苛刻法也面临着等困扰。基于此,本论文在制备交联抗污涂层和制备聚合物多孔材料两方面使用紫外光辐照作为手段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主要方法和结果如下:1、以甲基丙烯酸终止的聚(2-甲基-2-恶唑啉)(PMOXA-MA)和4-乙烯基吡啶(4VP)为原料,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无规共聚物聚[(2-甲基-2-恶唑啉)-r-4-乙烯基吡啶)](PMOXA-r-4VP),并用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进行了表征。随后利用紫外光短时间辐照PMOXA-r-4VP,在玻璃片、硅片、金片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片表面制备了 PMOXA涂层。使用水接触角(WCA)、可变角度椭圆偏正光谱法(VASE)、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和ξ电势对涂层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表明,PMOXA-r-4VP可以成功地修饰到玻璃片、硅片、金片和PDMS片表面。同时,所制备的PMOXA涂层具有良好的抗蛋白吸附、抗血小板黏附、以及抗细胞黏附性能,并拥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由稳定性实验可以看出,随着PMOXA-r-4VP中4VP单元的增加,涂层的稳定性相应提高。此外,PMOXA-r1/2-4VP涂层在PBS(pH 7.4)中浸泡28天仍旧对蛋白吸附和细胞黏附表现出良好的抵抗性能。2、使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无规共聚物聚(苯乙烯-r-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St-r-GMA)),并用1H NMR和GPC对其进行了表征。然后在紫外光辐照下在各种基底表面修饰上交联的P(St-r-GMA)粘结层。随后,通过氨基与环氧基团反应,将氨基终止的PMOXA(PMOXA-NH2)接枝到富含环氧基团的P(St-r-GMA)粘结层上,制备了 PMOXA抗污涂层。VASE、XPS、AFM和WCA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紫外光交联P(St-r-GMA)粘结层在基底表面成功制备PMOXA涂层。同时,这种方法得到的PMOXA抗污涂层不仅具有优良的抗污性能,而且在PBS(pH 7.4)中浸泡28天具有很好的厚度稳定性和抗污性能稳定性。此外,通过选择紫外光辐照的位置,可以控制涂层在基底上形成的位置,最终实现在特殊器件上选择性地支持(或抵抗)蛋白质的吸附。3、通过双(2-羟乙基丙基醚)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IEM)反应制备了双(甲基丙烯酸酯基)封端的聚甲基硅氧烷大分子单体(MTSM),之后制备了可聚合的MTSM微乳液,最后利用紫外光数字光处理(DLP)3D打印技术打印了 PDMS多孔材料。通过平衡溶胀含水量、收缩率、SEM以及蛋白通过率的研究,发现使用DLP技术制备的多孔材料和直接紫外光聚合制备的多孔材料在性能上没有明显的区别,即由DLP技术制备多孔材料不会影响材料的使用。同时,利用DLP技术打印了形状复杂的胶囊材料,为该多孔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如药物缓释)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潘洋[7](2020)在《PET/HDPE增容共混物的制备及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充分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刚性本质,拓展PET应用领域,本文选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将PET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旨在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共混物材料。然而,PET与HDPE属于热力学不相容体系,简单的将二者共混并不能满足材料性能提升的需要,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因此,本文选择向共混物中加入相容剂来达到提升二者相容性,改善共混材料性能的目的。增容剂的制备选用两种热塑性弹性体即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为基体,选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接枝单体,苯乙烯(St)为促接枝共单体,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的引发作用下通过熔融接枝的方法制备了两种不同的反应型增容剂POE-g-GMA和SBS-g-GMA。探究了接枝改性剂(增容剂)中接枝单体(GMA+St)用量对PET/HDPE(80:20)共混物力学性能、热性能、熔体粘度和微观相形态的影响。发现当POE-g-GMA中接枝单体用量为4 phr时,PE4样品的缺口冲击强度最高达到66.8 J/m,断裂伸长率也达到最高值为25.5%。对于PET/HDPE/SBS-g-GMA共混物,当接枝单体用量为8 phr时,PS8样品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最高,分别为33.1 J/m和24.1%。DSC测试表明,接枝单体用量的增加会降低共混物中PET的结晶温度,降幅分别为9.9℃和14.6℃。MFR也会随着接枝单体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之后逐渐趋于平缓。SEM观察得到的相区情况也印证了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表现为基体与分散相之间的纤维状结构和“核-壳”粒子结构。在确定了增容剂中接枝单体的用量后,通过改变增容剂自身用量,探究了增容剂用量对PET/HDPE共混物各项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共混物中PET相的结晶动力学问题。当增容剂用量为15 phr时,P15E样品和P15S样品的力学性能均达到最高值,缺口冲击强度分别为97.9 J/m和44.8 J/m,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8.6%和36.3%,相比未增容的P0样品和纯PET,韧性提升明显。DSC测试与结晶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增容剂用量的增加会阻碍共混物中PET相的结晶,且POE-g-GMA对PET相的结晶阻碍作用更加明显,但不会改变PET相三维球晶的生长方式。共混物的MFR随着增容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降幅最高达5.4 g/10min,PET相与HDPE相的Tg也会随之彼此靠近。SEM发现共混物中分散相的尺寸和分散性随着增容剂用量的增加而得到明显改善。
冯鑫鑫[8](2020)在《辐射改性聚乙烯纤维(无纺布)对铀酰离子和铂离子的吸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体中金属离子的分离、富集与回收一直以来是研究的热点与重点问题之一。一方面,贵金属日趋减少的矿产储量与日益增长的需求量推动了二次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另一方面,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需合理分离,以避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高分子吸附纤维/无纺布凭借其优异的吸附能力、力学性能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成为颇具应用前景的吸附剂之一。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铀酰离子和铂离子作为研究对象,选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和聚乙烯/聚丙烯(PE/PP)皮芯结构无纺布作为基材,通过预辐射接枝技术与化学改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两种对特定金属离子具有良好富集效果的高分子吸附剂,并对材料的组成、结构、形貌以及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预辐射接枝技术在UHMWPE纤维表面接枝丙烯腈(AN)与甲基丙烯酸(MAA),后续通过胺肟化和碱处理反应,制备出含有偕胺肟基和羧基的螯合纤维(UHMWPE-AO),以用于模拟含氟含铀废水中铀酰离子的吸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扫描电镜对改性前后纤维表面的化学结构、元素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证明了吸附剂的成功制备。通过模拟含氟含铀废水中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和吸附剂用量对铀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HMWPE-AO纤维对铀酰离子的吸附容量可达152 mg/g,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使用2 g/L吸附剂可使模拟废水中铀酰离子的浓度由40 mg/L降至16μg/L,残留铀浓度符合我国含铀废水排放标准(铀含量小于50μg/L)。(2)通过预辐射接枝技术将含有环氧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于PE/PP皮芯结构无纺布表面,后续通过聚乙烯亚胺(PEI)的开环改性制得弱碱性无纺布吸附剂(PE/PP-PEI),以用于溶液中铂离子的富集与回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分别研究了改性及吸附前后无纺布的化学结构、元素组成、热稳定性和表面形貌。通过铂溶液中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初始pH值、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共存离子和吸附剂用量对PE/PP-PEI无纺布的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纺布吸附剂在pH值为3-6之间具有最佳吸附效果;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可较好地描述PE/PP-PEI无纺布对铂离子的吸附,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吸附容量可达485 mg/g;吸附剂在含有Ni(Ⅱ)、Cu(Ⅱ)、Co(Ⅱ)、Mg(Ⅱ)、Pb(Ⅱ)、Zn(Ⅱ)等共存金属离子的体系中对Pt(Ⅳ)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使用2g/L该吸附剂可将溶液中的铂浓度由105.04 mg/L降至5.12 mg/L,去除率达95.13%;该无纺布吸附剂对Pt-Ni/C催化剂中的铂具有较好的回收效果。
孙哲[9](2020)在《季铵化纤维素-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制备及其吸附与絮凝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纤维素具有来源广泛、可生物降解与可再生的特点,通过对其进行醚化、酯化、接枝聚合等化学改性,可显着改善其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而在纤维素分子骨架上引入具有吸附、絮凝功能的侧链或基团,则可获得具有各种吸附、絮凝性能的纤维素基衍生物,已成为污水、污泥处理技术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自由基引发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lycidyl methacrylate,GMA)在微晶纤维素上接枝聚合制备了更高接枝率的纤维素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cellulose-g-poly(glycidyl methacrylate),Cell-g-PGMA],对接枝聚合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当微晶纤维素投料量1 g,引发剂浓度为0.0269 mol L-1,单体浓度为2.3449 molL-1,反应温度为70℃时,接枝率与接枝效率分别提高到420.1%和84.02%。随后用三甲胺对Cell-g-PGMA进行季铵化制备季铵化纤维素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quaternized cellulose-g-poly(glycidyl methacrylate),QD-Cell-g-PGMA],采用 FT-IR,元素分析、电镜扫描分析、热重/失重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QD-Cell-g-PGMA的阴离子吸附性能与絮凝性能。研究了 QD-Cell-g-PGMA对模型阴离子染料甲基橙(methyl orange,MO)的吸附性能,包括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吸附热力学与吸附剂再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动力学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遵循Langmuir模型并推导出吸附剂在28℃时对MO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333.3 mg-1。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吸附剂对MO的吸附过程是自发与吸热的。另外,使用稀NaOH溶液(0.5 mol L-1)可对吸附MO饱和的吸附剂容易地洗脱再生,经过四次吸附解吸过程,对MO的去除率仍能达到89.32%,表明QD-Cell-g-PGMA作为吸附剂可高效去除废水中阴离子污染物。另外,本文还进一步研究了 QD-Cell-g-PGMA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性能,考察了絮凝时间、QD-Cell-g-PGMA浓度、初始pH等因素对剩余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QD-Cell-g-PGMA浓度为3 mg L-1、初始pH值为7、絮凝时间10 min时,室温下的高岭土悬液剩余浊度从1151 NTU降低到7.493,表明QD-Cell-g-PGMA对高岭土悬液具有良好的絮凝性能。综上结果表明,所制备的QD-Cell-g-PGMA对甲基橙显示出优良的吸附性能、对高岭土悬液显示出优良的絮凝性能,作为高效吸附剂和絮凝剂,在去除污水(废水)和污泥中的阴离子污染物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林青青[10](2020)在《基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SG)原位双接枝增容不相容共混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反应性增容剂,特别是梳形共聚物,可以显着改善不相容聚合物间的相容性,降低界面张力,增强界面粘结,从而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然而,这类梳齿形增容剂一般由溶液法制备,过程复杂,且合成的梳齿形增容剂增容对象单一,不适用于大多数不相容共混体系,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更高效简易的增容策略,即选择一种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线形分子作为主链,与两种具有可反应基团的不相容聚合物进行熔融共混,利用官能团之间的化学反应使两种不相容聚合物接枝在线形主链上,原位生成双梳齿形聚合物。该梳齿形聚合物的双接枝链分别与两相高分子物理缠结,能够稳定存在于界面上,有效降低界面张力,增加界面粘结力,细化相区,实现对不相容共混体系的高效增容。本论文选择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无规共聚物(SG)作为线形主链,其主链上无规分布着环氧基团,并研究了该方法对三种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不相容共混体系的增容效果,主要内容为以下三方面:1)反应性共混增容PC/PLLA:聚(L-乳酸)(PLLA)具有端羧基,聚碳酸酯(PC)具有端酚羟基。因此,它们可以在熔融共混过程中通过与环氧基团的开环反应接枝到SG分子链上,从而原位地生成双梳齿共聚物。研究发现,增容剂的加入能够大大减小分散相的尺寸,提高界面粘结,改善共混物组分间的相容性。更重要的是由于不同组分链末端官能团与SG之间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可以通过投料比的变化制备具有不同接枝链结构的梳形分子,考察增容剂结构对增容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度对称的双梳齿形共聚物更利于平衡两侧应力,在加工过程中不易发生迁移,能够稳定存在于两相界面上,提高共混物组分间的相容性。PLLA:SG重量比为10:1的LG10%在PC/PLLA(50/50)共混物中具有最佳的增容效果。2)反应性共混增容PA6/PBT:尼龙6(PA6)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同样是具有反应性端基的不相容聚合物。因此,采用相同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比例以及不同结构增容剂对PA6/PBT共混物的增容作用。由于反应活性差异,PA6/PBT共混体系和PC/PLLA完全不同。PA6含有两种与环氧基团具有较高反应活性的端基:胺基和羧基,与过量环氧基团反应易导致交联,因此PA6与SG预接枝生成的共聚物AG的增容效果差。PBT虽然也含有两种反应性官能团,但醇羟基与环氧基团的反应活性较低,因此PBT与SG不会发生交联。当共混物中加入其他接枝链结构增容剂时(AG除外),共混物的分散相尺寸大大减小,并且材料的韧性和强度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3)反应性共混增容PC/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虽然不具备反应性官能团,但可以采用简单的熔融接枝方法将丙烯酸引入到LDPE链上,制备出丙烯酸接枝的LDPE(LDPE-g-AA)。由于LDPE-g-AA带有能够与环氧基团发生反应的羧基,PC带有端酚羟基,有望通过熔融共混将LDPE和PC原位地接枝到SG主链上,形成接枝链分别为LDPE和PC的双梳齿形分子。该双梳齿共聚物稳定在界面上,从而实现对体系的高效增容。通过改变加工条件,系统地研究了增容剂对共混物体系增容效果的影响,并证明双梳齿形共聚物的存在对共混物的增容效果。
二、高密度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密度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反应挤出制备功能化改性全同聚丁烯-1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全同聚丁烯-1 简介 |
1.2 反应挤出简介 |
1.2.1 反应挤出的原理和特点 |
1.2.2 反应挤出的应用 |
1.3 熔融法制备MAH和 GMA接枝改性聚烯烃的研究 |
1.3.1 接枝反应原理 |
1.3.2 接枝反应影响因素 |
1.3.3 接枝改性聚烯烃接枝率的表征 |
1.4 聚烯烃的共混研究 |
1.4.1 GMA接枝聚烯烃共混研究 |
1.4.2 MAH接枝聚烯烃共混研究 |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反应挤出制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全同聚丁烯-1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标准 |
2.2.3 SHJ-20 挤出机反应挤出制备iPB-g-GMA-co-St |
2.2.4 iPB-g-GMA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接枝产物的红外谱图 |
2.3.2 标准iPB-1 的制备和力学性能测试 |
2.3.3 温度变化对反应挤出的影响 |
2.3.4 螺杆转速变化对反应挤出的影响 |
2.3.5 配方对反应挤出的影响 |
2.3.6 SHJ-36 挤出机反应挤出 |
2.3.7 挤出机的停留时间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反应挤出制备马来酸酐接枝改性全同聚丁烯-1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标准 |
3.2.3 SHJ-20 挤出机反应挤出制备iPB-g-MAH-St |
3.2.4 iPB-g-MAH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接枝产物的红外谱图 |
3.3.2 标准iPB-1 的制备和力学性能测试 |
3.3.3 温度变化对反应挤出的影响 |
3.3.4 螺杆转速对反应挤出的影响 |
3.3.5 配方对反应挤出的影响 |
3.3.6 SHJ-36 挤出机反应挤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PB-g-GMA改性尼龙6 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及测试标准 |
4.2.3 样品的制备 |
4.2.4 PA6/iPB-g-GMA和 PA6/iPB-1 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A6/iPB-g-GMA和 PA6/iPB-1 的熔融结晶行为 |
4.3.2 PA6/iPB-g-GMA和 PA6/iPB-1 的结晶形态 |
4.3.3 PA6/iPB-g-GMA共混物性的力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的构建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抗菌医用材料 |
1.3 抗菌剂 |
1.3.1 无机抗菌剂 |
1.3.2 有机抗菌剂 |
1.3.3 天然抗菌剂 |
1.4 壳聚糖 |
1.4.1 壳聚糖的概述 |
1.4.2 壳聚糖的抗菌机理 |
1.4.3 壳聚糖的抗菌改性 |
1.4.4 壳聚糖及衍生物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三嗪类磺酸甜菜碱改性壳聚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三嗪类磺酸甜菜碱的合成 |
2.3.2 三嗪类磺酸甜菜碱改性壳聚糖 |
2.3.3 磺酸甜菜碱壳聚糖膜的制备 |
2.3.4 磺酸甜菜碱在壳聚糖上取代度的测定 |
2.3.5 CS-SNCC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
2.3.6 吸液溶胀性和酶降解性测试 |
2.3.7 抗菌性能测试 |
2.3.8 抗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测试 |
2.3.9 细胞相容性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CS-SNCC结构分析 |
2.4.2 CS-SNCC化学元素分析 |
2.4.3 CS-SNCC结晶和热稳定分析 |
2.4.4 CS-SNCC膜的溶胀性能和酶降解性能 |
2.4.5 CS-SNCC膜的抗菌性能 |
2.4.6 CS-SNCC膜的抗粘附和生物被膜控制功能 |
2.4.7 CS-SNCC膜的细胞相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烯丙基磺酸甜菜碱改性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磺酸甜菜碱壳聚糖共聚物(CS-SBMA)的合成 |
3.3.2 CS-SBMA/PVA复合膜的制备 |
3.3.3 样品物理化学结构、形貌表征 |
3.3.4 力学性能测试 |
3.3.5 吸液溶胀性和酶降解性测试 |
3.3.6 抗菌性能测试 |
3.3.7 抗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测试 |
3.3.8 细胞相容性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CS-SBMA结构分析 |
3.4.2 CS-SBMA/PVA复合膜的物理化学结构 |
3.4.3 CS-SBMA/PVA复合膜的的力学性能 |
3.4.4 CS-SBMA/PVA复合膜的的溶胀性能和酶降解性能 |
3.4.5 CS-SBMA/PVA复合膜的抗菌性 |
3.4.6 CS-SBMA/PVA复合膜的抗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功能 |
3.4.7 CS-SBMA/PVA复合膜的细胞相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磺酸甜菜碱-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壳聚糖(CS-GMA)的合成 |
4.3.2 磺酸甜菜碱-壳聚糖水凝胶(CS-GMA/SBMA)的制备 |
4.3.3 材料的物理化学结构、形貌分析 |
4.3.4 吸液溶胀性和酶降解性测试 |
4.3.5 抗菌性能测试 |
4.3.6 抗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测试 |
4.3.7 细胞相容性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CS-GMA化学结构分析 |
4.4.2 CS-GMA/SBMA水凝胶的物理化学结构分析 |
4.4.3 CS-GMA/SBMA水凝胶的溶胀性能和酶降解性能 |
4.4.4 CS-GMA/SBMA水凝胶的抗菌性 |
4.4.5 CS-GMA/SBMA水凝胶的抗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功能 |
4.4.6 CS-GMA/SBMA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精氨酸伪蛋白-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精氨酸伪蛋白-壳聚糖水凝胶(CS-GMA/Arg-PEUU)的制备 |
5.3.2 物理化学结构分析 |
5.3.3 不同p H条件下溶胀性能测试 |
5.3.4 酶降解性能测试 |
5.3.5 压缩力学性能测试 |
5.3.6 细胞相容性测试 |
5.3.7 巨噬细胞激活研究(NO和 TNF-α释放) |
5.3.8 抗菌性能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设计与制备 |
5.4.2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内部结构 |
5.4.3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溶胀性能 |
5.4.4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酶降解性能 |
5.4.5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压缩力学性能 |
5.4.6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巨噬细胞激活性能 |
5.4.7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抗菌性能 |
5.4.8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季铵/卤胺化壳聚糖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季铵/卤胺化壳聚糖衍生物(CSENDMH)的制备 |
6.3.2 CSENDMH/PVA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氯化 |
6.3.3 材料的物理化学结构、形貌表征 |
6.3.4 溶胀性能测试 |
6.3.5 力学性能测试 |
6.3.6 凝血及血小板粘附性能测试 |
6.3.7 抗菌性能测试 |
6.3.8 细胞相容性测试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季铵/卤胺化壳聚糖衍生物的表征 |
6.4.2 CSENDMH/PVA纤维膜的形貌结构和物理性能 |
6.4.3 CSENDMH/PVA纤维膜的凝血性能 |
6.4.4 CSENDMH/PVA纤维膜的抗菌性能 |
6.4.5 CSENDMH/PVA纤维膜的细胞相容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光固化ε-聚赖氨酸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ε-聚赖氨酸 |
1.1.1 ε-聚赖氨酸概述 |
1.1.2 ε-聚赖氨酸结构及其性质 |
1.1.3 ε-聚赖氨酸的抑菌及其机理 |
1.2 聚氨基酸类水凝胶 |
1.2.1 水凝胶概述 |
1.2.2 水凝胶分类 |
1.2.3 聚氨基酸类水凝胶 |
1.3 聚氨基酸类水凝胶应用 |
1.3.1 药物载体材料 |
1.3.2 组织工程材料 |
1.3.3 环境领域 |
1.4 选题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
1.4.1 选题背景 |
1.4.2 主要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材料 |
2.3 水凝胶材料的结构形貌分析 |
2.3.1 核磁共振 |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2.4 水凝胶材料的性能分析 |
2.4.1 光固化响应效率 |
2.4.2 压缩力学性能 |
2.4.3 吸水溶胀性能 |
2.5 水凝胶材料的体外抗菌性能研究 |
2.5.1 细菌培养基的配制 |
2.5.2 细菌的复苏与培养 |
2.5.3 平板计数法 |
2.5.4 细菌的形貌观察 |
2.6 水凝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
2.6.1 细胞培养基的配制 |
2.6.2 细胞的复苏与培养 |
2.6.3 细胞活死实验 |
2.6.4 细胞增殖实验 |
2.6.5 细胞骨架组装 |
2.7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EPLMA水凝胶的制备及其表征 |
3.1 概述 |
3.2 EPLMA水凝胶的制备和表征 |
3.2.1 EPLMA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3.2.2 光交联性能实验 |
3.2.3 溶胀和机械力学性能实验 |
3.2.4 体外抗菌性能实验 |
3.2.5 细胞相容性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机理与表征结果 |
3.3.2 微观形貌分析 |
3.3.3 凝胶光交联性能 |
3.3.4 溶胀和机械力学性能 |
3.3.5 体外抗菌性能 |
3.3.6 生物相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EPLMA-TA抗菌水凝胶的制备及应用 |
4.1 概述 |
4.2 EPLMA-TA抗菌水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
4.2.1 EPLMA-TA的制备和表征方法 |
4.2.2 溶胀和机械力学性能实验 |
4.2.3 抗氧化性能实验 |
4.2.4 体外抗菌性能实验 |
4.2.5 生物相容性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EPLMA-TA的结构分析 |
4.3.2 物理性能分析 |
4.3.3 抗氧化性能分析 |
4.3.4 体外抗菌性能分析 |
4.3.5 生物相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环氧官能化聚乙烯的制备及其在PBT中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PBT材料概述 |
1.1.1 PBT简介 |
1.1.2 PBT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
1.2 PBT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 |
1.3 聚合物增韧机理 |
1.3.1 弹性体增韧机理 |
1.3.2 刚性粒子增韧机理 |
1.4 GMA接枝聚烯烃的研究及应用 |
1.4.1 GMA接枝聚烯烃的制备 |
1.4.2 GMA接枝聚烯烃的性能及应用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章 PE-g-GMA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 |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3 实验内容 |
2.3 性能测试 |
2.3.1 PE-g-GMA接枝率的测定 |
2.3.2 PE-g-GMA熔融指数的测定 |
2.3.3 PE-g-GMA的红外表征 |
2.4 结果讨论 |
2.4.1 化学滴定法测量接枝率 |
2.4.2 GMA含量对接枝率的影响 |
2.4.3 引发剂含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
2.4.4 FTIR光谱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PE-g-GMA增韧PBT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样品的制备 |
3.2.4 实验配方设计 |
3.2.5 标准试样的制备 |
3.2.6 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增韧剂对PBT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2 增韧剂含量对PBT材料性能的影响 |
3.3.3 PE-g-GMA/PBT复合材料DSC分析 |
3.3.4 PE-g-GMA/PBT复合材料SEM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PE-g-GMA增韧PBT/GF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2.3 样品制备 |
4.2.4 实验配方 |
4.2.5 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增韧剂对PBT/GF体系性能影响 |
4.3.2 增韧剂含量对PBT/GF体系性能影响 |
4.3.3 复合材料DSC分析 |
4.3.4 复合材料SEM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PE-g-GMA增韧PC/PBT合金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2.3 样品制备 |
5.2.4 实验配方 |
5.2.5 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增韧剂对PC/PBT合金力学性能影响 |
5.3.2 增韧剂对PC/PBT合金流动性能影响 |
5.3.3 增韧剂对PC/PBT合金微观形貌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基于近临界DME溶胀-插嵌的PP接枝改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聚丙烯的供需现状及发展前景 |
1.2 聚丙烯固相接枝反应 |
1.2.1 聚丙烯固相接枝反应机理 |
1.2.2 聚丙烯固相接枝反应研究进展 |
1.3 近临界流体 |
1.3.1 近临界流体简介 |
1.3.2 近临界流体的新兴技术 |
1.3.3 近临界二甲醚 |
1.3.4 近临界二甲醚的研究进展 |
1.3.5 近临界DME协助PP固相接枝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过程 |
2.2.1 单体和引发剂的选择 |
2.2.2 聚丙烯基体材料的选择 |
2.2.3 聚丙烯溶胀插嵌实验 |
2.2.4 聚丙烯固相接枝反应及产品提纯 |
2.3 测试和表征 |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 |
2.3.2 水接触角测定 |
2.3.3 热重(TG)分析 |
2.3.4 接枝率计算 |
第三章 近临界DME协助聚丙烯接枝GMA |
3.1 不同基体材料在亚临界二甲醚中的溶胀 |
3.2 溶胀条件对PP固相接枝的影响 |
3.2.1 溶胀时间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3.2.2 溶胀温度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3.3 单体和引发剂对PP固相接枝的影响 |
3.3.1 单体用量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3.3.2 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3.4 接枝反应条件对PP固相接枝的影响 |
3.4.1 反应时间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3.4.2 反应温度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3.5 接枝产物的表征 |
3.5.1 FTIR表征 |
3.5.2 水接触角表征 |
3.5.3 热重分析(TG)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临界DME协助聚丙烯接枝双单体 |
4.1 溶胀条件对PP固相接枝的影响 |
4.1.1 溶胀时间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4.1.2 溶胀温度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4.2 单体和引发剂对PP固相接枝的影响 |
4.2.1 复配组成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4.2.2 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4.3 接枝反应条件对PP固相接枝的影响 |
4.3.1 反应时间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4.3.2 反应温度对接枝率和接触角的影响 |
4.4 接枝产物的表征 |
4.4.1 FTIR表征 |
4.4.2 水接触角表征 |
4.4.3 热重分析(TG)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6)紫外光交联抗污涂层和紫外光3D打印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紫外光辐照制备交联聚合物 |
1.2.1 紫外光辐照制备交联聚合物的方法 |
1.2.1.1 紫外光引发聚合 |
1.2.1.2 通过线形聚合物侧基之间的反应 |
1.2.1.3 通过线性聚合物主链间的偶合反应 |
1.2.2 紫外光辐照制备交联聚合物的应用 |
1.2.2.1 薄壁绝缘材料的制备 |
1.2.2.2 微球材料的制备 |
1.2.2.3 涂料的固化 |
1.3 紫外光辐照制备交联抗污涂层 |
1.3.1 抗污涂层概述 |
1.3.1.1 低表面能抗污涂层 |
1.3.1.2 亲水性抗污涂层 |
1.3.2 抗污涂层的制备 |
1.3.2.1 非共价键抗污涂层的制备 |
1.3.2.2 共价键抗污涂层的制备 |
1.3.2.3 共价/非共价键混合抗污涂层的制备 |
1.3.3 紫外辐照制备交联抗污涂层的现状 |
1.4 紫外光辐照制备聚合物多孔材料 |
1.4.1 聚合物多孔材料介绍 |
1.4.2 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应用 |
1.4.3 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常见制备方法 |
1.4.3.1 直接模板法 |
1.4.3.2 溶剂致孔法 |
1.4.3.3 微乳液聚合法 |
1.4.4 紫外光辐照制备聚合物多孔材料的现状 |
1.5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紫外光交联聚(2-甲基-2-恶唑啉)抗污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所用试剂 |
2.2.1.1 主要试剂及其纯化 |
2.2.1.2 三硫代酯S-1-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醋酸)三硫代碳酸酯(DDMAT)的制备 |
2.2.2 聚合物合成 |
2.2.2.1 大分子单体PMOXA-MA的合成 |
2.2.2.2 均聚物PPMOXA和P4VP的合成 |
2.2.2.3 无规共聚物PMOXA-r-4VP的合成 |
2.2.3 聚合物的表征 |
2.2.4 涂层的制备 |
2.2.5 涂层表征 |
2.2.6 抗污性能的研究 |
2.2.6.1 荧光素标记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吸附实验 |
2.2.6.2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实验 |
2.2.6.3 血小板黏附实验 |
2.2.6.4 细胞黏附实验 |
2.2.6.5 细胞毒性实验 |
2.2.7 涂层的稳定性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合物的合成 |
2.3.1.1 均聚物PPMOXA和P4VP的合成 |
2.3.1.2 PMOXA-r-4VP的合成 |
2.3.2 涂层的表征 |
2.3.2.1 涂层的厚度 |
2.3.2.2 涂层的表面组成 |
2.3.2.3 涂层的表面形貌 |
2.3.2.4 涂层的亲水性 |
2.3.2.5 涂层的ζ电势 |
2.3.3 涂层的抗污性能 |
2.3.3.1 涂层的抗蛋白(BSA)吸附性能 |
2.3.3.2 涂层的抗血小板黏附性能 |
2.3.3.3 涂层的抗细胞黏附性能 |
2.3.4 涂层的稳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通过紫外交联粘结层制备聚(2-甲基-2-恶唑啉)抗污涂层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及纯化 |
3.2.2 聚合物的合成 |
3.2.2.1 聚(苯乙烯-r-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P(St-r-GMA))的合成 |
3.2.2.2 聚苯乙烯(PSt)的合成 |
3.2.2.3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的合成 |
3.2.2.4 端氨基聚(2-甲基-2-恶唑啉) (PMOXA-NH_2)的合成 |
3.2.3 聚合物涂层的制备 |
3.2.4 聚合物的表征 |
3.2.5 涂层的表征 |
3.2.5.1 涂层的动态水接触角 |
3.2.6 涂层的抗蛋白质吸附实验 |
3.2.7 涂层的稳定性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物的表征 |
3.3.2 聚合物涂层的表征 |
3.3.2.1 涂层的厚度 |
3.3.2.2 涂层的表面组成 |
3.3.2.3 涂层的表面形貌 |
3.3.2.4 涂层的亲水性 |
3.3.3 表面抗污性能 |
3.3.3.1 涂层的抗蛋白吸附性能 |
3.3.3.2 涂层的抗血小板黏附性能 |
3.3.3.3 涂层的抗细胞黏附性能 |
3.3.4 涂层的稳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紫外光3D打印技术制备聚甲基硅氧烷多孔材料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所用试剂及其纯化 |
4.2.2 材料的制备及预处理 |
4.2.2.1 双(甲基丙烯酸酯基)封端聚甲基硅氧烷大分子单体(MTSM)合成 |
4.2.2.2 微乳液的制备 |
4.2.2.3 反应溶液的制备 |
4.2.2.4 多孔材料的制备 |
4.2.3 聚合物和多孔材料的表征 |
4.2.3.1 聚合物的核磁表征 |
4.2.3.2 多孔材料的平衡溶胀含水量实验 |
4.2.3.3 多孔材料的收缩率测量 |
4.2.3.4 多孔材料的形貌测试 |
4.2.3.5 多孔材料的蛋白通过性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合物表征 |
4.3.2 多孔材料的制备 |
4.3.3 多孔材料的表征 |
4.3.3.1 多孔材料的平衡溶胀含水量 |
4.3.3.2 多孔材料的干态收缩率 |
4.3.3.3 多孔材料的形貌 |
4.3.3.4 多孔材料的蛋白通过性 |
4.3.4 胶囊形状多孔材料的打印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7)PET/HDPE增容共混物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合物共混改性 |
1.3 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 |
1.3.1 增容聚合物共混物的方法 |
1.3.2 增容剂的类型及特点 |
1.4 PET的共混改性 |
1.4.1 PET与弹性体共混 |
1.4.2 PET与聚烯烃共混 |
1.4.3 PET与其他聚酯共混 |
1.4.4 PET与其他聚合物共混 |
1.5 PET/PE共混体系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选题思想与研究方案 |
第2章 增容剂的制备及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3 增容剂的制备方法 |
2.2.4 接枝物的纯化与凝胶量的测定 |
2.2.5 PET/HDPE/增容剂共混物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冲击性能分析 |
2.3.2 拉伸性能分析 |
2.3.3 FT-IR红外光谱分析 |
2.3.4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DSC) |
2.3.5 熔体流动速率表征分析(MFR) |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增容剂凝胶含量分析 |
2.4.2 冲击性能结果分析 |
2.4.3 拉伸性能结果分析 |
2.4.4 FT-IR红外光谱分析 |
2.4.5 DSC测试结果分析 |
2.4.6 熔体流动速率结果分析 |
2.4.7 共混物相形态观察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增容剂用量对PET/HDPE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2.3 PET/HDPE/增容剂共混物的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冲击性能分析 |
3.3.2 拉伸性能分析 |
3.3.3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DSC) |
3.3.4 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A) |
3.3.5 熔体流动速率分析(MFR) |
3.3.6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冲击性能结果分析 |
3.4.2 拉伸性能结果分析 |
3.4.3 DSC测试结果分析 |
3.4.4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 |
3.4.4.1 相对结晶度与温度的关系 |
3.4.4.2 相对结晶度与时间的关系 |
3.4.4.3 非等温结晶模型分析 |
3.4.5 动态力学测试结果分析 |
3.4.6 熔体流动速率结果分析 |
3.4.7 共混物相形态观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辐射改性聚乙烯纤维(无纺布)对铀酰离子和铂离子的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常用吸附剂概述 |
1.2 高分子吸附纤维 |
1.2.1 制备方法 |
1.2.2 骨架材料 |
1.2.3 功能基团 |
1.2.4 水污染处理应用 |
1.3 铀和铂概述 |
1.3.1 铀概述 |
1.3.2 铂概述 |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目的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UHMWPE-AO的制备及其对U(VI)的吸附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UHMWPE-AO纤维吸附剂的制备 |
2.2.4 改性前后UHMWPE纤维的表征 |
2.2.5 铀吸附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改性前后UHMWPE纤维的表征 |
2.3.2 UHMWPE-AO纤维的铀吸附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PE/PP-PEI的制备及其对Pt(Ⅳ)的吸附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PE/PP-PEI无纺布吸附剂的制备 |
3.2.4 改性前后PE/PP无纺布的表征 |
3.2.5 铂吸附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改性前后PE/PP无纺布的表征 |
3.3.2 PE/PP-PEI无纺布的铂吸附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季铵化纤维素-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制备及其吸附与絮凝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引言 |
1.1 水体污染物的危害 |
1.2 水体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
1.2.1 光催化法 |
1.2.2 絮凝法 |
1.2.3 吸附法 |
1.2.4 微生物降解法 |
1.2.5 膜分离技术 |
1.2.6 电化学催化法 |
1.3 吸附、絮凝方法处理水体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
1.3.1 纤维素的结构 |
1.3.2 纤维素的改性方法 |
1.3.3 自由基引发纤维素接枝聚合的特点 |
1.3.4 纤维素基吸附剂、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季铵化纤维素-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QD-Cell-g-PGMA)的制备与表征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吸附剂/絮凝剂QD-Cell-g-PGMA的制备与表征 |
2.2.1 QD-Cell-g-PGMA的合成路线 |
2.2.2 纤维素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
2.2.3 选择索氏提取溶剂 |
2.2.4 纤维素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产物表征 |
2.2.5 纤维素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季铵化 |
2.2.6 季铵化纤维素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接枝聚合物与季铵化产物的表征 |
2.3.2 单体浓度对纤维素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影响 |
2.3.3 引发剂浓度对纤维素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影响 |
2.3.4 反应温度对纤维素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影响 |
2.3.5 盐酸的量对季铵化程度的影响 |
第3章 季铵化纤维素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QD-Cell-g-PGMA)对甲基橙吸附性能的研究 |
3.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仪器 |
3.2 吸附实验方法 |
3.2.1 绘制甲基橙溶液标准曲线 |
3.2.2 初始pH对甲基橙去除率的影响 |
3.2.3 吸附动力学 |
3.2.4 吸附等温线 |
3.2.5 吸附热力学 |
3.2.6 吸附剂的再生性能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甲基橙标准溶液曲线 |
3.3.2 初始pH对甲基橙去除率的影响 |
3.3.3 吸附动力学 |
3.3.4 吸附等温线 |
3.3.5 吸附热力学 |
3.3.6 吸附剂的再生性能 |
第4章 季铵化纤维素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QD-Cell-g-PGMA)对高岭土絮凝性能的研究 |
4.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1.1 实验药品 |
4.1.2 实验仪器 |
4.2 絮凝实验方法 |
4.2.1 研究絮凝时间 |
4.2.2 絮凝剂浓度对絮凝性能影响 |
4.2.3 初始pH对絮凝性能影响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研究絮凝时间 |
4.3.2 絮凝剂浓度对絮凝性能影响 |
4.3.3 初始pH对絮凝性能影响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基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SG)原位双接枝增容不相容共混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合物共混研究概况 |
1.2.1 聚合物的共混改性 |
1.2.2 聚合物的相容性 |
1.2.3 聚合物共混增容策略 |
1.2.4 反应性增容剂 |
1.3 梳齿形增容剂研究概况 |
1.3.1 梳齿形分子增容 |
1.3.2 梳齿形分子的原位反应性增容 |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及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主要创新点 |
2 基于SG反应性增容PC/PLLA共混物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2.3 预接枝增容剂的制备 |
2.2.4 PC/PLLA共混物的制备 |
2.2.5 样品表征与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含量SG对 PC/PLLA共混物增容效果研究 |
2.3.2 预接枝增容剂的结构表征 |
2.3.3 不同接枝链结构增容剂对PC/PLLA共混物增容效果研究 |
2.3.4 不同接枝率预接枝增容剂对PC/PLLA共混物增容效果研究 |
2.3.5 预接枝增容剂增容PC/PLLA体系的机理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SG反应性增容PA6/PBT共混物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2.3 预接枝增容剂的制备 |
3.2.4 PA6/PBT共混物的制备 |
3.2.5 样品表征与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含量SG对 PA6/PBT共混物增容效果研究 |
3.3.2 PA6、PBT与 SG的反应性研究 |
3.3.3 不同接枝链结构增容剂对PA6/PBT共混物增容效果研究 |
3.3.4 不同接枝率预接枝增容剂对PA6/PBT共混物增容效果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SG反应性增容PC/LDPE共混物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实验原料与试剂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4.2.3 LDPE-g-AA的制备 |
4.2.4 PC/LDPE共混物的制备 |
4.2.5 样品表征与测试 |
4.3 LDPE-g-AA结构表征 |
4.4 PC/LDPE=80-20 共混体系结构和性能研究 |
4.4.1 不同含量SG对 PC/LDPE共混物增容效果研究 |
4.4.2 不同AA接枝含量的PE对 PC/LDPEA共混物增容效果影响 |
4.4.3 加工顺序对PC/LDPEA共混物增容效果影响 |
4.5 加工顺序对不同共混比例PC/LDPE体系结构和性能研究 |
4.5.1 加工顺序对PC/LDPE=50-50 共混体系增容效果影响 |
4.5.2 加工顺序对PC/LDPE=20-80 共混体系增容效果影响 |
4.6 增容机理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四、高密度聚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反应挤出制备功能化改性全同聚丁烯-1及性能研究[D]. 许广通.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2]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的构建与性能研究[D]. 殷茂力. 江南大学, 2021(01)
- [3]光固化ε-聚赖氨酸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D]. 孟朕.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环氧官能化聚乙烯的制备及其在PBT中的性能研究[D]. 周吉. 辽宁大学, 2021(12)
- [5]基于近临界DME溶胀-插嵌的PP接枝改性方法研究[D]. 姜泽钰.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6]紫外光交联抗污涂层和紫外光3D打印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应用[D]. 朱海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7]PET/HDPE增容共混物的制备及表征[D]. 潘洋.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8]辐射改性聚乙烯纤维(无纺布)对铀酰离子和铂离子的吸附研究[D]. 冯鑫鑫.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0(01)
- [9]季铵化纤维素-接枝-聚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制备及其吸附与絮凝性能的研究[D]. 孙哲. 山东大学, 2020(10)
- [10]基于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SG)原位双接枝增容不相容共混物的研究[D]. 林青青.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相容性论文;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论文; 甲基丙烯酸论文; 壳聚糖论文; 水凝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