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创新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朱静宜[1](2021)在《红河州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个人所得税有助于调节收入,被视为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收入不公现象越来越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完善个人所得税,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个人所得税征管改革;同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第七次大幅度修改。经过本次改革,我国个人所得税从传统分类税制向混合税制演变,这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目前的情况,个人所得税制改革较好地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各地在征管中却存在多种问题,影响了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成效。一方面,从征管机构来看,改革后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尚处在经验总结阶段,个人所得税征管业务不熟练,与“效能政府”和“服务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从纳税人来看,近年来个人所得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解释频繁出台,纳税人对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相关政策知晓不够,不利于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此外,新的个人所得税制更加倡导服务,将征管与服务密切结合,属于“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环节。个人所得税改革以来,红河州税务机关采取了多种措施,以适应新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需要。但是,目前该州个人所得税征管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征管质量。本研究从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理论出发,对红河州个人所得税征管进行分析,指出红河州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包括高收入群体征管不到位,征管服务意识和质量不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不高,年度汇算清缴效率低等;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包括涉税信息来源渠道单一,征管考核培训重业务轻服务,涉税法律意识淡薄,年度汇算清缴业务不熟练等。针对红河州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拓宽涉税信息来源,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监管;加强服务培训和考核力度,提高服务能力与质量;加强宣传和惩戒力度,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度;优化培训和汇算清缴安排,提高年度汇算清缴效率等,从而使得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更好的发挥效能。
王薇[2](2021)在《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最早开始于1980年,其应税主体主要是取得收入的个人,且税负转嫁难,是我国现行税种中较为典型的一种直接税税种。经过多次改革和调整,逐渐增强其合理性。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我国四大税种之一,对于税收贡献较大。与此同时,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模式、范围等方面的改革和修订,也预示着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功能的强化,税收制度的日臻完善,且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将其与经济发展、民生工程建设、国家宏观调控策略等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税收政策与其他相关工作之间的协调性。2018年,我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该次会议上,又将如何改革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列为重要议题。由此可见,个人所得税改革备受社会关注,对有关方面工作开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应加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内容、范围、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将其与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等联系在一起,并根据现实用性、公平性、合理性。与此同时,还要借助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功能,减轻民众生活压力,缩小贫富差距,激发其在继续教育、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等方面的投入激情,从而减少相应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一是重点介绍了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以及其产生的背景和存在的重要性;二是有针对性的对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具体包括个人所得税费扣除演变历程,成本费用扣除现状、生计费用扣除现状和专项费用扣除现状,并从扣除范围、扣除标准、扣除对象、扣除模式等方面,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实现对个人所得税的概况、改革实践成果进行深入剖析,考虑民众日常支出中的主要费用、关键费用和必要性费用的扣除情况,系统全面梳理我国税制改革后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方面出现的费用扣除项目未考虑物价水平的变动、专项附加费用扣除标准有待完善、专项附加扣除制度缺乏具体的配套措施的问题。三是以国外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实际情况为依托,从而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分别从基本的生计费用扣除以及专项附加费用扣除和相关配套及纳税人信用等级评价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基本生计费用、完善专项附加费用扣除、完善相关配套等具体的实行意见。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有:一是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可以对本文提供理论支撑,也能在文献借鉴下,给本文的框架和思路的设计起到帮助;二是对比分析法,从纵向的角度认识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演化历程及发展现状,横向与国外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分析发达国家和我国个税费用扣除的特点和各自的不足之处;三是归纳总结法,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存在的问题以明确的阐述,为个人所得税征收未来的发展道路提供有价值、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是当前一项热门的课题,同以往任何时期都不同,再加上新的改革制度刚刚开始实行,当前的研究中,对于在改革完成之后,如何让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发挥出最好效果的研究还是比较少,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则在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改革运转近一年后,结合本人在税务基层工作的经验来开展具体的研究。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提出的解决办法让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质效发挥借鉴和指导意义,也借此在加快推进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现代化建设、实现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体制科学化之际,归纳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议,丰富个人所得税扣除研究的学术资料。
董雪[3](2021)在《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税收政策作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工具能够有效兼顾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并要“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2019年、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相继提出要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结构性减税等积极的财政收入政策。可见,推进税收制度改革、优化现行税收结构是新时代背景下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现阶段,在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国际大环境下,我国经济面临着外部出口大幅下降、内部结构亟需调整的内外双重压力,合理有效的税收调控对于当前经济形势下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尤为重要,继续实施和完善大规模减税降费及结构性减税政策是必然之举。有鉴于此,探究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实证检验了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效应与非对称影响效应,并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层面探究了我国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首先,本文在理论分析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借助时变协整模型考察了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协整关系,并运用分位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随后构建了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SV-TVP-FAVAR)模型分别考察了宏观税负与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应,结果发现:我国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着的时变协整关系与长期负向均衡关系,且二者之间不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仅表现为税收政策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从总量视角来看,宏观税负的增加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着的负向抑制效应;从结构视角来看,增加商品税主要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效应,增加所得税能够显着促进经济增长,但增加财产税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抑制效应。其次,本文从短期视角出发,基于贝叶斯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ST-BVAR)模型探究了不同经济周期下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效应,随后从长期视角出发,利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检验了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长期非对称效应,结果发现:从短期视角来看,在经济衰退期,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消费水平和投资水平主要产生了微弱的正向冲击效应;在经济扩张期,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消费水平和投资水平主要产生了负向冲击效应。从长期视角来看,我国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着的长期均衡关系与非对称效应,税收的负向波动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拉动效应弱于其正向波动所带来的抑制效应。再次,本文在理论分析税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驱动机制基础上,运用带有潜在门限变量的时变系数向量自回归(LT-TVP-VAR)模型考察了经济危机时期、经济复苏时期及经济新常态时期我国税收结构对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供给的动态影响,试图厘清税收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机制,以探究不同时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合理税收结构。结果发现:在经济危机时期、经济复苏时期和经济新常态时期,税收结构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劳动力水平均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效应,而对技术进步则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效应;除了劳动力水平,税收结构对其他三类要素供给的时变影响效应均在经济复苏时期和经济新常态时期较强,在经济危机时期较弱,而税收结构对劳动力水平的影响效应在三个时期内均较强;在响应的持续期方面,除劳动力水平外,税收结构对其他三个要素供给均具有短期影响效应,长期内影响效应基本不存在,而对劳动力水平在短期和长期内均具有显着的影响效应。最后,本文基于税收经济效应理论分析了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需求传导渠道,并采用一个Metropolis-Hastings(MH)抽样规则下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系数结构向量自回归(SV-MH-TVP-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宏观税负与税收结构冲击对消费和投资的时变影响效应,随后基于时变方差分解思想探究了税收政策冲击对消费和投资变化的贡献程度。结果发现:宏观税负对消费产生了负向影响,税收结构中商品税和所得税对消费产生了负向影响,而财产税对消费产生了正向影响;宏观税负对投资产生了负向影响,税收结构中商品税对投资产生了正向影响,所得税和财产税对投资产生了负向影响;时变方差分解显示了不同时期我国税收政策对消费与投资变化的贡献程度存在着显着的异质性。本文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对我国税收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及其传导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着的时变性影响和非对称性影响,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外部环境下我国税收政策对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要素供给、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影响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因此,总量驱动与结构优化的双轮调控税收政策更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根据不同经济目标适时调整税收结构,针对不同时期不同要素供给及经济内需侧重充分发挥结构性减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调控作用,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胡添钰[4](2021)在《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起我国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这预示着个人所得税的地位在提升,完善的征管体制会让个税更好的发展。国家的征税主体逐渐由企业转向自然人,个人所得税作为一种直接税,也是与我国居民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税种。在经受了改革后的首次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考验后,我国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不足已经显而易见。传统意义上对企业的征管方法满足不了对自然人纳税人征管的需求,加快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改革步伐符合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本文以改革后的新个人所得税政策为整体背景,以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为研究对象,以税收博弈理论及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结合自身在个人所得税管理岗位的工作经验及税务部门掌握的个人所得税的真实数据,对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的征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存在个人所得税申报征收方式有局限性、自然人信息真实性难核实、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力量不足等多方面的问题,并从人员配置、纳税对象、征管系统、信息获取、惩处力度及税收宣传等方面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通过对江苏省和广东省的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经验的借鉴,对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提出针对性建议。本文建议国家税务总局及当地政府需完善相关税收征管政策、加强其他部门与税务部门间的交流协作以及完善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系统;基层税务部门需加大对纳税人的培训力度、优化纳税服务、加强税务干部的征管力量以及加大税收执法力度加强对税务干部的业务能力培训,加大对纳税人的培训力度,加大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执法力度。本文结合笔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切合当下实际,从新余市市情出发,结合两个理论,提出高效有用的建议来提高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质量。
孙丹[5](2021)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研究 ——以Y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个人所得税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工具,具有筹集财政收入的作用,而且具有自动稳定器的功能,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和增强个人的纳税意识。个人所得税是目前我国仅次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消费税的第四大税种,但是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较低,使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2018年8月31日,《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次修正完成,这也开启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标志着我国个人所得税从分类税制转变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税制。综合所得的征收对税务部门的征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成为税务部门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公共管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逐渐发展起来,从不同角度对税收征管产生了重大影响。新公共管理理论确立了纳税人与税务部门平等的经济主体关系,提倡政府职能管理市场化,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信息不对称理论启示税务部门要加强税收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同时积极获取更多的第三方涉税信息。新公共管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中一系列理念对新形势下个人所得税征管有较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以“个人所得税改革”为切入点,通过对新公共管理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解读,基于作者对Y区税务局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的详细调研,结合Y区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通过文献分析、访谈调查、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出我国在个人所得税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征管服务资源不足、征管探索不深入、自然人信用评价机制不健全、税收征管大数据建设较落后四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借鉴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征管经验,结合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加强纳税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完善自然人信用评价及应用体系、加快个人所得税征管信息化建设。希望本文能为提高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水平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
陈松梅[6](2020)在《潍坊市B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我国进行第七次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税率级距、专项附加扣除等内容进行改革,表明我国政府全面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推动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的坚定决心。为贯彻落实国家个人所得税改革精神,税务部门纷纷采取有效的费用扣除政策执行措施,在这一过程中也呈现出许多问题。对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推动税务部门更好地强化个人所得税管理、执行扣除政策,营造公平公正、和谐有序的税收环境,同时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的政策红利。论文从政策执行角度,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对潍坊市B区费用扣除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研究,从税务人员数量和质量不够理想、基层税务部门信息化系统运行不够通畅、税务部门监管方式单一、纳税人遵从度较低四个方面发掘存在的问题,进而从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相关制度存在缺陷、税务人员积极性受到主客观条件制约、税务部门信息化水平较为落后、对自然人监管缺乏经验支撑、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薄弱五个方面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应通过促使决策部门完善费用扣除政策和相关社会配套制度、提升税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素质、提升基层税务部门信息化建设水平、探索建立一码集成式信息采集和信用管理体系、提高纳税人纳税遵从意识等方面应对存在的问题,其中对一码集成式信息采集和信用管理体系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旨在通过此研究对于基层税务部门更好地执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尝试解决税务部门在执行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过程中遇到的难以调取纳税人经济领域相关数据和对自然人纳税不遵从缺乏惩戒机制的问题。
嵇诗媛[7](2021)在《高邮市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个人所得税制度一直在改革。伴随着第七次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的完成,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告别了按月征收、按次征收,并迈出了从分类税制到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转变的第一步。但是现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只占税收总额的一小部分,难以起到调控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主要原因是个人所得税的严重流失,因此,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管理,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对收入的调节作用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论文以高邮市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为研究课题,以期对我国基层税务机关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参考。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按照“阐述理论--现状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建议”这一研究思路展开,首先通过收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来强化个税征管的必要性,并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然后立足高邮实际,通过对高邮市近年来大量的真实的个税征收数据的详细分析,充分结合高邮市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管理现状,找准高邮市面临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剖析问题对应的原因,并研究针对性对策解决问题,探索高邮市个税征管新思路。论文从征收现状、管理服务现状两个方面对高邮市个税征管现状进行了阐述,找出高邮市个税征管四个方面的问题:征管制度方面、纳税服务方面、稽查及监管方面、纳税遵从度方面。针对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各分析出两个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每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完善对策。包括包括健全征管制度,完善信息共享平台;不断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代理申报市场;加大稽查和监管力度,构建社会配套税源监控体系;简化流程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提高纳税遵从度。在当前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大背景下,这对税务机关的征收和管理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李岑媛[8](2020)在《淮安市个人所得税征收现状与改进对策》文中提出个人所得税是财政收入和税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为显着的社会收入调节功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民大众收入的不断增加,在此过程中收入的不平均和收入差距加大问题,需要包括税收方面的调节和平衡。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个人所得税近年来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其对于社会收入调节的作用也就更好的显现出来,一方面可以稳定社会收入,适当调节,另一方面也能刺激居民消费,有效扩大内需,保证社会公平。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也就有着重要的社会作用。另外,由于个人所得税自身的一些不足,人们收入渠道多元化的发展,以及个人收入信息控制方面的不足,导致中国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越来越突出,对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研究也就更为重要。论文围绕淮安市的具体实际,采用文献分析法为研究手段,以个人所得税征管为研究对象,对淮安市个人所得税的发展情况予以重点分析。首先由研究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研究思路、方法、研究难点和创新点引入,介绍个人所得税基本概念,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及个人所得税征管中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等相关概念。了解淮安市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及问题,包括个人所得税征管方式和征管重点。分析当前淮安市个人所得税征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调查并总结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征管经验,考虑实际情况地借鉴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征管经验,为淮安市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完善提供参考。进一步完善个税征管法律法规与制度的建议,包括构建高效税收征管体系,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税务机关执法力度,加强执法人员工作能力,创新个人所得税征收政策,保护纳税人权益,培育纳税人纳税意识,严厉打击偷税行为,展望未来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方向和策略。
王雅璠[9](2020)在《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效应分析 ——以陕西省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跨过了四十周年的节点,在此期间社会经济发展到了新高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自2010年起就稳居世界第二位。但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基尼系数近十六年来始终超过0.4警戒线,这表明我国存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贫富差距突出等问题。对此,政府应采取各项措施进行调节,个人所得税作为直接对纳税人收入征税的直接税,具有累进性,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我国从2019年开始实行的新个人所得税政策首次实现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收模式,因而对新政策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效果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在绪论和理论章节,本文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梳理出收入分配效应的测算方法,再对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在主体计算分析章节,本文先基于近十五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分析了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情况,再基于近十五年的《陕西省统计年鉴》收入数据,运用非等分组法计算出基尼系数,计算结果显示基尼系数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仍在警戒线0.4左右,因此陕西省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仍需得到重视。本文的重点分析部分是基于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背景,运用CFPS2016调查中陕西省的数据进行了收入分配效应的宏观指标计算和微观效应分析,计算了总体MT指数、横向公平效应、纵向公平效应和累进性效应等宏观指标,分析得出提高费用扣除额和扩大税率级距并不利于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增加专项附加扣除则显着地改善了收入再分配效应;微观层面对不同收入层级的收入结构、个税缴纳情况和专项附加扣除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新个税明显降低了中、低收入层级居民的税负,且各收入组人均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相差较小。本文根据计算和分析结果提出制约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效应的因素,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国家层面主要体现在综合课税范围太小、征税范围不够全面、费用扣除不够灵活、税率累进结构有待优化以及个人所得税征管效率较低,企业层面主要体现在财务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高和个税筹划需要调整,个人层面主要体现在公民纳税遵从度以及纳税申报难度较大。在总结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对加强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提出相应的建议,国家层面的建议包括以家庭为纳税单位、采用反列举法扩大税基、制定合理的费用扣除标准、优化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以及强化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企业层面包括注重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重新构建薪酬体系,个人层面建议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相关税法知识以及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交叉核对纳税申报信息等。
张宪[10](2020)在《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变迁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收收入的主要税种,有着筹集财政收入、调配居民收入的主要职能作用,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调节工具。自1980年,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以来,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居民个人收入的变化,个人所得税政策不断变迁,先后经历了六次修订,个人所得税制度逐步得到完善。作为税务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部分,对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体制进行科学的研究探讨是进行税务研究的关键基础。通过对个人所得税制度变迁的政策分析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政策的内在推力及外在影响。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个人所得税政策变迁的动因、效果、变迁过程,为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和征管工作的不断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制度完善提供新的思路,对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间断—平衡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变迁过程进行分析,间断平衡理论分析模型基于政策平衡期与间断期的分析,能够为公共政策的变迁提供合理的分析手段。该种分析方式打破了渐进式模型理论的弊端,更符合政策变迁的实际过程。纵观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发展历史,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变迁过程符合间断平衡的总体变化规律,符合间断平衡理论的政策变迁间断期和平衡期的核心观点。本文首次尝试将间断—平衡理论分析框架应用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政策变迁分析中,对个人所得税政策变迁的发展趋势以及原因等进行分析,对现行个人所得税政策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完善建议。在对个人所得税政策变迁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变迁趋势进行探讨。本本文首先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外的文献综述进行了分析整理,在此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其次,分别针对间断平衡理论模型以及个人所得税的职能定位于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对间断平衡理论的兴起、发展、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基于我国政策体系尝试对间断平衡理论进行修正。对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特征进行阐述,对个人所得税的职能作用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有关数据,对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现状进行分析。在以上两部分内容的基础之上,运用间断平衡理论分析框架对个人所得税政策变迁进行分析。本文将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变迁划分为六个阶段,对于每个阶段尝试运用间断平衡理论对个人所得税政策变迁的动因进行分析。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访谈法研究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政策体系提出存在的不足以及可以进行完善的建议。本文通过对个人所得税政策变迁过程进行分析,认为未来个人所得税政策在现由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基础上,一段时间内将进入政策平衡期,但从长期来看依然是间断和平衡交替的过程。在未来政策变迁的分析过程中,要重视非权威决策参与系统,新领导者的执政理念以及决策机制多元化对政策的影响。
二、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创新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创新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红河州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征管概述 |
一、个人所得税及其征管 |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模式 |
三、2018 年的改革对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影响 |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基础理论 |
一、税收遵从理论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三、税收公平理论 |
第二章 红河州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 |
第一节 红河州个人所得税征管机构及征管措施 |
一、征管机构与人员配置情况 |
二、征管措施 |
(一)日常管理措施 |
(二)年度汇算清缴措施 |
第二节 红河州个人所得税规模及结构分析 |
一、个人所得税规模 |
二、个人所得税占比结构分析 |
三、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结构分析 |
四、个人所得税收入结构分析 |
五、个人所得税行业结构分析 |
第三节 红河州个人所得税征管成效 |
一、电子化办理率高 |
二、自然人登记不断增多 |
三、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有所提高 |
第三章 红河州个人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调查 |
第一节 调查方案设计 |
一、调查对象与目的 |
二、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
第二节 红河州个人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
一、高收入群体征管不到位 |
二、服务意识和质量有待提高 |
三、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不高 |
四、年度汇算清缴效率低 |
第三节 红河州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一、涉税信息来源渠道单一 |
二、征管考核和培训工作重业务轻服务 |
三、涉税法律意识淡薄 |
四、汇算清缴业务不熟练 |
第四章 国内外个人所得税征管经验对标分析 |
第一节 国外个人所得税征管经验及启示 |
一、完善的税源监控体系 |
二、高度信息化的管理体系 |
三、提供优质的税收服务 |
四、适当的奖惩机制 |
第二节 国内先进地区征管的对标分析 |
一、加强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征管 |
二、创新行政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征管 |
三、严格税收执法 |
第五章 完善红河州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建议 |
第一节 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监管 |
一、建立涉税信息共享与交换机制 |
二、推动精细化管理,提高税源管理水平 |
三、强化对高收入群体的监管 |
第二节 提高服务能力与质量 |
一、加大服务考核力度 |
二、加强培训工作力度 |
三、完善服务制度 |
第三节 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度 |
一、加大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
二、积极实践多部门联合惩戒机制 |
第四节 提高年度汇算清缴效率 |
一、加强年度汇算清缴培训 |
二、合理安排年度汇算清缴计划 |
结论和展望 |
一、研究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问题调查问卷 |
致谢 |
(2)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简要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2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理论基础 |
2.1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内容 |
2.1.1 成本费用扣除 |
2.1.2 生计费用扣除 |
2.1.3 专项费用扣除 |
2.2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方式 |
2.2.1 据实扣除 |
2.2.2 定额扣除 |
2.2.3 定率扣除 |
2.2.4 定额定率扣除相结合 |
2.3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原则 |
2.3.1 税收公平原则 |
2.3.2 财政原则 |
2.3.3 税收效率原则 |
3 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
3.1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历史演变 |
3.2 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现状 |
3.2.1 成本费用扣除 |
3.2.2 生计费用扣除 |
3.2.3 专项费用扣除 |
4 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存在的问题 |
4.1 费用扣除项目未考虑物价水平的变动 |
4.2 专项附加费用扣除标准有待完善 |
4.2.1 子女教育扣除标准 |
4.2.2 继续教育扣除标准 |
4.2.3 住房贷款利息及住房租金扣除标准 |
4.2.4 赡养老人扣除标准 |
4.2.5 大病医疗扣除标准 |
4.3 专项附加扣除制度缺乏具体的配套措施 |
5 国外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经验借鉴 |
5.1 国外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 |
5.1.1 基本生计费用扣除 |
5.1.2 专项费用扣除 |
5.2 国外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5.2.1 生计费用扣除的启示 |
5.2.2 专项费用扣除方面的启示 |
6 完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对策 |
6.1 完善基本生计费用扣除 |
6.1.1 建立基本生计费用指数化调整 |
6.1.2 基本生计费用扣除标准更加细化 |
6.2 完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
6.2.1 完善已有的专项附加费用扣除标准 |
6.2.2 增设新的专项扣除 |
6.3 完善的相关配套措施 |
6.3.1 建立涉税信息共享制度 |
6.3.2 完善纳税人信息申报系统 |
6.3.3 开发涉及费用扣除信息比对和核查系统 |
6.3.4 建立纳税人信用等级评价制度 |
6.3.5 依法完善自然人管理惩戒手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2.1 税收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
1.2.2 税收政策的消费效应研究 |
1.2.3 税收政策的投资效应研究 |
1.3 相关概念、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研究目标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2.1 基于税收的经济增长理论 |
2.1.1 索洛-斯旺模型 |
2.1.2 卡斯-库普曼斯模型 |
2.1.3 AK模型 |
2.1.4 人力资本模型 |
2.1.5 生产性公共资本增长模型 |
2.2 最优税收理论 |
2.2.1 最优商品税理论 |
2.2.2 最优所得税理论 |
2.3 税收乘数效应理论 |
2.3.1 定量税税收乘数效应 |
2.3.2 比例税税收乘数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检验 |
3.1 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
3.1.1 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3.1.2 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3.2 税收政策与经济增长的时变协整关系检验 |
3.2.1 时变协整模型 |
3.2.2 时变协整关系检验 |
3.2.3 分位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3.3 不同时期宏观税负与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应 |
3.3.1 SV-TVP-FAVAR模型设定 |
3.3.2 变量选取与共同因子提取 |
3.3.3 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时变效应分析 |
3.3.4 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时变效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效应检验 |
4.1 非对称计量模型设定 |
4.1.1 ST-BVAR模型原理 |
4.1.2 NARDL模型原理 |
4.2 不同经济周期下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短期非对称冲击效应 |
4.2.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4.2.2 经济波动区制识别 |
4.2.3 非对称冲击效应分析 |
4.2.4 稳健性检验 |
4.3 税收政策的正负向累积波动对经济增长的长期非对称效应 |
4.3.1 变量选取与模型参数估计 |
4.3.2 累积动态乘数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驱动机制分析 |
5.1 税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供给驱动机理 |
5.1.1 基本分析框架 |
5.1.2 税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作用机理 |
5.2 LT-TVP-VAR模型原理 |
5.3 税收结构对要素供给的时变影响效应分析 |
5.3.1 变量选取与平稳性检验 |
5.3.2 脉冲响应分析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需拉动机制分析 |
6.1 税收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内需拉动机理 |
6.2 SV-MH-TVP-SVAR模型原理 |
6.3 税收政策对消费的动态冲击效应 |
6.3.1 变量选取、模型设定与参数估计 |
6.3.2 脉冲响应分析 |
6.3.3 时变方差分解 |
6.3.4 稳健性检验 |
6.3.5 税收政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效应分析 |
6.4 税收政策对投资的动态冲击效应 |
6.4.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6.4.2 滞后阶数选择、先验设定与参数估计 |
6.4.3 脉冲响应分析 |
6.4.4 时变方差分解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所获奖项 |
致谢 |
(4)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
2 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 税收博弈理论 |
2.3 税收理论的启示 |
3 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及征管现状 |
3.1 新余市税收基本情况 |
3.1.1 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基本情况 |
3.1.2 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基本情况 |
3.1.3 新余市税务局基本情况 |
3.2 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现状 |
3.2.1 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覆盖广 |
3.2.2 门市代开发票日渐规范 |
3.2.3 总部经济影响管理对象增多 |
3.2.4 注重宣传及纳税服务 |
4 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 |
4.1.1 个人所得税申报征收方式较为局限 |
4.1.2 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乏力 |
4.1.3 自然人信息真实性难核实 |
4.2 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问题原因分析 |
4.2.1 人员配置不科学,机构设置不合理 |
4.2.2 纳税对象设置难显公平 |
4.2.3 自然人电子税务局不完善 |
4.2.4 税收征纳信息不对称 |
4.2.5 对偷逃税款惩处力度不够 |
4.2.6 对个人所得税宣传不够全面 |
5 国内其他省市先进经验借鉴 |
5.1 江苏省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实践经验 |
5.2 江西省安福县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实践经验 |
5.3 国内经验对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启示 |
6 提升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的建议 |
6.1 国家税务总局和政府支持 |
6.1.1 完善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相关法律法规 |
6.1.2 加强其他部门和税务部门间的交流协作 |
6.1.3 完善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的配置 |
6.2 基层税务部门层面 |
6.2.1 加大宣传及培训力度 |
6.2.2 优化纳税服务 |
6.2.3 加强税务干部的征管力量 |
6.2.4 加大税收执法力度 |
附录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研究 ——以Y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不足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1.4.3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个人所得税基本概念 |
2.1.2 个人所得税改革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Y区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现状及问题 |
3.1 Y区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 |
3.1.1 Y区个人所得税征管概况 |
3.1.2 Y区税务部门的主要征管措施 |
3.2 个人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
3.2.1 自然人征管服务水平不高 |
3.2.2 全员全额扣缴申报质量不高 |
3.2.3 纳税激励与惩戒应用不够 |
3.2.4 自然人涉税信息共享运用不完备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个人所得税征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自然人征管服务资源不足 |
4.1.1 个人所得税专家型人才缺乏 |
4.1.2 涉税服务机构发展不健全 |
4.2 自然人征管探索不深入 |
4.2.1 自然人征管服务经验不足 |
4.2.2 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功能不够完善 |
4.2.3 对自然人执法思路不清晰 |
4.3 自然人信用评价机制不健全 |
4.3.1 自然人纳税信用评价制度还未建立 |
4.3.2 自然人税收违法成本较低 |
4.4 税收征管大数据建设较落后 |
4.4.1 一人式数据归集存在障碍 |
4.4.2 第三方信息共享平台搭建不完备 |
4.4.3 涉税信息核验方法传统过时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外发达地区个人所得税征管的经验及启示 |
5.1 美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经验借鉴 |
5.1.1 美国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 |
5.1.2 美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经验的启示 |
5.2 英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经验借鉴 |
5.2.1 英国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 |
5.2.2 英国个人所得税征管经验的启示 |
5.3 日本个人所得税征管经验借鉴 |
5.2.1 日本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 |
5.2.2 日本个人所得税征管经验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建议 |
6.1 加强纳税服务体系建设 |
6.1.1 加大个人所得税宣传培训力度 |
6.1.2 拓宽纳税服务渠道 |
6.1.3 提高个人所得税管理社会参与度 |
6.2 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 |
6.2.1 组建专业化个人所得税征管队伍 |
6.2.2 优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岗责配置 |
6.2.3 完善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功能 |
6.2.4 规范自然人执法程序 |
6.3 完善自然人信用评价及应用体系 |
6.3.1 建立自然人纳税信用评价制度 |
6.3.2 实施不同等级纳税人分类管理制度 |
6.3.3 建设自然人涉税风险智能识别系统 |
6.3.4 建全纳税信用部门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 |
6.4 加快个人所得税征管信息化建设 |
6.4.1 加强信息整合与分析 |
6.4.2 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
6.4.3 优化信息核验方法 |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潍坊市B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及相关政策阐释 |
2.1.1 个人所得税概念 |
2.1.2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概念和内容 |
2.1.3 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的主要内容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政策执行理论 |
2.2.2 税收遵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潍坊市B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3.1 B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概况 |
3.1.1 B区征收管理规模 |
3.1.2 B区税收总收入及个人所得税收入情况 |
3.2 B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情况及初步成效 |
3.2.1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工作机制 |
3.2.2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措施 |
3.2.3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初步成效 |
3.3 B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3.3.1 税务人员数量和质量不够理想 |
3.3.2 基层税务部门信息化系统运行不够通畅 |
3.3.3 税务部门监管方式单一 |
3.3.4 纳税人遵从度较低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潍坊市B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相关制度存在缺陷 |
4.1.1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忽略了地区差异和通货膨胀 |
4.1.2 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细节存在争议 |
4.1.3 其他社会配套制度不够完善 |
4.2 税务人员积极性受到主客观条件制约 |
4.2.1 主观上税务人员主观能动性有待提升 |
4.2.2 客观上人员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
4.3 税务部门信息化水平较为落后 |
4.3.1 操作系统信息化水平落后 |
4.3.2 税务人员信息化水平落后 |
4.4 对自然人监管缺乏经验支撑 |
4.4.1 个人所得税征管不够到位造成历史遗留问题 |
4.4.2 对自然人费用扣除管理缺乏经验支撑 |
4.5 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薄弱 |
4.5.1 纳税遵从教育缺失 |
4.5.2 宣传方式不合理 |
4.5.3 缺乏有效的信用管理制约手段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推动潍坊市B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的对策 |
5.1 促使决策部门完善费用扣除政策和相关社会配套制度 |
5.1.1 建议调整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 |
5.1.2 建议完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细节 |
5.1.3 推动健全其他社会配套制度 |
5.2 提升税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素质 |
5.2.1 优化机构和人员配置 |
5.2.2 注重人才培养和绩效考评 |
5.2.3 强化业务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
5.3 提升基层税务部门信息化建设水平 |
5.3.1 税务局端操作系统改进建议 |
5.3.2 纳税人端操作系统改进建议 |
5.4 探索建立一码集成式信息采集和信用管理体系 |
5.4.1 一码集成式信息采集和信用管理体系 |
5.4.2 信息采集模块 |
5.4.3 信用管理模块 |
5.5 提高纳税人纳税遵从意识 |
5.5.1 提高基层税务部门纳税服务水平 |
5.5.2 强化涉税教育培训 |
5.5.3 创新税收宣传工作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高邮市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
1.3.1 框架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个人所得税 |
2.1.2 税收征管 |
2.1.3 税收流失 |
2.2 理论基础 |
2.2.1 税收征管效率理论 |
2.2.2 税收流失与地下经济理论 |
2.2.3 税收遵从理论 |
3 高邮市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以及问题 |
3.1 高邮市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 |
3.1.1 征收现状 |
3.1.2 征管组织机构 |
3.1.3 管理现状 |
3.2 高邮市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 |
3.2.1 征管清缴补缴补申报不理想 |
3.2.2 纳税精细化服务推广乏力 |
3.2.3 稽查及惩处力度不强 |
3.2.4 纳税遵从度较低 |
4 高邮市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征管制度及信息技术运用欠缺 |
4.1.1 税源管理体系不健全 |
4.1.2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不足 |
4.2 纳税服务不到位 |
4.2.1 服务意识不强且业务能力不足 |
4.2.2 个人所得税代理市场不成熟 |
4.3 征管环境复杂及人员素质滞后 |
4.3.1 收入来源及支付方式多样化使得监管困难 |
4.3.2 税务稽查队伍人员素质滞后 |
4.4 税收诚信和执行惩戒机制缺失 |
4.4.1 针对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诚信体系缺失 |
4.4.2 缺乏有效的执行和惩戒机制 |
5 完善高邮市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对策建议 |
5.1 健全征管制度,完善信息共享平台 |
5.1.1 扩大征税范围全面覆盖收入所得 |
5.1.2 优化调整组织机构健全税收管理体系 |
5.1.3 完善信息共享平台提升征管信息化程度 |
5.2 不断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代理申报市场 |
5.2.1 巩固服务型机关建设成果拓宽征纳诉求渠道 |
5.2.2 不断开展业务培训与工作交流活动 |
5.2.3 大力发展个税代理申报市场 |
5.3 加大稽查和监管力度,构建社会配套税源监控体系 |
5.3.1 建立税收执法责任机制 |
5.3.2 构建社会配套税源监控体系 |
5.3.3 强化税收稽查人才队伍建设 |
5.4 简化流程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提高纳税遵从度 |
5.4.1 简化纳税流程方便纳税者 |
5.4.2 完善个人所得税纳税信用评价指标 |
5.4.3 奖惩结合加强后续监督提高违法成本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淮安市个人所得税征收现状与改进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2 个人所得税相关概念及征收模式历程 |
2.1 个人所得税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中国个人所得税发展历程 |
2.3 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 |
2.4 个人所得税征管理论基础 |
3 淮安市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淮安市个人所得税征管现状 |
3.2 淮安市个人所得税征收存在的问题 |
3.3 淮安市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原因分析 |
4 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征管经验分析与借鉴 |
4.1 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征管特色 |
4.2 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征管经验 |
5 淮安市完善个税征管法律法规与制度 |
5.1 构建高效税收征管体系,实现信息共享 |
5.2 提高税务机关执法力度,加强执法人员工作能力 |
5.3 创新个人所得税征收政策,保护纳税人权益 |
5.4 培育纳税人纳税意识,严厉打击偷税行为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效应分析 ——以陕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 |
2.1 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概念 |
2.2 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途径 |
2.2.1 税基 |
2.2.2 费用扣除 |
2.2.3 税率结构 |
2.2.4 课税模式 |
2.2.5 征收方式和征收管理 |
2.3 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分析 |
2.3.1 收入分配理论 |
2.3.2 税收公平理论 |
2.3.3 最优所得税理论 |
3 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效应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
3.1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现状 |
3.1.1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历史演变 |
3.1.2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发展现状 |
3.2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
3.2.1 总体层面收入分配差距 |
3.2.2 居民不同收入来源的收入分配差距 |
3.2.3 不同地区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
3.3 陕西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
3.3.1 陕西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现状 |
3.3.2 陕西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现状 |
3.3.3 陕西省全体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 |
3.3.4 陕西省与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
3.4 陕西省居民收入分配的宏观效应分析 |
3.4.1 计算指标公式 |
3.4.2 数据来源 |
3.4.3 计算和扣除标准 |
3.4.4 计算结果和分析 |
3.5 陕西省居民收入分配的微观效应分析 |
3.5.1 收入结构 |
3.5.2 个税缴纳情况 |
3.5.3 专项附加扣除情况 |
4 制约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效应的原因 |
4.1 国家层面 |
4.1.1 综合课税范围太小 |
4.1.2 征税范围不够全面 |
4.1.3 费用扣除不够灵活 |
4.1.4 税率累进结构有待优化 |
4.1.5 个人所得税征管效率较低 |
4.2 企业层面 |
4.2.1 财务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
4.2.2 个税筹划架构需要调整 |
4.3 个人层面 |
4.3.1 公民纳税遵从度低 |
4.3.2 纳税申报难度增大 |
5 加强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的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国家层面建议 |
5.2.1 以家庭为纳税单位 |
5.2.2 采用反列举法扩大税基 |
5.2.3 制定合理的费用扣除标准 |
5.2.4 优化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 |
5.2.5 强化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 |
5.2.6 健全对内外收入的监管制度 |
5.3 企业层面建议 |
5.3.1 注重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 |
5.3.2 重新构建薪酬体系 |
5.4 个人层面建议 |
5.4.1 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 |
5.4.2 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交叉核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变迁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间断—平衡理论发展及在政策变迁中的应用 |
1.2.2 个人所得税政策及其变迁研究 |
1.2.3 文献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间断—平衡理论分析框架 |
2.1 间断—平衡框架的概念界定 |
2.1.1 政策图景 |
2.1.2 政策场域 |
2.1.3 政策垄断 |
2.2 理论分析 |
2.2.1 “间断—平衡理论”的内涵 |
2.2.2 间断—平衡理论模型的优势 |
2.3 理论进阶 |
2.4 间断—平衡分析框架的内容 |
2.5 间断—平衡分析框架的应用与修正 |
第3章 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与发展现状 |
3.1 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及特征 |
3.1.1 个人所得税含义 |
3.1.2 个人所得税特征 |
3.2 个人所得税的职能定位及影响因素 |
3.2.1 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 |
3.2.2 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的影响因素 |
3.3 我国个人所得税发展现状 |
3.3.1 我国个人所得税在税收中的比重 |
3.3.2 我国个人所得税占GDP的比重 |
3.3.3 我国个人所得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
第4章 间断性平衡框架下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政策变迁 |
4.1 政策平衡期(1949-1979) |
4.1.1 政策垄断的建立 |
4.1.2 挑战政策垄断的因素及正反馈作用显现 |
4.2 政策间断期(1980-1987) |
4.2.1 政策图景变化 |
4.2.2 正反馈作用强化,政策垄断崩溃 |
4.3 政策平衡期(1988-1993) |
4.4 政策间断期(1994) |
4.5 政策平衡期(1995-2017) |
4.5.1 政策微调,渐进发展 |
4.5.2 正反馈作用显现 |
4.6 政策间断期(2018-至今) |
4.7 个人所得税政策变迁过程总结和规律解读 |
4.7.1 个人所得税政策变迁过程总结 |
4.7.2 个人所得税政策变迁的规律解读 |
第5章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政策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
5.1 个人所得税政策存在的不足 |
5.1.1 公平合理性有所欠缺 |
5.1.2 未充分实现个人所得税的平衡效益 |
5.1.3 各缴税门类的扣除标准缺乏弹性 |
5.1.4 税收征管、监管能力不足 |
5.2 完善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建议 |
5.2.1 按条件改变个人所得税征收对象 |
5.2.2 建立个人所得税的弹性制度 |
5.2.3 改变个人所得税税收代扣代缴的模式 |
5.2.4 完善税收征管体制 |
第6章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创新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河州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研究[D]. 朱静宜.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问题研究[D]. 王薇.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我国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 董雪. 吉林大学, 2021(01)
- [4]新余市个人所得税税收征管问题研究[D]. 胡添钰.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5]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研究 ——以Y区为例[D]. 孙丹.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6]潍坊市B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 陈松梅. 燕山大学, 2020(06)
- [7]高邮市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嵇诗媛. 扬州大学, 2021(05)
- [8]淮安市个人所得税征收现状与改进对策[D]. 李岑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4)
- [9]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效应分析 ——以陕西省为例[D]. 王雅璠.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10]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变迁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研究[D]. 张宪. 山东大学, 2020(10)
标签:个税论文; 税收作用论文;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论文; 税收原则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