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教学中学生“三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丁翌[1](2021)在《“突围者”周迎春》文中研究指明究竟是教学科,还是育全人?究竟是做高考的划桨手,还是生命的摆渡者?"鱼与熊掌"如何更好地兼得?周迎春27年的从教经历,也是不断追问和重新选择的过程。对过往经验的反思和剥离,意味着带有痛感的蜕变和成长:周迎春且行且思且改,一路突围,一路向前,虽有山重水复,更多柳暗花明。如果说,作为数学名师在教学专业上的突围,周迎春千里走单骑,破关攻隘,凯歌高奏。而作为"船长"推动名校航母突围,他面对着更汹涌的风浪。重庆八中,历史悠久,人才济济,成就辉煌。
胡金兰[2](2021)在《基于高职院校“三创”产教融合的“双创”孵化基地建设》文中研究说明高职院校以培养创新型技能型的"双创"人才为目标,"双创"教育是实践性强,依托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创业孵化平台,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实践,融合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多方合力,构建高职院校"双创"教育孵化基地平台,对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三创"能力至关重要。
勾书琪[3](2021)在《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地理实践力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地理学科的重要育人价值之一。同时,“课标”实施建议中提出加强地理实践和问题式教学。研究发现相对于一般性的验证原理类地理实验,问题式地理实验有待加强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开展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的内容研究;另一方面,探究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的策略研究。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细化本文的研究工作:首先,广泛收集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与案例,并结合中图版地理教材提出可开发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其次,在界定问题式地理实验概念的基础上,整理与分析问题式地理实验案例,依据相关理论指导和案例分析启示,设计了10个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再次,进一步提出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策略和实验方案的组成部分;最后,为检验研究得到的结论,本文从设计的方案中选取其中一个进行实施,通过实践反馈,修改完善本文的研究结论。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提出2019中图版教材中可开发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30个,设计了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10个。第二,提出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策略6条:(1)以地理实践力培养为导向,结合地理实验内容设计问题链;(2)从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视角,对问题式地理实验所揭示的地理问题进行分析;(3)依据地理原理、实验变量和客观条件选择实验器材;(4)运用对比、转换的方法设计问题式地理实验装置;(5)以地理问题为线索引领实验实施、转换空间尺度促进认知发展;(6)依据问题式地理实验活动目标,设计实验评价量表。第三,研究得到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的基本组成11部分,即实验名称、问题类型、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装置示意图、问题表征与猜想、问题分析与观察操作、问题解决与迁移、反思与评价。
王爱景,肖荣辉,孔佩伊[4](2020)在《融合与突破:新工科背景下“三创”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文中指出在新工科背景下构建"三创"教育课程体系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工程人才的重要保障,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必然需要。探索模块化、系统化和追求质量是当前"三创"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所在,但目前"三创"教育课程体系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有鉴于此,以"创意、创新、创业"与"中学—大学—大学后"教育有机结合为指导思想,实现新工科与"三创"教育课程体系的融合与突破成为新工科建设的主要课题。首先,可通过开设高中"三创"教育前导课程形成"三创"教育扎根营;其次,依托高校"模块化课程"孵化"三创"团队;最后,开发开放性服务课程,链接"三创"教育创投资源校友邦,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可持续发展的"三创"教育课程体系。为中国工程教育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的新征程夯实基础。
周锋[5](2020)在《高职院校学生“三创”能力提升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三创"能力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学生"三创"能力提升培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强调了高职院校学生"三创"能力提升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从总体思路、专业课程教育改革、实践教学体系调整、保障机制建设几方面入手,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三创"能力提升培养体系的构建路径,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吴咏梅,龚晓[6](2020)在《基于“三创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改革》文中指出培养具有创意、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三创"型人才是现阶段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三创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理念被应用于高职教育的创新与实践领域。文章以A校小学教育专业自然科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为例,提出基于"三创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自然科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韩旭[7](2020)在《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投入和不懈努力,我国工程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中国制造业整体落后于欧美日等传统工业强国仍是不争的事实。对发达国家长期的跟随模仿,使得我国工程科技人员整体缺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要突破发达国家愈发严密的技术封锁,推动国内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源源不断地培养高质量工程师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工程人才更应具备创造性地解决重大工程科技难题的能力,对工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需求愈发明确而紧迫。为了应对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高等工程教育理应更加重视工科人才的创造力培养。然而,工程创造力培养仍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有力的实践探索。具体表现为:第一,工程创造力的内涵仍不清晰;第二,工程创造力的测评仍脱离工程实践;第三,工程创造力的提升机理仍不明确。有关工程创造力研究和实践的匮乏,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工程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针对上述现实问题和理论诉求,本文围绕“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这一核心话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界定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并开发相应的测评方法;第二,剖析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内在机理;第三,提出面向我国工科人才创造力培养的对策建议。为了回应上述研究问题,本文借助文献研究、调研访谈、实验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详细梳理已有创造力文献的基础上,开展工程创造力内涵及测评研究;进而,基于C-K理论的视角,开展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研究,并主动设计和实施实验,对机理研究的结论加以验证;此外,选取国内外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提炼其实践举措的亮点,反思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开展以上一系列研究,形成如下四项结论:第一,通过深入分析工程活动的特征,本研究指出,工程创造力是在满足特定功能要求和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产生多种新颖且有用的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其内涵具体分为创造维度(包括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三个子维度)和工程维度(包括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三个子维度),并针对六个子维度开发了工程创造力的定量测评方法。第二,基于C-K理论的视角,识别了工程创造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整理国内外现有的工程创造力培养中的主要方法,提炼不同方法之间的共性要素。最后,揭示工程创造力培养中克服障碍的四条机理(包括摆脱固着效应、促进发散思维、跨越知识壁垒、重构约束思维)。第三,设计并实施“浙江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作为实验研究的载体,最终共收集工科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有效项目报告167份。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参加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后,学生的工程创造力测评的六个维度(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提升,从而验证了本文机理研究的结论。第四,选取国内外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中国清华大学),总结提炼其实践举措中的亮点,深入反思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在培养目标方面,应明确将工程创造力纳入其中;在培养过程方面,应推进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学习,培养工科人才的创造力;在评价指标方面,应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在支撑条件方面,应着力建设适应项目教学的新型工科教师队伍。本研究的理论及现实贡献包括:第一,明确了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开发了新的测评方法;第二,基于C-K理论的视角,揭示了工程创造力培养过程的机理,填补了理论研究空白;第三,针对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高等工程教育变革提供实践启示。
禹铭鼎[8](2020)在《创客教育视域下的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愈来愈迫切,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来推动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小学阶段的机器人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能够发挥其他学科教学无法替代的优势作用。但是因为小学阶段机器人教学还存在教学目标窄化、教学活动设计流程简单、教学方法传统单一以及评价机制不合理等问题,使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对小学机器人教学进行优化和创新设计迫在眉睫。近年来,随着创客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机器人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小学机器人教学进行优化、创新以及解决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通过对郑州市区小学机器人教学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剖析的基础上重点尝试把机器人教学和创客教育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目前郑州市区小学机器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构建创客教育视域下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的模型?”“创客教育视域下的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的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如何?”在理论层面,在对郑州市区小学随机调研的基础上概括、分析小学机器人教学的现状,找到小学机器人教学中存在的现实困惑和问题。然后梳理国内外开展创客教育的教学活动形式,分析目前实施创客教育的教学活动的优缺点。接着结合杜威的“做中学”理论、活动理论和建造主义理论来确定创客教育视域下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的五大要素,并尝试建构了创客教育视域下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的设计模型。在实践层面,为了验证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模型的有效性,针对郑州市区Q小学的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具体情况设计了教学实验,改变原有的机器人课程教学方式,主要以学、仿、创、享、评这五个环节开展机器人教学,促进学生对机器人知识内容的学习理解以及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具体采用准实验研究法,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开展教学实验,收集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结果主要有:提出了创客教育视域下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应包括的五大要素,与学生经验相关的趣味性教学情境,多学科、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内容,创造型项目实施的教学活动,支持实践和分享的教学资源,以及持续性多元的教学评价;构建了包括学、仿、创、享、评五个环节的“多层次、分阶段”的创客教育视域下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的模型;通过教学实验验证了创客教育视域下的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模型和教学实践是行之有效的;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的实施能够端正学生对机器人课程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对机器人课程的学习效果,优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倾向,同时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促其进行教学创新。
张鑫[9](2020)在《设计创客教育的场域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当下全球创客文化和民主化设计创新快速发展,设计创客及其教育已成为当下关乎创新主体未来认知的重要命题。设计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研究的缺失,致使“创客”概念频现泛解乃至误解的窘境。设计创客教育的发展系统更是处于混沌和茫然状态,设计创客教育活动及空间建设出现盲目跟风、千篇一律的发展状态,设计创客教育资源的碎片化、同质化现状需要被统整与改变,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系统性研究课题。本研究立足于设计创客的内在发展需求和特点,结合当下设计学科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提出设计创客教育的核心是场域构建,在场域中面向社会和未来,深挖自我潜能,开发自身知行合一的智性学习能力;综合社会学、教育学、建筑学和心理学等跨学科理论,以及对场域内涵、经验借鉴、抽象模型、实践范式的探索,运用田野调查、个案研究、定性定量分析、大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其本质、特性、价值及影响,梳理和总结国内外与场域发展相关的可借鉴经验,并结合实证研究提出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核心理念、构建原则、影响因素和实践策略;构建设计创客教育场域本土化的跨学科的理论支撑,论证场域中设计创客教育相关因素的复杂关联,以创客空间为教育载体和基础,探究符合设计创客主体心理特点和行为需求的特定发展逻辑;基于设计创客教育场所精神和文化指向,剖析其相对独立的微型社会创新空间结构内涵,通过场域模型构建学习环境来支持设计创客心智发展,并实证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社群、造事、物技、场境、域流”五个设计维度,提炼出场域内部的人群、创造性活动的教育行为、场域内物的存在与技的关联、设计创客教育实施的空间载体、场域内的无形存在与能量循环等具体内容;经过“愿景提出—资源整合—载体建设—迭代更新—网络集群”五个实施阶段来发展场域原型和场域生态系统,提出场域间协同发展的基本路径;根据场域抽象模型,实施高校、企业和社区设计创客教育场域差异性发展的三个案例项目,归纳出高校产学研驱动型、企业产业链驱动型和社区共创驱动型的本土化发展模式。本研究最终形成具有生长性、有能量和关系明确的设计创客教育场域探索,改变缺乏系统理论支撑的现状,改善当下设计创客教育有场无域、有场所无精神的境况,对接设计创新、设计创业、设计扶贫、传统工艺振兴、社区更新和开环教育的深层次发展,培育更多具备设计创客素养的未来人才,为推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智性转变和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
彭弋潇[10](2020)在《STEAM视域下创客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以“乐创”美术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科技飞速的发展,教育的定义与内涵也在被重新阐释。教育重在对人本身的培养,对人的精神进行塑造以及对知识的积累与思维方式的提升。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方法和思想,时代与知识在变化,相对应的教育方式也在随之变化。面对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也孕育而生。本文对创客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研究是基于目前创客教育的一个普遍性问题“缺乏实体课程”而来,这也是广大一线创客教学领域实施者的普遍诉求。笔者通过总结在教学实践中的课程成果和经验,结合相关教学理论对成都高新新源学校创客校本课程“乐创”课程的体系进行了架构,并依托该课程架构,将美术教学融入进创客课程中进行实践探索,以期对创客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实践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本文第二章具体阐述了创客和STEAM的教育理念并对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梳理和区分,并总结出将STEAM跨学科思想融入于创客教学中对其拓展学科多元化是一条有效途径;第三章从课程理念与课程内容构成两方面对“乐创”课程进行了简述,强调了“乐创”课程是一个以融入了 STEAM理念的创客课程体系;第四章结合课程与教学论的指导思想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对“乐创”课程的开发进行了阐释;第五章通过理论和案例的分析论证了将美术教学融入于创客课程中的有着较高可行性,并依托“乐创”课程开发的架构将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统整而形成的创客课程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在第六章以案例的形式进行了说明。总的来说,本文是基于课程与教学论的指导思想,利用“目标和过程”整合的模式进行课程的开发,确立了“乐创”课程的开发是一个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使之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课程目标;以“科技、未来、生活”为主要教学内容;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教学方法进行课程的实施;以“小组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课程评价方式的体系。通过该课程的开发体系,结合STEAM的跨学科教育核心思想作为指导,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创客课程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自主性和实践能力有一定积极影响。本文认为,基于目前创客教育的困境,“乐创”课程的课程开发与实践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创客教育要想在中小学广泛普及的关键在于其课程的开发,从根本上来看,就是学校需结合自身学校特色建立并开发校本课程,同时采取注重对教学者能力的提升、创客空间的建立、扩大对学生的普及范围等一系列措施。创客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只有通过实践的探索才能对其更好的完善。
二、浅谈教学中学生“三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教学中学生“三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突围者”周迎春(论文提纲范文)
教育家是怎样炼成的 |
“过来人”的智慧 |
洞悉本质,方能引领变革 |
飞向云端,润泽四海 |
八中的就是世界的 |
仰望星空,脚踏大地 |
乘着“忒修斯之船” |
(2)基于高职院校“三创”产教融合的“双创”孵化基地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院校“三创”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
二、影响高职院校“双创”孵化基地建设原因 |
(一)师生“双创”意识淡薄,缺乏“双创”观念 |
(二)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主体身份缺位,“双创”师资匮乏 |
(三)高职院校缺乏“双创”孵化基地运行机制 |
三、高职院校“三创”产教融合对“双创”教育的影响分析 |
四、基于高职院校“三创”产教融合的“双创”孵化基地建设路径 |
(一)营造“双创”氛围,培养师生“双创”意识 |
(二)构建“双创”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搭建“双创”实践平台 |
(三)培养、建立专业化的“双创”师资队伍,提升“三创”教育师资能力 |
(四)打造健全的“双创”孵化基地保障机制 |
(五)构建“三创”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打造“三创”教育金课 |
(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研究意义 |
2.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四)概念界定 |
1.问题式地理实验 |
2.地理实验方案 |
3.地理实践力 |
一、理论基础 |
(一)具身认知理论 |
1.具身认知理论主要观点 |
2.具身认知理论对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的指导 |
(二)地理学理论 |
1.问题式地理实验关注问题的时空分布差异及其成因 |
2.问题式地理实验关注问题背后的各要素关系 |
(三)地理教学理论 |
1.从地理实践力出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以问题为线索”设计问题式地理实验 |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内容分析 |
(一)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类型分析 |
1.地理实验类型分析 |
2.问题式地理实验类型分析 |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分析 |
1.地理实验项目统计分析 |
2.中图版教材中可开展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分析 |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 |
1.案例筛选与分析目的 |
2.案例分析内容与方法 |
3.案例分析呈现 |
(二)案例分析启示 |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 |
(一)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依据 |
1.依据课标、教材 |
2.依据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 |
3.依据问题式地理实验特点 |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组成 |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 |
1.设计示例 |
2.设计分析 |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策略 |
1.以地理实践力培养为导向,结合地理实验内容设计问题链 |
2.从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视角,对问题式地理实验所揭示的地理问题进行分析 |
3.依据地理原理、实验变量和客观条件选择实验器材 |
4.运用对比、转换的方法设计问题式地理实验装置 |
5.以地理问题为线索引领实验实施、转换空间尺度促进认知发展 |
6.依据问题式地理实验活动目标,设计实验评价量表 |
五、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实施 |
(一)案例实施过程 |
1.准备过程 |
2.实施过程 |
(二)实施反思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地理实验项目统计 |
附录2 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统计 |
附录3 问题式地理实验案例分析 |
附录4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 |
附录5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实施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4)融合与突破:新工科背景下“三创”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意义与价值 |
二、现状与反思 |
三、理念与出路 |
1.“三创”教育目标要明确 |
2.“三创”教育要立足于专业教育 |
3.“三创”教育要高于专业教育 |
4.“三创”教育课程体系要有可持续性 |
四、构建与实施 |
1. 依托中学“前导课程”举办“三创”教育扎根营 |
(1)人文素养课程 |
(2)科学素养课程 |
(3)生涯规划课程 |
2. 依托高校“模块化课程”全程式孵化“三创”团队 |
(1)创意思维与基础类课程 |
(2)创新实作与应用类课程 |
(3)创业整合与发展类课程 |
3. 依托继续教育“开放性服务课程”链接创投资源校友邦 |
(1)开发开放性服务课程为校友提供后续支持服务 |
(2)利用校友资源完善“三创”教育课程体系 |
(5)高职院校学生“三创”能力提升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创”能力的概述 |
1.“三创”能力的内涵。 |
2.“三创”能力模块的内容。 |
二、学生“三创”能力提升培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国外研究。 |
2.国内研究。 |
三、高职院校学生“三创”能力提升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 |
1.学生“三创”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
(1)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
(2)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化。 |
(3)学生创新能力的增强。 |
2.学生“三创”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
(1)是传统企业更好发展的现实需求。 |
(2)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
(3)是持续推进教育改革的必然需求。 |
四、高职院校学生“三创”能力提升培养体系的构建探究 |
1.“三创”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构建思路。 |
2.在专业课程教育中纳入“三创”能力教育 |
(1)设计开发“三创”能力课程体系。 |
(2)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
(3)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
(4)提升“三创”教育的占比。 |
(5)强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 |
3.构建面向“三创”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
(1)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 |
(2)加深引入校企合作。 |
4.健全“三创”能力培养的保障机制 |
(1)强化“三创”师资团队建设。 |
(2)拓展校内外的实践基地。 |
(3)形成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 |
(4)调整学生管理体系。 |
(6)基于“三创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三创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
2“三创教育”在高职院校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
2.1转变观念,师生共同树立“三创”意识 |
2.2改革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2.3搭建“三创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的“三创”能力 |
2.4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实现课程评价形式多样化 |
3结语 |
(7)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 |
1.1.1 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迫切需要工程创造力培养 |
1.1.2 高等工程教育应更加重视创造力培养 |
1.1.3 创造力培养在我国工程教育实践中仍缺乏探索 |
1.2 理论背景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章节安排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2.1 创造与创新的区别 |
2.2 创造力的研究综述 |
2.2.1 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
2.2.2 创造力的测评 |
2.2.3 创造力的领域特异性 |
2.3 工程创造力的研究综述 |
2.3.1 工程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
2.3.2 科学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
2.3.3 工程创造力与科学创造力的辨析 |
2.3.4 工程创造力的测评 |
2.4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研究分析框架 |
2.5 C-K理论基本内涵 |
2.5.1 两个空间及四个算子 |
2.5.2 C-K理论解构工程问题解决过程 |
2.6 文献述评 |
3 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及测评研究 |
3.1 工程活动的基本特征 |
3.2 工程创造力的“创造”维度 |
3.2.1 “流畅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2.2 “丰富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2.3 “原创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3 工程创造力的“工程”维度 |
3.3.1 “可行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3.2 “经济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3.3 “可靠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
3.4 小结 |
4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研究 |
4.1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主要障碍 |
4.1.1 固着效应 |
4.1.2 收敛思维 |
4.1.3 知识壁垒 |
4.1.4 约束思维 |
4.2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主要方法 |
4.3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 |
4.3.1 摆脱“固着效应”的机理 |
4.3.2 促进“发散思维”的机理 |
4.3.3 跨越“知识壁垒”的机理 |
4.3.4 重构“约束思维”的机理 |
4.4 小结 |
5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
5.1 浙江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5.1.1 培养目标 |
5.1.2 培养过程 |
5.1.3 评价指标 |
5.1.4 支撑条件 |
5.2 实验设计 |
5.2.1 实验假设提出 |
5.2.2 实验对象选取 |
5.2.3 实验流程介绍 |
5.3 实验数据收集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信度分析 |
5.3.3 配对样本T检验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案例研究 |
6.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6.2 斯坦福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2.1 培养目标 |
6.2.2 培养过程 |
6.2.3 评价指标 |
6.2.4 支撑条件 |
6.3 麦克马斯特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3.1 培养目标 |
6.3.2 培养过程 |
6.3.3 评价指标 |
6.3.4 支撑条件 |
6.4 奥尔堡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4.1 培养目标 |
6.4.2 培养过程 |
6.4.3 评价指标 |
6.4.4 支撑条件 |
6.5 清华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
6.5.1 培养目标 |
6.5.2 培养过程 |
6.5.3 评价指标 |
6.5.4 支撑条件 |
6.6 案例分析结论及延伸思考 |
6.6.1 四个案例横向比较分析 |
6.6.2 延伸思考一: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工程教育中的适用性 |
6.6.3 延伸思考二: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 |
7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
7.1 培养目标方面,应明确将工程创造力纳入其中 |
7.2 培养过程方面,应推进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学习 |
7.3 评价指标方面,应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 |
7.4 支撑条件方面,应着力建设适应项目教学的师资队伍 |
7.5 小结 |
8 总结及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本研究不足与局限 |
8.2.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工程创造力前测文件 |
附录 B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创客教育视域下的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国家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
(二)机器人教育为创客教育提供了实践载体 |
(三)当前小学机器人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
二、研究内容和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理论基础 |
(一)“做中学”理论 |
(二)建造主义理论 |
(三)活动理论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创客教育 |
(二)机器人教育 |
(三)机器人教学 |
(四)教学活动与教学活动设计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机器人教学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机器人教学研究现状 |
(二)国内机器人教学研究现状 |
二、创客教育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创客教育研究现状 |
(二)国内创客教育研究现状 |
三、创客教育视域下的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的研究现状 |
四、文献述评 |
第二章 当前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的现状、问题及归因分析 |
一、郑州市区小学机器人教学现状调查 |
(一)问卷的设计与准备 |
(二)问卷的发放与数据统计 |
二、郑州市区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二)归因分析 |
第三章 创客教育视域下的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 |
一、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遵循 |
(一)教学活动设计的核心思想 |
(二)教学活动使用的资源工具 |
(三)教学活动开展的创新环境 |
(四)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方法 |
二、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要素 |
(一)教学情境 |
(二)教学内容 |
(三)教学活动 |
(四)教学资源 |
(五)教学评价 |
三、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模型的构建 |
(一)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法 |
(二)创客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法 |
(三)创客教育视域下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模型的构建 |
四、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的实施步骤 |
(一)学:习得知识和技能 |
(二)仿:动手模仿操作 |
(三)创:将创意变成现实作品 |
(四)享:分享创造过程与成果 |
(五)评:开展全程与多元评价 |
第四章 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模型的实验效果检验 |
一、机器人教学实验的前期准备 |
(一)确定教学实验思路 |
(二)选择教学实验对象 |
(三)提出教学实验假设 |
(四)教学实验效果的检验工具 |
二、机器人教学实验的实施 |
(一)实验班的教学实施 |
(二)对照班的教学实施 |
三、教学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一)机器人课程学习情况分析 |
(二)创造力倾向的分析 |
(三)机器人教学的教师意见反馈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未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设计创客教育的场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民主化创新与创客思潮 |
1.1.2 研究思考:时代响应、模式转变与系统探寻 |
1.1.3 研究意义:教育场域视角的开放设计创新范式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1.2.1 相关概念及在本文的界定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4 研究趋势分析 |
1.3 研究方法与步骤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步骤 |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关键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关键点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场域内涵: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理论研究基础 |
2.1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概念阐述与特性分析 |
2.1.1 本质性探讨:设计共创分享的情境系统 |
2.1.2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物理载体及多样性存在 |
2.1.3 场域中的创客文化精神关联及教育比较 |
2.2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认识论基础 |
2.2.1 设计的群体创新视角:场域理论与场所精神 |
2.2.2 教育学认识基础:情境学习、知识建构与网络联通 |
2.2.3 经济学认识基础:长尾理论与共享经济 |
2.2.4 心理学认识基础:马斯洛需求理论与环境心理学 |
2.3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价值认知 |
2.3.1 教育转型——孕育设计创客教育特质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 |
2.3.2 空间重构——重构符合设计创客教育发展的空间模式与形式 |
2.3.3 创客经济——推动设计驱动的产业发展和小微经济集群创新 |
2.3.4 个人发展——实现设计创客的创新范式转变与个人智性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场域启示: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经验借鉴与实证研究 |
3.1 国际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发展经验及启示 |
3.1.1 美国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相关经验 |
3.1.2 德国和英国的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相关经验 |
3.1.3 日本的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相关经验 |
3.1.4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国际经验的三种典型模式研究 |
3.2 中国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发展经验 |
3.2.1 中国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发展现状和模式经验 |
3.2.2 中国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典型案例分析 |
3.3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发展需求及现状问题实证研究 |
3.3.1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相关发展问题及成因分析 |
3.3.2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实证调研设计与分析 |
3.3.3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调研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场域网络:设计创客教育场域范畴及网络模型建构 |
4.1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内在发展逻辑及理念 |
4.1.1 创造即学习:设计创客实践共同体理念 |
4.1.2 设计创客思维导向与心智发展 |
4.1.3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逻辑模型构建 |
4.2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五维因子构成 |
4.2.1 场域的“社群”维度 |
4.2.2 场域的“造事”维度 |
4.2.3 场域的“物技”维度 |
4.2.4 场域的“场境”维度 |
4.2.5 场域的“域流”维度 |
4.3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生态系统建立与内部协同发展 |
4.3.1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生态系统发展 |
4.3.2 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生态系统的协同机制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场域实践: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系统实施方法及案例实践 |
5.1 企业设计创客教育场域实践 |
5.1.1 场域理念发展 |
5.1.2 案例实践过程 |
5.2 社区设计创客教育场域实践 |
5.2.1 场域理念发展 |
5.2.2 案例实践过程 |
5.3 高校设计创客教育场域实践 |
5.3.1 场域理念发展 |
5.3.2 案例实践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论文总结讨论 |
6.2 论文研究局限 |
6.3 未来研究愿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论文撰写期间对国内外专家的访谈记录(部分) |
附录2 设计创客教育调研问卷(受众调研版)的数据统计分析 |
(10)STEAM视域下创客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以“乐创”美术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关于如何将创客教育在我国进行“落地”的思考 |
1.4 研究方法 |
2. STEAM教育理念在创客教育中的体现 |
2.1 ST EAM教育的价值体现 |
2.1.1 STEAM教育简述 |
2.1.2 STEAM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
2.2 关于创客教育的探讨 |
2.2.1 创客教育的涵义 |
2.2.2 创客教育在我国所面临的困境 |
2.3 创客教育中STEAM教育理念的融入 |
3. “乐创”课程简述 |
3.1 “乐创”课程的释义 |
3.2 “乐创”课程的构成形式 |
4. “乐创”课程的开发架构 |
4.1 “乐创”课程的开发模式 |
4.1.1 关于“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的探讨 |
4.1.2 “目标和过程”整合模式下的“乐创”课程开发 |
4.2 “乐创”课程的目标制定 |
4.2.1 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选择 |
4.2.2 乐创课程目标的制定 |
4.3 “乐创”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
4.3.1 课程内容的选择 |
4.3.2 课程组织 |
4.4 以“项目制学习”模式进行“乐创”课程的实施 |
4.4.1 “项目制学习”的优势 |
4.4.2 “乐创”课程项目制学习的活动设计 |
4.4.3 “项目记录表”和“项目监测表”的建立 |
4.5 以“小组评价”为主导的“乐创”课程评价方法 |
4.5.1 课程评价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
4.5.2 综合评价模式体系的建立 |
5. 基于“乐创”课程框架下的美术教学 |
5.1. 理论分析 |
5.2 案例分析 |
5.3 “乐创”美术课程的实践策略 |
5.3.1 教学目标的制定 |
5.3.2 教学过程的设计 |
5.3.3 教学评价的总结 |
6. “乐创”美术课程的教学案例 |
6.1 教学案例《奇妙的叶子》 |
6.2 教学案例《美丽的地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浅谈教学中学生“三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突围者”周迎春[J]. 丁翌. 当代教育家, 2021(10)
- [2]基于高职院校“三创”产教融合的“双创”孵化基地建设[J]. 胡金兰.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07)
- [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D]. 勾书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4]融合与突破:新工科背景下“三创”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 王爱景,肖荣辉,孔佩伊. 教育探索, 2020(11)
- [5]高职院校学生“三创”能力提升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J]. 周锋.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0(11)
- [6]基于“三创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改革[J]. 吴咏梅,龚晓. 知识文库, 2020(21)
- [7]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D]. 韩旭. 浙江大学, 2020(01)
- [8]创客教育视域下的小学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研究[D]. 禹铭鼎. 河南大学, 2020(02)
- [9]设计创客教育的场域构建研究[D]. 张鑫. 中国美术学院, 2020
- [10]STEAM视域下创客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以“乐创”美术课程为例[D]. 彭弋潇.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