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C演绎网络化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仲[1](2021)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智能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工况多变、状态参数间相互耦合、故障传递与演化规律复杂,其健康状况诊断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知识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在对影响机组健康状况的典型故障模式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知识工程、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相关理论和技术,开展了数据与知识双驱动的机组智能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研究。首先,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多源故障信息间关联关系复杂以及查询和推理低效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本体理论和语义网络技术的领域知识和数据结构化表示方法。以故障树分析法和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法为指导,系统性地分析了机组典型故障知识;提出了机组健康维护领域本体概念和层次结构,构建了包括边界工况、故障知识和监测数据在内的本体语义网,实现故障知识和数据的多粒度语义性建模;同时,研究了基于本体的机组故障知识和数据的语义性推理和查询方法,提高了故障知识和数据的管理效率和应用效果。其次,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工况的多变性和健康状态信息的复杂性,研究了基于条件变自编码器的机组健康状况异常检测方法。在深入分析机组的运行特性和监测数据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稳态判别、工况划分、基准样本筛选等过程在内的机组历史运行数据清洗流程;考虑到负荷等边界条件对监测参数的影响,采用条件变自编码器建立多变运行工况下多参数融合的基准模型,实现变工况下机组健康状况的数据表征;采用模型的重构概率作为异常检测的特征指标,用于衡量机组实际状态与基准状态的偏离程度,提高机组健康状况异常检测的准确率和灵敏度。再次,针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故障和征兆复杂关联关系下的诊断问题,研究了基于反事实推理的诊断决策方法。从因果性的角度重新定义故障和征兆间的关系,通过引入隐变量表示诊断的不确定性,结合领域本体搜索获得的故障知识,构建了故障的结构性因果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反事实推理的充分因和必要因的表达式和计算模型,用于定量表征故障对证据的因果性解释强弱,并从敏度、可靠性和可解释性的角度对所提出的诊断方法的鲁棒性和工程适用性进行了评价。最后,研究了基于数字孪生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智能诊断系统构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具体功能以及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等,完成了粤电集团中山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智能诊断系统的开发,以推进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智能诊断与健康维护研究工作的技术成果转化和工程应用。
张凡[2](2021)在《XA综合管廊项目智慧工地协同应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安全、工期、成本、质量等各个方面管理难度加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建造模式已经不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迫切需要探索科学先进的管理手段来促进项目建造与管理的创新与发展。本文以XA综合管廊项目为研究对象,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环境复杂、工序转换多、工期紧张等特点,同时项目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要求严格,给项目管理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项目建设了智慧工地系统,运用多种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协同管理,从而提升了项目的管理效率。首先,本文介绍了XA综合管廊项目智慧工地系统的建设背景和意义,概括了国外和国内建设和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智慧工地协同应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其次,通过实地考察和对管理人员的咨询,分析出项目智慧工地协同应用现存的诸多问题。并通过文献综述、专家访谈等方法,最终确定了影响项目智慧工地协同应用的20项因素。再者,基于模糊ISM-MICMAC方法剖析了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因果分析、层级结构分析、驱动力和依赖度分析,剖析出了阻碍项目智慧工地协同应用的深层次原因因素。最后,结合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提出合理规划协同应用目标、完善协同标准和体系、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数据协同水平的四项针对性对策建议,提出了结论和展望,为智慧工地协同应用问题解决提供思路。图12幅,表10个,参考文献72篇。
陈林华[3](2021)在《学习导向、网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作为赛事服务产品的生产主体,其竞争优势既关系到国际体育赛事举办的效率和水平,也关系到体育赛事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在当前体育全球化治理体系重构,以及我国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的战略机遇期,研究我国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明确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内涵与特征,探索其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以及如何在现有环境和条件下提升我国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竞争优势,日益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为研究主题,探讨学习导向、网络能力对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竞争优势的获取,彼得·德鲁克认为关键是技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杰恩·巴尼认为来源于不断地学习和创新过程。基于此,本文将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利用文献资料、案例访谈法、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结合组织学习、网络组织等理论溯源与文献分析,逐步收敛核心概念并按照“心里倾向—能力变化—结果感知”的范式构建初步理论模型,提出相关假设框架,对730家上海本地曾参与过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的组织进行调研,并利用SPSS、AMO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国际体育赛事服务行业的基础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国际体育赛事服务产品具有“需求泛化”特殊性;另一方面,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的生产呈现出高度本地化的松散网络和非本地化的价值链业务网络相结合的特征。第二,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本质,即是以国际体育赛事服务为核心的知识异质体。需求、知识基础与组织学习、行动者与网络这三个概念组合共同诠释了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基本属性,从而也决定了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一般性(更低的成本、更高质量的服务、更有利的资源获取)与特殊性(灵活性、创新速度和业界声誉)。第三,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学习导向由“学习承诺”和“开放心智”两个维度构成。学习承诺和开放心智均对网络能力各维度产生直接、显着的正向影响;开放心智对竞争优势产生直接、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学习承诺对竞争优势的直接影响并不显着,原因可能在于两者之间存在时间上的远端关系。第四,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网络能力由网络规划能力、网络配置能力、网络运作能力和网络占位能力四个维度构成。网络能力各维度均对竞争优势产生直接、显着的正向影响;此外,网络能力各维度在学习承诺对竞争优势的作用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而在开放心智对竞争优势的作用中发挥部分的中介效应。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提升的启示:(1)应高度重视学习导向对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2)兼顾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推进制度与文化建设的同时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发挥学习导向对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3)应重视网络能力建设,主动地参与外部网络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充分发挥各项网络能力对竞争优势提升的积极效应等。相较于以往研究,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深入探讨了国际体育赛事服务行业的基本属性,以及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从而形成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理论基础;第二,运用质性研究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明确了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学习导向、网络能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既拓展了现有理论的应用场景,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有关组织竞争优势的理论成果。
杨洋[4](2021)在《具有独立非循环偏好结构的三边匹配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精细化,社会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匹配理论正面临着市场环境复杂变化带来的新问题和新需求。针对三方主体市场中不断涌现的各类复杂关系形态,本文立足于三方主体所具有的独立非循环偏好结构,着眼于匹配主体对联盟成员及匹配方案的多维度渐进式需求,以面向不同类型偏好信息的三边匹配问题为载体,致力于多维目标下的三边独立非循环匹配方法及应用研究。按照不确定性和复杂程度由低至高,依次从偏好序信息、精确偏好值信息、模糊偏好信息及混合偏好信息着手,循序分析三边独立非循环匹配的稳定性、满意度、犹豫度、公平性,渐进探索具有独立非循环结构的三边稳定匹配、满意稳定匹配、最小犹豫度的满意稳定匹配以及公平满意稳定匹配的决策方法,并将方法应用于匹配市场的实证研究中。首先,基于主体偏好序信息,研究具有独立非循环偏好结构的三边稳定匹配方法。考虑匹配主体对匹配对象的稳定合作需求,针对独立非循环偏好结构,定义阻塞组及稳定匹配,提出基于偏好序信息的三边独立非循环稳定匹配问题,构建最大化匹配基数的三边独立非循环稳定匹配问题的数学模型。基于严格偏好序信息,设计逐边优选算法,并分析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稳定性和输出匹配的基数结论,通过企业项目管理中的案例应用,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从而完善了三边匹配理论基础,丰富了三边匹配算法。其次,基于精确偏好值信息,研究具有独立非循环偏好结构的三边满意稳定匹配方法。优先考虑主体稳定合作需求,结合偏好序与精确偏好值的关联性质,给出精确偏好值信息下的阻塞组和稳定匹配等价定义,兼顾三边总体偏好最优,提出双重需求条件下的三边独立非循环满意稳定匹配问题。对多属性精确偏好值进行集结与融合,给出总体偏好得分的计算公式,并以稳定匹配为约束,最大化总体偏好为目标,构建三边非循环满意稳定匹配模型,给出模型的求解步骤及方法,通过对政府PPP项目管理中的案例应用,验证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从而拓宽了三边匹配理论的研究视角,拓展了三边匹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再次,基于概率犹豫模糊偏好信息,研究具有最小犹豫度的三边满意稳定匹配方法。以模糊理论为依据,给出主体概率犹豫模糊元得分、方差及犹豫度的计算公式。针对三边独立非循环偏好结构,分层次考虑匹配稳定性、满意度及犹豫度,讨论概率犹豫模糊信息下的阻塞组和稳定匹配的等价约束条件,定义具有独立非循环偏好结构的稳定匹配、满意稳定匹配和最小犹豫度的满意稳定匹配。以稳定匹配为约束,以最大化满意度、最小化犹豫度为目标,构建三边独立非循环满意稳定匹配模型,应用分层序列法,给出模型的求解步骤,并通过对产业扶贫项目的案例应用,验证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从而为解决面向概率犹豫模糊信息的三边独立非循环匹配案例提供理论基础及方法支撑。随后,基于三种不同类型构成的混合偏好信息,研究具有独立非循环偏好结构的三边公平满意稳定匹配方法。结合主体心理行为特征,建立混合偏好信息的效用转化函数,以遗憾理论为基础,引入遗憾欣喜函数,从而构建主体感知效用计算公式。应用多属性决策定权方法,基于最大化总体感知效用,建立属性定权模型并推导属性定权公式。分析具有匹配容量的阻塞组、总体感知效用、组内分歧度,定义具有匹配容量的三边公平满意稳定匹配。基于最大化感知效用、最小化组内分歧度及稳定匹配的多维度需求,建立具有匹配容量的三边公平满意稳定匹配模型,讨论模型的求解步骤及方法,并应用于政府棚改项目匹配案例,验证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弥补了匹配决策在关注主体心理行为及主体匹配容量等方面的不足,体现了匹配理论研究的思路创新。最后,对物流金融创新模式下的动产质押融资匹配进行实证研究。辨识物流金融创新模式下动产质押融资三方主体的偏好结构,设计动产质押融资匹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深圳第四方物流DS公司的动产质押融资匹配案例,基于各方主体的偏好信息及匹配容量信息,构建动产质押融资匹配模型,实现平台内金融机构、融资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三方匹配,解除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使融资企业、金融机构、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公司等多方市场主体实现合作共赢。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胡钰沁[6](2020)在《高校管理中学生不合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高校学生管理实践过程中,管理者在执行管理制度及规定时常常遇到来自学生的阻碍和抵制,表现为大学生个体行为上的不合作现象。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生不合作行为的提出、成因及类型进行理论上的思考与分析后,以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的在校本科生为例展开实证调查,针对高校学生管理中大学生个体行为的微观层面出发,从学生角度探究其不合作行为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首先,本研究在调查南昌大学本科生对学生管理规定满意度的基础上自编问卷,发现大学生不合作行为以合理化解释为主,情感笼络、拖延或打折扣为辅,即为自己的个人行为寻找看似合理正当的解释、有目的的与管理者维持良好关系以请求宽恕与包容、执行管理要求时表现拖沓或部分遵从等;并且不同学生个体间不合作行为存在差异。其次,本研究以南昌大学在校本科生代表为主体的访谈调研中得知,大学生自身认知不到位,存在贪图方便、从众、侥幸等心理,以及外部环境中同伴群体、管理者期望、管理工作与氛围、学校客观资源、现实效果反馈等因素的激励与强化,促使大学生个体不合作行为的产生。最后,通过深入剖析大学生不合作行为的个人功利性与工具合理性,针对其行为产生的原因,倡导高校培养大学生规则意识以纠正其错误的行为观念并引导其正确认知;树立科学的学生管理观念、改进管理决策过程、重视决策实施细节、及时掌握学生反馈等方面优化学生管理过程,从而引发高校对管理大学生个体不合作行为的思考与启示。
郭瑞[7](2020)在《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作为重要的决策咨询机构,高校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的高校智库评价有助于检视高校智库建设中的问题,为高校智库的发展诊断号脉,明确标准及树立标杆,推动我国高校智库的良性互动及整体实力提升。我国对高校智库的评价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评价主体单一及多元评价主体合作的缺失、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及共识度较低、评价结果的应用有待完善等问题制约了高校智库评价功能的发挥。因此,亟待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及其体系精准把脉我国高校智库发展问题。2014年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对高校智库评价提出“改进科研评价”的指示。2015年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深入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计划,推动高校智库的发展完善、学科优势发挥、管理体制改革及整体水平提升。以上文件为完善高校智库评价提供了顶层设计。本文在此背景下,立足于公共管理学、教育评估学,结合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构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实证挖掘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理论工具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理论分析框架下将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高校智库评价中其他要素,共同促进高校智库评价问题的解决。最后基于建构的指标体系,抽样选取18所典型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评估结果来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提升高校智库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由绪论、四章、结束语六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提出本文研究的立意和主旨。详细梳理学界对智库评价及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现状,对本文的核心概念高校智库、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进行解释和界定。阐述本文运用的理论分析工具治理理论及第四代评估理论。厘清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和价值取向。第一章,详细阐述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和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对高校智库评价涵括的主体维度、客体维度、工具维度、指标维度、结果维度等进行阐述。其次,通过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来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高校智库评价制度环境的诱导、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及解析进行详细论述。理论分析框架的搭建为下文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二章,本部分设计调查方案,探求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相关机理。首先,对问卷设计、抽样方案、样本数据等进行阐述分析。其次,探求高校智库评价各维度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以及各个要素维度间的“耦合”关系。通过要素维度的相关分析发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程度影响较大,说明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促进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及共识性;评价工具中评价方式方法对评价指标科学程度的影响最大;评价制度完善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和评价结果公信影响都较大;评价程序的完善对评价结果的公信影响较大,但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影响较小。最后,本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挖掘高校智库评价面临的诸如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及科学性有待提升、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等问题,并通过理论分析制约其完善的机理。第三章,基于第二章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内在机理分析结合理论工具的指导,提出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遵循《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中“改进科研评价”的政策导向及梳理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关注政府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同行评议、高校智库、民众及社会等多元评价主体的价值诉求,完善评价工具的情况下,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而成。其次,阐述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初始集、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复次,通过问卷调查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取舍进行筛选、因子分析技术修正指标结构并对其进行赋权。最后,论述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基于第三章构建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科学抽样选取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制定评估表,详细说明评估标准及评分细则。分析18所高校智库的评价结果,挖掘样本高校智库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提出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结束语,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对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的应用,工具理性的完善,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主客体诉求等进行总结和回顾。最后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展望未来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可能的研究焦点。本文的创新主要如下:1、基于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建构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界较多运用知识管理理论、知识市场理论、公民参与理论、组织有效性理论来分析高校智库评价。本文运用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理论分析框架体系,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和要件进行详细论述,将高校智库评价看做是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指标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分析要素维度间的关系,基于治理理论中“序参量”对其他要素的协同、整合,决定系统的演变甚至结果的功能,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其他要素维度,来发现和解决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以期探究高校智库评价系统的完善。2、研究视角及研究途径的创新。学界对高校智库评价的研究多关注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其他要素维度的研究和探讨关注较少,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以量化方式理性认知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间的相关关系,探究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构建的影响,挖掘各要素维度面临的问题,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以期达到显示、描述和推断被研究对象特征、趋势和规律性的相关目的,进而来论证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多维性和系统性,为高校智库评价中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证依据,这在当前的高校智库评价研究中较少出现。3、基于治理理论和第四代评估理论尊重、识别多元评价主体价值倾向,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工具理性的导向下,建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当前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多基于单一评价主体的价值倾向而建立,而智库对于政府及社会影响程度的评判话语权实质应掌握在“用户手中”,“决策用户”的认可程度决定其价值的体现。本文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和相关访谈,尝试聚焦高校智库的用户主体如政府、媒体、社会公众、利益相关方,潜在评价主体中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机构乃至高校智库本身等,他们对高校智库评价的价值理念,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涵括“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政府影响力、智库的对外合作交流情况、智库的组织情况”等共34个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集,通过因子分析技术的修正,最终确定了涵括“智库投入及平台建设因子、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因子、智库合作和对外交流因子、智库学术生产能力因子”五个一级评价指标及29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分析而得的定量指标结构能够回应高校智库的各项功能,为衡量高校智库各项影响力的实现提供可供参考的维度。为完善评价方式,经过问卷调查的筛选确定11个定性指标集来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4、系统分析高校智库评价结果、总结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往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多关注评价结果的排名,较少关注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及探讨。本文通过科学抽样对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样本高校智库在基础建设、运营管理、影响力实现等方面的情况,挖掘出样本高校智库在实体化建设及内部组织管理不完善,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的实现程度较低,高校智库学科间的协同有待进一步深化等问题。并参考评价指标提出:深化高校智库的实体化建设,完善高校智库的支撑体系;完善高校智库成果发布与转化机制,提升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从学科、项目、人员等方面深化高校智库的协同,扩大对外合作和交流等对策和建议。
雷雨嫣[8](2020)在《创新生态位变迁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企业创新生态位是基于生态位学的一个概念,以企业在创新生态系统中与其他组织的创新活动为依据,研究企业占据资源空间和对资源的控制能力的问题,创新生态位变迁的实质是创新战略定位的改变而引起资源配置的变化。现有学者通过生态位战略问题的讨论,借助创新生态位的指标测算,研究了创新生态位形成的条件和结果,然而,对于其中的过程缺少相应的文献。本研究将针对创新生态位变迁的过程机理展开分析,探讨企业如何在创新生态系统中,通过创新生态位的变迁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为了揭开谜团,本文提出以下问题,创新生态位的扩张是否一定能形成创新能力?创新生态位的变迁体现在哪些方面?依据创新生态位的变迁战略,企业采取了怎样的行为策略提高创新能力?围绕这几个问题,逐步展开创新生态位变迁影响创新能力的机理研究。创新生态位变迁既是管理实践中有关战略管理和企业行为的复杂难题,也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深入和完善,企业生态战略和行为都受到一定的关注。为了更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在资源基础观、系统观、生态观等理论基础上,梳理创新生态位和创新能力相关文献,提出了创新生态位变迁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理论模型,将研究分为以下研究内容:(1)构建创新生态位变迁、创新生态位适应性、系统稳定性和创新能力四个变量的关系模型,提出37个研究假设;(2)结合理论文献和实际调查,进行变量的维度划分、量表设计,开展预调研;(3)通过结构方程和多元层级回归方法检验模型;(4)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设计创新生态位变迁系统动力模型,并进行长期动态反馈关系的仿真模拟;(5)根据实证检验和仿真结果阐释创新生态位变迁影响创新能力的机理,提出创新生态位变迁过程中企业获取更多竞争优势的研究启示。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包括:(1)创新生态位变迁的三个维度均改变了企业对于资源的配置结构和特征,其本质目标是获得竞争性的创新资源,企业创新资源构成不同则获得的竞争优势不同,资源地理空间范围不同则获得的创新效率不同,资源获取的动机不同则形成竞争持续性不同,创新生态位的扩张促进了创新能力的提升。(2)生态位适应性在创新生态位变迁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创新生态位扩张促进了企业对知识和关系资源的搜寻,这一适应行为调整了资源与环境的匹配性,进而生态位适应性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3)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对创新生态位变迁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具有调节作用。系统稳定性分别在创新生态位变迁与创新能力关系之间,以及在企业生态位适应性与创新能力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并且关系稳定性和环境稳定性的调节效果不同。(4)在系统稳定影响下,企业经过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生态位与企业创新之间具有正负共五条反馈回路,形成了企业从基础生态位跃迁到实现生态位的路径。(5)“创新生态位——生态位适应——创新能力”的系统动力学流图仿真模拟发现,长期演化趋势中,创新生态位和创新能力之间具有互动关系。本研究的创新点如下:(1)划分了基于企业创新生态位变迁的维度。现有文献对于创新生态位不同意义的维度划分互相交叉,缺乏系统性研究,且大多聚焦于静态评价和测度,没有贴近系统的动态性。本研究结合既有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企业创新生态位的内涵,结合生态位和创新战略理论,归纳演绎了创新生态位变迁的三个维度,研究了创新生态位变迁的过程。(2)揭示了创新生态位变迁过程中企业生态位适应性行为的中介作用。已有文献现有文献关注企业环境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缺乏企业与创新生态系统的相互适应性以及适应行为的情境性。本研究基于搜寻理论、协同理论和生态学理论,分析不同维度的创新生态位变迁对企业当前生态位知识适应和关系适应性的影响,识别了生态位变迁提高创新能力的路径。(3)考虑创新生态系统对企业个体的干扰,论证了系统稳定性在企业创新生态位变迁与创新能力关系中间的调节作用。目前的研究大多处于系统稳定性边缘阶段,尚且缺乏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对于企业创新活动的作用机理研究。本研究从系统和生态学视角切入,探讨了企业与系统创新演化之间的联系,深化了创新生态位变迁的理论模型。(4)创新生态位变迁与创新能力演化存在多个复杂的动态过程,目前少有研究演化动力因素来分析二者的关系。本研究建立了生态位复杂演化的因果关系模型,企业基础生态位与实现生态位的动态关系,揭示了系统复杂性和动态性对创新生态位变迁的作用。(5)构建了创新生态位变迁动力系统流图模型,阐述了创新生态位变迁的动力机制。挖掘了创新生态位和创新能力的互动关系,进一步检验了创新生态位变迁的动态反馈性。
王思成[9](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孙楚[10](2020)在《基于价值网络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品创新是企业获取利润、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开放式环境下,诞生了新的经济主体——互联网新创企业,和新经济发展模式——平台经济模式。这不仅对传统经济模式产生冲击,更与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产生了碰撞。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号召下,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改进用户体验和增强产品创新性成为互联网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日益开放、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价值不再由某一单一企业主体单独创造,而是企业与消费者、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价值传递方式也从传统的链式结构转变为价值网络辐射传递。网络中所有的参与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实现协同生存,形成“商业生态系统”的服务模式,这也是互联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所在。互联网企业如何嵌入价值网络,高效利用价值网络中技术和知识资源提高产品创新绩效,实现与网络间主体的协同共生,以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成为创新管理领域关注的前沿议题。学术界对于产品创新的研究不断深入,如何以新视角对企业产品创新理论进行完善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法对领域内已有文献进行计量研究,发现领域内现有研究多聚焦于传统产业,缺乏对于互联网企业这种新兴经济主体的研究。对于产品创新的研究多以动态能力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协同创新、开放式创新等作为切入点。此外,现有研究对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创新动态过程分析不足,对价值网络嵌入的研究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研究。以网络主体间共生为中介,将知识吸收能力纳入同一研究体系,对网络嵌入与产品创新的作用关系研究更为缺乏。为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填补理论缺口,本论文以互联网企业为研究对象,以价值网络为切入点,选取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独角兽企业阿里巴巴公司为标的对象,运用多案例扎根理论分析、层次回归分析、bootstrap检验、DEMATEL—ANP、PROMETHEE等科学研究方法,对复杂环境中企业产品创新的动态过程和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并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进行价值网络视角下的产品创新实践评估。本论文遵循“行为—方式—结果”的逻辑主线分为四个阶段展开研究。首先,观察现实背景,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回顾,明确本论文的切入点、研究对象和空间价值,对研究意义和贡献进行评估分析。然后,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多案例扎根理论研究,分析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的动态过程及内在作用机制。最后,基于定性研究结果,探究价值网络实现中的网络嵌入与产品创新的关系,选取共生作为中介变量,知识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提出研究假设,并运用层次回归分析、bootstrap检验、调节效应检验等定量研究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揭示网络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机理。第四阶段,基于第三阶段的实证分析结果,建立产品创新指标体系,运用DEMATEL—ANP方法获得相应的指标权重,结合多准则决策中的PROMETHEE方法构建价值网络视角下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评估模型,选取我国三家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实践评估,最终获得本论文实证结果和主要研究结论。基于相关研究和论证,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平台底层支撑、用户价值开发和价值网络实现是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的必经之路,其中价值网络实现是产品创新过程的核心环节。价值网络实现过程中的网络嵌入和资源整合是产品创新的重要内容。(2)网络嵌入能够有效促进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绩效提升。在价值网络视角下,互联网企业价值网络的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有利于企业产品创新绩效提升。(3)网络嵌入通过网络主体间的共生正向影响企业产品创新绩效提升,共生在网络嵌入与产品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来讲,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都能通过企业主体间的共生促进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提升。(4)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网络嵌入与产品创新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即知识吸收能力影响网络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对企业产品创新的促进作用。高知识吸收能力在结构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中所起的正向调节作用较弱,低知识吸收能力在结构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中所起的正向调节作用较强;高知识吸收能力在关系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中起负向调节作用,低知识吸收能力在关系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高知识吸收能力在认知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中的正向调节作用相较低知识吸收能力的正向调节作用更弱。(5)网络嵌入、知识管理、环境触发和组织性能是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评估的重要维度指标。结构嵌入、关系嵌入、认知嵌入、知识吸收能力、知识特性、知识共享程度、政策制度、用户需求、融资环境、市场竞争、人力资源、领导者才能、技术水平和战略导向是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评估的重要因素指标。维度与因素指标间相互联系、互相作用,共同对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产生影响。影响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绩效最重要的维度指标依次为网络嵌入、组织性能、知识管理和环境触发。(6)采用DANP与PROMETHEE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评估基于网络嵌入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实践效果。回顾和总结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1)立足于价值网络的全新视角,对我国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进行研究,揭示了鲜为人知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动态演化的要素耦合过程和网络演变机制。本论文立足于价值网络理论,选取新颖的研究角度对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进行研究。运用多案例扎根理论方法,对所获得的相关资料进行逐级编码和归类,最终形成理论架构。本论文创新性地运用多元化路径分析方法,从多层面对互联网企业价值网络视角下的产品创新机制进行研究,构建了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机制动态演化理论模型。(2)将网络嵌入、共生和知识吸收能力纳入同一个框架体系中,构建了网络嵌入—共生—产品创新的概念模型,揭示了网络嵌入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机理。网络嵌入、企业间的共生和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对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提升均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多聚焦于两两因素之间的关系,未曾将四者纳入到一个框架内进行研究。本论文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资源基础观、价值共创等相关理论,遵循行为—方式—结果的逻辑,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假设,构建了概念模型,对网络嵌入的三种形式——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和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推导演绎与实证研究,对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理论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3)首次提出适用于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创新实践评估模型,有助于高效准确地指导互联网企业提高产品创新绩效。本论文在网络嵌入对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的研究基础之上,识别影响企业产品创新的因素,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结合DEMATEL—ANP方法对指标和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权重。运用多准则决策中的PROMETHEE方法完成产品创新实践评估模型构建,并选取三家我国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进行实践评估实操,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结合得出的相关结论,本论文提出了促进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的实践启示和建议,使本研究同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期对我国互联网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最后,本论文阐述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3C演绎网络化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C演绎网络化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智能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联合循环机组在我国的发展 |
1.1.2 联合循环机组健康维护面临的挑战 |
1.1.3 联合循环机组健康维护的新机遇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故障与健康概念内涵研究现状 |
1.3.2 知识与数据管理研究现状 |
1.3.3 联合循环机组智能诊断理论研究现状 |
1.3.4 联合循环机组智能诊断系统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联合循环机组健康维护大数据系统研究 |
2.1 引言 |
2.2 联合循环机组健康维护领域知识获取 |
2.2.1 FMEA和FTA基本理论 |
2.2.2 FMEA和FTA联合指导机组领域知识获取 |
2.2.3 联合循环机组领域知识获取结果 |
2.3 本体基本理论 |
2.3.1 本体的概念 |
2.3.2 本体的语义 |
2.3.3 OWL的语法 |
2.4 基于本体的领域知识和数据结构化表示 |
2.4.1 边界工况本体 |
2.4.2 故障知识本体 |
2.4.3 监测数据本体 |
2.4.4 案例验证 |
2.5 基于本体的语义性推理 |
2.5.1 基于OWL公理的本体语义性推理 |
2.5.2 基于SWRL的本体语义性推理 |
2.5.3 案例验证 |
2.6 基于本体的语义性查询 |
2.6.1 基于SPARQL的本体查询 |
2.6.2 基于本体的历史数据访问 |
2.6.3 案例验证 |
2.7 本章总结 |
第3章 联合循环机组健康状况异常检测研究 |
3.1 引言 |
3.2 联合循环机组健康状况异常检测分析与流程设计 |
3.3 历史数据清洗 |
3.3.1 稳态工况判别 |
3.3.2 工况划分 |
3.3.3 基准样本筛选 |
3.4 变工况异常检测 |
3.4.1 联合循环机组变工况运行状态分析 |
3.4.2 变分自编码器基本理论 |
3.4.3 基于条件变自编码器的联合循环机组变工况基准模型 |
3.4.4 基于重构概率的异常检测 |
3.5 实例验证 |
3.5.1 数据清洗 |
3.5.2 参数预测 |
3.5.3 异常检测 |
3.6 本章总结 |
第4章 联合循环机组健康诊断与维护决策研究 |
4.1 引言 |
4.2 联合循环机组智能诊断分析与流程设计 |
4.2.1 联合循环机组故障诊断特点 |
4.2.2 联合循环机组智能诊断的流程设计 |
4.3 诊断模型的构建 |
4.3.1 结构性因果模型基本理论 |
4.3.2 Leaky Noisy-Or假设 |
4.3.3 基于结构性因果模型的诊断模型 |
4.4 基于反事实推理的诊断决策 |
4.4.1 反事实推理基本理论 |
4.4.2 充分因与必要因诊断指标的定义 |
4.4.3 基于孪生网络的反事实推理计算框架 |
4.5 诊断模型的评价 |
4.5.1 诊断模型的敏度分析 |
4.5.2 诊断模型的可靠性分析 |
4.5.3 诊断模型的可解释性分析 |
4.6 实例验证 |
4.7 本章总结 |
第5章 联合循环机组智能诊断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引言 |
5.2 联合循环机组智能诊断系统的数字孪生模型 |
5.2.1 数字孪生基本理论 |
5.2.2 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诊断系统框架 |
5.3 联合循环机组智能诊断系统的设计 |
5.3.1 系统需求分析 |
5.3.2 系统整体设计 |
5.3.3 大数据系统设计 |
5.3.4 模型算法库设计 |
5.3.5 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
5.4 联合循环机组智能诊断系统的实现 |
5.4.1 系统技术框架概述 |
5.4.2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XA综合管廊项目智慧工地协同应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综合管廊研究 |
1.2.2 智慧工地研究 |
1.2.3 协同管理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综合管廊项目的概念及特点 |
2.1.1 综合管廊项目的概念 |
2.1.2 综合管廊项目的特点 |
2.2 智慧工地相关概念 |
2.2.1 智慧工地概念与特征 |
2.2.2 智慧工地关键技术 |
2.2.3 智慧工地系统构成与应用框架 |
2.3 协同管理理论概念及应用 |
2.3.1 协同管理理论概述 |
2.3.2 协同管理理论特征 |
2.3.3 协同管理理论应用 |
2.4 模糊ISM-MICMAC方法概念 |
2.4.1 ISM方法 |
2.4.2 MICMAC方法 |
2.4.3 模糊ISM-MICMAC方法 |
3 XA综合管廊项目智慧工地协同应用现状分析 |
3.1 XA综合管廊项目概况 |
3.1.1 Z公司概况 |
3.1.2 XA综合管廊项目概况 |
3.2 XA综合管廊项目智慧工地协同应用现状 |
3.2.1 智慧工地框架 |
3.2.2 智慧工地组织架构 |
3.2.3 智慧工地协同应用基本情况 |
3.2.4 智慧工地协同应用初步成效 |
3.3 XA综合管廊项目智慧工地协同应用问题分析 |
3.3.1 基于专家访谈法的问题识别 |
3.3.2 基于鱼骨图法的问题识别 |
3.3.3 项目智慧工地协同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
4 XA综合管廊项目智慧工地协同应用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 |
4.1 XA综合管廊项目智慧工地协同应用影响因素识别 |
4.1.1 影响因素识别思路与流程 |
4.1.2 影响因素识别过程 |
4.2 XA综合管廊项目智慧工地协同应用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影响因素分析流程 |
4.2.2 影响因素的模糊评价 |
4.2.3 模糊ISM-MICMAC模型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影响因素因果分析 |
4.3.2 影响因素层级结构分析 |
4.3.3 影响因素驱动力和依赖度分析 |
5 XA综合管廊项目智慧工地协同应用对策研究 |
5.1 合理规划协同应用目标 |
5.2 完善协同标准和体系 |
5.3 加强人才培养 |
5.4 提高数据协同水平 |
5.5 对策应用效果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学习导向、网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全球体育治理格局重塑加剧体育服务主体国际竞争 |
1.1.2 体育产业政策频出对服务主体竞争力提出新的要求 |
1.1.3 体育产业组织及市场主体竞争力研究有待继续深化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必要性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技术路线图 |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
2.1 概念界定 |
2.1.1 赛事服务组织 |
2.1.2 竞争优势 |
2.1.3 组织学习 |
2.1.4 学习导向 |
2.1.5 网络能力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竞争优势理论 |
2.2.2 组织学习理论 |
2.2.3 社会网络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3.1 国际体育赛事发展及服务的相关研究 |
2.3.2 体育赛事服务组织内涵及特征的研究 |
2.3.3 学习导向对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 |
2.3.4 学习导向对组织网络能力的影响研究 |
2.3.5 网络能力对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 |
2.4 国内外现有文献述评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特征分析 |
3.1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行业基础特征分析 |
3.1.1 国际体育赛事产品的服务属性 |
3.1.2 国际体育赛事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特性 |
3.1.3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的本质 |
3.2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一般性 |
3.3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特殊性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案例访谈的理论模型构建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思路 |
4.1.2 样本选择 |
4.1.3 数据收集与整理 |
4.2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因素分析 |
4.2.1 样本组织的基本情况分析 |
4.2.2 案例访谈资料的主范畴归纳 |
4.2.3 主要变量的内涵表征描述 |
4.3 基于案例访谈的理论模型构建 |
4.4 相关核心变量的内涵与维度提炼 |
4.4.1 学习导向的内涵及维度 |
4.4.2 网络能力的内涵及维度 |
4.4.3 竞争优势的内涵及维度 |
4.5 文献对话与初步理论模型升华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 学习导向与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网络能力提升 |
5.1.1 学习承诺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网络能力的影响 |
5.1.2 开放心智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网络能力的影响 |
5.2 学习导向与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提升 |
5.2.1 学习承诺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2.2 开放心智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3 网络能力与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提升 |
5.3.1 网络规划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3.2 网络配置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3.3 网络运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3.4 网络占位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 |
5.4 网络能力在学习导向与竞争优势之间的中介作用 |
5.4.1 网络能力对学习承诺与竞争优势的中介作用 |
5.4.2 网络能力对开放心智与竞争优势的中介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6章 问卷设计与调查 |
6.1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流程 |
6.1.1 问卷设计的原则 |
6.1.2 问卷设计的流程 |
6.2 核心变量的测量指标筛选 |
6.2.1 自变量学习导向的测量指标筛选 |
6.2.2 中介变量网络能力的测量指标筛选 |
6.2.3 因变量竞争优势的测量指标筛选 |
6.2.4 测量指标的内容效度测评 |
6.3 预调研与问卷的修正 |
6.3.1 学习导向预调研分析 |
6.3.2 网络能力预调研分析 |
6.3.3 竞争优势预调研分析 |
6.4 大样本确定与数据来源 |
第7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 |
7.1 数据分析方法 |
7.2 正态分布检验 |
7.3 信效度检验 |
7.3.1 信度检验 |
7.3.2 效度检验 |
7.4 探索性因子分析 |
7.4.1 学习导向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7.4.2 网络能力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7.4.3 竞争优势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7.5 验证性因子分析 |
7.5.1 学习导向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7.5.2 网络能力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7.5.3 竞争优势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7.6 变量相关分析检验 |
7.7 假设检验 |
7.7.1 初始模型构建 |
7.7.2 整体模型拟合检验 |
7.7.3 差异检验 |
7.8 讨论与分析 |
7.8.1 学习导向对网络能力的作用机制分析 |
7.8.2 学习导向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分析 |
7.8.3 网络能力对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分析 |
7.8.4 网络能力在学习导向与竞争优势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知识异质体”本质决定组织竞争优势特征及影响因素 |
8.1.2 学习承诺通过影响网络能力进而对竞争优势产生正向影响 |
8.1.3 开放心智对组织竞争优势产生显着的直接和间接促进作用 |
8.1.4 网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非常重要 |
8.2 研究启示 |
8.2.1 充分认清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内涵特征 |
8.2.2 高度重视组织学习导向并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
8.2.3 兼顾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发挥学习导向促进效应 |
8.2.4 推进网络能力建设发挥“意愿+能力”的综合效应 |
8.3 创新之处 |
8.3.1 研究创新 |
8.3.2 主要贡献 |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4.1 研究的局限性 |
8.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二 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附录三 预调研问卷 |
附录四 正式调研问卷 |
致谢 |
(4)具有独立非循环偏好结构的三边匹配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三边匹配基本概念 |
2.1.1 三方主体的偏好关系结构 |
2.1.2 三边匹配及其分类 |
2.2 几种常见的偏好信息类型 |
2.2.1 偏好序(值) |
2.2.2 精确偏好值 |
2.2.3 概率犹豫模糊偏好元 |
2.3 阻塞组及稳定匹配 |
2.4 满意度及满意匹配 |
2.5 公平性及公平匹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偏好序信息的三边独立非循环稳定匹配 |
3.1 问题描述 |
3.2 偏好序信息下的相关概念 |
3.2.1 偏好序信息下的阻塞组 |
3.2.2 偏好序信息下的稳定匹配 |
3.3 严格偏好序下的稳定匹配方法 |
3.3.1 模型构建 |
3.3.2 判别定理 |
3.3.3 逐边优选算法 |
3.3.4 算法时间复杂度与稳定性分析 |
3.4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精确偏好值信息的三边独立非循环满意稳定匹配 |
4.1 问题描述 |
4.2 精确偏好值信息下的相关概念 |
4.2.1 多属性精确偏好值的综合偏好得分 |
4.2.2 精确偏好值信息下的阻塞组和稳定匹配 |
4.2.3 群体偏好得分及总体偏好得分 |
4.2.4 精确偏好值信息下的满意稳定匹配 |
4.3 精确偏好值信息下的满意稳定匹配方法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模型求解 |
4.3.3 匹配程序 |
4.4 算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模糊偏好信息的三边独立非循环满意稳定匹配 |
5.1 问题描述 |
5.2 概率犹豫模糊信息下的相关概念 |
5.2.1 概率犹豫模糊元的得分与方差 |
5.2.2 概率犹豫模糊信息下的阻塞组 |
5.2.3 概率犹豫模糊信息下的满意度与犹豫度 |
5.2.4 概率犹豫模糊信息下的最小犹豫度满意稳定匹配 |
5.3 概率犹豫模糊信息下的最小犹豫度满意稳定匹配方法 |
5.3.1 模型构建 |
5.3.2 模型求解 |
5.3.3 匹配程序 |
5.4 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混合偏好信息和主体心理行为的三边独立非循环公平满意稳定匹配 |
6.1 问题描述 |
6.2 混合偏好信息下的综合感知效用 |
6.2.1 混合偏好信息下的偏好效用 |
6.2.2 基于遗憾理论的感知效用 |
6.2.3 基于遗憾理论确定属性权重的TOPSIS方法 |
6.3 主体感知效用下的相关概念 |
6.3.1 主体感知效用下考虑匹配容量的阻塞组及稳定匹配 |
6.3.2 总体感知效用及满意匹配 |
6.3.3 组内感知分歧度及公平匹配 |
6.4 混合偏好信息下的公平满意稳定匹配方法 |
6.4.1 模型构建 |
6.4.2 模型求解 |
6.4.3 匹配程序 |
6.5 算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具有独立非循环偏好结构的动产质押融资匹配实证研究 |
7.1 研究背景 |
7.1.1 物流金融与动产质押融资 |
7.1.2 第四方物流主导的动产质押融资创新模式 |
7.2 动产质押融资匹配主体评价指标体系 |
7.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7.2.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7.3 DS公司动产质押融资匹配 |
7.3.1 DS公司动产质押融资主体信息 |
7.3.2 DS公司动产质押融资匹配决策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6)高校管理中学生不合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关于学校微观政治的研究 |
1.3.2 关于高校学生管理的研究 |
1.3.3 关于学生不合作行为的研究 |
1.3.4 小结与思考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校管理中学生不合作行为的研究设计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学生管理 |
2.1.2 不合作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不合作行为的提出 |
2.2.2 不合作行为的成因理论 |
2.2.3 不合作行为的分类依据 |
2.3 研究工具及调查 |
2.3.1 前期调查问卷结构说明 |
2.3.2 正式问卷的形成与设计 |
2.3.3 访谈调查设计 |
2.4 调查实施及情况说明 |
2.4.1 问卷调查 |
2.4.2 访谈调查 |
第3章 高校管理中学生不合作行为的现状分析 |
3.1 学生不合作行为的整体现状分析 |
3.2 不同背景变量下学生不合作行为的差异分析 |
3.2.1 不同性别学生不合作行为的差异分析 |
3.2.2 不同年级学生不合作行为的差异分析 |
3.2.3 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不合作行为的差异分析 |
3.2.4 其他背景变量下学生不合作行为的差异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校管理中学生不合作行为的原因分析 |
4.1 学生不合作行为的解释分析 |
4.1.1 学生不合作行为态度 |
4.1.2 学生不合作行为的主观规范 |
4.1.3 学生不合作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 |
4.1.4 学生不合作行为的现实反馈 |
4.2 学生不合作行为的可能原因 |
4.2.1 大学生心理与认知 |
4.2.2 周围重要他人影响 |
4.2.3 管理方面存在缺陷 |
4.2.4 学校客观资源不足 |
4.2.5 现实的反馈与评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校管理中学生不合作行为的反思与启示 |
5.1 大学生不合作行为的反思 |
5.1.1 大学生不合作行为具有个人层面的合理性 |
5.1.2 大学生不合作行为具有组织层面的不合理性 |
5.2 大学生不合作行为的启示 |
5.2.1 个体层面引导学生正确认知 |
5.2.2 组织层面优化学生管理过程 |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5.3.1 研究不足 |
5.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高校管理中学生不合作行为研究的前期调查问卷 |
附录B 高校管理中学生不合作行为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C 高校管理中学生不合作行为研究访谈调查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外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
(二) 我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
(三) 研究文献评述及进一步扩展的空间 |
三、核心概念 |
(一) 高校智库 |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 |
四、理论分析工具 |
(一) 治理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
(二) 第四代评估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六、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创新 |
(三) 本研究的价值取向 |
第一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及理论分析框架 |
一、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与制度环境 |
(一)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 |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制度环境 |
二、理论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 |
(一) 制度环境的诱导 |
(二) 治理主体协作的动力和基础 |
(三) 治理主体的多元诉求和资源互赖 |
(四) 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存在 |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与解析 |
(一)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构建 |
(二)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解析 |
第二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审视 |
一、调研方案设计 |
(一)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问卷设计 |
(二) 抽样方案与样本规模的估计 |
(三) 问卷的发放与数据收集 |
二、数据分析 |
(一)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二)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三) 要素维度的相关关系 |
三、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表征 |
(一) 高校智库评价主体单一,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共识性 |
(二) 对高校智库分类评价不完善,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程度 |
(三) 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降低评价过程的公信力 |
(四) 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降低评价功能的有效性 |
四、制约高校智库评价完善的内在机理 |
(一) 多元评价主体协同与合作的缺失 |
(二) 评价偏好不一致,价值冲突与价值均衡共存 |
(三) 制度规范的缺失,弱化智库评价的共识性 |
(四) 信息不对称,降低评价结果的科学及共享 |
第三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 |
一、响应式聚焦,树立高校智库评价导向 |
(一) 关注多元评价主体价值诉求 |
(二) 完善评价工具理性 |
(三) 遵循指标体系多维性及动态发展的规律 |
二、确定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 |
(一) 系统原则 |
(二) 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及特殊指标互为补充的原则 |
(三) 简明性原则 |
(四) 可操作性原则 |
(五)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
三、指标体系初始集设置的阐释和说明 |
(一) 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 |
(二) 定量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
(三) 定性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
四、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 |
(一) 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 |
(二) 相关描述性统计 |
五、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 |
(一) 因子分析 |
(二) 定量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 |
(三) 定量指标体系的修正 |
(四) 定量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五) 定性指标体系的筛选 |
六、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
(一) 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 |
(二)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实证评估 |
一、评估标准的制定 |
(一) 评估表的制定 |
(二) 评估标准及评估细则 |
二、基于18所高校智库的数据采集 |
(一) 样本容量 |
(二) 样本选取 |
(三)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三、评估结果的比较及分析 |
(一) 总分及一级指标得分分析 |
(二) 二级指标得分分析 |
(三) 三级指标得分分析 |
四、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及提升的策略路径 |
(一) 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 |
(二) 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 |
结束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的论文情况及科研情况 |
后记 |
(8)创新生态位变迁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4.1 关键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创新生态系统文献综述 |
2.1.1 创新生态系统的界定 |
2.1.2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
2.1.3 研究评述 |
2.2 创新生态位文献综述 |
2.2.1 创新生态位相关概念比较 |
2.2.2 创新生态位变迁的相关理论 |
2.2.3 研究评述 |
2.3 创新能力文献综述 |
2.3.1 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 |
2.3.2 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生态位的联系 |
2.3.3 创新生态位变迁过程中的企业创新能力 |
2.3.4 研究评述 |
2.4 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文献综述 |
2.4.1 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概念的比较 |
2.4.2 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 |
2.4.3 研究评述 |
2.5 生态位适应性文献综述 |
2.5.1 企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
2.5.2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生态位适应性 |
2.5.3 研究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型构建与假设 |
3.1 研究前提 |
3.1.1 假设前提 |
3.1.2 创新生态位变迁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机理 |
3.2 关键变量维度划分 |
3.2.1 企业生态位适应性的维度 |
3.2.2 系统稳定性的维度 |
3.3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
3.3.1 创新生态位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假设 |
3.3.2 生态位适应性的中介作用分析假设 |
3.3.3 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调节作用的分析假设 |
3.3.4 模型构建与假设汇总 |
3.4 创新生态位变迁系统动力模型 |
3.4.1 创新生态位变迁过程的理论逻辑 |
3.4.2 企业创新生态位变迁因果关系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调查问卷 |
4.1.1 设计思路 |
4.1.2 编制过程 |
4.2 变量测定 |
4.2.1 创新生态位 |
4.2.2 企业生态位适应性 |
4.2.3 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 |
4.2.4 企业创新能力 |
4.2.5 控制变量 |
4.3 问卷收集与分析 |
4.3.1 发放与回收 |
4.3.2 小样本数据分析 |
4.3.3 数据分析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5.1 大规模调研 |
5.1.1 问卷发放与收集 |
5.1.2 样本描述 |
5.1.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5.2 数据质量分析 |
5.2.1 信度分析 |
5.2.2 效度分析 |
5.2.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2.4 Pearson相关性分析 |
5.3 结构方程路径分析 |
5.3.1 创新生态位变迁的直接效应 |
5.3.2 生态位适应性的中介效应 |
5.4 层级回归分析 |
5.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4.2 系统稳定性对主效应的调节作用 |
5.4.3 系统稳定性对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 |
5.5 结果讨论 |
5.5.1 结论汇总 |
5.5.2 企业创新生态位变迁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
5.5.3 创新生态位适应性的作用机理 |
5.5.4 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对创新生态位变迁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创新生态位变迁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
6.1 模型研究设计 |
6.1.1 创新生态位变迁的动力系统 |
6.1.2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适用性 |
6.1.3 创新生态位变迁动力流图构建 |
6.2 模型稳健性检验 |
6.3 仿真测试 |
6.3.1 水平变量的仿真与分析 |
6.3.2 水平变量趋势对比 |
6.3.3 系统稳定性的敏感性仿真 |
6.4 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贡献 |
7.2.1 理论贡献 |
7.2.2 管理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3.1 研究局限 |
7.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9)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核心研究方法 |
1.4.3 整体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基于价值网络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发展 |
2.1 产品创新及相关研究综述 |
2.1.1 产品创新的内涵及划分 |
2.1.2 产品创新研究理论进展 |
2.1.3 产品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2.1.4 产品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5 产品创新与知识管理 |
2.2 价值网络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价值网络理论发展进程 |
2.2.2 价值网络领域研究脉络及研究热点 |
2.2.3 价值网络与产品创新关系研究 |
2.3 网络嵌入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 |
2.3.1 网络嵌入的内涵 |
2.3.2 网络嵌入领域研究热点 |
2.3.3 网络嵌入研究主题的内容讨论 |
2.4 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的研究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机制研究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多案例研究法 |
3.1.2 理论抽样原则下的案例选择 |
3.1.3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2 数据分析 |
3.2.1 原始数据子案例划分 |
3.2.2 开放性译码 |
3.2.3 主轴译码 |
3.2.4 选择性译码 |
3.2.5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3 理论模型构建 |
3.3.1 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基础——平台底层支撑 |
3.3.2 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主要路径——用户价值开发 |
3.3.3 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核心环节——价值网络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机理分析 |
4.1 理论基础 |
4.1.1 资源基础理论 |
4.1.2 社会网络理论 |
4.1.3 知识吸收能力理论 |
4.1.4 共生理论 |
4.2 研究假设 |
4.2.1 网络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假设 |
4.2.2 网络嵌入对共生的影响假设 |
4.2.3 共生对产品创新的影响假设 |
4.2.4 共生对网络嵌入与产品创新关系的中介作用假设 |
4.2.5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假设 |
4.3 理论模型构建与假设汇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嵌入影响产品创新研究设计 |
5.1 问卷设计 |
5.1.1 问卷设计原则与过程 |
5.1.2 问卷的基本结构 |
5.2 变量测量 |
5.2.1 被解释变量量表 |
5.2.2 解释变量量表 |
5.2.3 中介变量量表 |
5.2.4 调节变量量表 |
5.2.5 控制变量量表 |
5.3 数据分析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嵌入影响产品创新的实证研究 |
6.1 数据收集与整理 |
6.1.1 数据收集 |
6.1.2 描述性统计与数据质量检验 |
6.2 信度和效度检验分析 |
6.2.1 网络嵌入的信效度检验 |
6.2.2 产品创新的信效度检验 |
6.2.3 共生的信效度检验 |
6.2.4 知识吸收能力的信效度检验 |
6.2.5 相关性分析和区分效度检验 |
6.3 基于线性回归的假设检验 |
6.3.1 网络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 |
6.3.2 基于逐步法和bootstrap法的中介效应检验 |
6.3.3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检验与斜率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网络嵌入对产品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 |
6.4.2 共生对产品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 |
6.4.3 共生的中介作用 |
6.4.4 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价值网络视角下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评估探索 |
7.1 产品创新评估思路 |
7.2 影响因素识别与权重获得 |
7.2.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建立 |
7.2.2 基于DANP的影响因素关系分析与权重获得 |
7.2.3 结果分析 |
7.3 基于PROMETHEE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评估实践 |
7.3.1 评估准备 |
7.3.2 产品创新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
7.3.3 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贡献与实践启示 |
8.2.1 理论贡献 |
8.2.2 实践启示 |
8.3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价值网络嵌入、共生及产品创新绩效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 基于价值网络的产品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关系调查问卷 |
附录3 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实践评估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3C演绎网络化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智能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研究[D]. 王仲.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XA综合管廊项目智慧工地协同应用影响因素研究[D]. 张凡.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3]学习导向、网络能力对国际体育赛事服务组织竞争优势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林华.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4]具有独立非循环偏好结构的三边匹配方法及应用研究[D]. 杨洋. 燕山大学, 2021(01)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高校管理中学生不合作行为研究[D]. 胡钰沁. 南昌大学, 2020(01)
- [7]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D]. 郭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创新生态位变迁对企业创新能力影响研究[D]. 雷雨嫣. 西北大学, 2020(07)
- [9]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10]基于价值网络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研究[D]. 孙楚.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