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的爱国传统与楚辞的爱国精神

楚人的爱国传统与楚辞的爱国精神

一、楚人的爱国传统与楚辞的爱国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姜琪[1](2021)在《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一直是国内外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入21世纪,我国课程资源相关研究进入快车道。2001年,教育部发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不仅指明了新课改的任务与方向,还着重探讨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明确指出要充分地开发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思政作为高中教育的一门课程,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其中《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政教材的第三册,和学生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息息相关,也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虽然湖北地区2020年开始用新教材《哲学与文化》,但目前高二高三年级仍继续用《文化生活》,且两者体系与内容大同小异,《文化生活》内容包含于《哲学与文化》中,且在后期可作为文化板块的拓展,因此本研究在今后仍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荆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他文化相比有其独特性和共性,当地学生也是在荆楚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文化生活》的教学理应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因此,如何在当地高中思政课《文化生活》教学中有效地融入荆楚文化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荆楚文化资源为媒介,以《文化生活》教材为载体,以高中思政课堂教学为主题和根本,以“从身边入手,由简入繁,见微知着”为教学核心理念,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首先对荆楚文化资源进行解剖分析,然后分析荆楚文化资源运用于《文化生活》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数据、总结问题和原因,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的原则及策略。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帮助,以期推动教材和教学改革,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韩静静[2](2021)在《陆侃如楚辞学研究》文中认为陆侃如是20世纪研究楚辞的学者之一,积极促进了楚辞研究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是现代楚辞学建立的自觉者。中外求学经历对陆侃如研究楚辞乃至整个古典文学都有着积极影响,使其更加坚定写好中国文学史。陆先生研究楚辞以进步的文学史观为指导,以屈原和宋玉及其作品入手,对屈原和宋玉的生平事迹、作品真伪进行了考辨,提出了《二南》是楚民族诗歌起源说、屈原两次放逐说、《怀沙》和《惜往日》是屈原的绝命辞、《招魂》篇是宋玉招楚王魂等等独特见解,本文也对陆侃如先生不认同《卜居》《渔父》是屈原所作的观点进行了考辨。另外通过总结陆侃如对屈原思想的阐发,得出了屈原思想的三个主要特征:追求美政的儒家思想、坚持真理的斗争精神和爱国爱民的伟大情怀,陆侃如在其楚辞研究中注重挖掘屈原思想的时代价值,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陆侃如参与楚辞之争,反驳屈原否定论,这是先生楚辞研究的起点,同时也奠定了在楚辞学史上的地位。另外陆侃如对屈原和楚辞作品的新阐释,为后世研究楚辞提供了新思路。陆侃如的楚辞研究也有一些局限,如对屈原和宋玉其他篇作品疑古过甚、观点易变,这有时代思潮的原因,但也能体现出先生在其研究过程中不断吸取学界成果,勇于改正的突破精神。陆侃如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楚辞研究为核心,五六十年代的楚辞研究中以选译屈原宋玉作品为主,继承传播文学遗产,彰显了陆侃如的学术自觉性。毫无疑义,陆侃如先生是20世纪现代楚辞学建立的自觉者。

马铚穗[3](2021)在《明代楚辞学的特点与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代的楚辞学研究处于蓄势继兴的时期,其呈现出来的研究特点,以及研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都值得后世楚辞学人进行思考探究。因而,以明代的楚辞学特点与问题二者为研究对象来进行一番论述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故文章共分为研究综述、正文、余论三个部分。研究综述主要是对前人关于明代楚辞学的研究内容做收集整理,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从楚辞学史的角度纵观明代楚辞学,这种研究形式以专着居多。第二则是针对明代某部具体的楚辞学作品以成书背景、注释特色为主要内容展开论述,这种研究形式以期刊或硕、博论文为主。第三是对明代楚辞学评点以及楚辞注本研究,其形式以期刊为多。通过归纳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而知晓,在明代楚辞学领域仍有空白的地方可以探讨,亦即关于明代楚辞学的特点和楚辞学问题,此二点有论述写作的必要。因此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明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分别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其一是政治方面,明代所推行的以儒学为尊的科举政策,禁锢了学人自由讨论的思想,使得思想文化领域充斥严滞、麻木的气氛。其二是文学方面,文学领域两次兴起复古运动,文人为了文学创作而将目光投向了先秦两汉、魏晋盛唐之时。其三是学术方面,明代学术前期以程朱理学为主导,后期则以心学为盛。由于明代在政治上推行高压的思想政策,文学上以复古为尚,学术上前期守旧、后期解放自由的特点,楚辞学研究领域也受此影响,呈现出从停滞不前到务求新见的转变。第二章是以明代楚辞学的特点为研究对象,通过与汉代、宋代的楚辞学研究作对比,从而得出明代楚辞学第一个大特点是以文学为主的研究思想。此外,从目录学角度,对明代楚辞学专着作了系统完整地梳理,得出了明代楚辞学的第二个大特点是作品多样化。而这种多样化,又具体表现在:对前代楚辞学书籍翻刻数量增多、楚辞学专着增多、注解方式多样、注解内容多样。第三章以明代楚辞学问题、新说、目录排序现象为研究点,第一部分梳理了由明代发端且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楚辞学问题,以及相关的前辈学者观点,并于最后作出简略地分析考辨。主要集中于这四个问题:《卜居》《渔父》非屈原所作、《九辩》为屈原自作、《招魂》为屈原所作、《大招》为屈原所作。第二部分涉及明代楚辞学的新说,有:湘君、湘夫人为配偶神说、《九歌》非祭词说、《礼魂》为乱辞说,亦于其后作了简短地分析。第三部分对明代楚辞学专着中出现的目录排序各不相同的现象作了论述和分析。第四章则是论述明代楚辞学地位和所作的贡献。第一部分阐述明代楚辞学所具有的承上启下、蓄势继兴的地位。第二部分则从研究方法、创立新说角度来探究明代楚辞学对后世楚辞学研究所作出的贡献。本文的亮点有二:第一是关注到明代诗话集子中所保留的楚辞学研究材料。第二是注意到明代楚辞学专着中出现的目录排序变动现象。此外,本文还有两处特色:其一是对比性,通过与汉代、宋代作对比,论述明代楚辞学的研究思想。其二是问题意识,集中整理了由明代发端的楚辞学问题,并对其进行简要地分析考辨。

辛欣[4](2021)在《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汉代以来,历代诸家对于《楚辞·九歌》的研究从未止歇,无论是从义理、词章,还是考据,亦或文化思想方面,都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通观来看,这些研究或是裹挟于《楚辞》学史之下不够深入或深讨细节于《九歌》的具体篇章而不够宏观,或仅仅呈现于某一个作家的《九歌》研究中较为局限,因此,针对《九歌》研究这一命题始终未形成一个单独的学术体系,更未能从宏观、微观、纵横性对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沿着学术思潮发展的走向,以1644年即清代以来《楚辞·九歌》研究为核心,分成上、下两编,上编为清代古典学术总结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下编为古典向现代学术转型期的《楚辞·九歌》研究,具体则以清代前期、清代中期、清代晚期、清末民初以及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九歌》研究几个方面进行探寻,对清以来三百年的《楚辞·九歌》研究进行梳理与评述,以期揭示出不同时段研究之特征、变化,发现其内在规律。本论文除绪论外包括五章内容。其各章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了清代以来《楚辞·九歌》研究的缘起与探究意义,并回顾综述了近40年学术界关于清初、清中期、清末的《九歌》研究现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展望,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路线、重难点以及创新点。第一章清代前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主要分为明末清初与康雍时期两个时间节点进行探讨。明末清初的遗民诸老如钱澄之、王夫之等人将故国之思寄托于论注《楚辞·九歌》之中,抒发对故国的眷恋,且面对理学的空疏弊象,以考经证史之法,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治学研屈。康雍时期,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有所转变,忠孝节义之观念与程朱理学的教义依然处于思想的正统地位,一些理学名臣如李光地、林云铭等人,通过涉足楚辞研究,意欲以注骚来宣达性理、提倡儒学,发挥了性理道德和自我意识的观念。清代前期的《楚辞·九歌》的研究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在楚辞学术史上呈现出具有清初时代印记的鲜明特点。第二章清代中期的《楚辞·九歌》研究。主要以乾嘉考据学派研究为主,同时兼有文脉一派。乾嘉两朝,研屈学者如蒋骥、戴震、胡文英、王念孙父子等人凭借考据学训诂、考证的方法,以谦逊质朴、谨严务实的治学态度融汇于楚辞学研究中,其中不乏大家之作。乾嘉朴学的繁荣也促进了《楚辞·九歌》研究新发展,在整个楚辞学史上呈现鼎盛之态。此时期也出现了主张文脉一脉的学者,如屈复、刘梦鹏、陈本礼,他们在研究中更加专注于文本自身的探究,从《楚辞》的章法入手,对文章的脉络进行梳理,从而避免了文气的割裂,能够更好地阐释篇旨文义。清代中期的楚辞研究善于运用乾嘉考据学理论和章句文脉之论进行治骚,对楚辞学发展进一步演绎,呈现出与清代前期完全迥异的精神风貌,成就楚辞学史上辉煌鼎盛之时。第三章清代晚期的《楚辞·九歌》研究。面对“西学东渐”的影响,仍有一些学者用行动、思想和着述坚守古人之成规,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守住中国古典传统的血脉和精义。在对《楚辞·九歌》的注疏中,刘熙载用《艺概》传播了中国传统的文艺学理论、俞樾以《俞楼杂纂》承接并阐扬了乾嘉考据学、王闿运的《楚辞释》则秉持今文经学的公羊学主张。三人作为古典的士大夫,通过对楚辞学的探究使旧调重新演绎,共同奏响出传统楚辞学的嫋嫋余音,与近代中后期的求新、求变的学术思潮遥相呼应,使传统楚辞学继续前行,在中国楚辞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第四章清末民初的《楚辞·九歌》研究。此时的楚辞学生发了巨大的历史性新变。随着“西学东渐”思想的不断传播,近代西方的地理学、政治学、哲学、戏剧理论、文艺理论等学术理论、学术主张被逐渐纳入到我国的学术浪潮中。支持新学的一派代表如马其昶、刘师培、王国维、梁启超等学者用新的文学理论和开阔的思维方式,拓展出前所未有的治骚视野,使楚辞学研究在近代后期至现代学术的背景下呈现出与时俱进、辉光日新的繁荣景象,更使《楚辞·九歌》在此时期展现出中西交融、新意迭起的全方位的新变特征,在中国楚辞史中大放异彩,奏鸣出时代焕化的嘹亮凯歌,并且承前而启后,为“五四”以后的现代化楚辞学发展创造条件,开辟新境,是中国楚辞史上极具冲击力的关键一环。第五章“五四”以后的《楚辞·九歌》研究。此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学术思想在延续着近代“西学东渐”思潮的基础上加入了民主科学等进步理论。《楚辞·九歌》的研究在上一阶段基础上继续开拓,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更加丰硕的多元化局面。在闻一多、郭沫若、刘永济、游国恩等人的努力下,它既有完全继承传统乾嘉考据学风的研究内容,又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更有充分吸收西学思想的《九歌》研究着作的出现。因此,此时期的楚辞学发展可谓是对近代楚辞学研究之余续与拓展。

张雨[5](2021)在《中学语文《诗经》《楚辞》选篇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诗经》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北方文学的代表;《楚辞》为《四库全书》集部之首,是南方地域文学的代表。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二者都被选入了中学语文教材,用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为中学语文教育增添了独特的价值。本文以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中《诗经》《离骚》的选篇为对象,从诗体角度、比较角度和创作角度等方面为重点进行文体教学研究,以期解决诗骚教学目前存在的单一化、模式化和刻板化问题,并挖掘两者的核心素养教育价值;研究难点是以诗骚精神为核心延展诗骚二者的教学研究,再以比较的方式辐射到后世诗歌教学中。希望能对目前中学关于《诗经》、《楚辞》和其它类型的诗歌提供借鉴和帮助。全文分为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部分简述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是对《诗经》《楚辞》的选篇及教学现状的整体性分析。首先是对诗骚的选篇从类别、题材、学习提示/诵读提示等方面进行外部分析;再分别探讨选篇诗旨的教育意义;最后问卷调查结果的呈现和分析,问卷又分为教师篇和学生篇,调查所得的数据和结论是本论文研究的基础和方向。第二章是从题材内容、表现手法和诗体三方面对《诗经》进行文体教学研究。首先对《诗经》选篇每首诗的内容特点和习题特点进行单元结构的内部分析,以此为基础展开对《诗》选篇的教学研究;其次探究“赋比兴”手法的特点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最后从句式、虚字和章法等三方面进行《诗经》诗体教学的研究。第三章的研究方法如同第二章,从题材内容、艺术形象和体式三方面对《楚辞》进行文体教学研究。首先对《楚辞》选篇每首诗的内容特点和习题特点的进行单元结构的内部分析;再从“香草美人”和“神话传说”两方面进行艺术手法的教学研究,这是《楚辞》选篇中最突出的两个艺术特点;最后从句式和想象力两方面对《楚辞》进行体式的教学研究。第四章研究“诗骚传统”对后世诗歌的教学启发。首先界定“诗骚传统”的定义,概述《诗》《骚》在艺术、手法和精神等方面形成的“诗骚传统”;再将诗骚传统视为一个整体延伸出诗骚本身的教学原则,如对比与统合原则、延展原则等;最后再探究“诗骚传统”对后世诗歌的教学启发,从中提炼出教学方法论。让学生在了解诗骚特点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学会鉴赏、比较其他时代的诗歌特点。

朱杨杨[6](2020)在《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 ——屈辞中的服饰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服饰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各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间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同一区域内不同时期的服饰文化往往有着很浓重的传承的特点,华夏文明历史悠久,服饰文化也必然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代代相传的文化内涵,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从社会生产和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霸主级强国,楚国服饰文化必然对后世的服饰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将结合屈辞对楚国服饰文化进行研究,探讨屈辞中所蕴含的楚国服饰文化以及其对后世服饰纹样等所产生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楚国服饰的特点;当前国内对于楚国服饰文化的研究,主要基于考古出土的文物,基于诗词文献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此背景下,本文将重点放在屈辞的作品研究中,综合利用考古成果和文献资料,并分析并总结楚服饰文化所蕴含的内外美,在此基础上论述楚国服饰的主要特征及形成因素,深入探究其内涵及形成的文化根源。其次参考美学相关理论,通过对屈辞中花草意象及服饰文化的探究,结合屈原独特的人格魅力,得出其所蕴含的内在美,探究屈辞作为文学作品对生活方式所具有促进和指导作用,对文化发展具有先遣作用;再通过东西方服饰文化的对比研究,得出了西方服饰文化偏向于实用性,重点在于突出人体的美,而中国服饰文化则是内外兼修,同事注重内在涵养与实用性。最后通过总结得出屈辞的花草意象深刻影响了后世服饰中的纹样,以及屈辞中所蕴含的服饰文化对当代文化复兴的积极作用以及屈辞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对当代人修养的积极影响。

邝芙丽[7](2020)在《唐诗中的屈原记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典范人物,历朝历代皆在不断记忆屈原,对屈原的记忆可谓贯穿中国文化之始终。延续千年的屈子记忆不仅逐步构筑了具有人格光辉的屈子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中国文化对屈子人格的高度认同,并由此绵延发展为世代相续的屈子文化与精神传统。回溯屈子文化传统之形成,“文化记忆”可作为一项考察之法,为屈子记忆中蕴含的丰富内涵提供一个新的阐释思路。本文将从“文化记忆”的视角出发,对唐诗中的屈原记忆进行梳理和阐释研究,旨在呈现屈原这一经典人物在唐人记忆中的流传与演变,继而反映屈原记忆中蕴含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意蕴。全文由绪论和三章内容构成,主要讨论唐诗中的屈子形象记忆、屈子文学传统记忆及屈子记忆之场,借此寻绎屈子形象的形成与演变轨迹,梳理屈子文学传统的认同过程与发展脉络,同时探寻具有永恒回忆空间的屈子记忆之场。缘此,探讨唐诗中的屈子记忆,有助于厘清屈子文化传统的丰富内涵与重要意义。

韦怡[8](2019)在《楚文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楚文化是湖北重要的地方文化之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文化作为湖北“软实力”对中部崛起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楚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将楚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之中是促进楚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重要路径,是实现楚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在要求。目前在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结合方面存在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楚文化学习不足,对楚文化传播不够,地方思想政治教育与楚文化结合实践欠缺,环境欠佳等问题,因此如何更好的开发宣传楚文化,发挥楚文化的育人功能,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视角和新教育内容,更好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对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结合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结合的对策。文章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国内外将地方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文章的选题意义,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楚文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概述”。主要论述了楚文化内涵与发展,楚文化的流传形式和精神特质,楚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且阐述了地方性知识的内涵与其思想政治教育意蕴。第三部分是“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结合的依据和意义”。主要论述了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结合的理论依据,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结合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下楚文化的精神诠释,以及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结合的意义。第四部分是“楚文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现状”。首先分析了地方居民的思想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地方居民对楚文化的认同和楚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的现状,分析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结合存在问题。第五部分是“楚文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实现路径”。基于上一章楚文化运用存在问题,提出楚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中的运用原则,建立楚文化专家型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队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队伍的楚文化传播,挖掘楚文化资源,打造地方“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楚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环境等对策。

侯少博[9](2018)在《文化视域中的两汉骚体文学研究》文中提出骚体文学,也称楚辞体文学,是指形式上近于屈原《离骚》《九章》,以带有“兮”为句式特征、以抒情为旨归的一类文学。骚体文学的地位虽然不及两汉政论散文、乐府和辞赋,但却是两汉士人抒发情感的主要途径。这是因为,两汉时期的制式文章、乐府歌辞和辞赋多受礼乐制度及其精神的引导,是在礼乐制度所规定的范围内发展的。尤其受诗言志、诗学思想以及情志观的影响,汉人将情视为私欲的一部分,很少在诗歌中抒发情感。这使得两汉文学抒情的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思想和制度的限制。在这样的背景下,汉人抒情的方式,除如司马迁“发愤着书”这种情况之外,便主要通过骚体文学来实现。不过,两汉骚体文学虽以抒情为重,但其文章组织、辞采使用,受学术影响的痕迹仍然十分显着。本文试图立足两汉骚体文学,结合思想史和学术风气,讨论两汉抒情文学的形态及其成因。论文主要分为四章,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从文体演进的角度,讨论骚体文学的文体流变及其与其他文体生成的关系。两汉骚歌源自于楚地民歌,期初形制短小,后因抒情性的强化而形制增加,并在言辞、句式上有雅化的倾向。骚体诗通过“兮”字被虚词替代、以诵读的方式在文人群体中传播、以七言形式进入辞赋的乱辞为途径,推动了七言诗的产生。两汉骚体赋借鉴散体赋的句式,其抒情特质也进入到散体赋当中,出现了一批骚散相间体的辞赋,为汉末抒情小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骚体文学在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时间、空间等叙事结构,呈现了赋化的特征。东方朔《七谏》之所以列七章,是受当时以“七”为数的创作风气影响所致,是最早的拟骚文学,由于屈原《九章》的编订,两汉拟骚文学改七为九,《七谏》虽仅有七篇,但在内容及形式上对两汉“九体”文多有开创之功。第二部分,讨论两汉士人身份认知与屈原形象的重塑。屈原作为两汉士大夫精神的归宿,其形象是由两汉士人赋予的,本章着重分析其形象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被阐释的。具体言之,屈原的忠臣形象由效忠王族被扩展至忠于家国。两汉士人注重辞赋的讽谏功用,故而对屈原的“发愤抒情”之言多有微词,而王逸则有意将屈原发愤抒情之言理解为讽谏之语,以求为怨愤之言寻求合理性。由于东汉提倡名节,屈原不肯随波逐流的节士形象在两汉士人观念中得到了强化。第三部分,结合两汉士人的文化认知讨论拟骚对楚骚的发展。首先楚骚诞生于浓厚的宗教巫术氛围;两汉拟骚诗人则脱离了这种文化环境,因而拟骚文学虽然效法屈骚,但其中仍有新变。拟骚文学取象于历史典籍而非自然外物,多赋予象征词以道德属性而非神性,注重铺陈手法而轻比兴,注重讽谏而轻抒情,这些是拟骚与屈骚文学不同的核心内容,也决定了其文学价值不及屈骚。其次,本文以虞舜的文学形象为例,提出虞舜教化三苗,使其作为神灵的身份存在于楚人的文化记忆中,这成为屈原作品中以重华为神灵形象的文学渊源;而屈原对虞舜的历史认知,则来源于周文化对尧舜帝王形象的塑造。两汉拟骚文学也多用虞舜形象,但其所涉及仅为历史帝王之舜,而不涉及神灵的舜。最后,以飘风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屈骚中的飘风,是神灵出行的仪仗,带有积极意味;汉人受阴阳五行观念影响,将飘风视为奸邪当道的自然结果,故对屈骚中的飘风有所误读,飘风形象在拟骚文学中也是邪恶的象征。第四部分,以《楚辞章句》为出发点,考查经学制度下,东汉士人对骚体文学的认知。楚辞本为屈原抒发怨情之作,两汉士人则多将其与经书相提并论,王逸甚至提出《离骚》“依经立义”,这些从文学评论上反映了两汉士人以骚体比附经术的取象。王逸称《离骚》为经,并为之作章句;在《楚辞章句》中,王逸提出《离骚》“依诗取兴”,用《诗经》的比德传统来解释屈骚中的神异性描写,其优点在于强化的中国文学继承性的一面,缺点在于遮蔽了中国文学的神异性抒写。

吴慧鋆[10](2018)在《近代楚辞学研究》文中认为近代楚辞学主要以道光至五四前后的楚辞学者、专着、专论为研究对象,属于断代史、专题史研究。本论题以近代着述为纲,以学者、论点为纬,以近代学术思潮的发展演变为背景,采用文本研读和文献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勾勒近代楚辞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成因,分析其总体特色、成就地位与历史局限,考察近代楚辞研究对楚辞学史的推动与影响。为叙述方便,将近代楚辞着述分为七类,每类先概述总貌,后选取代表性学者进行个案研究。名物训诂、史实考证类楚辞着述体现了乾嘉汉学的余绪。此类着述坚守传统朴学的治学宗旨与研究方法,着力于名物训诂、校雠文字与楚辞作品的内部、外部考证。俞樾《读楚辞》《楚辞人名考》用因声求义、通古释今、因形求义等方法训诂并考证楚辞人名。孙诒让《札迻》卷十二《楚辞王逸注》用寻文究义、引证古籍法等训诂字词,分析楚辞异文。王树枏《离骚注》广引书证,训诂楚辞名物、进行字词阐释。审定音韵、考释方言类楚辞着述一方面延续古音理论,另一方面开辟了新的研究方法与视角,主要包括直接注音、分析韵式、考察方言等。朱骏声《离骚赋补注》运用古音理论对《离骚》注音与句式归纳,对双声叠韵等连绵词进行补说。徐昂《楚辞音》研究间隔协韵、声韵隔协、声韵远协等3种韵式。李翘《屈宋方言考》从方言角度阐释楚辞音义,溯及方言源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分别段落、阐释义理类楚辞着述从篇章结构入手,注重把握作品微意与诗人情感。颜锡名《屈骚求志》分《离骚》为五大节三十一小节,把握楚辞结构,考订楚辞篇目次第,用“以意逆志”法突出屈原的忠君之情与强邦之才。傅熊湘《离骚章义》分《离骚》为九章二十二节,驳斥以其他学说附会楚辞的做法,力求“纲举目张、词旨明豁”。毕大琛《离骚九歌释》将《离骚》分为十四节,通过创作背景与创作主旨的分析,探求屈子之志。黄恩彤《离骚分段约说》分全文为十七段,分析“求女”意象与次数,“宓妃”、“退修初服”所代表的意象。诗话、词话中的楚辞评论重在发掘楚辞的“慷慨悲歌”之气与艺术特质,主要包括《楚辞》与《诗经》的关系、文体辨析、艺术手法、文学影响等。方东树《昭昧詹言》探索楚辞产生的文化历史原因,将其纳入儒家诗教范畴。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以“沉郁说”提倡“词为尊体”,以诗骚为标准评判历代词作。刘熙载《艺概》辨析楚辞文体,分析语言、句式、结构、意境等方面的特色。“公羊”学派影响下的楚辞着述体现了“经世”与“疑古”思潮,虽有纠枉过正之弊,却是近代楚辞研究方法变革的前奏。曹耀湘《读骚论世》考订屈子生平与创作顺序,用“知人论世”法分析《天问》创作主旨,大量比附历史史实。王闿运《楚辞释》以“六经注我”法解读楚辞创作背景、创作主旨,突出屈原的政治作用,寄予自己的军事政治理想。廖平用“六变”理论附会楚辞,渗透尊经尊孔之论,否定屈原对楚辞作品的归属权。综合融通类着述既有以汉学为主要内容的训诂考据,又有以宋学为特征的义理阐发,亦涉及关乎文学理论的品评分析。郭焯莹的《读骚大例》提出“意由声音证入”等读骚六例,涵盖考证、训诂、音韵、校勘、义理、语法等。马其昶《屈赋微》博采众长,既注音训诂,又对楚国史实进行比附。郑知同《楚辞考辨》对楚辞相关内容的考证兼及对楚辞艺术手法的辨析,在训诂与文学评论之间寻求汇通。西学东渐背景下的楚辞着述以开放心态接受西学,把现代因素融入本民族文化传统,体现楚辞研究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学术转型。梁启超考证作品篇目与编纂过程,分析楚辞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考察屈原思想渊源与主要行历,肯定屈原“独立不迁”的斗争精神。王国维进一步发展梁启超、节的“文分南北”论,将屈原的斗争精神概括为“欧穆亚”精神,用二重证据法考证《天问》中的相关人名与史实。刘师培确立“宗骚”的文学研究视角,援引西方文学地理论阐释楚辞,立足传统考订楚辞异文。综上,近代楚辞学历经继承传统、全面总结,革故鼎新、求新求变,援引西学、别开瑰境3个阶段,实现了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的真正革新,完成了楚辞学由古代向现代的转型,在楚辞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楚人的爱国传统与楚辞的爱国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楚人的爱国传统与楚辞的爱国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荆楚文化资源概述
    一、荆楚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一)荆楚文化的内涵
        (二)荆楚文化的特点
    二、可运用的荆楚文化资源的内容
        (一)自然风光
        (二)人文景观
        (三)民俗风情
        (四)文学艺术
        (五)精神特质
第二章 荆楚文化资源应用于《文化生活》教学的价值分析
    一、荆楚文化资源应用于《文化生活》教学的必要性
        (一)学生家国情怀、综合素养、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
        (二)教师发展和教学创新的需要
        (三)学校特色文化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需要
    二、荆楚文化资源应用于《文化生活》教学的可行性
        (一)国家政策的多重保障
        (二)实践形式的多样化
第三章 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教师对荆楚文化资源的运用状况
        (二)学生对荆楚文化资源的认知状况
    二、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四章 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及策略
    一、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一)有效性原则
        (二)特色性原则
        (三)综合性原则
        (四)实践性原则
    二、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荆楚文化资源开发观
        (二)建立完善体系,对荆楚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开发
        (三)将荆楚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四)以荆楚文化为主题开展课外实践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陆侃如楚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陆侃如的楚辞学术道路
    1.1 中外求学经历
    1.2 由楚辞开启的文学史研究
第2章 陆侃如的楚辞学术贡献
    2.1 对《二南》是楚民族诗歌起源的考辨
    2.2 对《九歌》作品的考辨
        2.2.1 对《九歌》作者、时代的考辨
        2.2.2 对《九歌》篇数、内容的考辨
    2.3 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考辨
        2.3.1 对屈原生平事迹的考辨
        2.3.2 对屈原作品的真伪考辨
    2.4 对宋玉及其作品的考辨
        2.4.1 对宋玉生平事迹的考辨
        2.4.2 对宋玉作品的真伪考辨
    2.5 对屈原思想的阐发
        2.5.1 追求美政的儒家思想
        2.5.2 坚持真理的斗争精神
        2.5.3 爱国爱民的伟大情怀
第3章 陆侃如的楚辞学术方法
    3.1 进步的文学史观
    3.2 严密的考据论证
第4章 陆侃如的楚辞学术地位和影响
    4.1 20世纪现代楚辞学建立的自觉者
        4.1.1 对屈原否定论的反驳
        4.1.2 对屈原和楚辞作品的新阐释
    4.2 陆侃如楚辞研究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明代楚辞学的特点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综述
第一章 明代社会文化背景概述
    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高压政策
    第二节 文学发展蓬勃,复古思想兴盛
    第三节 学术思想从停滞走向开放
第二章 明代楚辞学特点研究
    第一节 明代——以“文学思想”为主的楚辞学研究思想
        (一)汉代:以经学为主的楚辞学研究思想
        (二)宋代:以理学为主的楚辞学研究思想
        (三)明代:以文学为主的楚辞学研究思想
    第二节 明代——楚辞学作品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一)前代楚辞学书籍翻刻数量增多
        (二)楚辞学专着增多
        (三)楚辞学专着之注解方式的多样化
        (四)楚辞学专着之注解内容的多样化
第三章 明代楚辞学问题研究
    第一节 明代楚辞学的作者问题
        (一)《卜居》《渔父》非屈原所作问题
        (二)《九辩》为屈原自作问题
        (三)《招魂》为屈原所作问题
        (四)《大招》作者问题
    第二节 明代楚辞学的新观点
        (一)湘君、湘夫人之说
        (二)《九歌》非祭词说
        (三)《礼魂》为乱辞说
    第三节 明代楚辞学专着的目录排序
第四章 明代楚辞学的地位及其贡献
    第一节 明代楚辞学的地位——承上启下、蓄势继兴
    第二节 明代楚辞学的贡献
        (一)研究方法
        (二)创立新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s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论题研究的缘起
        二、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一、研究回顾
        (一)清代前期“遗民学者”的《九歌》研究
        (二)清代中期“乾嘉学派”的《九歌》研究
        (三)清末以降“西学东渐”的《九歌》研究
        二、研究展望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上编 清代古典学术总结期的《楚辞·九歌》研究
    第一章 清代前期的《九歌》研究
        第一节 清初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一、清初的社会文化发展与学术思想变迁
        二、清初的楚辞学发展与《九歌》研究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经世遗民与《九歌》
        一、钱澄之《九歌》研究
        (一)《屈诂》中《九歌》的注解特征
        (二)《屈诂》中《九歌》的“诗意”特点
        二、王夫之与《九歌》
        (一)《楚辞通释》中《九歌》的评注特征
        (二)《楚辞通释》中《九歌》的楚俗解读
        第三节 康雍时期的学人着述与《九歌》
        一、李光地的《九歌注》研究
        二、林云铭《楚辞灯》中《九歌》评注
        (一)逐句分疏、笺品宜彰
        (二)文脉分明、时文运用
        (三)择善纠缪、情景融合
        三、徐焕龙之《九歌》研究
        (一)勿牢陈说、理精而确
        (二)注重章法与比兴
        小结
    第二章 清代中期的《九歌》研究
        第一节 清代中期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一、清中叶的社会文化演进与乾嘉学术思想
        二、清中叶的楚辞学鼎盛与《九歌》研究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朴学繁荣与《九歌》
        一、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之《九歌》研究
        (一)《九歌》正文评注特征
        (二)《馀论·九歌》评解
        二、戴震《九歌》研究
        (一)《屈原赋注》之《九歌》注疏
        (二)《屈原赋注》中《九歌》的文学观点
        三、胡文英《屈骚指掌》中《九歌》疏解
        (一)严谨务实、信而有征
        (二)简约谦逊、时文运用
        (三)阐发精义、创见迭起
        四、王念孙父子的《九歌》研究
        (一)《读书杂志》中《九歌》训解
        (二)《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中《九歌》研究
        第三节 乾嘉时期的文脉之论与《九歌》
        一、屈复《楚辞新注》与《九歌》研习
        (一)篇章脉络、悉从文气
        (二)肯定前注、出人意表
        (三)临文不赘、善用寄托
        二、刘梦鹏《九歌》疏解
        (一)独出机杼、不拘格套
        (二)文脉梳理、以意逆志
        三、陈本礼《屈辞精义》中《九歌》研究
        (一)探析章法、阐扬奥义
        (二)探赜诗意、时见慧心
        小结
    第三章 清代晚期的《九歌》研究
        第一节 清代晚期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一、晚清的社会文化变革与传统学术思想保留
        二、晚清的楚辞学旧调与《九歌》研究
        第二节 道咸时期的学术复古与《九歌》
        一、刘熙载《艺概》中《九歌》研究
        (一)“真博必约”的《九歌》研究方法
        (二)“朴至深远”的《九歌》研究内涵
        二、俞樾《俞楼杂纂》的复兴古学与《九歌》考辩
        (一)《读楚辞》中“因文见道”的《九歌》训诂
        (二)《楚辞人名考》中的《九歌》名物解读
        三、王闿运《楚辞释》中《九歌》臆注
        (一)不拘古人、善标新说
        (二)对《九歌》的政治化阐释
        (三)求其比附、以释作意
        小结
下编 古典向现代学术转型期的《楚辞·九歌》研究
    第四章 清末民初的《九歌》研究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一、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衍变与西学思想东渐
        二、清末民初的楚辞学新声与《九歌》研究
        第二节 同光以降的学术巨变与《九歌》研究
        一、马其昶《屈赋微》中《九歌》研究
        (一)“博采众说、折衷去取”的《九歌》评注特征
        (二)“真知其文、发其指趣”的《九歌》内涵阐释
        二、刘师培的新学引入与《九歌》研究
        (一)地理文化视域下《南北文学不同论》中《九歌》探究
        (二)《楚辞考异》中《九歌》异文阐释
        三、王国维的西学接受与《九歌》研究
        (一)南北文化分析与《屈子文学之精神》阐释
        (二)《宋元戏曲考》中《九歌》之戏剧萌芽论
        (三)《人间词话》中《九歌》的词体特征联想
        四、梁启超的近代文艺观与《九歌》研究
        (一)《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中楚辞文献整理与《九歌》涉猎
        (二)《屈原研究》中楚辞文学观念与《九歌》探寻
        (三)地缘理论与屈原思想阐析
        小结
    第五章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九歌》研究
        第一节 近代末至现代的学术思想与《九歌》
        一、五四运动至建国时期的现代化发展与学术思想多元化
        二、五四运动至建国时期的楚辞学开拓与《九歌》研究
        第二节 近现代时期的学术演进与《九歌》研究
        一、闻一多楚辞研究诸作中《九歌》论及
        (一)对《九歌》考据学运用的字词训解
        (二)对《九歌》背景阐释的文化综合阐析
        二、郭沫若的屈原与《九歌》研究
        (一)屈原研究
        (二)《九歌》论译
        三、刘永济的传统治学与《屈赋通笺》中《九歌》研究
        (一)对《九歌》解题、训诂之审定
        (二)对《九歌》属性之剖析与情感体悟
        四、游国恩楚辞学研究中《九歌》论列
        (一)《楚辞》概观
        (二)《九歌》诸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中学语文《诗经》《楚辞》选篇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诗经》《楚辞》选篇及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节 《诗经》《楚辞》选篇分析
    第二节 问卷调查分析
第二章 《诗经》选篇的教学
    第一节 题材内容的教学
    第二节 表现手法的教学
    第三节 诗体的教学
第三章 《楚辞》选篇的教学
    第一节 题材内容的教学
    第二节 艺术形象的教学
    第三节 体式的教学
第四章 “诗骚传统”的教学
    第一节 “诗骚传统”的内容
    第二节 《诗》《骚》选篇应遵循的教学原则
    第三节 从“诗骚传统”的特点探索后世诗歌的教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中学《诗经》《楚辞》选篇学生问卷调查
    二、中学《诗经》《楚辞》选篇教师问卷调查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 ——屈辞中的服饰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有关屈辞中服饰文化的研究现状
        2.1.1 国内研究
        2.1.2 国外研究
    2.2 屈辞中服饰文化研究的特点和不足
第三章 外在美:屈辞描写的服饰概况
    3.1 衣服类
        3.1.1 款式
        3.1.2 图案和颜色
    3.2 冠弁类
        3.2.1 “高冠”—品德高尚
        3.2.2 “尖冠”—正道直行
        3.2.3 材质—求新求异
    3.3 视觉意象的选择
        3.3.1 以花草为配饰
        3.3.2 以美玉为配饰
        3.3.3 以长剑为配饰
第四章 内在美:屈辞中服饰的文化内涵
    4.1 植物意象的选择
        4.1.1 嗅觉意象
        4.1.2 味觉意象
    4.2 “内美”与修养
        4.2.1 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
        4.2.2 正道直行、忠君爱国
第五章 屈辞服饰文化与西方服饰文化的对比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唐诗中的屈原记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屈原研究述略
    二、“文化记忆”相关概念界定
    三、写作思路与本文框架
第一章 唐诗中的屈子形象记忆
    一、唐前屈子形象记忆的构建
    二、逐臣记忆:忠贞不移之志
    三、“独醒者”记忆:独立人格精神
    四、沉湘记忆:执着意志
第二章 唐诗中的屈子文学传统记忆
    一、“楚骚”怨情传统的承继
    二、“悲秋”文化意义的传承
    三、“香草美人”象征意义体系的延续
第三章 唐诗中的屈子记忆之场
    一、汨罗记忆:文人凭吊与民间纪念
    二、沅湘记忆:士人文学与民俗文化的结合
    三、湖湘之地:屈子回忆空间
结语 成为一种精神传统的“屈子记忆”
参考文献
附录 《唐诗屈子记忆文本辑录》
致谢

(8)楚文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2章 楚文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概述
    2.1 楚文化内涵与楚文化的发展
        2.1.1 楚文化的内涵
        2.1.2 楚文化的发展脉络
    2.2 楚文化的流传形式和精神特质
        2.2.1 楚文化的主要流传形式
        2.2.2 楚文化的主要精神特质
    2.3 优秀楚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功能
        2.3.1 引导功能
        2.3.2 凝聚功能
        2.3.3 激励功能
    2.4 地方性与地方性知识
        2.4.1 地方性与地方性知识的内涵
        2.4.2 地方性知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
第3章 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融合的依据和意义
    3.1 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融合的理论依据
        3.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论述
        3.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相关论述
    3.2 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结合的内在一致性
        3.2.1 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的一致性
        3.2.2 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3.3 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下楚文化当代精神诠释
        3.3.1 “爱国教育”与楚文化的“爱国精神”
        3.3.2 “创新创业教育”与楚文化“敢为人先精神”
        3.3.3 “时代精神教育”与楚文化“兼收并蓄精神”
    3.4 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结合的意义
        3.4.1 楚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的不竭源泉
        3.4.2 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是楚文化发展的动力
第4章 楚文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现状
    4.1 地方居民的思想与性格现状分析
        4.1.1 “求稳”到“创新”的转变
        4.1.2 “九头鸟”的刻板印象
        4.1.3 “彪悍”与“英勇”的取舍
    4.2 楚文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数据分析---以武汉为例
        4.2.1 地方居民对楚文化的了解程度与了解途径
        4.2.2 楚文化融入地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4.2.3 楚文化融入地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及改进建议
    4.3 楚文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运用中存在问题
        4.3.1 地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楚文化学习不足
        4.3.2 地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楚文化传播不够
        4.3.3 地方思想政治教育与楚文化结合实践欠缺
        4.3.4 地方思想政治教育与楚文化结合环境欠佳
第5章 楚文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实现路径
    5.1 楚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中的运用原则
        5.1.1 统一性原则
        5.1.2 选择性原则
        5.1.3 多样性原则
    5.2 建立专家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加强地方楚文化传播
        5.2.1 培育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人才与引进优秀人才相结合
        5.2.2 培养深刻理解与全面领会楚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5.2.3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楚文化的重点把握与灵活运用
    5.3 加强地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楚文化的传播
        5.3.1 用好传统方法,夯实教育基础
        5.3.2 联合新媒体,强化教育效果
        5.3.3 创造新形式,增加教育趣味
    5.4 挖掘楚文化资源,打造地方“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
        5.4.1 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结合形式
        5.4.2 建立教育基地,保障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结合效果
        5.4.3 打造楚文化旅游产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影响
    5.5 优化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结合的环境
        5.5.1 社会环境是楚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的有力保障
        5.5.2 学校教育是楚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的关键渠道
        5.5.3 家庭教育是楚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的重要抓手
        5.5.4 社区环境是楚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的强大动力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附件一

(9)文化视域中的两汉骚体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骚体演进与新文体的衍生
    第一节 秦汉骚歌的文体生成与内在突破
        一、三三式形制的形成
        二、抒情的强化与三三式的突破
        三、学者之诗与骚歌的雅化
    第二节 骚体演进与七言诗的文体生成
        一、“兮”字替代与七言生成
        二、歌诗诵读与七言演生
        三、骚体式乱辞对七言生成的推动
    第三节 骚体散文化与骚体赋、散体赋的互动
        一、骚体散文化的路径
        二、骚体对散体赋的句式渗透
        三、散体赋对骚体赋的浸润
    第四节 秦汉骚体文学的赋化路径
        一、从楚歌到屈赋
        二、从屈赋到宋赋
        三、从楚骚到汉骚
    第五节 东方朔《七谏》及其与“九体”之关系
        一、《七谏》与《七发》的关联及其创制
        二、《七谏》与骚体的主题创新
        三、《七谏》对“九体”的开启
第二章 士人身份认知与屈原形象的重塑
    第一节 屈原忠臣形象的形成
        一、周秦文献“忠”的内涵
        二、屈原“忠君”形象的初步形成及其价值
        三、“忠臣”的认知与屈原形象的新变
        四、王逸《楚辞章句》与屈原忠臣形象的形成
    第二节 两汉进谏方式的省思与屈原“谏臣”形象的重塑
        一、屈原为赋进谏的文学生成
        二、屈原之谏与两汉进谏方式的省思
        三、两汉士人对屈原谏臣形象的重塑
    第三节 士节与屈原节士形象的形成
        一、人格意识与屈原节士形象的初成
        二、《新序》与两汉之际屈原节士形象的塑造
        三、东汉名节观与屈原节士形象的形成
第三章 文化认知与两汉拟骚文学的形态沿革
    第一节 由兴到象与拟骚赋的艺术走向
        一、从取象自然到取向典籍:象词来源的变化
        二、从神性的观察到德性的发现:取象方式的变化
        三、由重比兴到重铺陈:辞采组织方式的变化
        四、骚怨的弱化及消解:由发愤抒情到作赋讽谏
    第二节 虞舜神灵形象的文化认知与文学生成
        一、《楚辞》中“舜”的两种称谓及其内涵
        二、舜为神灵形象的文学生成
        三、舜的历史化描述与屈骚“尧舜”形象的形成
        四、帝舜神灵形象的消解
    第三节 《离骚》“飘风屯其相离兮”的文本内涵与王逸的经学误读
        一、前代学者对“飘风”“屯”“离”的解释及问题的症结
        二、周秦语境中“飘风”之本义
        三、《九歌》“风”之意义及“屯其”在屈辞中的意义与用法
        四、王逸以飘风为谗邪的文化渊源
第四章 由《楚辞章句》论两汉骚体文学观
    第一节 “通儒”与东汉着述风气的转型
        一、通儒特质与着述认知
        二、通儒与东汉的着述实践
        三、东汉文章着述的经学旨趣
        四、儒生论着与魏晋文章的观念变动
    第二节 《离骚》称“经”的时世背景与经学认知
        一、汉人对《离骚》认知转关
        二、辞赋之宗:儒生论赋与《离骚》的经典化趋向
        三、“依《诗》取兴”及王逸对“离骚经”的阐释
    第三节 《离骚》“依诗取兴”与王逸注《楚辞》的经学视角
        一、诗骚兴词的文学生成
        二、诗骚兴词分野
        三、王逸“依诗取兴”楚辞观与其注释《楚辞》的方式
        四、“依诗取兴”视角下王逸注释《楚辞》的得失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近代楚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二、研究综述与现状概览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名物训诂、史实考证——体现朴学特色的楚辞着述(一)
    第一节 名物训诂类楚辞着述概述
    第二节 俞樾楚辞训诂的方法与特色
        一、因声求义
        二、通古义求训诂
        三、因形求义
        四、句法、文法释义
        五、综合考释
        六、实事求是的朴学特色
    第三节 孙诒让楚辞训诂的内容与方法
        一、训诂字词
        二、异文校订
        三、断句之法
    第四节 王树枏《离骚注》的训诂内容与方法
        一、名物训诂
        二、人名考证
        三、地名考证
        四、字词释义
        五、音韵训诂
第二章 审定音韵、考释方言——体现朴学特色的楚辞着述(二)
    第一节 审定音韵类楚辞着述概述
    第二节 朱骏声《离骚赋补注》:补说音韵与文法
        一、音韵补说
        二、从语音角度考订异文
        三、名物史实考证补说
        四、词意句意补说
        五、句法、文法补说
    第三节 徐昂《楚辞音》:三种韵式、以音校文
        一、《楚辞音》概貌
        二、注音方法:新旧交融
        三、三种韵式:间协、隔协、递协
        四、划分层次:以韵为节
        五、异文校勘:声学原理
    第四节 李翘《屈宋方言考》:注释方言、溯源风物
        一、指明《楚辞》中的楚地方言
        二、注释方言兼补充王、洪之注
        三、注释方言兼纠正王、洪之注
        四、注释方言兼异文考订
        五、兼释楚地文化
第三章 分别段落、阐释义理——体现理学特色的楚辞着述
    第一节 阐释义理类楚辞着述概述
    第二节 颜锡名《屈骚求志》:以骚解骚、以意逆志
        一、把握结构:分节释义
        二、字词训诂:关乎文理
        三、前后呼应:注重文章脉络
        四、解骚方法:“以意逆志”
        五、楚辞篇目次第考订:以屈原之志为核心
        六、文学观:“文以载道”
    第三节 傅熊湘《离骚章义》:纲举目张、词旨明豁
        一、纲举目张:划分《离骚》章节
        二、承前启后:分析层次
        三、脉络贯通:对《离骚》结构艺术的认识
        四、词旨明豁:释义特点
    第四节 黄恩彤《离骚分段约说》与毕大琛《离骚九歌释》
        一、黄恩彤《离骚分段约说》:虚实为界、阐释意象
        二、毕大琛《离骚九歌释》:分析主旨、探析结构
第四章 风骚手法、诗教主旨——诗话、词话中的楚辞评论
    第一节 诗话中的楚辞评论概述
    第二节 方东树《昭昧詹言》:庄骚为天地至文
        一、楚辞的产生
        二、庄骚为天地至文
        三、楚辞对后世的影响
        四、学屈须得法
        五、《招魂》《大招》主旨
    第三节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词之本原乃诗骚精神
        一、词之“本原”与楚辞之本
        一、以风骚为标准的评价体系
        三、继承与突破:以“沉郁”之说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第四节 刘熙载《艺概》:楚辞乃志士之赋
        一、辨析文体:楚辞属于赋体
        二、评定人格:楚辞乃志士之赋
        三、分析艺术特征:综合多法
        四、突破传统:肯定楚辞的辩证之美
第五章 革故鼎新、力求新说——“公羊”学派影响下的楚辞着述
    第一节 力求新说类楚辞着述概述
    第二节 曹耀湘《读骚论世》:知人论世与楚辞研究
        一、屈原生平
        二、《楚辞》编次考订
        三、《天问疏证》
    第三节 王闿运《楚辞释》:经世思潮与楚辞研究
        一、政治化的阐释特点
        二、“兴楚返王”的主体内容
        三、毁誉参半的影响
    第四节 廖平《楚辞新解》《楚辞讲义》:疑古思潮与楚辞研究
        一、继承传统字词训诂
        二、体现时代特色
        三、附会“六变”思想
        四、提出“屈原否定论”的猜测
        五、“只论不证”的推理
第六章 融通汉宋、综合多家——体现综合融通特色的楚辞着述
    第一节 综合融通类楚辞着述概述
    第二节 郭焯莹《读骚大例》:读骚六例,融通汉宋
        一、以朴学解骚
        二、依经评骚
        三、以史解骚
    第三节 马其昶《屈赋微》:博采众长、经世致用
        一、屈赋微的注释内容
        二、屈赋微的注释特点
        三、比附史实:经世致用的影响
        四、突出死国精神:寄寓救国之慨
    第四节 郑知同《楚辞考辨》:只论不辨、阐析艺术
        一、《楚辞考辨》体例
        二、考证屈原篇目次第
        三、《离骚》作年
        四、《九歌》篇数
        五、《九歌》各篇所祭之神
        六、《九章》篇次
        七、对楚辞艺术性的分析
第七章 援引西学、变革传统——“新学”背景下的楚辞着述
    第一节 中西融合类楚辞着述概述
    第二节 梁启超楚辞研究的特点与贡献
        一、屈原作品考订
        二、突出楚辞的文学性
        三、屈原思想渊源与主要行历
        四、屈原“独立不迁”的个性
    第三节 王国维楚辞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一、楚辞对南北文学的继承与突破
        二、屈原的“欧穆亚”精神
        三、二重证据法
    第四节 刘师培对传统楚辞研究的继承与突破
        一、援引西学:推动楚辞“文学地理论”研究
        二、打破传统:确立“宗骚”的文学研究视角
        三、植根小学:校勘楚辞异文
第八章 近代楚辞学的演变轨迹、学术史地位与转型特征
    第一节 近代楚辞学的演变轨迹
        (一)近代前期:继承传统、考辨周翔
        (二)近代中期:突破传统、求新求变
        (三)近代后期:综合融通、别开瑰境
    第二节 近代楚辞学的学术史地位
        (一)对传统楚辞学的总结
        (二)对现当代楚辞学的全新开启
    第三节 近代楚辞学的转型特征
        (一)近代楚辞学的内在矛盾
        (二)近代楚辞学的局限与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楚人的爱国传统与楚辞的爱国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荆楚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姜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陆侃如楚辞学研究[D]. 韩静静. 河北大学, 2021(02)
  • [3]明代楚辞学的特点与问题研究[D]. 马铚穗.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4]1644-1949《楚辞·九歌》研究[D]. 辛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中学语文《诗经》《楚辞》选篇的教学研究[D]. 张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6]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 ——屈辞中的服饰文化研究[D]. 朱杨杨.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7]唐诗中的屈原记忆研究[D]. 邝芙丽.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8]楚文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地方性研究[D]. 韦怡.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9]文化视域中的两汉骚体文学研究[D]. 侯少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10]近代楚辞学研究[D]. 吴慧鋆. 苏州大学, 2018(12)

标签:;  ;  ;  ;  ;  

楚人的爱国传统与楚辞的爱国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