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田县水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谢潇萌[1](2020)在《以失眠疗愈为导向的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大田县赤头坂国有林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睡眠健康问题日益严重,是困扰三分之一国人的健康杀手,在目前大健康的生活理念下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森林疗养对人民健康生活有益,在缓解压力、改善失眠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健康中国的政策引导下,逐渐受到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重视,目前在各行各业的共同推动下呈现迅猛的发展态势。森林疗养基地的建设为失眠疗愈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森林疗养的相关理论研究体系不完善,缺乏对森林疗养基地的有效指导。本文旨在探索以失眠疗愈为导向的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的策略与方法,是对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思路上的探索和设计实践理论的补充与整合。通过研究森林疗养的失眠疗愈作用,归纳具有失眠疗愈功能的森林疗法活动类型,包括:自然疗愈、运动保健、心理疏导三大类;从森林疗法因子的角度出发,研究森林疗养的环境要求和基地的建设条件;基于具有失眠疗愈功能的森林疗法活动开展要求的研究,总结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的策略与方法,明确了基地建设的要点和基地建设的内容,包括:环境优化、设施建设、产品设计,其中,疗养步道、休息站、专类园等疗养设施建设的策略与方法作为基地规划设计的重点在文中进行了详述。在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基础上,以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赤头坂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为例,结合当地现有资源,对以上研究成果进行实践应用。
冯甜[2](2020)在《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国有林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如今,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疏远,儿童“自然缺失症”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而拥有丰富自然及人文资源的森林是儿童接触大自然的首要环境。于是,林业转型升级趋势下催生的森林体验基地的研究与实践成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思路和方向。但是目前以儿童为主的森林体验基地的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研究有其必要性和深远意义。本文试图抓住森林这一特殊环境,从儿童这一特殊人群出发,通过对儿童活动特征、森林体验以及国内外相关案例三方面的基础分析与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原则、目标以及方法,并应用到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的设计实践中。探索以“儿童为本”,满足儿童自然体验需求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策略和方向,以期为推动儿童健康成长和森林多功能利用贡献力量。论文总共分七个章节进行探讨。(1)通过对相关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基于儿童的森林体验基地研究和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研究范围狭窄、理论体系不完善、设计粗糙和套用范式等问题。(2)基于现有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儿童成熟学说、认知发展理论、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总结出儿童在自然环境下的活动特征:不同年龄的儿童在活动时间、活动空间、活动体能、活动尺度以及活动动机等方面具有显着不同;儿童游戏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儿童活动内容设计提供依据。(3)从森林体验的角度出发,阐明了森林丰富的资源为自然体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探讨了森林对于儿童成长的积极作用,总结出:森林景观体验模式包括感知类审美体验模式、认知型学习体验模式、参与类实践体验模式三类;森林体验体系构建包括体验景观塑造、活动方案策划、解说系统组织三部分。(4)通过对五个优秀的国内外实践进行案例分析,总结提炼出四个方面的设计借鉴要点:①合理规划森林体验景观功能分区;②营造沉浸式体验感受;③加强与社会服务的合作;④打造精致的自然式景观。为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策略提供了实践依据。(5)综合儿童活动特征、森林体验以及国内外相关案例三部分的内容,研究认为以儿童为主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应基于生态性原则、以儿童为本原则、包容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安全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通过感知类审美体验、认知型学习体验以及参与类实践体验三方面进行景观塑造,通过综合型活动和单一型活动两方面进行活动策划,通过人员解说和非人员解说两方面组织解说系统,共同构建完善的森林体验总体系。(6)将以上研究应用于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中,进行了总体设计、分区设计、交通设计、竖向设计、水系设计、设施设计、植物设计、活动策划、解说系统组织等方面的内容。(7)进一步系统总结研究和实践内容,为今后的规划设计理论和实践提供指导。
李舒丽[3](2020)在《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研究 ——以南靖土楼世遗村落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闽西南山区散布着大大小小景观风貌独特的土楼传统村落,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鲜明,代表了我国湿热丘陵地区自然水系景观的状态,又是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交集过渡影响下水系景观的典型。近年来政府对这些传统村落的保护,侧重于世界文化遗产建筑单体的管理与修缮,忽略了村落景观与自然山水的契合关系及其与历史文化的依存关系。故而,本研究以“水”这一单一景观要素为切入点,进行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研究,并探讨其保护与发展策略,旨在为村落景观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基础依据,促进早期消费型旅游开发向更科学的可持续保护利用转型。本研究聚焦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及其成因问题,将位于博平岭山脉东麓的南靖土楼世遗村落水系景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化景观的自然及人文特征两方面入手,遵循景观影响因子叠加、景观构成要素构成2种思路,在宏观的地域层面、中观的村落层面以及微观的水系景观要素层面探讨水系景观地域特征的形成机制,并针对水系景观地域特征的保护和发展策略进行讨论。具体通过以下五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确定研究思路及框架;第二章,从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两方面,进行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水系景观特征形成的宏观地域背景研究;第三章,宏观总结闽西南特定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下“树枝状”的水系结构及“水质好、不结冰”的水情特征,同时从村落选址、总体布局、理水用水、传统活动四个方面理解南靖土楼世遗村落对闽西南水系的适应机制;第四章,先以河坑村为例,提取村落溪流形态、滨水植被、驳岸形态、滨水构筑、滨水人文活动等水系景观构成要素的地域特征,然后列出其它南靖土楼世遗村落的典型水系景观要素进行补充,并从自然、人文两方面分析其成因;第五章,基于以上对地域特征相关的分析,结合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需求,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层级式的保护发展框架,论述各层面、各尺度的基本策略,并对微观层面水系景观要素的统一建设作出详细说明。
张金镛[4](2020)在《基于功能湿地理论的福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以泉州市碧坑村为例》文中指出传统村落凭借自身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富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传统文化的明珠”及“民间收藏的国宝”。但在中国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遭到破坏,对待传统村落的建造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在失去原本村落特色的同时,也对传统村落内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进而影响到村落人居环境。为此对于福建传统村落来说,需要从多方面去考虑对其进行保护与发展,实现福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与湿地人居环境相结合。本文基于功能湿地对福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进行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展开:(1)对目前国内外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以及湿地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为本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2)对福建传统村落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出福建传统村落的特征以及与湿地关系。以碧坑村传统村落作为典型性样本进行调研,分析其村落湿地人居特点和目前村落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3)根据碧坑村的湿地现状与存在问题,通过对碧坑村传统村落内湿地网络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从而得到一个新的湿地生态网络结构。(4)对碧坑村湿地与人居一体化,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即村落生产空间、村落生活空间、村落生态空间。(5)通过研究功能湿地和福建传统村落功能一体化,提出福建传统村落湿地人居的保护策略。
文茜[5](2020)在《城市河流型湿地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河流作为历史的见证,不仅养育了一方土地,还将人类的文明承载至今。如今,城市化不断扩大,城市环境问题也日渐凸显,城市生态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城市建设的热潮。如何将景观设计和城市河流生态建设结合是城市滨河区域景观带的开发重点;从生态的角度出发,以修复和重建河流生态系统为前提,设计创作良好的城市河流湿地景观,达到人类社会和自然和谐共赢的局面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如今河流湿地公园的建设规划不仅限于湿地保护及修复、打造滨河景观、为人们提供休憩游赏花的场所,还将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等结合打造具有弹性的城市滨河湿地景观带。本文以江西省抚州市抚河湿地公园设计探究为例,总结城市河流和城市空间的关系,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依据抚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条件,结合场地特征,对城市河流型公园规划设计做出探究。2017年抚河流域(抚州段)被纳入国家第一批流域水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试点,这对抚河湿地景观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城市河流治理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联系、河流湿地对河水水质的影响、河流湿地与城市雨洪管理、河流湿地公园与城市慢行体系建设等方面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并结合到设计探究中。
王永[6](2020)在《泗阳县六塘河水环境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形势千变万化,我国发展局势也不断改变,经济状况以及社会面貌都焕然一新,科技不断向前飞跃,然而经济的高速发展能够为我国带来机遇,也能够为环境带来压力。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众多环境矛盾都爆发出来,在这之中,水环境问题尤为显着,我国想要更好的向前发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合理解决水环境问题,因此水环境治理迫在眉睫。水环境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公共资源特征格外明显,这使得水环境必须由政府出面进行管制。最近几年,泗阳县经济紧跟整体经济步伐,不断向前跃进,而水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显着,这样泗阳县必须以对历史、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做好水环境协同治理。在水环境治理进程中,需要多方进行协调与配合,各方都需要起到相应的作用,为水环境治理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综合好各方效用,水环境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理。然而我国传统的水环境治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应的管理方式不再能够起到作用,所以需要对新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与探索,因时制宜,制定符合局势的治理策略。此篇文章笔者运用了一系列的理论并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泗阳县六塘河为例,其是泗阳县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典型案例之一,在推进治理实践中,推出了不少有效举措,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一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对国外的理论成果以及国内的理论成果都进行梳理与借鉴,在论述泗阳县六塘河水环境治理情况的过程中融入相应的理论,使得论述有充分的理论依据。除此之外还运用有效的调查方法来对实际情况进行勘察,准确掌控实际的发展状况,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阐述,可见六塘河在水环境治理中主要存在治水主体职责不清、协同不足,缺乏整体联动;企业缺乏环保意识,参与治理不积极;社会组织作用发挥有限;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分析了泗阳县在六塘河水环境治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治理体系并不完善,在治理中市场治理模式运用不足;社会组织参与协同治理缺位,导致协同乏力;公众参与合作机制不完善,缺乏协同治理的动力;基层环保执法力量薄弱与执法协作不足。本文在研究泗阳县六塘河水环境治理的基础上,针对泗阳县水环境的状况,提出了有意义的解决措施,如加强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协调,构建水环境协同治理体系;加强政府考核与激励机制,增强水环境协同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公众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水环境协同治理等。以此来探索泗阳县水环境协同治理的问题,进一步解决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众不同主体在水环境协同治理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实现更有效的协同和共赢。
王晓英[7](2020)在《河长制实践与发展探讨 ——以安溪县河长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增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显,水资源作为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保护重中之重。国家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推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河长制。在此背景下,福建省安溪县根据国家政策要求与地方实际情况,出台并落实了安溪县河长制。本文以福建省安溪县河长制制度建设与实践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安溪县河长制实践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安溪县所实施的政府主导型河长制,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行的河长制也暴露出一些明显的缺陷和不足,比如,权责不对等、缺乏企业参与治理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专业技术人员欠缺、流域污染源治理效果不明显、社会与公众参与度不高、宣传手段单一等等。在对比分析了福建省大田县和江苏省无锡市的河长制治理经验后,还进一步发现安溪县河长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技术手段落后,资金保障不够有力等问题。在分析以上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在落实领导主体责任方面,要确立权责分明的工作机制、引入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要完善确实可行的考核监管机制;在资金物资支持方面,要建立稳步财政制度、健全价格收费机制、提升一线工作者薪酬待遇水平、加大对先进科学技术的投入;在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在综合治理方面,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控制污染物排放、开展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在建立健全全民参与方面,要拓宽宣传力度与广度、强化社会监督和反馈、发挥各类社会团体作用、提高公民环保素养;在创新水资源管理软路径方面,要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建立奖惩机制。总而言之,河长制的施行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安溪县要上足措施,不断完善,逐步建设河湖管理长效机制,将河长制向纵深推进。
姚陈[8](2019)在《基于城乡空间重构背景下的乡村绿道规划设计应用研究 ——以义乌义杭线和佛低线(陈店村-杭畴小学路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建国初期,由于大力发展城市工业的时代背景原因,导致城乡区别发展而产生系列城乡问题,进而导致城乡二元对立。近些年来,现有城乡空间环境满足不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城乡一体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加快,使各地区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走城乡一体化之路,需要对现有城乡空间关系进行重构,而乡村绿道对促进城乡空间重构有着重要意义。研究国内外典型实践案例,总结乡村绿道规划设计的丰富经验和经验不足之处,同时得出当下我国乡村绿道建设的系列启示。基于城乡空间重构背景下的理论研究,对城乡关系进行统筹分析,提出空间重构设想结构模式图,探索乡村绿道营建与城乡空间重构两者之间的耦合性。研究乡村绿道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设计原则、道路选线、设计布局、设计主题特征、配套设施规划等。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乡村绿道资源评价模型并对结果进行说明,提出各评价因子对现有乡村绿道案例建设的指导意义。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义乌市义杭线和佛低线(陈店村—杭畴小学路段)案例进行实践应用。通过对现状资源和沿线景观走访调研,归纳总结系列问题,进而提出乡村绿道建设总体思路。同时将美丽乡村建设“四宜”策略植入到乡村绿道规划设计当中,对沿线空间进行系统整治,打造生态宜居、景观宜游、文化复兴、产业富民于一体的乡村绿道空间,进而推动乡村发展,加快城乡空间走向融合。
王佳韡[9](2019)在《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利用效率耦合诊断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出现新的变化,使得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面临新的挑战。对于中国,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推行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打造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新经济发展格局,是破解当前瓶颈的重要手段。由此,探索资源环境可承载、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区域高效发展新格局,成为学界、政界等关注的重点课题。这对涉及该领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利用效率研究,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承载能力和利用效率的逻辑起点不同,在国内外研究中,二者通常被作为两种相互独立的研究视角,使得在不同承载条件和利用水平影响下,相同资源环境所具有的不同经济环境意义,难以在单一研究视域中得到体现,即不足以说明区域资源环境的综合状况。作者在参与《福建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研究》、《福建省主体功能区划理论方法及实践研究》等相关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对该问题拥有了一定的理论积累和感性认识,认为通过承载能力与利用效率双维耦合,能够解决区域资源环境综合质量和利用成效难以量化对比的研究难题,实现对区域资源环境综合状态的量化诊断。由此,论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突破传统资源环境研究基于封闭系统的假设前提,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利用效率的科学内涵向开放系统拓展。再结合生物免疫学理论、非期望产出的生产理论、能值分析理论等相关基础理论,构建资源环境综合状态耦合诊断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形成了系统的研究方法体系,主要包括基于原生性和获得性的复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计量模型、基于SBM-Undesirable的资源环境利用效率计量模型、以及基于承载能力与利用效率双维耦合的诊断分析方法三个部分。创造性地提出了“承效积”、“承效率”、“相对承效指数”等关键指标,用于反映研究期内区域资源环境综合状态的总体水平、变化强度和相对水平。并借鉴能值分析思路,采用能值转换率和能值货币比率作为资源环境数据的统一转换媒介。从而透过地理学视角,揭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利用效率、综合状态的空间格局和演变过程,为资源环境转向全要素、系统化、智能化的空间治理,提供可考核量化的研究参考。在实证分析中,本文以生态强省福建为例,运用前文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对84个县级行政单元的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资源环境要素进行全面分析。2005-2015年间,福建省原生性承载能力由闽东南沿海地区向闽西北内陆山区递增,总体水平较高,而获得性承载能力主要作用于福建沿海地区以及综合实力较强的县市区之间,二者集成后得到综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高值区集中在沿海生态环境优越且综合实力相对较强的次级中心城市。另外,福建省资源环境综合利用效率也呈现增长态势,高值区趋向于沿海地区,但仍处于依赖大规模资源环境要素投入,来提升综合效率的阶段。综合来看,福建省资源环境综合状态的总体水平有所提升,但地区之间的差异在逐步扩大。高水平地区沿着武夷山脉、戴云山脉-博平岭以及东南沿海的生态廊道分布,且呈现出持续提升的态势;低水平地区以泉州为典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协调的问题较为突出,使得福建沿海成为综合变动最为显着的地区。最后,根据福建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利用效率、综合状态的时空演化特征,划分出不同资源环境综合状态的类型,分区诊断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短板因子,从而为福建省资源环境宏观管理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福建省的实证研究与本文提出的理论分析框架,形成了良好的相互印证关系。承载能力与利用效率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对资源环境宏观管理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启示;耦合诊断的系统研究方法,对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体系进行了补充;资源环境综合状态的规律特征,为其他区域的资源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给进一步揭示资源环境综合状态的演化特征、作用机理和发展规律开辟了新的研究空间。
林婧[10](2019)在《实施河长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D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加之国际上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我国对于环境治理工作也越来越关注,而生态文明建设也被纳入至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系的发展规划当中。实施河长制策略,是我国推动生态文明体制进一步发展和变革、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自江苏省无锡市在全国率先推行河长制并取得明显成效以来,河长制迅速被推广、延伸到全国多地。河长制自提出以来,在体制机制上不断突破创新,取得了显着成效。河长制的推行,突破了部门壁垒,建立了新型的流域共治体系,有效增强了水污染防治的效用,加大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但是,河长制作为流域管理的一种新型模式,理论跟进仍显不足,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和创新,使其不断适应我国流域综合治理的要求,以促进这一制度发挥长效作用。本文试图从河长制、流域综合管理等相关概念界定出发,以福建省D县实施河长制的情况作为案例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该县在实施河长制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再决策随意性高、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社会配合度低、考核实效不强等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主要在于立法体系不完善、过度依赖行政权力、多元共治机制不健全、绩效评价体系不成熟等几个方面。在借鉴和发扬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公共管理学视角出发,借鉴河长制的地方经验,探析河长制的创新趋向,提出了相关建议,具体做法是:一是加强法律保障制度构建,二是夯实河长制的运行基础,三是建立完整的公众参与机制,四是建立政府、第三方机构、公众三个维度的考核评价体系。
二、大田县水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田县水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以失眠疗愈为导向的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大田县赤头坂国有林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健康背景下的森林疗养 |
1.1.2 日益严重的睡眠健康问题 |
1.1.3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林业发展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阐述 |
1.3.1 森林疗养 |
1.3.2 森林康养 |
1.3.3 森林疗养与森林康养的概念辨析 |
1.3.4 森林疗法 |
1.3.5 森林疗法因子 |
1.3.6 森林浴 |
1.4 森林疗养的发展 |
1.4.1 德国森林疗养的发展 |
1.4.2 日本森林疗养的发展 |
1.4.3 韩国森林疗养的发展 |
1.4.4 国内森林疗养的发展 |
1.4.5 发展趋势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森林疗养 |
1.5.2 失眠的成因与改善方法 |
1.5.3 森林疗养的失眠疗愈功能 |
1.5.4 小结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技术路线 |
2 森林疗养的失眠疗愈功能 |
2.1 失眠及影响因素 |
2.1.1 失眠的特征 |
2.1.2 失眠的影响因素 |
2.2 失眠疗愈的主要途径 |
2.2.1 医学领域的非药物治疗 |
2.2.2 心理学领域的心理疏解与情绪缓释 |
2.2.3 风景园林学领域的植物保健作用 |
2.3 森林疗养的失眠疗愈功能及主要支撑理论 |
2.3.1 森林疗养的失眠疗愈功能 |
2.3.2 具有失眠疗愈功能的森林疗法类型 |
2.3.3 主要支撑理论 |
2.4 不同群体的失眠特征及改善方法 |
2.4.1 失眠群体分析 |
2.4.2 不同群体失眠的主要影响因素 |
2.4.3 不同群体失眠的改善方法 |
3 森林疗养的环境要求及基地建设条件 |
3.1 森林疗养的环境要求 |
3.1.1 森林疗法因子 |
3.1.2 森林疗法实现的环境条件 |
3.2 森林疗养基地的建设条件 |
3.2.1 森林疗养基地建设的一般要求 |
3.2.2 注重失眠疗愈功能的基地建设条件 |
4 以失眠疗愈为导向的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
4.1 森林疗养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 |
4.1.1 规划设计要点 |
4.1.2 基地建设内容 |
4.2 森林疗养基地环境优化 |
4.2.1 林分设计 |
4.2.2 水体设计 |
4.2.3 地形设计 |
4.3 森林疗养设施建设 |
4.3.1 森林疗养步道设计 |
4.3.2 森林疗养休息站设计 |
4.3.3 森林疗养专类园设计 |
4.3.4 森林疗养建筑设计 |
4.3.5 森林疗养辅助设施设计 |
4.3.6 森林疗养标识系统设计 |
4.4 森林疗养产品设计 |
4.4.1 森林疗养产品体系设计 |
4.4.2 森林疗养行程安排 |
4.5 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韩国济州岛西归浦国立自然休养林 |
5.1.1 项目概况 |
5.1.2 基地规划设计策略借鉴 |
5.2 日本东京奥多摩町“登计小径” |
5.2.1 项目概况 |
5.2.2 基地规划设计策略借鉴 |
5.3 德国巴凳·威利斯赫恩疗养地 |
5.3.1 项目概况 |
5.3.2 基地规划设计策略借鉴 |
5.4 丹麦纳卡蒂亚森林疗愈园 |
5.4.1 项目概况 |
5.4.2 基地规划设计策略借鉴 |
5.5 日本宫崎县日之影町森林疗养基地 |
5.5.1 项目概况 |
5.5.2 基地规划设计策略借鉴 |
5.6 小结 |
6 大田县赤头坂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 |
6.1 项目概况 |
6.1.1 政策背景解读 |
6.1.2 项目区位及区域概况 |
6.1.3 基地概况 |
6.1.4 社会经济条件 |
6.1.5 市场分析 |
6.2 场地分析 |
6.2.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6.2.2 林地类型分析 |
6.2.3 道路分析 |
6.2.4 疗法因子分析 |
6.3 森林疗养基地建设条件分析 |
6.3.1 基地建设条件分析 |
6.3.2 森林疗养基地已有设施建设概况 |
6.3.3 SWOT分析 |
6.4 规划设计思路 |
6.4.1 规划设计依据 |
6.4.2 规划目标与定位 |
6.4.3 规划原则 |
6.4.4 挑战与策略 |
6.5 总体规划 |
6.5.1 规划结构 |
6.5.2 疗法分区 |
6.5.3 功能分区 |
6.6 森林疗养设施专题设计 |
6.6.1 步道选线与设计 |
6.6.2 疗法场所分区设计 |
6.7 专项规划设计 |
6.7.1 植物规划设计 |
6.7.2 交通规划设计 |
6.7.3 竖向设计 |
6.7.4 水系规划设计 |
6.7.5 建筑概念规划 |
6.7.6 服务设施规划 |
6.7.7 标识系统设计 |
6.7.8 产品设计 |
6.7.9 环境容量计算 |
6.7.10 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录 |
(2)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国有林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口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口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儿童活动特征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儿童活动特征国内研究现状 |
1.2.3 自然体验国外研究现状 |
1.2.4 自然体验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儿童活动特征研究 |
2.1 活动主体研究 |
2.1.1 儿童 |
2.1.2 儿童年龄划分 |
2.2 儿童活动特征 |
2.2.1 活动时间 |
2.2.2 活动空间 |
2.2.3 活动体能 |
2.2.4 活动尺度 |
2.2.5 活动动机 |
2.3 儿童游戏基础研究 |
2.3.1 儿童游戏的概念 |
2.3.2 儿童游戏的类别 |
3 森林环境的特征和体验方式研究 |
3.1 森林景观资源的特征 |
3.2 森林环境与儿童的关系 |
3.2.1 远离自然的不利影响 |
3.2.2 接触森林的有利影响 |
3.3 森林景观体验模式 |
3.3.1 感知类审美体验模式 |
3.3.2 认知型学习体验模式 |
3.3.3 参与类实践体验模式 |
3.4 森林体验体系构成要素 |
3.4.1 体验景观塑造 |
3.4.2 体验活动策划 |
3.4.3 解说系统组织 |
4 案例研究与分析 |
4.1 美国杰斯特公园儿童自然游乐园 |
4.1.1 项口简介 |
4.1.2 可参考借鉴之处 |
4.2 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植物园儿童花园 |
4.2.1 项口简介 |
4.2.2 可参考借鉴之处 |
4.3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儿童乐园 |
4.3.1 项目简介 |
4.3.2 可参考借鉴之处 |
4.4 德国EINS+ALLES (ONE+ALL)感官公园 |
4.4.1 项目简介 |
4.4.2 可参考借鉴之处 |
4.5 北京八达岭森林公园森林体验中心 |
4.5.1 项目简介 |
4.5.2 可参考借鉴之处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策略 |
5.1 设计原则 |
5.1.1 生态性原则 |
5.1.2 以儿童为本原则 |
5.1.3 包容性原则 |
5.1.4 因地制宜原则 |
5.1.5 安全性原则 |
5.1.6 整体性原则 |
5.2 预期口标 |
5.2.1 缓解儿童的“自然缺失症” |
5.2.2 推动儿童的高素质发展 |
5.2.3 满足不同年龄儿童的活动需求 |
5.3 森林体验景观塑造方法 |
5.3.1 选址与布局 |
5.3.2 交通系统设计 |
5.3.3 森林体验景观设计 |
5.4 森林体验活动方案策划 |
5.5 森林体验解说系统组织 |
6 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 |
6.1 项口概况 |
6.1.1 项口背景 |
6.1.2 区位分析 |
6.1.3 交通分析 |
6.1.4 土地利用现状 |
6.1.5 风景资源分析 |
6.1.6 SWOT分析 |
6.2 规划愿景 |
6.2.1 规划理念 |
6.2.2 规划策略 |
6.3 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景观塑造 |
6.3.1 总体结构 |
6.3.2 功能分区 |
6.3.3 分区规划 |
6.3.4 交通规划 |
6.3.5 竖向规划 |
6.3.6 水系规划 |
6.3.7 设施规划 |
6.3.8 植物规划 |
6.4 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活动策划 |
6.4.1 综合型活动 |
6.4.2 单一型活动 |
6.5 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解说组织 |
6.5.1 人员配备 |
6.5.2 解说设施 |
6.6 用地平衡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图集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3)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研究 ——以南靖土楼世遗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
1.3.1 核心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地域特征相关研究 |
1.4.2 传统村落水系景观相关研究 |
1.4.3 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
1.4.4 研究综述总结 |
1.5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5.3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闽西南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自然与人文景观背景研究 |
2.1 闽西南自然条件特征 |
2.1.1 区位及气候特征 |
2.1.2 地形及水文特征 |
2.1.3 动植物资源种类 |
2.2 闽西南人文环境特征 |
2.2.1 开发建制沿革 |
2.2.2 经济发展历史 |
2.2.3 闽客文化交融 |
2.2.4 文化遗产众多 |
2.3 南靖土楼世遗村落概况 |
2.3.1 石桥村 |
2.3.2 河坑村 |
2.3.3 塔下村 |
2.3.4 南欧村 |
2.3.5 梅林村 |
2.3.6 云水谣(璞山、官洋、坎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靖土楼传统村落对闽西南水系的适应机制研究 |
3.1 闽西南水系特征 |
3.1.1 水系结构特征 |
3.1.2 水情特征 |
3.1.3 景观感受特征 |
3.2 南靖土楼传统村落对水系的适应机制分析 |
3.2.1 村落选址与山水环境 |
3.2.2 总体布局与溪流形态 |
3.2.3 村落水系与理水用水 |
3.2.4 传统活动与滨水空间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闽西南传统村落水系景观要素地域特征提取——以河坑村为例 |
4.1 河坑村水系景观格局及其对村落空间构成的影响 |
4.1.1 水系景观格局分析 |
4.1.2 依托水系的聚落形态分析 |
4.1.3 传统理水手法分析 |
4.2 河坑村水系景观构成要素地域特征提取 |
4.2.1 溪流形态 |
4.2.2 滨水植被 |
4.2.3 驳岸形态 |
4.2.4 滨水构筑 |
4.2.5 滨水动态人文景观 |
4.3 典型水系景观节点分析 |
4.3.1 水口 |
4.3.2 “添丁坟” |
4.3.3 “三叠瀑” |
4.3.4 “双瀑布” |
4.4 南靖其它土楼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典型构成要素特征分析 |
4.4.1 石桥村临溪外向型土楼及成因分析 |
4.4.2 塔下村多种尺度的滨水院落分析 |
4.4.3 南欧村特色滨水建筑的空间分析 |
4.4.4 云水谣溪边大榕树群独特性分析 |
4.4.5 不同族源村落水口桥差异比较分析 |
4.4.6 本节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闽西南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
5.1 水系景观地域特征保护与发展基本思路 |
5.1.1 现状问题与挑战 |
5.1.2 相关案例学习及启示 |
5.1.3 基本思路:保护发展地域特征共性与个性 |
5.2 水系景观地域特征“宏观-中观-微观”层级式保护体系 |
5.2.1 构建基本策略框架,衔接宏观-中观-微观策略 |
5.2.2 宏观层面基本策略:加强保护与管理 |
5.2.3 中观层面基本策略:维护村落格局,传承理水智慧 |
5.2.4 微观层面基本策略:保护特色要素,鼓励村民参与 |
5.3 微观尺度水系景观要素地域特征保护与发展指引 |
5.3.1 保护溪流形态特征,恢复水生态 |
5.3.2 保护特色滨水植被,丰富水岸植被带 |
5.3.3 延续传统驳岸形式,进行生态化改造 |
5.3.4 建立滨水构筑指引,统一协调景观风貌 |
5.3.5 优化滨水活动空间,提升场地活力 |
5.3.6 尊重村落水景核心要素,强化个性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总结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4)基于功能湿地理论的福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以泉州市碧坑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基金项目 |
1.2 研究对象、内容、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对象及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特色之处 |
1.4.1 研究特色 |
1.4.2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4.3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福建传统村落概述 |
2.1 福建传统村落特征分析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域文化 |
2.1.3 整体格局 |
2.1.4 传统建筑 |
2.1.5 湿地结构 |
2.2 样本选择 |
2.2.1 选择说明 |
2.2.2 典型性选择 |
2.3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3.1 功能湿地理论 |
2.3.2 景观生态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碧坑村传统村落特征分析 |
3.1 碧坑村村落地域环境概况 |
3.1.1 碧坑村村落自然环境 |
3.1.2 碧坑村村落人文环境 |
3.1.3 碧坑村村落社会环境 |
3.2 碧坑村村落人居格局特征 |
3.2.1 村落布局特征 |
3.2.2 功能及生态特征 |
3.3 碧坑村村落建筑与湿地 |
3.3.1 建筑特征 |
3.3.2 建筑与湿地关系 |
3.3.3 湿地类属及其特色 |
3.4 碧坑村村落现状与问题 |
3.4.1 碧坑村村落现状 |
3.4.2 碧坑村村落问题 |
3.4.3 碧坑村对自身发展的诉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村落湿地系统构建 |
4.1 碧坑村湿地资源分析 |
4.1.1 湿地分布 |
4.1.2 湿地要素 |
4.2 湿地系统等级网络研究 |
4.2.1 村落湿地等级分类 |
4.2.2 村落湿地系统网络构建 |
4.2.3 构建后预测效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村落湿地人居一体化 |
5.1 功能湿地视角下的村落保护与发展特征 |
5.2 湿地系统与村落生产空间一体化 |
5.2.1 村落生产空间类型及特征 |
5.2.2 村落生产空间与湿地的耦合 |
5.3 湿地系统与村落生活空间一体化 |
5.3.1 道路对湿地的适应性 |
5.3.2 居住与湿地的紧密性 |
5.3.3 景观与湿地的一体性 |
5.3.4 公共空间与湿地的结合性 |
5.4 湿地系统与村落生态空间一体化 |
5.4.1 传统村落湿地廊道 |
5.4.2 传统村落湿地斑块 |
5.4.3 传统村落湿地基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传统村落湿地人居保护发展策略 |
6.1 保护村落物质空间形态 |
6.1.1 保护村落湿地空间格局 |
6.1.2 保护村落传统风貌 |
6.2 保护村落湿地生态 |
6.3 延续村落湿地文化功能 |
6.4 结合湿地资源满足多元需求发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 福建传统村落资料(随机100个村落)——览表 |
附录 B 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城市河流型湿地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河流湿地资源 |
1.1.2 河流湿地面临的威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对湿地保护和规划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释义 |
2.1.1 湿地 |
2.1.2 湿地公园及城市湿地公园 |
2.1.3 河流湿地的定义及特点 |
2.2 城市河流型湿地公园 |
2.3 研究现状 |
2.3.1 国外对湿地保护和规划的研究 |
2.3.2 国内对湿地保护和规划的研究 |
2.4 总结 |
第三章 国内案例分析 |
3.1 辽宁大汤河国家湿地公园 |
3.1.1 公园概况 |
3.1.2 设计策略 |
3.1.3 生态修复措施 |
3.2 浙江黄岩永宁公园 |
3.2.1 概况 |
3.2.2 设计战略 |
3.3 实地调研——以南宁市民生广场滨水景观为例 |
3.3.1 公园内部景观设计 |
3.3.2 公园内部生态建设 |
3.3.3 存在问题和解决建议 |
3.4 总结 |
第四章 城市河流型湿地公园营造特点 |
4.1 相关理论 |
4.1.1 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理论 |
4.1.2 海绵城市理论 |
4.1.3 低影响开发理念 |
4.2 城市河流型湿地公园的特征 |
4.2.1 生态功能的多样性 |
4.2.2 河流湿地景观空间独特性 |
4.3 城市河流型湿地公园设计原则总结 |
4.3.1 水安全原则——提倡水环境的安全性 |
4.3.2 尊重场地自然原则——强调生态优先与自然保护 |
4.3.3 景观特色原则——结合人文、地域及历史 |
4.3.4 以人为本原则——注重景观的功能性与使用安全性 |
4.4 河流型湿地公园设计策略营造 |
4.4.1 项目解读和场地的分析及利用 |
4.4.2 生态理念下的空间营造方向 |
4.4.3 驳岸设计 |
4.4.4 组织交通分析 |
4.4.5 植物景观营造 |
4.4.6 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
第五章 抚州市抚河湿地公园现状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建设背景 |
5.1.2 区位分析 |
5.1.3 设计范围 |
5.1.4 上位规划分析 |
5.1.5 项目区域条件概况 |
5.2 场地现状解读 |
5.2.1 周边交通分析 |
5.2.2 场地周边高程分析 |
5.2.3 水文环境现状 |
5.2.4 规划防洪线 |
5.2.5 环境现状分析 |
5.2.6 基地未来定位分析 |
第六章 抚河湿地公园设计探究 |
6.1 总体规划 |
6.1.1 设计结构 |
6.1.2 设计目标 |
6.2 总平面图 |
6.3 分区设计 |
6.4 交通分析 |
6.5 景观结构分析 |
6.6 主要节点设计效果 |
6.7 专项设计 |
6.7.1 驳岸设计 |
6.7.2 海绵设施建设 |
6.7.3 植物配置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图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泗阳县六塘河水环境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2.3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阐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阐述 |
2.1.1 水环境 |
2.1.2 水环境治理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协同治理理论 |
第三章 泗阳县六塘河水环境治理的现状 |
3.1 泗阳县六塘河水环境现状 |
3.1.1 六塘河水资源现状 |
3.1.2 六塘河水环境污染现状 |
3.2 六塘河水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 |
3.2.1 成立专门管理机构 |
3.2.2 实行督查考评制度 |
3.2.3 开展综合整治 |
3.2.4 引导公众参与监督 |
3.3 现阶段六塘河水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 |
3.3.1 总体评价 |
3.3.2 水质变化情况 |
第四章 泗阳县六塘河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六塘河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
4.1.1 治水主体职责不清、协同不足,缺乏整体联动 |
4.1.2 企业缺乏环保意识,参与治理不积极 |
4.1.3 社会组织作用发挥有限 |
4.1.4 公众参与度不高 |
4.2 六塘河水环境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治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
4.2.2 水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市场治理模式运用不足 |
4.2.3 社会组织参与协同治理缺位,导致协同乏力 |
4.2.4 公众参与合作机制不完善,缺乏协同治理的动力 |
4.2.5 基层环保执法力量薄弱与执法协作不足 |
第五章 泗阳县水环境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 |
5.1 加强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协调,构建水环境协同治理体系 |
5.1.1 加强地方政府及部门之间的联动 |
5.1.2 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 |
5.1.3 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
5.1.4 强化政府与公民个人之间的通力合作 |
5.2 加强政府考核与激励机制,增强水环境协同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5.2.1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
5.2.2 完善政绩考核体制,实行环境问责制 |
5.2.3 建立水环境治理正向激励制度 |
5.3 鼓励公众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水环境协同治理 |
5.3.1 增强个人环保意识并参与水环境协同治理 |
5.3.2 畅通公众参与水环境协同治理渠道 |
5.3.3 加强社会组织培育 |
5.3.4 建立水环境协同治理信息共享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河长制实践与发展探讨 ——以安溪县河长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局限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研究局限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江河治理实践与研究 |
2.2 我国河长制的由来及现状 |
2.2.1 我国河长制的由来 |
2.2.2 我国河长制的现状 |
2.3 河长制的相关研究 |
2.4 河长制的理论基础 |
2.4.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
2.4.2 水资源有效利用理论 |
2.4.3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3章 安溪县河长制的现状及取得成效 |
3.1 安溪县河长制现状 |
3.1.1 安溪县河长制的管理建设 |
3.1.2 安溪县河长制的制度建设 |
3.1.3 安溪县流域主要面源污染物情况 |
3.2 安溪县河长制取得的成效 |
3.2.1 水质方面 |
3.2.2 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方面 |
3.2.3 水污染防治方面 |
3.2.4 水生态修复方面 |
3.2.5 河湖管理保护监管方面 |
3.2.6 宣传方面 |
3.2.7 安溪县河长制的特色做法 |
第4章 安溪县河长制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
4.1 安溪县河长制存在的不足 |
4.1.1 工作积极性较低,行政任务繁多 |
4.1.2 各方面资金投入不足 |
4.1.3 人员数量质量仍需加强 |
4.1.4 各方面水污染、水环境治理有待提升 |
4.1.5 宣传教育需要更加深入 |
4.1.6 水资源软路径缺乏 |
4.2 原因分析 |
第5章 安溪县河长制与我国其他典型地区河长制比较分析 |
5.1 无锡市河长制实施的措施与成效 |
5.1.1 无锡市河长制实践的政策支持 |
5.1.2 无锡市河长制实践的技术支持 |
5.1.3 无锡市河长制实践的社会支持 |
5.2 福建省大田县的河长制实践 |
5.2.1 大田县的环境、行政和产业特点 |
5.2.2 大田县河长制的治理策略 |
5.2.3 大田县推行河长制的成效 |
5.3 安溪县河长制与其他典型地区河长制的对比分析 |
第6章 对策建议 |
6.1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落实领导主体责任 |
6.2 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
6.3 提升专业水平和素质,抓好河长制队伍建设 |
6.4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强水环境保护管理 |
6.5 加大社会公众监督,建立健全全民参与模式 |
6.6 创新水资源管理软路径,完善环境保护标准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基于城乡空间重构背景下的乡村绿道规划设计应用研究 ——以义乌义杭线和佛低线(陈店村-杭畴小学路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研究 |
1.1.2 城乡空间差异 |
1.1.3 城乡融合探索 |
1.1.4 乡村绿道在城乡空间重构下的作用以及意义 |
1.1.4.1 重组城乡破碎自然生态空间 |
1.1.4.2 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
1.1.4.3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绿道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绿道研究动态 |
1.3.1.1 欧洲主要绿道建设研究动态 |
1.3.1.2 美国绿道建设研究进展 |
1.3.2 国内乡村绿道规划建设理论以及研究动态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文献检索分析法 |
1.4.2.2 田野调查分析法 |
1.4.2.3 AHP层次分析法 |
1.4.2.4 比较分析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案例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空间特征 |
2.1.2 乡村空间特征 |
2.1.3 空间重构作用 |
2.1.4 绿道 |
2.1.5 乡村绿道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乡一体化 |
2.2.2 线性景观 |
2.2.3 绿道规划设计理论 |
2.2.4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
2.2.5 景观生态学 |
2.2.6 人居环境学 |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
2.3.1 国外相关案例研究 |
2.3.1.1 卢布尔雅那市环城绿道 |
2.3.1.2 安卡拉绿道 |
2.3.2 国内相关案例研究 |
2.3.2.1 游憩类—广州增城绿道 |
2.3.2.2 人文类—福建大田县城乡绿道 |
2.3.2.3 生态类—台州仙居·永安溪绿道 |
2.3.2.4 产业类—成都温江绿道 |
2.3.3 研究启示 |
3 基于城乡重构空间背景下的乡村绿道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
3.1 统筹城乡关系 |
3.1.1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
3.1.2 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
3.1.2.1 村镇集体经济产业化 |
3.1.2.2 乡村环境现代化 |
3.1.2.3 农民素质市民化 |
3.1.2.4 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 |
3.2 城乡空间重构思路 |
3.2.1 城乡空间重构的构思起点 |
3.2.2 城乡空间重构的结构设想 |
3.2.3 城乡空间重构的结构论证 |
3.2.4 城乡空间重构引导介质的提出—乡村绿道 |
3.3 乡村绿道营建与城乡空间重构的耦合性分析与作用 |
3.3.1 乡村绿道与城乡空间重构的耦合性分析 |
3.3.2 乡村绿道与城乡空间重构的耦合性关系 |
3.3.3 乡村绿道与城乡空间重构的耦合性作用 |
3.3.3.1 乡村绿道网形态建设 |
3.3.3.2 乡村绿道网空间建设 |
3.3.3.3 乡村绿道网功能建设 |
3.3.3.4 乡村绿道网景观建设 |
3.4 乡村绿道规划设计研究内容 |
3.4.1 规划设计原则 |
3.4.1.1 乡土性原则 |
3.4.1.2 因地制宜原则 |
3.4.1.3 生态保护性原则 |
3.4.1.4 公众参与性原则 |
3.4.2 乡村绿道选线 |
3.4.3 乡村绿道设计布局 |
3.4.4 乡村绿道主题特征 |
3.4.4.1 构建生态廊道,保护山水资源—生态宜居型 |
3.4.4.2 串联人文景观,塑造文化廊道—历史宜文型 |
3.4.4.3 强化景观节点,构建游憩廊道—景观宜游型 |
3.4.4.4 打造产业廊道,实现集约发展—特色宜业型 |
3.4.5 乡村绿道层次分析法构建 |
3.4.5.1 乡村绿道评价因子确定 |
3.4.5.2 乡村绿道资源评价模型建立 |
3.4.5.3 评价模型对乡村绿道的建设参考 |
3.4.6 配套基础设施规划 |
4 基于城乡空间重构背景下的乡村绿道规划设计实践应用 |
4.1 上位规划 |
4.1.1 义乌市上位规划衔接 |
4.1.2 义乌市上位规划对乡村绿道建设启示 |
4.2 项目背景分析 |
4.2.1 项目区位 |
4.2.2 项目概况 |
4.2.2.1 沿线周边优势资源分析 |
4.2.2.2 现状优势资源对乡村绿道的建设作用 |
4.2.2.3 乡村绿道现状问题分析 |
4.2.2.4 小结 |
4.3 义杭线和佛低线(陈店村—杭畴小学路段)建设思路 |
4.3.1 设计主题策划 |
4.3.2 设计策略 |
4.3.2.1 内部激活:促进乡村绿道各项功能的植入 |
4.3.2.2 平衡调控:刚性控制与弹性调适相结合 |
4.3.3 乡村绿道的功能性定位 |
4.3.3.1 城乡共享游憩 |
4.3.3.2 城乡交通重组 |
4.3.3.3 城乡产业联动 |
4.3.3.4 文化传承 |
4.3.3.5 生态改善 |
4.3.4 乡村绿道的景观形态构成 |
4.3.4.1 点状景观 |
4.3.4.2 线性景观 |
4.3.4.3 面域景观 |
4.4 义杭线和佛低线(陈店村—杭畴小学路段)“四宜”营建途径 |
4.4.1 沿线村庄生态宜居建设策略 |
4.4.1.1 各类用地关系的空间整合 |
4.4.1.2 建筑风貌美感度提升 |
4.4.1.3 园林绿化和种植池 |
4.4.1.4 水资源保护 |
4.4.1.5 慢行道景观 |
4.4.1.6 微气候生态绿廊建设 |
4.4.2 沿线村庄历史宜文建设策略 |
4.4.2.1 传统历史人文资源的活化应用 |
4.4.2.2 节约型乡土元素表达 |
4.4.3 沿线村庄景观宜游建设策略 |
4.4.3.1 地域景观资源挖掘 |
4.4.3.2 “一村一品”景观建设 |
4.4.3.3 配套基础设施设计 |
4.4.4 沿线村庄特色宜业建设策略 |
4.4.4.1 产业发展定位 |
4.4.4.2 “一村一业”经济格局 |
4.4.4.3 沿线三产联动发展模式 |
4.4.4.4 旅游产业化模式开发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标附录及来源 |
附录二 表格附录及来源 |
附录三 指标权重问卷表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利用效率耦合诊断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全球资源环境与区域协调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
1.1.2 中国高质量发展对资源环境优化配置提出更高要求 |
1.1.3 现代化国土空间治理需要资源环境诊断技术的支撑 |
1.1.4 福建省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亟需开展资源环境研究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与研究进展 |
2.1 概念界定 |
2.1.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
2.1.2 资源环境利用效率 |
2.1.3 耦合诊断 |
2.2 相关理论 |
2.2.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关理论 |
2.2.2 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相关理论 |
2.2.3 能值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
2.3.2 资源环境利用效率 |
2.3.3 能值分析研究进展 |
2.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资源环境耦合诊断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关键资源环境要素分析 |
3.1.1 土地资源要素分析 |
3.1.2 水资源要素分析 |
3.1.3 生态要素分析 |
3.1.4 环境要素分析 |
3.2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解构 |
3.2.1 基于原生性和获得性的复合承载能力 |
3.2.2 基于能值的环境负载率 |
3.3 资源环境利用效率解构 |
3.3.1 投入-产出-污染三维分析 |
3.3.2 综合效率与分解效率 |
3.4 资源环境综合承效的耦合诊断 |
3.4.1 区域资源环境的总体水平—承效积 |
3.4.2 区域资源环境的变化强度—承效率 |
3.4.3 区域资源环境的相对水平—相对承效指数 |
第四章 资源环境耦合诊断的研究方法体系 |
4.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计量方法 |
4.1.1 复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计量模型 |
4.1.2 基于能值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计量模型 |
4.1.3 综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集成方法 |
4.2 资源环境利用效率计量方法 |
4.2.1 资源环境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投入-产出-污染类型 |
4.2.3 SBM-Undesirable模型 |
4.3 资源环境耦合诊断计量方法 |
4.3.1 承效积计量方法 |
4.3.2 承效率计量方法 |
4.3.3 相对承效指数计量方法 |
4.4 基于能值的数据换算方法 |
4.5 其他分析方法 |
第五章 福建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时空格局 |
5.1 研究区域与数据 |
5.1.1 研究区域基本特征 |
5.1.2 研究数据 |
5.2 复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时空分布格局 |
5.2.1 原生性承载能力 |
5.2.2 获得性承载能力 |
5.2.3 复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
5.3 基于能值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时空分布格局 |
5.3.1 福建省域空间主要能值项目的总体水平 |
5.3.2 能值自给率、废弃率与负载率 |
5.4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集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福建省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的时空格局 |
6.1 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的总体特征 |
6.1.1 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 |
6.1.2 分解效率的贡献变化特征 |
6.2 不同资源环境利用方式下的综合效率变化 |
6.2.1 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污染”组合类型变化特征 |
6.2.2 基于资源环境“投入-产出-污染”组合的综合效率变化特征 |
6.3 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的时空格局 |
6.3.1 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的空间演变特征 |
6.3.2 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福建省资源环境综合状态耦合诊断 |
7.1 福建省资源环境的综合状态 |
7.1.1 资源环境的总体水平 |
7.1.2 资源环境的变化强度 |
7.1.3 资源环境的相对水平 |
7.2 资源环境综合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
7.2.1 承载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
7.2.2 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
7.2.3 综合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 |
7.3 分区诊断及优化建议 |
7.3.1 重症地区诊断与优化 |
7.3.2 中症地区诊断与优化 |
7.3.3 轻症地区诊断与优化 |
7.3.4 亚健康区诊断与优化 |
7.3.5 健康地区诊断与优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3 创新点、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创新点 |
8.3.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实施河长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D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研究法 |
(三)归纳演绎法 |
(四)学科交叉分析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本文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河长制 |
二、流域综合管理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责任政府理论 |
二、政府失灵理论 |
三、合作治理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案例分析:福建省D县实施河长制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福建省D县实施河长制的背景、运行机制及取得的成效 |
一、福建省D县实施河长制的背景 |
二、福建省D县河长制的运行机制 |
三、福建省D县河长制工作取得的成效 |
第二节 福建省D县河长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政策执行过程中再决策随意性高 |
二、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
三、社会配合度低 |
四、考核实效不强 |
第三节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一、立法体系不完善 |
二、过度依赖行政权力 |
三、多元共治机制不健全 |
四、绩效评价体系不成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长制的地方经验及启示 |
一、河长制的地方经验 |
二、河长制地方经验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效推进河长制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法律保障制度构建 |
一、完善河长制相关立法 |
二、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制度 |
三、加强联合执法 |
第二节 夯实河长制的运行基础 |
一、完善河长制的权力设计 |
二、提升河长制工作专业化水平 |
三、强化资金保障 |
第三节 建立完整的公众参与机制 |
一、加强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 |
二、优化多元主体合作共治模式 |
三、提高公众参与治理的主动性 |
第四节 建立政府、第三方机构、公众三个维度的考核评价体系 |
一、建立科学的行政考核机制 |
二、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 |
三、引入社会(公众)参与考评 |
四、完善考核奖惩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大田县水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失眠疗愈为导向的森林疗养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大田县赤头坂国有林场为例[D]. 谢潇萌.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基于儿童活动特征的森林体验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以福建省三明市赤头坂国有林场为例[D]. 冯甜.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研究 ——以南靖土楼世遗村落为例[D]. 李舒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功能湿地理论的福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以泉州市碧坑村为例[D]. 张金镛. 华侨大学, 2020(01)
- [5]城市河流型湿地景观设计研究[D]. 文茜. 广西大学, 2020(02)
- [6]泗阳县六塘河水环境协同治理研究[D]. 王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7]河长制实践与发展探讨 ——以安溪县河长制为例[D]. 王晓英. 集美大学, 2020(08)
- [8]基于城乡空间重构背景下的乡村绿道规划设计应用研究 ——以义乌义杭线和佛低线(陈店村-杭畴小学路段)为例[D]. 姚陈.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9]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利用效率耦合诊断 ——以福建省为例[D]. 王佳韡.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10]实施河长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福建省D县为例[D]. 林婧.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