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李盖虎,彭迎霞[1](2022)在《“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维度及路径》文中研究表明"双高计划"是国家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和质量工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双高计划"建设的进程和成效。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是指高职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拓展自身知识体系,培养专业能力,升华专业精神,实现从非专业化到专业化转变的活动与过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涵盖三个维度、十三个领域、四十九项指标。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路径可从坚定正确价值取向、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健全评价激励机制等层面进行积极探索。
李坤宏[2](2022)在《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的原则、问题及路径》文中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基于类型教育定位,加强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发展通道的重要途径。新时期统筹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资源,落实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必须明确其原则,即坚持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能力培养的贯通性、职业素养的一致性、培养模式的整体性。针对当前我国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方面面临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割裂、专业体系衔接不畅、课程体系匹配度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脱节等关键问题,需要从整体上规划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构建中高职专业建设协同机制、一体化设计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增强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衔接力度等方面着手推动解决。
王锐杰[3](2021)在《创新加工类企业管理新思路》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通过对大型机械制造加工类企业的薪酬绩效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该类企业薪酬绩效管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从内外部薪酬绩效水平调查来看,其仍需通过内部薪酬绩效的完善与优化,提升整体管控水平,从而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期待本次研究能够为大型机械制造加工类企业的薪酬绩效管理,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游明伦[4](2021)在《人的心灵成长:新时代高职教育创新驱动一流发展的新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的本质及其终极价值在于点亮人的智慧光芒,促进人的心灵成长,帮助和促进人的精神的圆满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新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来看,"双高"视域下的人才培养工作把"促进人的高素质全面发展"放在重要位置,把心智技能培育作为"铸魂育人、卓越成才"的重要内容及其核心质量标签。基于此,新时代高职教育"时代新人"的培养必然呼唤新的教育实践及其理论创新。反思高职教育实践及其发展历程,因受"工具理性"扩张的利益驱动影响,其在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高职教育价值取向偏离完整的人的教育方向,以及心智培育与心灵成长生态环境及其机制缺失的突出问题,影响和制约着高职教育走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及其路径选择。对此,文章基于人的心智培育及其心灵成长的视角,重点从"新时代教育变革:时代新人呼唤心智觉醒的一流高职教育" "人的心智培育缺失:高职教育走向一流高质量发展的‘痛点’" "工具理性扩张加剧:高职教育实施创新驱动一流发展的隐忧" "强化心灵教育变革:高职教育实现高质量一流发展的新思路"四个方面,就新时代高职教育如何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一流高质量发展进程进行深入浅出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究。
赵国宏,罗宇晨,江汛,肖玲,叶永沛,陈梅芬,傅蕙君,徐扬蕾,李达[5](2021)在《“互联网+”背景下人才培养与育人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育人模式的科学应用,具有非常典型的时代性以及现代性,必须充分结合社会环境的变革以及发展,积极主动地推动育人模式的实践与创新。在信息技术全面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业已步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入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反哺着育人模式。为此,在实践育人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应充分依托大数据技术来进行信息的分析以及搜集整合等工作,行之有效地进行育人教育服务和教育治理;积极创设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着力打造良好育人环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通过重构教学目标、建设优质资源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职业素养,实现信息技术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深度融合。
王军,杨洋[6](2021)在《“双高”建设视角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问题与路径》文中研究表明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是"双高"建设的重要内容,而高水平双师队伍的建设,重在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基于"双高"建设的视角,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旨向,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服务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为依归。现阶段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保障机制不健全、目标功利化与标准模糊、内生动力缺乏等问题。为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充足的资源保障;制定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与标准;推动校内与校外培养相结合,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专业素养。
周保明[7](2021)在《新时期黑龙江省高层次职业教育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依然[8](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研究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梁晨[9](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胡月媚[10](2021)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问题研究 ——以江西省高职生为例》文中提出
二、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1)“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维度及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双高计划”的缘起 |
二、“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特征 |
(一)信息技术的融入性 |
(二)办学模式的融合性 |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融通性 |
三、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的三个维度 |
(一)专业知识维度 |
(二)专业能力维度 |
(三)专业精神维度 |
四、“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创新 |
(一)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坚持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正确的价值取向 |
第一,彰显思想价值。 |
第二,挖掘育人价值。 |
第三,重塑社会价值。 |
(二)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
第一,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 |
第二,制定(修订)全国统筹性政策措施。 |
第三,创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 |
第四,加大经费投入。 |
(三)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创新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培训模式 |
第一,建立与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系。 |
第二,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
第三,引导与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 |
(四)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健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激励机制 |
第一,落实政策措施。 |
第二,建立健全评价制度。 |
第三,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激励机制。 |
五、结语 |
(2)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的原则、问题及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的原则 |
1. 坚持培养目标的层次性。 |
2. 坚持能力培养的贯通性。 |
3. 坚持职业素养的一致性。 |
4. 坚持培养模式的整体性。 |
二、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的问题 |
1. 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割裂,阻碍中高职教学体系贯通。 |
2. 中高职专业体系衔接不畅,阻碍中高职贯通培养机制构建。 |
3. 中高职课程体系匹配度低,制约中高职贯通培养教学成效。 |
4. 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脱节,影响中高职贯通培养质量提升。 |
三、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的路径 |
1. 完善顶层设计,整体规划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 |
2. 强化中高职专业体系对接,构建中高职专业建设协同机制。 |
3. 一体化设计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健全中高职贯通培养教学体系。 |
4. 增强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衔接力度,形成“一张网”质量评价制度体系。 |
(3)创新加工类企业管理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研究目的 |
●方法 |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
结果 |
●员工薪酬绩效满意度的整体调查结果 |
●影响员工内部薪酬绩效满意度的相关因素 |
●影响员工外部薪酬绩效满意度的相关因素 |
结论 |
(4)人的心灵成长:新时代高职教育创新驱动一流发展的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新时代教育变革:时代新人呼唤心智觉醒的一流高职教育 |
三、人的心智培育缺失:高职教育走向一流高质量发展的“痛点” |
(一)心智培育的核心地位缺失 |
(二)“心智品质”培养存在机制缺失 |
(三)环境的灵性意义建构缺失 |
(四)智慧人才培养思想缺失 |
四、工具理性扩张加剧:高职教育实施创新驱动一流发展的隐忧 |
五、强化心灵教育变革:高职教育实现高质量一流发展的新思路 |
(一)把心灵成长作为高职人才培养新目标 |
(二)正确认知灵性教育人才培养特征 |
(三)科学构建以灵商为核心的心灵成长培养体系 |
(6)“双高”建设视角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问题与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双高”建设视角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 |
(一)坚守育人本质,以“立德树人”为旨向 |
(二)凸显实用性,以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 |
(三)注重综合专业素养,以“双师型”教师专业水平为目标 |
(四)兼顾社会服务属性,以服务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为依归 |
二、当前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保障机制不健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缺乏足够的资源支持 |
(二)目标功利化与标准模糊并存,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明确清晰的指向 |
(三)内生动力缺乏,高职教师自主提升专业能力的积极性不足 |
(四)知识结构不合理,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知识能力素质多重“瓶颈” |
三、“双高”建设视角下推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
(一)加强机制建设,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充足的资源保障 |
(二)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定科学的目标与标准 |
(三)健全激励制度,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赋能 |
(四)校内与校外培养相结合,全面提升高职教师队伍的综合专业素养 |
四、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维度及路径[J]. 李盖虎,彭迎霞.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的原则、问题及路径[J]. 李坤宏. 教育与职业, 2022(02)
- [3]创新加工类企业管理新思路[J]. 王锐杰. 人力资源, 2021(22)
- [4]人的心灵成长:新时代高职教育创新驱动一流发展的新路径[J]. 游明伦. 铜仁学院学报, 2021(04)
- [5]“互联网+”背景下人才培养与育人策略研究[J]. 赵国宏,罗宇晨,江汛,肖玲,叶永沛,陈梅芬,傅蕙君,徐扬蕾,李达. 中国电化教育, 2021(08)
- [6]“双高”建设视角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问题与路径[J]. 王军,杨洋. 教育与职业, 2021(14)
- [7]新时期黑龙江省高层次职业教育建设研究[D]. 周保明.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
- [8]新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研究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D]. 张依然.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9]“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研究[D]. 梁晨.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10]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问题研究 ——以江西省高职生为例[D]. 胡月媚. 东华理工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