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轻工业杂志编委名录(论文文献综述)
罗彦平[1](2009)在《中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野生植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各种物质资源,涉及从食品、医药、保健品、木材、花卉、能源到工农业原料等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随着利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野生植物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其物种和资源蕴藏量都急剧下降,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发展趋势。可见,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之间存在着较大矛盾,如何在保护好野生植物资源不受破坏的基础上,充分的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另外,从资源分布上看,野生植物资源多分布在老少边穷的地区,丰富的资源却没能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发展动力,而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化的实现,将成为促进这些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同时,产业化的实现将有效的促进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缓解资源压力,可见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化的全面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对我国野生资源产业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将为我国野生植物利用走上产业化的道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对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及产业化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特点进行概括。(2)探究我国野生植物利用的发展历程及演变,分析不同阶段野生植物利用特点。(3)利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知识,对野生植物的利用和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其中包括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布局、产业市场、产业结构、产业组织模式、产业政策。(4)在产业分析结果基础上提出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战略。在研究方法上,论文以资源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结合统计学、生态学知识,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结论包括:(1)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是一个内容丰富,构成复杂的产业。其丰富的内涵决定了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化应当包含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市场、产业结构、产业组织模式以及产业政策5方面要点。(2)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而在不同阶段中,政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决定作用。(3)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布局与资源禀赋情况具有较大的相关性。现有的资源禀赋情况决定了我国野生植物利用的地区不平衡性特点。(4)我国野生植物市场体系还处在发育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的发展。(5)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构成的复杂性及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产业组织模式的多样性,目前单一的产业组织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产业的快速发展,而构建多样的组织模式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需要。(6)产业中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分析发现,目前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水平还很低,处在产业形成阶段向成长阶段的转变时期。(7)产业政策在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与导向作用,但是由于目前产业政策不完整造成了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缓慢发展甚至是停滞发展。(8)在分析基础上,文章创造性的构建出了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的总体框架,提出了野生植物发展战略,通过空间布局的合理规划,产业市场的完善、产业组织模式的创新以及产业政策保障体系的建立,为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韩嵩[2](2008)在《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价值计量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野生动物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不仅为早期人类提供了基本的食物、衣服,并且提供了我们至今赖以生存的粮食和畜禽的种源。我国与野生动物资源紧密相关的产业有野生动物养殖、传统医药、特种皮革、民族乐器、工艺品制造、观赏旅游等,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尽管如此,我国长期对野生动物资源价值的忽视使得野生动物资源的数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且下降的速度在加快,野生动物资源的状况不容乐观,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资源空心化现象。本文以野生动物的价值构成分类研究为切入点,旨在通过对野生动物价值的分类及价值内涵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设计野生动物各类价值的计量方法、计量指标和指标计算公式,增强人们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意识的同时,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野生动物资源的补偿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引言,概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框架、内容和方法,勾勒出了本研究的概貌。第二章对本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加以界定和论述,并对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加以综述,为后文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三章概述了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价值构成分类体系,明确了各价值类别的内涵,并进一步提出进行野生动物资源主导价值的选择,对选择的必要性和选择步骤进行说明。第四章对野生动物价值计量方进行设计并构建了方法体系,为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五章结合第四章设计的方法,构建了野生动物价值计量指标体系,并设计了具体的指标计算公式。第六章选择案例物种大熊猫和野猪,结合调查数据对案例物种的价值进行具体计算。第七章对全文的一些研究结论加以总结,指出了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不足之处及下一步的研究展望。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借鉴了较为主流和前沿的资源价值评价和评估的研究方法。一方面,采取定性研究系统详细地的说明野生动物的价值构成分类体系;另一方面采取模型设计对野生动物的价值计量方法和计量公式进行设计;最后,采取定量的方法计算了案例物种的价值。本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1)较为全面的开展野生动物资源价值的计量研究,包括价值构成分类研究、价值计量方法体系设计和计量指标体系设计;(2)较为系统详细的对野生动物价值内涵进行研究说明;(3)较为系统构建野生动物价值计量方法体系;(4)首次较为系统详细的构建野生动物价值计量指标体系,并对指标的具体计量公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对很难量化的野生动物的形象价值、文化美学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教育价值等进行计量方法的设计和指标的说明;(5)首次对备受关注的两个物种大熊猫和野猪的主导价值进行计量。由此可见,本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对同类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进一步优化野生动物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陈万丰[3](2007)在《红帮人物事迹述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红帮人物陈康标和蒋海良的生平事迹。陈康标的突出贡献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三进学校,为服装教育事业和服装科技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二是上世纪90年代他在服装质检方面作了许多实务工作;三是热心社会工作,关心服装事业的发展。蒋海良的突出贡献在于女装设计,在上世纪80年代,他在上海第一服装厂期间,设计了许多女装款式,是上海服装业内公认的名设计师。
胡再德[4](2005)在《澳大利亚中国学研究 ——借鉴·引进·本土化》文中研究表明澳大利亚中国学是一种跨学科的中国问题研究。虽然澳大利亚的中国学起步比较晚,但是,它的发展十分迅速。1952年费子智(Charles Patrick Fitzgerald)《中国革命》(Revolution in China)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澳大利亚中国学开始引起世界的关注。1971年1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成功举办第28界国际汉学会议,扩大了澳大利亚中国学在整个海外中国学界的影响。目前,澳大利亚高等院校从事中国研究的专家至少有400名,他们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莫纳什大学和悉尼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悉尼大学是澳大利亚中国研究的两个中心,特别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它集中了40多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全面的和顶级水平的现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之一。该校于1970年在太平洋研究院内设立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目前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研究机构。该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The China Journal)杂志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好评。澳大利亚中国研究协会(Chinese Studie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和澳大利亚亚洲研究协会(Asian Studies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是全国性的研究协会,每两年举行一次的学术讨论会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本国的中国学家,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国学家参加的盛会。总之,澳大利亚中国学已经成为海外中国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应该得到学术界足够的重视。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澳大利亚中国学史的研究还很不够,本文旨在对澳大利亚中国学做系统深入的考察。 本文主要考察澳大利亚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不涉及澳大利亚研究中国文学艺术、法律和军事等其他方面的内容。文章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澳大利亚中国学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传统汉学的产生、现代中国学的确立、中国学的繁荣和中国学的继续发展。对于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以具有代表性的影响澳大利亚中国学发展方向的中国学家及其着作为个案,进行具体分析,同时,还对各个发展阶段作整体的概括和说明,做到点面结合。借鉴、引进和本土化是本文的一条主线,它贯穿于澳大利亚中国学发展的全过程。 通过研究,本文力图理顺澳大利亚中国学兴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线索,勾画出澳大利亚中国学发展的思想轨迹。通过对澳洲中国学家及其代发作的评价,揭示澳大利亚中国学发展的原因及其特点,阐述澳大利亚中国学在整个海外中国
徐境阳[5](2021)在《民国时期漆画代表性人物研究 ——兼论民国漆画特点》文中提出进入到20世纪以来,在新文化潮流的带领下,众多艺术领域都有了全新的发展和突破,漆艺也包括在内,民国时期,传统漆画不仅在技法上有了新的风格和样式,还突破了对器物的依附性,从绘画的角度建立了全新的艺术种类——漆画。漆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漆艺家、画家们共同努力开拓的结果。李芝卿、沈福文和雷圭元便是其时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在思想、技术方面为漆画的形成带来了机遇和可能性,他们是现代漆画文化的开拓者,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首先对民国时期主要三位代表性人物的个人经历进行了梳理;其次,结合历史因素、成才经历、画面结构、色彩运用等资料,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他们各自的漆画风格及其形成诱因;最后,从主题、材料技法、构图、色彩四大方面,总结了民国时期漆画的绘画特点,并分析传统漆艺到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转变表现。在本文研究过程中,发现关于民国时期漆画方面资料较为欠缺,关于代表性艺术家的许多漆艺和漆画作品已无从查证了,笔者只能从各类文献中相互比对印证,寻踪溯源,力图对民国时期漆画代表性人物及整体特点进行较全面的分析论述。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丰富先飞漆画的理论研究,并为更多漆画学习者提更相应的材料依据。
陶健[6](2018)在《《战时日本》杂志对战时日本的认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时日本》杂志由“战时日本研究会”在1938年所创。在发行的四年时间中,《战时日本》杂志对处于战争时期的日本展开持续报道与研究,使得国人得以深入认识和了解日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研究史料。此刊的对日本研究,使得国人得以见识到一个战时日本,坚定了日本帝国主义必将失败的信念,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战时日本》杂志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对日研究期刊,留下了丰富的资料。深化对此刊的认识和研究,有助于我们今天了解当时对日研究特点和深度,更有利于深化今天的民国史研究。本文依托影印原件这一材料,对《战时日本》杂志开展分析和解读,力图为当今人们了解抗战时期中国对日研究提供参照。本文从基本情况、作者群和文章类别、对战时日本政局研判、对日本战时社会观察以及研究特点这五个方面来考察《战时日本》杂志。本文从基本情况、作者群和文章类别分析《战时日本》杂志的基础信息,分析此刊当时的运营情况与作者群,展示《战时日本》杂志的基本面貌。本文从对战时日本政局研判、对日本战时社会观察两个角度,分别探讨《战时日本》杂志所刊文章的研究水平和内容。这两部分是全文分析此刊研究水平最深入的地方。最后本文分析《战时日本》杂志对日研究的特点,认为其对日研究具有独立性和多元性的特质。本文对《战时日本》杂志的考察,既有从宏观方面把握,也有从细节方面观察。本文从宏观方面,把握《战时日本》杂志对日研究的方向和广度,从细节方面观察其对日研究的深度和特点。
段诗乐[7](2016)在《工业场地改造类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意产业是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作为参与调整城市产业结构的一种重要经济结构,正活跃在世界各大城市的经济体系中,近年来备受关注,作为物质载体的创意产业园由此在各地大规模地涌现,而公共空间作为最能体现创意产业园特色的组成部分,是最具研究价值的对象之一。其中,工业场地改造类创意产业园是我国创意产业园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城市废弃地更新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较大的开发建设潜力。本文以工业场地改造类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不仅探讨了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共性设计要点,还重点发掘其内在的后工业景观属性。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三个方面。第一,笔者结合文献阅读、案例研究与实地调研,针对国内外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的现状,从宏观的布局模式、中观的基本分类和微观的景观要素三个层面入手,对公共空间进行了全面的基础性研究,并由此概括了公共空间的城市特征、场地特征和生态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第二,针对本研究对象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公共空间设计原则,分别是人性包容性原则、艺术实践性原则和生态可持续性原则。第三,基于以上三个设计原则,提出七个设计策略:基于人性包容性原则,将满足人的需求作为设计依据,提出营造宜人空间、传承场地文脉两个设计策略;基于艺术实践性原则,将艺术作为公共空间塑造的手段,提出融合多元化艺术、兼顾物理环境艺术化设计、纳入城市事件与公众活动三个设计策略;基于生态可持续性原则,将可持续性作为公共空间的设计核心,提出修复场地生态系统、构建低成本景观2个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案例,归纳出每项策略的设计内容、应用范畴、应用方式、技术路线等,初步构建出一套针对本研究对象的设计体系。公共空间设计是国内创意产业园建设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本文尝试从人性化、艺术化和生态化的角度出发,总结一套适用于工业场地改造类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与手法,希望为我国未来创意产业园的建设提供些许有益的思路。
何乃柱[8](2013)在《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实践与理论建构》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期,各种社会冲突迭起,社区成为了新时期社会问题和民族问题的聚焦点。社会工作如何立足于社区回应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学术界对民族社会工作的系统性研究还很薄弱,民族社会工作在中国整体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国内民族社区中开展的社会工作实践还比较少,有关社会工作应用于民族社区的研究(即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研究)还较为单薄、不够深入、不够系统。以民族社区为切入点,探讨社会工作如何应用于民族社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研究是一次探索性尝试。本文以建构主义、证据为本和行动研究为研究范式,采用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和参与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民族社区社会工作开展了系列的探讨:一是对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相互关系进行界定,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简评。二是初步梳理了社会工作在国内外民族社区的发展史和实践史。三是立足于中国城市基层民族社区的现实处境,探讨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城市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如何介入城市社区少数民族困境群体的社区照顾服务。四是立足于中国农村社会,探讨了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农村民族社区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探讨社会工作介入灾害管理时的文化敏感问题,分析了社会工作如何在基层民族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五是立足于民族社区,建构民族社会工作的哲学思想、价值观、伦理规范、理论、知识和实务体系等。六是探讨了社会工作在中国多民族情境下的本土化问题。文末,笔者还基于田野调查探讨社会工作如何介入中国境内的外国族裔社区。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当社会工作遇到少数民族时,民族社会工作就出现了。民族社会工作是应用社会工作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协助少数民族个体、群体、组织、社区和社会解决各种问题的、专业的助人活动。民族社区社会工作是指社区里的民族社会工作,也就是社会工作在民族社区中的应用。2.国外的民族社会工作实践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其实践和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原住民和移民中的少数族裔,反压迫、反歧视、民族敏感是其主要视角。研究成果集中于英美两国,多为宏大叙事,缺乏系统的、基于社区的深度研究,且许多成果尚未翻译到国内。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被认为是国内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起点,但至今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尚未进入主流视野、研究队伍薄弱,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概念和理论层面的探讨,缺乏系统的和实操性的成果,立足于某一具体的民族社区的研究更少。3.民族社会工作的学科基础主要是社会工作而非民族学。遵照国外社会工作的传统和基于社会工作实践视角,本文认为广义上的民族社区如城乡民族聚居社区、少数民族散杂居社区及中国境内的外国族裔社区也是民族社会工作的实践和研究对象。4.学术界普遍认为,西方社会工作最早是由美国传教士步济时(John Stewart Burgess)于1909年借由北京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的社会工作处于发展加速期。西方社会工作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已有与本土文化相契合的、有效的、制度化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包括民政等行政性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从事的具有社会工作性质的工作等。助人自助的目标、长期性的助人活动、接受过社会工作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培训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助人活动的重要标准。5.民族社会工作主要面对的是发展和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本土民族社区的多个实践个案的研究认为,社会工作可以成为城市社区民族工作乃至统战工作的新力量;社会工作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穆斯林长者服务等方面可大有作为;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能力是社会工作介入重大灾害救援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民族文化作为地方性知识可以被社会工作充分利用于开展基层社区治理。6.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民族社区社会工作亦是如此。西方社会工作、行政性的本土性社会工作、民间性的本土性社会工作及社会组织的本土实践等都是中国社会工作营养来源。多源流性是中国社会工作结构的重要特点。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宗教和文化的多元、区域文化的差别等使社会工作针对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民族社区应用时,必须面对多重的实务系统。作为西方舶来品的社会工作体系在中国情境下急需进行本土性的、整体性的、系统性的建构。7.中西方国家社会文化土壤的差异、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要求、西方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嵌入式发展现状等使社会工作的中国本土化成为必然,并需处理好西方社会工作与中国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关系。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路径具有多元性。社会工作应用于中国的民族社区可能面临多次本土化的任务,并以服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为重要目标,对民族社会工作教育也提出了诸多要求。
孙帅[9](2013)在《都市型绿道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后工业社会时期,全球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抱有更新的需求。都市型绿道及其网络的规划设计,是设计师在应对诸如城市生态资源缺乏、城市环境恶化、历史文脉断裂以及公共空间不足等城市问题时的有效工具和手段。论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论证总结和实践思考的研究方法,具有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较高的学术研究起点以及合理的研究方向。本论文首先分析了都市型绿道的研究背景,并对其名词来源、含义、特征以及与相关概念的辨析进行了研究。其次,论文通过概述的方法回顾了绿道理论的发展脉络,为论文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再次,论文总结了构建都市型绿道的5个核心策略思想,即景观生态学思想,综合分析与整合实施思想,多用途、多功能相容思想,构建和维护连通性的思想以及对城市环境的适应性思想,并依次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接下来,论文在分析不同学者对绿道类型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都市型绿道分类方法与原则,并对每种类型的构建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具体类型包括:按照都市型绿道的不同功能类型,分为以历史人文资源保护为主要目标、以生态保护为主要目标和以游憩为主要目标构建的都市型绿道等3种类型。按照构建都市型绿道所依托的不同资源类型,分为依托城市水资源、依托城市废弃地、依托城市生产绿地或道路绿地构建的都市型绿道等3种类型。然后,论文对都市型绿道网络的构建要点和管理方法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总结。最后,归纳出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创新点和应用前景,指出在都市型绿道规划设计领域中,仍然可以继续深入探讨的内容和方向。论文在研究国内外实际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更加合理的都市型绿道规划设计意见,对于国内马上将要进行的都市型绿道建设具有前瞻性价值和指导意义。同时,论文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规划师、设计师和城市建设决策者们更多关注都市型绿道。
聂建军[10](2012)在《云南包装印刷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二五”期间,随着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云南包装印刷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经济发达省份的包装印刷企业已把触角伸入云南包装印刷市场,使得省内包装印刷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因此,对如何有效发挥政府、行业和企业的作用,引导和培育云南包装印刷产业集群式发展进行理论探索和研究,对促进云南包装印刷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相结合的角度,首先以详实的数据分析了云南包装印刷产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利用PEST方法分析和讨论了云南包装印刷产业宏观环境与发展趋势,并根据云南包装印刷产业所面临的风险和发展机遇以及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SWOT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云南包装印刷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原则,并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推行产业集聚、构建包装印刷产业群等对策,着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包装印刷企业,不断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好“两种资源”,力争在2015年,将我省建设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具有一定规模的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实现云南包装印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上海轻工业杂志编委名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轻工业杂志编委名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2 研究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野生植物管理与保护研究 |
2.1.2 野生植物利用研究与实践 |
2.1.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研究 |
2.1.4 已有研究的评述 |
2.2 基本理论基础 |
2.2.1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 |
2.2.2 产业经济学 |
2.2.3 区域经济学 |
2.3 本章小结 |
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化的内涵界定 |
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1.1 野生植物 |
3.1.2 产业及野生植物利用产业 |
3.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分类 |
3.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特征 |
3.4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化的分析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的过程分析 |
4.1 我国野生植物利用发展历程 |
4.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发展阶段 |
4.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3.1 管理体制方面 |
4.3.2 技术方面 |
4.3.3 市场方面 |
4.3.4 其他方面 |
4.4 本章小结 |
5 资源禀赋与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空间布局分析 |
5.1 资源禀赋与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布局的关系 |
5.2 资源禀赋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
5.3 我国资源禀赋区域特点分析 |
5.3.1 相关资源禀赋区域分布情况 |
5.3.2 相关资源禀赋分布特点 |
5.4 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空间布局分析 |
5.4.1 野生植物的采收利用型产业区域分布 |
5.4.2 野生植物的栽培利用型产业区域分布 |
5.4.3 野生植物的加工利用型产业区域分布 |
5.4.4 野生植物的游憩、科研、宣教型产业区域分布 |
5.4.5 我国野生植物资源利用产业布局特点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发展动力与市场发育分析 |
6.1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动力分析 |
6.1.1 野生植物利用的收益动力 |
6.1.2 野生植物消费与需求动力 |
6.1.3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动力 |
6.2 野生植物市场发育分析 |
6.2.1 主要市场的类型及特点 |
6.2.2 影响野生植物市场的因素 |
6.2.3 野生植物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
6.3 本章小结 |
7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结构及产业发展的水平分析 |
7.1 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结构分析 |
7.1.1 野生植物采收利用型产业 |
7.1.2 野生植物栽培利用型产业 |
7.1.3 野生植物加工利用型产业 |
7.1.4 野生植物游憩、科研、宣教相关产业 |
7.2 我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结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7.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水平及限制因素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中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分析 |
8.1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特点 |
8.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的演进 |
8.2.1 促进产业组织模式演进的因素 |
8.2.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模式的演进过程 |
8.3 现有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政策分析 |
9.1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政策及特点 |
9.1.1 产业政策的基本构成 |
9.1.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政策的特点 |
9.2 产业政策的重要性 |
9.3 现有的相关产业政策 |
9.3.1 资源管理政策 |
9.3.2 产业发展政策 |
9.3.3 市场和贸易政策 |
9.4 现有产业政策中问题分析 |
9.5 本章小结 |
10 中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对策 |
10.1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空间布局对策 |
10.1.1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空间布局变化规律 |
10.1.2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最优布局原则 |
10.1.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的最优布局构建思路 |
10.2 野生植物市场体系构建对策 |
10.2.1 野生植物完整市场体系的重要作用 |
10.2.2 野生植物市场体系的构成 |
10.2.3 政府市场调节机制的建立 |
10.2.4 野生植物市场体系构建 |
10.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的构建对策 |
10.3.1 产业组织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
10.3.2 最优产业组织模式构建原则 |
10.3.3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组织模式的构架 |
10.4 野生植物利用产业保障体系的构建对策 |
10.4.1 制度保障 |
10.4.2 风险保障 |
10.4.3 组织保障 |
10.4.4 资金保障 |
10.5 本章小结 |
11 案例研究——福建省明溪县红豆杉利用产业分析 |
11.1 明溪县概况 |
11.1.1 明溪县自然资源概况 |
11.1.2 野生植物利用情况 |
11.2 明溪县红豆杉利用基本情况 |
11.2.1 红豆杉利用基本情况 |
11.2.2 红豆杉利用产业分析 |
11.3 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
11.4 本章小结 |
12 研究结论及展望 |
12.1 研究结论 |
12.2 政策建议 |
12.3 主要创新点 |
12.4 研究展望 |
12.5 体会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价值计量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2 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野生动物(Wildlife) |
2.1.2 价值(Value) |
2.1.3 计量(Estimation) |
2.2 理论基础 |
2.2.1 价值理论 |
2.2.2 资源经济学理论 |
2.2.2.1 直接市场法 |
2.2.2.2 间接市场法 |
2.2.2.3 虚拟市场法 |
2.2.3 野生动物管理学理论 |
2.2.4 统计方法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2.3.1 野生动物资源价值计量理论基础的研究 |
2.3.1.1 劳动价值论 |
2.3.1.2 效用价值论 |
2.3.1.3 能值理论 |
2.3.1.4 其他理论 |
2.3.2 野生动物资源价值构成分类研究 |
2.3.2.1 从野生动物的功能和用途角度研究野生动物资源价值的分类 |
2.3.2.2 从受益主体的角度研究野生动物资源价值的分类 |
2.3.2.3 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野生动物资源价值的分类 |
2.3.3 野生动物资源价值计量研究 |
2.3.3.1 国外野生动物资源价值计量研究 |
2.3.3.2 国内野生动物资源价值计量研究 |
2.3.3.3 国内外野生动物资源价值计量方法的研究 |
2.3.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小结 |
3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价值构成分类体系的构建 |
3.1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现状 |
3.1.1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现状 |
3.1.2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利用的现状 |
3.2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价值构成分类体系的构建 |
3.2.1 价值体系构建的原则 |
3.3.2 我国野生动物价值构成分类体系的构建及价值内涵 |
3.3.2.1 我国野生动物价值构成分类体系框架 |
3.3.2.2 野生动物资源的价值内涵说明 |
3.3 野生动物资源主导价值的选择 |
3.3.1 野生动物资源主导价值选择的必要性 |
3.3.2 野生动物资源主导价值选择的步骤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体系构建 |
4.1 野生动物资源价值计量方法及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 野生动物资源价值计量方法体系构建 |
4.2.1 野生动物资源的正价值的计量方法 |
4.2.1.1 野生动物资源利用价值的计量方法 |
4.2.1.2 野生动物资源非利用价值的计量方法 |
4.2.2 野生动物资源负价值的计量方法 |
4.2.2.1 野生动物资源造成的经济损失 |
4.2.2.2 野生动物资源造成的非经济损失 |
4.2.3 野生动物价值计量方法体系 |
4.3 本章小结 |
5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价值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计算因子的分析说明 |
5.1 野生动物资源价值计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2 野生动物资源价值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野生动物资源正价值计量指标的测度、分析和说明 |
5.3.1 商业价值计量指标的测度及说明 |
5.3.1.1 野生动物活体价值 |
5.3.1.2 野生动物产品价值 |
5.3.1.3 野生动物形象价值 |
5.3.2 游憩价值计量指标的测度及说明 |
5.3.2.1 消费者支出 |
5.3.2.2 消费者剩余 |
5.3.3 生态价值计量指标的测度及说明 |
5.3.3.1 维持食物链平衡的价值 |
5.3.3.2 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
5.3.4 科学研究价值计量指标的测度及说明 |
5.3.4.1 野生动物基准价格 |
5.3.4.2 科学价值级别系数 |
5.3.5 教育价值计量指标的测度及说明 |
5.3.5.1 参观公众教育基地的价值 |
5.3.5.2 阅读常识性出版物的价值 |
5.3.5.3 浏览电子信息的价值 |
5.3.6 文化美学价值计量指标的测度及说明 |
5.3.6.1 美观度级别系数 |
5.3.6.2 文化度级别系数 |
5.3.7 存在价值、选择价值和遗产价值计量指标的测度及说明 |
5.3.7.1 选择价值 |
5.3.7.2 存在价值 |
5.3.7.3 遗产价值 |
5.4 野生动物资源负价值计量指标的测度、分析和说明 |
5.4.1 直接经济损失计量指标的测度及说明 |
5.4.1.1 农作物的经济损失 |
5.4.1.2 林木的经济损失 |
5.4.1.3 林果的经济损失 |
5.4.1.4 牧草的经济损失 |
5.4.1.5 家畜家禽的经济损失 |
5.4.1.6 人的经济损失 |
5.4.1.7 事故的经济损失 |
5.4.2 间接经济损失计量指标的测度及说明 |
5.4.2.1 交通运输业的损失 |
5.4.2.2 服务业的损失 |
5.4.2.3 批发零售业的损失 |
5.4.2.4 旅游业的损失 |
5.4.2.5 其它行业的损失 |
5.4.3 防治费用支出指标的测度及说明 |
5.4.4 生态功能损失计量指标的测度及说明 |
5.4.4.1 涵养水源的损失 |
5.4.4.2 保育土壤的损失 |
5.4.4.3 净化水质的损失 |
5.4.4.4 固碳制氧的损失 |
5.4.4.5 净化空气的损失 |
5.4.5 生产生活损失计量指标的测度及说明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价值计量案例研究 |
6.1 案例物种选取依据 |
6.2 数据的获得 |
6.3 我国大熊猫资源价值计量案例研究 |
6.3.1 我国大熊猫的基本情况 |
6.3.1.1 大熊猫的起源与演化 |
6.3.1.2 大熊猫的资源状况 |
6.3.1.3 大熊猫的栖息地及自然保护区 |
6.3.2 大熊猫主导价值的确定 |
6.3.3 大熊猫资源价值的计量 |
6.3.3.1 大熊猫的商业价值 |
6.3.3.2 大熊猫的游憩价值 |
6.3.3.3 大熊猫的生物多样性价值 |
6.3.3.4 大熊猫的教育价值 |
6.3.3.5 大熊猫的科研价值 |
6.3.3.6 大熊猫的文化美学价值 |
6.3.3.7 大熊猫的非使用价值 |
6.3.3.8 大熊猫的总价值 |
6.4 我国野猪资源价值计量案例研究 |
6.4.1 我国野猪的基本情况 |
6.4.1.1 野猪的特征和分布 |
6.4.1.2 野猪的习性 |
6.4.1.3 野猪的利用现状 |
6.4.2 野猪主导价值的确定 |
6.4.3 野猪资源价值的计量 |
6.4.3.1 野猪的商业价值 |
6.4.3.2 野猪的生物多样性价值 |
6.4.3.3 野猪的科学研究价值 |
6.4.3.4 野猪的文化美学价值 |
6.4.3.5 野猪的非使用价值 |
6.4.3.6 野猪造成的农作物损失 |
6.4.3.7 野猪造成的生产生活损失 |
6.4.3.8 野猪的总价值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7.3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澳大利亚中国学研究 ——借鉴·引进·本土化(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及选题缘由 二、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困难 三、文章的主旨、结构和主要内容 四、文章的创新与突破 第一章 |
澳大利亚传统汉学的起步 一、澳大利亚人对中国的早期认识 二、澳大利亚传统汉学的产生 第二章 |
澳大利亚中国学的初步确立 一、戴维斯对中国文化的研究 二、费子智对中国革命史的研究 三、泰维斯对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 四、澳大利亚中国学确立的原因与条件 第三章 |
澳大利亚中国学的繁荣 一、一批中国学研究机构、刊物的出现和发展 二、王赓武等学者的华侨华人史研究 三、陈佩华的中国社会史研究 四、冯兆基等学者的辛亥革命史研究 五、赖特等学者的中国经济史研究 六、澳大利亚中国学繁荣的原因与条件 第四章 |
澳大利亚中国学的继续发展 一、澳大利亚中国学的继续发展 二、奈特等学者的毛泽东思想研究 三、古德曼的中国政治与社会研究 四、安戈与中国研究的组合主义模式 五、费约翰等学者的中国民族主义研究 六、澳大利亚中国学继续发展的原因与条件 结语 一、澳大利亚中国学的特点 二、澳大利亚中国学发展与若干相关因素 三、澳大利亚中国学的局限性与面临的困难 附录:参考文献 后记 |
(5)民国时期漆画代表性人物研究 ——兼论民国漆画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论题提出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漆画背景与代表性人物 |
一、漆艺发展的历史 |
二、民国时期走向漆画实践的探索者 |
(一)雷圭元:传统教育下的火花 |
(二)李芝卿:远赴日本一心向学 |
(三)沈福文:留学归国不忘初心 |
注释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漆画实践者的创作作品 |
一、雷圭元:工艺美术守护者 |
(一)狂野自由的视觉冲击 |
(二)返璞归真的绘画造型 |
二、李芝卿:技法的灵魂舵手 |
(一)传统漆艺和散点透视的碰撞 |
(二)技法运用的千变万化 |
三、沈福文:毙而后已般的研究精神 |
(一)引人遐想的意境表达 |
(二)传统造型艺术的再现 |
注释 |
第四章 代表性人物对漆画发展的贡献和作用 |
一、对漆画做出的艺术贡献 |
(一)雷圭元:中西合璧 |
(二)李芝卿:别开一格的观察方法 |
(三)沈福文:承前启后 |
二、对漆画起到的促进作用 |
(一)雷圭元:冲破了思想上的羁绊 |
(二)李芝卿:促进了技法多样化 |
(三)沈福文:桃李满天下 |
注释 |
第五章 民国时期漆画的艺术特点 |
一.主题的时代性与人文情怀 |
二、技法、材料创新性与绘画性 |
三、构图的兼容性与开放性 |
四、色彩的统一性与再现性 |
五、实用性向装饰性的转变 |
注释 |
结论 |
附录:年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战时日本》杂志对战时日本的认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理论方法 |
第一章 《战时日本》杂志的基本情况 |
第一节 近代的日本研究杂志概况 |
第二节 宋斐如与《战时日本》杂志的创办 |
第三节 《战时日本》杂志的运营 |
第二章 《战时日本》杂志作者群和文章类别 |
第一节 作者群分析 |
第二节 栏目与文章类别 |
第三章 《战时日本》杂志对战时日本政局的研判 |
第一节 军政层面 |
第二节 外交层面 |
第三节 “南进”战略与太平洋战争 |
第四章 《战时日本》杂志对日本战时社会的观察 |
第一节 社会经济 |
第二节 对青山和夫和日本妇女的特写 |
第三节 日本社会生活的特写 |
第五章 《战时日本》杂志的研究特点 |
第一节 独立性 |
第二节 多元性 |
第三节 专业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战时日本》杂志目录 |
(7)工业场地改造类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业废弃地的更新 |
1.1.2 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与拓展 |
1.1.3 国内创意产业园的大量建设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拓展后工业景观与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类型 |
1.2.2 促进国内创意产业园景观良性建设 |
1.3 研究对象与范畴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1.4.1 国外研究与实践 |
1.4.2 国内研究与实践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相关背景与理论研究 |
2.1 后工业景观相关概述 |
2.1.1 后工业景观概念 |
2.1.2 工业废弃地概述 |
2.1.3 工业遗产概述 |
2.2 创意产业及创意产业园相关概述 |
2.2.1 创意产业概述 |
2.2.2 创意产业园概述 |
2.3 城市公共空间相关概述 |
2.3.1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
2.3.2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要素 |
2.3.3 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的概述 |
2.4 相关理论及思想研究 |
2.4.1 场所理论 |
2.4.2 艺术 |
2.4.3 生态主义 |
3 工业场地改造类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基础研究 |
3.1 宏观层面——公共空间布局模式 |
3.1.1 中心式 |
3.1.2 轴线式 |
3.1.3 辐射式 |
3.1.4 组团式 |
3.2 中观层面——公共空间基本类型 |
3.2.1 广场 |
3.2.2 庭院 |
3.2.3 街巷 |
3.2.4 绿地 |
3.2.5 屋顶平台 |
3.3 微观层面——公共空间景观要素 |
3.3.1 软质景观要素 |
3.3.2 硬质景观要素 |
3.4 公共空间特征 |
3.4.1 城市特征 |
3.4.2 场地特征 |
3.4.3 生态特征 |
4 工业场地改造类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
4.1 人性包容性原则 |
4.1.1 构建人性化空间 |
4.1.2 发掘场所精神 |
4.2 艺术实践性原则 |
4.2.1 营造艺术化景观 |
4.2.2 策划艺术活动 |
4.3 生态可持续性原则 |
4.3.1 修复受损环境 |
4.3.2 降低建造成本 |
5 基于人性包容性原则的公共空间设计策略与手法 |
5.1 营造宜人空间 |
5.1.1 边界 |
5.1.2 表面 |
5.1.3 遮盖 |
5.1.4 尺度 |
5.2 传承场地文脉 |
5.2.1 “并置”——存旧纳新 |
5.2.2 “转置”——塑旧呈新 |
5.2.3 “介置”——协调内外 |
6 基于艺术实践性原则的公共空间设计策略与手法 |
6.1 融合多元化艺术 |
6.1.1 波普艺术 |
6.1.2 装置艺术 |
6.1.3 极简主义 |
6.1.4 大地艺术 |
6.1.5 小结 |
6.2 兼顾物理环境艺术化设计 |
6.2.1 色彩景观设计 |
6.2.2 光环境景观设计 |
6.3 纳入城市事件与公众活动 |
6.3.1 纳入城市事件 |
6.3.2 策划园区活动 |
7 基于生态可持续性原则的公共空间设计策略与手法 |
7.1 修复场地生态系统 |
7.1.1 土壤修复 |
7.1.2 水体净化 |
7.1.3 植被再生 |
7.2 构建低成本景观 |
7.2.1 低建造——场地资源转化 |
7.2.2 低维护——后期管理养护 |
8 结语 |
8.1 主要研究成果 |
8.2 思考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实践与理论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 |
第二节 “民族社区”、“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等概念的界定 |
一、“民族”等概念的界定 |
二、社会工作实践中“民族社区”的界定 |
三、“民族社会工作”与“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等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社会工作中国本土化的研究回顾 |
二、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回顾 |
三、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在民族社区应用)研究回顾 |
四、相关研究简评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范式和方法 |
二、研究的假设与学理性思考 |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
上篇 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在国内外民族社区的实践史 |
第二章 社会工作在国内外民族社区的实践史 |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在国外民族社区的实践史 |
一、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起源与早期实践 |
二、社会工作在国外民族社区的实践与经验 |
第二节 社会工作在港澳台民族社区的实践回顾 |
一、港澳地区的民族社会工作发展脉络 |
二、台湾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脉络 |
三、台湾原住民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 |
第三节 社会工作传入中国及其在国内民族社区的实践史 |
一、社会工作“跟随着基督教青年会的脚步来到中国” |
二、国内社会工作教育史及其民族社区研究回顾 |
三、国内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及其民族社区实践史 |
中篇 社会工作在中国民族社区的现实任务与本土实践 |
第三章 社会工作在中国城市民族社区应用的探讨 |
第一节 多元视角下城市社区的少数民族与社会工作的任务 |
一、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城市社区与社区里的少数民族 |
二、城市化进程中社区的民族问题与社会工作的任务 |
三、城市化进程中社区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工作的任务 |
第二节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少数民族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的新探索 |
一、城市化进程中散杂居社区成为民族关系问题的敏感地带 |
二、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的探索:上海的实验 |
三、社会工作介入上海少数民族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的经验总结 |
四、社会工作介入散杂居社区民族工作:上海样本的全国意义 |
第三节 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困境群体的探讨:以社区照顾为视点 |
一、社区照顾的历史沿革、基本理论与社会工作的角色 |
二、少数民族孤残儿童的社区照顾:对兰州C组织的个案研究 |
三、穆斯林长者的社区照顾——从兰州样本到全国视野的探讨 |
四、社区照顾在中国城市民族社区实践的思考 |
第四章 社会工作在中国农村民族社区应用的探讨 |
第一节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探讨 |
一、农村民族社区的类型、文化特点与社会工作的任务 |
二、社会组织介入社区传统文化保护的启示:基于三个个案的分析 |
三、依托村运会保护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的启示:却西德哇村的故事 |
第二节 文化敏感与多民族社区中的灾害社会工作 |
一、灾害管理与灾害预备期的社会工作 |
二、民族文化敏感下灾害回应期的社会工作:以汶川地震救援等为例 |
三、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灾后短期安置与重建阶段的研究 |
第三节 转型期的农村民族社区治理与社会工作 |
一、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民族社区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
二、少数民族农牧村社区治理的本土实践:甘青滇三个案例的启示 |
三、社会转型加速期背景下的社会工作与基层民族社区治理创新 |
下篇 民族社区情境下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建构和本土化:以民族社区为视点 |
第五章 中国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基本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多源性、多场域与社会工作体系的重构 |
一、当前的中国社会工作结构的多源性 |
二、中国社会工作实务的多重场域性 |
三、多民族情境下的中国社会工作体系亟待尽快重新建构 |
第二节 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哲学与价值观体系的建构 |
一、中国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哲学思想体系的建构 |
二、中国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建构 |
三、中国多民族情境下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
第三节 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伦理体系的建构 |
一、西方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和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要求 |
二、中国木土的社会工作伦理规范和职业道德指引 |
三、多元民族情境下社会工作者的伦理规范和道德指引讨论 |
四、中国民族社区情境下的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讨论 |
第四节 民族社区情境下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体系建构 |
一、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建构 |
二、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讨论 |
三、民族社区情境下社会工作的实务体系讨论 |
第六章 社会工作在中国多民族情境下的本土化 |
第一节 社会工作本土化及其必然性分析 |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内涵 |
二、西方社会工作中国本土化的必然性分析 |
第二节 社会工作中国本土化的现实路径 |
一、“文化自觉”与社会工作的中国本土化 |
二、西方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和传播的路径特点 |
三、社会工作中国本士化的目标 |
四、本土化对中国民族社会工作教育的要求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录A文中图片、表格、案例索引 |
附录B社区“公益田野”与行动研究回顾(2002.5-2013.6) |
附录c笔者公益田野与行动研究照片(部分) |
附录D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E个人专业资质与荣誉 |
后记 |
(9)都市型绿道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后工业社会时期全球城市化发展的背景 |
1.2.2. 新中国城市化发展背景 |
1.2.3. 相关理论背景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释义 |
1.4.1. 绿道 |
1.4.2. 都市型绿道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 |
1.5.2. 案例分析 |
1.5.3. 论证总结 |
1.5.4. 实践思考 |
1.6.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 |
2. 绿道的理论与实践概述 |
2.1. 绿道的理论发展 |
2.2. 美国绿道理论与实践概述 |
2.3. 欧洲绿道理论与实践概述 |
2.4. 亚洲绿道理论与实践概述 |
2.5. 中国绿道理论与实践概述 |
2.6. 小结 |
3. 构建都市型绿道的核心策略思想 |
3.1. 都市型绿道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学思想 |
3.1.1. 廊道与都市型绿道 |
3.1.2. 生态网络与都市型绿道 |
3.2. 都市型绿道的综合分析与整合实施思想 |
3.2.1. 整合自然利益与人类需求 |
3.2.2. 整合保护框架与开发框架 |
3.2.3. 整合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 |
3.2.4. 整合多个相关学科的理念和研究工具 |
3.2.5. 整合资金与人力资源 |
3.3. 都市型绿道的多用途、多功能相容思想 |
3.3.1. 都市型绿道在生态方面的意义 |
3.3.2. 都市型绿道在环境方面的意义 |
3.3.3. 都市型绿道在景观方面的意义 |
3.3.4. 都市型绿道在经济方面的意义 |
3.3.5. 都市型绿道在社会方面的意义 |
3.3.6. 辩证分析 |
3.4. 都市型绿道构建和维护连通性思想 |
3.4.1. 土地“破碎”的原因 |
3.4.2. 连通性带来的好处 |
3.5. 都市型绿道对城市环境的适应性思想 |
3.6. 小结 |
4. 都市型绿道的主要类型 |
4.1. 国内外的绿道类型研究综述 |
4.1.1. 国内外学者对绿道类型的研究 |
4.1.2. 本文的都市型绿道分类方法与原则 |
4.2. 按照不同功能类型构建的都市型绿道 |
4.2.1. 以生态保护为主要目标的都市型绿道 |
4.2.2. 以历史人文资源保护为主要目标的都市型绿道 |
4.2.3. 以游憩为主要目标的都市型绿道 |
4.3. 按照不同资源类型构建的都市型绿道 |
4.3.1. 依托城市水资源构建的都市型绿道 |
4.3.2. 依托城市废弃地构建的都市型绿道 |
4.3.3. 依托城市生产绿地或道路绿地构建的都市型绿道 |
4.4. 小结 |
5. 都市型绿道网络的构建 |
5.1. 构建都市型绿道网络的必要性 |
5.1.1. 城市中的灰色肌理与灰色网络 |
5.1.2. 绿道网络与灰色网络的功能互补 |
5.1.3. 都市型绿道网络与城市绿地系统 |
5.2. 构建都市型绿道网络的基本步骤 |
5.2.1. 制定综合的都市型绿道网络目标 |
5.2.2. 收集并整理作为绿道资源的景观类型数据 |
5.2.3. 连接网络元素 |
5.2.4. 确定资源保护的优先级 |
5.2.5. 收集并处理反馈信息 |
5.3. 减轻线性交通设施对绿道网络的不良影响 |
5.3.1. 不良影响客观存在 |
5.3.2. 不良影响的类型分析 |
5.3.3. 减轻不良影响的设计方法 |
5.4. 依托都市型绿道网络构建自行车绿色出行系统 |
5.4.1. 绿道中的自行车道与城市非机动车道的区别 |
5.4.2. 自行车绿色出行系统的功能 |
5.4.3. 自行车绿色出行系统的构建要点 |
5.4.4. 自行车绿色出行系统的配套服务设施 |
5.4.5. “自行车公用”计划 |
5.4.6. 自行车绿色出行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
5.5. 小结 |
6. 都市型绿道网络的管理驱动 |
6.1. 都市型绿道网络管理的特征 |
6.1.1. 重视政府、经营单位和使用者的共同管理 |
6.1.2. 重视对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
6.1.3. 重视跨区域管理 |
6.1.4. 重视灵活性管理 |
6.1.5. 重视反馈管理 |
6.2. 都市型绿道网络管理的目标 |
6.2.1. 保障都市型绿道网络的连通性 |
6.2.2. 保障都市型绿道网络的生态服务功能 |
6.2.3. 兼顾人对绿道的社会和经济需求 |
6.3. 都市型绿道网络的管理机构 |
6.3.1. 管理维护机构的类型 |
6.3.2. 不同管理维护机构的组织方法 |
6.4. 都市型绿道网络管理体系的运作过程 |
6.4.1. 绿道项目的概念发起阶段 |
6.4.2. 绿道项目的目标制定和方案规划阶段 |
6.4.3. 绿道项目的建设阶段 |
6.4.4. 绿道项目的运行阶段 |
6.5. 都市型绿道网络管理的法规政策 |
6.6.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7.2. 论文研究的应用前景 |
7.3. 论文研究尚待深入之处 |
参考文献 |
插图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云南包装印刷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方法 |
1.3 论文的结构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产业组织理论 |
2.1.1 市场结构 |
2.2 产业结构理论 |
2.3 产业布局理论 |
2.4 产业发展理论 |
2.4.1 产业集群理论 |
2.4.2 产业链理论 |
2.4.3 比较优势理论 |
2.5 发展战略理论 |
2.5.1 核心竞争力理论 |
2.5.2 SWOT分析方法 |
2.6 区位优势理论 |
3 云南包装印刷产业宏观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云南包装印刷产业的政治环境 |
3.1.2 云南包装印刷产业的经济环境 |
3.1.3 云南包装印刷产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分析 |
3.1.4 云南包装印刷产业的技术环境分析 |
3.2 云南包装印刷产业的SWOT分析 |
3.2.1 优势分析 |
3.2.2 劣势分析 |
3.2.3 机会分析 |
3.2.4 威胁分析 |
4 云南包装印刷产业环境分析 |
4.1 国内外包装印刷产业发展概况 |
4.1.1 全球包装印刷产业发展现状 |
4.1.2 中国包装印刷产业概况及特点 |
4.2 云南包装印刷产业发展现状、特点 |
4.2.1 云南包装印刷产业基本概况 |
4.2.2 云南与其它省份包装印刷产业的比较 |
4.2.3 云南省包装印刷产业的主要特点 |
4.3 云南包装印刷产业结构分析 |
4.3.1 不同管理类型的印刷企业各项指标分析 |
4.3.2 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包装印刷企业各项指标分析 |
4.3.3 不同规模的包装印刷企业结构分析 |
4.4 云南省包装印刷产业区域布局和市场状况分析 |
4.4.1 云南省包装印刷产业的区域布局状况分析 |
4.4.2 云南省包装印刷产业的市场状况分析 |
4.5 云南省包装印刷设备状况分析 |
4.5.1 云南包装印刷设备数量分析 |
4.5.2 云南包装印刷产业装备特点分析 |
4.6 云南包装印刷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4.6.1 经济总量产业规模小 |
4.6.2 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
4.6.3 精细产品生产能力弱 |
4.6.4 经营生产管理水平低 |
4.6.5 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
5 云南包装印刷产业发展对策 |
5.1 云南包装印刷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原则 |
5.1.1 云南包装印刷产业发展的思路 |
5.1.2 云南包装印刷产业发展的原则 |
5.2 云南包装印刷产业发展的促进措施 |
5.2.1 借鉴国内包装印刷产业发展模式 |
5.2.2 发挥政府职能,培育产业集群 |
5.2.3 调整产业结构,推行产业集聚 |
5.2.4 调控区域布局,转变发展方式 |
5.2.5 兴建产业园区,扩大产业规模 |
5.2.6 做强龙头企业,增加经济总量 |
5.2.7 加速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 |
5.2.8 提高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
5.3 云南包装印刷企业发展的措施 |
5.4 云南包装印刷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5.4.1 扶持高端规模包装印刷企业发展的建议 |
5.4.2 扶持自主创新的包装印刷企业发展的建议 |
5.4.3 有序控制包装印刷企业重复建设的建议 |
5.4.4 充分发挥印刷行业协会作用的建议 |
6 结论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上海轻工业杂志编委名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野生植物利用产业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D]. 罗彦平.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2]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价值计量与应用研究[D]. 韩嵩.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3]红帮人物事迹述略[J]. 陈万丰.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3)
- [4]澳大利亚中国学研究 ——借鉴·引进·本土化[D]. 胡再德.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5]民国时期漆画代表性人物研究 ——兼论民国漆画特点[D]. 徐境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战时日本》杂志对战时日本的认识与研究[D]. 陶健.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7]工业场地改造类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段诗乐.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8]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实践与理论建构[D]. 何乃柱. 兰州大学, 2013(05)
- [9]都市型绿道规划设计研究[D]. 孙帅.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10]云南包装印刷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聂建军. 云南大学, 2012(08)
标签:野生动物保护组织论文;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论文; 野生动物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 动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