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论文文献综述)
袁晓彤[1](2021)在《针药联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针药联合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视力、视野指标及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等指标的影响,来评价其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并为针药联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程超过2周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ischemicoptic neuropathy,NAION)患者88例(170眼),通过随机数字表分成三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28例,针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30例,针刺+氢溴酸樟柳碱片剂组30例。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治疗方案为: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取该药物2ml,于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日1次;针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治疗方案为: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基础上行针刺治疗;针刺+氢溴酸樟柳碱片剂组治疗方案为:针刺同前,药物选取氢溴酸樟柳碱片,口服,1毫克/次,一日2次。治疗疗程为2周。分别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数据:视力、眼压、视野平均缺损度(Mean defect,MD)、视野指数(Visual Field Index,VFI)、视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疾病疗效、安全性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比较各组一般指标:性别、年龄、病程;评价疗效指标:视力、RNFL、VFI、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三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视力:与治疗前相比,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针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视力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无意义(P>0.05)。3.MD: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眼在治疗后MD值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较针刺+氢溴酸樟柳碱片组改善MD的效果更为显着(P<0.05)。其余组间比较无意义。4.VFI: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在治疗后视野指数均明显提高(P<0.05);且针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较单纯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的视野指数提高程度更显着(P<0.05)。其余组间比较无意义。5.RNFL: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在治疗后RNFL厚度均有所增厚(P<0.05);但3组间比较无意义(p=0.417>0.05)。6.疾病疗效评价:在治疗后,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针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针刺+氢溴酸樟柳碱片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65.52%、71.43%、68.97%。7.安全性:在治疗后,3组患者眼压、血压、心率、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且3组患者亦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1.3组治疗方式均可改善非急性期NAION患者视功能,提高疗效。2.针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较单纯使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更有助于提高非急性期NAION患者的VFI。3.针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组较针刺+氢溴酸樟柳碱片组更有助于改善非急性期NAION患者的MD。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复方樟柳碱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专家组[2](2020)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常见缺血性眼病中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文中提出缺血性眼病是由局部和全身不同因素导致眼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类眼病,病因复杂,许多疾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视功能的不可逆损害。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缺血性眼病的专利化学药,已广泛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证据。然而,由于20世纪80年代药物实验研究技术和临床检查设备条件的限制,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目前通过对该药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获得了其在眼周注射后的药物分布和药物代谢数据,同时对其改善微循环的药理学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虽然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已用于眼科临床,但鉴于目前该药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不够规范和适应证掌握不准确等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药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的发挥。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眼科专家和药学专家在该药最新药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循证评价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常见缺血性眼病的用药共识,以对该药的临床规范应用提供参考。
莫守仁[3](2019)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缺血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缺血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间接收的54例缺血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血管扩张剂、维生素等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妥拉苏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妥拉苏林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动脉内径、眼动脉、视网膜中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的PAV、RI等指标均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视力值为(0.52±0.20),对照组为(0.51±0.19),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值(0.8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0.64±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0,P<0.05);关于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100.00%)远高于对照组(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94,P<0.05),本次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有个别患者出现轻微口干反应,在休息后即可缓解。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缺血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显着,可有效改善眼部血流动力学,且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祁清芬[4](2019)在《针药联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及对视野和视觉电生理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达到临床早中期控制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的目的,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从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期间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患者中,取得患者知情同意,收集45-80周岁患者46例(62眼),对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针药组、西药组及中药组,西药组给予腺苷钴胺治疗,中药组给予逍遥散加减口服,针药组采用针灸联合逍遥散加减口服。两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视力、视野(MD、PSD)、视觉电生理(PVEP)、中医证候评分等指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全身情况分析均无统计学差异,研究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针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患者最佳矫正视力(logMAR)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视野平均缺损(MD)和视觉电生理(PVEP)与治疗前相比,视野平均缺损降低、视觉电生理P100峰时缩短,振幅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对比,P<0.05,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别,说明针药组的视力、视野平均缺损及视觉电生理改善明显优于西药组。3.治疗后针药组与中药组比较,患者最佳矫正视力(logMAR)、视野平均缺损(MD)和视觉电生理(PVEP)与治疗前相比,视力明显提高、视野平均缺损降低、视觉电生理P100峰时缩短,振幅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对比,P<0.05,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说明针药组的视力、视野平均缺损及视觉电生理改善较中药组更显着。4.治疗后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患者最佳矫正视力(logMAR)均较治疗前提高,视野平均缺损(MD)值较治疗前降低,视觉电生理(PVEP)P100峰时较治疗前缩短,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者无显着性差异(P>0.05)。5.治疗后针药组与西药组眼部症状及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与中药组患者眼部症状较前均有改善,中医症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也表明治疗后针药组在MD和logMAR的改善均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6.针药组总有效率66.6%,中药组总有效率53.4%,西药组总有效率50%,经Kruskal-Wallis统计分析,P=0.042,(<0.05),表明组间有显着性差异,针药组疗效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结论1.针药联合的方法能有效改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视野、视觉电生理,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2.针灸联合逍遥散加减能显着提高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视力,改善中医证候。
温海峰[5](2018)在《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治疗原发性缺血性眼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原发性缺血性眼病为眼科临床常见的眼病,影响患者的视功能,甚至失明。以往的传统治疗,往往以扩血管治疗为主。近年来,复方樟柳碱开始应用于眼科临床,对于治疗原发性缺血性眼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国内对于复方樟柳碱治疗原发性缺血性眼病的临床疗效已有所报道,但是对于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治疗原发性缺血性眼病却未见报道。本课题研究着重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治疗原发性缺血性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2年12月2017年6月我院眼科的原发性缺血性眼病患者,297例495眼,其中男184例,女113例;发病年龄38 79(平均55)岁;发病时间1 6mo。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0例250眼,复方樟柳碱颞侧皮下注射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147例245眼传统扩血管治疗,各组治疗14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采用视力、眼底照相、视野加权评分,对其综合疗效进行总有效率统计,结果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后6个月,复方樟柳碱颞侧皮下注射联合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传统扩血管组总有效率为68.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经χ2检验,χ2=14.5,P<0.001。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对原发性缺血性眼病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扩血管治疗,可提高患者的视力,扩大视野,改善视觉功能等。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提示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无不良反应的原发性缺血性眼病的治疗方案,并且有望在缺血性眼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一定的突破。
周旭宇[6](2018)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眼科临床应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眼科近两年来使用了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住院患者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了解该药的适应范围、病种分布、应用方式等,进一步探讨其应用机制、拓展适应症及扩大应用方式,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广泛应用打下基础。方法:1.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使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住院患者共237例,记录其病种、注射部位。2.根据病种分布情况,找出病例最多的病种,通过治疗前后自身对比,总结疗效。3.从中、西医两方面对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应用机制进行探讨。4.从中、西医两方面对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药物注射部位进行探讨。结果:1.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于我院眼科应用广泛,常用疾病有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动眼神经麻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静脉阻塞、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眼顿挫伤等,尤以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最多。注射部位最多的是太阳穴(颞浅动脉旁),其次有球后、球旁、足三里、肾俞、攒竹、鱼腰及翳风穴。2.使用了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视神经萎缩、视神经炎患者,治疗后视力、视野均得到改善:(1)视神经萎缩:治疗前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视神经炎: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只要有缺血机制的参与及组织缺血缺氧状态的形成,无论是何种眼科疾病,均可酌情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4.复方樟柳碱注射部位的选择可以根据具体病种进一步扩大。结论:1.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说明书适应症为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根据本研究初步分析及相关文献报道,其适应症更广。推测只要有缺血机制及组织缺血缺氧状态的形成,无论是何种眼科疾病,均可酌情应用。2.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说明书注射部位为颞浅动脉旁(太阳穴)、球旁。根据本研究初步分析及相关文献报道,其注射部位选择性更大,还可选择球后、足三里、肾俞、攒竹、鱼腰、翳风等。
杜莹燕,曲春生[7](2018)在《心理护理干预对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SAS、SDS评分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SAS、SDS评分的影响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 mL,每天1次,于患眼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疗程20 d。对照组予以对症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干预20 d后,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的变化、护理满意度。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治疗后分别显着下降,其中,心理护理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为(31.16±7.09)分、(42.27±9.0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分别为(32.06±8.57)、(41.52±7.4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6.7%、70.0%,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对于促进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病情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欣[8](2017)在《剔络养血方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n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是一种常见的视神经疾病,发病率达0.23/万~1.02/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45岁以上者占89%。其发病突然,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视功能损害极为严重,是危害中老年人视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本病病位为供应球内段视神经的动脉系统,属末梢循环,且此处组织结构拥挤,尚无药物可直接到达。目前缺乏权威的、有效的治疗方案,为眼科疑难病症,治疗棘手。中医学认为视神经类属于目系,导师组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络病理论,归纳NAION的主要病机为络脉虚损,目络瘀阻,从而目系失养,引起的目系缺血性眼病。属中医“眼中风”范畴。从疏通目络、荣养目系论治NAION。提出了应用虫类药,搜剔络道治疗NAION的新思路,以剔络养血方应用于临床。此次拟研究剔络养血方对NAION视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目的1.评价剔络养血方对NAION的疗效。2.研究剔络养血方治疗NAION的作用机制。3.探讨剔络的内涵和机制。方法1.观察剔络养血方对NAION视力、视野的改善情况,评价其疗效。(1)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观察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应用剔络养血方后二者治疗NAION的疗效差异。对照组30例(31只眼),治疗组29例(31只眼)。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力、视野方面的变化及有效率。(2)剔络养血方是在传统益气活血方的基础上加用剔络药物,比较剔络养血方与传统益气活血方治疗NAION的疗效差异。治疗组35例(35只眼)、对照组25例(25只眼)。比较治疗1个月后两组在视力、视野方面的变化及有效率。2.从改善视神经血液供应、血管舒缩功能,及侧枝循环建立方面进行探讨剔络养血方治疗NAION的作用机制。(1)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比较剔络养血方对NAION患者视神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通过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技术测量NAION患者双侧颈内动脉、眼动脉、睫状后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和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流速度;通过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测量NAION双侧视盘内和视盘周的视乳头血流密度。比较NAION患者患侧和健侧在视神经各级供应动脉PSV、EDV、RI方面的差异;比较患侧和健侧视盘内、视盘周视乳头血流密度的差异。比较治疗前后患侧视神经各级供应动脉PSV、EDV、RI方面的变化;比较治疗前后患侧视盘内、视盘周视乳头血流密度的变化。(2)研究剔络养血方对NAION大鼠眼部血管舒缩功能及侧枝循环建立的影响。光动力法制备NAION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24只、模型组大鼠24只、中药干预组大鼠24只。中药干预组大鼠予剔络养血方灌胃10天,模型组蒸馏水灌胃10天,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10天。给药第5天,三组分别随机选取8只大鼠,酶联免疫法测量血浆和玻璃体血管内皮素-1(ET-1)含量。给药第10天,三组分别选取8只大鼠,酶联免疫法测量血清和玻璃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给药第5天、第10天三组分别随机选取4只大鼠,进行视网膜及视神经组织的石蜡切片、HE染色、ET-1免疫组化检测、VEGF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各组大鼠视神经、视网膜的病理变化及ET-1、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1.剔络养血方可以有效改善NAION患者的视力、视野,提高疗效。(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剔络养血方后患者的视力、视野各项指标在治疗2周、治疗1个月、随访2个月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2周,剔络养血方组基本治愈率19.40%、显效率38.70%,有效率32.20%,总有效率90.3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1个月时,剔络养血方组基本治愈率38.70%、显效率41.90%,有效率12.90%,总有效率93.5%。随访2个月时,剔络养血方组基本治愈率35.50%、显效率41.90%,有效率12.9%,总有效率91.30%。(2)与益气活血方相比,加用剔络药物的剔络养血方治疗NAION1个月后,患者的视力、视野平均敏感度(MS)、视野平均缺损(MD)和视野丢失方差(LV)较治疗前得到有效改善(P<0.05);其中治疗后的视野平均敏感度、视野丢失方差与益气活血方相比改善明显(P<0.05)。基本治愈率37.14%、显效率34.29%,有效率22.86%,总有效率94.29%,与益气活血方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剔络养血方可以增加NAION视神经相关供应动脉的血流速度、增加前部视神经局部血流密度。NAION患者患侧睫状后短动脉PSV、EDV较健侧降低(P<0.05),患侧睫状后短动脉RI较健侧升高(P<0.05);患侧视网膜中央动脉PSV、EDV较健侧降低(P<0.05);患侧视盘周和视盘内视乳头血流密度较健侧减少(P<0.05)。剔络养血方治疗后NAION患者患侧睫状后短动脉PSV、EDV、RI较治疗前改善(P<0.05);患侧视网膜中央动脉PSV、EDV、RI较治疗前改善(P<0.05);患侧视盘内视乳头血流密度较治疗前改善(P<0.05)。3.剔络养血方可以减轻病变局部视神经纤维层水肿,促进视网膜表达VEGF。中药干预组NAION大鼠给药第5天、第10天视网膜视神经局部组织水肿程度及视神经节细胞凋亡程度较模型组轻。NAION大鼠给药第5天,模型组和中药干预组血浆(ET-1)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模型组和中药干预组血浆ET-1含量不存在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干预组大鼠玻璃体ET-1含量不存在差异(P>0.05)。给药第5天、第10天,模型组和中药干预组大鼠视盘表面血管ET-1表达不明显。给药第10天,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干预组之间血清VEGF含量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干预组之间玻璃体VEGF含量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第5天视盘表面静脉可见VEGF少量表达;第10天视盘表面小静脉、脉络膜层小静脉可见VEGF表达,色素上皮层可见均匀的VEGF表达。中药干预组大鼠给药第5天视盘表面静脉可见VEGF少量表达,色素上皮层有均匀的VEGF表达;第10天视盘表面小动脉、小静脉可见明显的VEGF表达,脉络膜大小静脉均可见VEGF表达,色素上皮层VEGF表达明显。结论1.剔络养血方可以有效改善NAION的视功能。从络病着手,应用剔络法对NAION进行辨证论治的方法是有效的、可靠的。与常规治疗相比,在其基础上应用剔络养血方后NAION患者的视力、视野缺损得到有效改善,治疗有效率得到提高。与传统益气活血方相比,剔络药物的加用能更好地改善NAION患者的视力、视野和疗效。2.剔络养血方可能通过改善供养小动脉的狭窄或阻塞,通过改善病变部位血管内皮功能、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从而增加前部视神经血液供应,提高视功能。(1)剔络养血方可以改善NAION前部视神经供应动脉小分支的狭窄或阻塞,增加前部视神经的血液供应。NAION病变时供应前部视神经的相关供应动脉血流量下降,远端组织灌注减少,毛细血管床阻力增加,血流密度减少。病变附近小分支可能有狭窄或阻塞。经剔络养血方治疗后睫状后短动脉小分支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量增加、远端组织灌注改善,毛细血管床阻力变小,前部视神经附近血流密度增加。(2)剔络养血方可以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NAION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害,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ET-1含量升高,ET-1/NO可能失衡,血管收缩增强,组织血液供应减少。剔络养血方可以改善病变部位血管通透性,减轻NAION大鼠视神经纤维层的水肿;促进NAION大鼠视网膜更早、更广泛的表达VEGF。本实验研究支持剔络养血方可能通过修复血管内皮,诱导局部血管新生,从而改善病变部位血管功能、增加视神经血液供应,从而改善视功能的假说。3.剔络法有祛瘀生新的含义。NAION大鼠血管内皮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强,ET-1、VEGF释放增多。为络脉虚损存在提供实验依据。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络脉新生可能是剔络法“生新”作用的内涵,是剔络养血方渗灌气血,疏通目络、荣养目系,改善NAION视功能的生物学基础之一。剔络养血方搜剔络脉凝血、活血化瘀,同时益气生新,使络脉瘀阻得祛,络损得复、新络得生,进而目系得以荣养,目珠得视。
徐琪,赵秀丽[9](2017)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为氢溴酸樟柳碱和盐酸普鲁卡因的复方制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和缺血相关的眼科疾病,疗效良好。本文对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近5年来在眼科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庄京京,杨庆松[10](2015)在《复方樟柳碱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缺血性病变50例疗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缺血性病变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外伤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缺血性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妥拉苏林注射液,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均治疗21 d。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有10例视力未改善,而观察组仅有1例未改善,视力状况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视野缺损减少超过40%者19例,视野缺损的恢复情况也较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患者眼动脉、视网膜中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AV)较对照组明显增高,阻力指数(R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阳性率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VEGF及HIF-1α与患者的视力、视野、眼动脉PAV、视网膜中央动脉PAV和脉络膜前动脉PAV呈显着负相关,与患者的眼动脉RI、视网膜中央动脉RI和脉络膜前动脉RI呈显着正相关。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外伤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缺血性病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显着改善患者的视力、视野及眼部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可能与该药可降低患者的VEGF及HIF-1α表达有关。
二、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论文提纲范文)
(1)针药联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 |
2 西医诊断标准 |
3 纳排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剔除标准 |
3.4 脱落标准及处理 |
研究方法 |
1 样本量估算 |
2 病例分组 |
3 治疗方案 |
4 指标观察 |
4.1 基本资料 |
4.2 安全性指标 |
4.3 疗效判定指标 |
5 疗效判定标准 |
5.1 疾病疗效总判定标准 |
5.2 不良反应及意外情况处理 |
5.3 安全性评价标准 |
6 统计学处理 |
7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病例纳入及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对比 |
3 治疗后各观察指标比较 |
3.1 3 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
3.2 3组患者治疗前后 MD 值比较 |
3.3 3组患者治疗前后 VFI 比较 |
3.4 3组患者治疗前后 RNFL 厚度比较 |
4 3组患者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NAION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 |
1.2 治疗方法 |
1.3 局部循环 |
1.4 NAION视野的改变 |
2 中医学对NAION的认识 |
2.1 暴盲的历史沿革 |
2.2 病因病机 |
2.3 针刺疗法 |
3 药物选用的科学理论依据 |
3.1 氢溴酸樟柳碱片的现代应用 |
3.2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现代应用 |
4 研究结果分析 |
结语 |
1 论文研究结论 |
2 本次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发病机制与影响因素 |
3 治疗方法 |
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主要研究成果 |
(3)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缺血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疗效判断标准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眼部血流动力学 |
2.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变化 |
2.3 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 |
2.4 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
3 讨论 |
(4)针药联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及对视野和视觉电生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纳排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脱落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试验分组 |
5 观察指标 |
5.1 效应指标 |
5.2 安全性评价指标 |
5.3 疗效评定标准 |
5.4 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 |
5.5 受试者权益保障及知情同意 |
5.6 研究记录 |
6.统计方法 |
7.结果 |
7.1 三组患者基线情况 |
7.2 全身情况 |
7.3 治疗前视力、视野、视觉电生理参数比较 |
7.4 视力结果分析 |
7.5 视野与视觉电生理结果分析 |
7.6 临床疗效评价 |
7.7 中医证候评分 |
7.8 肝功能、肾功能评价 |
8 典型病例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针药联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治疗原发性缺血性眼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缺血性眼病分型 |
1.2.1 原发性眼缺血 |
1.2.2 继发型眼缺血 |
1.3 病理生理 |
1.4 发病机制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诊断标准 |
2.1.2 病例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剔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方法 |
2.2.2 治疗方法 |
2.2.3 临床观察指标 |
2.2.4 疗效评价标准 |
2.2.5 操作注意事项 |
2.2.6 数据整理分析 |
2.3 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6)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眼科临床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1 一般资料 |
1.1 病种分布 |
1.2 注射部位 |
2 视神经萎缩病例资料分析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病例资料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观察指标 |
2.1.6 疗效判定标准 |
2.1.7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2.1 一般资料 |
2.2.2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2.2.3 病因分布情况 |
2.2.4 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
2.2.5 治疗前后视野比较 |
2.3 小结 |
3 视神经炎病例资料分析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病例资料 |
3.1.2 诊断标准 |
3.1.3 纳入标准 |
3.1.4 排除标准 |
3.1.5 观察指标 |
3.1.6 疗效判定标准 |
3.1.7 统计方法 |
3.2 结果 |
3.2.1 一般资料 |
3.2.2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3.2.3 病因分布情况 |
3.2.4 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
3.2.5 治疗前后视野比较 |
3.3 小结 |
4 讨论 |
4.1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应用机制 |
4.1.1 视神经萎缩“缺血”机制 |
4.1.2 视神经炎“缺血”机制 |
4.1.3 动眼神经麻痹“缺血”机制 |
4.1.4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缺血”机制 |
4.1.5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缺血”机制 |
4.1.6 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缺血”机制 |
4.1.7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缺血”机制 |
4.1.8 眼钝挫伤“缺血”机制 |
4.2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疗效机制 |
4.3 药物安全性及应用注意事项 |
4.4 穴位注射部位的选择 |
4.4.1 颞浅动脉旁(太阳穴) |
4.4.2 球旁(晴明穴) |
4.4.3 球后注射(球后穴) |
4.4.4 足三里 |
4.4.5 肾俞 |
4.4.6 攒竹 |
4.4.7 鱼腰 |
4.4.8 翳风 |
4.5 穴位注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
5 结果 |
6 结论 |
7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心理护理干预对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SAS、SDS评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护理方法 |
1.3 评价指标 |
1.3.1 疗效评价 |
1.3.2 焦虑、抑郁心理评价 |
1.3.3 护理满意度评价[7]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评价 |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价 |
3 讨论 |
(8)剔络养血方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综述一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相关血液供应特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辨证分型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剔络养血方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的回顾性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收集 |
2 诊疗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标准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基本情况分布及基线比较 |
3.2 疗效评价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剔络养血方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的观察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收集 |
2 诊疗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标准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基本情况分布及基线比较 |
3.2 疗效评价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剔络养血方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视神经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收集 |
2 诊疗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基本情况分析 |
3.2 观察指标比较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剔络养血方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大鼠眼部血管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动物来源 |
1.2 动物分组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大鼠眼底形态改变 |
2.2 大鼠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 |
2.3 大鼠视神经及视网膜组织病理学表现 |
2.4 大鼠视网膜血管ET-1的表达 |
2.5 大鼠视网膜血管VEGF的表达 |
2.6 大鼠外周血及玻璃体的ET-1、VEGF含量比较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缩略词表 |
附件 |
(9)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理作用机制 |
2 临床应用 |
2.1 治疗缺血性眼病 |
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 |
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
2.2 治疗眼外伤 |
治疗视网膜挫伤 |
治疗视神经挫伤 |
2.3 治疗眼部神经类疾病 |
治疗视神经萎缩 |
治疗眶上神经痛 |
联合物理疗法治疗弱视 |
治疗眼睑痉挛 |
治疗眼外肌麻痹 |
治疗青少年急性视神经炎 |
2.4 治疗眼部血管类疾病 |
治疗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 |
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 |
2.5 眼部其他应用 |
青光眼术后视功能改善 |
改善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脉络膜血供 |
3 讨论 |
(10)复方樟柳碱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缺血性病变50例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方法 |
1.3评价指标 |
1.4统计学处理 |
2结果 |
3讨论 |
四、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论文参考文献)
- [1]针药联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评价[D]. 袁晓彤.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常见缺血性眼病中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J].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复方樟柳碱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专家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0(07)
- [3]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缺血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J]. 莫守仁. 中外医疗, 2019(16)
- [4]针药联合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及对视野和视觉电生理的影响[D]. 祁清芬.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复方樟柳碱联合高压氧治疗原发性缺血性眼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温海峰. 南昌大学, 2018(07)
- [6]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眼科临床应用分析[D]. 周旭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7]心理护理干预对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SAS、SDS评分的影响[J]. 杜莹燕,曲春生. 中国现代医生, 2018(11)
- [8]剔络养血方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李欣.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01)
- [9]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眼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徐琪,赵秀丽.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7(09)
- [10]复方樟柳碱治疗外伤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缺血性病变50例疗效评价[J]. 庄京京,杨庆松. 中国药业, 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