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建筑节能调查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1](2021)在《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围护结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家在建筑节能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旨在将一次能源转化为以再生能源为主的低碳能源体系落实到实处,推行低能耗、超低能耗建筑,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产业发展相对迟缓,能源使用方式较传统。文章通过构建满足内蒙古西部草原地区需求的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围护结构的方式,改变传统的能源结构,提高农牧民生活居住环境质量,提供了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围护结构的新模式。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归纳和整理,归纳出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新宝力格苏木的区域环境和气候特点,并对该地区冬季采暖能耗、室内热环境、现有民居建筑形态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根据乡村振兴建设总体布局和牧民对室内环境舒适的普遍需求,利用De ST-h软件构建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初始模型,使之满足严寒地区年耗量不高于30k W·h/m2·a的要求。采用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相结合的算法,选取民居采暖能耗、经济成本、室内热环境、太阳能得热量4项指标作为优化目标,确定了民居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新建经济成本、PMV值等约束条件。结合MATLAB编程软件生成Pareto最优解集,实现构建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围护结构的多目标优化方案。经过模型收敛筛选判断以及分析Pareto最优解集合,寻找最佳构建方案。根据太阳能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和最佳室内采光原则,在民居室内PMV值达到[-1,1]时,使得民居满足年能耗不超过30k W·h/m2·a,并通过合理手段有效降低民居围护结构的经济投入成本。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西部多目标优化超低能耗草原居住模型的平均冬季能耗为2 377.61 k W·h,热负荷指数平均为26.98k W·h/m2;平均PMV值为-0.08;平均经济成本投入143 028.50元;全年太阳能得热量54.24 k Wh/m2。与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初始模型围护结构方案相比,多目标优化后选择的方案具有更高的节能与再生能源利用效率,以及较低的经济成本等优点。综上所述,通过对多目标优化下的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围护结构的构建,为内蒙古严寒地区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围护结构可实施方案提供参考,判断超低能耗草原民居模型的推广价值,以及在经济、环境、社会、人文等方面带来的正面效益。
张静雅[2](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表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杨天娇[3](2021)在《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文中认为中国已步入“十四五”的发展新征程,“2030年前与2060年前先后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被列为“十四五”时期着力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存在一些欠缺和短板,加之国际形势日趋复杂,要实现“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因此,实现国家整体减排目标,不仅需要重视全国经济、产业结构的整体转型,更需要立足于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节能减排工作。作为除工业、交通外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建筑行业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其重要性日益突出,成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有效抓手。与此同时,建筑能源基础数据也成为测算碳排放量、分析节能潜力、制定节能目标的关键基础支撑。但当前,国内建筑能源的基础数据存在着可用性不足、精细化水平不高的问题,这不仅阻碍着深层次了解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情况,也给分类、分层、分区推进建筑节能减排的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在此背景下,本文在研究中引入了灯光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出中国区30个省、360个市、2778个县的灯光亮值,探索建立建筑碳排放与灯光亮值之间的关系模型。其次,据此模型测算出省级、市级、县级三种尺度的建筑碳排放量,借助空间探索性分析与地理统计分析方法,从时间与空间维度综合分析不同尺度建筑碳排放的变化特征,可视化揭示建筑碳排放的时间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格局与重心演化规律。最后,采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探讨影响不同省市建筑碳排放时空变化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效果,并针对不同区域从技术、管理层面提出相关减排策略与建议,为国家、地方政府制定因地制宜、精细有效的节能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不同地区节能工作的协同、平衡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筑碳排放与灯光亮值间存在一种均衡的平稳关系。东部、中部与西部3个区域的碳排放与灯光亮度面板数据集均通过平稳性检验,且均为1阶单整的平稳序列,说明建筑碳排放与灯光亮度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平稳关系。(2)中国民用建筑的碳排放总量虽呈增长趋势,但年均增长率正逐渐放缓。2000年至2003年,中国建筑碳排放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9.61%。2003年后,建筑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逐渐加快。2003年至2007年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1.82%,2007年至2012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0.09%。而到2012年后,碳排放量增速逐渐放缓。到2018年,中国民用建筑的碳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仅为4.60%。(3)中国省、市、县3种尺度的建筑碳排放的时空发展方向基本一致,均呈现向东部转移趋势。从建筑碳排放的时空方向性分析结果看,国内省、市、县级尺度的建筑碳排放均呈现出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及空间差异性特征,同时不同尺度建筑碳排放的标准差椭圆面积相差不大,结果表现一致,说明各尺度建筑碳排放的空间分布格局稳定,椭圆分布整体均呈现向东部变化的趋势。(4)不同因素对不同时期、不同空间建筑碳排放量的影响呈现出差异化效果。在建立碳排放影响因素的GTWR回归模型后发现: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第三产业比例、居民消费水平、每百户家庭电器拥有量、建筑面积6个影响因素在同一时期但不同空间、同一空间但不同时期建筑碳排放量的回归系数并不相同,各个影响因素呈现差异化的作用效果。
徐航杰[4](2021)在《太阳能富集区集合住宅外窗组合节能效应及设计应用研究 ——以拉萨、西宁、银川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自1980年以来,节能要求逐步提高,集合住宅作为我国居住建筑的主要类型,是备受重视的节能对象。外窗是传统意义上的失热构件,透明围护结构的失热量是传统墙体的5-6倍,提升外窗综合性能是现行节能的发展重心。外窗部品受制于产业和经济的发展,高性能外窗造价较高,推广受限。在此背景下,降低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节能性价比在逐步下降。组合外窗的传热系数小,保温隔热性能优良,造价成本低,能够解决现阶段提升外围护结构性能收益低的问题,并且能够重复利用,适用于新建住宅以及老旧小区改造。太阳能富集区辐射资源丰富,其中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集合住宅采暖用能占其总能耗比重较大,利用外窗的太阳辐射得热、减少失热,节约集合住宅采暖用能的基础条件良好。对于组合外窗在太阳辐射热下的节能效应,现阶段还未有清楚的研究,本论文将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对于降低采暖能耗有现实意义。本论文以太阳能富集区集合住宅组合外窗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封闭空腔的传热原理进行分析,梳理了双层组合外窗节能的理论依据。然后对太阳能富集区典型城市集合住宅展开调研,归纳组合外窗应用的条件。通过对不同尺度空腔夹层组合外窗的传热规律研究,分析组合外窗空腔发挥节能效应的尺度,模拟计算了各地区构造尺度、以及行为尺度下的较为优化的窗间夹层距离。并对太阳能富集区代表城市双层外窗组合的设计策略进行总结归纳,对不同尺度下的外窗组合进行节能设计,定量研究双层外窗组合传热系数与建筑窗墙比的优化组合关系,初步提出太阳能富集区集合住宅双层外窗组合的选用方案。本文的主要成果有:1.本文基于太阳辐射热利用,应用空腔集热蓄热的原理,对建筑外窗利用空腔节能的组合效应进行量化研究,模拟了双层组合外窗的不同空腔尺度对透明围护结构性能的提升作用,得出西部太阳能富集区不同气候条件下集合住宅组合外窗发挥节能效应的窗间夹层尺度,方便设计师在外窗设计选型时参考。2.组合外窗的传热系数较单层窗降低了40%以上,造价仅为高性能窗的1/3,可以推广使用。选用组合外窗,可适当增大建筑南向窗墙比,权衡判断,进一步降低建筑能耗。3.对组合外窗的形态进行节能设计,并得出不同形态、组合方式等因素对南向组合外窗节能的贡献率。根据各地区的风貌要求,进行组合窗整体的窗套节能设计,并提出集合住宅适宜的组合外窗选用策略。4.以西宁碧桂园为例进行节能设计应用,结果显示,室内平均温度提高1.8-3.7℃,并且改善了室内温度受室外温度波动的影响幅度,提高了室内温度的均匀性。全年总能耗降低35.21%,采暖能耗降低36.88%,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能耗。通过研究太阳能富集区组合外窗的传热规律、组合外窗的节能效应和设计策略,组合外窗能更好的与建筑方案设计结合,有更广泛有效的应用。
杜海龙[5](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蔡新良[6](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郑媛[7](2020)在《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领域,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也呈现出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在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与认知上“重指标、重技术”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人们过于依赖、运用高技术,而忽视了人、建筑与自然之间本应具有的调适性。对气候、地貌的应对态度与策略是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出发点,也是形成建筑形态特征的根本缘由。以气候与地貌为视角研究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有益于地域文化与建筑技术的对接融合,对创造地域特征鲜明的绿色建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为主要内容,通过“认知框架—地域环境—在地智慧—营建策略—实证研究”五个方面形成逐层推进的研究路径。首先,解析了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通过借鉴相关理论的核心概念,建立了整体的认知框架;第二,针对长三角地区的气候和地貌环境特征进行了解读,依托“建筑气候分析”等方法,得出了该地区适宜性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并诠释了各策略的应用效率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第三,从建构方式、空间形态、界面构造三个方面凝炼了长三角地区既有建筑的“在地营建智慧”,进而归纳出其绿色建筑营建模式的“地域基因库”,并围绕着媒介、语境、路径、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第四,针对建筑群体、基本单元、界面设计三个层面,提出了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策略与方法;最后,以浙江德清县张陆湾村绿色农居为例加以论证,以期研究成果对当前地域性绿色建筑实践起到一定的方法指导。本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融贯的方式建立了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目的在于对当下以“绝对指标”和“技术控制”为导向的绿色建筑本质的误读进行厘清,强调绿色建筑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正确把握地域性绿色建筑适宜的营建策略。
符越[8](2020)在《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与城市住宅相比,农村住宅的建设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在夏热冬冷的苏南地区,室内热环境质量差、能效低等问题一直影响着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而围护结构作为农宅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建筑节能、室内热环境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农宅自筹自建的方式、对建筑低能耗技术认识不足和各主体的利益不一致等问题,都造成了农宅低能耗技术推广困难。如何兼顾各方面利益,针对苏南农村地区本身的地域特点,选择适宜的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成为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按照综合评价理论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具体工作包括:第一部分,课题背景和理论研究。通过对适宜性技术理论的梳理,针对不同的利益主体,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的需求导向框架。提出农宅低能耗技术的推行,必须在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之间寻求的最佳结合点。第二部分,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整理和基准建筑确定。结合现状调研和文献研究,用统计分析法提炼苏南农宅的基准建筑和常见围护结构材料构造特点,并根据当地地域特点,整理符合苏南当地的地域特征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研究对象的适宜性定量分析。根据苏南气候特征,针对农宅围护结构特点,分别使用建筑能耗动态模拟预测法、全寿命周期成本法和全寿命周期环境影响法,构建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核算模型。并通过计算,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参数值及指标分项权重。提供了不同视角下,不同围护结构最佳低能耗技术的类型、材料和构造。研究为经济性、环境性评价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参数,为实际的设计提供指导和评价基础。第四部分,建立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数学模型、权重因子和评价结果表达的框架下建立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参数特性采用不同的无量纲法统一分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价法确定一级权重,最后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并开发了便于用户评价的软件工具。最后应用评价软件对南京江宁某农宅进行了试评估,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及实用价值。本文从适宜性理论出发,在综合评价框架下,借助跨学科知识构建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结合实地调研进行模拟计算和回归理论研究,探寻研究对象的节能性、经济性和环境性的综合效益最高值,达到了技术选择决策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在平衡居住质量和环境负荷的同时,兼顾各方利益,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李威风[9](2020)在《基于经济性与热环境优化的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超低能耗建筑构建》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建筑采暖所需的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多,使得我国在资源和环境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内蒙古西部草原位于中国北部的内陆深处,处于严寒地区。当地民居建筑形式简单,存在着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室内热环境质量差、建筑能耗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随着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提升室内温度,居民普遍采用增大能源消耗的方法。但此方式虽可提高室内热环境,但却会引起建筑能耗增加,污染物排放量增多,环境污染加剧,故而不是最优的解决办法。因此如何通过相关技术手段来解决民居中现存的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研究首先梳理国内外有关超低能耗建筑的研究进展,总结超低能耗建筑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选取合适的调研地区进行调研,获取有关草原民居围护结构、居住状况、能耗情况等方面的基础资料,之后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民居,并进行室内热环境测试,以此说明民居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按照选出的典型民居构建典型草原民居建筑模型,并进行热环境和能耗分析,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对影响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室内热环境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分别得到各个因素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关系。通过分析,得到各因素的较优值。之后利用得出的结果,构建超低能耗建筑围护结构方案,并对此方案进行性能模拟及综合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案与典型民居建筑模型相比自然室温分别提高7.85℃、7.61℃和7.77℃,能耗降低12 320.47 kW·h,年增量成本为1 599.6元,年增量效益为2 969.99元。之后,对超低能耗草原民居的供热系统进行配置,并在上文的围护结构方案基础上,对供热系统进行理论性能及综合效益计算。通过计算,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采暖期所能提供的清洁能源供暖量是1 968.01 kW·h,年增量成本为1 787.34元,年增量效益为1 899.85元。超低能耗建筑整体方案的效益费用比为1.438。最后,通过计算,非清洁能源所需提供的供暖量为2 295.64 kW·h,折算为单位面积的能耗量为29.18 kW·h/(m2·a),达到超低能耗建筑目标要求。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内蒙古西部草原构建超低能耗建筑提供了一种思路,从理论和应用的角度完善内蒙古西部草原超低能耗建筑的研究,为当地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梁娜飞[10](2020)在《基于经济性与多能优化匹配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西部地区冬季室外温度比较低,比较寒冷,所以该地区供暖周期持续时间长。供暖主要方式是火炕、土暖气以及火炉等传统方式,主要燃料为化石能源,其大量燃烧,造成室内环境质量差,严重影响了草原民居居民的身体健康。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可以用于草原民居供暖,但是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率比较低,本文将太阳能、风能、市政电网以及传统的火炕按时序原则进行动态匹配,期望达到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同时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结构优化。首先,本文对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的居住人员情况、围护结构和供暖模式情况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结合草原民居的实际情况,利用TRNSYS软件建立建筑模型并对传统火炕供暖模式进行模拟。其次,根据内蒙古西部的气候特点,利用TRNSYS软件分别搭建了附加阳光间供暖系统、风能供暖系统、市政电网以及火炕与热水供暖复合系统。根据各个模块逻辑关系和使用顺序进行连接,得到多能优化匹配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系统下的TRNSYS模型。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系统多能优化匹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加附加阳光间后建筑物总耗热量为1 295.60kWh,耗热量指标为17.64kWh/m2,达到了超低能耗建筑的要求。对供暖的耗能量进行了分析,太阳能供暖量、风能供暖量、市政电网的供暖量以及火炕供暖量所占比例依次为81.91%、8.13%、5.98%以及3.98%,太阳能和风能供暖量占比在90%以上。多能优化匹配供暖方案比传统火炕供暖方案在一次能源上减少了10 458.98kWh,在电价上节约了4 392.78元,在标煤上减少了1 499.46kg,在原煤上减少了2 100.09kg。综上,多能优化匹配供暖系统可以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草原民居应用,有助于超低能耗草原民居节能目标的实现,最终达到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改善室内环境、节约供热资金和优化能源结构的目的。
二、西部建筑节能调查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建筑节能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围护结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能源消费现状 |
1.1.2 北方农村牧区建筑能耗现状 |
1.1.3 政策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低能耗建筑研究近况 |
1.2.2 外围护结构研究近况 |
1.2.3 多目标优化研究近况 |
1.2.4 总结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应用价值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创新点 |
1.4.5 课题来源 |
2 相关理论梳理 |
2.1 超低能耗建筑原理 |
2.1.1 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理念 |
2.1.2 超低能耗建筑体系评价 |
2.2 多目标优化理论 |
2.2.1 理论涵义 |
2.2.2 常见优化方法 |
2.2.3 多目标优化与智能算法技术 |
2.3 智能算法选择 |
2.3.1 遗传算法的主要内容及优化计算流程 |
2.3.2 蚁群算法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2.3.3 组合算法的提出 |
2.4 总结 |
3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初始模型构建 |
3.1 内蒙古西部人文环境 |
3.1.1 地貌及人口分布 |
3.1.2 气候特点 |
3.1.3 研究区域情况 |
3.2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的基本状况及建立模型 |
3.2.1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的基本情况 |
3.2.2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原始模型建立 |
3.3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
3.3.1 室外干球温度 |
3.3.2 室内热环境 |
3.3.3 采暖能耗分析 |
3.4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初始模型构建 |
3.4.1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初始模型构建 |
3.4.2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初始模型能耗分析 |
3.4.3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初始模型室内热环境分析 |
3.5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初始模型太阳能利用目标优化 |
3.5.1 太阳能源使用情况分析 |
3.5.2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初始模型朝向分析 |
3.5.3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初始模型窗墙比分析 |
3.5.4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初始模型阳光间构建 |
3.5.5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围护结构初始模型不足 |
3.6 小结 |
4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围护结构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 |
4.1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优化目标 |
4.1.1 采暖能耗目标约束范围 |
4.1.2 经济成本目标约束范围 |
4.1.3 室内热环境目标约束范围 |
4.2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多目标优化目标函数构建 |
4.2.1 采暖能耗目标函数 |
4.2.2 经济成本目标函数 |
4.2.3 室内热环境目标函数 |
4.2.4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多能耦合供热系统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 |
4.3 MATLAB求解多目标问题 |
4.3.1 MATLAB优化工具箱 |
4.3.2 Fgoalattain一般用法 |
4.4 基于遗传算法和人工蚁群算法结合的多目标优化技术流程 |
4.4.1 组合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 |
4.4.2 组合算法结束条件 |
4.4.3 组合算法的操作步骤 |
4.5 优化目标选择带入 |
4.6 结果分析 |
4.7 小结 |
5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围护结构分析 |
5.1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多目标优化的围护结构构建方案 |
5.2 多目标优化草原民居模型围护结构模型能耗分析 |
5.2.1 多目标优化草原民居模型围护结构模型能耗计算 |
5.2.2 多目标优化方案选择 |
5.3 多目标优化草原民居模型围护结构模型经济分析 |
5.3.1 多目标优化草原民居模型经济成本计算 |
5.3.2 多目标优化方案选择 |
5.4 多目标优化草原民居模型围护结构模型室内热舒适性分析 |
5.4.1 多目标优化草原民居模型室内热舒适性计算 |
5.4.2 多目标优化方案选择 |
5.5 多目标优化草原民居模型太阳得热量计算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民居基本情况调查表 |
附录 B 组合算法求解代码 |
附录 C 室内热扰设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3)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研究综述 |
1.2.1 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 |
1.2.2 碳排放的空间化研究 |
1.2.3 灯光亮度与能源的关系研究 |
1.2.4 相关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数据源现状 |
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范围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地理学定律 |
2.2.2 空间效应理论 |
2.3 建筑碳排放数据源现状 |
2.3.1 能源统计数据源 |
2.3.2 专项调查数据源 |
2.3.3 模型测算数据源 |
2.3.4 现存问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数据测算模型 |
3.1 基础数据的处理及适用性分析 |
3.1.1 数据的来源渠道 |
3.1.2 数据的处理方法 |
3.1.3 数据的适用性分析 |
3.2 碳排放分区测算模型的构建 |
3.2.1 模型的建立前提与假设 |
3.2.2 数据获取与平稳性检验 |
3.2.3 碳排放测算模型的建立 |
3.3 碳排放分区测算模型的结果 |
3.3.1 数据平稳性检验结果 |
3.3.2 模型的选择设定结果 |
3.4 碳排放分区测算模型的精度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4 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时空变化的特征分析 |
4.1 多尺度下建筑碳排放的时间变化特征 |
4.2 多尺度下建筑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1 碳排放空间关联性特征 |
4.2.2 碳排放空间集聚性特征 |
4.3 建筑碳排放时空变化总体特征分析 |
4.3.1 碳排放的整体变化趋势 |
4.3.2 碳排放的重心移动轨迹 |
4.3.3 碳排放的时空分布方向 |
4.4 本章小结 |
5 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 |
5.1 GTWR模型的选择与确定 |
5.1.1 空间权重函数选择 |
5.1.2 带宽的确定与优化 |
5.2 影响因素选择与模型构建 |
5.2.1 影响因素的选取 |
5.2.2 变量数据的处理 |
5.2.3 回归模型的建立 |
5.2.4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3 GTWR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各因素影响分析 |
5.3.3 回归结果总结 |
5.4 建筑碳减排策略及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可能的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太阳能富集区集合住宅外窗组合节能效应及设计应用研究 ——以拉萨、西宁、银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外窗节能的重要性 |
1.1.2 我国外窗节能的现状 |
1.1.3 外窗的太阳能利用 |
1.1.4 组合外窗的节能潜力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空腔传热规律的研究 |
1.2.2 组合外窗传热系数的研究 |
1.2.3 外窗对建筑综合能耗的影响 |
1.2.4 模拟软件应用研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基于太阳辐射利用的外窗组合节能原理分析 |
2.1 建筑外窗性能与太阳辐射利用 |
2.1.1 建筑外窗的主要性能参数 |
2.1.2 建筑外窗太阳辐射得热过程 |
2.1.3 建筑外窗失热传热过程 |
2.1.4 建筑外窗总传热过程 |
2.2 被动式太阳能空腔节能原理 |
2.2.1 被动式太阳能热利用原理 |
2.2.2 空腔构造的节能应用 |
2.3 外窗空腔节能的经验方法 |
2.3.1 应用案例 |
2.3.2 节能分析 |
2.3.3 经验借鉴 |
2.4 组合外窗的传热分析 |
2.4.1 窗间空气夹层传热分析 |
2.4.2 组合外窗传热及节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拉萨、西宁、银川集合住宅外窗及建造情况概述 |
3.1 建筑外窗的地区适应性研究 |
3.1.1 气候条件 |
3.1.2 集合住宅的建造概况 |
3.1.3 拉萨、西宁和银川集合住宅外窗的应用情况 |
3.1.4 存在问题 |
3.2 各地区节能标准下的外墙厚度 |
3.2.1 各地区外墙节能现状调研 |
3.2.2 节能目标下外墙总厚度 |
3.2.3 墙内安装组合外窗的范围 |
3.3 拉萨、西宁和银川居住建筑外窗的规范约束条件 |
3.3.1 居住建筑窗墙面积比规定 |
3.3.2 居住建筑透明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 |
3.3.3 居住建筑通风和开启面积、采光要求及窗地比限值 |
3.4 当地外窗生产厂家调研 |
3.4.1 生产现状 |
3.4.2 性能参数 |
3.4.3 造价成本制约 |
3.5 本章小结 |
4 双层组合外窗传热规律研究 |
4.1 住宅建筑双层外窗组合的尺度分类与形式 |
4.1.1 外窗组合空腔的尺度划分 |
4.1.2 组合外窗的形式及尺度 |
4.2 模拟软件的选择 |
4.2.1 软件介绍 |
4.2.2 模型建立 |
4.2.3 模拟结果验证 |
4.3 组合外窗空腔尺度对性能的影响研究 |
4.3.1 基本参数的确定 |
4.3.2 不同尺度外窗的模拟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外窗组合节能效应研究 |
5.1 双层组合外窗的传热系数 |
5.1.1 组合外窗传热系数计算 |
5.1.2 组合外窗传热系数对比 |
5.2 建筑朝向、窗墙比与组合外窗节能效应 |
5.2.1 窗墙比与外窗性能的对应关系 |
5.2.2 组合外窗与建筑窗墙比的优化组合关系 |
5.2.3 南向窗墙比权衡判断 |
5.2.4 东、西向外窗的太阳辐射利用 |
5.3 外窗组合设计节能效应及节能贡献率 |
5.3.1 外窗组合形态设计原型提取 |
5.3.2 组合外窗设计及节能效应 |
5.3.3 外窗优化组合的节能贡献率 |
5.3.4 组合外窗无热桥安装设计 |
5.4 经济成本与性能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6 外窗组合节能设计策略及项目应用 |
6.1 组合外窗设计策略 |
6.1.1 组合窗大小对地区风貌及节能的影响 |
6.1.2 双层组合外窗应用的空间补偿及优化 |
6.1.3 立面外窗设计的影响因素 |
6.1.4 常用外窗组合模式 |
6.2 基于地域风貌的组合外窗立面设计 |
6.2.1 地域风貌特点 |
6.2.2 组合外窗立面设计 |
6.3 西宁碧桂园项目组合外窗应用 |
6.3.1 项目概述 |
6.3.2 碧桂园项目外窗组合设计应用及构造节点 |
6.3.3 组合外窗应用模拟及验证 |
6.3.4 双层组合窗优化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尚存的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
研究生期间所做工作 |
致谢 |
(5)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7)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的缘起: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 |
1.1.2 “建筑文脉”的厘清与诠释 |
1.1.3 地域性建筑营建现存问题的思考 |
1.1.4 长三角地区经济、气候、地貌的特殊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国外发展动态:系统性方法的产生与多元化实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地域性求解与探索 |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1.7 研究框架 |
1.7.1 章节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1.8 本章小结 |
2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认知框架 |
2.1 气候、地貌与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作用机制解析 |
2.1.1 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认知图式 |
2.1.2 传统风水学的环境观 |
2.1.3 人地系统的要素、结构与作用关系 |
2.2 建筑气候学视野下的绿色营建 |
2.2.1 建筑气候学的概述:追随地方气候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 |
2.2.2 建筑气候调节原理:逐级调整使室内环境趋于舒适 |
2.2.3 建筑气候分析方法:气象参数向建筑气候转换的媒介 |
2.3 基于地貌学视角的适应性营建 |
2.3.1 地貌的成因及其特征 |
2.3.2 影响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地貌要素 |
2.3.3 基于地貌特征的绿色建筑营建的关键问题 |
2.4 基于气候与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目标、原则与基本思路 |
2.4.1 目标:动态舒适 |
2.4.2 原则:整体协调性原则、双极控制性原则、动态适应性原则 |
2.4.3 基本思路:分析、提炼、转译、建立、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 长三角地区地域环境的解读与分析 |
3.1 气候环境 |
3.1.1 气候特征:夏热、冬冷、潮湿、静风 |
3.1.2 气候分区:局地气候的差异 |
3.1.3 建筑气候分析:建筑气候调节策略的有效性排序与时空分布规律 |
3.2 地貌环境 |
3.2.1 地形地貌:平原水网、山地丘陵、滨海岛屿 |
3.2.2 整体格局与地貌特征:破碎地貌 |
3.3 地形气候与微气候 |
3.3.1 地形气候:地貌与气候相互作用的中观维度气候 |
3.3.2 微气候:与建筑室内环境直接相关的微观维度气候 |
3.4 本章小结 |
4 既有建筑“在地营建智慧”的凝炼与“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
4.1 建筑空间形态、界面构造应对“气候要素”的在地智慧 |
4.1.1 群体组合:整体的规模效应与单元的空间层级 |
4.1.2 体形系数:形体规整与较小的体形系数 |
4.1.3 朝向方位:综合太阳辐射与风向的朝向选择 |
4.1.4 空间组织:内聚型的格局与可调节的气候缓冲空间 |
4.1.5 生态界面:对不同气候要素的阻隔、渗透与交换 |
4.2 建筑建构方式应对“地貌单元”的在地智慧 |
4.2.1 群体布局:顺应地形地貌的形态格局 |
4.2.2 构成模式:以单元为构成组合的基本要素 |
4.2.3 结构体系:灵活的可扩展性、可调整性与适应性 |
4.2.4 接地方式:人居单元与地貌单元的契合性 |
4.3 绿色建筑营建模式“地域基因库”的建立 |
4.3.1 “地域基因库”的研选与建立 |
4.3.2 “在地营建智慧”对现代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的启示 |
4.4 “在地营建智慧”的转译机制 |
4.4.1 转译的媒介:原型 |
4.4.2 转译的语境: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环境、典型个例因素 |
4.4.3 转译的路径:结构模式的拓扑转换、实体要素的变更、比例尺度的变换 |
4.4.4 转译的评价:转译差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与方法 |
5.1 营建的对策 |
5.1.1 能源:充分把握低品位能源的利用 |
5.1.2 资源:建立资源的微循环系统 |
5.1.3 形态:建构具有应变性的建筑形态 |
5.2 气候、地貌与建筑群体设计 |
5.2.1 群体构成与地貌适应 |
5.2.2 群体建造与建筑节地 |
5.2.3 群体组织与自然通风 |
5.2.4 群体布局与太阳辐射 |
5.3 气候与建筑节能形态 |
5.3.1 平面形态与热环境 |
5.3.2 剖面设计与风环境 |
5.3.3 自遮阳的形体设计 |
5.4 地貌与实体构筑方式 |
5.4.1 下垫面的柔性应变 |
5.4.2 地形因借的气候适应 |
5.4.3 结构体系的技术支撑 |
5.5 生物气候界面的建构 |
5.5.1 内外界面的属性差异 |
5.5.2 气候要素“防”、“适”、“用”的适时调整 |
5.5.3 生物气候界面的拓扑转换 |
5.6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浙江德清张陆湾村地域性绿色建筑的营建 |
6.1 地域环境解析 |
6.1.1 “因地而异”的自然气候、地形地貌 |
6.1.2 “因时而异”的社会与经济 |
6.1.3 “因例而异”的历史缘由 |
6.2 建成环境现状分析与原型提炼 |
6.2.1 筒屋式民居 |
6.2.2 筒屋室内热工环境实测 |
6.2.3 现存问题分析 |
6.3 现代地域性绿色农居营建方法 |
6.3.1 群体的构成与组合 |
6.3.2 宅院基本单元的建构 |
6.3.3 建筑风貌的传承与创新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概括与总结 |
7.2 问题与不足 |
7.3 愿景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长三角地区代表性城市的建筑气候分析图表 |
作者简历 |
(8)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的农村建设 |
1.1.2 农村住宅能耗 |
1.1.3 农村住宅能耗评价系统 |
1.2 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 |
1.2.2 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 |
1.2.3 适宜性评价系统 |
1.3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
1.3.1 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和现状 |
1.3.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趋势 |
1.3.3 建筑低能耗技术评价研究方法 |
1.3.4 文献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适宜性理论下的综合评价法 |
2.1 综合评价法 |
2.2 适宜性理论体系 |
2.2.1 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理论体系研究 |
2.2.2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原则 |
2.2.3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构建方法 |
2.2.4 适宜性评价系统的框架 |
2.3 适宜性理论应用于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评价的可行性研究 |
2.3.1 评价目标一致 |
2.3.2 核心内容相通 |
2.3.3 科学的互补 |
2.4 适宜性评价基本流程 |
2.5 小结 |
第3章 实地调研现状剖析与基准建筑的建立 |
3.1 调研基本情况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方法 |
3.1.3 调研对象与时间 |
3.2 地域气候特征 |
3.2.1 地域特征 |
3.2.2 气候特征 |
3.2.3 典型城市气候分析 |
3.3 农村住宅建筑概况和基准建筑构建 |
3.3.1 农村住宅建筑空间布局 |
3.3.2 苏南农村住宅围护结构特点 |
3.3.3 统计分析法确定苏南农村住宅基准建筑模型 |
3.4 农村住宅能耗现状和热环境分析 |
3.4.1 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措施 |
3.4.2 能耗构成水平 |
3.4.3 调研测试方案 |
3.5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与能耗关系研究 |
3.5.1 建筑能耗相关因素的选取途径 |
3.5.2 本体因素的节能影响对比 |
3.6 小结 |
第4章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和实现策略 |
4.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低能耗目标 |
4.1.1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舒适目标 |
4.1.2 苏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能耗目标 |
4.1.3 农宅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目标 |
4.2 围护结构低能耗目标的实现技术手段 |
4.2.1 减小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
4.2.2 建筑遮阳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分析 |
5.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影响评价方法概述 |
5.1.1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5.1.2 低能耗技术节能性定量评价的实现途径 |
5.2 节能性评价系统能耗模拟软件的选择和能耗分析 |
5.2.1 建筑能耗软件的选择和比较 |
5.2.2 农宅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模拟验证分析 |
5.3 节能性评价显着性影响因素分析 |
5.3.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
5.3.4 遮阳措施 |
5.4 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1 采暖期各参数敏感性分析 |
5.4.2 空调期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
5.4.3 全年各参数灵敏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分析 |
6.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经济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
6.1.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6.1.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
6.2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方法研究 |
6.2.1 低能耗技术经济性评价系统构成要素 |
6.2.2 经济性评价系统计算模型 |
6.3 苏南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各措施的经济性评价 |
6.3.1 墙体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
6.3.2 屋顶低能耗技术方案的经济性分析 |
6.3.3 建筑门窗经济性分析 |
6.3.4 遮阳板经济性分析 |
6.4 分项敏感性和权重分析 |
6.4.1 分项敏感性分析 |
6.4.2 分项权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分析 |
7.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环境性影响评价体系构建 |
7.1.1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框架架构 |
7.1.2 低能耗技术环境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
7.1.3 环境影响因子提取 |
7.2 农村住宅低能耗技术的环境性评价模型 |
7.2.1 研究目的和范围界定 |
7.2.2 清单分析 |
7.2.3 环境性评价 |
7.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1 墙体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2 屋顶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3 门窗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3.4 遮阳低能耗方案的环境性分析 |
7.4 分项权重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适宜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
8.1 苏南农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框架 |
8.2 系统权重的确定 |
8.2.1 研究方法 |
8.2.2 研究过程和结论 |
8.3 数学模型 |
8.3.1 无量纲化 |
8.3.2 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
8.4 指标内容和指标基准 |
8.4.1 节能性 |
8.4.2 经济性 |
8.4.3 环境性 |
8.4.4 设计与创新 |
8.4.5 评价结果 |
8.5 评价系统的流程设计和评价软件开发 |
8.5.1 评价系统的输入 |
8.5.2 评价系统的输出 |
8.5.3 评价软件的开发 |
8.6 试评价 |
8.6.1 建筑基本信息 |
8.6.2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选择 |
8.6.3 围护结构低能耗方案确定 |
8.6.4 住宅低能耗效果测试 |
8.7 小结 |
第9章 总结和展望 |
9.1 论文工作总结 |
9.2 创新点 |
9.3 论文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情况说明 |
致谢 |
(9)基于经济性与热环境优化的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超低能耗建筑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低能耗建筑研究现状 |
1.2.2 室内热环境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理论基础 |
2.1 超低能耗建筑定义 |
2.1.1 国外对超低能耗建筑的定义 |
2.1.2 国内对超低能耗建筑的定义 |
2.2 超低能耗建筑设计要素 |
2.2.1 建筑本体要素 |
2.2.2 能源与设备系统 |
2.2.3 可再生能源利用 |
2.3 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方案选定 |
2.4 本章小结 |
3 内蒙古西部典型草原民居建筑模型构建 |
3.1 内蒙古西部草原实地调查 |
3.1.1 内蒙古西部草原地域特点 |
3.1.2 调研地域选择 |
3.1.3 调查方案与调查内容 |
3.2 内蒙古西部典型草原民居选取 |
3.2.1 内蒙古西部典型草原民居选定及介绍 |
3.2.2 内蒙古西部典型草原民居室内热环境测试 |
3.3 内蒙古西部典型草原民居建筑模型构建 |
3.3.1 模拟软件的选取 |
3.3.2 内蒙古西部典型草原民居建筑模型构建 |
3.3.3 典型草原民居建筑模型室内热环境与能耗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热环境优化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围护结构构建 |
4.1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建筑朝向选择 |
4.1.1 建筑朝向范围选择 |
4.1.2 不同建筑朝向热环境模拟 |
4.2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阳光间进深选取 |
4.2.1 阳光间进深长度选取 |
4.2.2 不同阳光间进深热环境模拟 |
4.3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外墙保温厚度确定 |
4.3.1 外墙保温厚度范围选取 |
4.3.2 不同外墙保温厚度热环境模拟 |
4.4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外窗尺寸选择 |
4.4.1 外窗尺寸参数选择 |
4.4.2 不同外窗尺寸热环境模拟 |
4.5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屋顶保温层厚度确定 |
4.5.1 屋顶保温厚度范围选取 |
4.5.2 不同屋顶保温厚度热环境模拟 |
4.6 基于经济性与热环境优化的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围护结构方案构建 |
4.6.1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围护结构方案性能模拟 |
4.6.2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围护结构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经济性与热环境优化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热系统构建 |
5.1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热系统模型构建 |
5.1.1 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热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
5.1.2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热系统物理模型构建 |
5.1.3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热系统运行原理 |
5.2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热系统综合效益分析 |
5.2.1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热系统性能分析 |
5.2.2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热系统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入户调查表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经济性与多能优化匹配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太阳能应用研究现状 |
1.2.2 风能利用的研究现状 |
1.2.3 火炕研究现状 |
1.2.4 超低能耗研究现状 |
1.2.5 能源匹配的研究现状 |
1.2.6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4.4 课题来源 |
1.4.5 技术路线 |
2 理论回顾及实验方案确定 |
2.1 附加阳光间供暖原理 |
2.2 超低能耗建筑概念及指标 |
2.2.1 超低能耗建筑概念 |
2.2.2 超低能耗建筑指标 |
2.3 实验方案的确定 |
2.3.1 能耗模拟实验的选择 |
2.3.2 能耗模拟实验方案的确定 |
2.4 能源匹配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住宅模型的建立 |
3.1 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气候条件 |
3.2 内蒙古西部地区草原民居调研情况 |
3.2.1 调查地域 |
3.2.2 居住人员情况 |
3.2.3 围护结构情况 |
3.2.4 供暖模式情况 |
3.3 传统草原民居模型建立和参数设置 |
3.3.1 草原民居模型的建立 |
3.3.2 草原民居各参数设定 |
3.4 传统草原民居在自然室温状态下模拟情况 |
3.4.1 自然室温下对模拟时间的设置 |
3.4.2 自然室温状态下模拟情况 |
3.5 传统草原民居在达到室内设计温度下所需负荷 |
3.5.1 草原民居达到室内设计温度模拟情况 |
3.5.2 草原民居达到室内设计温度所需负荷 |
3.6 传统供暖系统下模型建立及能耗情况分析 |
3.6.1 传统火炕供暖系统下仿真模块及功能 |
3.6.2 传统火炕供暖系统下的TRNSYS模型建立 |
3.6.3 传统供暖系统下火炕所需供热量 |
3.6.4 传统供暖系统下能耗模拟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经济性与多能优化匹配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模式构建 |
4.1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围护结构设置 |
4.2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模式研究必要性 |
4.2.1 内蒙古西部传统供暖模式的不足 |
4.2.2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多能源匹配供暖模式的优势 |
4.3 内蒙古西部气象条件动态分析 |
4.3.1 供暖周期内室外日干球温度 |
4.3.2 供暖周期内太阳能辐射强度 |
4.3.3 供暖周期内室外风速和风向情况 |
4.4 基于经济性与多能优化匹配的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供暖模型的构建 |
4.4.1 附加阳光间供暖系统构建 |
4.4.2 风能供暖系统的构建 |
4.4.3 火炕与热水供暖复合系统的构建 |
4.4.4 基于经济性与多能优化匹配的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模型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系统多能优化匹配机理研究 |
5.1 有阳光间所需负荷和耗热量情况 |
5.1.1 有阳光间所需负荷 |
5.1.2 有阳光间所需耗热量 |
5.1.3 阳光间供热量及排风热回收供热量 |
5.2 风能发电采暖 |
5.2.1 采暖用电需求 |
5.2.2 风力发电机风速与功率 |
5.2.3 逆变器对能源调控 |
5.3 火炕供暖 |
5.4 能源消耗统计分析 |
5.4.1 电力能源消耗情况 |
5.4.2 电力和火炕共同作用能源消耗 |
5.4.3 多能优化匹配方案与传统火炕方案对比 |
5.5 火炕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分析 |
5.6 各供暖方式供暖量情况分析 |
5.7 供暖系统多能优化匹配机理研究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草原民居现状调查表 |
附录B 搭建传统供暖模型及多能优化匹配模型所需模块及功能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西部建筑节能调查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围护结构构建[D]. 李佳.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城镇民用建筑碳排放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D]. 杨天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太阳能富集区集合住宅外窗组合节能效应及设计应用研究 ——以拉萨、西宁、银川为例[D]. 徐航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7]基于“气候-地貌”特征的长三角地域性绿色建筑营建策略研究[D]. 郑媛. 浙江大学, 2020(01)
- [8]苏南地区农村住宅围护结构低能耗技术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D]. 符越. 东南大学, 2020(02)
- [9]基于经济性与热环境优化的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超低能耗建筑构建[D]. 李威风.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10]基于经济性与多能优化匹配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模式研究[D]. 梁娜飞.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