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周血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结核杆菌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卫鸿,韩芸,师成玲,龙海青,邓晓珍,李明霖,张松达[1](2021)在《熊果苷通过调控巨噬细胞TLR4/NF-κB通路抑制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熊果苷通过调控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抑制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的机制。方法将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分为对照组和熊果苷组,对照组正常培养,不干预;熊果苷组给予100μg/m L熊果苷干预24 h后,再用1 000 ng/m L脂多糖培养24 h。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组细胞TLR4和NF-κB表达的影响,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熊果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的影响。40只昆明雄性小鼠经尾静脉注射H37Rv结核分枝杆菌毒株建立结核菌感染小鼠模型,随机将其均分为4组:不进行任何治疗的结核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接受腹腔注射10、25和50 mg/kg熊果苷治疗1次/周,共4周。结核感染模型建立4周后,处死小鼠,收集心脏外周血和肺组织,抗酸染色检测肺组织结核分枝杆菌数目; ELIS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TNF-α、IL-1β和IL-6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率和外周血CD68阳性细胞TLR4/NF-κB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熊果苷组RAW264.7细胞TLR4和NF-κB表达显着增高,培养基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均显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结核组小鼠相比,经不同剂量熊果苷治疗(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结核杆菌感染的小鼠体重、外周血巨噬细胞TLR4/NF-κB表达水平以及外周血TNF-α、IL-1β和IL-6含量均显着增高,肺组织结核分枝杆菌数目和肺泡巨噬细胞凋亡率均显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以上指标均存在剂量依赖。结论熊果苷可以通过促进巨噬细胞TLR4/NF-κB通路的激活而促进巨噬细胞的存活和炎症因子的分泌,进而发挥抗结核的功能。
宋亚军[2](2020)在《MMF通过抑制Th17细胞及IL-17A下调Vγ4细胞表达KGF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心脏、肾脏等器官移植术后,患者须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预防和治疗排斥反应,以延长移植物存活。吗替麦考酚酯是临床上常用于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剂之一,通过肠道吸收后迅速在肝细胞内代谢成其活性成分-霉酚酸。在体内,霉酚酸可以通过非竞争性地、可逆地抑制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的活性,抑制鸟嘌呤核苷酸的经典合成途径,从而选择性地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降低机体的免疫水平,达到减轻对移植物排斥的目的,尽可能保护移植器官功能。但是,吗替麦考酚酯副作用明显,比如白细胞减少、贫血、败血症等,在胃肠道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即便使用肠溶剂型也难以改善。临床上多采用减少用药剂量甚至中断服药来减轻副作用。目前,吗替麦考酚酯引发胃肠反应的具体机制尚有待探究。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对多种细胞都具有促进增殖、分化的功能,能够有效改善克罗恩病、缺血再灌注等因素造成的肠粘膜损伤,修复肠粘膜屏障,改善腹痛、腹泻等不良症状。在肠道,KGF多由TCRγδT细胞分泌,在肠粘膜遭受刺激时,KGF表达可升高。多项研究表明,KGF的表达与细胞因子IL-17A高度相关,而作为IL-17A主要细胞来源的Th17细胞,理论上可直接受吗替麦考酚酯的抑制,根据以上反应链条,不难推测:在肠道,吗替麦考酚酯可能通过抑制Th17细胞及其IL-17A的分泌,减少TCRγδT细胞的活化和KGF的表达,进而造成肠粘膜屏障结构和功能受损,这可能是吗替麦考酚酯引发胃肠反应的作用机制之一。为了验证该假说,我们拟建立吗替麦考酚酯诱导的小鼠肠粘膜损伤模型,外源性给予KGF治疗,观察效果并探讨原因;设计体内、外实验,进一步探究吗替麦考酚酯是否通过作用Th17细胞及其特征性细胞因子IL-17A,进而影响肠道TCRγδT细胞表达KGF的部分作用机制。本研究可为减轻吗替麦考酚酯造成的胃肠道反应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干预措施。方法:1.建立吗替麦考酚酯诱导小鼠肠粘膜屏障损伤模型C57雄性小鼠,重20 g-25 g,按照:500 mg/kg,每天灌胃1次吗替麦考酚酯混悬液;或:250mg/kg,每天早、晚各灌胃1次的方式建模,连续灌胃14天,每天固定时间称量小鼠的体重,观察小鼠大便性状,处死后称量肠道湿重,并做病理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建模效果。2.外源性KGF对吗替麦考酚酸酯诱导的肠粘损害的保护作用研究我们设计实验,拟从小鼠体重等大体指标、肠道病理变化、肠粘膜通透性、肠上皮细胞凋亡、增殖,紧密链接蛋白表达以及肠粘膜TCRγδ+IEL细胞比例变化等角度,探究外源性KGF对于MMF模型的肠粘膜保护作用。(1)取30只C57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吗替麦考酚酯组(MMF组),吗替麦考酚酯+重组角化上皮生长因子组(MMF+KGF组)和对照组(Control组);(2)称量各组小鼠体重、观察肛门血污、肠道肉眼下状态并测量其长度;(3)用FITC-Dextran和多功能酶标仪检测小鼠肠粘膜通透性;(4)取小肠做HE染色并用Chiu’s评分法做病理评分,评估各组小鼠肠粘膜损伤情况;(5)免疫荧光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肠粘膜细胞紧密链接蛋白表达情况;(6)分别用Brd U法和TUNEL法检测肠粘膜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7)流式细胞仪检测对比各组小鼠肠道TCRγδ+IEL细胞比例。3.吗替麦考酚酯对小鼠肠粘膜Th17细胞比例及IL-17A表达的影响。建立吗替麦考酚酯诱导的肠粘膜损伤模型,并在模型基础上给予Th17细胞回输,或IL-17A细胞因子腹腔注射,观察各组小鼠肠粘膜损伤,Th17细胞比例以及IL-17A表达情况,以期阐释吗替麦考酚酯的肠粘膜损害作用是否与Th17细胞抑制及其IL-17A表达下调有关。(1)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分组:取40只C57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吗替麦考酚酯组(MMF组),MMF+Th17细胞回输组(MMF+Th17组),和MMF+IL-17A腹腔注射组(MMF+IL-17A组);(2)取小肠做HE染色并用Chiu’s评分法做病理评分,评估各组小鼠肠粘膜损伤情况;(3)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肠粘膜Th17细胞比例;(4)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肠粘膜IL-17A的表达;4.IL-17A作用Vγ4细胞表达KGF机制的初步探讨(1)用IL-17A(1μg/kg/day,连续5天)腹腔注射野生型小鼠、抗体清除Vγ1细胞小鼠、抗体清除Vγ4细胞小鼠、JAK/STAT信号阻断剂(AG490)小鼠,空白对照组以同样方式注射生理盐水。5天后,用免疫组化法观察KGF表达情况,蛋白印迹法检测JAK/STAT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情况;(2)体外培养Vγ4T淋巴细胞,实验组用IL-17A刺激,对照组加等量PBS缓冲液,6 h后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KGF蛋白的表达,用RT-PCR法检测KGF在RNA水平的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Vγ4T细胞内JAK/STAT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情况。结果:1.与以往报道的方法相比,在保证灌饲吗替麦考酚酯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早8:00,晚6:00两个时间点分别灌胃的方法具有省时、稳定的优点,所以,我课题组采用这一方法建模。2.与对照组相比,MMF组小鼠体重减轻,肠粘膜损伤和通透性增加,紧密链接蛋白(ZO-1、Claudin-1)的表达减少,分布紊乱。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减少,凋亡增加;相对于MMF组,MMF+KGF组肠粘膜屏障损害减轻,肠上皮细胞增殖增加,凋亡减少;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链接蛋白更加稳定,肠上皮细胞内的TCRγδ+细胞比例升高。3.与对照组相比,MMF组肠粘膜病理损伤严重,而MMF+Th17组和MMF+IL-17A组肠粘膜损伤好转,病理评分比MMF组下降;流式细胞检测显示MMF组肠粘膜Th17细胞比例下降,MMF+Th17组肠粘膜Th17细胞比例有所回升,MMF+IL-17A组肠粘膜Th17细胞比例与MMF组未见差异。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用IL-17A腹腔注射后,模型对照组、抗体清除Vγ1细胞组肠粘膜KGF表达增多,抗体清除Vγ4细胞组、AG490组小鼠KGF表达未见差异;蛋白印迹结果显示,用IL-17A腹腔注射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抗体清除Vγ1细胞组p-JAK2、p-STAT3表达上升,抗体清除Vγ4细胞组、AG490组小鼠p-JAK2、p-STAT3表达未见差异;在体外细胞培养实验中,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IL-17A刺激)KGF在蛋白和RNA水平表达升高,蛋白印迹法检测到Vγ4T细胞内p-JAK2、p-STAT3表达升高。5.结论:1.相对于传统,改良后的建模方法(早8:0,晚6:00用250 mg/m L的吗替麦考酚酯混悬液100μL灌胃),建模时间缩短,肠粘膜损伤明确,最终血药浓度与传统方法无差异。模型的稳定性好,成功率高。2.外源性给予KGF可以有效减轻吗替麦考酚酯造成的肠粘膜损伤,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肠粘膜上皮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保护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链接蛋白(ZO-1、Claudin-1),稳定肠上皮内的TCRγδ+细胞实现的。3.回输Th17细胞和腹腔注射IL-17A细胞因子可以有效减轻吗替麦考酚酯造成的肠粘膜损伤,这些结果提示:吗替麦考酚酯抑制肠粘膜Th17细胞及IL-17A表达有可能是其造成肠粘膜损伤的部分机制。4.肠粘膜上分泌KGF的γδT细胞亚型主要是Vγ4;IL-17A可以激活Vγ4细胞,增加KGF分泌;体在外实验中,IL-17A可以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上调p-JAK2、p-STAT3水平,进而调控KGF表达;JAK2抑制剂AG490可以有效抑制Vγ4细胞分泌KGF。这些结果提示:IL-17A可通过上调肠粘膜Vγ4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调控KGF表达。
张倩[3](2020)在《RQ-PCR检测对肺结核临床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Q-PCR)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Deoxyribonucleic acid,TB-DNA),观察其诊断肺结核的临床价值,着重探讨其对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共122例,将其分为两组,包括肺结核组61例,非结核组61例,其中肺结核组包括结核性胸腔积液组25例,非结核组包括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31例。所有纳入本研究的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并在入院48小时内行胸腔穿刺术或胸腔闭式引流术收集胸水标本,或获取深部痰标本,或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获取肺泡灌洗液标本,采用RQ-PCR技术检测标本中TB-DNA;对于存在胸腔积液的患者同时行胸水常规、生化、ADA、外周血T-SPOT等检查。采用Shapiro-Wilk(W检验)、t检验、Man Whitney U检验、?2检验进行相关统计分析,以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分别统计入组患者TB-DNA的阳性率及阴性率;分别统计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外周血T-SPOT三种诊断方法单项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以及串联联合检测(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外周血T-SPOT三种诊断方法结果均为阳性,则视串联联合检测结果为阳性)和并联联合检测(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外周血T-SPOT三种诊断方法任何一种结果为阳性,则视并联联合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1.肺结核组和非结核组TB-DNA阳性率分别为65.57%、0.00%,肺结核组TBDNA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核组,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和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TB-DNA阳性率分别为24.00%、0.00%,结核性胸腔积液组TB-DNA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和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ADA阳性率分别为56.00%、3.23%,结核性胸腔积液组ADA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ADA含量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为50.00(31.75-64.00)U/L,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ADA含量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为6.30(4.10-13.00)U/L,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Z=-5.447,P=0.000<0.01)。3.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和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T-SPOT阳性率分别为96.00%、25.8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T-SPO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4.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外周血T-SPOT单项检测结果:TB-DN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4.00%、100.00%、100.00%和62.00%;AD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6.00%、96.77%、93.33%和73.17%;T-SPO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0%、74.19%、75.00%和95.83%。5.外周血T-SPOT检测灵敏度高于胸腔积液ADA,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2=6.750,P<0.05);胸腔积液ADA检测灵敏度高于胸腔积液TB-DNA,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2=4.083,P<0.05)。胸腔积液TB-DNA检测特异度高于外周血T-SPOT,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2=6.125,P<0.05);胸腔积液ADA检测特异度高于外周血T-SPOT,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2=4.000,P<0.05);胸腔积液TB-DNA检测与胸腔积液ADA检测的特异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0.000,P>0.05)。6.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外周血T-SPOT三种诊断方法行串联联合检测时,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高达100.00%、100.00%和100.00%,灵敏度为16.00%;行并联联合检测时,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分别高达100.00%、100.00%,特异度为70.97%,阴性预测值为73.53%。7.结核性胸腔积液组胸水白细胞计数、胸水总蛋白、ADA、LDH含量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胸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和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核性胸腔积液组胸水CEA含量明显低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8.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外周血血沉、肝功总蛋白含量高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外周血FIB含量明显高于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外周血CRP、PCT、D-二聚体和非结核性胸腔积液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胸腔积液TB-DNA与胸腔积液ADA或外周血T-SPOT进行2种诊断方法串联(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胸腔积液TB-DNA+外周血T-SPOT)或3种诊断方法串联(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外周血T-SPOT)联合检测具有很高的特异度,可以更好的降低临床误诊率。2.胸腔积液TB-DNA与胸腔积液ADA或外周血T-SPOT进行2种诊断方法并联(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胸腔积液TB-DNA+外周血T-SPOT)或3种诊断方法并联(胸腔积液TB-DNA+胸腔积液ADA+外周血T-SPOT)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更好的降低临床漏诊率。3.RQ-PCR检测胸腔积液TB-DNA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较高特异度,但灵敏度低,成本相对较高,建议临床工作中与其他指标联合使用。
张晓梅[4](2020)在《T-SPOT.TB、TB-Ab及其联合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试验(T-SPOT.TB)、抗结核抗体(TB-Ab)试验及其联合检测对结核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上饶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住院的257例疑似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最新诊断标准最终确定142例结核性疾病患者,115例非结核性疾病患者。所有疑似患者均接受T-SPOT.TB和TB-Ab检测,通过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指标、可靠性指标和效益指标反映两种检测方法单用及联合使用的诊断价值。数据分析采用SPSS22.0进行处理。结果:(1)结核病患者组T-SPOT.TB,TB-Ab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8.7%、60.6%,均高于非结核病患者组(20.9%,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T-SPOT.TB检测的灵敏度[88.7%,95%CI(83.5%94.0%)]、特异度[79.1%,95%CI(71.6%86.7%)]、阳性预测值[84.0%,95%CI(78.1%89.9%)]、阴性预测值[85.0%,95%CI(78.2%91.9%)]、阳性似然比[4.252,95%CI(2.9646.098)]、诊断符合率[84.4%,95%CI(79.9%-88.9%)]、ROC曲线下面积[0.839,95%CI(0.7890.892)]均高于TB-Ab检测的灵敏度[60.6%,95%CI(52.4%68.7%)]、特异度[76.5%,95%CI(68.7%84.4%)]、阳性预测值[76.1%,95%CI(68.1%84.1%)]、阴性预测值[61.1%,95%CI(53.1%69.2%)]、阳性似然比[2.580,95%CI(1.8083.681)]、诊断符合率[67.7%,95%CI(61.9%73.5%)]、ROC曲线下面积[0.685,95%CI(0.6200.751)],其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和ROC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SPOT.TB的阴性似然比[0.143,95%CI(0.0890.228)]低于TB-Ab[0.515,95%CI(0.4100.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种检测方法并联的灵敏度[95.8%,95%CI(92.4%99.1%)]均高于T-SPOT.TB单用和TB-Ab单用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检测方法串联的特异度为[93.9%,95%CI(89.5%98.4%)],均高于T-SPOT.TB单用和TB-Ab单用的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两种方法基于Logistic回归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并联和串联的ROC曲线下面积,且与并联和串联的相比较,其与串联的95%可信区间无重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T-SPOT.TB检测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ROC曲线下面积、阴性似然比均优于TB-Ab检测。(2)T-SPOT.TB和TB-Ab并联大幅提高灵敏度,串联大幅提高特异度,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根据需要进行联合方式的选择。
陈彬[5](2020)在《外周血干扰素—γ释放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假阴性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外周血干扰素-γ释放试验(IGRAs)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假阴性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纳入对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并根据细菌学和(或)组织学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144例,采集患者人口学及临床资料,根据全血酶联测定免疫吸附测定法(QFT-GIT)进行IGRAs的结果将患者分为假阴性组和阳性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QFTGIT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假阴性影响因素。结果:1.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分析QFT-GIT阳性和假阴性组间MBI、吸烟情况、结核菌素试(PPD)、胸水(PE)中单核细胞的百分比、PE中多核细胞的百分比、PE中腺苷脱氨酶(ADA)、PE中的结核抗体(TBAb+)和外周血中EOS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淋巴细胞计数、年龄、糖尿病史等组间差异无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结核菌素(PPD)试验阴性结果[Exp(B)=6.451,95%CI(2.951,14.105),P=0.000]、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Exp(B)=0.57,95%CI(0.04,0.811),P=0.034]是QFT-GIT假阴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对于EOS较高和PPD阴性的胸腔积液患者,若出现QFT-GIT阴性的结果,需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判断,不能完全排除结核性胸膜炎可能。2.PE中单核细胞数、年龄、外周血淋巴细胞数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史等不是QFT-GIT假阴性的独立影响因素。
郑辉[6](2020)在《HupB对T淋巴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及其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潜在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 HupB蛋白为研究对象,探讨HupB蛋白对T淋巴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也为HupB蛋白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参考。方法:HupB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Ex PASY Prot Param、Prot Scaleon Expasy、TMHMM Server v.2.0、SOPMA、Vaxijen v2.0等在线工具,分析HupB蛋白的理化性质、疏水性、跨膜区、二级结构与抗原性;利用MEGA X 10.1.7、STRING数据库等分析工具,构建蛋白HupB的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其蛋白质相互作用。HupB蛋白的表达、纯化、鉴定:基于结核分枝杆菌H37Rv HupB蛋白的基因序列,构建p GEX-6p-1-Rv2986c重组质粒;转化重组质粒到大肠杆菌DH5α并在BL21(DE3)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HupB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情况;GST Agarose纯化重组蛋白HupB,SDS-PAGE测定蛋白相对分子量;Et Eraser TM HP去除蛋白中的内毒素;圆二色光谱分析重组蛋白的二级结构。结核分枝杆菌H37Rv HupB蛋白对T淋巴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从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筛选出11例肺结核患者,10例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以及10例健康人作对照;HupB蛋白与受试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共培养48h;ELISA法检测PBMC释放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6、IL-10、IL-12p70、IL-17A、TGF-β1以及TNF-α)的水平。HupB蛋白特异性IL-6的结核病诊断价值分析:基于前期结核患者PBMC受HupB蛋白刺激后释放的细胞因子情况,筛选40例肺结核患者、27例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以及45例健康人作对照,验证HupB蛋白刺激结核患者PBMC所释放IL-6的特异性,并优化实验条件;ROC曲线分析实验样本数据,评估HupB蛋白特异性细胞因子在结核病诊断上的特异性与敏感度;通过Youden’s index分析,确定诊断的Cut-off value,对实验样本进行阴/阳性判别,并比较结核病现有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探讨其潜在的应用价值。结果:结核分枝杆菌HupB蛋白由214个氨基酸组成,属于稳定、亲水性蛋白,不含跨膜区,具有较高的抗原性;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51.40%)构成;在进化关系上,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H37Rv菌株编码的蛋白与Mycobacterium canettii菌株编码的蛋白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属于同一进化分枝;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显示,HupB蛋白主要与Mih F、Phe T、Top A、Pol A与Dna A 5个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分布于细胞壁、细胞质与质膜,能与DNA结合,参与胞内大分子代谢、核酸代谢等生物过程。成功构建p GEX-6p-1-Rv2986c重组质粒,并获得重组蛋白HupB,蛋白浓度为853μg/m L,重组蛋白的分子量为51 k Da,与理论值相符;蛋白质内毒素含量低于0.3 EU/m L,可用于后续实验;25℃时重组蛋白HupB的二级结构包括13.4%α-螺旋,32.1%β-折叠,54.5%无规则卷曲。细胞因子测定结果显示,肺结核患者、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PBMC受蛋白HupB刺激后释放的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IL-12p70、IL-17A、TGF-β1以及TNF-α无显着性差异(P>0.05);肺结核组经蛋白HupB刺激后,PBMC释放的IL-6的量为788.1±608.0 pg/m L,而未加蛋白HupB刺激时PBMC释放的IL-6的量为72.29±20.38 pg/m L,差异显着(P<0.0001);非结核肺部疾病组经蛋白HupB刺激后,PBMC释放的IL-6的量为259.3±99.81 pg/m L;健康组经蛋白HupB刺激后,PBMC释放的IL-6的量为53.51±9.019 pg/m L,与肺结核组均差异显着(P<0.0001)。以肺结核患者为实验组,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与健康人为对照组,ROC曲线分析显示,ROC曲线下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AUC)值大于0.9,P值小于0.0001,有统计学意义。基于Youden’s index,得到Cut-off value,对实验样本进行判别,其诊断敏感性为88.89%,诊断特异性为86.57%,诊断准确率为87.5%。结论:1.IL-6是一种炎症因子,肺结核患者PBMC在HupB蛋白刺激后IL-6分泌量增加,表明IL-6可能参与到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机体的进程,为进一步研究MTB的发病机理提供参考;2.HupB蛋白较高的抗原性,并与多种参与DNA结合、核酸代谢的蛋白质相互作用,联合HupB蛋白对肺结核患者PBMC的诱导结果,表明HupB蛋白具有诊断、免疫治疗与预防的潜在应用,有助于进一步探讨MTB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机制。3.HupB蛋白诱导肺结核患者PBMC所释放的IL-6高于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与健康人,对结核病的辅助诊断与治疗效果评估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4.HupB蛋白特异性白介素-6反应可作为肺结核病潜在的诊断方法,应用于临床研究。
满劲进[7](2020)在《IFN-γ、NSE在成人结核性与病毒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检测成人脑脊液及血清中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含量,探讨其在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ar meningitis,TBM)、病毒性脑膜炎(Viral meningitis,VM)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就诊于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神经内科明确诊断为脑膜炎患者60例(其中结脑组,即TBM组30例,病脑组,即VM组30例)为观察组,原发性头痛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脑脊液及血清中IFN-γ、NSE含量,并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TBM组、VM组、对照组年龄、性别、症状与体征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M组、VM组脑脊液常规与生化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BM组脑脊液IFN-γ含量(70.32±7.90)pg/ml明显高于VM组(42.31±6.78)pg/ml、对照组(10.52±1.11)pg/ml,VM组脑脊液IFN-γ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TBM组血清IFN-γ含量(111.16±16.80)pg/ml明显高于VM组(70.79±11.29)pg/ml、对照组(8.94±2.75)pg/ml,VM组血清IFN-γ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VM组脑脊液NSE含量(28.57±2.71)ng/ml明显高于TBM组(17.57±1.06)ng/ml、对照组(6.59±1.75)ng/ml,TBM组脑脊液NS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VM组血清NSE含量(26.80±1.57)ng/ml明显高于TBM组(15.72±2.37)ng/ml、对照组(5.20±1.63)ng/ml,TBM组血清NS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脑脊液IFN-γ、血清IFN-γ与TBM显着正相关(r=0.796,r=0.758,P<0.001),而脑脊液NSE、血清NSE与TBM不相关(r=0.020,r=0.018,P>0.05);脑脊液NSE、血清NSE与VM显着正相关(r=0.817,r=0.817,P<0.001),脑脊液IFN-γ、血清IFN-γ与VM不相关(r=0.035,r=0.021,P>0.05)。结论:(1)TBM组脑脊液及血清IFN-γ含量较VM组、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脑脊液及血清中IFN-γ的含量增高可作为TBM的早期诊断指标;(2)VM组脑脊液及血清NSE含量较TBM组、对照组明显升高,可早期辅助诊断VM,TBM组、VM组脑脊液及血清NSE明显高于对照组,NSE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损伤程度的标志物,以评估预后;(3)通过联合检测患者脑脊液及血清中IFN-γ、NSE含量,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TBM、VM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杜鹃[8](2020)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MP-DNA拷贝数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关系》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MP-DNA拷贝数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BAL),并诊断为MPP的433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MP-DNA拷贝数将患儿分为低拷贝组(MP-DNA拷贝数≤106/ml)和高拷贝组(MP-DNA拷贝数>106/ml),从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表现、肺外并发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常规细胞学检查、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等分析两组患儿的病情,并探讨MP-DNA拷贝数与MPP轻重程度、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高拷贝组患儿热峰更高、总热程、高热持续时间更长,外周血中性粒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增高;BALF中性粒百分比、细胞因子IL-6、IL-10、IFN-γ、TNF-α升高,胸部影像学表现提示大片肺实变或肺不张、胸腔积液发生率增高,且肺外多器官受累情况以及重症MPP、RMPP发生率均较低拷贝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MP-DNA拷贝数与中性粒百分比、CRP、PCT、LDH、D-二聚体、BALF中性粒百分比、IL-6、IL-10、IFN-γ、TNF-α具有相关性,均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1=0.161,r2=0.197,r3=0.227,r4=0.156,r5=0.220,r6=0.155,r7=0.367,r8=0.511,r9=0.431,r10=0.354,P均<0.05,MP-DNA拷贝数与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0.154,P<0.05。结论:BALF中MP-DNA拷贝数与MPP患儿临床表现及炎症反应相关,拷贝组高患儿住院时间较长,热峰更高,总热程、持续高热时间更长,肺部易出现实变或不张及胸腔积液,同时易发生肺外病变及高凝状态,高拷贝组患儿外周血及灌洗液中炎症反应较低拷贝组重,且高拷贝组对诊断RMPP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董荣静[9](2020)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免疫状况动态监测及固有免疫细胞抗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是由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arneffei)感染引起的致死性深部真菌病。T.marneffei主要感染HIV/AIDS患者,普通人群罕见感染。当艾滋病患者适应性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时,固有免疫系统(固有免疫细胞及其来源的炎性因子)如何抵御T.marneffei感染研究甚少,尤其是不同感染及治疗阶段机体免疫学变化仍未知。本研究从临床着手,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并通过一系列体内外实验探究并阐明当适应性免疫功能缺陷时,固有免疫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对T.marneffei的抗菌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状况动态研究[目 的]揭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抗真菌治疗前后机体免疫指标动态变化及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 法]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进行动态随访,检测不同治疗阶段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谱,并收集抗真菌治疗不同阶段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等资料。分析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临床特征、治疗前后免疫细胞/免疫炎性因子动态变化及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结 果]1.41例病例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腹痛/腹泻、皮损、体重下降、贫血。主要体征包括肝、脾及多发淋巴结(肺门、颈部、腹腔淋巴结)肿大、腹腔/胸腔积液等。入组患者CD4+T细胞数(14[9,28]cells/μ L)和CD8+T细胞数(169[103,33 1]cells/μL)显着低于单纯HIV感染者的CD4+T细胞数(351±46 cells/μL)和 CD8+T 细胞数(899,[703,1522 cells/μL]。随着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患者CD4+T和CD8+T细胞数逐渐升高,而活化的CD4+T和CD8+T细胞占总CD4+T和CD8+T细胞数的比例逐渐下降。2.病例组患者的淋巴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和单纯HIV感染组(p<0.001);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单纯HIV感染组,且在抗真菌治疗后第3天和第7天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单核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和单纯HIV感染组,且在治疗后第3天进一步下降,随后在治疗后第15天回升至正常水平。3.与健康对照组和单纯HIV感染组相比,病例组患者的促炎细胞因子(IL-12、IL-17A、TNF-α、IFN-γ、IL-18、IL-1β)、抗炎细胞因子(IL-10)及趋化因子(IP-10)水平在治疗前显着升高(p<0.05)。IL-6、IL-8、TNF-α、IL-17A、IL-7、IP-10、IL-1β、SDF-1α和IP-10水平在抗真菌治疗后第3天进一步升高并达到峰值水平,治疗第7天后逐渐下降并恢复到正常水平。IL-18水平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和第7天显着升高,而治疗后第15天急剧下降至正常水平。同时,血浆IL-12和IFN-γ水平在治疗前达到峰值,并在治疗后开始逐渐降低,于第7天恢复到正常水平。4.死亡组患者TNF-α、IL-6、IL-8、IL-1β和IP-10水平高于治疗好转患者(p<0.05)及单纯HIV感染组(p<0.05)。[结 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适应性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及时有效的抗真菌治疗联合ART可改善患者预后;患者适应性免疫功能严重缺陷时,固有免疫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及其来源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在抵御T.marneffei感染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此外,由于T淋巴细胞严重缺失,免疫反应失衡,导致过度激活和渗出的炎性因子(“炎性因子风暴”)可能与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不良预后相关。第二部分马尔尼菲篮状菌上调NLRP3/Caspase-1/gasderminD通路诱导巨噬细胞焦亡机制研究[目 的]构建免疫功能低下小鼠T.marneffei侵袭性感染模型及巨噬细胞系感染模型,阐明巨噬细胞抵御 T.marneffei感染的分子机制并初步探索抗真菌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对马尔尼菲篮状菌病预后的影响。[方 法]通过构建免疫功能低下BALB/c小鼠T.marneffei侵袭性感染模型,及体外T.marneffei感染巨噬细胞系模型,研究T.marneffei诱导巨噬细胞焦亡途径。通过免疫蛋白印迹、免疫组化、免疫荧光、ELISA等方法检测不同感染及治疗阶段小鼠脾脏以及体外与T.marneffei共培养的巨噬细胞焦亡相关蛋白、炎性小体、细胞因子等(Cleaved caspase-1、gasdermin D-NT、NLRP3、ASC、IL-18、IL-1β、TNF-α)的表达。并在小鼠模型上行抗真菌同时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以期改善疾病预后。[结 果]1.T.marneffei可诱导由THP-1细胞分化的巨噬细胞内Cleaved caspase-1、NLRP3、ASC、TNF-α相对表达量增高(p<0.05),且培养上清细胞因子IL-18、IL-1β、TNF-α水平升高(p<0.05),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巨噬细胞炎性小体及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更显着;免疫调节剂沙利度胺在T.marneffei作为焦亡触发物时可进一步促进巨噬细胞焦亡,且促进胞内TNF-α合成但抑制胞外TNF-α分泌(p<0.05)。2.采用免疫功能低下BALB/c小鼠,腹腔注射酵母相T.marneffei构建全身性侵袭性感染模型成功。3.T.marneffei可诱导免疫功能低下BALB/c小鼠脾脏巨噬细胞焦亡,且随着病程进展细胞焦亡逐渐增强,表现为小鼠脾脏巨噬细胞焦亡相关蛋白及炎性小体(gasdermin D-NT、NLRP3、ASC、TNF-α)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感染后死亡小鼠细胞焦亡相关蛋白及炎性小体相对表达量最高。4.单用沙利度胺治疗T.marneffei感染无效,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可减轻小鼠脏器炎性反应,小鼠体重有增加趋势,但不能提高小鼠的总体生存率。[结论]T.marneffei可能通过NLRP3/Caspase-1/gasdermin D通路诱导巨噬细胞焦亡,沙利度胺在T.marneffei作为焦亡触发物时可进一步促进巨噬细胞焦亡;沙利度胺可能通过促进巨噬细胞焦亡增强抗菌效应,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可改善小鼠脏器炎性反应,但并不能提高小鼠总体生存率。第三部分马尔尼菲篮状菌诱导中性粒细胞分泌囊泡抗菌的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组学分析[目 的]我们发现中性粒细胞可以趋向T.marneffei并形成分泌囊泡后耗竭死亡,故采用高通量组学技术在蛋白质及磷酸化修饰水平探索中性粒细胞抵御双相T.marneffei的抗菌机制以及发挥抗菌效应后的细胞本身死亡方式。[方 法]提取中性粒细胞系与T.marneffei共培养24 h及未与T.marneffei共培养的细胞总蛋白。采用高通量4D-Lable free蛋白质组学及磷酸化修饰组学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系统分析T.marneffei感染中性粒细胞后差异表达蛋白质及差异磷酸化修饰位点对应蛋白质参与的抗菌相关机制。[结 果]1.体外细胞实验发现T.marneffei可诱导原始中性粒细胞分化为成熟的中性粒细胞,胞内颗粒增多并不断分泌囊泡。当中性粒细胞细胞分泌耗竭后与T.marneffei一同死亡。2.蛋白质组学分析,以2倍差异表达变化为阈值,共鉴定到165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70个蛋白表达发生上调,95个蛋白表达发生下调。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外基质和线粒体。T.marneffei感染组核糖体代谢及氧化磷酸化代谢活跃,NAD(P)H氧化酶系上调,并鉴定到一系列与分泌囊泡相关蛋白及抗菌相关蛋白。进一步功能分析及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富集在囊泡分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及细胞铁死亡通路上。3.进一步进行磷酸化修饰组学分析,以2倍差异表达变化为阈值,一共鉴定到248个差异磷酸化位点对应蛋白,其中111个差异磷酸化位点对应蛋白表达上调,137个差异磷酸化位点对应蛋白表达下调。差异磷酸化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细胞质、质膜和细胞外基质。进一步功能分析及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磷酸化位点对应蛋白主要富集在囊泡分泌功能和细胞铁死亡通路上。[结 论]T.marneffei可诱导中性粒细胞颗粒物质合成增多并形成分泌囊泡,胞内囊泡和颗粒富含杀菌蛋白;与T.marneffei共培养的中性粒细胞核糖体代谢及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代谢活跃;中性粒细胞可能通过NAD(P)H氧化酶依赖产生活性氧类物质抗T.marneffei;但过度释放活性氧类物质亦可导致中性粒细胞自身发生细胞铁死亡。
吴燕萍[10](2020)在《靶向嗜酸性粒细胞铁死亡保护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支气管哮喘(asthma,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之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是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一类特异性免疫细胞,也被认为是引起哮喘炎症最为关键的效应细胞之一。在正常生理状态下,Eos的平均生存周期约为2-5天,随后会出现自发性凋亡;而在哮喘炎性部位,因受局部炎症微环境存在的促存活因子影响,Eos生存周期显着延长。大量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延迟是引起Eos在炎性部位大量聚集的关键机制,这将阻碍哮喘炎症的消退以及组织内稳态的恢复。因此,靶向诱导Eos死亡将有利于哮喘炎症的控制。本研究团队也首次发现利用凋亡抑制蛋白Bcl-2抑制剂诱导Eos凋亡能有效缓解哮喘气道炎症(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7)。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非凋亡性细胞死亡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细胞内铁依赖的脂质过氧化物堆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铁死亡与多种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铁死亡与哮喘之间的关系目前仍不明确。研究显示Eos中的铁离子水平较其他炎症细胞高,结合既往研究发现细胞内铁超载易导致脂质过氧化水平增加从而促发细胞铁死亡,提示Eos中高铁含量贮备可能使其对铁死亡的刺激相对更加敏感。因此,本研究将探讨铁死亡与Eos二者之间的潜在联系,并进一步研究铁死亡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目的:研究铁死亡诱导剂是否能通过靶向诱导Eos铁死亡缓解哮喘气道炎症,并明确其与糖皮质激素是否存在协同调控作用。方法:为检测铁死亡诱导剂体外干预是否能诱导Eos死亡,我们首先分离纯化了哮喘患者与非哮喘患者外周血Eos,以及小鼠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Eos体外培养,分别给予铁死亡诱导剂进行干预,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os存活情况。其次,为明确铁死亡诱导剂介导Eos死亡的具体方式,我们通过透射电镜直接观察Eos死亡后出现的形态学改变,并联合利用细胞凋亡、坏死、自噬及铁死亡相关的小分子抑制剂预处理细胞,分析各类小分子抑制剂对Eos死亡的调控作用。再者,利用C11-BODIPY、CM-H2DCFDA和Mito SOX分别指示铁死亡诱导剂干预Eos后细胞内脂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细胞质ROS和线粒体ROS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应用特异性抗氧化剂检测不同类型ROS在Eos铁死亡中的关键调控作用,最终明确介导细胞死亡的致死ROS类型。最后,为检测铁死亡诱导剂体内应用是否能通过诱导Eos铁死亡有效缓解哮喘气道炎症,我们构建了经典的哮喘小鼠动物模型,腹腔注射铁死亡诱导剂后收集小鼠BALF及肺组织标本,通过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评估铁死亡诱导剂给药后小鼠肺部炎症水平以及BALF Eos的存活情况。此外,我们还进一步将铁死亡诱导剂与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S)体内体外进行联合干预,检测铁死亡诱导剂与激素联合应用在诱导Eos死亡以及缓解哮喘小鼠气道炎症中是否存在协同调控作用。结果:本研究发现铁死亡诱导剂体外干预能显着诱导人和小鼠Eos死亡,且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通过进一步探讨具体的细胞死亡形式,我们发现铁死亡诱导剂通过非经典途径诱导Eos发生铁死亡:一方面,从细胞形态学角度分析,铁死亡诱导剂干预Eos后细胞出现的形态改变基本符合铁死亡典型的形态学特征,并且是一种铁依赖的细胞死亡过程;但另一方面,有别于经典铁死亡通路的是,铁死亡诱导剂干预后细胞内脂质ROS的累积并不是导致Eos死亡的致死原因,通过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细胞质ROS才是促发Eos死亡的关键因素。我们通过构建哮喘小鼠动物模型,发现铁死亡诱导剂体内应用能通过诱导Eos铁死亡有效缓解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更为重要的是,研究结果还显示铁死亡诱导剂与DXMS联合应用体外能协同诱导Eos死亡,体内能协同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大大减少激素用量。结论:铁死亡诱导剂能通过介导Eos发生非经典铁死亡有效缓解哮喘气道炎症,这为哮喘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靶点和新思路;此外,铁死亡诱导剂与激素的协同治疗作用更是为临床激素耐受或者激素抵抗的难治性哮喘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二、外周血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结核杆菌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周血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结核杆菌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熊果苷通过调控巨噬细胞TLR4/NF-κB通路抑制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试剂与仪器 |
1.2 细胞培养与处理 |
1.3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模型 |
1.4 分组 |
1.5 实验方法 |
1.5.1 细胞中TLR4/NF-κB mRNA表达检测 |
1.5.2 细胞中TLR4/NF-κB蛋白表达检测 |
1.5.3 体重检测 |
1.5.4 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和细胞TNF-α、IL-1β和IL-6含量 |
1.5.5 小鼠肺组织结核分枝杆菌检测 |
1.5.6 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凋亡检测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熊果苷对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TLR4/NF-κB通路表达的影响 |
2.2 熊果苷对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TNF-α、IL-1β和IL-6表达的影响 |
2.3 各组小鼠体重、肺组织结核分枝杆菌和巨噬细胞数目比较 |
2.4 各组小鼠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TLR4/NF-κB通路表达比较 |
2.5 各组小鼠外周血TNF-α、IL-1β和IL-6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2)MMF通过抑制Th17细胞及IL-17A下调Vγ4细胞表达KGF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建立吗替麦考酚酯诱导小鼠肠粘膜屏障损伤模型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外源性 KGF 对吗替麦考酚酸酯诱导的肠粘损害的 保护作用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吗替麦考酚酯降低小鼠肠粘膜Th17细胞比例及IL-17A的表达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总结 |
第五章 IL-17A调控Vγ4 细胞表达KGF机制的初步探讨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总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γδT细胞在人类疾病中的免疫学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RQ-PCR检测对肺结核临床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1 病原学诊断方法 |
1.1.1 涂片与染色 |
1.1.2 培养与分离 |
1.2 免疫学诊断方法 |
1.2.1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
1.2.2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
1.3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 |
1.4 生化指标诊断方法 |
1.4.1 腺苷脱氨酶 |
1.4.2 白细胞介素-27 |
1.5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
1.6 结语 |
1 材料 |
1.1 主要仪器 |
1.2 痰液或肺泡灌洗液或胸腔积液的采集和处理 |
1.3 测定痰液或肺泡灌洗液或胸腔积液中TB-DNA含量 |
2 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1 肺结核组 |
2.2.2 非结核组 |
2.2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2.3 临床资料收集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入组患者的基本资料 |
3.2 入组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核酸(TB-DNA)检测结果 |
3.3 不同性质胸腔积液ADA检测结果 |
3.4 不同性质胸腔积液患者外周血T-SPOT检测结果 |
3.5 三种方法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真实性评价和收益性评价 |
3.6 三种诊断方法灵敏度、特异度比较 |
3.7 三种诊断方法联合的价值比较及分析 |
3.8 不同性质胸腔积液相关化验数值比较及分析 |
3.9 不同性质胸腔积液患者外周血相关化验数值比较及分析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技术路线图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T-SPOT.TB、TB-Ab及其联合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1.1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
1.1.1 基本原理 |
1.1.2 诊断应用 |
1.2 结核杆菌抗体试验 |
1.2.1 基本原理 |
1.2.2 诊断应用 |
1.3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与抗结核杆菌抗体试验的比较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资料收集 |
2.3 实验方法 |
2.3.1 T-SPOT.TB的实验方法 |
2.3.2 TB-Ab的实验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2.4.1 T-SPOT.TB的质量控制 |
2.4.2 TB-Ab的质量控制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2.5.1 真实性评价指标 |
2.5.2 可靠性评价指标 |
2.5.3 诊断收益评价指标 |
2.5.4 ROC曲线的绘制 |
第3章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T-SPOT.TB的诊断试验结果 |
3.3 TB-Ab的诊断试验结果 |
3.4 T-SPOT.TB和 TB-Ab单用时的诊断评价指标比较 |
3.5 T-SPOT.TB和 TB-Ab的并联与单用的诊断评价指标比较 |
3.6 T-SPOT.TB和 TB-Ab的串联与单用诊断评价指标比较 |
3.7 T-SPOT.TB和 TB-Ab的单用与联用ROC曲线下面积的比较 |
3.8 基于Logistic回归的T-SPOT.TB和 TB-Ab联用价值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T-SPOT.TB的诊断价值 |
4.2 TB-Ab的诊断价值 |
4.3 T-SPOT.TB与 TB-Ab的比较 |
4.4 T-SPOT.TB和 TB-Ab联用的诊断价值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5)外周血干扰素—γ释放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假阴性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HupB对T淋巴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及其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潜在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1 绪论 |
1.1 结核病流行现状 |
1.2 结核病诊断技术 |
1.2.1 影像学技术及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 |
1.2.2 显微镜学诊断技术 |
1.2.3 结核分枝杆菌快速培养技术 |
1.2.4 免疫学诊断技术 |
1.2.5 分子诊断技术 |
1.3 外周血单核细胞 |
1.3.1 T淋巴细胞 |
1.3.2 B细胞 |
1.3.3 NK细胞 |
1.3.4 单核细胞 |
1.3.5 树突状细胞 |
1.4 结核分支杆菌蛋白HupB |
1.5 细胞因子 |
1.5.1 γ-干扰素 |
1.5.2 白介素-2 |
1.5.3 白介素-4 |
1.5.4 白介素-6 |
1.5.5 白介素-10 |
1.5.6 白介素-12 |
1.5.7 白介素-17 |
1.5.8 转化生长因子-β |
1.5.9 肿瘤坏死因子-α |
2 结核分支杆菌蛋白HupB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菌株 |
2.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HupB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2 HupB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2.3.3 HupB重组蛋白的蛋白含量测定与内毒素的去除 |
2.3.4 圆二色光谱检测重组蛋白HupB的二级结构 |
2.4 实验结果 |
2.4.1 HupB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
2.4.2 HupB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2.4.3 HupB蛋白浓度的测定与内毒素检测结果 |
2.4.4 重组蛋白HupB圆二色谱分析结果 |
2.5 讨论 |
3 结核分支杆菌蛋白HupB对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试剂与耗材 |
3.2.2 主要仪器 |
3.2.3 实验样本 |
3.2.4 样本入选标准 |
3.2.5 样本信息登记 |
3.2.6 伦理学申明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实验样本的收集 |
3.3.2 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的分离 |
3.3.3 结核分支杆菌蛋白HupB诱导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 |
3.3.4 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
3.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 |
3.4.1 肺结核患者PBMC细胞因子的分泌结果 |
3.4.2 入组的不同临床样本PBMC细胞因子的分泌结果 |
3.4.3 HupB诱导肺结核患者PBMC细胞因子的分泌结果 |
3.4.4 HupB诱导入组的不同临床样本PBMC细胞因子的分泌结果 |
3.5 讨论 |
4 HupB特异性IL-6 反应肺结核诊断方法的建立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试剂与耗材 |
4.2.2 主要仪器 |
4.2.3 实验样本 |
4.2.4 样本入选标准 |
4.2.5 样本信息登记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样本的收集 |
4.3.2 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的分离 |
4.3.3 HupB特异性IL-6 反应肺结核诊断方法的建立 |
4.4 实验结果 |
4.4.1 反应条件优化的结果 |
4.4.2 HupB特异性IL-6 反应诊断肺结核诊断标准的建立 |
4.5 讨论 |
5 HupB特异性IL-6 反应与4 种结核病诊断方法的比较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样本 |
5.2.2 样本入选标准 |
5.2.3 样本信息登记 |
5.2.4 主要仪器与试剂 |
5.3 实验方法 |
5.3.1 痰涂片检测 |
5.3.2 IGRAs检测 |
5.3.3 Gene Xpert-MTB/RIF检测 |
5.3.4 抗体芯片检测 |
5.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痰涂片法检测结果 |
5.4.2 IGRAs法检测结果 |
5.4.3 Gene Xpert-MTB/RIF法检测结果 |
5.4.4 抗体芯片法检测结果 |
5.5 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7)IFN-γ、NSE在成人结核性与病毒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8)支气管肺泡灌洗液MP-DNA拷贝数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特征 |
2.3 实验室检查结果 |
2.4 肺外表现 |
2.5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常规细胞学计数比较 |
2.6 灌洗液细胞因子的表达 |
2.7 MP-DNA拷贝数与MPP病情轻重的关系 |
2.8 MP-DNA拷贝数与RMPP的关系 |
2.9 MP-DNA拷贝数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情况 |
(9)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免疫状况动态监测及固有免疫细胞抗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状况动态研究 |
研究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马尔尼菲篮状菌上调NLRP3/Caspase-1/gasdermin D通路诱导巨噬细胞焦亡机制研究 |
研究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马尔尼菲篮状菌诱导中性粒细胞分泌囊泡抗菌的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组学分析 |
研究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靶向嗜酸性粒细胞铁死亡保护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耗材 |
2.4 实验试剂 |
2.5 实验试剂配制方法 |
2.6 实验方法 |
2.6.1 细胞系培养 |
2.6.2 人外周血标本采集与处理 |
2.6.3 哮喘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干预 |
2.6.4 动物模型的处理及标本收集 |
2.6.5 哮喘小鼠BALF Eos分离及体外培养 |
2.6.6 小鼠外周血Eos分离提纯(NJ.1638小鼠) |
2.6.7 流式细胞术 |
2.6.8 细胞ROS检测 |
2.6.9 透射电镜 |
2.6.10 细胞铁离子检测 |
2.6.11 细胞总谷胱甘肽含量检测 |
2.6.12 CCK-8检测细胞活性 |
2.6.13 Western blot |
2.6.14 肺组织总RNA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
2.6.15 基因鉴定 |
2.6.16 统计学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铁死亡诱导剂体外干预能显着诱导人外周血EOS死亡 |
3.2 铁死亡诱导剂体外干预能显着诱导小鼠外周血及BALF EOS死亡 |
3.3 铁死亡诱导剂通过非经典途径介导EOS铁死亡 |
3.4 细胞质ROS是介导EOS铁死亡的关键因素 |
3.5 铁死亡诱导剂通过不同机制诱导EOS铁死亡,且具有协同调控作用 |
3.6 体内应用铁死亡诱导剂能有效缓解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
3.7 铁死亡诱导剂能通过诱导肺内EOS铁死亡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
3.8 铁死亡诱导剂与GCS体外联合干预可协同诱导EOS死亡 |
3.9 铁死亡诱导剂与GCS体内联合干预可协同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铁死亡的发生机制及其在临床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外周血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结核杆菌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熊果苷通过调控巨噬细胞TLR4/NF-κB通路抑制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的研究[J]. 李卫鸿,韩芸,师成玲,龙海青,邓晓珍,李明霖,张松达.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18)
- [2]MMF通过抑制Th17细胞及IL-17A下调Vγ4细胞表达KGF的机制研究[D]. 宋亚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3]RQ-PCR检测对肺结核临床诊断价值的研究[D]. 张倩. 西安医学院, 2020(08)
- [4]T-SPOT.TB、TB-Ab及其联合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的研究[D]. 张晓梅. 南昌大学, 2020(08)
- [5]外周血干扰素—γ释放试验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假阴性影响因素分析[D]. 陈彬.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6]HupB对T淋巴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及其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潜在应用[D]. 郑辉.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7]IFN-γ、NSE在成人结核性与病毒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D]. 满劲进.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8]支气管肺泡灌洗液MP-DNA拷贝数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关系[D]. 杜鹃.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9]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免疫状况动态监测及固有免疫细胞抗菌机制研究[D]. 董荣静.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10]靶向嗜酸性粒细胞铁死亡保护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吴燕萍. 浙江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