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易、快速检测冷冻食品中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的纸片荧光法(论文文献综述)
吴生才[1](2017)在《快速检验纸片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而如今可能避免各类微生物带来的食品污染也受到了业界的高度重视。为此,本文就快速检验纸片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展开了具体研究,并得出了快速检验纸片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具备轻便、快速、简易和实用的优势这一结论,以期为快速检验纸片在检测中的应用带来一定帮助。
宋成[2](2015)在《荧光分析结合免疫学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的基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快速检测食源性微生物的方法很多,其中荧光分析结合免疫技术和PCR技术具有快速、简单、灵敏等特点。本文对在常见食源性病原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氏菌、葡萄球菌、禽流感病毒等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吕肖楠[3](2014)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肠菌群被定义为一群在37℃、24h能够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小杆菌。如果在食品中检测到大肠菌群的存在,则说明食品受到了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的污染。如果检测到大肠菌群呈阳性结果,那么便表明该食品已经被粪便污染。大肠菌群的数量与食品受到的污染程度呈成正比,同时,食品受肠道致病菌的入侵的程度也与大肠菌群的数量成正比。因此检测大肠菌群已经成为对食品的卫生质量进行评估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目前,检测大肠菌群的方法有很多,培养法包括试管发酵法、平板法、膜过滤法、试纸片法等;现代发展的方法有酶化学法、生物发光法、分子生物学法和免疫学法等。这些方法被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定缺点,如滞后性严重,仪器成本高、专业要求高等。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具有重大意义,往往需要及时性,因此急需操作简单、快捷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自主研制的光电测色仪进行试验,试图建立一种快速、便捷、准确的新的食品中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方法。仪器主要由LED发射器、加热器、单片机等构成,采用R、G、B颜色体系采集信息,记录检测样品颜色变化。本研究将大肠菌群试管发酵法和还原法相结合,首先将大肠菌群大量增菌,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氧化还原酶,特定的指示剂与氧化还原酶反应,指示剂的颜色由蓝色变为紫色、粉色直至无色。根据颜色的变化利用光电测色仪对大肠菌群数量进行判定,建立一种新的方法。本研究优化大肠菌群的发酵培养基,对乳糖、胰蛋白胨、氯化钠进行优化并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最佳浓度;同时确定了培养基所需要的抑菌剂为浓度为0.2g/100mL的脱氧胆酸钠。研究选取刃天青为反应的颜色指示剂,为了提高反应速度,达到快速显色的目的,本试验对促菌群显色物质进行了选择。结果表明,添加酵母粉、吐温-80以及氯化铁能够使颜色变化显着,添加浓度分别为0.35g/100mL,0.20mL/100mL以及2.42μmol/mL。确定了反应所需的pH为6.8到7.2之间。本研究通过不断试验,建立大肠菌群数与色差R值关系的标准曲线,经验证曲线准确性高,精密度好,仪器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方法相比,二者无显着差异。检出限能够达到10cfu/mL。结果表明,应用光电测色仪可以实现对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且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的仪器的应用。
郑东辉[4](2013)在《乳制品中细菌总数、酵母菌和霉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逐渐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食品,然而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快速高效地检测乳制品中的微生物含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乳制品中细菌总数、酵母菌和霉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并建立了完整的检测过程,与传统方法相比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1.乳制品中细菌总数的快速检测为了使牛奶中的细菌能够通过孔径为0.45μm的滤膜进行富集,需要去除牛奶中的大颗粒物质脂肪和蛋白质,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优的前处理条件,进而建立起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取25mL牛奶倒入装有225mL无菌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混匀,用移液管从锥形瓶中取出5mL牛奶于10mL离心管中,室温下以3000r/min的转速离心12min,去除离心管中上层脂肪后震荡混匀得到脱脂牛奶。用移液管从脱脂后的牛奶中取出2mL于小试管中,加入0.7mL混合酶溶液(胰蛋白酶0.01g/mL,胰凝乳蛋白酶0.002g/mL),在40℃水浴条件下酶解5min。用针管吸取酶解后的牛奶1mL,采用孔径为0.45μm、截流液体积为70μL的聚醚砜微孔滤膜过滤。然后在滤器中打入50μL无菌空气,反复吹吸使浓缩液混合均匀。用微量移液枪吸取滤器中的浓缩菌液2μL置于载玻片上,倒置晾干,在菌膜处滴加3μL浓度为0.01%次甲基蓝染色液,染色2min,用无菌水冲洗掉染液后,吸水纸吸干多余水珠,插入微生物快速检测仪中检测计数。整个检测过程在60min以内。对牛奶中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准确度分析,确定此快速检测方法的检测范围为20cfu/mL-106cfu/mL。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快速检测法和国标法检测结果不存在显着差异(t-检验结果P>0.05),快速检测法与国标法检测结果的回归曲线为y=0.9764x+0.0952,且相关性好(R2>0.99),说明此方法能够用于乳制品中细菌总数的快速检测。2.乳制品中酵母菌的快速检测本文以酸奶为代表研究了乳制品中酵母菌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试验确定用微滤的方法富集酵母菌,染色制成玻片后在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中检测。检测方法:取酸奶1mL,用生理盐水稀释10倍制成待检溶液,用针管吸取5mL通过孔径为1.2μm的混合纤维素微孔滤膜过滤,然后再向滤器中打入50μL无菌空气,此时微孔滤膜的上层截流液剩下20μL,反复吹吸使浓缩菌液混匀,用微量移液枪从过滤器中吸取2μL截流液,滴于载玻片上,倒置自然晾干后滴加3μL浓度为0.02%的次甲基蓝染色液染色1min,用滴管吸取无菌水慢慢冲洗干净,吸水纸吸干残留水珠,插入微生物快速检测仪检测。整个检测过程时间在30min以内。分别用国标法和快速检测法对酸奶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确定了此快速检测方法的检测范围为2cfu/mL-106cfu/mL,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存在显着差异。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回归方程为y=1.0093x-0.0912,相关系数R2>0.99,说明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此方法可以用于乳制品中酵母菌的快速检测。3.乳制品中霉菌的快速检测用孔径为3μm的混合纤维素微孔滤膜对酸奶中的霉菌进行富集,制成涂片后在微生物快速检测仪中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和酵母菌的检测方法相同,通过与国标法的检测结果对比,确定此快速检测方法的检测范围为2cfu/mL-5.0×105cfu/mL。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证明两种方法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建立了乳制品中霉菌快速检测方法和国标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曲线,回归方程为y=0.9684x+0.0342,相关系数R2>0.99,说明两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此快速检测方法能够用于乳制品中霉菌的快速检测。
梁玉冰[5](2012)在《比色法快速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食物中毒事件频繁发生,国内对食品中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力求改善现行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以满足快速、准确检测食品质量的需要。大肠菌群是食品检验中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大肠菌群是指在37℃环境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一群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目前普遍采用的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为多管发酵法。虽然传统的多管发酵法检测大肠菌群数具有准确、可靠等优点,但是在食品和水质的监测过程中,或在检测样品多和检测时间紧的情况下,由于其检测时间较长,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监测的需要了。本文主要利用大肠菌群的培养共性,对基于颜色特征识别的大肠菌群的快速计数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比色法检测大肠菌群的显色培养基配方进行设计,确定了以月桂基磺酸盐胰蛋白胨培养基(LST)为基础,通过添加营养物质、酸碱指示剂、抑菌剂、表面活性剂等组分进行优化,筛选出显色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LST4.56g、溴甲酚紫0.03g、1.5%乳糖溶液0.1mL(培养40min后加入)、吐温0.2%,100mL无菌水。同时设计半固体琼脂培养基,通过对比不同琼脂含量对汽包的截留情况,确定了琼脂含量0.8%时观察菌体产气效果最佳,确保判断大肠菌群阳性结果的准确性。2.对大肠菌群数目与培养液颜色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测量经大肠菌群发酵产酸后培养基的颜色信息,采用线性或非线性拟合方法建立大肠菌群数目与培养基颜色信息之间的模型,最终确定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得到理想的预测结果,并建立了大肠菌群数目与颜色对应标准比色板,适用于食品现场安全监察检测。3.对固体类食品、生活饮用水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方法进行研究,最终提供了的比色法定量检测技术与检测结果如下:(1)检测技术:在无菌条件下准确称取25g固体样品,放入到装有50mL无菌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置于摇床上160r/min振荡2min,混匀样品,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样品匀液,再用50mL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滤纸上残留的物质,收集滤液。无菌操作吸取6mL菌液通过滤膜进行浓缩,使菌体在过滤器中分布均匀,然后将微量移液管贴近滤膜吸取20μL菌液。准确称取4.56g月桂基磺酸盐胰蛋白胨培养基于1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加入0.03g溴甲酚紫指示剂和2%的吐温试剂,振荡摇匀后以棉塞封口,放入灭菌锅中121℃温度下灭菌20min。取出置于无菌工作台上,待溶液冷却至37℃时调节pH值6.99。用无菌微量移液器吸取1mL培养基放入1.5mL离心管中,加入浓缩后的待检液20μL,37℃恒温箱中培养120min。培养40min后取出置于工作台上,加入1.5%的乳糖溶液100μL,盖紧离心管的盖子,置于恒温箱中继续培养。培养120min后,取出离心管,观察发酵液的颜色,对照大肠菌群数-颜色标准比色版读取大肠菌群数目的估计值。(2)检测结果:该法在120min内即可得到检测结果,且比色法快速检测大肠菌群结果与国标法检测结果的比值为1.21,二者无明显差别,但国标法检测需72h,该法能明显缩短检测时间,具有一定的灵敏性和真实性。本课题基于大肠菌群生物培养共性,改良了大肠菌群的培养基,建立大肠菌群数目与颜色对应模型,大大地缩短了检测时间,达到快速,准确,实时地报告检测结果。这对控制食品安全性起到重要作用,将对食品生产的时效性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将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陈灿映[6](2012)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培养基的研制及评价》文中指出背景及目的大肠菌群作为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已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卫生领域,它不仅能反映被检测物是否被污染及受污染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及储存等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其检出具有重要的微生物学意义。我国的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国家标准(GB4789)系列中,大肠菌群的测定常常作为必检项目。目前,对于大肠菌群的检测有很多类方法,最为广泛采用的仍是国标三步法检测,此法具有准确、可靠等优点,但检测周期长,操作繁琐,耗时费力,且不能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所以寻求快速、准确、并且操作简单的大肠菌群检测方法,是食品安全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上世纪末法国科玛嘉公司发明的显色培养基技术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关于微生物常规检测中出现的难题,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是进口的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产品,价格昂贵,成本高,而且配制过程中对温度、实验环境等外在因素要求比较严格,因此不适用于现场检测工作。为了满足国内食品检验对大肠菌群快速检测培养基的实际需求,本课题利用微生物所具有的特异性酶及其相对应的显色底物研制出一种能快速检测大肠菌群的鉴别显色培养基,并对其实际应用价值进行评价,以期获得快速、准确、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并且适用于实时监测工作的经济型检测产品。方法以初步筛选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为基础,添加促大肠菌群生长和抑制杂菌生长等物质,如琼脂、蛋白胨、酵母粉、乳糖、氯化钠、月桂基硫酸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等,同时设计相应的酶显色底物及添加方式,通过两组正交优化实验,确定其最终配方,形成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平板(Coliform Chromogenic Medium)以下简称为CCM。观察培养基的显色效果,以大肠菌群标准菌株及其他食源性致病菌标准菌株、100份实际食物样品为对象;准确可靠的国标检测法为参考,从检测时间及成本、平板效率、特异性、敏感度和准确性等方面综合评价该显色培养基的性能。结果①该培养基在37℃培养18h就可直接观察菌落颜色来鉴别大肠菌群菌属,显色清晰,结果易于观察,并且检测成本明显低于现有的大肠菌群国标检测法。②该显色培养基与国标法中采用的鉴别培养基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的出菌率即平板效率对比,差异无显着性(t=0.578,P>0.05)。③该显色培养基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能达到100%和90%,证实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④用实际食物样品进行评价,该方法与国标法的检测准确性比较,差异无显着性(Z2=0.125,P>0.05)。结论自主研制的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显色培养基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等优点,可用于实际食品卫生微生物的初筛工作。
孙超[7](2010)在《水体中大肠杆菌的检测分析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质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由微生物污染造成的卫生质量问题也备受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全世界每年数以亿计的食源性疾病患者中,70%是由于食用了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和饮水造成的。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主要和数量最多的一种寄居菌,大多数无致病性,但是当致病性大肠杆菌侵入人体一些部位时,可引起腹泻、胆囊炎、膀胱炎等。人在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后的症状为胃痛、呕吐和发热,特别当婴儿及老人感染后,其后果甚至可能是致命性的。大肠杆菌作为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水质卫生学指标,常用来指示水源受粪便污染的状况,从而对其质量进行控制,保证卫生安全。因此建立快速检测大肠杆菌的新方法对环境卫生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简述如下:(1)通过测量细菌培养液OD值和平板计数,研究了四大类13种促微生物生长物质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筛选出了几种对大肠杆菌促生长效果好的物质,从而可以为今后大肠杆菌快速检测培养基配方的改良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2)在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良,通过向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磷酸二氢钾和吐温-20,提高了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的检出率。应用改良后的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对不同水体中大肠杆菌进行了检测,与国标多管发酵法做了对比,其检出率较国标多管发酵法平均高出11.2%。(3)应用Tanon菌落计数系统,对大肠杆菌实现自动化计数,从而缩短计数时间。运用该计数系统对城市生活污水、苏州河、镜月湖的大肠杆菌进行了自动计数,并且用人工计数作比较,该方法与传统的人工计数方法结果基本一致,而且计数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广泛的应用性。(4)基于对微生物在指数生长期内生长时间与即时微生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种生长曲线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大肠杆菌的新方法,为今后快速检测大肠杆菌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丁筠[8](2010)在《基于生物技术与计算机视觉的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适应食品和农产品安全现场监测对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的需求,本文综合利用生物技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针对食品和农产品中的活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采用二水合柠檬酸三钠亚甲基蓝染液作为细菌的活体染色剂,同时配合高分辨率彩色数字摄像机拍摄细菌内部的颜色差别,从而提出了一种有效分辩出死菌和活菌的方法,并针对活菌的显微成像特征,结合传统方法,制定出针对活菌检测的图像处理新方法。为了能够有效识别活菌细胞和非菌体杂质颗粒,提出了规则度和紧致度的概念,结合另外11个形态和颜色特征参数对活菌细胞进行描述。采用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作为细菌识别分类器,训练时使用变学习率动量梯度下降算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常见的四大类食品样品进行检测,提出了有效的物料前处理方法及菌液浓缩方法,与国标法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使用该快速检测方法检测准确度高(R2>0.99,t检验P>0.05),检测时间短(<1 h),检出限低(1 cell/mL)。在正确检测活菌总数的基础上,根据部分检测样品的菌群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学的大肠菌群数的估算新方法。最后,将计算机视觉技术与串口通信技术相结合研发了自动化程度很高的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并予以应用。
叶思霞,蔡美平,罗燕娜[9](2009)在《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建立食品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对于食品质量控制和监管及人们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培养生理特征、免疫学特征、遗传分子特征及生物传感器等4个方面对近年来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进展进行综述。
吴毓薇,吴许文,吴清平,黄汝添[10](2008)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测试片检测技术进展》文中研究说明
二、简易、快速检测冷冻食品中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的纸片荧光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易、快速检测冷冻食品中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的纸片荧光法(论文提纲范文)
(1)快速检验纸片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器具 |
2 检测方法与结果 |
2.1 以滤纸为载体的测试片 |
2.1.1 菌落总数测试片法[2] |
2.1.2 大肠菌群测试片 |
2.1.3 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纸片荧光法[3] |
2.2 以Petrifilm为载体的测试片[4] |
2.2.1 菌落总数测试片法 |
2.2.2 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检测纸片 |
3 结语 |
(2)荧光分析结合免疫学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的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肠杆菌 |
2 沙门氏菌 |
3 金黄色葡萄球菌 |
4 李斯特氏菌 |
5 禽流感病毒 |
6 结语 |
(3)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大肠菌群概述 |
1.1.1 大肠菌群定义及其种类 |
1.1.2 大肠菌群的特性 |
1.1.3 检测大肠菌群的意义 |
1.2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
1.2.1 培养法 |
1.2.2 酶学方法 |
1.2.3 ATP生物发光法 |
1.2.4 电阻抗法 |
1.2.5 分子生物学方法 |
1.2.6 免疫学方法 |
1.2.7 其它方法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株 |
2.1.2 样品 |
2.1.3 试剂 |
2.1.4 仪器 |
2.2 光电测色仪 |
2.2.1 工作原理 |
2.2.2 仪器结构 |
2.2.3 操作方法 |
2.2.4 性能检测 |
2.3 方法 |
2.3.1 大肠菌群检测基准方法 |
2.3.2 细菌检测基准方法 |
2.3.3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2.3.4 促菌群生长显色物质的选择 |
2.3.5 抑菌剂的应用 |
2.3.6 pH的选择 |
2.3.7 大肠菌群数量-色差R值关系曲线的建立 |
2.3.8 方法学评价 |
2.3.9 应用验证性试验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3.1.1 乳糖浓度优化 |
3.1.2 胰蛋白胨浓度的优化 |
3.1.3 氯化钠浓度的优化 |
3.1.4 响应面优化分析 |
3.2 促细菌生长显色物质的应用 |
3.2.1 酵母粉浓度的选择 |
3.2.2 吐温-80浓度的选择 |
3.2.3 Fe~(3+)化合物的确定及浓度的选择 |
3.2.4 促菌群生长显色物质浓度的优化 |
3.3 抑菌剂的应用 |
3.4 反应最适pH的选择 |
3.5 色差法检测大肠菌群数方法的建立 |
3.6 方法学评价 |
3.6.1 方法的精密度 |
3.6.2 方法的准确度 |
3.6.3 最低检出限试验结果 |
3.7 应用验证性试验 |
3.7.1 混合菌液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
3.7.2 生乳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
3.7.3 新鲜蔬菜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乳制品中细菌总数、酵母菌和霉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牛奶简介 |
1.2.1 牛奶的组成 |
1.2.2 牛奶的腐败 |
1.2.3 牛奶的保鲜 |
1.3 食品中细菌总数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1 生化检测技术 |
1.3.2 代谢学技术 |
1.3.3 免疫学技术 |
1.3.4 分子生物学技术 |
1.3.5 生物传感器 |
1.3.6 细菌直接计数法 |
1.4 酵母菌和霉菌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1.5 计算机视觉技术 |
1.6 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 |
1.6.1 设计原理 |
1.6.2 硬件组成 |
1.6.3 软件组成 |
1.6.4 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的特点 |
1.7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1.7.1 课题的提出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乳制品中细菌总数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 |
2.2.3 试验试剂 |
2.3 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
2.3.1 牛奶中脂肪去除方法的研究 |
2.3.2 牛奶中蛋白质去除方法的研究 |
2.3.3 细菌图像的处理和识别 |
2.3.4 牛奶中细菌总数快速检测方法的验证 |
2.5 牛奶中细菌总数快速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分析 |
2.5.1 试验方法 |
2.5.2 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乳制品中酵母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酵母菌简介 |
3.3 比色法检测酵母菌 |
3.3.1 比色法测定原理 |
3.3.2 材料与设备 |
3.3.3 试验方法 |
3.3.4 结果与分析 |
3.4 微生物快速检测仪检测方法 |
3.4.1 试验原理 |
3.4.2 材料与设备 |
3.4.3 试验方法 |
3.4.4 结果与分析 |
3.4.5 酵母菌图像处理方法 |
3.5 酵母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分析 |
3.5.1 试验方法 |
3.5.2 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乳制品中霉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霉菌的检测原理 |
4.3 检测方法 |
4.4 图像处理及识别 |
4.4.1 霉菌的形态特征 |
4.4.2 图像的分割 |
4.4.3 图像的平滑处理 |
4.4.4 中轴提取 |
4.4.5 特征值提取及菌体识别 |
4.5 霉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分析 |
4.5.1 材料与设备 |
4.5.2 试验方法 |
4.5.3 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比色法快速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大肠菌群检测国标法 |
1.3 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1 目前国内外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方法 |
1.3.2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1.4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提出 |
1.4.2 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 |
1.4.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2章 大肠菌群基础发酵培养基的选择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试剂和器具 |
2.3 大肠菌群的比色法检测原理 |
2.4 试验方法 |
2.4.1 菌种制备 |
2.4.2 最佳培养基的选择 |
2.5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5.1 大肠埃希氏菌的生长曲线 |
2.5.2 最佳培养效果的判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比色法快速检测培养基配方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3.3 最佳指示剂的选择 |
3.3.1 指示剂的选择 |
3.3.2 试验方法 |
3.3.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4 乳糖溶液对培养基显色灵敏度的影响 |
3.4.1 乳糖对β–半乳糖苷酶的诱导作用 |
3.4.2 最佳诱导时间的判定 |
3.4.3 不同诱导浓度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
3.5 pH 值对培养基显色灵敏度的影响 |
3.5.1 试验方法 |
3.5.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6 表面活性剂对培养基显色灵敏度的影响 |
3.6.1 试验方法 |
3.6.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6.3 大肠菌群发酵培养基改进条件的确定 |
3.7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
3.7.1 试验具体方案及结果分析 |
3.8 半固体琼脂培养基 |
3.8.1 试验方法 |
3.8.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9 比色法快速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 |
3.9.1 定量检测方法 |
3.9.2 定性检测方法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肠菌群浓度与颜色变化之间关系模型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4.3 可行性分析 |
4.3.1 试验方法 |
4.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4 图像采集 |
4.4.1 暗箱设计 |
4.4.2 光源设计 |
4.4.3 图像处理软件 |
4.5 颜色特征特征参数的选取 |
4.5.1 R、G、B 颜色分量 |
4.5.2 H、I、S 颜色分量 |
4.6 建立大肠菌群数目与颜色之间的关系模型 |
4.6.1 回归模型的数据分析 |
4.6.2 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 |
4.6.3 BP 人工神经网络分析 |
4.6.4 BP 网络的参数设计 |
4.6.5 BP 网络的预测结果 |
4.6.6 最佳模型的选择 |
4.6.7 标准比色板的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方法准确度分析 |
5.1 前言 |
5.2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5.3 待检样品浓缩液的制备 |
5.3.1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
5.3.2 菌液的浓缩方法 |
5.4 检出限和检测范围的测定 |
5.4.1 试验方法 |
5.4.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5.5 食品中大肠菌群比色法快速检测结果验证试验 |
5.5.1 试验方法 |
5.5.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5.5.3 食品中大肠菌群比色法快速检测标准曲线的建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大肠菌群快速检测培养基的研制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材料 |
1.1 标准菌株 |
1.2 实验样本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1.5 实验试剂的配制 |
1.5.1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培养基的制备 |
1.5.2 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
1.5.3 显色底物溶液的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路线 |
2.1.1 技术路线一: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的研制 |
2.1.2 技术路线二: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的检验 |
2.2 基础培养基配方筛选实验 |
2.2.1 实验条件 |
2.2.2 实验方法 |
2.3 显色培养基配方筛选实验 |
2.3.1 实验条件 |
2.3.2 实验方法 |
2.4 培养基平板的制备 |
2.4.1 基础培养基平板的制备 |
2.4.2 制备显色培养基平板 |
2.5 实验结果的检验 |
2.5.1 菌落形态的判定 |
2.5.2 基础培养基效果的设定 |
2.5.3 显色培养基效果的设定 |
2.6 菌种、样品处理与接种 |
2.6.1 CCM对各种食源性微生物特异性测试 |
2.6.2 大肠菌群在CCM上出菌率的测定 |
2.6.3 CCM的精确性和敏感度的测定 |
2.6.4 CCM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2.6.5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基础培养基配方筛选实验 |
3.1.1 琼脂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2 蛋白胨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3 酵母粉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4 乳糖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5 氯化钠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6 磷酸氢二钾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7 磷酸二氢钾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8 月桂基硫酸钠浓度对培养基的影响 |
3.1.9 基础培养基正交实验结果 |
3.2 显色培养基配方筛选实验 |
3.2.1 显色底物浓度对显色培养基的影响 |
3.2.2 诱导剂浓度对显色培养基的影响 |
3.2.3 特异性显色底物用量对显色培养基的影响 |
3.2.4 培养时间对显色培养基的影响 |
3.2.5 显色培养基正交实验结果 |
3.3 大肠菌群菌株在CCM平板中的显色效果 |
3.4 CCM显色培养基与国标法的比较 |
3.5 CCM的特异性结果 |
3.6 大肠菌群在CCM平板上的出菌率 |
3.7 CCM精确度和灵敏度的检验结果 |
3.8 CCM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水体中大肠杆菌的检测分析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性质 |
1.1 大肠杆菌的结构特点 |
1.2 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 |
1.3 大肠杆菌的培养特性 |
1.4 大肠杆菌的致病性 |
1.5 大肠杆菌的卫生学标准 |
2 环境中大肠杆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2.1 大肠杆菌传统的检测方法 |
2.2 基于免疫分析学的快速检测技术 |
2.3 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检测技术 |
2.4 其他大肠杆菌快速检测方法 |
3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3.1 选题的背景 |
3.2 选题的意义 |
第二章 不同物质对大肠杆菌促生长作用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不同物质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实验 |
2.4 大肠杆菌菌落平板计数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中药类物质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3.2 糖类物质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3.3 稀土类物质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3.4 无机盐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3.5 大肠杆菌平板计数结果 |
4 结论 |
第三章 改良显色培养基检测水体中大肠杆菌 |
1 引言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对大肠杆菌检出率的影响 |
3.2 不同浓度的蔗糖对大肠杆菌检出率的影响 |
3.3 不同浓度的吐温-20对大肠杆菌检出率的影响 |
3.4 应用改良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检测不同水体中大肠杆菌 |
3.5 统计学分析结果 |
4 结论 |
第四章 应用Tanon菌落计数系统对大肠杆菌快速计数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结论 |
第五章 生长曲线分光光度法快速检测大肠杆菌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 |
3.2 不同OD值与大肠杆菌的浓度关系 |
3.3 大肠杆菌代时的确定以及初始浓度的计算 |
3.4 GCS法检测不同浓度菌悬液所需时间 |
3.5 GCS法与Petrifilm测试片计数法检测结果比较 |
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符号缩写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生物技术与计算机视觉的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菌落总数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1 传统方法 |
1.2.2 生物发光检测法 |
1.2.3 阻抗检测法 |
1.2.4 细菌直接计数法 |
1.2.4.1 流式细胞术 |
1.2.4.2 固相细胞计数法 |
1.2.5 微菌落技术 |
1.2.6 快速测试片法 |
1.2.7 放射测量法 |
1.2.8 聚合酶链反应(PCR)法 |
1.3 大肠菌群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1 传统方法 |
1.3.2 酶底物法 |
1.3.3 直接计数法 |
1.3.4 分子生物学法 |
1.3.4.1 聚合酶链反应(PCR)法 |
1.3.4.2 原位杂交(ISH)法 |
1.3.5 试剂盒法 |
1.3.6 快速测试片 |
1.4 计算机视觉技术及模式识别 |
1.4.1 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进展 |
1.4.2 模式识别系统 |
1.4.3 模式识别的常用方法 |
1.4.3.1 统计模式识别 |
1.4.3.2 句法模式识别 |
1.4.3.3 模糊模式识别 |
1.4.3.4 人工神经网络法 |
1.4.3.5 人工智能方法 |
1.4.4 模式识别的一般步骤 |
1.4.4.1 特征选择 |
1.4.4.2 学习和训练 |
1.4.4.3 分类识别 |
1.5 课题的提出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快速检测系统构建 |
2.1 引言 |
2.2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2.2.1 生物显微镜 |
2.2.2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 |
2.2.3 数字摄像机 |
2.2.4 AT89S51 单片机 |
2.2.5 单片机开发板 |
2.2.6 记忆芯片 |
2.3 程序设计 |
2.3.1 自动采集图片程序设计 |
2.3.1.1 图片的采集方式 |
2.3.1.2 步进数的计算 |
2.3.1.3 脉冲数计算 |
2.3.2 采集过程中暂停键和复位键的设计 |
2.3.3 手动调节起始位置和手动对焦 |
2.3.4 掉电复位程序设计 |
2.3.5 自动对焦程序设计 |
2.3.5.1 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的确定 |
2.3.5.2 聚焦点搜索 |
2.4 检测系统的操作步骤 |
2.5 系统的优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活体染色及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检测材料 |
3.2.1 肉类及其制品 |
3.2.2 新鲜果蔬及其产品 |
3.2.3 谷物、面粉和面团制品 |
3.2.4 饮用水 |
3.3 训练样本库的建立 |
3.4 活体染色方法研究 |
3.4.1 亚甲基蓝染色机理 |
3.4.2 亚甲基蓝染色液的配方选择 |
3.4.2.1 试验方法 |
3.4.2.2 试验结果 |
3.5 菌液浓缩方法的研究 |
3.5.1 过滤浓缩器设计 |
3.5.1.1 试验材料 |
3.5.1.2 设计方案 |
3.5.2 菌液过滤浓缩的收得率确定 |
3.5.2.1 试验方法 |
3.5.2.2 试验结果分析 |
3.6 前处理步骤的确定 |
3.6.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3.6.2 试验方法 |
3.7 载玻片模板的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活菌图像及其特征参数的提取 |
4.1 引言 |
4.2 图像预处理 |
4.3 图像阈值分割 |
4.3.1 动态阈值分割 |
4.3.2 彩色空间分割 |
4.3.2.1 基于R、G、B 颜色特征进行分割 |
4.3.2.2 基于H、I、S 颜色特征进行分割 |
4.4 二值图像的形态学处理 |
4.4.1 二值形态学的基本运算 |
4.4.4.1 腐蚀运算 |
4.4.4.2 膨胀运算 |
4.4.4.3 开运算 |
4.4.4.4 闭运算 |
4.4.2 菌体细胞边缘的平滑 |
4.5 活菌图像的提取 |
4.5.1 大区域消除 |
4.5.2 空心区域提取 |
4.6 填充空心区域及外边缘提取 |
4.7 特征参数的提取 |
4.7.1 形态特征的提取 |
4.7.1.1 链码跟踪 |
4.7.1.2 形态特征参数提取 |
4.7.1.3 规则度的提出 |
4.7.1.4 紧致度的提出 |
4.7.2 矩特征的提取 |
4.7.2.1 Hu’s 不变矩的计算 |
4.7.2.2 Hu’s 不变矩的应用分析 |
4.7.3 形态特征参数的选择 |
4.7.4 部分形态特征提取结果 |
4.7.5 颜色特征参数的提取 |
4.7.5.1 颜色特征参数的选择 |
4.7.5.2 颜色特征参数提取 |
4.7.5.3 颜色特征统计量的计算 |
4.8 细菌计数 |
4.8.1 单个细菌细胞区域跟踪方法 |
4.8.2 多个细菌细胞区域跟踪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识别分类器设计及快速检测准确度分析 |
5.1 引言 |
5.2 人工神经网络识别 |
5.2.1 反向传播算法 |
5.2.2 网络参数设计 |
5.2.3 BP 网络训练 |
5.2.3.1 训练函数的选择 |
5.2.3.2 训练过程的调整 |
5.3 快速检测准确度分析 |
5.3.1 试验样品、仪器及药品 |
5.3.2 试验方法 |
5.3.3 试验结果分析 |
5.3.3.1 与传统方法的相关性分析 |
5.3.3.2 独立样本t 检验 |
5.3.3.3 其它三类食品的对比试验结果 |
5.4 检出限和检测范围的确定 |
5.4.1 系统检出限和检出范围的确定 |
5.4.1.1 试验方法 |
5.4.1.2 试验结果分析 |
5.4.2 不同食品样品的检出限 |
5.4.2.1 固体食品的检出限 |
5.4.2.2 液体食品的检出限 |
5.5 重复性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统计学的大肠菌群快速估算方法 |
6.1 引言 |
6.2 估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
6.3 估算模型分析 |
6.3.1 多元回归分析 |
6.3.2 趋势面分析 |
6.3.2.1 趋势面分析计算方法 |
6.3.2.2 计算结果分析 |
6.3.3 人工神经网络分析 |
6.3.3.1 网络结构的确定 |
6.3.3.2 网络估算结果 |
6.3.4 最佳模型的确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9)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依据培养生理特征 |
1.1 快速测试片法 (干片法) |
1.2 即用胶测定法 |
1.3 酰苷三磷酸 |
1.4 全自动微生物检测法 |
2 依据遗传特征 |
3 依据免疫学特征 |
3.1 酶联免疫吸附 |
3.2 乳胶凝集试验 |
3.3 免疫磁性微球 |
4 生物传感器 |
5 小结 |
(10)食品卫生微生物测试片检测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以滤纸为载体的测试片 |
1.1 细菌总数快速检测纸片 |
1.2 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 |
1.3 霉菌与酵母菌检测纸片[ 8] |
2 以冷水可溶性凝胶为载体的测试片 |
2.1 3M菌落总数测试片 |
2.2 3M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测试片 |
2.3 3M霉菌、酵母菌测试片 |
2.4 3M环境李斯特菌测试片[ 12] |
2.5 3M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 |
3 以无纺布为载体的测试片[ 15~17] |
4 讨论 |
四、简易、快速检测冷冻食品中大肠菌群、大肠杆菌的纸片荧光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快速检验纸片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 吴生才. 现代食品, 2017(10)
- [2]荧光分析结合免疫学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的基理分析[J]. 宋成. 食品安全导刊, 2015(03)
- [3]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D]. 吕肖楠. 东北农业大学, 2014(02)
- [4]乳制品中细菌总数、酵母菌和霉菌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D]. 郑东辉. 吉林大学, 2013(09)
- [5]比色法快速检测食品中大肠菌群的研究[D]. 梁玉冰. 吉林大学, 2012(10)
- [6]大肠菌群快速检测培养基的研制及评价[D]. 陈灿映. 郑州大学, 2012(09)
- [7]水体中大肠杆菌的检测分析新方法研究[D]. 孙超. 东华大学, 2010(02)
- [8]基于生物技术与计算机视觉的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研究[D]. 丁筠. 吉林大学, 2010(08)
- [9]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叶思霞,蔡美平,罗燕娜.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19)
- [10]食品卫生微生物测试片检测技术进展[J]. 吴毓薇,吴许文,吴清平,黄汝添.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