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议校报编辑的主体修养(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阳[1](2021)在《当代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研究 ——以辽宁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价值多元的情形,这其中性价值方面亦存在多元化的情形。而处于性生理成熟、性心理活跃阶段的当代大学生,由于从小缺少全面、系统、科学的性教育的学习,所以很难在复杂多元的性信息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从而使得不少大学生存在性道德失范的现象。当代大学生承载着国家复兴、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所以加强其性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就辽宁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性道德和性道德教育现状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性观念开放、性道德意识模糊和性道德知识匮乏等现状。这些道德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我们的大学生群体对于性权利和性义务的认识不清、性道德选择面临多元化趋势以及从小性教育的缺失。据此本文结合我国当前现有性道德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从高校、家庭、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具体而言高校要充分发挥性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对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注意把控性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及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性道德素质;家庭要发挥性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父母通过树立现代性教育理念、强化性教育能力以及营造良好的家庭性教育氛围来培养子女的性道德素质;社会要发挥性道德教育的潜在作用,通过净化互联网环境、强化社会舆论的导向以及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性道德思想来促进大学生良好性道德观的养成;此外,大学生自身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思想和行动上不断强化自身的性道德修养,最终促进全社会性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
王倩倩[2](2021)在《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于2016年投入使用,内容较以往教材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需求影响下,综合性学习内容也做出了相应调整。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的五大教学内容之一,具备综合性、情景性、实践性等特点。它独特的教学价值,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发展多元智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的参考资料,提炼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依据。结合不同版本教材间的对比,总结出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的特点。根据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现状,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就教材和教学现状提出了实施建议,设计了教学案例。论文主要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理论依据、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以及相关说明,为以下内容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研究方向。第二部分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概述。首先,探究了综合性学习的起源发展。其次,结合各学者对综合性学习的见解对其进行了概念界定。再次,阐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最后,梳理了综合性学习与其它教学内容的关系。第三部分是综合性学习教材编排的分析。首先,探究了综合性学习教材的编写依据。再次,剖析了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在板块设计、语言运用、编排体例等方面的创新特色。第四部分是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现状调查。采用的方式是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调查对象是中学的老师和学生。结合数据概括出了教学存在教学设计不合理、投入与成效不平衡,概念和目的认知模糊、小组合作效果不佳,学生能力不足、难达课程标准要求,指导评价片面化、存在功利化倾向等问题,并分析了形成该现状的原因。第五部分是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建议。根据教材的创新特色、编写依据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多元智能理论和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第六部分是教学设计。结合上述对教材和教学现状的剖析以及提出的实施建议,以部编版教材中某一综合性学习专题为例,设计教学方案,阐述设计意图。
孟复[3](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反腐从来不是新鲜的话题,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自建立开始,腐败问题就如影随形。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有着名论断:“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进入21世纪,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经济,随之而来的多元价值观和不同文化潮流也带来了腐朽文化的侵蚀,加上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凸显,腐败问题日益严重,中国共产党一向高度重视腐败问题,始终将反腐倡廉作为党内重要工作持续推进。然而我们发现,当前腐败问题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年轻化、高学历化、形式多样化,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大学生作为非公共权力掌握者,也表现出了一些“微腐败”行为,腐败问题不再是“成年人”或“官员”的“专有”之事。进入新时代,中国到达新的历史方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落在年轻一代身上。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然将逐步走向社会,走向职场,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成为各级各类的领导者。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升他们的廉洁意识,帮助他们系好从业的“第一粒扣子”,意义重大。大学生廉洁教育作为国家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延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极具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根据“理论阐释——历史考察——现实审视——境外借鉴——总体思路——具体路径”的脉络,分六章对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诠释廉洁、廉政的含义入手,进而阐述了廉洁教育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指主要由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的一项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廉洁意识和廉洁技能,增强拒腐防变的理念和能力,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等。大学生廉洁教育具有“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与大学生自身发展和需求密切相关、教育方法更加多元化、教育效果可量化”等特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廉洁教育的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廉洁教育的论述以及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廉政教育的思想,为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基本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是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的基础。1949年到1976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高校思想理论教育课程的逐步确立给大学生廉洁教育带来机遇,实事求是的学风建设给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土壤,重视社会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了实验场地;1976年到2005年为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高校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思想理论教育课)积极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着作活动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通过公民道德教育推动大学生廉洁教育;2005年至2012年为第三个阶段,该时期以党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标志,明确要求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大学生廉洁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为第四个阶段,该时期以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为标志,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课程思政的开展等推动大学生廉洁教育,大学生廉洁教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总结四个阶段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经验: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指导,二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领导,三是坚持优秀传统文化中廉洁教育的思想弘扬继承,四是坚持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就大学生廉洁教育相关问题对不同高校师生的调研是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的重要环节。基于对东中西部10所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103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以及35份访谈记录整理,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为:大学生廉洁教育认同度有所加强、廉洁意识有了一定提升、整体上初见成效。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廉洁教育还存在队伍建设不到位、教育内容不完善、教育方法不丰富、大学生廉洁实践知行不统一等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价值多元文化和网络环境的持续影响以及有效的教育合力尚未形成。大学生廉洁教育可以借鉴国外和我国香港特区开展廉洁教育的一些好的做法和形式。通过课程教学培育廉洁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养成廉洁习惯,通过文化氛围引导廉洁观念。政府和社会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开展提供条件、营造环境:政府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基地,法治社会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良好的培育土壤。国外和香港对我国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最突出启示是:“强化廉洁教育的立体化渗透、强化政府在廉洁教育中的组织引领、强化社区教育模式的积极探索”。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时期的努力,一点一滴的扎实开展、推进。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本文提出了“增强廉洁认知、提升廉洁认同、树立廉洁观念、践行廉洁行为”的教育目标;“方向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认知和践行相统一、灌输教育与双向互动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并试从主体构建、组织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四个层面论述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机制的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要以提升教育实效性为最终目的。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要从完善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创新廉洁教育的方法和优化廉洁教育环境三个维度推进。从马恩经典作家的经典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的新理论中汲取营养,逐步完善廉洁教育的内容;从课堂廉洁教育、实践廉洁教育、网络廉洁教育等方面创新廉洁教育的方法;从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网络环境和家庭环境四个方面优化廉洁教育环境,最终形成育人合力。
楚管迪[4](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文中提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亲和力”这一新理念的提出,既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与期待,也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指引了方向,明确了前进的目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育穗”期,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亲和力这一理念,体现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目标,饱含着人文关怀的思想情感,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个体悦纳感不佳等现实困境的理论利器,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是新时期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须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高校教育者坚持育人为本原则,通过优化教育介体与教育环体,使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产生亲近感、认同感以及悦纳感的一种情感力量。总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工作是在朝着好的态势前进,碍于社会价值取向存在偏差、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消解、新型网络媒介的多元挑战等社会因素以及高校内部因素的影响,仍存在着一些尖锐的问题。表现在,教育目标与教育者之间存在不协调,认同感不足,使其不够“可信”;教育者素质不全面,魅力有待增强,使其不够“可亲”;教育内容偏深偏旧偏空,不够贴近学生,使其不够“可近”;教育手段单一、不灵活,不能满足学生期待,使其不够“可爱”;教育环境实用性过强,人文关怀薄弱,使其不够“可悦”。通过对现状以及原因的综合分析之上,提出了解决亲和力不足的策略:改进不协调症结,增强教育目标的认同感;重视魅力素养,增强教育者的亲近感;贴近学生实际,打造富有亲和的教育内容;满足学生期待,增强教育手段新颖度;营造亲和氛围,增强教育环境悦纳感。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研究,既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也是在有力地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指导思想。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陈龙[6](2019)在《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文中提出五四以降,各种“主义”激荡角逐,孕育了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报刊作为凝聚早期共产党人与共产主义组织的精神核心,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共报刊工作发源于城市,但1948年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我们城市办报的经验还不多,望将经验与问题电告”,似乎忽视了建党以来中共在“城市办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1942年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和1948年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发布的前因后果,不难激发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整体转型的想象。这种转变的多次发生,揭示了中共办报模式主要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线性发展,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振荡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形塑、中心工作的转换、政党地位的演变是影响中共办报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与党派的关系、报刊与受众的关系、报刊的技术形态、报刊的经营管理及其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方式是中共办报模式的主要内核。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模式”的意涵出发,全面系统地对1921-1949年中共办报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共办报模式作如下历史分期与类型划分:1921年至1927年是“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是“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是“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重庆模式”与“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中共办报模式的发展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级上下波动,其发展存在三种逻辑:作为党派工具的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报刊、作为生产事业的报刊。时代在变化,报刊的使命任务也应随之变化。《红旗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报刊的主要使命是“以建设为自任”而非“炫众以导乱”,报刊发展必须兼顾三种逻辑,不可偏废。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报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应当推动政治方向的引导、读者需求的满足、报刊事业的壮大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共办报模式在两级振荡中的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指明了中共办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王雪岭[7](2015)在《对高校校报编辑队伍建设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分析了高校校报编辑队伍的现状以及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加强高校校报编辑队伍建设的思路。认为学校要重视校报编辑队伍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编辑人员的培训学习,不断提升编辑人员的政治思想素养和业务能力。
武慧媛[8](2012)在《高校校报要增强服务意识》文中提出高校校报的创新与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定位,作为高等院校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校报要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立足于校园,服务于师生。其服务意识体现在:创新党的理论传播,引导校园舆论环境,为学校党委工作服好务;坚持文化育人、精神引领,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好务;满足读者的信息和情感需求,为师生员工服好务。
张永格[9](2012)在《加强高校舆论宣传阵地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以邢台市5所高校的调查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高校舆论宣传阵地作为党和国家宣传的主阵地,作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主阵地,在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人生、关注国家发展和思想品德的教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高校舆论宣传阵地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既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也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高校舆论宣传阵地担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深入研究加强舆论宣传阵地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强化舆论宣传阵地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舆论宣传工作者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邢台市5所高校为例,就舆论宣传阵地建设的诸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了高校舆论宣传阵地建设的现状,指出了面临的困境,如对舆论宣传阵地育人作用的认识淡漠、舆论宣传阵地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舆论宣传队伍力量薄弱及传统舆论阵地功能弱化、新兴舆论宣传阵地应用功能开发不足等。进而针对这些问题,就如何走出舆论宣传阵地建设困境,构建舆论宣传工作新格局,强化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做了有益的探讨和思考,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本文认为,要充分发挥高校舆论宣传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应做到以下几点:重视舆论宣传阵地建设,保障其育人功能的发挥;树立“整合”理念,把高校舆论宣传主阵地做优做强;培养“意见领袖”,打造高素质舆论宣传队伍;把握育人规律,实现舆论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本文以邢台市5所高校的舆论宣传阵地建设状况为中心进行了调查研究,避免了纯粹说理可能导致的空洞乏味,同时又没有拘泥于对邢台市一地的考察,是借由个案研究提升为全局观照,完成对高校舆论宣传新格局的思考。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为主,同时借鉴了新闻学、传播学的理论,对高校舆论宣传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论述更为深入。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高校舆论宣传阵地建设的理论,并为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案及路径设计提供了决策参考。
崔海峰[10](2011)在《浅议信息时代高校校报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无孔不入的今天,传统的报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样新媒体对高校校报的冲击无疑也是巨大的。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新媒体时代继续引领校园舆论,是所有高校校报人所引以深思的问题。列举了信息时代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体对高校校报的冲击,特别是在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读者阅读兴趣、读者阅读习惯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分析了高校校报和网络媒体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各自的长处和特点,并初步提出了高校校报机构调整和加深内涵建设等应对措施。
二、浅议校报编辑的主体修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校报编辑的主体修养(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研究 ——以辽宁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概述 |
一、性道德教育概述 |
(一)性与性道德 |
(二)性道德教育 |
(三)大学生性道德教育 |
二、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意义 |
(一)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原则 |
(二)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内容 |
(三)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意义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性道德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当代大学生性道德现状调查 |
(一)调查方式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内容 |
(四)调查过程 |
二、当代大学生性道德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性观念开放 |
(二)大学生性道德意识模糊 |
(三)大学生性道德知识匮乏 |
三、当代大学生性道德现状成因分析 |
(一)性权利与性义务认识不清 |
(二)性道德选择面临多元化趋势 |
(三)性教育的缺失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对策研究 |
一、高校发挥性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
(一)强化对性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
(二)注意性道德教育内容的安排 |
(三)注意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
二、家庭发挥性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 |
(一)注意树立现代性教育理念 |
(二)不断强化自身性教育能力 |
(三)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性教育氛围 |
三、社会发挥性道德教育的潜在作用 |
(一)发挥网络在大学生性道德建设中的正向作用 |
(二)强化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 |
(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性道德思想 |
四、自我发挥性道德教育的内在作用 |
(一)在思想上不断提高自身性道德修养 |
(二)在行动上不断强化自身性道德修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关于当代大学生性道德教育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理论依据 |
四、课题研究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概述 |
第一节 综合性学习的起源发展 |
第二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
一、语文性 |
二、情境性 |
三、综合性 |
四、实践性 |
第四节 综合性学习与其它教学内容的关系 |
第二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编排分析 |
第一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的编写依据 |
一、语文课程标准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一线教学需要 |
四、紧跟时代发展 |
第二节 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材的编排特色 |
一、板块独立,专题数量减少 |
二、具备指导性和层级性,注重学生能力发展 |
三、活动方式多样,运用言语引导 |
四、实现文化传承,注入时代气息 |
第三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状况调查 |
第一节 调查基本情况概述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及内容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二、教师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三节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教学设计常规化,投入与成效不平衡 |
二、概念和目的认知模糊,小组合作效果不佳 |
三、学生能力欠缺,难达课程标准要求 |
四、指导评价片面化,存在功利化倾向 |
五、活动场所受局限,课程资源待开发 |
第四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建议 |
第一节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落实语文课程标准 |
一、依据课标要求,多维设置活动目标 |
二、调整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 |
三、结合教学需求,有效开发课程资源 |
四、完善评价机制,发挥驱动作用 |
第二节 立足语文核心素养,灵活运用教材 |
一、营造学习情境,丰富教学设计 |
二、发展探究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
三、创设美育环境,提高审美能力 |
四、加深文化理解,实现文化传承 |
第五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举隅 |
一、教学目标 |
二、教学重难点 |
三、教学方法 |
四、课时安排 |
五、教学工具 |
六、教学准备 |
七、教学过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学生成果展示 |
(3)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的重难点 |
(二)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理论阐释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廉洁与廉政 |
(二) 廉洁教育 |
(三) 大学生廉洁教育 |
二、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一)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性 |
(二)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 |
三、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 马恩等经典作家廉洁教育理论 |
(二)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廉洁教育的论述 |
(三)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廉政教育的思想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历史演进和经验总结 |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历史发展 |
(一)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萌发期(1949年—1976年) |
(二)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初步发展(1976年—2005年) |
(三)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快速发展期(2005年—2012年) |
(四)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全面建设期(2012年—) |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指导 |
(二)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领导 |
(三) 坚持优秀传统文化中廉洁教育的思想弘扬继承 |
(四) 坚持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实审视 |
一、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调研的基本情况 |
(一) 调研的内容和方式 |
(二) 当前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三) 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成效 |
二、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大学生廉洁教育队伍建设不到位 |
(二) 大学生廉洁教育内容不完善 |
(三) 大学生廉洁教育方法不丰富 |
(四) 大学生廉洁实践知行不统一 |
三、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
(二) 价值多元文化和网络环境的持续影响 |
(三) 有效的教育合力尚未形成 |
第四章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境外借鉴 |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国外借鉴 |
(一) 通过课程教学培育廉洁意识 |
(二) 通过实践活动养成廉洁习惯 |
(三) 通过文化氛围引导廉洁观念 |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香港经验 |
(一) 法治社会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
(二) 全方位的育人实践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培育土壤 |
三、国外和香港地区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启示 |
(一) 强化廉洁教育的立体化渗透 |
(二) 强化政府在廉洁教育中的组织引领 |
(三) 强化社区教育模式的积极探索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总体思路 |
一、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目标 |
(一) 增强廉洁认知 |
(二) 提升廉洁认同 |
(三) 树立廉洁观念 |
(四) 践行廉洁行为 |
二、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原则 |
(一) 方向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原则 |
(二) 认知和践行相统一的原则 |
(三) 灌输教育与双向互动相结合的原则 |
(四)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原则 |
三、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机制建设 |
(一)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体构建 |
(二)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组织机制建设 |
(三)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保障机制建设 |
(四)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评价机制建设 |
第六章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路径探索 |
一、完善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廉洁教育理论 |
(二)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教育理论 |
(三) 加强新时代使命担当的理论教育 |
二、完善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途径载体 |
(一) 优化新时代大学生课堂廉洁教育 |
(二) 丰富新时代大学生实践廉洁教育 |
(三) 创新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廉洁教育 |
(四) 拓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途径 |
三、优化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环境 |
(一) 营造清廉社会环境 |
(二) 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
(三)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
(四) 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国内研究现状 |
二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相关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亲和力的涵义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概念 |
第二节 相关依据 |
一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依据 |
二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实依据 |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要素 |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标的亲和力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的亲和力 |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的亲和力 |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的亲和力 |
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亲和力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结构 |
二 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存在问题 |
一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够“可信”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够“可亲” |
三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够“可近” |
四 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不够“可爱” |
五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够“可悦” |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教育目标与教育者之间存在不协调,认同度不高 |
二 教育者素质不完善,魅力有待增强 |
三 教育内容偏深偏旧偏空,不够贴近学生 |
四 教育手段单一、不灵活,不能满足学生期待 |
五 教育环境过于实用化,人文情怀薄弱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策略 |
第一节 改进不协调症结,提升教育目标认同感 |
一 兼顾多重目标,增强教育目标科学性 |
二 关注学生实际,提升教育目标针对性 |
三 紧跟社会发展,注重教育目标时代性 |
第二节 重视魅力水平,增强教育者的亲近感 |
一 夯实心灵美,增强教育者人格魅力 |
二 掌握语言美,增强教育者表达魅力 |
三 注重仪表美,增强教育者形象魅力 |
第三节 贴近学生实际,打造富有亲和的教育内容 |
一 与现实相结合,确保教育内容实用性 |
二 以学生为根本,增强教育内容人文性 |
三 精选教育素材,增加教育内容趣味性 |
第四节 满足学生期待,增强教育手段新度 |
一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 |
二 强化社会实践环节,推动理论与实际的相融合 |
三 注重网络教育方式,实现线上线下教育的结合 |
第五节 营造亲和氛围,增强教育环境悦纳感 |
一 围绕人文主题,塑造校园文化环境 |
二 重视情感作用,营造思政课堂情境 |
三 坚持与时俱进,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6)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梳理 |
一、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
(一)对中共宣传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及启示 |
(二)有关办报模式与中共整体转型的研究 |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
(一)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演变的两种认知 |
(二)对于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主流观念 |
(三)对于中共领袖办报思想的充分总结 |
(四)对于中共办报模式内涵的初步归纳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界定 |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
二、模式的主要功能 |
三、模式的思维缺陷 |
四、中共办报模式的概念阐释 |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框架 |
一、勾连学术网络、形成想象空间 |
二、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三、进行历史分期,凸显模式差异 |
四、明晰构成要素,描绘模式全景 |
五、形成研究问题,彰显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章节结构与内容 |
第一章 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1921-1927) |
第一节 中共办报实践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轮廓 |
一、陈独秀: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奠基者 |
二、机关论: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主核心 |
(一)党管党报 |
(二)全党办报 |
(三)上层宣传、下层鼓动 |
第三节 中共办报“上海模式”的探索 |
一、《新青年》:中共报刊的初始范本 |
(一)报为主业,宣传建党 |
(二)生产符号权力的报刊 |
(三)凝聚政党组织的报刊 |
二、“上海模式”的基本内涵 |
(一)党性原则:“一人之报”到“一党之报” |
(二)内容策略:“知识气质”与“两级传播” |
(三)技术形态:“编印分离”与“全党办报” |
(四)经营管理:拨款制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消解 |
第四节 “上海模式”的开创意义与不足 |
第二章 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1928-1937) |
第一节 中国革命环境的剧烈变化 |
(一)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
(二)领导层进入不稳定时期 |
(三)党内路线斗争接连不断 |
第二节 中共党报思想的体系建构 |
一、继承与突破:瞿秋白之于陈独秀的党报思想 |
二、向上走与向下走: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趋向 |
(一)向上走:“党报姓党”与“全党办报” |
(二)向下走:“群众办报”思想的初步形成 |
第三节 中共办报“瑞金模式”的形成 |
一、党性原则:党报与党“同频共振” |
二、内容策略:斗争性与建设性并存 |
(一)“工具论”催生“斗争性” |
(二)执政党办报孕育“建设性” |
三、技术形态:公开刊物“内刊化” |
四、经营管理:普遍采取战时拨款制 |
第四节 “瑞金模式”的历史贡献与不足 |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1938-1949) |
第一节 中共办报内外环境的变化 |
(一)国共两党的相互形塑 |
(二)白区与红区路线之争 |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成熟 |
一、一以贯之:毛泽东办报思想的深厚积淀 |
(一)求学时期:我所愿做的工作是新闻记者 |
(二)大革命时期: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
(三)土地革命时期:报刊内容应“由远及近” |
(四)抗日战争时期: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
二、定于一尊:中共党报理论的内涵深化 |
(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确立 |
(二)推动全党办报的组织化运作 |
(三)明晰报刊的基本内容与策略 |
第三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分化并立 |
一、夹缝生长:中共办报“重庆模式”另辟蹊径 |
(一)党性原则:坚守阵地与增强党性相统一 |
(二)内容策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三)技术形态:以独立面目开展合法斗争 |
(四)经营管理: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铺开 |
二、重庆模式”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
三、完全党报:中共办报“延安模式”推向全党 |
(一)党性原则:党对报刊的高度控制 |
(二)内容策略:联系群众的改版路径 |
(三)技术特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 |
(四)经营管理:“工具论”下力求自给 |
四、“延安模式”的重要地位与历史缺陷 |
第四章 两极分化:中共办报模式的差异根源 |
第一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环境差异 |
(一)办报业态的差异 |
(二)传播对象的差异 |
(三)经济来源的差异 |
第二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路径差异 |
(一)“农村办报”的发展路径 |
(二)“城市办报”的发展路径 |
余论 |
(一)“工具论”决定了中共报刊面貌 |
(二)“工具论”存在以我为主的缺陷 |
(三)报刊发展的三种逻辑不可偏废 |
(四)推动报刊发展逻辑的殊途同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向导》篇目一览表 |
附录2 :《布尔塞维克》篇目一览表 |
附录3 :《红旗周报》篇目一览表 |
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7)对高校校报编辑队伍建设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校报编辑队伍现状 |
二、校报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
1、政治思想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较高 |
2、新闻意识与采编能力较强 |
3、文化底蕴深厚 |
4、知识结构合理 |
5、主体意识与创新能力强 |
三、加强高校校报编辑队伍建设的思路 |
1、学校要重视校报编辑队伍建设 |
2、提升编辑人员的政治思想素养 |
3、加强编辑人员的业务培训 |
(8)高校校报要增强服务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服务意识的党性原则:创新党的理论传播, 引导校园舆论环境 |
服务意识的文化导向:坚持文化育人, 发挥精神引领 |
服务意识的受众本位:满足读者需求, 提高传受心理互动 |
(9)加强高校舆论宣传阵地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以邢台市5所高校的调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法 |
3.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方法 |
(三) 研究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2.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四) 论文结构 |
(五) 创新点 |
一、 高校舆论宣传阵地载体简介 |
(一) 高校舆论宣传阵地的内涵 |
1. 舆论与宣传 |
2. 阵地 |
3. 高校舆论宣传阵地 |
(二) 高校舆论宣传阵地的主要载体 |
1. 高校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络 |
2. 高校舆论宣传的设施性小阵地——宣传栏、标语墙、电子屏 |
3. 高校舆论宣传的活动性阵地——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报告会 |
4. 高校舆论宣传的场馆性阵地——校史馆、图书馆 |
二、 高校舆论宣传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与意义 |
(一) 高校舆论宣传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功能 |
1. 反映和引导舆论 |
2. 报道校园信息 |
3. 传授综合知识 |
4. 文化娱乐服务 |
(二) 加强高校舆论宣传阵地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
1. 有利于把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
2.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
3. 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
三、 高校舆论宣传阵地建设现状及困境 |
(一) 邢台市高校舆论宣传阵地建设的现状 |
1. 5 所高校舆论宣传阵地建设的基本情况 |
2. 各阵地建设状况 |
3. 舆论宣传阵地队伍建设情况 |
4. 舆论宣传管理机制建设情况 |
(二) 邢台市高校舆论宣传阵地建设面临的困境 |
1. 对舆论宣传阵地育人作用的认识淡漠 |
2. 舆论宣传阵地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
3. 舆论宣传队伍力量薄弱 |
4. 传统舆论宣传阵地功能弱化,新兴舆论宣传阵地应用功能开发不足 |
四、 构建舆论宣传新格局,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一) 高校舆论宣传阵地建设应遵循的指导原则 |
1. 党管宣传、党管舆论原则 |
2. 实事求是的原则 |
3. 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 |
(二) 构建舆论宣传新格局的几点思考 |
1. 重视舆论宣传阵地建设,保障育人功能发挥 |
2. 树立“整合”理念,把高校舆论宣传主阵地做优做强 |
3. 培养“意见领袖”,打造高素质舆论宣传队伍 |
4. 把握育人规律,实现舆论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10)浅议信息时代高校校报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媒体对高校校报的冲击 |
1.1 读者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转变 |
1.2 读者阅读兴趣的变化 |
1.3 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 |
2 网络媒体相对高校校报的优势 |
2.1 时效性 |
2.2 内容丰富, 鲜活生动 |
2.3 网络媒体的读者参与性 |
3 高校校报的长处 |
3.1 校报读者群体的特殊性 |
3.2 校报发布信息的权威性 |
4 高校校报的发展 |
4.1 发展高校校报的必要性 |
4.2 发展高校校报的重要性 |
4.3 高校校报应对网络媒体冲击的策略 |
4.3.1 校报避免与网络在时效方面争短长 |
4.3.2 加强特色建设, 提升精神内涵 |
4.3.3 提高读者的参与度 |
4.4.4 高校校报与校园网分化 |
5 结 语 |
四、浅议校报编辑的主体修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研究 ——以辽宁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例[D]. 周晓阳.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2]部编版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D]. 王倩倩.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D]. 孟复.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D]. 楚管迪. 郑州大学, 2020(02)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D]. 陈龙. 暨南大学, 2019(08)
- [7]对高校校报编辑队伍建设的思考[J]. 王雪岭. 新西部(理论版), 2015(10)
- [8]高校校报要增强服务意识[J]. 武慧媛. 新闻爱好者, 2012(18)
- [9]加强高校舆论宣传阵地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以邢台市5所高校的调查为中心[D]. 张永格.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3)
- [10]浅议信息时代高校校报的发展[J]. 崔海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