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育龄妇女输卵管形态观察及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王雅荣[1](2021)在《不同时间点行针刺干预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在过去十年中,冻融胚胎移植的使用率已大大增加,目前多达二分之一的胚胎转移周期的胚胎是被冷冻保存。冷冻胚胎移植的适应症在不断扩大。胚胎移植的成功率实质上是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率。通过观察针刺对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有助于评价针刺治疗在IVF-FET的辅助功能,使其能在IVF-FET中更好发挥作用。研究目的以冻融胚胎移植女性为研究对象,分为移植日针刺组、移植周期针刺组,进行针刺干预,观察此两组与对照组(无针刺组)的临床妊娠率(CPR)结果的差别,以探究不同时间点针刺干预对体外受精-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率的效果差异。研究方法1.分组数据收集自2019年4月~2020年5月“CNY助孕中心”(Central New York Fertility Center)纳入IVF-FET的26至42岁的女性99例,采用按患者意愿的非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案,各组相对独立,没有交集。分为非治疗组、移植日针刺组、移植周期针刺组,各收满33例进行治疗观察。2.治疗对照组:在移植周期过程中不进行任何针刺治疗。移植日针刺组:在移植前1小时进行针刺治疗,取穴:子宫、关元、中极、太冲、合谷、百会、印堂,各穴直刺或斜刺0.5~1.0寸,得气后,施予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并于移植后30分钟内再次进行针刺治疗,取穴: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内关、地机,各穴直刺0.5~1.0寸,得气后,施予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移植周期针刺组:在FET前5周开始进行针刺治疗,每周治疗一次(每周治疗日尽量相同,错前错后不超过一天)共治疗5次。取穴:子宫、关元、中极、太冲、合谷、百会,印堂、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内关、地机,各穴直刺或斜刺0.5~1.0寸,得气后,施予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在移植当日也进行与移植日针刺组相同的治疗。3.观察指标及检测试点3.1疗效指标(1)测定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移植后两周检测,以确定是否生化妊娠(HCG>5mIU/ml为生化妊娠,也称妊娠试验阳性)。(2)胚胎移植后4-5周,在HCG逐渐升高的前提下,通过二维阴道超声在单胎妊娠中观察到孕囊(GS)和卵黄囊(YS),以确定是否为临床妊娠。3.2安全性指标包括针灸安全性评价、不良事件或严重不良事件的观察,治疗期间随时记录。研究结果共纳入99例IVF-FET患者。治疗过程中,非治疗组脱落、剔除3例;移植日针刺组脱落、剔除4例;移植周期针刺组脱落、剔除4例;最终88例完成治疗。即非治疗组30例,移植日针刺组29例,移植周期针刺组29例。1.一般资料:通过对患者年龄,身体密度指数,初潮年龄等人口学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三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基线期分析:对三组患者IVF-FET周期前的促卵泡生成素(FSH),抗苗勒氏管因子(AMH)雌二醇(E2),促甲状腺素(TSH)等激素生化指标值进行分析,三组之间FSH,AMH,E2,TSH等没有统计学差异。三组资料具有可比性。3.结果3.1临床妊娠例数: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生化妊娠14例,临床妊娠12例。移植日针刺组29例患者中,生化妊娠18例,临床妊娠16例。移植周期针刺组29例患者中,生化妊娠22例,临床妊娠20例。3.2妊娠率比较生化妊娠率比较:对照组、移植日针刺组、移植周期针刺组的生化妊娠率分别为46.67%、62.07%,75.86%。对照组与移植日针刺组,移植日针刺组与移植周期针刺组两两比较,成功率分别提高了 15%、13%,均有上升趋势,但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与移植周期治疗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临床妊娠率比较:对照组、移植日针刺组、移植周期针刺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0%、55.17%、68.97%。对照组与移植日针刺组、移植日针刺组与移植周期针刺组两两比较,成功率分别提高了 15%、13%,均有上升趋势,但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移植周期治疗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结合针刺干预,具有提高生化和临床妊娠率的趋势;2.在移植当日,移植前后行针刺干预,具有提高生化和临床妊娠率的趋势;3.在移植周期行针刺干预,较仅在移植当日针刺干预具有提高生化和临床妊娠率的趋势;4.在移植周期行针刺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生化和临床妊娠率。
蔡芸莹[2](2021)在《甲状腺激素和全氟化合物对女性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甲状腺激素在维持人类正常生殖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未经治疗的亚临床甲减(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妇女妊娠后出现流产、早产、胎死宫内、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早剥及子痫等不良后果的风险增加。尽管目前指南针对拟妊娠及妊娠期的SCH患者需要左旋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LT4)补充治疗已达成共识,但LT4补充治疗后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的目标值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以及控制性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对SCH患者甲功的影响尚不明确。此外尽管流行病学方面有充足的证据显示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女性流产的危险因素,然而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流产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阐明。全氟化合物(polyfluorinated chemicals,PFCs)是一大类人造含氟化学品,目前被广泛使用在不粘锅、防水涂料及消防泡沫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人群普遍暴露于PFCs,且PFCs对卵巢功能及女性生育力有不良影响。尽管多项流行病学研究发现,PFCs暴露可使女性自然受孕时间延长,但目前尚缺乏PFCs暴露与女性不孕症的研究。此外,PFCs是甲状腺激素的环境影响物,PFCs是否通过干扰甲状腺激素对不孕女性辅助生殖产生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围绕甲状腺激素及其环境影响物全氟化合物暴露与不孕女性辅助生殖结局的关系展开。前三部分围绕甲状腺功能减退对不孕妇女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or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ICSI-ET)结局的影响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流产的机制展开。最后一个部分旨在评估卵泡液PFCs暴露与不孕妇女辅助生殖结局的关系,为下一步深入研究PFCs是否通过干扰甲状腺激素,从而影响不孕妇女的辅助生殖结局奠定基础。首先,我们在4720例行IVF/ICSI-ET助孕治疗的不孕患者中筛选到270例SCH患者,给予LT4替代治疗。比较两种孕前TSH控制范围(TSH<2.5m IU/L组及TSH 2.5-4.2m IU/L组)对接受LT4治疗的SCH不孕患者IVF/ICSI-ET结局的影响。研究发现,孕前经充分LT4替代治疗的SCH患者(TSH 0.2-4.2m IU/L)与甲功正常者比较,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均无显着差异。TSH≥2.5m IU/L组与TSH<2.5m IU/L组比较,两组间COH后不同时间点甲功变化趋势相同,但TSH≥2.5m IU/L组ET后14天TSH>4.2m IU/L的比例显着高于TSH<2.5m IU/L组(77.8%vs 40.9%,p=0.018)。其次,我们纳入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不孕患者299例。HCG日收集患者血清。取卵日留取患者卵泡液。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及卵泡液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自身抗体。分析了血清与卵泡液(follicular fluid,FF)甲状腺激素的差异,及其对IVF结局的影响。研究发现,血清与卵泡液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自身抗体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临床妊娠组血清T4[121.9(104.8,140.8)vs 114.1(98.6,130.6)nmol/L,p=0.026],FT4[(19.0(17.7,21.8)vs 18.6(17.0,20.1)pmol/L,p=0.026]以及T4/T3比[62.5(55.7,66.2)vs 59.4(53.4,64.9),p=0.029],卵泡液FT4[19.0(17.5,21.3)vs 18.1(16.8,19.9)pmol/l,p=0.009]及卵泡液T4/T3比[52.6(46.4,57.3)vs 50.0(43.7,53.1),p=0.004]均显着高于移植失败组。再次,我们通过建立甲减大鼠模型及细胞试验分析了甲减对孕鼠子宫内膜蜕膜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研究发现甲减孕鼠胚胎种植位点减少,同时子宫内膜LIF及其受体表达上调;hESC细胞蜕膜化过程中TSH能够协同孕酮活化LIF/JAK1/STAT3通路。最后,我们通过分析卵泡液内全氟化合物(polyfluorinated chemicals,PFCs)的水平,评估了PFCs与卵巢低反应性(poor ovarian response,POR)不孕妇女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后妊娠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校正年龄和BMI后,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全氟壬酸(perfluorononanoicacid,PFNA)、全氟己基磺酸及其盐类(perfluorohexane sulfonate,PFHx S)和∑PFAS与POR妇女ART后妊娠概率降低密切相关(PFOA最高与最低三分位组比较:OR=1.95,95%CI:1.61,2.38;PFHx S最高与最低三分位组比较:OR=1.95,95%CI:1.61,2.35;∑PFAS中间三分位组与最低三分位组比较:OR=3.31,95%CI:2.74,3.89)。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正十一酸与胚胎移植失败呈负相关。胚胎移植失败与其他PFCs无关。当使用活产作为结局变量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1.SCH患者孕前严格控制TSH水平(TSH0.2-2.5m IU/L)可能无益于改善IVF/ICSI-ET后妊娠结局。但孕前严格控制TSH水平可能可以减少SCH患者COH后的甲功波动风险。2.血清和卵泡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与IVF/ICSI结局有关。3.TSH可能通过活化LIF/JAK1/STAT3通路影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蜕膜化。4.卵泡液中PFCs暴露水平与卵巢低反应不孕妇女的不良辅助生殖结局相关。
黄利[3](2020)在《从KLF4调控TLRs/MyD88通路探讨妇炎舒胶囊抗炎机制及清湿化瘀类中成药治疗SPID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循证评价研究,对具有清湿化瘀功效的18种上市中成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全面分析与证据评级,为“中成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应用指南”的制定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同时为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2.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具有清湿化瘀功效的上市中成药妇炎舒胶囊对SPID模型大鼠子宫组织炎症性病理改变、子宫组织炎症评分、Krüppel样因子4(Krüppel-like factor 4,KLF4)、Toll样受体/髓样分化因子88(Toll-like receptors/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TLRs/MyD88)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及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性,探索妇炎舒胶囊治疗SPID的疗效机制、作用环节和关键靶点。方法1.文献研究:清湿化瘀类中成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系统评价系统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国内外临床试验注册库及国内外指南文库,检索时间从建库截至2019年12月31日,手工检索会议论文、标准文件或专着。纳入具有清湿化瘀功效的上市中成药治疗SPID的临床试验。使用End Note X8软件进行文献管理,并对研究文献进行分类。2名评估人员独立地进行文献的筛选、数据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价,非随机临床试验采用MINORS条目评分,观察性临床研究采用NOS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估。研究数据采用Revman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或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GRADE方法(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对纳入的中成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证据体进行评价,依据结局指标的重要性,作出证据总体证据级别的最终决策。将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极低四个等级,通过证据结果总结表呈现证据。2.实验研究:从KLF4调控TLRs/MyD88通路探讨妇炎舒胶囊抗炎机制采用机械损伤联合混合菌液注射法建立大鼠SPID模型,将SPI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康妇炎胶囊组(KFY)、妇炎舒(FYS)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另设空白组,每组6只。空白组、模型组以蒸馏水灌胃,KFY组、FYS低、中、高剂量组以相应药物混悬液灌胃21天后处死,开腹取子宫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子宫组织形态并对大鼠子宫炎症程度进行评分,ELISA法测定子宫组织炎性细胞因子IL-6、IL-1β的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子宫组织NF-κB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TLR2、TLR9、MyD88、KLF4蛋白相对表达含量,RT-PCR法测定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TLR2、TLR9、MyD88、KLF4 mRNA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法分析KLF4与TLRs/MyD88通路关键因子的相关性。结果1.系统评价结果:(1)文献检索结果:初检共获得文献10324篇,最终纳入文献116篇,包括妇科千金制剂(n=41)、金刚藤制剂(n=22)、康妇炎胶囊(n=12)、金英胶囊(n=3)、妇炎康复制剂(n=3)、花红制剂(n=2)、抗妇炎胶囊(n=1)、盆炎净制剂(n=5)、妇炎舒胶囊(n=4)、宫炎平制剂(n=5)、妇炎康片(n=3)、黄藤素片(n=3)、妇乐制剂(n=3)、蒲苓盆炎康颗粒(n=2)、金鸡胶囊(n=1)、妇炎净胶囊(n=2)、妇炎消胶囊(n=3)、金香胶囊(n=1)共18种上市中成药的临床研究文献。(2)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估结果:共纳入109项RCT,8项研究评为High risk,5项研究评为Low risk,96项研究因缺失相关信息评为Unclear。纳入非随机对照试验4项,1项研究MINORS条目评分5分,3项研究评为7-8分。纳入观察性研究3项,NOS量表评分均为4-5分。(3)证据质量评价结果:妇科千金制剂、金刚藤制剂、康妇炎胶囊、金英胶囊评为B级证据,妇炎康复胶囊(片)、花红制剂、抗妇炎胶囊、盆炎净颗粒、妇炎舒胶囊评为C级证据,宫炎平制剂、妇炎康片、黄藤素片、妇乐制剂、蒲苓盆炎康颗粒、金鸡胶囊、妇炎净胶囊、妇炎消胶囊、金香胶囊评为D级证据。2.实验研究结果:(1)子宫组织病理形态改变:模型组大鼠子宫腔壁变薄,黏膜固有层减少,上皮细胞不同程度变性坏死,子宫腺上皮坏死,腺腔内多量坏死细胞残片及炎细胞浸润,固有层轻微水肿,内有多量炎细胞浸润,部分累及肌层。KFY组大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轻度变性坏死,固有层内少量炎细胞浸润。FYS低剂量组大鼠子宫腔壁变薄,黏膜固有层减少,上皮细胞轻度变性坏死,固有层内不等量炎细胞浸润。FYS中剂量组大鼠子宫腔壁变薄,黏膜固有层减少,固有层轻微水肿,内有不等量炎细胞浸润。FYS高剂量组大鼠子宫内膜少量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固有层轻微水肿,内有少量炎细胞浸润。(2)子宫组织炎症评分:模型组评分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KFY组、FYS中、高剂量组均显着降低(P<0.05),FYS低剂量组有降低趋势(P>0.05)。(3)IL-6表达情况:模型组IL-6表达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FYS高剂量组显着降低(P<0.01),KFY组、FYS低、中剂量组有降低趋势(P>0.05)。(4)IL-1β表达情况:模型组IL-1β表达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KFY组、FYS高剂量组显着降低(P<0.05),FYS低、中剂量组有降低趋势(P>0.05)。(5)KLF4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模型组KLF4蛋白、mRNA表达较空白组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KFY组、FYS高剂量组KLF4蛋白显着升高(P<0.01),FYS低、中剂量组KLF4蛋白有升高趋势(P>0.05)。KFY组、FYS各剂量组KLF4 mRNA有升高趋势(P>0.05)。(6)TLR2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模型组TLR2蛋白和mRNA均较空白组表达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KFY组、FYS高剂量组TLR2蛋白和mRNA显着降低(P<0.05),FYS低、中剂量组TLR2蛋白和mRNA有降低趋势(P>0.05)。(7)TLR9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模型组TLR9蛋白和mRNA均较空白组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KFY组TLR9蛋白和mRNA显着降低(P<0.05),FYS高剂量组TLR9蛋白显着降低(P<0.01)。FYS低、中剂量组TLR9蛋白有降低趋势(P>0.05),FYS低、中、高剂量组TLR9 mRNA有降低趋势(P>0.05)。(8)MyD88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模型组MyD88蛋白和mRNA均较空白组显着升高(P<0.05);KFY组、FYS高、中剂量组MyD88蛋白显着降低(P<0.05),KFY组、FYS高剂量组MyD88 mRNA显着降低(P<0.05),FYS低剂量组MyD88蛋白、FYS低中剂量组MyD88 mRNA均有降低趋势(P>0.05)。(9)NF-κB蛋白表达情况:模型组NF-κB蛋白表达较空白组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KFY组、FYS中、高剂量组表达显着降低(P<0.05)。(10)相关性分析结果:KLF4蛋白表达水平与TLR2蛋白、TLR9蛋白、MyD88蛋白、NF-κB蛋白、IL-6、IL-1β表达均呈显着负相关(P<0.05)。结论1.现有循证证据表明清湿化瘀类中成药治疗SPID可缓解慢性盆腔疼痛,改善阴道分泌物异常,改善盆腔炎性体征,可能缩小盆腔炎性包块、减少盆腔积液,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但总体证据质量偏低,均在中等质量(B级)到极低质量(D级)之间。2.妇炎舒胶囊可改善SPID模型大鼠子宫组织炎症性病理改变,降低子宫组织炎症评分,其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KLF4表达,下调TLRs/MyD88信号通路关键因子TLR2、TLR9、MyD88、NF-κB、IL-6、IL-1β的表达有关。3.KLF4作为TLRs/MyD88上游调控因子之一,对TLRs/MyD88信号通路具有负向调控作用,可能为妇炎舒胶囊抗炎作用的关键靶点之一。4.清湿化瘀类中成药实验室疗效及作用机制的探索研究与中成药的临床系统评价研究相结合,二者相互印证,此方法可为今后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4](2019)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文中研究指明1乳腺癌筛查指南(附录Ⅰ)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Ⅱ)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Ⅲ)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Ⅳ)5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6乳腺癌术后病理学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11乳腺癌患者随访与康复共识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13乳腺原位癌治疗指南
彭湘萍[5](2019)在《补肾疏肝针法对加拿大东部IVF-ET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是中医针灸理论与人类辅助生殖医学相结合,分别采用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来探讨补肾疏肝针灸法在加拿大东部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周期的协同作用。回顾性研究旨在探究补肾疏肝针灸对IVF-ET新鲜周期单胚胎移植患者妊娠结局的有效性;前瞻性研究旨在观察补肾疏肝针灸对高龄DOR患者采用试管婴儿微刺激方案的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包括2010~2015年的回顾性分析以及2017~2019年的前瞻性研究。回顾性研究病例来自2010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5家生殖中心的新鲜周期单胚移植IVF-ET患者1292例,年龄25~42岁,至少有一个IVF-ET移植周期失败,在胚胎移植前后进行针灸各一次治疗加孕期继续针灸方案,观察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并分析不同年龄层的患者妊娠结局的变化。前瞻性研究录用103例来自蒙特利尔5家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病例收集时间段为2017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年龄为35~40岁,反复IVF-ET失败(经历至少1个移植周期)同时伴有胚胎质量差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前周期采用促排卵长方案未成功,后期改用微刺激方案兼针灸配合治疗。分析比较针灸对采用微刺激方案的高龄DOR患者的胚胎质量及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在微刺激方案开始前一周至胚胎移植后一周共4周的时间内进行针灸干预治疗,每周2次,30min/次,共8次。观察IVF-ET高龄DOR患者的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与形态、获卵数、受精数、优质胚胎数、血清性激素水平、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继续妊娠率等指标。结果:1、补肾疏肝针灸对IVF-ET新鲜周期单胚移植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1)在移植日做两次针灸组的平均临床妊娠率(CPR)为67.41%,活产率(LBR)为60.76%;(2)按年龄分层后的临床妊娠率:<35岁(75.37%)、35~40岁(54.60%)、>40岁(42.47%),与<35岁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按年龄分层后的活产率:<35 岁(67.52%)、35~40 岁(49.57%)、>40 岁(26.55%),与<35岁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与加拿大2016年临床妊娠率(CPR)平均值相比:<35岁(75.57%VS 40%)、35~40 岁(54.66%VS 35%)、>40 岁(42.47%VS 29%),各年龄层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补肾疏肝针灸对试管婴儿微刺激方案的高龄IVF-ET DOR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1)微刺激加针灸方案中的获卵数3.95±1.66、受精数3.14±1.2和优质胚胎数2.01±0.61均有提高;(2)微刺激加针灸方案中的临床妊娠率(CPR)65%、活产率(LBR)34%、继续妊娠率(OPR)15%;(3)按照年龄分层后微刺激加针灸方案中的临床妊娠率与2019蒙特利尔生殖中心的临床妊娠率(CPR):35-37岁58%VS 44%、38-40岁42%VS 35%,P<0.05。结论:1、在胚胎移植前后分别针灸一次能够提高试管婴儿新鲜周期单胚移植(eSET)患者的临床妊娠率(CPR)和活产率(LBR)。2、针灸可以改善微刺激促排结局,提高高龄DOR患者的巢储备功能,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提高获卵数、受精数和优质胚胎数。3、针灸通过对子宫内膜形态的改善,能提高IVF-ET患者的临床结局,包括临床妊娠率(CPR)及活产率(LBR)。
暴国[6](2019)在《可降解金属Mg、Zn在模拟子宫微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及生物相容性研究》文中认为孕妇分娩后是开始避孕的重要时期,因为在此时哺乳期妇女再次妊娠将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剖宫产后妊娠的妇女。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建议的诸多避孕措施中,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作为一种长效、可逆、经济的避孕措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作为分娩后及时放置的IUD却存在着脱落问题。作为新一代医用金属材料,镁合金因其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可降解性能,在医学和材料学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研究。镁合金在不同的微环境中的腐蚀降解行为会有所不同。本研究探索镁合金在宫腔微环境的体外降解行为以及对子宫组织细胞的影响,有望应用在分娩后及时放置IUD固定装置材料的开发,解决分娩后及时放置IUD的脱落问题。另外,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IUD是含铜宫内节育器(Cu-IUD),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引起经血过多、疼痛、异常出血和炎症等副作用。锌合金拥有较适宜的降解速率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早在1969年Zipper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铜、锌等金属盐有明显的抗生育作用,并且兔子子宫角下段植入铜和锌的金属丝证明其具有避孕作用。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锌材料也得到了发展,在血管支架等方面有相关的报道。本研究将探索锌材料在IUD方面的应用,期望能够促进IUD的发展。本研究利用镁及其合金的可降解性能以及锌材料具有的抗生育作用,改善IUD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对材料的体外腐蚀性能、细胞相容性以及组织相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浸泡实验和电化学实验测得的腐蚀速率,在pH6.0、7.0和7.9的SUF中Mg-1Ca明显高于Mg-2Zn和HP-Mg;在120d的浸泡时间段后期腐蚀速率,Mg-2Zn>HP-Mg。通过SEM观察发现,Mg-1Ca表面沉积的腐蚀产物更多,呈致密的腐蚀层;而HP-Mg表面形成较为疏松的腐蚀层,透过腐蚀层能够看见Mg的基底。腐蚀产物主要有Mg(OH)2和CaCO3/CaCO-H2O。2.HP-Mg、Mg-1Ca和Mg-2Zn对四种子宫细胞均无毒性作用,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Mg-1Ca相比HP-Mg和Mg-2Zn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子宫平滑肌细胞和子宫内膜基质细胞5天时有明显的促进增殖的作用。3.HP-Mg、Mg-1Ca和Mg-2Zn的细胞完全培养基浸提液中Mg2+浓度要比对照组(未浸泡材料)的培养基高出4-6倍,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g2+的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明显上调;通过对几种炎症因子的检测我们发现Mg-2Zn促进了细胞的炎症因子的表达,而HP-Mg和Mg-1Ca则抑制了炎症因子的表达。4.动物实验表明HP-Mg、Mg-1Ca和Mg-2Zn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植入早期呈急性炎症反应表现,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逐渐呈现为慢性的炎症反应,1个月时,可见材料周围包裹着一层结缔组织。5.纯Zn材料在SUF中的腐蚀速率要明显高于Zn-0.1Li和Zn-0.8Mg。表面腐蚀物通过SEM观察发现存在点蚀和腐蚀坑,腐蚀产物通过XRD图谱分析主要有ZnO、Zn(OH)2、CaP03(OH)、Zn2P2O7.2H2O。6.细胞毒性试验表明Zn-O.lLi和Zn-0.8Mg能够明显改善纯Zn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毒性作用。7.动物原位植入实验表明Zn、Zn-0.1Li和Zn-0.8Mg植入后早期主要是急性炎症反应,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逐渐转变为慢性炎症反应。8.Zn和Zn合金Zn-0.1Li和Zn-0.8Mg在体内的腐蚀产物主要是ZnO,且不同时间段出现(Ca,Mg)C03的腐蚀产物。本文通过体内外实验证明镁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体外的降解速率Mg-1Ca更快,子宫的复旧的时间在42天左右,Mg-1Ca有望成为合适的IUD固定装置材料。Zn-0.1Li和Zn-0.8Mg两种合金能够明显改善纯锌对子宫内细胞的细胞相容性以及对子宫内膜的组织相容性。
卢颖[7](2019)在《桂枝茯苓对IUD模型大鼠子宫平滑肌细胞表型蛋白表达及血液流变学调控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桂枝茯苓对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模型大鼠表型标志物a-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子宫平滑肌细胞(VSMC)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型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对大鼠外周血血栓素B2(TXB2)和6-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浓度的影响。方法:以Wistar雌性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正常组(n=16)、模型对照组(n=18)、桂枝茯苓组(n=18)和氨基己酸组(n=17)4组,分别给予正常饲养不处理,IUD建模后灌服0.9%生理盐水、氨基己酸和桂枝茯苓处理,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VSMC表型标志物α-SMA和PC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TXB2和6-keto-PGF1α的浓度。结果:(1)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VSMC表型标志物α-SM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有极显着性差异,治疗后各组子宫内膜α-SMA阳性率表达升高,差异有极显着性。其中,桂枝茯苓组α-SMA的阳性表达率与模型组比较,升高极显着,接近正常组表达,差异无显着性(P>0.05);而氨基己酸α-SMA的表达虽显着升高,但与桂枝茯苓比较,差异有极显着性(P<0.01)。正常组大鼠子宫内膜α-SMA阳性表达率水平约为(50.89±9.41)%,模型对照组(26.93±6.80)%,桂枝茯苓组(48.92±6.80)%以及氨基己酸组的(34.63±7.26)%,对比发现,正常组、桂枝茯苓组大鼠子宫内膜α-SMA阳性表达率水平相较于其他两组,显着较高。(2)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VSM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表达率较正常组显着升高,治疗后各组PCNA的表达均显着降低。其中,桂枝茯苓组PCNA表达与氨基己酸片组比较降低明显,差异有显着性(P<0.05)。正常组大鼠子宫内膜中PCNA的阳性表达率水平达(25.66±7.24)%,模型对照组达(61.26±9.98)%,桂枝茯苓组(28.36±9.17)%,氨基己酸片组达(50.23±8.71)%,正常组、桂枝茯苓组大鼠子宫内膜中PCNA的阳性表达率水平相较于其他两组,显着较低。(3)相较于对照组和桂枝茯苓组,模型对照组组大鼠血清TXB2浓度、6-keto-PGF1α,呈极限性差异,相较于氨基己酸片组呈显着性差异(P<0.01)。其中,正常组大鼠血清TXB2浓度达(445.86±24.43)ng/L,桂枝茯苓组达(448.11±9.63)ng/L,模型对照组(508.78±12.42)ng/L,氨基己酸片组(498.11±13.63)ng/L。通过对比分析,模型对照组相较于正常组、氨基酸片组、桂枝茯苓组显着较高,桂枝茯苓组接近正常组。正常组大鼠的血清6-ketoPGF1α浓度达(23.17±1.93)ng/L,模型对照组(18.09±0.93)ng/L,桂枝茯苓组(22.70±1.61)ng/L,氨基己酸片组(20.70±1.41)ng/L,对比发现,模型对照组相较于正常组、氨基己酸片组、桂枝茯苓组显着较低;四组相比较,桂枝茯苓组最为接近正常组。(4)通过比较正常组、模型组、桂枝茯苓组和氨基己酸片组各组组内VSCM表型标记物α-SMA、PCNA和血流表调控指标TXB2、6-keto-PGF1α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其相关性系数r均为0,代表无相关性。结论:1.桂枝茯苓能够有效调节模型大鼠子宫内膜α-SMA、PCNA表达水平,使α-SMA表达升高,使PCNA表达下降。2.桂枝茯苓可有效调节血清TXB2、6-keto-PGF1α浓度变化,通过降低血清TXB2、升高6-keto-PGF1α浓度,调节血流变,改善大鼠子宫内膜瘀血状态。3.桂枝茯苓能减少IUD大鼠模型异常子宫出血的机制与对子宫平滑肌细胞表型蛋白表达的调控及对血流变的调节有关。
周慧心(Thipvarintorn Dusitasirisakul)[8](2019)在《中-泰不孕症妇女体质、证型分布及罗氏妇科诊疗方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泰国和中国广东不孕症妇女的调查问卷研究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型分布,以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相关性。研究两地不孕症妇女的生活习惯、饮食、性格等与体质的相关性。并探讨岭南罗氏妇科诊治不孕症的思路,以促进中医药治疗不孕症在泰国的发展。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8年12月于泰国①清迈府Maharaj医院;②曼谷华侨中医医院;③北大龙府北大龙医院中医系;④东北地区中医诊所;⑤东方地区德明中医诊所就诊的患者。中国广东于①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②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所有患者均已通过诊断标准,确诊为不孕症患者,符合纳排标准,可纳入为本研究的对象。调查方式采用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表由自编的《女性不孕症调查问卷》和中华医学会正式发布的《中医体质调查量表》组合而成。问卷回收后,通过《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和《中医妇科学》进行体质及中医类型分析,将所有数据输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IBM 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采用天±s描述,同时满足方差齐性的两独立样本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否则用非参数检验。使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两地区数据进行各观察因素多组间频率或构成比的比较;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多观察因素的相关分析,均已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选用就诊次数大于3次以上或经过治疗后已怀孕患者的病案进行数据挖掘工作。使用Excel软件建立以及整理数据,整理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现病史、中-西医诊断、证型、处方。在整理上述数据的同时进行中药名整理,数据库构建完成后,使用IBM SPSS 24对药物进行频次和聚类分析;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软件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本研究同期共收集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广东与泰国被诊断为“女性不孕症”的患者的相关调查问卷885份,其中有效问卷821份(中国广东512份,泰国309份)。中国广东不孕妇女的年龄中位数为33岁,年龄最大为48岁,年龄最小为20岁;而泰国的年龄中位数为34岁,年龄最大为48岁,年龄最小为21岁。1.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基本因素对比:两组的年龄、常吃食物类型、吸烟习惯、家庭类型及夫妻关系、周围人对生育渴望分布情况均相同(均P>0.05)。两地差异显着(均P<0.05)则有以下11方面:①BMI:两地的BMI正常者均超过60%(中国广东为63.5%,泰国为61.5%),而BMI偏低者,中国广东组>泰国组(20.5%,14.9%),BMI偏高者,泰国组>中国广东组(23.6%,16%);②居住地:属“城市”者,中国广东组>泰国组(86.1%,64.4%);③受教育程度:两组均以“本科”教育居多(中国广东组为45.1%,泰国组为52%),而排第二的中国广东组为“大专”(26%),泰国组为“硕士以上”(24.3%);④职业:中国广东组以“公司职员”居多(34.6%),泰国组则为“公务员(32.0%);⑤饮食:中国广东组“清淡”口味最多(30.9%),而泰国组“辛辣”口味较多(30.4%);中国广东组经常吃“温热汤类”为多(62.9%),泰国组以“生冷”食品为多(43.0%)。中国广东组喝“常温饮”最多(60.0%),而泰国组以“冷饮”为多(53.4%)。中国广东组吃“温性”饮食居多(89.8%),而泰国组以“凉性”饮食为多(66.0%);⑥睡眠:泰国组比较早睡,46.3%泰国组妇女入睡时间为11点之前,而57.6%中国组妇女入睡时间为11-1点;泰国组睡眠质量“好”(90.1%)高于中国广东组(16.2%),中国广东组睡眠质量“差”(16.2%)高于泰国(12.3%);⑦烟酒:泰国组有喝酒习惯的为20.7%,高于中国广东组(1.4%)。中国广东组配偶有吸烟习惯(34.2%)高于泰国(16.5%);⑧体育运动:泰国组少运动的(82.2%)高于中国广东组(73.0%);⑨生育期望值:本人对生育渴望程度达到“十分”者,两组均为50%以上(中国广东组为53.9%,泰国组为56.6%),程度为“极其”者,中国广东组(38.3%)高于泰国组(25.6%),程度“一般”者,泰国组(17.8%)高于中国广东组(7.8%);⑩性格:中国广东组“急躁易怒”为多见(38.3%),泰国组以“平和开朗”较多(42.7%);(11)生活压力:中国广东组(81.3%)明显高于泰国组(52.4%),中国广东组以“家庭压力”为最多(32.2%),而泰国组的以“工作压力”为多见(26.8%)。2.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经带情况对比:两地区有一些显着性差异(均P<0.05):中国广东组的月经异常以月经后期为多见(29.7%);泰国组则以痛经为多见(49.2%);泰国组带下异常(26.9%)高于中国广东组(14.3%);泰国组未检查妇科疾病者(37.5%)高于中国广东(7.2%);已发现的妇科疾病,中国广东组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为最高频率,泰国组最高频率为PCOS。3.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孕育相关因素对比:两地区亦有一些显着性差异(均P<0.05);中国广东组以继发性不孕症为多见(61.1%),泰国组则多为原发性不孕症(69.9%);中国广东组的平均病程为2.76±2.210年,不孕病程最长为15年。而泰国组的平均病程为4.66±3.73年,不孕病程最长为20年;中国广东组病程为1年的例数最多(33.2%),泰国组则以病程5年居多(40.1%);中国广东组性生活频次以1次/周为多见(51.9%),泰国组为2-3次/周(42.1%);对于是否采取避孕措施,两组从未避孕者均达半数以上(中国广东组为55.1%,泰国组为58.3%),曾采取避孕措施的夫妇,中国广东组以用避孕套为多见(39.1%),而泰国组以女性口服避孕药为主(31.1%);泰国组未检查不孕原因(39.8%)例数高于中国广东组(9.6%);已查出不孕原因者,两地以排卵功能障碍排第一(中国广东组为56.3%,泰国组为39.5%),其次为输卵管因素(中国广东组为24.4%,泰国组为23%);中国广东组已进行系统治疗者(82.4%)高于泰国组(50.5%);其中,选用ART治疗,中国广东组(33.6%)高于泰国组(28.8%)。4.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中医证型分布对比: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体质分布有显着性差异(P<0.001),中国广东组中医证型分布排序为肾气虚证(35.2%)>肝气郁结证(22.5%)>肾阴虚证(21.1%)>肾阳虚证(8.0%)>痰湿内阻证(6.8%)>瘀滞胞宫证(6.4%)。泰国组中医证型分布排序为肝气郁结证(33.9%)>肾气虚证(22.7%)>肾阳虚证(17.5%)>肾阴虚证(11.3%)>痰湿内阻证(9.4%)>瘀滞胞宫证(5.2%)。5.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体质分布对比: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体质分布有显着性差异(P<0.001),中国广东组体质分布排序为:阳虚质(43.9%)>血瘀质(42%)>气虚质(40.4%)>痰湿质(31.6%)>气郁质(20.7%)>阴虚质(17.4%)>湿热质(9.8%),未见特禀质。其中,单种体质为33.6%,复合体质为66.4%;偏颇体质占89.3%;泰国组体质分布排序为血瘀质(57.9%)>阴虚质(31.1%)>痰湿质(27.8%)>阳虚质(21%)>气郁质(19.4%)>气虚质(18.1%)>湿热质(16.2%)>特禀质(1%)。其中,单种体质为35.3%,复合体质为64.7%;偏颇体质占84.5%;两地区均为偏颇质多于平和质。6.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不孕症妇女的偏颇质影响因素分析:年龄、BMI、居住地、生活压力、性格、睡眠质量、体育运动均与偏颇质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0.05)。①年龄:40~岁的不孕症妇女发生偏颇质为20~岁的9.04倍(95%CI1.56,52.38);②BMI:BMI过高的患者发生偏颇质为BMI正常的2.24倍(95%CI1.13,4.47);③居住地:城市妇女发生偏颇质为农村妇女的1.63倍(95%CI1.03,2.58);④生活压力:生活压力大的不孕症妇女发生偏颇质为无生活压力的2.02倍(95%CI 1.33,3.09);⑤性格:“急躁易怒”者发生偏颇质为性格平和开朗的2.18倍(95%CI1.35,3.52),“沉静内向”者发生偏颇质为性格平和开朗的2.27倍(95%CI 1.43,5.15),“抑郁寡欢”者发生偏颇质为性格平和开朗的3.74倍(95%CI 1.55,9.00);⑥睡眠:睡眠质量好的患者发生偏颇质低于睡眠质量一般的63%(95%CI0.23,0.58)。从AUROC可认为本模型拟合后类别预测标确率为73.9%,说明本模型能预测不孕症妇女的偏颇质准确为73.9%。7.中国广东不孕症妇女的偏颇质影响因素相关分析:BMI、生活压力、性格、睡眠质量及体育运动均与中国广东不孕症妇女偏颇质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0.05)。①BMI:BMI偏高者发生偏颇质为BMI正常的5.61倍(95%CI1.33,23.73);②生活压力:生活压力大者发生偏颇质为无生活压力的2.61倍(95%CI1.42,4.78);③性格:“急躁易怒”者发生偏颇质为性格平和开朗的2.94倍(95%CI1.47,5.86),“抑郁寡欢”者发生偏颇质为性格平和开朗的3.30倍(95%CI1.21,8.98);④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好发生偏颇质低于睡眠质量一般的70%(95%CI 0.16,0.56);⑤体育运动:有运动习惯者发生偏颇质低于没有运动习惯的44%(95%CI0.31,0.99)。另外,从AUROC可认为本模型拟合后类别预测标确率为74.5%,说明本模型能预测中国广东不孕症妇女的偏颇质准确率为74.5%。8.泰国不孕症妇女的偏颇质影响因素相关分析:性格和睡眠质量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①性格:“沉静内向”者发生偏颇质为性格平和开朗的5.03倍(95%CI 1.46,17.27);②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好者发生偏颇质低于睡眠质量一般的50%(95%CI 0.26,0.96)。从AUROC可认为本模型拟合后类别预测标确率为72.2%,说明本模型能预测泰国不孕症妇女的偏颇质准确率为72.2%。9.关于岭南罗氏妇科罗颂平教授对不孕症患者的诊治思路,本研究收集不孕症患者病例共201例,具有一共986张处方,证型频率最高前10个证型为①肾阴不足证;②肾气虚证;③肾虚血瘀证;④肝郁肾虚证;⑤脾肾不足证;⑥痰湿证;⑦虚热证;⑧血瘀证;⑨肝郁证;⑩气阴不足证。在986张处方中,具有152味药物,出现频率高的前40名,大部分是在妇科常用的处方中具有的药物,如菟丝子、桑寄生、续断可见于寿胎丸;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见于四物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见于四君子汤;柴胡、当归、茯苓、白芍、白术、甘草见于逍遥散等。在药物关联规则,发现支持度和置信度高的药对如:菟丝子-桑寄生;菟丝子-山药;菟丝子-续断;续断-桑寄生;续断-山药;山药-桑寄生;女贞子-白芍;女贞子-山药;女贞子-续断;女贞子-菟丝子;菟丝子-山药-桑寄生;菟丝子-山药-续断;续断-桑寄生-山药;女贞子-菟丝子-白芍;女贞子-菟丝子-桑寄生等。10.使用SPSS 24的聚类分析对出现频数大于等于50次的药物进行聚类分析为4组:①C1组包括:续断、桑寄生、山药、菟丝子、覆盆子、女贞子、白芍、枸杞子、石斛、黄精、山茱萸、地骨皮、旱莲草、酸枣仁、荔枝核、橘核,大部分药物属于补益固肾之品;C2组包括:白术、党参、黄芪、芡实、金樱子、甘草,出现的药物属于健脾益气之品;C3组包括:川芎、法半夏、香附、陈皮、苍术、鸡血藤、丹参、牛膝、赤芍、郁金,出现的药物可分为祛湿化痰和活血理气之品;C4组包括:合欢花、素馨花、柴胡、巴戟天、当归、茯苓、熟地黄、石菖蒲、远志,出现的大部分药物是调理肝气养肝血之品。这些出现的药物均属于罗颂平教授在治疗不孕症常用药物,可是在临床上罗颂平教授因经验丰富,诊治有序,用要灵活,善用南药,疗效极佳。结论:1.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体质分布情况有差异性。具体而言:两地区均为偏颇质多于平和质:中国广东组体质分布依次为阳虚质>血瘀质>气虚质>痰湿质>气郁质>阴虚质>湿热质,未见特禀质;泰国则为血瘀质>阴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湿热质>特禀质。2.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有差异性。中国广东组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肾虚证>肝气郁结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痰湿内阻证>瘀滞胞宫证。泰国组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肝气郁结证>肾气虚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痰湿内阻证>瘀滞胞宫证。3.对于不孕症妇女偏颇质的影响因素分析,提示年龄、BMI、居住地、生活压力、性格及精神状态、睡眠质量、体育运动均对两地区不孕症妇女偏颇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广东组偏颇质与BMI、生活压力、个人性格及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及体育运动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泰国组的偏颇质与年龄、个人性格及精神状态及睡眠质量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各模型拟合后类别预测准确率均高于70%。4.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中的各因素对比,虽然年龄、体重、常吃食物类型、吸烟习惯、家庭类型及夫妻关系、周围人对生育渴望分布情况均类似;但在BMI、身高、血型、居住地、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喜欢吃的口味、常吃的食品类型、常喝的饮料类型、饮食属性、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喝酒习惯、丈夫的吸烟习惯、体育运动、自己的生育渴望、性格及精神状态、压力及压力类型、月经情况及异常类型、妇科疾病和妇科问题类型、白带情况、不孕症类型、不孕病程时间、避孕方式、性生活频次、妇科及不孕检查、不孕症原因、体质类型、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均不相同。5.岭南罗氏妇科流派第三传人罗颂平教授,对不孕症患者的诊断治思路具有鲜明特色:首先辨病辨证,明确致病原因;治疗以调经助孕为主,注重调和阴阳平衡,重视补肾调肝健脾,以达到阴平阳秘为目的。罗颂平教授临床经验丰富,不仅用药灵活,善以南药为用,以助孕种子为目标,以寿胎丸、二至丸、四君子汤、四物汤、逍遥散等为基础方,随证加减药物,临床疗效颇佳。6.对于泰国不孕症妇女的诊疗思路,需根据中医“三因制宜”来进行详细诊治。注重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患病时节、气候;患者个人的体质、生活方式等。只有因人因时因地,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周长友[9](2018)在《生育政治—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权力与技术》文中认为恩格斯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体现为两种类型,一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另一则是人类自身的生产。政治学研究长期以来以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为关注重点,较少论及人类自身的生产和价值分配过程。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中国现代节育运动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部分田野访谈资料,深入考察分析了现代生殖技术进步对节育运动中国家权力空间生产和分配的作用和影响,探讨现代国家人口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生育权利和资源的价值分配及其政治逻辑。国家权力的扩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重塑了人们的身体观,同时也扩展了政治价值分配的权力空间,从而使医疗化身体、国家化生育和科学化生育成为中国现代节育运动的主要特征。国家权力和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不仅在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衍生出性别、民族、区域和年龄结构等失衡性权利问题,同时也衍生出配子技术和选择生育等生命和技术伦理问题。这些演变不仅是现代国家生育权利和资源权威性分配的产物和结果,也会对未来中国生育政治的权力与权利分配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将生育政治的历史过程、运行逻辑、实践后果及时代特征展露无遗。传统社会由于受到生产力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人口增长相对缓慢,“广土众民”成为王朝统治者追求的主要政治目标,家庭和个人等社会力量成为节育行为的主要实施者和参与者。西方近代节育思想在中国社会的传播不仅带来了生育“价值的颠覆”,而且使部分知识分子将节育运动同提高国民素质和摆脱“东亚病夫”形象的政治意义紧密联系在一起,西方医学科学和技术的传入则为在中国社会进行节育实践提供了可能。这促使中国近代节育运动逐渐由观念宣传迈向行动实践,开始在一些沿海大城市零星开展起来,但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和产生的影响均非常有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人们的生育行为迅速从“私域”走向了“公域”,个人身体在技术支持下开始成为国家权力运行的公共空间,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贯彻国家生育意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医疗化身体、国家化生育和科学化生育等现代节育运动的基本特征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生殖医学技术进步带来的身体医疗化现象不仅抛弃了传统医学将人类身体视为一个封闭空间的旧有认知,而且将公民的个人身体内部空间公开地展示在权力和技术的双重规训之下。生育行为的政治化和技术化转变使国家政治权力成为节育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权力保障,生殖技术则为节育行为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两者紧密协作共同塑造了中国现代节育运动的基本面貌。公民个人的身体在权力和技术的双重作用下成为被规训的后果和对象。在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国家权力的作用下,公民个人身体不仅成为不断被权力化敞视、检查和填充的对象,同时也成为被技术化敞视、检查和填充的对象。医疗化的身体不仅在权力和技术的双重规训作用下成为了空间编排的消极接受者和时间监控的消极服从者,而且逐渐演变形成了身体“真理”知识的积极驯服者。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国家化生育以计划生育政策为主要内容,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被认为是政策实施的两项主要宗旨。国家通过建立人口计划目标调控体系和完善人口计划工作指标体系实现对人口增长数量的计划约束,同样通过建立优生目标调控体系和完善优生目标调控方式实现对人口增长质量的计划控制。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国家通过建立从中央、省、地(市)、县、乡、村的六级计划生育行政组织机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构建了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繁密计划生育权力和技术网络,形成了对公民个人身体和生育行为进行权力和技术监视的强大力量。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制度、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度和计划生育政策动员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仅强化了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的渗透力度,而且进一步加剧了公民个体和家庭在面对强势权力和技术干预时的权利失能化倾向。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科学化生育不仅是贯彻国家生育调控意志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满足人们优生优育需求的主要方式。国家通过建立准生证制度、利益导向制度和基层监控制度等权力监控体系实现了对国家化生育意志的科学调控,同时也通过建立计划生育医疗技术监控、避孕药具监控和人口统计监控等方式实现了对人们科学生育行为的国家监控。医疗组织的广泛建立、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医疗技术的普及推广不仅是贯彻国家科学化生育意志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满足人们优生优育医疗服务需求的重要条件。国家计划生育技术体系的建立不仅为通过技术手段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国家优生优育措施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国家政治权力对公民个体生育权利和技术资源的分配具有规划性、选择性和非均衡性,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非均衡性的生育权利和生育后果。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节育技术应用中的性别失衡和女性婚姻中的“货币化”倾向等揭示出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固有的性别权利失衡问题。各民族之间生育政策的失衡、民族区域之间生育政策的差异和人口增长状况的差别等问题折射出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原本就存在的民族权利失衡问题。人口增长的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则表明了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各区域之间人们享有生育权利的失衡问题。人口年龄结构中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则表明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各区域之间的人口在青少年抚养和老年人口赡养负担方面的权利失衡问题。医疗资源的城乡失衡、地区失衡和结构失衡问题则表明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人民享有平等医疗资源的权利失衡问题。在人口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权力和技术显然会对生育资源和权利的分配产生深刻影响。随着现代国家权力的扩张和技术的进步,人类生育日益公共化、国家化、政治化和技术化,由此衍生出诸多的生育问题并引发了激烈的权利之争。随着社会发展及公民个人独立和权利意识的增长,人们更加关注技术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制约以及人口生产过程中的女性平等、生育平等、生命平等和生育自由等问题,尝试重新思考和确定生育过程中的权力干预的边界和技术渗透的限度问题。这导致人们对于今天中国生育权利和资源分配的非均衡性以及由此衍生的诸多问题,国家人口生产的目标及计划生育政策本身的正当性和必要性等提出了质疑。在实践中,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大幅度调整国家人口生产和发展目标及“计划生育”政策。这些国家目标和政策的调整并未改变人口生产资源和权利的国家权威性分配的特征,甚至在一定程度是生育政治逻辑的继续和体现,只是在不同时期国家权力干预和调控的范围、重点、目标以及手段有所不同而已罢了。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10](2017)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文中研究表明1乳腺癌筛查指南(附录Ⅰ)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Ⅱ)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Ⅲ)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Ⅳ)5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6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11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13乳腺原位(内)癌治疗指南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15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16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附录
二、育龄妇女输卵管形态观察及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育龄妇女输卵管形态观察及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时间点行针刺干预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不孕症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不孕症的概述 |
2 不孕症的病因 |
3 不孕症与孕龄的关系 |
4 不孕症的诊断 |
5 不孕症的西医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冻融胚胎移植的现代研究 |
1 冻融胚胎移植 |
2 新鲜胚胎移植VS冻融胚胎移植 |
3 卵子或受精卵的质量 |
4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成功率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针灸辅助治疗不孕症的中医理论基础及临床研究 |
1 不孕症的中医理论基础 |
2 针刺治疗不孕症的现代研究 |
3 中医中药对不孕症治疗的现代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针刺干预对冻融胚胎移植结果影响的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案 |
3 治疗方案 |
4 观察指标 |
5 质量控制 |
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7 关键技术 |
8 研究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分组设计思路 |
2 选穴处方分析 |
3 疗效机制分析 |
4 临床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甲状腺激素和全氟化合物对女性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亚临床甲减患者IVF后妊娠结局及甲功状态的关系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1.1 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
2.1.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
2.1.3 甲状腺疾病与卵巢储备功能 |
2.1.4 妊娠对甲状腺的影响 |
2.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2.4 研究结果 |
2.4.1 不孕妇女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 |
2.4.2 不同TSH控制水平组SCH妇女IVF结局的比较 |
2.4.3 甲状腺自身抗体对SCH不孕妇女IVF结局的比较 |
2.4.4 COH对接受LT4替代治疗的SCH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
2.5 讨论 |
2.5.1 SCH的定义及在不孕人群中的发病率 |
2.5.2 SCH与不良妊娠结局 |
2.5.3 LT4 替代治疗与妊娠期SCH不良妊娠结局 |
2.5.4 LT4 替代治疗与SCH患者ART结局 |
2.5.5 SCH患者孕前TSH控制水平与辅助生殖技术结局 |
2.5.6 甲状腺自身抗体与女性不孕 |
2.5.7 甲状腺自身抗体与ART结局 |
2.5.8 LT4替代治疗与单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的ART结局 |
2.5.9 COH对SCH患者甲功的影响 |
2.6 小结 |
第三章 血清及卵泡液甲状腺激素的差异及其与IVF结局的关系 |
3.1 研究背景 |
3.1.1 卵泡液的成分及COH对卵泡液激素谱的影响 |
3.1.2 卵泡液成分与不孕的关系 |
3.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方法 |
3.3 统计学方法 |
3.4 结果 |
3.4.1 患者的临床特征 |
3.4.2 血清与卵泡液甲状腺激素的关系 |
3.4.3 血清与卵泡液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关系 |
3.4.4 血清/卵泡液甲状腺激素与IVF结局的关系 |
3.4.5 ROC曲线分析血清TSH、FT4及两者联合对IVF结局的预测价值 |
3.4.6 血清/卵泡液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自身抗体与胚胎发育指标的关系 |
3.4.7 血清/卵泡液甲状腺激素与血清E2水平的关系 |
3.5 讨论 |
3.5.1 卵泡液的来源及功能 |
3.5.2 FF中的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自身抗体 |
3.5.3 血清/卵泡液甲状腺自身抗体对IVF结局的影响 |
3.5.4 血清/卵泡液甲状腺激素对胚胎早期发育及IVF结局的影响 |
3.5.5 血清/卵泡液甲状腺激素对IVF结局的预测作用 |
3.5.6 COH对血清及卵泡液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四章 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孕鼠子宫内膜容受性及LIF/STAT3通路的影响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4.2.1 材料和仪器 |
4.2.2 研究方法 |
4.3 统计学方法 |
4.4 结果 |
4.4.1 大鼠甲减造模情况 |
4.4.2 甲减对大鼠受孕的影响 |
4.4.3 甲减对孕鼠子宫内膜甲状腺激素系统的影响 |
4.4.4 甲减对孕鼠子宫内膜LIF/LIF受体表达的影响 |
4.4.5 TSH对hESC细胞蜕膜化过程中LIF/JAK1/STAT3通路的影响 |
4.5 讨论 |
4.5.1 甲状腺功能减退动物模型制备 |
4.5.2 甲状腺功能减退与不孕 |
4.5.3 甲减对孕鼠子宫内膜甲状腺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
4.5.4 甲减对孕鼠子宫内膜碘代甲状腺氨酸脱碘酶表达的影响 |
4.5.5 甲减对孕鼠子宫内膜甲状腺激素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 |
4.5.6 甲减对LIF/STAT3通路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五章 全氟化合物暴露对卵巢低反应妇女IVF/ICSI-ET结局的影响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研究方法 |
5.3 统计学方法 |
5.4 研究结果 |
5.4.1 研究对象的基线人口学及临床资料 |
5.4.2 研究对象的促排卵指标及助孕结局 |
5.4.3 卵泡液中PFCs的分布情况 |
5.4.4 卵泡液PFCs与辅助生殖结局的关系 |
5.5 讨论 |
5.5.1 PFCs的人群暴露情况 |
5.5.2 PFCs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
5.5.3 PFCs暴露与不孕 |
5.5.4 PFCs暴露与辅助生殖结局 |
5.5.5 短链PFCs与长链PFCs暴露与辅助生殖结局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性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成果 |
(3)从KLF4调控TLRs/MyD88通路探讨妇炎舒胶囊抗炎机制及清湿化瘀类中成药治疗SPID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清湿化瘀类中成药治疗SPID的系统评价 |
1 目的 |
2 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1.1 研究对象 |
2.1.2 干预措施 |
2.1.3 对照措施 |
2.1.4 结局指标 |
2.1.5 研究类型 |
2.2 排除标准 |
2.3 检索方法 |
2.3.1 电子检索 |
2.3.2 手工检索 |
2.3.3 检索策略 |
2.4 数据收集和分析 |
2.4.1 研究筛选与数据提取 |
2.4.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4.3 缺失数据处理 |
2.4.4 证据综合分析 |
2.4.5 发表偏倚评估 |
2.4.6 证据体质量评价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估结果 |
3.3 证据概述 |
3.3.1 妇科千金制剂 |
3.3.2 金刚藤制剂 |
3.3.3 康妇炎胶囊 |
3.3.4 妇炎康复胶囊 |
3.3.5 金英胶囊 |
3.3.6 花红制剂 |
3.3.7 抗妇炎胶囊 |
3.3.8 其他中成药证据概述 |
3.4 清湿化瘀类中成药证据汇总 |
4 讨论 |
4.1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定义及流行病学概况 |
4.2 中医药治疗SPID的优势和特色 |
4.3 “清湿化瘀”法治疗SPID立法依据 |
4.4 中成药发展现状与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 |
4.4.1 中成药发展现状 |
4.4.2 中成药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 |
4.5 SPID中、西医指南制定现状 |
4.5.1 西医指南制定现状 |
4.5.2 中医的标准制定现状 |
4.6 中成药治疗SPID临床应用指南制定研究的意义 |
4.7 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4.7.1 主要结果总结 |
4.7.2 数据完整性与证据适用性 |
4.7.3 证据质量 |
4.7.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8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造模菌种 |
1.3 实验药物 |
1.3.1 实验组药物 |
1.3.2 对照组药物 |
1.4 实验主要试剂 |
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 方法 |
2.1 建立动物模型 |
2.1.1 混合菌液制备方法 |
2.1.2 SPID大鼠模型建立方法 |
2.2 分组与给药 |
2.3 标本采集与处理 |
2.4 检测技术与方法 |
2.4.1 组织学形态观察及评分 |
2.4.2 ELISA法检测子宫组织炎性细胞因子表达 |
2.4.3 免疫组化检测目的蛋白表达 |
2.4.4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 |
2.4.5 Real-time PCR检测目的基因表达 |
2.5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组织形态学观察 |
3.1.1 光镜下病理形态改变 |
3.1.2 子宫组织炎症评分 |
3.2 子宫组织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情况 |
3.2.1 IL-6表达情况 |
3.2.2 IL-1β表达情况 |
3.3 妇炎舒胶囊抗炎机制研究结果 |
3.3.1 KLF4表达情况 |
3.3.2 TLR2表达情况 |
3.3.3 TLR9表达情况 |
3.3.4 MyD88表达情况 |
3.3.5 NF-κB蛋白表达情况 |
3.4 KLF4与TLRs/MyD88 通路关键因子表达的相关性 |
4 讨论 |
4.1 中医药防治SPID疗效机制探索的必要性 |
4.2 SPID大鼠模型的建立 |
4.3 妇炎舒胶囊方药分析及研究基础 |
4.3.1 妇炎舒胶囊组方特色分析 |
4.3.2 妇炎舒胶囊组方药物的药理研究 |
4.3.3 妇炎舒胶囊前期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 |
4.4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 |
4.5 本研究靶点定位 |
4.5.1 TLRs/MyD88 信号通路 |
4.5.2 KLF4与炎症信号通路 |
4.6 研究结果分析 |
4.6.1 SPID模型建立机制 |
4.6.2 妇炎舒胶囊治疗SPID疗效分析 |
4.6.3 妇炎舒胶囊治疗SPID作用机制探讨 |
5 结论 |
主要工作与创新 |
1 主要工作和意义 |
1.1 文献研究 |
1.2 实验研究 |
2 创新性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药防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转录因子KLF4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文献检索策略 |
附录三 :子宫组织HE染色结果 |
附录四 :子宫组织免疫组化结果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在读期间参与的培训和学术会议 |
(4)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乳腺癌筛查指南(附录Ⅰ) |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
1.2 女性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和终止年龄 |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
1.3.1 乳腺X线检查 |
1.3.2 乳腺超声检查 |
1.3.3 乳腺临床体检 |
1.3.4 乳腺自我检查 |
1.3.5 乳腺MRI检查 |
1.3.6 其他检查 |
1.4 一般风险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 |
1.4.1 20~39岁 |
1.4.2 40~70岁 |
1.4.3 70岁以上 |
1.5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
1.5.1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
1.5.2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推荐策略与管理 |
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Ⅱ) |
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 |
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 |
2.1.2 常规投照体位 |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 |
2.2 诊断报告规范 |
2.2.1 肿块 |
2.2.1. 1 肿块边缘描述 |
2.2.1. 2 肿块形态描述 |
2.2.1. 3 肿块密度描述 |
2.2.2 钙化 |
2.2.2. 1 钙化类型 |
2.2.2. 2 钙化分布 |
2.2.3 结构扭曲 |
2.2.4 对称性征象 |
2.2.4. 1 不对称 |
2.2.4. 2 球形不对称 |
2.2.4. 3 局灶性不对称 |
2.2.4. 4 进展性不对称 |
2.2.5 乳腺内淋巴结 |
2.2.6 皮肤病变 |
2.2.7 单侧导管扩张 |
2.2.8 合并征象 |
2.3 病灶的定位 |
2.4 乳腺X线报告的组成 |
2.4.1 检查目的 |
2.4.2 乳腺分型 |
2.4.3 清晰地描述任何重要的发现 |
2.4.4 与前片比较 |
2.4.5 评估分类 |
2.4.5. 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2.4.5. 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Ⅲ) |
3.1 超声检查的仪器 |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 |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 |
3.3.1 基本要求 |
3.3.2 图像的存储 |
3.3.3 报告书写 |
3.4 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
3.4.1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
3.4.2 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1 肿块 |
3.4.3. 2 周围组织 |
3.4.3. 3 钙化 |
3.4.3. 4 血管评估 |
3.4.4 彩色超声检查 |
3.4.5 其他相关技术 |
3.4.5. 1 三维成像 |
3.4.5. 2 弹性成像 |
3.4.5. 3 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
3.5 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
3.5.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3.5.2 评估是完全的—分类 |
3.6 乳腺超声报告的组成 |
3.6.1 患者信息的记录 |
3.6.2 双侧乳腺组织总体声像图描述 |
3.6.3 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
3.6.3. 1 记录病灶 |
3.6.3. 2 病灶声像图的描述 |
3.6.3. 3 结论 |
3.6.3. 4 病灶图像存储 |
3.7 报告范例 |
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Ⅳ) |
4.1 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
4.1.1 乳腺癌的诊断 |
4.1.2 乳腺癌分期 |
4.1.3 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 |
4.1.4 腋窝淋巴结转移,原发灶不明者 |
4.1.5 保乳术患者的应用 |
4.1.6 乳房成形术后随访 |
4.1.7 高危人群筛查 |
4.1.8 MRI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
4.2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 |
4.3 乳腺MRI检查技术规范 |
4.3.1 检查前准备 |
4.3.1. 1 临床病史 |
4.3.1. 2 检查前准备 |
4.3.2 MRI检查 |
4.3.2. 1 设备要求 |
4.3.2. 2 扫描体位 |
4.3.2. 3 成像序列 |
4.3.2. 4 绘制动态增强曲线 |
4.3.2. 5 弥散加权成像扫描 |
4.4 诊断报告规范 |
4.4.1 点状强化 |
4.4.2 肿块 |
4.4.3 非肿块强化 |
4.4.4 其他征象和伴随征象 |
4.4.5 病灶定位 |
4.5 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
4.5.1 评估不完全 |
4.5.2 评估完全 |
5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
5.1 适应证 |
5.1.1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2 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3 其他 |
5.2 对影像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要求 |
5.2.1 乳腺X线影像引导 |
5.2.2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
5.2.3 乳腺磁共振引导 |
5.2.4 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
5.2.5 微创活检设备 |
5.3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
5.3.1 禁忌证 |
5.3.2 术前准备 |
5.3.3 术中注意事项 |
5.4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
5.4.1 禁忌证 |
5.4.2 术前准备 |
5.4.3 术中注意事项 |
5.4.4 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
6乳腺癌术后病理学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 |
6.1 乳腺癌术后病理学诊断报告的基本原则 |
6.2 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内容和规范 |
6.2.1 一般项目 |
6.2.2 手术标本情况 |
6.3 组织病理学诊断内容 |
6.3.1 原发灶 |
6.3.1. 1 组织学类型 |
6.3.1. 2 组织学分级 |
6.3.1. 3 肿瘤大小 |
6.3.1. 4 肿瘤累及范围及手术切缘 |
6.3.2 淋巴结状态 |
6.3.2. 1 区域淋巴结 |
6.3.2. 2 SLNB |
6.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内容 |
6.5 病理科医师签名、报告日期 |
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 |
7.1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 |
7.1.1 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 |
7.1.2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 |
7.1.2. 1 临床Ⅰ期、Ⅱ期的早期乳腺癌 |
7.1.2. 2 临床Ⅲ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 |
7.1.3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7.1.4 保乳治疗后与局部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 |
7.1.5 保乳治疗前的谈话 |
7.1.6 保乳手术 |
7.1.6. 1 术前准备 |
7.1.6. 2 手术过程 |
7.1.6. 3 术后病理学检查 |
7.2 保乳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取材规范 |
7.3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
7.3.1 全乳放疗 |
7.3.1. 1 适应证 |
7.3.1. 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7.3.1. 3 照射靶区 |
7.3.1. 4 照射技术 |
7.3.2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 irradiation,APBI) |
7.3.2. 1 适应证 |
7.3.2. 2 技术选择 |
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
8.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
8.1.1 多学科协作 |
8.1.2 学习曲线 |
8.1.3 知情同意 |
8.2 SLNB指征 |
8.3 SLNB操作规范 |
8.3.1 示踪剂 |
8.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
8.4 SLN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
8.4.1 SLN的术中诊断 |
8.4.2 SLN的术后诊断 |
8.5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预后意义及临床处理 |
8.5.1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8版)乳腺癌TNM分期] |
8.5.2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
8.6 SLNB替代ALND患者的随访 |
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 |
9.1 适应证 |
9.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9.3 照射靶区 |
9.4 照射剂量和照射技术 |
9.4.1 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
9.4.2 常规照射技术 |
9.5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
9.6 乳房重建术与术后放疗 |
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 |
1 0.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1.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 |
1 0.1.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1.2. 1 适应证 |
1 0.1.2. 2 禁忌证 |
1 0.1.2. 3 治疗前谈话 |
1 0.1.2. 4 治疗前准备 |
1 0.1.2. 5 辅助化疗方案与注意事项(附录Ⅵ、Ⅶ) |
1 0.1.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表5) |
1 0.1.3. 1 适应证 |
1 0.1.3. 2 治疗前谈话 |
1 0.1.3. 3 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
1 0.1.3. 4 绝经前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与注意事项(附录Ⅷ) |
1 0.1.3. 5 绝经后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及注意事项 |
1 0.1.4 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临床指南 |
1 0.1.4. 1 适应证 |
1 0.1.4. 2 相对禁忌证 |
1 0.1.4. 3 治疗前谈话 |
1 0.1.4. 4 治疗前准备 |
1 0.1.4. 5 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
1 0.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 |
1 0.2.1 新辅助治疗的适宜人群 |
1 0.2.1. 1 一般适合临床Ⅱ、Ⅲ期的乳腺癌患者 |
1 0.2.1. 2 对隐匿性乳腺癌行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 |
1 0.2.2 新辅助治疗的禁忌证 |
1 0.2.3 新辅助治疗前的谈话 |
1 0.2.4 新辅助治疗的实施 |
1 0.2.4. 1 治疗前准备 |
1 0.2.4. 2 常用的含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附录Ⅵ、Ⅶ)及注意事项 |
1 0.2.4. 3 疗效评估及治疗的疗程 |
1 0.2.5 乳腺癌经新辅助治疗降期后的处理 |
1 0.2.5. 1 手术分类 |
1 0.2.5. 2 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学检查及病理学疗效判定 |
1 0.2.5. 3 术后辅助治疗 |
1 0.3 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指南 |
1 0.3.1. 1 适应证 |
1 0.3.1. 2 治疗前谈话 |
1 0.3.1. 3 内分泌药物 |
1 0.3.1. 4 内分泌一线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1. 5 内分泌解救治疗(二线及以上)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
1 0.3.2 晚期乳腺癌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3.2. 1 适应证(具备以下1个因素即可考虑首选化疗) |
1 0.3.2. 2 治疗前谈话 |
1 0.3.2. 3 治疗前准备 |
1 0.3.2. 4 化疗方案和注意事项(附录Ⅵ、Ⅶ) |
1 0.3.3 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临床指南 |
1 0.3.3. 1 适应证 |
1 0.3.3. 2 相对禁忌证 |
1 0.3.3. 3 治疗前谈话 |
1 0.3.3. 4 治疗前准备 |
1 0.3.3. 5 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注意事项(详见下文14.2章节内容) |
1 0.3.3. 6 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4 终末期乳腺癌姑息治疗临床指南 |
1 0.4.1 适应人群 |
1 0.4.2 治疗前谈话 |
1 0.4.3 主要措施 |
1 0.4.4 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 |
1 0.4.4. 1 疼痛 |
1 0.4.4. 2 厌食和恶液质 |
1 0.4.4. 3 恶心和呕吐 |
1 0.4.4. 4 疲乏 |
1 0.4.4. 5 昏迷 |
11乳腺癌患者随访与康复共识 |
1 1.1 随访和评估 |
1 1.1.1 随访频率 |
1 1.1.2 随访检查项目 |
1 1.1.3 随访评估项目 |
1 1.1.3. 1 上肢功能评估 |
1 1.1.3. 2 并发疾病风险评估 |
1 1.1.3. 3 生活方式评估 |
1 1.1.3. 4 心理和社会支持评估 |
1 1.1.3. 5 性生活和生育评估 |
1 1.2 临床处理和康复指导 |
1 1.2.1 患侧肢体功能的康复 |
1 1.2.1. 1 循序渐进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
1 1.2.1. 2 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 |
1 1.2.1. 3 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 |
1 1.2.2 并发疾病 |
1 1.2.2. 1 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管理 |
1 1.2.2. 2 骨折风险管理 |
1 1.2.3 生活方式管理 |
1 1.2.3. 1 体质量管理 |
1 1.2.3. 2 营养与运动 |
1 1.2.3. 3 吸烟饮酒、保健食品和膳食补充剂 |
1 1.2.4 心理和社会支持 |
1 1.2.4. 1 心理支持 |
1 1.2.4. 2 社会支持 |
1 1.2.5 性生活和生育 |
1 1.2.5. 1 性生活 |
1 1.2.5. 2 生育及生育功能保留 |
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 |
1 2.1 乳房重建的目的 |
1 2.2 乳房重建的指征 |
1 2.3 乳房重建的类型 |
1 2.4 乳房重建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1 2.5 术后放疗与乳房重建的关系 |
13乳腺原位癌治疗指南 |
1 3.1 乳腺原位癌的诊断 |
1 3.1.1 定义与分类 |
1 3.1.1. 1 LCIS |
1 3.1.1. 2 DCIS |
1 3.1.2 自然病程和预后 |
1 3.1.2. 1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 |
1 3.1.2. 2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危险因素 |
1 3.1.3 诊断 |
1 3.1.3. 1 LCIS的诊断 |
1 3.1.3. 2 DCIS的诊断 |
1 3.2 LCIS初诊的治疗 |
1 3.2.1 手术治疗 |
1 3.2.2 非手术治疗 |
1 3.2.3 预防性治疗 |
1 3.2.3. 1 药物预防性治疗 |
1 3.2.3. 2 预防性双乳切除术 |
1 3.3 DCIS初诊的治疗 |
1 3.3.1 局部治疗 |
1 3.3.1. 1 手术 |
1 3.3.1. 2 放疗 |
1 3.3.2 系统性治疗 |
1 3.3.2. 1 化疗 |
1 3.3.2. 2 内分泌治疗 |
1 3.3.2. 3 靶向治疗 |
1 3.4 原位癌复发的风险和处理 |
1 3.5 乳腺DCIS治疗方式选择的参考 |
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1 4.1 标准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 |
1 4.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
1 4.2.1 治疗原则 |
1 4.2.2 方案选择 |
1 4.3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原则 |
1 4.3.1 辅助治疗适应证 |
1 4.3.2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用药推荐 |
1 4.3.3 曲妥珠单抗在辅助治疗中的心脏毒性 |
1 4.4 HER2阳性乳腺癌的含曲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 |
15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 |
1 5.1 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
1 5.2 诊断 |
1 5.3 治疗原则 |
1 5.3.1 保乳术后同侧乳房复发 |
1 5.3.2 乳房切除术后复发 |
1 5.3.3 胸壁复发 |
1 5.3.4 孤立的腋窝淋巴结复发 |
1 5.3.5 锁骨上淋巴结复发 |
1 5.3.6 内乳淋巴结复发 |
1 5.3.7 放射治疗技术 |
1 5.3.8 全身治疗策略 |
16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
16.1概述 |
16.2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
16.3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
16.4骨转移的治疗 |
16.4.1治疗目标 |
16.4.2治疗方案 |
16.4.3治疗原则 |
16.4.4放射治疗 |
16.4.5手术治疗 |
16.4.6镇痛药治疗 |
16.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16.5.1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共性和个性 |
16.5.1.1作用原理 |
16.5.1.2适应证 |
16.5.1.3临床用药及使用方法 |
16.5.2双膦酸盐的使用适应证和用药时机 |
16.5.3双膦酸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16.5.4用药时间及停药指征 |
16.5.4.1用药时间 |
16.5.4.2停药指征 |
16.5.5生化标志物 |
16.5.6临床资料和专家观点 |
16.5.6.1双膦酸盐预防骨转移的作用 |
16.5.6.2双膦酸盐作为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用药 |
16.5.6.3乳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引起的骨丢失 |
16.5.6.4发生SRE后是否换药预防SRE再次发生的问题 |
1 7乳腺癌患者BRCA 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 |
17.1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病风险 |
17.2 BRCA1/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 |
17.3对乳腺癌患者进行BRCA基因检测的建议 |
17.4 BRCA1/2基因突变检测流程、质控及报告内容和解读规范 |
17.4.1检测前咨询 |
17.4.2突变检测及验证 |
17.4.3检测后咨询 |
17.4.4 BRCA1/2基因检测结果的解读 |
18乳腺癌多基因精准检测指南 |
附录 |
附录Ⅰ遗传性高危人群 |
附录Ⅱ乳腺X线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Ⅲ超声检查报告范本 |
附录Ⅳ乳腺MRI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Ⅴ乳腺病理学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Ⅵ乳腺癌常用的辅助/新辅助化疗方案 |
1.不含曲妥珠单抗的方案 |
2.含曲妥珠单抗的方案 |
附录Ⅶ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常用的化疗方案 |
1.联合化疗方案 |
2.单药化疗方案 |
3.HER2阳性患者化疗方案 |
附录Ⅷ绝经的定义 |
附录ⅨVNPI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修订小组成员 |
(5)补肾疏肝针法对加拿大东部IVF-ET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辅助生殖技术(ART)与不孕症 |
1.1 辅助生殖技术(ART)超促排卵(COH)方案 |
1.2 ART的临床妊娠率及其影响因素 |
1.3 辅助生殖技术(ART)的优势与面临的难点 |
1.4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 |
2. 中医对不孕症的认识 |
2.1 古代文献记载的病名及病因 |
2.2 中医孕育的机理 |
2.3 中医生殖轴 |
2.4 病因病机、诊断依据及证侯分类 |
2.5 中医学与卵巢功能减退(DOR) |
3. 针灸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 |
3.1 针灸在ART中的机制 |
3.2 针灸在ART中的应用 |
3.3 针灸在ART中介入时机 |
3.4 针灸在ART应用中的常用方法与选穴 |
3.5 针灸在ART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4. 补肾疏肝针灸法及选穴依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针灸对新鲜周期选择性单胚移植(eSET) IVF-E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
1 临床资料(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
1.1 研究对象(Research Object) |
1.2 纳入标准(Inclusion Criteria) |
1.3 排除标准(Exclusion Criteria) |
1.4 干预措施(Intervention) |
1.5 观察指标 |
1.6 指标计算方法 |
1.7 随访 |
1.8 统计方法 |
1.9 结果 |
研究二 针灸对试管婴儿微刺激方案高龄IVF-ET DOR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
1 临床资料(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
1.1 研究对象(Research Object) |
1.2 样本量的计算(Sample Size Calculator) |
1.3 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
1.4 纳入标准(Inclusion Criteria) |
1.5 排除标准(Exclusion Criteria) |
1.6 脱落标准(Subject withdrawal criteria) |
1.7 脱落病例处理 |
1.8 剔除标准 |
1.9 治疗方案 |
1.10 观察指标 |
1.11 统计方法 |
1.12 随访 |
1.13 结果 |
2 讨论 |
3.1 特色与创新 |
3.2 不足与展望 |
4 结论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可降解金属Mg、Zn在模拟子宫微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及生物相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可降解镁合金在宫腔微环境中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第一节 镁及镁合金在模拟宫腔液中的腐蚀性能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节 子宫组织原代细胞鉴定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节 细胞相容性评价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四节 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五节 组织相容性评价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Zn基合金在宫腔环境中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第一节 Zn和Zn合金在模拟宫腔液环境中的腐蚀性能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节 细胞相容性实验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节 动物原位植入实验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创新性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基于临床转化的镁基骨科植入物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缩略词表 |
(7)桂枝茯苓对IUD模型大鼠子宫平滑肌细胞表型蛋白表达及血液流变学调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背景、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1 实验对象 |
2 实验药物及试剂 |
3 实验器械 |
4 造模方法 |
5 给药方法 |
6 实验检测指标 |
7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模型评价指标 |
2 各组大鼠子宫血管组织中α-SMA表达情况 |
3 各组大鼠子宫内膜VSM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 |
4 各组大鼠血清TXB2和6-keto-PGF1α浓度检测结果 |
5 各组大鼠VSMC表型标志物α-SMA、PCNA与血流变调控指标TXB2、6 -keto-PGF1α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IUD动物模型的建立 |
2 桂枝茯苓作为干扰因素的可行性分析 |
3 血栓素A2/前列环素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研究 |
4 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1.宫内节育器不良反应情况 |
2.放置宫内节育器临床研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中-泰不孕症妇女体质、证型分布及罗氏妇科诊疗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不孕症的研究进展 |
一、中医学对不孕症的认识 |
二、现代医学对不孕症的认识 |
第二节 中医体质学的影响因素及与女性不孕的关系 |
一、中医体质的形成 |
二、中医体质的影响因素 |
三、中医体质与不孕的关系 |
第二章 中-泰不孕证妇女体质、证型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思路图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中国广东和泰国不孕症妇女各因素的对比 |
二、中国广东和泰国不孕症妇女各种因素与偏颇质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讨论 |
一、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基本因素对比 |
二、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经带情况对比 |
三、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不孕症妇女的孕育相关因素对比 |
四、不孕症妇女在中医体质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第三章 岭南罗氏妇科罗颂平教授治疗不孕症的证型及用药特点 |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不孕症证型频次分析 |
二、不孕症药物频次分析 |
三、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四、药物的聚类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一、罗颂平教授在不孕症治疗的用药规律及药物聚类分析 |
二、罗颂平教授在不孕症诊疗思路 |
第四章 讨论 |
一、因地制宜,注重不同地理环境的用药 |
二、因时制宜,注重气候及时间选用治疗方法 |
三、因人制宜,重视个人的各种因素 |
四、预期在泰国的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生育政治—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权力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选题背景与意义 |
2、研究综述 |
3、本研究尝试解答的问题 |
3.1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国家调控问题 |
3.2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科学调控问题 |
3.3 现代节育运动调控衍生的失衡性问题 |
3.4 现代生育政治中的权力与权利分配之争问题 |
第一章 医疗化身体: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节育控制 |
第一节 中国现代节育运动的兴起 |
1、中国近代节育政治的兴起 |
2、中国现代节育政治运动的演变 |
第二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身体权力化“规训” |
1、身体的权力敞视 |
2、身体的权力检查 |
3、身体的权力填充 |
第三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身体技术化“规训” |
1、身体的技术敞视 |
2、身体的技术检查 |
3、身体的技术填充 |
第四节 身体的失控: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个体化失能 |
1、身体空间编排的消极接受者 |
2、身体时间监控的消极服从者 |
3、身体“真理”知识的积极驯服者 |
第二章 国家化生育: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国家调控 |
第一节 国家人口调控目标下的节育运动 |
1、国家人口计划目标的发展历程 |
2、国家人口计划目标的调控体系 |
3、国家人口计划目标的指标体系 |
第二节 国家优生目标调控下的节育运动 |
1、国家优生工作的发展历程 |
2、国家优生目标的调控体系 |
3、国家优生目标的调控方式 |
第三节 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计生组织体系 |
1、计划生育组织体系 |
2、计划生育运行方式 |
第三章 科学化生育: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技术监控 |
第一节 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医疗组织、资源与技术控制 |
1、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医疗组织控制 |
2、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医疗资源控制 |
3、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医疗技术控制 |
第二节 国家化生育调控下的社会监控体系 |
1、国家化生育权力监控体系 |
2、国家化生育技术监控体系 |
第四章 失衡性权利:生育权利的非均衡性及后果 |
第一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性别失衡问题 |
1、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出生人口性别失衡问题 |
2、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性别平等问题 |
3、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女性与婚姻 |
第二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民族失衡问题 |
1、现代节育运动中各少数民族人口生育政策之间的失衡问题 |
2、现代节育运动中各少数民族地域之间生育政策失衡问题 |
3、现代节育运动中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状况之间的失衡问题 |
第三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区域失衡问题 |
1、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城乡失衡问题 |
2、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地区失衡问题 |
第四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年龄结构失衡问题 |
1、人口年龄结构失衡中的城乡差异 |
2、人口年龄结构失衡中的地区差异 |
第五节 现代节育运动中的医疗资源失衡问题 |
1、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医疗资源的城乡失衡问题 |
2、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医疗资源的地区失衡问题 |
3、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医疗资源的结构失衡问题 |
第五章 技术性失衡: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权利之争 |
第一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妇女解放与奴役之争 |
第二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生育权与生命权之争 |
第三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公民平等权之争 |
第四节 现代生育技术进步中的国家权力与公民自由之争 |
第六章 生育政治:现代国家生育权利和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及其逻辑 |
第一节 现代国家生育政治的内涵 |
1、生育的概念 |
2、政治的概念 |
3、生育政治的概念与内涵 |
3.1 什么人享有生育权力和权利的问题 |
3.2 人们在什么时候享有生育权力和权利的问题 |
3.3 人们怎么样获得生育权力和权利的问题 |
第二节 现代国家生育政治中的权力与权利分配逻辑 |
1、生育政治权力和权利分配的一般逻辑 |
2、生育政治权力与权利分配的特殊逻辑 |
3、现代国家生育政治的特征 |
第三节 现代国家生育政治的逻辑演变 |
1、节育运动中的国家权力干预将减弱,社会和家庭自主调控力度将增强 |
2、节育运动中的消极技术干预力量将减弱,积极技术干预力量将增强 |
3、个人自主生育和科学选择生育将会给节育运动带来的新的伦理和法律挑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乳腺癌筛查指南 (附录Ⅰ) |
1.1 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 |
1.2 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 |
1.3 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
1.3.1 乳腺X线检查 |
1.3.2 乳腺临床体检 |
1.3.3 乳腺自我检查 |
1.3.4 乳腺超声检查 |
1.3.5 乳腺MRI检查 |
1.3.6 其他检查 |
1.4 一般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指南 |
1.4.1 20~39岁 |
1.4.2 40~45岁 |
1.4.3 45~69岁 |
1.4.4 70岁或以上 |
1.5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 |
1.6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 |
2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Ⅱ) |
2.1 乳腺X线检查技术规范 |
2.1.1 投照前准备工作 |
2.1.2 常规投照体位 |
2.1.3 补充投照体位和投照技术 |
2.2 诊断报告规范 |
2.2.1 肿块 |
2.2.1. 1 肿块边缘描述 |
2.2.1. 2 肿块形态描述 |
2.2.1. 3 肿块密度描述 |
2.2.2 钙化 |
2.2.2. 1 钙化类型 |
2.2.2. 2 钙化分布 |
2.2.3 结构扭曲 |
2.2.4 对称性征象 |
2.2.4. 1 不对称 |
2.2.4. 2 球形不对称 |
2.2.4. 3 局灶性不对称 |
2.2.4. 4 进展性不对称 |
2.2.5 乳腺内淋巴结 |
2.2.6 皮肤病变 |
2.2.7 单侧导管扩张 |
2.2.8 合并征象 |
2.3 病灶的定位 |
2.4 乳腺X线报告的组成 |
2.4.1 检查目的 |
2.4.2 乳腺分型 |
2.4.3 清晰的描述任何重要的发现 |
2.4.4 与前片比较 |
2.4.5 评估分类 |
2.4.5. 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2.4.5. 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Ⅲ) |
3.1 超声检查的仪器 |
3.2 超声检查的方法 |
3.3 超声检查的程序 |
3.3.1 基本要求 |
3.3.2 图像的存储 |
3.3.3 报告书写 |
3.4 超声诊断报告的规范 |
3.4.1 乳腺超声的回声模式 |
3.4.2 正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
3.4.3. 1 肿块 |
3.4.3. 2 周围组织 |
3.4.3. 3 钙化 |
3.4.3. 4 血管评估 |
3.4.4 彩色超声检查 |
3.4.5 其他相关技术 |
3.4.5. 1 三维成像 |
3.4.5. 2 弹性成像 |
3.4.5. 3 造影增强对比成像 |
3.5 乳腺超声评估分类 |
3.5.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3.5.2 评估是完全的—最后分类 |
3.6 乳腺超声报告的组成 |
3.6.1 患者信息的记录 |
3.6.2 双侧乳腺组织总体声像图描述 |
3.6.3 有意义的异常及病灶的声像图描述 |
3.6.3. 1 记录病灶 |
3.6.3. 2 病灶声像图的描述 |
3.6.3. 3 结论 |
3.6.3. 4 病灶存储 |
3.7 报告范例 |
4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 (附录Ⅳ) |
4.1 乳腺MRI检查适应证 |
4.1.1 乳腺癌的诊断 |
4.1.2 乳腺癌的分期 |
4.1.3 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 |
4.1.4 腋窝淋巴结转移, 原发灶不明者 |
4.1.5 保乳术后复发的监测 |
4.1.6 乳房成形术后随访 |
4.1.7 高危人群筛查 |
4.1.8 MRI引导下的穿刺活检 |
4.2 乳腺MRI检查的禁忌证 |
4.3 乳腺MRI检查技术规范 |
4.3.1 检查前准备 |
4.3.1. 1 临床病史 |
4.3.1. 2 检查前做好乳腺MRI检查注意事项的解释和安抚患者的工作 |
4.3.2 MRI检查 |
4.3.2. 1 设备要求 |
4.3.2. 2 扫描体位 |
4.3.2. 3 成像序列 |
4.3.2. 4 绘制时间-信号强度增强曲线 |
4.4 诊断报告规范 |
4.4.1 点状强化 |
4.4.2 肿块 |
4.4.3 非肿块强化 |
4.4.4 其他征象和伴随征象 |
4.4.5 病灶定位 |
4.5 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
4.5.1 评估是不完全的 |
4.5.2 评估是完全的 |
5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
5.1 适应证 |
5.1.1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2 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
5.1.3 其他 |
5.2 对影像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需求 |
5.2.1 乳腺X线影像引导 |
5.2.2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
5.2.3 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
5.2.4 微创活检设备 |
5.3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
5.3.1 禁忌证 |
5.3.2 术前准备 |
5.3.3 术中注意事项 |
5.4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
5.4.1 禁忌证 |
5.4.2 术前准备 |
5.4.3 术中注意事项 |
5.4.4 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
6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 (附录Ⅴ) |
6.1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的基本原则 |
6.2 病理诊断报告书的内容和规范 |
6.2.1 一般项目 |
6.2.2 手术标本情况 |
6.3 组织病理学诊断内容 |
6.3.1 原发灶 |
6.3.1. 1 组织学类型 |
6.3.1. 2 组织学分级 |
6.3.1. 3 肿瘤大小 |
6.3.1. 4 肿瘤累及范围及手术切缘 |
6.3.2 淋巴结状态 |
6.3.2. 1 区域淋巴结 |
6.3.2. 2 前哨淋巴结活检 |
6.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内容 |
6.5 病理科医师签名、报告日期 |
7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 |
7.1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 |
7.1.1 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 |
7.1.2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
7.1.2. 1 临床Ⅰ期、Ⅱ期的早期乳腺癌 |
7.1.2. 2 Ⅲ期患者 (炎性乳腺癌除外) |
7.1.3 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7.1.4 保乳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
7.1.5 保乳治疗前的谈话 |
7.1.6 保乳手术 |
7.1.6. 1 术前准备 |
7.1.6. 2 手术过程 |
7.1.6. 3 术后病理检查 |
7.2 保乳标本的病理取材规范 |
7.3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 |
7.3.1 全乳放疗 |
7.3.1. 1 适应证 |
7.3.1. 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7.3.1. 3 照射靶区 |
7.3.1. 4 照射技术 |
7.3.2 部分乳腺短程照射 (accelerated partial breastirradiation, APBI) |
7.3.2. 1 适应证 |
7.3.2. 2 技术选择 |
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 |
8.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
8.1.1 多学科协作 |
8.1.2 学习曲线 |
8.1.3 知情同意 |
8.2 SLNB指征 |
8.3 SLNB操作规范 |
8.3.1 示踪剂 |
8.3.2 SLN术中确认与检出 |
8.4 SLN的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
8.4.1 SLN的术中诊断 |
8.4.2 SLN的术后诊断 |
8.5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预后意义及临床处理 |
8.5.1 SLN转移灶类型判定标准[AJCC (第8版) 乳腺癌TNM分期] |
8.5.2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窝处理 |
8.6 SLNB替代ALND患者的随访 |
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 |
9.1 适应证 |
9.2 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 |
9.3 照射靶区 |
9.4 照射技术和照射剂量 |
9.4.1 常规照射技术 |
9.4.2 三维适形照射技术 |
9.5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
9.6 乳房重建术与术后放疗 |
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 |
1 0.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1.1 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 |
1 0.1.2 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1.2. 1 适应证 |
1 0.1.2. 2 禁忌证 |
1 0.1.2. 3 治疗前谈话 |
1 0.1.2. 4 治疗前准备 |
1 0.1.2. 5 辅助化疗方案与注意事项 (附录Ⅵ、Ⅶ) |
1 0.1.3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 |
1 0.1.3. 1 适应证 |
1 0.1.3. 2 治疗前谈话 |
1 0.1.3. 3 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 |
1 0.1.3. 4 绝经前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与注意事项 (附录Ⅷ) |
1 0.1.3. 5 绝经后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及注意事项 |
1 0.1.4 乳腺癌术后辅助曲妥珠单抗治疗临床指南 |
1 0.1.4. 1 适应证 |
1 0.1.4. 2 相对禁忌证 |
1 0.1.4. 3 治疗前谈话 |
1 0.1.4. 4 治疗前准备 |
1 0.1.4. 5 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
1 0.2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 |
1 0.2.1 新辅助治疗的适宜人群 |
1 0.2.1. 1 一般适合临床Ⅱ、Ⅲ期的乳腺癌患者 |
1 0.2.1. 2 对隐匿性乳腺癌行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 |
1 0.2.2 新辅助治疗的禁忌证 |
1 0.2.3 新辅助治疗前的谈话 |
1 0.2.4 新辅助治疗的实施 |
1 0.2.4. 1 治疗前准备 |
1 0.2.4. 2 常用的含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 (附录Ⅵ、Ⅶ) 及注意事项 |
1 0.2.4. 3 疗效评估及治疗的疗程 |
1 0.2.5 乳腺癌经新辅助治疗降期后的处理 |
1 0.2.5. 1 手术分类 |
1 0.2.5. 2 新辅助治疗后病理检查及病理学疗效判定 |
1 0.2.5. 3 术后辅助治疗 |
1 0.3 晚期乳腺癌解救性全身治疗临床指南 |
1 0.3.1 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指南 |
1 0.3.1. 1 适应证 |
1 0.3.1. 2 治疗前谈话 |
1 0.3.1. 3 内分泌药物 |
1 0.3.1. 4 内分泌一线治疗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1. 5 内分泌解救治疗 (二线及以上) 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
1 0.3.2 晚期乳腺癌化疗的临床指南 |
1 0.3.2. 1 适应证 (具备以下1个因素即可考虑首选化疗) |
1 0.3.2. 2 治疗前谈话 |
1 0.3.2. 3 治疗前准备 |
1 0.3.2. 4 化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附录Ⅵ、Ⅶ) |
1 0.3.3 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临床指南 |
1 0.3.3. 1 适应证 |
1 0.3.3. 2 相对禁忌证 |
1 0.3.3. 3 治疗前谈话 |
1 0.3.3. 4 治疗前准备 |
1 0.3.3. 5 一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3.3. 6 二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
1 0.4 终末期乳腺癌姑息性治疗临床指南 |
1 0.4.1 适应人群 |
1 0.4.2 治疗前谈话 |
1 0.4.3 主要措施 |
1 0.4.4 肿瘤相关症状的控制 |
1 0.4.4. 1 疼痛 |
1 0.4.4. 2 厌食和恶液质 |
1 0.4.4. 3 恶心和呕吐 |
1 0.4.4. 4 疲乏 |
1 0.4.4. 5 昏迷 |
11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 |
1 1.1 康复治疗的定义 |
1 1.2 康复治疗的内容 |
1 1.2.1 患侧肢体功能的康复 |
1 1.2.1. 1 循序渐进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
1 1.2.1. 2 预防或减轻上肢淋巴水肿 |
1 1.2.2 营养和运动 |
1 1.2.2. 1 饮食营养 |
1 1.2.2. 2 运动 |
1 1.2.2. 3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
1 1.2.3 心理状态的调整 |
1 1.2.4 性康复指导 |
1 1.2.5 生育指导 |
1 1.2.6 术后随访指导 |
1 1.2.7 提供综合社会支持, 恢复社会活动能力 |
12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 |
1 2.1 乳房重建的目的 |
1 2.2 乳房重建的指征 |
1 2.3 乳房重建的类型 |
1 2.4 乳房重建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
1 2.5 术后放疗与乳房重建的关系 |
13乳腺原位 (内) 癌治疗指南 |
1 3.1 乳腺原位癌的诊断 |
1 3.1.1 定义与分类 |
13.1.1.1 LCIS |
1 3.1.2 自然病程和预后 |
1 3.1.2. 1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 |
1 3.1.2. 2 发展为浸润性癌的危险因素 |
1 3.1.3 诊断 |
1 3.1.3. 1 LCIS的诊断 |
1 3.1.3. 2 DCIS的诊断 |
1 3.2 LCIS初诊的治疗 |
1 3.2.1 手术治疗 |
1 3.2.2 非手术治疗 |
1 3.2.3 预防性治疗 |
1 3.2.3. 1 药物预防性治疗 |
1 3.2.3. 2 预防性双乳切除术 |
1 3.3 DCIS初诊的治疗 |
1 3.3.1 局部治疗 |
1 3.3.1. 1 手术 |
1 3.3.1. 2 放疗 |
1 3.3.2 系统性治疗 |
1 3.3.2. 1 化疗 |
1 3.3.2. 2 内分泌治疗 |
1 3.3.2. 3 靶向治疗 |
1 3.4 原位癌复发的风险和处理 |
1 3.5 乳腺DCIS治疗方式选择的参考 |
14 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
1 4.1 标准HER-2检测和结果判定 |
1 4.2 HER-2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治疗原则 |
1 4.2.1 治疗原则 |
1 4.2.2 曲妥珠单抗治疗后的疾病进展治疗策略 |
1 4.3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原则 |
1 4.3.1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用药推荐 |
1 4.3.2 曲妥珠单抗在辅助治疗中的心脏毒性 |
1 4.4 HER-2阳性乳腺癌的含曲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 |
15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 |
1 5.1 局部和区域复发的定义 |
1 5.2 诊断 |
1 5.3 治疗原则 |
1 5.3.1 保乳术后同侧乳房复发 |
1 5.3.2 乳房切除术后复发 |
1 5.3.3 胸壁复发 |
1 5.3.4 孤立的腋窝淋巴结复发 |
1 5.3.5 锁骨上淋巴结复发 |
1 5.3.6 内乳淋巴结复发 |
1 5.3.7 放射治疗技术 |
1 5.3.8 全身治疗策略 |
16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 |
16.1概述 |
16.2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
16.3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
16.4骨转移的治疗 |
16.4.1治疗目标 |
16.4.2治疗方案 |
16.4.3治疗原则 |
16.4.4放射治疗 |
16.4.5手术治疗 |
16.4.6止痛药治疗 |
16.5乳腺癌骨转移双膦酸盐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
16.5.1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共性和个性 |
16.5.1.1作用原理 |
16.5.1.2适应证 |
16.5.1.3临床用药及使用方法 |
16.5.2双膦酸盐的使用适应证和用药时机 |
16.5.3双膦酸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16.5.4用药时间及停药指征 |
16.5.4.1用药时间 |
16.5.4.2停药指征 |
16.5.5生化标志物 |
16.5.6临床资料和专家观点 |
16.5.6.1双膦酸盐预防骨转移的作用 |
16.5.6.2双膦酸盐作为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用药 |
16.5.6.3乳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引起的骨丢失 |
16.5.6.4发生SREs后是否换药预防SREs再次发生的问题 |
附录 |
附录Ⅰ遗传性高危人群 |
附录Ⅱ乳腺X线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Ⅲ超声检查报告范本 |
附录Ⅳ乳腺MRI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Ⅴ乳腺病理诊断报告范本 |
附录Ⅵ乳腺癌常用的辅助/新辅助化疗方案 |
附录Ⅷ绝经的定义 |
附录ⅨVNPI |
四、育龄妇女输卵管形态观察及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时间点行针刺干预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D]. 王雅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甲状腺激素和全氟化合物对女性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蔡芸莹.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3]从KLF4调控TLRs/MyD88通路探讨妇炎舒胶囊抗炎机制及清湿化瘀类中成药治疗SPID的系统评价[D]. 黄利.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
- [4]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19(08)
- [5]补肾疏肝针法对加拿大东部IVF-ET患者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D]. 彭湘萍.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1)
- [6]可降解金属Mg、Zn在模拟子宫微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 暴国.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7]桂枝茯苓对IUD模型大鼠子宫平滑肌细胞表型蛋白表达及血液流变学调控的影响[D]. 卢颖.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8]中-泰不孕症妇女体质、证型分布及罗氏妇科诊疗方药研究[D]. 周慧心(Thipvarintorn Dusitasirisakul).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生育政治—中国现代节育运动中的权力与技术[D]. 周长友.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10]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J].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癌症杂志,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