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124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毛静远,吴永健,史大卓[1](2021)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文中认为1背景、目的及意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共计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1 100万人。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居于首位。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2](2021)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文中提出1背景、目的及意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病死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推算共计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冠心病患者1 100万。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居于首位。
蔡婷婷[3](2020)在《西藏高原地区3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分层及近期转归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了解西藏高原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分层及住院期间转归相关性危险因素,进一步改善STEMI患者近期预后,为本地区STEMI患者风险评分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连续收集2013年10月至2018年12月来自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STEMI患者。2.资料收集:详细录入所有纳入患者的个人信息、临床表现、既往史、血常规、血生化、心肌标志物、心电图、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心血管不良事件(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再梗、院内死亡事件、机械并发症)、治疗措施(包括血运重建、非血运重建)及危险分层评分情况。3.危险分层: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包括8个变量,分值0-3分为低危,4-6分为中危,≥7分为高危)评分、全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注册(GRACE,包括6个变量,分值49-125分为低危,126-154分为中危,≥155分为高危)评分、中国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CAMI-STEMI,包括7个变量,共14分)评分。4.统计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不满足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二分类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两个连续变量不符合双变量正态分布其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STEMI患者临床特征对比分析:(1)社会人口学分布:西藏高原地区STEMI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56.0±12.3岁,民族划分中藏族212(70.7%)例,汉族86(28.7%)例。藏族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59.0±11.6岁,汉族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48.5±10.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年龄分布上藏族患者老年(50.5%)发病较青年(12.7%)、中年(36.8%)多见,而汉族患者中年(51.2%)发病较青年(36.0%)、老年(12.8%)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临床表现:西藏高原地区STEMI患者临床表现中具有胸痛表现有271(90.3%)例,无胸痛表现者有29(9.7%)例。藏、汉两族STEMI患者临床表现构成比相似,其中具有胸痛(90.6%VS 89.5%)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各个临床表现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危险因素:西藏高原地区STEMI患者既往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中血脂异常(71.0%)最多见,其次为吸烟史(65.7%)、高血压史(50.0%)、高尿酸血症(41.3%)。藏、汉两族STEMI患者既往合并高血压史(55.2%VS 37.2%)、高尿酸血症(36.8%VS 53.3%)、高原红细胞增多症(6.6%VS 20.9%)、及入院时发生心力衰竭(48.65%VS 26.7%)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心肌梗死部位:藏、汉两族STEMI患者均以前壁(包括广泛前壁、前间壁、前壁)梗死(53.8%VS 46.5%)多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发生MACE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男性(OR=0.373,95%CI:0.153-0.910)、外周血氧饱和度(OR=0.947,95%CI:0.904-0.993)、血运重建治疗(OR=0.619,95%CI:0.475-0.807)是发生MACE的保护因素,而KillipⅡ-Ⅳ级(OR=1.326,95%CI:1.010-1.741)、高尿酸血症(OR=1.810,95%CI:1.056-3.103)是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血红蛋白水平(Hb)对冠脉病变的影响:男性STEMI患者不同Hb水平对受累冠脉血管支数即单支(49.1%VS 44.0%VS 64.7%)、双支(30.9%VS27.5%VS 35.3%)三支(16.4%VS 19.8%VS 0.0%)及受累部位即左前降支(63.6%VS 71.4%VS 58.5%)、左回旋支(36.4%VS 27.4%VS 23.5%)、左主干(0.0%VS 3.3%VS 0.0%)右冠脉(58.2%VS48.4%VS 29.4%)影响无直接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不同Hb水平对受累冠脉血管支数即单支(50.0%VS 62.5%VS 100.0%)、双支(25.0%VS 12.5%VS 0.0%)三支(25.5%VS 12.5%VS 0.0%)及受累部位即左前降支(91.7%VS 62.5%VS 0.0%)、左回旋支(41.7%VS 25.0%VS 0.0%)、左主干(0.0%VS 12.5%VS 0.0%)右冠脉(41.7%VS 25.0%VS 100.0%)影响亦无直接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风险评分:TIMI评分和GRACE评分在STEMI患者早期危险分层中MACE事件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MI-STEMI分数值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0.939)。三种风险评分中CAMI-STEMI评分(OR为1.175,95%CI:1.002-1.379,P=0.048)对STEMI患者近期MACE的发生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结论1.西藏高原地区藏族STEMI患者以老年发病多见,而汉族STEMI患者以中年发病多主。两族STEMI患者均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2.藏族STEMI患者合并高血压史多见,并更容易并发心力衰竭;而汉族STEMI患者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及高尿酸血症多见。3.男性、入院时较高外周血氧饱和度、血运重建治疗是STEMI患者近期发生MACE的保护因素,而KillipⅡ-Ⅳ级、高尿酸血症是STEMI患者近期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4.西藏高原地区STEMI患者心肌梗死部位以前壁(包含广泛前壁、前壁、前间壁)多见,冠脉血管受累情况以单支病变及左前降支受累多见,而不同Hb水平与冠脉病变特点暂未发现有直接相关性。5.对于具有实施PCI能力的医疗机构采用CAMI评分对STEMI患者近期MACE发生预测价值更高。
李馨妍[4](2019)在《急性心肌梗死(真心痛)合并心脏破裂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文中提出目的:明确急性心肌梗死(真心痛)合并心脏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寻找真心痛中医预防措施,尽早识别心脏破裂危险人群,以早期对急性心肌梗死采取预防及干预措施,从而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及心脏破裂的发生。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原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6418例,在院期间并发心脏破裂者共84例,将其作为本研究研究对象,定义为心脏破裂组,按照1:6匹配原则,随机选取与心脏破裂组患者同年入院并且未发生心脏破裂的AMI患者作为非心脏破裂组,按入排标准,非心脏破裂组患者共530例。并对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且愿意接受问卷调查的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共99例,其中心脏破裂患者共32例。总结并分析AMI合并心脏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相关预防。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AMI患者合并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1 AMI患者共16418例,其中84例患者发生心脏破裂,心脏破裂发生率为0.51%。84例AMI并发心脏破裂患者平均年龄为(72.90±9.31)岁;其中男性47例,女性37例。2心脏破裂组患者年龄高于非心脏破裂组[(72.90±9.31)岁vs(59.82±12.27)岁,P<0.001]。心脏破裂组男性47例,女性37例,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发生率较高于女性(P<0.001)。糖尿病病史、吸烟史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病史、慢性肾病病史两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差异[(66.67%vs 51.88%,P<0.05)、(47.56%vs 2.13%,P<0.001)]。入院前是否溶栓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3.80%vs 0.87%,P<0.05)。3临床资料比较:(1)两组比较,患者的性别及就诊时心率、收缩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比较,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3)心脏破裂组KillipⅢⅣ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非心脏破裂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126.57±13.65)vs(137.91±16.27),P<0.01]。(4)患者心脏超声提示LV在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心脏破裂组EF值低于非心脏破裂组,且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46.48±11.75)vs(53.00±8.07),P<0.001]。(5)心脏破裂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肾功能不全(既往肾功能不全病史及入院肌酐清除率(Ccr)<50%)、CK-MB峰值、Tn T峰值、HDL-C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4心肌梗死部位比较:两组比较,前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其他部位心肌梗死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与心脏破裂相关,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erson列联系数=0.274,P<0.001)。5用药比较:两组比较,心脏破裂组患者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DAPT)、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使用率均低于非心脏破裂组,存在统计学差异[79(94.0%)vs 495(98.4%),P<0.01]、[48(57.1%)vs 340(67.6%),P<0.01]、[58(69.0%)vs 347(69.0%),P<0.01]、[71(84.5%)vs 481(95.6%),P<0.01]。6中医体质辨识及比较:接受问卷调查的99例患者中,平和质8例,占8.1%,气虚质26例,占26.3%,血瘀质25例,占25.3%。对心脏破裂患者32例进行亚组分析,其中气虚质11例,占34.4%,血瘀质9例,占26.1%,阴虚质8例,占25.0%,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与AMI合并CR的关联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74,95%CI:1.0261.124)、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长(OR=1.038,95%CI:1.0121.065)、KillipⅢⅣ级(OR=1.672,95%CI:1.0702.613)、白细胞计数升高(OR=1.184,95%CI:1.0591.323)、血红蛋白降低(贫血)(OR=0.968,95%CI:0.9420.996)、高密度脂蛋白升高(OR=10.245,95%CI:2.21947.308)为AMI合并CR的独立危险因素。完全血运重建(OR=0.17,95%CI:0.040.67)为保护因素。结论:1急性心肌梗死(真心痛)主要中医体质为气虚质、血瘀质,其中阴虚质患者更易发生心脏破裂。2 AMI患者心脏破裂并不多见[0.51%(84/16418)],高龄、存在高血压病史、NSETMI患者更易出现心脏破裂。3 AMI发生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高龄、发病至入院时间长、白细胞计数升高、贫血、高密度脂蛋白升高。4 AMI发生心脏破裂的保护因素:完全血运重建。
徐晓云[5](2019)在《兵团某三甲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和用药现状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收集兵团某三甲医院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基本临床信息,分析其临床特征,了解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分析药物使用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规范化用药。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住院的13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基本情况、辅助检查、临床诊断、冠脉造影结果、药物使用情况等信息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药物使用率及用药剂量情况,分别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影响药物使用的因素。结果:1.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1322例患者入选,发病年龄61.59±13.31岁,男性多于女性(76.6%vs.23.4%);心梗类型以STEMI为主(71.2%),心梗部位以前壁及下壁为主(47.7%,37.7%);秋冬季发病率较高,合并吸烟、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5.8%、67.7%、53.9%、31.2%;冠脉病变支数以双支及多支为主(28.3%,45.7%),院内死亡率为10.1%,并发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源性休克依次为21.9%、7.5%、6.6%。2.治疗用药情况分析:急诊再灌注39.3%,其中,急诊PCI 36.3%,溶栓2.8%;口服药物使用情况:在院期间/出院带药(使用率):双联抗血小板药物:94.6%/88.6%,单个抗血小板药物:2.9%/6.1%,其中阿司匹林93.3%/89.1%,P2Y12受体拮抗剂96.4%/92.3%,他汀类药物96.0%/93.1%,ACEI/ARB 52.4%/53.7%,β受体阻滞剂66.6%/62.5%,联用5类药物41.0%/37.3%;用药剂量情况:抗血小板类药物:阿司匹林、吲哚布芬、替格瑞洛剂量达标率均为100%,氯吡格雷剂量达标率:在院期间/出院带药(99.3%/99.2%);他汀类药物低强度、中等强度、高强度使用率分别为47.5%、50.9%、1.6%;ACEI类药物中的福辛普利、贝那普利出院带药剂量较在院期间用药剂量高(8.56±2.770mg/dvs.7.85±2.930mg/d、8.67±3.287mg/dvs.7.82±3.185mg/d),β受体阻滞剂中的美托洛尔缓释片、比索洛尔出院带药剂量较在院期间服用剂量偏高(40.47±14.023mg/dvs.35.22±14.027mg/d、3.65±1.410mg/dvs.3.22±1.385mg/d),以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药物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药物使用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患者主管医师职称、相应药物使用禁忌症、药物不良反应、年龄、心梗部位、是否收住专科科室、在院是否行PCI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男性较多,常伴随多种危险因素及慢性病,院内死亡率高,并发症较多;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药物使用不规范情况严重,与指南推荐用药存在较大差距;影响药物使用的因素可能与主管医师职称、相应药物使用禁忌、药物不良反应、年龄、心梗部位、是否收住专科科室、在院是否行PCI等有关。
张胜豪[6](2019)在《CA125及BNP水平对心梗后心衰发生的临床预测价值》文中指出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常见心血管危重症,常伴发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AMI后一周内AHF的发病率高达32%-48%,由于AMI后AHF起病急且早期临床表现特异性不高,如何早期诊治对其预后极为重要。研究显示,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障碍相关。但CA125预测AMI后AHF的价值尚无定论,本研究旨在评估血清CA125及联合B型脑钠肽(BNP)对AMI后早期AHF发生的预测价值,以为临床提供新的诊断指标。目的通过检测AMI后AHF患者及NAHF对照组患者血清糖类抗原(CA125)及脑钠肽(BNP)水平,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CA125联合BNP水平对AMI患者一周内AHF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欧洲心脏病学会2017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1]诊断标准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MI患者124例,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6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56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采静脉血,分离血清后进行CA125、BN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酸(uric acid,UA)、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等实验室检查。CA125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用雅培公司I2000诊断仪,设定正常值<35KU/L。BNP采用美国Triage MeterPro荧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设定正常值<100 pg/L。冠状动脉灌注治疗后1周内评估患者心功能。分析血清CA125、BNP水平及心脏彩色超声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超声心动图采用日立Preirus超声诊断仪检测。检测并记录入组患者的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及Killip分级。对比AHF组患者不同Killip分级分组间CA125、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独立配对的二分类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多组样本间的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对于P<0.05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计算风险比值比(odds ratio,OR)以及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其预测HF发生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入组124例AMI患者,其中41例(33.1%)于一周内出现符合诊断标准的AHF。AHF组患者既往糖尿病史(41.5%vs 24.1%,P=0.047)、心肌梗死史(20.5%vs 4.9%,P=0.023)发生率显着高于NAHF组患者。AHF组患者冠状动脉双支病变(22.0%vs 8.4%,P=0.042)和三支病变(26.8%vs 3.6%,P=0.035)发生率显着高于非AHF组。AHF组患者年龄(72.16±5.32 vs 64.90±7.00岁,P=0.085)和既往高血压史(78.0%vs 63.9%,P=0.08)高于NAHF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2)心脏超声参数方面,两组间仅LVEF(42.17±4.94 vs 56.46±6.63%,P=0.028具有统计学差异。而LVEDD(P=0.423)、LVESD(P=0.878)均无明显差异。实验室检查结果仅血清BNP水平(582.49±140.09 vs 330.62±102.03ng/L,P=0.024)、CA125(126.42±34.48 vs 79.97±23.84kU/L,P=0.045)、cTnI(4.14±1.98 vs 3.35±1.41 ug/L,P=0.01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RP(P=0.594)、UA(P=0.125)、BUN(P=0.741)、SCr(P=0.547)等无统计学意义。(3)对两组一般临床资料中有差异的指标如糖尿病史、心肌梗死史、LVEF、BNP、CA125、cTnT及冠状动脉病变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CA125水平(OR=0.922,95%CI 0.8690.978,P=0.007)、BNP水平(OR=0.97795%CI 0.9620.992,P=0.003)、LVEF(OR=1.262,95%CI 1.0281.549,P=0.026)、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双支:OR=0.863,95%CI 0.9031.006,P=0.026;三支:OR=1.08595%CI 0.8751.017,P=0.018)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心肌梗死史(P=0.569)、糖尿病史(P=0.758)及cTnI(P=0.860)不是AMI后AH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两组患者血清CA125、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227,P=0.011;r=-0.569,P<0.001),CA125与BNP呈正相关(r=0.270,P=0.002)。ROC曲线显示,血清CA125水平对于预测AMI后AHF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75(95%CI 0.6910.859,P<0.01),血清BNP水平的AUC为0.814(95%CI 0.7360.893,P<0.01)。联合水平的AUC为0.889(95%CI 0.8300.949,P<0.01)。设定血清CA125水平128.23kU/L为预测其后心力衰竭发生的临界点,其诊断AH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61.2%和90.8%;设定血清BNP水平458.15ng/L为预测其后心力衰竭发生的临界点,其诊断AH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2.0%和83.6%;CA125联合BNP水平诊断AHF的发生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3.6%和85.7%。(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AHF组患者不同Killip分级组之间,随着Killip分级的升高,血清CA125(P<0.05)、BNP(P<0.05)水平随之升高,LVEF(P<0.05)随之下降,且组间CA125、BNP、L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血清CA125、BNP水平升高、LVEF降低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是AMI患者1周内发生AHF的独立危险因素。(2)血清CA125、BNP水平可作为反映AMI后AHF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AHF的诊断效能。
和传波,曹树军,佟子川,王文斌,胡硕强[7](2018)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经缺血后处理对心肾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索缺血后处理对于行介入治疗术(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肾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的患者255例。按照是否接受缺血后处理(IPC)将患者分为2组,干预组124例,在介入治疗术前行IPC,对照组131例,直接行介入治疗。治疗结束后一段时间多次观察记录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肾小球滤过率(e GFR)、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并于所有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记录不良预后事件发生的例数。比较2组患者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急性肾功能损伤发生率和e GFR的差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2组患者CK-MB值、CRP水平的差异。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反映2组患者术后随访时的生存情况,log-rank检验比较其结果。结果术后6 h干预组和对照组的CK-MB水平均达峰值,干预组的CK-MB水平[(239. 88±50. 37) U/L]显着低于对照组[(275. 64±57. 83)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组Δe GFR为(9. 42±18. 23) ml·min-1·1. 73m-2,对照组的Δe GFR为(16. 20±23. 65) ml·min-1·1. 73m-2,干预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组术后12个月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IPC对于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肾功能具有短期和长期的保护作用。
刘晨[8](2018)在《经冠脉即刻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在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致死率较高的一类常见的心肌缺血性疾病,及时的血运重建有助于减少心肌的损伤,但是心肌梗死再灌注后会有不同程度的再灌注心肌损伤。不恰当的炎症反应是发生心肌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许多研究提示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剧烈的炎症反应环境下可以通过对免疫细胞的调控来调节炎症反应。所以从调节炎症的角度,移植MSCs改善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时间点应该在再灌注开始后。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AMI再灌注后即刻经冠脉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在改善心肌损伤,促进心肌修复及调控炎症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优化AMI再灌注损伤的干细胞治疗方案。研究方法:1、体外扩增培养HUCMSCs,并以Ferumoxytol-PLL标记HUCMSCs,流式鉴定细胞表面标志物;2、球囊封堵实验用小型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90分钟,恢复血流制作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3、实验分组:分为三组:(1)对照组:猪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即刻经冠脉注入PBS;(2)HUCMSC组:猪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即刻经冠脉注入5x107的HUCMSCs;(3)HUCMSC+Cs A组:再灌注前20分钟静脉滴注Cs A,猪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即刻经冠脉注入5x107的HUCMSCs;4、移植前、移植后24h、1周及2周进行CMR影像学检查,T2*观察移植细胞归巢情况;心肌首过灌注成像观察局部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延迟增强观察梗死心肌体积;心脏电影成像观察局部心脏功能状态;5、2周后处死动物,取梗死、梗死周围区及正常区包埋固定并制作石蜡切片;普鲁士蓝染色观察含铁细胞的分布;Masson染色检测局部心肌胶原沉积;Ki67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增殖情况;v WF免疫组化观察血管新生情况;Caspase3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凋亡情况;CD68免疫组化检测心肌局部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CD3免疫组化检测T细胞的浸润情况;TUNEL和CD3免疫荧光双染检测T细胞的凋亡;Ki67和CD3免疫荧光双染检测T细胞的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检测Fox P3+细胞在心梗区的分布;不同的时间点(造模前、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24h、4天、7天、14天)外周血中提取淋巴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foxp3+Treg(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研究结果:1、传代培养至P6后HUCMSCs表面标志物无变化,高表达CD73、CD90、CD105、CD44,低表达CD19、CD11b、CD34、CD45、HLA-DR、HLA-DQ。2、延迟增强成像显示各个检测时间节点HUCMSC组较对照组梗死体积均要小(P<0.05);术后HUCMSC组和对照组的LVEF均较术前有所下降,两组间无显着差异;心肌首过灌注显示HUCMSC组移植后24h心梗核心区灌注值低于对照组(P<0.01),1周后HUCMSC组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HUCMSC组未发现明显的T2*WI低信号影;HUCMSC组普鲁士蓝染色可见多处片状蓝染颗粒细胞;HUCMSC组胶原沉积面积比低于对照组(p<0.05);HUCMSC组梗死核心区及梗死周边区新生血管密度要高于对照组(p<0.001);Ki67检测显示HUCMSC组在心梗区和心梗周边区的增殖细胞数高于对照组(p<0.001);Caspase3检测显示HUCMSC组在心梗区和心梗周边区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HUCMSC组在梗死核心区CD3阳性T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而梗死核心区CD68阳性巨噬细胞HUCMSC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HUCMSC组CD3阳性T细胞的凋亡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梗死核心区Fox P3+细胞HUCMSC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4天对照组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上升,显着高于HUCMSC组(P<0.05)。结果显示AMI再灌注后即刻经冠脉移植HUCMSCs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免疫细胞尤其是T细胞的作用来实现。3、干细胞移植的同时加用Cs A后,发现HUCMSC+Cs A组梗死体积高于HUCMSC组(P<0.05);术后各时间节点HUCMSC+Cs A组LVEF下降显着,明显低于HUCMSC组(p<0.001);心肌首过灌注显示各个时间节点HUCMSC+Cs A组均低于HUCMSC组;普鲁士蓝染色HUCMSC+Cs A组蓝染颗粒细胞数较HUCMSC组少(P<0.01);HUCMSC+Cs A组胶原沉积面积比高于HUCMSC组(p<0.05);HUCMSC+Cs A组梗死核心区及梗死周边区新生血管密度要低于HUCMSC组(p<0.001);HUCMSC+Cs A组在心梗区和心梗周边区的增殖细胞数低于HUCMSC组(p<0.001);HUCMSC+Cs A组在梗死核心区CD3阳性T细胞明显低于HUCMSC组(p<0.001);HUCMSC+Cs A组CD3阳性T细胞的凋亡率要高于HUCMSC组(p<0.001);梗死核心区Fox P3+细胞数HUCMSC+Cs A组明显少于HUCMSC组(p<0.05)。结果显示免疫抑制剂抑制T细胞的活性,抑制炎症反应后,逆转了即刻经冠脉移植HUCMSCs后对AMI再灌注后心肌的保护作用。研究结论:再灌注即刻经冠脉移植HUCMSCs是治疗AMI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合适方案。HUCMSCs通过和T细胞的相互作用调节炎症反应,继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陈潜[9](2016)在《基于网络方剂学的四逆汤类方配伍科学内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方剂作为中医药临床防治疾病的主要形式,凝聚着中医学原创思维的精粹,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具体体现。作为联结中医药传承和中药新药创制的桥梁和纽带,方剂配伍理论的科学诠释成为了方剂学现代研究的重要命题。但受限于方剂化学组成和机体生命系统的双重复杂性,研究进展不如预期。为此,本文围绕揭示方剂配伍科学内涵这一科学问题,以四逆汤类方(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和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为研究载体,聚焦方剂化学成分与其生物分子网络相关性辨识,引入网络方剂学研究理念,运用现代药物分析技术、转录组学、网络建模及网络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类方间的比较研究,探索诠释四逆汤类方的配伍科学内涵。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四逆汤类方的物质基础研究。采用多级质谱和高分辨质谱技术,从体外(化学成分)和体内(入血成分和代谢产物)两方面对五首四逆汤类方进行了化学物质基础研究。一方面,通过多谱图比较研究,系统辨识了四逆汤类方中83个化学成分,提高了方剂化学物质辨识的效率。另一方面,根据外源性化合物体内主要代谢途径,综合分析方剂化学组成和给药血浆UPLC-HRMS数据,分别鉴定和预测出口服四逆汤类方后大鼠血浆中有55个入血成分和39个代谢产物,为破解四逆汤类方配伍的科学内涵提供了科学数据。2.四逆汤类方的整合调节作用研究。根据四逆汤类方中医临床应用的主要证候,建立体内外冠心病相关模型,从细胞水平和整体动物水平证实了四逆汤类方治疗冠心病的药效作用。进一步,基于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运用网络建模、网络可视化和网络分析等手段研究发现四逆汤类方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对急性心肌梗塞所致“失和”生物分子网络进行整合调控作用。3.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通过综合考虑方剂中入血成分与靶蛋白的对接得分值和成分在方剂中的相对含量,研究提出基于FRE算法的方剂对其相关“失和”生物分子网络调控力度定量评价方法,据此探索诠释四逆汤类方的配伍科学内涵。研究结果发现五首四逆汤类方对钙离子稳态相关“失和”网络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四逆加人参汤和茯茶四逆汤对促血管新生相关的血管新生相关“失和”网络具有更强的调控力度;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对能量代谢相关“失和”网络、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失和”网络和血管平滑肌收缩相关“失和”网络具有更强的调控作用。本文提出的基于网络方剂学策略的方剂配伍科学内涵研究方法可推广用于中医临床同病异治等的研究,为方剂学现代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10](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认为
二、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124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124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目的及意义 |
2 指南制定方法 |
2.1 临床问题构建 |
2.2 中成药遴选 |
2.3 检索策略 |
2.4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和资料提取 |
2.4.1 纳入标准 |
2.4.2 排除标准 |
2.4.3 资料提取 |
2.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6 证据综合分析 |
2.7 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 |
2.8 推荐意见形成 |
3 推荐意见及证据描述 |
3.1 稳定性心绞痛 |
3.1.1 临床问题 |
3.1.2 推荐意见 |
3.1.3 证据描述 |
3.1.3.1 通心络胶囊(1C) |
3.1.3.2 脑心通胶囊(1C) |
3.1.3.3 丹蒌片(2B) |
3.1.3.4 麝香保心丸(1B) |
3.1.3.5 复方丹参滴丸(1B) |
3.1.3.6 丹红注射液(2D) |
3.1.3.7 红花注射液(2C) |
3.1.3.8 芪参益气滴丸(1C) |
3.2 不稳定性心绞痛 |
3.2.1 临床问题 |
3.2.2 推荐意见 |
3.2.3 证据描述 |
3.2.3.1 通心络胶囊(1C) |
3.2.3.2 脑心通胶囊(2D) |
3.2.3.3 丹蒌片(2C) |
3.2.3.4 麝香保心丸(1B) |
3.2.3.5 复方丹参滴丸(1C) |
3.2.3.6 血府逐瘀胶囊(2D) |
3.2.3.7 丹红注射液(1C) |
3.2.3.8 红花注射液(2D) |
3.2.3.9 参麦注射液(2C) |
3.3 急性心肌梗死 |
3.3.1 临床问题 |
3.3.2 推荐意见 |
3.3.3 证据描述 |
3.3.3.1 麝香保心丸(1B) |
3.3.3.2 参麦注射液(2C) |
3.4 围介入手术期 |
3.4.1 临床问题 |
3.4.2 推荐意见 |
3.4.3 证据描述 |
3.4.3.1 通心络胶囊(1C) |
3.4.3.2 脑心通胶囊(2D) |
3.4.3.3 丹蒌片(2B) |
3.4.3.4 麝香保心丸(1C) |
3.4.3.5 复方丹参滴丸(1C) |
3.4.3.6 丹红注射液(2C) |
3.4.3.7 参麦注射液(2C) |
3.5 冠心病心律失常 |
3.5.1 冠心病合并室性期前收缩 |
3.5.1.1 临床问题 |
3.5.1.2 推荐意见 |
3.5.1.3 证据描述 |
3.5.1.3.1 稳心颗粒(1B) |
3.5.1.3.2 参松养心胶囊(1C) |
3.5.2 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
3.5.2.1 临床问题 |
3.5.2.2 推荐意见 |
3.5.2.3 证据描述 |
3.5.3 冠心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 |
3.5.3.1 临床问题 |
3.5.3.2 推荐意见 |
3.5.3.3 证据描述 |
3.5.3.3.1 参松养心胶囊(1C) |
3.5.3.3.2 稳心颗粒(1C) |
3.6 冠心病心力衰竭 |
3.6.1 临床问题 |
3.6.2 推荐意见 |
3.6.3 证据描述 |
3.7 心绞痛急性发作 |
3.7.1 临床问题 |
3.7.2 推荐意见 |
3.7.3 证据描述 |
3.7.3.1 速效救心丸(1C) |
3.7.3.2 复方丹参滴丸(1C) |
3.7.3.3 麝香保心丸(1C) |
3.7.3.4 宽胸气雾剂(1C) |
4 中成药治疗冠心病药物推荐及证候分型判断流程(见图1、图2) |
5 本指南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 |
5.1 药物的遴选 |
5.2 干预措施 |
5.3 结局指标 |
5.4 证据的筛选 |
5.5 诊断标准 |
5.6 辨证分型 |
5.7 共识结果 |
6 更新计划 |
6.1 更新时间 |
6.2 更新方法 |
(2)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目的及意义 |
2 指南制定方法 |
2.1 临床问题构建 |
2.2 中成药遴选 |
2.3 检索策略 |
2.4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和资料提取 |
2.4.1 纳入标准 |
2.4.2 排除标准 |
2.4.3 资料提取 |
2.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6 证据综合分析 |
2.7 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表1~3) |
2.8 推荐意见形成 |
3 推荐意见及证据描述 |
3.1 稳定性心绞痛 |
3.1.1 临床问题 |
3.1.2 推荐意见 |
3.1.3 证据描述 |
3.1.3. 1 通心络胶囊(1C) |
3.1.3. 2 脑心通胶囊(1C) |
3.1.3. 3 丹蒌片(2B) |
3.1.3. 4 麝香保心丸(1B) |
3.1.3. 5 复方丹参滴丸(1B) |
3.1.3. 6 丹红注射液(2D) |
3.1.3. 7 红花注射液(2C) |
3.1.3. 8 芪参益气滴丸(1C) |
3.2 不稳定性心绞痛 |
3.2.1 临床问题 |
3.2.2 推荐意见 |
3.2.3 证据描述 |
3.2.3. 1 通心络胶囊(1C) |
3.2.3. 2 脑心通胶囊(2D) |
3.2.3. 3 丹蒌片(2C) |
3.2.3. 4 麝香保心丸(1B) |
3.2.3. 5 复方丹参滴丸(1C) |
3.2.3. 6 血府逐瘀胶囊(2D) |
3.2.3. 7 丹红注射液(1C) |
3.2.3. 8 红花注射液(2D) |
3.2.3. 9 参麦注射液(2C) |
3.3 急性心肌梗死 |
3.3.1 临床问题 |
3.3.2 推荐意见 |
3.3.3 证据描述 |
3.3.3. 1 麝香保心丸(1B) |
3.3.3. 2 参麦注射液(2C) |
3.4 围介入手术期 |
3.4.1 临床问题 |
3.4.2 推荐意见 |
3.4.3 证据描述 |
3.4.3. 1 通心络胶囊(1C) |
3.4.3. 2 脑心通胶囊(2D) |
3.4.3. 3 丹蒌片(2B) |
3.4.3. 4 麝香保心丸(1C) |
3.4.3. 5 复方丹参滴丸(1C) |
3.4.3. 6 丹红注射液(2C) |
3.4.3. 7 参麦注射液(2C) |
3.5 冠心病心律失常 |
3.5.1 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 |
3.5.1. 1 临床问题 |
3.5.1. 2 推荐意见 |
3.5.1. 3 证据描述 |
3.5.1. 3. 1 稳心颗粒(1B) |
3.5.1. 3. 2 参松养心胶囊(1C) |
3.5.2 冠心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
3.5.2. 1 临床问题 |
3.5.2. 2 推荐意见 |
3.5.2. 3 证据描述 |
3.5.3 冠心病合并阵发房颤 |
3.5.3. 1 临床问题 |
3.5.3. 2 推荐意见 |
3.5.3. 3 证据描述 |
3.5.3. 3. 1 参松养心胶囊(1C) |
3.5.3. 3. 2 稳心颗粒(1C) |
3.6 冠心病心力衰竭 |
3.6.1 临床问题 |
3.6.2 推荐意见 |
3.6.3 证据描述 |
3.7 心绞痛急性发作 |
3.7.1 临床问题 |
3.7.2 推荐意见 |
3.7.3 证据描述 |
3.7.3. 1 速效救心丸(1C) |
3.7.3. 2 复方丹参滴丸(1C) |
3.7.3. 3 麝香保心丸(1C) |
3.7.3. 4 宽胸气雾剂(1C) |
4 |
5 本指南的局限性及不足之处 |
5.1 药物的遴选 |
5.2 干预措施 |
5.3 结局指标 |
5.4 证据的筛选 |
5.5 诊断标准 |
5.6 辨证分型 |
5.7 共识结果 |
6 更新计划 |
6.1 更新时间 |
6.2 更新方法 |
(3)西藏高原地区3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分层及近期转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资料收集 |
2.1 一般资料 |
2.2 辅助检查 |
3.分类及诊断标准 |
3.1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
3.2 血脂异常 |
3.3 高尿酸血症 |
3.4 高同型半胱氨酸 |
3.5 心肌梗死部位 |
3.6 三种风险评分工具 |
3.6.1 CAMI-STEMI评分 |
3.6.2 TIMI评分 |
3.6.3 GRACE评分 |
3.7 事件及定义 |
4.研究分组 |
4.1 高原地区不同民族STEMI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4.2 住院期间STEMI患者转归分组 |
4.3 不同性别血红蛋白浓度与冠脉病变相关性分析 |
4.4 不同风险评分工具危险分层分组 |
5.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西藏高原地区STEMI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
1.1 社会人口学分布特点 |
1.2 临床表现特点 |
1.3 危险因素特点 |
1.4 心肌梗死部位特点 |
2.西藏高原地区STEMI患者近期发生MACE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2.1 单因素分析 |
2.2 多因素分析 |
3.西藏高原地区不同性别STEMI患者Hb水平与冠脉血管病变相关性分析 |
4.入院时不同风险评分工具对高原STEMI患者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比较 |
4.1 GRACE风险评分与MACE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
4.2 TIMI风险评分与MACE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
4.3 CAMI-STEMI风险评分与MACE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
4.4 三种评分工具对高原STEMI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1.STEMI患者发病年龄与性别特点分析 |
2.临床症状特点分析 |
3.冠脉血管及梗死部位相关性分析 |
4.危险因素及其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性分析 |
5.不同评分工具对预测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转归相关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急性心肌梗死(真心痛)合并心脏破裂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及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兵团某三甲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和用药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结果 |
2.1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2.2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资料特征 |
3.2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治疗用药情况 |
3.3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相关药物使用的影响因素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CA125及BNP水平对心梗后心衰发生的临床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7)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经缺血后处理对心肾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IPC与介入治疗: |
1.2.2 随访: |
1.3 观察指标 |
1.3.1 肌酸激酶同工酶 (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 CK-MB) 及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 |
1.3.2 肾小球滤过率 (e GFR) 及急性肾损伤发生率 (acute kidney injury, AKI) : |
1.3.3 2组的随访结果: |
1.3.4 超敏C-反应蛋白 (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 hs-CRP) :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
2.2 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
2.3 2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 |
2.4 2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 |
2.5 随访结果及术后12个月2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 |
3 讨论 |
(8)经冠脉即刻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在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HUCMSCs的体外扩增、鉴定和标记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二章 AMI再灌注后即刻经冠脉移植HUCMSCs对心肌损伤修复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三章 抑制炎症反应对AMI再灌注后HUCMSCs即刻经冠脉移植治疗效果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第四章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网络方剂学的四逆汤类方配伍科学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方剂配伍规律研究进展 |
1.2 网络方剂学研究的提出 |
1.3 类方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
1.4 四逆汤类方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HPLC-MS的四逆汤类方化学物质基础研究 |
2.1 材料、试剂、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逆汤类方的体内外药效学研究 |
3.1 四逆汤类方体外药效学研究 |
3.2 四逆汤类方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塞的药效学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逆汤类方对急性心肌梗塞所致“失和”生物分子网络的整合调节作用研究 |
4.1 材料、试剂、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逆汤类方配伍科学内涵的网络方剂学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5.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124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 毛静远,吴永健,史大卓.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09)
- [2]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4)
- [3]西藏高原地区3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分层及近期转归分析[D]. 蔡婷婷. 西藏大学, 2020(02)
- [4]急性心肌梗死(真心痛)合并心脏破裂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D]. 李馨妍.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兵团某三甲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和用药现状分析[D]. 徐晓云.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6]CA125及BNP水平对心梗后心衰发生的临床预测价值[D]. 张胜豪.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7]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经缺血后处理对心肾功能的影响[J]. 和传波,曹树军,佟子川,王文斌,胡硕强. 河北医药, 2018(20)
- [8]经冠脉即刻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在体研究[D]. 刘晨.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4)
- [9]基于网络方剂学的四逆汤类方配伍科学内涵研究[D]. 陈潜. 浙江大学, 2016(08)
- [10]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