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些党员干部的“业余形象”欠佳(论文文献综述)
胡杨[1](2021)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文中认为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育人主体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育人载体,依托相应的媒介,通过有效的育人途径使大学生在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中认知红色文化资源并积极内化红色精神和红色优良传统,继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外化成高尚行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育人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意义重大。从国家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弘扬,唤醒人民群众心中的“红色记忆”;从大学生层面来讲,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助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红色文化资源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化,高校间也积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取得了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率不断提高,部分校园的红色文化氛围渐显浓郁,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话语空间也更为宽广等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敏锐地洞察到国外不良思潮、市场经济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思想、新媒体中的不良言论等环体层面的宏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冲击,以及育人主体过分强调理论灌输,缺乏体验、感悟式的实践教育,脱离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育人实践等方法技术和育人主客体的个人原因等微观因素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消解。宏观和微观因素合力造成了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过程中具实存在的利用主体、主题、方式、动力和评价层面的问题。它们都是高校进一步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育人实践的障碍。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要想取得成效,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怪圈,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育人评价体系,学理性地探讨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评价原则、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的现实设立依据、开展评价工作的现实困境等范畴。只有适时精准地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工作,才能够及时观察和搜集育人过程中凸现出来的问题,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靶向,助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开展。行之有效的路径是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要有效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价值,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诉求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积极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建构起良性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话语,拓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传播媒介,倡导大学生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自我教育,打造起“六位一体”的新型育人格局,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提高。与此同时,建构和完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有助于避免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陷入低效、无效的境地,助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建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必须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设立起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加强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优化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刘欢[2](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石磊[3](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李平平[4](2020)在《东营市河口区乡镇公务员激励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东营市河口区乡镇干部队伍中,公务员、事业编、社区工作人员、劳务派遣等多种人员身份并存,但公务员是乡镇干部队伍的主要领导队伍和后备干部队伍,乡镇公务员的能力素质和队伍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乡镇工作效能。提高乡镇公务员队伍素质,不仅有利于提高乡镇政府的执政能力,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建立和完善公务员激励,是提高乡镇公务员素质的重要手段。中国实施公务员制度已有几十年的时间,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成熟和完善。在确定研究方向时发现,乡镇公务员激励的不完善问题是十分突出的,在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现状中来看,也存在着队伍不稳定、班子活力不足、服务对象满意度不高、公务员幸福指数不高、工作积极性不高等典型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乡镇公务员激励不完善问题已经成为行政管理改革中的一个瓶颈所在。论文主要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入手,确定了影响东营市河口区乡镇公务员激励的两个方面的因素,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分别对两个因素展开研究,在研究保健因素时,通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确定了“行”、“食”、“基本医疗”、“子女教育”等可为公务员提供基本保障的方面;在研究激励因素时,确定了薪酬激励、晋升激励、物质激励、继续教育激励和组织关怀激励等可为激发公务员积极性而采取的若干措施。通过对以上影响因素的整合,面向河口区乡镇公务员,设计了调查问卷,在收集了大量问卷后,总结了河口区乡镇公务员的激励现状,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了河口区乡镇公务员激励在保健因素上存在出行无保障、基本医疗额度较低的问题,在激励因素方面存在晋升难、乡镇补贴占比低、职级并行优势发挥不出来等问题。在充分借鉴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如激励理念陈旧、薪酬制度和考核制度缺乏公平、晋升制度狭窄和职级并行指数限制以及内部监督缺乏导致激励因素严重缩水。论文最后,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以及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河口区乡镇公务员激励的若干举措。如:充分关注乡镇公务员基本需求保证,进一步提高乡镇公务员的生活及工作质量,特别是针对年轻乡镇公务员,高度重视其责任感、使命感的培养,关注其婚恋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丰富年轻乡镇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工作居住异地的乡镇公务员提供出行便利;进一步提高乡镇补贴占工资比重,充分发挥乡镇补贴为乡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优势;为乡镇公务员晋升提供保障,畅通晋升渠道,无论是在遴选或是借调等方面,充分关注乡镇公务员面临的升职困境;提高乡镇公务员评先树优优秀比重,充分发挥评先树优对乡镇公务员的激励作用;并在日常工作实践和查看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创新的提出了组织关怀的概念,通过在研究中引入组织关怀的定义,对受访者进行偏向性分析,得出了组织关怀能够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热情,通过在日常工作中以调研、访谈、谈心谈话、评先树优等方式让其感受到组织关怀的力量,以组织关怀激发工作热情。
邓昭[5](2020)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村级党组织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对我国全面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更是践行民族振兴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为早日迈入小康社会带来强大的驱动力;同时也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工作因此全面展开。村级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引领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和的顶梁柱,一定程度决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因此可以说,我国自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如何做好村级党组织建设工作成为摆在眼前的重要问题。当前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发展攻坚期,村级党组织面临着不少挑战、呈现出一些问题。这不仅影响着村级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发展,也可能制约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执行。因此,本文立足乡村振兴战略为出发点,客观阐述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剖析当前村级党组织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乡村振兴视域下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路径及对策。首先,以本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为切入点,全面梳理国内外文献成果,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在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梳理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缘起,阐释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概念及功能定位。接着,介绍本文研究所学的理论基础。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人物以及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党建思想,为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基层党建思想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村级党组织建设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作用,阐明二者的内在关联,充分认识当下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紧迫性,分析了乡村振兴对村级党组织在队伍建设、工作能力、作用发挥、治理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新的要求。其三,对村级党组织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总结当前村级党组织建设所取得的一些进展,分析村级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党员结构不合理、干部先进性不突出、组织管理不规范、组织关系不协调、基础民生保障不足等问题,并探析这些问题所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视域下,完善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路径,提出合理化的发展对策。从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以及生态振兴等多个层面为着力点,提出以乡村振兴引领和推动村级党组织,以村级党组推动乡村振兴,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路径及主要对策。
王格[6](2020)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研究 ——以陕南地区为例》文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应对新时代农村社会主要矛盾的有力举措,也是脱贫攻坚战略的延续和升华。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所有农村政策的直接推动者,本文围绕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发挥自身作用展开研究,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定位和作用。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信息的传递者、工作领导者、主体调动者、任务推动者和成效保障者。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政治领导、服务发展、基层治理、文化引领和利益整合等五方面的要求。其次,本文使用问卷调查法和个案访谈法对陕南地区的曾溪镇和麻虎镇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收集数据,分析调查数据,从而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作用的状况呈现出来。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陕西省内秦巴山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治领导、服务发展、基层治理、文化引领和利益整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陕南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从农村社会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群作用机制三方面探讨其原因。最后,结合当地发展的实践提出了以下对策: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乡村振兴。重点从完善基础设施、有机衔接现代农业、组建提升合作社、做实农村电商和开发旅游资源等措施入手。第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主要从优化党员结构、配强支部班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组织制度和强化纪律作风等方面入手。第三,完善党群作用机制。主要从创新宣传教育机制、加强服务发展机制、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和构建利益整合机制等方面着手,为秦巴山区后续的乡村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向伟[7](2020)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以来,辅导员制度在我国高校逐步得到发展与完善,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他们担负着培育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责任,承担着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光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强调教师队伍建设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高校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育公平、学生资助、就业创业等方面要有新举措。这些规定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已成为一项极为迫切的重要任务。那么,什么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怎样实证分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结构?怎样科学评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现状?如何有效提升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以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内涵、素质结构为逻辑起点,始终把围绕“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作为本文的研究脉络,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高校辅导员素质研究的理论依据。本文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和素质建构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南,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为本研究确立了新的时代坐标,素质建构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借鉴。第二部分:初步建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如何,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学术观点。本部分首先聚焦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特征词,通过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内容分析法初步提炼出58项高校辅导员素质特征词,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辅导员素质进行了理论建构,最后得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包括了育人情感与价值观、育人学识、育人能力、育人品质、育人个性与动机五个初始维度。第三部分:正式编制与确定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并对各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将收集整理的58项高校辅导员素质特征词,编制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并对此进行质量检验。通过第一次施测对测评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主要由六个维度组成,包括:育人情感与价值观、育人个性与动机、育人学识、育人能力、育人心理素质和育人身体素质,这比之前理论建构的维度多出了一个。经过进一步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六维度结构模型比较稳定,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第四部分:使用自编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对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现状进行了实证考量。对辅导员的素质测评采用了辅导员自我评价与大学生他评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调查结果表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育人情感与价值观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硬核素质;其二,育人心理素质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优势所在;其三,育人学识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主要弱项;其四,科学研究能力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能力的两大短板;其五,育人身体素质欠缺主要聚焦于高校辅导员的睡眠质量上;其六,育人个性与动机偏差集中体现在辅导员的创新性上。最后,本研究还发现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评价存在性别、工作年限、专业、年级、评优与否等人口学差异。第五部分:本研究从两个方面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现状进行原因探析。一方面,分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原因,主要从国家宏观层面、学校中观层面和个人微观层面进行多视角的阐述;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分析高校辅导员存在素质偏差的主要原因,文章从国家、学校等外部要素和个体自身的内部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第六部分:立足本次的研究调查结论,文章最后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六个维度入手,以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和辅导员个人层面为结构框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其中,提出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培养的六点建议,它们分别为:优化辅导员育人情感与价值观、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育人心理素质、补足高校辅导员育人学识的短板、强化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能力、培育高校辅导员的育人个性与动机、重视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身体素质。
邵申[8](2020)在《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研究(1952-1953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是在上海市“五反”运动结束后,为了废除压迫工人的不合理制度,进一步提高私营工厂工人觉悟、纯洁工人队伍、加强工人阶级内部团结、加强基层党工团组织建设而开展的一场群众运动。本文之所以选择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由于目前学术界对民主改革运动的研究还不够充分与深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一直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市的私营工业在社会主义改造前占有重要地位,重要的地位与相对复杂的环境使上海的民主改革运动具有其他省市所不具有的典型性与独特性,因而对上海工矿企业民主改革运动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因此,笔者力图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梳理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发展的全过程,并探讨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本文通过五章内容对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加以研究。第一章是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缘起,主要论述中共上海市委发起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必要性与条件。第二章主要阐述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前期准备,梳理中共上海市委、各区区委及各私营工厂为民主改革运动的开展在组织、机构与材料方面所做的准备。第三章是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民主斗争阶段,主要围绕“全面交代”运动展开,详细阐述民主斗争阶段中宣传动员与“全面交代”的全过程。第四章是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民主建设阶段,由废除“拿摩温”制度与建立生产小组长制度、改善职工关系、加强基层党工团建设三部分组成,主要阐述各级民主改革机构巩固运动成果的各项措施。第五章是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成果与经验。从成果与经验两方面论述民主改革运动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在思想宣传、积极分子工作与统一战线建设等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总之,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取得了不小成绩,为推动私营工厂生产经营的发展以及之后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其经验对当今中国共产党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积极分子工作以及统一战线建设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董铃[9](2020)在《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学生社团功能调适研究 ——以四川省六所高职院校为例》文中认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到要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落实核心素养。高职院校学生社团能够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形成优良校风和学风,尤其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社团存在一些偏差现象,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前行,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时代背景下,急需探索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管理和发展的有效机制和可行方法。首先,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及已发表问卷中寻找灵感,本次调查问卷共分为基本信息、社团活动情况、社团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三个部分。之后通过小样本测试,并经过导师指导及反复修改,最终得到结构合理,信度较好,具有较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正式测量量表,可以作为研究工具用于正式的问卷的发放与收集。最终的施测问卷是对四川省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卫生康复职业技术学院6所高职院校共2893名学生进行发放。值得一提的是,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院校团委书记进行统一发放,因此结果更为可靠。其次,通过调查“你认为高校社团主要发展了发展哪些素养”、“你认为加入学生社团主要给自己带来了哪些不良影响”和“你认为当前高校社团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发现,学生社团发展存在自身、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两角度多方面的问题:社团对发展核心素养的作用发挥不充分,表现为近一半以上的学生社团都不涉及学生健康生活、科学精神这两大素养的培育,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自我管理和社会责任方面素养的发展;各类别人群的核心素养发展不均,表现为女生群体、大一年级、理工类专业学生显着落后;加入社团对学生造成耽搁时间、影响学习、熬夜影响健康等不良影响;当前高职院校社团建设仍存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社团活动流于形式等问题。再次,分析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涉及三个层面,具体可阐述为六个方面:一是学生层面,主要是学生群体入团动机不端正,认为加入社团属娱乐行为;参与社团的激情不高,懒散不出席社团活动,怕累不担任社团干部,怕苦不分担社团事务。二是制度层面,主要是社团制度不够完善,少部分社团存在无制度现象;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对社团准入准出和出席活动考勤不做要求。三是管理层,主要是社团管理方式欠妥,存在“高度行政化”、“自由放任化”两种极端倾向;由于社团指导老师素养的参差不齐和学生骨干缺乏经验导致的管理者能力不足。最后,通过两个途径形成建议对策,一是本次调查对策形成的基于对已有实践探索的总结,从学生、制度、管理三个层面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建议:端正入团动机、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积极参与社团事务管理、严格执行社团制度、不断完善社团规章制度、从制度上明确部门分工、改进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为社团配备高质量的指导老师。并针对每方面建议形成切实可行的具体对策。二是在本次调查问卷设计了题目“为了让高校社团更好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你认为以下哪些方式较为有效”,并通过学生选择频率最高的三个题项的对策建议做具体探讨,以找到学生心目中行之有效的建议对策。
隆琴[10](2020)在《20世纪50年代工人劳动模范群体研究》文中指出劳动模范源于革命战争时期,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壮大。从革命战争时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劳动模范的形象及其发挥的作用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为凸显劳模群体在不同时期的特点,本文分别论述了革命战争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五”建设时期及“大跃进”时期的劳模群体,总结归纳了劳模群体的形象特征与变化特点。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劳模群体的规模庞大且种类繁多,因此本文着重研究工人劳模,尤其是一线产业工人劳模。在论述过程中,本文不仅采用了全国劳模的资料,而且纳入了长寿县的档案资料,力图展现劳模群体的多重面貌。在革命战争时期,劳动模范呈现出“为革命苦干献身”的“革命型”劳模形象,他们为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劳动模范源于苏联,最早诞生在中央苏区,随后活跃在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及整风运动中,后又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劳模群体中最为典型的是吴满有和赵占魁,他们是边区人民学习的榜样。中国共产党通过选树劳模,在群众中首次树立了“劳动光荣”的理念,调动了人民群众在工作、生产与战争中的积极性,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人劳模呈现出“对党忠诚、埋头苦干、甘于奉献”的“老黄牛式”劳模形象,他们不仅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而且维护了新中国的稳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延续了革命战争时期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选树劳模。为了扩大劳模的影响力,中国共产党对劳模进行了塑造,力图更好地发挥劳模的作用。首先,中国共产党给予劳模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待,彰显了劳动模范的光荣形象。其次,加强了对工人劳模的宣传,强调工人阶级在新中国成立后翻身做主。最后,在劳模教育过程中注重提升劳模的科学文化与政治素养,促使劳模以更高的生产热情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老黄牛式”劳模不仅在爱国主义生产竞赛中带头苦干,而且在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中带头捐款,还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护厂与反特,为国民经济建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一五”建设时期,工人劳模呈现出“经验丰富、技术先进”的“技术型”劳模形象,他们创造和推广了许多先进经验与先进技术,推动了“一五”计划的完成。之所以劳模呈现出“技术型”劳模形象,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内的基础教育和职工业余教育发展较快,二是苏联选派大批专家及先进生产者到中国传授先进经验与技术,三是中国共产党转变了对知识分子的态度。为了巩固与强化“技术型”劳模形象,劳模奖励以激发工人的创造性为旨归,劳模表彰与宣传强调劳模拥有先进经验与先进技术。“技术型”劳模的科学文化素养较高,他们是学习与推广苏联先进经验的领军人,他们在先进生产者运动中发扬了创造精神,他们推动了“一五”计划的完成。“大跃进”时期,工人劳模呈现出“又红又专”的形象,他们是执行总路线的先锋。由于政治环境趋紧,劳模的政治身份越发重要,劳模群体中的党员占比增长较快。由于劳模评选、表彰与塑造都强调政治挂帅,因此工人劳模呈现出“又红又专”的劳模形象,他们在“大炼钢铁”中追求高速度,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发扬了协作精神,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敢想、敢说、敢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但是,在“左”的思想影响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着浮夸与虚浮现象,劳模的成绩被夸大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在“大跃进”中存在着偏差,但是劳模“努力增产、追求卓越、敢想敢干、乐于协作”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通过探析工人劳模群体的历史嬗变,可以发现工人劳模群体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工人劳模由生产型劳模转变为技术型劳模,劳模的骨干作用不断凸显。事实上,劳模群体的变迁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劳动人民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展现出中国历史的嬗变。通过探究劳模群体的变迁,既可以展现劳模群体在不同时期的特殊样态,也可以反映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现实诉求。这启示我们要采用科学的劳模评选方法,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丰富与发展劳模精神的内涵,充分发挥劳模的作用。
二、一些党员干部的“业余形象”欠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些党员干部的“业余形象”欠佳(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对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育人与红色文化资源 |
第一节 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类型 |
二、红色文化资源的特征与价值 |
三、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第二节 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概述 |
一、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内涵廓定 |
二、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构成要素 |
三、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特征阐释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性 |
第三节 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育人的时代价值 |
一、红色文化资源是实现立德树人任务的宝贵资源 |
二、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素材 |
三、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养分 |
四、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是实现资源传承的重要途径 |
第二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依据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依据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基础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实依据 |
一、充实高校育人内容的现实需要 |
二、拓宽高校育人方式的客观要求 |
三、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依托 |
四、提升高校育人价值的优秀载体 |
第三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调查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现状分析与评介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成效 |
一、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认同感提升 |
二、部分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渐显浓郁 |
三、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育人的空间得到拓展 |
第四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体问题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主题问题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方式问题 |
四、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动力问题 |
五、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评价问题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宏观原因阐释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问题的微观原因辨析 |
第五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原则和评价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原则 |
一、共建共享: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及育人的合力 |
二、实事求是:还原红色史实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 |
三、以生为本:关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诉求 |
四、知行合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适时衔接 |
五、灵活多样: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同步开展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 |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原则 |
二、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指标 |
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的评价方法 |
四、高校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成效评价的依据 |
第六章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及保障体系建构 |
第一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有效路径 |
一、理性升华:红色文化资源在理论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二、情感激发:红色文化资源在实践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三、氛围营造:红色文化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运用 |
四、话语更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话语建构中的有效运用 |
五、新型平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传播媒介中的有效运用 |
六、自主探究:培育大学生自主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能力 |
第二节 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保障体系建构 |
一、促进基于有效实现育人价值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 |
二、设立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专业指导机构 |
三、加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人才队伍建设 |
四、健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制度保障 |
五、推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多项协助 |
六、优化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环境 |
结语 |
一、深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 |
二、形成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合力 |
三、建构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资源的“和合共生” |
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的有效利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3)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
(一)时空范围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六、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
一、基层性 |
二、指导性 |
三、实用性 |
四、多样性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
结论 |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东营市河口区乡镇公务员激励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概念阐释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阐释 |
2.1.1 乡镇公务员 |
2.1.2 激励 |
2.1.3 乡镇公务员激励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双因素理论 |
2.2.2 其他理论 |
第3章 东营市河口区乡镇公务员激励现状分析 |
3.1 东营市河口区乡镇情况分析 |
3.1.1 乡镇基本情况 |
3.1.2 河口区乡镇公务员结构分析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3.2.1 样本选择 |
3.2.2 调查问卷数据基本情况 |
3.2.3 各激励因素分析 |
3.3 东营市河口区乡镇公务员激励现状 |
3.3.1 保健因素基本情况 |
3.3.2 各激励因素基本情况 |
第4章 东营市河口区乡镇公务员激励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东营市河口区乡镇公务员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1 保健因素方面存在的问题 |
4.1.2 激励因素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 河口区乡镇公务员现存激励问题产生的原因 |
4.2.1 激励理念保守陈旧与平均主义思想盛行 |
4.2.2 薪酬制度与考核制度缺乏科学性 |
4.2.3 晋升渠道狭窄与职级并行指数限制 |
4.2.4 监督约束机制缺位 |
第5章 完善东营市河口区乡镇公务员激励的建议 |
5.1 更新激励理念,突出特色激励制度 |
5.1.1 在组织人事管理中引入先进的激励理念 |
5.1.2 完善公务员培训体系建设,革新继续教育激励 |
5.1.3 以人为本,提高基础保障水平 |
5.2 优化薪酬结构,增强薪酬激励导向性 |
5.2.1 提高乡镇补贴额度 |
5.2.2 提高单次晋级晋档工资增加额度 |
5.2.3 优化薪酬的绩效考核机制 |
5.3 健全晋升制度,保障职务职级正常晋升 |
5.3.1 拓宽晋升渠道,确保乡镇公务员能够走出去 |
5.3.2 多途径保障非领导职务的职级晋升 |
5.4 增多组织领导关怀,以组织力量激发工作热情 |
5.4.1 倡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主动增强对乡镇公务员的关注 |
5.4.2 提高乡镇公务员在各类评先树优中的占比 |
5.4.3 重视负激励的反向强化效果,多措并举完善监督方式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关于东营市河口区乡镇公务员激励现状研究调查问卷 |
(5)乡村振兴视域下村级党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述 |
1.4 选题研究的思路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选题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选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村级党组织建设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村级党组织的概念及功能定位 |
2.1.1 村级党组织的概念 |
2.1.2 村级党组织的功能定位 |
2.1.3 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内容 |
2.2 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 |
2.3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及意义 |
2.3.1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 |
2.3.2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新要求 |
3.1 乡村振兴与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关系 |
3.1.1 村级党组织引领和保障着乡村振兴战略 |
3.1.2 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促进着村级党组织建设发展 |
3.2 乡村振兴视域下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紧迫性 |
3.2.1 提升党的执政能力需要 |
3.2.2 巩固扶贫脱贫目标需要 |
3.2.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 |
3.2.4 维系农村社会稳定需要 |
3.3 乡村振兴战略对村级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
3.3.1 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要更充分 |
3.3.2 村级党组织要具备乡村治理能力 |
3.3.3 村级党组织要具备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
3.3.4 村级党组织要培养一批乡村振兴专业人才队伍 |
3.3.5 对农村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提出新要求 |
第4章 村级党组织建设现状分析 |
4.1 村级党组织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
4.2 村级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2.1 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
4.2.2 党员干部先进性不突出 |
4.2.3 组织管理不规范、关系不协调 |
4.2.4 组织建设制度不完善 |
4.2.5 民生基础保障不足 |
4.3 村级党组织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党员干部思想觉悟不高 |
4.3.2 人口外流、老龄化严重 |
4.3.3 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弱小 |
4.3.4 社会复杂环境和传统旧思想的冲击 |
第5章 强化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实现路径 |
5.1 大力推动组织振兴,健全村级党组织的组织建设 |
5.1.1 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工作生活管理体制 |
5.1.2 完善村级党组织构建体系 |
5.1.3 深化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培训 |
5.2 大力推动人才振兴,发展壮大村级党员干部队伍 |
5.2.1 优化村级党组织党员队伍结构 |
5.2.2 建立健全村级党员干部发展选拔机制 |
5.2.3 打造多元学习体制,培养综合全面人才队伍 |
5.3 大力推动产业振兴,夯实村级党组织建设物质基础 |
5.3.1 立足村情发展集体经济,打造特色产业 |
5.3.2 转型升级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 |
5.4 大力推动文化振兴,增强村级党组织文化底蕴 |
5.4.1 开展多样化学习教育活动,提升精神风貌 |
5.4.2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 |
5.4.3 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
5.5 大力推动生态振兴,营造美丽生态乡村 |
5.5.1 树立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5.5.2 发展农村生态产业 |
5.5.3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研究 ——以陕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路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径 |
1.5 研究创新点 |
2.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 农村基层党组织概念的学术界定 |
2.1.1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定义 |
2.1.2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征 |
2.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论述 |
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定位和作用要求 |
3.1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定位 |
3.1.1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信息的传递者 |
3.1.2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者 |
3.1.3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主体的调动者 |
3.1.4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任务的推动者 |
3.1.5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成效的保障者 |
3.2 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提出的新要求 |
3.2.1 政治领导要求 |
3.2.2 服务发展要求 |
3.2.3 基层治理要求 |
3.2.4 文化引领要求 |
3.2.5 利益整合要求 |
3.3 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实现的着力点 |
4.陕南地区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建设中作用现状调研 |
4.1 调研设计概况 |
4.1.1 调研地点概述 |
4.1.2 调研样本选取 |
4.1.3 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设计 |
4.2 调研结果分析 |
4.2.1 党员结构分析 |
4.2.2 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作用发挥结果分析 |
4.2.3 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作用发挥结果分析 |
4.2.4 农村基层党组织基层治理作用发挥结果分析 |
4.2.5 农村基层党组织文化引领作用发挥结果分析 |
4.2.6 农村基层党组织利益整合作用发挥结果分析 |
4.3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现状概述 |
4.3.1 政治领导作用发挥现状 |
4.3.2 服务发展作用发挥现状 |
4.3.3 基层治理作用发挥现状 |
4.3.4 文化引领作用发挥现状 |
4.3.5 利益整合作用发挥现状 |
4.3.6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分析 |
5.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农村发展整体滞后 |
5.1.1 城乡发展严重失衡 |
5.1.2 农村产业发展落后 |
5.1.3 农民思想文化水平低 |
5.1.4 农村社会分化加大 |
5.2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 |
5.2.1 党员结构失衡 |
5.2.2 部分支部班子软弱松散 |
5.2.3 思想政治建设创新不足 |
5.2.4 组织制度建设落实不力 |
5.2.5 作风纪律建设亟待加强 |
5.3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机制比较落后 |
5.3.1 宣传教育机制落后 |
5.3.2 服务发展机制薄弱 |
5.3.3 基层治理机制不力 |
5.3.4 利益整合机制缺失 |
6.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提升的对策路径 |
6.1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乡村振兴 |
6.1.1 凝聚各方合力,奠定振兴基础 |
6.1.2 推进农村产业发展 |
6.1.3 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
6.1.4 因地制宜,走绿色发展道路 |
6.2 努力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 |
6.2.1 优化党员结构 |
6.2.2 加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
6.2.3 创新思想政治建设 |
6.2.4 落实组织制度建设 |
6.2.5 加强作风纪律建设 |
6.3 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机制 |
6.3.1 创新宣传教育机制 |
6.3.2 加强服务发展机制 |
6.3.3 完善基层治理机制 |
6.3.4 构建利益整合机制 |
7.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成果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7)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发展概况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要内涵 |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启示 |
第二节 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 |
一、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
二、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观的启示 |
第三节 素质模型建构理论 |
一、素质模型建构的主要类型 |
二、素质模型建构的方法与技术 |
三、素质模型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的初步探索 |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特征词的提取及模型的初构 |
一、行为事件访谈法和扎根理论概述 |
二、行为事件访谈对象的基本资料 |
三、行为事件访谈提纲的确定 |
四、行为事件访谈资料的收集过程 |
五、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的初步确立 |
第二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特征词的修订及其完善 |
一、内容分析法的概述 |
二、以《全国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选编》作为内容分析的蓝本 |
三、内容分析资料的获取过程 |
四、内容分析的研究结果 |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的编制及关系特征探讨 |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问卷的编制 |
一、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初始问卷的具体条目 |
二、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初始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第二节 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确立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 |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确立 |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相互关系 |
第三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主要特征 |
一、政治性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首要特征 |
二、育人性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本质特征 |
三、多纬度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基本特征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的实证考量 |
第一节 从辅导员的视角测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 |
一、辅导员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总体评价 |
二、辅导员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不同维度的评价 |
三、辅导员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
第二节 从大学生的视角考量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 |
一、大学生对高校辅导员素质现状的总体评价 |
二、大学生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不同维度的评价 |
三、大学生对高校辅导员素质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
第三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测评的研究结论 |
一、育人情感与价值观是高校辅导员素质的硬核 |
二、育人心理素质是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优势所在 |
三、育人学识是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主要弱项 |
四、科研能力和网络思政教育能力是育人能力的两大短板 |
五、育人身体素质欠缺主要聚焦在睡眠质量上 |
六、育人个性与动机偏差集中体现在创新性上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的影响因素探析 |
第一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整体良好的原因探析 |
一、国家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 |
二、学校相关举措的完善落实 |
三、辅导员知情行的协同促进 |
第二节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偏差问题的具体分析 |
一、访谈对象与访谈提纲的确立 |
二、相关素质偏差问题的具体分析 |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升的建议与对策 |
第一节 优化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育人情感与价值观 |
一、培育尊重与认同辅导员的良好社会氛围 |
二、学校应把好辅导员育人情感与价值观的招聘关 |
三、自我参与和自我反思相结合 |
第二节 提升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 |
一、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
二、缓解辅导员压力源,开发心理资本 |
三、认知重构和社会链接相结合 |
第三节 补足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育人学识的短板 |
一、增设辅导员培养专业(方向) |
二、学校应加强辅导员的在职培训 |
三、端正学习态度和明确学习行为相结合 |
第四节 强化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能力 |
一、科学规划国家政策制度 |
二、发挥学校辅导员考核制度的激励作用 |
三、提升科研能力和网络思政教育能力相结合 |
第五节 培育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育人个性与动机 |
一、营造尊师爱生的评价文化 |
二、自我个性的修炼与完善相结合 |
第六节 提高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身体素质 |
一、落实“健康中国”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
二、夯实学校的条件、经费与制度保障 |
三、提高健身意识和自觉健身行为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研究(1952-1953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缘起 |
第一节 开展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必要性 |
一、“拿摩温”制度束缚压迫工人 |
二、工人队伍内部存在诸多问题 |
三、基层党工团组织面临严峻考验 |
第二节 开展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条件 |
一、先前的政治运动完成了部分民主改革任务 |
二、国营企业民主改革运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
第二章 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前期准备 |
第一节 民主改革运动的组织与机构准备 |
一、民主改革工作队的组建与训练 |
二、民主改革运动机构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民主改革运动的材料准备 |
一、排摸各私营工厂整体情况 |
二、调查职工历史与现实情况 |
第三章 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民主斗争阶段 |
第一节 政策宣传与思想动员 |
一、宣传民主改革政策 |
二、发起“诉苦挖根”运动 |
第二节 发起“全面交代”运动 |
一、确定交代内容与对象 |
二、推进交代工作的展开 |
第四章 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民主建设阶段 |
第一节 废除“拿摩温”制度与建立生产小组长制度 |
一、废除“拿摩温”制度 |
二、建立生产小组长制度 |
第二节 改善职工之间的关系 |
一、开展阶级教育 |
二、发起“民主团结”运动 |
第三节 加强基层党工团组织建设 |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
二、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
三、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 |
第五章 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成果与经验 |
第一节 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成果 |
一、革新了旧制度与旧人际关系 |
二、重塑了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 |
三、巩固扩大了基层党工团组织 |
四、推动了私营工厂的生产发展 |
第二节 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的经验 |
一、确保宣传工作富有针对性与有效性 |
二、注重积极分子的发现、培养与组织 |
三、重视巩固与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学生社团功能调适研究 ——以四川省六所高职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设计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1.社团与高职院校社团 |
2.素养与核心素养 |
3.功能与高职院校社团功能 |
(四)文献综述 |
1.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综述 |
2.关于核心素养的综述 |
3.关于学生社团发展核心素养功能的研究 |
4.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3.研究思路 |
4.研究方法 |
二、高职院校社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 |
(一)调查工具与调查对象 |
1.调查工具 |
2.调查对象 |
(二)社团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表征 |
1.量表基本情况 |
2.社团活动情况 |
3.各类别学生在总体判断上的差异分析 |
4.各类别学生在六大素养上的差异分析 |
(三)社团之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不足 |
1.社团对发展核心素养的作用不够充分 |
2.各类别人群的核心素养发展不够均衡 |
3.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
4.高职院校学生社团自身建设存在不足 |
三、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功能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动机复杂、激情不足 |
1.入团动机不端 |
2.参团激情不足 |
(二)制度:存在不足、执行乏力 |
1.制度不够完善、存在一些不足 |
2.执行不够严格、力度不够强大 |
(三)管理:方式欠妥、效能低下 |
1.学生社团的管理方式欠妥 |
2.学生社团的管理能力较为低下 |
四、提高学生社团发展核心素养功能的对策 |
(一)“勇于探究”:丰富活动形式,发挥充分作用 |
1.探究活动开展的新形式 |
2.结合学院特色进行实践创新 |
3.广泛征集意见培养独立精神 |
(二)“乐学善学”:加强入团教育,均衡素养发展 |
1.组织入团讲座进行学习 |
2.引入竞争模式相互学习 |
3.召开述职大会取长补短 |
(三)“勤于反思”:加强社团管理,客服消极影响 |
1.不断反思改进管理理念 |
2.勤于反思改进管理方式 |
3.为社团配备高质量的指导老师 |
(四)“批判质疑”:完善社团制度,弥补自身不足 |
1.严格执行社团规章制度 |
2.不断完善社团规章制度 |
3.从制度上明确部门分工 |
(五)“人文情怀”:强化组织建设,建设更好社团 |
1.加强骨干培养,弘扬骨干文化 |
2.发挥党员作用,彰显先锋精神 |
3.营造社团氛围,加强情感交流 |
五、研究结论与存在不足 |
(一)研究结论 |
(二)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20世纪50年代工人劳动模范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及港澳台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劳动模范 |
(二)对劳模群体分期的说明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从中央苏区到解放区:劳模群体的孕育与雏形 |
一、中央苏区劳模群体的产生 |
(一)劳模溯源:苏联劳模群体概况 |
(二)劳模初现:中央苏区的春耕模范 |
(三)劳模群体扩大:中央苏区的模范工人 |
二、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 |
(一)大生产运动的产物:生产好的劳动英雄 |
(二)整风运动的产物:工作好的模范工作者 |
(三)劳模表彰: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大会 |
三、解放区的支前模范、战斗英雄与工业劳模 |
(一)支援前线的支前模范 |
(二)英勇杀敌的战斗英雄 |
(三)增产立功的工业劳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人劳模群体(1949-1952) |
一、劳模表彰会议与劳模群体 |
(一)劳模评选以生产成绩为主 |
(二)劳模表彰采用最高规格 |
(三)工人劳模群体的结构特征 |
二、劳模塑造彰显工人“翻身” |
(一)劳模奖励:经济与政治上的优待 |
(二)劳模教育:科学文化与政治觉悟 |
(三)劳模宣传:工人阶级翻身做主 |
三、“老黄牛式”工人劳模 |
(一)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护厂”与“反特” |
(二)在爱国主义生产竞赛中带头苦干 |
(三)在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中带头捐款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一五”建设时期的工人劳模群体(1953-1957) |
一、劳模评选与劳模群体结构 |
(一)在新一轮评选中落选的劳模 |
(二)劳模评选强调技术并注重民主 |
(三)劳模群体的结构特征 |
二、“技术”导向下的劳模塑造 |
(一)劳模表彰:以“技术”为首要 |
(二)劳模奖励:鼓励创造 |
(三)劳模宣传:先进经验与技术 |
三、“技术型”工人劳模 |
(一)科学文化素养显着提高 |
(二)学习与推广苏联先进经验与技术 |
(三)在先进生产者运动中发扬创造精神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的工人劳模群体(1958-1960) |
一、劳模评选与表彰凸显政治性 |
(一)劳模评选注重政治身份 |
(二)政治挂帅的群英会 |
(三)劳模群体的结构特征 |
二、政治牵头的劳模塑造 |
(一)劳模奖励:注重精神奖励 |
(二)劳模宣传:红透专深 |
(三)劳模教育:政治教育为主 |
三、“又红又专”的工人劳模 |
(一)在“大炼钢铁”中追求高速度 |
(二)在增产节约运动中发扬协作精神 |
(三)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敢想、敢说、敢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劳模群体变迁的特点与经验启示 |
一、劳模群体变迁的特点 |
(一)劳模群体结构的变化特点 |
(二)由生产型转向技术革新型 |
(三)劳模的骨干作用不断凸显 |
二、对劳模群体历史考察的经验启示 |
(一)采用科学的劳模评选方法 |
(二)劳模塑造要做到实事求是 |
(三)不断丰富劳模精神的内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一些党员干部的“业余形象”欠佳(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D]. 胡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3]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东营市河口区乡镇公务员激励问题研究[D]. 李平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4)
- [5]乡村振兴视域下村级党组织建设研究[D]. 邓昭.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6]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研究 ——以陕南地区为例[D]. 王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及提升策略研究[D]. 向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上海市私营工厂民主改革运动研究(1952-1953年)[D]. 邵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学生社团功能调适研究 ——以四川省六所高职院校为例[D]. 董铃. 西南大学, 2020(01)
- [10]20世纪50年代工人劳动模范群体研究[D]. 隆琴.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