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薯茎尖生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雨[1](2021)在《叶菜型甘薯茎尖产量构成及功能物质的基因型差异分析》文中指出以采摘茎尖为主的叶菜甘薯因其分枝多、采收期长,富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多酚、总黄酮、绿原酸等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具有脆嫩、香甜,产量高,防衰老、抗癌等多种生理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与产业化业主的青睐。本文以2018~2019年度国家联合鉴定重庆点试验的10个叶菜甘薯品种为研究对象,在对采收期间的茎尖农艺性状和茎尖各部位三大功能性物质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进行测定的基础上,分析其茎尖产量构成特点及其与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茎尖三大功能性物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在部位间、品种间差异、采收期间稳定性,叶片绿原酸含量与其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三个关键酶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以期为今后叶菜甘薯品种的产量与品质的选育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方差分析表明供试的10个叶菜甘薯品种的茎尖产量、茎尖各部位鲜质量占比、茎尖21个农艺性状以及茎尖的三大功能性物质多酚、总黄酮、绿原酸含量均受环境因素和基因型的极显着影响,其中与叶柄相关的性状主要受基因型影响,而其余的性状及含量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2.茎尖21个农艺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柄的长短与叶片的空间形态布局合理与否、茎尖整体生长良好与否密切相关,是影响茎尖产量的重要部位。通过运用加减符号判别、主成分分析以及隶属函数分析法对茎尖21个农艺性状的分析表明10个叶菜甘薯品种茎尖农艺性状各有特点,本文首次提出将叶菜型甘薯品种划分出叶型(桂薯菜14-7、阜菜13-14)、柄型(黔菜薯2号、福薯7-6)、茎型(湘菜薯3号、福菜薯25)、分枝型(EC15、海大7798)和交叉型(广菜薯7号、薯绿2号)五种类型。柄型叶菜甘薯品种茎尖产量相对较高、叶型叶菜甘薯品种产量相对最低。3.两年12次采收期的10个叶菜甘薯品种各个部位及茎尖整体的三大功能性物质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分析表明在叶片间和茎尖整体间的变异系数接近一致,各部位的含量以及对茎尖整体含量的贡献比例普遍呈现为叶片>茎>叶柄,叶片中的含量极显着高于茎和叶柄,是影响茎尖功能性物质含量的重要部位。茎尖整体和叶片中的三大功能性物质含量与叶片、叶柄的干物质含量存在的极显着正相关性表明除叶片外,叶柄也是影响茎尖功能性物质含量的重要部位。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相互之间存在的极显着正相关性表明总黄酮与绿原酸含量较高时,多酚含量也较高。10个叶菜型品种中,福菜薯25、广菜薯7号、薯绿2号、海大7798和黔菜薯2号各个部位的功能物质的含量相对较高,广菜薯7号、桂薯菜14-7、海大7798和黔菜薯2号的茎尖各个部位及茎尖整体中三大功能物质的含量在采收期的稳定性相对较好。4.叶片绿原酸含量与抗氧化活性能力EC50值的相关性表明绿原酸含量与EC50值普遍呈现出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说明绿原酸含量越高,EC50值越低,其抗氧化活性的能力越强。整体来看,绿原酸合成途径中Ib PAL、Ib C3H和Ib HCT三个关键基因在采收期间和品种间的相对表达量与绿原酸含量的相关性表现不一致,有的呈现正相关性,有的呈现负相关性,说明绿原酸在茎尖的积累不只限于合成途径,还与其在甘薯不同部位间的运输有关。结论:叶柄是影响品种间茎尖产量差异的重要构成部位,叶菜甘薯品种可分为叶型、柄型、茎型、分枝型和交叉型五种类型,柄型品种茎尖产量相对较高、叶型品种相对最低;叶片和叶柄及其干物质含量是影响茎尖整体和各个部位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的重要部位和因素,功能物质(本文以绿原酸为代表)含量与其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显着正相关;10个品种中,柄型品种黔菜薯2号是茎尖产量高、功能成分含量高且采收期较为稳定的综合性较好的品种。
徐燕[2](2020)在《冀东地区主栽甘薯品种茎尖脱病毒及组织培养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冀东地区推广种植的甘薯品种病毒病发生严重,特别是主要种植的淀粉型品种卢选1号受病毒病危害严重,减产30%以上,使当地甘薯生产受到极大影响。本文对甘薯茎尖脱毒技术、脱毒苗检测技术、快繁技术进行研究,旨在为冀东地区生产脱病毒甘薯种苗提供技术保障。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用2%NaClO对甘薯茎段消毒515 min,观察其茎尖污染率、死亡率、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烟薯25、卢选1号与北京553分别用2%NaClO消毒9min、13 min、11 min污染率最低,成苗率最高。2以甘薯茎尖分生组织为培养对象,筛选出适合外植体生长的激素配方,适合烟薯25、卢选1号与北京553最佳培养基分别是MS+1.5 mg/L 6-BA+0.1mg/L IBA、MS+1.0 mg/L 6-BA+0.1 mg/L IBA、MS+1.0 mg/L 6-BA+0.5 mg/L IBA3共检测323个样品,其中脱毒苗有195株,血清学检测SPFMV的脱毒率为63.42%。不同品种间脱毒效果有一定差异,卢选1号的脱毒率为46.39%,烟薯25的脱毒率为88.30%,北京553的脱毒率为55.56%。4本研究中利用常规秧苗的茎尖进行脱毒,其脱毒率为37.25%,而经过一个月高温的甘薯苗剥离茎尖,脱毒率为71.43%,脱毒效果明显比不经过高温的好。5通过对品种间的植株相关性状的调查,卢选1号的株高最高,达到3.64cm;北京553次之,株高为2.56 cm;烟薯25最低,为2.27 cm。卢选1号与烟薯25之间的株高差异显着,卢选1号与北京553之间的株高达到显着差异。卢选1号的节间最长,达到0.66 cm;北京553次之,节间为0.38 cm;烟薯25最短,为0.33 cm。卢选1号与烟薯25之间的节间差异显着,卢选1号与北京553之间的节间达到显着差异。卢选1号的生根数最多,达到5.98;北京553次之,生根数为5.56;烟薯25最少,为5.25。卢选1号与烟薯25之间的生根数有差异显着性。
付国召[3](2019)在《甘薯良种‘龙薯九号’脱毒苗的繁殖及结薯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甘薯品种‘龙薯九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组培、水培繁殖体系与试管薯诱导及大田结薯的内容。组培中主要探索了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及丛芽诱导的最佳配方;水培试验探索了脱毒苗水培繁殖专有营养液配方并与常规配方进行比较验证;试管诱薯,分别用MS固体培养基和珍珠岩作为基质研究了昼夜温差、PP333及NAA对试管薯诱导的影响;大田结薯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水平对‘龙薯九号’产量的影响。最终试图建立‘龙薯九号’脱毒苗、脱毒薯的生产体系,为甘薯的优质高产提供技术参考。结果如下:(1)组培研究中得到1/2 MS+NAA 0.1 mg/L+6-BA 1 mg/L+GA3 0.2 mg/L对茎尖分生组织平均出芽率、平均生根率和成苗率的效果最好。第一次丛芽诱导最佳配方为1/2MS+6-BA 2 mg/L+NAA 0.2 mg/L,第二次丛芽诱导在第一次最佳配方基础上加入了不同浓度的AgNO3,发现AgNO3对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有促进分化的效果,并且提高了脱毒苗的质量,但对茎段丛芽的诱导效果不明显。(2)水培试验中以仅含大量与微量的MS液体培养基作为甘薯脱毒苗无土栽培的水培溶液,定期取样检测溶液中元素含量并记录地上部的形态变化,根据两者的相关性探索出一种脱毒苗繁殖的水培配方,并与MS和其他通用水培配方作验证对比,结果发现二倍新配方对于水培繁殖最为有利。(3)脱毒苗结薯研究包括试管诱薯与大田结薯两部分,其中在试管薯诱导前期以MS固体培养基为基质,研究PP333及昼夜温差对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发现在15/25℃的昼夜温差下,MS+6-BA 1 mg/L+NAA 0.2 mg/L+PP333 200 mg/L+琼脂5.8 g/L+蔗糖30g/L(pH 5.8)效果最显着。试验后期以珍珠岩作为基质,使用1/2霍格兰和阿农通用配方培养,研究NAA对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发现NAA能够有效促进试管苗根系膨大,其中以6-BA 1 mg/L+PP33333 200 mg/L+NAA 3 mg/L(pH 5.8)效果最佳。大田结薯试验中在N、P施用量相同的基础上设0、215、322、429 kg/hm2四个施钾水平。结果表明,施钾可增加甘薯茎蔓长度、茎节长度、总分枝数,并且增加了单薯重,提高了产量,最终筛选出最佳施肥量为215 kg/hm2。
孙言博[4](2019)在《海南主栽甘薯品种再生体系的优化及外植体微生物群落特征》文中认为甘薯(Ipomoea batatas)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用块根作物,菜用型甘薯产品近年来逐渐走向餐桌,其作为甘薯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中国南方地区稳定发展,然而甘薯病毒病严重制约甘薯产业的发展,每年因病毒病造成的减产高达40%。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地生产优质无毒的种苗是甘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甘薯组织培养中,由于次生代谢产物氧化而引起的褐变,以及微生物造成的污染是甘薯的组织培养的两大难题。植物微生物群落中的部分微生物会引起的组织或幼苗污染,尚有部分微生物对提高农林业产量和植物抗病能力有潜在利用价值。本研究以海南主栽甘薯品种心香、广薯87、川山紫、宁紫薯、薯绿一号、高系14和三角宁为原材料,首先从外植体的选择、不同消毒方案、培养基配方和防褐化剂筛选等环节入手,建立起一套适合热带地区主栽甘薯品种的脱毒快繁最优化再生体系;其次,将传统的分离培养技术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全面揭示甘薯茎尖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以期确定甘薯外植体材料携带的病原及有益微生物的身份信息。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部位外植体比较的结果表明,侧芽增殖率与存活率最高;在不同的外植体消毒处理中,依次用75%酒精消毒60秒,2%次氯酸钠消毒15分钟,以及0.1%氯化汞消毒15分钟的污染率最低;最佳的生根培养基配方为:MS+0.05mg/L NAA+0mg/L 6-BA+0.1 mg/L GA3;茎长生长最快的培养基配方为MS+0.1 mg/L NAA+1mg/L6-BA+0.5mg/LGA3;茎加粗生长最快的培养基配方为:MS+0.1 mg/L NAA+1.5 mg/L6-BA+0 mg/LGA3;鲜重、干重增长最快的培养基配方为:MS+0.1 mg/L NAA+1.5 mg/L6-BA+0.5 mg/LGA3。在培养基中加入5-6g/L硫代硫酸钠和1.25g/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能有效地抑制外植体的褐变。2.传统平板划线法从甘薯组培污染菌中分离得到6个不同种属的真菌,其中枝孢属(Cladosporium)、镰孢属(Fusarium)和Edenia属为甘薯苗内携带的内生真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平脐蠕孢属(Bipolaris)和间座壳属(Diaporthe)为污染杂菌。3.高通量测序的结果表明,甘薯茎尖的核心微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极高,检测到的真菌、细菌、古菌OTUs数分别为13423,733,和9463个。核心微生物群落中,优势的真菌包括 Fusarium、Alternaria、Cladosporium、Edenia 和 Acremonium 等,优势的细菌有Sphingomonas,Aureimonas和Curtobacterium 等,且优势真菌中 Fusarium、Cladosporium和Edenia可通过传统培养法分离甘薯组培污染杂菌得到。4.不同地区的甘薯茎尖微生物群落物种组成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海口地区甘薯茎尖真菌群落中优势种为Fusarium(镰刀菌属)、Edenia属和Cladosporium(枝孢属)而桥头地区为Edenia。茎尖的细菌群落中,海口地区的优势种为Rhizobium(根瘤菌属)、Methylobacterium(甲基杆菌属)和Sphingomonas(鞘脂单胞菌属),而海头和新洲地区为Pantoea。本研究创立了一套适合海南热带地区主栽甘薯品种的组培再生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揭示了甘薯茎尖核心微生物群落的物种身份信息,为进一步针对具体的病原微生物采取精准、有效的外植体消毒措施奠定基础;此外,本研究揭示的非病原微生物的详细物种组成,还将为甘薯后续栽培生产中有益共生微生物的高效筛选、以及科学合理利用奠定基础。
沈公威,王公仆,胡良龙,袁建宁,王叶萌,吴腾[5](2019)在《甘薯菜用茎尖收获装置发展概况与展望》文中提出甘薯菜用茎尖收获装备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菜用甘薯发展的主要技术瓶颈。目前,甘薯菜用茎尖的收获方式主要采用人工采摘,工作效率低、劳动成本高、采收标准不便统一等问题突显。为此,在分析菜用甘薯发展概况以及菜用茎尖收获农艺的基础上,阐述国内外甘薯菜用茎尖收获装备发展现状和可以借鉴的茶叶收获、茎叶类蔬菜收获等相关成熟技术,研究得出农机与农艺配合的重要性,分析菜用茎尖收获装备亦可用作甘薯育苗时剪苗的技术途径,提出甘薯菜用茎尖收获装备发展展望。
覃华勇[6](2018)在《菜用甘薯水培品种与营养液配方筛选及水培与土培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为选出适合菜用甘薯水培的营养液配方,本论文以47129等4个菜用甘薯品种为材料,对其在日本田园营养液配方等6种营养液配方下表现进行了对比,同时对菜用甘薯在水培及土壤栽培下的经济性状及营养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日本田园营养液配方和Hoagland营养液配方适合菜用甘薯水培栽培,采用这两种配方的营养液培养,菜用甘薯的根系鲜重、最大根长、根系活力、茎尖产量、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均优于另4种营养液配方。(2)在水培栽培条件下,供试的4个菜用甘薯品种中,湘菜薯2号和47129的根系鲜重、最大根长、根系活力、茎尖产量及可溶性糖显着高于另两个品种,适合水培栽培。(3)与传统的土壤栽培相比较,水培条件下菜用甘薯的茎尖长度增加、节间距增大、含水量升高、茎变细、茎分枝数变少;茎尖产量、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硝酸盐含量分别提高15.38%、14.00%、13.27%,均与土壤栽培达到了显着差异。且硝酸盐含量远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崔强旺[7](2018)在《菜用甘薯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抗寒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引进及自选的13个优质的菜用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湖南地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然后对菜用甘薯抗寒特性及快速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合在湖南地区栽培的菜用甘薯品种,获得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13个菜用甘薯品种分别在2年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了宁菜薯3号、福薯18、福薯10号、福薯7-6、CH-2等5个适合在湖南地区推广种植的菜用甘薯品种。这5个品种腋芽萌发好、萌发块、嫩茎尖产量高、适口性好,抗黑斑病、薯瘟病及病毒病能力较强。(2)菜用甘薯茎尖产量与嫩茎粗度、叶柄长度呈正相关,与嫩茎尖长度,节间距呈负相关。由此我们认为菜用甘薯高产的长势长相为:嫩茎尖长度范围为6.80cm7.56cm,嫩茎尖节间距范围为1.43cm1.97cm,叶柄长度范围为1.43cm1.97cm,茎尖粗度范围为3.60mm4.34mm。(3)抗寒性较强的菜用甘薯,受低温胁迫后,其POD活性增加速度快、活性强、酶活力持久,SOD活性高,S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幅度相对较小。这可能是菜用甘薯抗寒性较强的原因之一。(4)泥炭土适合做菜用甘薯种苗快速繁殖的基质,宁菜薯3号的快速繁殖成活率最高。
杨汉,黄志谋,刘伟,马志强,杨新笋[8](2017)在《中国菜用甘薯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菜用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的特点、育种现状、栽培技术、加工利用等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广阔的产品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徐飞,曹清河,袁起,李勇,王庆美[9](2015)在《茎尖菜用甘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文中指出概述了茎尖菜用甘薯的营养价值、生产品种、栽培模式、生产管理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现状。在栽培模式上,茎尖菜用甘薯既可垄作也可畦作,既有露地也有保护地设施栽培等多种形式并存,传统栽培方式仍占主导地位。茎尖菜用甘薯产业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开发前景。应加强优质专用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及保鲜储藏和加工利用等环节的工作,尤其要突破传统栽培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甘薯菜用茎尖生产工厂化、标准化。
李欢,陆国权[10](2015)在《甘薯无土培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甘薯(Ipomoea batatas)是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具地下块根,原产于热带中美洲,是中国重要的旱粮作物,并有鲜食、菜用、观赏等多种类型。随着无土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甘薯栽培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综述了甘薯无土培育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包括甘薯水培模式以及国内外有关甘薯水培的研究内容,阐述了无土培育体系在甘薯育苗、繁种、生产、绿化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了甘薯无土培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二、甘薯茎尖生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薯茎尖生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叶菜型甘薯茎尖产量构成及功能物质的基因型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甘薯品种的类型 |
1.2 甘薯茎尖与叶菜型甘薯品种 |
1.2.1 茎尖主要营养成分 |
1.2.2 甘薯茎尖的保健与利用价值 |
1.3 叶菜甘薯育种与产业化 |
1.4 叶菜甘薯茎尖产量性状研究进展 |
1.5 植物体内抗氧化剂的研究意义与评价方法 |
1.5.1 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意义 |
1.5.2 天然抗氧化活性的体外评价方法 |
1.6 植物体内绿原酸合成途径及关键酶基因研究现状 |
1.6.1 植物体内绿原酸合成途径 |
1.6.2 绿原酸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研究现状 |
1.7 问题的提出 |
第2章 绪论 |
2.1 本研究背景及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与仪器试剂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1.3 试剂盒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田间试验设计及其概况 |
3.2.2 供试材料茎尖田间取样、农艺性状调查与测定 |
3.2.3 茎尖各部位干物质含量测定及干粉样品制备 |
3.2.4 茎尖各部位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样液制备及含量测定 |
3.2.5 茎尖醇溶提取液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3.2.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相对表达量 |
3.3 数据处理及其所用软件 |
3.3.1 茎尖农艺性状 |
3.3.2 茎尖叶片、叶柄、茎质量占比和干物质含量 |
3.3.3 茎尖各部位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 |
3.3.4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鲜基EC50 值 |
3.3.5 相对基因表达量 |
3.3.6 隶属函数与主成分分析方法 |
3.3.7 数据处理软件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叶菜甘薯茎尖产量及方差分析 |
4.2 叶菜甘薯茎尖及各部位干物质含量 |
4.3 叶菜甘薯茎尖产量构成特点 |
4.3.1 茎尖各部位鲜质量占比的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
4.3.2 21 个农艺性状品种间平均值及品种类别 |
4.3.3 21 个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和部分性状的多重比较 |
4.3.4 茎尖产量、茎尖质量、叶柄长度与其它20 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
4.3.5 21 个农艺性状的隶属函数分析与综合评价Ki值 |
4.3.6 21 个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得分Yi值 |
4.4 茎尖及各部位多酚、总黄酮、绿原酸含量的分析 |
4.4.1 各部位多酚、总黄酮、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
4.4.2 多酚、总黄酮、绿原酸含量的三因素方差分析 |
4.4.3 多酚、总黄酮、绿原酸含量在部位间的多重比较 |
4.4.4 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在品种间的差异性 |
4.4.5 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在采收期间的稳定性 |
4.4.6 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的含量相关性分析 |
4.5 茎尖叶片醇溶提取液ABTS~+清除能力 |
4.5.1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EC50 值在采收期间和品种间的差异 |
4.5.2 ABTS~+清除能力 EC50 值与绿原酸含量的相关性 |
4.6 茎尖叶片绿原酸代谢Ib PAL、Ib HCT和 Ib C3H基因相对表达量 |
4.6.1 3 个基因相对表达量在采收期间变化及其品种间差异 |
4.6.2 3 个基因相对表达量在采收期间的相关性 |
4.6.3 3 个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绿原酸含量的相关性 |
第5章 讨论与分析 |
5.1 茎尖产量构成及其农艺性状分析 |
5.2 茎尖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在部位间、品种间和采收期间的差异 |
5.3 茎尖多酚、总黄酮和绿原酸含量的相关性 |
5.4 茎尖醇溶提取液抗氧化性及其与绿原酸含量的相关性 |
5.5 绿原酸代谢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分析及其与绿原酸含量的相关性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和取得科学成果 |
致谢 |
(2)冀东地区主栽甘薯品种茎尖脱病毒及组织培养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甘薯及甘薯的病毒病 |
1.2 甘薯组织培养的发展 |
1.3 甘薯脱毒的生物学原理 |
1.4 甘薯脱毒技术的发展 |
1.4.1 热处理脱毒技术 |
1.4.2 茎尖培养脱毒法 |
1.4.3 植物茎尖超低温技术 |
1.4.4 热处理结合茎尖脱毒 |
1.4.5 化学处理 |
1.5 脱毒苗的检测 |
1.5.1 目测法 |
1.5.2 指示植物法 |
1.5.3 血清法 |
1.5.4 电镜检测法 |
1.5.5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
1.6 影响脱毒效果的因素 |
1.6.1 茎尖大小 |
1.6.2 预处理对茎尖脱毒的影响 |
1.6.3 培养基配方对茎尖脱毒的影响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甘薯块根壮芽的培养 |
2.2.2 外植体的表面消毒 |
2.2.3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激素配比 |
2.2.4 热处理 |
2.5 培养条件 |
2.6 甘薯病毒病检测 |
2.7 不同品种甘薯脱毒苗的快速繁殖 |
2.8 移栽 |
2.9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的消毒时间下的茎尖消毒效果 |
3.2 6-BA与IBA不同浓度的组合对茎尖组织分化芽的影响 |
3.2.1 6-BA与IBA对甘薯不同品种茎尖诱导分化率的影响 |
3.2.2 6-BA和IBA对不同甘薯品种成苗率的影响 |
3.2.3 不同品种茎尖成活率及成苗率的比较 |
3.3 DAS-ELISA病毒检测 |
3.3.1 不同品种茎尖组培苗的脱毒效果 |
3.3.2 高温处理对卢选1号脱毒效果的影响 |
3.4 不同品种试管苗植株性状差异 |
第四章 讨论 |
4.1 甘薯茎尖培养适宜的消毒时间 |
4.2 甘薯茎尖培养适宜培养基的选择 |
4.3 病毒检测 |
4.4 不同甘薯品种试管苗植株相关性状 |
第五章 结论 |
5.1 甘薯茎尖培养适宜的消毒时间 |
5.2 甘薯茎尖培养适宜培养基的选择 |
5.3 不同品种茎尖组培苗的脱毒效果 |
5.4 高温处理对卢选1号脱毒效果的影响 |
5.5 不同甘薯品种试管苗植株性状的差异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论文受资助情况 |
附录1 试验过程的图片 |
附录2 MS培养基母液配方 |
附录3 DAS-ELISA检测甘薯茎尖脱毒SPFMV的 OD450 |
致谢 |
(3)甘薯良种‘龙薯九号’脱毒苗的繁殖及结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甘薯病毒病及脱毒技术 |
1.2.2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及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
1.2.3 脱毒苗病毒检测及优良株系评选 |
1.2.4 甘薯脱毒苗的繁殖 |
1.2.5 脱毒苗结薯研究 |
1.3 研究切入点 |
第二章 组培快繁研究 |
2.1 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 |
2.2 试验设计 |
2.2.1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
2.2.2 病毒检测 |
2.2.3 丛芽诱导试验 |
2.2.4 生根培养与炼苗移栽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测定指标 |
2.3.2 病毒检测 |
2.3.3 丛芽诱导测定指标 |
2.4 数据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
2.5.2 再生苗的病毒检测 |
2.5.3 丛芽诱导 |
2.5.4 脱毒苗的移栽成活 |
2.6 讨论 |
2.6.1 6-BA对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影响 |
2.6.2 6-BA对丛芽诱导的影响 |
2.6.3 AgNO_3 对丛芽诱导的影响 |
2.7 结论 |
第三章 水培繁殖研究 |
3.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2.1 水培配方的获得 |
3.2.2 水培配方验证与对比 |
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3.1 水培配方的探索 |
3.3.2 水培配方验证与对比 |
3.4 数据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水培配方的获得 |
3.5.2 水培配方验证与对比 |
3.6 讨论 |
3.6.1 新配方元素含量与其他配方的分析比较 |
3.6.2 不同水培配方电导率的变化 |
3.6.3 不同水培配方对地上形态的影响 |
3.6.4 不同水培配方对脱毒苗鲜重与干重的影响 |
3.6.5 不同水培配方对脱毒苗叶绿素的影响 |
3.6.6 不同水培配方对脱毒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3.7 结论 |
第四章 脱毒苗的结薯研究 |
4.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4.2 试验设计 |
4.2.1 试管诱薯 |
4.2.2 不同施钾水平对大田结薯的影响 |
4.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3.1 试管薯诱导 |
4.3.2 不同施钾水平对大田结薯的影响 |
4.4 数据分析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试管诱薯 |
4.5.2 大田结薯 |
4.6 讨论 |
4.6.1 PP_(333)与昼夜温差对试管薯诱导及生长的影响 |
4.6.2 NAA对试管结薯的影响 |
4.6.3 施钾对甘薯大田生长的影响 |
4.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4)海南主栽甘薯品种再生体系的优化及外植体微生物群落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甘薯概况 |
1.1.1 甘薯生物学特性 |
1.1.2 甘薯营养价值 |
1.1.3 甘薯产业发展状况与主要问题 |
1.2 植物组培快繁关健技术 |
1.2.1 外植体的取材部位 |
1.2.2 培养基中激素种类与浓度 |
1.2.3 次生代谢产物与褐变 |
1.2.4 微生物污染与外植体消毒方式 |
1.3 植物微生物群落的潜在利用价值 |
1.4 本研究主要内容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甘薯品种 |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3 实验选用的基本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不同部位外植体组培生长对比实验 |
2.2.2 外植体的消毒方法优化实验 |
2.2.3 培养基配方的优化实验 |
2.2.4 防褐化剂的筛选实验 |
2.2.5 甘薯组培过程中污染菌的分离与鉴定 |
2.2.6 高通量检测甘薯茎尖微生物群落 |
2.2.7 群落影响因子的比较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外植体的选取对组培的影响 |
3.2 消毒方案对存活率的影响 |
3.3 培养基配方对外植体生长的影响 |
3.4 不同防褐化剂的效果 |
3.5 平板划线法污染菌的分离鉴定 |
3.6 基于高通量检测的甘薯茎尖共生微生物多样性 |
3.6.1 物种累积曲线 |
3.6.2 真菌 |
3.6.3 细菌 |
3.6.4 古菌 |
3.7 群落影响因子 |
3.7.1 品种对真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7.2 品种对细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7.3 地点对真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7.4 地点对细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7.5 表面消毒对真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7.6 表面消毒对细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再生体系的优化 |
4.2 微生物群落 |
4.3 甘薯茎尖微生物群落影响因子 |
5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甘薯菜用茎尖收获装置发展概况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内菜用甘薯种植概况 |
1.1 菜用甘薯概况 |
1.2 菜用甘薯种植农艺要求 |
2 国内甘薯菜用茎尖收获装备的发展现状 |
3 国外甘薯菜用茎尖收获装备发展现状 |
4 可借鉴相关技术 |
4.1 茶叶收获机 |
4.2 茎叶类蔬菜收获机 |
4.2.1 芦蒿收获机 |
4.2.2 鸡毛菜收获机 |
5 甘薯种苗收获 |
5.1 甘薯种苗的栽培特点 |
5.2 用苗特点 |
5.3 采收要求 |
6 发展展望 |
6.1 操作灵活简便 |
6.2 产品轻量化降低成本 |
6.3 提高环境适应性 |
6.4 提高智能化水平 |
7 结论 |
(6)菜用甘薯水培品种与营养液配方筛选及水培与土培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甘薯概述 |
1.2 菜用甘薯 |
1.2.1 菜用甘薯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 |
1.2.2 菜用甘薯的研究现状 |
1.3 水培栽培技术 |
1.3.1 国内外水培技术的发展 |
1.3.2 我国常见的水培方式 |
1.3.3 水培营养液 |
1.3.4 水培蔬菜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菜用甘薯水培品种及其营养液配方优选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器材 |
2.1.3 试验时间及地点 |
2.1.4 试验设计 |
2.1.5 指标测定 |
2.1.6 测定方法 |
2.1.7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营养液配方对菜用甘薯根系鲜重的影响 |
2.2.2 营养液配方对菜用甘薯品种根长的影响 |
2.2.3 营养液配方对菜用甘薯根系活力的影响 |
2.2.4 营养液配方对菜用甘薯鲜嫩茎尖产量的影响 |
2.2.5 营养液配方对菜用甘薯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2.2.6 营养液配方对菜用甘薯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2.7 菜用甘薯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小结 |
2.3.2 讨论 |
第3章 菜用甘薯两种栽培方式的比较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时间及地点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测定项目 |
3.1.5 测定方法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培对菜用甘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3.2.2 水培对菜用甘薯营养品质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小结 |
3.3.2 讨论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全文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菜用甘薯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抗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菜用甘薯概述 |
1.2 菜用甘薯品种选育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3 菜用甘薯栽培技术研究 |
1.4 菜用甘薯越冬保苗及抗寒性研究 |
1.5 菜用甘薯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
1.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菜用甘薯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比较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时间及地点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农艺性状观察及产量测定方法 |
2.1.5 营养成分测定方法 |
2.1.6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形态特征的观察 |
2.2.2 农艺性状比较及其相关性分析 |
2.2.3 茎尖经济性状比较 |
2.2.4 营养成分的比较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菜用甘薯抗寒性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仪器与试剂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指标测定及方法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菜用甘薯塑料大棚越冬试验 |
3.2.2 低温胁迫对菜用甘薯生理生化特性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菜用甘薯快速繁殖基质的比较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记录与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基质对菜用甘薯成活率及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2 不同菜用甘薯品种的成活率及根系生长发育比较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全文总结、创新之处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与讨论 |
5.2 创新之处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中国菜用甘薯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茎尖菜用甘薯的特点 |
1.1 营养价值高 |
1.2 生长量大、生长期长 |
2 茎尖菜用甘薯育种 |
2.1 育种现状 |
2.2 育种方向 |
3 茎尖菜用甘薯栽培技术 |
3.1 选用高产优质的菜用甘薯品种 |
3.2 育苗方法 |
3.3 栽培技术 |
4 茎尖菜用甘薯的贮藏保鲜 |
5 茎尖菜用甘薯的加工利用 |
6 展望 |
(9)茎尖菜用甘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甘薯菜用茎尖的营养和保健功能 |
1.1甘薯菜用茎尖的营养价值 |
1.2甘薯菜用茎尖的保健功能 |
2甘薯菜用茎尖的加工利用 |
3茎尖菜用甘薯的栽培 |
3.1品种 |
3.2栽培方式 |
3.3管理 |
3.4经济效益 |
4问题与建议 |
4.1存在的问题 |
4.2产业发展建议 |
(10)甘薯无土培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甘薯无土培育模式的研究进展 |
2国外甘薯无土培育的研究概况 |
3国内甘薯无土培育的研究概况 |
4甘薯无土培育的应用现状 |
4.1培养“甘薯树”,提高产量 |
4.2菜用甘薯茎尖的生产 |
4.3薯芽菜的生产 |
4.4生产甘薯种苗 |
4.5家庭绿化 |
5甘薯无土培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
四、甘薯茎尖生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叶菜型甘薯茎尖产量构成及功能物质的基因型差异分析[D]. 黄雨. 西南大学, 2021(01)
- [2]冀东地区主栽甘薯品种茎尖脱病毒及组织培养关键技术研究[D]. 徐燕.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3]甘薯良种‘龙薯九号’脱毒苗的繁殖及结薯研究[D]. 付国召.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4]海南主栽甘薯品种再生体系的优化及外植体微生物群落特征[D]. 孙言博. 海南大学, 2019(07)
- [5]甘薯菜用茎尖收获装置发展概况与展望[J]. 沈公威,王公仆,胡良龙,袁建宁,王叶萌,吴腾.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9(03)
- [6]菜用甘薯水培品种与营养液配方筛选及水培与土培的对比研究[D]. 覃华勇.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
- [7]菜用甘薯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抗寒性研究[D]. 崔强旺.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
- [8]中国菜用甘薯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J]. 杨汉,黄志谋,刘伟,马志强,杨新笋. 湖北农业科学, 2017(17)
- [9]茎尖菜用甘薯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J]. 徐飞,曹清河,袁起,李勇,王庆美.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9)
- [10]甘薯无土培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 李欢,陆国权. 中国农学通报, 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