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敞开六个窗口 推进公开办税(论文文献综述)
邵杰[1](2020)在《泗水县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质量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区域间相互竞争的焦点之一。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吸引更多投资,构建良好的经济循环模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性的成长环境,并最终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财政税收、就业民生等众多方面,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意义重大。泗水县经济落后、资源匮乏,通过营商环境相关内容的研究,可以为今后经济发展提供目标和思路。论文通过文献研究,阐述了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营商环境、政府职能的概念和服务型政府、新公共管理等相关理论。经过调研与数据归纳,对泗水县营商环境现状及县政府营商环境相关工作采取的做法、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研究分析发现,泗水县在营商环境工作中仍存在许多不足:过度注重考核评分、缺少相关政策的宣传、队伍组织结构不完备、政策效果对经济运行助力微弱等。分析并归纳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领导人才机制不健全、政策法规执行力较弱、监管组织体系构建不完善、地方政府业务能力欠缺、资源匮乏等。论文选取了美国、上海、青岛、嘉祥县四个相关国家、城市的案例进行分析,在分析借鉴的基础上,从泗水县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探讨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路径,提出了建议加强政府人才队伍的培养、完善落实相关政策法规、改进监管组织体系、提升地方政府行政能力、高效利用县域资源等五个建议。
王书波[2](2020)在《县级税务部门执行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A区税务局为例》文中指出政府部门执行力水平是政策能否有效落实的前提,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和政府的公信力。自2006年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以来,执行力建设一直是我国政府持续关注的热点课题。税务部门作为重要的政府部门,肩负着筹集财政收入、调节市场经济、缩小贫富差距等重要职责,其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税务部门履行其职责的效果。县级税务部门作为税收工作的前沿阵地,其执行力的高低更是国家各项税收政策能否有效落地的关键。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基层税务部门执行力建设方面还存在执行刚性不足、执行力度不强、执行速度较慢、执行高度较低、执行效度不高等问题,难以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因此,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探讨基层税务部门的执行力提升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A区税务局为研究对象,以新公共服务理论、税收成本理论为指导,运用案例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在构建基层税务部门执行力建设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该区税务局执行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执行力提升的对策建议,对于A区税务局加强执行力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研究结果表明:A区税务局自合并以来,在执行力建设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执行刚性不足、执行力度不强、执行速度较慢、执行高度较低、执行效度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是A区税务局执行主体综合素质较差、执行客体参与程度不高、执行机制不够科学完善、执行资源利用水平较低、执行环境存在阻碍现象等导致。因此提升A区税务局执行力,应该提升执行主体素质能力,增强执行客体遵从能力,激发执行机制创造活力,提高执行资源利用效率,推进执行环境持续优化等多项策略。
钱伟建[3](2020)在《窗口基层税务员职业压力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北京市A办税大厅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些年来减税降费的深入推进以及2018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尤其是窗口基层税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任务、工作强度、工作节奏明显增大,使得窗口工作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情绪上的倦怠、工作态度上的焦躁等,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而且也影响了窗口公务员的形象,甚至影响了国家税收和政府的形象。结合在北京市A办税大厅工作经历,从窗口基层税务员的社会工作服务视角出发,以北京市A办税大厅窗口基层税务员为研究对象,将窗口基层税务员面临的职业压力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文献、问卷、访谈等研究方法,发现新政策的学习与落实、纳税人的不理解甚至投诉等因素加剧了窗口税务员的工作压力。长期的压力困扰,致使其产生精神紧张、情绪焦躁、厌倦工作,试图离职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工作状态,加剧了征纳矛盾等。在理性情绪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优势视角理论的指导下,针对窗口税务员职业压力问题及需求,综合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专业方法培养窗口税务员正确的职业观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协助窗口税务员以优势视角看待自己,增强其对抗压力的信心等,有效的舒缓了紧张情绪。最后,针对介入过程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加强业务培训和心理疏导、注重减负和释压、加强宣传等合理化建议,为更好地缓解窗口基层税务员的职业压力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陈浩[4](2019)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的是:如何构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即如何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和高水平贸易规则,构建具有世界最高开放形态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使其成为引领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引擎。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界定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概念,明确货物、资本、人员自由流动的原则,通过要素禀赋、全球价值链等理论找到自由贸易港能够聚集国内外优质要素的经济学寓意。本文的应用价值在于:通过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他海关特殊区域的比较以及对中国香港、迪拜、新加坡、汉堡、利物浦等成熟自由贸易港经验和世界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的梳理,探索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差异化发展的模式,重点提出海南建设服务贸易型自由贸易港的路径,探索金融、大宗商品、内陆等不同类型自由贸易港模式。本文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本文沿着“提出问题——理论研究——提出观点--经验借鉴——实践探索—归纳观点”的思路开展研究。研究内容共由七章构成:第一章是“导论”,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等内容。本章内容属于提出问题部分。第二章是“自由贸易港理论基础”,通过要素禀赋理论、“守夜人”、“凯恩斯主义”、“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公共产品等基础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成长阶段、政府管制理论、全球价值链、新制度经济学等方面试图探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经济学基础。本章内容属于理论研究部分。第三章是“自由贸易港分析”,界定自由贸易港主要特点和“中国特色”的具体体现,以及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区别。本章内容属于提出观点部分。第四章是“全球着名自由贸易港的成熟经验”,通过梳理汉堡、利物浦等“转口贸易型”自由贸易港和中国中国香港、迪拜、新加坡等“综合服务型”自由贸易港的发展历程,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借鉴。第五章是“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和制度经验分析”,介绍TPP、CPTPP、欧盟海关一体化、欧日经济伙伴协定和中国智利自贸升级协定相关情况,为中国自由贸易港建设树立国际标准,争取建设成为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第四和第五章的内容属于经验借鉴。第六章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路径”,从推动消费、服务业、营商环境、金融开放、房地产、人员流动等方面重点探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特点,并浅谈其他内陆型、战略型和特殊功能型自由贸易港的构想设计。本章内容属于实践探索部分。第七章是“结论与讨论”,归纳本文研究形成的结论性观点,探讨本文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对该领域研究提出构想。本章内容属于归纳观点部分。本文认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意义重大。一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亲自部署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下我国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创新举措,也是我国改革进程的必然。二是从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先进经验来看,自由贸易港是全球开放程度最高、货物服务人员高度自由流动的地区,但也存在发展腹地狭窄、本地产业薄弱、政府角色弱化等缺陷。三是从经济学上讲,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和准入壁垒,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政策、规划和法治引导市场行为,避免市场失灵。此外,还要发挥制度设计优势,提高改革效应。四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要特色化发展,既要借鉴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迪拜等自由贸易港成熟经验,又要支持海南根据自身特色建设服务型自由贸易港,因地制宜推动制度创新实现最高水平的开放。本文创新点一是提出如何发挥自由贸易港的“中国特色”。主要特点包括制度设计更为灵活、以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制度创新为核心、注重发挥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坚持政府积极作用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发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以及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等;二是通过分析逆全球化的原因,提出全球价值链既体现经济价值,又兼顾社会价值。所以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既要围绕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通过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创造全球最优的营商环境,为中国企业乃至全球企业深度参与国际价值链提供制度保障,提升经济活动的效率,也要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全球市场的单一化分割,破除行政垄断和资本垄断,推动全球价值链向着普惠、共享的方向改革,体现制度优越性保障公平;三是梳理TPP等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的相关内容,提出中国自由贸易港要对标国际规则和标准,不仅要实现货物、资本、人员便利化流动,更要推动信息化革命带来的全球数据自由流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谭雅璐[5](2020)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成都市成华区税务行政审批改革的案例研究》文中指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行政审批制度逐渐在我国完善并在我国开始实施。行政审批作为政府对经济发展及经济行为的有效管理手段,一直以来规范和引导着经济体制,在推动国民经济高水平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加快,政府职能为跟随市场经济的脚步,需要各级政府持续深化改革,此时原有的行政审批制度由于其繁琐的审批过程、复杂的资料报送对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限制和阻碍的负面作用,市场主体的活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市场和政府的分工不再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党的十八大后,我国各级政府针对一直以来的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问题,提出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的升级改革,减少政府对市场主体的微观管理、直接干预,将重心向加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转移。税务部门是国家管理和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部门之一,在全国行政审批改革的浪潮下,国家税务总局开始提出加大力度进行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而“放管服”改革对行政审批改革方向和成效在“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提升服务”方面有更新的要求,行政审批改革作为“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其改革成效直接关系到“放管服”改革的成败。本文从“放管服”视角以成华区税务行政审批改革为例,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管制理论为理论基础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根据成华区税务行政审批改革的实际情况,全面地阐述了成华区税务行政审批改革的进程,揭示在改革前后遇到的困境,并从“放管服”视角发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符合“放管服”改革要求的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理论建议,提升基层税务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优化辖区内营商环境。在最后给出的进一步符合“放管服”改革要求,推行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建议,给出的理论性建议包括:一、完善行政审批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建设;二、完善行政审批改革政策落实与反馈机制;三、优化管理模式推进税源管理制度改革;四、完善行政审批的后续风险监督机制。提出的实践性建议包括:一、持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二、加强税务机关内控监督及绩效管理;三、全方位推动信息化税收平台建设;四、拓展事中事后风险指标建设;五、多种途径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六、优化干部队伍行政审批业务水平;七、培养纳税人遵从意识。
黄睿[6](2019)在《环境“抢先跑”,营商才有道》文中提出前言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营商环境多达5次,是近几年来提及频次最高的一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2018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首个议题是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2018年7月1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部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确定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措施,以"一网通办"更加便利
林雪茹[7](2019)在《互联网+环境下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税收信息化是在税收管理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各种税收信息资源,推进税务业务重组、流程再造和文化重塑的综合过程,是彰显税收管理新理念新文化、践行以纳税人为中心的工作宗旨、实现税务管理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因此,在当今互联网+环境下,运用“互联网+税务”思维,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做好税收信息化工作,有利于推进税收管理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加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民族地区的政治安全、经济发展、民族和谐和社会稳定。基于此,本文以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为研究主题,基于互联网+环境视域,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对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完善通辽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措施。本文“导言”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状况,论述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提出了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一章“相关概念和理论阐释”界定了“互联网+”、“互联网+税务”、税收信息化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等概念,阐释了服务型政府理论、纳税遵从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与本文研究的关联性;第二章“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的现状”考察了通辽市蒙古族聚居现状,分析了通辽市税推进收信息化的体制机制、制度体系和基础建设,总结了当前通辽市税收信息化所取得的成就;第三章“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了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人才培养、监督考评等方面探讨了产生这些问题的诸多原因;第四章“区内外推进税收信息化的经验和启示”总结了内蒙古区内以及其他省区在“互联网+环境”下推进税收信息化的经验,指出了这些经验对推进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的借鉴意义;第五章“完善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互联网+环境下完善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结论”部分提出了通过本文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指出了本文的创新意义。本文研究对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理论研究,推动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马霄[8](2018)在《基层国税提升纳税服务质量的研究 ——以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国税部门是重要的政府执法部门,负责国家税收的征缴工作。纳税服务工作是税收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优质的纳税服务工作可以让纳税人更好的知晓、理解税收法律、税收制度、纳税程序等纳税项目,对保证国家税收的稳定性和充足性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税系统纳税服务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值得重视。本文选取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局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问卷法对所辖区内纳税人进行调查,并对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进行科学有效分析,发现目前基层国税机关纳税服务领域内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分别选取国内外多个优秀纳税服务案例进行研究,从中学习提升纳税服务质量的经验。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及纳税遵从理论为指导,认为对基层国税服务部门来说,要树立全面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加强办税服务厅秩序维护,优化实体办税服务;要加强政务公开和政策解读,做好“精准宣传”工作;加强税务人员的培训,打造一支优秀的纳税服务队伍;同时处理好纳税服务的投诉问题。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考虑,要设计好全国通用的纳税服务清单,明确办税事项及流程;要重视社会组织在纳税服务过程中的作用,做好税收信用平台与全国信用平台对接;加快电子税务局建设,促进“互联网+税务”融合;要鼓励各级税务机关开展符合自身条件的纳税服务领域内的创新;做好差异化宣传工作,营造和谐的征纳环境;要强化纳税服务考核机制建设。
郑锐丽[9](2017)在《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规范化研究》文中提出纳税服务规范化,是指对税务机关提供的纳税服务进行规范,形成统一标准,减少纳税服务的随意性和地区差异性,实现“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最大限度规范税务人”。推进纳税服务规范化,是税务机关转变职能,变“管理”为“服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纳税人满意度、提高纳税遵从度、降低征纳成本的重要措施。广州市地方税务局下辖12个区级地方税务局,设有办税服务厅共60个。在推进纳税服务规范化之前,全市各区没有统一设置专职的纳税服务部门,办税服务厅从属不同的部门,各个区负责纳税服务的部门及纳税服务流程也无法实现统一,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地区差异性,这使得纳税人在广州市内不同区之间办理相同涉税业务时,还要分别了解各个区的业务流程和具体要求,给纳税人带来了很大困扰,也增加了许多纳税服务投诉。在国家税务总局持续推进纳税服务规范化的大背景下,广州市地方税务局自2008年开始大力推进纳税服务规范化。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广泛收集相关研究文献及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的相关改革文件和工作报告,整理归纳出广州市地方税务局推进纳税服务规范化的五大措施,即统一办税服务厅建设标准、统一设立纳税服务分局、统一全市办税流程、统一各区业务办理标准、统一投诉处理机制;并结合访谈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总结出广州市地方税务局推进纳税服务规范化取得的成效,即初步实现纳税服务规范化、减少征纳双方成本、提高纳税人满意度;指出广州市地方税务局在推进纳税服务规范化进程中,仍存在办税流程设置不全面、电子办税服务厅规范缺位、各区的政策执行力度不一、办税流程更新不及时等政策设计和政策执行方面的问题;接着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探索其背后的原因;最后利用比较分析法,借鉴国内外纳税服务规范化的先进经验,从树立纳税服务规范化理念、健全完善纳税服务规范化制度、强化纳税服务队伍规范化建设、完善纳税服务规范化考核机制、创新技术支撑纳税服务规范化五个方面,提出对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规范化的完善建议,以期为广州市地方税务局进一步推进纳税服务规范化提供理论研究参考。
姜帆[10](2016)在《武汉市国税系统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构建以优质便捷为特征的现代纳税服务体系,是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税务机关的工作重心。当前,纳税人的基本属性、组织结构、行为特征逐渐多元化、复杂化,对税务机关政策落实是否到位、行政审批是否减少、办税是否快捷便利、纳税成本是否降低、办税程序是否规范文明等深层次纳税服务的需求亦呈现出差异化、个性化的趋势。由于税收征管力度和纳税服务手段受到时间、空间限制,已不能从根本上满足经济税源高速发展和纳税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新形势下,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分析研判本地区具体情况,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克服劣势,发挥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税收征管能力和拓展纳税服务空间,缩短时空跨度,化解征纳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以此来不断提高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从纳税服务制度、办税流程、信息化水平、综合化水平、纳税人权益保护、纳税信用建设六个方面阐述了武汉市国税系统纳税服务建设的现状,分析了武汉市国税系统纳税服务在服务理念、平台建设、社会合作、服务延伸等四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一是以客户合理需求为导向,通过纳税服务理念的升级、办税厅窗口模式的升级、管理和服务效率的升级,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二是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通过推广网上办税、联合办税、流程整合,减轻纳税人负担;三是以服务政府为目标,通过发挥中介作用、加强部门合作,提高服务质效;四是以改革创新为抓手,通过拓展个性化服务和探索有偿服务,满足纳税人多样化的需求。
二、敞开六个窗口 推进公开办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敞开六个窗口 推进公开办税(论文提纲范文)
(1)泗水县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营商环境 |
2.政府职能 |
(二)理论基础 |
1.服务型政府理论 |
2.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泗水县营商环境现状及工作成效分析 |
(一)泗水县营商环境现状分析 |
(二)泗水县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 |
1.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
2.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
(1)制定约束规范性政策法规 |
(2)制定奖励型政策法规 |
3.强化监督管理机制 |
(1)建设监督体系 |
(2)重视第三方评价 |
(3)全覆盖式走访调研 |
(三)泗水县营商环境工作考核省市排名分析 |
四、泗水县政府在开展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存在的问题 |
1.过度注重考核评分 |
2.缺少相关政策的宣传 |
3.队伍组织结构不完备 |
4.政策效果对经济运行助力微弱 |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领导人才机制不健全 |
2.政策法规执行力较弱 |
3.监管组织体系构建不完善 |
4.地方政府业务能力欠缺 |
5.资源匮乏限制区域发展 |
五、国内外政府对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实践与启示 |
(一)国外先进政府实践与启示 |
(二)国内各省市政府的实践与启示 |
1.省级层面(上海为例)实践与启示 |
2.市级层面(青岛市南区为例)实践与启示 |
3.县级层面(嘉祥县为例)实践与启示 |
(三)案例分析小结 |
六、泗水县政府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政府人才队伍的培养 |
1.人才引进 |
2.本地人才培养 |
3.培养营商环境工作专业人员 |
(二)完善落实相关政策法规 |
1.完善相关约束性政策法规 |
2.落实相关奖励型政策法规 |
(三)改进监管组织体系 |
1.设立行政审批监管机构 |
2.加强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 |
(四)提升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 |
(五)高效利用县域资源 |
七、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县级税务部门执行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A区税务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简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税务部门 |
(二)税务部门执行力 |
二、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税收成本理论 |
第三章 A区税务局执行力现状及问题 |
一、A区税务局基本情况 |
二、A区税务局执行力建设举措 |
(一)强化教育培训力度 |
(二)聚焦税收宣传热点 |
(三)严格落实监督机制 |
(四)加强数据利用水平 |
(五)大力培育税务文化 |
三、A区税务局执行力存在的问题 |
(一)执行刚性不足 |
(二)执行力度不强 |
(三)执行速度较慢 |
(四)执行高度较低 |
(五)执行效度不高 |
第四章 A区税务局执行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
一、执行主体综合素质较差 |
(一)组织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
(二)人员素质能力有待提高 |
二、执行客体参与程度不高 |
(一)纳税人参与意愿不强烈 |
(二)纳税人参与能力不均衡 |
三、执行机制不够科学完善 |
(一)内设部门权责不够明确 |
(二)征收管理方式手段落后 |
(三)纳税服务与需求不匹配 |
(四)执行过程缺乏有效监督 |
(五)绩效管理机制不够科学 |
四、执行资源利用水平较低 |
(一)人力资源存在结构问题 |
(二)数据采集利用分析不够 |
五、执行环境存在阻碍现象 |
(一)地方政府认识存在偏差 |
(二)社会涉税服务较为薄弱 |
(三)税务文化建设仍然不足 |
第五章 提升县级税务局执行力的策略 |
一、提升执行主体素质能力 |
(一)培育组织内部价值取向 |
(二)加强人才队伍教育培训 |
(三)多元途径满足职工诉求 |
二、增强执行客体遵从能力 |
(一)培育纳税人的公共精神 |
(二)帮助纳税人权益最大化 |
(三)加大税收信息公开力度 |
三、激发执行机制创造活力 |
(一)明确权责关系和协商机制 |
(二)建立风险管理应对机制 |
(三)创新优化纳税服务机制 |
(四)完善执行督导反馈机制 |
(五)科学运用绩效考核机制 |
四、提高执行资源利用效率 |
(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
(二)加强数据共享和分析 |
五、推进执行环境持续优化 |
(一)建立与地方的密切联系 |
(二)培育税收的全社会共识 |
(三)开展特色税务文化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窗口基层税务员职业压力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北京市A办税大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基层税务员 |
1.2.2 职业压力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北京市A办税大厅窗口基层税务员职业压力的表现及需求评估 |
2.1 北京市A办税大厅窗口基层税务员职业压力的表现 |
2.1.1 身体疲劳、机能下降 |
2.1.2 精神紧张、情绪焦躁 |
2.1.3 产生离职倾向,难以安心工作 |
2.1.4 工作状态不佳,加剧征纳矛盾 |
2.2 北京市A办税大厅窗口基层税务员职业压力的原因分析 |
2.2.1 新政策的学习与落实 |
2.2.2 纳税高峰期工作量的陡增 |
2.2.3 纳税人的不理解和投诉 |
2.2.4 缺乏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
2.2.5 工作责任的重大和对业务的高标准要求 |
2.2.6 工作场所和环境的特殊性 |
2.3 北京市A办税大厅窗口基层税务员的服务需求分析 |
2.3.1 窗口基层税务员掌握新政策和提高业务水平的需求 |
2.3.2 窗口基层税务员被纳税人理解和支持的需求 |
2.3.3 窗口基层税务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辅导的需求 |
2.3.4 窗口基层税务员多途径缓解和释放压力的需求 |
第3章 北京市A办税大厅窗口基层税务员职业压力的个案工作介入过程 |
3.1 个案基本资料 |
3.2 个案情况分析 |
3.2.1 案主的困境 |
3.2.2 案主的需求 |
3.2.3 案主的主要优势 |
3.3 个案服务目标 |
3.3.1 总目标 |
3.3.2 分目标 |
3.4 个案介入的理论依据 |
3.4.1 理性情绪理论 |
3.4.2 需求层次理论 |
3.5 介入计划 |
3.6 介入过程 |
3.6.1 第一阶段介入过程 |
3.6.2 第二阶段介入过程 |
3.6.3 第三阶段介入过程 |
3.6.4 第四阶段介入过程 |
3.6.5 第五阶段介入过程 |
3.6.6 第六阶段介入过程 |
3.7 评估 |
3.7.1 对案主的评估 |
3.7.2 对社会工作者的评估 |
第4章 北京市A办税大厅窗口基层税务员职业压力的小组工作介入过程 |
4.1 小组的筹备 |
4.1.1 小组的背景 |
4.1.2 小组的基本情况 |
4.1.3 小组工作的组员招募 |
4.2 小组工作的介入过程 |
4.2.1 小组活动介入目标 |
4.2.2 小组工作的理论依据 |
4.2.3 小组活动的介入过程 |
4.3 小组工作评估 |
4.3.1 评估方法 |
4.3.2 评估结果分析 |
第5章 总结、反思和建议 |
5.1 总结 |
5.1.1 对北京市A办税大厅窗口基层税务员职业压力个案工作介入的总结 |
5.1.2 对北京市A办税大厅窗口基层税务员职业压力小组工作介入的总结 |
5.2 反思 |
5.2.1 对基层干部的关心仍然不足 |
5.2.2 对服务对象的支持程度有限 |
5.2.3 为服务对象链接的资源有待拓展 |
5.3 建议 |
5.3.1 加强业务培训和心理疏导,提高窗口税务员的抗压能力 |
5.3.2 加强关怀,适当为窗口税务员减负和释压 |
5.3.3 加强宣传,增强纳税人对窗口税务员的理解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访谈记录(节选) |
附录3 职业压力调查问卷 |
附录4 职业压力量表 |
附录5 小组活动评估表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4)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述评 |
一、国外关于自由港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自由贸易港的研究 |
三、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自由贸易港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自由贸易理论基础 |
一、要素禀赋理论 |
二、“守夜人”和“凯恩斯主义” |
三、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 |
四、公共产品理论 |
第二节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理论拓展 |
一、交易成本理论 |
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
三、全球价值链理论 |
四、政府规制理论 |
五、制度与市场理论 |
第三章 自由贸易港分析 |
第一节 主要特点 |
一、货物、资本、人员自由流动(“一线放开”) |
二、坚持政府积极作用,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二线管住”) |
三、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
第二节 自由贸易港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联系和区别 |
一、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情况 |
二、共性特点 |
三、两者的区别 |
第三节 自由贸易港与其他海关特殊区域的不同 |
一、保税区 |
二、出口加工区 |
三、保税物流园区 |
四、跨境工业园区 |
五、保税港区 |
六、综合保税区 |
第四章 全球成熟自由贸易港的经验 |
第一节 汉堡、利物浦等“转口贸易型”自由贸易港 |
一、汉堡自由贸易港 |
二、利物浦自由贸易港 |
三、经验启示 |
第二节 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综合型”自由贸易港 |
一、新加坡自由贸易港 |
二、中国香港自由贸易港 |
三、阿联酋和迪拜自由贸易港 |
四、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 |
第五章 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和制度经验分析 |
第一节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与CPTPP |
一、TPP |
二、CPTPP |
第二节 欧盟贸易便利化制度 |
第三节 欧日伙伴关系协定 |
第四节 中国和智利自贸升级协定 |
第六章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路径 |
第一节 海南服务贸易型自由贸易港 |
一、建设意义 |
二、建设特点 |
三、建设路径 |
第二节 战略型自由贸易港 |
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港(陕西) |
二、京津冀自由贸易港 |
第三节 特殊功能自由贸易港 |
一、上海金融自由贸易港 |
二、舟山国际油品自由贸易港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展望 |
三 有待深入的几个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5)“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成都市成华区税务行政审批改革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相关理论理论依据 |
1.3.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3.2 政府管制理论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放管服”改革背景及对税务行政审批改革的影响 |
2.1 税务行政审批改革背景及发展历程介绍 |
2.1.1 税务行政审批改革背景、目标 |
2.1.2 税务行政审批改革的发展近况 |
2.2 “放管服”改革背景及发展历程介绍 |
2.2.1 “放管服”改革背景、目标 |
2.2.2 “放管服”改革发展历程及措施 |
2.3 “放管服”改革对税务行政审批改革的影响 |
2.3.1 税务行政审批改革在“放管服”改革中的作用 |
2.3.2 “放管服”改革对税务行政审批改革的新要求 |
第三章 成都市成华区税务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案例描述 |
3.1 成都市成华区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情况 |
3.1.1 成都市成华区税务行政审批改革的现状 |
3.1.2 成都市成华区税务行政审批改革的成效 |
3.2 成都市成华区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关键要素 |
3.2.1 创新征管模式,实行流程再造 |
3.2.2 组建专职风险团队,完善组织架构 |
3.2.3 全面提升纳税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效 |
3.3 成都市成华区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典型性 |
3.3.1 成华区税务行政审批改革区位优势 |
3.3.2 成华区税务行政审批改革创新特点 |
第四章 成华区税务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情况分析 |
4.1 “放管服”改革对税务行政审批流程再造的影响 |
4.1.1 “简政放权”对税务行政审批改革的新要求 |
4.1.2 成华区税务行政审批改革流程再造情况 |
4.2 税务行政审批流程再造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
4.2.1 简政放权一刀切,权责划分不清晰 |
4.2.2 组织体系未完善,流程升级难提效 |
4.2.3 信息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
4.2.4 流程再造过程规范不足 |
第五章 成华区税务行政审批改革事中事后管理情况分析 |
5.1 “放管服”改革对税务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管理的影响 |
5.1.1 创新监管”对税务行政审批改革的新要求 |
5.1.2 成华区税务行政审批改革事中事后管理改革情况 |
5.2 税务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
5.2.1 信息化水平不高,监管不能及时到位 |
5.2.2 改革放权一步到位,后续管理漏洞大 |
5.2.3 原有管理模式无法适应改革后管理要求 |
5.2.4 事中事后风险指标体系尚不完善 |
5.2.5 内控管理标准不清,绩效管理效果不佳 |
第六章 成华区税务行政审批提升服务情况分析 |
6.1 “放管服”改革对税务行政审批提升服务的影响 |
6.1.1 “提升服务”对税务行政审批改革的新要求 |
6.1.2 成华区税务行政审批改革改善纳税服务质量情况 |
6.2 税务行政审批提升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
6.2.1 基层工作量大,效率低 |
6.2.2 审批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6.2.3 纳税需求多元发展,纳税意识难跟进 |
6.2.4 征纳关系矛盾天然存在 |
第七章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税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程中挑战的对策建议 |
7.1 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制度建设 |
7.1.1 完善行政审批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建设 |
7.1.2 完善行政审批改革政策落实与反馈机制 |
7.1.3 优化管理模式创新税源管理制度建设 |
7.1.4 完善行政审批的后续风险监督机制 |
7.1.5 创新行政审批工作绩效管理体系 |
7.2 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建议 |
7.2.1 持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 |
7.2.2 加强税务机关内控管理及绩效管理 |
7.2.3 全方位推动信息化税收平台建设 |
7.2.4 拓展事中事后风险指标建设 |
7.2.5 多种途径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
7.2.6 优化干部队伍行政审批业务水平 |
7.2.7 培养纳税人遵从意识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环境“抢先跑”,营商才有道(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什么是营商环境 |
营商环境的10个具体指标标准如下: |
1、开办企业。 |
2、办理施工许可证。 |
3、获得电力。 |
4、登记财产。 |
5、获得信贷。 |
6、保护少数投资者。 |
7、纳税。 |
8、跨国贸易。 |
9、执行合同。 |
10、办理破产。 |
二、我国营商环境现状 |
通报将部分地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总结为六个方面: |
三、我国营商环境面临问题 |
四、我国城市营商环境特点 |
五、企业家如何看营商环境 |
六、国外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进经验 |
结语 |
(7)互联网+环境下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1.论文的创新点 |
2.论文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阐释 |
(一)相关概念 |
1.互联网+ |
2.互联网+税务 |
3.少数民族聚居区 |
4.税收信息化 |
(二)理论阐释 |
1.服务型政府理论 |
2.税收遵从理论 |
3.协同治理理论 |
二、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的现状 |
(一)通辽市行政区划及少数民族聚居情况 |
1.通辽市行政区划基本状况 |
2.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基本情况 |
(二)通辽市税收信息化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 |
1.税收信息化推进体制机制 |
2.税收信息化推进制度体系 |
(三)通辽市强化税收信息化基础建设 |
1.提高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硬件配置 |
2.加强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网络建设 |
3.初步建立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专业队伍 |
(四)通辽市税收信息化推进取得的成效 |
1.完成金三系统并库 |
2.优化信息化纳税服务 |
3.推动信息化税收共治 |
三、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通辽市推进税收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
1.蒙古族聚居区基层建设投入不足 |
2.蒙古族聚居区基层税务所干部信息化能力不强 |
3.蒙古族聚居区个性化服务欠缺 |
4.蒙古族聚居区信息化应用流于形式 |
5.蒙古族税收信息化专业人才短缺 |
6.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社会参与度不高 |
(二)通辽市推进税收信息化存在问题的原因 |
1.蒙古族聚居区信息化理念不强 |
2.蒙古族聚居区信息化体制不健全 |
3.蒙古族聚居区信息化运行机制不严密 |
4.蒙古族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
5.蒙古族聚居区推进税收信息化监督考评不力 |
四、区内外推进税收信息化的经验和启示 |
(一)区内外推进税收信息化的经验 |
1.区外推进税收信息化的经验 |
2.区内推进税收信息化的经验 |
(二)区内外推进税收信息化的启示 |
1.构建信息化统一管理体系 |
2.坚持以纳税人需求为中心 |
3.打造民族特色服务品牌 |
4.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 |
5.坚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
五、完善内蒙古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提高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信息化工作思想认识 |
1.强化蒙古族聚居区信息化思想理念 |
2.树立税收化信息化全员参与意识 |
(二)完善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体制机制 |
1.加强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的组织领导 |
2.完善推进税收信息化制度体系 |
3.优化税收信息化推进机制 |
(三)加强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基础建设 |
1.加强软硬件设施的配备 |
2.强化基层税务所的建设 |
(四)优化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信息化服务水平 |
1.推行蒙古族个性化服务 |
2.优化蒙古族聚居区纳税服务 |
(五)加强通辽市蒙古族税收信息化人才培养 |
1.加强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培训 |
2 优化蒙古族聚居区信息化人才培养环境 |
(六)推进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税收社会协同治理 |
1.加强部门间协调沟通 |
2.打造综合治税格局 |
(七)加强对通辽市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监督 |
1.加强系统内部部门对税收信息化的监督 |
2.强化系统外部对蒙古聚居区税收信息化的监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层国税提升纳税服务质量的研究 ——以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
1.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1.3.2 税收遵从理论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 |
第2章 国税系统纳税服务情况介绍 |
2.1 国税系统纳税服务发展进程 |
2.2 纳税服务质量与效率有待提升 |
2.2.1 纳税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 |
2.2.2 纳税信用体系建设滞后,未与社会实现有效对接 |
2.2.3 未形成全社会共享、共建的纳税服务大格局 |
2.2.4 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滞后于社会信息化发展 |
2.2.5 未形成人人了解、人人参与的国税文化氛围 |
2.3 纳税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及影响要素 |
2.3.1 办税服务环境 |
2.3.2 办税服务人员 |
2.3.3 税收政策宣传 |
2.3.4 信息化程度 |
2.3.5 对投诉的反应 |
第3章 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局纳税服务质量研究 |
3.1 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局纳税服务总体情况介绍 |
3.2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情况分析 |
3.2.1 调查对象情况分析 |
3.2.2 调查问卷情况分析 |
3.3 纳税服务仍存在的问题 |
3.3.1 办税服务厅秩序较差 |
3.3.2 纳税服务人员工作效率较低,税收知识储备不足 |
3.3.3 税收政策宣传不具有针对性 |
3.3.4 税收信息化建设落后 |
3.3.5 纳税服务工作创新力度不足 |
3.3.6 办税时间成本较高 |
3.4 纳税服务仍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办税服务厅秩序维护意识不强,措施不到位 |
3.4.2 办税服务厅窗口设置不合理,“一窗通办”落实不力 |
3.4.3 缺乏对纳税服务人员的培训 |
3.4.4 纳税服务工作精细度不足,缺少个性化差异化服务 |
3.4.5 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
第4章 国内外优秀纳税服务的经验与启示 |
4.1 国内优秀纳税服务实例 |
4.1.1 广东国税“e+智慧税务” |
4.1.2 重庆璧山国地税推行涉税手机软件 |
4.1.3 辽宁国税推行“票e送” |
4.2 国外先进纳税服务理念及实例 |
4.2.1 加拿大特色纳税服务体系 |
4.2.2 澳大利亚完善的社会化纳税服务体系 |
4.2.3 日本优质的个性化纳税服务体系 |
4.2.4 美国的纳税服务考核评价机制 |
4.3 国内外先进经验对基层国税系统纳税服务工作的启示 |
4.3.1 注重纳税服务领域内的创新 |
4.3.2 注重做好差异化服务 |
4.3.3 注重社会组织在纳税服务中起到的补充作用 |
4.3.4 注重考核的督促作用 |
第5章 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的相关建议 |
5.1 从基层国税部门实施角度的建议 |
5.1.1 树立全面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 |
5.1.2 加强办税服务厅秩序维护,优化实体办税服务 |
5.1.3 加强政务公开和政策解读,做好“精准宣传”工作 |
5.1.4 加强税务人员培训,打造优秀服务队伍 |
5.1.5 处理好纳税服务投诉问题 |
5.2 从顶层设计角度的建议 |
5.2.1 建立纳税服务办税“清单”,明确办税事项及流程 |
5.2.2 重视社会组织的作用,做好税收信用平台与全国信用平台对接 |
5.2.3 加快电子税务局建设,促进“互联网+税务”融合 |
5.2.4 鼓励各级税务机关进行符合自身条件的纳税服务领域内的创新 |
5.2.5 做好差异化宣传工作,营造和谐的征纳环境 |
5.2.6 强化纳税服务考核机制建设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主要概念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规范化的推进情况 |
2.1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规范化的背景 |
2.2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规范化的主要措施 |
2.2.1 环境建设:统一办税服务厅建设标准 |
2.2.2 机构改革:统一设立纳税服务分局 |
2.2.3 流程优化:统一全市办税流程 |
2.2.4 制度执行:统一各区业务办理标准 |
2.2.5 管理控制:统一投诉处理机制 |
2.3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规范化的成效 |
2.3.1 全市统一,初步实现纳税服务规范 |
2.3.2 同城通办,降低征纳双方成本 |
2.3.3 服务规范,提高纳税人满意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1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
3.1.1 办税流程设置不全面 |
3.1.2 电子办税服务厅规范缺位 |
3.1.3 各区政策执行力度不一 |
3.1.4 办税流程更新不及时 |
3.2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规范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纳税服务规范化意识有待提高 |
3.2.2 全市规范与上级规范存在冲突 |
3.2.3 纳税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较低 |
3.2.4 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 |
3.2.5 信息技术利用水平低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纳税服务规范化经验借鉴 |
4.1 国外先进经验 |
4.1.1 德国:培养专业人才,规范纳税服务供给 |
4.1.2 韩国:建章立制,规范纳税人权益保护 |
4.1.3 加拿大:细化标准,规范纳税服务考核机制 |
4.2 国内其他地区先进经验 |
4.2.1 厦门地税:流程规范,办税有法依 |
4.2.2 重庆市经开区国税局:制度规范,服务更高效 |
4.2.3 珠海市国地税:技术规范,办税更智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规范化的完善建议 |
5.1 树立纳税服务规范化理念 |
5.2 健全完善纳税服务规范化制度 |
5.2.1 形成覆盖全流程的连锁办税模式 |
5.2.2 严格贯彻纳税服务规范执行标准 |
5.3 强化纳税服务队伍规范化建设 |
5.3.1 建设专业化纳税服务团队 |
5.3.2 建立健全纳服人员激励机制 |
5.3.3 加强纳服人员身心健康建设 |
5.4 完善纳税服务规范化考核机制 |
5.4.1 科学设置内部绩效考核标准 |
5.4.2 加强社会监督考核 |
5.5 创新技术支撑纳税服务规范化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致谢 |
附表 |
(10)武汉市国税系统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实现税收现代化的必然需求 |
2. 转变政府职能的内在要求 |
3. 提高税收征管质效的有效途径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
(三)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个案研究法 |
3. 比较分析法 |
(四) 创新与不足 |
1. 创新点 |
2. 存在不足 |
一、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 |
(一) 纳税服务的概念 |
(二) 纳税服务的内容 |
(三) 优化纳税服务的理论依据 |
二、武汉市国税系统纳税服务的主要成效 |
(一) 纳税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
1. 制度办法逐步完善 |
2. 办税流程逐步优化 |
(二) 纳税服务措施不断升级 |
1. 信息化水平提升 |
2. 综合化水平提升 |
(三) 纳税服务环境不断优化 |
1. 纳税人权益保护 |
2. 纳税信用建设 |
三、武汉市国税系统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 武汉市国税系统纳税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客户化的服务理念有待强化 |
2. 信息化的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
3. 社会化的合作发展有待深入 |
4. 个性化的服务定制有待延伸 |
(二) 武汉市国税系统纳税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
1. 人力资源严重匮乏 |
2. 纳税服务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 |
3. 服务主体较为单一 |
4. 缺乏科学整体规划 |
四、完善武汉市国税系统纳税服务的对策建议 |
(一) 以客户合理需求为导向,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
1. 树立客户化理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全面提升纳税服务质量 |
2. 升级办税服务大厅窗口模式,在服务特色上下功夫 |
3. 执法与服务相统一,不断探索服务管理新常态 |
(二) 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确保信息同步、供需平衡 |
1. 大力推进“互联网+税务”建设,实现网上办税全覆盖 |
2. 国地税联合办税,实现涉税信息充分共享 |
3. 深化“金税三期”工程,进一步优化业务重组和流程整合 |
(三) 以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加强多部门通力合作、提高效率 |
1. 进一步发挥税务中介机构作用,为不同需求的纳税人提供更大便利 |
2. 动员社会力量,加强社会相关部门合作,切实降低纳税人办税成本 |
(四) 以改革创新为抓手,通过个性化服务增强整体规划的科学性 |
1. 拓展纳税信用评价A级纳税人绿色通道 |
2. 引入多方力量推进社会化纳税服务 |
3. 以政府购买纳税服务满足纳税人的合理需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敞开六个窗口 推进公开办税(论文参考文献)
- [1]泗水县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对策研究[D]. 邵杰.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2]县级税务部门执行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A区税务局为例[D]. 王书波.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3]窗口基层税务员职业压力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以北京市A办税大厅为例[D]. 钱伟建.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4]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D]. 陈浩.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5]“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成都市成华区税务行政审批改革的案例研究[D]. 谭雅璐.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6]环境“抢先跑”,营商才有道[J]. 黄睿. 商业观察, 2019(07)
- [7]互联网+环境下蒙古族聚居区税收信息化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D]. 林雪茹.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8]基层国税提升纳税服务质量的研究 ——以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局为例[D]. 马霄. 新疆大学, 2018(12)
- [9]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规范化研究[D]. 郑锐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10]武汉市国税系统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姜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4)
标签:自由贸易论文; 行政审批论文; 青岛国税局网上办税大厅论文; 青岛国税网上办税综合业务平台论文; 互联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