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纸业整合购并迅速展开(论文文献综述)
刘怡[1](2021)在《晨鸣纸业产融结合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融结合通常指产业部门与金融部门之间通过相互参股、控股、人员分配的内部结合或融合,在我国则以产业资本向金融部门的单向进入与渗透为主,是企业积累了一定的产业资本和发展到相当规模后,为了实现多元化经营、提高运营能力的一种模式。近年来,工商企业参股甚至控股频繁出现在银行、证券以及基金等金融机构中,众多企业为了发展壮大选择产融结合。在我国产融结合发展初期时,尽管不少公司取得积极成果,但仍有公司因此陷入困境。随着产融结合失败事件的不断出现,如德隆系危机、GE金融业务剥离等,更多企业开始注意到产融结合中具有的潜在风险。因此,企业不仅要重视产业和金融一体化的利益,更要树立风险意识,预防负面经济后果,以确保产融结合的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在回顾产融结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奠定文章的理论基础,再收集案例企业晨鸣纸业上市以来的资料进行案例研究。明确了晨鸣纸业实施产融结合的宏观背景,以及每个发展阶段,整理了实施动因,主要包括外部动因,如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延迟,造纸行业产能过剩等,以及内部动因,如布局多元投资、实现利润最大化和降低交易成本等;为进一步探究经济后果影响,本文基于企业价值、市场变化、财务风险以及长期财务绩效四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晨鸣纸业产融结合存在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并得出结论。通过对案例分析发现产融结合给晨鸣纸业带来显着负面经济后果,晨鸣纸业早期在产融结合业务上发展较好,获得高额利润,但后期产融推进过快,总的来看,晨鸣纸业在产融结合风险防控和治理上比较薄弱,未达到金融业助力实体业发展的目标,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企业应科学制定产融战略;调整融资结构和规模,拓宽融资渠道;加强风险意识树立和公司内部风险控制和外部风险监督。政府则需加强监管,规范产融结合发展;加强信息披露制度,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等,为其他造纸企业实施产融结合提供启示经验。
张海朋[2](2019)在《APP(中国)铜版纸品牌整合策略》文中指出近年来,人们的消费理念已开始从过去的产品消费升级为品牌消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越来越多的实施分散化经营的企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多品牌策略,对自己旗下的品牌进行整合,并通过建立强势品牌组合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APP(中国)作为国内最大的铜版纸供应商,目前在国内有3家铜版纸工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原本应该协同作战,一致对外的3家工厂内部却出现了严重的品牌竞争,这种无序的品牌竞争,不仅损害了 APP的品牌声誉,也严重影响了 APP集团的整体效益。本文通过对三家工厂的发展历程和品牌营销策略进行分析后,发现经理人的品牌营销意识不足,另存在着组织架构和KPI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点,导致内部品牌间形成恶性竞争,为杜绝此类问题,提出对现有的品牌进行整合。通过进一步分析各品牌的市场定位和影响力,提出品牌整合的方向和措施:1.淡化品牌间的工厂归属,使用集团品牌对优势产品品牌进行背书;2.统一产品标识,整合3家工厂的品牌传播和市场营销;通过初步的整合,引导优势品牌的销量占比在不断提升,进而提升市场平均销售单价,促进集团的整体效益明显提升。本文主要包括六部分内容,分别是导论、理论与文献综述、铜版纸行业发展及市场环境分析、APP(中国)品牌经营现状、APP(中国)铜版纸的品牌整合策略及步骤、结论。
张洪成[3](2012)在《见证历史——我们曾经报道过的大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是中国造纸工业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的30多年。作为行业发展的史证者,《中华纸业》见证了30多年来我国造纸行业由一个"小"和"草"的"泥足"巨人发展成为现代化产业的巨大变化;作为行业发展的记录者,《中华纸业》记载了国内行业的标志性事件、有影响的科技进步成果,以及国际纸业的风云变化。
王梅英[4](2012)在《XMAN企业并购管理的文化整合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市场竞争中,现代企业纷纷采取并购重组,通过收购建立重要的市场份额、快速形成赢利能力、做大做强、提高核心竞争优势,其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但也存在风险。并购尤如一场无硝烟战争,无论是国内企业之间并购还是国外企业之间并购,选择合适的目标企业并购并签订了有利的并购协议只是一切的开始。企业并购后涉及战略方案制定、组织结构的整合、人力资源整合、产品业务整合、并购后的管理等问题,然而企业并购后的文化整合更是制约企业并购的成功与否的最关键环节。本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分析方法,通过相关文献的回顾与分析,应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的三维动态理论模型,首先对XMAN公司竞争格局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发展战略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取XMAN收购北京B公司的成功案例和收购湖南D公司的失败案例作对比,总结了 XMAN并购的经验,分析了并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购文化整合的建议措施,最后运用该结论为XMAN并购SHCL的并购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提出具体的指导建议策略,期望能够为XMAN的并购整合之路探索出最为合适的文化整合模式。
江诗松[5](2012)在《转型经济中后发企业创新能力的追赶路径:所有权的视角》文中指出本文试图考察转型经济背景下后发企业的创新能力追赶议题。后发企业是面临技术和市场双重劣势并以追赶为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国内企业。追赶一直是后发企业战略的一个重要要素。尽管很多文献总结了后发企业追赶的成功路径和模式,但主要集中于日本、韩国、香港和台湾等情境,缺少转型经济背景下后发企业追赶的情境效应研究。鉴于所有权多样性是转型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索不同所有权后发企业的创新能力追赶议题。更加正式地,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在转型经济背景下,不同所有权后发企业在创新能力追赶路径和机制上存在什么差异?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差异?”本文包含四个研究。首先,采用比较案例研究方法,本文以中国汽车产业的国有企业上汽集团和民营企业吉利集团为例,总结出二者作为后发企业创新能力追赶的路径差异及政策权变因素。其次,为了进一步精炼和细化比较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构建数学模型,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并在多种条件下进行了实验。再次,为了验证比较案例研究的概化性,本文采用大样本统计研究方法,通过2008-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367个观察数据点,检验了国有股权影响后发企业创新能力追赶的机制和制度转型程度的调节效应。最后,为了更加细致地“深描”后发企业创新能力追赶过程,本文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以吉利集团为例,描述了民营后发企业创新能力追赶和制度环境的共演过程。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上汽和吉利的比较案例研究发现,同样作为后发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追赶路径和机制不同,且产业政策导向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具体而言,国产化政策强化了国有企业对跨国公司的依赖性、学习封闭性以及创新能力三者之间的恶性循环。对于民营企业而言,由于缺少和跨国公司建立直接联结的机会,从而摆脱了国有企业面临的恶性循环。这导致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显着差异,进而促使决策者从国产化转向自主品牌导向。在自主品牌政策导向下,国有企业打破了原有的恶性循环,但由于内在的可见度窘境,在创新能力追赶上较民营企业仍然不具优势。第二,基于比较案例研究得出的理论模型,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显示,民营企业进入时机、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的)可见度窘境以及政府政策导向的政策延迟时间等变量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追赶具有非线性作用。仿真分析结果总体显示,民营企业进入时机越早、民营企业可见度窘境越低以及政府政策延迟时间越低不仅促进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追赶,而且还有利于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追赶。更精练的仿真分析结果还发现了一些非线性特征,即这些因素的效应在创新能力追赶的初期和后期不太明显,但在追赶的中期则非常明显。第三,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的大样本统计分析证实了后发企业国有股权对创新能力追赶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的结论包括:首先,国家持股负向影响后发企业创新能力追赶,但国有法人持股影响不显着。其次,以董事长在职时间衡量的高管的企业特定理解中介了国家持股和创新能力追赶的关系,但总经理在职时间中介效应不显着。再次,跨国公司联结中介了国家持股和后发企业创新能力追赶之间的关系,并且,后发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关系的运作机制是权力依赖逻辑而非嵌入性逻辑。最后,以市场化指数衡量的制度转型负向调节了国家持股和跨国公司联结之间的关系,但并不显着调节国家持股与高管的企业特定理解之间的关系。第四,以吉利为对象的单案例研究显示,民营后发企业创新能力追赶是一个与制度环境共演的过程。具体而言,起步阶段,民营企业运行在不合法的制度环境下,选择防卫导向的竞争战略,采取从雇用中学习的方式,通过逆向工程模仿目标车型进入低端市场。扩张阶段,由于起步阶段的政治战略,民营企业为自己创造了合法的制度环境,从而在竞争战略中增加了前瞻导向的成分,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从雇用中学习,还采取了从研发中学习以及技术引进等方式。在这些努力下,创新能力有了一个质的变化。最后,转型阶段,由于扩张阶段政治战略以及创新能力追赶的成功,民营企业得以创造支持性的制度环境。竞争战略以前瞻为导向,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从研发中学习,还采取从并购中学习的方式。结果是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本文还讨论了这些研究对资源观和动态能力观、制度理论和战略制度观、后发企业追赶文献、中国情境化管理研究的贡献,对国产化政策、产业准入政策、市场换技术政策、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意义,以及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管理者的启示。
李明踊[6](2011)在《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研究 ——以泸州竹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为例》文中认为研究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对于处理好林业内部细分产业之间、林业与农业之间以及林业与浆纸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兼顾好林纸一体化项目与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促进和制约关系,在项目规划和建设中确定林纸一体化项目的适度规模、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提升项目的经济、生态以及社会效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森林经理学基本原理及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与资源管理方法,在研究现有林纸一体化及规模经济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理论归纳、定性分析、计量分析、MFA和CSA模型创建、实证分析等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对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开展研究。论文分为七个部分,首先叙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对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作了叙述。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主要阐述林纸一体化和规模经济理论,重点分析了纸业原料路线的演变、林纸一体化内涵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动态;论述了规模经济的内涵、作用、新特征、理论基础及形成机理,分析了国内外关于规模经济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关于规模经济的主要理论成就。笔者对理论研究进展提出了自已的观点。第三部分对林纸一体化国内外现状开展对比分析,主要分析了造纸工业的作用、特点、林纸一体化的优点以及国际和国内林纸一体化现状;指出了实施林纸一体化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在项目规模经济方面存在的误区。第四部分采用MFA(Multi-factors analysis)和CSA(Cost structure analysis)分析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因素,研究各种影响因素的定性或定量关系,深入分析了林纸一体化项目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对林纸一体化项目产生制约和促进作用的具体途径和方式,研究分析了林纸一体化项目木材原料的定价方法及其对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建立了项目适度经济规模的计量模型,对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开展了比较透彻的分析论证。平均成本ACp=[(C1+C2+C3+C4)/Qw+Lp1*(β1+α1Q)]*(1+θ)*4+Lp2*(β2+α2Q) +Ω+0.7*[Pe+Lp3*(β3+α3Q)]+0.4*[Pc+Lp4*(p4+α4Q)]+λQγ+φ其中λ>0,γ<0 (4-27)ACp’=Lp1*α1*(1+θ)*4+Lp2*α2+0.7*Lp3*α3+0.4*Lp4*α4+λγQγ-1(4-28)ACp"=λγ(γ-1)Qγ-2>0 (4-29)平均成本最小时的产量Q*=[-(Lp1*α1*[(1+θ)*4+Lp2*α2+0.7*Lp3*α3+ 0.4*Lp4*α4)/(λγ)]1/(γ-1)是单调递减的幂函数,当主要物资的运输费用率Lp1、Lp2、Lp3、Lp4上升时,林纸一体化项目最低成本产量值变小。项目利润π=P*Q-[(C1+C2+C3+C4)/Qw+Lp1*(β1+α1Q)]*4*Q- Lp2*(β2+α2Q)*Q-Ω*Q-0.7*[Pe+Lp3*(β3+α3Q)]*Q-0.4*[Pc+Lp4*(β4+α4Q)]*Q-ρQμ-φ*Q,其中ρ>0,μ>1 (4—35)π’=P-4*(C1+C2+C3+C4)/Qw-4*Lp1*β1-8*α1Q-Lp2*β2-2*Lp2*α2*木Q-Ω-0.7*(Pe+ Lp3*β3)-2*0.7*Lp3*α3Q-0.4*(Pc+Lp4*β4)-2*0.4*Lp4*α4Q-ρμQμ-1-φ(4-36)π"=-8*α1-2*Lp2*α2-2*0.7*Lp3*α3-2*0.4*Lp4*α4-ρμ(μ-1)Qμ-2<0,林纸一体化项目总利润存在极大值。第五部分案例研究,通过四川泸州竹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的实证分析,验证了项目规模经济计量模型,证实了本文研究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效果。第六部分研究了加快实现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性的策略和措施;提出了实现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特性的八项建议意见。第七部分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指出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提出了本文研究成果的应用建议,对今后学习和研究的方向作出了展望。
王雪梅[7](2008)在《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外资的不断进入,我国造纸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在造纸业产能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对环境保护造成较大压力,造纸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目前来看,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相对较低,这同它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形成了严重的反差;但造纸产业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我国的造纸业还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在这一背景下,造纸产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使得人们对这一产业今后的发展存在争议。环境竞次理论、污染避难所假说、生态倾销假说等有关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的提出使得有关国际直接投资、环境保护和产业竞争力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等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密切关注,而这些问题在我国的造纸产业得到了集中体现。目前,针对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系统研究尚未开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外资进入我国造纸业的原因和动机、外资进入对我国造纸业的影响、造纸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对造纸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的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并运用竞争力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产业转移理论就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从目前有关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来看,没有明确环境因素在产业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对于污染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这是一个较大的缺陷。因此,本文首先对“基于环境的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明确指出“基于环境的造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能够保证产业安全及跨越国际绿色壁垒的基础上,产业的产出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持续获得盈利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造纸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深层原因:对我国造纸产业的环境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就环境保护强度对我国造纸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确定了环境比较优势在我国造纸产业外资进入中的影响和作用;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就环境保护对钻石模型各竞争要素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就如何进行合理的环境规制、如何减少环境保护对造纸产业的不利影响及冲击、如何提升我国造纸产业基于环境的国际竞争力等提出了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与现代造纸工业的特点相比,我国造纸产业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造纸产业资源和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比较突出。造纸产业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恰恰反映出造纸产业较低的环境竞争力水平,而导致这种现状的既有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影响,也有产业发展的客观原因。(2)我国造纸产业在参与国际竞争时的确享有环境比较优势,这一比较优势意味着我国纸类产品在参与国际竞争时,消耗了比别国更多的资源、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3)国内环境保护政策削弱了造纸产业的环境比较优势,主要原因是出于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治理运行费用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投资和费用的增加推动了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而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降低了纸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但同时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却在提高造纸产业的环境竞争力,提高我国造纸产业抵御外资进入以及跨越绿色壁垒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将环境保护作为产业发展的机遇,培育产业未来的竞争优势。(4)环境比较优势是造纸业跨国转移的主要动机,国外的环境政策对造纸产业转移具有驱动作用,对此,本文结合纸类产品贸易流向进行了验证。(5)在现阶段,环境保护主要通过政府和跨国公司对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施加影响。(6)外资进入对我国造纸产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是我国造纸产业中外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出口依存度等指标已经超出了产业安全的要求,尤其是作为污染密集型产业,其环境效应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从战略角度考量,这些纸业跨国公司是在消耗我国资源和能源并增加我国环境保护压力的同时维持其竞争优势并为本国提供清洁产品;它们在林纸一体化过程中利用资金优势占据了产业价值链上端的原料供应。因此,对纸业跨国公司的发展策略和手段必须站在产业安全和国家环境安全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对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提早防范。(7)面对环境保护施加给产业的影响,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尤为突出。
屠光宇[8](2007)在《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六位的中国,入围《财富》500强的大企业却是凤毛麟角,甚至只与一个人口只有4700万人口的小国韩国差不多。究其原因,我国企业的规模、质量都无法与国外的大企业相媲美,原因是中国企业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接受政府直接控制和管理,缺乏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资产优化重组的能力。中国有几十万家企业需要投资银行参与改制,上万亿的国企债务需投资银行参与盘活重组,几千亿的银行信贷资产需要投资银行参与保全和重组。国企改革和战略性重组己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应该说,中国企业本身也存在吸引外资重组、注入新鲜血液的内在需求。为改变国有企业体制不合理、整体经济效率低下的状况,必须借助投资银行,按照市场方式进行兼并收购、资产重组,优化结构,使企业进行高效的资本扩张,完成仅靠自身力量难以实现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跨国界的重组,这是投资银行大显身手的绝佳机遇;而作为我国企业并购的主体和推动者的投资银行也没有发挥其在并购核心业务中应有的积极作用。投资银行作为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媒介,是市场经济机制的组织者和有机组成部分,是现代金融系统中一个核心的要素,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我国现有的资本市场尚不发达和投资银行不成熟的情况下,如何在我国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上取得创新和突破,使更多的大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成为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基于笔者目前正在从事投资银行并购业务,本文试图从实践的角度对投资银行如何进行并购业务创新进行研究。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及创新进行了简要的说明;第二部分主要从企业并购动因、目标企业的价值判断、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所起的金融中介作用和参与企业并购的效应四个角度对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理论做了全面的综述;第三部分首先从投资银行入手,介绍其功能及发展历程等,再谈到投资银行的业务的构成,最后引出投资银行目前的最重要的核心业务是并购业务,并对并购业务做了重点阐述;第四部分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管理层与股东之间、政府与并购主体之间、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之间四个层面对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行为作了重点分析,然后介绍了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五部分论证了我国投资银行参与并购业务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六部分首先从微观的并购模式和方式的拓展上说明了我国目前投资银行在并购业务上的创新,接着从制度和环境等宏观层面阐述了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该如何创新。最后得出结论:我国的投资银行只要能认真分析并逐步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抓住机会,积极拓展并购业务,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多种并购模式和方式,在企业并购领域大展身手,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国企业做大做强。
国梁霞[9](2007)在《斯达纸业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创新战略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外企业文化多元化,区域性经济与跨国集团风起云涌”的环境下应对超级竞争的挑战,对于企业持续创新经营战略,获取优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创造力,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促进现代企业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从发展战略研究产生的背景、意义以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入手,明确了企业经营战略的概念和理论,战略管理的目的、内容体系与作用,提出了战略创新的“战略再造力”的新理论体系,为“创新战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点建立了理论依据,注重战略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特点。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已经成为企业拥有现在、掌握未来的真正动力。企业要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保持制胜的优势,就必须研究和探索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战略,这一点对斯达纸业集团尤其重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斯达纸业集团现状分析,概括了它的发展的历程、存在问题、优劣势和缺乏战略创新的“症结”,提出了斯达纸业集团定位于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的战略。第四、五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对内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指明了斯达纸业集团战略发展进入机遇期。对斯达纸业集团今后10年甚至是20年的发展规划进行战略设计,指出了国际化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战略目标、战略措施,为进行战略制定与选择提供了相适宜的方案,立论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具体性的特征。在论文的最后,指出对企业战略再造力的研究与分析,要从审时背景,深刻意义,丰富内涵,理论探索,实战分析和创新五个方面深入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企业经营战略的再造实践将进一步证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现过程就是从“企业战略创新”到“创新战略企业”的再造过程。
蔡曙[10](2006)在《~*ST恒立公司被并购重组及整合研究》文中指出特别处理公司(sT公司)频繁发生的重组活动能否实现“保壳”“摘帽”、能否增加股东收益、能否顺利地使并购重组获得成功,一直是经济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然而,国内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一般归纳性的统计分析和更多的从重组方角度分析并购效应,鲜有从ST公司(目标企业)的角度来分析重组效应的研究。本文以*ST恒立公司为样本,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目标企业的角度对并购重组方案的设计和公司整合做了实证研究,为证券市场ST类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及整合提供一些借鉴依据。本文首先对并购重组及整合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行了理论综述以及国内外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行为和动因,并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总体状况和基本特点进行了说明。在提出了ST公司并购重组及相关制度的实施办法和ST公司的形成过程、现状分析后,对*ST公司并购重组进行了理论研究并提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概念。通过分析德隆集团并购整合失败的原因和*ST吉纸重组成功的经验后,在调查研究*ST恒立公司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该公司并购重组方案,以及对重组后的公司整合进行了初步探讨。总之,本文经过研究认为上市公司(特别是ST类上市公司)可以从目标企业的角度去设计重组方案和整合思路,为吸引战略投资者的进入提供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并购整合方式,提高并购整合的成功率。
二、全球纸业整合购并迅速展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纸业整合购并迅速展开(论文提纲范文)
(1)晨鸣纸业产融结合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产融结合提出的研究 |
1.2.2 关于产融结合动因的研究 |
1.2.3 关于产融结合模式的研究 |
1.2.4 关于产融结合经济后果的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视角创新 |
1.4.2 研究思路创新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融结合 |
2.1.2 财务风险 |
2.1.3 财务绩效 |
2.2 产融结合的主要动因 |
2.2.1 多元化经营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协同效应理论 |
2.3 产融结合的经济后果 |
2.3.1 基于经济增加值的评价方法 |
2.3.2 基于资本市场的评价方法 |
2.3.3 基于财务指标的评价方法 |
第3章 晨鸣纸业产融结合背景分析 |
3.1 我国产融结合现状分析 |
3.1.1 我国产融结合发展历程 |
3.1.2 我国产融结合的模式 |
3.2 晨鸣纸业产融结合案例概况 |
3.2.1 企业简介 |
3.2.2 主要经营业务 |
3.2.3 财务状况 |
3.3 晨鸣纸业产融结合发展过程 |
3.3.1 起步阶段 |
3.3.2 渗透阶段 |
3.3.3 结合阶段 |
3.3.4 压缩阶段 |
第4章 晨鸣纸业产融结合的动因分析 |
4.1 外部动因 |
4.1.1 社会经济环境放缓 |
4.1.2 造纸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 |
4.1.3 行业发展战略创新的需求 |
4.1.4 造纸业行业特征需要 |
4.2 内部动因 |
4.2.1 多元化经营战略 |
4.2.2 获取新的利润增加点 |
4.2.3 降低交易成本 |
4.2.4 拓宽融资渠道 |
4.2.5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
第5章 晨鸣纸业产融结合的经济后果分析 |
5.1 企业价值变化 |
5.1.1 晨鸣纸业EVA值计算 |
5.1.2 晨鸣纸业EVA指标分析 |
5.2 市场反应变化 |
5.2.1 初期宣布对股价的影响 |
5.2.2 后续实施对股价的影响 |
5.3 财务风险分析 |
5.3.1 多变量预警模型 |
5.3.2 偿债能力分析法 |
5.4 长期财务绩效分析 |
5.4.1 营运能力分析 |
5.4.2 获利能力分析 |
第6章 晨鸣纸业产融结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
6.1 存在问题 |
6.1.1 财务杠杆明显 |
6.1.2 短期偿债压力加大 |
6.1.3 内部治理和风险防控薄弱 |
6.1.4 宏观风险问题 |
6.2 对策建议 |
6.2.1 企业层面 |
6.2.2 政府层面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产融结合过快致使晨鸣纸业陷入风险 |
7.1.2 晨鸣纸业未能发挥好产融结合的协同效应 |
7.1.3 理性看待产融结合的双面效应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APP(中国)铜版纸品牌整合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2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1.2.1 研究的方法 |
1.2.2 研究的内容 |
2 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品牌的定义及作用 |
2.1.1 品牌的起源及发展 |
2.1.2 品牌的特征 |
2.1.3 品牌的作用 |
2.2 品牌营销理论 |
2.2.1 品牌营销的定义 |
2.2.2 品牌营销的策略 |
2.3 品牌整合理论 |
2.3.1 品牌整合的概念 |
2.3.2 品牌整合的原因 |
2.3.3 品牌整合的实施步骤 |
2.3.4 品牌整合理论对企业发展的借鉴作用 |
2.4 近期国内品牌领域文献综述 |
3 铜版纸行业发展及市场环境分析 |
3.1 铜版纸行业相关情况介绍 |
3.1.1 铜版纸起源及发展 |
3.1.2 铜版纸的分类及应用 |
3.1.3 国内外铜版纸行业发展概况 |
3.2 国内铜版纸市场现状及发展预测 |
3.2.1 行业集中度高 |
3.2.2 铜版纸发展产业环境分析 |
3.2.3 未来铜版纸供需将趋于平稳 |
3.3 国内铜版纸的竞争状况 |
4 APP(中国)品牌经营现状 |
4.1 APP(中国)及铜版纸品牌介绍 |
4.1.1 APP(中国)简介 |
4.1.2 APP(中国)铜版纸工厂介绍 |
4.1.3 APP(中国)铜版纸品牌介绍 |
4.2 APP(中国)铜版纸品牌经营现状 |
4.2.1 各品牌经营情况比较 |
4.2.2 各品牌相互竞争情况 |
4.3 APP(中国)铜版纸品牌间冲突及原因分析 |
4.3.1 现有品牌间营销冲突及后果 |
4.3.2 冲突原因分析 |
4.3.3 品牌整合的必要性 |
5 APP(中国)铜版纸的品牌整合策略及步骤 |
5.1 品牌整合策略及目标 |
5.1.1 强化优势品牌 |
5.1.2 推动优势品牌组合助力销售 |
5.2 品牌整合步骤 |
5.2.1 统一产品标准 |
5.2.2 统一接单,各家工厂明确分工 |
5.2.3 整合品牌传播 |
5.2.4 品牌整合后的管理与维护 |
5.3 保障措施 |
5.4 整合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4)XMAN企业并购管理的文化整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设计 |
1.4 本文研究思路结构 |
第二章 企业并购文化整合的理论综述 |
2.1 企业并购的概念与类型 |
2.1.1 企业并购的概念 |
2.1.2 企业并购的类型 |
2.2 企业并购文化整合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2.3 企业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的理论模型 |
2.3.1 企业文化整合模式的类型 |
2.3.2 文化整合的过程阶段 |
第三章 XMAN公司的背景分析 |
3.1 XMAN的基本资料 |
3.2 XMAN经营状况分析 |
3.3 XMAN的企业文化 |
3.4 XMAN的行业竞争及SWOT分析 |
3.4.1 公司所处行业的特征、发展现状及趋势 |
3.4.2 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
3.4.3 XMAN企业的SWOT分析 |
3.5 XMAN的战略目标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5.1 XMAN的战略目标 |
3.5.2 XMAN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6 并购成为XMAN发展的基本战略选择 |
第四章 XMAN企业并购文化整合的案例分析 |
4.1 案例一:XMAN企业收购北京B公司 |
4.1.1 北京B公司简介 |
4.1.2 并购过程 |
4.1.3 整合结果 |
4.1.4 案例分析与讨论 |
4.2 案例二:XMAN并购湖南D公司 |
4.2.1 湖南D公司简介 |
4.2.2 并购过程 |
4.2.3 存在问题及并购结果 |
4.2.4 案例分析与讨论 |
4.3 XMAN企业并购案例分析总结 |
第五章 XMAN并购文化整合的措施与应用 |
5.1 XMAN企业并购的现状及问题 |
5.2 XMAN并购的文化整合建议措施 |
5.3 XMAN企业并购文化风险分析 |
5.3.1 XMAN企业并购文化风险的识别 |
5.3.2 并购文化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 应用:XMAN在并购SHCL的文化整合模式 |
第六章 结论 |
6.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局限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转型经济中后发企业创新能力的追赶路径:所有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贡献 |
1.3.2 管理意义 |
1.3.3 政策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章节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
2.1.1 资源观和动态能力观 |
2.1.2 制度理论 |
2.1.3 资源依赖理论 |
2.2 相关议题文献综述 |
2.2.1 转型经济和所有权 |
2.2.2 后发企业及相关概念 |
2.2.3 后发企业能力追赶的内容 |
2.2.4 后发企业能力追赶的过程 |
2.2.5 后发企业能力追赶的情境 |
2.3 相关方法文献综述 |
2.3.1 混合研究方法 |
2.3.2 案例研究方法 |
2.3.3 仿真研究方法 |
3 比较案例研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能力追赶的比较 |
3.1 引言 |
3.2 理论背景 |
3.2.1 后发企业的创新能力追赶过程 |
3.2.2 后发企业创新能力追赶的制度观 |
3.2.3 后发企业与跨国公司的联结 |
3.2.4 转型经济与所有权 |
3.2.5 文献评述和研究缺口 |
3.3 研究方法 |
3.4 结果 |
3.4.1 国产化政策阶段 |
3.4.2 从国产化政策阶段到自主品牌政策阶段 |
3.4.3 自主品牌政策阶段 |
3.5 结论和讨论 |
3.5.1 结论 |
3.5.2 讨论 |
4 仿真研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能力追赶的动力学 |
4.1 引言 |
4.2 理论背景 |
4.3 研究方法 |
4.3.1 比较案例研究结果总结 |
4.3.2 仿真方法和系统动力学 |
4.4 模型结构 |
4.4.1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追赶 |
4.4.2 政府政策导向动力学 |
4.5 仿真分析 |
4.5.1 基模分析 |
4.5.2 实验一:改变民营企业进入时间 |
4.5.3 实验二:改变民营企业可见度窘境 |
4.5.4 实验三:改变政府政策导向延迟时间 |
4.5.5 实验四:变量组合效应比较分析 |
4.5.6 敏感性分析 |
4.6 结论和讨论 |
5 大样本统计研究:国有股权对创新能力追赶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理论背景和假设发展 |
5.2.1 后发企业创新能力 |
5.2.2 股权结构与组织结果 |
5.2.3 高管对企业的特定理解 |
5.2.4 跨国公司联结 |
5.2.5 制度转型的调节效应 |
5.3 研究方法 |
5.3.1 样本和数据 |
5.3.2 变量测度 |
5.3.3 分析方法 |
5.4 结果 |
5.4.1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
5.4.2 调节效应检验结果 |
5.5 讨论和结论 |
6 单案例研究:民营企业创新能力追赶和制度环境的共演 |
6.1 引言 |
6.2 理论背景 |
6.2.1 制度理论 |
6.2.2 后发企业的技术学习和追赶 |
6.2.3 资源观和动态能力观 |
6.2.4 共演研究 |
6.3 研究方法 |
6.4 主要发现 |
6.4.1 起步阶段(1997-2001) |
6.4.2 扩张阶段(2001-2007) |
6.4.3 转型阶段(2007-2010) |
6.5 讨论和结论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2.1 对后发企业研究的贡献 |
7.2.2 对制度理论的贡献 |
7.2.3 对共演研究的贡献 |
7.2.4 对中国情境化研究的贡献 |
7.2.5 方法的贡献 |
7.3 管理意义 |
7.4 政策意义 |
7.5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中国汽车产业关键历史事件 |
附录2:通过VENSIM软件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的模型文档 |
附录3:大样本统计研究样本企业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6)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研究 ——以泸州竹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3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林纸一体化及规模经济理论研究 |
2.1 林纸一体化理论研究 |
2.1.1 纸业原料路线演变与林纸一体化 |
2.1.2 林纸一体化内涵 |
2.1.3 林纸一体化研究动态 |
2.2 规模经济理论研究 |
2.2.1 规模经济的内涵、作用及新特征 |
2.2.2 规模经济理论基础 |
2.2.3 规模经济研究动态 |
2.3 对研究成果的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造纸工业的作用与特点 |
3.1 造纸工业的作用 |
3.2 造纸工业的特点 |
3.3 林纸一体化的优点 |
3.4 国外林纸产业发展情况 |
3.4.1 全球纸业总体情况 |
3.4.2 全球大型纸业公司进入新世纪的发展概况 |
3.5 中国制浆造纸产业现状 |
3.5.1 纸张消费的巨大需求与木材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和压力 |
3.5.2 中国各地区林纸一体化项目情况 |
3.5.3 林纸一体化项目典型经验 |
3.5.4 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化经营的困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模型 |
4.1 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因素分析(Multi-factors analysis-MFA) |
4.1.1 林业分类经营与林纸一体化项目林地资源量 |
4.1.2 纸浆林地的价格 |
4.1.3 自然气候 |
4.1.4 水资源量,环境容量 |
4.1.5 物流配套条件 |
4.1.6 设备制造成本 |
4.1.7 能源,主要化工辅料的来源 |
4.1.8 林纸一体化规模化与相关产业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
4.2 林纸一体化项目林基地木材定价问题对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 |
4.2.1 木材全部自产自用时木材转移定价以及对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 |
4.2.2 可以在市场部分买卖木材时,木材定价方法及对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 |
4.2.3 企业是当地木材的唯一或主要供应商时,木材定价方法及对项目规模经济的影响 |
4.3 林纸一体化项目的成本结构分析(Cost structure analysis-CSA)及规模经济优化模型研究 |
4.3.1 林纸一体化项目的成本结构分析 |
4.3.2 各种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3.3 建立以产量为自变量的成本利润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实例研究 |
5.1 泸州竹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概况 |
5.2 影响规模经济性的诸因素分析(MFA) |
5.2.1 林纸一体化研究区的林地资源分析 |
5.2.2 区位,自然气候,土壤 |
5.2.3 水资源量,环境容量 |
5.2.4 市场需求及物流配套条件 |
5.2.5 设备制造成本及投资金额 |
5.2.6 能源,主要化工辅料的来源 |
5.2.7 实现规模化经营与相关产业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5.3 泸州林纸一体化项目的成本结构(CSA)及项目规模经济优化分析 |
5.3.1 项目产品的成本结构 |
5.3.2 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在总成本中的比例分析 |
5.3.3 项目规模对产品成本和项目利润的计量分析 |
5.4 规模优化分析及项目经济规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现林纸一体化规模经济的措施建议 |
6.1 国家发展战略 |
6.2 区域统筹规划,引导企业和林农的造林积极性 |
6.3 推行循环经济,加大废纸回收力度 |
6.4 加强环境保护 |
6.5 培育纸业集团 |
6.6 林业科技开发 |
6.7 林业产业政策及林业税负问题 |
6.8 整合装备制造能力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7)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对象 |
1.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1.2 研究对象选取的背景 |
1.1.3 小结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数据的选取和使用 |
1.4.1 数据来源 |
1.4.2 数据使用说明 |
1.5 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主要方法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回顾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环境 |
2.1.2 环境问题 |
2.1.3 环境保护 |
2.1.4 环境规制 |
2.1.5 竞争力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环境竞次理论 |
2.2.2 污染避难所假说 |
2.2.3 生态倾销假说 |
2.2.4 波特假说 |
2.3 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2.4 国内外有关环境保护与产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回顾 |
2.4.1 国外研究回顾 |
2.4.2 国内研究回顾 |
2.5 相关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
2.6 我国造纸业环境保护与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现状与评价 |
3 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3.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
3.2 基于环境的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提出 |
3.2.1 问题的提出 |
3.2.2 基于环境的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 |
3.3 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
3.4 对基于环境的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新认识 |
4 国内外造纸产业的发展及特点 |
4.1 发达国家造纸业的产业特点及发展趋势 |
4.1.1 产业特点 |
4.1.2 世界造纸产业的发展趋势 |
4.2 我国造纸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4.2.1 现状 |
4.2.2 特点 |
4.3 我国造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小结 |
5 我国造纸产业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成因 |
5.1 造纸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5.1.1 能源消耗 |
5.1.2 资源消耗 |
5.1.3 污染物排放 |
5.2 我国造纸产业环境问题的成因 |
5.2.1 我国造纸业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
5.2.2 市场失灵在我国造纸业环境污染问题上的具体表现 |
5.2.3 政府失灵在我国造纸业环境污染问题上的具体表现 |
5.2.4 我国造纸业环境污染问题的行业原因 |
5.3 本章小结 |
6 我国造纸产业环境比较优势研究 |
6.1 环境要素禀赋与环境比较优势 |
6.1.1 环境要素禀赋 |
6.1.2 环境比较优势 |
6.1.3 环境比较优势与环境竞争力 |
6.1.4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
6.2 我国造纸产业的环境比较优势 |
6.2.1 土地资源价格 |
6.2.2 水电资源、能源价格 |
6.2.3 环境标准的差异 |
6.2.4 环境偏好的差异 |
6.3 小结 |
7 环境保护强度与我国造纸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
7.1 我国造纸产业出口竞争力的现状 |
7.1.1 国际市场占有率 |
7.1.2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
7.1.3 贸易专业化指数 |
7.2 造纸业环境保护强度的测量 |
7.2.1 造纸业环境保护强度测量的指标体系 |
7.2.2 造纸业环境保护强度测量结果 |
7.3 环境保护强度与纸类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相关性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环境比较优势对我国造纸产业外资进入的影响 |
8.1 问题的提出 |
8.1.1 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 |
8.1.2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
8.1.3 我国造纸产业外资进入现状 |
8.2 外资进入我国造纸业的动因 |
8.2.1 非环境因素 |
8.2.2 环境因素 |
8.3 造纸业产业转移性质的讨论与结论 |
8.3.1 我国造纸产业有着明显的环境比较优势 |
8.3.2 环境比较优势是造纸业跨国转移的主要动机 |
8.3.3 国内外的环境政策对造纸产业转移有驱动作用 |
8.3.4 贸易流向变化对产业转移性质的验证 |
8.4 本章小结 |
9 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9.1 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 |
9.1.1 引入环境保护的竞争力模型 |
9.1.2 环境保护对钻石模型内部竞争要素影响的分析 |
9.2 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具体分析 |
9.2.1 产业转移的影响 |
9.2.2 绿色壁垒与生态倾销 |
9.2.3 国内政府环境政策变化的影响 |
9.3 讨论 |
9.3.1 环境保护对不同造纸企业的影响 |
9.3.2 环境政策对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复杂性 |
9.3.3 技术创新在当前我国造纸产业竞争力提升中的作用 |
9.4 结论与政策含义 |
10 提高我国造纸产业基于环境的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
10.1 提高我国造纸产业基于环境的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原则 |
10.2 提升我国造纸产业基于环境的国际竞争力的具体建议 |
10.2.1 政府层面 |
10.2.2 行业层面 |
10.2.3 企业层面 |
10.3 小结 |
11 结论与创新 |
11.1 结论概括 |
11.1.1 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 |
11.1.2 我国造纸产业环境竞争力水平较低 |
11.1.3 我国造纸产业具有环境比较优势 |
11.1.4 国内环境保护政策削弱了我国造纸产业的环境比较优势 |
11.1.5 环境比较优势是造纸业跨国转移的主要动因 |
11.1.6 环境保护通过政府和跨国公司对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施加影响 |
11.1.7 提升我国造纸产业基于环境的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
11.2 论文创新 |
11.2.1 理论创新 |
11.2.2 研究方法创新 |
11.3 论文的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附表与附图TABLE AND CHARTS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经济实力对比 |
1.1.2 500强企业对比 |
1.1.3 中外企业500强的差距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 |
第2章 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理论综述 |
2.1 企业并购的动因分析 |
2.1.1 效率的动因 |
2.1.2 多元化经营的动因 |
2.1.3 代理问题及管理主义的动因 |
2.1.4 产权理论 |
2.1.5 增强市场势力的动因 |
2.2 目标企业价值的诱因 |
2.2.1 评价企业价值的基本思路 |
2.2.2 认识企业价值的三个维度 |
2.2.3 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 |
2.3 金融中介理论 |
2.3.1 传统金融中介理论 |
2.3.2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 |
2.3.3 金融中介功能论 |
2.4 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效应分析 |
2.4.1 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交易费用效应 |
2.4.2 降低谈判成本效应产权是人们利益关系的集中体现 |
第3章 企业并购—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 |
3.1 投资银行概述 |
3.1.1 投资银行的定义 |
3.1.2 投资银行的功能定位 |
3.1.3 投资银行发展历程 |
3.2 投资银行业务的构成 |
3.2.1 增加资本市场总量业务 |
3.2.2 调整资本市场资本存量的业务 |
3.2.3 其他业务 |
3.3 并购业务—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 |
3.3.1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概述 |
3.3.2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流程 |
3.3.3 投资银行在并购业务中的角色分析 |
3.3.4 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的积极作用 |
3.3.5 并购业务逐渐成为现代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 |
3.3.6 现代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3.3.7 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方向 |
第4章 我国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行为分析 |
4.1 企业并购的利益主体及作用分析 |
4.1.1 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均衡 |
4.1.2 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均衡 |
4.1.3 政府干预企业并购行为分析 |
4.1.4 并购利益主体的利益均衡 |
4.2 企业并购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
4.3 目标企业反并购措施分析 |
4.3.1 提高收购者的收购成本 |
4.3.2 降低收购者的收购收益 |
4.3.3 收购收购者—帕克曼防御 |
4.3.4 适时修改公司章程 |
4.3.5 面临收购时的补救措施 |
4.4 我国投资银行企业并购业务现状与特点分析 |
4.4.1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竞争主体多元化 |
4.4.2 投资银行在国内企业并购活动中参与度较低 |
4.4.3 有投资银行参与的国内并购市场多被国外投资银行占领 |
4.4.4 并购方案技术含量不高,客户满意度不高 |
4.4.5 国内投资银行与并购企业缺乏长期合作机制 |
4.5 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
4.5.1 国内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4.5.2 国内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
第5章 我国投资银行开展并购业务创新的必要性 |
5.1 并购业务的创新是投资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
5.1.1 投资银行业务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
5.1.2 并购业务是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不可逾越的环节 |
5.1.3 加入WTO后应对激烈竞争的需要 |
5.1.4 增加业务收入来源的可行渠道 |
5.2 巨大的国内并购市场潜力提供了广阔的资源 |
5.2.1 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投资银行并购提供了基础 |
5.2.2 我国企业并购交易额巨大,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
5.2.3 我国企业并购交易金额与我国GDP的相关性分析 |
5.2.4 我国企业并购市场潜力大的原因分析 |
5.3 跨国并购的增加、国际资本的流入提供了新的市场 |
5.4 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投资银行开展并购业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5.4.1 我国证券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
5.4.2 国内券商自身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快速发展 |
5.5 新修订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拓展了投资银行并购业务范围 |
第6章 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创新的构想 |
6.1 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创新的原则 |
6.2 利用工程化思想对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进行创新 |
6.2.1 并购模式的创新 |
6.2.2 并购方式的创新 |
6.3 促进与并购业务相关的诱致性制度创新 |
6.3.1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
6.3.2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
6.4 创造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 |
6.4.1 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 |
6.4.2 拓宽投资银行融资渠道 |
6.5 提升我国投资银行自身的业务能力 |
6.5.1 通过业内并购重组扩大投资银行规模 |
6.5.2 借鉴国外经验加强并购业务创新 |
6.5.3 加强并购业务专业人才的培养 |
6.5.4 加强与国外着名投资银行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斯达纸业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写作背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战略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内关于发展战略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关于发展战略的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总体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发展战略相关理论 |
2.1 战略发展的基本概念 |
2.1.1 经营战略与战略再造力的概念 |
2.1.2 战略管理的目的内容体系与作用 |
2.1.3 竞争优势与超额利润 |
2.2 战略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1 五种力量模型 |
2.2.2 波特“钻石”模型理论 |
2.2.3 SWOT分析法 |
2.2.4 战略核心竞争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斯达纸业集团现状分析 |
3.1 中国造纸业发展的现状 |
3.2 斯达纸业集团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
3.3 斯达纸业集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3.1 斯达纸业集团存在的问题 |
3.3.2 斯达纸业集团存在问题的成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斯达纸业集团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
4.1 斯达纸业集团发展战略外部环境分析 |
4.1.1 间接外部环境分析 |
4.1.2 直接外部环境分析 |
4.2 斯达纸业集团发展战略内部环境分析 |
4.2.1 企业能力 |
4.2.2 企业结构 |
4.2.3 企业文化 |
4.3 斯达纸业集团发展战略环境SWOT分析 |
4.3.1 SWOT因素分析 |
4.3.2 矩阵分析 |
4.3.3 综合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斯达纸业集团发展战略的制定 |
5.1 发展战略的制定 |
5.1.1 制定指导思想 |
5.1.2 制定遵循原则 |
5.1.3 制定战略目标 |
5.2 斯达纸业集团战略方案 |
5.2.1 斯达纸业引入阶段战略方案ISE |
5.2.2 斯达纸业成长阶段战略方案IRE |
5.2.3 斯达纸业发展阶段战略方案ITE |
5.2.4 斯达纸业成熟阶段战略方案IAE |
5.2.5 斯达纸业转型阶段战略方案ICE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斯达纸业集团发展战略实施措施 |
6.1 调整企业结构构建斯达国际集团 |
6.1.1 实施多元化资本扩张为国际化竞争储备能量 |
6.1.2 实施多元化产品扩张走产品国际化的道路 |
6.1.3 在俄罗斯建立生产基地使产品制造国际化 |
6.1.4 参加国际经济活动国际化战略经营更加成熟 |
6.1.5 发展海外纸业经理人使纸企战略执行标准国际化 |
6.1.6 建立国外营销网点使营销服务标准国际化 |
6.1.7 参加国际设计组织涉足国际化设计 |
6.2 建设企业文化构建斯达模式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ST恒立公司被并购重组及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1 相关概念说明 |
1.2.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3 公司并购重组及整合的国内外现状 |
1.3.1 国外现状 |
1.3.2 国内现状 |
1.3.3 对现状研究的评述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行为和动因的理论分析 |
2.1 西方传统理论对并购的动因分析 |
2.1.1 企业并购动机的一般理论 |
2.1.2 企业并购动机的具体理论 |
2.2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原因分析 |
2.3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多种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ST公司的并购重组及相关案例分析 |
3.1 ST板块的形成和现状 |
3.2 ST公司资产重组的动因及理论分析 |
3.3 引进战略投资者对公司实施并购重组 |
3.4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整合的案例分析 |
3.4.1 德隆集团并购及整合失败的原因分析 |
3.4.2 *ST吉纸的并购重组及整合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ST恒立公司被并购重组的方案设计 |
4.1 *ST恒立现状分析 |
4.1.1 *ST恒立公司基本情况 |
4.1.2 *ST恒立公司由盛及衰的原因分析 |
4.2 寻求*ST,恒立发展出路 |
4.3 *ST恒立并购重组动机 |
4.4 *ST恒立并购重组方案设计 |
4.4.1 *ST恒立重组的前提和主要内容 |
4.4.2 *ST恒立重组方案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ST恒立并购重组后整合的初步探讨 |
5.1 并购整合的理论分析 |
5.2 *ST恒立公司的整合 |
5.2.1 企业文化的整合 |
5.2.2 发展战略整合 |
5.2.3 组织结构的调整 |
5.2.4 人力资源的整合 |
5.3 对并购整合的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本文总结 |
6.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6.3 本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全球纸业整合购并迅速展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晨鸣纸业产融结合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D]. 刘怡.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APP(中国)铜版纸品牌整合策略[D]. 张海朋. 海南大学, 2019(06)
- [3]见证历史——我们曾经报道过的大事[J]. 张洪成. 中华纸业, 2012(20)
- [4]XMAN企业并购管理的文化整合模式研究[D]. 王梅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05)
- [5]转型经济中后发企业创新能力的追赶路径:所有权的视角[D]. 江诗松. 浙江大学, 2012(07)
- [6]林纸一体化项目规模经济问题研究 ——以泸州竹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为例[D]. 李明踊.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7]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D]. 王雪梅.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8]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创新研究[D]. 屠光宇.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 [9]斯达纸业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国梁霞.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05)
- [10]~*ST恒立公司被并购重组及整合研究[D]. 蔡曙. 中南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