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机锡氧簇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催化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婷婷[1](2021)在《新型多铌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催化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属-氧簇化合物(Metal-Oxogen Clustes)作为无机化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结构和功能上的多样性使得其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探索的热门方向。从元素组成上分类,金属-氧簇化合物主要可以分为:钼氧簇,钨氧簇,钒氧簇和铌氧簇等四大类。相比于其他三种金属-氧簇化合物,由于铌氧簇合成上的特殊性导致多铌氧簇的研究与发展均受到了较大的阻碍。尽管如此,铌氧簇合物独特的结构和性质还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无机化学家们的关注。本论文采用多种合成技术(水热、常温、以及水热常温相结合),合成了十八例多铌氧簇化合物。首先采用了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确定并分析了其晶体结构,后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如:X-射线粉末衍射(PXRD)、元素分析(ICP)、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以及磁性分析等进一步对化合物进行了相应的表征分析。在基本表征测试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苯乙烯氧化反应、光催化反应和电催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1.应用水热合成或水热与常温结合的合成方法,成功合成了六例结构新颖的铌氧簇合物(化合物1-6)。其中化合物1-5为Keggin型结构铌氧簇合物,而化合物6为一例具有{V4Nb6}结构的钒铌氧簇合物,且化合物1-4为首次合成。化合物1为Si为中心原子具有双Nb帽结构的Keggin型铌氧簇合物。化合物2是第一例V为中心原子具有双V帽的有机配体螯合帽原子的Keggin型铌氧簇合物。化合物3为稀有的四V帽1D链状铌氧簇合物。化合物4为具有双Sb帽的Keggin型铌氧簇合物的二聚体。我们对化合物1和2进行了光催化产氢以及苯乙烯环氧化的性能研究,并对化合物1作为光催化剂参与光降解Rh B染料的催化能力进行了分析。对于化合物3-6,我们主要研究了其作为苯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最佳反应条件及其所含组分对催化反应的影响和作用。K3[Nb2O2][H7Si Nb12O40]·16H2O(1)[Cu(en)2]9[(VNb12V1.69Nb0.31O42en0.31)2]·20.69H2O(2)K0.25[Cu(en)2]3.5[Cu(en)2(H2O)][VNb12V4O44][OH]2.25·2.25H2O(3)[Cu(en)2]3[Cu(en)2(H2O)]3[Cu(en)2(H2O)2]3{[Cu(en)2][Si Nb12Sb2O40]2}·25H2O(4)[Cu(en)2]2[Cu(en)2(H2O)2]4[Si Nb12V2O42]·7H2O(5)[Cu(en)2]3{[Cu(en)2][H2V4Nb6O30]}·12H2O(6)2.应用常温合成或水热与常温结合的合成方法,成功合成了五例具有铜-乙二胺(Cu-en)作为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的中核铌氧簇合物(化合物7-11)。其中化合物7为具有18个壳层原子以及两个中心杂原子的类Wells-Dawson结构的杂多铌氧簇合。在化合物8中{B-Si Nb6O26}作为桥体连接了两个完整的{Nb6O19}使其呈现出一个类新月型的簇结构。化合物7和8的苯乙烯环氧化性质和电解水析氧(OER)性质被研究。化合物9-11的簇阴离子均为由三个Lindqvist结构的{Nb6O19}和一个环形结构的{Nb6O30}共同配位连接组成的{Nb24}类碗型簇。不同的金属有机配合物使得化合物9-11呈现出了不同的结构。此外我们还进一步对三个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光催化降解染料、苯乙烯环氧化以及电解水析氧(OER)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Na12[Cu(en)2(H2O)2]5[H3(Si OH)2Si2Nb16O54]2·52H2O(7)K4[Cu(en)2(H2O)2]2[Cu(en)2(H2O)]2[Cu(en)2][Si Nb18O54]·16H2O(8)[Cu(en)2]9.75[Cu(en)2(H2O)]4[KNb24O72H9.25]2·36.5H2O(9)[Cu(en)2][Cu(en)2(H2O)]12[Cu(en)2(H2O)2]3[KNb24O72H7(H2O)2]2·99H2O(10)[K(H2O)4][Cu(en)2(H2O)2]5[Cu(en)2(H2O)]8.25[Cu(en)2]2[K0.5Nb24O72H7.75]2·115.31H2O(11)3.应用水热合成技术成功合成了七例具有不同金属有机配合物的Keggin型Nb/W混配的金属氧簇合物(化合物12-18)。在化合物12中,其Keggin型簇结构与三个[Cu(en)2(H2O)]2+的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相连接形成了一个三支撑的结构。化合物13具有两种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且其中的乙醇酸为乙酸分子原位一步氧化得到的。在化合物14中,同样含有两种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且其中的草酸配体为乙酸分子经过两步原位氧化得到的。化合物15只含有Phen一种含N有机配体,且在相邻的Cu-phen片段中存在着一种π···π相互作用。在化合物16中我们成功的首次将芳香酸作为有机配体引入到了Nb/W混配的金属氧簇合物当中。在化合物17中,作为原料的烟酸分子发生了原位氧化,生成了羟基烟酸并作为有机配体参与到了化合物17的合成当中。化合物18是化合物12-18这一系列Nb/W混配的金属氧簇合物中唯一一个Zn元素作为过渡金属中心引入的化合物,在簇阴离子和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一个类蟹型的簇结构。该系列化合物的性质部分测试还在进行中,在这里我们整理了化合物13和14的电催化传感以及苯乙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的研究。[Cu(en)]0.75{[Cu(en)2(H2O)]3[H0.625Si W9Nb3O40]}2·14.5H2O(12)[Cu(2,2’-bpy)(H2O)]4[Cu(2,2’-bpy)(glc)]2{[Cu(2,2’-bpy)][HSi W9Nb3O40]}2·4H2O(13)[Cu4(2,2’-bpy)4(OH)4(H2O)2]{[Cu2(2,2’-bpy)2(ox)][HSi W9Nb3O40]}·3H2O(14){[Cu(phen)(OH)][Cu(phen)(H2O)]}4[H2Si W9Nb3O40]2·16H2O(15)[Cu(phen)(H2O)2]2{[Cu(phen)(H2O)]2(nic)}[Si W9Nb3O40]·7H2O(16)K[Cu(phen)(H2O)]6[Cu(phen)(hnic)]2[H0.5Si W9Nb3O40]2·14H2O(17)K2[Zn2(phen)(OH)]4[Si W9Nb3O40]2·7H2O(18)
雷健[2](2019)在《基于金属配位键制备含氮族元素有机功能化合物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氮族元素由于其独特的ns2np3价电子构型,易与金属或非金属原子形成配位键,受到了配位化学工作者的广泛青睐。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基于金属配位键制备含氮族元素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得到了深入的发展,一些含氮、锑、铋元素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医药、材料等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该领域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金属中心与配体不匹配,无法构建稳定的配位键,导致配合物极易分解,严重地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拓展;(2)部分构建金属配位键的方法存在反应条件苛刻、原子经济性差、易造成环境污染等缺点;(3)有关配位键成键过程中热力学、动力学的研究较少,导致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缺乏理论指导;(4)从分子水平对配合物结构与性能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寥寥无几。因此,研发绿色、高效的金属配位键构建方法,探究配位键成键过程的本质以及配位键与化合物性能的相关性,对创制高附加值的含氮族元素有机功能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构建金属配位键的策略以制备系列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含氮、锑、铋等元素有机功能化合物,采用核磁、单晶、元素分析、光电子能谱、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等技术手段对化合物的结构组成以及成键过程进行分析。探究了它们在有机合成、路易斯酸催化、抗肿瘤等领域的应用价值,从分子层面探究了各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取得了如下主要创新性研究结果和结论:1.基于8-氨基喹啉的配位辅助作用发展了一类反应条件温和、催化体系简单、底物适用性广的Cu(OAc)2催化P(O)NH化合物与烃类物质的C(sp3)-H/N-H氧化交叉脱氢偶联反应,高效地合成了多种N,N-二取代膦酰胺类化合物。通过动力学研究首次发现了反应体系中生成的催化量醋酸副产物能够有效地加速C(sp3)-N自由基偶联反应。在无氧化剂的情况下分离出了金属活性中间体C46H40CuN4O6P2[(PN)2Cu],通过化学计量反应与DFT计算证实了醋酸在C(sp3)-N自由基偶联反应的加速作用与中间体配合物(PN)2Cu的形成有直接联系。上述加速现象在P(O)NH化合物与烃类物质的底物拓展实验中也得到了良好的重现,证明了羧酸副产物反馈效应的普适性。此外,该方法在50倍放大实验和连续合成实验反应性较好,具备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2.基于分子内配位辅助的策略实现了铜(0)促进P(O)NH化合物和芳硼酸的C(sp2)-N交叉偶联反应,高效地制备了系列N,N-二取代膦酰胺类化合物。该反应体系无需使用任何外加配体及酸碱添加剂,在室温氧气氛围下利用廉价、易得的铜粉即可实现C(sp2)-N的构建,并可适用于多种具备不同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的芳硼酸以及二芳基次膦酰胺、二烷基次膦酰胺、膦酰胺等P(O)NH底物。控制实验证实该反应不涉及自由基历程,且选择合适的配位辅助基团对C(sp2)-N交叉偶联反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基于XPS的实验结果推测了在上述反应历程中铜组分会经历Cu(0)→Cu(I)→Cu(II)的转变,且二价铜组分是反应体系的静息态。3.基于八元环状锑的母体结构,通过调变配体结构以及对应阴离子设计制备了12种有机锑(III)配合物,考察了各配合物在胺、醛、酮的区域选择性Mannich反应,醛、酮的区域选择性缩合反应,醛、胺、炔芳构化反应以及环氧化合物胺解反应中的路易斯酸催化性能。结合各配合物的氟离子亲和力强度的计算结果,建立了N→Sb配位键与路易斯酸强度及其催化性能的相关性。还发现3种有机锑(III)氟化物不仅能够依赖锑(III)金属中心起到路易斯酸催化作用,而且与锑(III)中心相连的氟原子能够作为受体与反应底物或中间体的活泼氢形成氢键实现协同催化。催化性能最优的配合物CyN(C6H4CH2)2SbF(Sb4)在上述4类反应中具备广泛的底物适用范围以及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而且在50倍放大实验中仍然能保持高效的催化效率,兼具优越的循环使用性能。4.通过CCK-8法评价了上述12种有机锑(III)配合物对4种人类实体瘤(HepG2肝癌细胞,MDA-MB-231、MCF-7乳腺癌细胞系,HeLa宫颈癌细胞)细胞以及正常的HEK-293胚肾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建立了N→Sb配位键与抗肿瘤性能的相关性,发现配合物Sb4具有最优的抗肿瘤活性。细胞周期实验证实配合物Sb4能够诱导细胞周期中的S期发生阻滞。进一步通过流式细胞术、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和台盼蓝排斥实验发现配合物Sb4可呈时效依赖性和量效依赖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坏死。最后,通过使用分光荧光计评估了MDA-MB-231细胞中的活性氧含量,证实了配合物Sb4的细胞毒活性取决于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5.研发了6种具备分子内配位作用的环状有机铋(III)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利用核磁、单晶、高分辨质谱、元素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CCK-8法评价了各配合物对4种人类实体瘤(A549肺腺瘤,SMCC7721肝腺瘤,SGC-7901胃腺瘤,SW480结肠瘤)细胞以及正常的16HBE14o-人体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遴选出生物活性最佳的配合物O(C6H4CH2)2BiONO2(Bi2),研究了其抗肿瘤性能的时效关系与量效关系。显微成像技术以及流式细胞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Bi2可呈时效依赖性和量效依赖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进而实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免疫印迹法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配合物Bi2能够通过Bcl-2家族与caspase家族参与的相关凋亡信号传导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秦瑞轩[3](2019)在《原子级分散金属催化剂表面配位学与催化性质研究》文中认为在异相催化中存在诸多类型的宏观和微观“效应”,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金属活性中心及其周围的配位环境。对于异相催化中分子和原子水平下的反应机制理解离不开催化剂表面配位结构的研究。近年来,随着表征技术的进步和制备方法学的发展,原子级分散的金属催化剂在异相催化领域受到了广泛重视。相比于传统的纳米颗粒催化剂,原子级分散的催化剂在特定类型的催化反应中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媲美甚至优于这些传统的负载型催化剂,而且该类型的催化剂原子利用率更高,活性位点结构也相对均一,还可以通过改变合成方法对其微观配位环境进行调控等。这些独特性质,使得这种原子级分散的金属催化剂更容易研究其配位环境与催化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第一章中,我们概述了纳米材料催化剂、传统负载型催化剂以及单原子分散金属催化剂的表面配位化学性质,微观反应机理,并从表面配位化学的角度总结了一些近几十年来在催化研究中被认为有重要作用的影响因素和被广泛应用的催化“效应”。第二章中,我们深入研究了碱金属助剂对Al2O3负载的单原子分散的Ru(Ⅲ)催化剂在催化加氢过程中的助剂效应。我们发现,在单原子Ru(Ⅲ)催化加氢反应过程中,单原子Ru(Ⅲ)临近的Na+离子可以通过库伦相互作用促进H2的异裂,形成Ru(Ⅲ)-Hδ-和O-Hδ+物种,这种相互作用可以进一步抑制Hδ-的电子转移还原和破坏单原子Ru(Ⅲ)配位结构,使得单原子Ru(Ⅲ)在高温高压加氢反应中依然可以长时间地保持单原子分散状态。在没有碱金属离子辅助下,单原子Ru(Ⅲ)则很容易被还原聚集形成Ru簇合物,导致催化活性的逐渐降低。在催化丙酮氢化反应中,得益于活性中心异裂机制以及催化反应中间体之间的电荷偶极相互作用,这种碱金属离子促进的单原子Ru(Ⅲ)催化剂相较Ru表面所需反应能垒更低。得益于此,我们首次在单原子分散的催化剂中观察到了热力学平衡反同位素效应(kH<kD)。除此之外,我们发现即便同样是单原子分散的Ru(Ⅲ)催化剂:反应条件不同,反应机制也截然不同。我们发现,相对于界面O位点参与异裂形成的Hδ+,界面水分子可以更快速地发生氢转移,大幅降低催化反应的表观能垒。第三章中我们发现,在表面乙二醇基的辅助下,TiO2(B)-EG负载的单原子Pd催化剂可以高效地催化烯丙醇与亲核试剂之间的Trost偶联反应。相对于均相催化剂常需要使用卤素取代或者酯化的烯丙醇底物,该单原子分散的催化剂可以更加高效和绿色地实现直接以烯丙醇分子作为底物的Trost反应。进一步的机理分析发现,这种独特的反应性能与反应过程中乙二醇基与Pd位点之间的动态配位过程有关。该研究对单原子分散金属催化剂已知的20种催化反应类型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拓展。第四章中我们首先通过DFT理论计算研究发现,随着金属纳米团簇中金属原子数目的减少,d带中心上移,催化氢化反应中间体和H原子在表面的结合增强,导致反应活性较低。通过引入具有吸电子性质的CO作为电子调节剂,可以使得H原子在表面的吸附能大幅弱化,从而大幅降低苯乙烯催化加氢反应能垒。在实验上我们以Pd2CO簇合物作为前驱体,将其沉积在不同的氧化物载体表面得到本身吸附有CO的双原子Pd分散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在催化苯乙烯加氢反应中表现出远高于单原子Pd以及Pd纳米颗粒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我们通过去除和再引入CO分子进一步确认的CO在较高分散度Pd催化剂的催化加氢过程中的促进作用。第五章中我们通过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实验表征发现,TiO2表面负载的Pd簇合物或者Pd纳米颗粒可以通过Cl离子的辅助在氧气气氛中实现重分散形成单原子分散Pd。这种动态可逆单原子催化剂在CO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优于普通单原子的催化活性。研究发现,C1离子在还原性气氛下会与载体阳离子结合,而在氧化性气氛下则会与单原子分散的Pd结合。热力学分析发现,当C1离子与载体阳离子的结合能小于O与载体阳离子的结合能时,通过Cl的调节作用可以使得氧化处理再分散过程变得热力学有利。结合这一理解,我们预测并且通过C1离子实现了部分其它氧化物载体,如SiO2,表面Pd的再分散过程。
张婷[4](2019)在《8-羟基喹啉限制的低维配合物的合成与磁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低维金属有机配合物在结构上的特殊性与可控性及在光,电,热,磁,力,化学与生物功能众多领域的巨大应用价值,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磁性领域,已逐渐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材料。本文采用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7个金属簇合物和3个一维链状聚合物,并对其做了结构表征和磁性研究。具体结果如下:一.采用8-羟基喹啉(HL1)和1,1,1-三(羟甲基)乙烷(H3L2)为配体。μ2-L1,μ3-L1和μ7-L2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与NiII,DyⅢ配位,通过简单的一步反应得到了五个类圆盘状的七核簇合物1-5。μ2-L1和μ1-L2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与NiII,DyⅢ配位,得到了分别为九核和十核的簇合物6-7。圆盘状的七核簇合物的易得性是由于桥连在同一个μ3-O上的三个金属离子,容易形成三角构型的节点,以此方式,七个金属离子被六个μ3-O桥连形成对称性较高的圆盘状构型的金属节点。对配合物1-5进行磁性研究,磁性分析表明配合物5有明显的慢磁弛豫行为,进行Arrhenius拟合得到τ0和Ea/kB分别为7.64×10-13s和122.73K。二.采用8-羟基喹啉(HL1)为配体。μ2-L1作为桥连基,利用金属掺杂的方法,得到了同构异晶的{DyNa}n和{Dy0.02Y0.98Na}n一维链状配合物8和9。另外,μ2-L1和μ1-L1在反应中与DyⅢ配位,硝酸根桥连{Dy3}子单元,形成一维链状配合物10。并对三个一维链配合物进行了磁性研究。磁性分析表明配合物8有慢磁弛豫行为,进行Arrhenius拟合得到τ0和Ea/kB分别为1.80×10-8s和68.10K。对配合物8进行金属掺杂得到的配合物9为单离子磁体,进行Arrhenius拟合得到τ0和Ea/kB分别为2.26×10-8s和68.00K。磁性的差异说明金属掺杂后显着抑制了体系中的量子隧穿效应。并且金属掺杂后得到的配合物9表现出配合物8不具有的固体光致发光行为。
吴荣晖[5](2019)在《水杨酸类配体参与构筑的钛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催化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钛氧簇合物(TOCs)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功能材料,因其新颖的结构及独特的性质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是配位化学和材料化学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目前,人们对钛氧簇合物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一是合成新型结构的纯钛氧簇合物;二是合成有机小分子修饰的钛氧簇合物;三是合成金属掺杂的钛氧簇合物;四是合成钛氧簇框架化合物。其中,很多功能性有机配体修饰的钛氧簇合物被合成出来,有关其性质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关注。因此,本论文选取芳香羧酸,包括水杨酸(H2sal)、5-磺基水杨酸(H3ssal)、5-氨基水杨酸(H4asal)和3-磺基苯甲酸(3-H2sb),1,10-邻菲啰啉(1,10-phen)、2,2-联吡啶(2,2-bipy)为中性配体,合成新颖的钦氧簇合物,对这些簇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元素分析、热稳定性分析、荧光分析等性质表征,研究了它们的光催化性质或电催化性质或硫醚的催化氧化性质。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本文首先对金属氧簇合物的结构、性质、用途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其次对简单的钛氧簇合物、有机配体修饰的钛氧簇、过渡金属掺杂的钛氧簇以及钛氧簇框架化合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2)通过溶液挥发法,成功得合成了水杨酸/1,10-邻菲罗啉修饰的钛氧簇合物[Ti4O4(sal)4(phen)4]·p12H20(1)。晶体结构显示,配合物1由1个{Ti4O4}结构单元,4个sa12-阴离子,4个Phen分子,共同形成了扭曲平面四边形,且H2sal将羟基和羧基上的两个氢完全脱去。另外,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固体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对其表征,同时考察了其光催化亚甲基蓝反应中的催化性能。(3)通过溶液挥发法,成功得合成了2个5-磺基水杨酸/1,10-邻菲罗啉修饰的钛氧 簇合物[Ti608(Hssal)2(Phen)6(H2O)4]·40H·21H20(2)和[Ti4O4(Hssal)4(Phen)4]·18H20·4NH3(3)。其中,晶体结构显示配合物2是由{Ti6O8}结构单元构成的六核结构,配合物3为{Ti4O4}结构单元构成的四核结构。另外,配合物2和3中H3ssal都只脱去两个氢,保留了羟基上的氢。从红外、紫外、摩尔电导率测定等多个方面对配合物2和3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并开展了配合物2和3对苯甲硫醚(MPS)和苯硫醚(PPS)催化氧化研究。结果显示,配合物2和3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效果,特别是配合物2拥有了均相催化剂和非均相催化剂的优点,即不仅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性能,而且表现出良好的回收性能。对其机理进一步探讨发现,配合物2中由于4个配位的H20分子和4个OH-离子的存在,从而易于与氧化剂H2O2进行交换反应从而产生活性中间体,这可能是导致配合物2的催化效能高于配合物3的原因。另外,在此过程中,还得到了由两个配体组成的复合物,分别是[(H3ssal)(Phen)](4)和[(H3ssal)(Phen)]H2O(5)。(4)通过溶液挥发法,成功得合成了5-氨基水杨酸/1,10-邻菲罗啉修饰的钛氧簇合物[Ti4O4(H2asal)4(phen)4]·16H2O(6)。晶体结构测定表明,配合物6与配合物1结构类似,也是由{Ti4O4}结构单元,4个H2asa12-阴离子,4个Phen分子,共同形成了扭曲平面四边形,且H4asal脱去羟基和羧基上的两个氢原子,保有氨基上2个氢原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6进行表征,并研究多巴胺(DA)在配合物6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在优化条件下,多巴胺的氧化电流与DA浓度在1.0×10-6~7.0×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回归线性方程为ip=-5.020-5.688c,相关系数为:0.9928,检出限可达到2.0×10-7mol/L。因此,采用配合物6制备的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可用于DA的电化学测定。(5)通过溶液挥发法,成功得合成了 1,10-邻菲罗啉修饰的单核钛配合物Ti(phen)(OC2H5)2C12(7),通过单晶衍射法、IR、1H和13C NMR、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对配合物7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合成的配合物7为催化剂,双氧水(H202)为氧化剂,考察不同的反应条件下该催化体系在硫醚催化氧化中的催化性能。通过对温度、溶剂、催化剂、氧化剂等实验条件的优化,我们发现在室温甲醇介质中,配合物能够高效得催化苯甲硫醚为苯甲亚砜。进一步拓展反应底物,研究表明该催化剂在一系列结构各异、具有不同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的硫醚的氧化反应中均表现出高的转化率(95-100%)和优良的选择性(92-100%)。此外,对其催化反应机理做了简单的推测。(6)通过溶液挥发法,成功得合成了2个3-sb-1,10-phen/2,2-bipy修饰的钛氧簇合物[Ti8O12(3-sb)2(3-Hsb)4(phen)6(H2O)6]·4H2O·4CH30H(8)和[Ti8O11(3-sb)2(2,2-bipy)6(H20)10]C1·3-sb·3(3-Hsb)·16H20(9)。单晶X射线分析表明,这两个钛氧簇合物簇均是由8个钛原子组成的一个立方体结构。其中,配合物8是由{Ti8O12}单元构成的闭合的立方体骨架结构,而配合物9是由{Ti8O11}单元构成的开口的立方体骨架结构。另外,在具体的配位模式上,配合物8中3-sb配体通过磺酸基SO3H与Ti(Ⅳ)配位,而羧基COOH保持游离状态;而在配合物9中,3-sb配体则通过羧基COOH与Ti(Ⅳ)形成桥联双齿配位。以配合物8和9为催化剂,对有机硫化物选择性氧化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结果表明,在室温下配合物8和9均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且配合物9表现出比配合物8更高的催化活性,这可能是由于分子的组装和堆积情况不同导致的。
吕莹[6](2018)在《基于Wells-Dawson型多阴离子的金属—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文中提出Keggin及Wells-Dawson型多酸阴离子作为两种经典结构,由于其独特的几何结构及性质,在合成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过程中受到了较多地关注。相较于Keggin型金属-氧簇合物,Wells-Dawson型多酸阴离子具有体积大、负电荷高、配位点多的特点,从而有利于形成结构更为复杂的化合物。本论文以Wells-Dawson型多酸阴离子作为无机建筑模块,通过改变过渡金属、有机配体的种类,构筑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体系的pH值、反应物的摩尔比等对产物结构的影响,初步研究了化合物的催化性能,探究了化合物结构对性质的影响,为后续功能性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技术,合成了十七例基于Wells-Dawson型多阴离子的金属-氧簇合物。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元素分析、IR、UV、PXRD、TG等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能、光催化性能及在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1.过渡金属-单配体配合物修饰的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以Wells-Dawson型多酸阴离子作为基础反应体系,向其中引入不同的金属离子(Cu2+,Ag+,Zn2+)及有机含氮配体,合成了七个结构新颖的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合物(化合物1-7)。为了对比这七例化合物在苯乙烯环氧化中的催化性能,我们还合成了两例只含多酸阴离子及配体的超分子化合物(化合物8和9)。在化合物1中,{P2W18}作为一个双齿无机配体与两个铜离子配位,形成了一个双支撑的配位聚合物。化合物2是由{P2W18}多阴离子与Cu2+/2,2’-bpy配合物构筑的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3-6则是由{P2W18}多阴离子与Ag+/2,2’-bpy配合物构筑的金属-氧簇合物。但不同的是,化合物3中包含两类不同的银配合物,形成了一个新颖的超分子结构。化合物4-6则是由银配合物连接{P2W18}建筑模块构筑的二聚体。化合物5与化合物4结构相似,其中的银配合物都分为五类,但化合物4中的两个银配合物通过共用一个端基氧结合在一起,而化合物5则是通过Ag(3)与两个氮原子、两个{P2W18}中的两个端基氧配位结合在一起。化合物6中含有四种不同类型的银配合物,这些银配合物之间以及与{P2W18}多阴离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砖墙式2-D层状结构。化合物7和化合物6的结构类似,但其金属离子为Zn2+,呈现了具有圆形截面通道的3-D超分子结构。化合物8和9则是基于{P2W18}多阴离子与含氮有机配体而形成的超分子结构,主要对其在苯乙烯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2.铜-有机混合配体配合物修饰的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在Wells-Dawson多酸阴离子反应体系中引入铜离子,有机含氮配体及羧基配体,合成了七例结构新颖的多酸基化合物(化合物10-16)。化合物10和11是同构化合物,是由TMC(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桥连接{P2W18}形成的一维链状结构,在不对称单元中存在一个由吡啶羧酸经过原位脱羧形成的吡啶分子。化合物12中存在一个四铜中心的TMMC(过渡金属-混合有机配体配合物),通过TMMC将相邻的{P2W18}多阴离子连接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13的结构与化合物12相似,但其中的TMMC却是二铜中心的,呈现为链状拓展结构。化合物14则是由{P2W18}多阴离子与六铜中心配合物形成的一维拓展结构。化合物15和16虽在同一个反应釜中生成,但结构却大不相同,化合物15中包含两种不同类型的TMMC,同时该化合物也是首例存在Cu…π作用力的化合物。化合物16则是由{P2W18}与[Cu2(2,2’-bpy)2(hnic)]2+构筑的金属-氧簇合物。3.苯甲酸或2,6-吡啶二羧酸配体修饰的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由于苯甲酸和2,6-吡啶二羧酸在反应过程中易发生原位脱羧反应,所以难以构筑TMMC。但我们却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成功的向Wells-Dawson型多酸阴离子反应体系中引入了由苯甲酸或2,6-吡啶二羧酸构成的TMMC,合成了三个结构新颖的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合物(化合物17-19)。化合物17是第一例由基于苯甲酸的TMMC所构筑的有机-无机杂化结构。化合物18和19中均含有由2,6-吡啶二羧酸构成的TMMC。化合物18中存在着较为复杂的C-H···O氢键,这些氢键使化合物18呈现了新颖的3-D结构。化合物19中的TMMC及TMC则均作为电荷补充单元及空间填充单元。
梁景文[7](2017)在《含N有机配体与有机锡化合物的配位自组装、晶体结构、性质研究及电化学的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锡配合物结构种类繁多,并被广泛用作催化剂、热稳定剂、杀菌剂、防污涂料及木材防腐剂等。有机锡配合物的分子及超分子结构和生物活性特别是抗癌活性己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对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有机锡配合物超分子及其荧光性能、电化学性能的研究还少见报道。本论文以一烃基锡酸、二烃基氧化锡、三烃基氢氧化锡和四烃基锡为底物,分别与咔唑乙酸、咔唑丙酸、酰亚胺酸、二茂铁二甲酸反应,合成了12个未见报道的有机锡配合物。所有配合物都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和核磁共振等测试表征,并使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得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发现了具有潜在分子识别能力的有机锡羧酸酯,比较了锡原子与配体羧基氧形成的键长。测定了具有代表性的有机锡配合物的荧光性能、抗癌活性以及电化学性质。本论文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咔唑和溴乙酸、3-溴丙酸反应,分别得到配体HL1和HL2。将配体HL1分别与一(对甲苯基)锡酸、一苯基锡酸反应,配体HL2与一正丁基锡酸反应,分别得到了具有鼓型结构的配合物1、2和3,鼓形结构中心是周围被六个羧基取代的六核的Sn6O6锡氧烷,而且它们均为超分子,其中配合物2具有潜在的分子识别能力。对比1-3中的锡氧平均键长发现,一烃基锡酸的烃基基团对中心Sn6O6鼓内部锡氧配位的阻碍作用规律为正丁基>苯基≈对甲苯基。荧光测试结果显示配合物2和3具有很强的荧光性能;初步研究了配合物1对三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2:通过1,8-萘酐和氨基乙酸反应,得到配体HL3。将配体HL1与二环己基基氧化锡,配体HL3与二苄基氧化锡反应,H2O与二苯基氧化锡反应,分别得到了具有短梯形结构的配合物4、5和6,梯形结构中心是一个二聚的四烃基二锡氧烷Sn2O2,而且它们均为超分子,其中配合物4和5具有潜在的分子识别能力。对比4-6中的锡氧平均键长发现,二烃基氧化锡的烃基基团对中心Sn4O4短梯形内的锡氧配位的阻碍作用规律为苯基>苄基>环己基。荧光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4具有更强的荧光性能;初步研究了配合物5对三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3:通过1,8-萘酐和间氨基苯甲酸反应,得到配体HL4,将配体HL3与二苯基氧化锡反应,配体HL4与二正丁基氧化锡反应,分别合成出难以得到具有“U”型结构的配合物7和8,“U”形结构是以六配位的锡原子为中心,通过桥连两个烃基和两个配体而形成的。对比7和8中锡氧平均键长发现,二烃基氧化锡中的烃基基团对单锡核配合物中的锡氧配位的阻碍作用是苯基>正丁基。测试了配合物7和8的荧光性质,发现二苯基氧化锡和二正丁基氧化锡对1,8-萘酐的荧光有一定的猝灭作用。4:将配体HL4、1,8-萘酐与三苯基氢氧化锡反应,首次获得了一个有机锡羧酸酯与配体复合(一般是与溶剂复合)的复合物9,它是三苯基锡羧酸酯中的配体上的萘环与1,8-萘酐通过π…π堆积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这是有机锡羧酸酯与配体复合的首例。在实验过程中,还得到了一个三(对甲苯基)氢氧化锡水配位的单体分子10。测试了复合物9的荧光性质,发现它比单独配体的荧光强度更强。5:利用二茂铁和乙酸酐反应,得到配体H2L5,将H2L5与四(对甲苯基)锡反应,获得两种晶体,经晶体测试表明一个是四(对甲苯基)锡11,一个是具有一维链状结构的配合物12,它是铁原子桥连四(对甲苯基)锡中的甲苯环所形成的,并测得了其晶体结构,初步解析了其结构。6:利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具有代表性的有机锡配合物1和5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对H2O2的电催化还原能力。合成了一个Co/N/GR(GR=石墨烯)复合材料,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质,发现该复合材料有很好的ORR(氧还原反应)活性,有望作为高效廉价的ORR电催化剂。
黄文江[8](2016)在《基于吡啶类配体的Mo(W)S/Cu簇聚物和配聚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以[MOnS4-n]2-(n = 0,1;M = Mo,W)为构造单元和亚铜盐反应,通过双吡啶桥联配体4,4’-偶氮联吡啶和4,4’-联吡啶连接,合成和表征了 7个未见文献报道的Mo(W)/S/Cu原子簇聚合物。此外,还合成了六个未见报道的亚铜类配位化合物和三个Ag/Cu杂双金属配合物。其中二维簇聚物2个,三维簇聚物6个以及一维配聚物7个和二维配聚物1个。此外,还合成得到了一个零维的W/S/Cu和一个零维的Ag-I簇合物。分别如下:[W202S6Cu6(CN)3(4,4’-azpy)4]n(1)[Mo2O2S6Cu6(CN)3(4,4’-azpy)4]n(2)[W202S6Cu6(CN)3(4,4’-azpy)2]n(3){[WOS3Cu3(SCN)(4,4’-azpy)2]·CH3CN}n(4){[MoOS3Cu3(SCN)(4,4’-azpy)2]·CH3CN}n(5){MoOS3Cu3(4,4’-bipy)3[I]}n(6){[MoS4Cu4(4,4’-bipy)4]2+[MoS4Cu4(4,4’-bipy)2(I)4]2-}n(7)[Cu2I2(4,4’-azpy)2]n(8)[(4,4’-azpy)Cu2(μ2-I)2(PPh3)2]n(9)[(4,4’-azpy)Cu2(μ2-Br)2(PPh3)2]n(10)[(4,4’-azpy)Cu2(μ2-Cl)2(PPh3)2]n(11){[Ni(4-pytpy)2][Ag(CH3CN)(NO3)](N03)2(H2O)2}n(12){[Ni(4-pytpy)2][Ag2(4,4’-bpy)](NO3)4(DMSO)4}n(13){[Ni(4-pytpy)2][Cu3(SCN)5](CH3CN)(DMF)(H2O)0.5}n(14)[Cu2Br2(C13H14N2)(C18H15P)2]n15[WOS3Cu3[(C6H5)3P]3Br](16){[Ce(DMF)8][Cu8I11]·C2H5OH}n(17){[Co(DMF)6]2[Ag7I11]}(18)(4,4’-azpy = 4,4’-偶氮联吡啶)1.通过使用4,4’-偶氮联吡啶桥联配体作为层连接器,把[M202S6Cu6(CN)3](M = Mo,W)簇构建成了具有三维柱撑式结构的Mo(W)/S/Cu原子簇聚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红外、紫外和单晶结构表征。三个原子簇聚合物1,2,3都属于单斜晶系。2.通过单桥和双桥4,4’-偶氮联吡啶桥联配体的桥联作用,把[MOS3Cu3(SCN>](M = Mo,W)簇构建成了两个三维柱撑式且又具有相互穿插结构的Mo(W)/S/Cu原子簇聚合物4和5,并对其进行了红外、紫外和结构表征。其中[MOS3]2-(M =Mo,W)构造单元显示了五连接配位方式。3.通过使用4,4’-联吡啶桥联配体的桥联作用,连接构筑单元[MoOnS4-n]2-(=0,1)建造成了两个Mo/S/Cu原子簇聚合物,其中簇合物6是基于扭曲的四面体构型簇的二维Mo/S/Cu原子簇聚合物;簇合物7是一个由阴阳离子相互穿插形成的一个三维Mo/S/Cu原子簇聚合物。4.利用溶剂热合成方法合成了一个由碘化亚铜和4,4’-偶氮联吡啶桥联配体配位形成的二维层状配合物8;通过构造第二构造单元的方法合成了三个由卤化亚铜和4,4’-偶氮联吡啶桥联配体配位形成的一维链状配合物9-11,四个配合物均进行了红外、紫外和结构表征。5.利用室温扩散法,以前驱体[Ni(4-pytpy)2](NO3)2与过渡金属离子Cu+或者Ag+和辅助配体(4,4’-bpy,[SCN]-)组成的金属配离子单元反应得到了两个新颖的一维链状结构的杂双金属配位聚合物12,13和一个新型的二维网状结构的双金属配位聚合物14。6.利用溴化亚铜和桥联配体合成了一个亚铜类的简单配聚物15,利用溶剂扩散法合成了一个含{WOS3Cu3[(C6H5)3P]3}+的简单簇合物16。另外,还利用阳离子模板法合成了一个一维簇聚物17和零维簇合物18。
孙美兰[9](2011)在《二茂铁吡唑羧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生物活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由于具有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尤其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二茂铁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杀虫、治贫血、抗疟疾、酶抑制剂等生物(理)活性。本论文主要对二茂铁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设计合成了新型含N、O杂原子并具有生物活性的二茂铁吡唑羧酸配体:3-三氟甲基-5-二茂铁吡唑乙酸(LCOOH)。并利用其组装出一系列金属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测试方法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MTT法测试了这些金属配合物的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值活性。主要工作如下:1、含二茂铁吡唑基的有机锡氧簇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生物活性测试利用配体分别与Ph3Sn(OH)、n-BuSnOOH和n-Bu2Sn0组装合成三种含二茂铁吡唑基的有机锡氧簇合物:[Ph4Sn2O(OCH3)(OOCL)]2、[BuSnO(OOCL)]6和[Bu4Sn2O(OOCL)2]2。晶体结构表明:[Ph4Sn2O(OCH3)(OOCL)]2和[Bu4Sn2O(OOCL)2]2都是以中心环[Sn202]为对称中心的梯形结构,而[BuSnO(OOCL)]6是经典的鼓型簇状结构。配合物的循环伏安曲线中都只出现一对宽的氧化还原峰,说明配合物中每个二茂铁基团环境相似,且它们之间几乎没有电子交流。体外抑制人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和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的增值活性显示:此类有机锡配合物的抗癌活性明显比配体和相应的前躯体都好,尤其是[Ph4Sn2O(OCH3)(OOCL)]2显示了最高的活性,比顺铂的活性还好,可以考虑作为潜在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这说明在配合物的抗癌活性中配体与锡原子起到了一定的协同作用。2、含二茂铁吡唑基的铜(Ⅰ)、银(Ⅰ)、金(Ⅰ)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生物活性测试引入双二苯基膦甲烷(dppm)作为第二配体,首先合成前躯体[Cu2(dppm)2 (NO3)2]、[Ag2(dppm)2(NO3)2]和[Au2(dppm)2(Cl)2],再分别与配体组装合成了三种含二茂铁吡唑基的铜、银、金配合物[Cu3(dppm)3O(OOCL)]、[Ag2(dppm)2(OOCL)2]和[Au2(dppm)2(OOCL)2]。晶体结构表明:[Cu3(dppm)3O(OOCL)]是三核配合物,O原子以μ3桥连的方式与三个铜原子配位,形成盖帽结构,配体上的羧基采用双齿桥连的方式与两个铜原子配位。[Ag2(dppm)2(OOCL)2](?)和[Au2(dppm)2(OOCL)2]都是双核配合物,前者配体上羧基都是单齿配位,后者配合物中LCOO与[Au2(dppm)2]2+主要是靠弱作用力连接。配合物的循环伏安曲线与配体比较可以看出:[Au2(dppm)2(OOCL)2]的变化不大,半波电位与配体相当,这说明它可能在溶液中发生了解离。而[Cu3(dppm)3O(OOCL)]和[Ag2(dppm)2(OOCL)2]的半波电位比配体的小。体外抑制人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和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的增值活性显示:此类金属配合物的抗癌活性明显比配体和相应的前躯体都好,尤其是配合物[Cu3(dppm)3O(OOCL)]显示了最高的活性,比顺铂的活性还好,可以考虑作为潜在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这说明在配合物的抗癌活性中配体与金属原子发挥了一定的协同作用。
金星,吴良奇,敖腾,方小牛[10](2010)在《梯形锡氧簇合物[二氯双(μ-乙氧基)双(μ3-氧)八苯基四锡(Ⅳ)]的合成及晶体结构》文中指出本文报告一种新的梯形锡氧簇合物[二氯双(μ-乙氧基)双(μ3-氧)八苯基四锡(Ⅳ)]的合成及晶体结构特征。晶体分析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分子式为C52H50Cl2O4Sn4,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具有平面中心对称的Sn4O4梯形结构。分子中所有锡原子都为五配位的变形三角双锥构型。分子间靠较弱的C—H…π作用力和范德华作用力相互聚集在一起。
二、有机锡氧簇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催化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机锡氧簇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催化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多铌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催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多金属氧簇合物概述 |
1.3 多铌氧簇合物概述 |
1.4 Lindqvist型多铌氧簇合物 |
1.4.1 金属离子修饰的Lindqvist型多铌氧簇合物 |
1.4.2 有机化合物修饰的Lindqvist型多铌氧簇合物 |
1.4.3 过渡金属配合物修饰Lindqvist型多铌氧簇合物 |
1.5 Keggin型多铌氧簇合物 |
1.5.1 金属离子修饰的Keggin型多铌氧簇合物 |
1.5.2 有机化合物修饰的Keggin型多铌氧簇合物 |
1.5.3 过渡金属配合物修饰Keggin型多铌氧簇合物 |
1.5.4 Nb/W混配的Keggin型多铌氧簇合物 |
1.6 其他中核多铌氧簇合物 |
1.7 高核多铌氧簇合物 |
1.8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成果 |
1.8.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实验原理、方法和药品 |
2.1 实验原理 |
2.2 实验方法 |
2.2.1 X-射线单晶衍射(X-Ray) |
2.2.2 X-射线粉末衍射(PXRD) |
2.2.3 元素分析(Element Analysis) |
2.2.4 红外光谱(IR) |
2.2.5 紫外-可见光谱(UV) |
2.2.6 磁性分析(Magnetic analysis) |
2.2.7 电化学分析(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
2.2.8 气相色谱分析(Gas Chromatography) |
2.3 实验药品 |
第三章 具有不同杂原子修饰的杂多铌氧簇合物 |
3.1 引言 |
3.2 化合物1-6的合成 |
3.3 化合物1-4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3.4 化合物1-2的结构与表征 |
3.4.1 化合物1-2的结构 |
3.4.2 化合物1-2的表征 |
3.5 化合物1-2的催化性质 |
3.6 化合物3-6的结构与表征 |
3.6.1 化合物3-4的结构 |
3.6.2 化合物3-6的表征 |
3.7 化合物3-6的催化性质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铜-乙二胺过渡金属配合物修饰的中核多铌氧簇合物 |
4.1 引言 |
4.2 化合物7-11的合成 |
4.3 化合物7-11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4.4 化合物7-8的结构与表征 |
4.4.1 化合物7-8的结构 |
4.4.2 化合物7-8的表征 |
4.5 化合物7-8的催化性质 |
4.6 化合物9-11的结构与表征 |
4.6.1 化合物9-11的结构 |
4.6.2 化合物9-11的表征 |
4.7 化合物9-11的催化性质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过渡金属配合物修饰的Nb/W混配多金属氧簇合物 |
5.1 引言 |
5.2 化合物12-18的合成 |
5.3 化合物12-18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5.4 化合物12-18的结构与表征 |
5.4.1 化合物12-18的结构 |
5.4.2 化合物12-18的表征 |
5.5 化合物13和14的催化性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基于金属配位键制备含氮族元素有机功能化合物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配位化学与配位化合物 |
1.1.1 配位化学的定义与发展简史 |
1.1.2 配位化学的重要理论体系 |
1.1.3 配位化合物的类型 |
1.1.4 配位化学的应用 |
1.2 配位化学在几类氮族元素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 |
1.2.1 含有机氮化合物 |
1.2.2 有机锑配合物 |
1.2.3 有机铋配合物 |
1.3 本文的立题依据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配位辅助铜(II)催化P(O)NH化合物与烃类物质的C(sp~3)-H/N-H氧化交叉脱氢偶联反应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含配位辅助基团的P(O)NH原料的合成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
2.3.2 反应机理研究 |
2.3.3 反应机理推测 |
2.3.4 底物拓展与醋酸副产物反馈效应广适性探究 |
2.3.5 方法论的应用拓展 |
2.4 化合物的熔点、核磁、单晶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配位辅助铜(0)促进P(O)NH化合物和芳硼酸的C(sp~2)-N交叉偶联反应.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磷酰胺原料的制备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最优反应条件的探究 |
3.3.2 反应机理研究 |
3.3.3 反应机理推测 |
3.3.4 底物拓展 |
3.4 化合物的熔点、核磁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分子内N→Sb配位键的有机锑(Ⅲ)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路易斯酸催化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含分子间N→Sb配位键的环状有机锑(Ⅲ)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2.3 有机锑(Ⅲ)配合物的路易斯酸强度测试 |
4.2.4 有机锑(Ⅲ)催化胺、醛、酮的区域选择性Mannich反应 |
4.2.5 有机锑(Ⅲ)催化醛、酮的区域选择性缩合反应 |
4.2.6 有机锑(Ⅲ)催化醛、胺、炔的芳构化反应 |
4.2.7 有机锑(Ⅲ)催化环氧化合物胺解反应 |
4.2.8 有机锑(Ⅲ)配合物在E型 α,β-不饱和酮合成中的循环使用性 |
4.2.9 有机锑(Ⅲ)配合物在2,4-二芳基喹啉合成中的循环使用性 |
4.2.10 有机锑(Ⅲ)配合物在β-氨基醇合成中的循环使用性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有机锑(Ⅲ)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分析 |
4.3.2 有机锑(Ⅲ)配合物的路易斯酸强度测试 |
4.3.3 有机锑(Ⅲ)催化胺、醛、酮区域选择性缩合反应 |
4.3.4 有机锑(Ⅲ)催化醛、胺、炔芳构化反应 |
4.3.5 有机锑(Ⅲ)催化环氧化合物胺解反应 |
4.3.6 构-效关系研究 |
4.3.7 有机锑(Ⅲ)氟化物Sb4 的拓展应用探究 |
4.4 化合物的熔点、核磁、元素分析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分子内N→Sb配位键有机锑(Ⅲ)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含分子间N→Sb配位键的环状有机锑(Ⅲ)配合物的合成 |
5.2.3 抗肿瘤活性研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配合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
5.3.2 配合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5.3.3 细胞死亡方式的检测 |
5.3.4 乳酸脱氢酶释放的检测 |
5.3.5 台盼蓝排斥实验 |
5.3.6 活性氧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含分子内配位键的有机铋(Ⅲ)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仪器与试剂 |
6.2.2 含分子内配位键的有机铋(Ⅲ)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6.2.3 抗肿瘤活性研究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配合物的结构表征 |
6.3.2 细胞生长抑制率测试 |
6.3.3 细胞形态学研究 |
6.3.4 配合物对细胞凋亡状况的影响 |
6.3.5 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
6.4 配合物的熔点、核磁、元素分析及高分辨质谱数据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申请的专利目录 |
附录C 关键配合物与过渡态的几何构型 |
附录D 部分产物的NMR谱图 |
致谢 |
(3)原子级分散金属催化剂表面配位学与催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异相催化表面配位化学 |
1.1 尺寸效应 |
1.2 结构、形貌、晶面、表面应力与合金效应 |
1.2.1 晶体结构对于催化的影响 |
1.2.2 形貌与表面暴露晶面对催化影响 |
1.2.3 合金效应 |
1.2.4 表面应力 |
1.3 电子效应 |
1.3.1 尺寸与电子结构 |
1.3.2 载体电子效应 |
1.3.3 表面配体电子效应 |
1.3.4 表面等离激元与催化 |
1.3.5 电场-偶极效应 |
1.4 界面配位化学与协同催化过程 |
1.4.1 金属-无机界面协同催化 |
1.4.2 金属-有机界面协同催化 |
1.5 异相催化中的缺陷,掺杂与分子离子助剂 |
1.5.1 表面缺陷 |
1.5.2 掺杂 |
1.5.3 分子离子助剂 |
1.6 异相催化中的动态变化过程 |
1.7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碱金属离子促进单原子Ru催化加氢反应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催化剂的合成、表征与测试 |
2.3 DFT理论计算方法与模型构建 |
2.3.1 计算方法 |
2.3.2 模型构建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载体物性表征 |
2.4.2 催化剂形貌与Ru配位结构研究 |
2.4.3 Na~+对单原子Ru的稳定作用的实验研究 |
2.4.4 碱金属离子稳定作用的DFT理论计算研究 |
2.4.5 单原子Ru催化氢化机理 |
2.4.6 反同位素效应 |
2.4.7 水促进的催化氢化反应 |
2.4.8 高附加值催化加氢反应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表面乙二醇基辅助原子级分散Pd催化Trost偶联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催化剂的合成、表征与测试 |
3.3 结果讨论 |
3.3.1 Pd_1/TiO_2-EG催化烯丙醇加氢 |
3.3.2 Pd_1/TiO_2-EG催化C-O偶联 |
3.3.3 Pd_1/TiO_2-EG催化Trost偶联机理 |
3.3.4 Pd_1/TiO_2-EG催化C-C偶联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CO促进Pd簇合物催化氢化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
4.2.3 催化测试 |
4.2.4 DFT理论计算 |
4.3 结果讨论 |
4.3.1 不同尺寸Pd表面H吸附能与催化氢化活性 |
4.3.2 CO降低Pd表面H吸附能促进Pd簇合物催化氢化 |
4.3.3 双原子分散的Pd_2CO/TiO_2催化剂 |
4.3.4 双原子催化剂负载过程的理论计算研究 |
4.3.5 Pd_2CO/TiO_2催化氢化 |
4.3.6 CO促进Pd_2/TiO_2-cal催化氢化 |
4.3.7 Pd_2CO/Al2O_3催化乙基蒽醌加氢反应制备双氧水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氯离子辅助的动态单原子Pd催化剂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2 催化剂的合成、表征与测试 |
5.3 结果讨论 |
5.3.1 催化剂基本性质表征 |
5.3.2 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实验研究 |
5.3.3 动态PdCl_x/TiO_2催化低温CO氧化 |
5.3.4 Cl离子诱导动态Pd原子的热力学研究 |
5.3.5 Cl离子诱导的其它氧化物负载Pd纳米颗粒再分散 |
5.3.6 Cl离子促进的Pd原子聚集 |
5.3.7 碱处理脱氯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8-羟基喹啉限制的低维配合物的合成与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属有机功能配合物 |
1.1.1 金属有机功能配合物的简介 |
1.1.2 金属有机功能配合物的合成 |
1.1.3 金属有机功能配合物的分类 |
1.2 低维金属有机功能配合物的性能与应用 |
1.2.1 低维配合物在磁性方面的应用 |
1.2.2 低维配合物在发光方面的应用 |
1.2.3 低维配合物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
1.3 8-羟基喹啉类低维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1.3.1 8-羟基喹啉的简介 |
1.3.2 8-羟基喹啉类低维配合物的性能及应用 |
1.4 选题依据及成果 |
1.4.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4.2 本文研究内容及成果 |
第二章 基于8-羟基喹啉的簇合物的合成与磁性研究 |
2.1 配合物1-7的合成 |
2.1.1 配合物1-7的合成 |
2.2 配合物1-7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2.2.1 X-ray单晶衍射测定晶体1-7的结构 |
2.2.2 配合物1-7的晶体结构描述 |
2.3 配合物1-5的磁性性能研究 |
2.3.1 配合物1-5的PXRD物相分析 |
2.3.2 配合物1-5磁性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8-羟基喹啉的一维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
3.1 配合物8-10的合成 |
3.1.1 配合物8-10的合成 |
3.2 配合物8-10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3.2.1 X-ray单晶衍射测定晶体8-10的结构. |
3.2.2 配合物8-10的晶体结构描述 |
3.3 配合物8-10的磁性性能研究 |
3.3.1 配合物8-10的PXRD物相分析 |
3.3.2 配合物8-10磁性性能研究 |
3.4 配合物9的固体光致发光的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部分配合物的粉末衍射图 |
附录二 配合物的主要键长及键角表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水杨酸类配体参与构筑的钛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催化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氧簇合物(metal-oxygen clusters) |
1.2.1 过渡金属-氧簇合物 |
1.2.3 主族金属-氧簇合物 |
1.2.4 稀土金属-氧簇合物 |
1.3 钛氧簇合物 |
1.3.1 简单的钛氧簇合物 |
1.3.2 有机小分子修饰的钛氧簇合物 |
1.3.3 金属掺杂的钛氧簇合物 |
1.3.4 钛氧簇框架化合物(Ti-MOFs) |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条件 |
2.1 实验方法 |
2.2 实验试剂 |
2.3 表征方法 |
2.4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
2.5 价键理论(BVS) |
2.6 硫醚的催化氧化 |
2.7 亚甲基蓝(MB)的光化学催化 |
2.8 多巴胺(DA)的电化学分析 |
第三章 水杨酸/1,10-邻菲啰啉修饰的钛氧簇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H_2saU1,10-hen修饰的钛氧簇合物的合成 |
3.2.1 [Ti_4O_4(sal)_4(phen)_4]·12H_2O(1)的合成 |
3.2.2 合成分析 |
3.3 H_2sal/1,10-phen修饰的钛氧簇合物的表征 |
3.3.1 晶体结构分析 |
3.3.2 热稳定分析 |
3.3.3 荧光光谱分析 |
3.3.4 紫外可见固体漫反射光谱分析 |
3.4 H_2sal/1,10-phen修饰的钛氧簇合物光催化性能研究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5-磺基水杨酸/1,10-邻菲啰啉修饰的钛氧簇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硫醚催化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H_3ssal/1,10-phen修饰的钛氧簇合物的合成 |
4.2.1 [Ti_6O_8(Hssa)_2(Phen)_6(H_2O)4]·4OH·21H_2O (2)的合成 |
4.2.2 [Ti_4O_4(Hssa)_4(Phen)_4]·18H2O·4NH_3(3)的合成 |
4.2.3 [(H_3ssal) (Phen) ](4)的合成 |
4.2.4 [(H_3ssal) (Phen)] H_2O (5)的合成 |
4.2.5 合成分析 |
4.3 H_3ssal/1,10-phen修饰的钛氧簇合物的表征 |
4.3.1 晶体结构分析 |
4.3.2 热稳定分析 |
4.3.3 BVS计算与摩尔电导率分析 |
4.3.4 荧光光谱分析 |
4.4 H_3ssa/1,10-phen修饰的钛氧簇合物的催化性能研究 |
4.4.1 实验步骤 |
4.4.2 溶剂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
4.4.3 催化剂的用量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
4.4.4 其它因素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
4.4.5 催化剂的回收实验 |
4.4.6 反应机理阐释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5-氨基水杨酸/1,10-邻菲哕啉修饰的钛氧簇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
5.1 引言 |
5.2 [Ti_4O_4(H_2asal)_4(phen)_4]·16H_2O(6)的合成 |
5.3 [Ti_4O_4(H_2asal)_4(phen)_4]·16H_2O的表征 |
5.3.1 晶体结构分析 |
5.3.2 热稳定分析 |
5.3.3 荧光分析 |
5.4 [Ti_4O_4(H_2asal)_4(phen)_4]·16H_2O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
5.4.1 实验部分 |
5.4.2 交流阻抗表征 |
5.4.3 多巴胺在修饰电极上的循环伏安响应 |
5.4.4 溶液pH的影响 |
5.4.5 扫速的影响 |
5.4.6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1,10-邻菲啰啉修饰的单核钛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硫醚催化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Ti(Phen)(OC_2H_5)_2Cl_2(7)的合成 |
6.3 Ti(Phen)(OC_2H_5)_2Cl_2的表征 |
6.3.1 晶体结构分析 |
6.3.2 纯度分析 |
6.3.3 热稳定分析 |
6.3.4 核磁共振分析 |
6.4 Ti(Phen)(OC_2H_5)_2Cl_2的催化性能研究 |
6.4.1 实验部分 |
6.4.2 不同溶剂的影响 |
6.4.3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6.4.4 H_2O_2用量的影响 |
6.4.5 反应时间的影响 |
6.4.6 催化剂的重复利用 |
6.4.7 其他硫醚底物对于体系适用性 |
6.4.8 反应机理阐释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磺基苯甲酸-1,10-邻菲啰啉/2,2-联吡啶修饰的钛氧簇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硫醚催化性质研究 |
7.1 引言 |
7.2 3-sb/1,10-phen/2,2-bipy修饰的钛氧簇合物的合成 |
7.2.1 [Ti_8(O)_(12)(3-Hsb)_4(3-sb)_2(phen)_6(H)_2O)_6]·4CH_30H·4H_20(8)的合成 |
7.2.2 [Ti_8(O)_(11)(3-sb)_2(2,2'-bipy)_6(H_2O)10]·Cl·(3-sb)·(3-Hsb)_3·16H_20(9)的合成 |
7.3 3-sb/1,10-phen/2,2-bipy修饰的钛氧簇合物的表征 |
7.3.1 晶体结构分析 |
7.3.2 紫外可见固体漫反射光谱分析 |
7.4 3-sb/1,10-phen/2,2-bipy修饰的钛氧簇合物催化性能研究 |
7.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博士期间己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基于Wells-Dawson型多阴离子的金属—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金属-氧簇合物简介 |
1.3 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应用 |
1.3.1 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合物的结构 |
1.3.2 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
1.4 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1 饱和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合物 |
1.4.2 缺位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合物 |
1.5 金属-有机配体修饰的金属-氧簇合物的研究进展 |
1.5.1 金属-有机含氮配体修饰的金属-氧簇合物 |
1.5.2 金属-有机羧基配体修饰的金属-氧簇合物 |
1.5.3 金属-有机混合配体修饰的金属-氧簇合物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成果 |
1.6.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2 本课题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实验原理、方法和药品 |
2.1 实验原理 |
2.2 实验方法 |
2.2.1 X-射线单晶衍射(X-Ray) |
2.2.2 元素分析(ElementAnalysis) |
2.2.3 红外光谱(IR) |
2.2.4 紫外-可见光谱(UV) |
2.2.5 X-射线粉末衍射(PXRD) |
2.2.6 电化学分析(CV) |
2.2.7 热重分析(TGA) |
2.2.8 气相色谱分析(GasChromatography) |
2.3 实验药品 |
第三章 过渡金属-单配体配合物修饰的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合物 |
3.1 引言 |
3.2 化合物1-9的合成方法 |
3.3 化合物1-9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 |
3.4 化合物1-9的结构与表征 |
3.4.1 化合物1和2的结构与表征 |
3.4.2 化合物3-5的结构与表征 |
3.4.3 化合物6和7的结构与表征 |
3.4.4 化合物8和9的结构与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铜-有机混合配体配合物修饰的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合物 |
4.1 引言 |
4.2 化合物10-16的合成方法 |
4.3 化合物10-16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 |
4.4 化合物10-16的结构与表征 |
4.4.1 化合物10-13的结构与表征 |
4.4.2 化合物14的结构与表征 |
4.4.3 化合物15和16的结构与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苯甲酸或2,6-吡啶二羧酸配合物修饰的Wells-Dawson型金属-氧簇合物 |
5.1 引言 |
5.2 化合物17-19的合成方法 |
5.3 化合物17-19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 |
5.4 化合物17-19的结构与表征 |
5.4.1 化合物17的结构与表征 |
5.4.2 化合物18和19的结构与表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含N有机配体与有机锡化合物的配位自组装、晶体结构、性质研究及电化学的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有机锡化学的发展简史 |
1.2 有机锡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
1.2.1 有机锡化合物的性质 |
1.2.2 有机锡化合物的应用 |
1.2.2.1 有机锡化合物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
1.2.2.2 有机锡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
1.2.2.3 有机锡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1.2.2.4 有机锡化合物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
1.2.2.5 有机锡化合物在有机光电功能材料上的应用 |
1.3 有机锡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及结构 |
1.3.1 有机锡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1.3.1.1 四烃基锡的制备 |
1.3.1.2 有机锡卤化物的制备 |
1.3.1.3 有机锡氢化物的制备 |
1.3.1.4 有机锡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制备 |
1.3.1.5 有机锡羧酸酯化合物的制备 |
1.3.2 有机锡羧酸酯配合物的结构 |
1.3.2.1 一烃基锡羧酸酯的结构 |
1.3.2.2 二烃基锡羧酸酯的结构 |
1.3.2.3 三烃基锡羧酸酯的结构 |
1.4 超分子结构化学 |
1.4.1 超分子化学简介 |
1.4.2 超分子化合物的应用 |
1.4.3 有机锡配合物的超分子结构体系 |
1.5 选题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准备部分 |
2.1 实验仪器 |
2.2 测试 |
2.2.1 熔点 |
2.2.2 碳、氮和氢元素分析 |
2.2.3 红外光谱 |
2.2.4 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锡谱 |
2.2.5 晶体结构测定 |
2.2.6 荧光测试 |
2.2.7 电化学测试 |
2.2.8 生物活性测试 |
2.3 实验试剂 |
第三章 具有鼓形结构的一烃基锡羧酸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配体的设计和合成 |
3.2.1 配体HL~1和HL~2的设计 |
3.2.2 配体HL~1和HL~2的合成路线 |
3.2.3 配体HL~1和HL~2的合成 |
3.3 配合物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
3.3.1 配合物 1、2 和3的合成路线 |
3.3.2 配合物 1、2 和3的合成 |
3.3.2.1 配合物 1:[(p-MeC_6H_4)Sn(O)(L~1)]_6的合成 |
3.3.2.2 配合物 2:[PhSn(O)(L~2)]_6·2C_6H_6·2H_2O的合成 |
3.3.2.3 配合物 3:[n-BuSn(O)(L~2)]_6的合成 |
3.3.3 配合物 1、2 和3的谱学性质 |
3.3.3.1 红外光谱 |
3.3.3.2 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锡谱 |
3.3.4 配合物 1、2 和3的晶体结构 |
3.3.4.1 配合物 1、2 和3的晶体结构的测定 |
3.3.4.2 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的描述 |
3.3.4.3 配合物2的晶体结构的描述 |
3.3.4.4 配合物3的晶体结构的描述 |
3.3.5 配合物 1、2 和3的荧光性质 |
3.3.6 配合物1的抗癌活性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具有短梯形结构的二烃基锡羧酸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配体的设计和合成 |
4.2.1 配体HL~1和HL~3的设计 |
4.2.2 配体HL~3的合成路线 |
4.2.3 配体HL~3的合成 |
4.3 配合物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
4.3.1 配合物 4、5 和6的合成路线 |
4.3.2 配合物 4、5 和6的合成 |
4.3.2.1 配合物 4:[(Cy_2Sn)_2(L~1)O(OH)]_2·3C_6H_6的合成 |
4.3.2.2 配合物 5:[(Bn_2Sn)_2L~3O(OH)]_2·2C_6H_6的合成 |
4.3.2.3 配合物 6:[(Ph_2Sn)_2(OH)O(OH)]_2的合成 |
4.3.3 配合物 4、5 和6的谱学性质 |
4.3.3.1 红外光谱 |
4.3.3.2 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锡谱 |
4.3.4 配合物 4、5 和6的晶体结构 |
4.3.4.1 配合物 4、5 和6的晶体结构的测定 |
4.3.4.2 配合物4的晶体结构的描述 |
4.3.4.3 配合物5的晶体结构的描述 |
4.3.4.4 配合物6的晶体结构的描述 |
4.3.5 配合物4和 5 的荧光性质 |
4.3.6 配合物5的抗癌活性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具有“U”型结构的二烃基锡羧酸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
5.1 引言 |
5.2 配体的设计和合成 |
5.2.1 配体HL~3和HL~4的设计 |
5.2.2 配体HL~4的合成路线 |
5.2.3 配体HL~4的合成 |
5.3 配合物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
5.3.1 配合物7和 8 的合成路线 |
5.3.2 配合物7和 8 的合成 |
5.3.2.1 配合物 7:(Ph_2Sn)(L~3)_2的合成 |
5.3.2.2 配合物 8:(n-Bu_2Sn)(L~4)_2的合成 |
5.3.3 配合物7和 8 的谱学性质 |
5.3.3.1 红外光谱 |
5.3.3.2 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锡谱 |
5.3.4 配合物7和 8 的晶体结构 |
5.3.4.1 配合物7和 8 的晶体结构的测定 |
5.3.4.2 配合物7的晶体结构的描述 |
5.3.4.3 配合物8的晶体结构的描述 |
5.3.5 配合物7和 8 的荧光性质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1, 8-萘酐/三烃基锡羧酸酯复合物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
6.1 引言 |
6.2 配体的设计和合成 |
6.2.1 配体HL~4的设计与合成 |
6.2.2 配体HL~4的合成路线 |
6.3 配合物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
6.3.1 配合物9和 10 的合成路线 |
6.3.2 配合物9和 10 的合成 |
6.3.2.1 配合物 9:(Ph_3SnL~4)·(C_(12)H_6O_3)的合成 |
6.3.2.2 配合物 10:[(p-CH_3C_6H_4)_3SnOH(OH_2)]_2·3N(C_2H_5)_3的合成 |
6.3.3 配合物9和 10 的谱学性质 |
6.3.3.1 红外光谱 |
6.3.3.2 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锡谱 |
6.3.4 配合物9和 10 的晶体结构 |
6.3.4.1 配合物9和 10 的晶体结构的测定 |
6.3.4.2 配合物9的晶体结构的描述 |
6.3.4.3 配合物10的晶体结构的描述 |
6.3.5 配合物9的荧光性质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具有一维链状聚合结构的四烃基锡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
7.1 引言 |
7.2 配体的设计和合成 |
7.2.1 配体HL~5的设计 |
7.2.2 配体HL~5的合成路线 |
7.2.3 配体HL~5的合成 |
7.3 配合物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
7.3.1 配合物11和 12 的合成路线 |
7.3.2 配合物11和 12 的合成 |
7.3.2.1 配合物 11:(p-CH_3C_6H_4)_4Sn的合成 |
7.3.2.2 配合物 12:[(p-CH_3C_6H_4)_2Sn(C_7H_3)Fe]_n的合成 |
7.3.3 配合物11和 12 的谱学性质 |
7.3.3.1 红外光谱 |
7.3.3.2 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锡谱 |
7.3.4 配合物11和 12 的晶体结构 |
7.3.4.1 配合物11和 12 的晶体结构的测定 |
7.3.4.2 配合物11的晶体结构的描述 |
7.3.4.3 配合物12的晶体结构的描述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有机锡催化剂和钴纳米粒子/氮掺杂石墨烯复合物催化剂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
8.1 引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有机锡配合物和Co/N/GR复合物的合成 |
8.2.2 修饰电极的制备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有机锡配合物的循环伏安特性 |
8.3.2 有机锡配合物对H_2O_2的电催化还原 |
8.3.3 Co/N/GR复合物的表征 |
8.3.4 Co/N/GR的电化学性质 |
8.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基于吡啶类配体的Mo(W)S/Cu簇聚物和配聚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Mo(W)/S/Cu(Ag)原子簇聚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
1.1.1 单M型簇合物 |
1.1.2 零维原子簇聚合物 |
1.1.3 一维链状原子簇聚合物 |
1.1.3.1 构造单元通过桥联配体成链 |
1.1.3.2 构造单元通过共用原子成链 |
1.1.4 二维层状原子簇聚合物 |
1.1.5 三维原子簇聚合物 |
1.2 Mo(W)/S/Cu(Ag)簇合物的合成方法 |
1.2.1 液相反应合成 |
1.2.2 固相反应合成 |
1.2.3 溶剂热反应合成 |
1.3 Mo(W)/S/Cu(Ag)簇合物的光谱学性质 |
1.3.1 红外光谱 |
1.3.2 紫外可见光谱 |
1.3.3 核磁共振 |
1.3.4 Mo(W)/S/Cu(Ag)原子簇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
1.4 影响簇合物性质的因素及新颖有机配体种类 |
1.5 本论文拟研究的内容及依据 |
2 基于偶氮联吡啶配体的三维柱撑Mo(W)/S/Cu簇聚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
2.1 4,4'-偶氮联吡啶配体的合成 |
2.1.1 实验部分 |
2.1.1.1 配体4,4'-azpy的合成方法 |
2.1.1.2 配体4,4'-azpy的表征 |
2.1.2 结果与讨论 |
2.2 Mo(W)/S/Cu原子簇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2.2.1 实验部分 |
2.2.1.1 [W_2O_2S_6Cu_6(CN)_3(4,4'-azpy)_4]_n的实验合成 |
2.2.1.2 [Mo_2O_2S_6Cu_6(CN)_3(4,4'-azpy)_4]_n的实验合成 |
2.2.1.3 [W_2O_2S_6Cu_6(CN)_3(4,4'-azpy)_2]_n的实验合成 |
2.2.2 晶体结构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原子簇聚合物1-3的合成 |
2.3.2 原子簇聚合物1,2和3的晶体结构 |
2.4 结论 |
3 基于偶氮联吡啶配体的三维互穿结构Mo(W)/S/Cu原子簇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3.1 实验部分 |
3.1.1 {[WOS_3Cu_3(SCN)(4,4'-azpy)_2]·CH_3CN}_n的实验合成 |
3.1.2 {[MoOS_3Cu_3(SCN)(4,4'-azpy)_2]·CH_3CN}_n的实验合成 |
3.1.3 晶体结构的测定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原子簇聚合物4和5的合成 |
3.2.2 原子簇聚合物4和5的晶体结构 |
3.3 结论 |
4 基于4,4'-联吡啶配体的新型Mo/S/Cu簇聚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
4.1 实验部分 |
4.1.1 {[MoOS_3Cu_3(4,4'-bipy)_3][I]}_n的实验合成 |
4.1.2 {[MoS_4Cu_4(4,4'-bipy)_4]~(2+)[MoS_4Cu_4(4,4'-bipy)_2(I)_4]~(2-)}_n的实验合成 |
4.1.3 晶体结构的测定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原子簇聚合物6-7的合成 |
4.2.2 原子簇聚合物6和7的晶体结构 |
4.3 结论 |
5 基于4,4'-偶氮联吡啶的亚铜类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5.1 实验部分 |
5.1.1 配合物[Cu_2I_2(4,4'-azpy)_2]_n的实验合成 |
5.1.2 配合物[(4,4'-azpy)Cu_2I_2(PPh_3)_2]_n的实验合成 |
5.1.3 配合物[(4,4'-azpy)Cu_2Br_2(PPh_3)_2]_n的实验合成 |
5.1.4 配合物[(4,4'-azpy)Cu_2Cl_2(PPh_3)_2]_n的实验合成 |
5.1.5 晶体结构的测定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配合物8-11的合成 |
5.2.2 配合物8-11的晶体结构 |
5.3 结论 |
6. 4-pytpy配体在杂双金属配位聚合物合成中的应用及其荧光性质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配聚物{[Ni(4-pytpy)_2][Ag(CH_3CN)(NO_3)](NO_3)_2(H_2O)_2}_n的实验合成 |
6.1.2 配聚物[Ni(4-pytpy)_2][Ag_2(4,4'-bpy)](NO_3)_4(DMSO)_4}_n的实验合成 |
6.1.3 配聚物{[Ni(4-pytpy)_2][Cu_3(SCN)_5](CH_3CN)(DMF)(H_2O)_(0.5)}_n的实验合成 |
6.1.4 配聚物12-14晶体结构的测定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配聚物12-14的合成 |
6.2.2 配聚物12的晶体结构 |
6.2.3 配聚物13的晶体结构 |
6.2.4 配聚物14的晶体结构 |
6.2.5 配聚物12-14的热分析 |
6.2.6 配聚物12-14的固态荧光性能 |
6.3 结论 |
7 其他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7.1 实验部分 |
7.1.1 配合物[WOS_3Cu_3[(C_6H_5)_3P]_3Br]的实验合成 |
7.1.2 配合物[Cu_2Br_2(C_(13)H_(14)N_2)(C_(18)H_(15)P)_2]_n的实验合成 |
7.1.3 配合物{[Ce(DMF)_8][Cu_8I_(11)]·C_2H_5OH}_n的实验合成 |
7.1.4 配合物{[Co(DMF)_6]_2[Ag_7I_11]}的实验合成 |
7.1.5 晶体结构的测定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配合物15-18的合成 |
7.2.2 配合物15-18的晶体结构 |
7.3 结论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主要工作 |
8.2 本论文不足之处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9)二茂铁吡唑羧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生物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二茂铁及其衍生物的简介 |
§1.2.1 二茂铁的发现历程 |
§1.2.2 二茂铁的性质 |
§1.2.3 二茂铁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
§1.3 论文设计思想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含二茂铁吡唑基的有机锡氧簇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生物活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配体3-三氟甲基-5-二茂铁吡唑乙酸(LCOOH)的合成 |
§2.2.3 有机锡氧簇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体及有机锡氧簇合物的图谱分析 |
§2.3.2 有机锡氧簇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
§2.3.3 配体及有机锡氧簇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
§2.3.4 配体及有机锡氧簇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二茂铁吡唑基的铜(Ⅰ)、银(Ⅰ)、金(Ⅰ)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生物活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前躯体的合成 |
§3.2.3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体及金属配合物的图谱分析 |
§3.3.2 配体及金属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
§3.3.3 配体及金属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
§3.3.4 配体及金属配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有机锡氧簇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催化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多铌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催化性质研究[D]. 张婷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金属配位键制备含氮族元素有机功能化合物及其性能研究[D]. 雷健. 湖南大学, 2019
- [3]原子级分散金属催化剂表面配位学与催化性质研究[D]. 秦瑞轩. 厦门大学, 2019(02)
- [4]8-羟基喹啉限制的低维配合物的合成与磁性研究[D]. 张婷. 天津理工大学, 2019(06)
- [5]水杨酸类配体参与构筑的钛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催化性质研究[D]. 吴荣晖. 浙江大学, 2019(04)
- [6]基于Wells-Dawson型多阴离子的金属—氧簇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D]. 吕莹. 吉林大学, 2018(04)
- [7]含N有机配体与有机锡化合物的配位自组装、晶体结构、性质研究及电化学的初探[D]. 梁景文.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1)
- [8]基于吡啶类配体的Mo(W)S/Cu簇聚物和配聚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能研究[D]. 黄文江.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9]二茂铁吡唑羧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生物活性[D]. 孙美兰. 安徽大学, 2011(04)
- [10]梯形锡氧簇合物[二氯双(μ-乙氧基)双(μ3-氧)八苯基四锡(Ⅳ)]的合成及晶体结构[J]. 金星,吴良奇,敖腾,方小牛.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