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医治疗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仝光照,许志会,张青天,吕嘉荣,黄忠利,戴莹[1](2021)在《芒针联合纤溶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芒针联合纤溶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纤溶酶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纤溶酶组采用纤溶酶进行治疗,联合组在纤溶酶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芒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清白介素(IL)-6、IL-18、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检测足背动脉和腘动脉血流量、血管内径、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血清IL-6、IL-18、CRP和Hcy水平均低于纤溶酶组(P<0.05),联合组足背动脉和腘动脉血流量、血管内径高于纤溶酶组(P<0.05),联合组全血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还原黏度高切、全血还原黏度低切、纤维蛋白原均低于纤溶酶组(P<0.05),联合组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低于纤溶酶组(P<0.05),联合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纤溶酶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纤溶酶组(P<0.05)。结论芒针联合纤溶酶治疗可显着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症状,抑制IL-6、IL-18、CRP和Hcy的异常表达,改善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提高临床疗效。
李志娟[2](2021)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前后证素分布特点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前后中医证素的分布和变化特点,分析证素辨证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实践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周围血管科住院,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年龄在40~80岁,成功进行腔内治疗的连续入院患者124例。参照《证素辨证学》、《中医外科学》、《中医诊断学》、《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制定量表,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四诊信息、手术过程,在术前、术后、术后1月、术后3月分别记录进行证素辨证,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纳入患者的一般情况本研究连续纳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周围血管科经腔内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24例(131条肢体),年龄40~80岁,男性81例(65.3%),女性43例(46.0%),70岁以上人群65例(52.4%),糖尿病95例(76.6%),严重肢体缺血105例(80.2%),合并足溃疡或坏疽83例(63.4%)。治疗方法包括药涂球囊68例(51.9%),支架植入47例(35.9%),减容37例(28.2%),单纯球囊扩张20例(15.3%)。所有患肢均成功开通至少1条直达足部的直接血流。(2)腔内治疗前证素的分布特点术前证素的分布依次是血瘀(91例,73.4%)>肾(51例,41.1%)>毒(49例,39.5%)>气虚(46 例,37.1%)>气滞(33 例,26.6%)>阴虚(31 例,25.0%)>湿(30例,24.2%)>肝(29例,23.4%)>脾(27例,21.8%)。复合病性证素的分布依次是三证素组合(48例,38.7%)>两证素组合(40例,32.3%)>四证素组合(20例,16.1%)>单证素(13例,10.5%)>五证素及以上组合(3例,2.4%),辨证以虚实夹杂为主(60例,48.4%),以气虚血瘀最多见(10例,8.1%)。阳虚与术后靶血管再干预等终点事件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3.188+2.746 X11(P<0.05)。(3)腔内治疗后证素的变化特点实性病性证素在术后及术后3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整体下降,以血瘀最为常见。与术前比较,热、毒在术后3月明显下降(P<0.05);血瘀在术后明显下降(P<0.01),术后3月与术后比较明显下降(P<0.05);气滞在术后明显下降(P<0.05),术后3月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湿在术后随访期间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虚性病性证素在术后及术后3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整体增加,以气虚最为常见,其次是阴虚。与术前比较,气虚、血虚在术后1月明显增加(P<0.05);阴虚、阳虚在术后随访期间虽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腔内治疗对病位证素的影响较小,其中最常见的病位证素是肾。与术前比较,脾在术后3月明显增加(P<0.01);心、肾在随访期间有增加的趋势,肝有下降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复合病性证素的分布变化中,术前以三证素组合居多(48例,38.7%);术后以单证素居多(38例,30.9%);术后1月、术后3月均以两证素组合最为多见,术后1月44例(44.9%),术后3月46例(52.9%),以气阴两虚最多见。与术前比较,单证素在术后明显增加(P<0.01),术后1月、术后3月与术后比较明显降低(P<0.05),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证素组合在术后3月明显增加(P<0.01),术后1月、术后3月与术后比较明显增加(P<0.05);三证素组合在术后明显降低(P<0.05),术后1月与术前、术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月与术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与术后、术后1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四证素组合在术后3月明显降低(P<0.05);五证素及以上组合在术后随访期间虽有下降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前后以血瘀最常见,气虚、血瘀贯穿始终;(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辨证以虚实夹杂多见,腔内治疗术前以实为主,术后以虚为主,术后复合证素减少;(3)腔内治疗对病位证素无明显影响;(4)阳虚与术后靶血管再干预等终点事件相关。
崔阳扬[3](2021)在《基于文献研究中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用药规律探析》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于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Wanfang)等中文文献数据库中的应用中药复方有效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文献进行检索,整理、归纳符合筛选条件的文献中涉及的中药复方所使用的单味药,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治疗该病的高频用药及用药规律,为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治法的选择、药物的应用及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向提供有参照性的依据。材料与方法:使用多个与本论文研究主题内容相关的关键词反复在中文文献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下载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建立原始数据库。以单味中药为变量,应用统计学公式计算药物出现的频次、频率以分析出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所使用的高频中药,并对出现过的药物进行药物类别、药性、药味、药物归经等进行统计分析,再依照各单味药物出现的频次、频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将出现频次≥17次的排名位于前20的单味药录入SPSS 26.0统计软件中进行聚类分析,对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并探讨其配伍规律及意义。结果:1.本次研究基于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141篇,其中涉及到的单味中药共132味,药物总使用频次1373次。2.在筛选出的141篇文献的复方中使用频次≥17次的单味药共20味,使用频次为923次,使用频率约为67.23%,将其列为现代医家用于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频用药;使用频次≥7次的单味药共44味,使用频次为1163次,使用频率约为84.71%,将其列为现代医家用于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常见中药。3.对筛选出的132味中药进行药物类别、药性、药味、药物归经分别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活血化瘀药使用频次最高达430次,使用频率约为31.32%,其次分别为补虚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及解表药等;补虚药单味药物数量最多为25味,约占药物总数的18.94%;动物药共12味,约占药物总数的9.09%;温性药使用频次最高为588次,使用频率约为42.83%;甘味药为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共计728次,使用频率约为53.02%;入肝经的中药使用频次与单味药数量皆为最高,使用频次共计896次,使用频率约为65.26%,单味药共计78味,约占药物总数的59.09%。4.将经筛选得出的前20味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频用药录入SPSS 26.0软件中进行聚类分析,得出3组治疗本病的聚类方组,8组聚类药对。结论:1.通过对检索到的近十年的文献中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所使用的复方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近代医家在针对本病的治疗上常使用的高频用药有:黄芪、当归、川芎、地龙、水蛭等20味中药。2.纵观大部分医家的整体用药趋势则是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动物药、温性药、甘味药以及入肝经的药为主。3.通过对收集到的141篇文献中各医家对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所属证型的看法及发病机制的研读发现,大部分医家对于治疗本病的看法大致相同,均以气、血、阴、阳亏虚为其本,血瘀脉络为其标,此看法与统计出的所使用的高频药物的分类、药性、药味及药物归经完美契合。4.对SPSS 26.0软件聚类分析得出的3组聚类方组及8组聚类药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药物配伍及组方原则均符合本病的治疗原则。
王继雪[4](2021)在《化裁血府逐瘀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作用机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导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药处方特点,提炼出治疗本病的基础核心主方化裁血府逐瘀汤;观察化裁血府逐瘀汤在临床治疗FontaineⅠ-Ⅲ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并通过细胞实验初步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的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第一部分:纳入本课题组2010年9月~2020年9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围血管病科住院部及门诊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筛选出388例医案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证型、处方药物等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等,对数据挖掘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第二部分:纳入2020年9月~2020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围血管病科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共45例。治疗组23例,治疗方案为化裁血府逐瘀汤联合贝前列素钠片;对照组22例,口服贝前列素钠片。化裁血府逐瘀汤药物组成为桃仁20g、红花20g、赤芍15g、川芎15g、牛膝15g、当归20g、熟地黄20g、党参20g、黄芪20g、炙甘草15g,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统一煎制,早晚各口服200 mL,4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踝肱指数、下肢红外热像、TG、TC、HDL-C、LDL-C、hs-CRP、FIB,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三部分: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使用ox-LDL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模型,空白组、模型组、化裁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物含药血清(阿托伐他汀)组。观察细胞形态,BrdU染色,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移实验分别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α-SMA、CRBP1、PCNA、MMP-9、TGF-β1、TβRI、p-Smad3及t-Smad3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α-SMA、CRBP1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Smad3定位及表达水平,RT-PCR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内MMP-9 mRNA、PCN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第一部分:1.患者的各年龄段发病人数及性别频次统计:40~49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人数29人,50~59岁63人,60~69岁133人,70~79岁123人,≥80岁40人。38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男性244人,女性144人。2.中医证型频次统计:按照频次升降顺序排列,血脉瘀阻证139例、寒凝血瘀证67例、气滞血瘀证47例、血虚血瘀证29例、阴虚瘀热证27例、寒湿阻络证22例、痰瘀阻络证16例、气血两虚证13例、湿热瘀滞证13例、阳虚血瘀证11例、阴虚血瘀证4例。3.用药频次统计:总计使用184种药物,所有药物的使用频次之和为6310次,药物频次≥30次的药物共53味;其中,频次≥100的药物为17种,使按照升降次序进行排名分别是当归、牛膝、熟地黄、赤芍、桃仁、黄芪、地龙、红花、炙甘草、川芎、生地黄、柴胡、炒白术、党参、茯苓、桂枝、积壳。4.药物四气、五味及归经统计:四气频次统计分析:温性药物使用2277次、寒性1678次、平性1607次、热性151次;药物五味频次统计:甘味药物3072次、苦味2721次、辛味1830次、酸味800次、咸味494次;药物归经频次统计:肝经3748次、脾经2435次、心经2323次、肾经1812次、肺经1709次。5.用药模式统计:将支持度个数设置在130,置信度0.9,结果显示出常用的中药组合,共计198条。常用2味药物组合,如“当归,牛膝”等;常用3味药组:如“当归,牛膝,熟地黄”等;常用4味药组合:如“当归,牛膝,桃仁,红花”等;常用5味药组合:如“当归,牛膝,熟地黄,桃仁,红花”等。6.规则分析统计:将支持度个数设置在130,置信度为0.9,进行药物规则分析。当“->”左侧药物时,右侧药物在388例处方中所出现的概率为99%以上,通过分析共得到134条规则。7.聚类分析结果:将聚类个数设置为5,提取核心中药组合共5条。核心组合1的频次统计104次;核心组合2的频次统计89次;核心组合3的频次统计77次;核心组合4的频次统计61次;核心组合5的频次统计57次。第二部分:1.所纳入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两组治疗前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主要结局指标:组内比较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结果表明,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3.次要结局指标:组内比较踝肱指数及下肢红外热像温度,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的结果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实验室指标TG、TC、LDL-C、hs-CRP、FIB与疗前相比各项指标下降,HDL-C升高,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例,对照组临床治愈1例、显效6例、有效14例、病情恶化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部分:1.细胞形态学观察:空白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态正常,呈典型“峰-谷”状结构。通过ox-LDL处理后,细胞数量减少,形态不规则,伪足回缩明显。随着化裁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浓度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出现峰谷状结构。2.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效率显着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化裁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增殖效率(P<0.05)。3.平滑肌细胞迁移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能力逐渐增强;与模型组比较,随着化裁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能力逐渐减弱(P<0.05)。4.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α-SMA、CRBP1、PCNA、MMP-9及TGF-β1/Smad3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α-SM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CRBP1、PCNA、MMP-9、TGF-β1、TβRI、p-Smad3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提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裁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能浓度依赖性提高α-SMA表达水平,抑制CRBP1、PCNA、MMP-9、TGF-β1、TβRI、p-Smad3 表达(P<0.05);各组间t-Smad3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5.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显着降低α-SMA的平均免疫荧光强度,显着提高CRBP1的平均免疫荧光强度(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裁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能浓度依赖性增强α-SMA的平均免疫荧光强度及减弱CRBP1平均免疫荧光强度(P<0.05)。6.通过激光共聚焦定位观察发现: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Smad3细胞核/细胞质的比值显着增高;与模型组比较,随着化裁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的浓度增加,p-Smad3细胞核/细胞质比值逐渐降低,逆转了核转位(P<0.05)。7.通过RT-PCR检测PCNA mRNA和MMP-9 mRNA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CNA mRNA和MMP-9 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裁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PCNA mRNA和MMP-9 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1.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挖掘出导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虚实夹杂的血脉病机,提出活血化瘀、疏补并重的治疗原则,提炼出治疗本病的基础核心主方化裁血府逐瘀汤。2.化裁血府逐瘀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周后,评估患者中医症状评分、踝肱指数、红外热像,TG、TC、HDL-C等各结局指标均有改善。治疗中未见明显临床不良反应。3.化裁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通过调控TGF-β1/Smad3信号通路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增殖及迁移能力,从而达到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作用。
詹惠萍[5](2021)在《脉管胶囊治疗血脉瘀阻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脉管胶囊治疗血脉瘀阻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总体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麻木、发凉、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脉管胶囊在治疗ASO血脉瘀阻证的疗效及VEGF表达与血管再生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脉管胶囊应用于治疗ASO血脉瘀阻证提供可靠理论依据。方法: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疮疡蛇伤脉管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贝前列素钠片联合内服桃红四物汤加味。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脉管胶囊。对比治疗前、治疗7天、14天、21天、28天临床症状及体征,对比治疗前及治疗28天后ABI值、血清VEGF表达水平、总体疗效、证候评分,分析脉管胶囊治疗血脉瘀阻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结果:本课题共完成病例研究6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结果与分析如下:(1)在肢体麻木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天、14天、21天、28天肢体麻木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用药28天后,在改善肢体麻木方面,无明显差异。(2)在肢体发凉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天、14天肢体发凉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21天、28天肢体发凉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用药21天后,在改善肢体发凉方面,观察组结果优于对照组。(3)在间歇性跛行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天、14天间歇性跛行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21天、28天间歇性跛行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用药21天后,在改善间歇性跛行方面,观察组结果优于对照组。(4)在ABI值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ABI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28天ABI值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用药28天之后,在改善肢ABI方面,观察组结果优于对照组。(5)在VEGF表达水平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VEGF表达水平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28天VEGF表达水平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用药28天之后,在提高VEGF表达水平方面,观察组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脉管胶囊能够有效改善血脉瘀阻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ABI值、血清VEGF表达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在研究期间,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王超[6](2021)在《全元通脉胶囊治疗Ⅱ期痰瘀阻络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针对Ⅱ期痰瘀阻络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全元通脉胶囊进行治疗,通过客观评价其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体征的改善,间歇性跛行距离的增加以及ABI指数的提高情况,来评价其临床疗效,从而为临床治疗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提功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将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脉管一科门诊符合研究标准的Ⅱ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证属痰瘀阻络型患者74例,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患者均为37例。对照组予常规以及贝前列素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全元通脉胶囊口服治疗,疗程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皮温、皮色、麻木、酸胀评分及间歇性跛行距离,ABI指数,观察并比较两组数据,以评价其疗效。结果两组74例患者,治疗组中1例患者剔除;对照组中2例患者剔除。最终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纳入最后统计分析当中。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皮温、皮色、酸胀、麻木症状体征评分改善方面,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在间歇性跛行距离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的间歇性跛行距离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在ABI指数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的ABI指数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6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及肝肾功检查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全元通脉胶囊对于Ⅱ期痰瘀阻络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间歇性跛行距离、ABI指数方面均有改善。与单纯运用常规以及贝前列素钠片治疗相比,加用全元通脉胶囊对于Ⅱ期痰瘀阻络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更显着,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图0幅;表8个;参116篇。
安喆[7](2021)在《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穴位注射治疗的总体疗效,与常规针灸治疗方案比较,从而进一步评测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课题的病例来源于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围血管病科确定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方法是连续21天静点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红花黄色素,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常规针灸双侧足三里、血海、阴陵泉。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双侧足三里、血海、阴陵泉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的治疗方法。两组均治疗21天,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分析治疗前后的各种指标结果,以评价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结果:1、使用穴位注射的治疗组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显效率为7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显效率为30%,两组治疗后疗效有明显差异性;2、治疗组在临床症状、ABI、双侧足背及小腿皮温、血液流变学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3、在该课题研究治疗全程,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两组治疗方法均可减低ASO患者的证候积分,改善患者双侧ABI、双下肢足背及小腿皮温,改善双下肢血流动力学变化;2、中药丹参穴位注射疗效优于常规针灸治疗,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常规针灸治疗,安全性高,适合临床开展。
李婉婷[8](2021)在《电针夹脊穴联合芪参通脉饮Ⅰ号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是在电针夹脊穴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取得良好的疗效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改善寒凝血瘀证患者发凉、疼痛的症状,进一步研究电针夹脊穴联合芪参通脉饮Ⅰ号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纳入标准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为对照1组(芪参通脉饮Ⅰ号治疗组)、对照2组(电针夹脊穴治疗组)、治疗组(电针夹脊穴联合芪参通脉饮Ⅰ号治疗组),每组各20例,其中不耐受针刺治疗者自动归入对照1组。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分期等基础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四周后,观察三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皮肤温度、麻木、疼痛、酸胀、皮肤色泽、间歇性跛行)及微循环情况(包括红外热像检查和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查),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比分析三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1.三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疗效分别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治愈率为50.00%),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愈率为15.00%),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85.00%(治愈率为30.00%),三组疗效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治疗后三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皮肤温度、麻木、疼痛、酸胀、皮肤色泽、间歇性跛行)均较治疗前不同程度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分别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3.治疗后三组患者微循环血流状态(包括红外热像检查和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查)均较治疗前不同程度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分别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结论:1.芪参通脉饮Ⅰ号能够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寒凝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2.电针夹脊穴疗法可引起肢体远端血管的扩张、促进微循环血流,改善患肢缺血部位血供;3.电针夹脊穴联合芪参通脉饮Ⅰ号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优于单一疗法,具有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
卢楠[9](2021)在《温针灸治疗寒瘀阻络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寒瘀阻络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外治法温针灸干预,通过评估症状体征积分、疼痛VAS积分、踝肱指数ABI及血液流变学变化,观察温针灸治疗寒瘀阻络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寒瘀阻络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为丰富中医外治法治疗寒瘀阻络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手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在符合纳入标准的基础上随机选择寒瘀阻络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合格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用法疗程:每日行温针灸治疗,每次30min,每10天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天,连续3个疗程共30天。穴位选取膻中、关元、气海、血海、中脘、足三里、阴陵泉、合谷、太冲。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间歇性跛行、麻木感、肤色、肤温、疼痛VAS、踝肱指数ABI及血液流变学等变化,并与对照组对比。所有纳入病例均进行基线分析及安全评价,所有数据采用SPSS2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0例,完成治疗疗程74例,中途退出6例。其中治疗组纳入40例,完成35例,退出5例(3例因疼痛不耐受退出;2例因依从性差退出);对照组纳入40例,退出1例,(1例因提前出院退出);完成39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74例。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病情恶化等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比较,统计学上两组患者在间歇性跛行、肤色、疼痛VAS积分上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对治疗前后的间歇性跛行、肤色、疼痛VAS积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麻木感、肤温、踝肱指数ABI、血液流变学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症状体征积分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与对照组66.67%相比,统计学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选取膻中、关元、气海、血海、中脘、足三里、阴陵泉、合谷、太冲等穴位施以温针灸,可以减轻寒瘀阻络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血液粘稠度,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达到临床治疗的目标。
李晓伦[10](2021)在《基于气街理论针刺治疗脱疽ASO(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脱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瘀证)患者治疗前后的皮肤温度、疼痛程度、TBI数值变化的影响及症状积分,探讨基于气街理论针刺对微循环的影响,为血瘀证脱疽患者提供一种简便廉验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20 19年05月-2021年0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周围血管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血瘀证脱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编号并分组。所有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脱落1例)及治疗组31例(脱落2例)。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脉管复康片口服,日三次,每次2.4 g。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增加针灸治疗,运用气街理论选穴气冲、承山、跗阳、足三里等穴位并针刺,日一次,每15分钟行针一次,留针30分钟。治疗15天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皮肤温度变化、TBI值变化及中医症候积分进行对照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 PSS 26.0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皮肤温度、TB I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组内对比VAS评分、皮肤温度、TBI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有效率为81.2%,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基于气街理论针刺治疗可有效缓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静息痛症状、改善下肢皮温、增高趾臂指数、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对于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2)基于气街理论针刺治疗的治疗效果优于脉管复康片口服治疗。
二、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医治疗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医治疗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芒针联合纤溶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纤溶酶组 |
2.2 联合组 |
3 治疗效果 |
3.1 观察指标 |
3.1.1 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1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检测 |
3.1.2 足背动脉和腘动脉血流量、血管内径检测 |
3.1.3 血液流变学检测 |
3.1.4 血流动力学检测 |
3.1.5 中医证候评分 |
3.2 疗效标准 |
3.3 统计学方法 |
3.4 治疗结果 |
3.4.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IL-18、CRP和Hcy水平比较 |
3.4.2 两组治疗前后足背动脉和腘动脉血流量、血管内径比较 |
3.4.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
3.4.4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
3.4.5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3.4.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4 讨论 |
(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前后证素分布特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的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1 病因 |
2.2 发病机制 |
3 治疗 |
3.1 一般治疗 |
3.2 腔内治疗 |
3.2.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和(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stentsf PTAS) |
3.2.2 药涂球襄(drug-coated balloon,DCB) |
3.2.3 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 DES) |
3.2.4 生物可吸架(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 BVS) |
3.2.5 减容 |
3.2.6 腔内治疗的局限性 |
3.3 中医药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医辨证研究进展 |
1 传统中医对脱疽的认识 |
2 病因病机 |
3 中医辨证 |
3.1 发展历程 |
3.2 证素辨证 |
4 辨证治疗 |
4.1 名医经验 |
4.2 指南共识 |
4.3 临床辨证 |
4.4 数理统计 |
4.5 微观辨证 |
5 中医辨证与腔内治疗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证素辨证标准 |
1.2.4 症状评分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治疗方法 |
1.8 观察项目 |
1.9 质量控制和数据管理 |
1.10 统计学方法 |
1.11 医学伦理声明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的频数分析 |
2.1.1 性别、年龄分布 |
2.1.2 既往史及相关发病因素 |
2.2 病变特点及手术情况 |
2.2.1 病变分级 |
2.2.2 造影及手术情况 |
2.3 术后随访情况 |
2.3.1 终点事件及脱落病例 |
2.3.2 临床疗效 |
2.4 腔内治疗前证素分布 |
2.4.1 术前实性病性证素分布 |
2.4.2 术前虚性病性证素分布 |
2.4.3 术前病位证素分布 |
2.4.4 术前病性证素组合分布 |
2.5 腔内治疗后证素的分布变化 |
2.5.1 实性病性证素的分布变化 |
2.5.2 虚性病性证素的分布变化 |
2.5.3 病位证素的分布变化 |
2.5.4 病性证素组合的分布变化 |
2.6 证素与终点事件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般资料分析 |
3.1.1 纳入患者的一般情况 |
3.1.2 病变特点分析 |
3.1.3 手术过程分析 |
3.2 证素的分布及变化特点 |
3.2.1 证素诊断标准的确定 |
3.2.2 血瘀是ASO的主要证素 |
3.2.3 气虚、血瘀贯穿ASO疾病始终 |
3.2.4 ASO辨证以虚实夹杂多见,术前以实为主,术后以虚为主 |
3.2.5 ASO腔内治疗术后复合证素减少 |
3.2.6 ASO与肾关系密切,腔内治疗对病位证素无明显影响 |
3.2.7 阳虚与术后靶血管再干预等终点事件相关 |
4 结语 |
4.1 结论 |
4.2 问题与展望 |
4.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基于文献研究中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用药规律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化裁血府逐瘀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综述 |
1 中医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认识 |
1.1 病名来源 |
1.2 脱疽的病因病机 |
1.3 中医治疗ASO的研究进展 |
2 西医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认识 |
2.1 定义及发病机制 |
2.2 危险因素 |
2.3 西医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进展 |
第一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导师诊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医案回顾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案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案资料收集与录入信息 |
3.2 数据整理与挖掘 |
4 结果 |
4.1 患者基本信息统计 |
4.2 中医证型结果 |
4.3 用药频次统计 |
4.4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统计 |
4.5 方剂组方规律统计 |
5 讨论 |
第二部分 化裁血府逐瘀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样本量的估算 |
1.2 研究对象 |
1.3 纳人及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干预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3 疗效评价标准 |
2.4 安全指标检测 |
2.5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人组情况 |
3.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3.3 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ABI指数的比较 |
3.5 两组患者下肢皮肤温度变化 |
3.6 两组患者血脂的比较 |
3.7 两组患者hs-CRP的比较 |
3.8 两组患者FIB的比较 |
3.9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3.10 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化裁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血管平滑肌细胞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细胞 |
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1.4 实验方法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细胞形态 |
2.2 化裁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ox-LDL诱导VSMCs增殖的影响 |
2.3 化裁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ox-LDL诱导VSMCs迁移的影响 |
2.4 化裁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ox-LDL诱导VSMCs内α-SMA、CRBP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2.5 化裁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ox-LDL诱导VSMCs内α-SMA、CRBP1免疫荧光强度的影响 |
2.6 化裁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ox-LDL诱导VSMCs中PCNA、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2.7 化裁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ox-LDL诱导VSMCs中PCNA mRNA、MMP-9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2.8 化裁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TGF-β1/Smad3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2.9 激光共聚焦定位及检测VSMCs中p-Smad3的表达 |
3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5)脉管胶囊治疗血脉瘀阻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索引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项目 |
3.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3.3 疗效性观察指标 |
3.4 不良反应事件 |
4 临床总疗效评价标准 |
5 统计学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一般资料分析 |
1.1 两组性别比较 |
1.2 两组年龄比较 |
1.3 两组病程比较 |
2 各项观察指标结果及分析 |
2.1 两组治疗前后肢体麻木评分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后肢体发凉评分比较 |
2.3 两组治疗前后间歇性跛行距离评分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后ABI值比较 |
2.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表达水平比较 |
3 临床总疗效比较 |
4 安全性检验及与不良反应事件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血脉瘀阻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认识 |
1.1 瘀及活血化瘀的历史源流 |
1.2 瘀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联系 |
2 现代医学对血脉瘀阻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认识 |
2.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 |
2.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与VEGF的关系 |
3 祖国医学对治疗血脉瘀阻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研究 |
4 现代医学对治疗血脉瘀阻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关研究 |
5 脉管胶囊介绍 |
5.1 脉管胶囊方解 |
5.2 脉管胶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医机理 |
5.3 脉管胶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现代机理 |
6 研究结果分析 |
6.1 一般资料分析 |
6.2 安全性指标分析 |
6.3 疗效性观察指标结果及分析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全元通脉胶囊治疗Ⅱ期痰瘀阻络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临床资料 |
1.1.1 一般临床资料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纳入标准 |
1.1.4 排除标准 |
1.1.5 中止标准 |
1.1.6 脱落标准 |
1.1.7 剔除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治疗方案 |
1.2.2 疗效观察指标 |
1.2.3 疗效判定指标 |
1.2.4 统计学方法 |
1.3 研究结果 |
1.3.1 一般资料分析 |
1.3.2 治疗后疗效分析 |
1.3.3 安全性指标治疗后疗效分析 |
1.4 讨论 |
1.4.1 理论依据 |
1.4.2 组成药物药理作用 |
1.4.3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
1.5 小结 |
1.6 展望和不足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关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
2.1 中医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认识 |
2.1.1 中医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名的认识 |
2.1.2 中医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3 中医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治疗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
2.2.1 西医概念及流行病学 |
2.2.2 相关危险因素 |
2.2.3 发病机制 |
2.2.4 相关辅助检查 |
2.2.5 西医治疗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7)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古代中医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认识 |
2.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机制研究 |
2.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理研究 |
2.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表现 |
2.4 下肢动脉硬化的西医治疗 |
2.5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危险因素 |
3.现代中、西医研究进展 |
4.展望 |
临床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主要研究方法 |
3.治疗所用药物及其他仪器 |
4.疗效观察 |
4.1 观察指标 |
4.2 安全性指标监测 |
4.3 疗效判定标准 |
5.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分析 |
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
3.治疗前后症候积分对比 |
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BI比较 |
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侧足背、小腿皮温变化 |
6.治疗前后两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对比 |
7.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立题依据 |
2.实验药物分析 |
2.1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
2.2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金纳多) |
2.3 丹参注射液 |
3.选穴原则 |
4.穴位注射的应用心得与体会 |
5.穴位注射的研究进展 |
5.1 穴位注射介绍 |
5.2 穴位注射的作用机理 |
5.3 穴位注射的临床应用 |
6.数据分析 |
6.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
6.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分析 |
6.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BI、皮温及血液流变学分析 |
7.问题与展望 |
7.1 存在的问题 |
7.2 未来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8)电针夹脊穴联合芪参通脉饮Ⅰ号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部分 中医学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认识 |
1 中医学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名及特点的研究概况 |
2 中医学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因病机的研究概况 |
2.1 古代中医对于脱疽病因病机的研究 |
2.2 现代中医学家对脱疽病因病机的研究 |
3 中医学治疗脱疽的研究概况 |
3.1 古代中医治疗脱疽 |
3.2 现代中医学家对脱疽的治疗 |
3.3 中西医结合治法 |
4 问题与展望 |
第二部分 西医学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概况 |
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流行病学 |
2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 |
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机理 |
3.1 脂质渗入学说 |
3.2 内膜损伤学说 |
3.3 慢性炎症学说 |
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辅助检查 |
4.1 踝肱指数 |
4.2 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
4.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5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 |
5.1 治疗目标 |
5.2 治疗方法 |
6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预防 |
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分组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和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指标 |
2.3 疗效评定标准 |
2.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情况比较 |
2 临床疗效分析 |
3 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 |
4 微循环改善情况比较 |
4.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红外热像检查对比 |
4.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查情况对比 |
讨论 |
1 电针夹脊穴治疗ASO的中医理论基础 |
2 电针夹脊穴治疗ASO的西医学研究 |
2.1 脊髓刺激疗法 |
2.2 电针夹脊穴疗法的西医理论基础 |
2.3 电针夹脊穴治疗ASO的镇痛作用机理 |
3 高杰教授运用电针夹脊穴治疗ASO的研究 |
4 芪参通脉饮Ⅰ号治疗ASO的研究 |
4.1 芪参通脉饮Ⅰ号的方药分析 |
4.2 药物组成作用的研究 |
5 电针夹脊穴联合芪参通脉饮Ⅰ号治疗ASO的临床疗效分析 |
6 电针夹脊穴联合芪参通脉饮Ⅰ号对微循环情况分析 |
6.1 对红外热像检查的影响 |
6.2 对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查的影响 |
7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个人简历 |
(9)温针灸治疗寒瘀阻络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 |
一、基本概述 |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
三、ASO的高危因素 |
四、治疗现状 |
第二节 传统中医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认识 |
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医理论溯源 |
二、传统中医对脱疽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现代中医对脱疽病因病机的研究 |
四、脱疽的辨证分型 |
五、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一、样本量计算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方案 |
四、观察指标 |
五、统计方法 |
六、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治疗完成情况比较 |
二、基线资料比较 |
三、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评价 |
四、安全性观察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果分析 |
一、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
二、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
三、患者疗效比较 |
四、安全性观察 |
第二节 温针灸对ASO患者的治疗作用 |
第三节 证型的分析 |
第四节 本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10)基于气街理论针刺治疗脱疽ASO(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 病名及症状 |
1.2 病因病机 |
1.3 古代医家对本病的治疗方法 |
1.4 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方法 |
2 西医学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2.1 定义及临床诊断 |
2.2 发病机制 |
2.3 临床治疗 |
3 结语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分期标准 |
2.3 中医诊断标准 |
2.4 病例控制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治疗方法 |
3.2 意外处理 |
3.3 检查方法 |
3.4 观察指标 |
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5 安全性评价 |
6 统计分析 |
7 结果 |
7.1 一般资料 |
7.2 观察指标 |
7.3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1.1 气街的作用 |
1.2 脱疽与气街的关系 |
2 选穴研究 |
3 观察指标选择反映情况及意义 |
4 结果分析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VAS视觉模拟评分结果分析 |
4.3 皮肤温度结果分析 |
4.4 TBI结果分析 |
4.5 中医症候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四、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医治疗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芒针联合纤溶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仝光照,许志会,张青天,吕嘉荣,黄忠利,戴莹. 上海针灸杂志, 2021(06)
- [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前后证素分布特点的临床研究[D]. 李志娟.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基于文献研究中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用药规律探析[D]. 崔阳扬.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化裁血府逐瘀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作用机制[D]. 王继雪.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脉管胶囊治疗血脉瘀阻证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詹惠萍.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全元通脉胶囊治疗Ⅱ期痰瘀阻络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王超.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7]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观察[D]. 安喆.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电针夹脊穴联合芪参通脉饮Ⅰ号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观察[D]. 李婉婷.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温针灸治疗寒瘀阻络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D]. 卢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10]基于气街理论针刺治疗脱疽ASO(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晓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论文; 动脉硬化症论文; 中医论文; 心血管病论文; 间歇性跛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