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dma2000系统和WCDMA系统分组数据业务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涵[1](2019)在《基于点系统的LTE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LTE网络的商用,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流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某公司在中国广州、印尼雅加达和墨西哥城的测试数据,平均81.6%的移动流量来源于室内终端。因此,在4G时代,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室内分布系统协调难度大,实施复杂且扩容困难,因此传统的室内分布建设方式已经满足不了MBB(移动宽带)时代的需求,运营商需要部署一种新型的分布系统解决室内深度覆盖问题。本文探索并分析某超市运用点系统解决LTE网络室内覆盖问题的方法,并优化分析该种新型室内分布系统对室内高流量场景的容量及覆盖的解决效果,为未来更好的开展运营商间的流量战打下技术基础。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基于以上情况,本论文分几部分探索并分析了中国联通现有的覆盖情况,现场针对某超市此类容量有时间特性的站点,有效的提升了网络性能,改善用户感知。首先,概述了对研究课题的背景、意义、论文结构等。其次,概述了室内分布建设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的种类特点,针对现有覆盖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实际工作中的覆盖及建设方法。然后,重点介绍项目实施中的必要环节的具体要求以及管控方式。并通过参数核查、速率分析、信号外泄分析和软件测试图分析等手段,分析某超市的覆盖效果,并通过实际的工作优化提升了网络性能。
孙晨[2](2015)在《cdma2000 1x EV-DO标准技术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移动终端产品的不断革新,在移动中随时随地快速地接入互联网并获取所需要的服务和信息已成为人们当前迫切的需求。cdma2000 1x系统所能够提供的前、反向链路不高于153.6Kbit/s的数据传输能力显然无法满足高速数据业务的传输要求。为了更好地支持高速分组数据业务,3GPP2阵营推出了EV-DO技术。EV-DO能够在1.25MHz的带宽上,采用高阶调制、前向时分复用、多用户调度等技术为用户提供前向最高2.4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本文对CDMA系统和EV-DO系统的前、反向容量进行了估算与仿真,得出了在CDMA结构下进行高速率数据传输需要克服更大的干扰的结论。对影响容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CDMA系统的实际可用码道数远小于扩频因子,从而从侧面验证了之前的结论。根据这些结论可以初步推断出过多码道并行发送方案的可行性可能不高,本文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讨论和仿真。对EV-DO系统前向各信道的码片速率进行了核算,发现不同文献之间关于速率实现过程的描述有些相互矛盾的地方。本文对此分别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给出了修正后的前向速率实现框图。无线链路预算是个繁杂的过程,其涉及到大量的参数和复杂的计算公式,但又是网络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开源的Android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法。本文对链路预算中涉及到的参数和计算公式进行了梳理,并制作了一款APP用于链路预算分析。
杜树伟[3](2014)在《基于WCDMA系统的分组业务调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不断普及,用户的应用业务也由单一的话音业务扩展到数据、多媒体等业务,同时,人们对于业务的服务质量(QoS)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相对于日益增长的移动用户数,无线接入网部分可供用户使用的的无线资源就显得十分有限,如何使这些无线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并最大程度满足不同用户的QoS要求,是无线资源管理(RRM)技术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作为无线资源管理的核心技术之一,分组调度技术解决的是系统在什么时候为哪些用户提供服务的问题。调度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用户的信道质量情况、用户接受服务的公平性、不同业务的QoS要求及系统所能获得的吞吐量等。传统的调度算法大多只考虑了上述问题中的某一个方面,很少能够从多个角度作出权衡,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会不可避免地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在本文中,首先对WCDMA系统的基本特点、分组调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几种典型的调度算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然后将研究重点放在了PF算法,为了保持PF算法在吞吐量和公平性方面的良好性能,并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多业务环境,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QoS的PF算法,在界定用户的优先级时增加了对不同业务QoS要求的考量。最后,本文利用OPNET网络仿真软件搭建了一个完整的WCDMA网络,分别在不同的业务环境下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验证比较。结果表明,在单业务环境下,基于QoS的PF算法的性能比基本的PF算法略有提高。在多业务环境下,基于QoS的PF算法在吞吐量和平均时延方面的性能要明显优于基本的PF算法。
胡俊英[4](2014)在《cdma2000与WCDMA高速数据传输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无线通信中,随时随地高服务质量的高数据速率一直是用户的追求目标。而随着近年来通信用户量的增加,有限的频谱资源越来越成为制约通信发展的一大因素,大容量的码分多址(CDMA)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由于在CDMA技术中多径干扰和码道间的干扰很严重,因此不能将一个扩频因子SF下的所有扩频码都用作地址码。本文中分析了扩频码长度与可用地址码数量间的关系,得出可用地址码数量要小于扩频码长度的结论,并数值仿真计算了CDMA系统的容量,表明前面结论的成立。从而可以初步推测过多码道并行发送技术的可行性不高,文中对此进行分析、证明,并进行了仿真比较。cdma2000和WCDMA是两种得到广泛应用的3G系统,两种系统的目标都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了支持更高数据速率的无线网络业务,3GPP阵营推出了HSDPA技术,能在5MHz带宽内提供最高14.4Mbit/s的数据速率。同时3GPP2也推出了EV-DO技术,能在1.25MHz带宽内达到4.9Mbit/s的最高速率。然而,在对两种系统的速率进行核算中发现了某些不合常理的地方,例如EV-DO中前向链路速率形成过程问题,HSDPA中码分多址14.4Mbit/s信道速率的可用性问题。文中将研究这些问题,并将给出初步研究结果。还结合我国电信及联通运营商对两种系统的商用及发展状况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周满辉[5](2014)在《cdma2000与WCDMA通信系统性能研究》文中提出3G移动通信标准不仅要满足大多数用户的语音和低速数据服务,也要满足少数用户的高速分组数据服务3G中的主流制式都采用了码分多址通信方式,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容量与干扰有关系,可以通过降低干扰来提升系统容量在高速数据传输部分1x EV-DO采用时分多址技术,而WCDMA仍然采用码分多址技术1x EV-DO与WCDMA的高速数据传输部分分别采用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两类截然不同的技术,文章从调制方式的角度出发,给出不同技术的合理性1x EV-DO中的业务信道由16个Walsh信道构成,业务或控制数据采用16码道同时发送来提高分组传输速率本文对1x EV-DO中业务信道16码道发信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基于cdma2000与WCDMA系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的方法,给出它们的容量和无线覆盖,得出的结论为网络规划提供了一些参考首先,给出了1x EV-DO前向链路的速率形成过程,对前向链路标称速率进行核算,从1x EV-DO中采用的调制方式角度说明下行链路中使用TDMA方式的合理性,然而WCDMA中并无此做法其次,比较分析了cdma2000和WCDMA的上行和下行最大用户数以及覆盖半径,给出了1x EV-DO反向链路的极限容量和仿真方法,研究了1x EV-DO下行链路预算,结合传播模型分析无线覆盖,得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最后,研究了1x EV-DO系统在不同调度算法下的吞吐量
张若文,张传达,王太峰,毕丹宏,赵寅[6](2013)在《TD-SCDMA与WCDMA系统差异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国内主流3G系统的TD-SCDMA和WCDMA,是目前中国最大的3G网络,承载着国内大部分的3G用户,从两张网络在国内商用伊始,就作为国内自主3G技术和国际主流技术,被对比和评估。在国内商用3年后,3G网络趋于成熟、用户不断增加,这两个系统的技术、业务承载、用户群体都有哪些差异?国内同时运营两张网络对社会、国家、公民有何影响?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尝试从技术差异着手,分析共性、区别,研究业务承载、用户群体差异性,希望对两张3G网络的后期建设和运营,以及对即将到来的4G网络建设有所帮助。
马莉[7](2009)在《新一代多体制无线通信波形组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通信在目前的电信产业领域发展非常迅猛,以话音业务为主的第二代(2G)移动通信取得了整个电信史上巨大的成功,而以宽带多媒体业务和全球无缝漫游为目标的第三代(3G)和后三代(B3G)移动通信正在推动更大的一场通信革命。虽然3G技术在性能上表现出很强的优势,但是3G面临着多体制和与2G的兼容问题。3G如何有效利用现存的2G网络,如何兼容自身的多种体制,以及如何向后平滑过渡,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对于不同无线通信体制的兼容问题,比较有效的途径是采用软件无线电(SDR)技术,通过构建具有一定兼容性和可重构能力的平台来解决。然而,已有的SDR平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多体制兼容性不好、系统软件化程度低、缺乏足够的可重构能力等问题。为此,研究以最新SDR技术为基础,能兼容2G和3G多种体制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统一平台是很有意义的。在新一代多体制无线通信统一平台的研制过程中,基于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CA)进行通信波形组件库的设计和实现是关键环节。SCA是在不同的层面对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进行定义的SDR标准,为SDR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框架规范,使SDR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重构性和可移植性。目前,在SCA规范下,设计和实现适用于多种移动通信体制的波形组件,为新一代多体制无线通信统一平台的兼容性提供支撑,还没有先例。本文以国家“863”项目为依托,基于SCA框架规范,面向具有可移植性和可重构性的波形组件库研究,完成了典型移动通信体制波形组件的设计与实现。针对多体制无线通信的主要需求,提出采用模块化的波形组件构建波形组件库,在新的波形组件开发中,最大限度地复用已存在的波形组件,从而降低系统成本和开发风险,为在新一代平台上的多体制无线通信的实现提供了可行性。
陈寿峰[8](2008)在《3G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营牌照即将在中国发放,针对3G系统无线网络优化技术的研究也日益呈现出紧迫性与重要性。本文根据3G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标准,阐述了目前主流的三种3G系统——WCDMA系统、cdma2000系统和TD-SCDMA系统的无线网络特性和空中接口的无线帧结构,并通过综合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异同:三种3G系统的基础技术都是码分多址CDMA技术,但系统特性及空中接口上有着各自的特点,特别是TD-SCDMA系统在采用了时分双工TDD技术的同时利用智能天线技术实现了空分多址SDMA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无线频谱利用率。同时指出这三种3G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前景:WCDMA系统技术最成熟,商用最广泛;cdma2000系统升级成本最低,升级速度最快;TD-SCDMA系统新技术最多,政策优势最多。接着阐述了无线网络环境和移动通信系统中最常用的无线传播模型,从2G系统的无线传播模型引申到3G系统的无线传播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描述了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优化的流程与方法。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通过无锡联通cdma2000系统无线网络优化工程的具体过程,指出了无线网络优化在移动通信系统日常维护工作中的重要性与系统性,并验证了优化工作对无线网络的性能改善。在对2G系统无线网络优化的理论与经验的总结基础上,以3G系统的无线特性及技术特点为依据,提出了3G系统无线网络优化的技术特点:3G系统的无线网络优化的基础流程与方法与2G系统一样,但在切换控制、干扰控制和业务负载平衡管理上有着自身的特点,且这三种3G系统之间在优化技术的细节上也不同,如cdma2000系统的PN优化、TD-SCDMA系统的接力切换优化等。最后,总结上述的研究、学习与工作,归纳出本课题的结论,并指出由于中国3G系统运营牌照迟迟未发而导致本课题的不足,提出了后续可研究的课题。
郑宝鑫[9](2008)在《基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OVSF码分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码分配算法的目标是要在满足用户业务和质量要求的情况下寻求最优的扩频码分配原则,以较低的复杂性支持尽可能多的用户。3G系统使用OVSF码区分不同的信道,实现多速率传输和多用户的接入。OVSF码的迭代产生方式决定了其在分配过程中受到限制,不恰当的OVSF码分配策略会带来码阻塞或信道化码资源受限。信道化码资源管理算法设计的目标可以使码利用率最大化、公平地为各种请求分配码资源。信道化码资源的管理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WCDMA系统下行链路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动态码分配算法,旨在降低系统的码阻塞概率和系统复杂度。随机动态码分配算法的核心在于减少需要重排码字的个数为优化准则,采用拓扑搜索算法遍历所有码树寻找最小代价分支,达到统计意义上的优化。随机分配算法存在较高的码阻塞概率,并且在寻找最小代价分支时要遍历码树所有可能情况,导致复杂度和搜索时间都会大大增加。本文在随机动态码分配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动态码分配算法,该算法采用了搜索最小代价函数值、以邻近原则进行码树重排、释放同级码字中具有最大代价函数值的码字策略。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降低码阻塞概率和系统复杂度。
尚学忠[10](2006)在《GSM/3G无缝网络融合技术及网关解决方案》文中提出移动通信诞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近十年来发展尤为迅猛。虽然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GSM)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随着移动用户的增长,对通信要求的不断提高,GSM系统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正逐渐被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所取代。本文简要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主流体制WCDMA、TD-SCDMA和cdma2000。综合比较了三种体制的优缺点。CDMA系统有着GSM系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是,GSM网络比CDMA网络发展早,CDMA网络在全球的覆盖范围相比GSM网络小很多,对于具有GSM和CDMA两个网络的运营商来说,迫切需要解决两网融合的问题以支持移动通信用户在GSM和CDMA两网之间漫游。本文主要针对WCDMA、cdma2000 1x网络,GSM和cdma2000 1x网络双向融合的GSM 1X技术及其MSN及GGG网关解决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做具体分析。同时深入讨论GSM和WCDMA无缝网络,WCDMA和TD—SCDMA的无缝网络以及WCDMA和TD—SCDMA等混合组网策略的探讨。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列举了WCDMA的组网模型。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系统分析了辽宁移动的网络状况,以及规划3G后的网络状况的探讨。最后给出了本论文的结论。
二、cdma2000系统和WCDMA系统分组数据业务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dma2000系统和WCDMA系统分组数据业务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点系统的LTE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LTE室内覆盖方案分析 |
2.1 LTE室内覆盖现状 |
2.1.1 LTE系统简介 |
2.1.2 楼宇覆盖现状 |
2.1.3 信源配置现状 |
2.2 建设原则与目标 |
2.2.1 LTE建设原则 |
2.2.2 建设目标 |
2.2.3 需求分析及建设重点 |
2.3 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 |
2.3.1 室内站点取定 |
2.3.2 LTE室内链路预算 |
2.3.3 LTE分布系统建设方案 |
2.3.4 新建分布系统方案 |
2.3.5 通道改造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某超市建设方案 |
3.1 LTE Dot解决方案及其特性 |
3.2 器件选取 |
3.3 主要安装工程量 |
3.4 器件改造方案 |
3.4.1 本项目建设方案选取 |
3.5 信源建设方案 |
3.5.1 LTE信源配置原则 |
3.5.2 本项目信源配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设效果分析 |
4.1 LTE测试原则 |
4.1.1 LTE楼宇测试规范 |
4.1.2 LTE小区测试规范 |
4.1.3 LTE室分系统测试方法 |
4.2 测试结果 |
4.3 LTE覆盖测试 |
4.3.1 某超市1 层测试结果 |
4.3.2 某超市2 层测试结果 |
4.4 HSDPA测试 |
4.5 HSUPA测试 |
4.6 切换测试 |
4.7 外泄测试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所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2)cdma2000 1x EV-DO标准技术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3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CDMA通信技术概述 |
2.1 CDMA通信技术演进路线 |
2.1.1 cdma20001x向EV-DO Release 0 平滑演进 |
2.1.2 EV-DO Release 0 向Release A平滑演进 |
2.1.3 EV-DO Release A向Release B平滑演进 |
2.2 码序列 |
2.2.1 伪随机序列 |
2.2.2 m序列 |
2.2.3 Walsh码序列 |
2.3 CDMA通信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
2.3.1 三大运营商 3G用户数的比较 |
2.3.2 中国电信C网的运营情况简介 |
第三章 EV-DO系统的覆盖分析及其Android实现 |
3.1 EV-DO链路预算 |
3.1.1 反向链路预算 |
3.1.2 前向链路预算 |
3.2 EV-DO覆盖分析 |
3.2.1 常用的传播模型 |
3.2.2 EV-DO有效覆盖分析 |
3.3 EV-DO覆盖分析的Android实现 |
3.3.1 Android知识简介 |
3.3.2 软件设计思路与流程 |
3.3.3 界面设计及功能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V-DO与CDMA系统容量对比分析 |
4.1 CDMA系统容量 |
4.1.1 CDMA系统反向容量估算 |
4.1.2 CDMA系统前向容量估算 |
4.1.3 CDMA系统性能分析 |
4.2 EV-DO系统容量 |
4.2.1 EV-DO反向容量估算 |
4.2.2 EV-DO前向容量估算 |
4.2.3 EV-DO系统性能分析 |
4.3 容量估算的Android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EV-DO前向链路的特性分析 |
5.1 EV-DO前向物理信道简介 |
5.2 EV-DO前向物理信道码片速率核算 |
5.2.1 导频信道码片速率的实现 |
5.2.2 MAC信道码片速率的实现 |
5.2.3 业务信道码片速率的实现 |
5.2.4 控制信道码片速率的实现 |
5.2.5 系统总码片速率的实现 |
5.3 多码道发送方案讨论 |
5.3.1 多码道CDMA技术简介 |
5.3.2 EV-DO系统16码道并发的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WCDMA系统的分组业务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移动通信发展概述 |
1.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WCDMA系统及其演进 |
2.1 WCDMA 系统分析 |
2.1.1 WCDMA 的系统结构 |
2.1.2 无线接口协议 |
2.1.3 信道及其映射 |
2.2 WCDMA 中的无线资源管理 |
2.3 WCDMA 系统的演进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分组调度原理与算法 |
3.1 分组调度原理 |
3.2 典型的分组调度算法 |
3.2.1 轮询(Round Robin)算法 |
3.2.2 最大载干比(Maximum C/I)算法 |
3.2.3 正比公平(Proportional Fair)算法 |
3.2.4 自适应正比公平(APF)算法 |
3.3 基于 QoS 的正比公平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仿真平台与仿真模型 |
4.1 OPNET 的仿真建模机制 |
4.2 业务模型 |
4.3 传播模型 |
4.4 UE 及 UTRAN 模型 |
4.4.1 UE 模型 |
4.4.2 UTRAN 模型 |
4.5 仿真场景设置 |
4.5.1 网络拓扑 |
4.5.2 仿真参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及结果分析 |
5.1 算法回顾 |
5.2 单业务场景仿真 |
5.3 多业务场景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cdma2000与WCDMA高速数据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3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移动无线通信概述 |
2.1 移动无线信道 |
2.2 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 |
2.3 扩频通信 |
2.3.1 香农公式 |
2.3.2 扩频通信的数学模型 |
2.3.3 扩频通信的物理模型 |
2.3.4 扩频通信的频谱效率 |
2.3.5 扩频通信的重要参数 |
2.4 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 |
2.4.1 移动和固定电话用户 |
2.4.2 数据流量的使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DMA 系统性能 |
3.1 CDMA 系统的多址性能 |
3.2 PN 序列自相关性 |
3.3 CDMA 系统的容量 |
3.3.1 CDMA 系统上行容量一 |
3.3.2 CDMA 系统上行容量二 |
3.3.3 CDMA 系统下行容量 |
3.3.4 EV-DO 上行极限容量 |
3.3.5 EV-DO 下行极限容量 |
3.4 CDMA 系统自干扰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dma2000 和 WCDMA 高速传输技术 |
4.1 EV-DO 高速数据传输技术 |
4.1.1 EV-DO 技术介绍 |
4.1.2 EV-DO 速率核算 |
4.1.3 EV-DO 前向链路速率形成 |
4.1.4 提前终止技术与重复发信讨论 |
4.2 WCDMA 系统速率核算 |
4.3 HSDPA 高速数据传输技术 |
4.3.1 HSDPA 技术介绍 |
4.3.2 HSDPA 速率可用性 |
4.4 多码道发送方案研究 |
4.4.1 多码道技术简介 |
4.4.2 多码道发送的性能分析 |
4.4.3 EV-DO 及 HSDPA 中多码道发送 |
4.5 CDMA 系统工程案例 |
4.5.1 中国联通之 WCDMA |
4.5.2 中国电信之 cdma2000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cdma2000与WCDMA通信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移动通信发展史 |
1.1.1 cdma2000 演进线路 |
1.1.2 WCDMA 演进线路 |
1.2 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
1.3 论文的内容和安排 |
第二章 扩频通信 |
2.1 引言 |
2.2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
2.2.1 信息论理论基础 |
2.2.2 抗干扰理论基础 |
2.3 扩频通信的原理 |
2.4 扩频通信的性能 |
2.4.1 信噪比和误码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x EV-DO 下行多码道发送技术 |
3.1 1x EV-DO 前向发信框图 |
3.2 1x EV-DO 前向信道速率形成过程 |
3.2.1 导频信道速率形成 |
3.2.2 MAC 信道速率形成 |
3.2.3 业务和控制信道速率形成 |
3.2.4 前缀速率形成 |
3.3 1x EV-DO 前向信道标称速率核算 |
3.4 1x EV-DO 下行多码道发送技术合理性研究 |
3.5 1x EV-DO 与 WCDMA 下行调制方式研究 |
3.6 时分多址技术下扩频系数调整速率方案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dma2000 与 WCDMA 容量和覆盖 |
4.1 cdma2000 与 WCDMA 容量 |
4.1.1 cdma2000 与 WCDMA 上行容量比较 |
4.1.2 cdma2000 与 WCDMA 下行容量比较 |
4.1.3 1x EV-DO 反向容量和仿真 |
4.2 cdma2000 与 WCDMA 覆盖 |
4.2.1 链路预算概述 |
4.2.2 cdma2000 与 WCDMA 上行链路预算 |
4.2.3 1x EV-DO 下行链路预算 |
4.3 不同调度算法下 1x EV-DO 吞吐量研究 |
4.3.1 吞吐量概述 |
4.3.2 吞吐量模型 |
4.3.3 调度算法 |
4.3.4 仿真结果 |
4.4 cdma2000 1x 无线接入系统吞吐量研究 |
4.4.1 无线接入系统概述 |
4.4.2 能量干扰比 |
4.4.3 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TD-SCDMA与WCDMA系统差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TD-SCDMA和WCDMA系统简介 |
2.1 TD-SCDMA系统 |
2.2 WCDMA系统 |
3 技术差异及网络现状 |
3.1 技术比较 |
3.1.1 TD-SCDMA的技术特点 |
(1) 频谱灵活性和支持蜂窝网的能力高 |
(2) 高频谱利用率 |
(3)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 |
(4) 系统兼容 |
(5) TD-SCDMA帧结构 |
3.1.2 WCDMA的技术特点 |
(1) 频点更宽 |
(2) 复用更充分 |
(3) 话音质量高 |
(4) 采用软切换 |
(5) WCDMA帧结构 |
3.2 网络现状差异 |
4 用户群体差异 |
5 对4G建设的借鉴意义 |
5.1 网络发展建议 |
5.2 业务及用户发展定位建议 |
6 结束语 |
(7)新一代多体制无线通信波形组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目的及意义 |
1.3 作者所做工作 |
1.4 论文结构 |
2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 |
2.1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概述 |
2.2 SCA 的硬件体系结构 |
2.3 SCA 的软件体系结构 |
2.4 SCA 的附录文档 |
2.4.1 应用程序环境描述体 |
2.4.2 域描述体 |
2.4.3 核心框架的IDL 与应用程序编程接口附录 |
2.4.4 安全附录 |
2.5 本章小结 |
3 新一代无线通信统一平台 |
3.1 新一代无线通信统一平台 |
3.1.1 统一平台的硬件体系结构 |
3.1.2 统一平台的软件体系结构 |
3.2 波形组件库与CORBA 之间的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4 典型无线通信体制分析 |
4.1 GSM |
4.2 CDMA2000 |
4.2.1 CDMA2000 系统物理层概述 |
4.2.2 CDMA2000 系统物理信道的结构 |
4.3 WCDMA |
4.3.1 WCDMA 系统物理层概述 |
4.3.2 WCDMA 系统信道编码与复用 |
4.3.3 WCDMA 系统扩频与调制 |
4.4 TD-SCDMA |
4.4.1 TD-SCDMA 系统物理层概述 |
4.4.2 TD-SCDMA 系统信道编码与复用 |
4.4.3 TD-SCDMA 系统扩频与调制 |
4.5 WIMAX |
4.5.1 OFDM/OFDMA |
4.5.2 HARQ |
4.5.3 AMC |
4.5.4 MIMO |
4.6 五种通信体制性能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5 通信波形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5.1 多体制无线通信波形组件的设计 |
5.1.1 波形组件库的组件原理 |
5.1.2 典型通信体制的波形组件的设计 |
5.2 多体制无线通信波形组件的实现 |
5.2.1 波形组件库文件的建立 |
5.2.2 典型体制的信号处理过程形成 |
5.2.3 波形组件的调用 |
5.3 本章小结 |
6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3G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3G移动通信系统标准 |
1.1.1 3G系统标准化组织 |
1.1.2 3G系统的目标与特征 |
1.1.3 3G系统主要技术标准 |
1.1.4 3G系统的频率资源划分 |
1.2 CDMA系统的优点与关键技术 |
1.2.1 CDMA系统的优点 |
1.2.2 CDMA系统关键技术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主要工作 |
第二章 3G系统无线特性与技术比较 |
2.1 3G系统的空中接口 |
2.2 WCDMA系统无线特性 |
2.2.1 WCDMA系统特性 |
2.2.2 WCDMA系统无线帧结构 |
2.2.3 WCDMA系统的无线信道 |
2.3 cdma2000系统无线特性 |
2.3.1 cdma2000系统特性 |
2.3.2 cdma2000系统无线帧结构 |
2.3.3 cdma2000 1xEV-DO系统的无线信道 |
2.4 TD-SCDMA系统无线特性 |
2.4.1 TD-SCDMA系统特性 |
2.4.2 TD-SCDMA系统无线帧结构 |
2.4.3 TD-SCDMA系统的无线信道 |
2.5 3G系统无线特性优缺点比较 |
2.6 3G系统标准的技术比较 |
2.6.1 3G系统的系统性能比较 |
2.6.2 3G系统业务提供能力比较 |
2.6.3 3G系统的设备成熟度 |
2.6.4 3G系统的知识产权 |
2.6.5 3G系统的后续发展 |
第三章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优化技术 |
3.1 移动通信无线环境与常用传播模型 |
3.1.1 Okumura(奥村)模型 |
3.1.2 Okumura-Hata模型 |
3.1.3 COST-231 Hata模型 |
3.1.4 COST231-Walfish-Ikegami模型 |
3.2 无线网络优化概述 |
3.2.1 无线网络优化 |
3.2.2 网络优化的内容 |
3.3 CDMA系统无线网络优化 |
3.3.1 网络优化的主要目标 |
3.3.2 网络优化的流程 |
3.3.3 网络数据的采集 |
3.3.4 网络优化措施 |
3.4 CDMA系统网络优化的难点 |
3.5 优化与规划的不同 |
第四章 3G系统无线网络优化 |
4.1 无锡联通cdma2000系统无线网络优化 |
4.1.1 概述 |
4.1.2 系统优化的主要工作 |
4.1.3 系统性能指标优化 |
4.1.4 优化结果 |
4.2 3G系统无线网络优化的技术特点 |
4.2.1 软切换开销管理 |
4.2.2 干扰控制 |
4.2.3 业务量负载平衡管理 |
4.3 TD-SCDMA系统无线网络优化的独特性 |
4.3.1 切换控制 |
4.3.2 信道分配 |
4.3.3 室内覆盖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电信业重组与3G系统运营牌照发放 |
5.3 后续可研究的课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OVSF码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移动通信系统介绍 |
1.2 3G 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 |
1.3 OVSF 码分配技术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二章 DS-CDMA系统的信道化码资源 |
2.1 Walsh 码 |
2.1.1 利用哈达玛矩阵产生Walsh 函数 |
2.1.2 在IS-95 前向信道的应用 |
2.2 OVSF 码 |
2.2.1 OVSF 码的递归产生方法 |
2.2.2 扩频码特性 |
2.2.3 OVSF 码在3G 中的应用 |
2.3 QOF 码 |
2.3.1 规范序列 |
2.3.2 QOF 码的定义 |
2.3.3 QOF 码的构造 |
2.3.4 在CDMA2000 系统的应用 |
第三章 业务模型及参数 |
3.1 呼叫请求速率类型 |
3.2 排队系统 |
3.2.1 呼叫到达和离去模型 |
3.2.2 排队规则 |
3.2.3 服务规则 |
3.2.4 排队系统的三个基本参数 |
3.3 呼叫次数 |
第四章 OVSF码分配算法分析 |
4.1 单码分配 |
4.1.1 随机算法 |
4.1.2 极左算法 |
4.1.3 紧凑算法 |
4.1.4 权重算法 |
4.1.5 四种算法比较 |
4.1.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2 多码分配 |
4.2.1 基本概念 |
4.2.2 确定分配码字阶段 |
4.2.3 确定码的具体位置阶段 |
4.2.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3 保留分配 |
4.3.1 单一分区算法 |
4.3.2 混合分区算法 |
4.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WCDMA系统下行链路码分配策略研究 |
5.1 WCDMA 系统物理层的关键技术 |
5.1.1 物理信道的帧结构 |
5.1.2 物理信道扩频与加扰过程 |
5.2 OVSF 码树的系统模型 |
5.2.1 OVSF 系统的发送模型 |
5.2.2 OVSF 系统的接受模型 |
5.3 随机动态码分配算法及其改进算法 |
5.3.1 OVSF 码树的容量检测 |
5.3.2 最小代价分支搜索 |
5.3.3 随机动态码分配算法 |
5.3.4 一种改进型的动态码分配算法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的项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10)GSM/3G无缝网络融合技术及网关解决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移动通信发展现状 |
1.2 GSM 与 CDMA 网络双向融合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2.1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要目标 |
2.2 第三代移动通信提供的主要业务 |
2.3 IMT-2000 概述 |
2.4 WCDMA 系统结构、关键技术及其主要特点 |
2.5 CDMA 2000 系统结构、关键技术及其主要特点 |
2.6 TD-SCDMA 系统结构、关键技术及其主要特点 |
2.7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流体制的比较分析 |
第三章 GSM 与3G 网络双向融合的解决方案 |
3.1 GSM 与3G 网络融合的组网策略 |
3.2 GSM/WCDMA 无缝网络解决方案 |
3.3 GSM 与 CDMA 2000 网络融合解决方案 |
第四章 针对某一地区网络状况规划3G 后的网络情况 |
4.1 某一地区 GSM 数字移动通信网现状 |
4.2 本地区 GSM 数字移动通信网现状 |
4.3 某一地区设计3G 网络后的数字移动通信网探讨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四、cdma2000系统和WCDMA系统分组数据业务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点系统的LTE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的研究[D]. 张宇涵. 吉林大学, 2019(03)
- [2]cdma2000 1x EV-DO标准技术特性研究[D]. 孙晨. 南京邮电大学, 2015(05)
- [3]基于WCDMA系统的分组业务调度研究[D]. 杜树伟. 河北科技大学, 2014(09)
- [4]cdma2000与WCDMA高速数据传输技术研究[D]. 胡俊英. 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5]cdma2000与WCDMA通信系统性能研究[D]. 周满辉. 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6]TD-SCDMA与WCDMA系统差异性分析[J]. 张若文,张传达,王太峰,毕丹宏,赵寅. 广东通信技术, 2013(07)
- [7]新一代多体制无线通信波形组件的设计与实现[D]. 马莉. 重庆大学, 2009(12)
- [8]3G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优化[D]. 陈寿峰. 江南大学, 2008(04)
- [9]基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OVSF码分配研究[D]. 郑宝鑫. 吉林大学, 2008(10)
- [10]GSM/3G无缝网络融合技术及网关解决方案[D]. 尚学忠. 吉林大学,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