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南瓜子的加工方法

膨化南瓜子的加工方法

一、膨化南瓜籽仁加工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昕升,吴昊,王思明[1](2017)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南瓜的加工与利用变迁》文中提出1949—1978年南瓜的加工、利用技术与民国时期相比变化不大。1978年之后南瓜的加工、利用技术发展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低潮时期,大概到1990年代初期,第二阶段是1990年代初期到今天,南瓜产业迅速发展,加工、利用空前繁荣。

李昕升[2](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王晓璇[3](2014)在《可食性南瓜纸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环保和保健意识的增强,环境友好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制备的包装材料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到食品包装当中。蔬菜纸的研制对果蔬的综合利用和可食性包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一直是食品及包装行业研究的一大热点。南瓜营养和药用价值丰富,且具有一定成膜性,但试验验证单一的南瓜浆料无法制备蔬菜纸,需要添加适宜的助剂,且通过改性可以显着提高南瓜纸性能。因此,有必要对南瓜纸制备的配方和工艺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南瓜为基材,添加海藻酸钠为增稠剂,甘油为增塑剂,纳米二氧化钛为强化剂和抑菌剂,辅以超声波-微波协同改性,制备可食性南瓜纸,并对配方和工艺进行优化,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得到的相关结论如下:(1)制备南瓜纸,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南瓜、甘油和海藻酸钠质量分数对南瓜纸抗拉强度(TS)、断裂伸长率(E)、水蒸气透过系数(WVP)、氧气透过系数(OP)和透油系数(Poil)的影响,得出南瓜、甘油和海藻酸钠的适宜添加范围,在此基础上,以感官评分为试验指标,对南瓜质量分数、海藻酸钠质量分数及甘油体积分数这三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影响南瓜纸感官质量的主次顺序为南瓜质量分数>甘油体积分数>海藻酸钠质量分数,南瓜纸在检测指标为感官质量时的最佳配方为南瓜质量分数为15%、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0.15%、甘油体积分数为0.1%。(2)应用微波-超声波组合反应系统,以超声波、微波分别和协同处理南瓜纸纸浆进行改性,研究了其对南瓜纸机械性能和阻隔性的影响,并以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对改性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优改性条件:微波功率500W,微波处理时间20min,超声波处理时间20min,并进行表面形态的观察。(3)添加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和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南瓜纸,对比了其添加对南瓜纸TS、E、WVP、OP、Poil的影响,发现经改性的nano-TiO2对南瓜纸性能的强化效果更佳,在nano-TiO2质量分数在0.15%-0.20%时,南瓜纸的TS、E、WVP、OP和Poil处于最优范围。通过SEM技术手段分析南瓜纸的结构,发现添加改性nano-TiO2的南瓜纸具有最平整均匀的表面结构。(4)采用纸片扩散法研究了纳米二氧化钛和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能,并采用圆盘扩散法研究了添加纳米二氧化钛和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的南瓜纸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性能。①nano-TiO2和改性nano-TiO2都对大肠杆菌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相同浓度下改性nano-TiO2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未经改性的nano-TiO2,其CMBC值分别为125μg/mL和250μg/mL。②随着nano-TiO2质量分数的增加,南瓜纸对大肠杆菌的抑制能力增强;相同浓度下,添加改性nano-TiO2的南瓜纸抑菌效力高于添加未经改性nano-TiO2的南瓜纸。(5)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到南瓜纸TS(Y1)、E(Y2)、WVP(Y3)、OP(Y4)和Poil(Y5)与南瓜质量分数(X1)、海藻酸钠质量分数(X2)、nano-TiO2质量分数(X3)和超声波-微波协同处理时间(X4)间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和综合寻优,得到南瓜纸最佳工艺:南瓜质量分数为21.48%(w/w)、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0.19%(w/w)、nano-TiO2质量分数为0.11%(w/w)、超声波-微波协同处理时间为32.5min时,TS、E、WVP、OP和Poil四个指标取得最优值值,分别为13.26MPa、24.36%、9.8010-11g·m-1·s-1·Pa-1、4.36cm3/cm2·24h·0.1MPa和3.23g·mm/m2·d,并以优化结果给出的材料配比进行验证试验。

陈绍光[4](2000)在《膨化南瓜籽仁加工法》文中提出

二、膨化南瓜籽仁加工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膨化南瓜籽仁加工法(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南瓜的加工与利用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1 1949—1978年南瓜的加工、利用
    1.1 药用
    1.2 饲用及其他
2 1979年至今南瓜的加工、利用

(2)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一、播种育苗
        二、定植
        三、田间管理
        四、病虫害防治
        五、采收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一、选种育种
        二、播种育苗
        三、定植
        四、田间管理
        五、病虫害防治
        六、采收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一、贮藏
        二、食用
        三、药用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一、贮藏
        二、食用
        三、药用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一、生态适应性
        二、生理适应性
    第二节 救荒因素
        一、南方地区
        二、北方地区
    第三节 移民因素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第五节 经济因素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二、同食相忌
        三、具体应用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一、南瓜精神
        二、南瓜民俗
        三、南瓜观赏文化
        四、南瓜名称文化
        五、南瓜饮食文化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可食性南瓜纸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可食性包装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1.2.2 蔬菜纸的研究现状
        1.2.3 南瓜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1.2.4 海藻酸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
        1.2.5 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1.2.6 超声波/微波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和设备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南瓜纸制备方法及工艺流程
        2.2.2 南瓜纸基本性能的测定
        2.2.3 超声波-微波改性
第3章 可食性南瓜纸制备及其配方的优化
    3.1 引言
    3.2 材料和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南瓜纸性能的测定
        3.3.2 单因素实验设计
        3.3.3 正交试验设计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3.4.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声波-微波改性对南瓜纸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和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改性南瓜纸制备流程
        4.3.2 单因素试验
        4.3.3 微波-超声波协同处理改性优化南瓜纸性能
        4.3.4 改性南瓜纸的结构表征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4.4.2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结果分析
        4.4.3 南瓜纸的表面形态(SEM)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纳米二氧化钛对南瓜纸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和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nano-TiO_2的改性
        5.3.2 改性南瓜纸制备流程
        5.3.3 添加 nano-TiO_2改性南瓜纸纸浆
        5.3.4 大肠杆菌菌悬液标准曲线的绘制
        5.3.5 nano-TiO_2抑制细菌作用的研究
        5.3.6 添加改性 nano-TiO_2的南瓜纸抑菌作用的研究
    5.4 结果与分析
        5.4.1 nano-TiO_2和改性 nano-TiO_2对南瓜纸各项性能的影响
        5.4.2 大肠杆菌标准曲线
        5.4.3 nano-TiO_2抑制细菌的作用
        5.4.4 添加改性 nano-TiO_2的南瓜纸抑制细菌的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可食性南瓜纸工艺配方及参数的优化
    6.1 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和结果
    6.2 优化试验结果
        6.2.1 TS 的回归方程
        6.2.2 E 的回归方程
        6.2.3 WVP 的回归方程
        6.2.4 OP 的回归方程
        6.2.5 Poil 的回归方程
    6.3 回归方程综合寻优及试验验证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本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四、膨化南瓜籽仁加工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南瓜的加工与利用变迁[J]. 李昕升,吴昊,王思明.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7(05)
  • [2]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3]可食性南瓜纸的研制[D]. 王晓璇. 吉林大学, 2014(10)
  • [4]膨化南瓜籽仁加工法[J]. 陈绍光. 农村新技术, 2000(01)

标签:;  ;  

膨化南瓜子的加工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