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洪泛区管理

美国的洪泛区管理

一、美国的洪泛平原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孙群郎,张豪俊[1](2021)在《美国郊区的低密度开发与洪涝灾害及其治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郊区低密度开发极大地增加了流域内的不透水面积,提高了雨水径流量,从而增加了洪水的强度和洪灾的发生频率。洪涝灾害的频发和加剧给美国城乡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于是,美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洪灾防治措施,包括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措施。为了减少灾民的财产损失,联邦政府还实施了"全国洪灾保险计划",但其主要目的不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减少洪涝灾害,而是调整社会关系,实现利益再分配,用普通纳税人的税收去补贴受灾居民,从而导致利益分配不公,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洪泛平原的开发活动,反而加重了居民的洪灾损失。

管强[2](2021)在《中国东北典型沼泽湿地螺类地理分布格局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生物多样性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是宏观生态学、生物地理学、环境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腹足纲(螺类)是水生无脊椎动物的第二大纲。东北螺类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等的基础数据缺乏且其分布格局以及不同尺度下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方式对螺类分布格局的影响尚不明晰。本论文在中国东北(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长白山、大兴安岭)四个典型沼泽湿地分布区进行了螺类群落组成和地理分布格局研究,明确了东北区域以及不同湿地区的螺类种类组成及多样性特征,阐明了人为干扰活动对沼泽湿地螺类分布格局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尺度螺类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沼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湿地生物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包括:本研究在中国东北沼泽湿地共采集螺类65种,包括异鳃亚纲58种和新进腹足亚纲7种;与其它水生生态系统相比,沼泽湿地的陆生螺类种类(11种)丰富。不同区域沼泽湿地的螺类优势种不同,并具有差异性的指示物种和特有物种。螺物种数和丰度表现出:随着纬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随经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趋势;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趋势。三江平原湿地区和大兴安岭湿地区的螺类物种数和分类学多样性高于松嫩平原湿地区和长白山湿地区。四个湿地区的螺类群落彼此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海拔和盐度是东北沼泽湿地螺类分布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中国东北沼泽湿地螺类分布格局形成的的最佳解释环境因子是盐度,海拔次之;在盐度和海拔影响下各个因素共同影响了东北沼泽湿地螺类的分布格局。平原区沼泽湿地(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的水补给类型是影响螺类分布格局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在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是否受泛滥水补给对螺类群落影响显着。洪泛沼泽湿地的螺类物种数高于非洪泛沼泽湿地,非洪泛沼泽湿地的螺类丰度显着高于洪泛沼泽湿地。洪泛沼泽湿地的螺类指示物种多为水生有厣螺类,常来源于河流栖息地;永久淹水沼泽湿地的指示物种则为典型的沼泽螺类。三江平原蝶形沼泽湿地的小叶章沼泽化草甸、臌囊苔草、毛苔草、漂筏苔草沼泽螺类群落组成与水深、植物组成等湿地特征显着对应。松嫩平原采样点依据螺类群落组成可以分为季节性淹水盐碱沼泽、永久性淹水盐碱沼泽和一个其它类型沼泽,三种类型盐碱沼泽间的螺类群落存在显着差异。水体盐度、p H、溶解氧、总悬浮固体、叶绿素与盐碱沼泽螺类群落间的差异密切相关。大兴安岭山地沼泽依据螺类群落分为临时淹水湿地、河流阶地沼泽、河漫滩沼泽和山前倾斜平原沼泽,四种沼泽螺类群落显着不同。不同类型山地沼泽均具有螺类指示物种,临时淹水湿地为4种陆生螺类,阶地沼泽的指示物种有8种,山前倾斜平原沼泽的指示物种有2种,而河漫滩沼泽的指示物种只有1种。长白山藓类泥炭沼泽和草本泥炭沼泽之间的螺类群落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均具有代表性指示物种。海拔是大兴安岭和长白山沼泽螺类分布格局的最佳解释环境变量。三江平原不同人类影响程度的16处沼泽湿地研究结果表明,近自然沼泽螺类丰度高于受影响湿地。近自然沼泽的螺类指示物种为水生有肺螺类,受影响湿地的指示物种为水生有厣螺类。乌苏里江上、中、下游12个洪泛平原沼泽和10个受堤坝阻隔沼泽螺类群落受到不同河段以及湿地是否与河流阻隔的影响。不同河段洪泛平原沼泽和堤坝阻隔沼泽具有差异性的螺类指示物种。三江平原近自然沼泽、湿地沟渠和农业沟渠螺类群落组成彼此间均存在显着差异。湿地沟渠螺类群落的物种数和丰度与自然湿地相似,尽管农业沟渠螺类群落的种数和丰度较低,仍占自然沼泽螺类群落的22%和52%。p H与溶解氧是影响近自然沼泽、湿地沟渠和农业沟渠间螺类群落差异的最佳解释水环境因子组合。

董芮[3](2020)在《水文连通性对西洞庭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文中认为水文过程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洪泛平原湿地水生生物群落时空格局对水文连通性及其季节性变化具有敏感的响应,而水利工程与人为干扰对洪泛平原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并威胁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三峡大坝运行以来,江湖关系改变,长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发生了变化,通江湖泊淹水节律发生变化,洲滩出露天数增加,湿地生境间水文连通性降低,大型底栖动物对环境变化具有敏感的指示作用。因此,在三峡大坝运行、江湖关系改变背景下,水文连通性如何影响大型底栖动物时空格局,是长江中游湿地生物多样保护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选取西洞庭为研究区域,依据水文连通性与人为干扰梯度设置了沅水河道、澧水河道、高连通性湖泊、中连通性湖泊、低连通性洲滩共5种生境,在涨水期(4月)、洪水期(7月)、退水期(10月)进行底栖动物采样与环境因子调查,分析水文连通性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格局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河道生境的物种丰富度与多度在退水期最高,湖泊的物种丰富度与多度在涨水期与洪水期最高,低连通性洲滩物种丰富度与多度一直最低。高连通性湖泊的物种丰富度随着时间梯度下降。中连通性湖泊始终支持最高的物种多度。半翅目、蜉蝣目、蜻蜓目分别主要出现在涨水期的低连通洲滩,洪水期的高连通性湖泊与退水期的低连通性洲滩。2)河道、中连通性湖泊与洲滩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与Margalef指数均在涨水期较高,洪水期最低,退水期最高。而高连通性湖泊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与Margalef指数均在涨水期较高,在洪水期与退水期较低。低连通洲滩的α多样性在三个时期均最低。3)各生境的空间β多样性均在涨水期较低,洪水期最高,退水期较高。在涨水期,洲滩的β多样性均最低,且β多样性50%为嵌套组分,其他生境β多样性均较高,嵌套组分仅为3%左右,NMDS显示期群落与其他生境不相似。在洪水期各生境β多样性基本无差别,90%由周转组分组成,NMDS显示洲滩群落与其他生境均有相似处。退水期高连通性湖泊与洲滩的β多样性最低,22%左右为嵌套组分,其他生境β多样性均较高,嵌套组分仅为3%左右,NMDS显示洲滩与高连通性湖泊群落相似。从涨水期-洪水期-退水期,洲滩的时间β多样性最高,沅水河道次之,中连通性湖泊最低。研究表明,极端流量(洪水)增强了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扩散的潜力,降低各样点的物种丰富度与多度。洪水期(高水位)水面面积增大,空间变异性越高,β多样性越大,物种转换所占的比例越高,但高流速抑制河道的物种丰富度、多度与α多样性。洲滩的低水文连通度限制了物种的进入和水体补给。高连通湖泊退水期易干旱环境下,耐受性差的物种不易生存,物种丰富度与α多样性降低,嵌套组分增加。反映了在不利的环境中,由于生态位分化而导致物种消失的非随机过程。中连通性湖泊始终维持一定的水面积,能维持底栖动物完整生活史,支持最高的物种多度。本研究发现中度连通生境对于维持长江中游湿地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最有利,但受限于一年期的野外调查,未能探讨不同水文连通性年际变化对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王丹阳[4](2020)在《青藏高原弯曲河流地貌单元对有机碳迁移的影响规律和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弯曲河流横向迁移是沿河岸塑造地貌的主要驱动力。弯曲河道、凸岸点滩和自然裁弯产生的牛轭湖等交错在河曲带内,形成镶嵌分布的地貌格局。这些地貌单元不仅连通洪泛平原和冲积河流,从而在有机碳的陆-水迁移过程中发挥截留和调节作用,其本身也是重要碳库,不同单元之间进行着有机碳交换,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河岸带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稳定。青藏高原的若尔盖盆地发育有数量众多的典型弯曲河流,且区域泥炭地有机碳库储量丰富,占青藏高原总储量的约88%。近70年来人类沿河岸带泥炭湿地开沟排水,改变了流域内水文连通条件,使河流地貌单元的分布格局进一步斑块化、复杂化。围绕弯曲河流地貌及人类活动(开挖沟渠)对有机碳迁移的影响机制这一科学问题,作者在青藏高原若尔盖泥炭地的弯曲河流(白、黑河)开展了为期4年的研究。通过在河道、点滩、牛轭湖、沟渠和洪泛平原等位置的原位监测和实验室分析,结合无人机航拍和遥感影像解译以及水文气象数据,借助数理模型和统计方法,得到了以下主要结果。(1)识别了弯曲河道输送有机碳的组成、来源、通量和影响因素。沿白河干流往下游方向,溶解态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浓度无显着变化,颗粒态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主要来自流域内富含有机质的泥炭土,浓度随悬移质增加而显着下降,但通量被悬移质增加趋势抵消,往下游呈增加趋势,并始终是河道内有机碳的主要组成。估算生长季白河干流输送至流域外的有机碳通量约1.1×104 t,在北半球泥炭地流域中处于较低水平。(2)讨论了凸岸点滩截留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和控制因子。受河谷和河道几何影响,白河干流往下游方向点滩面积增大,截留POC相应增多。有机碳在点滩内部分布较均匀,平均浓度约1.08%,纵向和垂向上均无显着差异。点滩生长有先锋植被的位置,有机碳含量显着高于无植被覆盖的裸露沉积物,反映了凋落物和根系分泌物垂向输送造成的局部异质性。点滩处于陆地化过程初期,有机质积累时间短,含量显着低于洪泛平原。(3)讨论了由弯道凹岸侵蚀进入河道的有机碳通量及时空影响因素。一个水文年内,监测凹岸由水流裹挟、悬臂崩塌等河岸侵蚀过程进入河道的土壤约1.49m3。有机碳随崩岸土块进入河道后,其输送至下游的过程主要受流场和水流挟沙能力影响。河曲带放牧和部分河道渠化工程显着干扰了研究区域自然状态下河岸组成的二元结构,影响河岸侵蚀速率。(4)在量化牛轭湖几何特征基础上,讨论了河湖连通条件及变化对湖泊环境梯度的控制作用。不同连通状态的牛轭湖几何形态差异显着,湖泊长度、面积、长宽比和曲率均从连通湖泊到半连通湖泊再到不连通湖泊依次下降。牛轭湖水化学存在与连通性相关的环境梯度,DOC含量从不连通的19.86mg/L下降至半连通的15.10mg/L,再到连通的10.23mg/L,反映了湖泊从营养物输送角色向生产角色的转变。生长季洪水脉冲和河流横向摆动可以改变原有连通条件,干扰牛轭湖环境梯度。(5)阐述了沟渠有机碳输送对降水的响应机制,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在平水期和暴雨径流期沟渠有机碳均以溶解态为主,强降水事件下,最大流量出现时间附近POC通量可能短暂超过DOC。POC随降水和沟渠径流量增加,表现为急增急降模式,浓度最大可达30mg/L,主要由沿沟渠两岸的土壤输送,泥炭地沟渠特殊截面形态也起促进作用。DOC随径流增加出现稀释效应,是源于降水与坡面径流混合以及降水直接进入沟渠与沟渠水混合。综上所述,在青藏高原典型弯曲河流内,从单个水体到流域,河流演变和人类活动直接决定了主要地貌之间和地貌单元内部的有机碳迁移。这反映了生态背景的温度、降水和水文等因素,以及放牧、河岸工程等人为因素,在不同时空尺度上调节有机碳迁移的发生时机、方向和通量。河流地貌参与流域内有机碳迁移的程度不同,其碳库输入和输出的速率、量级、季节及空间模式也不同,从而造成非均质的有机碳空间分布格局。本研究对于高原泥炭湿地的生态保护及环境管理具有参考意义,对于水文地貌与湿地生态的交叉研究具有创新价值。

刘大为[5](2019)在《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河三角洲是我国着名的河口三角洲,由辽河、大凌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等多条河流注入辽东湾沉积形成。辽河和大辽河是流域较大、物源多元的曲流河入海,大凌河是坡降较大、泥沙量大的辫状河入海,而辽河经盘锦入海的历史仅百余年,大凌河下游河道几百年来多次摆动,这种多条河流形成的三角洲较为罕见。加之该区海岸线变动十分明显,辽河、大凌河、大辽河等河流沉积物的时空分布以及近现代辽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史料文献、考古遗址、历史地图和遥感影像数据,恢复了四百年以来辽河三角洲的海岸线变化和河道摆动过程。对大凌河、绕阳河、辽河和大辽河下游河口地区采集的21个浅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地球化学分析,得到了大凌河和辽河水系的粘土矿物、碎屑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以粘土矿物组合特征构建了大凌河沉积物和辽河沉积物的混合模型,量化两个水系对辽河三角洲的沉积物贡献率。对辽河三角洲平原的28个钻孔进行了详细的岩性描述、粒度分析、粘土矿物分析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所构建的年代学框架,建立了三角洲的等时地层格架。将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沉积物空间关系、等时地层格架与海岸线变化、河流改道等地貌学分析结果相互印证,揭示辽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形成演化过程以及沉积动力机理。强调了大凌河在现代辽河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的重要作用,将辽河三角洲正名为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总结了演化模式,为今后多河流三角洲演化提供研究思路。主要认识如下:(1)1600年,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海岸线大致位于四海屯村、文字官村、南圈河村、龙王村、南坨子盐滩、田庄台镇、白庙子一线。至1800年,大凌河口和大辽河口海岸线由于泥沙量大,向海推进较多,而西沙河等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较小,海岸线推进较慢。18001909年,由于辽河(双台子河)的形成,大凌河改道从盘锦湾入海,盘锦湾面积迅速缩小。19091956年,盘锦湾迅速淤积,海岸线向海推进约20km。建国之后,由于河流上游水库和拦水闸的修建,河流入海泥沙量减少,海岸线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工养殖、围海造田和海洋工程造成的。1600年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经历了6次大的改道。(2)大凌河沉积物粒度较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更粗。大凌河沉积物粘土矿物组合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含量与伊利石含量比值大于1,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该比值小于1。大凌河沉积物重矿物组合为绿帘石-磁铁矿-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大辽河为绿帘石-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辽河为钛铁矿-磁铁矿-绿帘石-石榴子石-普通角闪石,大凌河重矿物质量分数大于1%,辽河和大辽河不足0.1%。大凌河、辽河和大辽河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组成差别不大。(3)大凌河流域、辽河流域和大辽河流域均以物理风化为主,其中,大凌河流域物理风化最强,辽河次之,大辽河最弱。流域地表母岩和气候条件是影响沉积物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粘土矿物在河口地区的物源继承性很好,将其作为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示踪标志,以混合模型建立了物源判别体系。(4)根据钻孔的岩性、粒度特征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划分出沉积相,结合年代学框架和物源判别体系,构建了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等时地层格架。根据沉积相变化、海岸线和河流位置以及不同河流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将四百年来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演化分为16001800年、18001909年、19091956年和1956年至今,共四个阶段。河流输沙量以及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是近现代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的主控因素。(5)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是由辫状河和曲流河等不同性质河流共同塑造的,二者的多期次三角洲叶瓣相互叠加,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多河流三角洲复合体。近百年来辽河的形成“掩盖”了大凌河对三角洲演化的贡献。多河流共同作用、人类活动影响以及河流与海洋作用强弱转变是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多河流三角洲的演化模式。

郑颖[6](2019)在《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阿勒锦岛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双修”工作的开展,城市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对改善环境质量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自2005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后,城市湿地公园开始逐渐进入我国公众的视野,各地陆续涌现出建设热潮。但由于我国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起步较晚,且多基于定性的分析,往往忽略动态变化及人为干扰因子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定量化的分析,用于指导规划设计工作具有较大的意义。本文在景观生态学的视角下,运用3S技术,构建针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演变的研究体系,以阿勒锦岛城市湿地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设置参照组,针对性的提出规划设计策略。首先,本文从城市湿地公园与景观格局两个方面出发,对相关概念和研究基础进行了梳理与研习,总结国内外城市湿地公园的研究现状和现存问题,归纳出景观格局演变的量化指标及技术手段。其次,构建了景观格局演变研究体系,明确了体系构建的目的与内容,同时建立了两个子体系,包括景观分类体系与景观格局演变指标体系,确定本次研究的方法论。本次研究以阿勒锦岛城市湿地公园为实验组(尚未完成开发建设),以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金河湾湿地植物园为参照组(已完成开发建设)。依据相关规范,建立哈尔滨市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分类体系,并运用3S技术对研究对象进行1995年、2005年、2015年、2018年四个时段进行景观分类,同时对结果进行检验和校正。在此基础上,进行景观类型转化与景观尺度水平、斑块类型尺度水平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同时将斑块尺度水平的景观格局指数与人为干扰因子进行相关度分析。最后,根据上述的量化分析结果和建设现状,有针对性的从不同湿地景观、不同人为干扰因子两个方向提出对实验组阿勒锦岛的规划设计策略,同时为今后哈尔滨市城市湿地公园开发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史林鹭[7](2018)在《水文连通性对鄱阳湖湿地植被生长动态的影响 ——基于长时序遥感数据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长江中下游生态区的关键洪泛平原湿地生态系统之一,是全球重要的越冬候鸟栖息地,维持其生态特征对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然而,因防洪、蓄水或渔业生产等原因,鄱阳湖众多子湖泊受到人工水闸的局部水文管控,子湖间形成了不同的水文连通性。近年来,受气候与人为因素(如三峡大坝)综合影响,鄱阳湖频繁出现极低的冬季水位,改变了湖泊洲滩的淹没与出露规律,导致不同水文连通性子湖湿地植被在的分布、物候及生产力等发生变化,对越冬候鸟栖息地具有潜在影响。为此,本研究拟解决如下科学问题:(1)鄱阳湖不同水文连通性子湖的洲滩植被景观是否存在差异?(2)水文情势变化后,不同水文连通性子湖洲滩植物物候及其生产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不同水文连通性子湖植被覆盖的总体趋势及其面对环境胁迫的响应存在怎样的差异?(4)三峡大坝的修建引起的水文变化对湿地迁徙候鸟的影响是什么?为揭示不同水文连通性子湖的鄱阳湖洲滩植被动态趋势及其对环境的响应差异,本研究采用 2000-2016 年间 Landsat 及 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影像,利用 FSDAF 时空融合模型算法(Flexible Spatio-temporal Data Fusion Model),建立了 2000-2016年间鄱阳湖高时空分辨率的EVI数据集,以此为数据源,分析了不同水文连通性子湖湿地植被景观的变化与差异、不同水文连通性子湖湿地植被物候与生产力的变化与差异、不同水文连通性子湖湿地植被的变化趋势与面对胁迫时抵抗力与恢复力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枯水期不同水文连通性的子湖湿地植被景观特征差异显着。在退水期,随着水位的逐渐降低,不同子湖的水文连通性导致了不同的湿地植被景观变化趋势,自由连通子湖的湿地植被景观会随着水位的降低植被斑块的镶嵌程度与景观异质性均持续增大,而局部水文管控子湖则会在星子水位(吴淞高程)低于13米后趋于稳定。(2)2000-2014年间,水文连通性的不同导致了湿地植被物候与生产力的差异。自由连通子湖湿地植被物候与生产力的全部指标均与其他子湖存在显着差异。依据水文变化趋势,以2006年为水文情势变化的拐点,自由连通子湖双生长周期湿地植被的生长特征在2006年前后存在显着差异,表现为春季生长季推迟,秋季生长季提前,从而导致生物量过度积累,食源植物生长过高。这样的生长周期改变,导致越冬雁类食源植物在其到达鄱阳湖时已生长到适口性较差阶段;而位于局部水文管控子湖的湿地植被2006年前后未呈现这种差异。(3)2000-2016年间,自由连通和局部水文管控子湖湿地植被的周期性与趋势均表现出显着的差异。自由连通子湖植物呈现为持续增长且周期性波动愈加剧烈,而局部水文管控子湖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单峰型)周期保持稳定;通过将两种类型子湖与星子站的长时序水位数据的周期性与趋势对比发现,局部水文管控的EVI时序与星子站的长时序水位数据呈现出完全同步但相反的趋势性,而自由连通子湖的EVI时序并不存在这种关系,尤其是秋季生长季的生产力表现为高速增长。结合上述证据,本研究认为,自由连通子湖的草洲斑块达到了其生态临界点,或者正在经历稳态转变。(4)AR模型分析发现,不同水文连通性子湖的生态稳定性(抵抗力与恢复力)面对环境胁迫(水文与降水)时的抵抗力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1)在自由连通子湖中发育的湿地植被具有显着较高的恢复力;2)局部水文管控子湖的湿地植被对水位异常变化具有较高的抵抗力;3)两种子湖之间对降水异常变化的抵抗力差异不大。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受水文情势变化而导致的多年枯期水位降低的影响,鄱阳湖内自由连通子湖的植被景观破碎化程度高,物候期紊乱并且生产力与生物量持续增高,已到达了稳态转变的临界点,但对水文情势变化这一环境胁迫具有具有较强恢复力,所以急需采取有效的生境管理措施来保育自由连通子湖的湿地植被,为越冬候乌提供健康的、完整的栖息保障;而局部水文管控子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极端水文情势变化对候鸟栖息带来的压力,但由于其生态恢复力差,建议采取宏观尺度的水文节律恢复,例如尽量减少三峡大坝运行对植被物候及越冬候鸟的影响,优化秋季退水或夏季水位上涨的时间,模拟自然的水位波动,而不建议在局部尺度再建调节径流的水利工程。本研究使用FSDAF时空融合的模型算法建立了鄱阳湖高时空分辨率的EVI数据集,并实际应用到湿地生态学的量化研究中。实验证明该方法为监测洲滩湿地植被生长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对洪泛平原湿地植被这样的高敏感性、强波动性的研究对象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推广前景;并以此为数据源,对不同水文连通性下的湿地植被的景观、物候与生产力、长期趋势与周期性及面对环境胁迫时的响应等均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发现了在鄱阳湖内自由连通子湖正在面临稳态转变的临界点。在当代局部建坝管控现象普遍的背景下,为更有效地管理及保护洪泛湿地生态完整性提供参考。基于本研究,下一步将结合实地调查及控制实验,深入研究不同水文连通性对湿地植被演替的影响机制,进一步解释造成该动态趋势的驱动因素。

夏非[8](2016)在《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文中指出海洋氧同位素5阶段(Marine Isotope Stage 5,MIS 5)以来,中国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环境的演化主要受控于全球性海面升降旋回背景下的复杂的海陆交互作用。辐射沙脊群正是在这样环境背景下,由长江、黄河、淮河等大中型河流在南黄海西部陆架形成的巨型砂质堆积体,是中国东部海陆交互作用的重要产物。西洋是辐射沙脊群北部最大的潮流通道,由潮滩海岸与沙脊夹持而成,是研究江苏中部海陆交互带沉积层序与演化的典型区域。本研究基于可控制整个西洋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剖面和西洋南段的07SR01孔等第一手资料,并搜集西洋及邻区做过深入沉积学研究的钻孔和剖面,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地震地层和钻孔地层分析与对比。与此同时,为弥补现有钻孔研究的不足,尝试借助废黄河口近岸的已有认识来外推西洋北段浅层地震单元U3的沉积环境和形成年代,进而完成了整个西洋钻孔与浅层地震的层序对比分析,最后初步建立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宏观演绎该区的沉积演化历史。形成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西洋自海底向下可识别出5个浅层地震单元,并且约以33°19’N为界,西洋南、北段的沉积层序存在一致性差异。其中,U1单元多发育在侵蚀与堆积作用兼具的地区,以前积、平行、亚平行等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现代水下沙脊和潮道底部充填等沉积,可能形成于AD 1128年废黄河影响苏北海岸以来。U2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向南似有加厚趋势,以复杂的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河口/潮流沙脊、潮道沉积,可能形成于全新世海侵及高海面以来。U3单元仅在北段稳定分布,向南厚度减薄直至尖灭,以连续性好、振幅较弱和频率高的平行、亚平行反射结构为特征,应为滨岸、浅海泥质沉积,可能形成于9-5 kaBP。U4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以亚平行及微波状为主、兼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低海面时期(MIS 3末期至MIS 2)形成的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发育硬黏土层,部分地区还包括末次冰消期的滨海湖沼沉积。U5单元仅在少数剖面中可以明确识别,其空间分布特征尚不清楚,南段揭示此单元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与U4单元反射特征类似。(2)MIS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如下:此时期发育类型Ⅰ层序,以硬黏土层顶面或古河谷下切面为层序界面,之上发育冰后期层序(Sq1),之下发育末次间冰阶层序(Sq2)。其中,Sq1层序可识别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且两者间的最大海侵面,在西洋北段可置于构成海侵体系域主体的滨岸、浅海泥质沉积中,其上高位体系域主要是潮下沙脊-潮道沉积;在西洋南段应在潮下沙脊-潮道沉积中。Sq2层序尚可识别高位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且难以区分两个层序间的低位进积楔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在西洋南段主要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等沉积,在北段尚不明确;强制海退楔体系域在整个西洋基本为河湖相的洪泛平原或下切小河谷沉积。(3)MIS 3以来西洋的沉积演化过程如下:西洋南段在39 cal ka BP前后的末次间冰阶高海面时期发育了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北段可能类似)。MIS3末期海面波动下降,26 cal ka BP前后已发育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并经历MIS 2低海面阶段,可能会持续至末次冰消期海侵影响之前,亦有下切小河谷层序发育。LGM结束后,约15 cal kaBP进入末次冰消期,受全球融冰水事件影响,海面阶梯式急剧上升。西洋约在11.8-11.4caIkaBP形成海侵侵蚀面;约在11.4~9.6 cal kaBP发育滨海湖沼及冰后期海侵的基底泥炭,风暴沉积记录较多;约在9.5-9.2calkaBP彻底被海水淹没沦为滨海。西洋在约9kaBP之后形成滨、浅海环境,但南、北两段经历了不同的沉积演化过程,北段先后发育滨、浅海泥质沉积和潮下沙脊-潮道等环境,转换时间约在5kaBP,而南段则一直处于潮下沙脊-潮道环境。AD 1128年之前发育的沙脊为水深较大的暗沙,并未出露海面,尚处在沙脊-潮道的不断调整变动之中。AD 1128-1855年,黄河南徙经苏北入海,西洋接受废黄河南下大量泥沙并持续被充填,暗沙成长为明沙。AD 1855年至今,黄河北归入渤海,苏北近岸的直接供沙被切断,动力作用恢复为主导因素,西洋逐渐开始遭受强烈的侵蚀冲刷,一度不断刷深和南移,但至本世纪初,增幅已显着降低,并且冲刷出来的泥沙供给西洋周围潮滩和沙脊的淤长。

洪文婷[9](2012)在《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洪水灾害是20世纪造成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洪水风险。近些年来,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治水的思路从侧重事后抗洪抢险的危机管理向倡导系统性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转变。作为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受重视的程度日渐增加。国际上,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国家与地区正在稳步推进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工作的完善。国内“推进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首次被写入《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十二五”期间,这项工作将向纵深推进。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既是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理论中迫切需要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防洪减灾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选择这一主题进行相对系统深入的理论探讨,以期对我国的防洪减灾工作提供些许有益的建议。围绕“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这一主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明确了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分析的研究基础;二是系统地回顾总结了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三是测算评价了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绩效;四是在参考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关于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研究基础,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构建。一是对研究对象“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洪水风险、风险管理与制度等概念进行系统的阐释,本文认为,所谓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是指通过建立专门的洪水管理组织机构,有针对性地制定洪水风险管理法律制度与法规条例,采用具体的制度安排,在对洪水灾害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等风险处理方法,对现在、未来及残余的洪水灾害风险进行管理的行为规则。广义来看,一项正式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应该包括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与法律制度等内容。二是对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进行阐释。基于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着时滞、路径依赖以及连锁效应等现象,在研究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完善的问题时,必须对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演变过程作长期地、系统地分析,从中找出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并对现行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深刻的剖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较低的制度完善成本并能为各方接受的未来新型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以降低新制度安排的实施成本。明确了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论文从“历史变迁”、“绩效评价”以及“政策建议”等三个方面对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展开具体的研究。关于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现实状况,论文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回顾总结。一是从历史角度看,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理念经历了从“人类服从自然”到“人类改造自然”再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三个阶段的转变,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古代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政策也由工程措施转向非工程措施。二是从现实角度看,在经历了“工程治理”、“加强管理”和“体系建设”等三个洪水灾害风险管理阶段后,中国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用于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规则(或惯例),包括: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上下分级管理,部门分工负责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体制;以防洪工程体系、预防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和损失补偿机制为核心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机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为主要内容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法制,以及各种现代化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技术。关于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绩效评价,本文主要利用指数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与案例比较分析等三种方法进行了探讨。一是设计了用于评估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绩效的指数。这一指数由四个部分组成:洪水风险识别指数,用来对洪水风险进行客观评估以及衡量洪水风险的主观感知;洪水风险减轻指数,用来衡量洪水灾害的预防和缓解措施情况;洪水灾害管理指数,用来衡量洪水灾害的响应和恢复情况;洪水治理与财务保障指数,用来衡量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化的程度和洪水风险转移的情况。二是运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对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考虑到用于指数分析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组成要素及其相关指标的确定,需要进行主观判断,整个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庞大的调查项目,在既有研究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本文借助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作为基础框架,通过对比洪水灾害发生后与未发生洪水灾害状态下的经济增长变动情况来分析洪水灾害管理制度的绩效。研究发现:1990年至2010年的二十年间,除1998年之外,在其他年份中,没有发生洪水灾害时的潜在经济增长率要低于实际经济增长率,换句话说,洪水灾害的发生会造成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率高于潜在即无灾时的经济增长率。因此,我们可以相应地推论认为:至少部分地得益于洪水灾害管理制度的良好表现(正的制度绩效),我国即使在连年遭受洪水灾害时,仍能在短期内实现经济增长。三是比较分析了1998年与2010年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绩效。1998年大洪水和2010年大洪水分别是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最大的两场大洪水,通过哈多德-多马模型测算得出前者的洪水风险管理绩效为负,后者为正。论文进一步对两个年份洪水灾害情况以及当年的洪灾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工程防洪机制和损失补偿机制的两方面的制度差异,正是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本文主要在参考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通过考察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洪水灾害管理制度,探讨各国或地区在洪水风险管理体制、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各种洪水管理机制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论文得出结论:一套成功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应该包括统一的灾害管理行政体制,完善的灾害管理法律体系,运用非工程措施管理洪水风险以及加强对突发性洪水的应急管理等内容。最后论文给出了完善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即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应在坚持综合减灾原则、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原则与“软硬兼施”原则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律,进一步完善现有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提升制度绩效,包括建立洪灾行政管理体制、洪灾工程防御机制、防汛应急管理机制、洪灾风险转移机制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与我国金融、保险市场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洪水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加强保险在洪水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开发长期洪水保单,发展洪水再保险,运用资本市场新技术实现对洪水风险的多层次转移,从而弱化重大洪水灾害对国家财政的临时性冲击。论文的创新主要有四点:第一,论文首次对洪水灾害风险、洪水灾害风险的管理、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等概念、内涵及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地梳理,理顺了洪水管理与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关系,明确地对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进行了界定。第二,论文对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详尽、全面、系统地回顾与总结,高度概括出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三个阶段及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四个方面。第三,论文首次将“风险管理指数”这一国际上衡量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绩效的前沿方法应用于洪水灾害风险管理领域,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指数”。第四,论文引入“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比较无灾时的经济增长率与实际经济增长率,对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绩效进行了量化分析。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在分析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绩效时,没有针对“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指数”的各项指标深入细致地评价,整合出总体的评价结果,而是更多地采用理论分析和模型实证,这一不足有待今后改进。

刘刚[10](2011)在《洪湖市湿地景观演替及碳储量研究》文中提出湿地景观研究是近十余年来新兴的热点领域,湿地碳储量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安全核心内容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洪湖是我国第七大淡水湖,在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湿地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洪湖开展湿地景观和碳储量研究,对我国开展湿地资源生态安全、保护和合理利用等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论文在3S技术支持下,收集了1974-2010年期间内洪湖市Landsat系列、CBERS02-CDC、ALOS遥感数据,共8个时间段的9期影像,建立了湿地资源空间数据库,结合地面相关辅助资料,运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割方式进行湿地信息提取;在此基础上并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23个景观格局指数,开展洪湖湿地景观的时空变化、湿地演替分析,分析各种湿地类型的景观变化特征和转移变化。利用Markov和CA-Markov模型对洪湖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景观变化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同时利用高分辨率的ALOS影像对整个研究区各种景观类型的碳密度和碳储量进行了估算。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参照《国际湿地公约》和国家林业局《湿地调查技术规程》,结合洪湖市湿地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洪湖湿地遥感解译分类标准。采用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方式进行湿地信息的提取,确定了合适的分割参数设置(空间参数为10、颜色参数为10、最小区域参数为120)。(2)选取了23个景观指数,开展湿地景观时空变化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过去36年间研究区湿地景观斑块数量增加明显,湿地破碎化程度增大。人为活动加剧是影响洪湖湿地景观斑块数量、景观破碎化程度的主要原因,导致景观破碎化程度上升,香农均匀度指数与香农多样性指数增大。其中斑块数量变化起伏较大的地类为旱地、农用池塘和稻田/冬水田。面积增长最快的属淡水养殖池塘,淡水养殖池塘增加的面积90%以上来自稻田/冬水田的转化。(3)通过景观类型构成的转入转出贡献率和保留率等方面进行的动态变化研究,揭示了不同景观组分转移特征在景观整体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描述景观动态变化的总体特点和内在驱动机制;在景观类型动态度变化研究方面,分析了全市景观类型面积转移的活跃性,波动性变化,通过对景观类型质心变化研究,计算了各景观类型质心位置偏移方向及其偏移量,直观的再现了景观组分的时空演变过程。(4)利用CA-MARKOV和MARKOV模型对洪湖市景观类型格局进行预测,并将其预测结果与解译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发现:CA-MARKOV和MARKOV模型的都得到了较好的估测效果,均可对洪湖市景观类型变迁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在估测精度方面CA-Markov模型的预测精度更准确。(5)从土壤有机碳和植被碳储量两个方面开展洪湖碳储量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洪湖土壤有机碳密度为4.557-67.519kg/m2,各土壤有机碳密度大小为:湖底淤泥>洪泛平原湿地>草本沼泽>林地>农田;总的土壤碳储量为3.537×107t,其中湖底淤泥的碳储量占了45%的比例,为1.597×107t,碳储量大小为:湖底淤泥>林地>农田>草本沼泽>洪泛平原湿地;洪湖植物有机碳含量碳密度及碳储量的计算结果表明洪湖植物有机碳密度为4.93-63.03kg/m2,碳密度大小为:林地>草本沼泽>农田>水生植物>洪泛平原湿地;总的植物碳储量为1.74×106t,其中农田的碳储量占了59%的比例,为1.02×106t,碳储量大小为:农田>林地>水生植物>草本沼泽>洪泛平原湿地。

二、美国的洪泛平原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的洪泛平原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郊区的低密度开发与洪涝灾害及其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郊区低密度开发与洪涝灾害的关联性
二、美国的洪涝灾害及其损失
三、结构性防洪措施及其争论
四、非结构性防洪措施的实施
五、全国洪灾保险计划及其得失

(2)中国东北典型沼泽湿地螺类地理分布格局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螺类群落组成及分布
        1.2.2 螺类地理分布格局研究
        1.2.3 螺类生态功能
        1.2.4 螺类群落影响因素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东北沼泽湿地螺类地理分布格局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东北沼泽湿地螺类种类组成及分布
        2.3.2 东北沼泽湿地螺类地理分布格局
    2.4 讨论
        2.4.1 不同沼泽湿地区螺类组成及多样性特征
        2.4.2 东北沼泽湿地螺类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平原沼泽湿地螺类分布格局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不同水补给类型沼泽螺类分布格局
        3.3.2 碟形沼泽湿地螺类水平分布格局
        3.3.3 内陆盐碱沼泽湿地螺类分布格局
    3.4 讨论
        3.4.1 不同水补给类型湿地螺类分布格局
        3.4.2 碟形沼泽湿地螺类水平分布格局
        3.4.3 内陆盐碱沼泽湿地螺类分布格局
第四章 山区沼泽湿地螺类分布格局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
        4.2.2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大兴安岭湿地区螺类分布格局
        4.3.2 长白山湿地区螺类分布格局
    4.4 讨论
        4.4.1 大兴安岭湿地区螺类分布格局
        4.4.2 长白山湿地区螺类分布格局
第五章 人为干扰活动下沼泽螺类分布格局变化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采集
        5.2.2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沼泽湿地垦殖影响下螺类分布格局
        5.3.2 洪泛沼泽堤坝建设影响下螺类分布格局
        5.3.3 沼泽湿地沟渠建设影响下螺类分布格局
    5.4 讨论
        5.4.1 沼泽湿地垦殖影响下螺类分布格局
        5.4.2 洪泛沼泽堤坝建设影响下螺类分布格局
        5.4.3 沼泽湿地沟渠建设影响下螺类分布格局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中存在问题及展望
        6.2.1 研究中存在问题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东北沼泽湿地螺类物种名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水文连通性对西洞庭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水文连通性对河道-洪泛平原水生生物的影响
        1.3.2 物种多样性研究方法
    1.4 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点与生境选择
    2.2 生物样品采集与鉴定
        2.2.1 底栖动物样品采集与鉴定
        2.2.2 环境因子测定
    2.3 数据处理
        2.3.1 物种丰富度与多度
        2.3.2 物种优势度计算
        2.3.3 α多样性指数计算
        2.3.4 环境因子对底栖动物多样性影响的模型分析
        2.3.5 β多样性指数分解与可视化
        2.3.6 β多样性时间分析(TBI)
        2.3.7 显着性检验
3 水文连通性对环境因子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3.1 环境因子差异
    3.2 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与优势种变化
    3.3 底栖动物丰富度与多度变化
    3.4 讨论
        3.4.1 西洞庭湖环境特征变化
        3.4.2 物种组成与优势种的空间分布特征
        3.4.3 底栖动物丰富度、多度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
4 水文连通性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局域多样性的影响
    4.1 α多样性差异
    4.2 关键环境因子
    4.3 讨论
5 水文连通性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间差异的影响
    5.1 β多样性空间特征及关键环境因子
    5.2 β多样性的时间变化
    5.3 不同时期的底栖群落物种变化
    5.4 讨论
        5.4.1 西洞庭湖底栖动物群落β多样性的空间差异
        5.4.2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时间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5.4.3 西洞庭湖底栖动物群落β多样性形成机制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青藏高原弯曲河流地貌单元对有机碳迁移的影响规律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流域内有机碳库及其控制因子
        1.3.2 流域内有机碳迁移及平衡
        1.3.3 流域内水文连通及其生态意义
        1.3.4 弯曲河流内典型地貌发育
    1.4 研究进展评述
        1.4.1 河流中性输送通道角色的争议
        1.4.2 高寒生态系统的独特性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逻辑架构
第2章 研究区域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述
    2.2 野外和室内工作
    2.3 数理模型和统计方法
第3章 弯曲河道的有机碳输送特征
    3.1 沿白河干流河道有机碳浓度及组成
        3.1.1 河道水化学特征
        3.1.2 沿河道有机碳浓度波动
        3.1.3 河道有机碳组成及变化
    3.2 沿白河干流河道颗粒态有机碳来源
        3.2.1 碳同位素及碳氮比
        3.2.2 沿白河干流土壤有机碳含量
        3.2.3 河流颗粒态有机碳来源
    3.3 白河干流输送有机碳通量
    3.4 黑、白河干支流及黄河控制点有机碳浓度
    3.5 采样和分析的不确定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凸岸点滩有机碳沉积特征及控制因子
    4.1 点滩分布
        4.1.1 点滩几何特征
        4.1.2 几何特征的控制因子
    4.2 点滩有机碳沉积
        4.2.1 沉积物理化特征
        4.2.2 单个点滩尺度上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及分布
        4.2.3 流域尺度上沉积物有机碳含量及分布
        4.2.4 沉积物有机碳含量的控制因子
    4.3 点滩与洪泛平原有机碳对比
    4.4 点滩先锋植被扰动有机碳分布
        4.4.1 先锋植被扰动点滩有机碳
        4.4.2 点滩扰动下的有机碳空间热点
        4.4.3 河道、点滩和洪泛平原间有机碳迁移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凹岸有机碳侵蚀特征与影响因素
    5.1 弯道水文地貌
        5.1.1 弯道几何及水流条件
        5.1.2 水文年内凹岸侵蚀情况
    5.2 弯道有机碳分布
        5.2.1 凹岸土壤有机碳含量
        5.2.2 河道有机碳含量
    5.3 河岸和坡面侵蚀的比较
    5.4 河岸侵蚀的影响因素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牛轭湖有机碳含量对连通性的响应方式
    6.1 牛轭湖几何及连通状态
        6.1.1 牛轭湖分布及几何形态
        6.1.2 河湖连通状态及特征
    6.2 牛轭湖水化学
        6.2.1 湖泊水质特征
        6.2.2 高寒区域与其他区域对比
        6.2.3 湖泊水质与湖泊几何的关联
    6.3 河湖连通性控制的环境梯度
        6.3.1 牛轭湖水化学与连通性的关联
        6.3.2 河湖连通影响下的环境梯度
        6.3.3 环境梯度的时空扰动
    6.4 牛轭湖形态与有机碳弱相关的原因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沟渠有机碳输送动态及对降水的响应
    7.1 平水期沟渠有机碳动态
        7.1.1 沟渠水化学特征
        7.1.2 平水期有机碳含量
    7.2 降水事件中沟渠有机碳动态
        7.2.1 有机碳随径流变化模式
        7.2.2 不同有机碳组分对降水的响应
        7.2.3 有机碳对不同降水强度的响应
    7.3 模拟降水事件中有机碳动态
        7.3.1 模型建立及参数率定
        7.3.2 模型精度分析
    7.4 沟渠输送有机碳通量
    7.5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结论
    创新点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5)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源-汇系统研究现状
        1.2.2 物源分析研究现状
        1.2.3 辽河口地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工作量
    1.6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辽东湾概况
        2.1.1 气候特征
        2.1.2 水文特征
        2.1.3 海底地形地貌
        2.1.4 入海河流
        2.1.5 区域地质与地质构造
    2.2 辽河概况
        2.2.1 流域概况
        2.2.2 水系概况
        2.2.3 气候特征
        2.2.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2.2.5 地质特征
    2.3 大凌河流域概况
        2.3.1 流域概况
        2.3.2 水系概况
        2.3.3 气候特征
        2.3.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2.3.5 大凌河流域地质构造背景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研究方法
    3.1 样品采集
        3.1.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样品
        3.1.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钻孔沉积物样品
    3.2 研究方法
        3.2.1 粒度分析
        3.2.2 粘土矿物分析
        3.2.3 碎屑矿物分析
        3.2.4 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
        3.2.5 元素化学分析
        3.2.6 ~(210)Pb、~(137)Cs测年
    3.3 资料收集与处理
第四章 实验结果
    4.1 河流表层沉积物特征
        4.1.1 河流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4.1.2 河流沉积物粒度特征
        4.1.3 河流沉积物碎屑矿物特征
        4.1.4 河流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 柱状样沉积物特征
        4.2.1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结果
        4.2.2 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特征
        4.2.3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4.2.4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
第五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海岸线和河流变迁
    5.1 明末(公元16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2 清中期(公元18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3 清末(公元1880~190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4 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4.1 1926 年海岸线和河道
        5.4.2 1933 年海岸线和河道
        5.4.3 1936 年海岸线和河流
        5.4.4 1945 年海岸线和河道
    5.5 60年以来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5.6 小结
第六章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及物源示踪意义
    6.1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
        6.1.1 流域风化条件
        6.1.2 物源区母岩类型
    6.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沉积物的物源示踪
        6.2.1 河流沉积物粘土矿物示踪标记的稳定性
        6.2.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判别体系
    6.3 小结
第七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
    7.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年代学框架
    7.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沉积环境
        7.2.1 组合Ⅰ
        7.2.2 组合Ⅱ
        7.2.3 组合Ⅲ
        7.2.4 组合Ⅳ
    7.3 岩心中记录的海岸线和河流信息
        7.3.1 岩心中海岸线标志面的确定
        7.3.2 岩心记录的历史海岸线和河流位置
    7.4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
        7.4.1 阶段Ⅰ(1600~1800 年)
        7.4.2 阶段Ⅱ(1800~1909 年)
        7.4.3 阶段Ⅲ(1909~1956 年)
        7.4.4 阶段Ⅳ(1956 年至今)
    7.5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近现代演化的控制因素
        7.5.1 河流输沙量
        7.5.2 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
    7.6 小结
第八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及研究模式
    8.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
    8.2 多河流三角洲的研究模式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钻孔柱状图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活动

(6)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阿勒锦岛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城市湿地公园
        1.3.2 景观格局演变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与研究体系构建
    2.1 城市湿地公园解读
        2.1.1 湿地内涵概念
        2.1.2 城市湿地公园相关理论
        2.1.3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解析
        2.1.4 国内外城市湿地实践的解析
    2.2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2.2.1 景观生态学
        2.2.2 景观格局指数
        2.2.3 3 S技术
    2.3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演变研究体系构建
        2.3.1 演变研究体系构建的目的与内容
        2.3.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分类体系建立
        2.3.3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演变指标体系建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3.1 研究区域范围界定与概况
        3.1.1 地理区位特征
        3.1.2 自然环境状况
        3.1.3 社会经济条件
    3.2 数据来源与数据预处理
        3.2.1 基础数据来源
        3.2.2 遥感影像处理
        3.2.3 其它数据处理
    3.3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分类体系
        3.3.1 景观分类体系建立
        3.3.2 景观分类结果检验
        3.3.3 景观分类结果空间构型表达
    3.4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演变
        3.4.1 景观类型转化结果
        3.4.2 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演变规律
        3.4.3 永久性河流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3.4.4 沼泽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3.4.5 洪泛平原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3.5 人为干扰因子与景观格局演变关系
        3.5.1 人口因子与景观格局相关性
        3.5.2 道路因子与景观格局相关性
        3.5.3 建筑因子与景观格局相关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观格局演变下阿勒锦岛湿地公园规划对策
    4.1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和相关性总述
        4.1.1 不同类型湿地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呈现
        4.1.2 不同人为干扰因子与景观格局相关性总结
    4.2 阿勒锦岛湿地公园湿地景观现状总结
    4.3 阿勒锦岛湿地公园不同湿地景观的规划策略
        4.3.1 永久性河流湿地规划方法
        4.3.2 沼泽湿地规划方法
        4.3.3 洪泛平原湿地规划方法
    4.4 阿勒锦岛湿地公园不同人为干扰因子的规划策略
        4.4.1 低干扰模式的功能分区划定
        4.4.2 低碳可移动建筑设计实施
        4.4.3 非机动绿色交通路线连接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阿勒锦岛城市湿地公园植物名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7)水文连通性对鄱阳湖湿地植被生长动态的影响 ——基于长时序遥感数据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洪泛平原湿地
        1.1.2 水文连通性与湿地植被
        1.1.3 长时序植被趋势特征监测
    1.2 研究地概况
        1.2.1 鄱阳湖湿地特征
        1.2.2 三峡大坝与鄱阳湖湿地水文变化
        1.2.3 鄱阳湖湿地植被构成
        1.2.4 鄱阳湖湿地变化影响因素
        1.2.5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目的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时空融合的鄱阳湖高分辨率EVI长时序数据集的建立
    2.1 引言
        2.1.1 遥感影像时空融合现状
        2.1.2 时空融合在生态监测中的应用
    2.2 数据来源
        2.2.1 Landsat数据集
        2.2.2 MODIS数据集
    2.3 高时空分辨率植被指数数据集重建
        2.3.1 数据预处理
        2.3.2 FSDAF模型算法
        2.3.3 FSDAF时空融合算法结果分析
    2.4 FSDAF精度分析与优化
    2.5 结论
第三章 水文连通性对湿地植被景观的影响
    3.1 研究方法
        3.1.1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平台
        3.1.2 基于地形的子湖边界提取与分类
        3.1.3 不同水文连通性子湖植被景观分析流程与方法
        3.1.4 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变化表征模型
    3.2 结果
        3.2.1 不同水文连通性子湖提取
        3.2.2 水位波动下的景观差异分析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水文连通性对湿地植被物候及生产力动态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样点选择
        4.1.2 湿地植被物候及生产力指标提取
    4.2 结果
        4.2.1 不同水文连通性子湖的植被物候及生产力
        4.2.2 不同水文连通性子湖植被物候及生产力的差异性分析
        4.2.3 水情转折点前后植被物候和生产力差异性分析
    4.3 讨论
    4.4 结论
第五章 水文连通性对湿地洲滩植被生态稳定性的影响
    5.1 研究方法
        5.1.1 样点选择
        5.1.2 趋势、周期性与异常点的提取
        5.1.3 环境变量
        5.1.4 生态稳定性:抵抗力与恢复力
        5.1.5 位于不同水文连通模式下的植被群落稳定性
    5.2 结果
        5.2.1 长时序EVI的趋势及周期性分析
        5.2.2 长时序水文及气候变化趋势及周期性分析
        5.2.3 面对环境胁迫的湿地植被生态稳定性
    5.3 讨论
    5.4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保护建议
    6.4 不足与展望
附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层序地层学在晚第四纪研究的有关应用
        1.2.2 辐射沙脊群的晚第四纪地层与沉积演化
    1.3 选题构思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地貌背景
        2.1.1 地质构造基础
        2.1.2 第四纪古地理背景
        2.1.3 现代地貌与沉积特征
    2.2 气候与沿岸河流水文概况
    2.3 近岸海洋动力环境
        2.3.1 潮汐与潮流
        2.3.2 波浪
        2.3.3 风暴潮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实验分析
    3.1 研究材料
        3.1.1 西洋潮流通道浅层地震剖面
        3.1.2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代表性钻孔和剖面
    3.2 实验分析
        3.2.1 浅层地震剖面数据处理
        3.2.2 粒度分析
        3.2.3 磁化率分析
        3.2.4 宏体和微体古生物鉴定
        3.2.5 AMS ~(14)C测年
        3.2.6 轻矿物和黏土矿物分析
        3.2.7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第四章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层地震地层分析
    4.1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层地震剖面分析
        4.1.1 西洋典型横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分析结果
        4.1.2 西洋典型纵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分析结果
        4.1.3 西洋横、纵向浅层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
    4.2 西洋潮流通道的主要浅层地震单元、反射界面和层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分析
    5.1 西洋潮流通道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钻孔地层分析
        5.1.1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主要钻孔分析结果
        5.1.2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主要钻孔对比分析
        5.1.3 西洋北段西侧滨海平原的钻孔地层层序
    5.2 西洋潮流通道南段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分析
        5.2.1 西洋中部07SR01孔的钻孔地层综合分析
        5.2.2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其他主要钻孔分析结果
        5.2.3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主要钻孔对比分析
        5.2.4 西洋南段及邻区的钻孔地层层序
    5.3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的主要钻孔地层单元及地层界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演化分析
    6.1 西洋潮流通道浅层地震单元U3的沉积环境判别
        6.1.1 废黄河口BH系列钻孔地层的分析结果及邻区对比
        6.1.2 废黄河口BH系列钻孔与浅层地震剖面的对比分析
        6.1.3 浅层地震单元U3在西洋北段与废黄河口近岸的成因关联
    6.2 西洋潮流通道及邻区钻孔与浅层地震的层序对比分析
    6.3 MIS 3以来西洋潮流通道的层序地层格架
        6.3.1 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及体系域界面
        6.3.2 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
    6.4 MIS 3以来西洋潮流通道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07SR01钻孔地质编录信息
附录2 07SR01钻孔腹足类、双壳类化石图版及说明
附录3 07SR01钻孔沉积物13种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附录4 07SR01钻孔全样矿物X射线衍射半定量分析结果
硕博连读期间的学术成果与教学科研经历
致谢

(9)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引言
    一、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三、 论文的研究思路
    四、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相关界定
    第一节 洪水灾害风险与损失
        一、 洪水灾害风险因素
        二、 洪水灾害风险事件
        三、 洪水灾害风险损失
    第二节 洪水灾害风险的管理
        一、 灾害管理的内涵
        二、 灾害管理的模式
        三、 洪水管理与洪水灾害风险管理
    第三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
        一、 制度的概念与构成
        二、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界定
第二章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制度经济学的基础Ⅰ:制度变迁理论
        一、 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
        二、 制度变迁存在的现象
        三、 制度变迁的相关模型
    第二节 制度经济学的基础Ⅱ:制度绩效
        一、 制度绩效分析的框架
        二、 制度绩效的决定因素
第三章 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理念的转变
        二、 古代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政策
    第二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现实状况
        一、 现代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阶段
        二、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制度框架
第四章 中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绩效分析
    第一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绩效指数设计
        一、 风险管理指数的理论框架分析
        二、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指数的构建
    第二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绩效的实证分析
        一、 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分析
        二、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应用
    第三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绩效的比较分析
        一、 1998 年与 2010 年洪水灾害比较
        二、 1998 年与 2010 年洪灾管理比较
        三、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机制的差异
第五章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国际借鉴
    第一节 国际社会洪水灾害风险管理背景
        一、 洪水管理理念产生的背景
        二、 国际社会洪水管理的趋势
    第二节 典型国家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
        一、 美国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
        二、 日本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
        三、 欧盟的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
    第三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经验与教训
        一、 建立统一的灾害管理行政体制
        二、 建立完善的灾害管理法律体系
        三、 运用非工程措施管理洪水风险
        四、 加强对突发性洪水的应急管理
第六章 完善我国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战略目标
        一、 现实目标
        二、 客观原则
        三、 路径选择
    第二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体制优化
        一、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体制约束
        二、 完善洪水管理的行政组织体系
    第三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机制优化
        一、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机制约束
        二、 形成有效的洪水灾害管理机制
    第四节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的法律优化
        一、 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法律约束
        二、 健全洪水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第五节 建立多层次洪水灾害风险转移机制
        一、 自然灾害风险转移的条件
        二、 自然灾害风险的转移方式
        三、 构建多层次风险转移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件

(10)洪湖市湿地景观演替及碳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湿地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湿地碳储量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第三章 湿地信息提取
    3.1 数据源的获取
        3.1.1 Landsat系列数据源
        3.1.2 CBERS数据
        3.1.3 ALOS数据
    3.2 遥感图像处理
    3.3 湿地分类标准的确定
    3.4 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
        3.4.1 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
        3.4.2 遥感影像判读标志的建立
        3.4.3 人机交互式解译
        3.4.4 精度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湿地景观时空变化分析
    4.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4.2 湿地景观类型特征分析
        4.2.1 湿地景观斑块类型指标分析
        4.2.2 湿地景观斑块形状指标分析
    4.3 湿地景观异质性特征分析
        4.3.1 斑块类型水平异质性分析
        4.3.2 湿地景观水平异质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湿地景观演替分析
    5.1 湿地景观转移变化分析
        5.1.1 景观组分动态分析
        5.1.2 景观组分转入转出贡献率分析
        5.1.3 景观组分保留率分析
    5.2 湿地景观动态度分析
        5.2.1 景观类型动态度
        5.2.2 景观类型动态度结果与分析
    5.3 景观空间变化分析
        5.3.1 景观类型质心变化模型
        5.3.2 景观类型质心变化结果
    5.4 景观演替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洪湖湿地景观变化预测分析
    6.1 马尔科夫模型预测分析
        6.1.1 马尔科夫模型简介
        6.1.2 马尔科夫模型原理
        6.1.3 景观格局变化预测研究
    6.2 马尔科夫-元胞自动机预测模型
        6.2.1 CA模型
        6.2.2 CA-Markov模型
        6.2.3 基于CA-Markov模型的景观格局动态模拟方法及过程
        6.2.4 景观格局动态模拟结果
    6.3 Markov与CA-Markov模型预测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洪湖湿地碳储量分析
    7.1 洪湖湿地碳储量研究方法
        7.1.1 土壤碳储量测定
        7.1.2 植被生物量测定
    7.2 洪湖湿地土壤碳储量
        7.2.1 淡水湖湖底淤泥碳储量
        7.2.2 洪泛平原湿地土壤碳储量
        7.2.3 洪湖湿地草本沼泽土壤碳储量
        7.2.4 洪湖农田土壤碳储量
        7.2.5 洪湖湿地林地土壤碳储量
    7.3 洪湖湿地植被碳储量
        7.3.1 洪湖水生植物碳贮量
        7.3.2 洪泛平原湿地植被碳贮量
        7.3.3 洪湖湿地草本沼泽植被碳贮量
        7.3.4 洪湖湿地农田农作物碳贮量
        7.3.5 洪湖湿地林地植被碳储量
    7.4 洪湖湿地碳储量
        7.4.1 洪湖湿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
        7.4.2 洪湖湿地碳储量分布特征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1 全国第二次湿地调查湿地划分标准(2003年)
附2 景观指数生态学意义
附3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四、美国的洪泛平原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郊区的低密度开发与洪涝灾害及其治理[J]. 孙群郎,张豪俊.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06)
  • [2]中国东北典型沼泽湿地螺类地理分布格局特征[D]. 管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02)
  • [3]水文连通性对西洞庭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D]. 董芮.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4]青藏高原弯曲河流地貌单元对有机碳迁移的影响规律和机制[D]. 王丹阳. 湖南大学, 2020(02)
  • [5]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D]. 刘大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阿勒锦岛城市湿地公园规划策略研究[D]. 郑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7]水文连通性对鄱阳湖湿地植被生长动态的影响 ——基于长时序遥感数据的应用研究[D]. 史林鹭.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D]. 夏非. 南京大学, 2016(07)
  • [9]洪水灾害风险管理制度研究[D]. 洪文婷. 武汉大学, 2012(07)
  • [10]洪湖市湿地景观演替及碳储量研究[D]. 刘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美国的洪泛区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