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论文文献综述)
杨筑慧[1](2021)在《文明与互鉴:“糯稻文化圈”及其变迁管窥》文中研究表明东亚和东南亚曾是历史上广泛种植糯稻的区域,糯米也一度成为这些地区部分族群的主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糯稻文化圈"。本文以文化圈和文化传播为视角,对"糯稻文化圈"的形成和变迁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梳理,认为,7000余年前,起源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栽培稻极有可能以糯稻为主,之后,随着百越族群和苗蛮族群的不断迁徙,糯稻也逐渐传播到东南亚、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等地区,渐成为当地一些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在此过程中也促进了其稻作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亦因糯的种植和食用共享着相同或相类的文化事象和价值理念。大约从15世纪后,因人口流动及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等原因,糯稻种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不断萎缩,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亦不断消隐。作为一种农作物,糯稻种植兼具生物性和社会文化性双重意涵,而"糯稻文化圈"在东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日益式微,更让我们体悟到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对"糯稻栽培圈"的再研究,不仅能够拓展"文化圈"理论范式的研究空间,深化认识不同国家和民族历史时期的交往交流与交融,而且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如何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亦能提供实证性的范例。
王晓南[2](2019)在《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文中研究说明二胡的音乐文化身份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身份,其在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都存在明显差异。古代是依附于传统音乐乐种、地方音乐风格而存在;近代刘天华等开始了走向舞台音乐表演形式的文化身份塑造,这其中也包含着借用西方音乐表演形式保留自己音乐文化风格的探索;从新中国建立开始的现代中国二胡音乐,以刘文金为代表的音乐家也同样借用西方音乐的独奏形式,将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本土化,并融入二胡音乐传统风格,形成了50、60年代二胡音乐风格的民族文化认同;改革开放后,二胡音乐随着中国“四个现代化”的提出以及工业文明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浸染,二胡演奏交响化、二胡作品协奏曲的形式促成了大型民族乐队协奏的二胡音乐风格;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二胡艺术发展更加注重借鉴西方音乐艺术的优长,出现移植西方高难度乐曲、小提琴化演奏大为流行的特征,同时也出现了二胡演奏的声腔化、流行音乐化以及与歌手合作、与西洋交响乐团合作、与爵士乐队合作、与原生态土着音乐人合作、与外国作曲家特别创作合作等多样舞台表演形式。近10余年来,二胡演奏曲目和表演形式的丰富变化和大胆尝试,都在试图以新观念、新形式将二胡音乐进行更广泛的推广。从表面上看,这些二胡音乐十分丰富多彩,但从本质上观察近百年二胡艺术发展,则伴随二胡音乐繁荣发展的是一种内在的危机,即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方向到底在哪里一直困扰着中国二胡艺术的实践——这是一种音乐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随着中国大国崛起、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新,我们对自我音乐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已逐渐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面对传统音乐传承的危机、传统音乐风格流派的断裂等重大问题,中国二胡音乐如何做出回应?百年二胡艺术发展留给中国音乐界的思考太多。本论文从全球多元文化视野的角度切入,通过对百年二胡音乐变迁和音乐文化风格变迁的考察,思考二胡音乐传统的主体性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重建中国二胡音乐教育与音乐风格流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杨丽萍[3](2018)在《主客体双重基因响应与壮族文化传承的微观实践》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生命主体的遗传基因(Gene)与作为客体的人类生命力外化成果的文化基因(Meme)之间,存在相互交融或分离的复杂关系。人类遗传基因对文化起源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基因是人类文化系统的遗传密码,从根本上决定文化的内在精神特质和演进的路向。壮族生命主体的遗传基因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历经考验,在严酷的挑战中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壮族文化基因寄寓在壮族文化传承谱系和文化象征符号之中。推动壮族文化进校园,实现壮族生命基因和文化基因之间的彼此响应与相互交融,是壮族文化基因延续的有效路径,也是实现民族发展与文化繁荣的根本保证。
孙俊[4](2016)在《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地理空间视角,结合史料和考古材料,以质性研究为主轴而辅以量化证据研究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并考论二者在空间上的相互匹配与表里关系。族群演进空间格局首先考虑西南土着群体的演进,其时段在战国秦汉时期。在对蜀国族群、蜀西族群、巴国族群等族群及局部“徼外夷”二十余个见于史料的族群来源、分布、迁徙、融合方向及部分群体的演进状态作了具体的考论基础上,分析了战国秦汉间西南土着族群演进格局主要包括:(1)西南族群总体上处不断复杂化态势,主要表现于中原族群、东南群体、域外群体的迁入,也有不少群体融入到其他群体中;(2)西南族群的分布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同一族群的迁徙及同一区域族群结构的变化两方面,绝大部分族群曾发生较大规模的迁徙或融合,蜀西、峡江、滇西是族群结构变动最频繁的区域;(3)族群空间演进(不是演进空间)具有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空间演进相似的板块与走廊相间特征;(4)族群演进就其主要的推动力而言当是秦汉帝国的建构并西南族群间的互动造成的,间有二者“合力”的因素。所得族群格局以战国末、汉末为时间截面示之于附图。族群演进空间格局其次考虑自战国末汉族移民对西南族群格局的影响,具有可识别的汉夷格局则是在秦时形成的。考古材料表明了秦汉西南汉族的来源有汉族移民和土着汉化两种类型,土着汉化又与汉族移民数量及时间长短有关。就汉族格局和“汉夷”格局而言,史料并考古材料表明汉末西南地区的汉族格局可识别为密集分布区、分散分布区、零星分布区及对应的“汉夷”格局区。此二格局的形成表明了在秦汉间西南族群因汉族的分布而导致了明显的族群结构演替过程,其演替的程度可以用汉族的密集分布区、分散分布区、零星分布区来排序,密集分布区演替最为明显,分散分布区有演替的趋势,但零星分布区则达不到“演替”的程度。就“汉夷”关系来说,演变最明显的应当是蜀地,秦并巴蜀后的蜀侯被杀等事件表明了秦并巴蜀初期对蜀人具有相当的军事监控,尔后则演变为长江沿线的军事都尉和县尉的连续分布。与之有差异的是,西南夷地区迟至汉末也没有形成线状的军事都尉和县尉的分布,盐井的“合约”不开发,及南中官府、大姓、土着群体三种力量的并存,局部地区汉夷墓的并存并有交错等,均表明了西南夷地区羁縻之制的长期有效存在。族群格局的变动与族群地理观念的变动互为表里,西南族群地理观念受“五方格局论”的影响但也因时而有相当的弹性和变化:夏商时期,西南族群身份或夷或蛮,巴蜀地区在政治上具有区域性质而无疆域的性质,在中九州中其土“下”;商末周初,西南族群身份上或“西土之人”或“西土之君”但非侯,巴蜀并其余地区政治性质和族群环境意象与夏商相似;战国末秦汉时期,汉族始大量进入西南地区,巴蜀脱离夷的身份,以巴蜀为地望出现“西夷”“南夷”合称的“西南夷”身份,政治上西南地区已具有疆域的性质,但呈现了西南夷地区在在一统国家观念中独特的“三方”定位及本身独特的政治、族群身份并族群环境意象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以汉末为时间截面,西南族群地理观格局可作多文学多稻田区、少文学少稻田区、无文学无稻田区、俗妖巫或环境恶劣或有“怪物”区的区分,反映了在族群政治意象、族群文化意象、族群环境意象三个层面上均具有“中心-边缘”模式的存在。在族群演进空间与族群地理观念关系层面上,以汉末为时间截面,客观的族群演进格局与主观的族群观念格局具有相当的重合性,二者的形成表现于具体过程中或因族群格局变动而导致的族群地理观念格局(含族群政治意象、族群文化意象和族群环境意象或其中任一格局,下同)的变动,或因族群地理观念格局的变动而导致的族群格局的变动,又或二者有交叉的案例;因此,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不仅都反映了族群演进的态势,而且某些时期族群地理观的转变是族群格局变动的主要动力之一。同时,族群地理观方面为了给予西南族群一个更为宏观而准确的定位而对研究对象作了适当的空间范围扩展。以西汉王朝政治地理格局与秩序为切入点,发现西汉王朝政治地理格局反映了华夏与四夷、内地与边疆、中央与地方三类政治地理因素的考量,西南地区直接地体现了华夏与四夷、内地与边疆的考量,间接地在关东与关西的二元格局中扩大关中区方面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考量,其在“三方”中的独特位置表明了西南地区在汉王朝建构帝国过程中更富弹性。就以上发现的关联而言,地缘因素对战国秦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和地理观念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可考的时段内,商末周人东进时巴蜀群体首次进入大一统国家发展的全国性层面上;战国末期,巴蜀战略地位于秦统一六国战略决策过程中得到体现,在秦末的汉楚之争中再次证明;西汉武帝时期,西南夷地区因南服南越西阻匈奴的战略空间而得到战略性的凸现。能够分析得出,地缘因素对西南地区进入大一统国家疆域、汉族的迁入、族群地理观的影响等产生了相当的、连锁的反应和影响。以上所及材料,所得推论性结论,除正文部分应用外尚列有附表、附图,其中的附表资料较为详实,或可为今后讨论和研究的基础资料参考。
陈文婷[5](2016)在《故纸堆与双螺旋的结合:分子人类学应用于历史研究的方法与前景》文中研究指明人类学与历史学的交叉研究由来已久,在体质人类学阶段,人类学借助考古资料研究历史问题,历史学则用文献加以分析、佐证。发展到分子人类学(Molecular Anthropology),研究对象已不囿于考古材料,而拓展到了现代人群。分子人类学研究所追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对象,是人体内的遗传物质DNA,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储存于上述种类DNA中的遗传信息。通过从群体水平上考查和分辨各种不同语言的混合人群所具有的特殊遗传结
李和[6](2015)在《元明清时期入迁云南的外来少数民族移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分布的地区。当地民族众多,原因之一是历史时期外来各民族的大量入迁。考古资料显示,早在旧石器时代初期,云南就与内地、西北以及南方等地先民发生联系,说明可能存在着人类迁移现象。此后的数千年来,文献中出现有大量外来各民族入迁云南地区的记载。因此,探讨外来民族移迁云南地区的历史过程、动因、类型、特点及影响,就成为学界普遍关心并致力于研究的问题。元明清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确立时期,是内地人口大量移迁云南的重要时期,也是云南多民族格局最终形成的时期。大多论着的研究侧重于汉族移民入迁云南的具体情形,但对于云南的发展来说,除汉族移民外,众多少数民族移民在云南移民史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本文依凭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及前辈学人所做的研究工作,全面梳理和揭示了这一地区多民族入迁云南的历史过程。其中,源自北方的蒙古、回回、契丹、西番以及满洲等以封王镇戍、随军征战、仕宦任职、谪迁流放、商旅以及自然流徙等方式进入云南;源自南方的苗人、瑶人、侬人、土僚、沙人、仲家、水户等则以政治方面的战败被逐、逃离战乱、躲避杀戮,经济方面的刀耕火种游耕农业要求以及灾荒、婚嫁等入迁云南。这些外来少数民族移民入迁云南的动因比较复杂,大致有:气候环境的恶化、人口的增加、亲缘关系的影响、政治、军事、经济等原因,且很多迁移是多种原因综合导致。但总的来说,北方民族多因统一多民族国家战略安排的需要而入迁或认为与统治民族有关,而南方民族则多因自发流徙而来。从移民的动因可把这些移民的类型分为生存型、发展型和强制性移民三种,而且云南的这些移民类型总体呈现出多方位、多层面的特点。同时详尽比对了同期入迁云南的汉族移民,发现两种移民之间的来源、方式、类别以及移民的分布有着较大的区别,对云南民族分布格局、云南民族关系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元明清时期外来少数民族移民入迁云南后,其分布有规律可寻。他们落籍云南后都有自己相对的聚居区域,并表现为与其他民族杂居共处。此外,他们中的部分由于迁徙和国界变动等原因最终成为跨境民族。此时期,各外来少数民族移民在入滇后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促成了云南地区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格局的最终形成。元明清时期大量外来少数民族移民入迁云南,对云南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族关系方面,由于移民族属种类繁多,相应的民族关系的类型、特征较之其他地区更加丰富,也更具鲜明的地方特性,导致的影响也复杂多样,虽有矛盾冲突的一面,但民族间和平交往是主流。经济发展层面上,这些民族的入迁不仅改变了自身的经济状态,也促进了云南地区各族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发展方面,不同源流的南北方民族文化进入云南后,与当地原有民族文化、汉族文化全面接触,给云南的多民族文化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样式和更加丰富的内容,一起构成了云南多民族传统文化系统。
陈民镇,叶岗[7](2013)在《於越族源问题考论》文中认为於越的族源问题向有异词,分子人类学的新进展、越地考古的新发现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线索,同时在族源问题的认识上需要注意民族形成过程的复杂性。百越集团的祖源可以追溯到距今2万年前的北部湾地区,东南越人的遗传特征形成于距今8000年左右,作为创造越国文化的民族共同体的於越则在马桥文化阶段以后在越地逐渐形成。这些认识是有利于"越为土着"说的。"越为夏裔"说主张越王勾践是夏人的后代,从相关文献记载看此说不能轻易否定。钱山漾文化与广富林文化的线索值得重视,需要进一步探索。若结合"二分论"的族源观,相关矛盾并非不可调和。
叶岗,陈民镇[8](2015)在《越文化中心地的民族变迁与人口发展(上)》文中指出在新石器时代,越地的人群经历了多次的整合与嬗替。於越民族至迟在马桥文化时期在越地形成,他们是越国文化的创造者。秦始皇用兵东南之后迁徙越文化中心地的人群,此事当有一定事实根据。而说越文化中心地的於越民族自此绝迹,却与事实不符,越人的特征性遗传因素在今天的江浙一带仍有不小的比重,只不过已经完全融入汉族。越地的人口发展,总体来说是逐步上升的,其波动的趋势又与越文化的发展趋势大致同步。越地历史上各时期的人口发展并不平衡,初唐至天宝年间等阶段的人口增长引人注目,在清朝更臻于盛。
张瑜珂[9](2014)在《绍兴地区汉族体质人类学与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来,我国关于体质人类学的研究日益增多,尤其在近两年,一些体质人类学专家开始研究整个汉民族体质特征的发展状况。绍兴作为我国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整个汉民族的发展历史上占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所以为研究绍兴地区汉族体质人类学和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于2011年9月-10月在绍兴诸暨市调查了687例(城市男性为144例,乡村男性为186例,城市女性为153例,乡村女性为204例)的汉族成人资料和439例(男性195例,女性244例)汉族学生25项遗传学资料。利用自编程序、SPSS11.5. SPSS13.0和Excal2003等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绍兴汉族上眼睑有皱褶和蒙古褶出现率较低;眼裂高度狭窄型、眼外角较高、鼻根高度中等、鼻背侧面观直型、颧部突出度微弱型、鼻基部水平型、鼻翼高度中等型、鼻孔最大径斜位、鼻翼宽阔型、耳垂圆形、上唇皮肤部高度低型和红唇厚度中等型出现率较高;发黑,肤黄、眼褐;(2)绍兴汉族均以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阔面型、中鼻型、长躯干型、窄肩型、中骨盆型的出现率最高,且身材大多为中等偏高;(3)颈部、躯干部的围度值均随年龄增长而出现明显的线性增大,城乡间差异较小;各项皮褶厚度值及体脂百分含量(%)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乡村,性别间及城乡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皮褶厚度值随年龄增长波动较大;(4)体型特征随年龄增长,身体充实度增大,而线性度下降,各年龄组间SAD值在性别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城乡间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男性主要以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为主,女性则以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和内胚层、中胚层均衡型体型为主;(5)绍兴汉族25项遗传学指标中,除叠腿、上眼睑皱褶、鼻梁类型、额头发际、足趾长和环食外,其余各项指标性别间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翻舌与卷舌、翻舌与叠舌、尖舌与卷舌、三叶舌与卷舌、叠舌与卷舌、尖舌与叠舌、三叶舌与尖舌、扣手与叠腿、扣手与利足、利手与叠腿、利手与利足、利手与起步类型、叠腿与利足、叠腿与起步类型、利足与起步类型、利足与优势眼共16对指标两两间存在相关;(6)绍兴汉族的体质人类学特征主要与我国各汉族族群较为接近,且整体偏向于北亚类型族群;群体遗传学特征同样与我国各汉族族群间差异较小,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的特征。
刘付靖,张运[10](2013)在《古越遗歌:从吴越神歌到岭南歌仙刘三姐(妹)的传说——读顾希佳先生《祭坛古歌与中国文化》有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越文化与百越文化有渊源关系。顾希佳先生在书中提到吴越地区的许多宗教民俗事象,都与岭南地区有相似之处,例如五色米饭、花棚会与跳禾楼、拉柴宝塔与抢包山、男扮女装的僮子与歌仙刘三姐(妹)等等,可惜书中没有对此展开比较研究。顾先生在书中主要是介绍吴越神歌,并将其与北方游牧民族的萨满文化和古代中原的傩文化进行比较研究。顾先生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成果,对于我们研究百越文化和岭南歌仙刘三姐(妹)的传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论文提纲范文)
(1)文明与互鉴:“糯稻文化圈”及其变迁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糯稻栽培圈”的提出及其内涵 |
二、“糯稻文化圈”的形成 |
(一)东亚糯稻文化圈的形成 |
(二)东南亚糯稻文化圈的形成 |
三、“糯稻文化圈”的式微 |
第一、政策或相关措施因素。 |
第二、非糯稻米品种的引入。 |
第三、认知偏差。 |
第四、外来文化冲击。 |
第五、糯稻自身特性影响。 |
第六、灾害与生态环境影响。 |
四、结语 |
(2)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视角与思路 |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百年二胡音乐风格及其嬗变 |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二胡音乐风格 |
一、沿袭传统音乐载体的发展轨迹 |
二、“西学东渐”背景下的发展轨迹 |
三、民间到高校的身份转变 |
第二节 20世纪中期二胡音乐风格的特殊性 |
一、写实的民族主义风格 |
二、本土意识下的“西体中用”风格 |
三、“声腔化”的演绎风格 |
第三节 新时期二胡音乐风格 |
一、“体系化”二胡音乐风格 |
二、传统音乐风格“边缘化” |
三、一种新的音乐风格 |
第四节 21世纪二胡音乐风格 |
一、“工业化创造”的表现 |
二、西方作曲观念的影响 |
三、技法借鉴与新技法开拓 |
第二章 百年二胡音乐文化身份的游离 |
第一节 “全盘西化”表现 |
一、意识形态的西化导向 |
二、二胡音乐的拿来主义 |
第二节 “中西融合”“兼收并蓄”表现 |
一、三观争鸣的历史节点 |
二、汇通中西的二胡音乐风格 |
第三节 “国粹”里的民族话语 |
一、追溯源于传统的二胡音乐身份 |
二、传统音乐与二胡艺术的内在关联 |
第三章 百年二胡音乐风格文化身份的反思 |
第一节 “寻求认同”观念 |
一、“文化自卑”的历史踪迹 |
二、当代音乐文化身份的危机 |
第二节 “国粹主义”观念 |
一、历史的追溯 |
二、多维的理解 |
三、观念的弊端 |
第三节 “跨界融合”观念 |
一、“跨界融合”的价值内核 |
二、现实语境下中国音乐身份症候 |
三、“新民乐”的理想境域 |
第四章 对二胡音乐风格文化身份重建的思考 |
第一节 基于生态文明观念构建文化多样性 |
一、“生态文明”对二胡音乐风格发展的要求 |
二、“主体间性”对二胡音乐风格发展的启示 |
三、传统音乐的内在结构力对二胡音乐风格发展的规定 |
第二节 “教育传承”的理念 |
一、音乐语言的文化身份认知 |
二、“天人合一”和“演创合一”的认知 |
三、“双轨并行”的教育机制 |
第三节 确立音乐文化风格的主体立场 |
一、目前音乐体系单边发展的现象分析 |
二、中国音乐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
三、强调中华文化属性意识观 |
四、确立文化身份特质的必要性 |
结语 |
一、对多元视角的再认识 |
二、二胡音乐风格现实样态的身份危机 |
三、强化二胡音乐风格的文化身份 |
附录:中国二胡源流研究综述 |
一、二胡源流观点分析 |
二、民国以前的二胡音乐原生状态 |
三、二胡名称之来源 |
四、二胡的称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主客体双重基因响应与壮族文化传承的微观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论:问题的提出 |
二、人类生命基因 (Gene) 与文化基因 (Meme) 的关联与互动 |
三、壮族主客体双重基因的响应与交融 |
(一) 壮族生命主体与遗传基因的演进 |
(二) 壮族文化基因的表征及其延续 |
(三) 壮族生命基因与文化基因的响应与交融 |
四、壮族文化基因传承的微观实践 |
五、结论 |
(4)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选题范围、理论与方法 |
第一节 选题范围 |
一、区域范围 |
二、时间范围 |
第二节 关键概念 |
一、方位、地域、疆域 |
(一)方位与认知 |
(二)地域与民族认同 |
(三)疆域与国族认同 |
二、民族、国族、族群 |
(一)民族与国族 |
(二)族群 |
三、族群地理观 |
第三节 客观格局与观念格局 |
一、异托邦与想象地理学 |
二、观念格局与想象地理研究 |
第四节 材料使用与篇章安排 |
一、材料使用与表达 |
二、篇章安排 |
上编 西南土着群体演进的空间格局 |
本编思路 |
第一章 氐羌系统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
第一节 蜀国族群的历史与分布 |
一、蜀族史 |
二、三星堆文化及其族群关系 |
(一)三星堆文化的特征 |
(二)三星堆文化的文化关系 |
(三)三星堆文化的族属 |
三、蜀族的分布 |
(一)蜀族的活动空间变化 |
(二)蜀苴部的分布 |
(三)丹、犁部的分布 |
四、蜀国族群结构及秦并巴蜀后的文化变迁 |
第二节 蜀西氐羌群体的分布 |
一、叟人的分布 |
二、白马羌的分布 |
三、广汉黑水羌、白水羌、紫羌的分布 |
第三节 僰人的分布及其演变 |
一、秦汉“僰人”的分布 |
二、僰人渊流及演变 |
第四节 巂的源流与分布 |
一、巂源流 |
二、越巂的分布 |
三、巂唐的分布 |
第五节 巴国族群的分布 |
一、巴族渊流 |
(一)先秦文献中的巴 |
(二)汉晋文献中的巴 |
(三)历代注家的巴 |
(四)考古文化所见巴的情形 |
二、巴族廪君蛮的分布 |
三、板楯蛮、蔓子的分布 |
四、共、奴、獽、夷、蜒的分布 |
第二章 “夷”系统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
第一节 冉駹的渊流与分布 |
一、冉駹源流 |
二、冉駹的分布 |
第二节 青衣的分布 |
第三节 旄牛的分布 |
第四节 徙的分布 |
第五节 邛都的分布 |
第六节 莋都的分布 |
第七节 昆明及其分布 |
一、昆明族的分布 |
二、昆明族的社会发展存疑 |
第八节 徼外羌、夷的地望 |
附注“和夷” |
第三章 百越系统并江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
第一节 夜郎族群的分布 |
一、夜郎族群结构 |
二、夜郎族群的分布 |
(一)且兰与且兰故地 |
(二)句町的地域范围与族群 |
(三)夜郎族群的分布 |
第二节 滇族群及其分布 |
一、文献所见滇国及其族群分布 |
二、考古文化所见滇国及其族群结构 |
(一)考古文化所见滇国族群结构 |
(二)考古文化所见滇国族群的地域结构 |
三、古滇国社会性质与族群演进状态 |
(一)古滇国社会性质研究的回顾 |
(二)古滇国的族群演进状态 |
四、石寨山“诅盟”贮贝器与《逸周书?王会篇》的场景比较 |
第三节 哀牢夷及其分布 |
一、哀牢族群结构与社会性质 |
二、哀牢国的地域范围 |
三、滇越的地域与族群 |
四、附塞夷鹿茤的地望 |
第四节 江汉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 |
一、百濮、麇人的分布 |
二、巫蛮的分布 |
三、禆、鯈、鱼人的分布 |
四、庸族及其分布 |
第四章 域外群体“胡人”的迁入、分布与流向 |
第一节 汉代西南“胡人”的分布 |
第二节 汉代西南的“胡人”的来源 |
第三节 汉代西南“胡人”融合的方向 |
本编小结 |
中编 汉族群体分布的演变及其对族群演进格局的影响 |
本编思路 |
第五章 史料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 |
第一节 秦汉西南汉族移民的来源与规模 |
第二节 《华阳国志》豪族大姓、士女数、“蛮夷”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 |
第三节 《华阳国志》文化分区所见汉夷格局 |
第六章 考古墓葬形制所见秦汉汉族分布的演变 |
第一节 考古材料所见秦国移民 |
第二节 “汉系”墓分布和时空格局 |
一、室墓分布和时空格局 |
二、崖墓分布和时空格局与族属 |
三、汉系墓所见秦汉汉族格局 |
第三节 史料并考古所见汉末汉族分布格局 |
一、密集分布区 |
二、分散分布区 |
三、零星分布区 |
第七章 “夷系”墓分布的时空格局与社会组织状况 |
第一节“夷系”墓分布的时空格局 |
一、土坑竖穴墓分布的时空特征 |
二、石棺墓、大石墓分布的时空特征 |
第二节“夷系”墓所见社会组织状况 |
一、古史“西南夷”的社会组织类型 |
二、滇西、蜀西群体社会组织状况的墓葬反映 |
第八章 考古墓葬材料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与观念 |
第一节 墓群文化所见“汉夷”格局 |
第二节 俑、画像所见秦汉西南“汉夷”格局与观念 |
第三节 画像砖“左衽”人群所见“汉夷”格局 |
本编小结 |
下编 族群地理观的演变及其与族群演进格局的关联 |
本编思路 |
第九章 “五方格局论”及其实质 |
第一节 “五方格局论”诸本 |
一、《王会篇》的“五方格局”观解析 |
二、其他“五方格局论”诸本及差异 |
第二节“五方格局论”的实质 |
第十章 战国秦汉西南观之演变 |
第一节 唐虞时代“大九州”说的西南方位 |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西南”方位与地域 |
一、“中九州”说的西南地域 |
二、商方邦之制与西南性质 |
三、西周分封制与“西南”性质的转变 |
第三节 地缘因素与西南疆域的形成 |
一、商末“牧誓八国”的地缘因素及其政治地位 |
二、战国末西南战略地位的凸现 |
三、两汉战略空间的延伸 |
第四节 两汉“徼”的涵义与西南“徼界”的变动的族群认同影响 |
一、“徼”的涵义 |
二、西南“徼界”的变动及其对族群认同的影响 |
第十一章 秦汉政治地理格局及其秩序中的西南 |
第一节 汉代政治地理分区 |
一、京畿区 |
二、东部内郡区 |
三、关西、大关中区 |
四、近郡区 |
五、侯国区 |
六、内郡区、边郡区 |
七、道、属国区 |
八、五州区 |
九、都护区 |
十、徼外区 |
第二节 汉代政治地理区秩序考量的可考关键要素 |
一、《二年律令?秩律》俸秩所见汉初政治秩序 |
二、津关的分布格局 |
三、西汉都尉的分布格局 |
第三节 汉代政治地理秩序之划分 |
第四节 秦汉西南的政治地理结构与秩序 |
一、秦汉郡级政区的西南政治地理结构与秩序 |
二、县级政区的西南政治地理结构 |
第十二章 汉晋的西南族群地理观 |
第一节 秦汉史籍的西南族群地理观 |
第二节 汉晋史志中的“西南环境观”及其二元性 |
本编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域外 |
(三)今人着述 |
(四)其他 |
附录 |
附表 |
附表 1. 战国至汉末西南族群地望表 |
附表 2. 秦统一六国前与秦、楚、巴、蜀有关的战争 |
附表 3. 《二年律令·秩律》各县治所地望表 |
附表 4.两汉关、津地望表 |
附表 4-1. 两汉关地望表 |
附表 4-2. 《后汉书?郡国志》八津地望表 |
附表 5.秦汉西南地区不同形制墓葬及其数量分布表 |
附表 5-1.秦汉西南横穴汉室墓表 |
附表 5-2.秦汉西南崖墓表 |
附表 5-3.秦汉西南竖穴墓表 |
附表 5-4.秦汉西南石棺墓表 |
附表 5-5.秦汉西南大石墓表 |
附表5 资料来源 |
附表 6.汉代画像石棺表 |
附表6资料来源 |
附表 7.秦汉西南墓葬俑中的服饰 |
附表 8. 《汉书·地理志》都尉治地及其地望表 |
附表 9. 秦汉西南封泥所见长、丞、尉表 |
附表 10.秦汉道的分布地望 |
附表 11. 《后汉书?郡国志》都尉治地及其地望表 |
附图 |
附图 1.秦汉西南交通国道示意图 |
附图 2. 封泥所见秦汉西南县令、丞、邑长、尉分布 |
附图 3. 战国秦汉西南石棺墓、大石墓分布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省部级学术奖励 |
主要科研成果 |
(6)元明清时期入迁云南的外来少数民族移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资料来源、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 |
第一章 云南外来移民的历史源流 |
第一节 云南的自然地理环境及远古居民 |
一、云南的自然地理环境 |
二、云南的远古居民 |
第二节 入迁云南的汉族移民 |
一、汉晋时期 |
二、南诏大理国时期 |
第三节 入迁云南的外来少数民族移民 |
一、氐羌系民族 |
二、百越系民族 |
三、濮系民族 |
四、蜀人南迁与楚人入滇 |
第二章 元明清时期云南外来少数民族移民的入迁 |
第一节 元初的云南社会及元明清时期云南的设治 |
一、元初云南的民族分布及社会经济概况 |
二、元明清中央政府对云南的统治与经营 |
第二节 北方少数民族移民的入迁 |
一、蒙古人 |
二、回回 |
三、契丹 |
四、西番 |
五、满洲 |
第三节 南方少数民族移民的入迁 |
一、苗人 |
二、瑶人 |
三、侬人、仲家、水户等 |
第三章 元明清时期入迁云南的外来少数民族移民与汉族移民的比较 |
第一节 少数民族移民的动因、类型和特点 |
一、动因 |
二、类型和特点 |
第二节 汉族移民 |
一、移民过程 |
二、汉族移民入迁的动因、类型和特点 |
第三节 入迁云南外来少数民族移民与汉族移民的比较 |
第四章 少数民族移民与云南民族的分布格局 |
第一节 少数民族移民的分布 |
一、元代 |
二、明代 |
三、清代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移民的分布特点 |
一、自然地理分布广泛 |
二、大杂居、小聚居并存 |
三、跨境民族较多 |
第三节 云南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 |
第五章 少数民族移民对云南的影响 |
第一节 少数民族移民与云南的民族关系 |
一、少数民族移民与民族关系的基本类型 |
二、少数民族移民与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移民与云南的民族经济发展 |
一、入迁云南少数民族移民原有经济状况 |
二、农牧业的重视 |
三、工商业的发展壮大 |
第三节 少数民族移民与云南民族文化发展 |
一、思想文化上的影响 |
二、大杂居小聚居状态下各族社会习俗的嬗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越文化中心地的民族变迁与人口发展(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轮替与整合:民族的历史变迁 |
二、人口的增长与波动 |
(9)绍兴地区汉族体质人类学与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体质人类学概述及研究概况 |
1.2 人类群体遗传学概述及研究概况 |
1.3 未来发展趋势--分子遗传学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体质人类学项目调查 |
2.1.2 人类群体遗传学项目调查 |
2.1.3 测量仪器和质量控制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分析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体质人类学项目 |
3.1.1 绍兴汉族成人观察项目研究 |
3.1.2 绍兴汉族成人头面部、体部测量项目研究 |
3.1.3 绍兴汉族成人围度研究 |
3.1.4 绍兴汉族成人皮褶厚度研究 |
3.1.5 绍兴汉族成人体型研究 |
3.1.6 绍兴汉族与我国其他族群体质特征的比较 |
3.2 人类群体遗传学项目研究 |
3.2.1 绍兴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研究 |
3.2.2 绍兴汉族 7 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研究 |
3.2.3 绍兴汉族9项头面部遗传学指标研究 |
3.2.4 绍兴汉族4项手足遗传学指标研究 |
4 研究结论与讨论分析 |
4.1 绍兴汉族体质人类学项目 |
4.2 绍兴汉族人类群体遗传学项目 |
4.3 影响绍兴汉族体质特征与遗传学特征的主要因素 |
4.3.1 遗传因素 |
4.3.2 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
4.3.3 自然环境和饮食习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四、百越遗传结构的一元二分迹象(论文参考文献)
- [1]文明与互鉴:“糯稻文化圈”及其变迁管窥[J]. 杨筑慧.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D]. 王晓南.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3]主客体双重基因响应与壮族文化传承的微观实践[J]. 杨丽萍. 广西民族研究, 2018(01)
- [4]战国秦汉西南族群演进的空间格局与地理观念[D]. 孙俊. 云南师范大学, 2016(12)
- [5]故纸堆与双螺旋的结合:分子人类学应用于历史研究的方法与前景[J]. 陈文婷. 学术月刊, 2016(02)
- [6]元明清时期入迁云南的外来少数民族移民研究[D]. 李和. 云南大学, 2015(08)
- [7]於越族源问题考论[J]. 陈民镇,叶岗. 民族史研究, 2013(00)
- [8]越文化中心地的民族变迁与人口发展(上)[J]. 叶岗,陈民镇.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5(02)
- [9]绍兴地区汉族体质人类学与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D]. 张瑜珂.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02)
- [10]古越遗歌:从吴越神歌到岭南歌仙刘三姐(妹)的传说——读顾希佳先生《祭坛古歌与中国文化》有感[J]. 刘付靖,张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