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旅游溶洞与可持续性发展——以浙江瑶琳仙境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吴成晨[1](2019)在《生态文明视域下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 ——以安徽石台县奇峰村为例》文中提出我国传统村落承载农耕文明发展的漫漫长史,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大小小很多传统村落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村落甚至濒临消亡的困境。目前我国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话题讨论非常热烈。因此,对传统村落的研究不仅具有研究性和重要性,而且有普遍指导价值。本文首先在对国内外传统村落文献研究基础上,概述国内外传统村落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成果现状,总结出目前国内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缺乏经验。其次,本文介绍传统村落自然生态、生态文化、生态教育、生态经济四方面现实价值,更为宝贵的是传统村落的生态建筑理念的构成为城市建筑发展提供借鉴意义;优秀村落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可以激发文化的内生力;悠久的村落精神与教育价值不可估量,是社会得以稳定发展的核心所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造就传统村落独一无二的经济价值。另外,本文从生态文明视域出发,提出四个生态观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的内容。即应立足“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观,保护传统村落的自然风貌;立足“舒适宜居”的生态民居观,保护传统民居的生命力;立足“融合发展”的生态民俗观,保护传统村落的民俗遗存;立足“敬天爱人”的生态文化观,保护传统村落的优良文化基因。同时,阐述当前传统村落保护的两大基本模式,即按地点保护模式和按开放程度保护模式。再次,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数据整理得出目前我国传统村落存在数量锐减、格局风貌破坏严重、生态环境破坏以及民俗技艺的流失问题,同时深度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总结得出五点原因,即急功近利追求经济导致建设性破坏、法律设施及管理不完善、人们保护意识不强并存在偏差、资金短缺以及有机整体性思维缺乏。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政府层面、资金链、公民意识、法律法规四个角度提出基本保护的建议与措施。最后,以案例的形式分析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仙寓镇奇峰村的村落保护的经验做法得到启示作用。
杜靓[2](2019)在《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机制研究及评价 ——以浙江桐庐县为例》文中指出乡村旅游的发展已被纳入国家促进“三农”发展的大战略,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开发与决策的主体大多由政府和外来企业担任,而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的参与主体——乡村社区居民却没有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圈层中,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乡村环境破坏、文化流失、利益纠纷等问题,影响社区和谐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充分的社区参与能从根本上保障乡村社区居民权益,改善乡村经济状况,提高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科学的分析评判,建立合理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长效机制十分重要。在学术界对于乡村旅游的社区的研究大多是定性的,定性研究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因素的介入,缺乏客观性与准确性,因此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角度,本文利用文献演绎、案例研究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现状瓶颈。在分析总结大量的文献资料后选取了主要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主导模式三种:农户/社区主导型、公司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其中包含细分模式七种。后在此基础上总结,根据模式总结社区参与四大机制:分享机制、发展机制、保护机制、监督机制。定量研究角度,本文通过在桐庐县的田野调查和德尔斐法,结合定性研究所得发展机制,利用层次分析法建构乡村旅游社区发展评价体系,参与度的目标层下包含4个一级指标下18个二级指标,从分享参与、发展参与、保护参与、监督参与四个维度全面评价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度。通过问卷调研对桐庐县乡村旅游参与现状进行评价,得出桐庐县目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总分75.736,参与度为中度偏上。在分享参与层面发展较为成熟,以经济动力引领乡村旅游发展全局,在发展参与层面表现尚可,在保护参与和监督参与层面仍待提高。最后,本文以桐庐县芦茨村为例,将理论研究的结果用于桐庐县芦茨村的规划及机制设计中,为芦茨村设计整体规划布局及运营机制。本文主要研究成果有:基于前人研究经验对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的完善,结合参与机制构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度评价体系,帮助各地对社区参与度进行科学的定量评价;对桐庐县的社区参与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并为芦茨村设计针对性的乡村参与机制,希望在我国其他乡村旅游对社区参与模式选择的过程中提供参考价值。
贾敏,罗时琴,吴克华[3](2019)在《喀斯特洞穴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探析》文中提出生态安全是影响喀斯特洞穴景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洞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许多喀斯特洞穴景区都面临生态安全问题。本文以贵州七个喀斯特洞穴旅游景区调查为例,根据喀斯特洞穴景区外部生态环境破坏、景区生态安全建设配套不齐全、管理者生态安全意识薄弱、生态安全保障管理机制不健全、喀斯特洞穴内部环境变化、沉积景观退化等环境问题,从自然、社会、人文和管理四个方面全面分析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发展意见和建议,以期促进喀斯特洞穴景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叶陈菲[4](2019)在《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入口景观设计研究 ——以杭州市建德灵栖景区为例》文中指出风景名胜区的入口空间作为整个风景名胜区的开端,受到景区管理者和相关人士的关注。目前,许多风景名胜区的入口空间出现了功能缺失,与景区形象地不符等问题。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因其独特的景观资源成为旅游热门的地方,因此,其景区入口的建设也成了当下不可忽视的课题。本文针对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入口景观设计进行研究,研究进程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阶段,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对喀斯特地貌和风景名胜区入口建设有了整体的认识,并对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的特征和建设进行阐述,分析了风景名胜区入口的空间属性、构成要素和构建目标,从游客使用行为和心理特征角度,对景区入口建设提出建议。第二阶段,通过对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入口案例的研究,并对笔者所在地周边的景区进行实地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得出了景区入口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指出现在存在的问题。第三阶段,将理论用于建德灵栖洞入口景观的设计实践,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研,从整体空间布局和具体景观要素方面入手,有效地改善了现存在的林相造景、水生态和空间组织方面的问题,提升了灵栖景区入口景观形象,恢复灵栖景区活力,突出了灵栖景区的特色。文章通过研究论证,总结出对研究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入口的设计理论,为相关的研究和实际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孙晓蓓[5](2018)在《中国A级旅游洞穴景区与网络关注度的空间错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洞穴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旅游洞穴景区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360多个旅游洞穴景区,其中A级旅游洞穴景区有180个,年接待游客量数千万人次,直接收入数十亿元,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旅游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旅游洞穴景区无论是景区建设水平、旅游知名度以及游客量上,与其他类型景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摸清我国A级旅游洞穴景区发展情况如何,空间上分布有何特征,促进旅游洞穴景区的发展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利用互联网查询旅游信息、制定旅游路线,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分享旅游体验、旅游过程等,互联网已经成为辅助游客进行旅游行为决策的工具。网络关注度研究可以将游客对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和服务等的态度和认知状态进行表达。关注度研究不区分参与者是否真正完成、体验了整个旅游过程,可以挖掘出潜在的旅游市场或者开发未触及的旅游区域。因此,对我国A级旅游洞穴景区与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的同步与错位关系研究,可从新的视角为洞穴旅游的开发、管理和宣传营销、政策的制定等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以中国大陆180家A级旅游洞穴景区为研究对象,以海量的微博大数据为数据来源,采用标准差椭圆与重心分析、核密度分析、二维组合矩阵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从不同空间尺度对我国A级旅游洞穴景区优势度和网络关注度的空间特征和空间错位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中国A级旅游洞穴景区在“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分布广泛,从东北、华北到华东、中南、东南、西南地区都有分布。同时A级旅游洞穴景区分布不均匀,呈明显的集群分布态势,高级别景区主要集中于中国南方,即秦岭以南、云南昆明以东的广大地区,小范围成群、成块或斑点地密集分布。在空间上大致形成了“五条优势景区集聚带,三个一级优势中心,五个二级优势中心”的分布格局。不同省区之间旅游洞穴景区优势度存在较大差异,广西、湖北优势明显,1020优势度区间的省份最多,海南、新疆优势度极低,东北和西北地区没有旅游洞穴景区分布。(2)中国A级旅游洞穴景区网络关注度最高的是长三角地区,而广大的西北部为低关注区域。总体来说,在空间上形成了“三条高关注带,两个一级关注度中心,八个二级关注度中心”的空间格局。我国各省洞穴旅游的网络关注程度差异较大,第一名广西的网络关注度约是第二名湖南的1.6倍,最低的海南仅有广西的1.26%,关注度水平处于10002000范围内的省份最多。(3)从全国尺度,我国A级旅游洞穴景区整体上空间错位程度不大,网络关注度在空间上的分布比景区优势度向西南方向偏移。A级旅游洞穴景区优势度重心为东经112°17′51″,北纬30°7′22″;网络关注度重心为东经112°11′57",北纬30°3′49";几何重心为东经112°24′10",北纬30°35′13",三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错位,且纬度上的错位更为明显。A级旅游洞穴景区的景区优势度重心和网络关注度重心与几何重心相比,均偏向西南部;网络关注度重心则比景区优势度重心更偏向西南方向。A级旅游洞穴景区优势度标准差椭圆与网络关注度标准差椭圆具有一定的空间耦合特征,两者长半轴均大于短半轴,同时又并非完全重合,空间上仍存在错位。(4)从省级尺度,根据景区优势度-网络关注度的空间错位矩阵,将24个省级行政区分为5种类型:一是同步-双高区,即网络关注度和景区优势度一致,且两者均处于较高水平的地区,主要有广西、湖南、安徽、贵州、江西5个省区;二是同步-双低区,网络关注度和景区优势度一致,且两者都处于较低水平的地区,主要有河北、辽宁、重庆、北京、新疆、海南6个省区;三是同步-中间区,网络关注度和景区优势度一致,且两者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地区,主要有四川、云南、福建、河南4个省区;四是错位-正向偏离区,网络关注度和景区优势度存在错位,网络关注度水平高于景区优势度水平的地区,主要有陕西、浙江、吉林、甘肃4个省区;五是错位-反向偏离区,指网络关注度和景区优势度存在错位,网络关注度水平低于景区优势度水平,主要有湖北、广东、山东、山西、江苏5个省区。(5)从景区尺度,我国A级旅游洞穴景区优势度与网络关注度有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错位现象。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中,大部分A级旅游洞穴景区分布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中,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景区位于第二象限和第四象限。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结果,利用简化的二维组合矩阵,将180个A级旅游洞穴景区划分为4种类型:高优势-高关注景区,包括连州地下河、太极洞、腾龙洞等61家景区;低优势-高关注景区,包括怀阳古洞、青龙洞、望天洞等34家景区;高优势-低关注景区,包括古佛洞天、玉龙洞、云霞洞等24家景区;低优势-低关注景区,包括长城溶洞、神仙洞、白云古洞群等61家景区。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今后旅游洞穴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可注意以下几点:(1)进一步优化旅游洞穴景区开发的空间格局。充分利用初具规模的优势景区集聚带和高关注带,整合区域洞穴旅游资源,打开洞穴旅游市场,形成合理的洞穴旅游开发格局。(2)实行洞穴旅游的区域合作和差异化发展。重点建设双高类型的区域和景区;有选择地深入开发高优势度-低关注度类型的地区和景区;慎重开发双低类型的地区和景区。(3)强化旅游洞穴景区的宣传营销。积极利用互联网传播平台,尤其是微博、微信、空间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营销,培育新的关注度中心。(4)与旅游洞穴景区的周边资源整合发展。联合周边其他类型景区,通过资源组合和互补,实现合作共赢。
蒙歆媛[6](2016)在《我国洞穴旅游从业者安全认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安全是洞穴旅游的生命线,是洞穴旅游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和保障。纵观国内外大多数洞穴旅游安全事故,多起因于旅游从业者和游客自身安全认知欠缺和旅游风险防范能力匮乏。为提升洞穴旅游安全管理水平,减少洞穴旅游安全事故,应提高游客、旅游从业者、洞穴旅游管理者、相关管理部门等的安全防范意识。因此,洞穴旅游安全认知研究十分必要。由于洞穴旅游从业者直接面对游客,是洞穴旅游安全事故的“第一道防火墙”;在发生洞穴旅游安全事故时,他们又是第一时间的施救者;他们长时间在洞穴内工作,遭遇安全事故的概率也要高于游客。因此,从洞穴旅游从业者的角度对洞穴旅游安全认知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已开放的旅游洞穴中遴选出17个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地调查、委托调查等方式对洞穴旅游从业者的旅游安全认知展开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认知及其差异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洞穴旅游从业者的总体安全认知度较高。落石击打、触电和罹患疾病成为洞穴旅游从业者最担心的三大安全威胁;大多数洞穴旅游安全事故多起因于旅游从业者和旅游者自身安全认知的欠缺;洞穴旅游从业者对洞内生物传染疾病、洞内氡、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洞内灯光照明刺眼等方面的关注较低。(2)我国洞穴旅游从业者安全管理认知存在一定差异。绝大多数都参加过旅游安全培训,但对犯罪防范方面的培训较忽视;旅游洞穴拥有的安全设施中,对报警求救电话、紧急避难场所等较为忽视;我国旅游洞穴重视安保和安全管理工作。(3)不同属性的洞穴旅游从业者安全认知度存在一定差异。男性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认知度高于女性,但差异不显着;中青年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认知度最高,中老年从业者和青年从业者安全认知度较低,但差异不显着;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安全认知度越高,且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岗位性质导致其安全认知度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着;工作时长510年的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认知度最高,但差异不显着;每周进洞天数对洞穴旅游从业者安全认知度具有显着影响,但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遇见或处理过安全事故的洞穴旅游从业者安全认知度要高于未遇见或处理过的从业者,但差异不显着;接受过安全培训的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认知度显着高于未接受过安全培训者,接受安全培训的次数越多,其安全认知度越高。(4)不同洞穴的旅游从业者的安全认知度存在显着差异。旅游从业者安全认知度排名前三的洞穴是山东地下大峡谷、贵州双河洞、重庆芙蓉洞,广西七星岩、湖北腾龙洞、福建玉华洞则排名后三位;北方洞穴旅游从业者安全认知度显着高于南方,东部地区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认知度显着高于中部和西部;开放年份越晚的洞穴的旅游从业者的安全认知度显着高于开放年份早的洞穴。(5)基于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认知,可采取如下措施提高洞穴旅游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对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提升洞穴旅游景区(点)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强执行力度;建立健全洞穴旅游安全控制、预警和救援制度,切实保障旅游。
李溪[7](2015)在《我国旅游洞穴的统计分析》文中提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芦笛岩、七星岩、都乐岩等一批旅游洞穴的兴起,洞穴旅游越来越成为地区形象营销、带动经济发展的新手段。在此后的30多年中,国内旅游洞穴景区出现过“建设狂潮”,又很快遭遇“倒闭狂潮”。在2006年召开的第12届风景溶洞研讨会上,公布我国己开放的旅游洞穴总数达到400个,有些己经被开发成着名的旅游景区。然而,从2006年到现在已有8年,很多地方的旅游洞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旅游洞穴的实际数量大大高于2006年的数据。为此,亟需通过扎实的调查统计,弄清我国旅游洞穴的基础数据,为其科学研究和健康发展提供指导。本研究以我国岩溶洞穴数据库、中国各省市旅游景区名录、同程旗下网站旅交汇(www.17u.net)和欣欣旅游网(www.cncn.com)下属的洞穴旅游专栏、旅游互联网(www.nettvl.com)的门票价格专栏,以及其他相关网站、报刊等作为统计对象,共获得我国大陆旅游洞穴景点743个。通过对这些景点的地点、开发时间、开放年份、质量等级、开发主题、官方网站、门票价格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我国旅游洞穴具有如下特征:(1)目前,我国旅游洞穴景点的总数为743个:除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和上海市以外,在其余29个省级行政区均有分布。我国拥有旅游洞穴景区370个,上海市、天津市、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洞穴景区。人均资源占有率方面与旅游洞穴景区分布数量保持明显的一致性,而规模度则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情况。(2)就质量等级而言,我国现有A级旅游洞穴景区172家,从5A级到1A级质量等级呈现明显的“纺锤型结构”;以旅游洞穴景区作为世界自然遗产核心组成部分的有2处,以旅游洞穴景区作为世界地质公园核心组成部分的有4处,以旅游洞穴景区作为国家地质公园核心组成部分的有22处,以旅游洞穴景区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组成部分的有25处。(3)就时间特征而言,在近40年的时间里,我国旅游洞穴景区正式对外开放的数量上呈平稳上升趋势,其中,比重最大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以及2003-2008年,三者合计占据了44.79%;旅游洞穴景区的年际集中指数y=0.0149,表明我国正式对外开放的旅游洞穴景区的年际差异性较小,总体上较为分散。(4)就空间特征而言,我国省际间旅游洞穴景点空间上表现为凝聚的态势,最邻近点指数R为0.49,泰森多边形面积变异系数CV为434.09%;在七大区域间,我国旅游洞穴景点的基尼系数Gini为0.857,分布均匀度C为0.143,不平衡指数S为0.45,表明我国旅游洞穴景区点在七大地理区域中呈集中分布态势,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5)我国旅游洞穴景区的开发主题,可归纳为地质观光型、历史宗教型、科普教育型、军事主题型、医疗保健型、地下漂流型、其他主题创意型等。(6)就门票价格而言,4A级旅游洞穴景区门票定价偏高,而5A级旅游洞穴景区的门票价格相对比较合理;与其他景区横向比较,旅游洞穴景区的门票价格要高于普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从地域上讲,东北地区旅游洞穴景区的门票价格最高(127.5元),中部最低(83.5元),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分别为92.6元和90.1元。(7)我国旅游洞穴景区的官方网站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尤以浙江省最多,其次是广东省、安徽省、广西省;网站建设还存在美观性不够、服务功能不够完善、虚拟旅游作用不明显等问题。
翁子凡[8](2015)在《基于游客感知的芙蓉洞灯光照明系统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洞穴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的喜爱。位于重庆武隆的芙蓉洞,洞体庞大,洞穴沉积物丰富,不但征服了各国洞穴专家,更受到众多游客青睐。但由于洞穴内幽深黑暗,沉积物景观需要灯光才能得到展示,因此灯光成为景观的灵魂。现有芙蓉洞的灯光照明系统许多光源、灯具、电路出现了老化破损,一些照明方式和用光手法单一,并且大多数光源均为第一代和第二代光源,发出大量的光和热,改变洞穴内温度、环境,造成大量灯光植物的生长,使原本晶莹剔透、洁白无暇的景观失去光泽。另一方面,游客旅游体验和经历日益增多,他们会对洞穴灯光照明有更高的要求。芙蓉洞现有灯光照明系统越来越不能够满足游客日益提高的需求,所以芙蓉洞的灯光优化已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首先对芙蓉洞内灯光照明现状进行调研,初步总结出芙蓉洞内灯光照明的优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通过查询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构建“游客对芙蓉洞灯光照明系统的重要性与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处理所得数据;在此基础上使用IPA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方法对各区间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对芙蓉洞现状的调研情况和IPA分析矩阵提出优化芙蓉洞灯光照明系统的建议。通过研究,获得以下结论:(1)芙蓉洞现有灯光照明系统有许多优点,如溶洞中照明控制系统是先进的PLC控制系统;部分电缆电线用水泥覆盖,避免造成视觉污染;灯具隐藏较好;一些重要的景点都安装有两套照明系统;部分景点的布光能营造出特定的意境。但是,现有照明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光源类型落后,对洞穴环境和景观造成破坏;照明设备落后,管理维护不够及时;芙蓉洞内灯光较少,整体偏暗,照度不足;照明设备的隐蔽性较差;以泛光照明为主,照明方式单一;洞穴灯光布置缺乏整体性;路灯安装的间距不统一等。(2)通过IPA分析,游客对芙蓉洞灯光照明的重要性和满意度的结果如下:“灯光不会让您感到刺眼”、“灯光能体现出洞体空间的宽阔与高大”、“灯光能塑造出景观的立体感”等3个指标位于维持区,在未来可保持现状;“灯光能引导您辨识方向”、“游道照明能让您发现障碍物”、“危险地段有警示照明”、“洞穴内照明能让您感到安全”、“洞穴内使用彩色灯光照明”等5个指标位于优势区,它们是游客认为重要的因素,也是游客游览感到非常满意的,今后应继续保持优势;“洞穴内使用浅色或自然色灯光照明”、“洞穴动态灯光的应用”、“灯光能让您看清景观的真实面目”、“灯光能展现景观的质感”、“灯光能营造出鲜明的主题”、“灯具材质、颜色、造型与环境协调”、“电缆电线与环境协调”等7个指标位于机会区,它们是游客认为不重要的因素,并在实际中表现也很差,未来应当降低优先权;“洞穴灯光的明暗程度”、“灯光能烘托出景观的气势”、“灯光能营造出有感染力的氛围”等3个指标位于改进区,它们是游客认为重要的因素,但在实际中的表现不令人满意,是今后改进和努力的方向。(3)芙蓉洞灯光照明系统可从四个方面来优化:第一,提高芙蓉洞灯光系统的安全性,包括继续做好灯光照明的安全保障、排除照明设计的安全隐患,提高灯具的防护等级和提高照明供电等级等三项内容。第二,加强芙蓉洞灯光系统的主题性。第三,注重芙蓉洞灯光系统的生态性,包括采用LED光源和充分发挥照明控制系统功能两项内容。第四,增强芙蓉洞灯光系统的景观性,包括确定不同类型景观的照度水平、灯光色彩多元化、灯具与电线隐形化、丰富洞穴照明方式和采取多种用光方式等五项内容。
翁子凡,杨晓霞,向旭,石定芳[9](2014)在《喀斯特洞穴灯光照明系统研究述评与展望》文中指出灯光照明是开展洞穴旅游的必备条件,是喀斯特洞穴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万方数据、CNKI、Springer Link、Elsevier SDOL、EBSCO、Google Scholar、Google、超星学术发现系统等8个国内外数据库和搜索工具进行检索,结合纸质文献,最后获得有关洞穴灯光照明系统的研究文献56篇(部)。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洞穴灯光照明的起源与发展、洞穴照明光源的类型及选择、洞穴照明灯具的选择与安装、洞穴灯光照明系统的设计、洞穴灯光的操控系统、洞穴灯光照明系统的安全控制、洞穴灯光照明等7个方面。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历史较长、研究方法多样,但研究成果数量有限,研究的视角较为微观,研究成果的普适性较弱。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研究的系统性、多学科的融合性、研究的针对性、洞穴灯光照明系统技术标准的制订、新材料与新技术在洞穴照明中的应用、洞穴灯光照明系统的经济性、洞穴照明光源的比较研究等。
黄一成[10](2013)在《杭州市“三江两岸”滨水绿道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杭州“三江两岸”(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及其沿线两岸)作为杭州旅游西进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其沿岸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然而其生态环境也正遭受着威胁,如何利用和保护“三江两岸”的优势资源与良好生态环境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缘起。本文从滨水绿道的角度出发,对杭州“三江两岸”现状进行了必要的研究,并提出构建滨水型绿道的整体保护构想。本文首先以河流景观生态学理论、遗产廊道理论、游憩学基本理论为理论支持,阐述了滨水绿道的结构、规划设计要素、规划层次及规模,探讨了滨水绿道规划流程;提出滨水绿道规划设计的绿廊系统、交通与游径系统、游憩系统、设施系统以及历史人文系统五大要素系统。在对相关理论做了归纳总结后,对国内外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案例进行了必要的归纳总结,以期实际指导“三江两岸”滨水绿道的构建。在对滨水绿道基本理论与相关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杭州“三江两岸”滨水绿道构建进行了实例论证。在对其沿线两岸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基础上,对滨水型绿道的整体格局构建进行探讨,主要包括构建目标与原则、绿道空间格局构建与构建要素的布局要点。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通过构建滨水型绿道,对杭州“三江两岸”进行系统的保护与开发,为城乡居民提供绿色休憩空间。其理论与研究方法对于其他相关线性水系廊道构建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旅游溶洞与可持续性发展——以浙江瑶琳仙境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溶洞与可持续性发展——以浙江瑶琳仙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文明视域下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 ——以安徽石台县奇峰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传统村落研究的意义 |
(一)传统村落的保护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理念 |
(二)传统村落的保护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
(三)传统村落的保护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素养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传统村落保护的现实价值和理论基础 |
一、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实价值 |
(一)自然生态价值 |
(二)生态文化价值 |
(三)生态教育价值 |
(四)生态经济价值 |
二、生态文明理论 |
三、传统村落保护思想 |
第二章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内容及模式 |
一、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内容 |
(一)传统村落的自然风貌 |
(二)传统民居的生命力 |
(三)传统村落的民俗遗存 |
(四)传统村落的优良文化 |
二、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模式 |
(一)按地点保护 |
(二)按开放程度保护 |
第三章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 |
(一)传统村落数量锐减 |
(二)村落格局与村落风貌破坏严重 |
(三)村落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
(四)村落民俗、文化流失 |
二、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急功近利追求经济导致建设性破坏 |
(二)法律建设及管理体制不完善 |
(三)保护意识不强且存在偏差 |
(四)资金短缺 |
(五)有机整体性思维缺乏 |
第四章 加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措施 |
一、政府建立多中心的村落参与机制 |
(一)建立专门的村落管理机构 |
(二)完善村民参与机制 |
(三)建立村落利益协同机制 |
二、建立多渠道资金投入制度 |
(一)加大政府投资,改变资金管理模式 |
(二)设立保护专项资金,设立长效保护机制 |
(三)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引进市场机制 |
三、加强公民生态意识建设 |
(一)培养村民生态意识 |
(二)增强村落文化自信 |
(三)转变村落旅游保护理念 |
(四)加强生态文化教育 |
四、完善传统村落的法律制度 |
(一)制定传统村落保护法 |
(二)当地政府加强地方立法 |
第五章 案例:安徽石台奇峰村村落保护 |
一、奇峰村基本概况 |
(一)奇峰村的资源状况 |
(二)村落内重要遗存 |
二、奇峰村传统村落保护的问题及启示 |
(一)奇峰村村落保护的休闲发展模式 |
(二)奇峰村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 |
(三)奇峰村休闲发展模式的启示 |
结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2)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机制研究及评价 ——以浙江桐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论文选题背景 |
二、论文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论文框架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突破 |
一、本文创新点 |
二、研究突破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乡村旅游 |
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
三、社区参与 |
第二节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相关理论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社区一体化理论 |
第三章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及机制 |
第一节 乡村旅游的基本现状 |
一、乡村旅游的特征 |
二、乡村旅游的类型 |
三、乡村旅游的运作模式 |
第二节 国内外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 |
一、英国南澎布鲁克:“非政府组织+居民+合作伙伴+社区管委会”模式 |
二、南非洛克泰尔湾:社区主导的基金会分红模式 |
三、泰国北碧府:公司主导型 |
四、北京市金叵罗村:乡村精英领导模式 |
五、云南省哈玛谷:社区主导参与模式 |
第三节 我国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总结 |
一、农户/社区主导型 |
二、公司主导型 |
三、政府主导型 |
第四节 我国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提炼 |
一、分享机制 |
二、发展机制 |
三、保护机制 |
四、监督机制 |
五、机制模型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桐庐县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及评价 |
第一节 桐庐县乡村旅游现状 |
一、地理条件 |
二、旅游现状 |
三、旅游资源 |
四、SWOT分析 |
一、优势分析 |
二、劣势分析 |
三、机遇分析 |
四、威胁分析 |
第二节 桐庐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现状 |
一、“政府+农户”模式 |
二、“政府+企业”模式 |
三、“政府+公司+农户”模式 |
四、“政府+公司+社区+农户”的模式 |
第三节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评价体系构建 |
一、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原理 |
二、体系构建 |
三、指标权重 |
四、乡村旅游社区参与评价体系 |
第四节 桐庐县乡村旅游社区参与评价 |
一、数据采集 |
二、得分情况 |
三、桐庐乡村旅游参与度分析 |
第五节 桐庐县社区参与优化 |
一、参与主体优化 |
二、参与模式优化 |
三、参与机制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桐庐县芦茨村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策略研究 |
第一节 芦茨村现状研究 |
一、地理资源 |
二、产业经济 |
三、人文艺术 |
四、社区参与 |
第二节 芦茨村整体规划策略 |
一、目标定位 |
二、产业布局 |
三、文化艺术 |
第三节 芦茨村社区参与机制设计 |
一、分享机制 |
二、发展机制 |
三、保护机制 |
四、监督机制 |
第四节 发展预期 |
一、发展规划 |
二、发展预期 |
第五节 实践反馈 |
一、方案决策 |
二、方案调整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成果 |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专业能力展示 |
致谢 |
(4)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入口景观设计研究 ——以杭州市建德灵栖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相关概念、内容及方法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研究的方法 |
1.4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风景名胜区入口空间属性与功能 |
2.2.1 风景名胜区入口空间属性 |
2.2.2 风景名胜区入口空间构成 |
2.2.3 风景名胜区入口空间基本功能 |
2.3 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景观特征 |
2.3.1 景观资源的独特性 |
2.3.2 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
2.3.3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
2.4 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游客心理特征 |
2.4.1 游客主要使用行为 |
2.4.2 游客心理行为特征 |
3 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入口设计案例研究 |
3.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3.1.1 研究方法 |
3.1.2 调查内容 |
3.2 案例分析 |
3.2.1 桂林七星景区 |
3.2.2 桐庐瑶琳仙境 |
3.2.3 金华双龙景区 |
3.3 研究结果分析 |
3.4 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现状问题 |
3.4.1 景观特色不突出 |
3.4.2 空间结构待优化 |
3.4.3 设施设备待完善 |
4 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入口设计方法研究 |
4.1 理论基础 |
4.1.1 系统理论 |
4.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1.3 景观美学理论 |
4.2 设计原则 |
4.2.1 整体性 |
4.2.2 功能性 |
4.2.3 特色性 |
4.3 设计方法 |
4.3.1 空间布局 |
4.3.2 形象塑造 |
4.3.3 交通组织 |
4.3.4 服务管理 |
4.3.5 植物景观 |
4.3.6 水体设计 |
5 实例研究——建德灵栖景区入口景观设计 |
5.1 建德灵栖洞景区概况 |
5.2 建德灵栖洞现状调查分析 |
5.2.1 入口空间布局 |
5.2.2 入口景观要素 |
5.2.3 游客组成与入口空间使用满意度调查 |
5.2.4 小结 |
5.3 灵栖洞入口景观整体设计 |
5.3.1 突出“溶洞”景观特色,确立“仙境”主题 |
5.3.2 优化入口空间,合理分区 |
5.4 灵栖洞入口景观要素设计 |
5.4.1 水系优化 |
5.4.2 边坡防护 |
5.4.3 建筑庭院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清单 |
附录一: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相关图纸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中国A级旅游洞穴景区与网络关注度的空间错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旅游洞穴研究进展 |
1.2.2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
1.2.3 旅游空间错位研究进展 |
1.2.4 旅游网络关注度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旅游洞穴景区 |
2.1.2 旅游网络关注度 |
2.1.3 旅游空间错位 |
2.2 基础理论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核心-边缘理论 |
2.2.3 点-轴理论 |
2.2.4 空间错位理论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方法 |
3.1.1 标准差椭圆与重心分析 |
3.1.2 核密度估计 |
3.1.3 二维组合矩阵分析 |
3.1.4 空间自相关分析 |
3.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采集 |
3.2.3 数据预处理 |
第4章 中国A级旅游洞穴景区与网络关注度的空间分布 |
4.1 中国A级旅游洞穴景区概况 |
4.2 中国A级旅游洞穴景区的空间分布 |
4.2.1 A级旅游洞穴景区发展水平的测定 |
4.2.2 A级旅游洞穴景区的总体分布 |
4.2.3 A级旅游洞穴景区的省际分布 |
4.3 中国A级旅游洞穴景区网络关注度的空间分布 |
4.3.1 A级旅游洞穴景区网络关注程度的测定 |
4.3.2 A级旅游洞穴景区网络关注度的总体分布 |
4.3.3 A级旅游洞穴景区网络关注度的省际分布 |
第5章 中国A级旅游洞穴景区与网络关注度的空间错位 |
5.1 全国尺度下A级旅游洞穴景区与网络关注度的空间错位 |
5.1.1 重心分析 |
5.1.2 标准差椭圆分析 |
5.2 省级尺度下A级旅游洞穴景区与网络关注度的空间错位 |
5.2.1 景区优势度和网络关注度等级划分 |
5.2.3 二维组合矩阵分析 |
5.3 景区尺度下A级旅游洞穴景区与网络关注度的空间错位 |
5.3.1 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2 二维组合矩阵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国A级旅游洞穴景区名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着)及科研成果 |
(6)我国洞穴旅游从业者安全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洞穴旅游安全研究综述 |
1.2.2 旅游安全认知研究综述 |
1.2.3 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洞穴 |
2.1.2 旅游洞穴 |
2.1.3 洞穴旅游 |
2.1.4 洞穴旅游从业者 |
2.1.5 洞穴旅游安全 |
2.1.6 旅游从业者安全认知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2 认知心理学理论 |
2.2.3 旅游安全理论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3.1 研究方法 |
3.1.1 灰色关联分析 |
3.1.2 方差分析 |
3.2 数据来源 |
3.2.1 问卷设计 |
3.2.2 样本选择 |
3.2.3 数据收集 |
3.3 数据处理 |
3.3.1 样本统计 |
3.3.2 信度检验 |
3.3.3 均值与标准值 |
3.3.4 无量纲化 |
3.3.5 关联系数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认知 |
4.1.1 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意识 |
4.1.2 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管理认知 |
4.2 洞穴旅游从业者安全认知度的差异分析 |
4.2.1 属性差异 |
4.2.2 洞际差异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建议 |
5.2.1 加强对洞穴旅游从业者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
5.2.2 提升洞穴旅游景区(点)的安全管理水平,增强执行力度 |
5.2.3 建立健全洞穴旅游安全控制、预警和救援制度,切实保障旅游安全 |
5.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洞穴旅游从业者安全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 2:均值及标准值 |
附录 3:无量纲化值 |
附录 4:关联系数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7)我国旅游洞穴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重难点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研究述评 |
第3章 资料来源与统计 |
3.1 统计原则 |
3.2 统计时段 |
3.3 统计对象 |
3.4 统计内容 |
3.5 统计过程 |
第4章 我国旅游洞穴的统计分析 |
4.1 总量分析 |
4.2 质量等级分析 |
4.3 时间特征分析 |
4.4 空间特征分析 |
4.5 开发主题分析 |
4.6 门票价格分析 |
4.7 网站建设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不足之处 |
5.1 结论 |
5.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课题一览表 |
(8)基于游客感知的芙蓉洞灯光照明系统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3.1 研究重点 |
1.3.2 研究难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实地调查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定量研究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喀斯特洞穴灯光照明研究现状 |
2.1.1 洞穴灯光照明的起源与发展 |
2.1.2 洞穴照明光源的类型及选择 |
2.1.3 洞穴照明灯具的选择与安装 |
2.1.4 洞穴灯光照明系统的设计 |
2.1.5 洞穴灯光的操控系统 |
2.1.6 洞穴灯光照明系统的安全控制 |
2.1.7 洞穴灯光照明 |
2.2 芙蓉洞研究现状 |
第3章 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
3.1 基本概念 |
3.1.1 旅游洞穴 |
3.1.2 照明系统 |
3.2 基础理论 |
3.2.1 旅游知觉理论 |
3.2.2 游客感知价值理论 |
3.2.3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
第4章 芙蓉洞灯光照明系统的现状 |
4.1 灯光照明系统的现状 |
4.1.1 照明供电方式 |
4.1.2 照明配电 |
4.1.3 照明控制 |
4.1.4 功能性照明系统 |
4.1.5 景观性照明系统 |
4.2 芙蓉洞灯光照明评价 |
4.2.1 主要优点 |
4.2.2 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游客对芙蓉洞灯光照明的感知分析 |
5.1 问卷设计 |
5.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5.3 数据分析 |
5.3.1 信度检验 |
5.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3 IPA分析 |
第6章 芙蓉洞灯光照明系统的优化对策 |
6.1 提高芙蓉洞灯光系统的安全性 |
6.1.1 继续做好灯光照明的安全保障,排除照明设计的安全隐患 |
6.1.2 提高灯具的防护等级 |
6.1.3 提高照明供电等级 |
6.2 加强芙蓉洞灯光系统的主题性 |
6.3 注重芙蓉洞灯光系统的生态性 |
6.3.1 采用LED光源 |
6.3.2 充分发挥照明控制系统的功能 |
6.4 增强芙蓉洞灯光系统的景观性 |
6.4.1 确定不同类型景观的照度水平 |
6.4.2 洞穴灯光色彩应多元化,融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
6.4.3 灯具与电线隐形化,减少对游客的视觉干扰 |
6.4.4 丰富洞穴照明方式 |
6.4.5 采取多种用光方式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10)杭州市“三江两岸”滨水绿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浙江省绿道建设 |
1.1.2 杭州“三江两岸”滨水绿道建设的契机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5 论文框架 |
2 滨水型绿道理论框架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滨水 |
2.1.2 滨水区 |
2.1.3 绿道 |
2.2 滨水型绿道概念内涵 |
2.2.1 思想起源 |
2.2.2 基本概念 |
2.2.3 基本类型 |
2.2.4 基本特征 |
2.2.5 基本功能 |
2.3 滨水型绿道结构与构成要素 |
2.3.1 滨水型绿道结构 |
2.3.2 滨水型绿道构成要素 |
2.4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4.2 河流廊道理论 |
2.4.3 遗产廊道理论 |
2.4.4 旅游及旅游美学理论 |
2.5 滨水型绿道构建方法 |
2.5.1 构建思路 |
2.5.2 空间格局构建原则 |
2.5.3 空间范围的划定 |
2.5.4 关键节点与要素的分析 |
2.5.5 滨水绿道选线 |
2.5.6 构成要素的规划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滨水型绿道国内外研究综述 |
3.1 国外研究动态与实践 |
3.1.1 研究动态 |
3.1.2 实例研究 |
3.1.3 小结 |
3.2 国内研究动态与实践 |
3.2.1 研究动态 |
3.2.2 实例研究 |
3.2.3 小结 |
3.3 本章小结 |
4 杭州市“三江两岸”滨水绿道现状研究 |
4.1 背景分析 |
4.1.1 浙江省绿道网建设推进 |
4.1.2 杭州旅游西进战略 |
4.2 “三江两岸”区域概况 |
4.2.1 自然条件 |
4.2.2 历史人文 |
4.3 “三江两岸”沿江现状调查分析 |
4.3.1 沿江用地现状分析 |
4.3.2 沿江资源现状分析 |
4.3.3 沿线关键节点分析 |
4.4 “三江两岸”沿线存在的问题 |
4.4.1 与城镇发展矛盾凸显 |
4.4.2 环境污染逐渐威胁自然风景资源 |
4.4.3 沿线村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 |
4.5 “三江两岸”滨水绿道建设的意义 |
4.5.1 利用和保护沿线资源 |
4.5.2 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
5 杭州市“三江两岸”滨水绿道构建 |
5.1 构建目标与原则 |
5.1.1 构建目标 |
5.1.2 构建原则 |
5.2 资源评价与选线 |
5.2.1 资源评价 |
5.2.2 选线的功能考量 |
5.3 绿道空间格局构建 |
5.4 构建要素规划设计策略 |
5.4.1 绿廊系统 |
5.4.2 游径系统 |
5.4.3 游憩系统 |
5.4.4 历史人文保护 |
5.4.5 绿道设施 |
6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旅游溶洞与可持续性发展——以浙江瑶琳仙境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文明视域下传统村落的保护研究 ——以安徽石台县奇峰村为例[D]. 吴成晨.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2]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机制研究及评价 ——以浙江桐庐县为例[D]. 杜靓.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3]喀斯特洞穴旅游景区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探析[J]. 贾敏,罗时琴,吴克华. 丝绸之路, 2019(01)
- [4]喀斯特地貌风景名胜区入口景观设计研究 ——以杭州市建德灵栖景区为例[D]. 叶陈菲.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6)
- [5]中国A级旅游洞穴景区与网络关注度的空间错位研究[D]. 孙晓蓓. 西南大学, 2018(01)
- [6]我国洞穴旅游从业者安全认知研究[D]. 蒙歆媛. 西南大学, 2016(02)
- [7]我国旅游洞穴的统计分析[D]. 李溪. 西南大学, 2015(12)
- [8]基于游客感知的芙蓉洞灯光照明系统的优化研究[D]. 翁子凡. 西南大学, 2015(01)
- [9]喀斯特洞穴灯光照明系统研究述评与展望[J]. 翁子凡,杨晓霞,向旭,石定芳. 中国岩溶, 2014(02)
- [10]杭州市“三江两岸”滨水绿道构建研究[D]. 黄一成. 浙江农林大学, 2013(04)
标签:芙蓉洞论文; 溶洞论文; 照明系统设计论文;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论文; 传统村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