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地“打黑除恶”得民心(论文文献综述)
仝其宪[1](2020)在《新时代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有效路径》文中指出扫黑除恶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政治性决策,必须予以全面贯彻落实。当前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和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然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仍然形势复杂,全面取得压倒性胜利依然需要努力,在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过程中必须在全国上下形成一盘棋,坚持"四个始终",即始终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政治保证、始终贯彻法律实施为法治保障、始终弘扬和谐文化为依归的有效路径,以不懈努力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引向深入。
张田佳[2](2020)在《恶势力犯罪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深入,黑恶势力犯罪已成为我国刑法现今打击的重点。“扫黑除恶”中的“黑”是指黑社会性质组织,“恶”是指恶势力犯罪。恶势力犯罪是一个非法定概念,源于司法需求,但却缺乏明确的立法依据。限制和防范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要及时有效地严惩恶势力犯罪。但由于研究与立法的相对滞后,使得司法机关在打击恶势力犯罪过程中遭遇尴尬,不能有力打击犯罪。恶势力一般为三名以上组织成员,纠集者相对固定;其组织结构相对松散,属于时分时合、时聚时散的松散性群体,且不以经济利益为特定的追求目标,更多的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以暴力手段为主要的行为特征。恶势力犯罪集团在组织结构上较恶势力更为紧密,参加人数更多,更为固定,在经济特征方面,具有违法犯罪的雇佣性与多元犯罪的牟利性,一般在相对固定的区域或行业内活动并形成违法犯罪势力,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特定区域内或者行业领域内的社会秩序,存在一定程度的非法控制性。为认真贯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部署要求,两高两部先后出台了多个司法解释指导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深入开展,但在司法实践中对恶势力犯罪的认定仍存在诸多问题:法检两院认定界限不明确,导致部分案件诉判不一;相关罪名的立法缺失,使得违法事实与犯罪事实重复评价等。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应在刑法中增设恶势力犯罪具体罪名,并完善相关罪名的设置,在立法上明确恶势力犯罪的认定标准,同时还要妥善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设置多样化的刑罚,使不同刑罚发挥合力,有效地打击恶势力犯罪。
孙始行[3](2020)在《论“恶势力”的刑法规制》文中指出对“恶势力”的惩治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点内容。经过大量的司法规范性文件出台和长期的司法实践推动,源于司法、服务于司法的“恶势力”概念逐步规范,形成了具有“半正式”制度的属性。在对黑恶势力犯罪的治理过程中,“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被逐步接纳和规范;针对黑恶势力犯罪,还专门提出了“打早打小”与“打准打实”的方针。对司法实践中公开的判决书进行梳理和分析,能够发现对“恶势力”的特征认识不一致,导致“恶势力”犯罪的司法认定标准不统一、“恶势力”犯罪与相关有组织犯罪界限模糊;将“恶势力”定义为“违法犯罪组织”后,导致司法实践中违法和犯罪二元区分界限淡化;“恶势力”犯罪不是独立的罪名,“恶势力”犯罪的定罪与量刑存在重复评价。而“恶势力”刑法规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恶势力”刑法规制的惩治模式存在缺陷、法律适用存在困境以及对刑事政策的片面理解与适用。针对“恶势力”刑法规制的完善,需要调整“恶势力”犯罪的治理理念,应当明确刑法对“恶势力”犯罪的介入限度与控制措施。就完善“恶势力”刑法规制的具体路径,应当考虑犯罪分层和衔接,结合“恶势力”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雏形并且有可能发展成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定位,在《刑法》第294条黑社会性质犯罪条文增加“对尚不完全具备黑社会性质组织特征的犯罪组织,依照其所犯的具体罪名从重处罚”的规定。就完善“恶势力”犯罪的司法认定,首先需要把握“恶势力”的特征;其次,需要理清“恶势力”与“恶势力”具体犯罪的认定路径;最后,基于“恶势力”犯罪不是独立的罪名,需要合理生成“恶势力”犯罪司法裁判的“大前提”。
廖灏彬[4](2020)在《构建基层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研究 ——以广州市Z区为例》文中认为我国自2000年开始首次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党和国家对打击黑恶势力始终保持高压态势。2018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明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从打黑除恶到扫黑除恶的一字转变,广州市Z区打击黑恶势力的专项斗争从未停歇,始终按照“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工作方针,落实“打、扫、治、建”四位一体,深化平安建设,提升综合治理,有效推动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迅速掀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热潮,取得阶段性成效。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笔者通过查阅文献、案例分析、比较研究、访谈等方法,发现Z区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遇到诸如组织领导未形成常态、干部审查不够细致、线索排查流于形式、督导考核追求数字、犯罪财富调查缺乏深挖打击等问题,导致部分地区的黑恶势力仍能从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甚至呈发展蔓延之势,出现“割韭菜”现象。如何通过构建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铲除黑恶势力,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持之以恒,防止黑恶势力死灰复燃,是今后扫黑除恶斗争中面临的社会治理难题。本文以广州市Z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例,调查研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开展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剖析,通过梳理国内外扫黑除恶的先进经验及机制,探索可借鉴之处,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提出建立健全Z区扫黑除恶长效机制,推动扫黑除恶实现常态化长效发展。本文由六章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是核心概念和研究支撑理论,阐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的概念和社会治理、协同治理的研究支撑理论。第三章是Z区扫黑除恶现状分析,通过实际数据、案例对Z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情况、存在问题进行简述。第四章是Z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从组织领导、干部审查、线索排查、督导考核、宣传引导、财富调查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五章是对我国内地、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日本东京、美国纽约等构建扫黑除恶机制建设的分析以及带来的启示。第六章是构建Z区基层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提出从建立专门的扫黑除恶组织架构、建立健全村社干部审查机制、线索研判和信息共享机制、职能部门协同联动机制、科学长效督导考核机制、行之有效的宣传机制、犯罪财富查处机制等方面着手,不断健全完善扫黑除恶长效机制。
柴文青[5](2020)在《农村基层“扫黑除恶”的实践探索与长效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取得显着成就,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兴旺发达。同时,社会治理实践取得重大进展。但是,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地区,一些地方黑恶势力利用家族、宗族势力横行乡里、称霸一方,破坏当地农村生产生活秩序,甚至把持基层政权、操纵破坏基层换届选举、严重损害人民利益,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此,2018年1月,国家决定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农村基层为主要阵地,严厉打击农村各种黑恶势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当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打击农村黑恶势力,进行农村社会治理是关键,其中探索农村基层“扫黑除恶”的长效机制是其重要一役。本文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提出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通过对黑恶势力进行界定,分析了近几年黑恶势力发展的新动向,如组织形式转变、犯罪手段趋于软暴力,向政治、经济领域渗透等,并且从社会转型影响、市场规则不健全、利益诉求多元化、基层控制力弱化、基层干部涉恶涉黑等角度对农村黑恶势力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明确黑恶势力产生的严重危害。在此基础上,第二章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击黑恶势力的实践探索及当前农村地区“扫黑除恶”的主要做法,总结出当前我国在农村基层开展“扫黑除恶”的实践要求与基本特点。第三章对当前农村“扫黑除恶”取得的成效与困境进行总结分析。最后针对当前农村地区“扫黑除恶”现实困境及社会治理薄弱点,从依法治理,构建法治路径;源头治理,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强协调配合,推进联防联控机制;强化综合治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四个方面为构建农村“扫黑除恶”长效机制提出建议。
雷宇[6](2019)在《扫黑除恶中的刑事政策研究》文中认为2018年1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就此拉开帷幕。扫黑除恶是稳定社会治安的重要途径,是净化社会环境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杜会发展的有力保障,当前黑恶势力及其违法犯罪活动亦体现出组织化程度更高、行为手段更加隐蔽、渗透区域行业更加广泛深入、寻求“保护伞”更加积极猖獗等新的特点,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在法治框架下完善扫黑除恶刑事政策体系,以对黑恶势力进行精准打击,实现长效治理,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从追溯我国扫黑除恶刑事政策的历史来看,其演变情况揭示了我国惩治黑恶势力刑事政策发展的内在规律,既是坚持在从严从重的基础上,兼顾实现“宽严相济”,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法进行全面化的治理,结合五年来相关数据与定性分析可见,当前社会治安水平有所好转,扫黑除恶刑事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当前我国扫黑除恶刑事政策已形成一个初级的框架体系,但存在较多空白,扫黑除恶长效机制也尚缺乏有力支撑,从扫黑除恶的法治化、长效化进程或者国家有组织犯罪治理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需要不断推进扫黑除恶刑事政策的法治化进程,以构建长效机制为基础提升扫黑除恶的专业化水准,并积极利用互联网与大数据等社会发展成果技术提高扫黑除恶工作效率,从而探索建立我国的法治的、科学的、全面的、立体的有组织犯罪治理格局,才能真正达到扫黑除恶之目的。
李贽,张莉,朱志雄[7](2015)在《近年来我国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打击与惩治研究》文中指出黑恶势力犯罪是具有特定内涵的社会危害性较大的特殊类型犯罪。近年来,随着全国范围内两次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深入开展,如何系统深入地治理社会黑恶势力,成为考验和提升党和国家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该类犯罪难以根治的社会原因是多方面的,其社会治理也应该坚持综合治理、多措并举的原则。
魏爱云,刘建,杜美丽[8](2011)在《重庆人如何看待“重庆故事”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在"在重庆的诸多创新实践当中,您最满意哪几项"这一调查中,"打黑除恶"得票率最高,为90.5%●您对这一届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执政满意程度如何?合计表示满意的高达92.5%调查说明近年来,重庆的创新实践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多数人赞同、支持,但也有一些误读甚至非议。"打黑除恶"被视为"人治","唱读讲传"被指为"左",对
谷江南,叶慧琪[9](2011)在《谈群众路线在农村打黑除恶工作中的创新运用——以丽水市莲都区农村打黑除恶工作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农村黑恶势力兴起并侵入基层政权的苗头逐渐显现,引起了党政机关的高度重视。在农村打黑除恶工作中,要坚持群众路线的创新运用,做到先声夺人、草木皆兵、张弛有度、多管齐下。
周博文,杜山泽[10](2011)在《关于地方黑恶势力向农村基层政权渗透问题的若干思考》文中认为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农村地区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涣散的影响,地方黑恶势力不断向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渗透,并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其存在和滋长造成了农村基层政权的弱化,阻碍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严重危害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并极易诱发出现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要从黑恶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渗透的现状、危害及其产生原因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制定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维护基层政权稳定的对策措施。
二、各地“打黑除恶”得民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各地“打黑除恶”得民心(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有效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 固本思想指引,全面引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正确方向 |
(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根本主旨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
(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战略指向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 |
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夯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政治保证 |
(一)抓牢政治建设的领航作用,不断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政治领导力 |
(二)加强党委政治主体责任,不断强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行政问责制 |
(三)加强政法干部的担当作为和模范带头作用,为扫黑除恶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
三、贯彻法律实施,全面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法治保障 |
(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是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基本要求 |
(二)贯彻法律实施是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中心环节 |
(三)夯实社会治理是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内容 |
四、弘扬和谐文化,全面营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文化底蕴 |
(一)和谐文化建设需要由党政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发力 |
(二)和谐文化建设需要由党内到社会、由家庭、学校到社会的全面浸染 |
四、结 语 |
(2)恶势力犯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我国恶势力犯罪概述 |
(一)我国恶势力概念的流变 |
1.恶势力概念的源起 |
2.恶势力概念的发展 |
3.恶势力概念的规范 |
(二)恶势力犯罪的特征 |
1.恶势力的特征 |
2.恶势力犯罪集团的特征 |
(三)打击恶势力犯罪之现实意义 |
1.打击恶势力犯罪事关治乱兴衰 |
2.打击恶势力犯罪事关民心向背 |
3.打击恶势力犯罪事关法治建设 |
二、恶势力犯罪的司法认定现状考察 |
(一)有关恶势力犯罪的现行规定 |
1.《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的评析 |
2.《关于办理恶势力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评析 |
(二)恶势力与共同犯罪、恶势力犯罪集团、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比较 |
1.恶势力与共同犯罪之比较 |
2.恶势力犯罪集团与普通犯罪集团之比较 |
3.恶势力犯罪集团与黑社会性质组织之比较 |
(三)打击恶势力犯罪的司法困境 |
1.法定界限不明确 |
2.刑法罪名不全面 |
3.刑罚设置不合理 |
三、恶势力犯罪刑法规制的完善建议 |
(一)明确恶势力犯罪的认定标准 |
1.明确恶势力犯罪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区分标准 |
2.明确恶势力与共同犯罪的区分标准 |
(二)完善“恶势力”相关罪名设置 |
1.增设恶势力犯罪相关罪名条款 |
2.相关罪名设置要具有前瞻性 |
(三)刑罚方面的完善建议 |
1.妥善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
2.刑法种类的设置需具有多样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论“恶势力”的刑法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的背景 |
0.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0.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0.4 研究方法 |
0.5 论文结构安排 |
0.6 创新与不足 |
1 “恶势力”刑法规制的概述 |
1.1 “恶势力”概念的解读 |
1.1.1 “恶势力”概念的溯源 |
1.1.2 “恶势力”刑事政策概念 |
1.1.3 “恶势力”刑事司法概念 |
1.2 “恶势力”刑法规制的指导思想 |
1.2.1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
1.2.2 “打早打小”与“打准打实”的方针 |
2 “恶势力”刑法规制的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 |
2.1 “恶势力”刑法规制的实践 |
2.1.1 案例检索条件的选择及其说明 |
2.1.2 选取案例的梳理 |
2.2 “恶势力”刑法规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2.2.1 “恶势力”认定标准不统一 |
2.2.2 违法与犯罪二元区分界限淡化 |
2.2.3 “恶势力”犯罪存在重复评价 |
2.2.4 “恶势力”犯罪与相关有组织犯罪界限模糊 |
3 “恶势力”刑法规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当前惩治模式的缺陷 |
3.1.1 规范法律性缺失 |
3.1.2 实践性建构导向 |
3.2 法律适用的困境 |
3.2.1 犯罪缺乏阶梯化分层 |
3.2.2 适用共同犯罪评价不足 |
3.3 对刑事政策的片面理解与适用 |
4 “恶势力”刑法规制的完善探讨 |
4.1 调整“恶势力”的治理理念 |
4.2 明晰“恶势力”的刑法介入限度 |
4.3 明确“恶势力”刑法规制的具体路径 |
4.3.1 犯罪分层与衔接的构造 |
4.3.2 酌定从重情节上升法定从重情节 |
4.4 对“恶势力”进行合理的司法认定 |
4.4.1 把握“恶势力”的特征 |
4.4.2 理清“恶势力”与“恶势力”具体犯罪的认定路径 |
4.4.3 明确“恶势力”案件司法认定中“恶势力”的建构生成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构建基层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研究 ——以广州市Z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设计 |
1.6.1 研究数据 |
1.6.2 研究步骤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研究支撑理论 |
2.1 核心概念 |
2.1.1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
2.1.2 长效机制 |
2.2 支撑理论 |
2.2.1 社会治理理论 |
2.2.2 协同治理理论 |
第三章 Z区扫黑除恶现状分析 |
3.1 Z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现状分析 |
3.1.1 Z区黑恶势力基本情况 |
3.1.2 Z区公安机关扫黑除恶开展情况及现有机制 |
3.2 Z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存在的问题 |
3.2.1 组织领导未形成固定常态 |
3.2.2 村社干部审查留有死角 |
3.2.3 线索排查信息互通流于形式 |
3.2.4 督导考核追求数字缺乏长效 |
3.2.5 宣传引导未深入基层一线 |
3.2.6 犯罪财富调查缺乏深挖打击 |
第四章 Z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4.1 组织领导架构涣散弱化 |
4.2 村社干部审查缺乏全覆盖 |
4.3 线索排查信息化水平低 |
4.4 职能部门存在各自为政 |
4.5 督导考核缺乏科学指标 |
4.6 宣传引导重留痕轻效果 |
4.7 摧毁犯罪财富缺乏支撑 |
第五章 国内外构建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的经验借鉴 |
5.1 我国内地部分成绩突出地区构建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的做法与启示 |
5.1.1 广州市及部分区的做法与启示 |
5.1.2 广东部分成绩突出地区的做法与启示 |
5.1.3 其他部分成绩突出省份的做法与启示 |
5.2 我国香港、澳门地区构建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的做法与启示 |
5.3 日本东京构建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的做法与启示 |
5.4 美国纽约构建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的做法与启示 |
第六章 构建Z区基层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
6.1 构建Z区基层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的要素 |
6.2 构建Z区基层扫黑除恶长效机制遵循的原则 |
6.2.1 常态化原则 |
6.2.2 以人民为中心原则 |
6.2.3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原则 |
6.3 Z区基层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建设 |
6.3.1 建立专门的扫黑除恶组织架构 |
6.3.2 建立健全村社干部审查机制 |
6.3.3 建立健全线索研判和信息共享机制 |
6.3.4 建立健全职能部门协同联动机制 |
6.3.5 建立健全科学长效督导考核机制 |
6.3.6 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宣传机制 |
6.3.7 建立健全犯罪财富查处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Z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农村基层“扫黑除恶”的实践探索与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本文的难点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农村黑恶势力的产生与危害 |
第一节 黑恶势力概念界定 |
一、恶势力 |
二、恶势力犯罪集团 |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 |
第二节 农村黑恶势力产生的原因 |
一、社会转型的影响 |
二、基层控制力弱化 |
三、市场规则不健全 |
四、多重利益叠加驱动 |
五、基层干部涉恶涉黑 |
第三节 农村黑恶势力发展的新动向 |
一、黑恶势力组织形式转变 |
二、黑恶势力操控基层政权 |
三、黑恶势力犯罪手段变化 |
四、黑恶势力渗透领域扩张 |
第四节 农村黑恶势力的严重危害 |
一、侵蚀农村基层政权 |
二、垄断农村公共资源 |
三、侵吞农村集体资产 |
四、危害农村社会治安 |
五、扰乱农村经济秩序 |
第二章 农村“扫黑除恶”的实践探索与基本特点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打黑除恶”的阶段性展开 |
一、“严打”战役开启(1983-1987) |
二、严打整治“冬季行动”(1996-1997) |
三、“打黑除恶”专项斗争(2000) |
第二节 新时代农村“扫黑除恶”的实践要求 |
一、巩固基层政权组织 |
二、加强平安乡村建设 |
三、实现乡村有效治理 |
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
第三节 农村“扫黑除恶”的主要做法 |
一、广泛宣传 营造氛围 |
二、明确任务 压实责任 |
三、强基固本 专项治理 |
四、深挖彻查 精准整治 |
五、联合打击 重点整治 |
第四节 农村“扫黑除恶”的基本特点 |
一、明确重点打击目标 |
二、转变专项斗争方式 |
三、强化打“黑伞”力度 |
四、强调严厉依法打击 |
第三章 农村“扫黑除恶”的显着成效与现实困境 |
第一节 农村“扫黑除恶”的显着成效 |
一、优化社会治安 |
二、净化政治生态 |
三、夯实执政基础 |
四、赢得党心民心 |
第二节 农村“扫黑除恶”的现实困境 |
一、农村黑恶势力排查难 |
二、农村黑恶势力定性难 |
三、部门间配合不完善 |
四、农村综合治理薄弱 |
五、缺乏治理长效机制 |
第四章 构建农村“扫黑除恶”的长效机制 |
第一节 坚持依法治理,构建法治路径 |
一、完善涉黑涉恶刑事法网 |
二、科学把握涉黑涉恶法律政策 |
三、秉持宽严相济的司法理性 |
第二节 坚持源头治理,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
一、深挖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 |
二、充分发挥源头治理的主体担当 |
三、聚焦追责问责,压实监督责任 |
第三节 加强协调配合,推进联防联控机制 |
一、建立健全部门协作办案机制 |
二、完善涉黑涉恶线索移送机制 |
三、重视涉黑涉恶情报收集工作 |
第四节 强化综合治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
一、全面打击农村涉黑势力 |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
三、创新基层治理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扫黑除恶中的刑事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扫黑除恶刑事政策的历史发展 |
2.1 “严打”阶段 |
2.2 “打黑除恶”专项斗争阶段 |
2.3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阶段 |
第3章 扫黑除恶刑事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3.1 扫黑除恶刑事立法政策 |
3.2 扫黑除恶刑事司法政策 |
3.3 扫黑除恶刑事执行政策 |
3.4 扫黑除恶刑事政策的新特点 |
第4章 扫黑除恶刑事政策评估与反思 |
4.1 扫黑除恶刑事政策评估 |
4.2 扫黑除恶刑事政策反思 |
4.2.1 扫黑除恶法律定位上存在一定模糊 |
4.2.2 扫黑除恶战线协作机制建设有待加强 |
4.2.3 扫黑除恶刑事政策体系空白较多 |
4.2.4 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缺乏机制支撑 |
第5章 扫黑除恶刑事政策的完善与发展 |
5.1 推动扫黑除恶刑事政策法治化发展 |
5.2 提升扫黑除恶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
5.3 积极利用社会科技发展成果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近年来我国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打击与惩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年来打黑除恶工作的基本情况 |
二、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特征及其危害 |
(一)黑恶势力犯罪普遍存在,分布范围广,涉足行业领域多,社会危害面极大 |
(二)黑恶势力滋生发展快,再生能力强,“割韭菜”现象十分明显,社会影响力长期深远 |
(三)黑恶势力以暴树威,集多种犯罪于一身,公开性强,严重威胁群众安全感,甚至影响一方社会稳定 |
(四)黑恶势力不择手段攫取经济利益,严重破坏经济秩序,有的已经具备“影响一方经济发展,危及当地经济安全”的实力 |
(五)黑恶势力极力向政法领域渗透,破坏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 |
(六)黑恶势力不断转型,对抗打击能力增强,容易让群众造成政府打击不力的误解,直接影响群众安全感 |
(七)境内外有组织犯罪相互勾联的趋势明显,影响进一步扩大 |
三、当前我国黑恶势力犯罪在持续严打高压之下仍不断滋生发展的主要原因 |
(一)当前我国仍然存在黑恶势力滋生发展的土壤和条件 |
(二)黑恶势力犯罪是一种特殊犯罪,打击难度大 |
(三)法律法规仍存在与实际工作要求不适应的地方,影响打击效果 |
(四)一些地方党委、政府思想认识不到位,制约了打黑除恶工作的深入开展 |
(五)各部门没有形成合力,防控工作仍存有漏洞,整治工作还不到位,使黑恶势力犯罪极易反弹 |
四、严厉打击与惩治黑恶势力犯罪,有效提高群众安全感的几点建议 |
(一)高层部署,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犯罪严打高压态势,让群众真真切切感觉到党委、政府的决心 |
(二)综合施治,不断压缩黑恶势力活动空间,铲除黑恶势力生存土壤 |
(三)主动介入,严格落实责任,推动各地打黑除恶工作深入开展 |
(四)加强协调,完善机制,形成持续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的强大合力 |
(五)完善法律,避免因法律缺陷导致打得不准、不深、不透而影响到群众的安全感 |
(六)适度宣传,不断向群众传递有利于安全感提升的信息 |
(10)关于地方黑恶势力向农村基层政权渗透问题的若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黑恶势力向农村基层政权渗透的现状 |
二、黑恶势力向农村基层政权渗透的表现 |
(一)操纵民主选举,争夺基层政权 |
(二)利用政治、经济优势,扫清利益障碍 |
(三)部分农村干部蜕变,化红为黑 |
(四)拉拢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庇护纵容其发展 |
三、黑恶势力向农村基层政权渗透的危害 |
(一)危害农村民主法治进程,妨碍和谐社会建设 |
(二)破坏党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地位 |
(三)利用黑色政权牟利敛财,阻碍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
(四)损害农村社会公平正义风气,歪曲农村文化价值取向 |
四、黑恶势力向农村基层政权渗透的原因 |
(一)政治权力背后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 |
(二)农民法治意识淡薄,催生了农村基层政权黑恶化 |
(三)部分地方政府管理不力,甚至成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
(四)村民自治缺少司法机关强力介入监督 |
五、打击农村基层政权黑恶势力化的建议 |
(一)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村民自治 |
(二)司法机关强力介入,彻底铲除地方保护伞 |
(三)加强管理监督,规范村队选举 |
(四)完善国家土地制度,保障农民经济独立 |
(五)强化法律信仰,树立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 |
四、各地“打黑除恶”得民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有效路径[J]. 仝其宪.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2]恶势力犯罪研究[D]. 张田佳.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论“恶势力”的刑法规制[D]. 孙始行.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构建基层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研究 ——以广州市Z区为例[D]. 廖灏彬.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3)
- [5]农村基层“扫黑除恶”的实践探索与长效机制研究[D]. 柴文青. 三峡大学, 2020(06)
- [6]扫黑除恶中的刑事政策研究[D]. 雷宇. 湖南大学, 2019(07)
- [7]近年来我国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打击与惩治研究[J]. 李贽,张莉,朱志雄.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5(03)
- [8]重庆人如何看待“重庆故事”调查[J]. 魏爱云,刘建,杜美丽. 人民论坛, 2011(33)
- [9]谈群众路线在农村打黑除恶工作中的创新运用——以丽水市莲都区农村打黑除恶工作为例[J]. 谷江南,叶慧琪.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1(05)
- [10]关于地方黑恶势力向农村基层政权渗透问题的若干思考[J]. 周博文,杜山泽. 公安研究,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