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AFE”战略拯救沙眼患者(论文文献综述)
马千紫[1](2021)在《冷战时期中越医疗合作研究 ——基于援越抗美时期的考察(1960-1975)》文中研究指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中国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围追堵截,20世纪60年代起,中苏关系日趋恶化,中国在国际关系上的处境危机四伏。此时,美国对越南觊觎已久,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一时间,战争的阴影笼罩中南半岛。美国军机、舰船不断入侵中国领土,打死打伤中国军民,威胁中国西南边疆的安全。在此背景下,应越南劳动党的请求,我国制定了援越抗美政策。援越抗美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还包括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医疗援助与合作。在援越抗美时期,中国人民发扬了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对越南人民进行医疗援助。其中以援建南溪山医院、援助医疗器械及药品、派遣援越军医、救治越南边民、对在华越南学生进行医疗保健等直接援助的方式为主。除了直接援助以外,中越双方还在探索医疗制度、学习医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与合作。在越南战争期间,越南民主共和国破除了殖民时期的影响,走上了以群众为主的医疗卫生道路,建立健全了基层医疗卫生制度,为日后越南的医疗卫生改革打下基础。本文以冷战为背景,探讨援越抗美时期中越医疗合作的动机、目的、具体方式和成效。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了越南近代医疗卫生制度的探索之路。法国殖民者到来后,对越南政治、经济、文化、医疗等方面进行改造,直接导致旧有的医疗制度的崩溃。法属时期的医疗体系仅服务于殖民统治者和少部分亲法的越南精英,广大越南普通百姓并不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然而殖民政府在制度层面排斥东医的存在,不认可东医存在的合法性。而作为代表文明和现代化的越南西医的处境也非常尴尬。一方面,法国殖民者不允许越南西医与法国人争夺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越南百姓认为西医远离人民,是亲法的民族败类。在这样的情况下,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共产党,在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团结了越南东、西医,并逐渐探索出符合越南实际情况的医疗卫生道路。第二部分阐述了中国对越南医疗援助与合作的原因和具体方式。中国对越南的医疗援助与合作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动机:在援越抗美政策的背景下,医疗援助是各类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中共的政治理念影响,革命胜利时要外援,这是天经地义的国际主义原则,而医疗卫生作为贴近人民生活的服务,必然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医疗援助主要体现在援建南溪山医院、派遣援越军医、救治越南边民和对越南在华学生的疾病救治等方面。第三部分探讨了中越医疗合作较少关注到的另一层面——制度合作。北越建立政权后,急需打破法国殖民制度对越南的影响,树立民族自信心,团结人民的凝聚力,决定学习中国爱国卫生运动的经验,在20世纪50-60年代,中越双方频繁互相派遣卫生代表团,进行经验共享和技术交流。第四部分论述中越医疗合作中的越南作为。越南独立后,坚持把医疗重点放到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在缺乏药品和器械的战争背景下,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灭活卡介苗进行预防接种,防止疫情扩散,改善了人民的健康状况,展现了北越政府一定的公共卫生治理能力。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援越抗美时期的中越医疗合作的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李小娟[2](2021)在《19世纪美国传教士在中东地区的传教活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5世纪末,西方向海洋进发,迎来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开启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推进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动机除了对资源、商路和财富的渴望之外,则是西方对基督教传教的热情。长期以来,中东是西方基督徒憧憬和向往的圣地耶路撒冷的所在。十字军东征时期,西欧传教士萌生了向中东传教的理念,16世纪以来,西欧传教士的“福音”在这里生根发芽,到了19世纪,西欧的基督教传教活动已经在中东广泛存在。传教理念是美国对外文化扩张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以来,美国基于西欧早期传教活动的成果,在该地区开启了一个空前的基督教传播的时代。美国传教士在中东的传教活动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美国传教士在中东的传教活动是美国海外传教活动的一部分,与西方殖民主义全球扩张和基督教复兴运动密切相关。近代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扩张带来的交通工具、经济条件的改善推动基督教大规模的传教运动。美国传教士在中东的传教活动作为美国对外文化扩张和基督教复兴的一部分而存在。其次,19世纪盛行于美国的天命论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为美国海外传教事业提供精神动力。这些思想都建立在盎格鲁—撒克逊的种族优越论之上,将“拯救众生”和向落后民族传播基督教“福音”看作他们的神圣使命。最后,“第二次大觉醒”运动和美部会的诞生,直接推动了美国传教士在中东的传教活动的发展。美国在中东传教的主体是美国福音派,他们在美部会的组织和领导下传教。美部会主要由公理会、长老会和归正会的成员组成,总部设在波士顿,致力于实现“全世界的福音化”。其中,长老会在中东的传教贡献尤为突出。美国传教士在中东传教活动的客体包括安纳托利亚地区、黎凡特地区、海湾地区和北非等地区的穆斯林、犹太人和基督徒。起初,美部会将这些地区的穆斯林和犹太人作为传教的主要目标。然而,由于伊斯兰教法对穆斯林改宗的严格约束和来自犹太人内部的极力排斥,美部会改变传教策略,集中向所谓的“堕落的东方教会”和“名义上的基督徒”进行精神启蒙,复兴当地的基督教教会,将此作为穆斯林和犹太人皈依基督教的序幕。为了达到促进皈依的目的,美部会采取了包括教育、医疗和出版等方式向中东民众传播基督教。其中,教育是美国传教士最主要的传教方法,他们在中东开办各类教会学校,在美国传教士看来,这是影响年轻一代最可行的方法。他们在教会学校推行《圣经》教育,通过在当地创办出版社的方式印刷《圣经》和宗教传单,试图在精神上“唤醒”中东民众。另外,美国传教士在中东医疗领域的传教工作也较为突出。中东社会普遍缺乏现代医疗条件,传教医生在当地开办了医院和药房,并开展了医疗培训,对中东医疗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鉴于中东社会存在的性别隔离习俗,美国女传教士在向中东妇女的传教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们对当地妇女教育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美国传教士在中东的传教活动是西方基督教世界向中东伊斯兰世界文化扩张的一部分,传教士在其中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生动地诠释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文明互动的内涵和外延。这场互动是对历史上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文明互动的继承和延续,其影响一直持续至今,冲突与融合为其基本特点。而美国传教士与中东穆斯林的交往更多地表现出冲突的一面。从交往哲学上讲,宗教冲突源于将己方奉为主体,将他方视为顺从和受支配客体的‘主—客’式的交往观。美国传教士在与穆斯林的互动中往往陷入这样的交往观之中,将基督教文明奉为唯一的文明,将西方价值观奉为唯一的价值观。这种西方中心论的交往观对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关系的影响持续至今,这一点也将始终影响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与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关系。
冯梦洁[3](2021)在《公共卫生类文本汉译句式结构转换 ——Evaluating 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 Issues(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面对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多个国家的卫生体系几乎瘫痪失灵。公共卫生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除了此次突发疫情外,世界还面临着许多其他影响公民健康的风险。许多国家存在健康不公平现象以及医疗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评估卫生系统对各国健康事业进步非常有必要。基于此,本次翻译实践选择Evaluating 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 Issues:Critical Reflections on Diseases and Disasters,Policies and Practices一书,该书由医学博士姆布索·普雷舍斯·马布扎(Mbuso Precious Mabuza)编着,作者从生物医学、社会、立法、经济等多个方面阐述公共卫生面临的困境,并对加强卫生体系提出深刻独到的见解。本次翻译实践为公共卫生类文本,符合信息型文本的特点,文体正式,专业性强,句子结构复杂,具有一定的翻译难度。译者通过分析梳理翻译问题,将本次翻译实践中的问题分为三大类:一是并列结构频现问题,包括同质并列项繁多和异质并列项繁多;二是介词结构连用问题,包括介词短语连用和介词加从句连用;三是特殊句式成分繁杂问题,包括“It”引导的主语从句复杂以及“There be”句式的状语冗长。通过对比相关平行语料,参阅其他专业书籍后,译者发现该类文本的中英句式结构差异较大。为保证译文的可读性和准确性,本论文采用了句式结构转换法,通过分析具体例句,提出相应翻译策略。针对并列结构频现问题,采用分译转换法和合译转换法;针对介词结构连用问题,采用词类转换法和逆译转换法;针对特殊句式成分繁杂问题,采用外位语转换法以及转换融合法。以上方法极大地提升了译文质量,也希望本报告能为以后在相关领域做翻译实践的译员提供借鉴参考。
王洁[4](2021)在《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探索 ——以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一、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STSE教育作为将人类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等关联,培养应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的教育,与我国生物学课程目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不谋而合。虽然至今有关STSE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将STSE教育落实到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提供可应用于高中生物学课堂的融入STSE教育的教学设计,从而促进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实施。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STSE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内容分析法,梳理并分析2020年修订版生物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整理并比较2004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必修二教材(以下简称“旧教材”)和2019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必修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4本教材中的STSE内容;统计分析2016年-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生物)中STSE试题;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石河子市部分学生和教师,采用SPSS 23对数据进行处理,了解STSE教育在高中实施现状,提出解决对策及在生物学课堂实施路径。随后,以新版生物学课程标准对STSE教育的要求为设计教学案例的理论依据,以建构主义理论、情景认知和情景学习理论为指导,对一个体现STSE内容的“问题探讨”栏目、一道STSE试题及必修二新教材第5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进行了教学设计,并在2个没有显着性差异的高二理科班级进行了为期半学期的对照教学实验,比较实验前后学生的STSE意识、对生物学的学习态度和生物学成绩。经过内容分析发现,STSE教育在新课标中被视作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之一。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呈现STSE教育的栏目、STSE内容的维度和数量显着增加。而且,在近5年全国卷(生物)中,每年试卷中的STSE试题的分值几乎占试卷总分的20%-50%。可见,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问卷调查可知: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较低、STSE意识处于一般水平,学生的生物成绩、学生的STSE意识、学校STSE教育的实施两两之间正相关。教师对STSE教育的认识处于一般水平,对教材中STSE内容的了解、在教学中STSE教育的实施都处在不确定和基本符合之间,且教师对STSE教育的实施与教师职称高低显着相关,教师对STSE教育的认识与STSE教育的实施呈正相关。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三方面建议:教育管理层应编排实施STSE教育的纲领和指南、提供公开面向师生的STSE教育精品微课平台。其次,学校层面要配备STSE教育资源、开展多样的STSE教育活动并加强教师培训。最后,教师要提高STSE教育意识,在生物学教学中有意识地联系生活实践。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实施STSE教育虽未能提高实验组学生的生物学成绩(P=0.753>0.05),但可以提高学生的STSE意识(P=0.019<0.05)、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态度(P=0.028<0.05)。总之,本研究为2019年出版的高中生物学必修一、必修二模块蕴含的STSE资源的开发提供方式方法,设计了基于STSE教育的教学设计,实践验证了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为STSE教育融入高中生物学课堂提供探讨与借鉴。
杨洋[5](2021)在《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文中研究说明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时代文明进步的体现,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平等,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社会对残疾人的教育关注十分有限,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特殊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和完善。基于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背景审视、内容考察、影响因素分析与特点归结以及对发展历程的评析与启示思考的探讨与研究,为当代中国特殊教育的本土化发展累积经验、提供借鉴。论文以历史的角度,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从特殊教育各时期具体的内容入手,以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出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等,探索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中积累了何种经验,并对历史进程进行分析解读,以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伊始,社会有识之士对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及教会特殊教育机构建立所经历的初期探索历程,具体包括特教师资培养、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与教学方法移植、学校的经费来源以及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清末特殊教育的初创历程进行描述,分析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揭示其发展背后的推动力。第二章民初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国家通过制定教育宗旨、划定特殊教育的行政管理来确立特殊教育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对特殊学校的管理发挥着若隐若现的作用,特殊教育开始逐渐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同时,特殊学校的办学实践有了新的起色,在特教师资培养、课程教学、经费来源等方面趋向正规学校发展,生源和学生就业也较原来有了较大变化。第三章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转型渐变。随着国家在政治上得到统一,教育行政也趋于稳定,政府除了制定特殊教育宗旨和对其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划分外,开始加强对私立特殊学校的立案监管。同时,义务教育政策的完善,卫生教育、慈善救济政策的强化实施,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辅助推动作用。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语言教学、办学经费等方面“中国化”的色彩愈益浓厚。第四章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期。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给本就薄弱的特殊教育事业重创一击,但在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强烈的时代背景下,受过教育的残疾人接手开办特殊教育的重任,政府在保存和发展特殊教育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使特殊教育事业得以存续。战后,政府对特殊教育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划,但受政局动荡影响并未实施。不过,特殊教育在民间推动与政府引导的合力作用下,特教师资培养专业性逐渐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日渐规范,经费来源也逐渐有了稳定的保障,特殊教育逐渐向制度化的方向迈进。第五章在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来揭示其自身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大环境的更迭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特殊教育自身功能的转换,人本价值的逐渐突显,以及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也是促成其具有独特发展态势的关键因素。在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清末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显现出了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标识,更有助于厘清特殊教育的发展思路。第六章从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辩证地评析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局限性,并以史为鉴,探索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即拓展特殊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这些经验可以为当下特殊教育体系的充实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包海波[6](2021)在《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立足宗教人类学萨满教研究的理论视角,对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进行了综合性考察。通过对乌兰巴托市蒙古包区萨满教职业群体的社会生活及其信仰观念、领神出道、降神治疗、建立合作组织等信仰实践的立体呈现,探究了蒙古国当代社会转型中传统萨满教信仰的复兴、传承与调适过程。论文是一部关于萨满教当代转型发展的海外民族志研究,对于认识和分析传统信仰文化的当代适应问题具有理论启示。在现实层面,关注邻国包括宗教政策、宗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研究对维护中国的社会稳定、文化安全以及和平崛起均有深远意义。20世纪90年代,蒙古国推行了民主改革。激进式社会转型危机和放任型宗教自由化政策背景下,萨满教信仰在城市环境中得到了迅速复兴。本文在介绍了蒙古国萨满教复兴的社会文化和政策环境的前提下,首先详细梳理了萨满教与藏传佛教的交融历史,交代了变迁中的萨满教世界观及核心神灵信仰体系。其次,笔者结合案例细致描述了城市蒙古区萨满候选人从“患病者”到“萨满治疗师”的出道过程。再次,介绍了萨满教职业群体基于蒙古国民众的疾病认知,试图以“祖先智慧”、“山水神灵性”和“腾格里气力”等信仰观念应对个人、群体及国家面临的全球化与现代化引发的新型社会问题的各类仪式活动。最后,揭示了蒙古国当代萨满教失范化和无序性复兴发展的综合特点,讨论了城市萨满教团体所采取的规范化措施及其相应功能。论文主要观点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萨满教信仰在蒙古国的复兴与民主改革后出现的社会危机以及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改革中传统生计方式遭到彻底改变,牧民不断迁移至乌兰巴托城市边缘的蒙古包区,导致城市中爆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城市生存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易变性和无序性,产生焦虑和不安感的人们开始将“危机”归咎于被遗忘的祖先和被抛弃的故乡诸神之惩罚。与此同时,与民主和自由思想一齐兴盛起来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下,蒙古国不少民众将国力强弱、民族认同感的聚散与萨满教信仰的兴衰相结合,呼吁对原生性信仰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扶持。另外,面对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外来宗教在青年人中的迅速传播,一些藏传佛教信徒以及民族主义者因担心蒙古国民特质及文化风貌的西化而强调复兴蒙古传统信仰形态,为萨满教的复兴创造了机遇。第二、经济贫困和身患疾病是萨满领神出道以及民众信仰萨满教的最主要因素。首先,萨满教信仰观念和治疗仪式,使得一部分身患疾病、生活不顺者将自己苦难的现实生活与天命、山水神和祖灵“戏谑”等神圣概念联系在一起。通过成为萨满,他们不仅可以获得“治愈”,更拥有了神圣资本来平衡世俗生活。其次,萨满教治疗仪式结合了超自然信仰、巫术逻辑和蒙医疗法。萨满的治疗实践为信众不明原因的疼痛、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激发矛盾的反常状况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解释和疏解途径。最后,在社会意识形态层面,广大民众将当代蒙古国的国际地位低下、经济落后以及道德崩塌等社会“病痛”归因于对传统生计方式的抛弃和对祖先信仰习俗的遗忘。在宗教社会实践中,萨满教职业群体宣扬保护生态平衡,强调祖先记忆和民族独立,以应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所造成的社会失范。第三、随着萨满人数持续激增、萨满教治疗仪式的不断多样化,蒙古国萨满教的当代复兴和发展呈现出了混乱、无序的征兆。为了应对混乱局面,草根萨满和学者型萨满联合起来,建立萨满教团体,对各类萨满进行教学、考核和认证等工作。众多萨满教团体以萨满师徒的裙带关系为组织基础,缺乏相互协调,故而并未起到规范萨满教发展的社会作用。现阶段,这些萨满教团体逐渐发展成萨满共修和具有商业化运营性质的仪式展演平台。这些现象加剧了当代蒙古国萨满教整体发展的无序性,从而造成其社会文化功用难以提升、局限于服务底层民众的性质。
崔亚新[7](2021)在《生态学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气候信息与公共卫生行动》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对环境科学类科普作品《气候信息与公共卫生行动》的翻译进行探讨和研究。该作品以气候信息为切入点,普及环境生态科学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发现,有助于加深对人类生命和健康安全的认识,也有益于社会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让读者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保护之心,因此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本文主要从三个维度(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出发,对翻译的具体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为解决具体的翻译问题,采用了增译、减译、词类转换等多个翻译技巧。在此过程中不但要保证语言维的准确性,而且还要深入探讨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确保良好的交际效果。目的是能够将原文完整且准确的呈现在目标语读者眼前,符合高质量译作要求,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标。通过理论指导,解决翻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总结和探索生态翻译学理论在应用翻译领域,尤其是对环境科普类作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研究价值。
李宁[8](2020)在《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文中研究说明教会医学是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产物,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消亡,历经近百年崎岖波折又波澜壮阔的历史。“齐鲁医学”曾经是中国教会医学的一张“名片”,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齐鲁医学”的发展历程几乎贯彻整个山东教会医学从起源到消亡的全部过程,代表着山东教会医学的最高水平,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与“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等国内三大头牌医学齐名,并称为“东齐鲁”,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齐鲁医学”品牌由英美加中四国共同缔造和培育,其人员和经费至少由四个国家的十三个基督教组织供给,亦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医学机构之一,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对不同势力态度的矛盾性恰好为研究“齐鲁医学”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提供了绝佳机会;三是“齐鲁医学”由教会医学向“人民医学”转型的过程异常复杂,经历了南迁福州、内部分裂、派系争斗、与美决裂、思想改造等多重洗礼,最终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完成蜕变与重生,其过程既具有全国教会医学转型的通性特征,又有独特的发展脉络,对于整个教会医学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齐鲁医学”的转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势力的怂恿和西方差会的鼓动下,齐鲁医学院做出了南迁福州的决定,大部分医学教授和本科生由山东济南迁往福建福州,齐鲁医院和少部分师生继续留守济南。不久,医预科随文理学院南迁杭州。一时间国内出现三处齐大校区和两个领导核心,形成南北对峙。南迁不仅造成“齐鲁医学”的内部分裂和派系对立,更为后来被新政权认定为“落后”和“反动”埋下了伏笔。随着杭州和福州的相继解放,齐鲁医学院在南迁一年之后选择回迁济南,“齐鲁医学”在形式上实现了合体和统一,但是南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旧有矛盾的积累效应下被扩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旧两派势力之间的校权之争。以吴克明为代表的亲国民党守旧势力与以杨德斋为代表的亲共产党新晋势力为获得学校控制权展开了激烈博弈,最终新派势力在新政权的支持下两次挫败“倒杨”运动,赢得校权之争的胜利。随后,“齐鲁医学”开启了行政体制方面的改革,在齐鲁医院建立第一支党小组,不断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积极向新政权靠拢。自1949年底收回校权到1952年院系调整,“齐鲁医学”随着齐鲁大学同步启动了思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系统改革,开始了艰难而又深刻的历史转型。思想政治方面的改革是新政权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其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针对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宗教氛围浓厚、“亲美”“崇美”思想严重、政治意识淡漠、片面强调专业技术等状况,新政权以齐大行政管理层和共产党工作小组为媒介,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通过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常规思政教育、亲苏学苏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使“齐鲁医学”广大师生和医护人员增加了对新政权和共产党的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意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转向全面控诉美国侵略和爱国主义教育,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情绪逐渐改造为反美仇美排美情绪,通过鼓励学生参军参干、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等实际行动与美国划清界限,将全体师生团结在爱党爱国拥军的旗帜下,为后来的院系调整打下了思想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同时,“齐鲁医学”其他方面的转型改革亦在同步进行。在教学育人方面,齐鲁医学院积极响应新政府提出的“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在招生对象、招生名额、入学资格、培养目标、学制学时、教学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刻改革,不断满足新中国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社会服务方面,齐鲁医院主动参与灾区医疗救灾、疫病防治服务、公共卫生教育,将发挥专业优势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齐鲁医学院及齐鲁医院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中外教会拨款的传统方式,积极争取新政府的资助,通过有条件地接受捐赠、开展资产清查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多种途径拓展筹资渠道,最终与外国教会彻底割裂经济联系,完全实现了经济自立。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既体现了新政权和新执政党对“齐鲁医学”提出的外在要求,也体现了“齐鲁医学”人审时度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调适和努力。1952年10月,齐鲁大学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走向消解,包括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在内的原有组织被撤并重组,随之而来的是“齐鲁医学”在性质内涵和组织属性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齐鲁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医学院,附属齐鲁医院则成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齐鲁医学”从此涅盘重生,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齐鲁医学”在名称、性质和归属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人文根脉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并最终发展成当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齐鲁医学”发展史实际上也是教会医学与山东地方社会的互动史,二者互相影响、相互形塑而又彼此同化、趋于融合。“齐鲁医学”在西方传统与中国文化之间、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之间、外国资源和本土力量之间、现代化转型与传统惯性之间不断寻求某种平衡,并以彻底本土化、中国化的结局完成转型使命。
刘庆丰[9](2019)在《抗战时期“四川平教会”的乡村建设活动及其当代启示》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肇兴于20世纪以来对立国之争中的“以农立国”思想的实践,20世纪30年代到达顶峰,并贯穿于整个民国时期。中华平教会是近代乡村建设史上的主导力量之一,经过多年的探行,中华平教会河北定县实验区形成富有特色的理论和卓有成效的实践。目前,学术界对中华平教会的研究可谓相当深入,相关论述多是以目及资料的解读和利用为路径,探讨上述实验区肇源、发轫、推广及衰败的各阶段。也正囿于资料,近年来相关研究不免落入“止于整理,流于沿袭”的境况。因此,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结合江津区档案馆和重庆图书馆新近报刊史料,首先以四川平教会主持下的江津实验区的乡村建设实践为主线,对江津实验区的乡建历程、内容及特点进行梳理,然后在梳理的基础上揭橥其对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并对相关学术史进行了回顾,其次是介绍了研究重难点、创新点,并对选题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介绍了四川平教会及领导的江津实验区建立的经过,重点介绍了其选址状况及经费来源。探析了四川平教会下的江津实验区围绕“四大痼疾”展开的“四大教育”的工作,着重对文艺教育的学校式教育和社会式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文艺教育实践在时代主题变化下工作重心的顺“时”而移,突出了实验区工作的时代性特征;第三部分,列举了在资料解读过程中,归纳出的江津实验区四大特征,前三个特征探寻了江津实验区与中华平教会所领导的实验区不同之处,体现了“四川平教会”下的乡建活动的独特性,后一个特征展示了江津实验区在继承中的创新。第四部分从时代背景,样板作用、理念因素,个人方面等维度探微了“四川平教会”下的乡建特征是多因素塑造、合成的产物,从而说明其乡建活动同中华平教会领导的乡建运动具备不同的条件。第五部分基于“四川平教会”视域下乡建活动成功的一面出发,探析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从农村社会主要矛盾入手,主抓问题关键是其乡建活动工作开展的方法和原则;在“救济农村、复兴民族”时代理念的发挥下,使各界人士认识到农村的重要性,眼光“下”移,进而主动投身农村,是乡建活动开展、发展的前提条件;“有识之士”投身农村后,深入、扎根农村,以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同农民打交道、来交往是乡建活动开展、发展的重要基础;政府与基层组织权限分明、通力合作是乡建活动开展、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通过与中国共产党针对农村社会痼疾解决方案的比较,又探讨了乡建活动失败的原因。以上历史经验和失败原因的总结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历史资鉴。
周康[10](2019)在《冷战后美国全球卫生外交研究 ——以传染性疾病的应对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传染性疾病的跨国传播以及由此引发的人道主义危机等公共卫生威胁成为美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有效应对全球卫生挑战,美国围绕全球卫生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外交行动。对冷战后美国全球卫生外交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充实外交学理论,也有利于全面把握美国全球卫生外交的实践。基于美国及国际组织的官方文件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美国有长期参与国际及全球卫生外交事务的历史,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全球卫生外交理念和制度。通过对外交目的、外交行为体和外交工具三个要素进行把握,可以总结出,美国参与全球卫生外交的目的主要包括维护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传播美式价值观和塑造由自身主导世界秩序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可被视为美国国家利益在不同领域的具体体现;美国参与全球卫生外交的行为体包括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其中行政机构又包括对外援助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及其他部门三个部分,各个机构通过建立各种跨部门协调机制,使美国政府形成了“全政府”参与全球卫生外交的格局;美国全球卫生外交所凭借的外交工具根据功能可细分为建议类、运营类、合作类和规范类四大类。为了进一步考察美国全球卫生外交中外交目的、外交行为体和外交工具三者在具体实践中的互动情况,选择美国的全球艾滋病防治行动和埃博拉疫情的应急响应行动作为代表性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发现,美国在全球艾滋病防治行动中形成以长期传染性疾病防治为核心的全球卫生外交体系,并进一步应用到针对烈性传染性疾病的应急响应行动中。冷战后,美国的全球卫生外交活动在维护本国卫生安全、促进本国经济繁荣及全人类健康方面均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也应注意到:只有全球卫生议题经由“安全化”过程进入高级政治领域,成为与国家安全有关的议题,才能最终确保全球卫生外交行动的形成和落实。而由此也导致美国全球卫生外交中存在着对外卫生援助资源分配不平均、全球卫生外交行动易受领导人偏好影响和舆论裹挟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集中体现在美国当前的全球卫生外交实际中,也使得美国全球卫生外交的前景不甚乐观。
二、“SAFE”战略拯救沙眼患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AFE”战略拯救沙眼患者(论文提纲范文)
(1)冷战时期中越医疗合作研究 ——基于援越抗美时期的考察(1960-197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社会动荡与传统医疗体系的崩溃:越南医疗的现代化探索 |
一、法属时期的越南医疗卫生 |
(一)医学与教育 |
(二)预防保健和全民医疗 |
二、在曲折中探索:国家主义影响下的越南医疗事业 |
(一)被歧视的越南东医 |
(二)越南的现代西医 |
三、在革命中整合的越南医学 |
(一)胡志明对越南医学的观点 |
(二)越盟领导下的东西医 |
第二章 中国对越医疗合作的原因与方式 |
一、中国对越医疗合作的原因 |
(一)医疗在新生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作用 |
(二)援越抗美政策下的疾病流行隐患 |
(三)援越抗美政策下的医疗技术交流 |
二、中越医疗合作的具体方式:以直接援助为主 |
(一)援建南溪山医院 |
(二)援越军医 |
(三)对越南学校学生的医疗保健 |
(四)针对越南边民的人道主义医疗援助 |
第三章 制度、技术合作:中越医疗合作的另一层面 |
一、制度学习:越南学习中国爱国卫生运动背后的政治意图 |
二、经验传授:卫生运动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中国经验 |
三、面对共同的敌人:应对“细菌战”的经验共享 |
四、团结中(东)西医: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经验与技术交流 |
(一)传统药材的种植与应用 |
(二)中西结合医治疗技术交流——以治疗眼疾为例 |
第四章 中越医疗合作中的越南作为 |
一、制度层面:越南基层医疗卫生组织的建立与完善 |
(一)越南省、县及乡以下各级医疗机构的规模 |
(二)县(市区)一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规模 |
(三)乡以下各级卫生组织概况 |
(四)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方法 |
二、越南南北方在越战时期在公共卫生治理上的对比——以传染病防治为例 |
(一)南越的鼠疫、霍乱疫情 |
(二)越南北方对传染性疾病的控制 |
(三)中国对越南经验的评价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19世纪美国传教士在中东地区的传教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创新点和重难点 |
第一章 美国传教士在中东传教的背景、主体与形式 |
第一节 传教活动的背景 |
一、美国基督徒的圣地情结 |
二、美国基督教“第二次大觉醒”运动与福音派的传教活动 |
三、美国海外传教活动与西方殖民主义的全球扩张 |
第二节 传教活动的主体和诉求 |
一、以美部会和长老会为核心的传教主体 |
二、以复兴基督教和殖民扩张为目的的传教诉求 |
第三节 传教活动的主要形式 |
一、教会学校和出版社的创办 |
二、《圣经》的阅读与教育 |
三、医疗机构与女传教士的角色 |
第二章 美国传教士在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传教活动 |
第一节 美国传教士在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传教历程 |
一、美国传教士在安纳托利亚地区传教活动的缘起 |
二、美国传教士在安纳托利亚地区传教活动的发展 |
三、美国传教士在安纳托利亚地区传教活动的衰落 |
第二节 美国传教士与奥斯曼帝国的博弈 |
一、美国传教士与哈米德政府的冲突 |
二、美国政府对传教活动的干预 |
第三节 美国传教士与安纳托利亚地区民众的互动 |
一、美国传教士与穆斯林的艰难对话 |
二、美国传教士与犹太人的互动 |
三、美国传教士与基督徒的互动 |
第三章 美国传教士在黎凡特地区的传教活动 |
第一节 美国传教士在巴勒斯坦地区的传教活动 |
一、美国传教士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活动的缘起 |
二、美国传教士与巴勒斯坦地区民众的互动 |
第二节 美国传教士在叙利亚地区的传教活动 |
一、美国传教士在叙利亚地区传教活动的缘起 |
二、美国女传教士在叙利亚传教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
三、美国传教士在叙利亚地区遭遇的挑战 |
第四章 美国传教士在海湾地区的传教活动 |
第一节 美国传教士在伊朗的传教活动 |
一、美国传教士在伊朗传教活动的缘起 |
二、美国传教士在伊朗传教活动的主要阶段 |
三、美国传教士与伊朗民众的互动 |
第二节 美国传教士在阿拉伯海湾地区的传教活动 |
一、美国传教士在阿拉伯海湾地区传教活动的缘起和发展 |
二、美国传教士与阿拉伯海湾地区民众的互动 |
三、美国女传教士在阿拉伯海湾地区传教活动中的作用 |
第五章 美国传教士在北非的传教活动 |
第一节 美国传教士在埃及的传教活动 |
一、美国传教士在埃及传教活动的兴衰演变 |
二、美国传教士与埃及民众的互动 |
三、美国传教士在埃及传教活动的特征 |
第二节 美国传教士在摩洛哥的传教活动 |
一、美国传教士在摩洛哥传教活动的缘起 |
二、美国传教士艾伯特·内森在摩洛哥的传教活动 |
三、美国传教士在摩洛哥遭遇的挑战 |
第六章 传教士在美国—中东外交关系中的作用 |
第一节 宗教扩张与大国在中东的博弈 |
第二节 传教士与美国—中东早期外交 |
第三节 传教士活动的兴衰与美国中东政策的制定 |
第七章 美国传教士在中东传教活动的影响 |
第一节 促进中东地区教育、出版和医疗事业的发展 |
第二节 促进妇女角色的转变和妇女事业的进步 |
第三节 间接助长中东的社会分化和地区冲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公共卫生类文本汉译句式结构转换 ——Evaluating 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 Issues(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翻译任务描述 |
(一)翻译任务背景 |
(二)翻译任务介绍 |
(三)翻译任务价值 |
二、翻译任务过程 |
(一)译前准备 |
1.翻译工具及相关资料的收集 |
2.文本特征分析 |
3.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实施 |
1.初译阶段 |
2.改译阶段 |
3.审校阶段 |
4.翻译问题界定 |
三、翻译问题 |
(一)并列结构频现 |
1.同质并列项繁多 |
2.异质并列项繁多 |
(二)介词结构连用 |
1.介词短语连用 |
2.介词加从句连用 |
(三)特殊句式成分繁杂 |
1.It引导的主语从句复杂 |
2.There be句式的状语冗长 |
四、解决方案 |
(一)并列结构频现的解决方案 |
1.合译转换法 |
2.分译转换法 |
(二)介词结构连用的解决方案 |
1.词类转换法 |
2.逆译转换法 |
(三)特殊句式成分繁杂的解决方案 |
1.外位语转换法 |
2.转换融合法 |
五、翻译实践总结 |
(一)翻译实践的收获与经验 |
(二)翻译实践的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术语表 |
附录二 原文 |
附录三 译文 |
致谢 |
(4)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探索 ——以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一、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对象 |
六、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三章 高中生物学对STSE教育的要求与教材分析 |
一、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对STSE教育的要求 |
二、人教版必修一和必修二模块旧、新教材中STSE内容比较研究 |
三、2016年-2020年全国卷(生物)STSE试题分析 |
第四章 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施现状 |
一、调查综述 |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 |
三、落实STSE教育的建议 |
第五章 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施方式 |
一、实施STSE教育的教学原则 |
二、STSE教育在高中生物学课堂的实施方式 |
第六章 融入STSE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设计 |
三、实验结果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不足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5)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的价值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1874—1911) |
一、清末特殊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动荡政局为开办特殊教育提供宽松土壤 |
(二)西学东渐的文化传播为特殊教育的产生创造条件 |
(三)新教育发展为特殊教育移植创设宽容氛围 |
二、清末特殊教育的嚆矢 |
(一)清末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 |
(二)教会特殊教育机构的兴起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启蒙 |
(一)盲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二)聋哑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的初步探索 |
(一)确立“识字明道”的培养目标 |
(二)尊西仿新的课程体系初具 |
(三)教学方法的移植与改进 |
五、特殊教育经费对西国的依附 |
(一)教会慈善人士的联合募捐 |
(二)国内教会组织的支持资助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办学的零星尝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初期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1912-1926) |
一、民初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军权至上的政局导致特殊教育发展边缘化 |
(二)城市社会变动改变残疾人的救助观念 |
(三)教育热潮迭起为特殊教育发展创设民主氛围 |
二、民初特殊教育政策的形成与确立 |
(一)民初特殊教育宗旨的流变 |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初定 |
(三)特殊学校确立地位与规范管理 |
三、特殊教育师资来源的自给自足 |
(一)特殊学校毕业生扩充师资队伍 |
(二)特殊学校附设短期师资训练班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变革与课程教学完善 |
(一)确立“塑造独立国民”的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丰富充实 |
(三)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试 |
(四)上海盲童学校的个案考察 |
五、广源众筹的多渠道经费来源 |
(一)特殊学校的外源性筹资 |
(二)特殊学校的内源性筹资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办学增加,国人积极仿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的“中国化”渐变(1927-1936) |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教育行政渐趋稳定与教育秩序规范 |
(二)国内预防残疾意识逐渐增强 |
(三)儿童学研究的发展促使国人关注残疾儿童 |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
(一)特殊教育宗旨的核心确立 |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调整 |
(三)私立特殊学校的管理权过渡 |
(四)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变通政策 |
(五)卫生教育与慈善救济的强化实施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确立职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
(二)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设置 |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经验积累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革新与课程教学的本土探索 |
(一)确立“盲哑教育职业化”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宗教性弱化 |
(三)国人对语言教学的尝试与突破 |
五、西方母国经费来源缩减 |
(一)国内捐款与政府补助增加 |
(二)制定学费标准,补充学校经费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与国人办学数量的此消彼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1937-1949) |
一、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致使特殊教育重心南移 |
(二)特殊教育专业组织的兴起助力 |
(三)战后中国经济崩溃导致特殊教育生存举步维艰 |
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规划与完善 |
(一)战时特殊教育政策的应时调整 |
(二)战后特殊教育政策的完善性规划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性增强 |
(一)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
(二)注重系统理论学习的课程设置 |
(三)延聘专业教师开展培训 |
(四)战后拟定专业师资培养方案 |
四、特殊教育办学目标与课程教学体系的日趋完善 |
(一)确立“培养社会有用公民”的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规范设置 |
(三)特色教学法的形成 |
五、经费来源渐趋稳定 |
(一)社团组织的经费补助 |
(二)政府经费投入渐增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学校数量扩充,残疾人渐成办学主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
一、特殊教育发展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
(一)政权更替与国家权力触角的延伸 |
(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新生与生产力的客观需求 |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强势推进 |
二、特殊教育发展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
(一)特殊教育自身的功能转换 |
(二)特殊教育的人本价值逐渐突显 |
(三)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 |
三、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归结 |
(一)教育观念由“养”到“教”不断明晰 |
(二)教育监管由“放”到“收”的集权化 |
(三)特教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
(四)课程教学体系杂糅走向融合的本土化适应 |
(五)经费来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开放化集资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评析与启示 |
一、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 |
(一)特殊教育本质功能的表达与强化 |
(二)政府主权意识觉醒加强特殊教育整顿规范 |
(三)特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形成与教学经验积累 |
(四)西式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植入与改造 |
(五)多方支援加强特殊教育根基巩固 |
二、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困境 |
(一)角色定位摇摆不定,教育观念难转变 |
(二)政策法规零散不健全影响特殊教育规范管理 |
(三)师资培养体系欠缺阻碍教学工作进展 |
(四)课程教学过度依赖制约特殊教育独立发展 |
(五)经费支出基础薄弱导致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
三、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当代启示 |
(一)拓展融合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 |
(二)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
(三)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 |
(四)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 |
(五)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问题意识 |
一、选题缘由 |
二、问题意识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先行研究 |
一、民族学人类学的萨满教研究 |
二、国内萨满教研究历程与特点 |
三、聚焦蒙古国的萨满教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
二、田野工作介绍 |
三、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中萨满教复兴的文化政策环境 |
第一节 蒙古国社会转型 |
一、蒙古国生态人文概况 |
二、社会转型与民众生计变迁 |
三、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第二节 蒙古国城市生境 |
一、亦城亦乡的蒙古包区居住环境 |
二、蒙古包区的居民及其生活状况 |
三、困境中居民对宗教解禁的呼吁 |
第三节 蒙古国宗教政策与宗教复兴现状 |
一、当代蒙古国宗教政策法规 |
二、传统与非传统宗教发展现状 |
三、蒙古国的宗教格局与萨满教复兴 |
第三章 萨满教观念体系的变迁与调适 |
第一节 蒙古萨满教发展史 |
一、大蒙古国至元朝时期的萨满分层 |
二、明清时期的萨满教衰落与萨满分类 |
三、蒙古人民共和国宗教肃清时期的“佛博一体” |
四、宗教解禁后蒙古国边区的萨满教遗存 |
第二节 萨满教世界观的调适 |
一、对三界宇宙观的新型解释 |
二、灵性自然观的代际传承 |
三、城市居民的灵魂观 |
第三节 萨满教核心神灵信仰的传承 |
一、不断丰富的腾格里信仰 |
二、山神、水神与山水神 |
三、驱使萨满领神的翁滚祖灵 |
第四章 萨满领神出道的过程及其调适策略 |
第一节 作为神圣资本的萨满病 |
一、萨满病与加入式梦境 |
二、萨满师徒关系的缔结 |
三、唤醒萨满特性与入迷的康复治疗 |
第二节 体现圣俗身份转换的萨满服饰和法器 |
一、萨满神服及其象征意涵 |
二、脱魂与附体的工具:口弦琴和单面鼓 |
三、进攻与防护的法器:神杖、铜镜及其他 |
第三节 确立正统萨满身份的领神出道全过程 |
一、确立萨满身份的初次公开领神 |
二、获得社会认可的祭祀山水神仪式 |
三、巩固萨满身份和强化族人信仰的祭灶仪式 |
第五章 萨满教治疗仪式类型及其功能调适 |
第一节 地方性疾病认知 |
一、大众疾病观 |
二、医院条件与治疗缺陷 |
三、萨满教的病因论 |
第二节 平衡个体身心的祛污净化仪式 |
一、亲历净化仪式 |
二、治疗躯体性污染的仪式 |
三、治疗心性污染的仪式 |
第三节 调节个体与他者关系的治疗仪式 |
一、缓解家庭矛盾的治疗仪式 |
二、了结邻里恩怨的萨满教仪式 |
三、破除萨满诅咒的降神仪式 |
第四节 重塑人与自然关系的禳灾祈福仪式 |
一、向自然神祈福的祭祀圣湖仪式 |
二、禳解新冠疫情的血祭大地仪式 |
三、为国祈福的不儿罕山祭天仪式 |
第六章 应对与调适失范状态的萨满教社团 |
第一节 当代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失范状态 |
一、萨满教传承的失范性 |
二、萨满教仪式与治疗实践的无序性 |
三、萨满牵线“病人”的随意性 |
第二节 萨满教社团及其创立 |
一、萨满教组织的创立流程及发展现状 |
二、学者与草根萨满合作创办的“灶火中心” |
三、统合萨满教组织的联合会及其创新型社会角色 |
第三节 萨满教组织领导人物的互动与博弈 |
一、共推的“典型”:国家大萨满边巴道尔吉 |
二、萨满之父:奥德格日乐 |
三、共谋与博弈的领导关系 |
第四节 规范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团体性活动 |
一、对萨满的教学、考核与认证 |
二、组织恢复萨满教传统祭祀与祈福的习俗 |
三、推动多元社会文化活动的萨满教组织 |
结论 |
一、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传承与调适 |
二、萨满教当代复兴与若干宗教社会问题 |
三、蒙古国萨满教研究的学术启示 |
参考文献 |
西里尔体及畏兀儿体蒙古文字母的拉丁转写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7)生态学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气候信息与公共卫生行动》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Project Description |
Reasons of Choosing the Source Text |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One Transla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
1.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1.2 While-translation Work |
1.3 Post-translation Proofreading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
2.1 Introduction to Eco-translatology Theory |
2.1.1 Origin of Eco-translatology Theory |
2.1.2 Development of Eco-translatology Theory |
2.2 The Core Concepts of Eco-translatology Theory |
2.2.1 The Basic Concepts of Eco-translatology Theory |
2.2.2 The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
3.1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nguistic Dimension |
3.1.1 At Lexical level |
3.1.2 At Syntactic Level |
3.1.3 At Stylistic Level |
3.2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Dimension |
3.2.1 The Application of Amplification |
3.2.2 The Application of Paraphrase |
3.2.3 The Application of Annotation |
3.3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mmunicative Dimension |
3.3.1 The Translation of Modifiers |
3.3.2 The Translation of Word Groups |
3.3.3 The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
Conclusion |
Major Findings |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Glossary |
Appendix Ⅱ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Ⅲ Target Text |
(8)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史料与文献回顾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五、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一章 南迁福州与北归济南:转型的时空背景 |
第一节 南迁福州 |
一、酝酿南迁:三派势力博弈 |
二、选址福州:各方推进南迁 |
三、南下福州:顺利完成迁移 |
三、福州一年:勉强恢复教学 |
四、留守济南:艰难维持残局 |
第二节 北归济南 |
一、山东情结:回归原动力 |
二、校产羁绊:难舍的家业 |
三、协商回济:积极的态度 |
四、顺利回迁:各方的帮助 |
小结 |
第二章 校权之争与行政改革:行政上开启转型 |
第一节 校权之争:新旧势力的博弈 |
一、留济齐大校务:旧权把持 |
二、校权回收运动:大势所趋 |
三、两次“倒杨”运动:斗争不止 |
第二节 行政改革:运转机制的蜕变 |
一、软弱的齐大校政 |
二、积极的行政改革 |
三、齐鲁医院的调整 |
四、争取“国立”运动 |
小结 |
第三章 教育改革与医疗服务:业务上推行新政 |
第一节 教育改革 |
一、招生改革 |
二、教学改革 |
第二节 公卫服务 |
一、参与医疗救灾 |
二、疫病防治服务 |
三、公共卫生教育 |
第三节 支援战争 |
一、踊跃参军参干 |
二、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 |
三、收治志愿军伤病员 |
小结 |
第四章 经费改革与资产管理:经济上实现自立 |
第一节 美国经济封锁 |
一、教会拨款的限制 |
二、进口设备的限制 |
第二节 拓展筹资渠道 |
一、有条件接受捐赠 |
二、向政府申请补助 |
第三节 改革资产管理 |
一、资产清查:奠定改革基础 |
二、资产纠纷:化解资产矛盾 |
第四节 增产节约运动 |
一、“三自”革新运动 |
二、医院经费改革 |
三、“三反”“五反”运动 |
小结 |
第五章 抗美援朝与思想改造:政治上实现新生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师生思想状况 |
一、宗教色彩浓厚 |
二、亲美思想严重 |
三、政治意识淡漠 |
第二节 抗美援朝教育运动 |
一、保卫和平签名运动 |
二、控诉美国文化侵略 |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
四、全面驱离美籍教师 |
第三节 革命政治教育 |
一、常规思政教育 |
二、爱国爱党教育 |
三、亲苏学苏教育 |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 |
一、原有问题及改造过程 |
二、改造效果和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院系调整与明确隶属:全方位完成转型 |
第一节 院系调整:完成转型的直接推动力 |
一、全国院系调整的背景与过程 |
二、齐鲁大学的调整 |
三、齐鲁医院的归属变更 |
第二节 山东医学院的调整适应 |
一、原山东医学院基本情况 |
二、调整初期的混乱情况 |
三、初步的改革调整 |
第三节 齐鲁医院的改革调整 |
一、院系调整初期的混乱现象 |
二、齐鲁医院的全面改革 |
第四节 明确归属:步入新的起点 |
一、医院承担医学教学任务 |
二、行政体制上的关系不明确 |
三、明确隶属与管理关系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抗战时期“四川平教会”的乡村建设活动及其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全面抗战前中华平教会的乡村建设运动(1920-1937) |
1.2.2 全面抗战时中华平教会的乡村建设运动(1937-1945) |
1.2.3 战后中华平教会的乡村建设运动(1945-1950) |
1.2.4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1.3 研究思路、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重点、难点 |
1.3.4 解决方法及措施 |
1.3.5 创新点 |
1.3.6 研究题目注解 |
第二章 战时“四川平教会”江津实验区工作的开展及实效 |
2.1 江津实验区的建立过程 |
2.1.1 选址驴溪 |
2.1.2 经费筹办与其他工作的筹备 |
2.2 江津实验区围绕“四大教育”展开的工作 |
2.2.1 实验区的社会调查 |
2.2.2 实验区的文艺教育 |
2.2.3 实验区的卫生教育 |
2.2.4 实验区的生计教育 |
2.2.5 文艺教育的新变化 |
第三章 战时“四川平教会”江津实验区的主要特征 |
3.1 江津实验区是自主开办起来的,并非中华平教会直接领导 |
3.2 江津实验区的官办色彩浓厚且影响甚深 |
3.3 江津实验区没有承担太多的行政事项 |
3.4 “共学”、“训导”的新式教育 |
第四章 抗战时期“四川平教会”乡建特征主要成因 |
4.1 社会现实的召唤和地方政局的需要 |
4.2 “定县实验”的示范作用和“乡建理念”的直接影响 |
4.3 个人初心和能力的共同体现 |
第五章 抗战时期“四川平教会”乡建活动的当代启示 |
5.1 乡建活动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
5.1.1 对准主要矛盾,主抓问题关键 |
5.1.2 塑造和培养服务乡村、改造乡村的时代理念 |
5.1.3 “有识之士”深入、扎根乡村,以实干为基 |
5.1.4 政府与基层组织权限分明、通力合作 |
5.2 四川平教会乡建活动的失败原因及启示 |
5.2.1 乡建活动失败原因再探 |
5.2.2 中国共产党农村方案的成功原因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冷战后美国全球卫生外交研究 ——以传染性疾病的应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对冷战后美国全球卫生外交的研究 |
(二)国外对冷战后美国全球卫生外交的研究 |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
五、案例的选择 |
(一)病毒仍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 |
(二)艾滋病毒与埃博拉病毒的特点 |
(三)美国应对的不同模式及意义 |
第一章 美国全球卫生外交概述 |
第一节 全球卫生外交的概念与特点 |
一、全球卫生外交的概念 |
二、全球卫生外交的特点 |
第二节 美国开展全球卫生外交历程回顾 |
一、19 世纪到1945 年的美国全球卫生外交 |
二、1945-1991 年间的美国全球卫生外交 |
三、1991 年至今的美国全球卫生外交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冷战后美国全球卫生外交的目的、行为体和工具 |
第一节 外交的目的、行为体和工具:一个更为简明的分析框架 |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全球卫生外交的目的 |
第三节 冷战后美国全球卫生外交的行为体 |
一、行政部门与美国全球卫生外交 |
二、国会与美国全球卫生外交 |
第四节 冷战后美国全球卫生外交的工具 |
一、建议类工具 |
二、运营类工具 |
三、合作类工具 |
四、规范类工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冷战后美国全球卫生外交的实践:以全球艾滋病防治行动为例 |
第一节 美国开展全球艾滋病防治行动的历程 |
一、美国参与并主导全球艾滋病防治行动的早期努力(1981-2000) |
二、总统防治艾滋病紧急救援计划的逐步形成(2001-2003) |
三、总统防治艾滋病紧急救援计划框架下的美国全球艾滋病防治行动(2003 至今) |
第二节 美国全球艾滋病防治行动中的卫生外交 |
一、外交目的 |
二、外交行为体 |
三、外交工具 |
第三节 美国全球艾滋病防治行动的效果及特点 |
一、总统防治艾滋病紧急救援计划资金投入及成果 |
二、对总统防治艾滋病紧急救援计划执行效果的评价 |
三、美国全球艾滋病防治行动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冷战后美国全球卫生外交的实践:以埃博拉疫情应急响应行动为例 |
第一节 美国对埃博拉疫情暴发的应急响应过程(2014-2016) |
第二节 美国埃博拉应急响应行动中的全球卫生外交 |
一、外交目的 |
二、外交行为体 |
三、外交工具 |
第三节 美国埃博拉应急响应行动的结果及特点 |
一、美国对埃博拉应急响应行动的投入与结果 |
二、对美国埃博拉疫情紧急响应行动结果的评价 |
三、美国埃博拉疫情应急响应行动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冷战后美国全球卫生外交的总体评价 |
第一节 美国全球卫生外交的积极意义 |
一、美国全球卫生外交增强了自身维护国家卫生安全的能力 |
二、美国全球卫生外交有利于全球卫生目标的实现 |
三、美国全球卫生外交促进了美国经济增长 |
第二节 美国全球卫生外交实践的局限性:“安全化”的视角 |
一、全球卫生与安全 |
二、冷战后美国全球卫生外交实践的局限性:“安全化”的视角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SAFE”战略拯救沙眼患者(论文参考文献)
- [1]冷战时期中越医疗合作研究 ——基于援越抗美时期的考察(1960-1975)[D]. 马千紫.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19世纪美国传教士在中东地区的传教活动研究[D]. 李小娟. 西北大学, 2021(12)
- [3]公共卫生类文本汉译句式结构转换 ——Evaluating 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 Issues(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冯梦洁.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探索 ——以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一、二为例[D]. 王洁.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5]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D]. 杨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D]. 包海波. 兰州大学, 2021(09)
- [7]生态学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气候信息与公共卫生行动》汉译实践报告[D]. 崔亚新. 兰州大学, 2021
- [8]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D]. 李宁. 山东大学, 2020(06)
- [9]抗战时期“四川平教会”的乡村建设活动及其当代启示[D]. 刘庆丰.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10]冷战后美国全球卫生外交研究 ——以传染性疾病的应对为例[D]. 周康. 外交学院,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