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废油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自夏,张贤明,陈立功,冉印[1](2021)在《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废润滑油处理不当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对废润滑油进行再生,不仅能够解决环境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危机;通过分析废润滑油的来源及组成,比较现有废油再生技术的优缺点,总结出只有采用高效的溶剂萃取、剧烈加氢或者全面使用发烟硫酸处理的方法才有可能彻底除去废油中的非理想组分;然而,仅仅通过提高加氢精制的苛刻度,单一催化剂难以实现目标,组合加氢再生工艺为最佳选择;首先加氢保护剂可以除去废油中的杂质以确保装置的长期运转,其次通过加氢异构催化剂提高再生油品的质量,最后加氢精制催化剂确保最终产品的稳定性;综上,将多种催化剂形成并联或串联加氢再生工艺,能够显着提高废润滑油再生收率以及产品质量,并且改善废油再生工艺装置的稳定性,是未来废油再生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杜杰[2](2021)在《粉煤灰微波辅助碱改性吸附处理废润滑油》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润滑油的需求逐年递增,而大量的废润滑油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废润滑油作为一种可回收再利用资源,经再生处理后可重新投入使用。粉煤灰作为固体废弃物,是一种多孔吸附材料,具有活性高、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可作为吸附剂应用于废油再生处理中。同时,经研究发现粉煤灰还具有独特的空心微珠结构,将这些微珠单独提取出来制成吸附剂,可有效提高吸附效率,是粉煤灰高附加值利用的重要产品。本论文基于废润滑油再生处理技术,以粉煤灰沉/磁珠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实验探讨各因素对粉煤灰沉/磁珠分选效果的影响,利用正交优化实验确定分选条件;以微波辅助碱为改性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各因素对粉煤灰沉/磁珠改性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曲面实验优化改性条件;并对粉煤灰沉/磁珠进行吸附动/热力学研究,探究改性前后粉煤灰沉/磁珠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最后考察粉煤灰沉/磁珠改性对其接触角的影响。分选实验表明:磁珠收集量随搅拌速率、搅拌时间和静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沉珠收集量则随之减少,达到平台值后各珠体收集量趋于稳定;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分选条件为:固液比1:4、搅拌速率600 r/min、搅拌时间20 min、静置时间70 min。改性实验表明:影响粉煤灰沉/磁珠改性效果的因素依次是微波功率、改性剂浓度、固液比、微波时间、搅拌时间,废油酸值随各因素的增加先降低后上升;通过响应曲面设计实验优化改性条件为:微波功率500 W、微波时间8 min、固液比1:5、改性剂浓度0.75 mol/L、搅拌时间85 min;通过表征分析可知,改性后沉/磁珠表面性质发生变化,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及总孔径增加,Si O2和Al2O3衍射峰减弱。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80℃时的粉煤灰沉/磁珠吸附平衡时间为180 min,经改性后,沉珠平衡吸附量提高0.79 mg/g,磁珠平衡吸附量提高0.95 mg/g,且磁珠平衡吸附量高于沉珠;整个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来描述,分为快速外扩散和缓慢内扩散两个阶段,主要控制步骤为孔隙扩散和吸附反应,改性对两个阶段均有促进作用,吸附质在改性磁珠中扩散效果更好,吸附性能更优。吸附热力学实验表明: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可用来描述吸附过程,吸附量随温度增加而增加,且磁珠各温度下平衡吸附量优于沉珠,改性可进一步增加吸附量;由Temkin方程可知,沉/磁珠对废油中酸质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过程,改性后k T值减小;由Freundlich方程可知,沉/磁珠吸附废油为容易进行的优惠型吸附,改性后n值增大;由Sips方程可知,改性后粉煤灰沉/磁珠表面均一性下降;由吸附热力学函数分析可知,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主要作用力为范德华力,改性后∣ΔG∣、ΔH和ΔS增大,自发程度更高,吸附反应推动力更大,改性磁珠吸附性能更优。接触角实验表明:粉煤灰沉/磁珠改性后与液体石蜡的亲和力提高,相对接触角降低,表面自由焓升高,珠体表面活性得到显着增强。
宋明明[3](2020)在《废弃润滑油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基础油辅以各类添加剂组成的润滑油品种繁多,在高温、高压、高剪切、富氧条件下,润滑油中含S、N、O的极性添加剂与基础油中不饱和烃类组分发生氧化、分解、聚合生成多环短侧链芳烃、胶质、沥青质,油品性质受损,难以满足长期使用要求需要换油。我国每年更替的废润滑油总量约为800万t,其中60%左右的废润滑油均可回收,但废油常不经任何处理被直接倒入土壤、河流中,亦或是作为燃料使用。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张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废润滑油的回收再利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符合客观实际的再生工艺,确定适宜的操作条件已成为有效处理HW08类危险固废—废润滑油、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关键。通过对比废润滑油各种再生工艺的优缺点,指出无论是技术背景、加工形式、还是产物收率等方面分子蒸馏均具有绝对优势。基于废润滑油理化性能数据,以馏分油收率、黏度指数为评价指标,借助现有的分子蒸馏装置开展实验室小试,在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压力、加热温度、预热温度、进料量、刮膜转速等工艺参数的基础上,开展正交试验,结合极差、方差分析,对比指出了各因素间的主次关系:体系压力>加热温度>进料量>预热温度,优化了废油再生工艺参数,确定分子蒸馏最佳工艺条件为:一级压力90 Pa,加热温度170℃,预热温度150℃,进料量2.0 kg/h,转速80 r/min;二级压力50 Pa,加热温度220℃,预热温度190℃,进料量1.0 kg/h,转速100 r/min;三级压力10 Pa,加热温度270℃,预热温度250℃,进料量0.4 kg/h,转速130 r/min。在最佳工艺条件基础上进行三级分子蒸馏切割试验,馏分油再生率为83.64%,达到了理想水平。对比中性油、光亮油的相关性能指标,分析、评定蒸馏操作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一级、二级馏分油各项理化性能参数均符合《润滑油基础油协议标准》中HVIⅡ+4、HVIⅡ6号基础油的技术要求,三级馏分油除色度外满足HVIⅡ8号基础油性能要求。为改进其色度,开展了白土补充精制工艺研究,借助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白土用量、加入方式、精制温度、精制时间、搅拌速度对油品色度的影响,得出白土吸附最佳工艺条件为:精制温度230℃、精制时间45 min、搅拌速率120 r/min、白土用量25%且分批次投放。因白土与水泥原料化学组成类似,补充精制后产生的废白土残渣亦可用作水泥生产原料。经测定,白土补充精制后馏分油色度达标。试验结果表明分子蒸馏与白土补充精制工艺相结合进行废润滑油再生具有可行性,能够作为未来废润滑油再生利用的主流技术。在掌握分子蒸馏实验室小试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废润滑油物性,设计了一套满足进料量为80 kg/h的分子蒸馏中试设备,计算得出料液在分子蒸馏器中的液膜厚度为0.28 mm,平均停留时间9 s,分子蒸馏器外径及高度分别为245 mm、1000 mm,加热面面积0.77 m2,冷凝面面积0.48 m2;并对配套装置进行了选型分析,对分子蒸馏再生废润滑油的工业化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持。
李永超[4](2020)在《短棒状扩孔Al-SBA-15的制备及对废润滑油脱色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能源是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制造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润滑油消费的迅速增长,大量废润滑油随之产生。润滑油中基础油主要来源于石油馏分,将废润滑油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再生为基础油不仅可以节约石油资源而且可以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目前工业上对废润滑油再生常用的方法为减压蒸馏-吸附法,通过固体吸附剂对废润滑油减压蒸馏后的馏分进行吸附脱色精制,具有操作简单、危险系数小、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但用量大、收率较低。本文通过对SBA-15进行改性,制备出效果好、用量少、收率高的吸附剂用于废润滑油的吸附脱色精制。(1)采用正硅酸乙脂(TEOS)为原料,聚醚P123和正十二烷分别为模板剂和疏水共溶剂,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扩孔SBA-15有序介孔材料。探讨了疏水共溶剂含量及水热处理温度对孔结构的影响,通过热重(TG-DTG)、N2吸附-脱附(BET)、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表征其结构。研究表明,质量比m(正十二烷):m(P123)=1.5时,水热处理温度T=100℃的条件下,可以得到孔径最大为14.04nm的有序介孔材料。将其用于废润滑油脱色反应,在投加量6%、反应温度30℃、精制时间8 min、转速400 r/min的条件下,脱色率达到92.09%,油品收率为52.65%,色号达到1.5。将不同孔径的吸附剂用于废润滑油脱色反应,得到最适宜孔径约为10 nm。(2)通过改变p H值制备了扩孔Al-SBA-15,探讨了Al含量及疏水共溶剂含量对孔结构的影响。通过XRD、SEM、EDS、N2吸附-脱附、NH3-TPD等手段对吸附剂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当Al:Si=5%(摩尔比)、m(正十二烷):m(P123)=0.8(质量比),在反应温度为60℃、投加量6%、精制时间8 min、转速400 r/min的最佳条件下,使脱氮率达到76.7%,色号达到1.3,收率53.99%。重复使用3次后色号仍不高于2.0。(3)通过调节组装温度制备了短棒状扩孔Al-SBA-15,通过纳米激光粒度分析仪、XRD、SEM、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吸附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组装温度为35℃时,合成的吸附剂粒径减小至1015nm。在反应温度为60℃、投加量6%、精制时间8 min、转速400 r/min的最佳条件下,使油品色号达到1.4,收率提升至66.7%。重复使用三次后色号仍在2以下。
王莉,韩健,杨超,刘颖,潘攀,郝晓平[5](2020)在《废润滑油再生技术浅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废润滑油再生从能源与环境保护来看是处理废油的最优选择。文章主要介绍废油再生的必要性和废油再生物理及物理化学方法,对比了国外先进的Hy Lube、Revivoil、CEP、MRD溶剂萃取和加氢工艺,并简单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废润滑油再生油的全加氢、萃取-絮凝法、NMP混合溶剂精制、分子蒸馏技术、吸附剂等工艺。我国的废润滑油再生技术正朝着工艺更环保、回收高效率、产品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牛罗伟[6](2020)在《油水分离膜在废润滑油净化再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与工业的快速发展,润滑油的消耗量不断增加。润滑油使用后产生大量的废润滑油,废润滑油的随意丢弃与燃烧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更严重的是对环境的污染。如今石油资源紧缺现象越来越明显,国家对于环境的管理更加严格,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变得尤为重要。常见的废润滑油再生技术仍然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而且存在运行成本高,再生工艺复杂,操作条件要求高等问题。本文针对常见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的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此工艺对废润滑油中的水分与颗粒杂质可以一步分离,并且工艺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本文采用油水分离膜工艺对废汽轮机油进行净化再生,使用自制实验室负压试验装置与中试设备对废汽轮机油进行过滤净化,考察了过滤压力、过滤温度与过滤时间对过滤通量的影响,对膜过滤前后的废汽轮机油作理化性能测试,考察膜过滤净化效果,选膜分离工艺参数为:过滤温度为50℃,过滤压力为-0.06 MPa。在此操作条件下,膜过滤废汽轮机油的通量为5.45 L·m-2·h-1,废汽轮机油过滤液的透明度大大提高,含水率降为70 mg·kg-1,ISO洁净度提高到17/15/≥10级,油泥氧化指数降为0,污染元素Si、Na与磨损元素Fe含量明显减少,过滤液的含水率与洁净度均达到常规润滑油的要求。经油水分离膜过滤净化后,废汽轮机油中的油泥、颗粒杂质与水分大大减少,再生油的性能得到很大改善。为了弥补负压过滤的缺点,制作正压错流过滤设备对废液压油进行过滤净化。废液压油经膜过滤后,透明度大大提高,ISO洁净度提高到14/13/≥11级,优于新液压油ISO洁净度<18/15/12级的控制标准,油水分离膜对废液压油中的小颗粒杂质去除效果明显。并且油水分离膜对高含水率的液压油乳化油脱水效果明显,含水率为1900 mg·kg-1的乳化油经油水分离膜分离后,过滤液的含水率降为100mg·kg-1~200 mg·kg-1,对水的截留率达到了90%以上。本文还采用油水分离膜对水面油膜的回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操作压力对油膜回收效率、收油率与回收油的含水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操作压力为-0.04 MPa~-0.06 MPa。在此操作压力下,收油率保持在95%以上,而含水率低于3.4%,油水分离膜对水面油膜的回收效果显着。
余燕燕,杨欣[7](2019)在《废油再生现状及其工艺技术简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言:废油是一个双面体,具有污染性和资源性的双重特征: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回收和再生利用将节省能源并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规定,废矿物油属于危险废物,编号为HW08。2017年2月4日,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正式发布,其中废矿物油再生利用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
余燕燕[8](2019)在《废柴油再生工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石油资源紧缺的现象越来越凸显,而另一方面,废油乱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废柴油作为废油中的一种,其再生利用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而言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我国废柴油再生行业的现状,开发一种经抽提-絮凝处理,结合无机陶瓷膜过滤与白土吸附精制的废柴油再生新工艺,进而得到合格的燃料油。通过恒温沉降实验,以废柴油中机械杂质去除率为指标,得到适宜的沉降温度为60℃,沉降时间为20h。抽提-絮凝实验中选用异丙醇、正丁醇及丁酮作为溶剂进行对比,分别考察了三种溶剂的剂油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渣层形态、再生油收率、酸度、硫含量的影响。选用最佳絮凝剂为异丙醇,此时最佳工艺条件为:剂油比4:1,反应温度50℃。在此条件下,再生油收率为73.5%,酸度为7.65 mg KOH/100 mL,硫含量为0.205%。与废柴油相比较,酸度降低9.10mg KOH/100 mL,硫元素去除率达65.20%。在无机陶瓷膜过滤分离实验中,探讨了过滤操作温度和膜孔径大小对膜过滤通量、再生油机械杂质含量、收率、酸度和硫含量的影响。在真空度0.095 MPa下,陶瓷膜过滤再生最佳工艺条件为:膜孔径100 nm,操作温度60℃。在此条件下膜通量为156.7 L/(m2·h),过滤后减压蒸馏所得再生油收率达到74.73%,机械杂质含量为0.16%,酸度为6.57 mg KOH/100 mL,硫含量为0.157%,透光率为43.57%。与废柴油相比,其机械杂质含量减少了5.3%,酸度减少了10.18 mg KOH/100 mL,硫元素去除率达73.34%,透光率提高了30.92%。活性白土精制工艺通过正交实验探究白土用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再生油收率和透光率的影响,确定了其最佳工艺参数,即白土用量为15%,吸附温度为75℃及吸附时间为40 min,该条件下所得再生油样收率为83.7%,透光率为82.3%。对经恒温沉降及抽提-絮凝预处理-无机陶瓷膜分离-白土精制后再生柴油理化性能指标进行分析,其粘度、密度、残炭含量、硫含量、机械杂质含量、酸度、闪点、水分含量均达到船用燃料油国家标准(GB/T17411-2015)的相关要求。
李晓[9](2019)在《废润滑油再生悬浮床加氢预处理工艺的研究》文中指出全球润滑油产量与消耗量的逐年增长导致了每年数百万吨废油的产生。再生废润滑油既可以使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循环利用,同时可以有效阻断废油污染源,彻底解决其环境污染问题。传统的蒸馏法作为废油再生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脱除废油中的颗粒物以及金属杂质元素等,易使加氢精制催化剂中毒,且直接蒸馏会带来蒸馏装置管道的结垢堵塞,故论文研究利用悬浮床加氢技术作为废油再生预处理工艺。论文首先利用几种不同的分散型催化剂油溶性镍、油溶性钼以及水溶性钼进行悬浮床加氢预处理过程,考察了催化剂处理废油时的除杂、抑焦能力。结果表明:在380℃、6 MPa、1 h条件下三种催化剂均有一定的减粘效果,且有抑制生焦的作用。其中油溶性钼催化剂所得基础油收率较高约为80%-84%;产物油中微量金属元素脱出效果油溶性钼催化剂优于油溶性镍催化剂,优化所得催化剂活性金属添加量为600μg/g,催化脱除金属率达96.7%。提高反应条件后有助于金属的脱除,但会引起重组分生焦,基础油收率降低等问题。利用悬浮床加氢装置,以油溶性钼为催化剂,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产品的组成及理化性质的变化。经预处理后,废油基本性质如粘度、密度、灰分、水分、甲苯不溶物等随温度上升、催化剂含量增加及时间的增长均有明显降低。油中S、N元素含量下降,Cl、Si、Ca、Zn、P等微量元素几乎完全脱除。对产物组成分析,裂解气含量随温度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催化剂添加量的升高可以减少裂解气的产生。温度对于液相产品中链烷烃、环烷烃以及芳烃的变化影响不是很大,随着催化剂含量及时间的增加,产物油中芳香烃含量减少,胶质含量亦减少。通过产物各项性质指标优化反应条件为:温度400℃、催化剂活性金属添加量600μg/g、反应时间90 min。最后采用市场上购买的基础油为研究油样,考察了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影响。在无催化剂的低压临氢条件下,随反应温度升高未能抑制产品生焦。加入催化剂后降低了大分子缩合反应的速率。提高氢分压,热裂化反应可以得到进一步抑制。当基础油中引入添加剂时,产物基础油馏分减少,反应中加氢裂化的程度加深。悬浮床加氢处理中的催化剂可以有效降低润滑油添加剂的分解温度。
常伟[10](2019)在《轧制废润滑油的组成和再生工艺探究》文中研究表明石油资源是当今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之一,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全球润滑油消耗量也是逐年增加,作为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润滑油需求和消耗量也是连年上涨,因此这也造成了大量废润滑油的产生,而废润滑油不论从经济上还是环境上都是十分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因此,废润滑油的再生是目前十分重要的一项课题。我国的废润滑油再生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废润滑油产量大、收集困难、再生工艺落后等劣势。针对我国基本国情,并结合现有的废润滑油再生技术,本文对废润滑油的组成和新型环保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展开研究。本文主要从两部分展开研究,分别对轧制废润滑油的组成和新型再生工艺进行探究。首先对轧制废润滑油进行组成分析,由于轧制废润滑油是一个组成复杂且处理难度大的混合物,因此采用柱层析的方法对轧制废润滑油先进性组分分离,使用极性由弱到强的淋洗液对废油进行淋洗,然后对淋洗后的溶液进行归类和整理,再利用红外、核磁共振的分析手段,共将轧制废润滑油中的成分分为五大类,同时其分子量由大到小的次序为:E>D>C>B>A;并对各组分的主要成分进行推测和定义,通过研究发现,A组分主要为链状烃类化合物;B组分为环状烃类,且芳香烃占比最高;C和D组分主要是一些稠环的胶质和沥青质,同时其中含有大量的羧基、胺基、醛酮等,含有大量的O、S和N元素;E组分主要是一些固体杂质。对于轧制废润滑油的再生工艺方面,本文通过无机絮凝-吸附工艺对轧制废润滑油进行再生处理,考察了絮凝剂、吸附剂和碱液用量对再生油油品的影响,同时对絮凝时间、吸附时间和反应温度进行实验优化,从而筛选出的最佳再生轧制废润滑油的条件为:FeCl3/WRO质量比0.10;NaOH/FeCl3质量比3.0;絮凝时间为6分钟;温度为60°C;粉煤灰/WRO质量比0.03;吸附时间为20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再生油,其运动粘度、闪点、倾点等物理性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40°C的运动粘度有9.224降至8.782mm2/s,闪点和倾点分别由160.5和-28.5降至155.7和-31.0°C,而且得到的再生油品质接近于新油标准,实现了无酸、无有机溶剂、高效环保的废油再生的目标。
二、废油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废油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业废油来源及组成 |
2 废油再生工艺 |
2.1 酸-白土再生工艺 |
2.2 溶剂萃取工艺(MRD) |
2.3 蒸馏-加氢工艺 |
3 结论 |
(2)粉煤灰微波辅助碱改性吸附处理废润滑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粉煤灰空心微珠的分选研究及应用 |
1.2.1 漂珠 |
1.2.2 磁珠 |
1.2.3 沉珠 |
1.3 吸附材料改性研究及应用 |
1.3.1 粉煤灰 |
1.3.2 硅胶 |
1.3.3 氧化铝 |
1.3.4 活性炭 |
1.3.5 沸石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粉煤灰沉/磁珠的分选 |
2.1 实验准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1.3 粉煤灰的预处理 |
2.2 实验内容 |
2.3 粉煤灰沉/磁珠分选的单因素实验 |
2.3.1 搅拌速率的影响 |
2.3.2 搅拌时间的影响 |
2.3.3 静置时间的影响 |
2.4 粉煤灰沉/磁珠分选正交实验优化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粉煤灰沉/磁珠吸附废润滑油的动力学和热力学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3.1.2 模拟废润滑油的配置 |
3.1.3 废油酸值的测定 |
3.2 粉煤灰沉磁珠吸附废润滑油的动力学 |
3.2.1 吸附动力学实验 |
3.2.2 吸附动力学方程拟合 |
3.2.3 粒子内扩散模型拟合 |
3.3 粉煤灰沉/磁珠吸附废润滑油的热力学 |
3.3.1 吸附热力学实验 |
3.3.2 吸附等温线 |
3.3.3 吸附热力学函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波辅助碱改性粉煤灰沉/磁珠吸附处理废润滑油 |
4.1 实验部分 |
4.1.1 主要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4.1.2 改性粉煤灰的制备 |
4.2 碱改性剂的选择 |
4.3 粉煤灰优化改性条件的确定 |
4.3.1 微波功率 |
4.3.2 微波时间 |
4.3.3 固液比 |
4.3.4 碱液浓度 |
4.3.5 搅拌时间 |
4.4 改性粉煤灰沉珠吸附性能的响应曲面优化设计 |
4.4.1 Box-Behnken设计优化实验 |
4.4.2 模型方差分析及显着性检验 |
4.4.3 响应曲面交互作用 |
4.4.4 模型的验证 |
4.5 微波辅助碱改性对粉煤灰沉/磁珠结构的影响 |
4.5.1 SEM分析 |
4.5.2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4.5.3 XRD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性粉煤灰沉/磁珠吸附废润滑油的动力学和热力学 |
5.1 实验部分 |
5.2 改性粉煤灰沉/磁珠吸附废润滑油的动力学 |
5.2.1 吸附动力学实验 |
5.2.2 吸附动力学方程拟合 |
5.2.3 粒子内扩散模型拟合 |
5.3 粉煤灰沉/磁珠吸附废润滑油的热力学 |
5.3.1 吸附热力学实验 |
5.3.2 吸附等温线 |
5.3.3 吸附热力学函数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粉煤灰沉/磁珠改性对其接触角的影响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6.1.2 实验原理 |
6.1.3 实验内容 |
6.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2.1 实验结果 |
6.2.2 分析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3)废弃润滑油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润滑油简介 |
1.1.1 润滑油组成 |
1.1.2 润滑油分类 |
1.2 废润滑油的来源及处理方法 |
1.2.1 废润滑油来源 |
1.2.2 废润滑油处理方法 |
1.3 废润滑油再生工艺 |
1.3.1 再净化工艺 |
1.3.2 再精制工艺 |
1.3.3 再炼制工艺 |
1.4 分子蒸馏技术的概况及应用 |
1.4.1 分子蒸馏原理 |
1.4.2 分子蒸馏特点 |
1.4.3 分子蒸馏的分离过程 |
1.4.4 分子蒸馏技术的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废润滑油理化指标测定 |
2.1 油样预处理 |
2.2 物性测定 |
2.2.1 黏度 |
2.2.2 黏度指数 |
2.2.3 密度 |
2.2.4 色度 |
2.2.5 水含量 |
2.2.6 硫含量 |
2.2.7 酸值 |
2.2.8 倾点 |
2.2.9 闪点 |
2.2.10 残炭 |
第三章 分子蒸馏分离废弃润滑油工艺优化研究 |
3.1 分子蒸馏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单因素试验 |
3.2.1 体系压力对蒸馏过程的影响 |
3.2.2 加热温度对蒸馏过程的影响 |
3.2.3 预热温度对蒸馏过程的影响 |
3.2.4 进料量对蒸馏过程的影响 |
3.2.5 刮膜转速对蒸馏过程的影响 |
3.3 优化试验 |
3.3.1 正交试验方案 |
3.3.2 极差分析 |
3.3.3 方差分析 |
3.4 最优试验分析与讨论 |
3.5 产品性能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馏分油补充精制工艺研究 |
4.1 白土精制工艺 |
4.2 白土精制原理 |
4.3 白土精制条件研究 |
4.3.1 白土加入量对色度的影响 |
4.3.2 白土加入方式对色度的影响 |
4.3.3 精制温度对色度的影响 |
4.3.4 精制时间对色度的影响 |
4.3.5 搅拌速率对色度的影响 |
4.3.6 正交试验 |
4.4 精制油性能测定 |
4.5 废白土的无害化处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子蒸馏器的设计与选型 |
5.1 分子蒸馏器筒体设计 |
5.1.1 液膜厚度与蒸馏器外径计算 |
5.1.2 平均停留时间及设备高度计算 |
5.1.3 加热面面积计算 |
5.1.4 冷凝面面积计算 |
5.2 分子蒸馏器附属设备选型 |
5.2.1 预热器选型 |
5.2.2 进料泵选型 |
5.2.3 导热油泵选型 |
5.2.4 真空机组选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短棒状扩孔Al-SBA-15的制备及对废润滑油脱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润滑油简介 |
1.2 废润滑油简介 |
1.3 国内外对废润滑油再生的政策 |
1.4 废润滑油再生研究现状 |
1.4.1 常减压蒸馏—加氢精制 |
1.4.2 溶剂精制 |
1.4.3 膜分离精制 |
1.4.4 分子蒸馏精制 |
1.4.5 吸附精制 |
1.5 有序介孔氧化物简介 |
1.5.1 结构与特性 |
1.5.2 有序介孔材料的改性 |
1.5.3 应用现状 |
1.6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试剂与仪器 |
2.2 吸附剂的制备 |
2.2.1 SBA-15 及扩孔SBA-15 的制备 |
2.2.2 扩孔Al-SBA-15的制备 |
2.2.3 短棒状扩孔Al-SBA-15的制备 |
2.3 吸附剂表征 |
2.3.1 热重差热分析(TG-DTG) |
2.3.2 X射线衍射(XRD) |
2.3.3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3.4 透射电镜分析(TEM) |
2.3.5 能谱(EDS) |
2.3.6 N_2吸附-脱附(BET) |
2.3.7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8 化学吸附仪(NH_3-TPD) |
2.3.9 纳米激光粒度分布仪(PSDA) |
2.4 吸附精制 |
2.4.1 吸附脱色流程 |
2.4.2 脱色率计算 |
2.4.3 脱氮率计算 |
2.4.4 收率计算 |
2.5 吸附剂的重复使用性 |
第三章 废润滑油的预处理及性能测定 |
3.1 废润滑油的减压处理 |
3.2 废润滑油性质测定 |
3.2.1 色度测定 |
3.2.2 密度测定 |
3.2.3 闪点测定 |
3.2.4 凝点测定 |
3.2.5 酸值测定 |
3.2.6 灰分测定 |
3.2.7 粘度测定 |
3.2.8 氮化物含量测定 |
3.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3.3.1 废润滑油基本性能参数分析 |
3.3.2 废润滑油及预处理后油品碳数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扩孔SBA-15的表征及脱色性能 |
4.1 TG-DTG表征结果与分析 |
4.2 疏水共溶剂含量对SBA-15介孔材料合成的影响 |
4.2.1 SBA15-X-100 的小角XRD表征结果与分析 |
4.2.2 N_2吸附-脱附表征及分析 |
4.3 水热处理温度对SBA-15介孔材料孔径的影响 |
4.3.1 SBA-15-1.5-T的小角XRD表征结果与分析 |
4.3.2 SBA-15-1.5-T的N_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与分析 |
4.3.3 SBA-15-1.5-100的SEM&TEM表征及分析 |
4.4 吸附性能评价 |
4.4.1 样品SBA-15-1.5-100对废润滑油的吸附效果 |
4.4.2 再生次数对色度的影响 |
4.4.3 有序孔结构的吸附剂与常规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对比 |
4.4.4 废润滑油精制前后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扩孔Al-SBA-15的表征及脱色性能 |
5.1 铝含量对Al-SBA-15介孔材料的影响 |
5.1.1 nAl-SBA-15 的小脚XRD表征结果与分析 |
5.1.2 nAl-SBA-15的N_2 吸附-脱附表征结果与分析 |
5.1.3 nAl-SBA-15的NH_3-TPD表征结果与分析 |
5.1.4 nAl-SBA-15的SEM表征结果与分析 |
5.1.5 5%Al-SBA-15的EDS表征结果与分析 |
5.2 疏水共溶剂含量对5%Al-SBA-15介孔材料的影响 |
5.2.1 5%Al-SBA-15-Y的小角XRD表征结果与分析 |
5.2.2 5%Al-SBA-15-Y的 N_2 吸附-脱附表征结果与分析 |
5.2.3 5%Al-SBA-15-Y的 SEM表征结果与分析 |
5.3 吸附性能评价 |
5.3.1 样品5%Al-SBA-15-0.8对废润滑油的吸附效果 |
5.3.2 脱氮效果对比 |
5.3.3 吸附剂的稳定性 |
5.4 5%Al-SBA-15-0.8对废润滑油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短棒状扩孔Al-SBA-15的表征及脱色性能 |
6.1 组装温度对5%Al-SBA-15-0.8的影响 |
6.1.1 粒度分布表征结果与分析 |
6.1.2 N_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与分析 |
6.1.3 小角XRD表征结果与分析 |
6.1.4 SEM表征结果与分析 |
6.2 吸附性能评价 |
6.2.1 不同粒径5%Al-SBA-15-0.8对废润滑油的吸附效果 |
6.2.2 最佳粒径5%Al-SBA-15-0.8对废润滑油的吸附容量 |
6.2.3 吸附剂的稳定性 |
6.3 吸附脱色前后油品的碳数分布 |
6.4 再生油品的性质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撰写与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5)废润滑油再生技术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废油再生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分类 |
1.1 物理再生 |
1.1.1 沉降 |
1.1.2 过滤 |
1.1.3 蒸馏 |
1.1.4 水洗 |
1.2 物理化学再生 |
1.2.1 凝聚 |
1.2.2 碱中和 |
1.2.3 吸附 |
2 国内外废油再生的工艺和进展 |
2.1 国外废油再生的工艺和进展 |
2.1.1 UOP公司HyLube废油再生工艺 |
2.1.2 VISCOLUBE公司Revivoil废油再生工艺 |
2.1.3 CEP废油再生工艺 |
2.1.4 MRD溶剂萃取废油再生工艺 |
2.2 国内废油再生的工艺和进展 |
2.2.1 全加氢废油再生工艺 |
2.2.2 萃取-絮凝法废油再生工艺 |
2.2.3 NMP混合溶剂精制废油再生工艺 |
2.2.4 分子蒸馏技术废油再生工艺 |
2.2.5 吸附剂废油再生工艺 |
3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废油再生业务 |
4 结束语 |
(6)油水分离膜在废润滑油净化再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废润滑油概述 |
1.2.1 废润滑油的组成 |
1.2.2 废润滑油的产生 |
1.2.3 废润滑油的处理方法 |
1.3 废润滑油再生技术现状 |
1.3.1 常规的单元操作技术 |
1.3.2 典型的废润滑油再生工艺 |
1.3.3 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研究进展 |
1.4 膜分离工艺简介 |
1.4.1 膜分离技术的优势 |
1.4.2 膜分离效果的影响因素 |
1.4.3 膜分离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的意义 |
1.5.2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油水分离膜在废汽轮机油方面分离工艺研究 |
2.1 实验仪器与用品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用品 |
2.1.3 油水分离膜的介绍 |
2.1.4 油水分离膜分离机理 |
2.2 膜分离性能表征分析方法 |
2.2.1 膜过滤通量 |
2.2.2 膜过滤截留率 |
2.2.3 润滑油的理化性能 |
2.3 废汽轮机油过滤试验及性能评测 |
2.3.1 废油过滤净化试验装置 |
2.3.2 压力与温度对膜过滤通量的影响 |
2.3.3 温度对废油过滤液中含水率的影响 |
2.3.4 废润滑油过滤前后理化性质分析与元素含量分析 |
2.3.5 膜污染与膜清洗测试分析 |
2.4 废油过滤净化中试试验 |
2.4.1 废油过滤净化设备 |
2.4.2 膜净化工艺中试通量变化 |
2.4.3 废油过滤净化设备经济性与适用性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油水分离膜用于污染的液压油净化工艺研究 |
3.1 污液压油质量评定 |
3.1.1 污液压油理化性质分析 |
3.1.2 污液压油元素含量分析 |
3.2 污液压油正压净化试验 |
3.2.1 正压净化设备 |
3.2.2 污液压油正压过滤后理化性质与元素含量分析 |
3.2.3 正压过滤通量变化 |
3.3 液压油乳化油过滤分离试验 |
3.3.1 乳化油的配置 |
3.3.2 温度对膜过滤乳化油通量的影响 |
3.3.3 温度对乳化油过滤液含水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水分离膜对水面油膜回收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水面油膜回收试验 |
4.2.1 操作压力对膜过滤煤油通量的影响 |
4.2.2 操作压力与回收时间对膜通量的影响 |
4.2.3 操作压力对收油率的影响 |
4.2.4 操作压力对回收油中含水率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7)废油再生现状及其工艺技术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 废油再生利用现状 |
2、国内外再生工艺 |
(1)硫酸-白土精制工艺 |
(2)溶剂萃取精制工艺 |
(3)加氢再生工艺 |
(4)薄膜蒸发技术 |
(5)膜处理 |
3、结语 |
(8)废柴油再生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废柴油概述 |
1.2.1 废柴油成分 |
1.2.2 ―柴油变废‖机理探讨 |
1.2.3 我国废柴油再生现状 |
1.3 国内外废油再生工艺 |
1.3.1 硫酸-白土精制工艺 |
1.3.2 溶剂萃取精制工艺 |
1.3.3 加氢再生工艺 |
1.3.4 薄膜蒸发技术 |
1.3.5 膜分离技术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第2章 实验设计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2.1.1 主要实验仪器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2.2 工艺流程 |
2.2.1 废柴油预处理 |
2.2.2 无机膜过滤 |
2.2.3 活性白土补充精制 |
2.3 指标测定方法 |
2.3.1 透光率T(%) |
2.3.2 酸度 |
2.3.3 机械杂质 |
2.3.4 硫含量 |
2.3.5 密度 |
2.3.6 闪点 |
2.3.7 水分测定 |
第3章 废柴油的预处理研究 |
3.1 废柴油质量评定 |
3.2 恒温沉降实验 |
3.2.1 沉降机理 |
3.2.2 沉降温度的选择 |
3.2.3 沉降时间对机械杂质的去除效果 |
3.3 抽提-絮凝处理废柴油 |
3.3.1 抽提-絮凝 |
3.3.2 絮凝沉降时间的确定 |
3.3.3 剂油比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3.3.4 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机陶瓷膜过滤废柴油工艺研究 |
4.1 膜过滤机理 |
4.2 温度对膜通量的影响 |
4.3 膜孔径的选择 |
4.3.1 膜孔径对再生油机械杂质的影响 |
4.3.2 膜孔径对再生油收率的影响 |
4.3.3 膜孔径对再生油酸度的影响 |
4.3.4 膜孔径对再生油硫元素去除影响 |
4.3.5 透光率测定 |
4.4 最优工艺条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活性白土补充精制对再生油性能的影响 |
5.1 活性白土吸附机理 |
5.2 正交实验确定吸附精制条件 |
5.2.1 正交实验设计 |
5.2.2 结果分析 |
5.2.3 最佳工艺 |
5.3 再生柴油其他理化性能的测定与分析 |
5.3.1 运动粘度 |
5.3.2 密度 |
5.3.3 硫含量 |
5.3.4 残炭 |
5.3.5 机械杂质 |
5.3.6 酸度 |
5.3.7 闪点 |
5.3.8 水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课题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废润滑油再生悬浮床加氢预处理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废油再生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典型加氢再生工艺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加氢法中废油各类化合物与氢反应机理 |
1.3.1 废油中烃类与氢的反应 |
1.3.2 废油中含氧化合物与氢的反应 |
1.3.3 废油中含硫化合物与氢的反应 |
1.3.4 废油中含氮化合物与氢的反应 |
1.3.5 废油中卤素化合物与氢的反应 |
1.3.6 废油中的金属化合物 |
1.4 悬浮床重油加氢技术 |
1.5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废润滑油釜式加氢预处理过程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工艺流程及催化剂评价条件 |
2.3 原料性质 |
2.3.1 废润滑油的理化性质 |
2.3.2 废润滑油中的微量元素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三种分散型催化剂加氢预处理对废油馏程的影响 |
2.4.2 三种分散型催化剂加氢预处理脱金属效果的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废润滑油悬浮床连续加氢预处理过程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废油悬浮床加氢预处理试验方法 |
3.3 产品分析方法 |
3.3.1 油品基本性质分析方法 |
3.3.2 油品四组分测定方法 |
3.3.3 油品甲苯不溶物测定方法 |
3.3.4 裂解气组成分析方法 |
3.3.5 液相产品烃类组成分析方法 |
3.4 原料的一般性质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反应条件对加氢产物组成的影响 |
3.5.2 反应条件对产物密度及粘度的影响 |
3.5.3 反应条件对产物灰分及水分的影响 |
3.5.4 反应条件对产物中甲苯不溶物及残炭值的影响 |
3.5.5 反应条件对产物中S、N、Cl含量的影响 |
3.5.6 反应条件对产物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
3.5.7 不同反应条件下的裂解气组成变化 |
3.5.8 不同反应条件下产物烃类组成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润滑油悬浮床加氢预处理过程催化剂作用机理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基础油及添加剂的选择 |
4.3 实验方法 |
4.4 基础油悬浮床加氢裂化规律的研究 |
4.4.1 温度对于基础油裂化过程的影响 |
4.4.2 压力对于基础油裂化过程的影响 |
4.4.3 油性添加剂对基础油裂化过程的影响 |
4.5 润滑油添加剂分解规律的研究 |
4.5.1 温度及催化剂对于添加剂分解脱金属的影响 |
4.5.2 添加剂分解固体颗粒物的存在形式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轧制废润滑油的组成和再生工艺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废润滑油再生的意义 |
1.2.1 废润滑油的危害 |
1.2.2 废润滑油再生的必要性 |
1.3 润滑油的成分分析方法 |
1.3.1 紫外分光光谱法 |
1.3.2 红外光谱法 |
1.3.3 质谱法 |
1.3.4 核磁共振光谱法 |
1.3.5 多种分析联用 |
1.4 废润滑油的再生工艺 |
1.4.1 常规的单元再生技术 |
1.4.2 废润滑油的再生工艺及应用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轧制废润滑油的性能评定 |
2.2.1 实验原料 |
2.2.2 轧制废润滑油的粒径分析 |
2.2.3 轧制废润滑油的物理性能 |
2.3 实验方案与方法 |
2.3.1 实验方案 |
2.3.2 实验方案 |
第3章 轧制废润滑油组成的分离分析 |
3.1 概述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3 轧制废润滑油的分离 |
3.4 轧制废润滑油各组分的表征分析 |
3.4.1 各组分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3.4.2 各组分的核磁共振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轧制废润滑油的絮凝-吸附再生 |
4.1 概述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3 轧制废润滑油的絮凝-吸附再生处理 |
4.4 轧制废润滑油的再生性能分析 |
4.4.1 吸附剂的各项性能表征 |
4.4.2 絮凝再生轧制废润滑油 |
4.4.3 吸附再生轧制废润滑油 |
4.4.4 再生油的性能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废油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废润滑油再生工艺研究进展[J]. 李自夏,张贤明,陈立功,冉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5)
- [2]粉煤灰微波辅助碱改性吸附处理废润滑油[D]. 杜杰.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3]废弃润滑油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D]. 宋明明.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4]短棒状扩孔Al-SBA-15的制备及对废润滑油脱色性能研究[D]. 李永超.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废润滑油再生技术浅析[J]. 王莉,韩健,杨超,刘颖,潘攀,郝晓平. 润滑油, 2020(01)
- [6]油水分离膜在废润滑油净化再生中的应用研究[D]. 牛罗伟. 天津工业大学, 2020(02)
- [7]废油再生现状及其工艺技术简介[J]. 余燕燕,杨欣. 资源再生, 2019(06)
- [8]废柴油再生工艺研究[D]. 余燕燕. 华侨大学, 2019(01)
- [9]废润滑油再生悬浮床加氢预处理工艺的研究[D]. 李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10]轧制废润滑油的组成和再生工艺探究[D]. 常伟.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