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蔺草席出口将受冲击(论文文献综述)
邓晓馨[1](2012)在《贸易摩擦多主体协调机制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国际贸易摩擦一直与国际贸易的发展相生并行。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关系日益深化,国际贸易摩擦的主体结构与客体结构均发生巨大变化,其表现形式也呈现出复杂化、常态化、隐蔽化等新的特征。同样,贸易摩擦也成为中国这一追赶型国家难以回避的严峻问题。中国已处于国际贸易摩擦高发期,且短期内难以消除,其面临的贸易摩擦具有长期化、常态化、周期化、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如何有效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进行国际贸易摩擦协调再度成为国际经济的热点问题。传统的理论与措施已经难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贸易摩擦新特征,因此,必须对构建国际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研究路径做创造性的调整,以一种新的理论视角、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方法研究贸易摩擦相关主体的作用与相互协调机制,从而增加应对贸易摩擦的效率。本论文以构建贸易摩擦多主体协调机制为主线,深入探寻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理论与法理基础及其现实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对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相关主体的职能定位以及相互间的协调互动进行研究;进而在博弈论的分析框架下,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对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福利效应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中国的现状,探讨中国构建贸易摩擦多主体协调机制以及协调效率提升的战略和措施。论文围绕上述问题,从绪论和正文六章共七部分加以论述。绪论部分对论文的选题的背景、选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了分析。在对相关研究文献——国内外贸易摩擦以及协调机制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继而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理论与法理基础。在本章中,一方面对构建贸易摩擦多层次、多主体协调机制所依据的理论进行挖掘和探讨。其中利用机制设计理论阐释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运行机理;相互依存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为贸易摩擦内部多主体协调和外部协调提供理论依据;双层博弈理论对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可能性进行了很好的解释。此外,对国际贸易摩擦协调机制中各个理论的适用性分别进行了阐述。另一方面,阐述了构建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主要法理依据。重点研究WTO的基本原则,特别是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多边条约、双边条约和国内相关法规等与构建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关系。这一章是本论文展开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第三章,构建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时代背景与制约因素。从贸易摩擦呈现的新特征和国际贸易运行中存在的诸多贸易摩擦诱因两方面阐释构建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关系的日益加强、各国共同利益的存在以及双边和多边协调机制的创新等成为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现实可能性基础;最后对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现状、问题与制约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第四章,多主体、多层次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核心维度。首先对贸易摩擦协调机制进行了界定,对协调机制的原则、目标以及内容加以阐述;接着对贸易摩擦协调机制内部主体分工定位以及各主体间相互协调机制进行阐释;最后从双边(诸边)协调、重点国家协调以及“第三方”协调等层面多贸易摩擦外部协调机制进行分析。第五章,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福利效应。本部分初步发展了一个基于博弈论方法的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福利效应评估框架,包括贸易摩擦协调从非合作到合作的过程机理;一国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博弈均衡;贸易摩擦协调非合作与合作博弈条件下的福利效应分析比较。第六章,美国、日本贸易摩擦核心协调机制及其经验借鉴。选择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典型国家,全面、深入研究贸易摩擦多层次、多主体协调机制运行的经验与借鉴作用。第七章,构建我国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对策。首先对我国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其次,提出了构建我国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对策,包括加强构建协调机制的前提基础建设,调整外贸发展战略以及构建我国贸易摩擦内部协调机制、外部协调机制等等。
余涛[2](2012)在《浙江农村副业研究(1911-1937)》文中研究指明浙江优越的生态环境,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副业传统。近代已降,特别是清末民初以来,浙江的农村副业与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市场对农村副业是一柄双刃剑,少数传统行业的衰落缘于此,部分新行业的发展亦缘于此。农民的生活也因副业的繁荣与否而呈交替变化。浙江农村副业是与浙江人均耕地不足,农产品短缺联系在一起的,其与农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副业是对农业的一种补充,是农业的外延和扩展。对农业有积极作用,如容纳过剩劳力,补充农家经济。同时,农业也为副业经营提供原料,是副业生产的基础。浙江新式工业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移植型工业化道路短期内取得良好成效。它与农村副业存在市场互补,在机器工业作用下,一些农村副业的经营模式改变,为传统副业的技术改造提供支持,农民也有了新副业。浙江农村副业与新式交通、经营制度和区域外市场联系密切。新式交通为产品的流通创造了时间优势,拓展了产品的销售区域。经营分散的农民依靠组织制度被纳入市场体系,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一部分。区域外市场的开拓则成为浙江副业持续繁荣的保障。随着20世纪初浙江本地市场与外地市场联系愈加密切,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市场网络,商人的作用更加重要,他们汇集本地市场的产品,向区域外市场运销,同时又将外地市场的需求信息及时反馈给农民,架起了一座农民与外地市场联系的桥梁。由于国际市场的开拓,为农村妇女提供家庭以外的职业,由于她们经营这类副业增加了收入,提高了她们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和影响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浙江的农村副业陷入困境。浙江副产滞销,价格遽降,各种手工业工价降低,农民收入减少,严重威胁到农民的生存。农民作为一类弱势群体,面对主要副业衰退所引发的生存危机,“生存有理,安全第一”的生存法则成为农民的应对之策。他们对副业生产采取粗放管理,并减少产品数量,副业规模萎缩;有田产的农民将田地出卖,使农村地权因归并而发生变化,土地集中趋势加强;抢米、罢工等非常举动是农民在副业衰败,生活陷入困境的一种生存诉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陷入困境,各种复兴农村经济的主张如雨后春笋。“复兴农村副业”就是其中的主张之一。大萧条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危机使农民生存安全受到威胁。农民采取的非常措施不仅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复兴,而且威胁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复兴农村副业,发展农村经济实属裕国利民,巩固国本之要图,成为政府刻不容缓的要务。浙江省政府通过制订调查计划,对农民进行副业宣传指导,设立研究机构与培训人才等措施来复兴副业,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农村的“人文贫困”,团体博弈、制度缺陷及资金制约等因素,影响了政策实施的效果。
包艳[3](2010)在《中日服务贸易发展及其对两国经济关系影响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中日货物贸易和投资遭遇增长瓶颈,进而导致中日经济关系前行的步伐有所放缓,落后于中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伙伴的双边经济关系。中日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其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对于中日、东北亚乃至整个世界来说都极其重要。因此,中日应加快寻求推动两国经济关系发展的新动力,即中日经济关系发展需要“第三维”要素——中日服务贸易的支撑,以与中日货物贸易和投资为中日经济关系搭建“立体”发展框架,拓展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空间,促进两国经济关系的提升与深化,避免中日经济关系发展落后于中国其他双边经济关系。伴随全球服务经济的兴起、GATS的签署、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地位的大幅度提升以及中日两国政府对于服务贸易发展所给予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中日服务贸易获得了迅猛发展。21世纪以来,中日服务贸易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目前,中国和日本已成为彼此重要的服务贸易伙伴,日本位居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市场的第3位,紧随中国香港和美国之后;中国也已成为日本第四大服务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英国和新加坡。中日服务贸易已具备作为中日经济关系发展“第三维”要素的基础,但中日服务贸易是否能够真正成为中日经济关系的“第三维”要素,还取决于中日服务贸易发展到底能对两国经济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测评中日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研究中日服务贸易发展对两国货物贸易、投资以及两国经济合作制度安排的影响,把握中日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中日服务贸易发展以及两国经济关系的进一步提升与深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度量指标体系对中日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和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评;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中日服务贸易的总量及其内部结构对两国货物贸易的影响;论述了中日服务贸易发展对两国贸易结构、投资和两国经济合作制度安排的影响。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实证检验与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一些结论:第一,21世纪以来,中日货物贸易和投资增长乏力,进而导致中日经济关系前行的步伐有所放缓。而同一时期,由货物贸易和投资推动的中国其他主要双边经济关系发展态势良好。因此,中日应加快寻求推动经济关系发展的新动力,即需要“第三维”要素的支撑,以为中日经济关系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两国经济关系的提升与深化,避免中日经济关系发展落后于中国其他双边经济关系。而伴随着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地位的大幅度提升、中日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以及中日服务贸易对两国货物贸易、投资和两国经济合作制度安排的积极影响,中日服务贸易具备了作为中日经济关系“第三维”要素的充要条件。第二,从中日服务贸易总体竞争优势来看,中国在中日服务贸易往来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并且中日服务贸易于中国整体贸易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从中日服务贸易分部门竞争优势来看,中国在劳动或资源密集型服务贸易部门具有竞争优势,而在技术或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部门则处于竞争劣势。第三,从中日服务贸易总体的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来看,中日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并呈现出较为平稳的上升态势;从中日服务贸易分部门的静态产业内贸易水平来看,中日运输、通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和旅游服务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以及私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则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其中,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接近于完全的产业间贸易;从中日服务贸易分部门的动态产业内贸易水平来看,中日服务贸易各部门的贸易增量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仅有运输和建筑服务的贸易增量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第四,中日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总量之间不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而且互为因果关系。其中,中日现代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影响非常显着,其弹性系数为1.10198,明显高于中日传统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影响程度;并且,中日服务贸易发展不仅有利于中日货物贸易结构的改善,而且有利于打破日本对华投资的增长瓶颈。第五,中日服务贸易发展能够对两国经济合作制度安排进程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是两国经济合作制度安排的突破口。
李正月[4](2010)在《绿色壁垒对我国林产品贸易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运行,关税壁垒不断降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受到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但西方发达国家为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积极推出新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来实施其贸易保护战略,绿色壁垒就是目前最为盛行的一种。绿色壁垒是一种新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它产生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人们对环境问题的空前关注以及贸易保护主义者对新的贸易保护手段的竭力探求。纵观我国近年来为保护环境所做的一切努力,说明我国作为负责任的东方大国,作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比如,中国政府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方面是积极主动、严肃认真的;以“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为主题的2010博鳌亚洲论坛年会4月10日在海南岛拉开序幕,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主旨演讲。阐明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然而,尽管如此,我国海关总署10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3月份当月逆差72.4亿美元,中止了我国自2004年5月开始连续70个月贸易顺差的局面。这其中的原因纷繁复杂,但也说明我国在环保以及绿色发展方面做的还不够,某些方面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技术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本文的研究工作但求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添一块理论基石。为了能够清晰地阐明问题,得出结论,本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部分是绪论,讲述了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结合我国林产品的生产情况的相关数据介绍了我国林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利用1997年到2008年我国林产品出口额和GDP数据实证分析了林产品出口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得出两者之间是正相关关系,有力说明了林产品出口贸易对国民经济所起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介绍了绿色壁垒的基础理论知识、作用机理和经济效应;第四部分详细说明了绿色壁垒对我国林产品对外贸易的双面影响,同时尝试定量分析绿色壁垒对我国林产品对外贸易的价格和数量的控制,接着个案具体说明绿色壁垒致使我国家具出口额在2009年小幅下降;第五部分从国内和国际原因两个角度分析我国林产品出口为何屡遭绿色壁垒的限制;第六部分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寻求解决如何应对绿色壁垒的可行性策略。
盛国勇[5](2009)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显着增强,特别是在WTO机制约束下,贸易自由化进程日益加快,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模式不段受到挑战,关税、配额等形式的贸易保护手段逐渐越来越少的采用。然而,在国际贸易的发展史上,从推行重商主义向贸易自由化演进的时空里,各国无不适时推行着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技术性贸易壁垒已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形式,至今广泛存在并影响深远。作为农业大国,中国凭借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农产品一直被认为是传统的优势出口产品,但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在享受最惠国待遇的同时,农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已连续五年农产品贸易呈现逆差状态,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产品贸易最主要的因素。本文在介绍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以及对我国采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简要分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并概括了我国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农产品。运用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进口国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本国及其企业、出口国及其企业的经济效应和影响,并得出了进口国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给本国企业带来利益,损害出口国企业的利益,但从长期来看,进口国设置过当的或歧视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得不偿失的结论。采用中日大葱技术性贸易摩擦,中欧蜂蜜技术性贸易摩擦和中美水产品技术性贸易摩擦的典型案例分析,形象描述和论证我国传统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而今已成为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最严重的农产品,而且技术性贸易壁垒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产生消极影响,并且将伴随着一些新的贸易壁垒。受发达国家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启发,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其他国家也逐渐采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既有阻碍农产品出口等消极影响,也有客观上促使我国加强农产品标准建设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等积极影响,但就当前而言,消极影响仍然是主要的。最后,本文就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的消极影响,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邓武红[6](2008)在《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是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育种创新、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确保农业主权和植物遗传资源安全的重要制度保障。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推动着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全球化进程,把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作为其在农业、经济领域夺取和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以实现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及相关产业的渗透和控制,从而实现其国家利益在全球的拓展。在这种国际背景之下,对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确立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未来发展方向,对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赢得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主动权,有效构筑起我国种质资源的保护壁垒,确保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植物新品种保护全球化扩张为视角,综合运用经济学、法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产权保护成本收益理论、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为理论分析基础,采用了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方法为主要研究工具,对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据此提出了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制度设计与构想。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导言。提出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阐述国内外研究动态,提出研究的范围、内容、思路与方法,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第二章,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的相关理论。主要了诠释植物新品种相关概念,论述TRIPs协议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知识产权保护成本收益理论、知识产权利益平衡理论,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全球化扩张趋势,为全文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体系。是对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静态分析,主要论述了中国现行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内涵及意义、法律框架和管理体制框架。第四章,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运行效果分析。是对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动态分析,主要运用了1999-2007年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和授权的数据、1989-2007年《中国农业年鉴》相关数据、农业部2007年的调查资料对中国现行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现行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完善提供实证支持。第五章,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发展趋势。论述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国际格局和发展趋势,指出并分析植物新品种保护全球化扩张的趋势基本方向、根本动因、具体表现、基本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在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全球扩张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推动着与TRIPs密切联系的保护标准更高的UPOV1991文本的推行,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生物掠夺”,推动品种权在国际贸易中形成贸易壁垒。第六章,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构建要虑及的因素。主要论述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全球化扩张下我们的制度构建要虑及的因素:植物新品种保护全球化扩张对我们的制度所涉及的主体(育种者、种子企业、农民)及领域(农产品国际贸易、遗传资源保护)的现实的或预期的影响。为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进一步构建与完善提供理论支持。第七章,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框架构建。是对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和未来发展方略的相关制度构想。本章在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目标,并对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未来发展方略提出一个大致的构想和相关政策建议。第八章,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对全文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今后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以下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第一,运用1989-2007年《中国农业年鉴》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现行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玉米、小麦和油菜的单产增长影响较为显着,对棉花、大豆、水稻的单产增长影响不显着,棉花、大豆、水稻的单产在实行品种权制度后的涨幅反而小于保护之前。第二,指出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存在全球化扩张的趋势,并对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在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全球扩张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推动着与TRIPs密切联系的保护标准更高的UPOV1991文本的推行,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生物掠夺”,推动品种权在国际贸易中形成贸易壁垒。第三,结合中国实际国情,提出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坚持发展中国家立场原则、确立育种者利益与农民利益平衡原则、确立植物新品种保护知识产权战略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目标、制度构建的基本思路和相关政策建议。
李平[7](2008)在《WTO与国际经济关系新时代》文中提出多边贸易协议从关贸总协定(GATT)发展到世界贸易组织(WTO),已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发展与合作时代国际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也有了空前的发展,目前已经有151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WTO协议。但随着成员结构的变化,发展中国家成员的成熟,WTO的内在矛盾也日益突出。WTO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其发展的前景如何,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借鉴国内外对GATT/WTO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从WTO对GATT的继承与发展、弘扬了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时代主旋律、为后进国家经济振兴提供契机、为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开辟了现实途径等方面探讨了WTO及其协议的重大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WTO是相当健全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关系的协商和协调机构。它继承了GATT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和基本成果,提高了全球经济发展的规范性和可预见性,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其协议还特别提出了反映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允许例外和差别待遇原则,使发展中国家受益较大。WTO及其协议日益成为涉及经济生活各个领域的综合性的国际组织和规则,它提供的解决国际争端的途径和方法,不仅为缓解和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可能,而且也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开辟了现实道路。WTO体制在前进中也面临诸多的问题。如发达国家利用WTO的弱点扩大自身利益、民族利益冲突导致洽谈难度增大、开放体制导致金融危机和生态危机扩散等。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首先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在这个体制中求生存、谋发展。同时,作为一个贸易大国,还要为这个体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既要做好参与者,协调者,更要成为建设者。在面对WTO其它成员的时候,更应关注发展中成员的利益,协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矛盾。
杜鹃[8](2007)在《国外对华贸易摩擦分类、成因、效应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从全球视角来看,贸易摩擦的中心在不断转移。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与德国、美国之间的摩擦,到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围绕日美和欧美展开的贸易摩擦,贸易摩擦的问题往往是在贸易大国的兴起过程中逐步凸现出来的,而贸易摩擦的最终结果往往会促进遭遇摩擦最多的国家商品乃至生产的国际化,进而带动整个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例如,日本在兴起过程中产生的日美贸易摩擦的发展演变就是典型案例。目前,中国正处于国际贸易摩擦的中心地带。国外对华贸易摩擦数量和金额日益增长,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国别范围越来越广泛,针对的产品和行业结构在不断扩展。此外,国外对华贸易摩擦并不仅仅局限于微观领域,而是在宏观、投资、甚至制度领域全面展开。因而,本文将在贸易摩擦“辨证观”的指导下,从理论和实践上把握国外对华贸易摩擦。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本文的基础部分,在介绍贸易摩擦产生的理论与政策渊源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背景下,对国外对华贸易摩擦的发展进行了回顾。第二、三、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对国外对华贸易摩擦的对象国、表现形式及产业分别进行了分类。第三章从两方面分析了国外对华贸易摩擦的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外贸、行业竞争力等因素与国外对华贸易摩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实证分析,总结了我国日益发展的经济与外贸是国外对华贸易摩擦的因素之一。第四章则是从国外对华贸易摩擦带来的正面、负面及贸易转向效应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国外对华贸易摩擦使得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得到凸现,加快了企业国际化发展;另一方面国外对华贸易摩擦造成了对外贸易交易成本的增加,带来了多领域、多产业的摩擦。最后一章,本文从政府、企业以及构建贸易摩擦预警体系三方面对国外对华贸易摩擦提出了建议。
张金平[9](2006)在《中国蔬菜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加入WTO四年来,中国蔬菜出口持续增长,2005年蔬菜出口增幅较大,出口680万吨,同比增长13%,出口额44.8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16.2%,同比增长18.1%,进口9.7万吨,同比下降9.2%,进口额0.82亿美元,同比下降10.6%。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出口的蔬菜产品中,鲜冷冻蔬菜出口408.39万吨,同比增长12.63%,占蔬菜出口总量的60.1%,出口创汇17.7亿美元,同比增长22.9%,占蔬菜出口金额的39.6%;加工保藏蔬菜出口237.9万吨,同比增长15.4%,占蔬菜出口总量的35.0%,出口创汇18.7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占蔬菜出口金额的41.6%;干蔬菜出口33.7万吨,同比增长1.5%,占蔬菜出口总量的5.0%,出口创汇8.4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占蔬菜出口金额的18.8%。蔬菜出口贸易仍以东部沿海地区(山东、福建、浙江、广东、江苏、辽宁、河北、上海)为主,约占蔬菜出口额73.4%,中西部地区(新疆、甘肃、宁夏、山西、河南、安徽、四川、湖北)约占14.6%,沿边省市(黑龙江、内蒙古、云南)约占5.8%。亚洲是我国蔬菜出口的第一大市场,2005年占我国蔬菜出口市场的66.9%,欧洲和北美洲市场分别占18.3%和8.6%是蔬菜出口的重要市场,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占6.1%,出口市场份额有所增长。出口蔬菜主要集中于用工量较多的蔬菜、国外认为比较效益低的蔬菜、中国特有的蔬菜和国际市场公认具有药用保健价值的蔬菜。本文依据我国蔬菜出口现状,运用贸易依存度、进出口价格和世界市场份额等指标对我国蔬菜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蔬菜在价格、品种种类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其中竞争力较强的蔬菜有鲜菜、姜、大蒜、蘑菇、萝卜及胡萝卜等,而其它产品的竞争力仍较弱。对影响我国蔬菜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分析认为:蔬菜生产资源配置不合理,简单的数量规模型扩张造成供给过剩,资源浪费;蔬菜产品安全和卫生质量方面存在问题,市场销售受阻;采后处理技术落后,加工保鲜能力不足,蔬菜浪费严重;我国有能力参与国际蔬菜市场竞争的企业和组织不多,缺乏规模效益;蔬菜经营形式和物流管理手段落后,市场风险增加等是影响我国蔬菜出口的主要因素。发挥我国蔬菜生产的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并将其转变为市场优势和出口优势,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第一,合理规划蔬菜生产区域布局,加大对优势区域和优势品种的支持力度,形成优势和规模经济的有利格局;第二,提高蔬菜生产技术水平,加大对蔬菜生产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力度,根据我国国情与世界发展趋势的蔬菜生产技术,使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有机结合起来;第三,提高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大对规模型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设形成蔬菜供应链,提高竞争力;第四,加大蔬菜生产经营的组织化、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改善蔬菜产业的市场开发能力。第五,改进和完善贸易政策,推进蔬菜出口快速增加。
罗忠玲[10](2006)在《农作物新品种知识产权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际、国内利益群体的推动下,我国于1997年建立了专门制度形式给植物新品种提供保护(简称品种权制度)。1999年4月23日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的1978文本,并于当日正式实施,植物新品种权成为我国知识产权家族中的新成员,发达国家在工业知识产权领域的“跑马圈地”已基本完成,现转向农业领域,植物新品种权成为新一轮知识产权争夺的重心与焦点。基于以上背景,系统研究我国农作物新品种知识产权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制度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主要采用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对我国农作物新品种的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全文的主体结构分为九章:第1章为导言,提出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阐述国内外研究动态;界定研究对象的范围。第2、3章为论文的理论探讨部分,分析农作物新品种知识产权制度的演进历程、驱动因素及其对种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为品种权制度运行提供理论上的支持;第3、4、5、6、7章为论文的主体,以品种技术研发、产权化、商业化为主线,从育种研发投资、品种权申请与维权、品种权的实施利用四个方面,分析品种权制度产生的影响及利益主体的决策行为,从而为品种权制度运行提供实践上的支持;第8章分析了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发展格局,跟踪了解植物新品种权的国际发展和竞争动向以及我国面临的挑战;第9章为论文的结尾,针对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品种权制度运行的政府管理框架及具体实施策略。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 第一,率先系统研究了品种权制度对育种研发投资的影响,并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其影响程度。论文沿着研究进展-育种主体微观认知-研发投资宏观影响的思路,采用作者调查资料、中国种业五十强资料、农业部2003、2004、2005年的调查资料,从R&D投入水平、R&D投入结构、R&D合作创新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品种权制度对我国育种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品种权制度刺激了育种研发的非政府投资,但非政府资金的来源渠道主要是单位自筹资金,并且育种开发资金投入远远高于科研投入。 第二,构建了育种主体品种权申请决策的理论模型,并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品种特征,包括产量、品质、抗性因素的优势越大,申请保护的意愿越强;②科研、教学单位与企业相比,申请保护的意愿较弱;③引导申请保护的支持政策促进了育种者申请保护的积极性;④品种权申请的货币成本和审查周期内的时间成本越大,申请保护的可能性降低,并且它们对品种权申请的影响有所差异,申请费用越高,新品种市场价值较低的品种不申请保护的可能性越大;审查周期越长,市场价值越高的品种延迟商业化的损失更大,不申请保护的可能性越大。
二、我国蔺草席出口将受冲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蔺草席出口将受冲击(论文提纲范文)
(1)贸易摩擦多主体协调机制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国际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理论与法理基础 |
2.1 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理论问题 |
2.1.1 机制设计理论 |
2.1.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1.3 经济相互依存理论 |
2.1.4 双层博弈论 |
2.2 构建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法理基础 |
2.2.1 国际贸易摩擦与争端解决机制 |
2.2.2 国内相关法律与制度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构建国际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时代背景与制约因素 |
3.1 构建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必要性 |
3.1.1 国际贸易摩擦呈现新的特征 |
3.1.2 国际贸易现实蕴含引发贸易摩擦的诸多诱因 |
3.2 构建国际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可能性 |
3.2.1 相互依存关系的加强是构建协调机制的现实基础 |
3.2.2 共同利益是构建协调机制的可能性基础 |
3.2.3 制度创造与创新是构建协调机制的制度基础 |
3.3 国际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演变局限与制约因素 |
3.3.1 国际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演变进程 |
3.3.2 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局限性与制约因素 |
第4章 多主体多层次国际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核心维度 |
4.1 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目标、原则与形式 |
4.1.1 贸易摩擦协调机制概述 |
4.1.2 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目标 |
4.1.3 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原则 |
4.1.4 贸易摩擦协调的形式 |
4.2 国际贸易摩擦内部多主体协调机制 |
4.2.1 贸易摩擦内部协调机制多主体职能定位 |
4.2.2 贸易摩擦内部协调机制多主体协调机制 |
4.3 国际贸易摩擦外部协调机制 |
4.3.1 贸易摩擦双边(诸边)协调机制 |
4.3.2 重点国家贸易摩擦协调机制 |
4.3.3 “第三国”协调 |
第5章 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福利效应:博弈论分析 |
5.1 贸易摩擦与贸易摩擦协调机理 |
5.1.1 国际层面协调 |
5.1.2 国内层面博弈 |
5.2 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福利效应分析 |
5.2.1 基本模型 |
5.2.2 模型的现实解释与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美处理贸易摩擦的核心协调机制及其基本经验 |
6.1 日本贸易摩擦协调机制 |
6.1.1 日本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管理架设与法律基础 |
6.1.2 多主体合力构建多层次贸易摩擦协调机制 |
6.1.3 双边与多边贸易摩擦协调解决机制 |
6.2 美国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经验借鉴 |
6.2.1 美国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管理架构与法律基础 |
6.2.2 多层次多元主体联动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
6.2.3 贸易摩擦与争端解决机制 |
第7章 构建我国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对策分析 |
7.1 我国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现状与问题 |
7.1.1 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现状 |
7.1.2 贸易摩擦协调机制存在问题与制约因素 |
7.2 构建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政策建议 |
7.2.1 构建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前提性基础建设 |
7.2.2 加快贸易发展战略的调整 |
7.2.3 建立贸易摩擦内部多主体协调机制 |
7.2.4 构建贸易摩擦外部协调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浙江农村副业研究(1911-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二、学术前史的回顾与思考 |
三、本文研究主旨及方法 |
四、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一章 浙江农村副业状况 |
第一节 浙江的副业传统 |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浙江副业 |
一、农村副业的兴替 |
二、农村工商业的繁荣 |
三、农民生产生活的变化 |
第三节 大萧条时期的浙江农村副业 |
一、主要副业陷入困境 |
二、农村工商业的萎缩 |
三、专业市镇的变化 |
四、畜牧业概况 |
第二章 农业与副业的关系 |
第一节 农村商品化的发展 |
第二节 农副业的互动 |
一、农业经营的局限 |
二、农业与副业的互补 |
三、比较利益 |
第三章 浙江工业与农村副业 |
第一节 浙江新式工业的初步发展 |
第二节 工副业的互动 |
一、市场互补 |
二、专业化分工 |
三、新式工业与农村副业的出路 |
第四章 农村副业与市场的联系 |
第一节 浙江新式交通与副业 |
一、抗战前浙江的新式交通建设 |
二、新式交通对农村副业的作用 |
第二节 浙江农村副业的经营制度 |
一、商人雇主制 |
二、自主经营制 |
三、合作经营制 |
第三节 区域外市场的依赖 |
一、区域外市场与农村经济 |
二、商人:农民与市场的中介 |
第五章 副业衰退与农民生存困境 |
第一节 主要副业陷入困境的原因 |
一、各国的保护政策 |
二、日本的倾轧 |
三、灾害频发 |
四、滞销内因 |
第二节 陷入困境中的农民 |
一、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
二、农民应对 |
第六章 政府的危机应对 |
第一节 “复兴农村副业”主张的兴起 |
一、“复兴农村副业”主张兴起的原因 |
二、复兴农村副业的方法 |
三、复兴农村副业的意义 |
第二节 政府复兴农村副业的举措 |
一、调查计划 |
二、宣传指导 |
三、人才培训 |
四、添设研究机构 |
第三节 政府施政的成效及局限性 |
一、施政成效评估 |
二、施政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3)中日服务贸易发展及其对两国经济关系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服务贸易的理论研究 |
1.2.2 关于服务贸易的经验研究 |
1.2.3 关于中日经济关系的研究 |
1.2.4 对现有研究的总体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1.5 创新之处及难点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难点 |
第2章 服务贸易发展的理论解释 |
2.1 传统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内的服务贸易理论 |
2.1.1 Burgess(伯格斯)模型 |
2.2 新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内的服务贸易理论 |
2.2.1 Markusen(马库森)模型 |
2.2.2 Francois(弗兰科斯)模型 |
2.3 "新新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内的服务贸易理论 |
2.3.1 Jones-Kierzkowski(琼斯—克尔茨考斯基)的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日经济关系演进与中日服务贸易发展 |
3.1 中日经济关系演进的一般性分析 |
3.2 货物贸易和投资:中日经济关系的"二维"要素 |
3.2.1 20世纪80-90年代中日货物贸易和投资 |
3.2.2 21世纪以来货物贸易和投资 |
3.3 服务贸易:中日经济关系的"第三维"要素 |
3.3.1 中日经济关系发展急需新的推动要素 |
3.3.2 21世纪以来服务贸易 |
3.3.3 服务贸易作为中日经济关系"第三维"要素的基础性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日服务贸易竞争优势 |
4.1 中日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度量指标体系选取 |
4.1.1 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度量指标 |
4.1.2 中日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度量指标体系选取 |
4.2 中日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测评 |
4.2.1 中日服务贸易总体竞争优势测评 |
4.2.2 中日服务贸易分部门竞争优势测评 |
4.2.3 中日服务贸易分部门竞争优势变化态势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日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 |
5.1 中日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度量指标体系选取 |
5.1.1 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度量指标 |
5.1.2 中日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度量指标体系选取 |
5.2 中日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测评 |
5.2.1 中日服务贸易总体产业内贸易水平测评 |
5.2.2 中日服务贸易分部门产业内贸易水平测评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日服务贸易发展对两国货物贸易和投资的影响 |
6.1 中日服务贸易发展对两国货物贸易的影响 |
6.1.1 中日服务贸易总量对两国货物贸易影响的实证检验 |
6.1.2 中日服务贸易内部结构对两国货物贸易影响的实证检验 |
6.1.3 中日服务贸易发展对两国货物贸易结构的影响 |
6.2 中日服务贸易发展对两国投资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日服务贸易发展对两国经济合作制度安排的影响 |
7.1 服务贸易区域协议现状 |
7.2 中日服务贸易区域协议现状 |
7.2.1 中国服务贸易区域协议现状 |
7.2.2 日本服务贸易区域协议现状 |
7.3 中日服务贸易发展对两国经济合作制度安排进程的影响 |
7.3.1 中日经济合作制度安排进程的经济障碍 |
7.3.2 服务贸易:中日经济合作制度安排的突破口 |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中日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8.1 中日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问题 |
8.1.1 中日服务贸易规模较小 |
8.1.2 中日服务贸易结构欠佳 |
8.1.3 中国对日本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微弱 |
8.1.4 中日服务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 |
8.2 推动中日服务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
8.2.1 制定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加快中日服务贸易发展 |
8.2.2 提高服务贸易立法的操作性,为中日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保障 |
8.2.3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贸易,优化中日贸易结构 |
8.2.4 把握服务业跨国转移机遇,提升中日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水平 |
8.2.5 抓住中日政治关系回暖契机,加强中日服务贸易合作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绿色壁垒对我国林产品贸易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本论文的不足 |
1.5 数据的口径与来源 |
2 我国林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 |
2.1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 |
2.2 我国林产品生产与贸易现状 |
2.2.1 林产品的概念 |
2.2.2 我国林产品生产现状 |
2.2.3 我国林产品对外贸易现状 |
2.3 林产品出口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
3 绿色壁垒概述 |
3.1 绿色壁垒的定义及特征 |
3.1.1 绿色壁垒的定义 |
3.1.2 绿色壁垒的特征 |
3.2 绿色壁垒的产生原因 |
3.2.1 经济利益的驱使是根本原因 |
3.2.2 生态环境的恶化是主要原因 |
3.3 绿色壁垒形成的博弈分析 |
3.4 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 |
3.4.1 绿色关税 |
3.4.2 绿色技术标准 |
3.4.3 绿色环境标志(eco-labeling) |
3.4.4 绿色包装制度 |
3.4.5 绿色补贴与反补贴制度 |
3.4.6 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
3.4.7 绿色认证制度 |
3.4.8 有害物含量限制 |
3.5 绿色壁垒的作用机理和经济效应分析 |
3.5.1 绿色壁垒对进口商品的作用机理 |
3.5.2 不同国家绿色标准的差异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 |
4 绿色壁垒对我国林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 |
4.1 绿色壁垒对我国林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 |
4.1.1 绿色壁垒对我国林产品对外贸易的正面影响 |
4.1.2 绿色壁垒对我国林产品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 |
4.2 绿色壁垒对我国林产品对外贸易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
4.2.1 绿色壁垒对我国林产品对外贸易价格的控制分析 |
4.2.2 绿色壁垒对我国林产品对外贸易数量的控制分析 |
4.3 个案分析:2009年我国家具出口小幅下降 |
5 我国林产品对外贸易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 |
5.1 国际原因 |
5.1.1 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 |
5.1.2 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分割性明显 |
5.1.3 缺少对外贸易人才 |
5.1.4 欠缺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经验 |
5.2 国内原因 |
5.2.1 我国林产品附加值低 |
5.2.2 我国主要林产品的区域发展优势不大 |
5.2.3 我国主要林产品的产业结构不均衡 |
6 我国林产品对外贸易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 |
6.1 政府行为 |
6.1.1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林业资源型城市 |
6.1.2 实行林业电子政务建设 |
6.1.3 积极参与国际绿色标准制定,为企业争取有利贸易环境 |
6.1.4 充分运用WTO规则,加强谈判与合作 |
6.1.5 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壁垒 |
6.1.6 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防范突发性绿色壁垒 |
6.1.7 积极适应贸易规则,加强林产品贸易人才的培养 |
6.2 企业行为 |
6.2.1 优化林产品结构,加大出口高附加值林产品 |
6.2.2 提高林业科技水平,增强林产品的竞争力 |
6.2.3 发展多种贸易方式,巩固和开拓市场 |
6.2.4 实施绿色会计制度 |
6.2.5 加强地区间经济合作,实现新型区域贸易框架 |
6.2.6 兴办海外森林资源基地,开辟新的产品渠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5)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 |
1.4.1 本文的主要结构和内容 |
1.4.2 本文的可能创新点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 |
2.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和内涵 |
2.1.1 国外学者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认识 |
2.1.2 国内学者对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解 |
2.1.3 WTO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 |
2.1.4 本文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概念的梳理 |
2.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机理 |
2.3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特征 |
2.4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
3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贸易的理论分析 |
3.1 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
3.2 日、欧、美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 |
3.2.1 日本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 |
3.2.2 欧盟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 |
3.2.3 美国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 |
3.2.4 日、欧、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共同特点 |
3.3 中国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农产品 |
3.4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 |
3.4.1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进口国的经济效应分析 |
3.4.2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国的经济效应分析 |
3.5 本章主要结论 |
4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典型案例分析 |
4.1 中日大葱技术性贸易摩擦 |
4.1.1 中日大葱贸易现状 |
4.1.2 中日大葱贸易摩擦历程 |
4.1.3 中日大葱贸易摩擦分析 |
4.2 中欧蜂蜜技术性贸易摩擦 |
4.2.1 中欧蜂蜜贸易现状 |
4.2.2 中欧蜂蜜贸易摩擦历程 |
4.2.3 中欧蜂蜜贸易摩擦分析 |
4.3 中美水产品技术性贸易摩擦 |
4.3.1 中美水产品贸易现状 |
4.3.2 中美水产品贸易摩擦历程 |
4.3.3 中美水产品技术性贸易摩擦分析 |
4.4 本章主要结论 |
5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
5.1 消极影响 |
5.1.1 技术性贸易壁垒日趋严重,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 |
5.1.2 技术性贸易措施日趋苛刻,削弱了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
5.1.3 技术性贸易壁垒频繁变动,大幅度提高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成本 |
5.1.4 影响中国的双边、多边贸易关系,易引发贸易纠纷和贸易摩擦 |
5.1.5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形势更加严峻 |
5.2 积极影响 |
5.2.1 有利于形成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注和重视 |
5.2.2 有利于中国提高技术性标准和制定相关法规 |
5.2.3 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
5.2.4 有利于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实现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科学发展 |
6 中国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 |
6.1 政府层面 |
6.2 行业协会层面 |
6.3 企业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对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简要评述 |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数据来源 |
1.7 研究内容 |
1.8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植物新品种 |
2.1.2 农业植物新品种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TRIPs 协议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2.2.2 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
2.2.3 知识产权保护成本收益理论 |
2.2.4 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 |
2.2.5 知识产权全球化扩张趋势 |
第三章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体系 |
3.1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建立的背景 |
3.2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内涵、目的及意义 |
3.2.1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内涵 |
3.2.2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基本目的 |
3.2.3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重要意义 |
3.3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法律框架 |
3.3.1 品种保护条例 |
3.3.2 农业部规章 |
3.3.3 其他相关配套法律法规 |
3.3.4 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 |
3.4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体系 |
3.4.1 立法体系 |
3.4.2 审批与测试体系 |
3.4.3 执法体系 |
3.4.4 中介服务体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运行效果分析 |
4.1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进展状况 |
4.1.1 保护范围扩大 |
4.1.2 申请量、授权量增长 |
4.1.3 申请领域以大田作物为主 |
4.1.4 申请主体以国内科研单位和国内科研企业为主 |
4.1.5 申请地区差异明显 |
4.1.6 品种权实施效果明显 |
4.2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中国农业育种者创新的影响 |
4.2.1 有效激发了育种者创新积极性 |
4.2.2 育种研发多集中在大田作物领域 |
4.2.3 企业和个人的育种创新能力增强 |
4.2.4 育种研发资金投入多元化 |
4.3 中国现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中国种子企业发展的影响 |
4.3.1 自筹投资增长,推广资金投入超过育种资金 |
4.3.2 育种领域单一 |
4.3.3 企业并购整合,竞争能力增强 |
4.4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中国农民的影响 |
4.4.1 主要农作物高品质种子可获性增多 |
4.4.2 农民留种行为不受限制 |
4.4.3 对种子价格上涨影响微弱 |
4.4.4 对作物增产的影响没有充分显现 |
4.5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5.1 新品种保护意识整体较弱 |
4.5.2 品种权“走出去”效果不好 |
4.5.3 育种创新能力不均衡 |
4.5.4 国有教学单位育种创新积极性未能得到有效激发 |
4.5.5 品种权行政执法能力较弱 |
4.5.6 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善 |
4.5.7 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
4.6 小结 |
第五章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发展趋势 |
5.1 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展的全球进程 |
5.1.1 植物育种发达国家国内发展时期(20 世纪30 年代至20 世纪50年代末) |
5.1.2 植物育种发达国家间结盟时期(20 世纪60 年代至1994 年) |
5.1.3 植物育种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扩张时期(1994 年TRIPs 协议签署至今) |
5.2 植物新品种保护国际格局分析 |
5.2.1 主要发达国家极力推动强化商业育种者利益的TRIPs-UPOV 模式 |
5.2.2 英、挪反对TRIPs 和UPOV 对植物育种者权利的过度强化 |
5.2.3 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寻求商业育种者利益和种植者利益平衡 |
5.3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全球化扩张趋势 |
5.3.1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全球化扩张的基本方向 |
5.3.2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全球化扩张的根本动因 |
5.3.3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全球化扩张的具体表现 |
5.3.4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全球化扩张的基本特征 |
5.3.5 主要发达国家植物新品种法律保护现状及知识产权战略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构建要虑及的因素 |
6.1 对中国农业植物育种者创新的影响 |
6.1.1 对育种者创新积极性的影响 |
6.1.2 对育种者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
6.2 对中国种子企业发展的影响 |
6.2.1 发达国家跨国种子集团对中国种子企业发展的影响 |
6.2.2 UPOV1991 文本对中国种子企业发展的影响 |
6.3 对中国农民的影响 |
6.3.1 对高品质作物种子可获性的影响 |
6.3.2 对“农民免责”享有程度的影响 |
6.3.3 对种子价格的影响 |
6.3.4 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6.4 对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
6.4.1 对农产品国际贸易将产生较大影响的相关规定 |
6.4.2 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 |
6.4.3 不利于中国弱势研发领域的农作物产品出口 |
6.4.4 以日本“物种壁垒”的影响为例 |
6.5 对中国植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影响 |
6.5.1 中国植物遗传资源拥有状况 |
6.5.2 中国植物遗传资源流失情况 |
6.5.3 发达国家“生物掠夺”给中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
6.5.4 中国植物遗传资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
6.6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框架构建 |
7.1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基本原则 |
7.1.1 坚持发展中国家立场的原则 |
7.1.2 确立平衡育种者利益和农民利益的原则 |
7.1.3 坚持植物新品种保护知识产权战略的原则 |
7.2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目标 |
7.3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构建的基本思路 |
7.3.1 完善育种激励制度 |
7.3.2 完善种子市场机制,加强育种科技成果应用 |
7.3.3 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 |
7.3.4 建立与品种权有关的农产品贸易预警制度 |
7.3.5 理顺品种权与植物遗传资源管理体制 |
7.4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相关政策建议 |
7.4.1 健全植物新品种保护管理体制 |
7.4.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 |
7.4.3 完善新品种执法体系 |
7.4.4 健全新品种育种激励机制 |
7.4.5 建立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应急和预警机制 |
7.4.6 完善新品种中介服务体系 |
7.4.7 加强对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前沿动态追踪 |
7.4.8 慎重考虑采用UPOV1991 文本 |
第八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WTO与国际经济关系新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动机和目的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动机和目的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国内外研究情况的比较 |
第三节 论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的基本思路与内容 |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和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 |
第二章 WTO 对GATT 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一节 WTO 诞生的历史背景和八轮谈判的成就 |
一、GATT 诞生的历史背景 |
二、GATT 八轮谈判的主要成就 |
三、GATT 的局限 |
第二节 WTO 对GATT 的继承与重大突破 |
一、WTO 对GATT 的传承性 |
二、WTO 在GATT 基础上的发展 |
第三节 WTO 协议的性质与功能 |
一、WTO是全球最大的最有吸引力的多边贸易体制协议和国际经济组织 |
二、WTO 的组织与规则体系和基本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TO 在经贸关系上弘扬了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时代主旋律 |
第一节 和平、发展与合作开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
一、时代主旋律演变史: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发展与合作 |
二、WTO 在时代主题演变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
第二节 WTO 多边贸易体制使各国相互依存并利害攸关 |
一、WTO 多边贸易体制使各国相互依存 |
二、例证分析: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使两国利害攸关 |
第三节 WTO 为和平解决国际经济争端提供协商场所和原则 |
一、WTO 争端解决机制:公平独立解决国际贸易纠纷的典范 |
二、利用WTO 争端解决机制的案例分析 |
第四节 WTO 促进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大发展 |
一、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作用空前增强 |
二、新世纪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继续平稳发展 |
三、WTO 在世界经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TO 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振兴提供了契机 |
第一节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
一、二战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战略任务 |
二、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面貌的新变化:南北整体差距缩小的趋势 |
第二节 GATT/WTO 为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复兴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
一、倡导贸易自由化以推进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 |
二、保护条款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贸易优惠条件 |
三、促进发展的宗旨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
第三节 WTO 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一、开辟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多渠道 |
二、案例分析:巴西与WTO |
第四节 WTO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与国际事务的平等权利 |
一、加入WTO 是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最佳选择 |
二、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事务的渠道日益增宽 |
第五节 WTO 为发展中国家设立的特殊条款和待遇 |
一、GATT 中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条款 |
二、WTO 中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规定 |
三、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特殊条款 |
四、特殊条款存在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WTO 开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途径 |
第一节 经济一体化及当前的主要表现形式 |
一、经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区别与联系 |
二、当前经济一体化的表现形式 |
第二节 WTO 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
一、WTO 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辩证统一关系 |
二、GATT/WTO 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制约 |
三、WTO 使市场经济规则趋同化 |
四、WTO 使国家经济主权日益互让共享 |
第三节 世界经济一体化为建立和谐世界开辟了现实道路 |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为和谐世界奠定了持久和平的基础 |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和谐世界的总体目标的实现 |
三、世界经济一体化为和谐世界的建立提供了多方面有利条 |
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WTO 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中国的应对战略 |
第一节 WTO 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中国应对WTO 的战略和对策 |
一、积极融入并发挥主导与调节作用 |
二、加强监管,增强抵御冲击能力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后记 |
(8)国外对华贸易摩擦分类、成因、效应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贸易摩擦的理论溯源:从重商主义到超贸易保护主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方向 |
第四节 国外对华贸易摩擦的历史回顾 |
第二章 国外对华贸易摩擦分类 |
第一节 国外对华贸易摩擦对象国分类 |
第二节 国外对华贸易摩擦表现形式分类 |
第三节 国外对华贸易摩擦产业分类 |
第三章 国外对华贸易摩擦成因 |
第一节 国外对华贸易摩擦成因的国际因素 |
第二节 国外对华贸易摩擦成因的国内因素 |
第三节 国外对华贸易摩擦成因的国内因素实证分析 |
第四章 国外对华贸易摩擦效应 |
第一节 国外对华贸易摩擦的正面效应 |
第二节 国外对华贸易摩擦的负面效应 |
第三节 国外对华贸易摩擦的贸易转向效应 |
第五章 国外对华贸易摩擦对策 |
第一节 政府的应对措施 |
第二节 企业的应对措施 |
第三节 构建贸易摩擦预警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蔬菜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国际蔬菜贸易的基本格局及特征 |
1.1 国际蔬菜贸易的特征与趋势 |
1.1.1 蔬菜品种趋于多样化,集中度高 |
1.1.2 蔬菜出口加工程度化增强,但仍以新鲜蔬菜为主 |
1.1.3 参与国际蔬菜贸易的主体国家和地区呈多极化 |
1.2 蔬菜贸易的区域集团化程度加强 |
1.2.1 显着的“里昂惕夫之迷”现象 |
1.2.2 高度发达的“产业内贸易”特征 |
第二章 中国蔬菜出口贸易基本情况 |
2.1 中国出口蔬菜产品结构及数量分析 |
2.1.1 鲜冷冻蔬菜 |
2.1.2 干(脱水)蔬菜 |
2.1.3 加工保鲜蔬菜 |
2.1.4 罐藏蔬菜 |
2.1.5 腌渍蔬菜 |
2.2 中国蔬菜出口市场结构分析 |
2.2.1 加工蔬菜出口市场 |
2.2.2 干(脱水)蔬菜出口市场 |
2.3 中国出口蔬菜生产区域分析 |
2.3.1 主要蔬菜产区出口数量和出口额 |
2.3.2 主产区出口蔬菜主要种类出口金额变化 |
第三章 中国蔬菜出口竞争力分析 |
3.1 我国出口蔬菜产品分析 |
3.2 我国出口蔬菜的价格竞争力 |
3.2.1 比较价格的优势 |
3.2.2 产加销价格优势 |
3.3.3 出口价格优势 |
3.3 我国出口蔬菜的市场份额 |
3.3.1 蔬菜出口具有显着优势 |
3.3.2 我国蔬菜出口的比较优势日趋成熟 |
3.3.3 中国蔬菜在国际市场的战略定位处于不均衡状态 |
第四章 中国蔬菜出口主要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
4.1 我国蔬菜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蔬菜品种过于单一 |
4.1.2 蔬菜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
4.1.3 蔬菜产品品质问题 |
4.1.4 参与国际蔬菜市场竞争存在的问题 |
4.1.5 组织、管理体系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力 |
4.1.6 进口国歧视性限制问题 |
4.2 我国蔬菜出口面临的挑战 |
4.2.1 绿色技术贸易堡垒 |
4.2.2 国际蔬菜进口市场标准化要求 |
第五章 提高中国蔬菜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5.1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潜力分析 |
5.1.1 生产能力提高的潜力 |
5.1.2 加工增值能力提高的潜力 |
5.1.3 出口量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将有很大提高 |
5.1.4 出口地区有望拓宽 |
5.2 提高我国蔬菜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5.2.1 改善产业生态环境并增强基础设施建设 |
5.2.2 顺应国际蔬菜消费需求潮流,快速发展无公害蔬菜 |
5.2.3 加强蔬菜标准化建设并确保标准的执行 |
5.2.4 争取尽早建立由政府或民间组织的全国蔬菜产业协调机构 |
5.2.5 极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体系 |
5.2.6 重视产销信息和市场开拓 |
5.2.7 实现蔬菜生产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 |
5.2.8 培育并推广优良蔬菜品种 |
5.2.9 提高蔬菜产业的科技水平 |
5.2.10 加强政府的宏观职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农作物新品种知识产权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2章 农作物新品种的知识产权制度安排 |
2.1 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及其内在化途径 |
2.2 农作物新品种产权归属的演进历程 |
2.3 农作物新品种知识产权制度安排:起因和路径 |
2.4 农作物新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
2.5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3章 品种权制度对种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3.1 新品种的产权界定 |
3.2 品种权制度对种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
3.3 品种权制度运行的社会收益与社会成本 |
3.4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4章 品种权制度对育种研发投资的影响 |
4.1 品种权制度对育种研发投资影响的研究进展 |
4.2 育种主体对品种权制度的认知、评价与期望 |
4.3 品种权制度对我国育种研发(R&D)投资的影响 |
4.4 结论与对策建议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5章 品种权申请决策 |
5.1 品种权申请概况 |
5.2 品种权申请决策及动机 |
5.3 品种权申请决策的影响因素 |
5.4 育种主体对品种权申请环节的评价与期望 |
5.5 结论与对策建议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6章 品种权维权决策 |
6.1 品种权侵权的表现形式 |
6.2 品种权侵权概况 |
6.3 品种权人的维权决策 |
6.4 品种权保护的难点探析 |
6.4 案例分析:品种权维权第一大案 |
6.5 结论与对策建议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7章 品种权实施决策 |
7.1 品种权实施:内涵界定 |
7.2 品种权的实施模式 |
7.3 品种权实施方式与效益的实证分析 |
7.4 品种权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障碍分析 |
7.5 结论与对策建议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8章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发展格局 |
8.1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模式研究 |
8.2 UPOV联盟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基本格局 |
8.3 我国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
8.4 结论与我国的应对策略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第9章 完善品种权制度运行的政府管理策略 |
9.1 品种权制度运行的总体判断 |
9.2 政府管理策略的总体框架 |
9.3 政府管理策略的具体实施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农业植物品种保护名录 |
致谢 |
四、我国蔺草席出口将受冲击(论文参考文献)
- [1]贸易摩擦多主体协调机制理论与实践研究[D]. 邓晓馨. 辽宁大学, 2012(02)
- [2]浙江农村副业研究(1911-1937)[D]. 余涛.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2)
- [3]中日服务贸易发展及其对两国经济关系影响研究[D]. 包艳. 辽宁大学, 2010(10)
- [4]绿色壁垒对我国林产品贸易影响的研究[D]. 李正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02)
- [5]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D]. 盛国勇.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6]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研究[D]. 邓武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7]WTO与国际经济关系新时代[D]. 李平. 吉林大学, 2008(12)
- [8]国外对华贸易摩擦分类、成因、效应及对策[D]. 杜鹃. 厦门大学, 2007(07)
- [9]中国蔬菜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D]. 张金平.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6)
- [10]农作物新品种知识产权制度研究[D]. 罗忠玲.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