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的新型关系——再论高等教育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王美[1](2021)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承袭清末的基础上,破旧立新、中西融合,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充实、完善,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近代转型,保障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存续发展,实现了功能与价值的合一。本研究基于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历程的回顾,呈现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其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样态,并累积了特殊时期高等教育政策革新与完善的历史经验。本研究以一种找寻与回溯的历史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结合全面与局部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展现了高等教育政策内容要素变化和政策运行过程,让色彩斑斓的民国高等教育政策图景生动地铺展开来,从动态中去把握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轨迹与特征,阐释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从而为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着眼于挖掘民国历史的大格局之异,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关联,侧重分析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社会背景,从政治局势的杌陧、经济形势的起伏、文化运动的洗礼,以及教育轨迹的转换四个方面展开。其次,按照回溯性的政策分析方式,根据高等教育政策的基本组成要素分类,对办学政策、经费政策、学科与课程政策、招生与考试政策、教员与学生政策的演进轨迹进行深度把握。在纵向深描政策变迁的同时,又以横向的视角,来透视不同阶段各类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内容、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并将高等教育政策的要素变化、地方应对、大学实践、校长活动穿插起来,构成一个动态、丰富的叙述结构,使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过程得以真实的复原呈现。再次,聚焦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进程的关键之处,分析影响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外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包括社会诉求的不断牵引、知识分子及教育团体的持续呼吁、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变化等;从内部因素来看,涉及权威集团理念的转变、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目标群体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等。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发生了回应性与适应性的变迁。与此同时,归纳凝练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并探究其中的利益逻辑。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演进呈现出“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等重要的历史特点。其背后的利益逻辑则主要是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以及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的成本考量。最后,审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所呈现的先进性与局限性。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新潮与旧浪的冲击下流变绵延,一直在努力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不断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是铺陈理想与务实选择的产物,其生命力既来源于预先的理论准备,更扎根于实践中的丰富与拓展。但回溯历史,对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审慎的考量后,发现其也有局限性。如高等教育政策数量与质量的不匹配、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阻隔、“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沟通与协调的非一贯性等。探赜索隐、以史鉴今。本研究将目光投射到那段逝去的历史中,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现实启示,即在当下高等教育政策建设过程中,要秉承一种辩证视角和开放心态,既坚持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又要积极建构中国化坐标,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兼顾高等教育政策的“质”与“量”的双重效益,靶向高等教育需求精准施策,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机制,并合理定位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使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与发展能够真正助力“双一流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程宇[2](2020)在《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效应研究》文中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培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并发挥着持续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民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均为世界第一,初步搭建完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职业教育仍长期存在着供需失衡、政策实践异化、结构不尽合理、布局亟需优化、政府市场职责不清、企业主体缺位、整体办学条件薄弱和体制机制不通畅等问题,滞后的职业教育发展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落实的重要瓶颈。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新的环境和动能,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互联网技术应用背景下,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宏观环境、生产方式、需求结构、技术环境都面临一些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冲击,亟需我们对职业教育的趋势、矛盾、功能和发展路径进行重新认识。同时,更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对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做深入研究,以便为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实践发展提供正确的改革思路。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从职业教育的属性特征出发,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相对更加强调公益性属性的不同,职业教育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围绕产业社会需求办专业等方针,使中国职业教育带有更强烈的“经济属性”。职业教育属性的界定为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边界奠定了基础,决定了职业教育在供给上应当主要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重视供给效率,同时也要加强政府引导作用。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结合,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将是我国职业教育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其次,从职业教育的内涵出发,结合已有文献成果,坚持问题导向,对职业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就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在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双重作用下,能够确保合理配置职业教育的各种资源,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使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体系和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在与经济互动发展过程中形成职业教育自身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再次,从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出发,总结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变迁历程,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成熟模式和优秀经验,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际情况,将顶层设计和基层视野相结合,提出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原则和切实对策,对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基于上述思路,本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基础。本部分为全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一方面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清晰界定职业教育、产业发展、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相关概念和内涵,是全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梳理了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领域的基础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内涵,现代产权理论延展了职业教育研究的边界,教育经济学理论为职业教育战略规划提供了动力支持,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框定了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本部分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现实问题。本部分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演进,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变迁逻辑和宏观发展特征,以及详细阐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并深入探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为后文的相关实证研究和政策建议提供问题导向和现实依据。第三部分,实证研究。本部分重点对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和现代职业教育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运用F?re-Primon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法对职业教育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估算,并使用2003-2016年面板数据对职业教育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的,运用灰色关联系统模、因子分析方法对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效应的综合评价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市场主体共治能力,增加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缩小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方面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所得出实证结论为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第四部分,国际经验。本部分首先对德国、美国、日本的职业教育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运营模式和成功经验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对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模式都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总结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实践经验和不足之处。其次为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启示。第五部分,对策建议。结合国内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现实问题以及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在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原则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发展、公益性与经济性兼顾、本土化与国际化融通、权责明确与多元制衡等相关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的职业教育运行模式,不断提高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水平,增强行业组织指导的有效性,促进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再进一步强化学校具体实施的执行力,建立基于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人才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供给模式,并完善与之配套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
刘坤[3](2020)在《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国际工程教育治理的理念与实践不断迭代创新,新工科成为在内涵意义上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最前沿和新方向。系统深入推进新工科教育,是一项需要协同历史与当代、国际与国内、教育内外部等诸般关系的复杂治理课题。推进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着眼于推进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课题,立足于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现状和关键问题,将现代治理理论引入新工科教育研究,基于新公共服务(行政)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等,综合运用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等量化研究方法,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立体式对全球范围内的工程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考察,深刻剖析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价值结构,对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逐一进行分析,提出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划分的基本维度与标准。基于质性研究的新工科教育治理宏中观理论建构、量化研究的新工科教育治理案例考察分析,构建了未来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基本框架。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构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框架,揭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基于扎根理论方法,自下而上地建构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混合动力模型,提出价值结构、治理主体、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等共同推动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框架是结构层面的边界安排,体系是其在功能上的集合和体现,二者最终通过治理模式发挥治理效能。2.明晰了新工科教育的“名实之辩”,提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及其理论模型。提出新工科教育是工程教育的“新范式”,其内涵、内容比名字和时间更重要,解答理论困惑。明确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是一个意义系统,是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元问题,其价值内核是“与未来合作”。在此基础上,明晰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终极目标、内部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及与外部的互动关系。3.划定了“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行动框架,构建了各主体多元共治、协同互动的关系互动模式。为破解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实践难题,明确了包括政府、高校(教师、学生)、社会力量(企业)等在内的新工科教育治理主体体系构成,明确了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各主体多元共治、协同互动的关系互动模式。4.提出了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划分的基本维度标准,明确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独特的治理特征和国际地位。以全球内涵意义上实质等效的“新工科运动”为背景,提出价值理念、培养模式、治理机制和治理效能等划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四维度标准。基于此,系统界定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界定为世界新工科教育治理四大体系之一。5.提取了新工科教育“教”与“学”两侧的关键治理要素,构建了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府主导—科教自主—产业驱动”模式。建构了信息增益IG、对称不确定性SU、信息增益比GR、卡方独立性检验、线性支持向量机SVM特征选择系列模型,提取到以家国情怀为引领的新工科师资能力框架要素和以道德伦理立基的新工科人才核心能力素养框架要素,构建了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府主导—科教自主—产业驱动”模式并呈现为“三五四二”框架。以上研究,从理论上明晰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来源,为未来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建构提供了基本向度和理论框架;从实践上为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找到了基本支撑点和实施路径。
陈宇[4](2020)在《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作为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国际间的学生流动已然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并且逐渐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教育质量衡量标准。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化的大潮中日新月异,其中来华留学生教育也随之诞生并逐步发展壮大。历经七十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在中国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强有力的推动下,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将成为中国敞开国门,发展成为世界教育强国的重要体现。论文从历史的视角,对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及其演进进行系统考察,并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为研究背景,从各个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内容入手,以来华留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结合广泛的统计和调研,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分析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历程及特点,并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以期达到以史鉴今、以外鉴内的目的。论文首先按照历史分期,概述了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伴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进而从强调扩大规模到注重提质增效的深刻转变过程中,所经历的初步创立、开放探索、调整规范和提升完善等各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并突出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招生和管理两个重要方面的政策演进的研究。在总结来华留学教育政策演进过程的基础上,一方面,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和现实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国内和国际政治、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全球发展、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等因素及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演进历程中的特征进行提炼,系统分析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制定和演进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即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招生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留学资费由援助向收费转变,招生模式由计划向开放转变;管理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管理手段更加注重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为使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适应国际化实际发展要求论述得更加充分,论文基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优势、地缘、语言、文化、经济和教育水平等各项因素,选择并集中描述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的概况及政策特点,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和影响因素,以及演进特点的分析,总结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助力国家外交战略、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提出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总体政策高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社会服务以及就业服务体系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服务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质量、完善社会服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今后制定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一系列建议,包括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完善社会服务政策和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等。最后,论文就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国际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助力中国高等教育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启示和对未来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期待。
韩枫[5](2020)在《论大学对社会的引领及其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愈发密切,大学的社会地位也不断提升。大学自诞生以来,一直以“象牙塔”和“智力城”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承担着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使命。进入21世纪后,社会问题日趋复杂,国际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为了更好地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人们将目光转向大学,试图从大学中找到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答案,进而为大学引领社会发展提供了的前提。而大学作为从事高深知识研究的机构,其学术性及相对独立性为引领社会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本文就大学对社会的影响历程进行梳理,并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当代大学应该如何引领社会、当代大学对社会引领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以及探寻当代大学实现对社会引领的途径。该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与研究趋势等,为本文的写作做出总述。第二部分论述大学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历史进程,并且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大学诞生后自然嵌入社会成为其组成部分、大学在不断发展中走向社会的中心以及大学应该在新时代承担起重任引领社会的发展。第三部分为大学引领社会的应然逻辑,大学依据自身的本质属性和内在优势,从人才、科技和文化等方面实现社会引领,其中人才作为知识、文化的载体及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三者的重中之重,其他两者则与人才要素相辅,共同为大学引领社会提供支撑。第四部分为现代大学在社会引领中的现实困境,具体表现为人才的培养未能达到社会的实际需要,科学研究未能有效解决社会发展的重大难题,文化建设未能在培育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方面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五部分主要分析当代大学应该在回应时代的期待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实现对社会的引领。人才培养既要注重理论知识又要提升实践能力,并且要从制度上转变当前实行的科研评价体系中呈现的不良导向,将科学精神内化为学者的个体信仰和科学行为,在进行物质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形成真正的大学校风学风以引领社会的精神文明风貌。
温小琪[6](2020)在《美国高校创客教育的外部支持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化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推动美国制造业转型、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变革、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下一代,美国国内近年来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创客运动,并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中创客教育的兴起。除了高校创客课程和创客空间的实践活动,还需要由内向外寻求资源和支持,政府、大众媒体、产业部门、专业创客组织由此构成了美国创客教育外部支持体系。本论文梳理美国高校创客教育的历史发展进程,从政府的政策与项目支持、行业企业的平台和商业支持、专业组织的技术与活动支持、大众传媒的氛围与舆论支持四个维度分析美国高校创客教育外部支持体系的要素。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三级创客教育政策体系引导和支持高校开展创客教育,民间组织、社区、产业界、媒体等社会力量通过舆论倡导,提供创客产品输出与转化渠道,扮演者创客教育的支持者角色。论文第一部分从整体上分析了美国高校创客教育支持系统,分别为高校创客教育支持系统的建设历程与现状、创客教育的内部支持系统、创客教育的外部支持系统。从最初的创客文化起源开始,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创客运动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美国高校作为创客教育实施的主渠道,主要从意识层面、规划层面、实践层面三个维度的强化创客教育的内部支持系统,与以政府、大众传媒、产业部门、专业创客组织为代表的外部支持系统,内外结合共同支持创客教育在美国高校中的发展。论文的第二部分介绍了政府层面的政策和项目支持在美国高校创客教育外部支持体系中起到的引导作用。美国政府为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从官方发起创客倡议、颁布创客法案的,经历了国家层面、州政府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通过国家创新战略、创客教育计划和创客法案,集结并调动各界创客资源,为高校创客教育发展提供了发展方向规划、创客内容和方式的超前谋划、汇聚了各方支持力量。论文的第三个部分介绍了资金支持在美国创客教育外部支持体系起到的助推作用。资金来源渠道是多方面的,一是来自于政府层面的专项拨款与支持性创客项目,二是来自于创客联盟会员会费及个人捐赠,三是多方筹资为高校设立创客教育发展基金。这体现了资金要素对主要对外部支持系统发展贡献了两个作用,一是政府引导了资金流动,二是区域性资金形成了良性循环。论文第四个部分介绍了高校创客教育氛围支持的类型,一是搭建创客成果孵化平台,二是促进创客文化培植,三是促进创客指导与师资培训。为了协调一对一、多对多等社会产业界支持高校发展创客教育的合作关系,先是高校与社会产业界合作,开始了双边合作,然后是由多所高校与多家公司合作,建立专业化的创客空间,提供资金、指导、培训和孵化服务,加速创客人才和创客项目的发展。论文第五部分介绍了美国高校创客教育外部支持体系的技术支持。美国高校创客教育能得到迅速发展,离不开外部支持体系的技术支持,具体的运行模式包括以创客活动为交流平台,整合高校教师与企业研究人员为创客师资,创建以创客空间为主的基础性资源库,技术支持不仅促进高校创客空间的顺利建成,还推动创客比赛的开展并孵化出了一系列创客成果。论文第六部分介绍了美国高校创客教育外部支持系统的特点:一是政府系统规划,指引创客教育发展方向;二是社会全面支持,搭建创客成果孵化与转化平台;三是高校主动跟进,形成创客教育专业服务机构联盟;四是内外系统联动,促进高校创客文化建设。从前文介绍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氛围支持、技术支持作为切入口,论文总结了对我国高校创客教育的启示:落实创客政策,完善高校创客空间资源配置;开拓资金渠道,构建产学研合作关系闭环;开发创客项目,整合政府、社会、高校资源;加强文化建设,营造高校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徐苏兰[7](2020)在《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逻辑研究》文中认为职称晋升作为学术职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学术分层的重要形成机制,是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议题。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已逾百年之久,分析其发展历程,探究其制度变迁逻辑并提出制度优化的路径,有助于为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为此,研究遵从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的理论建构、历史回顾、实践审视、路径优化的逻辑脉络,探究三个子命题: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如何变迁(包括:制度变迁的模式、路径依赖现象及其生发机制、动力机制)、如何优化。主要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并借鉴其他制度流派关于制度变迁的部分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回应以上命题。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的理论建构。立足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基础上,借鉴和吸收社会学制度主义及其他制度流派的变迁理论,建构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逻辑研究的分析框架。打破“现状梳理—问题总结—提出对策建议”的横向经验研究或调查研究以及“历程回顾—历史变迁—结构变迁—启示/对策”的纵向研究惯性,确立“历程回顾—变迁模式—路径依赖的现象及成因——动力来源的分析——制度优化的对策建议”的逻辑研究线路,并选取“制度环境”、“利益冲突”、“权力博弈”、“认知观念”四个要素,构建了综合外生力量与内生力量的多元动力机制。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的历程回顾。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关键节点理论,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梳理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的百余年历史。研究发现,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经历了学官制—资格审查聘任制—行政认可、任命终身—职务聘任制、职务任命制并行阶段——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变迁历程。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的实践审视。运用文本分析、历史研究和逻辑思辨方法,分析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的主要模式、路径依赖和动力来源。研究发现:(1)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模式上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以人为设计为主,自发演进为辅;二是以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三是在制度历程中断裂式制度变迁与渐进式制度变迁交替。(2)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具有显着的路径依赖束缚:对别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的移植、政府对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的强控制力、高校内部普通教师群体影响弱。(3)制度环境的变化、主体间的利益冲突、行动团体的权力博弈、行动主体的认知观念变化构成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的多元动力机制。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的优化路径探索。针对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中制度模式选择的局限、路径依赖,结合制度变迁的多元动力机制,探求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的优化路径及其方略。优化制度变迁模式选择:进一步优化人为设计模式、适时转换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继续推进渐进式制度变迁而非断裂式制度变迁;化解制度变迁阻力:强化职称晋升制度改革的自主创新意识、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强化职称晋升制度决策中的高校教师参与;强化制度变迁的动力:培育有利于职称晋升制度创新的制度环境、统筹和增强职称晋升制度改革合力、促进职称晋升制度主体多元共治权力结构的生成、强化职称晋升评价中“学术本位”共识。该论文有图1幅,表16个,参考文献306篇。
王江波[8](2020)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现实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联系在一起”,“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环节”,本选题正是基于这一指导思想而产生。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指的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带来的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促进的影响、效果及能力。该研究有利于丰富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研究和理论视野,对于加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以下简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回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改进的需要、立德树人的高校之本守正创新的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具体来说,本研究聚焦于从研究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迫切需要到探究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挖掘古今中外相关思想资源;再研究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进而剖析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发挥机制,再结合现实对其现状进行考察,进而提出优化作用发挥的策略。归结起来,本研究集中于以下几大问题的探讨。第一,挖掘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从国家核心竞争力、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立德树人发挥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为切入点,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中外思想资源。“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基础”“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决定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文化价值因素、心理与精神因素、态度因素、民族性格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显性影响是重要的西方思想资源。第二,厘清了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在对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核心概念的内涵、要素、地位的分析基础上,进而把握“时代新人”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实践主体。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则表现为统一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筑于形成国家开放战略中相互渗透,共建于互为对方营造环境中相互协调,共构于实现人全面发展目标中相互支撑。第三,剖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及其作用发挥机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实现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等则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发挥机制。第四,分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现状及优化路径。根据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排名和总结立德树人的表现,构建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指标体系。用显示性指标概括分析了两者常年的整体状况,用解释性指标详细分析了两者近年的具体状况,得出需要继续重视“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论。最后从加深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全方位认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等维度探讨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优化路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弥补了立德树人促进国家发展缺少实证研究的短板,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统计(共计21年),并与国际数据进行结合,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刘运转[9](2020)在《城乡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性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机会公平理论,分析城乡收入差距的不同方面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性影响。目前中国处于上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原有的经济增长动力即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逐渐减弱,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即创新驱动,人力资本是创新驱动的基础,中等收入阶段如何积累丰富的人力资本是经济持续增长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因素之一。经验表明,收入差距是影响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方面,城乡收入差距是中国收入差距的重要部分,基于此本文拟构建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框架,分析城乡收入差距的不同方面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性影响,为控制城乡收入差距以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提供建议。基于中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1)在城乡劳动力转移的背景下,基于罗尔斯、阿玛蒂亚·森和阿特金森等学者关于机会公平的理论,把城乡收入差距分成机会公平方面和机会不公平方面,前者主要包括技能溢价,后者主要包括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和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机会公平与否不但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动机,而且影响不同家庭的收入状况进而影响个体接受人力资本积累的经济能力。(2)城乡收入差距机会公平方面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中国城市人力资本水平高于农村,其中一部分是机会公平的因素影响的结果,此时技能溢价会引起城乡收入差距,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机会公平方面。基于劳动力市场模型分析技能溢价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机制,发现技能溢价对人力资本影响呈倒U型,实证检验支持相应假说。(3)城乡收入差距的机会不公平方面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一方面,城乡义务教育不公平带来的城乡收入差距,此时就业机会即使是公平的,但是由于义务教育机会不同,造成进入高等院校和劳动力市场结果的机会不公平,所谓“教育不公影响一生”,这种义务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对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产生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即使城乡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是公平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也会产生城乡收入差距,基于前市场歧视理论发现其不利于城乡人力资本积累,且中等收入阶段这种抑制作用最强,实证检验也支持相应假说。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基于劳动力市场模型分析技能溢价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得出存在一个最优的技能溢价水平使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最大,即机会公平的收入差距也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为探讨机会公平的收入分配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提供一个分析框架。(2)分析城乡教育机会不均等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城乡教育机会不均等引起城乡教育质量差距,考虑人力资本具有动态积累的属性,会导致城乡学生能力差距,基于人力资本投资均衡模型发现城乡教育质量差距不利于人力资本积累,为乡村义务教育质量改革提供建议。(3)基于劳动力同质假说和前市场歧视理论分析城乡就业机会不均等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发现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不利于人力资本积累,且中等收入阶段抑制作用更大,为城乡劳动力市场改革提供参考。努力培育乡村发展的“造血机制”,实现乡村振兴,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机会不公平,促进城乡融合和人力资本积累。
汤颖[10](2019)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规模虽越来越大,但在培养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间却存在着明显差距,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短缺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归根结底,这种矛盾是因高校专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不吻合引起的,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高度同构性。因而,可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调控性思维,促使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从而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基于以上认识,选取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探求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优化路径。通过对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门类设置、专业类设置、专业布局及专业布点等几个指标的定量分析发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贪大求全,低成本专业增长过快;同质化竞争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群集聚效应难以彰显;专业内涵建设不足。这是由政府、社会及高校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共同造成的。从政府层面看:政府行政权力冲击着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相关法律及资金适时供给乏力;有效而完善的专业评估体系匮乏;有关专业前景预测性不足。从社会层面来看:企业、行业参与意识薄弱;社会对人才需求信息的反馈具有滞后性;社会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从高校层面来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定位意识缺失,价值取向偏差及质量观念淡薄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立足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及其成因分析的同时合理吸取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及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本科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积累的诸多经验与教训。总的来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应遵循如下原则: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政府、社会与高校这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应共同发力。具体地,政府层面上,应界定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角色,落实并完善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人才供求与专业设置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并完善综合性的专业质量监管体系。社会层面上,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企业等用人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作用。高校层面上,应坚持科学而合理的办学定位;建立健全预警及退出机制;提高专业与产业的适应性与协调性,培育特色专业并形成集群效应;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二、高等教育与经济的新型关系——再论高等教育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教育与经济的新型关系——再论高等教育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价值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社会的变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背景 |
一、政治局势的杌陧 |
(一)共和体制初建催发民初教育新气象 |
(二)一元权力制度促使教育权向上集中 |
(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引发教育态势迫紧 |
二、经济形势的起伏 |
(一)实业经济初步发展对教育的有限投入 |
(二)稳定财政格局促使教育经费短暂平稳 |
(三)强化收支控制导致教育陷入生存困境 |
三、文化运动的洗礼 |
(一)复古逆流回澜与反复古主义的斗争 |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多元思想碰撞 |
(三)三民主义文化涌现与国家意志统制 |
四、教育轨迹的转换 |
(一)“以日为师”教育基准的破除 |
(二)德美教育理念由边缘走向主流 |
(三)法国教育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延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期的探索:高等教育政策实现多样化起步(1912-1926) |
一、民主决策机制及其多样高等教育政策制定 |
(一)学制的趋新改造与办学新规定 |
(二)教育经费“指定专款”的设想 |
(三)学科规程“现代性”的融入 |
(四)招考办法“独立化”的尝试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程的初拟 |
二、“悬浮型”政权管理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实施 |
(一)自由治学改革实践的进行 |
(二)管理中的纷乱:教育财政方案执行失范与索薪运动 |
(三)自由中的无序:单独招生政策的实施困境 |
三、革新起步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近代政策体系初具,引导高等教育事业初步发展 |
(二)政策设计缺乏规划,导致大学规模过度扩张 |
(三)政策实施效果式微,管理高等教育能力有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秩序的选择:高等教育政策趋向规范化与体系化(1927-1936) |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嵌及其高等教育政策选择 |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下办学法令的颁布 |
(二)国家对教育经费筹拨的权威保障 |
(三)训政时期学科政策内容的不断充实 |
(四)“单独招生”向“计划招生”的政策过渡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定的“规范化”完善 |
二、“压力型”强权推动下的高等教育政策落实 |
(一)大学整顿工作的有力推进 |
(二)中央财政训令下发与地方应对 |
(三)“党化”与“秩序化”:训育政策的强化执行 |
(四)“取舍”与“统一”:各校师生管理办法的实施 |
三、发展与控制双重奏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体系逐步规范,立法建设取得成果 |
(二)政策实施效力增强,推动高等教育秩序化管理 |
(三)政策强制性加大,促使府学互动和博弈增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失序的应对:高等教育政策进行应急调整与迁变(1937-1949) |
一、抗战建国及其高等教育应急政策部署 |
(一)教育方针的仓促调整与学校布局规划 |
(二)教育经费“减成拨发”办法的采用 |
(三)配合战时需求的学科训令变化 |
(四)“统一招生”到“多元选拔”的政策转衔 |
(五)教员与学生相关事项的“调适性”补充 |
二、“挽救性”动员督促下的高等教育政策执行 |
(一)抗敌御辱与内迁方案的临危施行 |
(二)统一招生政策的短暂实施与终止 |
(三)恢复秩序的艰难努力:复员与甄审计划的开展 |
(四)困境中的生存维系:各校有限的师生救济方案和措施 |
三、喜忧参半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纵向供给较为密集,立法数量得到扩充 |
(二)确立战时教育政策体系,挽救高等教育事业 |
(三)政策执行效果欠佳,影响大学稳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因的探寻: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外部因素 |
(一)社会诉求与国家危机的回应——外部场域发生的改变 |
(二)知识分子与教育团体的起弊——政府与民间的自主互动 |
(三)教育问题凸显及严重性变化——决策主体关注度的提升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部因素 |
(一)政党规约的折射与渗透——执政集团理念的转变 |
(二)决策程序的失调与规范——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 |
(三)目标群体的规避与适从——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演进的归结: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与利益逻辑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 |
(一)“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 |
(二)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 |
(三)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利益逻辑 |
(一)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 |
(二)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 |
(三)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成本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历史的审思: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评析与启示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经验借鉴 |
(一)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 |
(二)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
(三)从理论构建和实践需求中生成教育政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局限 |
(一)政策“质”呈现与“量”供给的脱节 |
(二)政策设计“幻象”与执行“真相”的阻隔 |
(三)“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的摇摆 |
三、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现实启示 |
(一)建构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与中国化坐标 |
(二)推进高等教育政策法制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并轨 |
(三)兼顾“质”“量”效益,靶向高教需求精准施策 |
(四)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与约束机制 |
(五)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与选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职业教育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职业教育 |
2.1.2 产业发展 |
2.1.3 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现代产权理论 |
2.2.3 教育经济学理论 |
2.2.4 产业组织理论 |
第3章 中国职业教育历史演进与问题分析 |
3.1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 |
3.1.1 中国职业教育探索与恢复时期(1977-1984) |
3.1.2 中国职业教育粗放发展时期(1985-1998) |
3.1.3 中国职业教育优化调整时期(1999-2012) |
3.1.4 中国职业教育稳健发展时期(2012—至今) |
3.2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演变规律 |
3.2.1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不断适应经济发展 |
3.2.2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不断适应产业形态变迁 |
3.2.3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逐步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型 |
3.3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1 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
3.3.2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实践异化问题 |
3.3.3 中国职业教育结构不合理 |
3.3.4 中国职业教育布局不优化与发展不平衡 |
3.3.5 社会环境缺乏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厚植土壤 |
第4章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与指标选取 |
4.1.1 F?re-Primon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
4.1.2 F?re-Primont全要素生产率分解 |
4.1.3 职业教育投出产出指标选取 |
4.2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演进分析 |
4.2.1 全国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
4.2.2 分区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
4.3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变量选取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实证过程 |
4.3.4 实证结论 |
第5章 中国职业教育的经济效应研究 |
5.1 中国职业教育经济效应的逻辑起点 |
5.1.1 中国职业教育经济效应的现实基础 |
5.1.2 中国职业教育经济效应的特点 |
5.2 中国职业教育经济效应的主要体现 |
5.2.1 确保经济发展战略有效实施 |
5.2.2 促使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完善 |
5.2.3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5.2.4 实现创新驱动的快速转变 |
5.2.5 推进扶贫助困效果提升 |
5.3 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
5.3.1 经济发展方向决定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
5.3.2 经济状况决定职业教育发展规模 |
5.3.3 经济状况决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 |
5.3.4 经济结构调整决定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 |
5.4 中国职业教育影响经济效应的现存问题 |
5.4.1 人才培养同质化程度较高 |
5.4.2 职业教育发展均衡性较差 |
5.4.3 校企合作机制仍不完善 |
5.4.4 人才培养立交桥尚未建立 |
5.5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
5.5.1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
5.5.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5.3 综合指标值测定方法与理论模型构建 |
5.5.4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
5.5.5 职业教育经济协调度测评结果 |
5.5.6 职业教育经济协调质量 |
第6章 国外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经验及其借鉴 |
6.1 德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经验 |
6.1.1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 |
6.1.2 “双元制”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与阶段特征 |
6.1.3 “双元制”职业教育政策特点与问题 |
6.1.4 德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启示 |
6.2 美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经验 |
6.2.1 美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与阶段特征 |
6.2.2 美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特点与面临问题 |
6.2.3 美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启示 |
6.3 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经验 |
6.3.1 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与阶段特征 |
6.3.2 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启示 |
第7章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中国职业教育参与主体及功能定位 |
7.1.1 政府主体及其功能 |
7.1.2 行业组织主体及其功能 |
7.1.3 企业主体及其功能 |
7.1.4 学校主体及其功能 |
7.2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指导原则 |
7.2.1 以人为本发展原则 |
7.2.2 公益性与经济性兼顾原则 |
7.2.3 本土化与国际化融通原则 |
7.2.4 权责明确与多元制衡原则 |
7.3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策略 |
7.3.1 提高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水平 |
7.3.2 坚持政府引导职业教育治理 |
7.3.3 增强行业组织指导的有效性 |
7.3.4 促进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
7.3.5 强化学校实施的自主执行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大变局中的全球工程教育新态势与新挑战 |
1.1.2 中国工程教育的发展阶段与新工科教育发展坐标 |
1.1.3 新工科教育治理命题的提出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新工科教育的“名实之辩” |
2.1.2 新工科教育概念的再厘定 |
2.1.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概念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行政)理论 |
2.2.3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
2.2.4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国外新工科教育研究与实践进展 |
2.3.2 国内新工科教育研究与实践进展 |
2.3.3 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理论框架建构 |
3.1 新工科教育治理理论框架建构的方法与样本 |
3.1.1 样本选取 |
3.1.2 资料收集 |
3.1.3 资料分析 |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工科教育治理混合动力模型建构 |
3.2.1 新工科教育治理开放式编码及范畴化 |
3.2.2 新工科教育治理轴心编码形成的主范畴及副范畴 |
3.2.3 新工科教育治理核心类属的确定与混合动力模型建构 |
3.2.4 信效度检验 |
3.3 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工科教育治理基本框架建构 |
3.3.1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 |
3.3.2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 |
3.3.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类型特征 |
3.3.4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模式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 |
4.1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概念与内涵 |
4.1.1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内涵 |
4.1.2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意义 |
4.2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要素解析 |
4.2.1 工程教育的新理念 |
4.2.2 学科专业的新结构 |
4.2.3 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
4.2.4 教育教学的新质量 |
4.2.5 分类发展的新体系 |
4.3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模型与互动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 |
5.1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策逻辑 |
5.1.1 政府在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的主导地位 |
5.1.2 政府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
5.2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知识逻辑 |
5.2.1 高校在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的基本主体地位 |
5.2.2 高校的类型层次划分及其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
5.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社会逻辑 |
5.3.1 社会力量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重要主体地位 |
5.3.2 社会力量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
5.4 新工科教育治理主体体系的基本构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案例分析 |
6.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案例分析的整体设计 |
6.1.1 研究的基本假设 |
6.1.2 实证案例的选取 |
6.1.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结构 |
6.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特征选择方法与模型构建 |
6.2.1 信息增益IG特征选择模型 |
6.2.2 对称不确定性SU特征选择模型 |
6.2.3 信息增益比GR特征选择模型 |
6.2.4 卡方独立性检验特征选择模型 |
6.2.5 线性支持向量机SVM特征选择模型 |
6.3 问卷实施过程与信效度检验 |
6.3.1 问卷调查实施与分析过程 |
6.3.2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分析 |
6.4 问卷数据分析讨论与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特征选择 |
6.4.1 样本数据基本信息分析 |
6.4.2 新工科教育治理总体认知情况分析 |
6.4.3 新工科教育治理宏观成效分析 |
6.4.4 新工科师资能力框架及其治理要素提取 |
6.4.5 新工科人才核心能力素养及其治理要素提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政策建议 |
7.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全球坐标与中国情境 |
7.1.1 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类型特征划分的维度与标准 |
7.1.2 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 |
7.1.3 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场域情境 |
7.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框架性建构 |
7.2.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优化维度 |
7.2.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制度架构 |
7.2.3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治理规范 |
7.2.4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差异化梯度式推进 |
7.3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中的多重关系调适机制 |
7.3.1 构建政府与高校的“互信互律”关系调适机制 |
7.3.2 构建政府与社会的“共建共治”关系调适机制 |
7.3.3 构建高校与社会的“互通双赢”关系调适机制 |
7.4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构建与路径选择 |
7.4.1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功能定位 |
7.4.2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行动框架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8.2.1 研究局限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4)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国际学生流动日益频繁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 |
二、研究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研究 |
(二)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研究 |
(三)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的研究 |
(四)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五)关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研究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留学和留学生 |
(二)来华留学生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 |
(四)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
五、研究的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一、初创阶段(1950-1977年) |
(一)初启交换留学生计划 |
(二)初探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政策体系 |
(三)初建来华留学生教学和实习管理政策 |
(四)初次召开全国外国留学生工作会议 |
(五)中断和积极恢复 |
二、开放探索阶段(1978-1992年) |
(一)两次来华留学生工作会议,实现继往开来 |
(二)加强经费管理,增加教育投入 |
(三)扩大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规模,提高生源层次 |
(四)注重语言培训,实现汉语言推广 |
(五)打造综合管理,开启自费留学 |
三、调整规范阶段(1993-2009年)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走上依法办学道路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步入信息化建设 |
(三)不断加强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管理 |
四、提升完善阶段(2010—2019年) |
(一)打造“留学中国”品牌 |
(二)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的演进 |
一、来华留学生招生方式政策的演进 |
(一)以协定方式接受来华留学生政策 |
(二)开放自主招收来华留学生政策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资费政策转变 |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高度集中的招生管理政策 |
(二)招生管理政策向宏观管理过渡 |
三、来华留学生招生类别政策的演进 |
(一)来华留学生类别的明确 |
(二)来华留学生类别的细化 |
(三)招生专业政策的调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教学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教学管理政策启动出台 |
(二)教学管理政策的规范完善 |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初步建立 |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调整补充 |
(三)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科学前瞻 |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日常管理政策的初步探索 |
(二)日常管理政策的稳步调整 |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顺势规范 |
(四)日常管理政策的应势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政治因素的影响 |
(一)国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 |
(二)国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方向 |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 |
(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前提 |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
三、文化和教育因素的影响 |
(一)文化交流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 |
(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特点阐释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中的基本特点 |
(一)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 |
(二)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 |
(三)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 |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
(一)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
(二)留学资费——“从援助到收费”的转变 |
(三)招生模式——“由计划到开放”的转变 |
三、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
(一)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 |
(二)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 |
(三)管理手段——管理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借鉴 |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英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三、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概况 |
(二)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四、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日本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评析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取得的显着成就 |
(一)助力国家外交战略 |
(二)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 |
(三)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 |
(四)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总体高度有待提升 |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有待完善 |
(三)教育结构政策有待调整 |
(四)质量保障政策有待统一 |
(五)社会服务政策有待补充 |
(六)就业政策体系有待建立 |
三、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建议 |
(一)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 |
(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
(三)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 |
(四)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
(五)完善社会服务政策 |
(六)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5)论大学对社会的引领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大学与社会关系的研究 |
1.2.2 关于大学引领社会的职能与使命的研究 |
1.2.3 关于大学引领社会的途径与策略的研究 |
1.2.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第2章 大学影响社会的历程 |
2.1 自然嵌入期 |
2.2 被动适应期 |
2.3 主动引领期 |
第3章 大学引领社会的应然逻辑 |
3.1 以人才引领社会 |
3.2 以科技推动社会 |
3.3 以文化提升社会 |
第4章 大学引领社会的现实缺位 |
4.1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偏离 |
4.1.1 专业设置忽视应用性 |
4.1.2 人才培养缺少创新性 |
4.1.3 思想养成鲜见主导性 |
4.2 科学研究与社会发展疏离 |
4.2.1 知识创新功利化 |
4.2.2 专利技术形式化 |
4.2.3 科研评价数量化 |
4.3 文化培育与社会精神孤离 |
4.3.1 大学自身缺少文化沉淀 |
4.3.2 大学与社会的文化隔离 |
4.3.3 大学难寻影响文化路径 |
第5章 大学引领社会的路径探索 |
5.1 人才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基础 |
5.1.1 明确人才培养理念 |
5.1.2 优化人才供给结构 |
5.1.3 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
5.2 科学研究以社会发展为导向 |
5.2.1 弘扬科学精神,担当社会责任 |
5.2.2 回应社会需求,促进成果转化 |
5.2.3 完善科研评价,激发创新活力 |
5.3 文化培育以社会和谐为宗旨 |
5.3.1 重拾大学理念,营造良好学风 |
5.3.2 培育大学文化,融入在地社区 |
5.3.3 坚守科学精神,引领社会风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美国高校创客教育的外部支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美国高校创客教育发展中的支持系统建设 |
(一)美国高校创客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二)美国高校创客教育的内部支持系统 |
(三)美国高校创客教育的外部支持系统 |
二、美国高校创客教育的政策支持 |
(一)联邦和州层面的创客教育支持性政策 |
(二)政策要素对美国高校创客教育的支持作用 |
三、美国高校创客教育的资金支持 |
(一)美国高校创客教育的外部资金渠道 |
(二)资金要素对美国高校创客教育的支持作用 |
四、美国高校创客教育的氛围支持 |
(一)美国高校创客教育氛围支持的类型 |
(二)美国高校创客教育氛围支持的合作机制 |
五、美国高校创客教育的技术支持 |
(一)美国高校创客教育技术支持的模式 |
(二)美国高校创客教育技术支持的成果 |
六、美国高校创客教育外部支持系统的特点和启示 |
(一)美国高校创客教育外部支持系统的特点 |
(二)美国高校创客教育外部支持系统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科研情况 |
(7)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概念厘定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逻辑分析的理论基础 |
2.1 制度变迁研究的制度主义分析传统 |
2.2 新制度主义制度变迁理论进展 |
2.3 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逻辑的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历程 |
3.1 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的起点 |
3.2 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的民国建构 |
3.3 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的现代变迁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模式及评价 |
4.1 人为设计为主,自发演进为辅 |
4.2 政府主导的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主 |
4.3 断裂式变迁与渐进式变迁交替 |
4.4 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模式的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
5.1 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束缚 |
5.2 中国高校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主体性致因 |
5.3 中国高校师职称晋升制度路径依赖的生发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的动力 |
6.1 制度环境变化 |
6.2 行动主体间的利益冲突 |
6.3 行动团体的权力博弈 |
6.4 行动主体的认知观念变化 |
6.5 本章小结 |
7 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的优化路径 |
7.1 优化制度变迁模式,提升制度变迁效益 |
7.2 减少制度创新阻力,突破路径依赖 |
7.3 强化制度变迁动力,积极促进制度创新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溯源 |
2.1 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相关论述 |
2.1.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论断 |
2.1.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重要论断 |
2.1.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重要论断 |
2.2 守正传承:中国传统社会的相关论述 |
2.2.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思想 |
2.2.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思想 |
2.2.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思想 |
2.3 思想借鉴:西方社会的相关论述 |
2.3.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观点 |
2.3.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观点 |
2.3.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观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1 立德树人的解析 |
3.1.1 立德树人的内容、特征、原则、任务 |
3.1.2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 |
3.1.3 立德贯穿于树人全过程 |
3.2 科学认识国家核心竞争力 |
3.2.1 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3.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科技、创新是构成要素 |
3.2.3 四个要素形成合力 |
3.3 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3.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主体是“时代新人” |
3.3.2 统一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 |
3.3.3 共筑在形成国家开放的战略中相互渗透 |
3.3.4 共建在互为对方营造的环境中相互协调 |
3.3.5 共构在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目标中相互支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
4.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
4.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引领作用 |
4.1.2 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 |
4.1.3 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 |
4.2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
4.2.1 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 |
4.2.2 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 |
4.2.3 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 |
4.2.4 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方法 |
5.1 指标体系构成与框架 |
5.1.1 指标选取依据、原则与框架 |
5.1.2 数据来源及其发布单位 |
5.1.3 分析方法为单变量频数分析、双变量相关系数、分类与制表 |
5.2 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状况及特征 |
5.2.1 我国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 |
5.2.2 高校学生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保持健康向上并逐步提升 |
5.2.3 教师尊重与关爱学生表现突出,学术道德等稳定上升 |
5.2.4 积极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肯定学校立德树人各项工作 |
5.2.5 党和政府工作表现突出,综合国力趋势乐观 |
5.3 显示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3.1 立德树人对整体竞争力的相关性表现 |
5.3.2 立德树人对人才的相关性表现 |
5.3.3 立德树人对科技的相关性表现 |
5.3.4 立德树人对创新的相关性表现 |
5.4 解释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4.1 国家核心竞争力随着对党的领导的不断坚定等而提升 |
5.4.2 不断加强的理想信念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趋势保持同步 |
5.4.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状态互相契合 |
5.5 对策与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加强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在国家核心竞争力中作用的路径思考 |
6.1 形成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透视视角 |
6.1.1 全方位地把握国家核心竞争力 |
6.1.2 充分肯定我国制度优势 |
6.1.3 自主设计国家核心竞争力指标 |
6.1.4 以实现人民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
6.2 构建立德树人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
6.2.1 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 |
6.2.2 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设计学科、教学、教材和管理体系 |
6.2.3 立德树人要注重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方面上下功夫 |
6.2.4 建设新时代立德树人教师队伍,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 |
6.3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6.3.1 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 |
6.3.2 要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
6.3.3 要扩大高等教育开放水平 |
6.4 加强党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全面领导 |
6.4.1 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
6.4.2 培养和组织精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队伍 |
6.4.3 突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领导责任 |
6.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城乡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
2.1.1 国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 |
2.1.2 国内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 |
2.2 收入流动性研究 |
2.2.1 国外对收入流动性的研究 |
2.2.2 国内对收入流动性的研究 |
2.2.3 中国城乡收入流动性的研究 |
2.3 城乡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 |
2.3.1 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 |
2.3.2 城乡收入差距不同方面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机会公平 |
3.1.1 相关概念 |
3.1.2 机会公平理论 |
3.2 中国城乡收入机会公平 |
3.2.1 中国城乡劳动力转移 |
3.2.2 中国城乡收入机会公平分析 |
3.2.3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结构分析 |
3.2.4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
3.3 人力资本理论 |
3.3.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
3.3.2 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 |
3.3.3 赫克曼的人力资本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能溢价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
4.1 技能溢价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理论分析 |
4.1.1 劳动力市场模型 |
4.1.2 高能力者工资水平提高带来的技能溢价 |
4.1.3 低能力者工资水平降低带来的技能溢价 |
4.2 技能溢价测算 |
4.3 实证研究 |
4.3.1 实证模型构建 |
4.3.2 变量选取和说明 |
4.3.3 实证结果 |
4.3.4 空间计量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
5.1 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理论分析 |
5.2 教育质量衡量 |
5.3 计量模型和数据 |
5.3.1 计量模型 |
5.3.2 数据来源 |
5.4 计量结果分析 |
5.4.1 城乡教育质量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 |
5.4.2 中介效益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
6.1 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对人力资本积累影响理论分析 |
6.1.1 家庭收入与人力资本积累 |
6.1.2 劳动力市场扭曲与人力资本积累 |
6.2 城乡劳动力市场扭曲的测算 |
6.3 实证分析和检验 |
6.3.1 计量模型 |
6.3.2 变量选择和数据说明 |
6.3.3 实证结果分析 |
6.3.4 中介效应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城乡收入分配公平的路径 |
7.1 中国城乡收入分配 |
7.1.1 中国收入分配改革 |
7.1.2 中国城乡收入分配现状 |
7.1.3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实质 |
7.2 国际控制城乡收入差距经验 |
7.2.1 日本的经验 |
7.2.2 韩国的经验 |
7.3 实现城乡收入分配公平的路径 |
7.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7.3.2 从多维视角解决贫困 |
7.3.3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
7.3.4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主要结论 |
与已有研究比较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3 研究思路及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
2.1.2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
2.1.3 专业与专业调整 |
2.2 理论基础 |
2.2.1 需求与供给理论 |
2.2.2 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与反思 |
3.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3.2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基本信息 |
3.2.1 调查高校发展概述 |
3.2.2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现状 |
3.3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3.3.1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
3.3.2 供给侧结构性视域审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成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路径分析 |
4.1 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相关经验分析 |
4.1.1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变迁与特点分析 |
4.1.2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经验的观察与借鉴 |
4.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原则 |
4.2.1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 |
4.2.2 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 |
4.2.3 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 |
4.2.4 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 |
4.2.5 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具体路径 |
4.3.1 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
4.3.2 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
4.3.3 高校微观层面专业设置与调整对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高校专业布点统计简表 |
附录2 调查高校2013-2017年专业新增及撤销情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高等教育与经济的新型关系——再论高等教育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D]. 王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效应研究[D]. 程宇. 吉林大学, 2020(03)
- [3]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D]. 刘坤. 天津大学, 2020(01)
- [4]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D]. 陈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论大学对社会的引领及其实现[D]. 韩枫. 吉林大学, 2020(08)
- [6]美国高校创客教育的外部支持系统研究[D]. 温小琪. 西南大学, 2020(01)
- [7]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变迁逻辑研究[D]. 徐苏兰.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D]. 王江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12)
- [9]城乡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性影响研究[D]. 刘运转. 西北大学, 2020(07)
- [10]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D]. 汤颖.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