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务公开“直通车”(论文文献综述)
吴未[1](2021)在《芜湖市“市长热线”政务服务功能优化研究》文中提出
刘浩[2](2021)在《公安政务类抖音号影响力提升研究》文中提出
范笑妤[3](2021)在《突发事件中上海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果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正处于“风险社会”,突发事件频发,矛盾经舆论场放大后造成的危机不容小觑。政务微博是政府发布突发事件信息的主要渠道,长期处于舆情应对的前沿,政府部门纷纷开设政务微博,进行政务公开、突发事件舆情回应。从全国各地政务微博的发展水平来看,上海政务微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上海政务微博呈现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格局。上海是典型的大都市,以上海政务微博为样本来进行研究,并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果评估体系,将丰富和完善传播效果的理论研究体系。同时,也有利于对我国大城市政务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效果作出全面的测评,并以此为依据提供效果提升策略,对于完善政府治理效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危机传播、风险沟通、传播效果、政府效能评估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政府、媒体、公众纳入评估指标,综合认知、态度、行为三个维度的表现,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计算,建立由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果评估体系;在此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对事故灾难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中上海市17家政务微博账号关于9个案例的发帖、网民评论以及相关新闻报道进行收集、整理、编码,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方法论述突发事件中上海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果;在传播效果测度结果的基础上探索上海政务微博发帖特征(发布特征、文本特征、内容特征)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总结其特点;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三类突发事件中上海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果的异同、发帖特征与传播效果之间关系的异同进行总结归纳。将三类突发事件中上海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政府信源均未占据主导地位;引用政府信源的媒体报道性质多为正面或中立,媒体部分自采报道加剧公众风险认知;网民态度总体上较理性,但仍存在情绪宣泄的现象,关注议题不同;人们对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有较强的热情,对事故灾难事件参与度不太高;传播效果一般的政务微博信息数量较多,传播效果极好或极差的政务微博信息数量较少。将三类突发事件中上海政务微博发帖特征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发布特征方面,事件发生期信息传播效果较好;网络结构具有不稳定性,在事故灾难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中,高层级的发布主体信息传播效果好,在社会安全事件中,低层级的发布主体信息传播效果好。在文本特征方面,原创性对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中上海政务微博的信息传播效果有显着影响;在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中,多媒体形式的信息传播效果欠佳;篇幅较长的信息普遍传播效果好,在事故灾难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中,字数少但具有人情味的信息传播效果也较好。在内容特征方面,上海政务微博提供的事实性信息越多,媒体引用率越高;以“追责”为框架的信息较受关注,以“情感”为框架的信息有利于缓和势态。突发事件中上海政务微博的信息传播主要存在四个问题:政府预警机制不完善,介入速度慢;对网民心理关注不足,官民议题错位;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弱化;政务微博与媒体缺乏成熟的合作机制。基于传播效果评估结果以及相关发帖特征,本文为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果提升提出了四项对策:强调时效,持续跟进;落实信息反馈机制,优化官民沟通力;建立线上线下全口径协同传播矩阵;政府与媒体合作,强化扩散力。
肖滨[4](2021)在《协同回应民意:在地方治理的合法性与有效性之间搭建桥梁——以杭州“民意直通车”为例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地方治理中,治理合法性和治理有效性通过何种机制联结起来,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作为中国近年来地方治理改革的一项创新,杭州市"民意直通车"以"三元联动、三环相扣"的"协同回应民意"模式,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公众、治理者和媒体之间良性互动、相互支撑,共同推动从汇集民意、落实民意到反馈民意的运作流程,其实质是协同回应民意的过程;正是协同回应民意为地方治理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联结搭建了桥梁。
王洋[5](2020)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县级政府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W县为例》文中提出推进“一次办好”改革是山东省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山东实践,以“一次办结、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权责清单为基础,以流程再造为关键,以“互联网+”为支撑,推动政务服务理念、制度、作风全方位深层次变革,培育“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营商环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目前,山东省推行“一次办好”改革已有两年时间,整体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观念性、制度性、社会性等方面的难题和挑战。本文选取R市W县推进“一次办好”改革作为实证个案为依据,结合实际调研、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以服务型政府理论为指导和分析工具,探究W县推进“一次办好”改革方面的实践情况,找出其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最后针对问题和原因提出县级政府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对策。论文共分四部分作分析研究,第一部分介绍研究内容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此部分是正文论述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放管服”改革和“一次办好”改革的概念,对本文采用的服务型政府理论和重塑政府理论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主要介绍W县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主要分为四个小块,分别为改革的背景、改革的主要内容、W县推进改革的创新举措以及改革取得的成效,该部分运用服务型政府理论,从公布事项清单、流程再造、数据共享、优化服务等方面,详细阐述了W县推进改革的经验做法;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在服务型政府视角的下,县级政府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深刻分析了县级政府推进“一次办好”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协同服务程度底、政务服务意识不强、信息化水平不高、改革成效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深刻剖析了原因所在;第四部分提出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县级政府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对策思考,主要从转变思维模式树立民本位理念,破解利益格局让政府更注重服务,完善技术支撑提供高效服务以及配套健全相关监督制度等四个方面对县级政府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对策进行了研究分析。
阿迪拉·阿迪力[6](2020)在《旅游政务微信公众号“新疆是个好地方”传播研究》文中指出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旅游成为了人们休闲放松的主要方式,并逐步成为了现代社会的“新风尚”。对于各地方政府旅游部门而言,如何扩大本地旅游景点宣传覆盖面,如何持续吸引更多客流,则成为了现阶段的首要工作。在新媒体时代下,微信、微博等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层出不穷,“互联网+政务服务”日渐兴起。不少政府旅游部门牢牢抓住时代发展趋势,借势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利好,推出了旅游政务微信公众号,将其作为本区域主要的旅游宣传手段。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内容分析法等。结合“使用与满足”理论,以新疆旅游政务微信公众号“新疆是个好地方”为例,选取公众号相关数据,并结合数据,在拉斯韦尔5W模式框架下分析“新疆是个好地方”传播现状,并总结该公众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借鉴当下新媒体发展的经验,从旅游类政务微信的传播平台建构、传播内容、传播运营、受众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新疆旅游传播提升路径。当前旅游类政务微信正依托互联网平台的广泛普及而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表现出如下特征:在传播主体方面,其比一般企业运营的旅游微信更具公信力与权威性;在传播内容方面,其包括传播内容方面包括旅游资讯类和旅游政务信息类等;传播载体方面,以微信为传播平台;受众基础广泛。通过对新疆旅游政务微信公众号“新疆是个好地方”内容分析,本文认为当前的微信公众号“新疆是个好地方”仍然存在如下问题,包括旅游宣传内容不明确、旅游资源挖掘不深入、传播形态不够丰富、传播语言和标题过于僵化、推送时间和频率缺乏稳定性、技术原因部分服务处于停滞状态、传播内容互动设置较少、政民互动的板块较少,服务性较弱等。为了更好地为地方政府旅游部门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综合运用了传播学、旅游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结合现有的问题,全面而具体地提出了微信公众号“新疆是个好地方”传播改进对策。例如:细化旅游传播内容、多元化模式呈现信息、加强精细化运营、提高受众参与度等。
沈苗[7](2020)在《淮安市政府服务企业实践研究》文中提出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会议上国家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习近平强调创新是关系我国全局发展的重要方面。创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政府利用创新这一有效的手段去提高服务企业的水平,帮助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注入新的活力。所以,在政府的日常工作办事中,需要保持创新意识,把先进的理念融入进去十分关键。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作用。所以,借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服务企业的思维、手段,不但可以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进程,还可以拉近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政府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技术来完善自身职能,不断推升企业服务的效率和水平。本研究以淮安市政府服务企业为主要内容,作为周恩来总理的家乡,淮安市经济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关注,所以淮安市企业服务是否能够再上一个台阶,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淮安市服务平台、服务举措、人才机制、服务品牌等方面的创新举措进行研究分析,确定了现状、问题、研究对策的研究结构。详细来讲,就是对淮安市近几年来企业发展数据和创新服务举措进行统计比较研究,通过分析得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对策分析,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淮安市在服务企业方面虽然推出了许多举措,也取得了企业家们的一致好评。但是在具体举措的落实方面还有以下几个值得改进的地方:一是政策解读不深入、落实过程中少变通,建议加强多媒体方面政策宣传力度,加强政策配套,灵活落实政策方针;二是政务服务方面不担当,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不足,建议树立融合和开放思维,进一步解放思想;三是市场环境方面企业发展仍有小阻碍,建议加强市场监管,健全法律人才机制;四是行政执法或有粗暴,建议提升服务质量,强化监管机制等。该论文有图5幅,表4个,参考文献58篇。
杨艺宁[8](2020)在《新浪公安政务微博(2015-2019)舆论场域内容建构与话语表达》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微博潮流席卷全国,网民的传播心理、上网习惯、接受形式发生改变。我国政府顺势而起,纷纷入驻各个流行社交平台开展政务活动,而政务微博是出现比较早的的电子政务形态。目前,移动电子政务已经从最初的政府办公自动化到逐步强调数字化服务,成为了为公众提供与政务机关直接互动的网络平台。公安政务微博作为政务微博中的佼佼者,经办效果好,受到网民欢迎。公安政务微博通过发布多样化信息、与网民沟通互动等路径倾听网民心声、疏通民意,为微博用户创建了可自由与政府机关沟通的舆论场地。本研究以2015—2019年的新浪公安政务微博为研究对象,选择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安政务微博作为样本:中国警方在线、警民直通车—上海、江宁公安在线,分析其对于舆论场域内容建构以及话语表达的特征,以期对公安政务微博构建舆论场域的过程和方式有一个更加清楚和完整的认识。本文的研究结果验证了在当前多重舆论场交错融合的微博平台,公安政务微博通过积极主动的议程设置,使用社交元素链接网民,营造了交互式语境,实现引导舆论的目的。同时公安系统政务微博宣传职责的媒介化表达是对官方话语权的释放,也是对民间话语权的赋权。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公安政务微博构建了有别于传统的政治话语,给予网民更多的话语表达空间。
孙瑶[9](2020)在《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提升研究》文中提出得益于信息技术的革新与普及,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被深刻改变。在此基础上,各种新媒体平台迎来发展机遇。其中,微博以其极强的草根性、便利性等优势,吸引了大量用户,为网民提供了发表观点、参政议政的空间,但也给我国政府的社会治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带来诸多挑战。在依托新媒体形成的传播空间中,政务新媒体作为政府发挥职能的新平台,不论是发布政务信息还是开展政民互动,都具有明显优势。但政府对新平台利用的成效如何仍然有待考察。政务微博影响力是评价政务微博传播效果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公安类政务微博为切入点,主要研究了公安类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提升问题。首先,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构建了5个维度、16个指标的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评价体系。接着,以2019年11月10至11月23日为考察时间段,对省、地、县三级公安类政务微博中的77个账号进行数据收集,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最终计算出77个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的综合得分,划分出各级公安类政务微博的影响力等级。最后,基于高分样本与低分样本的差距对比,总结分析出目前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存在的新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改良建议。研究表明,本文构建的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评价体系具有一定创新性;基于该体系测算的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不仅可以分析不同行政层级公安类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情况,还能比较不同地区的影响力水平差距及其差距的成因,对提高我国公安类政务微博的服务质量、提升政府公信力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刘珊[10](2020)在《责任政府视角下中国电视问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责任政府是一种理想的政府形态,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法治国家的必然诉求。责任政府既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理念,又是一种对政府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安排。责任政府的建构包含理念建构、能力建构和制度建构,在制度建构方面,责任监督和问责机制是确保政府积极履行责任的重要保障。作为“政府—媒体—民众”三方直接互动沟通、交流平台,电视问政已然成为中国不可忽视的政治传播现象。电视问政起源于上世纪末开创的广播问政,并在发展过程中演变出基于地方治理、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交流宣导型、沟通协商型、监督问责型三类电视问政节目,其中监督问责型电视问政节目作为行政问责和社会监督的创新形式,在我国各省(市)形成了广泛、持续的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氛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对国内电视问政的发展基础、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进行回顾,通过对全国各省(市)电视问政进行逐一检索和梳理,对我国电视问政整体概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监督问责型、沟通协商型、交流宣导型电视问政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基于责任政府视角对电视问政成效、现存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基于当前时代背景对电视问政的完善提出建议。
二、政务公开“直通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务公开“直通车”(论文提纲范文)
(3)突发事件中上海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二 关键概念概述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设计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果评估体系建构 |
第一节 三个互动主体 |
一 政府:突发事件的主导者 |
二 媒体:政府与公众的中间人 |
三 公众:主动出场的发声者 |
第二节 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果测度指标建构 |
一 认知指标 |
二 态度指标 |
三 行为指标 |
四 赋值方式 |
第三节 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发帖特征 |
一 发布特征 |
二 文本特征 |
三 内容特征 |
第二章 事故灾难事件中上海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果分析 |
第一节 事故灾难事件案例概述 |
第二节 事故灾难事件中上海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果指标分析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样本选取 |
三 分析类目 |
四 传播效果指标分析 |
第三节 上海政务微博发帖特征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 |
一 发布特征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 |
二 文本特征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 |
三 内容特征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共卫生事件中上海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果分析 |
第一节 公共卫生事件案例概述 |
第二节 公共卫生事件中上海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果指标分析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样本选取 |
三 分析类目 |
四 传播效果指标分析 |
第三节 上海政务微博发帖特征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 |
一 发布特征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 |
二 文本特征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 |
三 内容特征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会安全事件中上海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果分析 |
第一节 社会安全事件案例概述 |
第二节 社会安全事件中上海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果指标分析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样本选取 |
三 分析类目 |
四 传播效果指标分析 |
第三节 上海政务微博发帖特征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 |
一 发布特征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 |
二 文本特征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 |
三 内容特征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突发事件中上海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果提升对策 |
第一节 上海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果及发帖特征对比 |
一 上海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果比较 |
二 上海政务微博发帖特征与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比较 |
第二节 突发事件中上海政务微博信息传播的主要问题 |
一 政府预警机制不完善,介入速度慢 |
二 对网民心理关注不足,官民议题错位 |
三 政务新媒体矩阵建设弱化 |
四 政务微博与媒体缺乏成熟的合作机制 |
第三节 突发事件中上海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果提升对策 |
一 强调时效,持续跟进 |
二 落实信息反馈机制,优化官民沟通力 |
三 建立线上线下全口径协同传播矩阵 |
四 政府与媒体合作强化扩散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各类事件中上海政务微博信息原始数据 |
附录 B 图表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协同回应民意:在地方治理的合法性与有效性之间搭建桥梁——以杭州“民意直通车”为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种层次的治理有效性与合法性的关系问题:从一则学术评论说起 |
二、已有的理论模式与地方治理的实践创新:从经验中寻找新的理论模式 |
三、案例分析:杭州“民意直通车” |
(一)第一环:汇聚民意 |
1.公众表达民意。 |
2.媒体征集民意。 |
3.治理者问询民意。 |
(二)第二环:落实民意 |
1.公众诉求与督促。 |
2.媒体问计于民。 |
3.治理者分层分类办理。 |
(三)第三环:反馈民意 |
1.反馈与评价同步。 |
2.反馈与引导联手。 |
3.考评与公开并举。 |
四、初步的理论解释:协同回应民意 |
(5)“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县级政府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W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 |
2.国内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目标 |
2.研究内容 |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4.相关理论 |
5.研究方法 |
6.技术路线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研究的创新 |
2.研究的不足 |
(五)研究样本介绍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阐释 |
1.“放管服”改革 |
2.“一次办好”改革 |
(二)相关理论依据 |
1.服务型政府理论 |
2.重塑政府理论 |
二、W县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做法及内容 |
(一)W县实施“一次办好”改革的背景 |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
1.梳理公布“一次办好”事项清单 |
2.优化流程,压缩审批时限 |
3.加强人员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
4.整合政务信息资源,打通“一网通办” |
(三)W县推进改革的创新举措 |
1.创新实施“大数据+信任审批”新模式,提升服务效率 |
2.办理流程全链条责任部门同罚不同奖,推动部门协同配合 |
3.对标全国全省一流,对标达标,争标创标 |
(四)改革取得的成效 |
1.审批流程再造,办事流程科学高效 |
2.审批职能部门协同配合,服务效能提升 |
3.窗口服务人员服务意识增强,群众满意度提高 |
三、县级政府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县级政府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存在的问题 |
1.简政放权不到位 |
2.政务服务仍需优化提升 |
3.数据互联互通不足 |
4.改革成效评价机制不健全 |
(二)原因分析 |
1.观念原因:对改革的认识不足 |
2.利益原因:存在“官本位”思想 |
3.信息孤岛原因:电子政务建设资源分散、标准不一、协作困难 |
4.体制机制原因:政务服务集中办理与部门职能分割存在客观矛盾 |
四、“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县级政府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对策 |
(一)转变思维模式,树立“民本位”服务理念 |
1.政府部门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 |
2.社会观念由“依赖关系”向“依赖程序”转变 |
(二)破解利益博弈格局,让政府更注重“服务” |
1.实施基层“点菜放权”工作机制 |
2.实施部门协同放权工作机制 |
3.健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指导、协调、学习培训机制 |
4.建立完善的责任机制 |
(三)推动数据互联互通,提供更高效服务 |
1.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 |
2.完善相关技术支撑 |
3.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
(四)配套健全相关监督制约机制 |
1.建立投诉受理机制 |
2.建立绩效评估机制 |
3.建立监督问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旅游政务微信公众号“新疆是个好地方”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6.1 研究方法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旅游政务微信相关概念 |
2.1 政务微信公众号定义及发展 |
2.1.1 政务微信定义 |
2.1.2 政务微信公众号发展 |
2.2 旅游政务微信公众号定义及特征 |
2.2.1 旅游政务微信公众号定义 |
2.2.2 旅游政务公众号特征 |
2.2.3 旅游政务微信公众号发展 |
2.3 “新疆是个好地方”传播概况 |
第3章 “新疆是个好地方”传播现状分析 |
3.1 传播主体的权威性 |
3.2 传播内容分析 |
3.2.1 旅游类资讯内容分析 |
3.2.2 旅游类政务信息传播分析 |
3.3 传播载体分析 |
3.3.1 菜单设置 |
3.3.2 微信推送频率及时段 |
3.4 传播受众分析 |
3.4.1 受众数量变化 |
3.4.2 受众性别、年龄分布 |
3.4.3 受众省级分布分析 |
第4章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疆是个好地方”受众满足 |
4.1 媒介期望的预设 |
4.2 多方位需求满足 |
4.2.1 认知需求 |
4.2.2 情感需求 |
4.2.3 个人整合需求 |
4.2.4 参政议政的需求 |
4.3 反馈生效与持续关注 |
第5章 “新疆是个好地方”传播存在的问题 |
5.1 传播内容方面 |
5.1.1 旅游类传播类目不明确 |
5.1.2 对地方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挖掘不足 |
5.2 传播形式方面 |
5.2.1 传播形态不够丰富 |
5.2.2 传播语言和标题形式官话 |
5.3 传播技巧方面 |
5.3.1 推送时段和频率缺乏稳定性 |
5.3.2 技术原因部分服务处于停滞状态 |
5.4 受众互动层面 |
5.4.1 传播内容互动设置较少 |
5.4.2 政民互动的板块较少,服务性较弱 |
第6章 全域旅游时代的“新疆是个好地方”传播对策 |
6.1 细化传播内容,方便受众获取 |
6.1.1 旅游咨讯类的精细化 |
6.1.2 提升地方旅游品牌传播策划 |
6.2 多元化呈现模式提升信息魅力 |
6.2.1 H5、VR动感画面 |
6.2.2 网络直播 |
6.2.3 准确提炼传播语言和标题 |
6.3 加强精细化运营 |
6.3.1 稳定传播时间和和频率 |
6.3.2 强化政务服务功能 |
6.4 提高受众参与度 |
6.4.1 互动机制有待加强 |
6.4.2 以“UGC”方式提高受众参与度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淮安市政府服务企业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动态与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3 淮安市政府服务企业现状及创新举措 |
3.1 淮安市政府部门服务企业现状 |
3.2 淮安市政府服务企业创新举措 |
4 淮安市政府服务企业方面存在问题 |
4.1 政策制度方面 |
4.2 政务服务方面 |
4.3 市场环境方面 |
4.4 监管执法方面 |
5 淮安市政府服务企业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5.1 传统管理思维与创新服务思维出现脱节 |
5.2 创新政策落实受到制约 |
5.3 监管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
5.4 执法管理和服务方式有待优化 |
6 提升淮安市政府服务企业质量的建议 |
6.1 与时俱进,深化思想认识 |
6.2 健全机制,落实政策措施 |
6.3 优化服务,创新方式方法 |
6.4 加强监管,打造法治环境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新浪公安政务微博(2015-2019)舆论场域内容建构与话语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 |
0.4 创新点 |
1 公安系统微博舆论场域概述 |
1.1 新浪微博公安政务微博建设情况 |
1.1.1 公安政务微博界定 |
1.1.2 公安政务微博发展现状 |
1.2 样本选取说明 |
1.2.1 样本选取依据 |
1.2.2 样本收集方法 |
1.2.3 样本抽取方法 |
1.3 数据结果与内容分析 |
1.3.1 微博运营状况 |
1.3.2 微博内容建构 |
2 公安系统政务微博舆论场域建构 |
2.1 多重舆论场交错融合 |
2.2 强调公安系统专业场域 |
2.3 拓宽网民话语表达空间 |
2.3.1 以赋权改善网民话语状况 |
2.3.2 加强服务功能建设 |
2.3.3 通过社交元素链接网民 |
3 公安政务微博的话语表达特征 |
3.1 遵循传播规律履行宣传职责 |
3.1.1 聚焦宣传亮点 |
3.1.2 着重营造交互式语境 |
3.1.3 多渠道联动传播信息 |
3.2 微博表达方式尊重专业规律 |
3.2.1 多模态的表达手段 |
3.2.2 去魅式话语表达 |
4 公安政务微博目前存在的问题 |
4.1 传播理念需向用户中心转变 |
4.2 用户互动频率仍需加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政务微博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2 公安类政务微博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3 有关我国微博影响力问题的研究综述 |
1.3.4 研究综述小结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框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政务微博与公安类政务微博的概念 |
2.1.2 影响力与政务微博影响力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传媒影响力理论 |
2.2.2 政府营销理论 |
2.2.3 综合评价理论 |
2.3 我国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提升研究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公安类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来源及评价体系 |
3.1 我国公安类政务微博的影响力来源 |
3.2 我国公安类政务微博的影响力评价体系研究 |
3.2.1 构建我国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
3.2.2 我国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评价体系建构 |
3.2.3 我国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评价指标说明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公安类政务微博的影响力现状 |
4.1 我国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现状调研方案设计 |
4.1.1 调研对象分层 |
4.1.2 调研对象获取 |
4.1.3 调研内容设计 |
4.1.4 考察方法与数据处理方法 |
4.2 我国公安类政务微博的影响力现状调查 |
4.2.1 我国公安类政务微博的基本情况 |
4.2.2 我国公安类政务微博的影响力现状 |
4.3 我国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现状分析及案例对比 |
4.3.1 我国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现状分析 |
4.3.2 高影响力与低影响力案例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提升面临问题与解决办法 |
5.1 我国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提升面临的问题 |
5.1.1 缺乏科学评价体系,导致运营重点有偏差 |
5.1.2 “僵尸号”卷土重来 |
5.1.3 缺乏针对性,没有体现因地制宜 |
5.1.4 回应群众监督能力不足 |
5.2 我国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的提升策略 |
5.2.1 中高级别影响力公安类政务微博提升策略 |
5.2.2 低级别影响力公安类政务微博提升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不足 |
6.1.1 研究样本的不足 |
6.1.2 研究内容的不足 |
6.1.3 研究方法的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地级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分析结果 |
附录2 县级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分析结果 |
附录3 地县级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评价结果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10)责任政府视角下中国电视问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3 重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1.4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电视问政的国内外研究回顾 |
2.1.1 国内电视问政研究概况 |
2.1.2 电视问政的概念及类型 |
2.1.3 关于电视问政的作用及意义 |
2.1.4 关于电视问政的问题与展望 |
2.1.5 国外关于政治类电视节目的研究 |
2.2 关于责任政府的国内外研究回顾 |
2.2.1 国内责任政府研究概况 |
2.2.2 关于责任政府的概念界定 |
2.2.3 关于责任政府的基本内涵 |
2.2.4 关于责任政府的建构路径 |
2.3 文献评述 |
3 中国电视问政发展概况 |
3.1 电视问政发展基础 |
3.1.1 中国责任政府建设 |
3.1.2 责任政府制度体系 |
3.1.3 广播问政实践探索基础 |
3.2 电视问政发展阶段 |
3.2.1 初创期(2000—2009年) |
3.2.2 发展期(2010年—2015年) |
3.2.3 繁荣期(2016年至今) |
3.3 电视问政发展现状 |
3.3.1 各省市电视问政开办概况 |
3.3.2 电视问政周期及持续性 |
3.3.3 主办单位及问政对象 |
3.4 电视问政类型概况 |
3.4.1 监督问责型电视问政——以山东省《问政山东》为例 |
3.4.2 沟通协商型电视问政——以杭州市《我们圆桌会》为例 |
3.4.3 交流宣导型电视问政——以景洪市《电视问政》、香港《议事论事》为例 |
3.5 电视问政对责任政府建设的积极意义 |
3.5.1 明确政府权责职能 |
3.5.2 拓展政民直接沟通 |
3.5.3 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
3.5.4 强化公众参与监督 |
4 责任政府视角下电视问政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
4.1 电视问政现存问题 |
4.1.1 电视问政类型单一 |
4.1.2 问政对象存在局限性 |
4.1.3 问政主体参与性较低 |
4.1.4 问政议题缺乏及时回应性 |
4.1.5 问政缺乏制度化建构 |
4.2 时代背景下电视问政功能定位 |
4.2.1 政民间理性沟通对话平台 |
4.2.2 地方治理多元主体互动平台 |
4.2.3 内外部监督问责联动平台 |
4.3 电视问政完善方向与实现路径 |
4.3.1 明确电视问政定位,丰富问政形式 |
4.3.2 拓展问政客体范围,分层设置议题 |
4.3.3 联动全媒体问政,完善公众参与 |
4.3.4 推进制度建构,实现问政长效化 |
5 结语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1 国内部分省(市)代表性广播问政节目摘录 |
表2 全国各省(市)电视问政一览表 |
四、政务公开“直通车”(论文参考文献)
- [1]芜湖市“市长热线”政务服务功能优化研究[D]. 吴未. 安徽大学, 2021
- [2]公安政务类抖音号影响力提升研究[D]. 刘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
- [3]突发事件中上海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果研究[D]. 范笑妤.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协同回应民意:在地方治理的合法性与有效性之间搭建桥梁——以杭州“民意直通车”为例的分析[J]. 肖滨.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2)
- [5]“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县级政府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W县为例[D]. 王洋.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6]旅游政务微信公众号“新疆是个好地方”传播研究[D]. 阿迪拉·阿迪力. 新疆大学, 2020(07)
- [7]淮安市政府服务企业实践研究[D]. 沈苗.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新浪公安政务微博(2015-2019)舆论场域内容建构与话语表达[D]. 杨艺宁. 辽宁大学, 2020(01)
- [9]公安类政务微博影响力提升研究[D]. 孙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8)
- [10]责任政府视角下中国电视问政研究[D]. 刘珊. 浙江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