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遥感技术在土壤侵蚀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邵亚琴[1](2020)在《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在满足我国能源战略需求的同时,给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带来了巨大冲击,引发众多生态问题,如土地损毁、地下水位下降、大气污染等,生态扰动表现方式和演变机制各不相同,累积效应显着,严重影响区域能源保障和生态屏障作用的发挥,实现煤电基地生态环境实时监测和合理评价,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补偿监管提供依据,能够有效促进煤电基地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依托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2016YFC0501109),针对我国绿色开发能源战略的需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紧扣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选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胜利煤电基地为典型研究区域,基于多源空间动态监测技术,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该区域生态环境时空状况进行了扰动规律分析与监测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环境系统循环驱动机制。研究归纳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分析了煤电基地煤矿、火电厂及煤炭城市三大扰动源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时空演变趋势,分阶段讨论了煤电基地时空发展的特点,揭示了煤电基地生态系统的周期性发展规律。针对煤电基地生命周期各阶段扰动源发展状态及对生态环境的扰动特征,构建了煤电基地CE-PDST生态系统循环驱动机制,分别从扰动源子循环和生态环境单元子循环两个角度进行了生态环境系统演化分析。(2)搭建多源异构数据“获取-处理-融合-分析”技术框架和体系。基于空间信息技术获取的空间数据及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等,提出了基于邻域信息约束的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后处理方法、多源多尺度DEM融合方法和“暗像元法”与“深蓝算法”相结合的气溶胶厚度反演等方法,通过影像参数反演、数据融合、统计分析、空间数据挖掘与空间分析等技术手段,为在不同时空尺度下分析草原区煤电基地内土地环境、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参数的扰动规律和变化特征以及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3)实现煤电基地尺度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土壤侵蚀和大气环境的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针对胜利煤电基地的特点构建土地利用分类体系,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煤电开发驱动指数进行煤电开发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驱动力分析;综合运用GIS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分别从全局演变和局部效应进行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针对煤电基地土壤侵蚀的特点,建立土壤侵蚀风-水复合模型sA并实现总模数的估算,利用经验模型验证了其适用性;通过遥感反演获取了研究区域内SO2、NO2的柱状浓度和气溶胶厚度AOD,并利用地面观测站数据验证了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煤电基地开发是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驱动力,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均以露天矿区、电厂区及锡林浩特市城区为扰动热点,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扰动程度逐渐加强。(4)在典型扰动源-露天矿尺度下进行生态环境扰动规律及生态修复效益分析。根据露天矿土地单元扰动机理,归纳了7种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方式,建立了扰动重心加权模型,通过不同阶段加权重心的转移距离和转移方向,验证了CE-PDST驱动规律。针对露天矿首采区已经形成的四种扰动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式,研究其在转移过程中植被指数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建立排土场NDVI与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人为修复因子之间的驱动关系,提出了提高排土场土地复垦效益的有效建议。利用多孔监测井的多期监测数据分析了胜利一号露天矿开采过程中潜水位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回归趋势分析确定了露天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半径和静水位,为确定受地下水位下降影响的居民搬迁范围和研究基于影响半径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对地表植被变化的影响规律提供了依据。(5)通过生态效益响应因子识别,参考《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2015》,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MEICE),从煤电基地尺度、功能区单元和最适宜格网单元等多时空尺度,综合评价和分析了研究区域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生态环境状况,探寻区域生态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5年,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整体处于良好状态;2005-2015年,煤电基地开发规模迅速扩大,恶化趋势明显,形成以露天矿区及电厂区、市区和居民点中心的阶梯状缓冲区,印证了露天矿开采及电厂开发、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扰动的累积效应;2010-2015年,露天矿区排土场复垦、电厂控排、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及省道S307沿线绿化有效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状况,体现了生态修复与监管对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性。针对本文探索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扰动规律及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基于GMR模型对研究区域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模拟,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搭建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监测-评价-管理”三位一体的多源动态监测平台基本架构,并提出了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修复CE-PDST-“5W+2H+E”循环管理模式,为煤电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论文有图91幅,表65个,参考文献221篇。
王力平[2](2021)在《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泰沂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监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索无人机航测应用于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监测的技术与效果问题。本文选择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的3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区和泰安新泰市的3个水土保持造林地,以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为研究对象,采用无人机航测技术,结合基础资料搜集和现场样地调查,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监测研究。研究目的:1)建立不同分辨率影像下水土保持措施解译标志;2)明确不同分辨率影像对水土保持措施辨识效果;3)分析不同飞行拍照模式与飞行高度下航测效率。主要结果与结论:1、研究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体系研究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包括坡地梯田(土坎梯田和石坎梯田)、蓄水池、沉砂池、排水沟以及沟道堰坝和拦砂坝等;植物措施包括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经果林),水土保持林树种有侧柏、黑松和刺槐,经果林树种有板栗和桃树。2、不同分辨率影像下水土保持措施解译标志(1)航测影像:获取项目区无人机在2种拍摄模式(悬停、等时间隔)和3种飞行高度下(100m、150m和200m)的正射影像,100m、150m和200m下无人机影像分辨率分别为2.7-2.9cm、4.2-4.4cm和5.5-5.8cm。(2)解译标志:建立3种飞行高度影像下不同项目区和造林地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解译标志,明确了不同水土保持措施解译标志的纹理、色彩、形态、轮廓等影像特征。3、不同分辨率影像对水土保持措施辨识效果(1)工程措施:在200m飞行高度(分辨率5.5-5.8cm)影像下,便可判别各种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并获得其形状、尺寸等工程平面参数。因此,无人机航测用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识别的飞行高度可采用200m。(2)植物措施:辨识效果因影像分辨率以及树种类型、树体(冠幅)大小而异,在100m飞行高度(分辨率2.7-2.9cm)影像下,可判别冠幅直径大于40cm的植株种类别(针叶类、阔叶类)和植株轮廓,可判别冠幅大于160cm落叶树具体树种,难以判别针叶树具体树种。在150m飞行高度(分辨率4.2-4.4cm)影像下,只能判别冠幅大于70cm的针叶树(侧柏、黑松)植株轮廓。200m飞行高度(分辨率5.5-5.8cm)全部无法判别。据上结果,无人机航测用于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识别的飞行高度应低于100m。4、不同飞行拍照模式与飞行高度下航测效率在无人机悬停拍照模式时,飞行高度100m、150m和200m下的航测效率约为0.0075km2/min、0.0202km2/min和0.0394km2/min;在等时间隔拍照模式时,飞行高度100m、150m和200m下的航测效率约为0.0103km2/min、0.0225km2/min和0.054km2/min。说明无人机航测效率与拍摄高度成正相关,等时间隔拍摄模式的航测效率高于悬停拍摄模式。
杨董琳[3](2020)在《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多时相动态测 ——以平果县为例》文中认为石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本研究从石漠化短期动态变化入手,选用不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采用尺度上推等研究方法,弥补中分辨率LANDSAT-8 OLI影像低精度,避免高分辨率影像周期长、覆盖面积小、连续性弱的缺点,利用修正后的LANDSAT-8 OLI影像对平果县岩溶地区进行石漠化强度分级,探究平果县岩溶区石漠化土地的时空变化规律,弄清石漠化内部转移规律,实现石漠化地区多时相动态监测。主要结论如下:(1)对2018年LANDSAT-8 OLI影像进行土地覆被分类,监督分类精度最高,总体分类精度为83.49%,Kappa=0.8062。面向对象分类法对高分一号PMS影像进行分类,总体分类精度为82.11%。平果县的林地和耕地面积连续3年持续升高,草地和裸地面积连续3年下降。(2)利用高分一号PMS影像覆盖类型面积百分比的重采样和2018年LANDSAT-8 OLI影像的NDVI值进行回归分析,并以此修正2018年LANDSAT-8 OLI影像的NDVI值。修正后的拟合度高于修正前,修正结果较好。(3)利用像元二分模型进行植被覆盖度反演,其中0-20%等级、20-40%等级和40-60%在3年内持续下降,60-80%等级和80-100%等级在3年内持续增长。3年来平果县植被覆盖率呈正向变化。筛选出植被覆盖度、基岩裸露率、土地覆被类型和坡度4个指标,通过加权叠加分析,得出2017年-2019年平果县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分别为 386km2、342.48km2 和 284.19km2,占石漠化总面积的 26.98%、23.94%和 19.86%。(4)平果县的石漠化主要呈条带状分布,北部情况较好,多为轻度石漠化地区和无石漠化地区,南部重度石漠化地区多于北部,中部石漠化面积较大,中度以上石漠化地区分布较为集中。2017-2019年以来平果县的石漠化程度整体变好,重度石漠化地区面积有所减少,内部转移的主体部分是中度石漠化和潜在石漠化的改善。2017年占石漠化总面积最高的潜在石漠化地区改善率为54.39%。(5)平果县可以考虑加大治理力度,争取更高的石漠化治理率。将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中度石漠化地区,使其向轻度石漠化转移,轻度向潜在转移,潜在向无石漠化转移,在保护好潜在石漠化地区的同时,防止轻度石漠化地区持续恶化,大力治理中度石漠化地区,适当改善重度石漠化地区。
田欣[4](2020)在《九寨沟地区植被生态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环境为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评价区域生态环境不仅作为合理规划的基础,同时也是了解该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有效途径。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渐严峻,针对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环境两方面的研究成为现阶段的热点和研究趋势。近年来,RS和GIS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在进行数据获取、处理和表达等方面具有强大功能。因此,把RS、GIS技术进行结合来综合评价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客观全面的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探讨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规律,能够为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生态环境质量评估、生态重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九寨沟县位于川西高原地区,隶属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过渡带,拥有复杂的地质构造背景。县内河谷纵横,地势西北、西南高,东南低,地形呈阶次变化,属高原湿润气候,境内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区。本研究以九寨沟县作为研究区,基于RS和GIS技术,结合2014年、2016年、2018年3期空间分辨率为30m的Landsat 8的遥感数据,研究九寨沟县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与分析。对研究区3期的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得到土地利用类型信息及各地类的面积动态转移情况。以遥感数据和地形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源,构建适宜九寨沟县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参评指标权重系数,以栅格单元作为本研究的评价单元,得到该县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数,绘制九寨沟县生态环境状况空间分布图。在对九寨沟县生态环境时空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同时结合人文经济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驱动力因子分析,研究的主要成果有:(1)将遥感影像通过监督分类下的支持向量机技术可得到3期的土地利用类型信息,结合实地样本对分类结果进行验证得到混淆矩阵。土地利用分类后的总体精度在80%以上,Kappa系数大于0.8,分类效果较好。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研究期间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转移的具体变化情况进行分析。(2)基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指标体系,增加了部分利用遥感进行反演的指标,去除了部分较难获得的指标,构建适宜的九寨沟县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3)将3期的遥感影像作为评价指标的主要数据源,遥感反演出如地表温度、土壤侵蚀指数、植被覆盖度、水体指数等一系列指标。结合专题数据可得到DEM和坡度因子。依托地形、自然这两个准则层和七个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来构建九寨沟县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4)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每个参评指标的权重,标准化参评指标因子,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得到九寨沟县生态环境评价指数。运用自然间断法对生态环境评价指数进行等级划分,得到九寨沟县的生态环境等级空间分布规律。评价结果表明:九寨沟县3期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数均值在0.5上下波动,生态环境等级主要分布在I和III级之间。其中:I级、III级的总面积达到研究区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II级和III级的分布情况在3个时期相似,相对应的面积均处于稳定状态。2014年到2016年的评价指数均值有所减小,而到了2018年,该值有所上升,逐渐恢复至与2014年持平。从各等级的分布来看,它们相间分布,比例各不相同,同时各个等级比例也处于动态变化中。从空间来看,生态环境较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高海拔低植被覆盖地区,而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以及流域两侧。(5)结合年均气温、年降水量、人口、GDP等数据,从自然和人为两个因素对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发现降水量和气温对引起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占有一定的影响成分。
张延成[5](2020)在《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处世界仅存的四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居全国之首。研究区域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核心区,总面积15.78×104km2,其中耕地8.81×104km2,包括哈尔滨(局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黑河(局部)5个地级行政区、33个市县。本区地带性土壤以黑土、黑钙土为主,宜耕性强,自然禀赋优越,但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过度索取,导致黑土理化性状和生态功能严重退化,黑土区正在由“生态功能区”转变为“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已成为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本论文采取遥感与信息化手段,借助大地域、多尺度、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及土壤侵蚀模型判别技术,并与DEM数据、土地利用、行政区划、高程分带、土壤分类矢量数据融合叠加,创建生成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地理空间数据集,揭示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赋存状态、消长态势及空间分异格局,为我省实施黑土地保护,维持耕地红线,开展耕地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基础支撑。为评估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优化水土保持工程布局,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提供了科学依据。1、明确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本底及现状分布。经遥感辨识与GIS分析,2000年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本底为79560.58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本底为39758.59km2,占耕地总面积的50%。耕地年侵蚀总量可达到4680×104t/a,相当于年损失15600hm2耕地。2019年黑土区耕地面积现状为88050.56km2,占区域总面积的55.8%。按坡度分级划分,黑土区<0.25°的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9.3%,>15°耕地占耕地面积的0.01%。按高程分带划分,黑土耕地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中部海拔100-200m之间,占耕地总面积的55.1%。按土壤类型划分,黑土区耕地的主要地带性土壤为黑土,其次为黑钙土、暗棕壤,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0.7%、18.2%、9.1%。2、揭示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GIS叠置分析技术,经对两个时间节点遥感数据对比分析,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79502.73km2增加到2019年的88050.56km2,其变化量概括为:一是其它土地类型转变为耕地21449.17km2;二是耕地转出其它土地12901.87km2。总体而言,本区耕地面积的相对变量有限增长,但耕地转入转出的绝对变量变幅较大,尤其是部分可能引发逆向效应的指标(如林地草原开垦、湿地开发)和局部地区(如黑河市)表现突出。3、明确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现状、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CSLE和耕地风蚀模型,结合相关要素的数字化成果对耕地水土流失强度开展图斑尺度的解算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力风力侵蚀总面积36676.55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1.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32651.29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北部、东部漫川漫岗农业区;风力侵蚀面积4025.26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农牧风沙区。评价时段2000年~2019年跨度内,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按各级强度级别消长态势划分,其中轻度侵蚀变化量为+7638.40km2,中度侵蚀变化量为-9241.10km2,强烈侵蚀变化量为-1701.48km2,极强烈侵蚀变化量为+32.39km2,剧烈侵蚀变化量为-3675.14km2。水土流失演变整体形势趋缓。4、开展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基于黑土耕地辨识与消长态势研判,耕地水土流失目前仍为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亟待开展水土保持成效评价,指导水土流失科学治理,采用遥感数据与水土保持监测成果,通过典型剖析与宏观调查开展水土保持效果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以来,黑土耕地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累计治理面积453.45km2。农发工程实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2598.36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 14485.33km2,减幅为64.5%,治理区各项工程年可拦蓄径流总量31795.26×104m3/a,保土总量达651.37×104t/a,相当于年可减少损失黑土耕地1736.98hm2。5、提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策略基于项目研究成果,针对评价时段内耕地转入转入消长变化强烈、典型黑土区水土流失敏感性和脆弱性分析,以及多年治理出现水土流失中强度面积减少、轻度面积增加的特征规律,通过对社会管理机制和政策环境的剖析,分别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等防治策略。为做好区域水土保持工作,保护黑土耕地提出了科学建议。目前,黑龙江省黑土41.7%的耕地处于水土流失胁迫之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黑土耕地将长期面临水土流失加剧和耕层变薄的严峻挑战,应加大对黑土保育科技支撑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快黑土区生态环境整治与水土流失治理,保护黑土地,筑牢北大仓。
王立娟[6](2019)在《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监测与风险评估 ——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文中指出我国为一矿业大国,非煤矿山数量众多,与之配套的尾矿库设施数量巨大,截止到2018年,全国尾矿库的数量达7400余座。尾矿库既是矿山企业重要的生产设施,也是矿山企业最大的危险源。随着矿山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尾矿库的安全问题也愈发突出,特别是尾矿库事故具有空间体量大、风险点多,关联性强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对周边的居民点、厂区以及交通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尾矿库风险管控受限于经济、矿山地理位置、危险源规模、尾矿库结构等,使得传统的人工地面调查方式容易形成监察盲区,极大地影响了地面调查的效率和精度,难以及时地发现尾矿库重大危险源区域性安全风险。因此,充分利用先进的调查、观测技术手段,研究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探索实现尾矿库地灾重大危险源全面、快速、高效、精确地监测以及可靠的安全评估,对提高非煤矿山生产的安全监管能力,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在详细分析多种前沿观测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高分遥感卫星、无人机低空航摄、三维激光扫描、合成孔径雷达以及北斗在线监测等先进的地理信息获取技术,研发了一套适用于以尾矿库为代表的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和综合风险评估的空天地一体化数据集成技术。并以攀西地区万年沟尾矿库为例,结合不同观测技术的数据特性,获取了尾矿库安全生产关键指标参数和三维空间数据模型。通过多期次数据的对比分析,实现了尾矿库和周边地区重大危险源全方位动态监测,以精确的三维空间数据为基础,运用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对尾矿库安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尾矿库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根据监测和排查结果,对万年沟尾矿库开展了现状风险性评估。最后对极端假设条件下的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灾害进行数值模拟并探讨尾矿库地灾危险源全域监管模式的建设。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在详细分析各类型数据特性的基础上,采用高分遥感卫星、无人机低空航摄、三维激光扫描、合成孔径雷达以及北斗在线监测等先进的地理信息获取技术,对各数据类型、尺度、格式等信息进行匹配、融合处理,以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的客观现状为基础,运用多种数据源协调集成优化的思想,研究构建了一套适用于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和综合风险评估的“空-天-地”一体化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2)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在深入了解尾矿库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低空航摄以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直接反映尾矿库坝体安全稳定性的关键参数(坝体表面位移、库区面积、干滩长度、干滩反坡比等)进行了全方位动态监测,并建立了尾矿库数字化健康档案,结合尾矿库设施设计规范相关参数的对比结果,表明万年沟尾矿库现状处于健康运行状态。(3)尾矿库上游汇水区界线、最终堆排范围界线以及事故可能径流区域界线等影响尾矿库安全的环境要素共同确定了尾矿库周边安全环境动态监测的范围。结合该范围内多期次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影像,提出了适用于矿山及其周边区域监测的面向对象的自动变化检测方法(ELM-OB),并对尾矿库周边环境进行了大范围排查和动态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算法对尾矿库周边环境安全生产动态监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提高了尾矿库周边区域的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能力。(4)基于无人机航空影像对万年沟尾矿库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地质灾害解译,共解译出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在内的地质灾害点共65处,通过多时相遥感数据对尾矿库库区威胁最大的滑坡灾害进行了动态监测,甄别出其中一处滑坡正处于缓慢蠕滑变形的阶段,判断发生剧烈滑动的可能性较大,采用北斗定位监测技术对滑坡点开展了实时监测。(5)综合考虑影响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安全稳定的因素,从防范重特大事故的角度出发,结合万年沟尾矿库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强制性稳态指标(K)、基础保障性指标(P)以及高风险动态指标(D)为核心的重大危险源综合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得到万年沟尾矿库风险性低的评估结果。对溃决型泥石流灾害的主要风险承载区,即尾矿库下游支沟与安宁河相接地带进行易损性分析,并结合尾矿库风险性评价结果,最终得到万年沟尾矿库综合风险分布图。(6)通过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方式分别对尾矿库坝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析。运用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坡度、坝高和坝体材料与坝体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以多源数据融合生成的尾矿库三维模型为基础,运用FLAC-3D分析不同堆排高度下,尾矿库坝体应力场分布和位移情况,深入分析了坝体堆排高度与坝体变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同堆排高度下坝体的稳定性。通过FLO-2D对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万年沟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发生后准确的影响范围以及该范围内各处的泥石流流速和堆积厚度。(7)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万年沟尾矿库地灾危险源动态监测和风险评估关键技术成果,构建了非煤矿山重大危险源全域监管体系。在实现区域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的同时实现日常管理业务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流程化。
张超,吕雅慧,郧文聚,高璐璐,朱德海,杨建宇[7](2019)在《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研究进展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回顾国内外土地整治概念及内容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新时期土地整治的基本内涵和工作需求。通过分析遥感在土地整治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梳理了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的发展脉络,归纳了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的关键技术及其研究现状,进而给出了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相关技术及应用的发展趋势。分别从土地资源调查与保护、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农用地整治、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建设用地整治及生态化土地整治等不同土地整治类型和潜力测算与风险评估、规划设计、施工监管及验收评价等土地整治项目过程等角度,对多年来遥感技术在土地整治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阐述,最后在总结技术优势与局限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攻关难点和发展方向,为土地整治遥感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参考。
代水晶[8](2018)在《多种监测技术在普洱某水库水土保持及治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防治地质灾害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就是工程措施,一般来说就是采取建(构)筑物或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及生物植被工程等,以加固、稳定变形地质体,从而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方面。本文以云南普洱某小型水库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为例。采用地面监测、调查监测和巡查法等多种监测技术,对水库库区重点对象水土流失进行了动态监测,监测重点关注了扰动地治理率、水土流失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六个指标。通过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的实施,得到了如下结论:(1)通过监测结果认为,本工程水土保持工作都做得比较全面,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项目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未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2)在本文的监测活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监测技术是“简易观测场监测”和“无人机技术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得知,在小型水库方面运用,此技术较为实用、科学,可以运用到类似场景的监测活动中;(3)对水土保持常规重要数据进行了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实时反馈给水库建设施工单位,确保了整个施工期间的地质安全问题,有较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初期对重点对象水土流失进行了动态监测,摸索了水库建设期间水土流失基本情况;施工期对水土流失防止措施进行了监测,确认了施工过程中工程措施的水土保持效果;项目完成时的土壤流失情况及六项关键指标达标,各阶段都有监测重点,达到了预期效果。
王宇楠[9](2018)在《无人机控制参数在水土保持监测应用中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水土保持监测是生产建设项目中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监测方式已经无法较好地实现快速、精确地获取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的目标,因此近几年来无人机低空遥感这种新技术逐步被应用于水土保持监测。本文研究了无人机这种方式在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中的适用性,并首次较系统控制变量研究了不同控制参数对于提取水土保持监测信息的影响。在对甘吕邱弃土场进行变化控制参数的试验后发现,变换不同控制参数航摄提取的扰动面积相对偏差均在5%之内、弃土量相对偏差大部分在10%之内,利用无人机提取的水土保持监测信息虽然有偏差但都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可以在日常监测工作中参考使用。对航高和DOM影像的地面像素点尺寸的关系进行分析;成果影像的构建需要较高的重叠度,应保证在60%以上,同时考虑无人机续航时间进行选择;使用无人机获取DOM影像时,不建议使用云台角度45°作为控制参数,否则地面细节表现力较差。总体而言,没有一组特定参数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各个方面都表现突出,应该根据现场情况和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参数。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使用者在平原地区选择无人机控制参数提供依据,使无人机技术更好地应用在水土保持监测中。
赖家明[10](2016)在《基于遥感技术的川西天然林监测信息提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是我国投资规模最大的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项目之一,已实施近20年,其实施的成效如何已成为国内外社会关注的焦点。传统的森林监测技术和方法已不能满足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的监测需求。随着卫星对地探测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技术在监测范围、监测内容和监测时效及精度上都独具优势。因此,本研究以川西甘孜地区道孚研究区1989年、1997年TM影像,2015年ETM影像为数据源,提取森林资源信息,对天保工程实施前后森林资源消长、景观格局动态、水土流失变化、森林固碳能力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遥感监测;以夹金山研究区Quick Bird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方法,逐级分层提取天然林破坏信息,选设评价因子,应用信息量模型法,对天然林破坏类型的危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危险性等级区划。旨在为川西林区天然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进而为我国天保工程的决策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有以下几方面:(1)基于e Congnition 8.64遥感图像处理程序,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方法,针对不同破坏类型筛选最优分割尺度和参数,建立了一种适合川西亚高山林区的分类识别规则集,自动提取各种天然林破坏信息。结果表明:提取地质滑坡点48个,地质滑坡面积为6.6113 hm2,道路长度19.7146km,道路面积为8.1295hm2,民居数量275处,民居面积为4.5982 hm2,总体分类精度都超过87%。(2)结合野外实测生物量数据,分别采用线性、非线性和多元回归法,基于多种遥感植被指数和遥感因子,建立了川西亚高山林区最优森林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最优乔木林生物量模型为:Y=127.340 TM2+93.835 TM3+344.518 TM5-75.505 WVI+0.339 V13-226.322 BVI+9.664(R2=0.888,P<0.05);最优灌木林生物量模型为:Y=-49.469 TM2-141.236 TM3+0.056 BVI+16.468(R2=0.790,P<0.05)。(3)基于遥感技术提取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分布信息,建立了适宜于川西亚高山林区的土壤侵蚀强度评价指标体系,把土壤侵蚀强度划分为四个等级。结果表明:在天保实施前(1989~1997年),强度侵蚀区面积比例由12.38%上升到14.73%,微度侵蚀区面积比例由9.32%下降至7.42%,土壤侵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天保工程实施后(1997~2015年),强度侵蚀区面积比例由14.73%下降到11.89%,土壤侵蚀恶化状况得到改善。这表明,天保工程的实施有效的遏制了土壤侵蚀。(4)经Gram-Schmidt变换,对研究区影像融合,采用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对三期影像分类解译,提取了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的分布位置和面积。结果表明:1989~1997年研究区森林覆盖率由65.06%下降到62.60%,下降了2.46%;1997~2015年,天保工程实施近20年,森林覆盖率由62.60%回升至65.34%,上升了2.74%。研究表明,天保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5)基于融合影像解译结果,提取了1989、1997和2015年三个时期森林景观类型分布位置,运用ENVI5.0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Fragstats4.0景观格局分析软件,监测了研究区主要森林景观类型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三个时期(1989、1997和2015年)研究区景观基质都是灌木林地,面积比例分别为:34.09%、34.27%和33.89%;乔木林地为第二重要景观类型,面积比例分别为:30.11%、26.75%和30.61%。灌木林和乔木林组成复合景观类型控制着区域生态环境的演变。在时间动态上,从斑块类型水平格局看,乔木林地、灌木林地的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以及最大斑块面积,在天保工程实施前(1989~1997年)下降,天保工程实施后(1997~2015年)增加,破碎化程度出现波动,其它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变化不明显;从景观水平格局看,三个时期边缘密度依次为32.7588、36.0567和35.2637,集合度指数依次为95.1919、96.5094和96.2046,香农多样性指数依次为0.733、0.7126和0.7523。它们均在天保工程实施前(1989~1997年)10年间增加,天保工程实施后(1997~2015年)近20年间下降。这表明,天保工程的实施使景观整体连通性逐步恢复,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更顺畅,生物多样性提高,有利于生物群落的演化和发展。(6)采用建立的遥感生物量估算模型,基于遥感影像数据,测算了森林固碳能力,三个时期(1989、1997和2015年)森林固碳总量分别为:2828529.7 Mg、2623878.8 Mg、4130166.9Mg。其中,乔木林固碳量在总固碳量中的贡献率分别为80.17%、77.35%和79.16%。这说明乔木林影响着研究区森林固碳能力的整体发挥。天保工程实施前(1989~1997年)森林固碳能力呈下降趋势,而天保工程实施后(1997~2015年),固碳能力呈上升趋势。说明天保工程提高了森林的固碳能力。(7)利用红波段和近红外波段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监测了研究区植被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89~1997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显着下降,中等覆盖度(40%~60%)面积比例由70.56%降为59.90%;天保工程实施后,1997~2015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明显回升,中高等覆盖度(60%~80%)面积比例由19.26%上升为31.09%,增幅11.83%。这说明,天保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森林植被的恢复。(8)使用信息量模型法,根据破坏类型选择不同的评价因子,基于RS和GIS技术,提取不同单项评价因子数据,计算信息量值,评估了各种破坏类型的危险性。结果表明:夹金山研究区内沟谷密度大于7km/km2、坡度大于50°且道路缓冲距离在100m以内的裸地区域,最容易发生地质滑坡;坡度在20°以内,且与居民地缓冲距离在100m到500m之间的草地区域,人为农牧活动是天然林破坏的主要类型;在高程为3500~3800m区间且郁闭度小于0.5的西北坡的有林地区域风损自然灾害是最易发生破坏类型;高程3500m以上、坡向为北坡、树种为云杉或冷杉的乔木林区最易发生雪损自然破坏。(9)基于各种破坏类型危险性信息量值,以自然断点法,区划了研究区天然林破坏危险性等级。结果表明:夹金山研究区天然林各危险等级面积分布中,极重度危险性区面积707.9519hm2,占总面积的14.49%;极轻度和轻度区域面积为1968.0607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0.28%;中度和重度区域面积2209.6133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5.23%。监测数据表明:夹金山研究区天然林破坏整体危险性处于中间状态,只要加强保护措施,改善外部环境,危险性降低,天然林资源将回归到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
二、遥感技术在土壤侵蚀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遥感技术在土壤侵蚀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科学问题的提出(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Issues) |
1.2 研究的科学意义与项目依托(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Project Support) |
1.3 研究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Research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
1.5 研究区域(Study Area) |
1.6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Research Ideas and Technical Routes) |
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演化机理 |
2.1 相关术语(Relative Terms) |
2.2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扰动源时空演变(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of Eco-environment Disturbance Source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2.3 基于戴明环与生命周期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演化PDST循环驱动机制(PDST Cyclic Driving Mechanism of Eco-environment Evolu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PDCA and Life Cycle) |
2.4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系统SA-PDST驱动模型(The SA-PDST Driving Model of Eco-environment System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2.5 煤电基地开发扰动下的草原区生态环境变化(Prairie Eco-environment Changes Disturbed by Development in Coal-Electricity Base) |
2.6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3 多源异构数据的获取、处理及融合 |
3.1 多源异构数据的类型(Types of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
3.2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平台(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Software) |
3.3 多源异构数据处理(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Processing) |
3.4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Data Fusion) |
3.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要素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及扰动源识别 |
4.1 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演变格局分析(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Patterns of Land Use Types) |
4.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检测(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 Detection of Vegetation Coverage) |
4.3 草原区煤电基地土壤风-水复合侵蚀估算(Soil Water-Wind Compound Erosion Estimation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4.4 煤电基地大气数据监测与分析(Atmospheric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in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
4.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5 煤矿尺度生态环境扰动规律研究及修复效益分析 |
5.1 胜利一号露天矿土地单元转移模式(Land Unit Transfer Mode of Shengli No.1 Open-pit Mine) |
5.2 露天矿首采区扰动土地类型转移(Disturbed Land Types Transfer in the First Mining of Open-pit Mine) |
5.3 NDVI扰动规律及排土场复垦效益分析(Analysis of NDVI Disturbance Law and Reclamation Benefit of Dump) |
5.4 潜水位时空变化及其对地表生态的扰动分析(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Phreatic Water Level and Disturbance Analysis of Surface Ecology) |
5.5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6 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
6.1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Construction of Eco-environm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
6.2 多时空尺度生态评价单元的划分(Division of Multiple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 Ecological Evaluation Unit) |
6.3 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技术流程(Evaluation Criterion, Evaluation Method and Technical Process) |
6.4 胜利煤电基地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Eco-environment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
6.5 基于GWR模型的胜利煤电基地生态演变情景模拟(Ecological Evolution Scenario Simulation of Shengli Coal-electricity Base based on GWR Model) |
6.6 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弹性调控与生态环境修复管理对策(Elastic Regulation and Eco-environment Restoration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Prairie Coal-electricity Base Development) |
6.7 本章小结(Chapter Summary)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与结论(Research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
7.2 主要创新点(Main Innovations) |
7.3 研究展望(Prospects)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锡林郭勒盟植被代码表 |
附录2 胜利煤电基地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调查表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泰沂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依据与目的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无人机遥感系统应用现状 |
1.2.2 无人机监测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
1.2.3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 |
1.3 研究区概况 |
1.3.1 沂水县 |
1.3.2 新泰市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项目区选择 |
2.1.1 沂水县项目区 |
2.1.2 新泰市造林地 |
2.2 研究内容 |
2.2.1 项目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
2.2.2 不同分辨率影像下水土保持措施解译标志 |
2.2.3 不同分辨率影像对水土保持措施解译效果 |
2.2.4 不同拍摄模式与飞行高度下飞行作业效率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方法 |
2.4.1 资料收集分析 |
2.4.2 无人机航测设计 |
2.4.3 解译标志建立方法 |
2.4.4 小流域治理措施调查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
3.1.1 工程措施 |
3.1.2 植物措施 |
3.2 不同飞行高度影像解译效果 |
3.2.1 工程措施 |
3.2.2 植物措施 |
3.3 不同飞行模式及航测高度的作业效率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研究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
4.1.2 不同分辨率影像下水土保持措施解译标志 |
4.1.3 不同分辨率影像对水土保持措施辨识效果 |
4.1.4 不同飞行模式及高度作业效率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3)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多时相动态测 ——以平果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石漠化研究进展 |
1.2.2 遥感信息提取研究进展 |
1.2.3 遥感影像尺度上推研究进展 |
1.2.4 石漠化动态监测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气候概况 |
2.1.3 资源概况 |
2.2 实地踏勘与影像处理 |
2.2.1 野外勘测与基础矢量数据 |
2.2.2 影像选择与分类 |
2.2.3 植被覆盖度和基岩裸露率反演 |
2.3 尺度上推 |
2.3.1 光谱指数选择 |
2.3.2 尺度上推 |
2.3.3 尺度上推精度评价 |
2.4 石漠化强度分级 |
2.4.1 石漠化评价因子筛选原则 |
2.4.2 石漠化强度分级 |
2.4.3 权重赋值 |
2.4.4 动态监测和内部转移矩阵 |
2.5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遥感影像分类 |
3.1.1 2018年LANDSAT-8 OLI影像分类 |
3.1.2 2017年和2019年LANDSAT-8 OLI影像分类 |
3.1.3 多时相影像土地覆被类型动态变化 |
3.1.4 高分一号PMS影像分类 |
3.2 尺度上推与NDVI值修正 |
3.2.1 尺度上推 |
3.2.2 NDVI值修正 |
3.3 多时相遥感反演 |
3.3.1 平果县植被覆盖度反演 |
3.3.2 基于裸土指数的基岩裸露率反演 |
3.4 石漠化时空演变规律 |
3.4.1 石漠化强度等级 |
3.4.2 石漠化强度等级内部转移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分类方法的信息提取 |
4.2 尺度上推与NDVI值修正 |
4.3 石漠化多时相动态监测 |
4.3.1 石漠化强度分级 |
4.3.2 平果县石漠化时空演变规律 |
4.3.3 石漠化等级内部转移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九寨沟地区植被生态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预期目标和成果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源与数据预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第3章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
3.1 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 |
3.1.1 土地利用分类 |
3.1.2 分类后处理 |
3.1.3 分类结果及精度评价 |
3.2 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 |
第4章 生态环境关键参数遥感反演 |
4.1 植被覆盖度遥感反演 |
4.1.1 植被覆盖度计算方法 |
4.1.2 植被覆盖度估算结果 |
4.2 土壤侵蚀遥感反演 |
4.2.1 土壤侵蚀指数计算方法 |
4.2.2 土壤侵蚀等级估算结果 |
4.3 地表温度遥感反演 |
4.3.1 地表温度遥感反演方法 |
4.3.2 地表温度遥感反演结果 |
第5章 研究区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
5.1 生态环境因子的提取 |
5.1.1 DEM |
5.1.2 坡度 |
5.1.3 改进水体指数 |
5.1.4 土壤湿度指数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1 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5.2.2 评价单元的选择 |
5.2.3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
5.2.4 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
5.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 |
5.3.1 层析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 |
5.3.2 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 |
5.3.3 生态环境评价指数分级 |
5.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5.4.1 准则层权重 |
5.4.2 指标层权重 |
5.4.3 各评价指标权重总排列 |
5.5 研究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研究 |
5.5.1 生态环境评价结果 |
5.5.2 生态环境等级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
5.5.3 生态环境变化驱动力分析 |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成果与认识 |
(二)论文不足与进一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区域生态环境与水土流失现状评述 |
1.2 遥感和水土流失概念与内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
1.4 立题依据、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 |
2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区域概况 |
2.1 地理区域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地资源 |
2.5 土壤资源 |
2.6 生物资源 |
2.7 水文概况 |
2.8 社会经济 |
2.9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情况 |
2.9.1 水土流失成因与危害 |
2.9.2 水土流失类型与分布 |
2.9.3 水土保持现状 |
3 黑土耕地本底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分析 |
3.1 耕地本底值获取方法与途径 |
3.1.1 基础数据 |
3.1.2 本底值遥感调查的技术路线 |
3.2 本底值遥感调查研究方法 |
3.3 黑土耕地本底分布情况 |
3.3.1 总体分布 |
3.3.2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布 |
3.3.3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坡度分级分布 |
3.4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析评价 |
3.5 小结 |
4 黑土耕地变化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评价 |
4.1 黑土耕地遥感辨识与空间提取技术 |
4.1.1 基础遥感数据源 |
4.1.2 解译技术路线 |
4.1.3 技术实现过程 |
4.1.4 解译结果与分析 |
4.2 黑土耕地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界定技术 |
4.2.1 基础数据 |
4.2.2 技术路线 |
4.2.3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系统 |
4.2.4 土壤侵蚀模型 |
4.2.5 数据处理与模型计算 |
4.2.6 解译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5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遥感评价 |
5.1 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工程实施 |
5.2 水土流失防治农业生态开发工程实施 |
5.3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 |
5.3.1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典型评价 |
5.3.2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总体评价 |
5.3.3 保护黑土耕地效果评价 |
5.3.4 经济效益评价 |
5.3.5 社会效益评价 |
5.4 小结 |
6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管理建议 |
6.1 区域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
6.1.1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水土保持区划格局 |
6.1.2 水土保持区划总体防治方略 |
6.1.3 水土保持区划分区防治建议 |
6.2 策略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
6.2.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 |
6.2.2 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 |
6.2.3 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
6.3 技术支持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
6.3.1 开展科学研究 |
6.3.2 组织技术示范与推广 |
6.3.3 加强管理能力建设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6)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监测与风险评估 ——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分遥感技术 |
1.2.2 无人机航测技术 |
1.2.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1.2.4 非煤矿山监测技术 |
1.2.5 地质灾害监测及风险评估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环境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地貌 |
2.1.2 地层岩性 |
2.1.3 岩浆岩 |
2.1.4 区域构造 |
2.2 万年沟尾矿库工程地质环境特征 |
2.2.1 气象水文条件 |
2.2.2 地形地貌 |
2.2.3 地层岩性 |
2.2.4 地质构造 |
2.2.5 水文地质条件 |
2.2.6 地震 |
第3章 尾矿库“空-天-地”多源数据耦合方法研究 |
3.1 高分系列卫星影像数据 |
3.1.1 数据源 |
3.1.2 数据处理 |
3.2 无人机低空航摄数据 |
3.2.1 无人机低空航摄 |
3.2.2 三维点云提取和正射影像图编制 |
3.3 三维激光扫描数据 |
3.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数据 |
3.5 合成孔径雷达数据 |
3.6 其他基础数据 |
3.7 多源异构时空地理信息数据协同集成 |
3.7.1 投影和坐标系统的统一 |
3.7.2 空间与属性数据的集成 |
3.8 数据应用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万年沟尾矿库及其周边环境动态监测 |
4.1 尾矿库基本特征 |
4.1.1 尾矿库概念 |
4.1.2 尾矿库基本组成 |
4.1.3 尾矿库分类 |
4.1.4 万年沟尾矿库基本情况 |
4.2 尾矿库坝体安全稳定动态监测 |
4.2.1 坝体表面位移三维动态监测 |
4.2.2 库区面积动态监测 |
4.2.3 干滩长度动态监测 |
4.2.4 干滩反坡比动态监测 |
4.2.5 堆积坝高度动态监测 |
4.2.6 堆积坝外坡比动态监测 |
4.2.7 堆积库容动态监测 |
4.2.8 尾矿库渗流动态监测 |
4.2.9 监测精度验证 |
4.2.10 尾矿库数字化健康档案建设 |
4.3 尾矿库周边环境安全生产动态监测 |
4.3.1 安全生产红线范围划定 |
4.3.2 变化检测目标确定 |
4.3.3 多源特征提取 |
4.3.4 智能变化检测方法研究 |
4.3.5 精度评价方法 |
4.3.6 智能变化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
4.3.7 智能变化检测算法示范应用 |
4.3.8 动态监测结果分析 |
4.4 尾矿库周边环境地质灾害动态监测 |
4.4.1 尾矿库周边地质灾害遥感解译 |
4.4.2 地质灾害遥感动态监测分析 |
4.4.3 地质灾害北斗动态监测 |
4.5 尾矿库周边区域地表形变InSAR动态监测 |
4.5.1 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 |
4.5.2 基于D-In SAR技术的地表形变监测 |
4.5.3 沟尾矿库周边区域地表形变监测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万年沟尾矿库安全稳定性分析 |
5.1 尾矿库坝体稳定性物理模拟试验 |
5.2 基于FLAC的万年沟尾矿库稳定性3D分析 |
5.2.1 矿坝变形与稳定性分析 |
5.2.2 稳定性系数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万年沟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综合风险评估 |
6.1 尾矿库综合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6.2 尾矿库综合危险性模型研究 |
6.3 尾矿库综合危险性评价及分析 |
6.4 尾矿库下游易损性分析 |
6.4.1 地物受损程度分析 |
6.4.2 易损性分析 |
6.5 尾矿库综合风险性评估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万年沟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灾害分析 |
7.1 尾矿库溃决诱因分析 |
7.2 尾矿库溃决模式分析 |
7.3 洪水计算分析 |
7.3.1 洪峰流量 |
7.3.2 洪水总量 |
7.3.3 洪水流量过程线 |
7.4 溃决洪水计算分析 |
7.5 泥石流参数计算理论 |
7.6 基于FLO-2D的尾矿库溃决型泥石流数值模拟 |
7.6.1 FLO-2D模型理论分析 |
7.6.2 数值模拟流程 |
7.6.3 模拟结果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全域监管模式研究 |
8.1 全域监管模式的定义 |
8.2 全域监管的建设目标 |
8.3 全域监管的体系构成 |
8.4 全域监管系统建设内容 |
8.4.1 建立数据标准体系 |
8.4.2 建立有机数据体系 |
8.4.3 建立核心数据库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研究进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土地整治发展概述 |
2 土地整治遥感监测体系研究进展 |
2.1 多源遥感获取技术研究进展 |
2.2 遥感影像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2.3 遥感影像分类技术研究进展 |
2.4 遥感定量反演模型研究进展 |
3 不同土地整治工作中的遥感监测 |
3.1 土地资源调查与保护中的遥感监测 |
3.2 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中的遥感监测 |
3.3 农用地整治中的遥感监测 |
3.4 宜农未利用地开发中的遥感监测 |
3.5 建设用地整治中的遥感监测 |
3.6 生态化土地整治中的遥感监测 |
4 土地整治项目过程中的遥感监测 |
4.1 土地整治潜力测算与风险评估中的遥感监测 |
4.2 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的遥感监测 |
4.3 土地整治施工监管中的遥感监测 |
4.4 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评价中的遥感监测 |
5 展望 |
(8)多种监测技术在普洱某水库水土保持及治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水库的环境地质问题 |
1.1.3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文献收录情况 |
1.2.2 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和技术发展情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概况 |
2.1 水库库区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地层岩性 |
2.1.3 地质构造与地震 |
2.1.4 气候 |
2.1.5 土壤状况 |
2.1.6 水系 |
2.1.7 植被 |
2.2 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措施概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监测实验设计 |
3.1 项目组成员 |
3.2 监测点布设 |
3.2.1 布设原则 |
3.2.2 布设主要依据 |
3.2.3 实际监测点布设情况 |
3.3 监测内容 |
3.3.1 扰动土地情况 |
3.3.2 取料、弃渣情况 |
3.3.3 水土保持措施情况 |
3.3.4 水土流失情况 |
3.4 监测频次 |
3.5 监测方法 |
3.5.1 调查监测 |
3.5.2 定位监测 |
3.5.3 临时监测 |
3.5.4 巡查 |
3.5.5 无人机遥感监测 |
3.5.6 本项目各监测时段所采用的技术方法 |
3.6 监测设施设备 |
3.7 监测指标典型测试方法设计 |
3.7.1 简易坡面量测场 |
3.7.2 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 |
3.7.3 植被样方法 |
3.7.4 Pix4D软件简要操作 |
3.8 监测数据处理公式及监测过程涉及规范 |
3.8.1 监测数据处理公式 |
3.8.2 技术规范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监测结果 |
4.1 重点对象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 |
4.1.1 防治责任范围监测 |
4.1.2 取料监测结果 |
4.1.3 弃渣监测结果 |
4.1.4 土石方流向情况监测结果 |
4.1.5 其他重点部位监测结果 |
4.1.6 小结 |
4.2 工程措施监测结果 |
4.2.1 工程措施监测结果 |
4.2.2 植物措施监测结果 |
4.2.3 临时防护措施监测结果 |
4.2.4 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 |
4.2.5 小结 |
4.3 土壤流失情况监测结果 |
4.3.1 水土流失面积 |
4.3.2 土壤流失量 |
4.3.3 取料、弃渣潜在土壤流失量 |
4.3.4 水土流失危害 |
4.3.5 小结 |
4.4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 |
4.4.1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计算方法 |
4.4.2 扰动土地整治率 |
4.4.3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
4.4.4 土壤流失控制比 |
4.4.5 拦渣率与弃渣利用情况 |
4.4.6 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 |
4.5 本章小结 |
4.5.1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分析评价 |
4.5.2 水土保持措施评价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综合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无人机控制参数在水土保持监测应用中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研究 |
1.2.2 无人机遥感应用的研究 |
1.2.3 无人机技术在水土保持领域的适用性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工程概况 |
2.2 自然环境 |
2.1.1 流域水文 |
2.1.2 气候气象 |
2.1.3 地形地貌 |
2.1.4 土壤植被 |
2.3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
2.4 水土保持监测难点 |
3 研究方法 |
3.1 硬件设备与软件工具 |
3.1.1 无人机系统 |
3.1.2 航线规划软件 |
3.1.3 航图处理软件 |
3.1.4 监测信息提取软件 |
3.2 研究方案 |
3.2.1 研究目的及要求 |
3.2.2 研究内容 |
3.2.3 选取研究地点 |
3.2.4 研究流程 |
技术路线图 |
4 无人机在本工程应用的典型分析 |
5 控制参数对监测信息提取的影响分析 |
5.1 航高变化的影响分析 |
5.1.1 不同航高对于扰动面积的影响 |
5.1.2 不同航高对于弃土量监测结果的影响 |
5.1.3 不同航高对于地面像素点尺寸的影响 |
5.2 航摄重叠度变化的影响分析 |
5.2.1 不同航摄重叠度对于扰动面积的影响 |
5.2.2 不同航摄重叠度对于弃土量监测结果的影响 |
5.3 云台俯仰角度变化的影响分析 |
5.3.1 不同云台俯仰角度对于扰动面积的影响 |
5.3.2 不同云台俯仰角度对于弃土量的影响 |
5.3.3 不同云台俯仰角度对于地面像素点尺寸的影响 |
5.3.4 不同云台俯仰角度对于地面控制点误差的影响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10)基于遥感技术的川西天然林监测信息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天然林保护工程概述 |
1.1.2.1 林业生态工程研究概述 |
1.1.2.2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概述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遥感技术在林业专项信息提取中的研究进展 |
1.2.2 遥感技术在景观格局中的研究进展 |
1.2.3 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监测中的研究进展 |
1.2.3.1 资源变化监测 |
1.2.3.2 灾害及健康评估监测 |
1.2.4 遥感技术在森林固碳效益中的研究进展 |
1.2.4.1 森林固碳的计算方法 |
1.2.4.2 森林固碳效益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研究区与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气候 |
2.1.3 土壤概况 |
2.1.4 森林资源 |
2.2 数据获取 |
2.2.1 数据收集 |
2.2.2 标准地设置及生物量测定 |
2.3 数据预处理 |
2.3.1 森林的分类 |
2.3.2 标准地设置及生物量测定 |
2.3.3 遥感数据处理 |
2.3.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2.3.3.2 遥感影像分类及处理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植被覆盖动态特征 |
3.1 植被覆盖度 |
3.1.1 植被指数 |
3.1.1.1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提取 |
3.1.1.2 归一化植被指数换算植被覆盖度 |
3.1.2 植被覆盖动态分析 |
3.2 不同土地覆盖类型面积分布状况 |
3.3 各土地覆盖类型面积转移 |
3.3.1 1989~1997林地类型面积转移 |
3.3.2 1997~2015林地类型面积转移 |
3.4 植被类型地形分异特征 |
3.4.1 坡度分异特征 |
3.4.2 坡向分异特征 |
3.4.3 高程分异特征 |
3.5 森林覆盖率动态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森林景观格局 |
4.1 景观类型面积 |
4.1.1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景观类型面积及其变化 |
4.1.2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景观类型转移特征 |
4.1.2.1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各景观类型转移矩阵分析 |
4.1.2.2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各景观类型转移矩阵分析 |
4.2 景观格局指数 |
4.2.1 计算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2.1 景观指数结果 |
4.2.2.2 景观指数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壤侵蚀变化 |
5.1 土壤侵蚀强度评价技术路线 |
5.2 土壤侵蚀强度指标体系 |
5.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2 因素、因子权重确定 |
5.2.3 土壤侵蚀强度的综合评价及其等级 |
5.2.4 各因素、因子的提取 |
5.2.4.1 降雨量 |
5.2.4.2 坡度、坡长和沟谷密度 |
5.2.4.3 土壤质地 |
5.3 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动态分析 |
5.3.1 研究期内各时段土壤侵蚀状况 |
5.3.2 土壤侵蚀强度动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森林生物量与固碳效益 |
6.1 数据的处理 |
6.1.1 数据的选择与提取 |
6.1.2 地形数据提取 |
6.1.3 生物量模型的建立 |
6.2 森林生物量与不同遥感因子的相关性 |
6.3 森林生物量遥感模型的建立 |
6.3.1 乔木林生物量遥感模型建立 |
6.3.1.1 生物量数据与单波段数据之间的回归分析 |
6.3.1.2 生物量数据与各植被指数之间的回归分析 |
6.3.1.3 生物量与各遥感数据之间的多元回归分析 |
6.3.1.4 最佳乔木林生物量模型的建立 |
6.3.2 灌木林生物量遥感模型建立 |
6.3.2.1 生物量数据与单波段数据、各植被指数数据之间的回归分析 |
6.3.2.2 生物量与各数据之间的多元回归分析 |
6.3.2.3 最佳灌木林生物量模型的建立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生物量 |
6.4.1.1 生物量的计算 |
6.4.1.2 生物量的结果分析 |
6.4.2 固碳效益 |
6.4.2.1 森林固碳量的计算方法 |
6.4.2.2 森林固碳量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天然林破坏信息提取及危险性评价 |
7.1 研究方法 |
7.1.1 天然林破坏类型划分 |
7.1.2 天然林破坏信息提取 |
7.1.2.1 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法 |
7.1.2.2 实地调查走访法 |
7.1.3 评价方法和评价因子的选择与数据提取 |
7.1.3.1 评价方法 |
7.1.3.2 评价因子的选择 |
7.1.3.3 各破坏类型评价因子数据的提取 |
7.1.4 信息量值的计算与危险性区划 |
7.1.4.1 信息量值计算 |
7.1.4.2 危险性区划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破坏信息提取结果及精度 |
7.2.1.1 破坏信息提取结果 |
7.2.1.2 信息提取精度评价 |
7.2.2 各破坏类型的面积及信息量值 |
7.2.2.1 地质滑坡破坏类型 |
7.2.2.2 农牧活动破坏类型 |
7.2.2.3 雪压损毁破坏类型 |
7.2.2.4 风倒损毁破坏类型 |
7.2.3 危险性分级评价结果及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遥感技术在土壤侵蚀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源动态监测数据的草原区煤电基地生态扰动与修复评价研究[D]. 邵亚琴.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2]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泰沂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监测中的应用[D]. 王力平.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多时相动态测 ——以平果县为例[D]. 杨董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4]九寨沟地区植被生态遥感动态监测与评价[D]. 田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D]. 张延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6]基于多源数据耦合的尾矿库地灾危险源监测与风险评估 ——以万年沟尾矿库为例[D]. 王立娟.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7]土地整治遥感监测研究进展分析[J]. 张超,吕雅慧,郧文聚,高璐璐,朱德海,杨建宇.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1)
- [8]多种监测技术在普洱某水库水土保持及治理中的应用[D]. 代水晶.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4)
- [9]无人机控制参数在水土保持监测应用中的影响分析[D]. 王宇楠.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基于遥感技术的川西天然林监测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 赖家明. 成都理工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