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宪法学(一)试题(论文文献综述)
马金萍[1](2020)在《战争与性别 ——抗战时期山东女性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中国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经历一个性别解放的过程,其中既有国人自身的权利诉求,又有西方女权思想的熏陶。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战争视野下女性解放与民族解放的联系更加密切,女性要求挣脱传统枷锁、获得平等自由,但同时必须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整个抗战时期,山东处于敌后,存在着中共、国民党以及日伪三种势力及其所控制的区域,同时三者之间又互相斗争与纠葛,正是在此环境下山东建成了抗战时期唯一一块以省命名的抗日根据地,这一切都包含了约占人口半数的女性。各种政权和势力,本着不同目的,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妇女政策,从而影响了她们方方面面的生活。近代以来,女性对于参政议政的呼声虽高,但山东女性却因礼法森严,相对沉寂。抗战全面爆发后,时代赋予女性拥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国共两党都加紧培训女性,建立妇女组织,帮助女性投入到山东抗日救亡的社会事业中。日伪当局也加紧把妇女纳入战时统治的轨道之中,建立伪妇女组织,维护其殖民统治。抗战全面爆发后,山东女性在中共、国民党的政策引导下进一步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参与社会生产,既取得了经济效益,又提高了自身的地位。但国统区的女性就业,随着国民党中央提倡“妇女回家”兼之山东国统区不断萎缩逐渐走向低潮。日伪政权虽然发动女性参与农业、工业生产,但其目的是将沦陷区女性纳入其殖民劳动力体系,进行剥削和压迫。近代以来,山东的女子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山东农村地区女性的文化素质依然低下,情况不容乐观,难以适应对敌斗争的需求。为此,中共针对妇女干部以及普通妇女群众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国统区虽然处在战时恶劣的环境中,却也对女性教育极为重视,竭力恢复学校教育,培训女生家政能力等。日伪政权对山东本土妇女以及集中营的学生推行不同程度的奴化教育,以达到为日本培养“第二顺民”的目的。全面抗战初期,为使山东女性走出家庭,山东中共以及国民党都进行了婚姻自主改革以及新家庭建设,根据地、国统区的女性在婚姻、身体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解放,但是山东中共强推婚姻等政策,导致性别与革命的冲突不断,国民党受敌打击,国统区不管萎靡,妇女婚姻家庭政策也未得到很好地贯彻。日伪政权因惧怕沦陷区的女性外出参与社会活动发展成革命势力,故在女性婚姻、家庭方面大肆提倡封建道德礼教,宣扬将日本妇女作为榜样,抨击进步的婚恋观。通过考察全面抗战时期山东根据地、国统区以及日伪沦陷区的女性生活的变化,可知女性生活状态在各个地区虽有差别,但都困苦,女性在沦陷区还要受日伪以及日寇的迫害。另外亦可得知女性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女性单向对国家尽责,国家也应该正视女性的诉求,赋予女性权利,如此才能实现真正的女性解放。
蒋洁蕾[2](2016)在《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点高中制度是建国以来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制度,深刻影响着我国高中的整体布局。历史上,该制度历经嬗变,几经存废。“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也就是“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问题,根本上探讨的是重点高中制度利弊问题。那么“究竟重点高中制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均对此有着差异性的认识。任何简单地回答“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还是“利弊相当”都不能全面反映该问题的复杂性、深刻性,唯有从多视角(历史的视角、国别比较的视角、实证调查的视角、理论的视角)去检视和梳理才能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还原该问题本身,也才能从中找到我国重点高中制度的未来发展之路。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理论研究综合考察“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首先,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梳理我国建国以来有关该问题的若干次争论,涉及政策、学界以及实践等领域在该问题上的看法和作为,以此还原该问题的历史面貌并规整出有关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核心争论焦点。其次,检视国际上与我国相类似的“重点高中”(德国文理中学、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美国学术高中)制度的演进、特征以及所面临的存废争论,比较三国“重点高中”制度模式的共性和差异,为我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出路提供国际视野和参考样本。再者,就现实各方(重点高中校长和教师、非重点高中校长和教师,专家学者)对“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各种看法及理由进行实证调查和比较。接着,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对办重点高中的五大好处(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的合理性及其限度进行辨析。最后,在历史回溯、国际比较、实证调查、理论辨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重点高中制度发展的若干条出路。论文的历史研究部分,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重点高中制度演化的风雨历程,在此基础上,提炼概括出影响这一制度兴废的五个核心议题,即“是否富有效率?”、“是否体现因材施教?”、“是否培养出了精英人才?”、“是否有违教育公平?”、“是否发挥了示范性作用?”。国际比较研究部分,通过对德、英、美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五点共性和三种不同发展模式:德国始终坚持文理中学制度,通过精细化的制度设计来最大程度的减小文理中学制度的弊端,可用“公立”、“大众化”、“建‘立交桥’”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其特征;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模式可用“受制于党派”、“精英化”、“尊重传统”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美国学术高中制度可用“分类”、“专业化”、“特色化”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实证调查部分,围绕“究竟要不要举办重点高中”这一核心问题,对高中校长、教师、专家学者进行了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重点与非重点高中校长对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看法存一定的差异,越是“老牌”、“一流”的重点高中校长,越是倾向于赞同保留重点高中制度,而非重点高中的校长则更倾向于废除重点高中制度;相对而言,重点高中的教师比非重点高中教师更倾向于赞同和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专家学者对重点高中存废问题的看法各异,呈现出多元化、理性化和复杂化的特征。理论透视部分,围绕五大关键词即“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以前面历史研究、国际比较研究、实证调查研究获得的相关材料为依据,运用辩证思维、复杂思维、相对性思维的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举办重点高中可能的好处与潜在的危害进行剖析。研究表明,上述五个关键词所代表的每个辩护理由,都只有部分的合理性,都需要具体分析,都是有条件的。而且,五大辩护理由在逻辑上并不处于同一层面,并非同等重要。简而言之,“精英培养”是根本目的,其它四个方面“效率优先”、“因材施教”、“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均属于手段的范畴。从重要性上看,假如“精英培养”落空、陷入虚假化,则其它四条理由均不能成立。基于这一判断,论文对当前我国重点高中是否“已经培养”或“正在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英人才进行了基于事实的批判性分析,分析结果令人堪忧。基于上述四个部分的研究,论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从短期看,我国重点高中制度仍将继续存在,但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造和改良。改造、改良的总体方向是,重点高中必须摆脱和跳出现有的应试教育模式,真正走内涵式发展道理,不断探索精英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精英人才。从长远看,教育决策部门应当根据当今世界各国高中教育制度的发展潮流,从制度设计层面对现有的重点高中制度进行适时、适度、适切的改革。可能的变革路径包括:在保留重点高中制度的前提下,设计出不同类型高中之间的转轨通道;建立不同类型的特色高中,实现重点高中内部的多样化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创办特色高中,尝试将公办重点高中转制为私立高中,改变公立重点高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一些地区尝试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建立综合高中制度;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在所有普通高中实施资优生教育计划。
申晓辉[3](2013)在《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 ——以河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文中提出地方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炽热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人文情结,也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其很高的现代价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提,是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是要对我国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科学梳理,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实践中大力发展。地方高校是区域文化中心,也是地方教育机构。地方高校不仅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更要承担起引领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任,这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新的历史使命。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地方高校聚集了地方大批的知识精英和文化精英,在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既传承和创新弘扬传统文化,又加强了地方高等学校自身的文化建设,从而更好发挥地方高校的文化功能;既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又有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文化担当。开展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既是国际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发挥文化功能的主观诉求。本研究以文化强国战略为研究背景,以高等教育功能理论、高等学校职能理论以及文化强国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选取河南省处于三个不同地方传统文化类型的三所地方高校,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和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为研究对象,以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效和策略为导向,通过对案例学校整体基本情况和所在地区传统文化资源情况的概述,考量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为我们分析评价其弘扬的策略、路径和成效、困境提供了基本参照。本研究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总结案例学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经验,探寻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面临的共同困境,探索解决困境的对策,以期实现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地方传统文化是形成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地方高校自身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地方高校要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绝对不能功利化地按需研究,这样会破坏地方传统文化的有机整体性,也不能一味迎合某些企业或地方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精华糟粕照单全收,而应有所选择,有所批判。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文化引领优势,给予社会对待传统文化认识和继承的正能量,能够树立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正识见,造福一方百姓,惠泽当代文化建设。因此,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问题;二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现实问题;三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优化和策略保障问题。本研究以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以及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为例,从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路径、成效和困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求演绎出规律性的经验和普遍性的策略思考。本文论述了正确处理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现代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高校课程文化的关系,然后从理论认识缺乏高度、实践操作存在难度和配套政策缺少力度三个方面,探究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共同瓶颈,并对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进行前瞻性思考并提出策略措施。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非省会、非中心城市的地方高校是所在地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源地,它肩负着知识传播、文化引领和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的经济文化转型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要肩负起引领地方文化的责任,从客观上讲,地方高校还面临着许多不足,担负起这个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仍心有余而力不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地方高校立足自身,苦练内功,充分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提炼自己的文化精神;融入地方传统文化的先进元素,规范自己的行为文化;改善自己的环境文化,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其次,地方高校必须找到与地方社会的最佳结合点。搞好供需对接,引领地方传统文化就有可能,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才能可持续性发展。古往今来、古今中外,阐释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成功路径既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也有带来启迪的规律性。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一个最高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办出特色。因此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子,也是我们评价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成效的一个主要指标。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共同困境首先是理论认识的欠缺,主要反映在文化引领的自觉意识淡薄和服务地方的理念滞后两个层面。其次是实践操作的困难,主要体现为难以形成普遍的价值认同、难以制定可行的建设目标、难以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和难以凝聚强劲的文化动力等四个方面。第三是配套政策的不足,主要包括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保障不到位、地方高校人事政策和人事制度尚不完善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高校必须站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高度,深刻认识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的引领作用,更新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理念。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操作策略上,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双管齐下,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初步实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形成以地方政府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制度保障体系,使保护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在多元和谐互促的健康文化环境里,吸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实现文化强市、文化强省、文化强国的中国梦。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需要地方政府、社会、地方高校师生等多主体的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来完成。
刘秀峰[4](2013)在《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讲的自学,既包括学习者完全没有教师指导的绝对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也包括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所进行的相对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离开学习者自学的教育活动都是低效和无用的。因此,在学校教育制度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倡导学生自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自学是我国优良的教育传统,我国古代学习者多以自学为主,然而随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和普及,传统的以“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被以“教”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所取代,学生的自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习自由得不到彰显。因此,自近代以来就有人不断倡导学生自学,学校自学思想由此兴起。那么,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人们对学生自学有着怎样的看法和主张?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有着怎样的演进历程?对当前和未来的学校教育又有着怎样的启示?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这些问题还缺乏系统的专门的研究。因此,我将《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本文在广泛搜集整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将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演进的历程分为八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中华民国成立至五四运动前学校自学思想的兴起阶段。这一时期随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教”取代“学”成为教育体系的中心,学习者的自学精神日益式微,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因此而不断遭到批判。受西方自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在教育民主化、个性化的推动下,自动、自学思潮在我国逐步兴起。第二阶段是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学校自学思想的分化阶段。这一时期在传统与现代教育思想的交相激荡下,学校自学思想发生了分化:一些人受欧美新教育运动的影响,改革班级授课制度,推广西方特别重视自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些人眷恋中国传统书院的自学之风,试图用书院的自学精神改造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另外在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将自学作为教学法的最高原则,学校自学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第三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至教育大革命开始前学校自学思想的沉寂阶段。这一时期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家意识形态发生改变,在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强化,学生的自学相对受到贬抑。民国时期各种强调学生自学的教学思想遭受清理和批判,我国学校自学思想整体处于沉寂阶段。第四阶段是从教育大革命至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学校自学思想的复苏阶段。这一时期受教育大革命和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我国开始反思教学领域中“少慢差费”的问题,对制约学生自学的某些教学思想进行了批判。1960年代中期毛泽东关于自学的谈话发表后,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对学生自学的重视,倡导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第五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自学思想的畸变阶段。“文革”期间的教育革命深受毛泽东自学思想的影响,“要自学,靠自己学”成为“文革”期间的流行语。受此影响,学校自学思想向脱离学校教育、脱离教师指导的极端化方向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被无限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遭到否定、学校教育制度遭受严重削弱。第六阶段是从“文革”结束至1980年代末学校自学思想的勃兴阶段。“文革”结束后我国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重新确立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随着改革开放后各种新的教育理念的涌入,尤其是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始受到重视,各地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探索出不少强调学生自学的教学模式。第七阶段是1990年代学校自学思想的转型阶段。1990年代随着素质教育和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提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由此,1980年代以知识学习为导向的自学观逐步向以人的整体素质发展为导向的自学观转变。第八阶段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自学思想的蜕变阶段。新课改将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重要内容,强调学生自学成为新课改的重要标志,各地涌现了不少以特别重视学生自学为特色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其背后理论基础的偏激和执行上的偏差,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课堂教学出现“唯自主化”的倾向,学术界因此对此展开了学术争鸣。通过对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变的整体分析,文章认为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变呈现出螺旋式递进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教”与“学”两者博弈过程的反映,体现了教育理念从重“教”向重“学”的转向。认为学校教育制度重“教”轻“学”的痼疾是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发生演变的根源,知识观的变迁是影响学校自学思想演变的重要因素。文章对学校自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认为倡导学校自学应深刻反思知识观与自学、教师主导与自学、制度化教育与自学这样三对关系,树立辩证的知识观、坚持教师的有效指导、建设学习型学校。提出应继承传统,树立“着乎心”和“随事学”的学校自学观;区分自学的两个不同层次;把握自学的适宜度;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小班化教学;推进教材的“学材化”;重视信息化对学校自学的影响;辩证看待学生负担与自学的关系等建议。
薛惠[5](2013)在《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监狱是社会的缩影,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窗口,监狱的文明程度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一个国家的服刑人员在社会总人口所占的比例是极少的,但每一个服刑人员牵动着他的家庭、亲人和朋友,更牵动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由于服刑人员的犯罪行为给个人或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或严重的危害,很多人认为他们的犯罪行为不可饶恕,给予严惩才能起到警示和教育他人的作用。事实表明严刑峻法并不能杜绝犯罪,也不能完全把服刑人员改造好,有时候甚至导致报复社会的更大刑事案件发生。刑罚虽然具有惩罚服刑人员的作用,但刑罚的真正目的是将犯了罪的人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使他们回归社会后不再危害社会,不再继续犯罪。监狱是刑罚执行的场所,刑罚执行理念不仅影响到监狱的工作开展,也影响到服刑人员改造的效果。随着时代的更迭和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犯罪和刑罚的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国家已由专制走向民主,社会由野蛮走向文明,刑罚由严厉走向轻缓。更多的人认识到服刑人员虽然造成了社会危害,但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希望对服刑人员不再采取惩罚、报复等刑罚,而是采用劳动改造和思想矫正的方式,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重塑价值观和人生观,从思想和心灵深处解决服刑人员的犯罪问题,为他们回归社会后成为守法公民创造条件。作为刑罚执行机关的监狱,同样也受到人类社会民主和文明的影响,尤其是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要求监狱的管理更加法治化和人性化。按照依法治国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要求改造服刑人员是我国监狱面临的重大使命和紧迫任务。为完成监狱对服刑人员改造的历史使命,必须提高监狱的管理水平,出路在于创新。监狱及其管理机构要转变观念,将监狱从一个服刑人员关押场所转变为服刑人员的矫正场所,加大服刑人员思想矫正力度,不断提高矫正水平和质量,使服刑人员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刑满释放后不再犯罪。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服刑人员行为约束和心理矫治,劳动技能的培养,成功地改造了一大批服刑人员,但也应当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的发展,人们文化素质、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注重服刑人员思想矫正,并加大思想矫正力度日益成为监狱管理的重要内容。论文以思想矫正为红线,前后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本体论。介绍了服刑人员概念的演变,分析中西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渊源流变并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加强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是其回归社会后成为守法公民的前提和条件,也是降低再犯罪率的重要途径。第二章,服刑人员思想矫正依据论。本章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人格动力学理论、人道主义理论、社会激励理论、亚文化理论的角度讨论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理论依据;而尊重服刑人员基本权利,追求行刑效益最优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要求是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现实依据。第三章,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论。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由矫正主体、矫正对象、矫正介体等静态要素和施教系统、接受系统、反馈系统等动态要素组成,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具有能动性、发展性、连续性的特点。分析和研究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机制和内在规律,有助于推动和开展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教育工作。第四章,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影响因素论。思想矫正过程是服刑人员由外在规制到内在规制的转化过程,这种转化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观念滞后,矫正教育者和服刑人员的道德观念和思想素质,矫正环境和矫正制度等因素是影响矫正效果的重要条件。第五章,服刑人员思想矫正对策论。本章根据当前我国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现状,结合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理论研究最新成果,提出矫正主体思想上要重视服刑人员的思想矫正工作,建立专职的思想矫正工作队伍,对服刑人员进行文化教育、劳动技能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构建多种主体参与的社区矫正活动等对策是提升矫正效果,使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的重要途径。
李春生[6](2011)在《西藏非学历证书考试发展策略初探》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受教育的方式和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高校全日制学历教育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为适应日常工作需要,一种甄别学习者学习成果,面向社会和用人单位提供个人能力水平证明的非学历证书考试得到了快速发展。西藏自治区非学历证书考试从2002年开考,存在着考试项目少,增长较缓慢,和其他省份的非学历证书考试存在较大的差距等问题。为适应西藏经济的发展,为劳动力市场在录用和考核工作人员时提供一个客观、统一、公正的标准,在西藏大力发展非学历证书考试是教育行政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探讨西藏非学历证书考试现状的基础上,对西藏非学历证书考试发展策略提出相关建议。
胡峻[7](2011)在《近代中国司法官考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司法官考试是中国法律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术界对其研究不多,特别是系统性研究则更少,仅有部分学者对其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进行了研究。本文以近代中国司法官考试研究为选题意在对近代司法官考试进行系统的纵向研究,既对三个不同时期的司法官考试进行分别研究,也对其进行了纵向的对比性研究;既研究司法官考试制度,也研究司法官考试的举行及与之相应的司法官培训的举办。文中结合司法官考试的相关史料分析了司法官考试在当时取得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对近代中国司法官考试的研究,也为当下我国推行的司法考试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论文研究主要采取了两种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论文共分为五大部分:近代中国推行司法官考试的动因、清末法官考试、北洋政府时期司法官考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官考试、近代司法官考试的影响与现代启示。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司法官考试之所以在近代中国得以推行,是和当时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紧密相关的。官制改革在清末得以全面开启,通过官制改革,学堂选官便成了其改革的主要内容。而在清末各种法律学校的快速兴起,使习法的学生迅速增多,使得从法科学生中选官成了现实可能。司法主权是国家主权的内容,西方许多国家在中国所确定的领事裁判权是对我国司法主权的破坏,因而组建自己的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便成了收回法权的应然需要。在近代中国的整个历史时期收回法权是司法官考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近代司法官考试与培训制度贯穿的一始终不渝的历史使命。近代中国法学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公、私立法科学校如雨后春笋地相继设立,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懂法律、明法理的优秀法科人才,又加之当时留学海外的学生中也有许多是研习法律的,这都为近代中国司法官考试制度的出台与施行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随着近代各级司法机构的纷纷设立,需要选拔优秀的司法人才加入司法机关,因而司法官考试便成为一种现实的急切需要。清末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在学习和了解国外先进的司法制度后,改革了传统的国家机关的设置,将大理寺改为大理院,将刑部改为法部。随着各级审判机构的相继成立,选拔和任用合格的审判人员则相应的提上了议事日程。为了保障法官考试(在名称上清末称为法官考试,但其包括推事与检察官考试两部分)活动的有序、规范进行,清政府颁布了相应的一系列的可供操作的具体制度,并对法官考试做出较全面的规定。并且清末法官考试制度在当时得到了有效的施行,于宣统二年按照法官考试制度的规定举行了第一次全国性的法官考试活动。通过这次法官考试的举行,为司法机关录取了一批合格司法人员。清末法官的任用采用考试选拔,在当时经历了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即从最初的重视法官人选的经验、资历到经考试合格任用的一个过程。由于司法的职业特性所决定,对法官人选不仅需要其懂得专业性的法律知识,同时更应该有相应的审判经验为基础。所以在选拔法官时清政府特别注重其法律经验。考试任用法官是在学习西方经验和对我国传统的科举考试制度的承继,因而清末法官考试制度应当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清末法官考试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是一个创举,开启了近代中国司法官考试的先河。之后的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官考试都是在其基础上产生的。清末关于法官考试的制度尽管是比较全面和具体的,但这一制度本身在实践中并未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如法官考试的资格条件在实践中一而再、再而三地降,制度制定时没有能够考虑现实中的实际情况,没有进行充分的调研与论证,所以其通过制度设计所追求的理想太高,最终致使理想与现实落差太大;从法官考试录取人员的生源情况来看,此次法官考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通过法官考试所录取人员大多是“旧人”,即刑幕、举贡、五品以下之京外官;考试制度所规定的纪律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得到严格的实施等。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局不稳定的特殊时期,出现了军阀之间的长年混战,但司法官考试在这期间得以沿袭下来。北洋政府时期的司法官考试制度是在承继清末法官考试制度和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法官考试制度的基础上产生,同时又对其考试制度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其既有司法官考试自身的一套完善的制度,能够有效保障司法官考试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也有关于司法官考试的配套制度,从而使司法官考试制度更为完整。该时期的司法官考试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关于司法官考试的制度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很强;制度中有许多人性化的条款,体现了利民、便民的人本法律观;对司法官考试的程序和考试组织机构设置严密,有力地保障了司法官考试活动的开展等。北洋政府时期的司法官考试制度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和法治发展状况的限制,其制度设计难免存在许多不足,如从制度内容来看,其缺失了“罚则”部分;其对口试科目及口试方法规定不够明确,致使在口试过程中考官的裁量空间过大,不利于客观公正的选才,甚至会出现以貌取人的现象;司法官考试的资格条件对外文太过重视等。北洋政府时期的司法官考试按照规定得到有序举行,通过举行一次甄拔考试和五次司法官考试,为司法机关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其考试活动的开展是有序进行的,从报考、资格审查、考场安排、考试题目、试卷的评阅、分数的核定、初试人员的分发学习及再试,都是根据司法官考试制度规定进行的。通过司法官考试进入法官队伍的人员大都是从法律学校修习法律而毕业的,这利于实现司法官的精英化和形成一个法律职业的共同体。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官考试属于高等文官考试的一部分,而当时关于文官考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考试制度,因而司法官的考试相应地准用高等文官考试的相关法律制度。同时这一时期也颁布关于司法官考试的相关的专门性的考试制度,如《法官初试暂行条例》、《高等司法官考试条例》、《司法官任用暂行条例》、《司法官考试条例》等。与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的司法官考试制度不同,该时期关于司法官考试的法律制度是最为全面和完整的,在制度设计上进行了许多创新。其关于司法官考试的具体内容上也规定得相当具体,既规定了法官考试的与试资格、组织机构、考试程序、考试科目与内容、分数核算等,同时也规定了关于司法官考试的一系列的具体施行规则。这一时期尽管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但同时其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开展司法官考试活动最频繁的时期,先后举行了近五十次的司法官考试,录取了一批又一批的考试合格者,并将其充实到了司法队伍之中。从其考试试题来看,该时期的司法官考试除了注重应考人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应用能力外,还注重考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考试,特别注重党义、党纲的考试。不仅举行正式的司法官考试活动,期间还举行了八次临时司法官考试,解决了当时司法人员短缺的现实困难。但该时期的司法官考试制度关于司法官考试的资格条件的规定,过于注重实践经验,如具有司法实践经验的人员凭其司法的经验和阅历即可取得任用资格。这种对法律实践经验的规定,在实践中往往较难把握,同时也给了许多人以投机取巧的机会。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司法官考试是和司法官培训紧密相联的。在清末,虽然没有举行法官培训活动,但在法官考试制度中规定考试合格人员应当分发学习。而北洋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官培训是作为司法官考试制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配套制度予以颁行的。既颁布了司法官培训制度或规程,同时在实践中举办了多期司法官的培训活动,有力地配合了司法官考试的举行。为培训考试合格人员,北洋政府时期先后开设了司法讲习所和司法储才馆,期间司法讲习所举办了四期培训活动,司法储才馆举办了一期培训活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为培养和储备司法人才,开设法官训练所。法官训练所除开办了为法官初试及格人员的培训班外,还办了几期现任法官的在职培训班。司法官培训有力地配合了近代中国的司法官考试的举行,法律教育、司法官考试与司法官的培训是三位一体的,如果仅有某一方面的规定,而缺失了其中之一,那么该国的相关法律制度的体系是不完整的,同时单一的制度设计也很难以在实践中得以有效的实施。通过举办司法官的培训活动,为司法机关培训了大批优秀法律人才,为中国法律近代化进程储备了人力资源。近代中国司法官考试不仅在制度上是较完备的,而且在三个时期司法官考试按照制度规定的内容得到了有序举行。期间,司法官考试的举行为各级司法机关遴选了许多优秀的司法人员。司法官考试的制度规定与司法官的培训都将司法官应当具备何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以对待,凸显了近代中国对司法官应有素质的重视。但近代司法官考试在推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个无法克服的矛盾,即理想、制度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异。当代中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司法制度改革,司法考试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借鉴近代中国司法官考试的经验,我们应当在司法考试的程序设计、应试资格、考试方式、司法考试与司法培训的结合、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互动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革。
张斓[8](2011)在《江苏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现状与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开放的成人高等教育形式之一,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助学是自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学考试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存在的基础,因此,研究农村自考生的学习过程,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发展农村自学考试助学过程,将有利于农村自学考试的发展,从而使自学考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本文通过对江苏地区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发展情况的调查和研究,以及对宿迁市“洋河农民自考之家”和苏州昆山科高培训机构两个个案的研究,对目前江苏地区农村自学考试助学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重视自学考试的育人功能、构建农村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完善农村自学考试助学管理机制、在助学管理中增强服务意识、规模与质量的共同发展五个方面对江苏农村自学考试助学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桂家友[9](2011)在《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公民权利问题逐渐成为多门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重点领域,而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成为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门问题。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涉及的方面较多,也比较复杂,从经济结构理论视角探讨是较新的尝试和努力。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反映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结构演变轨迹以及经济结构演变对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产生影响的程度,文章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结构演变按照时间顺序展开阐述。新中国成立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国家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和条件,制定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为了解决从分散的小农生产中获取最大剩余的问题,逐步实行了统购统销、户籍制度、生产合作社等制度和政策,城乡二元分割体制逐步形成。国民经济结构重工业偏向和城乡不平等关系形成导致了城乡公民权利之间巨大差距和不平等关系的产生。为了进一步贯彻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继续维持农业向工业提供积累,国家掀起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从而进一步固化了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导致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长期沉淀。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是基于户籍身份地位,但在城市和农村内部表现为相对的平等。因而,经济结构落后是中国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产生的主要经济根源,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形成的关键原因。改革开放从经济发展战略来看,是国家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放弃,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统购统销、人民公社等制度相继退出历史舞台,户籍制度有所松动,城乡关系转型起步;从经济体制发展来看,改革开放是国家改变了指令性计划经济,引进市场要素,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步起基础作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制定了许多经济政策改变过于畸形发展的经济结构,要求发展农业和轻工业;鉴于粮食和生活用品的缺乏,市场选择将资源配置到农业和轻工业领域。政策和市场共同促进了农业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这个时期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表现为农村经济地位上升,促进了农民权利发展,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逐步转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恰好是经济全球化新浪潮兴起之际。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和国家开发开放政策引导下,国际资本和产业结构转移逐步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积聚,国内政策优惠和财政投入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从而推进了沿海经济发展极的快速形成。与此同时,立体化全方位改革开放格局形成,内地的大中城市也享受开放的政策优惠,经济也得到一定程度发展。这样国民经济结构再次发生了重大改变,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城市,而对农村经济发展却是双重的。由于农业是国家一直扶持的基础产业,因而农村的农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农村的乡镇企业开始萎缩,导致农民大量跨地区外出务工。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呈现了双向性特征。中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基础彻底瓦解,而且二元结构成为推进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了解决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问题和社会凸显的各种矛盾,实现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快速发展,国家在新时期提出了统筹发展战略。在统筹发展战略下,国民经济结构进一步协调、优化和升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经济结构有利于农村经济地位提升,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演变与公民权利发展关系揭示了经济结构对城乡公民权利地位关系起着基础和决定性作用,国家提出的各种战略以及为此制定和实施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导致了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结构变化,从而引起了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产生和变化。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最重要的特征是城乡公民权利(地位关系)结构的变化。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公民权利结构的基础,城乡公民权利结构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一部分和重要保障,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是渐进的发展,与经济结构变化基本适应,这种模式有利于政治稳定,是由于公民权利发展与国家的根本利益、战略目标和紧迫任务基本保持一致;是由于公民权利发展建立在足够的物质保障基础之上;是由于公民权利发展适时推进并获得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基本认同,发展成本较低。从政治学和政治社会学的视角看,政府根据时代主题和国家发展基础条件,从民族和国家最根本的利益、最重要的目标、最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等方面出发,利用掌握的各种资源制定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导致经济结构演变,从而形成了中国公民权利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政治权力对公民权利的作用体现为问接和直接两种方式,即政府通过制定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公民权利发展变化和通过制定有关政策直接影响公民权利发展变化。
齐伟钧[10](2010)在《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 ——兼论综合翻译教学法》文中指出本论文的目的是试图将成人外语教育作为成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融入终身学习的框架与理论,讨论适合国内成人学员的外语教学途径与方法,重点分析并探讨特别是那些同翻译(笔译和口译)技能培训相关的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根据200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西召开的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通过的《贝伦行动框架》宣言:“从生到死”的终身学习是一门哲学,一种概念框架和所有形式教育的组织原则。它包容一切,是一个知识社会前景的必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全面与综合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和关键组成部分,包括学历、非学历和非正式的学习,并且直接或间接地涉及青年与成人学习者。同时,成人教育在应对现代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挑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的全球化带来了许多机遇,也包括在跨地域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之间进行互相学习与交流的可能。在新的世纪里,当社会在迅速改变、经济在飞速发展时,当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与后现代的时代,就有必要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如此,除非是因为身体上或精神上的原因,没有人会因为无法接受教育而被时代所淘汰。正如保罗·弗莱雷所告诉我们的:终身学习帮助我们--以个人或集体的力量--了解世界、改变世界。用他的话说,“没有人是完全无知的。没有人无所不知。我们所有人都缺乏某些知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继续学习。”成人教育可以为我们所有人确保一个美好的未来。在人生的所有阶段,教育具备改变能力。它赋予我们知识和技巧以改善我们的生活。有证据表明,教育对经济增长和人均收益产生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在人的一生中提供优质学习机会是最聪明的减少不平等和促进更和谐与公正社会的策略之一。显然,在全球化的时代,成人学习与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重要。1960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一些代表团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应牵头,说服其成员国就一种统一的“第二语言”达成共识,并在这些国家的所有学校教授这一语言,从而提供一种全世界流通的交际语言。半个世纪后,在巴西贝伦举行的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大会通过的《贝伦行动框架》宣言敦促我们: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为了“参与,融入和公平”,我们要致力于“支持各种本土语言读写的发展……,同时充分发展为扩大交际的第二语言教学。”这说明,成人二(外)语教学始终是并且日益成为全世界成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这个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的世界中,掌握二语或外语能更好的支持成人的职业生涯;并且,从长远计,成为他或她的优势。职业教育与培训,包括外语或第二语言培训,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职业教育与培训所下的定义,它包括:“在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部门里所有形式和层次的教育过程,除了一般的知识外,还涉及学习技术,相关的科学,获取实用技能,专门知识,对相关职业的态度和熟悉度。”在英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包括商业、技术和专业的发展。这些发展需要我们称之为能力的知识、认识和技巧。在竞争激烈的全球经济中,能力,也包括个人的外语或第二语言能力,是经济成功的关键。这一点已得到现代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Grow (1993)在其文章《为自我导向学习模式辩护》中给自我导向学习模式作了简要的定义和概括:(1)学员可以进一步发展其学习控能(learner control),而只是作为一个成年人并不能确保其已具备高度的学习控能。(2)教师可以协助学员的这一进展,不仅是通过培养学员的基本知识,还可以通过整合其元技能,进一步提高其学习控能。(成人学习)课程的设计在让学员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还须逐步提高其学习控能。教师可以富有成效地转变教学风格,以刺激或适应学习者的需要。自我导向学习模式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可行性。(3)教学没有唯一的途径。不同的学习者在不同的情况下需要不同风格的教学。好的教师会根据学员的现状,帮助其实现更大程度的自我导向学习。(4)学习控能的程度高低,部分取决于(学员的)现状,部分取决于学员将技能和元技能向新方向转移的能力。Grow提到的元技能是成人学习者所特具备的,如果能得到充分和准确的应用,将有利于成人完成其学习任务。因此,在任务型教学中,成人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人需要认知能力和认会能力去执行学习的任务,同时,需要元认知能力去了解如何并确保该任务的圆满完成。元认知能力一般分为两种类型:自我评估,即评估自己认知的能力,和自我管理,即管理自己认知进一步发展的能力。成功的成人学习者会应用其一系列的认知技能;效率高的教师也会充分考虑成人学员这些技能的发展。根据针对自我评估的研究:能熟练地进行认知自我评估的学员,因此了解自己的能力,他们在任务型教学中比不了解自己能力的学员会有更好的策略、可以更好地完成其任务。众所周知,在中国,掌握一门外语是新世纪所需要的合格人才的两个基本能力之一(另一基本能力为计算机技能)。中国有如此多的外语学习者,几十年来外语培训一直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不同级别的外语水平证书。我们知道,语言使用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外语习得也是如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活在“全球化的”社会中成人学习外语的重要意义。但是,我们如何可以学好一门外语,以及我们如何能最好地利用一门外语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提出并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人们提出、倡导并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各种学习方法。我们已知的不仅有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还有七十年代的认知法与交际法,八十年代的新浸泡法和基于内容教学法,以及新世纪开始流行的多元智能法。不过,在中国,我们学习的外国语言,如英语,是既非官方语言,也不是常用的语言,以上的教学方法没有一个被证明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更不用说取得好的和卓越的成效了。本文因篇幅有限,不可能详尽阐述和一一说明上述所有的外语教学途径和方法,同时,本文重点探讨综合翻译教学(Comprehensive Translation Approach简称CTA),因为笔者以为,这是最适合国内成人外语学习者的教学方法之一。关于哪一种教学方法或学习策略更适合中国学员,这样的争论自我们开始学习外语就已存在,而且日益激烈。Ferguson (1964 1971 1975 1981)提出二/外语学习者的简化语言,如:像婴儿那样说话、同老师和外国人交谈那样的语言等。在二语习得研究中,Selinker (1969 1972 )提出的中介语的概念及其意义,尽管有人认为中介语会导致是语言上的僵化,仍然得到了很详细的探讨。还有Nemser的近似体系(1971)、Corder的特有方言(1971)和学习者语言(1978)等。无论用什么术语和概念,有一点是共同的:我们的语言学习者,特别是成人学习者,将不得不通过同他们获得母语时所不同的方式去学习二(外)语。当我们谈到中国成人英语学习者时,我们不能忽视这样的事实:他们在学习的不只是一门同其母语截然不同的外语,而且还是在不利的语言环境中,他们的外语学习努力会不断、反复地受到其他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干扰,甚至被抵消。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多数成人学习者无法以他们获得母语的方式去学习一门外语。在另一方面,成人语言学习者也有优势:他们不断完善的元认知技能会为他们的外语学习提供便利,因此,他们更容易获取那种能开展相对顺利和有效交际的能力,即,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M. Canale & M.Swain 1980 )很明显,我们需要构建一种专门为成人设计的外语学习方法,适合他们的学习目的和需要,考虑他们不同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方式,以及更好地利用他们的元认知和母语能力,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产生切实、有益的结果。本文中提出的新综合翻译教学方法同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之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强调将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中的手段。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在教学中的重点是放在语法因素,如:词汇、句子结构等。而翻译,主要是笔译,是用来确认和巩固学员的语法能力的。而在综合翻译教学中,学习者的语法能力是一个前提条件,翻译,特别是口译和视译,有多种用途:它体现了学习者的综合语言技能;在语言实践中,它又增强了这些语言技能;它可确保学习者充分利用这些语言技能。二语习得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语言学习的成功,首先须满足以下的四个条件: (1)不同来源的大量输入和富有意义变化的详尽输入;(2)足够机会在真实场景中的真正使用语言; (3)重点在形式上的即时有效的纠错反馈; (4)遵循学习者规划和发展潜能的个性化内容(Egbert,Chao & Hanson-Smith,1999; Gee,2003; Pennington 1996;Zhao,2003)。但是,对国内的成人外语学习者来说,他们缺乏可以理解的、深入和全面的语言输入;他们没有尽可能多地使用目标语的机会;他们通过目标语展开的社会交流是事先设计好的;学习者很难发展并维持相应的学习环境。本文中讨论的上海外语口译证书项目(Shanghai Interpreting Accreditation简称SIA)首先要求考生接受深入和全面的语言训练,如:听、说、读、笔译和口译技能的训练。在编写项目培训教材时也以此为宗旨。SIA培训与考试鼓励成人学习者尽可能使用目标语(母语和外语)去双向翻译或口译,这样的翻译或口译是有意识的但不是事先设计好的。通过翻译或口译等培训,成人学习者可以建立及维持自己的一个“学习环境”,并且可以巩固和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SIA课程并不只是针对未来的译员,也适合大多数想要改善和提高语言能力的成人外语学习者,即便他们离开了学校,在各自的岗位上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Cooper和Greenbaum (1987)为外语学习者描绘了一个不同于Giles的容纳模式,正如他们所说,是范围更广的模式。根据他们的定义,容纳是指“讲话者根据所认识到自己和听众之间的互动而进行的讲话调整。”他们提出了四种互动类型:口语表达、背景知识、群体或亲密关系、能力。口语表达和背景知识是属于知识的范畴,团结或亲密关系则属于感觉的领域,而能力就是指行动。关于语域的定义,他们的建议是简化(simplification)和规范(wellformedness)。简化的意思是指更少的句法、更短的话语、更高频率的词汇和更慢的语速。规范的意思是指话语在表面结构上符合语法要求。如何才能同时做到简化和规范?两者平衡的位置在哪里?笔者认为,可以在口译技能的训练中找到答案;因为口译训练中可以满足“外国人说话”的典型条件,那就是:简化、匹配、群体和失真。(Bernard Spolsky 1989)在我们对口译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中,这些因素是显而易见的,这也再次证实了本文针对成人英语学员讨论上海外语口译项目的必要性。本文的正文从第二章开始,将现代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关键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一简要地整体介绍。随后,文章就国内成人外语教育的相关领域展开讨论,如:社区教育,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以及开放和远程教育等。鉴于国内大多数成人外语学员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外语测试,因此,有必要对这些语言测试以及相关的应试培训进行探讨。同样,也有必要介绍一下并且分析专门为国内成人外语学员而编写的相关外语教材,如:英语教材。本文第三章阐述成人外语教育理论和外语教学模式,成人外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与终身教育的密切关系,探讨成人外语学员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包括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经验性教学,自我导向学习模式以及在成人教育中认知与认会的关系等。本文第四章强调综合语言技能对成人外语学员的重要性,概括了不同的外语教学途径和方法的要点及其发展,特别是那些比较适合国内成人外语学员的教学模式,例如:(语法)翻译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等,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口译教学与技能培训。第五章阐述针对国内成人学员的口译技能测试,其理论与实践,当然,也包括针对性的外语培训。因此,最后在第六章,本文作者的观点是:考虑到国内的二(外)语习得条件,针对国内的成人外语学员,我们要积极提倡综合翻译/口译教学与培训,以提高其外语学习的效果。总而言之,“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火车头’和‘正常顶点’,是终身教育的实践基础和重要标志。没有发达、成熟的成人教育,不可能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终身教育体系。”(顾晓波2010)在成人教育日益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成人外语教育的重要性。本文所提倡和探讨的综合翻译教学与培训,特别是其中的口译培训,其时效性、交际性、实践性、经验性、双语性和综合性等要素符合国内成人外语教学的特征,应该引起成人外语教育界的重视,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二、2002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宪法学(一)试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宪法学(一)试题(论文提纲范文)
(1)战争与性别 ——抗战时期山东女性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选题简介 |
三、选题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学术价值 |
(三)现实意义 |
四、学术史综述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六、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性别历程:近代以来的山东女性 |
一、性别视野下的女性解放 |
(一)女性与放足 |
(二)女学之兴起 |
二、性别与就业:妇女就业状况 |
(一)山东乡村新兴家庭手工业 |
(二)战前山东城市职业妇女 |
三、性别与婚姻:家庭革命 |
第二章 性别与政治:战时山东女子政治活动 |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妇女的政治实践 |
(一)妇女组织的普及 |
(二)根据地妇女参政意识 |
二、山东国统区妇女政治实践 |
三、日伪沦陷区的妇女团体 |
(一)山东沦陷区新民会系统的妇女组织 |
(二)山东沦陷区其他妇女组织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性别与生产:战时山东女子经济活动 |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女子经济参与 |
(一)动员妇女参与田野生产 |
(二)动员妇女参加合作社 |
(三)动员妇女发展家庭副业 |
二、山东国统区女子经济活动 |
三、日伪沦陷区妇女就业状况 |
(一)沦陷区妇女参与工农生产 |
(二)沦陷区女子特殊职业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性别与教育:战时山东女子教育 |
一、山东根据地女子教育 |
(一)根据地高级妇女干部的培育 |
(二)基层妇女干部教育 |
(三)根据地妇女群众教育 |
二、山东国统区女子教育 |
(一)国统区教育特殊概况 |
(二)山东国统区女子教育实况 |
三、山东日伪沦陷区女子教育 |
(一)沦陷区的女子教育概况 |
(二)沦陷区女性奴化教育内容 |
(三)潍县集中营中西方女性的“高水平”教育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性别与家庭:战时山东女子家庭生活 |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女子家庭生活 |
(一)制定条例,深入放足 |
(三)山东抗日根据地女性婚姻生活 |
二、山东国统区女性婚姻家庭生活 |
三、山东沦陷区的女性家庭生活 |
(一)日伪报刊批判自由婚恋 |
(二)山东沦陷区报刊宣传“贤妻良母”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
(二)一个现实迫切问题 |
(三)一个具有国际共性的问题 |
(四)一个充满理论复杂性的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有关重点学校制度历史的研究 |
(二)有关主张要办重点学校的研究 |
(三)有关主张废除重点学校的研究 |
(四)有关主张改革重点学校的研究 |
(五)有关主张有条件地办重点学校的研究 |
(六)有关国际上“重点学校”存废的相关研究 |
(七)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
三、概念界定 |
(一)重点高中的界定 |
(二)两组类似概念与重点高中的关系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与理论分析工具 |
(二)研究问题、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历史回溯 |
一、建国十七年:重点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
(一)重点学校制度出台的可能缘由 |
(二)重点学校制度的正式出台 |
(三)重点学校制度的系统建立 |
(四)重点学校制度遭遇“滑铁卢” |
二、“文革”时期:重点学校制度的彻底废除 |
(一)制度层面的彻底废除 |
(二)事实层面的彻底破坏 |
(三)学理层面的彻底否定 |
三、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重点学校制度的全面复兴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全面恢复 |
(二)重点学校制度弊端渐显及争论 |
(三)重点学校制度的调整 |
四、20世纪90年代:重点学校制度的新样态与存废大辩论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新样态 |
(二)重点学校制度存废大辩论 |
五、21世纪以来:重点学校制度的精细化与理性审视 |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精细化 |
(二)重点学校制度的理性审视 |
六、历史回溯的启示 |
(一)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制度已废除 |
(二)高中阶段重点学校制度仍将长期存在 |
(三)重点高中尚未跳出“官办名校”的模式 |
(四)重点高中制度存废围绕五个核心议题展开 |
(五)重点高中制度经历了政策上“大起大落-修修补补-精细多样化”的嬗变 |
(六)重点高中制度经历了学理上“积极拥护-激烈争论-理性审视”的嬗变 |
第二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国际比较 |
一、德国文理中学制度 |
(一)文理中学制度演变 |
(二)文理中学制度存废的焦点 |
(三)文理中学制度的变革调整 |
二、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 |
(一)文法中学制度变迁 |
(二)英国公学制度演变 |
(三)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存废的焦点 |
三、美国学术高中制度 |
(一)学术高中制度概况 |
(二)学术高中的类别 |
(三)学术高中的典型特征 |
(四)学术高中遭遇的质疑和批判 |
四、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比较 |
(一)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共性 |
(二)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 |
五、国际比较的启示 |
第三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实证调查 |
一、对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整体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二、对重点高中落实效率优先的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三、对重点高中践行因材施教的看法 |
(一)校际分流是一种因材施教吗? |
(二)重点高中内部的因材施教做得如何? |
四、对重点高中实施精英培养的看法 |
(一)精英教育还有必要吗? |
(二)重点高中实施的是精英教育吗? |
(三)精英人才应当具备哪些素质? |
(四)精英人才是重点高中培养的吗? |
(五)精英人才应当集中安置还是分散安置? |
五、对重点高中体现教育公平的看法 |
(一)重点高中的设置损害了教育公平吗? |
(二)把中考成绩作为重点高中录取的唯一标准,这公平吗? |
(三)重点高中的存在固化了社会阶层吗? |
六、对重点高中发挥示范性作用的看法 |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
七、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比较 |
(一)高中校长的观点异同 |
(二)高中教师的看法异同 |
(三)专家学者的态度异同 |
(四)各方意向异同的整体审视 |
八、实证调查的启示 |
第四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理论辨析 |
一、效率优先 |
(一)设置重点高中达成效率优先的合理性 |
(二)对设置重点高中达成效率优先的质疑 |
二、因材施教 |
(一)校际分流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合理性 |
(二)对校际分流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质疑 |
三、精英培养 |
(一)重点高中精英培养的合理性 |
(二)对重点高中精英培养的质疑 |
四、能力公平 |
(一)重点高中基于能力标准的教育公平的合理性 |
(二)对重点高中基于能力标准的教育公平的质疑 |
五、示范性发挥 |
(一)发挥重点高中示范性的合理性 |
(二)对发挥重点高中示范性的质疑 |
六、理论辨析的启示 |
结论与展望:我国重点高中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 |
路径1: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促使我国的重点高中走内涵发展之路 |
路径2: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设计出不同类型高中之间的转轨通道 |
路径3:保留重点高中制度,实现重点高中内部的多样化发展 |
路径4: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改变所有重点高中均为公立的局面 |
路径5:在一些地区试验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并尝试建立综合高中制度 |
路径6:彻底废除重点高中制度,改为在所有普通高中实施资优教育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调查问卷 |
附录3 :重点高中学生学习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4 :访谈内容摘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 ——以河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一) 文献综述 |
(二) 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地方高校 |
(二) 文化 |
(三) 地方传统文化 |
二、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高等教育功能理论 |
(二) 高等学校职能理论 |
(三) 先进文化强国理论 |
三、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探讨 |
(一) 弘扬的基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
(二) 弘扬的前提:文化选择与批判 |
(三) 弘扬的核心:文化传承与创新 |
(四) 弘扬的目的:文化传播与育人 |
(五) 弘扬的价值:文化引领与辐射 |
第三章 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案例研究一) |
一、洛阳师范学院的历史与特色 |
二、多学科视角的河洛文化 |
(一) 从考古学的视角看:地藏丰富,异彩纷呈 |
(二) 从文化史的视角看:儒道之源,释教祖庭 |
(三) 从古文学的视角看:才雄代出,各领风骚 |
(四) 从历史学的视角看:济济史家,赫赫史册 |
(五) 从音乐学的视角看:礼乐肇始,汉唐盛继 |
三、洛阳师院弘扬河洛文化的主要路径 |
(一) 设置相关课程,培养河洛文化的专门人才 |
(二) 搭建科研平台,发掘河洛文化的多重价值 |
(三) 创新服务途径,开发河洛文化的宝贵资源 |
四、洛阳师院弘扬地方文化的成效分析 |
(一) 人才培养之业绩 |
(二) 学术研究之成就 |
(三) 服务社会之成效 |
五、洛阳师院弘扬河洛文化的困境分析 |
(一) 专业研究队伍建设不力 |
(二) 高层次研究成果不多 |
(三) 对外合作交流不强 |
第四章 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案例研究二) |
一、安阳师范学院的历史与特色 |
二、殷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
(一) 殷墟文化的内涵与遗迹 |
(二) 殷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
三、安阳师院弘扬殷墟文化的主要路径 |
(一) 打造品牌学科,培养专业人才 |
(二) 开展学术研究,形成学术团队 |
(三) 创建特色平台,进行社会服务 |
四、安阳师院弘扬殷墟文化的成效分析 |
(一) 人才培养之成效 |
(二) 学术研究之成果 |
(三) 服务社会之贡献 |
五、安阳师院弘扬殷墟文化的困境分析 |
(一) 学术研究性强,普适推广性弱 |
(二) 专业研究多,全员参与少 |
(三) 注重宏观研究平台,忽视微观领域拓展 |
第五章 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案例研究三) |
一、焦作师专的历史与特色 |
二、覃怀文化资源概述 |
(一) 四大怀药 |
(二) 名人雅士 |
(三) 太极故里 |
(四) 名山秀水 |
三、焦作师专弘扬覃怀文化的主要路径 |
(一) 开设特色栏目,搭建研究平台 |
(二) 强化特色意识,开发校本课程 |
(三) 注重产业开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
四、焦作师专弘扬覃怀文化的成效分析 |
(一) 人才培养之收效 |
(二) 学术研究之收获 |
(三) 服务社会之功效 |
五、焦作师专弘扬覃怀文化的困境分析 |
(一) 地方政府重视不够,研究经费难以保障 |
(二) 学术交流渠道不畅,研究成果影响力不大 |
(三) 文化共识不足,缺少文化交流平台 |
第六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规律认识提升 |
一、正确处理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关系 |
(一) 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理论关系 |
(二) 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现实问题 |
(三) 构建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之间的和谐关系 |
二、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现代文化的关系 |
(一) 地方传统文化是地方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 |
(二) 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转型方向和目标 |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契合点 |
三、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
(一) 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 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
四、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关系 |
(一) 地方传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
(二) 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体现地方传统文化特色 |
五、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高校课程文化的关系 |
(一) 地方高校课程文化是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有力工具 |
(二) 在弘扬民族精神中开发校本课程创新课程文化 |
第七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共同困境 |
一、理论认识缺乏高度 |
(一) 文化引领的自觉意识淡薄——基于高等教育文化选择与批判功能的视角 |
(二) 服务地方的理念滞后——基于高等教育文化传播与交流功能的视角 |
二、实践操作存在难度 |
(一) 难以形成普遍的认同价值 |
(二) 难以制定可行的建设目标 |
(三) 难以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 |
(四) 难以凝聚强劲的文化动力 |
三、配套政策缺少力度 |
(一) 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保障不到位 |
(二) 地方高校人事政策和人事制度不完善 |
第八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策略思考 |
一、提高理论认识 |
(一) 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引领作用的再认识——基于地方高校文化自信的视角 |
(二)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理念的再考量——基于地方高校文化自强的视角 |
二、改进策略研究 |
(一) 双管齐下,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
(二) 多元并进,制定可行的目标体系 |
(三) 协同创新,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 |
(四) 文化自塑,提升高校的文化魅力 |
三、制定配套政策 |
(一) 建立和完善地方高校经费保障体系 |
(二) 构建地方高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地方高校弘扬地方文化研究访谈提纲 |
致谢 |
(4)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国成立至五四运动前学校自学思想的兴起 |
第一节 以“学”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体系 |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与自学精神的式微 |
第三节 自动、自学思潮的兴起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学校自学思想的分化 |
第一节 中西教育思想交汇杂糅的特殊时代背景 |
第二节 西方自学式教学模式在我国的盛行与本土化探索 |
第三节 对传统自学精神的眷恋与书院复兴 |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重实践的学校自学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至教育大革命前学校自学思想的沉寂 |
第一节 教师主导地位的过分强调与对学生自学的贬抑 |
第二节 对以自学为特色的自学辅导教学和小组教学的讨论 |
第三节 对民国时期自学式教学模式的批判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育大革命至“文革”前学校自学思想的复苏 |
第一节 教学改革运动的兴起与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倡导 |
第二节 毛泽东关于自学的谈话及其影响 |
第三节 自学式课堂教学改革思想的短暂探索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自学思想的畸变 |
第一节 “文革”中学校自学思想走向畸形 |
第二节 学校自学思想畸变的危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革”结束至1980年代末学校自学思想的勃兴 |
第一节 自学能力的培养受到空前重视 |
第二节 教学改革实践中对学校自学思想的探索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1990年代学校自学思想的转型 |
第一节 从人的整体发展的高度来关照自学 |
第二节 主体性教学改革实验中对自学的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新课改以来学校自学思想的蜕变 |
第一节 新课改以来学校自学观的变化及影响 |
第二节 新课改中“重自学轻讲授”相关问题的论争 |
第三节 新课改中典型的自学模式及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演进的总结与反思 |
第一节 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演进的特点 |
第二节 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演进的动因 |
第三节 对学校自学思想演进的理论反思 |
第四节 对推进学校自学的若干思考 |
结语 |
附录:中国学校自学思想演进中各阶段特征与关键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 论文研究的背景 |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二) 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 中西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之比较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概述 |
一、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从“犯人”、“罪犯”到“服刑人员” |
(二) 服刑人员概念确定的意义 |
(三) “思想矫正”释义 |
二、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历史沿革 |
(一) 西方国家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历史变迁 |
(二) 我国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渊源和发展概况 |
(三) 当代教育刑主义下的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思潮 |
三、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性质和特点 |
(一)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
(二)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是一种价值观重塑的过程 |
(三)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是一种社会复归过程 |
四、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意义 |
(一) 丰富和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 |
(二) 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 |
(三) 降低服刑人员再犯罪率 |
第二章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
一、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理论依据 |
(一)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二) 人道主义行刑理论 |
(三) 人格动力学理论 |
(四) 社会激励理论 |
(五) 亚文化理论 |
二、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现实依据 |
(一) 尊重服刑人员基本权利的需要 |
(二) 体现行刑效益的实际需要 |
(三)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
第三章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分析 |
一、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定义 |
二、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运行和环节 |
三、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基本机制 |
(一)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接受机制 |
(二)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动力机制 |
(三)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说服机制 |
(四) 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沟通机制 |
第四章 影响我国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因素分析 |
一、社会观念滞后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影响 |
(一) 重刑主义观念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影响 |
(二) 功利化观念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影响 |
二、矫正工作者自身素质对思想矫正过程的影响 |
(一) 矫正工作者文化程度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施教过程的影响 |
(二) 矫正工作者心理素质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施教过程的影响 |
三、服刑人员自身素质对思想矫正过程的影响 |
(一) 服刑人员心理素质对思想矫正过程内反馈的影响 |
(二) 服刑人员道德素养对思想矫正过程内反馈的影响 |
(三) 服刑人员的认知水平对思想矫正过程内反馈的影响 |
(四) 服刑人员的文化素养对思想矫正过程内反馈的影响 |
四、矫正环境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影响 |
(一) 监区环境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环体的影响 |
(二) 社会支持度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环体的影响 |
五、矫正制度对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过程的影响 |
(一) 矫正教育者的主体范围规定不明确 |
(二) 服刑人员的奖惩激励缺乏制度制约 |
第五章 完善我国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的对策分析 |
一、转变矫正主体观念,注重思想矫正在服刑人员改造中的作用 |
(一) 树立尊重服刑人员基本人权的观念 |
(二) 转变社会对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后的态度 |
二、开展道德教育,使服刑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一) 培养服刑人员耻感意识,加强道德教育 |
(二) 培养服刑人员道德自省,加强道德内化 |
三、构建主体间性思想矫正教育模式,开展服刑人员的个性化教育 |
(一)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服刑人员思想矫正模式的新突破 |
(二) 开展服刑人员个性化矫正,提高矫正效果 |
四、开展多样化矫正活动,提高服刑人员思想矫正工作质量 |
(一) 开展文化教育,提高服刑人员的知识水平 |
(二) 开展法制教育,提高服刑人员守法意识 |
(三) 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提高服刑人员的劳动技能和生存能力 |
(四) 开展心理咨询,提高服刑人员的心理调适能力 |
五、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营造良好的思想矫正教育环境 |
(一) 加强监区、家庭、社会环境的构建,营造积极向上的矫正氛围 |
(二) 构建政府组织为主导,多种力量参与的社区矫正教育模式 |
六 完善服刑人员思想矫正工作的相关制度 |
(一) 完善思想矫正工作的衔接制度 |
(二) 健全矫正工作者职业准入制度 |
(三) 建立服刑人员人格调查制度和定期走访制度 |
(四) 完善服刑人员考核制度 |
(五) 构建服刑人员思想矫正奖惩机制的听证制度 |
结语:高墙内外人性的流露 |
参考文献 |
附录:我国服刑人员思想矫正质性研究探索与尝试 |
后记 |
(6)西藏非学历证书考试发展策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新时期在西藏发展非学历证书考试的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非学历证书考试概述 |
第一节 非学历证书考试的涵义 |
一、非学历证书考试的概念 |
二、非学历证书考试的性质 |
第二节 国外非学历证书考试现状 |
第三节 我国非学历证书考试的现状 |
第四节 我国非学历证书考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
一、我国非学历证书考试存在的问题 |
二、我国非学历证书考试发展战略 |
第二章 西藏非学历证书考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西藏非学历证书考试现状 |
一、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 |
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 |
三、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 |
四、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NTET) |
五、自治区大学英语三级考试 |
第二节 西藏非学历证书考试存在的问题 |
一、对非学历教育的认识不足 |
二、从考试项目上讲,考试种类单一,缺乏面向社会自动调节的机制 |
三、从管理上讲,管理体制不完善 |
四、非学历证书与其他类考试课程互通不够全而,证书相对独立 |
五、缺乏针对性的培训机构,为考生服务体系不完善 |
第三节 西藏非学历证书考试产生问题的原因 |
一、交通不便是考生无法参加考试的外在条件 |
二、市场需求量小是非学历证书考试规模无法增长的内在原因 |
第三章 完善西藏非学历证书考试的对策建议 |
一、提高认识,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
二、贴近市场,拓展考试业务 |
三、以质量为生命,实施考试项目精品化 |
四、加强部门合作,促进证书互通 |
五、整合资源,完善培训体系 |
六、树立为考生服务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7)近代中国司法官考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研究的突破与创新 |
第一章 近代中国推行司法官考试的动因 |
一、清末官制改革与学堂选官的推行 |
二、废除领事裁判权与收回司法主权 |
三、法学教育的兴起与快速发展 |
四、司法独立的内在需要 |
五、成立各级审判机构急需选任审判人员 |
小结 |
第二章 司法官考试的开启:清末法官考试 |
一、法官考试的制度构成 |
(一) 应试资格 |
(二) 考试任用程序 |
(三) 考试组织机构 |
(四) 考试纪律(关防) |
(五) 考试时间安排 |
(六) 考试分数的核定 |
(七) 考试科目与内容 |
(八) 考试合格人员的授职与分发 |
(九) 考试的经费开支 |
(十) 法律学堂毕业学员改用法官办法 |
(十一) 考试合格人员任职后的相关制度 |
二、第一次法官考试的举行 |
(一) 考前组织与考试的开展 |
(二) 考试内容与试题 |
(三) 考试录取结果 |
三、法官考试之评析 |
(一) 法官考试的制度特征 |
(二) 法官考试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差异 |
(三) 第一次法官考试及其录取结果的评价 |
小结 |
第三章 司法官考试的承继与改造:北洋政府时期司法官考试 |
一、司法官考试的制度构成 |
(一) 关于甄拔司法人员的规定 |
(二) 考试资格 |
(三) 考试程序(次第) |
(四) 考试典试机构 |
(五) 考试科目与考试方式 |
(六) 考试成绩核定 |
(七) 广州国民政府的法官考试制度 |
二、司法官考试制度的评价 |
三、对清末法官考试制度的沿袭与改造 |
四、司法官考试的举行 |
(一) 司法官考试的甄录试与初试 |
(二) 司法官考试的再试 |
(三) 司法官考试的评价 |
五、司法官考试的配套措施:司法官培训 |
(一) 司法讲习所 |
(二) 司法储才馆 |
(三) 司法官培训的意义 |
小结 |
第四章 司法官考试的创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官考试 |
一、司法官考试的制度构成 |
(一) 考试资格 |
(二) 考试组织机构 |
(三) 考试程序 |
(四) 考试科目与内容 |
(五) 初试及格人员学习规则 |
(六) 考试成绩的核算 |
(七) 司法官考试制度的施行规则 |
二、司法官考试制度设计上的创新 |
三、司法官考试的全面铺开 |
(一) 司法官考试的举行与录取概况 |
(二) 司法官考试的初试 |
(三) 国民政府第三届法官考试 |
(四) 1935 年司法官考试再试 |
(五) 《司法官考试条例》施行后的司法官考试 |
(六) 司法官临时考试的举行——以1935 年临时司法官考试为例 |
四、司法官考试的评价 |
(一) 司法官考试所体现的制度价值与社会价值 |
(二) 司法官考试在实践中凸显的不足 |
五、司法官考试的配套措施:法官训练所的司法培训 |
(一) 法官训练所章程 |
(二) 法官训练所的办班情况 |
(三) 法官训练活动之利与弊 |
小结 |
第五章 司法官考试的影响与现代启示 |
一、司法官考试的得与失 |
二、司法官考试与司法官的素质 |
(一) 近代国人关于司法官素质的认识 |
(二) 近代司法官考试对司法官素质的要求 |
三、司法官考试与司法党化问题 |
四、司法官考试对当前司法考试改革的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江苏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现状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四节 研究路径及方法 |
第二章 江苏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状况调查 |
第一节 江苏农村自考生学习方式总体情况 |
第二节 农村自考生自学情况的调查 |
第三节 农村自考生参与社会助学的情况调查 |
第三章 苏南、苏北地区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个案分析 |
第一节 关于宿迁市洋河镇"农民自考之家"的访谈及个案分析 |
第二节 对苏州昆山科高培训机构的访谈及个案分析 |
第四章 江苏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状况的分析 |
第一节 江苏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现状分析 |
第二节 目前江苏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江苏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现状的成因分析 |
第五章 江苏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第一节 重视自学考试的育人功能 |
第二节 构建农村自学考试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
第三节 完善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管理机制 |
第四节 增强助学管理中的服务意识 |
第五节 规模与质量的共同发展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一) 基本概念界定 |
(二) 研究综述 |
三、理论基础 |
(一) 公民权利理论 |
(二) 经济结构理论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 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与论文的贡献 |
(一) 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
(二) 可能存在的理论贡献 |
第二章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格局的形成(1949-1957)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公民权利发展的条件与基本状况 |
(一) 新中国成立对公民权利发展的意义 |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公民权利发展的基本状况 |
二、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的格局 |
(一)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的经济根源 |
(二)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格局逐步形成 |
三、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的形成 |
(一)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分析 |
(二)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的制度体现 |
小结 |
第三章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的沉淀(1958-1978) |
一、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沉淀的主要原因 |
(一)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持续 |
(二) 为继续推行战略进行的思想教育运动 |
(三) 城乡分割体制强化 |
二、城乡不平衡发展加深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 |
(一) 城乡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影响 |
(二) 城乡社会不平衡发展的影响 |
三、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沉淀 |
(一)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固化与扩大分析 |
(二)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扩大的制度体现 |
小结 |
第四章 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转型的起步(1979—1991) |
一、城乡公民权利平等的新需求 |
(一) 公民权利平等 |
(二) 国际社会的影响 |
(三) 公民权利意识教育与平等的内在需求 |
二、城乡公民权利不平等关系转型 |
(一) 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不平等关系转型 |
(二) 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不平等关系转型 |
三、改革中的农民公民权利发展:从承包上地到外出务工 |
(一) 农村改革与农民公民权利发展 |
(二) 村民自治与农民公民权利发展 |
(三) 外出务工与农民公民权利发展 |
(四) 农民公民权利发展的制度体现 |
小结 |
第五章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中的反复(1992-2002) |
一、市场经济与公民权利发展 |
(一) 市场经济对公民权利发展的影响 |
(二) 市场中的阻力与动力 |
二、经济结构调整新趋势对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的影响 |
(一) 导致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 |
(二) 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
三、城乡公民权利变化的双向性 |
(一)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变化分析 |
(二)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变化的制度体现 |
小结 |
第六章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趋势的增强(2003—2010) |
一、经济结构优化与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 |
(一) 城乡分治基础的瓦解 |
(二) 经济结构优化战略与举措 |
(三)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平等化发展 |
二、新时期有利于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的政治社会条件 |
(一) 有利的政治条件 |
(二) 有利的文化条件 |
(三) 有利的社会条件 |
三、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的新趋势 |
(一) 城乡公民权利差距进一步缩小分析 |
(二) 平等化发展趋势下的差距鸿沟 |
(三)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的制度体现 |
小结 |
第七章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与公民权利发展模式分析 |
一、政治权力与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 |
(一) 政治权力作用下的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 |
(二) 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
二、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 |
(一) 公民权利发展模式 |
(二) 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的特征 |
三、公民权利发展模式与政治稳定 |
(一) 公民权利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 |
(二) 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对"亨廷顿铁律"的超越 |
(三) 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有利于政治稳定 |
小结 |
总结与讨论 |
一、本文的主要结论 |
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三、余论:城乡公民权利平等的必然与对策思路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 ——兼论综合翻译教学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ABBERIVATIONS (略语表) |
第一章 引论 |
1.1 本研究的社会与教育背景 |
1.2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发展中的中国成人外语教育 |
2.1 引言 |
2.1.1 关于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 |
2.1.2 关于成人教育 |
2.1.3 关于成人教育的特征 |
2.1.3.1 成人教育知识的经验性和应用性 |
2.1.3.2 成人学员的自我导向学习 |
2.1.3.3 成人学员的自我导向学习之方法 |
2.1.4 关于成人学习外语 |
2.2 外语教育与学习型社会 |
2.2.1 引言 |
2.2.2 社区教育 |
2.2.3 社区外语教育与教材 |
2.2.4 职业教育 |
2.2.5 职业外语教育与教材 |
2.2.6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
2.2.7 成人外语高等学历教育与教材 |
2.2.7.1 以外语为专业的学历教育 |
2.2.7.2 以外语为课程的学历教育 |
2.2.7.3 证书与学分/ 课程转换制度 |
2.2.7.4 关于成人学历外语教学的几点看法与建议 |
2.2.8 开放式教育 |
2.2.8.1 自学考试与成人外语教育 |
2.2.8.2 广播电视大学与成人外语教学 |
2.2.8.3 “学分银行”与成人外语习得 |
2.3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成人外语习得研究 |
2.3.1 现代网络资源的发展与普及 |
2.3.2 网络学习的社会性存在和认知性存在 |
2.3.3 网络学习的教学性存在 |
2.3.4 关于网络和网络外语教学 |
2.3.5 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成人外语教学的优势 |
2.3.6 网络与外语习得环境 |
2.4 非学历成人外语考试与培训 |
2.4.1 托福、雅思考试与出国留学 |
2.4.2 其他相关非学历成人外语考试 |
2.4.3 非学历成人外语培训 |
2.4.4 非学历成人外语培训机构 |
2.4.5 问题与对策 |
2.5 成人外语教材研究 |
2.5.1 本土教材:许国璋英语 |
2.5.2 引进教材:新概念英语 |
2.5.3 “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 |
2.5.4 口语口译教材:解决“聋子或哑巴外语”的关键 |
2.6 小结 |
2.6.1 成人外语教育的重要性 |
2.6.2 成人外语教育的贡献 |
第三章 成人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 |
3.1 引言 |
3.2 成人外语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
3.2.1 外语的实践性 |
3.2.2 外语的社会性 |
3.2.3 外语的交际功能 |
3.2.4 外语与终身教育的密切关系 |
3.2.5 国内外对外语教育的重视 |
3.2.5.1 英国外语教育发展规划 |
3.2.5.2 美国外语教育政策 |
3.2.5.3 中国的外语教育“热” |
3.3 成人外语教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3.3.1 问题一:成人外语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较差 |
3.3.2 问题二:成人外语教育在教学手段上相对落后 |
3.3.3 问题三:成人外语教育的时间与效率 |
3.3.4 成人外语教育的主要特点 |
3.3.5 后现代主义与成人外语教育 |
3.4 成人外语培训模式研究 |
3.4.1 经验性教学 |
3.4.2 自我导向学习理论与实践 |
3.4.3 基于交际需要的成人外语培训 |
3.4.3.1 成年人外语交际有效的基本条件 |
3.4.3.2 符合成年人交流的外语习惯用法 |
3.4.3.3 符合成年人交流的得体外语话语 |
3.4.3.4 成年人用外语进行交际的立体结构性 |
3.5 从认知到认会的外语习得过程 |
3.5.1 成人外语习得的认知领先 |
3.5.2 母语和外语习得之不同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综合技能、翻译与二(外)语习得 |
4.1 引言 |
4.2 综合英语技能在成人外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
4.2.1 掌握英语语音语调的必要性 |
4.2.2 掌握英语词汇和句法的必要性 |
4.2.3 掌握英语翻译技能的重要性 |
4.3 外语教学法与成人外语习得探讨 |
4.3.1 什么是二语或外语 |
4.3.2 翻译教学法及其沿革 |
4.3.3 交际/ 功能教学法的兴起 |
4.3.4 “多元智能教学法” |
4.3.5 任务型教学与成人外语习得 |
4.3.6 口译技能与成人外语教学 |
4.3.7 口译教学 |
4.3.7.1 口译教学的必要性和综合性 |
4.3.7.2 口语与口译教学的基本原则及语言技能 |
4.3.7.3 口语与口译教材的编写 |
4.3.7.4 口译教学的实施要点 |
4.4 小结 |
第五章 口译测试理论与实践探讨 |
5.1 引言 |
5.2 口译测试的理论依据 |
5.3 口译考试分析 |
5.4 口译测试的评分标准 |
5.5 小结 |
5.5.1 以翻译为重点的考试与培训 |
5.5.2 考试与培训的综合技能及应用性特征 |
第六章 结论: 启示与思考 |
6.1 关于成人学习外语 |
6.2 关于成人外语教学 |
6.3 关于综合翻译教学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社区教育基本情况调查表 |
附录二:二(外)语习得方法调查表(1) |
附录三:二(外)语习得方法调查表(2) |
附录四:二(外)语习得方法调查表(3) |
附录五 相关成人外语考试简介 |
四、2002年上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宪法学(一)试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战争与性别 ——抗战时期山东女性研究(1937-1945)[D]. 马金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2]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D]. 蒋洁蕾. 上海师范大学, 2016(12)
- [3]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 ——以河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D]. 申晓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4]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D]. 刘秀峰. 西南大学, 2013(10)
- [5]服刑人员思想矫正研究[D]. 薛惠.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6]西藏非学历证书考试发展策略初探[D]. 李春生.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 [7]近代中国司法官考试研究[D]. 胡峻. 西南政法大学, 2011(09)
- [8]江苏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现状与问题研究[D]. 张斓.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9]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 桂家友.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10]终身教育框架下成人外语教学研究 ——兼论综合翻译教学法[D]. 齐伟钧.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5)
标签: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论文; 公民权利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