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ENE EXPRESSION IN NEUROPATHIC PAIN MODELS(论文文献综述)
吴金蓉,张迪,周萌萌,常洪恩,刘阳阳,房钰鑫[1](2022)在《腺苷及其受体参与针刺镇痛调控机制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针刺镇痛是针灸领域的研究重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证实了针刺镇痛的有效性,其作用机制仍然不明确。腺苷(ADO)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调质,与腺苷受体(AR)共同参与了疼痛调控和针刺镇痛作用,腺苷及其受体在急性疼痛、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内脏疼痛的传导和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简要介绍了腺苷及腺苷受体的概念,并从腺苷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作用、腺苷及其受体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这两方面进行阐述,重点阐述腺苷及其受体参与疼痛和针刺镇痛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阐明针刺镇痛的调控机制。
肖珊珊[2](2021)在《龙脑精油抗炎镇痛、活血化瘀、抗痤疮功能预测与验证》文中指出目前国内开始大量种植龙脑樟,在提取天然冰片的同时,还能得到龙脑精油(borneol essential oil,BEO)这一副产品。BEO作为一个新型产品,急需了解其生物活性功能,为产业化应用提供思路。本文根据BEO的主要成分,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转录组学预测其可能的生物活性,并借鉴其主要成分-龙脑的功能,对BEO抗炎、镇痛、活血化瘀、抗痤疮等一系列的功能进行探究;在研究这些功能的过程中,继续采用网络药理学构建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模式,分析其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并采用生理指标验证预测结果,力图为BEO的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5个部分:1.BEO成分鉴定及其安全性评价。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和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GC-FID)法定性定量分析表明,BEO含有42种成分,包括单萜类、含氧单萜类、倍半萜类和含氧倍半萜类4大类,其中龙脑(16.4%)、β-石竹烯(10.7%)、樟脑(10.6%)、柠檬烯(8.2%)、α-蒎烯(7.5%)、月桂烯(6.2%)和莰烯(4.4%)等是BEO的主要组成成分。BEO的雄性小鼠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为5081mg/kg(无毒),雌性小鼠的LD50为2749 mg/kg(低毒);50%浓度以下外用时,不存在急性和连续性的皮肤和眼刺激。2.BEO生物活性的理论预测与抗炎验证。通过网络药理学构建BEO调节炎症的“成分-靶点-信号通路”,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炎症模型验证BEO和天然冰片的抗炎效果,再对转录组测序技术得到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进行分析,将其与网络药理学分析所得的炎性疾病相关基因进行交集分析,初步得到共同涉及的主要靶点,为后续BEO的抗炎镇痛、活血化瘀、抗痤疮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3.BEO抗炎镇痛作用研究。通过热诱导和低渗溶液诱导的人红细胞膜溶血实验发现,BEO纳米乳可抑制热诱导和低渗溶液诱导的红细胞溶血,其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5.29 mg/m L和0.26 mg/m L;体内研究直接采用BEO,发现单次和连续施用均可以显着降低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P<0.0001),并显着下调血清和组织中炎症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显着抑制小鼠耳片中IL-1β(P<0.05)和TNF-α(P<0.001)的m RNA表达;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巨噬单核细胞(Raw 264.7)炎症模型,发现BEO可显着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释放(P<0.05),并呈现剂量依赖性(r=-0.9954、-0.9547和-0.9724)。采用冰醋酸致小鼠扭体疼痛模型来评价其镇痛作用,小鼠腹部连续涂抹BEO 6 d,可显着降低小鼠扭体次数(P<0.001),其抑制率存在良好剂量效应关系(r=0.9306);BEO可显着降低血清中瞬时受体电位M8(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8,TRPM8)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含量(P<0.001),且TRPM8含量与BEO浓度呈现剂量依赖性(r=-0.9427),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对BEO镇痛机制进行探讨。4.BEO活血化瘀作用研究。采用人血小板,首先对比了BEO和天然冰片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效果,发现二者在天然冰片含量≥0.02 mg/m L时都能显着降低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P<0.0001)。在相同的天然冰片成分含量下,BEO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高于天然冰片(P<0.001),表明其活性不仅来自于天然冰片,其他成分也有贡献。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BEO调节血栓症的作用机制,锁定高频率靶点(TBXAS1和NOS3)和主要通路-血小板激活通路(platelet activation)。进一步采用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进行验证,发现上述血瘀关键靶点调控的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含量有显着改善(P<0.05)。另外,BEO能显着降低血瘀大鼠的全血粘度(P<0.05)和红细胞聚集指数(P<0.05),并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r为-0.8905~-0.9916)。组织病理学也表明BEO对血瘀大鼠主动脉、心肌、肺的炎症细胞浸润、组织结构破坏等有改善作用。5.BEO抗痤疮作用研究。采用二倍稀释法得到BEO和天然冰片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均为0.5 mg/m L。通过微生物生长曲线观察到BEO和天然冰片可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的生长,使其进入生长对数期的时间明显延长,激光共聚焦图像显示其主要是被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进一步分析BEO和天然冰片对表皮葡萄球菌最大生长速率(maximum growth rate,μmax)和到达μmax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BEO的抑菌效果更好,说明抑菌活性不仅来自于天然冰片中的龙脑成分,其他成分也有贡献;重点跟踪BEO对表皮葡萄球菌的作用,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发现菌体表面出现皱缩、产生孔洞、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发生破坏导致细胞内容物核酸和蛋白(OD260和OD280)大量外泄,最终导致菌体死亡。采用热灭活表皮葡萄球菌诱导得到人角质形成细胞(human keratinocytes cell line,Ha Ca T)细胞增殖和炎症模型,发现BEO能抑制表皮葡萄球菌诱导的Ha Ca T细胞增殖(P<0.0001),显着抑制炎症因子TNF-α(P<0.0001)和IL-1β(P<0.05)的释放、并呈现显着的剂量依赖性(r为-0.9952和-0.9492)。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BEO调节痤疮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建立兔耳痤疮模型,发现BEO可减轻兔耳痤疮的病变程度;针对网络药理学预测所得的TNF靶点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在兔耳痤疮模型上进行验证。发现经BEO治疗后,兔耳片中的TNF-α表达显着下调,并且兔耳片中的toll-like receptor(TLR)2、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protein kinase B(AKT)、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TNF-α、IL-1β以及血清中的TNF-α和IL-1β的含量均有显着性下调(P<0.05),说明BEO抗痤疮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TLR2/PI3K-Akt/NF-κB这条信号通路实现的。本文研究结果揭示了BEO的抗炎镇痛、活血化瘀、抗痤疮功能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BEO的产业化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赵峰,樊少卿,程晓燕,李小娜,李长生,马浩杰[3](2021)在《鞘内注射瞬时受体电位通道A1 shRNA对部分坐骨神经结扎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通道A1 (TRPA1)在部分坐骨神经结扎(pSNL)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的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和pSNL组(n=18)。pSNL组小鼠鞘内置管成功后随机分为pSNL组、pSNL+NC shRNA组(于术后第7天鞘内注射NC shRNA)和pSNL+TRPA1 shRNA组(于术后第7天鞘内注射TRPA1 shRNA)。检测注射前和注射后l、7、12和24 h各组小鼠后肢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阈值(TWL)。最后一次检测后2 h处死小鼠,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术侧背根神经节(DRG)中TRPA1蛋白激酶Cε型(Prkce)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细胞上清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水平。分离培养pSNL模型小鼠的原代星形胶质细胞,过表达或敲低TRPA1,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中TRPA1、 Prkce和GFAP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上清中TNF-α和MCP-1水平。采用STRING数据库和免疫共沉淀(Co-IP)法预测并验证TRPA1和Prkce相互作用。检测过表达或敲低TRPA1后空质粒组、Ad-TRPA1、sh-NC组和sh-TRPA1组星形胶质细胞中Prkce和GFAP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细胞上清中TNF-α和MCP-1水平。将TRPA1 shRNA单独转染或与AdPrkce共转染星形胶质细胞,分为sh-TRPA1+empty vector组(转染空载体)、sh-TRPA1+Ad-Prkce组(转染TRPA1过表达载体)和sh-TRPA1+Ad-Prkce组(转染Prkce过表达载体)。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RPA1、Prkce和GFAP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和MCP-1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SNL组小鼠MWT和TWL降低(P<0.01);与pSNL+NC中shRNA组比较,pSNL+TRPA1 shRNA组小鼠MWT和TWL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第7天pSNL组小鼠DRG中TRPA1和GFA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TNF-α和MCP-1水平升高(P<0.05)。与pSNL+NC shRNA组比较,pSNL+TRPA1 shRNA组小鼠DRG中TRPA1和GFAP蛋白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NF-α和MCP-1水平降低(P<0.05)。与空质粒组比较,Ad-TRPA1组细胞中GFA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上清中TNF-α和MCP-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sh-NC组比较,sh-TRPA1组细胞中GFA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上清中TNF-α和MCP-1水平明显降低(P <0.05)。与sh-TRPA1+empty vector组比较,sh-TRPA1+Ad-Prkce组细胞中TRPA1、Prkce和GFA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细胞上清中TNF-α和MCP-1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TRPA1通过与Prkce相互作用参与pSNL模型小鼠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过程。
杨少敏,吴松斌,吴佳蔓,黄佳彬,黄铭杰,熊东林,郝悦,孙武平,肖礼祖[4](2021)在《奥沙利铂诱导化疗大鼠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子机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诱导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CIPNP)的分子机制。方法 SPF级SD雄性大鼠1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奥沙利铂实验组(5.0%葡萄糖溶液中溶解2.4 mg/kg奥沙利铂, n=8)和对照组(等体积5%的葡萄糖溶液, n=8)。通过奥沙利铂连续给药建立大鼠CIPNP模型, 测定并比较两组大鼠机械性痛觉、热痛觉过敏、冷痛觉过敏等疼痛行为学指标。采用RNA测序技术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基因转录组水平进行定量, 分析奥沙利铂诱导CIPNP的分子机制。结果实验组大鼠在第7天开始出现机械痛觉异常和冷热痛觉过敏, 在第14天达到最强。通过转录组测序, 共定量到20 152个基因, 以组间差异倍数绝对值≥2和P<0.05的标准筛选到379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其中Npy、Car3、Cdkn1a、Nts、Prc1、Ms4a7和Ecel1 7个基因为外周神经损伤疼痛相关基因。通过基因本体论功能分析, 奥沙利铂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氧运输、细胞分裂、中间体、着丝粒、氧转运蛋白活性、氧结合等功能。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信号通路(KEGG)分析, 奥沙利铂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疟疾、非洲锥虫病、原发性免疫缺陷、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PPAR)等。结论奥沙利铂可能通过诱导疼痛相关基因以及相关信号通路引起外周神经性疼痛。
高成灿,孟纯阳[5](2021)在《调节自噬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慢性疼痛,由于其机制复杂,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仍是全世界健康问题的重大挑战。近来研究表明自噬功能障碍是神经性疼痛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且通过调节自噬可以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笔者以自噬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为切入点,对调节自噬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疾病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高文双[6](2021)在《DOK3通过与GPR84相互作用参与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为一难治的临床问题,也是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它是由于躯体感觉系统的疾病或异常导致的疼痛,它反映了神经系统的异常兴奋性,并存在多种解剖和功能的改变。不同于只伴随伤害性刺激存在而存在的生理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对正常无害刺激表现为自发性疼痛和痛觉过敏。既往研究表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到整个躯体疼痛感受通路:从周围神经损伤到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兴奋性增加,再到脊髓和大脑神经通路的改变,可贯穿整个神经系统。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不仅是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还是卫星细胞、雪旺细胞、外周的免疫系统、星形胶质细胞、脊髓小胶质细胞和多种细胞组成部分共同参与形成的结果。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小胶质细胞作为脊髓的常驻巨噬细胞,起源于卵黄囊原始巨噬细胞。这些细胞广泛分布于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中,时刻监测局部环境的变化,以便对各种有害刺激做出快速的免疫应答,介导炎症反应。既往研究表明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展过程中,小胶质细胞中的各种炎症因子受IFN-y/IFN-γ受体系统、Toll 2/ToIl 3/Toll 4样受体、嘌呤P2X4受体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的调节。此外,在机械痛觉过敏的发展过程中,小胶质细胞在与邻近神经元的信息传递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脊髓小胶质细胞是逆转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因此,探究小胶质细胞中分子的功能对揭示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痛觉过敏的潜在机制和寻找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方法、新思路是至关重要的。适配器分子作为分子支架精确地组织效应器蛋白相互结合形成信号复合体。已知的DOK3(Downstream of Kinase-3)是一个典型的适配器分子,为DOK家族的成员之一,主要表达于免疫细胞中,如巨噬细胞、B细胞以及浆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OK3主要涉及免疫信号通路的负反馈调控,并参与促进或维持免疫细胞中抑制性因子的激活。既往研究表明,抑制DOK3的表达可增加巨噬细胞中维生素B6的抗炎作用,并且在TLR9信号通路中,DOK3的降解增加了巨噬细胞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产生。然而,有趣的是,对于适配器蛋白在细胞内信号通路中扮演的促进或抑制角色仍然存在争议。一个典型的例子为突触相关蛋白(Synapse-Associated Proteins,SAP),其在不同的信号通路中主要发挥促进或抑制作用主要取决于激活的不同的信号通路及细胞类型。据文献报道,适配器蛋白DOK3在B细胞的演变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DOK3-/-小鼠中,浆细胞的产生明显减弱;流感病毒感染DOK3缺陷的巨噬细胞,IFN-β的合成明显受限;此外,DOK3在巨噬细胞TLR3信号的转导中也起着关键作用。总的来说,尽管这些结果是非常可信的,但其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释适配器蛋白分子DOK3的双向作用机制。既往研究表明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GPCRs)为一种七次跨膜、与G蛋白偶联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的膜受体,研究表明人体中存在近一千余种不同的G蛋白偶联受体,可被炎症介质、神经递质、肽类、细胞因子等配体激活,参与各种信息传递过程,如细胞代谢、神经传递、免疫炎症反应的调控等,其异常激活或抑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还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痛敏的形成。研究表明GPR84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病理条件下,在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显着上调,介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炎症介质的产生和维持,并且,在内毒素血症或多发性硬化症小鼠模型中,小胶质细胞以强烈、持续的方式表达GPR84。因此,GPR84是介导炎症相关疾病的有效靶点。了解抑制炎症反应及信号传递的机制对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炎症反应非常重要,因为神经损伤与炎症反应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痛觉过敏等问题。尽管DOK3在巨噬细胞、B细胞等的作用已有广泛研究,但DOK3在小胶质细胞中扮演的角色及DOK3与GPR84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目前尚不清楚。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研究对DOK3和GPR84在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炎症反应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可为神经性疼痛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及思路。第一部分DOK3通过与GPR84相互结合参与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研究目的1.明确DOK3在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作用。2.探究DOK3是否参与介导GPR84激活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3.验证DOK3与GPR84在小胶质细胞中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方法1.用干扰DOK3表达的慢病毒序列转染小胶质细胞,建立稳定的DOK3敲减细胞系。通过免疫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确定转染成功率及敲除效率。2.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OK3下调组较正常对照组小胶质细胞DOK3,TNF-α,IL-1β,IL-6,iNOS,P38,CD68,CD11B,Argl 和 CD206 mRNA 水平的表达变化。3.不同浓度的GPR84激动剂(6-OAU)孵育小胶质细胞120分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刺激浓度下DOK3 mRNA水平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检测DOK3,p-p38和Iba-1蛋白水平的变化。4.6-OAU分别孵育DOK3下调组与正常对照组小胶质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NF-α,IL-1β和IL-6 mRNA水平的变化。5.脂多糖(LPS)刺激小胶质细胞4小时和8小时,荧光共聚焦分析检测GPR84和DOK3蛋白水平的变化。6-OAU刺激小胶质细胞1小时和2小时,荧光共聚焦分析检测GPR84和DOK3蛋白水平的变化。6.LPS孵育小胶质细胞4小时,通过免疫共沉淀分析DOK3与GPR84的蛋白免疫印迹,探究DOK3与GPR84蛋白相互作用关系。7.重组GST和GST-DOK3纯合蛋白分别与小胶质细胞裂解液孵育2小时。应用GST-pulldown实验检测GPR84,确定GPR84的蛋白水平,验证DOK3与GPR84是否存在物理性结合。研究结果1.干扰DOK3表达的慢病毒序列有效下调小胶质细胞内DOK3的水平设计靶向下调DOK3 mRNA的慢病毒序列#1、#2、#3,Western Blot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检测DOK3蛋白与RNA水平的变化。与对照组病毒序列相比较,转染慢病毒序列#3使DOK3蛋白与mRNA水平下调最明显,DOK3 mRNA水平下降约50%。因此,后续实验采用序列#3转染小胶质细胞下调DOK3水平的表达。2.DOK3敲减导致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释放减少。干扰DOK3表达的慢病毒序列转染小胶质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检测小胶质细胞内炎症及致痛因子的表达水平。研究表明,DOK3敲减组较对照组小胶质细胞内TNF-α,IL-1β,IL-6,P38,iNOS和CD68等炎症介质的水平明显下调;相反,小胶质细胞抗炎标记物Argl和CD206的水平则明显升高。3.DOK3参与GPR84激活诱导的炎症反应浓度为1μM的GPR84激动剂(6-OAU)孵育小胶质细胞,时间依赖性地增加DOK3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6-OAU以不同浓度孵育小胶质细胞60分钟,DOK3的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加。6-OAU孵育小胶质细胞,p-p38和Iba-1的蛋白水平随DOK3蛋白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这与炎症因子IL-1β,TNF-α及IL-6的水平增加相对应。6-OAU孵育小胶质细胞诱导GPR84的激活,DOK3敲减组较对照组合成炎症介质TNF-α IL-1β和IL-6的能力显着减弱,TNF-α(对照组,2.3倍;DOK3敲减组,1.25倍);IL-1β(对照组,1.45倍;DOK3敲减组,1.4倍);IL-6(对照组,1.65倍;DOK3敲减组,1.2倍);而且,6-OAU增加了 DOK3 mRNA的水平,但两组GPR84蛋白自身表达无明显变化。4.用LPS或GPR84激动剂孵育小胶质细胞可诱导DOK3和GPR84相互结合LPS刺激小胶质细胞,使DOK3由细胞质转移到细胞膜上发挥作用。LPS刺激使小胶质细胞活力降低,并迅速升高TNF-α、IL-6和IL-1β mRNA水平,降低 Arg1 的表达。用LPS刺激小胶质细胞0,4或8小时,LPS处理组较对照组GPR84和DOK3的荧光强度在小胶质细胞膜上显着增强。此外,GPR84和DOK3共定位于小胶质细胞膜,且合并荧光强度在LPS刺激下逐渐增强。此外,用6-OAU孵育小胶质细胞1或2小时,荧光共聚焦分析表明6-OAU处理组较对照组中DOK3和GPR84的合并荧光强度在细胞膜上亦明显增强。用LPS刺激小胶质细胞4小时,用抗DOK3的抗体进行免疫共沉淀,用抗GPR84的抗体进行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分析表明,无论是生理还是LPS刺激条件下,GPR84都与DOK3存在相互结合。应用GST-DOK3融合蛋白进行GST pull-down实验分析,经LPS刺激后的小胶质细胞裂解液中,GST-DOK3组有明显的GPR84免疫印迹,而纯合GST蛋白对照组则未检测到GPR84免疫印迹的存在。研究结论GPR84激动剂和LPS可有效诱导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导致DOK3水平的增加,并伴随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及小胶质细胞炎症标记物Iba-1的表达上调。在DOK3敲减的情况下,小胶质细胞对炎性刺激的反应显着受损。炎症状态下,DOK3从细胞质转移到细胞膜上,通过与GPR84相互结合形成信号复合体,参与GPR84的信号通路传导,从而介导小胶质细胞的免疫反应。第二部分D0K3通过与GPR84相互作用参与脊髓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研究目的1.明确DOK3在CCI诱导的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2.探究DOK3对GPR84激活诱导的小鼠脊髓炎症反应的影响。3.探究普瑞巴林是否通过抑制DOK3表达来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炎症反应的发展。研究方法1.慢性压迫野生型和DOK3-/-小鼠坐骨神经以建立CCI模型。通过测量机械缩爪阈值及热痛阈值,检测小鼠CCI术后0,3,7,14,21天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变化。2.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脊髓中DOK3,TNF-α,IL-1β和IL-6 mRNA的水平变化。3.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脊髓组织中Iba-1,p-p38和GPR84蛋白水平的变化。通过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分析检测DOK3蛋白水平的变化。4.野生型和DOK3-/-小鼠鞘内注射6-OAU以诱导脊髓中GPR84的激活,分别于0,1,2,4小时测量机械缩爪阈值,并检测鞘注2小时后DOK3,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变化。5.野生型小鼠连续3天鞘内注射DOK3 cDNA质粒以增强脊髓中DOK3 水平的表达,与此同时,持续2周普瑞巴林胃内给药,分别于0,3,7,14天测量机械缩爪阈值及炎症因子变化。研究结果1.CCI模型诱导DOK3-/-小鼠产生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炎症反应较野生型小鼠明显减轻与假手术组相比,CCI术后3-21天,野生型小鼠机械痛阈值显着下降,这表明CCI模型的成功建立。虽然DOK3-/-小鼠表现出与野生型小鼠相同的正常机械疼痛阈值及热痛阈值,但CCI术后,与野生型小鼠相比,DOK3-/-小鼠的机械触摸痛及热痛觉敏感明显减轻。CCI术后野生型小鼠DOK3 mRNA的水平明显增加,DOK3-/-小鼠无DOK3 mRNA的表达。野生型和DOK3-/-小鼠较各自假手术组小鼠脊髓中TNF-α mRNA水平分别增加2.2和1.47倍,IL-1β mRNA水平分别增加1.81和1.37倍,IL-6 mRNA水平分别增加1.65和1.64倍。除IL-6,两基因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DOK3-/-小鼠中,CCI诱导的GPR84和CD11B mRNA水平的上调被显着抑制,而Arg1水平则无明显变化。免疫荧光分析显示,CCI手术后,野生型和DOK3-/-小鼠脊髓中Iba-1、p-p38和GPR84的水平明显升高,但在DOK3-/-小鼠中,CCI术后,Iba-1、p-p38和GPR84水平的升高明显受到抑制。2.GPR84激活诱导的DOK3-/-小鼠的机械痛阈较野生型小鼠明显减轻,炎症反应能力明显受损鞘内注射6-OAU后,野生型与DOK3-/-小鼠机械痛阈值皆明显下降,然而,鞘注后2小时和4小时,两基因型间有明显差异。鞘内注射6-OAU 2小时后,DOK3 mRNA水平显着升高,小鼠脊髓的免疫印迹检测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果。此外,鞘内注射6-OAU后,野生型与DOK3-/-小鼠脊髓中IL-1β mRNA水平较各自对照组分别升高2.8倍和1.65倍;TNF-α mRNA水平分别升高4.0倍和1.79倍;IL-6 mRNA水平分别升高1.9倍和1.4倍。免疫荧光分析表明,GPR84激活后,野生型与DOK3-/-小鼠中CD11B水平升高,然而,在DOK3-/-小鼠中,GPR84激活前后,CD11B水平增加较野生型小鼠明显减弱,这与其mRNA水平变化相一致。而且,免疫荧光分析表明DOK3主要表达于小鼠脊髓小胶质细胞中,并且DOK3与GPR84在脊髓小胶质细胞中共定位存在。3.应用普瑞巴林可减轻DOK3表达增强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炎症反应野生型小鼠鞘内注射DOK3 cDNA质粒,以上调DOK3水平的表达。在第3-7天机械痛阈明显下降,于第14天恢复至基础水平。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普瑞巴林能有效缓解DOK3高表达诱导的痛觉过敏,在第7天时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织化学和PCR分析显示DOK3在脊髓中表达明显增加,这表明了 DOK3 cDNA质粒的有效性。我们还发现,DOK3高表达可激活脊髓中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明显上调,但未观察到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星形细胞标记物GFAP无明显变化。与升高的DOK3水平相一致,TNF-α(2.72倍)、IL-1β(3.46倍)和IL-6(7.69倍)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CD11B亦有同样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应用普瑞巴林显着降低了 DOK3 mRNA的表达,并伴随IL-1β降低了 41%,TNF-α降低了 33%,IL-6降低了 35%。进一步的实验表明,普瑞巴林能有效抑制脂多糖诱导小胶质细胞中DOK3水平的升高,进一步证实了在小胶质细胞中,普瑞巴林对DOK3表达的影响。然而,普瑞巴林对BV2小胶质细胞中DOK3的基础水平无明显作用。研究结论CCI诱导DOK3-/-小鼠产生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炎症反应较对照组小鼠明显减轻,GPR84激活诱导的DOK3-/-小鼠的机械触摸痛和炎症因子释放较对照组明显减弱;应用普瑞巴林通过降低DOK3的表达水平,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DOK3在参与GPR84通路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炎症反应中发挥积极作用。普瑞巴林有效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潜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DOK3的水平或GPR84信号通路实现的。
许阿香[7](2021)在《TLR4参与LPS诱发的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趋化因子表达和释放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明确TLR4参与LPS诱发的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趋化因子MCP-1和CXCL1表达或释放的可能机制。方法:1.培养并纯化SD乳鼠(<3 d)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荧光GFAP(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鉴定纯度。实验分组:(1)空白对照组,加入单纯DMEM/F12培养基;(2)LPS(Lipopolysaccharide,脂多糖)处理组,加入LPS(1μg/m L),(3)TAK-242处理组,TAK-242(50 n M)预处理30 min,加入LPS(1μg/m L),(4)TAK-242(50 n M)对照组,不加入LPS。各组细胞作用6 h。RT-q PCR技术检测LPS(1μg/m L,6 h)作用下星形胶质细胞MCP-1和CXCL1 m RNA表达;WB检测GFAP、TLR4(toll like receptor 4,Toll样受体4)、MCP-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CXCL1[Chemokine(C-X-Cmotif)ligand 1、NF-κB p65(nuclear factor-kappa B p65,核因子-κB p65)、IL-1β(Interleukin-1β,白介素-1β)、Cx-43和p-Cx-43蛋白表达;ELISA检测MCP-1和CXCL1释放。2.培养并纯化SD乳鼠(<3 d)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荧光TLR4/Cx-43染色观察其表达。实验分组:(1)空白对照组,加入单纯DMEM/F12培养基;(2)LPS处理组,加入LPS(1μg/m L);(3)LPS+CBX(carbenoxolone,甘珀酸)处理组,CBX(100μM)预处理1 h,加入LPS(1μg/m L);(4)LPS+Gap26处理组,Gap26(100μM)预处理1 h,加入LPS(1μg/m L);(5)LPS+Gap27处理组,Gap27(100μM)预处理1 h,加入LPS(1μg/m L)。各组细胞作用6 h。ELISA检测MCP-1和CXCL1释放。结果:1.LPS(1μg/m L)作用6 h后,MCP-1和CXCL1在m RNA水平表达明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K-242(50 n M)预先孵育30min明显抑制LPS(1μg/m L)诱发的背角星形胶质细胞MCP-1和CXCL1 m RNA水平表达升高,与LPS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LPS(1μg/m L)作用6 h后,可以观察到NF-κB p65表达上调,表达部位从胞浆转向胞核。LPS(1μg/m L)作用6 h后,GFAP、MCP-1、CXCL1、TLR4、NF-κB p65、Cx-43和p-Cx-43在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K-242(50 n M)预先孵育30 min明显抑制LPS(1μg/m L)诱发的星形胶质细胞GFAP、MCP-1、CXCL1、TLR4、NF-κB p65、Cx-43和p-Cx-43蛋白水平表达升高,与LPS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LPS(1μg/m L)作用6 h后,MCP-1和CXCL1的释放明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K-242(50 n M)预先孵育30 min明显抑制LPS(1μg/m L)诱发的MCP-1和CXCL1的释放,与LPS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PS(1μg/m L)作用6 h后,MCP-1和CXCL1的释放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效应可以分别被CBX(100μM)预处理1h,Gap26(100μM预处理1 h)以及Gap27(100μM)预处理1 h明显抑制,与LPS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S通过TLR4途径促进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激活,随后MCP-1和CXCL1表达上调,释放增加。LPS诱导的MCP-1和CXCL1的释放是通过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通道介导的。
于芳芳[8](2021)在《鲸类痛觉的分子进化机制研究》文中提出
杨文娇[9](2021)在《鞘内注射C-末端酯化的内吗啡肽类似物的镇痛活性研究》文中指出
何加宁,程涛,黄家骏[10](2021)在《TRPM2在损伤性神经性疼痛过程中参与急性疼痛向慢性疼痛的转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TRPM2在损伤性神经性疼痛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CI)大鼠模型,体外培养原代背根神经节(DRG)细胞并完成siRNA的转染,CCI大鼠早期(CCI术后1~4 d)或晚期(CCI术后7~10 d)每天给予阴性对照或si TRPM2处理。RT-PCR检测CCI大鼠DRG和脊髓中TRPM2mRNA的表达,观察大鼠机械痛敏感性和热痛敏感性情况,测定iNOS、NO和ROS水平。结果 CCI显着增加DRG和脊髓中TRPM2的表达,CCI术后早期敲除TRPM2可减轻损伤引起的神经性疼痛,而后期敲除则没有效果,CCI大鼠敲除TRPM2可显着降低iNOS的表达、NO以及ROS的水平。结论 TRPM2主要参与损伤性神经性疼痛中急性疼痛向慢性疼痛的早期转化,其减轻了早期阶段损伤引起的神经性疼痛,这是一个潜在的神经性疼痛的早期治疗靶点。
二、GENE EXPRESSION IN NEUROPATHIC PAIN MODEL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ENE EXPRESSION IN NEUROPATHIC PAIN MODELS(论文提纲范文)
(1)腺苷及其受体参与针刺镇痛调控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腺苷及腺苷受体的介绍 |
2 腺苷及腺苷受体在疼痛中的作用 |
2.1 腺苷A1受体在疼痛中的作用 |
2.2 腺苷A2受体在疼痛中的作用 |
2.3 腺苷A3受体在疼痛中的作用 |
3 腺苷及腺苷受体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
3.1 腺苷及腺苷A1受体参与针刺镇痛 |
3.2 腺苷及腺苷A2、A3受体参与针刺镇痛 |
4 结论 |
(2)龙脑精油抗炎镇痛、活血化瘀、抗痤疮功能预测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BEO的简介 |
1.1.1 冰片的种类与来源 |
1.1.2 BEO的来源与成分 |
1.2 龙脑及富含龙脑的植物精油的功能研究 |
1.2.1 抑菌 |
1.2.2 抗炎 |
1.2.3 镇痛 |
1.2.4 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中风 |
1.2.5 抗血栓 |
1.3 BEO的毒理学研究 |
1.3.1 冰片的毒理学研究 |
1.3.2 BEO的毒理学研究 |
1.4 网络药理学的原理及应用 |
1.5 分子对接的原理及应用 |
1.6 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原理及应用 |
1.7 论文立题背景及意义 |
1.8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BEO的成分分析、安全性评价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 |
2.2.2 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BEO的 GC-FID和 GC-MS成分分析 |
2.3.2 急性经口毒性实验 |
2.3.3 皮肤刺激性实验 |
2.3.4 眼刺激性实验 |
2.3.5 HE染色 |
2.3.6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BEO的定性定量分析 |
2.4.2 BEO的急性经口毒性 |
2.4.3 BEO的皮肤刺激 |
2.4.4 BEO的眼刺激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EO生物活性的理论预测与抗炎验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网络药理学分析 |
3.3.2 活性成分-靶蛋白分子对接 |
3.3.3 小鼠耳片RNA的提取 |
3.3.4 转录组高通量测序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BEO调节炎症网络药理学预测 |
3.4.2 BEO活性成分-靶点的分子对接 |
3.4.3 BEO及主要成分的抗炎活性初步验证 |
3.4.4 BEO及主要成分对炎症模型组DEGs的影响 |
3.4.5 BEO及主要成分与炎症模型组DEGs的 GO富集分析 |
3.4.6 BEO及主要成分与炎症模型组DEGs的 KEGG信号通路富集 |
3.4.7 网络药理学预测靶点与转录组测序靶点关联分析 |
3.4.8 BEO浓度对疾病靶点数量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EO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试剂 |
4.2.1 材料 |
4.2.2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BEO纳米乳的制备 |
4.3.2 人红细胞膜稳定性实验 |
4.3.3 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 |
4.3.4 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廓炎症 |
4.3.5 体外经皮渗透试验 |
4.3.6 冰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 |
4.3.7 小鼠握力测定 |
4.3.8 HE染色 |
4.3.9 网络药理学分析 |
4.3.10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BEO体外抗炎功能验证 |
4.4.2 BEO体内抗炎功能验证 |
4.4.3 BEO抗炎关键靶点的验证 |
4.4.4 BEO调节疼痛网络药理学预测 |
4.4.5 BEO活性成分-靶点分子对接 |
4.4.6 BEO镇痛功能验证 |
4.4.7 BEO镇痛关键靶点的验证 |
4.4.8 BEO对小鼠运动协调能力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EO活血化瘀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仪器 |
5.2.1 材料 |
5.2.2 仪器 |
5.3 试验方法 |
5.3.1 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的建立 |
5.3.2 ADP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实验 |
5.3.3 HE染色 |
5.3.4 网络药理学分析 |
5.3.5 数据分析 |
5.3.6 大鼠血清中TXB_2和NO的测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BEO调节血栓症网络药理学预测 |
5.4.2 BEO成分与靶点的分子对接 |
5.4.3 BEO体外抗血小板聚集功能验证 |
5.4.4 BEO体内活血化瘀功能验证 |
5.4.5 BEO活血化瘀关键靶点的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BEO抑菌、抗痤疮作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材料 |
6.2.2 仪器 |
6.3 试验方法 |
6.3.1 细胞培养 |
6.3.2 细菌培养 |
6.3.3 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6.3.4 BEO和天然冰片对表皮葡萄球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6.3.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 |
6.3.6 紫外吸收物质的测定 |
6.3.7 扫描电镜分析 |
6.3.8 透射电镜分析 |
6.3.9 热灭活表皮葡萄球菌诱导的Ha Ca T细胞增殖和细胞炎症 |
6.3.10 兔耳痤疮模型的建立 |
6.3.11 HE染色 |
6.3.12 Western blot试验 |
6.3.13 皮肤菌群分析 |
6.3.14 数据处理 |
6.3.15 网络药理学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BEO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
6.4.2 BEO抗痤疮网络药理学预测 |
6.4.3 BEO活性成分-靶点的分子对接 |
6.4.4 BEO体外抗痤疮功能的验证 |
6.4.5 BEO体内抗痤疮功能验证 |
6.4.6 BEO抗痤疮关键靶点的验证 |
6.4.7 BEO抗痤疮关键信号通路的验证 |
6.4.8 BEO对兔耳痤疮模型皮肤菌群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 |
(6)DOK3通过与GPR84相互作用参与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DOK3通过与GPR84相互结合参与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材料 |
溶液配制 |
实验方法 |
结果 |
小结 |
附图 |
第二部分 DOK3通过与GPR84相互作用参与脊髓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材料 |
溶液配制 |
实验方法 |
结果 |
小结 |
附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脊髓小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 |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现状 |
小胶质细胞的特征与活化的机制 |
与小胶质细胞激活相关的信号分子及受体 |
神经元与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SCI论文Ⅰ |
SCI论文Ⅱ |
(7)TLR4参与LPS诱发的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趋化因子表达和释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技术路线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Toll样受体参与痛觉调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TRPM2在损伤性神经性疼痛过程中参与急性疼痛向慢性疼痛的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和设备 |
1.2 方法 |
1.2.1 DRG神经元培养 |
1.2.2 si RNA转染 |
1.2.3实时PCR检测 |
1.2.4制备CCI大鼠模型 |
1.2.5 体内注射si RNA |
1.2.6 行为学测定 |
1.2.7 ROS测定 |
1.2.8 i NOS和NO的测定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CCI显着增加DRG和脊髓中TRPM2的表达 |
2.2 CCI术后早期敲除TRPM2可减轻损伤引起的神经性疼痛 |
2.3 早期注射si-TRPM2显着抑制i NOS的表达、NO的生成以及ROS的表达 |
3 讨论 |
四、GENE EXPRESSION IN NEUROPATHIC PAIN MODELS(论文参考文献)
- [1]腺苷及其受体参与针刺镇痛调控机制探讨[J]. 吴金蓉,张迪,周萌萌,常洪恩,刘阳阳,房钰鑫. 针灸临床杂志, 2022
- [2]龙脑精油抗炎镇痛、活血化瘀、抗痤疮功能预测与验证[D]. 肖珊珊. 江南大学, 2021
- [3]鞘内注射瞬时受体电位通道A1 shRNA对部分坐骨神经结扎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及其机制[J]. 赵峰,樊少卿,程晓燕,李小娜,李长生,马浩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06)
- [4]奥沙利铂诱导化疗大鼠的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子机制[J]. 杨少敏,吴松斌,吴佳蔓,黄佳彬,黄铭杰,熊东林,郝悦,孙武平,肖礼祖. 中华医学杂志, 2021(43)
- [5]调节自噬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研究进展[J]. 高成灿,孟纯阳. 中国医师杂志, 2021(07)
- [6]DOK3通过与GPR84相互作用参与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D]. 高文双. 山东大学, 2021(10)
- [7]TLR4参与LPS诱发的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趋化因子表达和释放的研究[D]. 许阿香.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8]鲸类痛觉的分子进化机制研究[D]. 于芳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9]鞘内注射C-末端酯化的内吗啡肽类似物的镇痛活性研究[D]. 杨文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10]TRPM2在损伤性神经性疼痛过程中参与急性疼痛向慢性疼痛的转化[J]. 何加宁,程涛,黄家骏. 解剖学研究,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