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视跟踪雷达的数字化目标跟踪与信息获取方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奕[1](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孙绪望[2](2017)在《分布式数字广播电视外辐射源雷达接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外辐射源雷达是近二十多年来雷达领域热门研究课题之一,长期以来外辐射源雷达技术主要由西方国家主导研究,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和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投入大量精力不断探索,也取得了一定先进成果。外辐射源雷达可利用的第三方照射源资源非常丰富,包括广播电视基站、卫星、通讯基站、无线局域网等等,其中以数字广播电视信号作为照射源的外辐射源雷达有其独特的优势,并且得到了各研究机构深入研究。单发单收结构的双基地外辐射源雷达理论方法及系统设计已日臻成熟,分布式多基地结构是外辐射源雷达的发展趋势。分布式结构可以有效弥补外辐射源雷达照射源不受控的不足,提升外辐射源雷达的综合性能。新一代的数字广播电视广泛采用网络化覆盖方式,如中国DTMB/CMMB/CDR、欧洲DVB-T/DAB等,这为外辐射源雷达分布式组网探测提供了天然条件,同时也对外辐射源雷达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布式外辐射源雷达系统是由多个有关联的单元雷达接收系统组成的,其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单元雷达接收机的设计,然后还需考虑接收站与照射源、多个单元接收站之间的同步问题,主要包括频率和时间同步。本文针对我国数字广播电视信号和外辐射源雷达结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分布式数字广播电视外辐射源雷达接收系统。论文首先介绍了外辐射源雷达接收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外辐射源雷达探测原理,分析了系统设计的难点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然后详细阐述了系统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并展示了设计实物。针对分布式系统的同步问题,首先分析了系统同步需求,结合数字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的同步原理,设计了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授时技术的同步方案,然后利用CMMB信号帧结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系统同步测试方法。最后测试了该系统基本性能,并展开了分布式多站实验,通过实测数据分析,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
朱元昌[3](2004)在《分布式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将建模与仿真技术引入防空武器系统研究,建立了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为防空武器系统的试验、评估、训练和使用提供了主要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是指通过对各种型号高炮武器系统的分析,根据它们在功能上具有相同性、主要装备在结构上具有相似性的特点,以其主要功能而不是以具体型号为仿真研究对象的系统。该系统将防空武器系统的主要功能分布在由微机组成的实时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的节点上,通过分布式网络实现信息传递和处理,而将主要装备功能的仿真分配在以网络计算机为核心节点的主从式计算机结构中,构成一个功能模块可以根据不同装备模型改变、人机交互界面相对稳定的仿真试验系统。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一、从构建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的需求出发,论述了建立通用实时分布式仿真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立了可适应“分离式”、“两位一体”等多种火控系统模式的仿真系统结构,并对仿真系统内部的仿真运行控制和仿真实验等建立了信息模型。建立了以解析方式表达的典型目标运动航迹模型和网络仿真环境下的射击评估模型,并对仿真平台的可信性检验方法进行了研究。 二、对分布式仿真基础架构涉及的基于TCP/IP协议和Socket编程的设计方法以及基于HLA/RTI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和系统设计。针对基于HLA/RTI开发仿真应用,采用对象模板技术,在RTI基础上设计了HLAFacility,提高了仿真应用的开发效率。 三、分析了三维图形实时成像技术的机理,阐明了影响其实时性的因素。针对基于瞄准镜视景的单柄跟踪激光测距系统的仿真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瞄准镜视景仿真模型,并完成了系统设计与实现。针对小口径高炮系统直接瞄准时的模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三维图形实时成像技术的通用跟踪训练与评估系统的设计方法,建立了虚拟火炮以及射击命中模型。对影响图形图像实时生成与显示的主要问题,即仿真对象的建模、操作系统多任务并发处理等进行了系统分析。 四、以通用雷达装备大系统为研究领域,从领域工程和应用领域工程两个方面,首次提出并构建了通用雷达装备模拟系统的体系结构。采用PLSE思想和方法,开发出可系统地、策略地重用的雷达装备模拟训练领域公共资源,构建了面向通用雷达装备模拟训练领域的模拟训练系统开发平台,并建立了基于平台的应用工程模型。 五、提出了一种多模式跟踪系统仿真的设计思想,并以一种集电视跟踪系统、激光测距系统和电磁波发射接收系统为一体的典型火控雷达为对象,采用多机并行处理技术,解决了多模式跟踪系统仿真时的同步问题。 关键词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足瞬.:图形图像生成;多模式
李智[4](2004)在《电视跟踪雷达的数字化目标跟踪与信息获取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视跟踪雷达是一种被动式成像跟踪设备,能在比较复杂的背景下按照标准的电视制式,提取与分离视场内的目标,确定目标位置,估计目标运动趋势,实现对目标的实时跟踪。它具有跟踪精度高、跟踪状态平稳、抗干扰能力强,分辨率高和成本低等特点,在军事上受到普遍重视,并在武器系统中已获得广泛的应用。电视跟踪雷达系统主要由影像探测部分、图像处理部分和伺服机构等组成。实现系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同时从图像中获取更多的目标运动参数信息,是电视跟踪技术的发展趋势。电视跟踪系统组成中的图像处理部分又称为跟踪处理器,是系统实现目标捕获、识别和目标运动参数估计的关键环节,系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主要指的就是这一部分的设计。光流法和角点跟踪法是两种重要的跟踪方法,在目标识别和运动参数估计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实验表明,两种方法各有优点和改进的余地,在实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特征角点跟踪法,这种方法对目标表达简洁,在目标识别和运动分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论文研究的题目是智能炮瞄电视跟踪雷达的数字化和信息获取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化电视跟踪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和主要实现方法。讨论了电视跟踪系统设计的主要技术环节。光流算法在数字化电视跟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了光流算法原理,及其常见应用和缺陷。用MATLAB仿真实现了基于光流法的序列图像特征提取、运动目标区域分割、目标运动方向和速度计算。角点跟踪算法原理及其实现。研究通过提取运动目标的角点特征,获得目标的结构特征及速度特征的方法,实现目标的较精确识别和速度估计。通过仿真实验,对多种角点提取、匹配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采用和改进的角点跟踪算法可以实现对目标的准确角点跟踪。特征角点跟踪算法的原理及其实现。提出了特征角点的概念,研究了基于特征角点的目标识别、瞄准点选择及速度估计方法。对序列图像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对特征角点的定义和提取方法是恰当的,跟踪算法稳定,角点不易丢失,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马俊虎[5](2021)在《基于稀疏表示的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外辐射源雷达与传统的主动雷达相比具有隐蔽性强、辐射源丰富、成本较低、容易部署等优点,已经在军事/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数字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相对于传统的模拟广播信号,数字广播、电视、通信等信号的模糊函数大多呈典型的“图钉型”,具有较好的稀疏性。本文针对不同的外辐射源雷达系统,研究了基于稀疏表示的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新的检测算法。所提算法无需信号重构,有效地降低了运算量,缓解了雷达信号处理可能面临的采样率过高、数据量过大、存储空间不足、高速信号实时处理困难等挑战。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总结如下:1.针对双基地外辐射源雷达系统,研究了回波信号中含有直达波与多径杂波干扰的多目标检测问题。根据干扰的特点,设计了随机压缩测量矩阵,该矩阵在得到压缩数据的同时去除了干扰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分布特性的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检测算法,并推导了虚警概率的闭式解。进一步,考虑到回波信号中干扰无法完全消除时,根据目标回波的稀疏特性,设计了确定的压缩矩阵,提出了基于稀疏表示的恒虚警检测器。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优于其他算法。2.针对单源多接收站外辐射源雷达系统,研究了回波信号中含有直达波与多径杂波干扰的目标压缩检测问题。对于待检测单元内确定存在但未知的目标,首先利用辐射源与接收机的空间位置信息,计算得到了各接收机目标回波之间的相对时延与多普勒频差,在此基础上联合设计了各监视通道的压缩测量矩阵。接着,针对噪声功率已知、未知两种情况,提出了基于广义似然比的压缩子空间检测算法,还分别推导了所提算法虚警概率的表达式。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对所提算法的检测性能进行验证。3.针对单源多接收站外辐射源雷达系统,研究了无干扰条件下的目标压缩检测问题。根据目标回波信号之间的关联性与稀疏特性,联合设计了各接收站的测量矩阵,证明了压缩后的信号在二元假设下服从两个均值相同但方差不同的复高斯分布。根据此特性,在噪声功率已知/未知的条件下,分别提出了两种基于样本方差统计的多观测向量检测算法。与压缩子空间检测算法相比,多观测向量检测算法具有较低的数据运算量。仿真实验表明,在一定信噪比范围内多观测向量算法的检测性能优于压缩子空间检测算法。4.针对多源单接收站外辐射源雷达系统,研究了基于单频网结构的目标检测问题。基于此模型,本文考虑了辐射源位置信息已知/未知两种情况。当辐射源位置已知时,分别在噪声功率已知/未知的条件下提出了两种基于单频网的压缩子空间检测算法。当辐射源位置信息未知时,即目标支撑集未知,通过利用OMP算法对信号支撑集进行估计,提出了一种基于顺序统计量的正交匹配追踪(Order-Statistic based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SOMP)检测算法,并推导了OSOMP算法虚警概率的解析表达式。为了进一步降低数据量,本文继续讨论了在满足期望的检测概率和虚警概率的条件下,OSOMP算法所需要的最少的迭代次数的情况。
万显荣,易建新,占伟杰,谢德强,舒刊,宋佳乐,程丰,饶云华,龚子平,柯亨玉[6](2020)在《基于多照射源的被动雷达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该文从新体制被动雷达的功能和性能优势出发,首先简要回顾了被动雷达长达80余年的研究历程;然后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参考信号重构、多径杂波抑制、目标检测、目标跟踪、被动雷达成像等方面;在此基础上,从系统结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等方面分别展示了国外(尤其是欧洲相关国家)典型被动雷达实验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接着重点介绍了武汉大学基于多照射源的被动雷达(MIPAR)系统的研发情况,给出了不同频段(HF/VHF/UHF/L) MIPAR系统的目标探测结果,展示了MIPAR系统在远程预警及近距离高精度监视等方面的应用潜力;最后从多照射源集成化、系统配置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等方面总结了被动雷达的发展趋势。
冯晓霞[7](2020)在《基于模型驱动的光电跟踪系统人机界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硬件、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新换代,人机交互的需求及环境变得日益复杂,给光电跟踪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光电跟踪系统现有的人机交互方式在功能上虽然基本能够满足操作使用要求,但缺乏对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系统性、原理性研究,造成光电跟踪系统的人机界面开发对开发人员水平的依赖较强。目前的开发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光电跟踪系统人机交互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模型驱动界面开发的途径为光电跟踪系统提供了人机界面开发新视角。研究先对光电跟踪系统操作空间的结构和人机交互过程进行了分析,对人机界面及其交互情景建立模型,分析了光电跟踪系统人机界面的普遍属性、特点和人机交互的具体需求,深入探讨了光电跟踪系统的交互模式。通过分析得到目前界面开发方法缺少使用者视角、界面一致性和交互逻辑设计等方面的系统性支持,存在界面风格不统一、逻辑冗余、交互信息显示不完整等问题。模型驱动界面开发的方法更符合光电跟踪系统的使用场景,因此本文对基于模型的人机界面设计方法进行了重点研究。模型驱动界面开发的方法能提供开发过程中的模型支持、一致性描述语言和图形化表示,提高项目中的沟通效率,同时能高效分析转化界面设计中的动态过程,将界面的逻辑设计过程系统化流程化。根据光电跟踪系统操作空间中人机交互的需求,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模型驱动、面向任务的人机交互框架,该框架将卡梅隆框架的模型层次应用于MVC模型的各个部件中,集中了两者的优点。一方面在组成结构上采用MVC模型的结构,有效保证界面对话的相对独立性,另一方面关注界面的整个生命周期,在实现层次上采用卡梅隆框架的模型层次,同时对任务模型进行拓展,增加了框架的灵活性,平衡了设计过程中对高抽象层次上对界面逻辑设计和低抽象层次上具体界面设计的问题。然后,为了验证基于任务导向模型驱动的人机界面框架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利用框架进行光电跟踪系统的操作界面设计,得到系统原型。最后从主观、客观评价两方面对对界面进行评价,分析得出了采用本文提出的人机交互框架设计出的界面逻辑性和交互性强的优势,证明该框架和方法能较好地从系统性、原理性的角度解决光电跟踪系统人机交互界面的一致性和交互逻辑设计问题,对光电跟踪系统人机界面的开发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李彦朝[8](2020)在《基于航海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课程为例》文中提出航海技术专业围绕船舶驾驶岗位职能为航运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现有的教育资源、教学方式与智能化、数字化环境下的船舶驾驶岗位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探索资源库服务航海教育的教学实践、推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促进资源库应用、确保资源库的生命力,对提高航海技术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行动研究的方法,分析国内外混合教学和资源库应用现状、研究基于资源库开展混合教学的可行性、构建基于资源库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维评价体系,并在专业课程中展开了混合教学实践,对混合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一定的研究。结果表明以资源库为依托的混合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促进课程评价机制的多元化、能帮助学生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资源库与混合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混合教学的开展践行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实现了基于资源库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的双重混合,初步形成了“自主学习内容设计、线上自主学习实施、线下课堂互动教学、教学效果反思总结”的混合教学模式,这丰富了航海技术专业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领域的研究。混合教学的应用,推动了专业课程教学信息化改革、促进了资源库的有效应用、实现了学习效果的动态跟踪、提升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内化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混合教学对教师的教学理念、信息素养和教学水平等提出了挑战,对学校有关混合教学的激励机制、考评机制、反馈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陈雅贤[9](2020)在《《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项目实习报告》文中认为2019年3月—10月,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项目实习,对《现代军用直升机》一书进行翻译与审校。根据任务分配,笔者负责本书五小节(共计1,0973字)的翻译和三分之一内容(共计6,9939字)的审校工作。笔者以参与该翻译项目的实习为基础,选择翻译项目过程中的审校环节为研究对象,对整个审校过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在报告中,笔者尝试将审校该德语军事类文本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结合翻译的两个阶段——理解与表达——将本次审校过程中发现的错误细化为语言层面的词语、句子和篇章三类。首先,面对德语原文文本出现的专业术语较多的问题,笔者需要查阅大量中文相关资料,寻找业内认可和遵循的译法。同时,因为军事类文本中涉及到大量军事装备的构造和操作方法等,长难句出现频率很高。为了译文的准确和通顺,笔者在审校长难句时分步骤进行,首先对照原文,判断译文是否出现漏译和错译,再对分句进行分析,判断是否需要按照中文语言表达规范和习惯调整译文语句结构。此外,笔者在审校时尽可能使译文与原文信息达到对等,在译文的语言风格等方面也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笔者希望通过此实习报告总结自己在审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这些困难的经验和方法,为该领域资料的翻译审校提供有启发的现实案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军事类文本翻译审校工作。
王顺生[10](2020)在《基于北斗信号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检测与定位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随着战场环境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有源雷达在工作时会发射大功率电磁波,时时刻刻都有被敌方发现的威胁,因此传统雷达的应用也受到了限制,国内外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对本身不发射电磁波的外辐射源雷达提高了关注。基于外辐射源雷达独有的体制,使其具有成本低、体积相对小、功耗低、不易被发现且不易被干扰等优势,可以预见外辐射源雷达的应用前景相当广泛,同时也是当前国内外雷达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北斗卫星为辐射源目标检测与定位方法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北斗卫星信号性能分析。首先对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着重对辐射源北斗卫星信号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主要从C/A码产生原理、信号的构成、模糊函数以及目标最大探测距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且对信号、信号模糊函数以及目标最大探测距离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北斗卫星信号带宽适中、模糊函数呈“图钉状”、具有较好的速度分辨率和距离分辨率,理论上通过相干积累和杂波抑制基本可以实现近距离的目标探测。综上可知北斗卫星信号是比较理想的辐射源。2.北斗卫星直达波及目标回波信号处理。首先介绍了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探测的工作流程,然后着重对参考信号提纯方法以及杂波对消相关算法进行研究。在研究参考信号处理时,本文采用信号重构的方法进行直达波提纯,并通过误码率和信号失真度对该重构方法的性能进行了衡量;在研究回波信号处理时,先介绍了三种常用的时域自适应滤波算法滤除回波信号中的直达波和多径干扰,通过仿真对比三种算法性能,结果表明这三种算法均可实现杂波对消,不过LMS(NLMS)和RLS算法对目标回波信号也有影响且处理速度较慢,而处理速度较快的ECA-B算法可以在抑制杂波的同时还能确保目标回波信号几乎不受影响,相对来说ECA-B性能最好。3.基于北斗卫星的外辐射源雷达目标定位方法研究。首先简单介绍了三种单测量量定位方法的基本原理,包括AOA、TDOA以及FDOA;然后推导并计算了各单测量量定位方法的误差方程和GDOP,并在以北斗卫星为辐射源的背景下进行了仿真与分析,通过仿真对各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进行了比较,对各定位方法的优劣进行总结;最后为了弥补各定位方法的劣势,考虑采用多测量量联合定位方法,对两种多测量量联合定位法的误差方程和GDOP进行了求解,并进行仿真与分析。通过对比和总结可知,基于TDOA/FDOA联合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整体上高于其他定位方法,但在实际使用该方法时,需要适当调整接收站的位置可获得更好的定位效果。
二、电视跟踪雷达的数字化目标跟踪与信息获取方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视跟踪雷达的数字化目标跟踪与信息获取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2)分布式数字广播电视外辐射源雷达接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外辐射源雷达介绍 |
1.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2 软件无线电的理论基础 |
2.1 软件无线电简述 |
2.2 信号采样理论 |
2.2.1 基本采样理论——Nyquist采样定理 |
2.2.2 带通信号采样理论 |
2.3 多速率信号处理理论 |
2.3.1 整数倍抽取 |
2.3.2 整数倍内插 |
2.4 FIR数字滤波器 |
2.5 数字信号正交变换理论 |
2.5.1 正交变换理论 |
2.5.2 正交变换的模拟域实现 |
2.5.3 数字混频正交变换 |
2.6 本章小结 |
3 外辐射源雷达基本理论 |
3.1 雷达方程 |
3.2 外辐射源雷达探测机制 |
3.2.1 基本工作原理 |
3.2.2 外辐射源雷达的距离关系 |
3.2.3 外辐射源雷达的多普勒关系 |
3.3 数字广播电视系统 |
3.3.1 数字广播电视信号 |
3.3.2 数字广播电视发射系统 |
3.4 分布式外辐射源雷达关键技术 |
3.4.1 分布式外辐射源雷达系统的需求 |
3.4.2 同步问题 |
3.4.2.1 空间同步 |
3.4.2.2 频率同步 |
3.4.2.3 时间同步 |
3.4.3 时间同步方案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分布式外辐射源雷达接收机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2 模拟前端设计 |
4.3 数字采样处理设计 |
4.3.1 ADC采样 |
4.3.2 信号正交数字下变频设计 |
4.3.3 光模块数据传输设计 |
4.4 时钟管理 |
4.4.1 时钟管理方案 |
4.4.2 DDS芯片介绍 |
4.5 数据接收板卡 |
4.6 系统同步设计 |
4.6.1 单元接收机多通道同步设计 |
4.6.1.1 同步启动采样设计 |
4.6.1.2 多通道数据对齐 |
4.6.2 分布式系统同步设计 |
4.6.2.1 系统同步设计方案 |
4.6.2.2 GPS接收模块 |
4.7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7.1 软件总体功能设计 |
4.7.2 基本操作界面 |
4.7.3 波形显示界面 |
4.7.4 多站工作模式 |
4.8 本章小结 |
5 分布式数字广播电视外辐射源雷达同步测试方法 |
5.1 辐射源信号选择 |
5.1.1 CMMB信号帧结构 |
5.1.2 CMMB信标 |
5.1.3 OFDM符号 |
5.1.4 保护间隔 |
5.2 同步测试原理 |
5.2.1 频率同步测试原理 |
5.2.1.1 载波同步 |
5.2.1.2 采样率同步 |
5.2.2 时间同步测试原理 |
5.3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及实验 |
6.1 单站接收机系统实物图 |
6.2 单站接收机系统测试 |
6.2.1 系统通道幅度一致性测试 |
6.2.2 系统通道相差稳定性测试 |
6.2.3 数字广播电视信号采样结果 |
6.3 外场试验 |
6.3.1 实验场景 |
6.3.2 实验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分布式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高炮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概述 |
1.1.1 目的与意义 |
1.1.2 研究目标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军用仿真技术的发展 |
1.2.1.1 单武器平台仿真 |
1.2.1.2 多武器平台仿真 |
1.2.1.3 训练仿真 |
1.2.1.4 军用仿真技术在国外的发展 |
1.2.1.5 军用仿真技术在国内的发展 |
1.2.2 防空武器系统的仿真研究方法 |
1.2.2.1 基于解析模型的方法 |
1.2.2.2 基于计算机仿真的方法 |
1.2.2.3 基于试验床的方法 |
1.2.2.4 军事演习的方法 |
1.2.3 分布交互仿真技术 |
1.2.3.1 DIS的定义、组成和技术特点 |
1.2.3.2 DIS的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 |
1.2.3.3 聚合级仿真协议(ALSP) |
1.2.3.4 高层体系结构HLA发展与组成 |
1.3 高炮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中主要相关技术 |
1.4 高炮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研究思路 |
1.5 论文结构 |
2 通用实时分布式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分析与设计 |
2.1 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2.2 系统设计思想与原则 |
2.2.1 设计思想 |
2.2.2 设计原则 |
2.3 系统分析 |
2.3.1 系统组成及功能 |
2.3.2 系统工作方式分析 |
2.3.3 交互信息及其特征分析 |
2.3.4 技术特点与难点 |
2.4 目标运动模型设计 |
2.5 网络环境下的目标命中评估模型设计 |
2.6 仿真平台的可信性检验 |
2.6.1 形象逼真性检验 |
2.6.2 内在逼真性检验 |
2.7 本章小结 |
3 分布交互式网络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一种基于SOCKET编程的分布式网络构建与实现方法 |
3.1.1 网络硬件组成与软件设计思想 |
3.1.2 分布式系统的网络同步管理 |
3.1.2.1 主控节点 |
3.1.2.2 功能节点 |
3.1.3 分布式系统的进程规划与协调 |
3.1.4 分布式系统各节点与网络软件接口界面设计 |
3.1.5 网络性能测试 |
3.1.5.1 网络传输 |
3.1.5.2 功能节点处理时间 |
3.1.5.3 实际测试方法及结果 |
3.2 基于HLA/OMT/RTI的分布交互建模与设计 |
3.2.1 基于HLA的仿真开发概述 |
3.2.1.1 联邦开发过程 |
3.2.1.2 联邦成员开发过程 |
3.2.2 高炮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SOM/FOM建模 |
3.2.3 基于HLA/RTI的高炮武器系统仿真平台通讯模块设计 |
3.2.3.1 联邦成员的分层式体系结构 |
3.2.3.2 HLAFacility基本原理与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微机的三维图形实时成像技术与应用研究 |
4.1 三维图形实时成像技术 |
4.2 基于瞄准镜视景的单柄跟踪激光测距仿真系统研究 |
4.2.1 视景仿真与OpenGL |
4.2.2 仿真模型 |
4.2.2.1 飞机仿真模型 |
4.2.2.3 战地背景模型 |
4.2.3 单柄杆控制 |
4.3 虚拟式小高炮跟踪训练与评估系统设计 |
4.3.1 设计方案与特点 |
4.3.2 实现方法 |
4.3.2.1 光学跟踪信号源 |
4.3.2.2 虚拟火炮 |
4.3.2.3 射击与命中仿真 |
4.3.2.4 训练质量评估 |
4.4 基于微机和OPENGL的图形图象实时生成与显示关系研究 |
4.4.1 建模问题 |
4.4.1.1 几何模型与运算量 |
4.4.1.2 形象模型与运算量 |
4.4.2 多任务并发处理问题 |
4.4.3 图形加速卡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PLSE的通用雷达装备虚拟式模拟训练系统研究 |
5.1 基于PLSE开发策略 |
5.1.1 PLSE的基本概念 |
5.1.2 基于PLSE的平台概念 |
5.2 通用雷达装备虚拟式模拟训练系统体系结构 |
5.2.1 领域特征模型 |
5.2.2 领域体系结构框架分析与设计 |
5.2.3 行为模型 |
5.2.4 专用组件 |
5.2.5 框架中的消息模型 |
5.3 平台的系统体系结构 |
5.3.1 核心资源 |
5.3.2 辅助工具 |
5.3.3 基础设施 |
5.4 平台的技术体系结构 |
5.5 基于平台的应用系统开发过程(应用工程模型) |
5.6 XX雷达装备全任务虚拟式模拟训练系统 |
5.7 本章小结 |
6 多模式跟踪系统仿真及时空同步问题研究 |
6.1 系统功能要求与组成 |
6.1.1 系统功能要求 |
6.1.2 多模式跟踪系统模拟器的基本组成 |
6.2 多模式跟踪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 |
6.3 多模式跟踪系统主要功能的仿真实现 |
6.3.1 主仿真机功能与实现 |
6.3.1.1 系统状态监控逻辑及运行管理 |
6.3.1.2 系统信息交互 |
6.3.2 终端显示与控制系统模拟 |
6.3.3 天控系统模拟 |
6.3.3.1 天线模型 |
6.3.3.2 天线驱动与CTVSS摄象机视景的同步 |
6.3.3.3 “点头”搜索模拟 |
6.3.4 电视跟踪系统模拟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4)电视跟踪雷达的数字化目标跟踪与信息获取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视跟踪仪的用途 |
1.2 电视跟踪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1.3 电视跟踪仪的发展趋势 |
1.4 本论文的目的和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数字化目标跟踪系统的设计 |
2.1 总体设计思想 |
2.2 目标捕获和识别 |
2.2.1 基4于对比度的方法 |
2.2.2 差分阈值法 |
2.2.3 运动参数识别 |
2.2.4 相关法 |
2.2.5 基于特征的目标识别 |
2.3 目标运动参数估计 |
2.3.1 目标的投影变化 |
2.3.2 运动参量的直接估计算法 |
2.4 跟踪处理器设计 |
2.4.1 跟踪波门设计 |
2.4.2 跟踪模式及跟踪状态估计 |
2.5 小结 |
第三章 光流算法在数字化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
3.1 光流算法原理 |
3.1.1 光流和运动场 |
3.1.2 光流的约束方程 |
3.1.3 光流计算 |
3.2 光流法在数字化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
3.2.1 基于帧间差阈值法的局部光流计算 |
3.2.2 光流聚类实现复杂背景下的目标提取和跟踪 |
3.2.3 基于特征光流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 |
3.3 光流算法的matlab仿真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角点跟踪法的算法原理与实验分析 |
4.1 基于边缘的角点提取算法 |
4.1.1 图像预处理 |
4.1.2 目标边缘提取 |
4.1.3 角点提取 |
4.1.3.1 链码跟踪 |
4.1.3.2 计算差别码 |
4.1.3.3 计算曲率最大点 |
4.1.4 matlab 仿真实验 |
4.2 基于灰度的角点提取算法 |
4.3 角点匹配 |
4.3.1 基于相关的角点模板匹配 |
4.3.2 基于角点特征的匹配 |
4.4 角点跟踪仿真 |
第五章 基于特征角点的目标识别与运动分析 |
5.1 特征角点的提取 |
5.1.1 特征角点的定义 |
5.1.2 特征角点的提取 |
5.2 基于特征角点的目标识别 |
5.3 基于特征角点的瞄准点选择 |
5.4 特征角点匹配 |
5.5 基于特征角点的运动参数估计方法 |
5.6 综合实验结果 |
第六章 总结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
6.1 总结 |
6.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基于稀疏表示的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外辐射源雷达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稀疏信号理论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 |
1.2.3 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检测算法概述 |
1.2.4 基于稀疏表示的信号检测算法概述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稀疏表示的双基地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检测算法 |
2.1 引言 |
2.2 系统模型 |
2.2.1 目标回波信号建模 |
2.2.2 回波信号的稀疏表示 |
2.2.3 消除直达波干扰和杂波 |
2.2.4 基于压缩感知的信号检测模型 |
2.3 基于支撑集估计的目标检测算法 |
2.3.1 基于∥r_k∥_2的DOMP目标检测算法 |
2.3.2 性能分析 |
2.3.3 基于∥r_k∥_∞的OMP检测算法 |
2.3.4 性能分析 |
2.3.5 仿真实验 |
2.4 基于稀疏表示的CFAR目标检测算法 |
2.4.1 目标回波信号压缩检测模型 |
2.4.2 测量矩阵的设计 |
2.4.3 基于稀疏表示的CFAR检测算法流程 |
2.4.4 仿真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稀疏域信息积累的单源多接收站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检测算法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2.1 多接收站外辐射源雷达目标压缩检测模型 |
3.2.2 测量矩阵的设计 |
3.3 基于稀疏域信息积累的压缩子空间检测算法 |
3.3.1 CSD算法原理 |
3.3.2 CSD算法性能分析 |
3.4 基于线性融合的压缩子空间检测算法 |
3.4.1 LFCSD算法检测统计量分析 |
3.4.2 权值优化 |
3.4.3 设置检测门限 |
3.5 基于噪声功率未知的压缩子空间检测算法 |
3.5.1 各监视通道噪声功率相同:UNCSD算法 |
3.5.2 各监视通道噪声功率不同 |
3.6 仿真实验 |
3.6.1 虚警概率 |
3.6.2 检测概率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样本方差统计的单源多接收站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检测算法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2.1 基于稀疏表示的多观测向量信号检测模型 |
4.2.2 测量矩阵的设计 |
4.3 基于样本方差统计的MMV检测算法 |
4.3.1 MMV检测算法:噪声功率已知 |
4.3.2 MMV算法性能分析 |
4.3.3 UNMMV检测算法:噪声功率未知 |
4.3.4 UNMMV算法性能分析 |
4.3.5 计算复杂度分析 |
4.4 仿真实验 |
4.4.1 虚警概率 |
4.4.2 检测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顺序统计量的单频网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检测算法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 |
5.2.1 目标回波信号模型 |
5.2.2 基于SFN的压缩检测模型 |
5.3 基于SFN的压缩子空间检测算法 |
5.3.1 信号支撑集已知的SFN-CSD算法:噪声功率已知 |
5.3.2 信号支撑集已知的SFN-UNCSD算法:噪声功率未知 |
5.3.3 SFN-UNCSD算法性能分析 |
5.4 支撑集未知的OSOMP检测算法 |
5.4.1 OSOMP算法原理 |
5.4.2 OSOMP检测器的等价形式 |
5.4.3 OSOMP算法性能分析 |
5.4.4 最少迭代次数分析 |
5.5 仿真实验 |
5.5.1 虚警概率 |
5.5.2 检测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基于模型驱动的光电跟踪系统人机界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机交互学的现状 |
1.2.2 模型驱动界面开发现状 |
1.2.3 光电跟踪系统的人机界面发展 |
1.3 论文的研究路线及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光电跟踪系统的人机交互需求分析 |
2.1 光电跟踪系统操作空间的元素 |
2.1.1 操作员 |
2.1.2 操作设备 |
2.1.3 交互环境 |
2.1.4 交互任务 |
2.2 光电跟踪系统的交互过程分析 |
2.3 光电跟踪系统人机交互的特点与需求 |
2.4 基于模型的界面开发方法的优势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模型驱动的光电跟踪系统人机界面框架 |
3.1 模型驱动界面开发的方法和基础 |
3.1.1 结构模型 |
3.1.2 行为模型 |
3.1.3 卡梅隆框架 |
3.2 光电跟踪系统的人机界面框架分析 |
3.3 基于模型驱动的人机界面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模型驱动的人机界面框架实现 |
4.1 界面的结构组成 |
4.2 任务模型的拓展 |
4.3 框架的实现层次 |
4.3.1 概念与任务模型 |
4.3.2 抽象界面模型 |
4.3.3 具体界面模型 |
4.3.4 获得最终界面 |
4.4 框架的特点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模型驱动的人机界面框架实例验证及评价 |
5.1 光电跟踪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5.1.1 光电跟踪系统人机界面的结构 |
5.1.2 光电跟踪系统人机界面的任务建模 |
5.1.3 抽象界面模型 |
5.1.4 具体界面模型 |
5.1.5 最终界面 |
5.2 框架验证与评价 |
5.2.1 主观评价指标 |
5.2.2 客观评价指标 |
5.2.3 评价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工作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下一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基于航海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混合学习的相关研究 |
1.2.2 教学资源库相关研究 |
1.2.3 航海技术专业混合教学现状 |
1.2.4 研究文献总体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资源库支持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
2.1 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2.1.1 学生特征分析 |
2.1.2 课堂教学情况 |
2.2 混合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
2.2.1 目的性原则 |
2.2.2 双主体原则 |
2.2.3 “3R”原则 |
2.2.4 各要素优化组合原则 |
2.3 基于资源库的混合教学可行性分析 |
2.3.1 资源素材支持的可行性 |
2.3.2 教学功能支持的可行性 |
2.3.3 过程数据记录的可行性 |
2.3.4 技术设备支持的可行性 |
2.4 基于资源库的混合教学设计过程 |
2.4.1 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
2.4.2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
2.4.3 线上资源开发设计 |
2.4.4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
2.4.5 混合教学评价设计 |
2.5 混合教学模式设计结果 |
3 资源库支持下的混合教学实践 |
3.1 混合教学实践准备 |
3.1.1 授课对象选择 |
3.1.2 授课对象分析 |
3.1.3 授课内容选择 |
3.1.4 教学目标设定 |
3.1.5 教学实施环境 |
3.2 教学实践过程 |
3.2.1 自主学习内容设计 |
3.2.2 线上自主学习实施 |
3.2.3 课堂师生互动教学 |
3.2.4 教学效果分析总结 |
4 混合教学效果分析 |
4.1 学生过程性数据评价 |
4.1.1 自主学习情况 |
4.1.2 教学效果反馈 |
4.1.3 个人能力发展 |
4.2 教师同行评价 |
4.2.1 教师自我评价 |
4.2.2 校内督导评价 |
4.2.3 校外专家评价 |
4.3 技能鉴定评价 |
4.4 教学实践反思 |
4.4.1 教师方面 |
4.4.2 学生方面 |
4.4.3 管理机制 |
5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课程项目设计 |
附录2:《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
附录3:职业教育航海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调查问卷 |
附录4:《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课程能力训练任务设计 |
附录5:《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混合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项目实习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翻译项目介绍 |
第一节 任务详情 |
一、原文内容 |
二、原文文本特点 |
第二节 目标受众 |
第三节 委托方要求 |
第二章 翻译审校前期准备 |
第一节 统筹审校任务 |
第二节 确立审校目标与准则,明确审校质量标准 |
第三节 剖析原译文,监控与评估译文质量 |
第四节 选择审校理论、资源和技术支持 |
第五节 制定审校计划 |
第三章 翻译审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
第一节 词语 |
一、专业术语 |
二、专有名词 |
三、近义词 |
第二节 句子 |
一、长难句 |
二、插入语 |
第三节 篇章 |
一、前后一致性 |
二、语言风格 |
第四章 翻译审校实习总结 |
第一节 已解决的问题及总结 |
第二节 未解决的问题及反思 |
第三节 对未来翻译及审校工作的启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 Moderne Milit?rhubschrauber审校原文 |
附录二 《现代军用直升机》审校前后译文 |
附录三 Moderne Milit?rhubschrauber翻译原文 |
附录四 《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译文 |
附录五 (部分)专有名词列表 |
致谢 |
(10)基于北斗信号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检测与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外辐射源雷达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 北斗卫星信号为辐射源的优劣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北斗卫星信号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北斗导航系统系统发展概况 |
2.3 北斗卫星发射信号的构成 |
2.4 北斗卫星信号作辐射源的可行性 |
2.4.1 模糊函数 |
2.4.2 速度与距离分辨率 |
2.4.3 最大探测距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斗卫星直达波信号及目标回波信号处理 |
3.1 引言 |
3.2 外辐射源雷达系统工作流程 |
3.3 参考信号处理方法 |
3.3.1 参考信号提纯方法研究 |
3.3.2 基于信号重构的参考信号提纯方法仿真 |
3.4 目标回波信号处理方法 |
3.4.1 回波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
3.4.2 回波信号处理方法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北斗卫星的外辐射源雷达目标定位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外辐射源雷达常用定位方法原理 |
4.3 基本定位方法定位精度分析及仿真 |
4.3.1 测向定位法定位精度 |
4.3.2 到达时差定位法定位精度 |
4.3.3 差分多普勒定位法定位精度 |
4.3.4 定位精度仿真分析 |
4.4 多测量量联合定位方法研究及仿真 |
4.4.1 基于差分多普勒和测向联合定位精度分析 |
4.4.2 基于差分多普勒和到达时差联合定位精度分析 |
4.4.3 联合定位精度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电视跟踪雷达的数字化目标跟踪与信息获取方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2]分布式数字广播电视外辐射源雷达接收系统设计与实现[D]. 孙绪望. 武汉大学, 2017(06)
- [3]分布式防空武器系统仿真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D]. 朱元昌. 南京理工大学, 2004(02)
- [4]电视跟踪雷达的数字化目标跟踪与信息获取方法的研究[D]. 李智. 天津大学, 2004(01)
- [5]基于稀疏表示的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 马俊虎.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多照射源的被动雷达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 万显荣,易建新,占伟杰,谢德强,舒刊,宋佳乐,程丰,饶云华,龚子平,柯亨玉. 雷达学报, 2020(06)
- [7]基于模型驱动的光电跟踪系统人机界面研究[D]. 冯晓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020(02)
- [8]基于航海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以《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课程为例[D]. 李彦朝.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9]《现代军用直升机》翻译项目实习报告[D]. 陈雅贤. 青岛大学, 2020(02)
- [10]基于北斗信号外辐射源雷达目标检测与定位方法研究[D]. 王顺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