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6~1998香蕉生产概况统计表(论文文献综述)
阮功成(NGUYEN CONG THANH)[1](2021)在《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清两代,中国与越南有密切的关系,越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继续受到中国深刻的影响。对本论文研究的越南平定省来说,从中国受到的影响体现在许多方面。17—19世纪平定省的经济和社会被视为越南经济和社会的典型缩影,这段时间平定省的许多历史事件也是越南国史典型的事件。因此,17—19世纪平定省的经济与社会研究,不但能多认识平定省的地方历史,而且能多认识越南国的变化和发展。根据现有的资料,本文力图全面地提示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的真实面貌。关于自然与人文,论文分析平定省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自然条件和交通优势、17世纪前平定省经济与社会及17—19世纪越南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关于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机构及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的管理,主要论述平定历代行政机关系统和军队组织;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管理在许多方面体现,集中分析了平定省政府对平定山区少数民族、山区与平原的贸易关系、海岸管理及防守、贸易活动管理及船只、人流出入港口的管理等问题。关于17—19世纪平定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论文深入分析了农业生产状况、土地的各部分及公共土地与私人土地之间的“斗争”、1839年平定省的均田政策,从而理清平定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的特点与作用、它和平定省农民生活和起义的关系。关于17—19世纪平定省的商业与非农业各经济行业状况:国内贸易,主要研究集市体系、“市肆”、商港和都市的形成、活动与发展,研究平定省内各个地方之间的贸易关系、商人力量、商品供应资源、货物的价格与运输方式;国外贸易主要研究与华商①的贸易活动;非农业经济包括手工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商业与非农业经济发展使得平定省成为越南的商品和商业中心,进一步改善了平定省居民的物质生活。对于17—19世纪平定省居民的构成、运动与生活,深入研究了平定农民与人民阶层对阮氏封建制度的斗争运动的爆发原因、演变及特点,包括18世纪西山起义及19世纪赫耶族的起义,重点分析在平定省的西山事业、西山力量与阮映力量的大战以及西山时期、阮朝时期的人民生活等问题。论文还研究并阐明17—19世纪平定省的社会文化,比如:思想和宗教、儒学的教育与科举、平定居民的文化物质和文化精神、平定省对形成越南语字母的作用、平定省华人共同体。17—19世纪平定社会与经济的特点和作用:在17—19世纪平定省是越南着名的贸易与商品中心之一;平定是暴动的地方,即西山起义的基地,也是阮岳皇帝中央政府的京都,在那里,西山军与阮映军之间发生过许多激烈的战斗;平定是阮朝政府于1839年唯一允许实施均田政策的地区,因此在19世纪平定是越南唯一有两集地簿(1815年和1839年);在17—19世纪平定经济和社会中,华人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平定是塘中临济佛教的起源地;平定是天主教早期传入和迅速发展的地方,为越南语字母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黄钊[2](2021)在《滇南哀牢山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是一项量化土地质量、实现动态管理和成果数据利用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是合理利用土地、提高粮食产量和农产品品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可广泛应用于土地管理、现代农业发展和区域环境保护等领域。但由于土地类型、生态地质环境及地形地貌条件变化大,因而土地质量的地球化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方法等仍在不断探索中。为此,本次以滇南哀牢山地区(新平县境内)为研究选区,以生态环境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以土壤、大气、灌溉水、农作物为主要调查介质,采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的方法技术和手段,详细开展了研究区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和评价,查明土地质量等级及分布特征,揭示其控制因素和成因,为该区域及类似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经济区建设规划、区域种植结构调整等提供决策依据。本次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与认识:(1)区内土壤养分状况总体良好,综合评价等级以三等(中等)为主,其面积占比超过一半(53.93%),次为二等(相对丰富)和四等(相对缺乏),面积占比分别为25.39%和15.05%;而一、五等分布极少,其面积占比分别为4.25%和1.39%。(2)本区土壤环境质量优良,综合评价等级以一、二等的优质土壤为主,面积占比分别为78.74%和13.36%(合计达92.10%),仅存在极少量的四、五等污染土壤,面积占比约为5.32%。其中,受污染土壤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平掌乡-孟弄乡-建兴乡和腰街-鱼塘-黎明一带,前者主要与光山-和平丫口超基性岩体(群)的风化淋滤作用有关,污染元素以Cr、Ni为主;而后者主要与中元古界大红山群含铁铜矿的岩层风化淋滤作用有关,污染元素以Cu为主。(3)区内大气环境和灌溉水环境等级均为一等,农作物安全质量整体较好。其中,农作物安全占比高达88.78%,重金属超标的农作物安全占比为11.22%。(4)本区土地质量综合等级以一、二、三等为主,面积占比分别为19.06%、45.25%和26.46%,并存在少量的四、五等土地,面积占比分别为3.91%和5.32%。其中,四等(差等)、五等(劣等)土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戛洒-漠沙一带的中元古界大红山群及平掌-建兴一带的超基性岩分布区附近,与土壤环境分布基本一致。(5)针对区内存在的土地质量问题,对土壤硒资源和重金属分布进行综合评价,查明了富硒土壤成因、土壤重金属来源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区内表层土壤中除Zn元素为中等变异外,其它重金属元素均为超强变异,局部富集趋势超强,尤其是Pb、Hg、Cr、Cu、Ni,其污染来源主要受地质背景、矿业活动和人类生活等因素影响;土壤硒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硒的次生富集,灌溉水和大气干湿沉降的影响较小,其中二叠系、石炭纪地层发育区土壤的硒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地层成土母质发育土壤。对区内土壤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提升了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6)本研究结果可为滇南哀牢山地区(新平县境内)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农业经济区划、种植结构调整等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后续类似调查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孙丽娟[3](2020)在《密花鸢尾兰和小毛兰的ITS鉴定和ISSR种群分析及其快速繁殖》文中提出福建境内有野生兰78属170种以上,大多种类的野生资源稀少,分布区域狭窄、生境特殊。密花鸢尾兰(Oberonia seidenfadenii)和小毛兰(Conchidium sinicum)均为近些年来在福建境内发现的新记录种,为附生野生兰,前者已知分布点极少,后者株型矮小、生境特别,均能正常开花,但结实低。植株矮小,花更小,造成其分类归属问题存在争议。另外,随着山区旅游业的开发及药用价值的挖掘,其野生资源和生境不断遭到破坏,种群数量锐减。因此,保护密花鸢尾兰和小毛兰的野生种质资源刻不容缓。为明确其分类地位和提出有效保护方案,本文通过ITS、ISSR分析法和组织培养等方法对密花鸢尾兰和小毛兰的分类归属、居群遗传多样性、无菌萌发及分化增殖等方面开展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ITS序列建立的系统发育树,支持将套叶兰属(Hippeophyllu Schltr.)并入鸢尾兰属(Oberonia Lindl.)。采自永泰产的密花鸢尾兰与其他产地(NCBI库中)ITS序列一致,支持Flora of China(FOC)对该种分类地位归属处理。支持将原毛兰属(Eria Lindl.)的小毛兰(Eria sinica)和对茎毛兰(Eria pusilla)归入新属蛤兰属(Conchidium Griff.)中,但应作两个种处理,建议维持《中国植物志》两个种的观点,即小毛兰(Conchidium sinicum)和蛤兰(Conchidium pusilla),不支持Flora of China(FOC)将“小毛兰并入蛤兰”的处理,以及Yan Peng Ng等人将小毛兰归入盾柄兰属(Porpax Lindl.)的做法。(2)建立了密花鸢尾兰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筛选出12条引物对21个样品进行扩增,得到153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39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F)为90.85%。将形成的矩阵用Popgene1.31与NTsys2.10e软件分析表明,21个密花鸢尾兰样品个体两两间的遗传距离在0.0000~3.1781之间,福建与浙江两个密花鸢尾兰居群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其中福建永泰的居群遗传多样性为:NPF=130,PPF=85.53%,Na=0.3530,Ne=0.3477,Nei=0.1750,I=0.2366;浙江宁海和奉化的居群遗传多样性为:NPF=79,PPF=51.97%,Na=0.5013,Ne=0.3943,Nei=0.2100,I=0.2997。21个密花鸢尾兰样品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图在遗传距离为0.560时分为两支,即福建与浙江2居群分支点,地理位置相近的种间居群基本聚在一起,反映出其种间亲缘关系较近。(3)建立了小毛兰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筛选出13条引物对23个样品进行扩增,得到144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有133条,平均每个引物得到11.08条,多态性条带10.23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2.33%。福建省内的小毛兰居群遗传多样性存在差异,7个小毛兰的居群多态位点数(NPF)在34~81,多态位点百分率(PPF)在23.61%~56.25%,等位基因数(Na)在0.4262~0.5005,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0.3289~0.4104,Nei基因多样性在0.1807~0.2131,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在0.2591~0.3023。南靖(NJ)居群各项遗传多样性参数指标(PPF=53.47%,I=0.3023)最大,而云霄(YX)居群的各项遗传多样性参数指标(PPF=23.61%,I=0.2591)最小,表明南靖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云霄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最低。23个小毛兰样品两两间的遗传距离在0.1268~0.6171间,7个小毛兰居群的遗传距离在0.1188~0.3051之间,遗传一致度在0.7370~0.8880之间,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图当遗传一致度为0.650时,23个小毛兰样品划分为两支,当遗传一致度为0.658时,分为三支,其中长乐CL居群单独为一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亲缘关系密切的小毛兰居群,其在地理位置上也很接近。(4)在密花鸢尾兰无菌萌发的正交试验中,各因素对种子萌发率的单因素影响顺序依次为奈乙酸(NAA)>基本培养基类型>有机添加物,最适的无菌萌发培养基配方为:1/2MS+30.0 g/L蔗糖+8.0 g/L琼脂+100 ml/L香蕉汁+0.1 mg/L NAA,p H=5.8±0.1,萌发率达90%;原球茎增殖发育最适宜培养基配方为:1/2MS+30.0 g/L蔗糖+7.0 g/L琼脂+100 ml/L土豆汁+0.1 mg/L NAA,p H=5.8±0.1。在小毛兰无菌萌发的正交试验中,各因素对种子萌发率的单因素影响顺序依次为活性炭>6-BA>NAA,最适无菌萌发的培养基配方为:1/2Ms+20.0 g/L蔗糖+7.0g/L琼脂+100 ml/L椰乳+1.0 mg/L 6-BA+1.0 mg/L NAA+1.0 g/L活性炭,p H=5.3±0.1,萌发率达93%。研究结果表明,密花鸢尾兰居群水平遗传多样性较高,说明其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建议对密花鸢尾兰居群实施就地保护,并积极开展人工扩繁,生产种苗,在相近的环境中仿生种植以扩大其分布范围,促进基因交流。小毛兰居群水平遗传多样性较低,说明其环境适应能力较弱。目前,小毛兰虽不面临濒危境地,但生境极易受人为破坏,应引起重视。人工快繁不易,保护原生境,就地保护是最佳保护对策。此外,密花鸢尾兰已知分布点尚有台湾、广东和广西等省;小毛兰已知分布点亦有浙江、广东、广西、云南、湖南、贵州等省。在今后全面普查中福建省这两种其他分布点的发现;有必要扩大分布区、增加样本数量,再行更具说服力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小毛兰原球茎增殖发育最适宜培养配方等方面,均有待下一步研究。
彭辉[4](2020)在《崧泽文化研究》文中提出崧泽文化是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由平等社会向不平等社会转变的重要考古资料,研究崧泽文化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道路的进程。根据常州新岗、张家港东山村、上海崧泽、嘉兴南河浜、湖州毘山五座崧泽文化遗址出土的典型陶器类型学分析、构筑的崧泽文化分期体系把崧泽文化分为早、中、晚、末四期。不同地域的遗址聚集情况和器物特征,以及太湖流域地理地貌和水系特点的归纳和分析表明,崧泽文化大致可分为长江南岸、太湖东部、太湖东南部、太湖西南部、杭州湾五个地域类型。崧泽文化的地域特征是伴随着太湖流域的环境更替、史前人口流动迁徙逐步开发形成的,崧泽文化地域类型形成的时间有早晚,至迟在崧泽文化晚期时五个地域类型已完全形成。在崧泽文化的地域特征形成过程中,地质地貌和水系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地域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导致太湖南北的崧泽文化不同的发展道路。太湖北部的崧泽文化在与周边文化的广泛竞争和交流下,陶器与玉器偏重简单造型和实用功能,在社会发展中重视军权和王权,较早的步入军事民主制的“英雄时代”。太湖南部的崧泽文化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在对抗自然灾害的过程中衍生出巫师阶层和原始宗教。太湖南部的陶器和玉器包含象征主义和精神信仰的成分更多,诞生了崧泽文化最早的祭坛,反映了崧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膜拜。太湖南部的崧泽文化神权合一的道路,与太湖北部的社会发展道路截然不同。为日后在这一地区形成一个发达繁荣、特点鲜明、神王一体的良渚古国起到奠基之功。崧泽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是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综合形成的。从马家浜到崧泽阶段气候环境的重大变化造成史前人类生计方式的巨大转变,由此带来的聚落变迁客观上带动了崧泽文化传播速度的加剧,与周边文化技术与资源的广泛交流引发崧泽文化自身的生产力变革。马家浜文化向崧泽文化变化的过程,既包含了对传统的扬弃,又有外来文化的融合和重塑。早期崧泽文化正是在多重的文化传播浪潮中,取长补短、兼收并蓄,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崧泽风格”。不同地域类型的崧泽文化墓地和聚落同步显示了崧泽社会经历了从平等社会到分层社会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墓地和居址为代表的社会单位由聚集向分散变化,社会结构从二元阶层社会向三元阶层社会转变。崧泽墓地由早期的单一公共墓地向晚期多个具有亲缘联系的墓组变化。墓组规模大小、墓葬组成、富裕程度不一。墓组内部也有显着的等级分化。居址普遍经历了由聚集到分散,由大房子到小房子的过程,显示出家族群居向个体家庭的转化。崧泽社会分化进程由太湖北部向太湖南部逐渐扩展。太湖南部崧泽晚期社会结构稳定合理,社会进程持续发展,是太湖南部得以孕育发展出良渚文化的重要前提,而长江南岸和太湖东部因为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晚期社会秩序失衡,是太湖北部和东部未能继续发展的主因。崧泽文化土台最早是先民为了适应潮湿内涝的地理环境而进行的人为干预,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文化适应。太湖东南部最早出现了用以居住的土台形式;其后,土台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祭台的出现标志着土台逐步走向神圣化。崧泽文化末期后,以小土台为核心,墓地围绕土台的结构,标志着聚落内部家族独立性的显着增强。良渚文化沿袭了崧泽文化土台的形式,形成了居址、高台墓地、祭坛三种建筑形式。崧泽文化以玉石器为代表的手工业聚落结构完整、功能分区严密、操作链清晰,体现了崧泽时期玉石器工业的进步程度,为良渚文化发达的玉石器工业奠定基础。总之,崧泽文化在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该地区从平等社会向不平等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何红艳[5](2020)在《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2008年——2017年年度《汉语新词语》(侯敏、邹煜主编)中的三音节仿拟造词为研究对象,对这十本书中的三音节仿拟造词进行整体研究,从词汇学等角度描写分析仿拟造词,研究仿拟造词的现状、词汇发展演变规律和影响,通过分析仿拟造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收录情况,给新词语收录和仿拟造词提出规范化建议。此次研究的近十年三音节仿拟造词共1297个,仿拟造词中包括形式仿、谐音仿、语义仿、兼用式仿拟四种类型。四种类型的仿拟造词中形式仿有1089个,包含仿前式798个,仿后式259个,仿中式32个;谐音仿有34个,包含音仿汉语拼音造词31个,音仿英语词汇造词2个,音仿组合式词汇造词1个;语义仿有128个,包含类义仿82个,反义仿42个,近义仿4个;选取的兼用式仿拟造词有46个,包含仿拟兼缩略式26个,仿拟兼比喻式17个,仿拟兼借代式3个。其中,三个类型的形式仿也属于类义仿,因此仿拟造词中以类义仿居多。接着分析了仿拟造词的特点和影响,仿拟造词具有四个特点:原型词具有多样性、仿造词具有能产性、原型词与仿造词具有联系性、原型词与仿造词具有对应性;分析仿拟造词丰富词汇系统、预测词语发展趋势、丰富表达效果的三个积极影响,但也存在滥仿现象严重、表义模糊、给语言文字规范带来一定消极影响的问题。三音节仿拟造词的理据,主要涉及外部理据、内部理据、心理理据、认知机制。外部理据包含社会客观环境、社会文化心理;内部理据包含造词的经济原则、词汇的系统性规律、语言材料的生成性;心理理据包含联想、类推、完型与理解;认知机制包含转喻机制和概念合成理论。《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增录的三音节词语中也包含了仿拟造词法产生的词语,分成了近义关系词汇、反义关系词汇、类义关系词汇进行分析,词典收录新词语的原则,包括必要性原则、规范性原则、普遍性原则、稳定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仿拟造词的规范化涉及原型词的选择建议和仿造词的创造策略,原型词的选择遵循常见性原则与定型性原则,仿造词的造词要注重仿造词与原型词之间的相似性,注重类推的合理性。
董锦明[6](2020)在《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及其形成研究 ——基于云南省H县的实地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教育信念是教师对一定教育事业、教育理论及基本教育主张、原则的确认和信奉。教育信念对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动具有动力性、基础性、先导性和全面性的引导作用,是教师素质的一部分。研究教师的教育信念有助于教师树立教育专业情意和提升教师专业精神,促进教师个人教育意识觉醒,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教育质量。论文采用实地调查法,以观察法和访谈为主要的资料收集方法,到调研地与乡村教师一同生活学习,直观的了解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的表现形态,并基于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调查分析,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总体可分为两种基本取向,分别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利益取向和以周围环境为中心的个人意义取向。在教师的教育信念形成过程中,教师的个人成长环境、自身经历、个性特征等个人因素,当地学生家长对待教育的态度,学校各种刻板的规章制度,国家教育政策以及社会舆论都会影响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本研究较为详实地呈现了云南边境地区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形态及影响教师教育信念形成的因素,旨在为当地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胡骞文[7](2020)在《基于风险区划的广西香蕉低温天气指数保险费率厘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香蕉是广西重要的经济作物,广西香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香蕉产业为广西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及精准脱贫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因香蕉自身的生长特性,生长过程中极易遭受低温冷害、台风、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其中尤其是低温寒害对广西香蕉生产的威胁较大。为保障广西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稳定蕉农的生产种植收益,并改进传统农业保险在道德风险、供给需求不足、理赔困难等多方面的局限,开展创新型香蕉天气指数保险的研究与应用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广西香蕉低温寒害风险为例,在对广西香蕉的低温寒害风险进行风险区划的基础上,对广西香蕉低温寒害气象指数保险的费率厘定与定价展开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具体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对广西香蕉产业的基本现状及主要的气象灾害风险研究表明,广西香蕉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稳步增长,然而面临的低温寒冷害风险越来越严重;其次,通过选取1990~2017年的广西香蕉相关的气候、生产与社会经济指标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指数平滑法、概率分布拟合方法等多种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对广西香蕉产业的低温气象灾害风险进行了风险区划分析,结果表明南宁、梧州、贺州、河池等产区为广西香蕉生产的低温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再次,基于广西香蕉低温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结论,进一步以广西最大的香蕉主产区南宁市为例,运用纯保险费率公式推导法研究分析了香蕉天气指数保险的纯费率,研究结果表明,南宁市香蕉冬季低温寒害风险的天气指数保险纯费率可设为1.43%,其它地区可根据风险区划在参照南宁市的保险费率基础上,计算各地的期望保险费率;最后,本文基于相关研究结论,提出了建设气象大数据平台、开展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强化农户的保险教育培训、增加创新型天气指数保险试点、加大财政支持政策等推广和完善广西香蕉低温寒害指数保险的相关政策建议。
古幸灵[8](2020)在《甘庶对梢腐病菌Fusarium sacchari的抗性筛选与病原菌EMS诱变研究》文中认为甘蔗梢腐病是近年来在甘蔗上发生较为严重的真菌性病害,我国确定的病原镰刀菌主要包括甘蔗镰孢菌(Fusarium sacchari)、轮枝镰刀菌(F.verticillioides)、层出镰刀菌(F.proliferarum)、新知镰刀菌(F.andiyazi)和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其中F.sacchari为主要病原菌。为了了解F.sacchari的生长、致病力和产毒的能力,本文采用室内离体接种方法对70份甘蔗品种进行梢腐病抗性鉴定,利用EMS对F.sacchari原始菌株进行化学诱变,测试诱变菌株与原始菌株对不同氮源利用,结合分子生物学、代谢组学和转录组揭示变异机理,为深入了解甘蔗梢腐病病原菌致病力和遗传变异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甘蔗品种梢腐病室内离体抗性评价:甘蔗分蘖期对梢腐病菌的抗性较伸长期差。试验的70个品种中,高抗品种6个,占8.57%;抗病品种15个,占21.43%;中抗品种13个,占18.57%;中感品种12个,占17.14%;感病品种13个,占18.57%;高感品种11个,占15.71%。在两次不同生育期接种过程中均未见Ho CP02-263发病,很可能是对Fusarium sacchari免疫的材料。2、梢腐病菌EMS诱变:设置6个EMS浓度(0.0%、1.0%、2.5%、5.0%、7.5%、10.0%)分别对菌株处理30、60、90、120min,10.0%EMS诱变处理60min达到菌株致死剂量,在形态学观察中发现12个菌落生长变异的菌株,在致病力鉴定中发现2个致病力增强菌株和4个致病力减弱诱变菌株。3、梢腐病菌氮源利用及氮代谢酶活性:硝酸钾是原始菌株和诱变菌株生长的最适氮源,诱变菌株在氮源的利用上均较原始菌株发生显着的变化,氯化铵、酵母粉、甘氨酸和尿素对诱变菌株生长的促进作用均显着高于原始菌株,铵态氮和有机氮对诱变菌株产孢的促进作用显着高于原始菌株,诱变菌株在铵态氮中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较高于原始菌株。4、氮代谢及产毒相关基因表达:甘蔗镰孢菌F.sacchari中均检测到FUM1、Aer A和Mea B基因的表达,FUM19和FUM21基因不表达,进一步验证了伏马毒素的合成是由一系列合成基因调控的。F.sacchari中FUM1的表达受氮源影响不显着,铵态氮能够抑制F.sacchari中FUM1基因的表达,氯化铵能促进Aer A和Mea B基因的表达。在诱变菌株中硝酸钙能促进FUM1表达,有机氮均能促进Aer A和Mea B基因的表达。5、代谢组分析:甘蔗镰孢菌F.sacchari中均检测到伏马毒素、赤霉素、白僵菌素和串珠镰刀菌素,诱变菌株产伏马毒素、白僵菌素和串珠镰刀菌素的含量是原始菌株的0.25倍。F.sacchari与其诱变菌株产赤霉素的能力受氮源影响不明显,酵母粉有利于F.sacchari产FB1,氯化铵有利于诱变菌株产FB1和FB3,甘氨酸、酵母粉分别有利于F.sacchari和诱变菌株产白僵菌素,硝酸钙、氯化铵分别有利于F.sacchari和诱变菌株产串珠赤霉素。6、转录组分析:原始菌株PB6-3和诱变菌株MPB6-3共产生12 94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差异显着的基因有287个,149个上调,138个下调。与孢子形成相关基因有13个出现差异,与致病力相关基因有2个出现差异,与酶活性相关基因有13个出现差异,与赤霉素合成相关基因有17个出现差异,与伏马毒素合成相关基因有13个出现差异。
王艺锦[9](2020)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景观特征评价及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伴随着珠三角地区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造成生态环境受到极大冲击,并对湿地景观造成严重破坏。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为湿地公园营建提供了良好契机,但湿地公园建设中却出现过度园林化、同质化、地域景观特色丧失等问题。为避免湿地公园的景观同质化,亟需针对性的景观特征保护策略以强化场地景观特征的认知和湿地公园的特色营建。本研究聚焦于当前湿地公园的发展问题,旨在通过景观特征识别与评价,为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简称海珠湿地公园二期)的景观提升与景观特征保护提供指导性的指引策略,也为景观特征保护视角下构建湿地公园景观特征评价体系提供参考,进一步拓展湿地公园景观评价及保护优化领域的研究。本研究以海珠湿地公园二期为研究场地,以湿地景观特征要素及其类型为研究对象,借鉴英国景观特征评价法的流程及体系,建立“理论研究--景观特征分类划定--景观特征识别与描述--景观特征综合评价体系--湿地景观保护及优化指引”的研究路线,基于景观特征保护视角对海珠湿地公园二期的湿地景观开展研究。研究成果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相关理论研究与场地分析。研究之初对湿地公园分类方式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分析,对海珠湿地公园二期内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沟渠垛基型果林湿地进行概念界定;其次是对国内外湿地公园景观评价及景观特征评价法等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提出景观特征评价法对海珠湿地公园二期的适用性及参考流程,为后文海珠湿地公园二期的景观特征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最后,通过海珠湿地公园二期的历史沿革和环境特征的分析,提出后期场地发展中需要协调自然与人工两种力量,以自然特征、人文特征、生物特征三大场地环境特征为探索方向,为后文景观特征识别与评价打下基础。第二部分:湿地景观特征分类识别与描述。通过明确范围、桌面研究、场地实地调研以及访谈,在场地及沟渠垛基型湿地景观两类尺度下展开景观特征识别与描述。首先,在场地尺度下识别出5类湿地景观特征,其中沟渠垛基型湿地为主导湿地景观特征类型;其次,在沟渠果林湿地尺度下,由地形、植被类型、地被类型、水体、土地肌理形态的组合共同界定景观类型区域,共识别出19种二级景观特征类型并形成景观特征分区地图,其中,传统型垛基果林湿地为该尺度下的核心景观特征。第三部分:构建湿地公园景观特征评价体系并提出分区分级的景观保护及优化指引策略。基于对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湿地景观特点的研究,从景观属性特征、视觉特征、生物特征三个维度选取指标及评价方法,构建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沟渠垛基型湿地景观的评价体系并选取对应评价方法。在弹性评价、视觉景观环境评价及鸟类敏感性评价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空间叠加分析,最终获得研究区的八大景观管理目标及类型,并基于海珠湿地公园二期发展目标提出八大分区分级的景观保护及优化指引策略,为进一步指导场地景观特征发展与合理保护与优化提供指引策略。
谢丽妃[10](2019)在《香蕉枯萎病菌致病相关microRNA的筛选与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MicroRNA(miRNA)是一类单链非编码的小分子RNA(s RNA),在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及各种抗逆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真菌中已发现一类与动植物的miRNA非常相似的s RNA称为micro RNA-like RNA(milRNA),但是有关其功能的研究,特别是与致病相关的研究报道非常有限。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引起的香蕉枯萎病是制约香蕉生产的毁灭性病害。有关该病原菌致病机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是香蕉枯萎病菌miRNA在病原菌致病过程的调控作用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以香蕉枯萎病菌为研究对象,筛选鉴定致病初期表达量显着上调的milRNA,并对其功能进行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纯培养和接种寄主36 h的香蕉枯萎病菌s RNA高通量测序及其数据分析分别以纯培养和侵染寄主36 h的香蕉枯萎病菌为材料,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香蕉枯萎病菌的s RNA数据库。生物信息分析获得侵染前后差异显着的序列1280条,从差异显着上调的953条序列中,经序列比对以及其前体茎环结构预测筛选出108个侵染后高表达的候选milRNAs。2.接种后显着高表达的milRNA的验证及合成途径分析对候选的108个milRNAs进行q RT-PCR验证,利用q RT-PCR技术筛选出11个接种后稳定高表达的milRNAs,再通过反转录PCR克隆了其中3个茎环结构较好的目标milRNAs,其中milR87和milR106长度为22nt属于典型的milRNA,milR72长度为107nt,推测可能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通过对这些目标s RNA的合成途径检测发现milR87的合成依赖Argonaute和Dicer,而milR106合成依赖Dicer,milR72的合成与Argonaute相关。3.目标milRNA的敲除和过表达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以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分别对目标s RNA:milR87、milR106及milR72进行前体片段的敲除,经PCR检测验证获得milR87、milR72及milR106敲除突变体。q RT-PCR检测发现目标milRNA在其相应的敲除突变体中均不表达。通过构建目标milRNA过表达载体,应用PEG转化法,成功筛选验证到milR87、milR72及milR106的过表达转化子,q RT-PCR结果显示,过表达转化子milRNA表达量与野生型菌株XJZ2相比显着上升。4.目标milRNA突变体的表型分析milR87、milR106敲除与过表达突变体的菌落形态、生长速率及菌丝生长量等方面与野生型菌株没有明显差异。但milR72突变体相对于野生型菌株生长变缓,液体培养时菌丝干重显着减小,过表达milR72后生长速率与野生型菌株一致,菌丝干重更大。milR87、milR72及milR106敲除突变体产孢量相比野生型菌株显着减少,而过表达后产孢量有所增加。对过氧化氢敏感性测试发现,敲除突变体生长相对野生型菌株明显受抑制,而过表达后突变体对过氧化氢抗性明显增强,但milR87过表达后气生菌丝减少,而milR106、milR72气生菌丝恢复至野生型菌株一致。对细胞壁抑制剂刚果红和荧光白的敏感性测试发现,敲除突变体与野生型菌株无明显差异,而过表达突变体生长快于野生型菌株。5.目标milRNA突变体的致病力检测检测目标milRNA突变体的致病力发现,milR87、milR72及milR106敲除突变体与野生型菌株相比在玻璃纸穿透能力、番茄侵染能力及对香蕉苗的致病力上均明显减弱,但目标milRNA过表达后穿透能力及侵染寄主能力相较于野生型则明显增强。上述结果表明,香蕉枯萎病菌中的milR87、milR106及milR72与病原菌的生长发育、产孢量及对过氧化氢的响应相关,还参与调控病原菌对寄主的致病力。
二、1996~1998香蕉生产概况统计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6~1998香蕉生产概况统计表(论文提纲范文)
(1)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学术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 |
四、研究范围、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越南平定省生态环境与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平定省生态环境 |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
二、自然条件 |
三、交通优势 |
第二节 17世纪以前的平定省经济与社会 |
一、沙黄时期之平定省(公元前2000年纪到公元2世纪) |
二、占婆王国时期之平定省(1世纪到1471年) |
三、黎朝时期之平定省(1471—1600年) |
第三节 17—19世纪越南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概况 |
一、17—18世纪之越南概况 |
二、1802—1885年之越南概况 |
第二章 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机构及对经济、社会的管理 |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 |
一、阮主时期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17—18世纪) |
二、阮朝时期平定省行政机关系统,军队组织和法律(1799—1885年) |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对经济与社会的管理 |
一、17—19世纪平定省政府对山区少数民族同胞管理 |
二、17—19世纪平定省海岸管理、防守及确保平定海域安全 |
第三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 |
第一节 阮主时期平定省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17—18世纪) |
第二节 阮朝时期平定省土地制度和农业经济(1802—1885年) |
一、平定省土地现状和1839年均田政策 |
二、平定省的农业生产状况 |
第四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的商业和各非农经济行业 |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商业经济 |
一、17—19世纪平定省的国内贸易 |
二、17—19世纪平定省对外贸易与华商的贸易活动 |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各非农经济行业 |
一、手工业 |
二、林业、渔业、畜牧业 |
第五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居民的构成、运动与生活 |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居民的构成 |
第二节 17—18世纪平定省居民的生活与西山起义 |
一、西山起义的爆发原因 |
二、西山起义的准备 |
三、在平定省西山起义的发展过程(1773—1786年) |
四、泰德王朝与在平定省西山军和阮映军之间的战争(1786—1802年) |
五、西山时期平定省居民的生活(1773—1802年) |
第三节 平定省居民的生活与各阶层反抗阮朝封建制度的斗争运动(1802—1885年) |
第六章 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的社会文化 |
第一节 17—19世纪平定省思想与宗教 |
一、儒教 |
二、佛教 |
三、天主教 |
第二节 17—19世纪平定的儒学教育与科举 |
第三节 17—19世纪平定居民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 |
一、饮食、居住、服装和来往工具 |
二、武术 |
三、民间文化与风俗习惯 |
四、17—19世纪平定山区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
第四节 17—19世纪平定省对越南语字母形成的过程所起的作用 |
第五节 17—19世纪平定省的华人共同体 |
一、17—19世纪平定省华人共同体的形成过程 |
二、17—19世纪华人在平定省的经济活动 |
三、17—19世纪华人在平定省的社会贡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笔者发表相关论文 |
附录 |
(2)滇南哀牢山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依据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案与总体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技术方法 |
1.4 研究工作概况 |
1.4.1 工作进度 |
1.4.2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地理地质概况 |
2.1 地理环境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气象 |
2.1.4 水文水系 |
2.1.5 土壤植被 |
2.1.6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2.2 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活动 |
2.2.4 矿产资源 |
2.3 土壤类型及其母质特点 |
2.4 土地利用现状 |
第3章 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特征 |
3.1 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特征 |
3.1.1 土壤氮、磷、氧化钾、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 |
3.1.2 土壤Mn、B、Mo、V、Co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1.3 土壤F、Ge、Se有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 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3.2.1 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2 土壤酸碱度地球化学特征 |
第4章 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等级划分 |
4.1 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等级 |
4.1.1 土壤N、P、K_2O、有机质地球化学等级 |
4.1.2 土壤Mn、B、Mo、V、Co元素地球化学等级 |
4.1.3 土壤氟、锗、硒有益元素地球化学等级 |
4.1.4 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等级 |
4.2 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等级 |
4.2.1 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等级 |
4.2.2 土壤酸碱度地球化学等级 |
4.2.3 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综合等级 |
4.3 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等级 |
第5章 农作物根系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5.1 农作物根系土壤总体元素含量地球化学特征 |
5.2 不同农作物根系土壤元素含量地球化学特征 |
5.2.1 不同农作物根系土中有效养分元素含量特征 |
5.2.2 不同农作物根系土壤有效养分元素含量特征 |
5.2.3 不同农作物根系土壤F、Ge、Se有益元素含量地球化学特征 |
5.3 根系土壤Cd、Se元素含量形态特征 |
第6章 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及环境保护措施 |
6.1 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
6.1.1 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 |
6.1.2 土壤重金属来源分析 |
6.1.3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6.2 土壤环境保护措施 |
6.2.1 水土保持 |
6.2.2 退耕还草 |
6.2.3 调节土壤酸碱度 |
6.2.4 采用“低氮高钾”的施肥方式 |
6.2.5 水旱轮作 |
第7章 富硒土壤评价及特色土地开发利用对策 |
7.1 土壤硒资源及富硒土壤综合评价 |
7.1.1 富硒土壤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 |
7.1.2 富硒土壤发育的影响因素 |
7.1.3 富硒土壤的成因分析 |
7.1.4 农产品有益元素含量特征及富硒情况评估 |
7.1.5 土壤硒资源综合评价 |
7.2 特色土地开发利用对策 |
7.2.1 耕(园)地特色土地资源现状 |
7.2.2 特色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密花鸢尾兰和小毛兰的ITS鉴定和ISSR种群分析及其快速繁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福建省兰科植物资源现状 |
1.1.1 兰科植物概况 |
1.1.2 中国兰科植物现状 |
1.1.3 福建省兰科植物现状 |
1.2 ITS在兰科植物系统发育、分类与鉴定的研究 |
1.2.1 ITS结构 |
1.2.2 ITS在兰科植物鉴定分类与系统发育的研究 |
1.3 ISSR分子标记在植物种群遗传学中的应用 |
1.4 兰科种子无菌播种(非共生性萌发) |
1.5 密花鸢尾兰研究简况 |
1.6 小毛兰研究简况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密花鸢尾兰与小毛兰ITS序列的分子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总DNA提取 |
2.1.2.2 总DNA质量及浓度检测 |
2.1.2.3 利用PCR技术扩增ITS序列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密花鸢尾兰、小毛兰和蛤兰ITS序列信息 |
2.2.2 密花鸢尾兰及其属内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
2.2.3 小毛兰和蛤兰及其属内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
2.3 小结与讨论 |
2.3.1 ITS序列长度及G+C含量 |
2.3.2 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 |
2.3.3 讨论 |
第三章 密花鸢尾兰和小毛兰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DNA提取 |
3.1.2.2 引物选择 |
3.1.2.3 操作步骤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密花鸢尾兰和小毛兰2 种野生兰ISSR引物筛选结果 |
3.2.2 DNA模板浓度选择 |
3.2.3 反应循环数 |
3.2.4 退火温度 |
3.2.5 密花鸢尾兰和小毛兰的ISSR扩增体系的建立 |
3.2.6 各引物扩增条带 |
3.2.7 密花鸢尾兰和小毛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7.1 密花鸢尾兰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7.2 小毛兰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小结 |
3.3.2 讨论 |
第四章 密花鸢尾兰和小毛兰种子无菌播种及增殖培养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4.1.2 方法 |
4.1.2.1 培养基用试剂及添加物的配制 |
4.1.2.2 密花鸢尾兰种子无菌播种(非共生性萌发) |
4.1.2.3 小毛兰种子无菌播种(非共生性萌发) |
4.1.2.4 密花鸢尾兰原球茎的增殖培养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密花鸢尾兰无菌播种和增殖培养 |
4.2.1.1 果实和种子的特征 |
4.2.1.2 种子无菌播种 |
4.2.1.3 分化增殖培养 |
4.2.2 小毛兰种子无菌播种 |
4.2.2.1 果实和种子的特征 |
4.2.2.2 无菌萌发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小结 |
4.3.1.1 密花鸢尾兰种子的无菌萌发 |
4.3.1.2 密花鸢尾兰种子萌发后的分化增殖培养 |
4.3.1.3 小毛兰种子的无菌萌发 |
4.3.2 讨论 |
4.3.2.1 兰科植物种子萌发 |
4.3.2.2 激素NAA在密花鸢尾兰和小毛兰无菌萌发过程中的作用 |
4.3.2.3 活性炭在兰科种子萌发中的作用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4)崧泽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1.1 崧泽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历程 |
1.1.1 崧泽文化遗址发掘简史 |
1.1.2 崧泽文化的研究历程 |
1.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3 学术创新 |
1.3.4 器名定则 |
第二章 崧泽文化分期 |
2.1 研究回顾 |
2.2 新岗遗址分期 |
2.2.1 遗址概况 |
2.2.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
2.2.3 墓葬分期 |
2.3 东山村遗址分期 |
2.3.1 遗址概况 |
2.3.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
2.3.3 墓葬分期 |
2.4 崧泽遗址的分期 |
2.4.1 遗址概况 |
2.4.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
2.4.3 墓葬分期 |
2.5 南河浜遗址分期 |
2.5.1 遗址概况 |
2.5.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
2.5.3 墓葬分期 |
2.6 毘山遗址的分期 |
2.6.1 遗址概况 |
2.6.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
2.6.3 墓葬分期 |
2.7 典型遗址的分期 |
2.8 其他崧泽文化遗址分期 |
2.8.1 其他崧泽文化遗址特征 |
2.8.2 其他遗址分期 |
第三章 崧泽文化的分区 |
3.1 研究回顾 |
3.2 崧泽文化遗址与水文地貌 |
3.2.1 崧泽文化遗址与现代太湖流域水系的关系 |
3.2.2 崧泽文化时期太湖流域水文地貌的变迁 |
3.3 崧泽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 |
3.3.1 遗址分布 |
3.4 崧泽文化的地域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崧泽文化的形成 |
4.1 研究回顾 |
4.2 崧泽文化早期阶段的特征 |
4.2.1 崧泽文化早期第一阶段 |
4.2.2 崧泽文化早期第二阶段 |
4.3 崧泽文化形成中的外来因素分析 |
4.3.1 与薛家岗文化的关系 |
4.3.2 与黄鳝嘴文化的关系 |
4.3.3 与凌家滩文化的关系 |
4.3.4 与北阴阳营文化的关系 |
4.4 影响崧泽文化形成的其他因素 |
4.4.1 自然因素 |
4.4.2 经济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崧泽文化的墓地 |
5.1 研究方法 |
5.2 新岗墓地分析 |
5.2.1 墓葬分类 |
5.2.2 社会结构 |
5.2.3 墓组分析 |
5.2.4 新岗墓地小结 |
5.3 东山村墓地分析 |
5.3.1 墓葬分类 |
5.3.2 社会结构 |
5.3.3 墓组分析 |
5.3.4 东山村墓地小结 |
5.4 崧泽墓地分析 |
5.4.1 墓葬分类 |
5.4.2 社会结构 |
5.4.3 墓组分析 |
5.4.4 崧泽墓地小结 |
5.5 南河浜墓地分析 |
5.5.1 墓葬分类 |
5.5.2 社会结构 |
5.5.3 墓组分析 |
5.5.4 南河浜墓地小结 |
5.6 毘山墓地分析 |
5.6.1 墓葬分类 |
5.6.2 社会结构 |
5.6.3 墓组分析 |
5.6.4 毘山墓地小结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崧泽文化的聚落 |
6.1 研究回顾 |
6.2 崧泽文化聚落结构 |
6.2.1 东山村遗址的聚落 |
6.2.2 南河浜遗址的聚落 |
6.2.3 仙坛庙遗址的聚落 |
6.2.4 崧泽文化聚落特点 |
6.3 崧泽时期的台形遗迹 |
6.3.1 太湖流域台形遗迹 |
6.3.2 崧泽文化时期台形遗迹的特点 |
6.3.3 崧泽文化土台对后续文化的影响 |
6.4 崧泽文化的手工业 |
6.4.1 方家洲遗址的聚落结构 |
6.4.2 方家洲玉石器工业的特点 |
6.4.3 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成果 |
7.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博士在读期间参加重要学术会议 |
致谢 |
(5)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五、语料来源 |
第一章 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的类型 |
第一节 形式仿 |
一、仿前式 |
二、仿后式 |
三、仿中式 |
第二节 语义仿 |
一、类义仿 |
二、反义仿 |
三、近义仿 |
第三节 谐音仿 |
一、音仿汉语拼音造词 |
二、音仿英语词汇造词 |
三、音仿组合式词汇造词 |
第四节 兼用仿 |
一、仿拟兼缩略式 |
二、仿拟兼比喻式 |
三、仿拟兼借代式 |
第二章 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的特点和影响 |
第一节 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的特点 |
一、原型词具有多样性 |
二、仿造词具有能产性 |
三、原型词与仿造词具有联系性 |
四、原型词与仿造词具有对应性 |
第二节 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的影响 |
一、仿拟造词的积极影响 |
二、仿拟造词的负面影响 |
第三章 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理据 |
第一节 仿拟造词外部理据 |
一、社会客观环境 |
二、社会文化心理基础 |
第二节 仿拟造词内部理据 |
一、造词的经济原则 |
二、词汇的系统性规律 |
三、语言材料的生成性 |
第三节 仿拟造词心理理据 |
一、联想 |
二、类推 |
三、完型与理解 |
第四节 仿拟造词认知机制 |
一、转喻机制 |
二、概念合成理论对仿拟造词的认知阐释 |
第四章 仿拟造词的规范化 |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三音节仿拟造词分析 |
一、近义关系词汇 |
二、反义关系词汇 |
三、类义关系词汇 |
第二节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仿拟造词新词语的收录原则 |
一、必要性原则 |
二、规范性原则 |
三、普遍性原则 |
四、稳定性原则 |
五、系统性原则 |
第三节 仿拟造词规范化建议 |
一、原型词的选择建议 |
二、仿造词的造词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形式仿 |
附录二 语义仿 |
附录三 谐音仿 |
附录四 兼用式仿拟造词 |
附录五 2008——2017年仿拟造词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及其形成研究 ——基于云南省H县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教育信念对教师教学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
二、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
三、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的经历及个人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相关概念辨析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教育信念结构和类型的研究 |
二、关于教育信念与教学行为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教育信念影响因素的研究 |
四、关于教育信念形成和养成途径的研究 |
五、关于教育信念的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问题、方法和过程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过程 |
第六节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一、生态系统理论 |
二、生态系统理论影响教师教育信念的分析框架 |
第二章 走进田野调查点 |
第一节 H县自然环境与教育概况 |
一、地理生态环境 |
二、人文历史环境 |
三、教育基本概况 |
第二节 实地调查学校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
一、NX镇中心小学 |
二、YS乡中心小学 |
第三章 H县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不同形态 |
第一节 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取向与类型划分依据 |
第二节 个人利益取向的教师教育信念 |
一、投机飘摇型教师的教育信念——谋求生存,伺机而动 |
二、满足安逸型教师的教育信念——甘于平庸,寻求心安 |
第三节 个人意义取向的教师教育信念 |
一、矛盾复杂型教师的教育信念——思想上进,“深陷泥潭” |
二、忠于职守型教师的教育信念——心怀抱负,积极向上 |
第四章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H县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 |
第一节 微系统——个人因素影响教师教育信念的确立 |
一、个人成长环境为教师的教育信念埋下种子 |
二、自身经历是教师教育信念成长发展的关键 |
三、个性特征是教师教育信念的情绪根基 |
第二节 中间系统——学生家庭环境影响下教师的教育信念 |
一、“家庭环境真的很影响孩子的学习” |
二、“家庭教育也同样重要” |
三、“教育中应当有约束力” |
第三节 外层系统——乡村学校环境影响下的“教书匠”和教育者 |
一、按部就班的“教书匠” |
二、富有情感的教育者 |
第四节 宏系统——社会环境影响下畏手畏脚的乡村教师 |
一、“我们的社会地位真的不高” |
二、枷锁下畏手畏脚的乡村教师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 |
一、研究结论 |
二、对提升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风险区划的广西香蕉低温天气指数保险费率厘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基础 |
2.1 相关概念说明 |
2.1.1 天气指数保险概念的界定 |
2.1.2 天气指数保险的基本特征 |
2.1.3 天气指数保险费率厘定流程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业气象学理论 |
2.2.2 风险区划理论 |
2.2.3 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理论 |
2.2.4 大数法则 |
第三章 广西香蕉生产现状及主要的气象风险 |
3.1 广西香蕉生产现状 |
3.1.1 面积与产量 |
3.1.2 种植区域分布 |
3.1.3 品种情况和品牌建设 |
3.2 广西香蕉生长的主要气象风险 |
3.2.1 台风、洪涝及干旱风险 |
3.2.2 低温寒冷冻害风险 |
3.3 广西香蕉的低温寒害风险的灾损分析 |
第四章 基于低温寒害风险的广西香蕉风险区划研究 |
4.1 数据与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计算方法 |
4.2 实证结果分析 |
4.2.1 致灾因子危害性分析 |
4.2.2 承灾体暴露性分析 |
4.2.3 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
4.3 综合风险区划结果 |
第五章 广西香蕉低温天气指数保险费率厘定 |
5.1 纯费率厘定的基本思路 |
5.2 以南宁市为基准地区的纯费率厘定 |
5.2.1 数据来源 |
5.2.2 相对气象产量的确定 |
5.2.3 天气指数的构建 |
5.2.4 纯保险费率的厘定 |
5.3 基于风险区划的广西各市纯费率厘定 |
5.3.1 广西各市纯保险费率关系 |
5.3.2 基于风险区划的各地纯保险费率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建设气象大数据平台开展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
6.2.2 将农户保险教育培训纳入农业保险制度顶层设计中 |
6.2.3 选择代表性区域开展广西香蕉天气指数保险试点 |
6.2.4 加大财政支持,明确创新性险种补贴标准 |
6.2.5 增强农业生产遭受双重或多重灾害风险时的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甘庶对梢腐病菌Fusarium sacchari的抗性筛选与病原菌EMS诱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甘蔗梢腐病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甘蔗梢腐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2 甘蔗梢腐病病原菌 |
1.2.3 甘蔗梢腐病的传播与流行 |
1.2.4 甘蔗对梢腐病的抗性机制与抗性鉴定技术 |
1.2.5 甘蔗梢腐病的综合防治 |
1.3 梢腐病病原菌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梢腐病病原菌突变体的研究进展 |
1.3.2 镰刀菌对氮源的利用及其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1.3.3 镰刀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
1.3.3.1 伏马毒素 |
1.3.3.2 串珠镰刀菌素 |
1.3.3.3 白僵菌素 |
1.3.3.4 赤霉素 |
1.4 EMS诱变技术研究进展 |
1.4.1 EMS诱变原理 |
1.4.2 EMS诱变技术在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
1.4.3 EMS诱变技术在真菌上的研究进展 |
1.4.4 EMS诱变技术在甘蔗上的应用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甘蔗种质材料对Fusarium sacchari的室内抗性评价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菌种活化 |
2.1.2.2 菌落培养 |
2.1.2.3 人工接种 |
2.1.2.4 病情调查和抗性评价 |
2.1.2.5 数据统计及抗性评价 |
2.2 甘蔗梢腐病菌EMS诱变与鉴定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2.1 EMS诱变处理 |
2.2.2.2 单孢分离 |
2.2.2.3 诱变菌株遗传稳定检测 |
2.2.2.4 诱变菌株生物学特性 |
2.2.2.5 诱变菌株致病力鉴定 |
2.2.2.6 诱变菌株分子标记检测 |
2.3 甘蔗梢腐病菌对氮源的利用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法 |
2.3.2.1 不同氮源培养基配制 |
2.3.2.2 不同氮源对甘蔗梢腐病菌生物特性的影响 |
2.3.2.3 不同氮源对甘蔗梢腐病菌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2.4 氮代谢及产毒关键基因定量表达分析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方法 |
2.4.2.1 菌丝培养与提取 |
2.4.2.2 检测基本流程 |
2.5 代谢组分析 |
2.5.1 试验材料 |
2.5.2 试验方法 |
2.5.2.1 菌落培养与提取 |
2.5.2.2 检测方法 |
2.6 转录组分析 |
2.6.1 试验材料 |
2.6.2 试验方法 |
2.6.2.1 菌株培养 |
2.6.2.2 菌体提取与检测 |
2.6.2.3 转录组测序基本流程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甘蔗材料对梢腐病菌Fusarium sacchari的室内抗性分析 |
3.1.1 不同生长期人工接种致病力测定 |
3.1.2 不同甘蔗品种的抗性评价 |
3.1.3 聚类分析 |
3.2 梢腐病菌EMS诱变与鉴定 |
3.2.1 不同浓度EMS处理30min对梢腐病菌生长与致病力的影响 |
3.2.2 不同浓度EMS处理60min对梢腐病菌生长与致病力的影响 |
3.2.3 不同浓度EMS处理90min对梢腐病菌生长与致病力的影响 |
3.2.4 不同浓度EMS处理120min对梢腐病菌生长与致病力的影响 |
3.2.5 诱变菌株分子标记检测 |
3.3 不同氮源对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形态学的影响 |
3.3.1 不同氮源对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菌落生长的影响 |
3.3.2 不同氮源对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生长速度的影响 |
3.3.3 不同氮源对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产孢量的影响 |
3.3.4 不同氮源对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3.3.4.1 不同氮源对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3.4.2 不同氮源对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3.3.4.3 不同氮源对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3.4.4 不同氮源对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谷氨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3.3.4.5 不同氮源对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谷氨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3.4 氮代谢及产毒关键基因定量表达结果分析 |
3.4.1 不同氮源对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氮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2 不同氮源对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伏马毒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5 代谢组分析 |
3.5.1 不同氮源对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产赤霉素的影响 |
3.5.2 不同氮源对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产伏马毒素的影响 |
3.5.3 不同氮源对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产白僵菌素与串珠镰刀菌素的影响 |
3.6 转录组结果分析 |
3.6.1 测序数据统计 |
3.6.2 序列对比分析 |
3.6.3 表达量差异分析 |
3.6.3.1 PB6-3与MPB6-3孢子形成相关基因差异分析 |
3.6.3.2 PB6-3与MPB6-3致病力相关基因差异分析 |
3.6.3.3 PB6-3与MPB6-3代谢酶活性相关基因差异分析 |
3.6.3.4 PB6-3与MPB6-3赤霉素相关基因差异分析 |
3.6.3.5 PB6-3与MPB6-3伏马毒素相关基因差异分析 |
3.6.4 差异表达基因COG注释分析 |
3.6.5 差异表达基因GO注释和富集分析 |
3.6.6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和富集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梢腐病菌Fusarium sacchari的室内抗性评价效果 |
4.2.2 EMS对梢腐病菌Fusarium sacchari的诱变效果 |
4.2.3 原始菌株PB6-3与诱变菌株MPB6-3的差异分析 |
4.2.4 氮源对甘蔗镰孢菌F.sacchari生长和代谢产物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景观特征评价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建设背景下地域景观特色的丧失 |
1.1.2 湿地公园景观趋同化、园林化现象明显 |
1.1.3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景观亟待改造升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相关概念释义 |
1.3.2 湿地公园景观分类 |
1.3.3 沟渠垛基型果林湿地适应性概念界定及其特征 |
1.4 国内外湿地公园研究综述 |
1.4.1 湿地公园规划理论研究进展 |
1.4.2 湿地公园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
1.4.3 湿地公园相关研究问题 |
1.5 国内外景观特征评价研究进展及适应性研究 |
1.5.1 景观特征评价法定义及解析 |
1.5.2 景观特征评价研究进展 |
1.5.3 景观特征评价法对海珠湿地公园的适用性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景观特征类型区划与分析 |
2.1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概况 |
2.1.1 区位背景 |
2.1.2 历史沿革 |
2.1.3 演变特点及问题总结 |
2.2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环境特征 |
2.2.1 水网特征 |
2.2.2 生物特征 |
2.2.3 基底演变特征 |
2.2.4 环境基底特征总结 |
2.3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核心湿地景观特征识别 |
2.3.1 海珠湿地公园湿地类型 |
2.3.2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湿地景观特征类型识别 |
2.3.3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湿地景观特征类型分类描述 |
2.3.4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景观特征类型分布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沟渠垛基型湿地景观特征研究 |
3.1 沟渠垛基型湿地尺度下核心景观特征识别方法 |
3.1.1 明确研究范围与目的 |
3.1.2 桌面研究 |
3.1.3 实地田野调查 |
3.1.4 景观特征类型描述 |
3.2 沟渠垛基型湿地景观特征要素 |
3.3 景观特征要素分类识别与描述 |
3.3.1 地形特征 |
3.3.2 水体特征 |
3.3.3 土地肌理形态特征 |
3.3.4 植物特征 |
3.4 景观特征分区识别与描述 |
3.4.1 景观特征类型命名 |
3.4.2 景观特征分区及类型划分 |
3.4.3 景观特征类型识别及描述 |
3.5 景观特征类型分布特点分析 |
3.5.1 典型景观特征分布与基底相关 |
3.5.2 次一级景观特征分布与地块区位、功能需求相关 |
3.5.3 特殊级景观特征分布与基底、功能需求相关 |
3.5.4 整体景观特征分布特点:“南密北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沟渠垛基型湿地景观特征评价 |
4.1 景观特征评价体系构建 |
4.1.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模型框架 |
4.1.3 评价内容及方法 |
4.2 基于景观属性特征的弹性评价 |
4.2.1 评价指标选取 |
4.2.2 评价方法 |
4.2.3 评价模型及数据处理 |
4.2.4 评价结果分析 |
4.3 景观视觉环境状况评价 |
4.3.1 基于美景度的景观质量评价 |
4.3.2 景观敏感度评价 |
4.3.3 基于美景度-视觉敏感度叠加分析 |
4.4 鸟类敏感度评价 |
4.5 综合评价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湿地景观保护及优化指引 |
5.1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现状景观发展压力 |
5.1.1 湿地景观功能的改变 |
5.1.2 场地定位发展的变化 |
5.1.3 人类游憩互动的需求 |
5.1.4 自然资源的自身退化 |
5.2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景观保护及优化原则 |
5.2.1 尊重景观特征,突出地域特色 |
5.2.2 优化景观感知,符合场地弹性 |
5.2.3 生物多样性发展,湿地与人和谐共处 |
5.3 海珠湿地公园二期在景观发展中的整体定位及指引 |
5.3.1 整体目标定位 |
5.3.2 整体性规划指引 |
5.4 基于景观分区分类的保护目标及指引 |
5.4.1 重点保护 |
5.4.2 保护+部分强化 |
5.4.3 部分保持+强化 |
5.4.4 保持+更新 |
5.4.5 景观更新 |
5.4.6 保护+恢复 |
5.4.7 恢复+强化 |
5.4.8 鸟类发展为主导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主要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香蕉枯萎病菌致病相关microRNA的筛选与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部分缩略词及英中文对照 |
1 前言 |
1.1 香蕉枯萎病的研究概况 |
1.1.1 香蕉的经济价值 |
1.1.2 香蕉枯萎病的危害 |
1.1.3 香蕉枯萎病的病原及发病症状 |
1.1.4 香蕉枯萎病的防治 |
1.2 真菌中小分子RNA的研究进展 |
1.2.1 sRNA特征 |
1.2.2 sRNA的发现及其种类 |
1.2.3 真菌中sRNA的形成和作用机制 |
1.2.4 sRNA在病原菌与植物互作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
1.2.5 小RNA的研究方法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本研究使用的质粒 |
2.1.3 主要试剂及供试培养基配方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1.5 本实验所用引物 |
2.2 试验方法 |
2.2.1 香蕉枯萎病菌总RNA的提取 |
2.2.2 香蕉枯萎病菌小RNA测序 |
2.2.3 野生型菌株XJZ2 基因组DNA的抽提 |
2.2.4 香蕉枯萎病菌目标mil RNA前体的敲除和敲除突变体的筛选 |
2.2.5 香蕉枯萎病菌目标mil RNA过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过表达突变体的筛选 |
2.3 香蕉枯萎病菌目标mil RNA敲除与过表达突变体的表型测定 |
2.3.1 菌落形态观察 |
2.3.2 孢子与菌丝的显微形态观察 |
2.3.3 PD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测定 |
2.3.4 在YPD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量测定 |
2.3.5 产孢量测定 |
2.3.6 对过氧化氢的敏感性测定 |
2.3.7 对刚果红和荧光增白剂细胞壁抑制剂的敏感性测定 |
2.3.8 关于产孢及过氧化氢相关基因的q RT-PCR分析 |
2.4 香蕉枯萎病菌敲除与过表达突变体致病力检测 |
2.4.1 侵染番茄果实能力测定 |
2.4.2 对玻璃纸穿透能力的检测 |
2.4.3 侵染寄主香蕉苗致病力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香蕉枯萎病菌Small RNA测序结果分析 |
3.1.1 纯培养和侵染寄主后总RNA的质量评估 |
3.1.2 Small RNA测序原始数据统计 |
3.1.3 Small RNA测序Reads分类 |
3.1.4 sRNA序列长度分布与表达丰度 |
3.1.5 侵染寄主后sRNA差异表达分析 |
3.1.6 侵染寄主前后差异表达显着的sRNAs前体结构预测及其在基因组中的位置 |
3.1.7 接种寄主后表达量显着上调mil RNAs的 q RT-PCR验证与鉴定 |
3.1.8 目标mil RNA的序列鉴定 |
3.1.9 目标mi RNA在合成通路(△DCL1、△DCL2、△QDE2)上的表达量检测 |
3.1.10 目标miRNA靶基因的预测 |
3.2 目标SRNA前体片段的敲除 |
3.2.1 野生型菌株XJZ2 基因组DNA的抽提 |
3.2.2 mil R87、mil R72和mil R106 前体左右同源臂序列及p DAN含部分Hyg B序列的扩增 |
3.2.3 mil R87、mil R72和mil R106 前体左右同源臂序列与p DAN载体上Hyg B序列的融合 |
3.2.4 野生型菌株原生质体的制备 |
3.2.5 香蕉枯萎病菌sRNA前体敲除突变体的获得和验证筛选 |
3.3 目标mil RNA的过表达 |
3.3.1 mil R87、mil R72和mil R106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3.3.2 mil R87、mil R72和mil R106 过表达突变体的获得与验证 |
3.4 mil R87、mil R72和mil R106 前体敲除与过表达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
3.4.1 菌落形态观察 |
3.4.2 菌株的显微形态图 |
3.4.3 菌株在PDA和 YPD培养基上生长速率测定 |
3.4.4 产孢量测定 |
3.4.5 关于产孢及菌丝生长相关基因的q RT-PCR分析 |
3.4.6 供试菌株在含刚果红和荧光增白剂培养基上的性状观察 |
3.4.7 过氧化氢的敏感性测定 |
3.4.8 过氧化氢敏感性相关基因的q RT-PCR分析 |
3.4.9 光波长380nm对菌落生长影响 |
3.5 mil R87、mil R72和mil R106 前体敲除与过表达突变体的致病力测定 |
3.5.1 玻璃纸穿透能力测定 |
3.5.2 侵染番茄果实能力测定 |
3.5.3 接种香蕉苗致病性测定 |
4 结论与讨论 |
4.1 香蕉枯萎病菌接种前后小RNA的差异 |
4.2 目标mil RNA对香蕉枯萎病菌产孢的影响 |
4.3 目标mil RNA影响香蕉枯萎病菌对过氧化氢的敏感性 |
4.4 mil R87、mil R106及mil R72 影响FMK1 基因的表达量 |
4.5 mil R87、mil R106及mil R72 对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力的影响 |
4.6 创新之处 |
4.7 本研究中的不足与下一步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1996~1998香蕉生产概况统计表(论文参考文献)
- [1]17-19世纪越南平定省经济与社会研究[D]. 阮功成(NGUYEN CONG THANH).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滇南哀牢山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与利用研究[D]. 黄钊.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密花鸢尾兰和小毛兰的ITS鉴定和ISSR种群分析及其快速繁殖[D]. 孙丽娟.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崧泽文化研究[D]. 彭辉. 南京大学, 2020(12)
- [5]近十年三音节新词语仿拟造词研究[D]. 何红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及其形成研究 ——基于云南省H县的实地调查[D]. 董锦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基于风险区划的广西香蕉低温天气指数保险费率厘定研究[D]. 胡骞文. 广西大学, 2020(07)
- [8]甘庶对梢腐病菌Fusarium sacchari的抗性筛选与病原菌EMS诱变研究[D]. 古幸灵. 广西大学, 2020
- [9]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二期景观特征评价及保护研究[D]. 王艺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香蕉枯萎病菌致病相关microRNA的筛选与功能分析[D]. 谢丽妃. 华南农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