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她靠种草发家致富(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1](2020)在《从彭庄到蔡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彭庄人的好日子从固原市区出发,出城向南而行。天蓝得有些虚幻,而蓝天下的中庄水库,更像是一幅油画,静卧在天地之间。车子放缓,定睛望过去,粼粼水波,倏忽间有细碎的光点跳动,使人生出恍惚之感。绕过中庄水库,车子拐上村道,绿树掩映中的村子就是彭庄了。彭庄村部办公室,固原市工信局驻村第一书记高峰、队员陈明、帮扶责任人关丽丽、村支书杨建和、村主任袁启和都在,他们各自忙着手头的工作,但听到我要去农户家看看,他们还是表现出了特别的热情。
谢青夏,张桂瑜[2](2019)在《靖西:两张叶子的扶贫传奇》文中研究表明靖西位于广西西南边陲,是壮族聚居的人口边境大县。典型的亚热带岩溶高原地形,造就了靖西美丽的山水风貌。高海拔(海拔800~1000米)而低纬度(北回归线之南)造就了靖西独特的温暖湿润气候,这里夏无酷署,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9.1℃,素有"小昆明"之称,又有山水"小桂林"
闫长禄[3](2018)在《带着村民把日子过得更好——记北京市劳模、门头沟区炭厂党支部书记邢卫兵》文中提出初冬的京郊大地,一片好风光。记者驾车沿永定河一路向西,穿过九曲十八弯的山路终于到达了此次采访的目的地,心中顿生"跃上葱茏四百旋"的感慨。只见山脚下的古树虬枝屈曲盘旋,葱郁的松柏拥抱着整齐干净的房屋,山涧的溪水潺潺而下,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意境。这里并非千年前古人笔下的"世外桃源",而是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成长起来的京郊
周天红[4](2017)在《草把田记事》文中提出草把田一直像一幅古老的画沉积在心里,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是无法抹去。草把田是一处高房老屋,这是七村八处方圆三四十里地界的人都知道的事儿。要是见了陌生人,你单独介绍自己的名字,别人记不起。你要是说上一句,我是草把田的某某某,别人一下就记住了。"喔,你是草把田那里的,那地方,我熟。"一下子就把关系拉近了几里路。草把田房屋高大雄伟还十分壮观,进了村子,几
贺福中[5](2017)在《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以山西省为中心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民收益偏低既是中国亟待解决的课题,亦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从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入手,按土地私有、个体经营,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三个时期,以及近年来推行的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的土地制度改革,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置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整体背景中,厘清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和变革脉络,及其收益分配制度的演变路径,并预测收益分配趋势和中国农民未来走向。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中国传统农民经济组织遗产与西方合作思想实践。在传统社会农民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形成了社、会、合会等以应对突发事件。西方合作思想的传播与实践,影响了中国农民合作运动。国民政府将合作主义思想国策化,诱致性推行农村合作运动,与地方保甲制度结合起来,当作统治农村的工具。日本侵华时期的农民合作社是服务战争的机器,日伪掌握农民生杀大权。第二部分论述了土地私有、个体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根据地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互助组为主,逐步建立合作社,按股分红。新中国成立后,为阻止农民卖地,国家引导农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实现土地公有化。社员议定收益分配办法,评工记分。合作社把现金、粮食和其他实物统一计算后分配给社员。第三部分论述了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政社合一”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集体劳动,统一经营。定额计酬、评工记分,按照先国家、再集体、后个人的顺序,以实物和现金两种方式分配收益。有近1/3收益来自农民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第四部分论述了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经营,满足了农民的现实诉求。土地承包期15年、30年逐步延长到永久不变。宪法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政策引导、法治保障、道德秩序,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同时,农民对产权、契约、制度等制约因素提出新的诉求,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第五部分则是基于山西数据的实证分析。选取山西1954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及其相关指标进行实证分析,1999年以来全国、江苏、山西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走势,预示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将加快发展。采用大量新史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其主要来源有:第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原始档案资料。山西吕梁汾阳市贾家庄村1953年以来,散落在村史馆、村档案室等处的原始资料,有工作汇报、生产安排、粮食产量的记载材料;有耕地面积、劳力、畜力、大小农机具等生产要素记录;评分挣工办法,粮食产量及按人口、按工分进行分配的逐年逐项记录,以及村集体固定资产,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等内容。第二,山西农业主管部门的社会调查材料。山西多次组织全省各级专业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原本用于内部掌握各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其真实性和可靠程度毋容置疑。这种阶段性、横切面、有重要时间节点的全面调查史料,非常珍贵。第三,大量采访整理而成的口述史料。同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传统史学和计量史学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统一的方法,借助计量统计模型对1954-2015年山西、江苏和全国连续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揭示出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以及第一产业、农村金融支持等方面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联系。综前所述,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若按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与农村经营体制演变过程则可划分为三个时期,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奠定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不同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收益分配与时代发展相吻合,有效地完成了其所担负的历史任务和时代使命,并为新的制度创新提供了实践基础。具体而言,分述如次:首先,农民收益和国家获取“双下降”是农村人民公社解体的根本原因。进入20世纪70年代,社队生产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大,社员收益占总收入的比例却明显减小,农业生产的成本越来越高,农民既看不到群体激励也没有个体受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其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采用中央确定、地方掌握、农民选择的方式进行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改革成本低。中共中央定了基调之后,利用农民创造的大包干等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由安徽、四川等地试点后在全国推行。农民对收益分配的实现诉求是包干到户的内在动力,国家动员是家庭经营的外部推力,信息传播是农民与国家互动的纽带。而专业户、重点户和新的经济联合体带来的农民群体分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产物。第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利益的载体,掌握着农民收益的潜在资源。土地是农民家庭收入的最后一道保障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土地所有权,是中国最大资产的管理者。然而,山西73%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属于“空壳”型,中国近一半以上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没有经营性收益。土地制度创新是农民从集体经济组织获取收益的有效途径。第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当年由广大农民群众积累起来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源、资产和资金,应当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继广东、上海、北京等地推行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功之后,山西在资源型村、城中村进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有的村充分尊重民意,制定并实施“优先土地股,增配人口股,创新预留股”的股权分配原则。优先土地股配发给取得土地经营权的村民,增配人口股面向全体在册村民,设置预留股要留给合理增加的人口,是对我国现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制度安排下新增人口的一种收益保障,也为解决不可预见性问题和困难留有余地,可以看作是新组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保障成员收益权的一种制度创新。第五,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中国经济改革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1954-2015年(除去1960、1966-1976年)年度数据走势来看,山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总体上随着全省经济特别是第一产业发展而增加,山西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比重走势,也比较契合农村土地政策实施的三个时期。2000年以来,全国、江苏和山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都呈现出高位回落走势,预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将加快发展,农民收益再次走上加快增长的通道。2017年3月,民法总则赋予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法人资格,随着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并行改革的深入,期望农民收益发生一次质的飞跃,城乡人均收益差距逐步缩小。
付元凤[6](2018)在《社会文化视野中的白族消费行为研究 ——以云南大理剑川县梅园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消费作为社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行为。在人类学的着作中,人们更多的关注的是礼物与交换,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礼物的流动已经不足以展示一个民族全部的经济生活。所以,本文的关注点是消费,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一个民族的消费行为展开研究。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田野点——梅园村,为下文对白族的生活消费和符号消费的研究进行铺垫。第二章主要研究梅园村居民的生活消费。对梅园村生活消费的研究从衣、食、住和投资性消费四方面进行展开,介绍了梅园村的传统服饰、传统饮食习惯和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两者在消费上发生的变化。介绍了梅园村房屋建筑样式和仪式的变迁及其中涉及的消费行为。最后对梅园村的生产性投资和教育投资进行了介绍,因为投资行为从短期来看也是一种消费行为。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梅园村的符号消费,对梅园村符号消费的研究主要从人生礼仪、岁时节庆、宗教消费与村民娱乐消费四方面展开。在人生礼仪消费中比较重要的是诞生礼、成婚礼、葬礼和人生“关口”的消费。岁时节庆中比较重要的是春节、清明节、本主节和火把节。宗教消费主要围绕“妈妈会”展开,组织与个人呈现不同的特点。村民娱乐中既包含梅园村村民独特的娱乐活动,也有受外来文化影响而新型的娱乐活动。第四章基于前文的分析主要阐述了白族消费行为的特征和影响。白族消费行为的特征及影响主要在三个层面展开。在家庭层面围绕宗教消费形成了不同的家庭分工,既保证了人们的精神需要,又有助于人们完成生产活动。在村落层面白族注重维持公共生活的消费,造成公共生活的丰富和村民之间联系的紧密。在社会层面白族注重消费带有本民族文化的产品,从而促进了民族文化产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李文钢[7](2015)在《聚光灯下的宁村扶贫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云南省宁村近二十年的扶贫史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宁村从一个普通的高寒山区贫困村庄转变为一个受到众多地方政府官员关注的贫困典型村庄的历史过程。本文指出,宁村在偶然性得到国家领导人朱镕基的视察之后,众多地方政府官员来到宁村开展扶贫工作,将宁村树立为一个乡村贫困典型,形成了一种由政府主导的特殊类型的扶贫模式,本文将其称之为聚光灯下的扶贫模式。本文集中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聚光灯下的扶贫模式形成原因;二是,聚光灯下的扶贫模式所取得的实际扶贫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三是,四个民族的村民在回应地方政府实施的多种类型扶贫项目时的行为选择。聚光灯下的扶贫模式给宁村带来了大量的扶贫资源,但是位于高寒山区的宁村缺乏支撑村庄实现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条件,地方政府官员无法通过推动村庄经济发展来改善村庄的贫困面貌和村民的生活状况。地方政府官员具体采用的救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分散式房屋改造和集中式房屋改造,无不是将公共资源用于再分配,却均无法达到快速改变村庄贫困面貌和改善村民生活状况的目的。四个民族的村民在对这几种类型的扶贫项目做出回应时的行为选择,既体现出了理性计算原则,也体现出了基于生存伦理的道义原则。在根本上主导着宁村村民面对国家扶贫政策时做出的行为选择是乡村社会中既有的生存伦理原则。本文从生存伦理的视角论证了宁村村民对扶贫资源分配应该做到公平公正的诉求具有的合理性。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是:聚光灯下的扶贫模式具有的优势是能够给贫困村庄带来大量的扶贫资源,局限是聚光灯下的扶贫模式资源传递过程具有偶然性、不确定性和不可持续性,聚光灯下的扶贫模式也是不可持续的。最后,本文结合宁村近二十年的扶贫史所取得的实际扶贫成效和村民对多种类型的扶贫项目做出的回应背后所体现出来的生存伦理原则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建议国家以后在多民族聚居的缺乏发展资源的高寒山区开展扶贫工作时,应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扶贫政策调整为以保障穷人家庭生存权为中心的社会保障政策,具体的政策实施方式应采用精准的扶贫模式识别贫困人口,国家政策应该惠及农村中的贫困人口。
宁夏[8](2015)在《市场中求生:葛村小农的商品生产》文中研究表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消灭小农与小农生产方式的过程。面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对小农及其生计与生产方式的冲击与瓦解,以及小农为自身生存所进行的抗争,本文提出如下研究问题:产生于前现代并处在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包围之中的小农,如何为自己构筑生存空间?这些小农能否与资本相竞争,其相对于资本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当一些地方的小农在同资本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或守势时,当地资本的竞争优势是什么?这种竞争优势由谁赋予,由什么因素决定?通过对四川中部葛村的小农商品生产进行研究,并考察当地资本下乡以及资本农场同小农之间的互动,本文试图以现实经验对这些问题给予某种回答。通过对葛村小农经济现实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无处、无时不在进行的小农商品生产已经成为葛村小农经济的总体特征。葛村村民长期浸染于商品经济,其观念与行为上表现出了经济化、理性化和市俗化的特征,这改变了传统小农的“自给自足”与保守性。在新观念的影响下,葛村的小农开始以不同于传统小农的视角来看待农业,将其视为一种可以通过经营而获利的产业。本研究考察了小农商品生产的主体和生产过程的组织方式,从这两个方面梳理和总结小农商品生产的特点,并从中寻找小农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小农家庭农场是葛村小农商品生产的主体,其生产目的为满足家庭的多重需求,生产规模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随家庭需求水平变化而变化,在经营规模上表现出内敛适度与灵活调整。小农商品生产的组织过程即是小农家庭农场的生产组织过程。受到资本约束的小农家庭农场,其生产组织表现出对节约资本、节约货币和改善资本稀缺性的强烈追求,体现为以劳动投入替代资本投入、强化自我剥削和重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价值。研究还发现,小农家庭农场通过互惠交换、交流共享和农户间交易等互动形式将彼此相关联,使每个小农家庭农场的商品生产活动都变成一种社会的协同生产,从而提升小农家庭农场的市场竞争实力。本研究还以进入葛村的资本农场“丰业农场”为典型案例对发生在葛村的资本下乡过程进行考察,发现资本农场在葛村并没有表现出优于当地小农家庭农场的经营绩效,甚至不具有经济可持续性,但却能够依靠外部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而保持扩张势头。通过以上考察,论文在结论部分对提出的研究问题给予回答。小农与现代化、市场经济之间并非互斥关系,小农通过参与商品生产而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获得一席之地,并且是推动乡村就业与合作、实现工农城乡之间良性互动与互补、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与服务的重要力量。小农在市场竞争中拥有相对于资本农场的独特优势,这些优势正是来自于小农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资本农场的特性。小农在同资本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或守势,往往不是因为两者经济绩效的差异,而是政府偏向性支持的结果。正是国家对小农的政策歧视和对大规模资本农场的偏向性支持,为资本农场带来超出自身实力的竞争优势,使小农实际上处于一个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赵志丽[9](2013)在《湖南省涟源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涟源地区属于典型的南方山地丘陵区,区域内光、热、水资源丰富,有大量草山草坡、闲置农田可供开发利用,发展草地畜牧业具有很大潜力。涟源农区草地畜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草地畜牧业相比,仍处在起步阶段。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查走访等方式,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统计、文献资料收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以及经济学中SWOT分析方法等,通过涟源地区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剖析涟源市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劣势条件、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发展战略;另外,通过涟源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得到今后在涟源地区乃至南方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经验和启示。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总结,提出发展涟源草地畜牧业的对策建议:第一,打破旧观念,发展草地畜牧业:思维创新,立草为业;第二,正确把握农田种草与开发利用草山草坡、农田周年种草与季节性种草、牧草种植与开发利用、种草养畜与畜品种改良等几个关系,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发展草地畜牧业;第三,发挥政府在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科学合理发展本地草地畜牧业;引导、扶持农民发展草地畜牧业;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相关技术服务体系,为草地畜牧业发展服务;第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第五,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科技服务农区草地畜牧业,建立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李娜[10](2010)在《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政策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对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对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政策实施的研究,是对建国60年来所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扶贫开发政策特别是少数民族扶贫开发政策及其实施进行研究、评价的最重要方面;也是对中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与现实状况调查研究的出发点之一。比较而言,一方面,中国目前对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研究和对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相关政策与实施情况的研究显得较为缺乏;另一方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口较少民族与其他民族在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事实上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协调需要各种特殊的扶持政策发挥作用来进行调整,而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政策正是这些特殊扶持政策的典型代表。本研究一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概况,这部分的主要创新在于,首先,将人口较少民族的分布区域以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为标志分为五大区域:西南石山岩溶地区、西北荒漠化地区、北方黄土高原地区、西藏高寒山区和其他地区,并对分布在各个区域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优劣势进行详细论述,为后文设计扶贫开发政策做出铺垫。其次,对人口较少民族社会发展简史的介绍部分,是在查阅32部民族历史书籍的基础上系统地对22个民族历史发展水平、当前贫困状况所进行的详细分类,在笔者所了解范围内这是过去研究所未曾完成过的综合任务;最后,在对人口较少民族贫困成因的分析上,本研究对以往学者经常提及和众所周知的论点在深表认同的同时未作赘述,而是基于笔者本人多次民族地区实地调研的所见所感提出区位屏蔽贫困、经济活动模式转轨贫困、社会发育滞后贫困、多元要素共生贫困和特殊因素诱发贫困等五大致贫原因。第二部分重点在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指导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的政策进行回顾和评价,这类研究许多专家、前辈已经做出很好的榜样,因此,本研究主要借鉴温军、胡鞍钢、王铁志等前辈的研究成果并加以总结分析。第三部分,对毛南族扶贫开发政策实施的个案研究,所有数据和一手资料均来源于笔者2009年8月份所参与的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村庄经济调研之广西环江毛南族调研。区别于查阅历年统计年鉴,实地调研所得到的数据真实性和时效性更强。从对毛南族扶贫开发实践的分析中,本文得出两点启示:扶贫开发需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扶贫开发决策需要强调科学性和针对性。第四部分在参阅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政策未来取向做出判断,认为完善扶贫开发政策体系与落实监管机制和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是未来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政策制定、实施和完善的主要努力方向。
二、她靠种草发家致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她靠种草发家致富(论文提纲范文)
(1)从彭庄到蔡川(论文提纲范文)
彭庄人的好日子 |
蔡川村变得不一样了 |
(2)靖西:两张叶子的扶贫传奇(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叶”:烟叶造全国之最 |
第二叶:靖西版的“沧桑”之变 |
(3)带着村民把日子过得更好——记北京市劳模、门头沟区炭厂党支部书记邢卫兵(论文提纲范文)
守着家门口的青山绿水致富 |
借助“智囊”成立旅游合作社 |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朵花要开得一样美 |
(5)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以山西省为中心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二 学术史梳理 |
三 研究内容与架构 |
四 运用资料与方法 |
五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传统农民经济组织与西方合作思想实践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民经济组织 |
第二节 中国近代农民经济组织的探索 |
第三节 西方合作思想传播和中国农村合作运动 |
第四节 日伪统治时期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
小结 |
第二章 土地私有个体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
第一节 根据地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
第二节 合作化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
小结 |
第三章 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
第一节 人民公社制度的形成 |
第二节 人民公社时期的收益分配 |
第三节 人民公社改制的动因 |
小结 |
第四章 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时期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
第一节 农民的现实诉求和组织发动 |
第二节 国家分配理论的政策牵引 |
第三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体制 |
第四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社会分化 |
第五节 山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析 |
第六节 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山西数据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数据准备和预处理 |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三节 模型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社会文化视野中的白族消费行为研究 ——以云南大理剑川县梅园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梅园村:一个传统的白族村落 |
第一节 村落简介 |
第二节 村民收入来源 |
一、传统农业的延续 |
二、石雕与村落经济变革 |
第三节 村民消费环境 |
一、街集贸易 |
二、店面贸易 |
第二章 村落的生活消费 |
第一节 传统服饰与衣着消费 |
一、白族传统服饰 |
二、衣着消费的年龄差异 |
第二节 传统饮食与食物消费 |
一、“八大碗” |
二、食物消费的性别差异 |
第三节 房屋样式、起房仪式与居住消费 |
一、传统的“竖房子” |
二、新式的“封顶” |
三、居住消费 |
第四节 生产性投资与教育投资 |
一、生产性投资 |
二、教育投资 |
第三章 村落的符号消费 |
第一节 以人情消费为主的人生礼仪 |
一、诞生礼 |
二、成婚礼 |
三、葬礼 |
四、重要“关口” |
第二节 围绕宗族观念展开的节庆消费 |
一、春节 |
二、清明节 |
三、本主节 |
四、火把节 |
第三节 宗教消费中的人间事 |
一、区域性的宗教组织:妈妈会 |
二、“做会”:“祈会”与“荐会” |
三、“祈会”中的“瞅斗会” |
四、宗教消费中的个人与组织 |
第四节 娱乐消费 |
一、老年人协会与重阳节 |
二、“杀猪饭” |
三、其他娱乐活动 |
第四章 白族消费行为的特征及影响 |
第一节 围绕宗教而形成的性别、年龄消费差异 |
第二节 基于公共生活的消费行为 |
一、消费行为中的互惠性 |
二、消费行为的村庄规制 |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中物质消费的文化性转换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聚光灯下的宁村扶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过程说明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树典型研究 |
二、农民行为选择研究 |
三、关于宁村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走进宁村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第二节 民族人口分布 |
第三节 生存生计 |
第四节 住房状况 |
小结 |
第二章 被“发现”的宁村 |
第一节 迎接朱镕基 |
第二节 朱镕基的到来 |
第三节 政治权威视察基层的目的 |
小结 |
第三章 处于聚光灯下的宁村 |
第一节 慕名而来的政府官员 |
第二节 成为贫困典型 |
第三节 树典型的机制 |
小结 |
第四章 施与受:救济式扶贫 |
第一节 发放生产物资 |
第二节 村民“来者不拒” |
第三节 扶贫资源分配方式 |
小结 |
第五章 施与受:开发式扶贫 |
第一节 种植经济林 |
第二节 推行小额贷款 |
第三节 扶贫资源分配方式 |
小结 |
第六章 施与受:房屋改造工程(一) |
第一节 分散式房屋改造 |
第二节 集中式房屋改造 |
第三节 扶贫资源分配方式 |
小结 |
第七章 施与受:房屋改造工程(二) |
第一节 村庄规划美学 |
第二节 苗族村民的回应 |
第三节 集中式房屋改造的目的 |
小结 |
第八章 村民的生存伦理 |
第一节 村民对贫困的认识 |
第二节 村民对扶贫政策的理解 |
第三节 村民的行为策略 |
小结 |
第九章 聚光灯下的扶贫模式 |
第一节 形成原因 |
第二节 优势所在 |
第三节 局限所在 |
第四节 可能的政策出路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1:《朱镕基副总理对昭通扶贫工作做重要指示》 |
附录2:1995年至2014年制定的扶贫项目 |
附录3:《朱镕基流泪后的宁边村》 |
附录4:《再访宁边村》 |
附录5:多位政府官员来宁边村视察图片 |
参考文献 |
中文译着 |
中文着作 |
期刊论文 |
政府文件 |
公开出版资料 |
学位论文 |
英文着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市场中求生:葛村小农的商品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 |
1.3 概念界定 |
1.4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5 研究地域、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第二章 葛村的小农商品生产 |
2.1 无处不在的商品生产 |
2.2 河流经济与葛村农民的“市俗化” |
2.3 被迫的商品化与主动的商品生产 |
2.4 小结 |
第三章 小农商品生产的主体:小农家庭农场 |
3.1 小农商品生产的基本单位:小农家庭农场 |
3.2 小农家庭农场的生产目标 |
3.3 家庭生命周期与小农家庭农场 |
3.4 小农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 |
3.5 小结 |
第四章 小农商品生产活动的组织 |
4.1 小农商品生产的要素禀赋 |
4.2 小农家庭农场的资本组织 |
4.3 小农家庭农场的劳动组织 |
4.4 社会的协同生产 |
4.5 小结 |
第五章 资本农场在葛村 |
5.1 丰业农场的建立 |
5.2 丰业农场的经营 |
5.3 丰业农场的绩效与影响 |
5.4 丰业农场与当地政府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资本何以能下乡? |
6.3 我们到底要什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湖南省涟源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
2.1 澳大利亚、新西兰草地畜牧业研究现状 |
2.2 美国草地畜牧业研究现状 |
2.3 我国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
2.4 湖南省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
3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3.2.1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
3.2.2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 |
3.2.3 统计、文献资料收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
3.2.4 SWOT分析方法 |
第二章 涟源市农区草地畜牧业现状分析 |
1 涟源市基本概况及主要自然条件特征 |
1.1 涟源市基本概况 |
1.2 涟源市主要自然条件特征 |
1.2.1 地貌特征 |
1.2.2 光热资源 |
1.2.3 水资源 |
1.2.4 土壤 |
2 涟源市草地资源与利用概况 |
2.1 涟源地区主要天然草地类型概况 |
2.1.1 主要天然草地类型 |
2.1.2 各类天然草地主要草地植物及可利用情况 |
2.1.3 涟源地区各类草地鲜草产量情况 |
2.2 涟源农区人工种植牧草现状 |
2.3 草种及牧草改良情况 |
2.4 涟源市农区草地畜牧业种草模式 |
2.4.1 全牧草轮作 |
2.4.2 草田轮作 |
2.4.3 果(茶、林)——草——沼——菌模式 |
3 涟源市畜牧业概况 |
3.1 涟源市畜牧业内部结构现状 |
3.2 主要草食动物生产现状 |
3.3 草食动物发展模式 |
3.3.1 “五个一”发展模式 |
3.3.2 “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
3.3.3 “小规模,大群体,成片开发”发展模式 |
3.4 草食动物品种改良 |
3.5 养殖合作社概况 |
3.6 龙头企业的发展 |
4 涟源市草地畜牧业发展相关扶持政策情况 |
第三章 涟源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SWOT分析 |
1 涟源市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优势分析 |
1.1 水热资源丰富,单位面积生产力高 |
1.2 牧草与青饲料种植优势 |
1.3 有大量未开发或未充分利用的土地用于种草 |
1.3.1 草山草坡 |
1.3.2 农闲田 |
1.3.3 果园、茶园、及林下土地 |
1.4 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 |
1.5 经济效益 |
1.6 种草养畜产业优势明显 |
1.7 市场前景广阔 |
2 涟源市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劣势分析 |
2.1 土壤贫瘠,雨水供应不均 |
2.2 部分地区交通不便 |
2.3 畜牧业结构不合理 |
2.4 种草养畜观念未形成 |
2.5 牧草供应不均 |
2.6 牧草品种单一,缺少优质豆科牧草 |
2.7 种草养畜生产成本高,效率低 |
2.8 牛粪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 |
2.9 资金不足 |
3 涟源市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机遇分析 |
3.1 面临全社会关注粮食安全的机遇 |
3.1.1 膳食结构调整 |
3.1.2 食品安全问题 |
3.2 面临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机遇 |
3.3 面临种草养畜产业发展的时代机遇 |
4 涟源市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挑战分析 |
4.1 草食动物肉类产量和质量低下与人民饮食要求供需不平衡 |
4.2 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薄弱,草地畜牧业发展后劲不足 |
4.3 品种改良技术和服务体系的建立 |
4.4 草食动物产业体系的建立 |
4.4.1 草食动物收购加工企业生产能力有限,品牌效应难以发挥 |
4.4.2 缺乏草食动物交易市场,外销困难 |
4.4.3 专业合作社能力发挥不足 |
5 涟源市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战略选择 |
第四章 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的案例研究 |
1 “湘中黑牛”养殖产业发展模式经验与启示 |
1.1 概况 |
1.2 主要做法 |
1.2.1 争取各部门支持 |
1.2.2 发展模式科学化 |
1.2.3 加强品种改良 |
1.2.4 健全服务体系建设 |
1.3 启示 |
2 涟源市天隆农村养殖科技专业合作社经验与启示 |
2.1 概况 |
2.2 主要做法 |
2.2.1 内部组织管理结构完善 |
2.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经营 |
2.2.3 规模化经营 |
2.2.4 技能培训 |
2.2.5 资金贷款担保 |
2.2.6 与科研机构合作,信息化管理 |
2.2.7 引进龙头企业 |
2.3 启示 |
3 湖南天华实业有限公司经验与启示 |
3.1 概况 |
3.2 主要做法 |
3.2.1 公司内部体系建设 |
3.2.2 基地建设 |
3.2.3 产学研结合,注重品种改良 |
3.2.4 成立养牛协会,紧密联系周边农户 |
3.3 启示 |
第五章 涟源市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
1 打破旧观念,发展草地畜牧业 |
2 正确把握几个关系 |
2.1 农田种草与开发利用草山草坡 |
2.2 农田周年种草与季节性种草 |
2.3 牧草种植与开发利用 |
2.4 种草养畜与畜品种改良 |
3 发挥政府在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 |
3.1 建立健全草地畜牧业发展规划、政策 |
3.2 引导宣传作用 |
3.3 增加资金投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
4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涟源农区草地畜牧业 |
4.1 草田轮作 |
4.2 果园、茶园套种牧草 |
4.3 林下间作牧草 |
4.4 退耕还草 |
4.5 中低产田改造种草 |
5 科技服务农区草地畜牧业,建立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
5.1 加大科研力度,强化部门合作 |
5.2 开展优质牧草引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
5.2.1 建立本地优质牧草种质资源库 |
5.2.2 加强优质高产牧草新品种选育研究 |
5.2.3 加强牧草栽培技术研究 |
5.3 开发秸秆资源,改善传统饲喂方式 |
5.4 加强草食动物科学养殖技术方法的研究 |
5.4.1 品种改良,科学繁育 |
5.4.2 疫病防治 |
5.4.3 屠宰加工技术 |
5.5 创新带头力量,发展龙头企业,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
5.6 创新工作方式,优化发展环境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政策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三、主要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 |
第一章 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概况 |
第一节 人口较少民族分布 |
一、地理分布 |
二、行政分布 |
第二节 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简史 |
一、解放以前发展状况 |
二、解放以后至今的发展概况 |
第三节 人口较少民族贫困现状与成因 |
一、贫困的概念与贫困类型划分标准 |
二、人口较少民族贫困现状 |
三、人口较少民族贫困类型 |
四、人口较少民族贫困溯源 |
第二章 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
第一节 制定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政策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原则 |
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
三、发展民族经济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 |
第二节 不同时期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效果 |
一、人口较少民族概念正式提出来之前的扶贫开发政策综述 |
二、人口较少民族概念提出来之后的扶贫开发政策综述 |
第三章 个案研究:毛南族扶贫开发政策实施与成效评估 |
第一节 选择毛南族作为个案的原因 |
一、社会形态发育程度的代表性 |
二、民族自然地理分布的代表性 |
三、民族自治与国家级贫困的双重代表性 |
第二节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 |
一、实施方法 |
二、实施成效 |
三、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综合评价 |
第三节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扶贫 |
一、项目实施村基本情况 |
二、规划实施情况 |
第四节 毛南族扶贫开发政策实施所得到的启示 |
一、扶贫开发需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
二、扶贫开发决策需要强调科学性和针对性 |
第四章 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政策与实践的未来取向 |
第一节 完善政策体系与落实监管机制 |
一、加强理论研究,提高政策制定水平 |
二、严格对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
第二节 创新扶贫开发机制 |
一、政府进一步扶持必不可少 |
二、推行以富民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发展政策和战略 |
三、特色优势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她靠种草发家致富(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彭庄到蔡川[J]. 李敏. 朔方, 2020(11)
- [2]靖西:两张叶子的扶贫传奇[J]. 谢青夏,张桂瑜. 农家之友, 2019(09)
- [3]带着村民把日子过得更好——记北京市劳模、门头沟区炭厂党支部书记邢卫兵[J]. 闫长禄. 工会博览, 2018(33)
- [4]草把田记事[J]. 周天红. 文苑(经典美文), 2017(11)
- [5]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收益分配 ——以山西省为中心的分析[D]. 贺福中. 山西大学, 2017(02)
- [6]社会文化视野中的白族消费行为研究 ——以云南大理剑川县梅园村为例[D]. 付元凤. 贵州大学, 2018(05)
- [7]聚光灯下的宁村扶贫模式研究[D]. 李文钢. 云南大学, 2015(05)
- [8]市场中求生:葛村小农的商品生产[D]. 宁夏.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8)
- [9]湖南省涟源农区草地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D]. 赵志丽.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10]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政策实施研究[D]. 李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5)
标签:精准扶贫工作汇报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土地政策论文; 农民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