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辽盆地及周边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岩相古地理(论文文献综述)
马昌明,李江海,曹正林,刘磊鑫,王盟楠[1](2020)在《中亚盆地群石炭-二叠纪岩相古地理恢复及演化》文中认为近十年来,尽管准噶尔盆地上古生界油气勘探不断获得突破,准噶尔周缘盆地也相继有油气显示,但北疆地区含油气盆地的宏观构造背景与中亚含油气盆地群的关系还不清楚,尤其缺少板块尺度的岩相古地理分析。因此深入分析中亚盆地群石炭-二叠系的构造-岩相古地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充分调研中亚盆地群区域地质、油气地质资料,从中亚盆地群古板块、古地理环境分析准噶尔盆地与中亚盆地群的大地构造背景,并结合构造大剖面和岩相发育特征,对中亚盆地群石炭-二叠纪岩相古地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亚盆地群石炭-二叠系的岩相特征具有明显的东西分带性,西侧的滨里海盆地、图尔盖盆地和楚-萨雷苏盆地以碳酸盐岩发育为主要岩性特征,东侧的斋桑盆地、准噶尔盆地和三塘湖盆地以火山岩和砂泥岩为主要岩性特征;(2)石炭纪时期,中亚西侧盆地群处于低纬度,气温较高,具有较为稳定的台地环境,广泛沉积碳酸盐岩,而中亚东侧盆地群处于中-低纬度,多以岛弧相为主,沉积火山岩和碎屑岩;(3)二叠纪时期,中亚盆地群已由海相沉积转化为陆相沉积,晚二叠世,中亚盆地群整体遭受抬升剥蚀,地层缺失,普遍存在不整合特征;(4)中亚地区石炭-二叠系岩相上的湖相中心和残余洋盆可作为石炭-二叠系油气勘探的重点。
钟文建[2](2020)在《吉林中部地区三叠系碎屑岩物源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吉林中部地区三叠系碎屑岩为研究对象,利用锆石LA-ICPMS U-Pb定年技术,确定该区碎屑岩的沉积时限;通过对碎屑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合多种地球化学图解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物源分析,探讨了物源区性质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最终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兴蒙造山带南缘东段二叠纪—三叠纪区域构造演化历史与古亚洲洋东段在吉林中部地区的闭合时间。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显示,本文所研究的锆石大部分呈半自形柱状,部分锆石呈次浑圆粒状、柱状,内部结构清晰,发育典型的岩浆震荡生长环带,结合其较高的Th/U 比值,暗示为岩浆成因锆石。结合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上覆地层碎屑锆石年龄组成以及呈侵入接触关系的侵入岩年龄分析表明,寿山沟组形成于早三叠世—中三叠世,与前人认为的早二叠世和晚二叠世不同;范家屯组4个样品中最年轻组碎屑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49Ma、249Ma、247Ma、244Ma(共22颗,约占7%),结合范家屯组中部分石英和长石晶屑的存在,范家屯组形成时代应为中三叠世,与前人认为的早二叠世和晚二叠世不同;漂河川组6个样品中最年轻组碎屑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49Ma、243Ma、246Ma、247Ma、247Ma、236Ma(共 49 颗,约占 14%),落在早-中三叠世——即早-中三叠世后发生的沉积作用,结合侵入到漂河川组的镁铁—超镁铁杂岩的辉长岩岩体年龄(222Ma),漂河川组形成于中三叠世—晚三叠世,与前人认为的早古生代、早二叠世和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不同;东南岔组4个样品中最年轻组碎屑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50Ma、246Ma、242Ma、242Ma(共13颗,约占4%),落在早-中三叠世——即早-中三叠世后发生的沉积作用,结合侵入到东南岔组的镁铁—超镁铁杂岩的辉长岩岩体年龄(222Ma),东南岔组形成于中三叠世—晚三叠世,与前人认为的早古生代不同。对寿山沟组、范家屯组、漂河川组和东南岔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物源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砂岩地球化学分类图显示4个组大部分样品投点落在杂砂岩区,少量投点落在长石砂岩区;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和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图显示4个组样品均具有Nb、Ta、Sr、P和Ti的亏损特征,稀土配分曲线均为右倾,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结合其明显的Eu负异常,4个组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岛弧-活动大陆边缘地球化学特征相似;结合CIA-ICV图解、A-CN-K图解、物源区属性图解以及构造背景分析显示寿山沟组物源沉积物经历较低程度的风化作用,其源区组成既有相对成熟的岩石也有相对不成熟的岩石,其物源主要以中性-酸性长英质岩石为主,并显示有古老沉积岩成分的加入;范家屯组物源沉积物经历较低程度的风化作用,其物源具有较低程度的成熟度,以中性-酸性长英质岩石为主;漂河川组物源沉积物经历中低程度的风化作用,其源区组成既有相对成熟的岩石也有相对不成熟的岩石,其物源主要以中性-酸性长英质岩石为主,并显示有古老沉积岩成分的加入;东南岔组物源沉积物经历中低程度的风化作用,物源沉积物成熟度相对较高,其物源主要以中性-酸性长英质岩石为主,并显示有古老沉积岩成分的加入;吉林中部地区三叠系碎屑岩可能形成于碰撞造山向伸展环境转化的构造背景之下。通过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对吉林中部地区三叠系碎屑岩物源分析,结合寿山沟组、范家屯组、漂河川组和东南岔组物源区性质分析表明,4个组中新太古代到新元古代碎屑锆石来自华北板块古老结晶基底,中元古代到新元古代碎屑锆石来自东北联合地块,寒武纪到石炭纪碎屑锆石来自华北板块北缘增生带岩浆岩、东北联合地块岩浆岩和泛非期变质基底,二叠纪到中三叠纪碎屑锆石来自华北板块北缘增生带变质火山岩和花岗质岩石;吉林中部地区三叠系碎屑岩的沉积物主体主要来自华北板块北缘增生带中性—酸性长英质火成岩,少量来自东北联合地块和华北板块,具有二元物源的供给特点。通过对兴蒙造山带南缘东段二叠纪—三叠纪的构造演化史分析表明,早二叠世一晚二叠世古亚洲洋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早三叠世—中三叠世古亚洲洋最终闭合,发生碰撞造山作用,晚三叠世处于伸展环境之下;古亚洲洋东段在吉林中部地区于早三叠世—中三叠世最终闭合。
李昌晓[3](2020)在《松辽盆地北部地区上二叠统烃源岩特征及有利区预测》文中认为本文研究区为松辽盆地北部及盆地北部东缘、西缘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东北部的蘑菇气、索伦、林西、大石寨地区、松辽盆地北部地区及松辽盆地东缘的黑龙江省阿城、伊春等地区。通过6条实测剖面与盆地内31口钻井资料对研究区晚二叠世地层岩性特征、砂体展布特征及烃源岩类型、展布特征、地化特征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对研究区晚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特征、上二叠统烃源岩特征及生烃潜力进行探究,并开展研究区上二叠统烃源岩有利区预测工作。研究区晚二叠世地层岩性特征主要从岩性及地层发育特征入手。研究发现:研究区晚二叠世地层受控于贺根山-黑河断裂带,主要分布在断裂带以东地区;松辽盆地北部西缘主要发育以大套泥岩、泥板岩、泥页岩等为代表的林西组;松辽盆地北部主要发育以泥板岩为代表的四站板岩组与以蚀变安山岩、蚀变粉细砂岩、泥板岩为代表的林甸蚀变火山岩组;在松辽盆地北部东缘主要发育红山组,岩性以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细砂岩为主;研究区整体晚二叠世地层发育呈现出西厚东薄的特点,盆地北部地层发育厚度四站板岩组普遍大于林甸事变火山岩组(钻井钻遇厚度)。综合野外实测剖面与钻井的岩性、沉积构造、砂泥岩发育特征等因素对研究区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晚二叠世地层主体为陆相环境;砂体展布特征揭示研究区有三个物源,分别为东北部佳木斯古陆、西北部额尔古纳古陆、西南部林西地区,其中东北部与西北部是其主要物源方向;研究区晚二叠世主要发育泥岩相、砂岩相、泥岩-砂岩相、砂岩-泥岩相4种岩相及湖泊、三角洲2种沉积相类型;砂岩相、泥岩-砂岩相对应发育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相,砂岩-泥岩相、泥岩相对应发育深湖-半深湖相。对研究区上二叠统烃源岩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研究区上二叠统烃源岩类型以泥岩、泥板岩、粉砂质泥岩为主;研究区上二叠统烃源岩展布特征与泥岩展布特征类似,泥地比呈现出四周低,中间高的特点,由盆地周边到盆地中央,泥地比由40%提高志70%,以四深1井为代表的肇源地区泥地比高达73.6%。研究区上二叠统烃源岩地球化学数据分析表明:研究区中等-好烃源岩样品占比超过72%,指示有机质丰度高;研究区77件样品显示全区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部分剖面与钻井发育Ⅱ型干酪根,个别钻井样品测试数据显示为Ⅰ型干酪根;最高热解温度、镜质体反射率、成岩阶段指标指示研究区上二叠统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为高熟-过成熟阶段;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研究区上二叠统烃源岩具备生烃潜力,但热演化程度较高,以生气为主。结合研究区上二叠统岩相古地理特征、烃源岩特征,综合前人对该区域的构造热演化、埋藏史研究分析:松辽盆地北部西缘索伦地区与松辽盆地北部肇源地区为研究区上二叠统烃源岩有利区。
马永非[4](2019)在《大兴安岭中段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文中提出大兴安岭中段是中亚造山带东部一个重要构造单元,该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复杂,对理解区域地质历史至关重要,但目前研究较为薄弱。笔者以近几年在该区地质调查及研究过程中的新发现为基础,结合前人发表资料,利用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沉积古地理及古生物等方法,对研究区晚古生代的岩石与地层开展深入研究,揭示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并构建构造演化模型。晚泥盆世时期,兴安地块之上有多处岩浆事件报道,介于359–379 Ma之间。岩石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一套俯冲相关的岩石系列,与嫩江洋古洋壳的西向俯冲相关。同时,松嫩地块西缘也发现大量花岗岩质岩石(360–366 Ma),显示出A型花岗岩特征,形成于被动陆缘的伸展构造背景之下。早石炭世时期,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西缘均有大量俯冲相关的岩浆事件报道,并构成岩浆弧。说明该时期嫩江洋古洋壳同时向兴安与松嫩地块之下俯冲,即“双向俯冲”。早石炭世晚期至晚石炭世早期(320 Ma),大兴安岭中段蘑菇气地区的S型花岗岩标志着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的碰撞拼贴。晚石炭世中期,蘑菇气地区宝力高庙组中的流纹岩(312 Ma)夹层显示出典型A型花岗岩特征,预示了伸展区域构造背景。晚石炭世晚期,扎赉特旗地区的花岗闪长岩(301 Ma)与蚀变辉长岩(300 Ma)构成双峰式火成岩,标志着区域伸展向裂谷盆地构造演化阶段的过渡。而早二叠世蘑菇气地区的A型流纹岩(292 Ma)则对应裂谷盆地构造背景。沉积学方面,晚石炭世陆相宝力高庙组的普遍发育说明嫩江洋已经闭合,之后具海陆交互相特征的格根敖包组预示着新一次海侵。早-中二叠世滨、浅海相大石寨组与哲斯组的普遍发育说明海侵范围的扩大,而乌兰浩特地区报道的早二叠世蛇绿混杂岩则表明局部有新的有限洋盆拉开。晚二叠世陆相林西组的普遍发育说明海退和裂谷盆地演化阶段的结束。据此构建大兴安岭中段晚古生代构造演化模型。晚泥盆世(379-360 Ma):嫩江洋古洋壳对西侧兴安地块的俯冲;早石炭世(346-320 Ma):嫩江洋古洋壳同时对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的“双向俯冲”;早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早期(320 Ma):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碰撞拼合,贺根山-黑河缝合带形成,空间上沿黑河-嫩江-蘑菇气-贺根山-二连浩特一带展布;晚石炭世晚期(320-300 Ma):碰撞后伸展造山,并向裂谷盆地阶段过渡;早-中二叠世(300-260 Ma):裂谷盆地构造演化;晚二叠世(260-250 Ma):陆相地层普遍发育与裂谷盆地演化阶段结束。
杜先利[5](2019)在《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岩浆作用与盆地形成演化》文中研究表明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包括二连盆地、海拉尔盆地、拉布达林盆地、根河盆地和漠河盆地五大盆地,位于我国东北大兴安岭西侧,南北长约1650km,多个中生代沉积断陷盆地发育其中,盆地总面积约为20.0×104km2。西部盆地群构造和地层在西部和北部受控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东部受黑河-贺根山缝合带、大兴安岭断裂带影响,南部主要为温都尔庙-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华北板块北部分布的断裂带等。中国东北地区的古生代构造演化的特点是几个大陆地块的融合以及古亚洲海洋的最终封闭;中生代的构造作用与演化与环太平洋构造系统有关;自中-晚中生代以来,中国东北地区的演化主要受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封闭控制影响。可知,研究区构造复杂,受深部构造以及多个构造体系的影响,而盆地群的形成演化是否具有统一的成盆地质背景,盆地形成演化处于什么构造环境,盆地群之间岩浆作用有什么关系,盆地群的形成演化与油气资源潜力差异等需要得到解决。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利用地球物理资料、锆石U-Pb年代学以及岩石地球化学,对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进行岩浆序列和岩浆作用研究,分析盆地群之间岩浆作用相互关系,对比松辽盆地形成演化,探讨盆地群油气资源潜力,为油气勘探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对大兴安岭西部火成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大兴安岭西部划分了6期岩浆事件,发生于古生界奥陶世至中生界早白垩世。第一期:510450Ma,裂解伸展环境;第二期:330300Ma,碰撞挤压环境;第三期:290270Ma,伸展拉张环境;第四期:255230Ma,碰撞挤压环境;第五期:200170Ma,先期伸展拉张,后期挤压抬升;第六期:150110Ma,伸展拉张环境。其中后两期岩浆事件与区内盆地群关系密切。第二期岩浆事件,海拉尔盆地、拉布达林盆地基底形成;第三期岩浆事件与古亚洲洋的闭合和华北克拉通、西伯利亚克拉通的碰撞有关;第四期岩浆事件时期,海拉尔盆地、拉布达林盆地以及根河盆地地层逐渐开始沉积,二连盆地基底形成,此时北部的蒙古-鄂霍茨克洋开始闭合;第五期岩浆事件,二连盆地地层开始沉积,以北的海拉尔盆地、拉布达林盆地、根河盆地以及漠河盆地,被构造运动改造,出现伸展沉降或挤压隆升,形成了基底错综复杂的断陷盆地;第六期岩浆事件时期,西太平洋板块对北亚地区开始发生俯冲,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基底和沉积地层被进一步改造。松辽盆地第三期岩浆事件及第六期岩浆与大兴安岭西部岩浆事件为同期发生。西部盆地群晚古生代受控于古亚洲构造域,晚中生代-新生代受控于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以及古太平洋构造域叠加影响。二连盆地主要经历了挤压隆升-伸展断陷-挤压沉积-伸展断陷-构造反转,与大兴安岭西部第5、6期岩浆事件相关,从而形成了基底复杂的断陷盆地;海拉尔盆地经历了初始张裂期-断陷扩张期-持续稳定断陷期-断坳转化期-坳陷期-萎缩期,盆地基底形成并改造,沉积地层被构造抬升或沉降,与大兴安岭西部26期岩浆事件相关;漠河盆地经历了伸展-断陷-抬升-挤压-伸展,与大兴安岭西部第5、6期岩浆事件相关;拉布达林和根河盆地经历4期岩浆事件,主要与大兴安岭西部第2期以及第5、6期岩浆事件相关。最后一期岩浆事件后,各个盆地都已基本稳定。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来看,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岩浆岩多为偏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微量元素显示出轻稀土富集型,铕元素(Eu)总体上显示弱亏损-弱富集,且具有富集高场强元素,贫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高场强元素等特征,表明岩浆可能存在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以及地幔和地壳物质的岩浆混合作用,是洋-陆、陆-陆构造运动洋壳或下地壳部分熔融或后造山运动形成的,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海拉尔盆地岩浆活动开始时间约为晚古生代,主要是由于古亚洲洋闭合导致构造运动,其它4个盆地岩浆活动基本都为中生代侏罗纪或白垩纪,主要受控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以及西太平洋板块的运动。结合前人对西部盆地群烃源岩评价,并对比松辽盆地油气形成条件,西部盆地群具有良好的烃源岩分布和生烃潜力,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潜力。
张仲达[6](2019)在《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分布与储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是研究程度相对薄弱的层系,勘探程度较低。不同构造单元的石炭系研究程度不一致,目前的勘探成果多集中于盆地西北缘、陆梁—五彩湾一带和准东部分地区,难以形成对石炭系分布的整体认识。石炭系主要发育火山岩储层和砂砾岩储层,岩性分布和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对推动石炭系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盆地石炭系钻井、二维地震资料,结合重力资料,建立石炭系进行区域对比剖面,明确了石炭系的分布。石炭系分布广泛,埋藏深度呈现北浅南深、东浅西深的特点。石炭系内部断裂发育,且多为高角度逆冲断层,石炭系往往在剖面上由断层分隔,相间分布。平面上,石炭系在不同构造单元分布不均,沉积厚度与构造单元具有匹配关系,隆起部位往往石炭系较薄,是沉积厚度小或者后期风化剥蚀作用造成的。在对石炭系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石炭系火山岩微量元素特征和石炭系构造特征,对石炭纪原型盆地进行恢复,并利用平衡剖面技术,综合前人对盆地演化特征的研究,划分了盆地的演化阶段:泥盆纪—早石炭世洋盆俯冲消减阶段、晚石炭世—中二叠世伸展裂陷阶段、晚二叠世—三叠纪前陆盆地阶段、侏罗纪伸展—局部前陆阶段、白垩纪—古近纪稳定大陆陆内坳陷阶段和古近纪之后前陆盆地阶段。依据钻井资料和石炭纪原型盆地恢复的成果,对石炭系沉积充填特征进行研究。早石炭世石炭系主要为海相沉积环境,晚石炭世北部为海相、南部为陆相。盆地石炭系发育火山岩、泥岩、砂砾岩、碳酸盐岩等岩性,岩性多样。石炭系火山岩、砂砾岩和碳酸盐岩可以作为储层,以火山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岩石学特征、岩相、物性特征的研究,明确了风化壳和断裂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埋藏深度是碎屑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并预测出盆地火山岩储层发育有利区和碎屑岩储层发育有利区。
卢进才,牛亚卓,姜亭[7](2018)在《中国北方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调查与勘探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近10年来,中国北方(天山-兴蒙构造带)以石炭系—二叠系为目的层的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在地层划分对比、层序地层、沉积充填与沉积体系、构造改造等基础地质领域,以及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评价等石油地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认识。天山-兴蒙构造带发育石炭纪—二叠纪与中生代2期叠合盆地,其中中生代盆地群是在未变质的石炭系—二叠系之上发育的上叠盆地。盆地内部及周缘地质体均发现了石炭系—二叠系良好烃源岩。准噶尔、三塘湖、吐哈、银额等盆地以石炭系—二叠系为目的层的油气调查与勘探不断取得新的发现与突破,二连、松辽等盆地相继获得了石炭系—二叠系油气赋存信息。中国北方石炭系—二叠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地质条件与资源前景,有望成为油气勘探的战略接替新领域。
温升福[8](2017)在《松辽盆地南部上古生界石油地质特征与综合评价》文中认为早古生代末期,松辽地区各地块(额尔古纳地块、兴安-松嫩地块、佳木斯地块)完成拼合,形成统一的佳蒙地块,从晚古生代开始进入盖层演化阶段。松辽盆地南部涉及佳蒙地块南缘和华北板块北缘两大构造单元,其晚古生代的沉积具有典型的大陆边缘沉积特征。通过野外观察及松南地区钻井研究,建立了松南地区华北北缘晚古生代地层序列。华北北缘石炭-二叠系发育齐全,以滨海相沉积为主,部分地区过渡为海陆交互相沉积。来自地层发育与沉积特征的对比、岩性展布、地层年代学、重磁电资料、区域地震资料解释等几方面的证据,基本确定了长岭地区基本无大面积深变质结晶基底,推测属于佳蒙地块:梨树地区基底性质属于华北板块北缘,也基本厘定了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即华北板块北缘边界在松南盆覆区的位置。古生界构造变形复杂,表现为一系列叠瓦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具造山带特点,但后期剥蚀改造严重,以发育大型逆冲推覆构造为主,其底部统一于深部的拆离面之上。地震资料解释和钻井资料分析表明,松南地区上古生界地层的分布明显呈“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特征:以西拉木伦河缝合带和赤峰-开源断裂带为界可将区内上古生界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带。其中中带(华北板块北缘、西拉木伦河缝合带与赤峰-开源断裂带之间)晚古生代石炭系、二叠系及古生代地层主要分布在区带西部,中上元古界及岩浆岩集中分布在东部梨树地区。南带(华北板块板内、赤峰-开源断裂带以南)主要为太古代及元古代基岩分布区,东部部分地区分布有古生代地层。研究区石炭—二叠系发育了多套烃源岩,特别是中、上二叠统泥质烃源岩,其平面分布以西拉木伦河缝合带为界总体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特点。有机质丰富较高,在热演化程度较低地区具有较大的生烃潜力。泥质烃源岩具有有机质丰度较高,热演化程度高,有机质类型以Ⅲ型干酪根为主,混有部分Ⅱ型干酪根的特点。利用上古生界烃源岩厚度数据、有机碳丰度数据和有机质成熟度数据,通过生烃模拟实验,综合计算上古生界生烃总量为328万亿方(气),选取合理的排聚系数,计算出资源量为0.984万亿方(气)。根据石炭-二叠系砂岩、碳酸盐岩储集条件和以泥质岩为主的盖层条件等总结认为松南上古生界存在有自生自储型、下生上储型和古生新储型等主要生、储、盖组合形式。综合依据上古生界地层厚度大,烃源岩发育;顶面埋深较浅,有机质成熟度适中,具备一定生烃潜力;构造相对稳定,保存较为完整;后期深埋藏,发育多类型的有利储盖组合等条件进行定性评价。综合优选出两个上古生界有利勘探区带:茫汉凹陷和昌图-梨树凹陷。
孙琦森[9](2016)在《滇东北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紫松阶下部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演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与贵州西部交界位置,处于小江断裂、紫云垭都断裂和弥勒师宗断裂所围成的近似三角形构造范围中。本文的主要目标是针对滇东北及其相邻地区石炭纪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地层,开展以层序地层为主的综合地层学研究,建立并完善适用于全区的地层划分系统;建立区内石炭系-二叠系下统马平组年代格架与海平面变化旋回曲线关系,进而深刻认识研究区石炭纪-早二叠世地层发育的特征与沉积体系的空间分布规律。结合地球化学等手段,在地层年代格架的基础上,编制滇东北地区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层序岩相古地理图,进一步揭示研究区沉积演化过程与特征。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重新整理划分研究区内岩石地层,并总结岩石地层穿时性规律。研究区及周边邻区石炭系-二叠系下统发育较完全,涉及区域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研究区22条剖面进行详细野外观测,重新厘定区内石炭纪的岩石地层单位,建立了统一的地层划分方案,即将石炭系原来的三分(上统、中统、下统)调整为二分(上统、下统),原石炭系岩关组下部的革老河组划分到泥盆系中,原石炭系顶部马平组为跨系地层;将石炭系-二叠系下统划分为6个岩石地层单位,即:汤耙沟组、万寿山组、大塘组、摆佐组、威宁组、马平组。同时总结石炭系-二叠系底部穿时性的规律,万寿山组和大塘组在盆地边缘出现向上穿时的现象,摆佐组在盆地中部出现向下穿时的现象。(2)对各个地层的岩石学特征、显微镜下微相特征、碳酸盐岩沉积地球化学测试结果和空间展布规律进行分析。(1) Sr/Cu比值法研究表明会泽地区环境整体表现为逐渐干热,雨碌地区环境整体表现为先干热后温湿而毛坪地区环境变化比较明显,整体为先是干热气候后为温湿气候;(2) Sr/Ba比值法研究表明会泽和雨碌地区整体为咸水环境,毛坪地区水体盐度变化较大,整体处于微咸水到半咸水环境,个别时期水体盐度有明显升高的变化;(3)V/(V+Ni)比值法和U/Th比值法综合分析表明本区石炭纪-二叠纪早期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还原条件下的沉积环境,整体为贫氧环境(缺氧环境),威宁期水体中氧含量较低,水体中含氧量呈先下降后略上升的趋势,推测海平面属于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总结出区内不同时期的沼泽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台内浅滩相、台地边缘斜坡相分布格局,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新识别出台沟相和生物礁相。(3)在研究区石炭系-二叠系底部,共识别出SQ14、SQ15、 SQ16、 SQ18、SQ19共5个三级层序,相当于晚古生代25个三级层序中的SQ14-SQ19。由于受到黔桂运动第一幕构造抬升,海平面下降,风化剥蚀的影响,缺失SQ17。同时识别出石英砾石层(SQ14与SQ15和SQ15与SQ16界面)、沉积相变面(如SQ18与SQ19界面)、古风化壳(如SQ16与SQ18界面及它们的相关面)。通过古生物特征及海平面变化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年代地层格架和层序地层格架。反映了三级层序的基本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具空间上相序的有序性和时间上环境变化的同步性。由于受到黔桂运动第一幕构造抬升、海平面下降及风化剥蚀的影响,确实SQ17层序。(4)根据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结合生物组合特征、沉积体系及体系域等研究成果,以单因素作图、多因素分析的方法,选择三级层序为单元绘制5幅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并对研究区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进行了分析。①汤耙沟期,研究区继续表现为海退,大部分地区暴露在海平面之上,沉积范围极小,主要为沿北西南东向的开阔台地相沉积,在红路脚和二官营两处为局限台地相沉积,矿山厂与者兴上两地为古岛;②从万寿山期开始,整个研究区进入一个大范围、长时间的海进阶段,主要沉积陆源碎屑物,该时期气候温湿,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特别是高大乔木,该时期地层多出现煤层。该时期以滨海沼泽相、混合潮坪相和局限台地相沉积为主,沼泽相主要分布在万寿山组研究区东北部毛坪-白腊厂一带和西南部初奈一带,岩关阶时期的开阔台地相地区变为了局限台地相,范围有所缩小,其余的广大地区为混合潮坪相,此时在威宁阻基出现一处古岛。③大塘期基本继承了万寿山期的沉积格局,海平面继续向西北方向扩张,康滇古陆和扬子古陆范围缩小,开阔台地大为发育;④摆佐期-威宁期,海平面达到石炭纪-早二叠纪时期的最大值,海侵范围在区内也达到最广。由于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此时研究区内海底地形复杂,整体表现为由西到东海水逐渐变深,东部深水台盆位置为区内最深,台盆相、台地相、礁滩相等沉积模式均有体现,并以威宁-水城地区东南方向的深水台盆为中心向两边对称分布,从古陆向台盆方向出现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斜坡三个相带,在这三个相带中阻基、二官营、桃园表现为孤立台地沉积环境;⑤达马平期的海退阶段始于黔桂运动第一幕构造运动,由于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陆地开始抬升,出现明显的海平面下降的现象;由于黔桂运动第二幕构造运动影响较大,陆地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抬升,沉积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海陆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沉积环境由之前的海相环境转变为了陆相环境。⑥在威宁期,沉积相带分布变化不大,在靠近古陆地区出现了浅滩相,阻基与桃园古岛消失,二官营孤立台地依然存在。⑦在小独山阶-紫松阶时期,海平面下降,北部海改地以北地区暴露在海平面以上,矿山厂大竹园、二官营、初奈-秧田冲一带为浅滩相,台盆消失变为开阔台地,大部分地区由于海平面的下降变为局限台地相。(5)根据构造控盆、盆控相理论,结合古地理及构造演化查明了盆地演化过程。研究区受到紫云-罗甸-南丹裂陷带构造的控制,导致盆地内部地形及古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该构造带在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处于较明显的拉张陷落期。研究区盆地演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①第一个阶段拉张陷落期。继泥盆纪海退之后,该裂陷带再次拉张,地壳因拉张而再度沉陷,研究区处于同构造带上,亦保持了北西向展布。受此影响,在威宁地区出现了地壳拉张陷落,形成威宁台沟,在大塘组顶部出现的玄武岩说明此时该构造带正处于拉张期。此时期海侵扩大,区内主要由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缘斜坡和台沟相组成。②第二阶段为拉张静止的断陷填充期。由于受到外界构造影响,加之海平面下降,断陷台沟被沉积物充填,使得函内沉积区范围减小,台沟表现不明显,台内浅滩相和生物礁相发育。区内主要由局限台地、开阔台地、颗粒台内浅滩、生物礁及台沟相组成。
唐大民[10](2016)在《松辽盆地东缘二叠纪沉积充填特征》文中提出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日益完善,人们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二叠纪地层油气资源远景和勘探开发潜力越来越重视。本次课题以野外地质调查实测数据、前人成果文献等的收集数据、地化实验数据为基础,充分对比和研究研究区二叠纪地层、识别和划分研究区沉积相、恢复研究区岩相古地理、总结研究区烃源岩各项指标以及油气资源远景,结论如下:(1)松辽盆地东缘地区早、中二叠世发育4种沉积相类型:碳酸盐岩台地相、浅海陆棚相、半深海相、三角洲相;晚二叠世该地区有2种沉积相类型:湖泊相和三角洲相。(2)早二叠世时期,研究区内部主要为浅海沉积环境,伴随着频繁的火山周期性活动,在研究区东北部区域为海陆过渡性质的三角洲相。中二叠世时期,研究区内的海侵程度和范围有所扩大,在研究区内形成了大面积的浅海。晚二叠世时期,海水从东北地区逐渐退出,湖平面逐渐缓慢下降,使研究区整体为滨浅湖-半深湖沉积环境。(3)松辽盆地东缘区域晚二叠世时期沉积的杨家沟组和红山组中的泥页岩以及中二叠世时期沉积的土门岭组和范家屯组中的泥岩为有生油气潜力的烃源岩。研究区内的烃源岩中的有机质,主要属于Ⅲ型,且均在高成熟的生气阶段,从而划分为中等烃源岩。在油气资源远景方面,研究区北部伊春市区域和西部大庆市-中部阿城市-南部长春市一线区域为属于有着良好前景的区域。
二、松辽盆地及周边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岩相古地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辽盆地及周边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岩相古地理(论文提纲范文)
(1)中亚盆地群石炭-二叠纪岩相古地理恢复及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中亚地区概况及编图方法 |
1.1 中亚地区概况 |
1.2 岩相古地理图的编制方法 |
2 中亚地区盆地群剖面特征和岩相特征 |
2.1 中亚盆地群剖面特征 |
(1)东欧地台 |
(2)哈萨克斯坦板块 |
2.2 中亚盆地群岩相特征 |
3 石炭-二叠纪古地理环境 |
3.1 哈萨克斯坦板块古纬度变化 |
3.2 石炭纪古地理环境 |
3.3 二叠纪古地理环境 |
4 石炭-二叠纪岩相古地理 |
4.1 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
(1)早石炭世岩相古地理 |
(2)晚石炭世岩相古地理 |
4.2 二叠纪岩相古地理 |
(1)早二叠世岩相古地理 |
(2)晚二叠世岩相古地理 |
5 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及油气意义 |
5.1 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 |
(1)早石炭世深海-半深海相沉积阶段 |
(2)晚石炭世浅海相-湖相沉积阶段 |
(3)早二叠世湖相沉积阶段 |
5.2 油气勘探意义 |
6 结论与认识 |
(2)吉林中部地区三叠系碎屑岩物源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研究区三叠纪地层特征 |
3 实验方法 |
3.1 锆石U-Pb同位素和Lu-Hf同位素分析 |
3.2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4 样品描述及年代学研究 |
4.1 样品描述 |
4.2 年代学研究 |
5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碎屑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5.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6 地层沉积时限及物源区特征 |
6.1 地层沉积时限 |
6.2 物源区特征 |
7 物源分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7.1 物源分析 |
7.2 构造意义 |
8 结论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松辽盆地北部地区上二叠统烃源岩特征及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区构造背景 |
2.3 研究区地层发育情况 |
第3章 研究区上二叠统岩相古地理特征 |
3.1 研究区晚二叠世地层岩性特征 |
3.1.1 研究区晚二叠世岩性发育特征 |
3.1.2 研究区晚二叠世地层发育特征 |
3.2 研究区晚二叠世沉积相 |
3.2.1 典型剖面及钻井描述 |
3.2.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3.3 研究区上二叠统岩相古地理特征 |
3.3.1 砂体及岩相平面展布特征 |
3.3.2 研究区上二叠统岩相古地理特征 |
第4章 研究区上二叠统烃源岩特征 |
4.1 研究区上二叠统烃源岩类型及展布特征 |
4.1.1 烃源岩类型 |
4.1.2 烃源岩展布特征 |
4.2 研究区上二叠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1 有机质丰度 |
4.2.2 有机质类型 |
4.2.3 有机质成熟度 |
4.3 研究区上二叠统埋藏史及烃源岩有效性 |
4.3.1 研究区上二叠统埋藏史 |
4.3.2 研究区烃源岩有效性 |
4.4 研究区上二叠统烃源岩生烃潜力 |
第5章 研究区上二叠统烃源岩有利区预测 |
5.1 研究区上二叠统烃源岩有利区预测依据 |
5.2 研究区上二叠统烃源岩有利区的选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大兴安岭中段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主要构造单元及构造带 |
2.1.1 区域主要构造单元 |
2.1.2 区域主要构造带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地层 |
2.2.2 晚石炭世-二叠纪地层 |
2.3 区域岩浆岩概况 |
第3章 晚泥盆-早石炭世火成岩成因及构造背景 |
3.1 晚泥盆世火成岩成因及构造背景研究 |
3.1.1 岩石学特征 |
3.1.2 年代学特征 |
3.1.3 地球化学特征 |
3.1.4 岩石成因 |
3.1.5 构造背景 |
3.2 早石炭世火成岩成因及构造背景 |
3.2.1 岩石学特征 |
3.2.2 年代学特征 |
3.2.3 地球化学特征 |
3.2.4 岩石成因 |
3.2.5 构造背景 |
第4章 早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早期重要岩浆事件及构造背景 |
4.1 大兴安岭中段蘑菇气地区二长花岗岩 |
4.1.1 岩石学及年代学特征 |
4.1.2 地球化学特征 |
4.1.3 岩石成因 |
4.1.4 构造背景 |
第5章 晚石炭世-二叠纪火成岩及沉积地层对区域构造演化的制约 |
5.1 蘑菇气地区晚石炭世中期流纹岩 |
5.1.1 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5.1.2 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 |
5.2 扎赉特旗地区晚石炭世晚期花岗闪长岩与蚀变辉长岩 |
5.2.1 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5.2.2 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
5.3 蘑菇气地区早二叠世流纹岩 |
5.3.1 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5.3.2 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 |
5.4 晚石炭世-二叠纪沉积学特征 |
5.4.1 晚石炭世陆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地层 |
5.4.2 早-中二叠世滨、浅海相沉积地层 |
5.4.3 晚二叠世陆相沉积地层 |
第6章 大兴安岭中段晚古生代构造演化模式 |
6.1 晚泥盆世(379-360 Ma)嫩江洋古洋壳的西向俯冲 |
6.2 早石炭世(346-320Ma)嫩江洋古洋壳的双向俯冲 |
6.3 早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早期(~320Ma)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的碰撞拼合 |
6.3.1 碰撞拼合时间 |
6.3.2 碰撞拼合带的空间位置 |
6.3.3 有关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碰撞机制的讨论 |
6.4 晚石炭世晚期(320-300 Ma)碰撞后伸展造山 |
6.5 早-中二叠世(300-260 Ma)裂谷盆地 |
6.6 晚二叠世(260–250 Ma)裂谷盆地消失 |
6.7 对中亚造山带增生造山作用的启示 |
主要认识和进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岩浆作用与盆地形成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 |
1.2.1 西部盆地群构造环境 |
1.2.2 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研究现状 |
1.2.3 存在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量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1.1 古生代构造背景 |
2.1.2 中生代构造背景 |
2.2 西部盆地群构造阶段 |
2.2.1 二连盆地 |
2.2.2 海拉尔盆地 |
2.2.3 拉布达林盆地 |
2.2.4 根河盆地 |
2.2.5 漠河盆地 |
第3章 测试方法及结果 |
3.1 样品采集及描述 |
3.2 测试分析方法及结果 |
3.2.1 LA-ICP-MS锆石U-Pb定年 |
3.2.2 全岩主量与微量元素分析 |
第4章 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岩浆活动序列研究 |
4.1 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岩浆活动序列 |
4.1.1 大兴安岭西部及松辽盆地岩浆事件 |
4.1.2 岩浆活动序列与构造环境 |
4.2 岩浆来源与构造背景分析 |
4.2.1 大兴安岭西部构造背景分析 |
4.2.2 大兴安岭西部岩浆成因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盆地形成演化研究 |
5.1 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之间相互关系 |
5.1.1 地质学研究 |
5.1.2 地球物理学研究 |
5.2 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与松辽盆地形成演化关系 |
5.2.1 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形成演化研究 |
5.2.2 松辽盆地形成演化研究 |
5.3 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形成与构造演化 |
5.4 研究区盆地群演化与油气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分布与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层分布及研究方法概述 |
1.2.2 储层特征研究现状 |
1.3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与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背景 |
2.1.1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重力异常特征 |
2.1.2 准噶尔盆地磁异常特征 |
2.1.3 准噶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2.2 地层发育情况 |
2.3 盆地构造演化 |
第三章 石炭系分布 |
3.1 石炭系地层划分 |
3.1.1 西北部石炭系 |
3.1.2 东北部石炭系 |
3.1.3 南部石炭系 |
3.2 石炭系井间对比 |
3.3 地震地层对比 |
3.3.1 层位标定 |
3.3.2 反射波同相轴对比追踪 |
3.3.3 地震资料解释 |
3.3.4 石炭系分布特征 |
第四章 构造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 |
4.1 石炭纪原型盆地 |
4.1.1 乌伦古坳陷 |
4.1.2 陆梁隆起 |
4.1.3 东部隆起 |
4.1.4 西部隆起 |
4.1.5 中央坳陷 |
4.1.6 南缘冲断带 |
4.2 盆地构造演化 |
4.3 石炭纪沉积充填特征 |
4.3.1 乌伦古坳陷 |
4.3.2 陆梁隆起 |
4.3.3 东部隆起 |
4.3.4 西部隆起 |
4.3.5 中央坳陷 |
4.3.6 南缘冲断带 |
4.3.7 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 |
5.1 岩性岩相 |
5.1.1 岩石类型 |
5.1.2 岩相划分 |
5.1.3 岩性岩相识别 |
5.1.4 岩性平面分布 |
5.2 储集空间类型 |
5.3 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 |
5.3.1 岩性岩相对物性的影响 |
5.3.2 风化壳对物性的影响 |
5.3.3 压实作用对物性的影响 |
5.3.4 断层对物性的影响 |
5.4 储层分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中国北方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调查与勘探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气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历程 |
2 石炭纪—二叠纪地层沉积研究取得新认识 |
2.1 地层研究进展 |
2.1.1 新疆北部地区 |
2.1.2 银额盆地及北山地区 |
2.1.3 内蒙古中东部-松辽盆地及周缘 |
2.2 沉积充填特征与沉积相研究进展 |
2.2.1 新疆北部地区 |
2.2.2 北山-银额盆地 |
2.2.3 内蒙古中东部、松辽盆地及周缘 |
3 石炭系—二叠系生烃条件研究进展 |
3.1 新疆北部地区 |
3.2 银额盆地及周缘 |
3.3 内蒙古中东部-松辽盆地及周缘 |
4 构造改造与变质作用研究进展 |
4.1 新疆北部石炭系—二叠系变质变形特征 |
4.2 银额盆地及周缘变质变形特征 |
4.3 内蒙古中东部、松辽盆地及周缘变质变形特征 |
5 勘探进展 |
5.1 新疆北部地区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勘探进展 |
5.2 银额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油气调查与勘探进展 |
5.3 二连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勘探进展 |
5.4 松辽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勘探进展 |
6 讨论 |
6.1 构造背景与盆地演化 |
6.2 变质作用与烃源岩演化阶段 |
6.3 油气资源前景 |
7 结论 |
(8)松辽盆地南部上古生界石油地质特征与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以往石油地质工作程度与存在的问题 |
1.2.1 研究区以往石油地质工作程度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1.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
1.4.2 野外地质调查 |
1.4.3 钻井岩心观察 |
1.4.4 地震资料整理与解释 |
1.4.5 样品分析测试 |
1.5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及构造位置 |
2.2 前人研究成果概述 |
2.2.1 松辽盆地南部区域构造背景 |
2.2.2 松辽盆地南部石油地质特征 |
2.3 佳蒙地块南部边界在松辽盆地南部位置的厘定 |
2.3.1 西拉木伦河断裂带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
2.3.2 MT资料解释及对缝合带位置的确定 |
2.3.3 区域地震资料解释 |
2.3.4 钻井岩心年代学特征 |
2.3.5 前中生代岩相展布特征 |
第3章 松辽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序列及前中生界岩性特征 |
3.1 华北北缘晚古生代地层序列 |
3.1.1 华北克拉通内部地层序列 |
3.1.2 华北板块北缘地层序列 |
3.2 佳蒙地块南缘晚古生代地层序列 |
3.2.1 磐石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序列 |
3.2.2 林西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序列 |
3.3 松南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对比 |
3.4 松南地区前中生界岩性特征 |
第4章 松辽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发育及沉积特征 |
4.1 松辽盆地南部地震资料解释 |
4.1.1 前中生界地震相划分 |
4.1.2 地震剖面解释 |
4.2 松辽盆地南部区域构造地震剖面解释 |
4.2.1 茫汉断陷基底结构与构造的地震剖面解释 |
4.2.2 昌图断陷基底结构与构造的地震剖面解释 |
4.2.3 梨树断陷基底结构与构造的地震剖面解释 |
4.2.4 长岭断陷基底结构与构造的地震剖面解释 |
4.3 松辽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展布特征 |
4.3.1 图件编制 |
4.3.2 上古生界及基岩分布特征 |
4.3.3 基岩岩性分析 |
4.4 松辽盆地南部上古生界沉积特征 |
4.4.1 早石炭世沉积相特征 |
4.4.2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沉积特征 |
4.4.3 中二叠世沉积相特征 |
4.4.4 晚二叠世沉积相特征 |
第5章 上古生界烃源岩特征 |
5.1 烃源岩沉积环境及岩性特征 |
5.1.1 泥质炭类烃源岩 |
5.1.2 碳酸盐岩类烃源岩 |
5.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1 有机质丰度 |
5.2.2 有机质类型 |
5.2.3 有机质成熟度 |
5.2.4 生物标志物特征 |
第6章 烃源岩生烃潜力分析 |
6.1 烃源岩赋存特征 |
6.1.1 烃源岩纵向发育特征 |
6.1.2 烃源岩平面展布特征 |
6.1.3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平面展布特征 |
6.1.4 烃源岩现今成熟度平面展布特征 |
6.1.5 烃源岩综合评价 |
6.2 资源量计算 |
6.2.1 生烃模拟实验 |
6.2.2 资源量计算 |
第7章 储盖条件分析 |
7.1 储集层岩性特征 |
7.1.1 石炭系 |
7.1.2 二叠系 |
7.2 储集层物性特征 |
7.2.1 石炭系储集物性特征 |
7.2.2 二叠系储集物性特征 |
7.3 盖层发育情况 |
7.4 储、盖组合 |
第8章 有利区带综合评价 |
8.1 区带评价与优选 |
8.2 有利区带评述 |
8.3 勘探部署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9)滇东北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紫松阶下部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2 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
1.2.3 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
1.2.4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5 研究区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4 支撑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
1.5 研究成果和主要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地史演化 |
2.1 概述 |
2.2 区域地层 |
2.2.1 元古界 |
2.2.2 古生界 |
2.2.3 中生界 |
2.2.4 新生界 |
2.3 区域岩浆活动 |
2.3.1 概述 |
2.3.2 岩浆侵入活动 |
2.3.3 岩浆喷出活动 |
2.4 区域构造 |
2.4.1 概述 |
2.4.2 区域断裂 |
2.4.3 区域褶皱 |
2.5 区域古地理演化 |
2.5.1 加里东期古地理演化 |
2.5.2 海西期古地理演化 |
2.5.3 印支期古地理演化 |
2.5.4 燕山期古地理演化 |
2.5.5 喜马拉雅期古地理演化 |
第三章 地层划分及地层对比研究 |
3.1 概述 |
3.2 典型剖面特征 |
3.2.1 开阔台地相区典型剖面 |
3.2.2 生物礁相区典型剖面 |
3.2.3 局限台地相区典型剖面 |
3.2.4 台地边缘斜坡相典型剖面 |
3.2.5 台沟相典型剖面 |
3.3 研究区地层划分及对比 |
3.3.1 地层划分对比 |
3.3.2 本文划分方案 |
3.3.3 地层穿时性讨论 |
第四章 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分析 |
4.1 微相分析 |
4.1.1 微相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
4.1.2 岩相及微相分析 |
4.2 沉积地球化学分析 |
4.2.1 分析原理及方法 |
4.2.2 样品的采集及分析测试 |
4.2.3 分析结果 |
4.2.4 环境意义 |
4.3 沉积相带的时空分布及环境演变 |
4.3.1 沉积相带时空分布 |
4.3.2 沉积模式 |
4.3.2.1 汤耙沟期沉积模式 |
4.3.2.2 万寿山期沉积模式 |
4.3.2.3 大塘期-摆佐期沉积模式 |
4.3.2.4 威宁期沉积模式 |
4.3.2.5 马平期沉积模式 |
4.4 沉积环境演变 |
第五章 层序地层识别及其时空格架分析 |
5.1 层序界面的类型及识别 |
5.1.1 Ⅰ型层序界面及其标志 |
5.1.2 Ⅱ型层序界面 |
5.2 层序地层特征 |
5.2.1 连陆台地层序地层特征 |
5.2.2 台内滩层序地层特征 |
5.2.3 台沟层序地层划分 |
5.2.4 生物礁相层序地层划分 |
5.3 海平面变化研究 |
5.4 层序地层对比 |
5.5 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
5.5.1 汤耙沟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
5.5.2 万寿山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
5.5.3 大塘-摆佐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
5.5.4 威宁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
5.5.5 马平期层序地层格架分析 |
第六章 古地理特征及盆地演化 |
6.1 古地理图编制 |
6.1.1 编图思路及方法选择 |
6.1.2 层序-古地理图编图方法及内容 |
6.2 古地理特征 |
6.3 石炭纪-二叠纪早期岩相古地理 |
6.3.1 汤耙沟期岩相古地理 |
6.3.2 万寿山期岩相古地理 |
6.3.3 大塘期-摆佐期岩相古地理 |
6.3.4 威宁期岩相古地理 |
6.3.5 马平期岩相古地理 |
6.4 沉积盆地及古地理演化 |
第七章 结论和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松辽盆地东缘二叠纪沉积充填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其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板块单元划分 |
第3章 地层发育概况 |
3.1 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 |
3.2 地层发育特征 |
3.2.1 吉中地区 |
3.2.2 滨东地区 |
3.2.3 宝清-密山地区 |
3.3 地层分布特征 |
3.3.1 下二叠统 |
3.3.2 中二叠统 |
3.3.3 上二叠统 |
第4章 沉积相分析 |
4.1 典型剖面沉积相分析 |
4.1.1 早二叠世典型剖面 |
4.1.2 中二叠世典型剖面 |
4.1.3 晚二叠世典型剖面 |
4.2 沉积相剖面对比分析 |
4.2.1 早二叠世沉积相剖面对比分析 |
4.2.2 中二叠世沉积相剖面对比分析 |
4.2.3 晚二叠世沉积相剖面对比分析 |
4.3 沉积演化史 |
4.4 微量元素分析 |
第5章 岩相古地理研究 |
5.1 岩相古地理编图 |
5.1.1 编图思路 |
5.1.2 编图方法 |
5.1.3 编图单元及范围 |
5.2 早二叠世岩相古地理 |
5.2.1 厚度分析 |
5.2.2 岩相古地理特征 |
5.3 中二叠世岩相古地理 |
5.3.1 单因素分析 |
5.3.2 多因素分析综合作图 |
5.3.3 岩相古地理特征 |
5.4 晚二叠世岩相古地理 |
5.4.1 单因素分析 |
5.4.2 多因素分析综合作图 |
5.4.3 岩相古地理特征 |
5.5 岩相古地理演化 |
第6章 烃源岩特征及油气远景分析 |
6.1 烃源岩发育与分布 |
6.2 烃源岩的有机地化特征 |
6.2.1 有机质丰度 |
6.2.2 有机质类型 |
6.2.3 有机质成熟度 |
6.3 烃源岩综合评价及油气远景分析 |
6.3.1 烃源岩综合评价结果 |
6.3.2 油气远景分析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松辽盆地及周边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岩相古地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中亚盆地群石炭-二叠纪岩相古地理恢复及演化[J]. 马昌明,李江海,曹正林,刘磊鑫,王盟楠. 岩石学报, 2020(11)
- [2]吉林中部地区三叠系碎屑岩物源及其地质意义[D]. 钟文建.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3]松辽盆地北部地区上二叠统烃源岩特征及有利区预测[D]. 李昌晓. 吉林大学, 2020(08)
- [4]大兴安岭中段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D]. 马永非. 吉林大学, 2019
- [5]大兴安岭西部盆地群岩浆作用与盆地形成演化[D]. 杜先利. 吉林大学, 2019(02)
- [6]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分布与储层特征研究[D]. 张仲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7]中国北方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调查与勘探进展[J]. 卢进才,牛亚卓,姜亭. 地质通报, 2018(01)
- [8]松辽盆地南部上古生界石油地质特征与综合评价[D]. 温升福. 吉林大学, 2017(05)
- [9]滇东北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紫松阶下部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演化研究[D]. 孙琦森.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1)
- [10]松辽盆地东缘二叠纪沉积充填特征[D]. 唐大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