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银行黄金业务发展回顾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鲍孟喆[1](2020)在《中国银行济南分行公司信贷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空前,世界经济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中美贸易摩擦云波诡谲、风险防控难度日益提高、央行多次降准降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我国“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建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国内企业逐渐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到国际化竞争中来,抢占国际市场,除传统的品牌、技术、价格和质量竞争外,企业资金链的紧张与否,融资能力的强弱,也成为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银行作为企业的重要的融资来源,公司信贷业务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日益扩大。公司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最基础、最直接、最重要的净利润来源,也是众多商业银行争相竞逐的重要业务领域。中国银行作为济南地区最早开展公司信贷业务的银行,自2016年4月省行搬迁至济南,中国银行济南分行一直处于组织架构和人员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加之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国际贸易摩擦持续升级、信贷投向避虚就实、企业融资多元化等诸多影响,中国银行正面临着市场信贷规模不足,不良资产激增,经营效益、资产质量、业务规模不断下降的局面。本文对公司信贷业务及相关竞争战略进行简要阐述,将中国银行济南分行作为案例进行研究,运用竞争战略分析工具分析其外部宏观环境及内部行业结构,结合其行业的特殊性对行业内竞争对手进行分析,指出济南中行正面临由“一带一路”、新旧动能转换、“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同时也面对因外部监管、利率市场化、外部环境风险带来的威胁,并利用外部因素评价矩阵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其公司信贷业务流程,通过价值链分析工具发现济南中行在机构网络、品牌、风险管理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以及在队伍建设、网点效能、本部管理能力及信贷资产结构方面的竞争劣势,并利用内部因素评价矩阵进行定量分析。利用SWOT模型汇总对其所面临的机会、威胁、优势、劣势,提出相应的竞争战略,集结合济南中行实际情况分析竞争战略的可行性,利用QSPM矩阵为其选择集中差异化战略作为首选战略。结合商业生态系统与蓝海战略理论,提出集中的差异化战略具体实施措施和保障机制。集中的差异化战略需要从聚焦目标客户群、实现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等方面进行逐步推进,运用创新手段抢占蓝海市场、加强银银合作构建商业生态系统使得战略实施进一步深化。同时从优化业务管理模式、加强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产品创新、企业文法等方面提供战略的相关保障。通过对济南中行公司信贷业务竞争战略的研究,希望能帮助其在构建自身优势地位的基础上,为同业信贷业务的发展提供参考,使得各工商企业能在银行业获得优质高效的服务,并最终实现银企合作共赢。
王毅[2](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张健康[3](2020)在《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文中指出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度与实体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被普遍认为是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错配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关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和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就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迟滞提出一个新的解释框架,然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国家力量为主导、以国有企业为依托、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对象的工业化战略全面实施以后,中国金融系统便被赋予了为工业化建设,具体而言就是为国有企业集中和输送廉价资金的政策性任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化事实上逐渐成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但是以银行为主体的中国金融系统仍然没能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职能,而造成此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迟迟未能培育起“自生能力”和融资模式过于单一。因此,要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促使国有企业尽快培育起“自生能力”,同时改革承担着国家战略性负担和社会性负担的国有企业的融资模式,从而使金融系统真正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政策性负担。本文的重点就是描述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金融系统是如何一步步被赋予为国有企业集中和提供廉价资金的职能的。全文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最高决策层进行金融发展模式选择时,面临哪些约束条件。缺资金、缺技术的条件下需要尽快建立起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特别是独立的重工业体系,是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考虑金融发展模式时,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资金从哪里来?如何才能尽可能集中国内有限的资金?如何才能保证集中起来的资金用到国家选定的优先发展的项目中去?由谁来执行?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最终促使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选择了一种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置的体制。第二章主要描述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政权对全国金融体系的整顿。随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军事斗争的逐步胜利,新政权对新解放区的金融机构分三大类分步骤进行了整顿:没收官僚资本金融机构壮大充实国有金融机构;运用国家力量推动私人金融机构集中和接受人民政府的领导;取消外国驻华金融机构特权使之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服务;坚决打击私营金融机构的投机行为。经过三年左右的整顿,中国金融市场的秩序快速得以恢复且出现了繁荣的迹象,金融系统的本来功能亦得以初步回归,同时国家借机掌握了金融系统的主导权,事实上为新金融体制的建立创造了基本条件。第三章主要描述各类非公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向国有金融机构靠拢、金融机构决策权是如何一步步向中央集中、金融市场是如何一步步从中国大陆消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金融格局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和所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被纳入财政系统从而成为财政系统的一个职能部门的。第四章主要描述金融机构被一步步纳入财政系统的同时,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是如何一步步被财政化的。金融系统职能的财政化主要表现为三各方面: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完全服从国家计划安排,成为国家财政的有效补充;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第五章主要是对1953年至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做出评估。总的来说,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给体制下的中国金融系统,表现出了很强的存款动员能力,有力支持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达成,具体而言就是集中了大量廉价的资金,遵照政府的意志进行配置,有力支持了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支持了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但是该套金融体系和体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诸多问题:资金配置效率不高,贷款使用效率较低;滋生出新的风险,比如财政领域的风险与金融领域的风险相互传递、决策的外部成本提高;金融杠杆基本失去作用,不能发挥促进交易和推动企业改善治理的职能;决策权过度集中和金融系统缺乏起码的独立性,严重影响了金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甚至金融机构存在的连续性。
刘馨璐[4](2020)在《CPPI策略在中国银行A支行私银客户理财规划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中出现了一批批富裕阶层。人们对自己闲置的可用资金的认识与过去大不相同,对投资和理财的需求也在增长。特别是那些资产在百万美金以上的人,即银行所界定的高净值客户群体,他们对理财的了解越来越深,对资产保值和增值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CPPI策略是一种运用于投资领域的组合保险策略,该策略的特点是根据风险资产价格的市场趋势,通过简单的参数设定对投资组合进行动态的调整,使其在设定最低收益的同时又不放弃潜在的利润。CPPI策略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灵活性和操控性等方面的特点。同时,CPPI策略是一种非常优秀的保本策略,它不仅能够保障投资者的投资本金,还能使投资者能够最大限度的享有风险资产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本文主要对CPPI策略在中国银行A支行私银客户理财规划中的运用进行研究,首先提出论文写作前提即背景,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意义、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和思路,对国内外文献进行评述;其次分别从私银客户、个人理财规划两个方面对相关理论进行概述,介绍CPPI策略运用机理;紧接着对中国银行A支行私银客户理财规划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中国银行A支行为例分析其个人理财规划发展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建立私银客户理财规划的设计体系,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前提下,执行从策划、实施、到根据客户的需求变化不断修正的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三类高净值客户的基本情况及风险偏好,基于CPPI策略依次对私银客户进行理财规划设计,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总结全文,同时指出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展望。
吕凡[5](2020)在《中行甘肃分行基金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银行面临利润减少、客户流失、渠道重塑等压力。因此,全面扩大收入来源成为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非利息收入成长潜力巨大,成为各家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关注领域。基金业务作为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中重要的非利息收入来源,已成为银行重点拓展的中间业务之一。中国银行甘肃分行基金业务存在客户规模小、基础薄弱、地区发展不平衡、客户经理销售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本文以中国银行甘肃分行基金业务为研究对象,在对银行营销和基金营销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综述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和展示中国银行甘肃分行的基本情况和目前基金业务的发展情况,然后对基金业务的营销现状进行分析。在讨论中国银行甘肃分行基金业务营销策略中,通过运用STP和7Ps营销理论从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环境设计、营销过程、营销人员七个维度给出中国银行甘肃分行基金业务的营销策略,并对营销策略的实施提出保障措施。通过研究分析论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通过宏观环境和竞争环境分析得出在资管新规的要求下,中国银行甘肃分行基金业务营销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也面临众多机遇与挑战;第二,运用STP营销理论对中国银行甘肃分行基金业务进行分析和梳理,选择事业单位、公务员、高校和商会为基金业务目标市场,从客户、产品、渠道三个维度给出基金业务的市场定位选择;第三,运用7Ps营销理论从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环境设计、营销过程、营销人员七个维度对中国银行甘肃分行基金业务营销提出策略建议及实施保障。本文可为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的基金业务发展提供策略依据,也可为探索商业银行基金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李其成[6](2019)在《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的核心是金融监管权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是否需要以及应该如何配置。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金融混业经营、金融创新以及地方金融业的繁荣,对中国现有中央集权垂直式的监管权力配置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现有监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剧烈变化。当前各国都在着力加强对金融整体性风险的防范,如何对新型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过去对于金融监管体制的研究都相对集中在中央一级政府部门间金融监管权的配置上,对地方政府能否享有以及如何享有金融监管权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面对市场的新变化,地方政府实际已广泛参与到了地方金融监管之上,承担着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但不同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差异较大,尚未形成成熟统一的模式,且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在定位、正当性、内容等重要问题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能否享有以及如何行使金融监管权,应首先明确金融监管权的性质、地位、特征等问题。金融监管权的根本属性是公权力,并呈现多元性与多重性特征,这决定了其行使需要合理配置。在权力的配置过程中,中央政府部门之间的权力配置以权力的“功能性”理论为基础,而监管权力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配置则以“结构性”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结构性”理论下,我国金融市场、权力结构、政府职能等因素共同决定并创生了中国进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迫切内在需求,其中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第一大动因,地方政府的金融竞争是直接动力,维护金融安全是根本目的,而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其政治背景。我国现有监管模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国情条件。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状况及其得失,对现有配置模式的建构和完善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公权力之一的金融监管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一部分,服从并深受国家权力央地分配的制约。具体到金融领域,其历程可总结为:从金融中央集权到有限的地方竞争——中央逐渐削弱地方政府对金融行业的影响力——为应对全球局势而进一步向中央集中——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之路确立。当前,坚决走市场化道路,应是最大的国情,亟需金融监管权配置模式改革与之适应。中国当前监管模式为中央“一行两会”为主体、多头分工式的中央一级金融监管,中央监管权在地方通过地方派出机构履行职能,权力主要集中于中央一级,存在协调不力、监管真空、限制创新、制约发展等突出问题,亟需向地方政府配置权力,让地方政府参与监管,弥补中央政府监管的不足。当前地方政府通过中央政府及其部门政策、文件等方式获得一定的金融监管权,是一种实用主义做法,虽无法律、法规明确、具体的授权,但有模糊的事实上的监管权力。国家最新政策明确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呈现了双层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模式发展至今,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存在诸多的困境。地方政府缺乏法定的金融监管权,对于金融监管事务的参与,均是通过中央行政管理部门的个别授权,或地方政府的主动承担,缺乏制度化、体系化的权力配置。这种监管权集中于中央一级的配置模式,不论是应对传统金融模式及其创新,还是应对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都力不从心。其中最关键的缺陷在于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合法性危机,导致监管对象覆盖不足、制度弹性缺失、地方立法权缺位、责任不明等问题。就央地分权而言,世界上现存在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以及单层监管两种模式,前者以美国和加拿大为典型,后者是大多数国家采用的监管模式。美国和加拿大存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级金融监管机构,各自在金融监管的事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英、德、日等国均为非典型的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仍以中央政府监管为主。总体而言,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央地分权模式之于中国的启示,在于其权力配置方式和依据的法治化。相比较而言,中国地方政府并非完全不存在金融监管权,但在中国现有配置模式中,除个别地区通过地方法规形式予以确定之外,均是行政式的、实用主义的配置模式,缺乏法治化的特征。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启示还在于其无论何种央地配置模式,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有与国情合适与否。央地分层的监管体制与中央集权式的监管体制,受到联邦制或单一制国家形式的极大影响,但是二者并非一一对应,最终决定其模式的,是一国的金融市场及金融制度赖以存在的整个国情。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实用主义配置的现实,已经显着表明向其配置权力的必要性。而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应该在重新厘清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目标、价值及原则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的首要价值定位于维护地方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其次要有利于提升金融监管的效率;最后,还应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民主。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目标,则是实现金融监管权理论上的结构化、制度上的法治化和实践中的高效率。为此,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应当以合理分权、依法分权和权责对等为主要原则,坚持法治化的根本路径。中国当前最根本症结并非地方政府金融监管权有无的问题,而在于法治化的缺失。考虑到地方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应当充分发挥各地方权力机构的作用,通过地方立法进行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金融监管权主体、对象、内容的配置,应把握以下原则:主体上,要坚持地方监管机构的独立化、专业化和责任化,并建立地方统筹监管、中央指导的央地监管机构关系;内容上,必须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两个界限。此外,任何规范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其所在的制度体系,金融监管权的科学化央地配置,应当以完善的顶层权力配置为依托,改严格分业式监管为统筹式监管、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的关系、完善金融机构破产制度、国家救助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等,从而培育强大而稳健的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减少市场失灵。
吴运泉[7](2019)在《中国银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以平潭片区分行为例》文中提出国内家庭财富的增长带来零售业务快速发展机遇,而近年来对公业务又增长缓慢,同时零售业务具有利润高、资本占用低、风险低的特点,让国内银行将零售业务视为新的收入及利润增长点,改变以往对公为主的策略,加大零售业务投入,主动向“大零售”转型。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及金融脱媒带来的客户行为改变、需求变化,对零售业务营销策略进行优化,在零售业务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之路,提升竞争力成为各家银行的研究重点。中国银行平潭片区零售业务在产品上缺乏明星产品,同质化严重,营销团队无法提供复杂产品组合方案,价格敏感度不足,价格策略运用不足,在促销上多样性及连续性不足,渠道上手机银行有效客户占比较低,人员专业性不足,有形展示较为生硬及未实行定位细分;客户管理过程及服务流程均有待改善,成因方面,主要由于国内零售银行正经历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转型,且由于中国银行平潭片区分行为基层行,受总分行管理机制约束,同时员工转型意识不足。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银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相关文献,并以中国银行平潭片区分行零售业务作为个案研究,结合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分析零售业务发展现状,并通过SWOT分析法及营销7Ps理论,通过描述中国银行平潭片区分行零售业务的优劣势、机遇与挑战,营销策略中产品、价格、促销、渠道、人员、有形展示、过程的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零售业务先进银行招商银行及富国银行的成功案例,提出中国银行平潭片区分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优化建议及实施保障。优化建议包括产品创新及打造明星产品体系、差异化定价、多样化促销、大力推广手机银行、提升营销人员专业化水平、优化网点布局及定位、精细化过程管理,同时从人才保障、机制保障、资源保障等方面为优化建议实施提供保障,以期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房延[8](2019)在《中国工商银行B分行个人贵金属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的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金融市场不断丰富和完善,国内的商业银行业正处于发展的迅猛时期,稀有的贵金属已经是众多投资者的一种新型理财投资方式,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从2000年以后,国内的商业银行已陆续开展贵金属业务,并且现有的理财市场投资已经不单单只有银行存款,贵金属投资已经成为除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家庭富余资产理财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当前国际政治形势的不确定性,黄金的金融套期保值功能日益突出。而在中国,市场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与品位也在不断提高,并呈现多元化、高文化含量的趋势。中国贵金属作为一种兼具投资性与收藏性的法定货币和文化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全文根据论述分为六个章节,分别为绪论、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工行B分行个人贵金属产品的种类与发展现状、工行B分行个人贵金属业务的问题及其成因、工行B分行发展不足之处进行分析、中国工商银行B分行个人贵金属业务的发展建议、研究结论与展望等六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提出了基于4C理论和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优化发展模式,从中探索出对中国工商银行B分行贵金属业务发展尤其是实际营销的增量和客户关系维护工作增加策略依据,通过对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架构的运用,来完善和拓展工商B分行在个人贵金属产品和业务的市场竞争力,通过顶层结构设计来有效的推动贵金属业务的发展和提高工行B分行贵金属业务市场份额,促进个人贵金属业务在同行业商业银行的发展。
邵将[9](2019)在《抗战时期重庆机制面粉工业研究》文中认为重庆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陪都所在地,是大后方的政治与经济中心。机制面粉工业是近代中国第二大民族产业,又是最基本的粮食加工业之一,它的发展关系到市民的温饱问题,战时更起着维持公教民食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坚持持久抗战必不可少的产业。战前重庆成立的机制面粉厂有新丰、先农、岁丰和复兴四家,其中尤以复兴面粉厂对重庆机制面粉工业的发展贡献最大,但限于发展时间短,市场与消费不足等原因,至抗战爆发前,重庆的机制面粉工业发展缓慢,远远不能和沿海及中部诸地区的机制面粉工业相提并论。抗战全面爆发以后,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与交战区域的扩大,大量人口、企业和政府机构内迁,许多迁至重庆地区,促进了重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作为重要行业之一的机制面粉工业也在此一时期得到快速发展。战时重庆机制面粉工业的发展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原有机制面粉厂的扩大,二是内迁机制面粉厂的重建,三是机制面粉厂的新建。其中新建的机制面粉厂又分为大厂与小厂两种,大厂多于抗战初期成立,而小厂则多是因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对机制面粉工业的统制而出现,具有数量多、规模小、投资少等特点。抗战时期重庆地区机制面粉工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一方面是由于抗战时期重庆特殊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内迁的人口和需求刺激了面粉行业的发展,机器设备和物料的供应也使得新建面粉厂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是由于重庆独特的政治地位,作为战时首都所在地,对企业有一定的吸引力,国民政府的统制政策虽然阻碍了大厂的发展,但客观上却使建立小型面粉厂成为潮流。抗战时期重庆机制面粉行业的发展保障了重庆地区的公教民食,维持了社会稳定,为抗战胜利的到来作出了贡献。但众多的机制面粉厂也造成当地面粉产业产能过剩,给战后重庆机制面粉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赵力群[10](2019)在《中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以资产和负债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随着金融科技不断创新,监管环境不断趋严,利率市场化的完成使银行利差净收益率降低,盈利能力下降推动着商业银行转型发展中间业务。结合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必然趋势。商业银行想要突破目前的瓶颈期,提升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本文研究核心问题是为适应企业内外环境的动态变换下,商业银行如何进行超脱短期利益的重大布局,发展中间业务,如何调整中间业务的业务模式和运营模式,建设支撑未来的核心能力并规划转型路径。本文综合运用了战略管理、金融创新及多元化理论,选取中国银行为研究对象,运用研究方法有归纳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中国银行中间业务现状研究发展中国银行中间业务存在中间业务发展缓慢、产品创新不足的缺点。运用宏观环境分析、波特产业五种竞争力模型分析企业外部环境,结合中国银行内部优势和劣势,针对存在问题,为中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及相关保障措施。经过对中国银行案例研究发现:经营环境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中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但是监管环境及相关政策变化、产品同质化严重又阻碍了中间业务发展。中国银行具有国际业务领先、丰富客户资源、全球化服务体系、资金业务形成规模经济的优势,但是存在人才缺失科技创新不足、内控制度和监管体制不健全、渠道建设落后的劣势。基于对中国银行的全面分析和论述,中国银行积极改变经营模式,采取的主要战略是做强国际业务、强化金融市场业务、建设交易银行。中国银行为保证中间业务发展战略提供的保障措施有:加快流程与后台中心建设。组织结构、治理架构重塑,加强人才培养。实现数据中心与IT架构建设,实现运营平台数字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构建新时代IT应用架构,支持核心系统数字化转型。后台核心系统改革升级,建立清晰的风险文化和准则。加强监控与风险控制分析,建立多渠道平台。
二、中国银行黄金业务发展回顾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银行黄金业务发展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银行济南分行公司信贷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概述与文献综述 |
2.1 公司信贷业务概述 |
2.1.1 公司信贷业务相关概念 |
2.1.2 公司信贷业务及产品分类 |
2.2 竞争战略理论与分析工具概述 |
2.2.1 竞争战略理论概述 |
2.2.2 理论分析工具 |
2.3 商业银行竞争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
第3章 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行业整体发展现状 |
3.2.2 行业竞争关键因素 |
3.3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3.3.1 现有竞争者分析 |
3.3.2 供应商分析 |
3.3.3 客户分析 |
3.3.4 替代品威胁分析 |
3.3.5 潜在进入者分析 |
3.4 行业内竞争对手分析 |
3.5 机会与威胁 |
3.5.1 机会 |
3.5.2 威胁 |
3.6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
4.1 中国银行济南分行概况 |
4.1.1 济南分行基本情况 |
4.1.2 济南分行公司信贷业务流程 |
4.2 价值链分析 |
4.2.1 基本价值活动 |
4.2.2 辅助价值活动 |
4.3 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 |
4.3.1 竞争优势 |
4.3.2 竞争劣势 |
4.4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
第5章 竞争战略选择 |
5.1 信贷业务SWOT分析 |
5.2 信贷业务竞争战略可行性分析 |
5.2.1 成本领先战略 |
5.2.2 差异化战略 |
5.2.3 集中化战略 |
5.3 竞争战略的制定 |
第6章 竞争战略实施和保障措施 |
6.1 竞争战略实施 |
6.1.1 精准聚焦客户群,梳理清单分层对接逐户营销 |
6.1.2 充分利用海内外资源优势实现产品差异化 |
6.1.3 建立信贷业务沟通机制,实现服务差异化 |
6.1.4 坚持创新引领,抢占蓝海先机 |
6.2 竞争战略保障措施 |
6.2.1 优化业务管理模式 |
6.2.2 加强人力资源体系建设 |
6.2.3 加强科技引领打造品牌产品特色 |
6.2.4 加强分行信贷文化建设 |
6.2.5 加强同业战略合作打造商业生态系统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访谈提纲 |
附录2:中国银行济南地区公司信贷业务满意度调査问卷 |
附录3:中国银行内外部环境状况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
2.1.5 对发展的理解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内生增长理论 |
2.2.2 自组织理论 |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
3.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
4.3.1 全面对外开放 |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
4.5 历史价值评价 |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分析背景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对象 |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
5.3.1 研究假设 |
5.3.2 研究方法介绍 |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3.6 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
6.1.1 数据来源 |
6.1.2 研究模型介绍 |
6.1.3 变量介绍 |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
6.2.1 全样本分析 |
6.2.2 第二阶段分析 |
6.2.3 第三阶段分析 |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
6.3.3 城市商业银行 |
6.3.4 农村商业银行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
致谢 |
(3)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金融发展模式时面临的约束条件 |
第一节 单纯依靠国家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的确立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金融遗产:国家垄断金融体制 |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金融实践:政府严格控制金融系统 |
第二章 从市场金融体制到计划金融体制 |
第一节 新政权对金融业的整理 |
第二节 有管理的金融市场的短暂繁荣 |
第三节 金融系统功能的初步回归 |
第四节 计划金融体制的基本确立 |
第三章 金融机构财政机关化 |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
第二节 交通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率先纳入财政部体系 |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业务边缘化与机构被纳入财政部体系 |
第四章 金融机构日常业务财政化 |
第一节 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 |
第二节 银行存贷款业务成为财政预算的有效补充 |
第三节 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 |
第五章 对1953-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的评估 |
第一节 存款动员能力评估 |
第二节 资金配置效果评估 |
第三节 风险管理能力评估 |
第四节 产品流通促进能力评估 |
第五节 企业治理能力促进价值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CPPI策略在中国银行A支行私银客户理财规划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1 有关私银客户的研究 |
1.3.2 有关理财规划的研究 |
1.3.3 有关CPPI策略的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研究 |
2.1 理财规划的内涵 |
2.1.1 个人理财规划的概述 |
2.1.2 私银客户的概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CPPI策略理论 |
2.2.2 货币时间价值 |
2.2.3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
第三章 中国银行A支行私银客户理财规划的现状 |
3.1 商业银行私银客户理财规划发展的背景 |
3.1.1 商业银行金融业务与私银客户需求不平衡 |
3.1.2 私银客户对个人理财规划的需求分析 |
3.2 中国银行A支行私银客户理财规划发展现状 |
3.2.1 A支行私银客户理财规划简介 |
3.2.2 A支行与私银客户的理财规划需求之间存在落差 |
3.2.3 A支行与私银客户的理财规划存在很大的差异 |
3.2.4 A支行的理财规划发展尚未成熟 |
第四章 中国银行A支行私银客户理财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中国银行A支行私银客户理财规划的问题分析 |
4.1.1 私银客户理财规划方案缺乏针对性 |
4.1.2 银行私银客户理财产品品种匮乏 |
4.1.3 私银客户理财规划执行力低 |
4.1.4 私银客户理财规划服务不全 |
4.1.5 银行私银客户理财规划定位不当 |
4.2 中国银行A支行私银客户理财规划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银行理财规划方案创新不足 |
4.2.2 产品缺乏差异性,创新速度慢 |
4.2.3 高素质的、专业化的理财顾问非常匮乏 |
4.2.4 银行忽略了理财服务需求的层次性 |
4.2.5 理财规划业务目标短期化,风控与制衡不到位 |
第五章 CPPI策略在中国银行A支行私银客户理财规划中的运用 |
5.1 策划阶段 |
5.1.1 CPPI策略分析 |
5.1.2 私银客户理财的步骤 |
5.1.3 基于CPPI策略设计合适的理财方案 |
5.1.4 与客户探讨修改方案 |
5.2 实施阶段 |
5.2.1 出具书面个人理财规划书 |
5.2.2 根据规划书的产品组合方案配置产品 |
5.2.3 定期与客户沟通规划的执行 |
5.3 修正阶段 |
5.3.1 客户目标的变化 |
5.3.2 市场环境的变化 |
5.4 基于CPPI策略中国银行A支行客户案例分析 |
5.4.1 资产在600至1000 万的私银客户S |
5.4.2 资产在1000至1500 万的私银客户Y |
5.4.3 资产在1500 万以上的私银客户Z |
5.4.4 不足与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中行甘肃分行基金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工具与方法 |
1.3.1 研究工具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
2.1 商业银行基金业务营销的关键概念界定 |
2.1.1 商业银行定义和内涵 |
2.1.2 基金的定义和内涵 |
2.1.3 商业银行基金的分类 |
2.2 商业银行基金业务营销策略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商业银行营销策略制定的相关工具 |
2.2.2 产品角度的研究 |
2.2.3 渠道角度的研究 |
2.2.4 品牌和服务角度的研究 |
2.2.5 整合营销角度的研究 |
第三章 中行甘肃分行基金业务营销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中行甘肃分行概况 |
3.1.1 分行简介 |
3.1.2 分行基金业务简介 |
3.2 中行甘肃分行基金客户调查 |
3.2.1 调查目的 |
3.2.2 调查设计 |
3.2.3 调查结果 |
3.3 中行甘肃分行基金业务营销现状分析 |
3.3.1 产品与费用 |
3.3.2 渠道与促销 |
3.3.3 有形展示 |
3.3.4 人员与服务过程 |
3.4 中行甘肃分行基金业务营销问题成因讨论 |
3.4.1 企业外部问题成因讨论 |
3.4.2 企业内部问题成因讨论 |
第四章 中行甘肃分行基金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4.2.1 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
4.2.2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
4.2.3 投资者议价能力 |
4.2.4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4.2.5 基金公司议价能力 |
第五章 中行甘肃分行基金业务营销策略提升设计 |
5.1 基金业务营销提升设计 |
5.1.1 总体思路 |
5.1.2 提升目标 |
5.2 基金业务营销STP定位 |
5.2.1 市场细分 |
5.2.2 目标市场选择 |
5.2.3 市场定位 |
5.3 基金业务营销策略提升方案 |
5.3.1 产品选择与费率制定 |
5.3.2 渠道选择与促销手段 |
5.3.3 营销环境设计 |
5.3.4 营销过程改进 |
第六章 中行甘肃分行基金业务营销策略的实施和保障 |
6.1 基金业务营销策略的实施 |
6.1.1 实施步骤 |
6.1.2 实施重点 |
6.2 基金业务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
6.2.1 统一销售机制 |
6.2.2 打造专业化队伍 |
6.2.3 整合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
6.2.4 加强风险管理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1.1 研究回顾 |
7.1.2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基金问卷调查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路径 |
第一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理论基础 |
一、金融监管的公权力属性 |
二、金融监管的正当性理论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的多元与多重 |
一、金融监管权主体的多元化 |
二、金融监管对象的全覆盖 |
三、金融监管内容的系统化 |
第三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结构化”性质 |
一、国家权力的央地配置 |
二、“结构化”视角下的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 |
第四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动因 |
一、地方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是根本动因 |
二、地方政府金融发展的竞争需要是直接动因 |
三、维护金融安全是终极动因 |
四、国家权力结构改革是重要动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变迁和现状 |
第一节 中央金融监管权模式的历史变迁 |
一、1949-1979:中央银行“大一统”时代 |
二、1979-1992: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与地方监督保障 |
三、1992-2003:分业监管与地方干预 |
四、2003-至今:分业监管与金融监管协调 |
第二节 我国地方金融监管权的历史考察 |
一、1949 年以来我国权力央地关系的发展 |
二、我国金融监管央地关系的变迁 |
第三节 我国央地金融监管权配置的现状分析 |
一、中央金融监管权配置现实 |
二、金融监管权集中配置于中央的弊端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的配置现实 |
四、央地双层监管的显着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困境 |
第一节 地方金融监管的多重困境 |
一、应对传统金融的困境 |
二、地方金融监管法律依据普遍缺失 |
三、地方监管机构定位不清 |
四、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困境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合法性危机 |
一、金融立法现状 |
二、现行金融立法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监管央地配置域外模式借鉴 |
第一节 分权型多层监管模式 |
一、美国的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二、加拿大分权型双层金融监管权配置 |
三、美国、加拿大分权型多层监管体制特征 |
第二节 集中型单层监管模式 |
一、英国金融监管权集权型单层配置模式 |
二、德国依托地方银行的地方监管模式 |
三、日本中央政府部门行政授权地方监管模式 |
四、欧盟合作性金融监管模式 |
五、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单层监管模式的特征 |
第三节 域外金融监管的比较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一、域外金融监管权配置的制度化 |
二、监管权力央地配置模式的决定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制度建构 |
第一节 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宏观设计 |
一、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价值取向 |
二、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配置目标 |
三、金融监管权央地配置的主要原则 |
第二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的法治化路径 |
一、通过法律制度配置监管权力 |
二、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权的作用 |
第三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主体配置 |
一、监管机构配置的基本原则 |
二、中央指导下的地方统筹监管模式 |
第四节 地方金融监管权内容配置 |
一、厘清地方监管与中央监管之间的界限 |
二、厘清地方金融市场与政府监管之间的界限 |
三、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内容 |
第五节 配套制度设计 |
一、中央从严格分业走向行业统筹 |
二、完善中央与地方经济权力配置关系 |
三、创造地方金融监管权实现的条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银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以平潭片区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概述 |
2.1 银行零售业务概述 |
2.1.1 银行零售业务基本内容 |
2.1.2 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趋势 |
2.2 相关理论 |
2.2.1 SWOT理论概述 |
2.2.2 7Ps营销策略概述 |
第三章 中行平潭分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
3.1 中行平潭分行零售业务情况简介 |
3.1.1 中行平潭分行零售业务介绍 |
3.1.2 中行平潭分行零售业务定位 |
3.2 中行平潭分行零售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
3.2.1 宏观环境分析 |
3.2.2 微观环境分析 |
3.3 中行平潭分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的现状 |
3.3.1 产品结构 |
3.3.2 价格定价 |
3.3.3 促销手段 |
3.3.4 渠道选择 |
3.3.5 人员架构 |
3.3.6 有形展示 |
3.3.7 过程服务 |
3.4 中行平潭分行零售业务SWOT分析 |
3.4.1 优势分析 |
3.4.2 劣势分析 |
3.4.3 机遇分析 |
3.4.4 面临挑战 |
第四章 中行平潭分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客户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2 中行平潭分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4.2.1 产品同质化严重 |
4.2.2 价格策略运用不足 |
4.2.3 促销手段不够丰富 |
4.2.4 电子渠道转型过慢 |
4.2.5 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性 |
4.2.6 有形展示生硬不合理 |
4.2.7 过程管理亟需转变 |
4.3 中行平潭分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
4.3.1 零售银行从1.0 进入2.0 时代,转型偏慢 |
4.3.2 总分行管理机制约束,个性化不足 |
4.3.3 员工转型意识不够,专业水平不高 |
4.3.4 创新机制欠缺,未突破传统思维 |
4.3.5 数据化运用不足,客户服务效率较低 |
第五章 国内外银行零售业务成功案例分析及启示 |
5.1 国内银行零售之王--招商银行 |
5.1.1 AUM管理模式 |
5.1.2 专业的理财管理服务能力 |
5.1.3 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 |
5.2 国外零售先进银行--富国银行 |
5.2.1 不断优化客户服务 |
5.2.2 强大的交叉销售,提升客户贡献度 |
5.2.3 借助科技手段进行个性化服务及创新 |
5.3 启示 |
第六章 中行平潭分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优化及保障措施 |
6.1 营销策略优化措施 |
6.1.1 优化产品结构 |
6.1.2 打造价格优势 |
6.1.3 完善促销方式 |
6.1.4 拓展营销渠道 |
6.1.5 提高人员素质 |
6.1.6 提升有形展示 |
6.1.7 细化管理过程 |
6.2 营销策略优化的保障措施 |
6.2.1 人才保障 |
6.2.2 机制保障 |
6.2.3 资源保障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中国银行平潭片区分行客户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国工商银行B分行个人贵金属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历史背景 |
二、国际背景 |
三、国内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 |
一、通过纵向与横向比较分析 |
二、组合策略的运用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4C营销理论 |
一、4C营销理论(4C MARKETING STRATEGIES)概念 |
二、4C理论的相关研究 |
三、4C营销理论的分析和应用 |
四、4C营销理论的指导作用 |
第二节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一、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内容 |
二、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的内涵 |
三、客户关系管理的相关研究 |
四、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 |
第三章 工行B分行及其个人贵金属业务现状 |
第一节 工行B分行简介 |
第二节 工行B分行贵金属业务种类 |
一、贵金属实物类产品 |
二、贵金属交易类产品 |
三、贵金属理财类产品 |
四、贵金属融资类产品 |
第三节 工行B分行贵金属业务客户分布情况 |
第四章 工行B分行个人贵金属业务问题 |
第一节 调研设计 |
一、访谈设计 |
二、问卷调查 |
三、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二节 工行B分行个人贵金属业务问题分析 |
一、实物贵金属销售问题分析 |
二、账户贵金属销售问题分析 |
三、积存金销售问题分析 |
四、中间业务收入问题分析 |
五、小结 |
第五章 工行B分行个人贵金属业务问题成因分析 |
第一节 产品问题 |
一、贵金属产品同质化严重 |
二、产品营销思路不明确 |
第二节 客户问题 |
一、对客户的需求重视不够 |
二、有效客户资源少,客户质量不高 |
三、服务灵活性较差 |
第三节 管理问题 |
一、管理部门对贵金属业务重视不足 |
二、缺乏专业贵金属销售团队 |
三、对于营销人员考核激励不足 |
第六章 中国工商银行B分行个人贵金属业务的发展建议 |
第一节 基于消费者角度的建议 |
一、运用系统及技术支持,把握中高端客户 |
二、加强产品组合营销,满足消费者多样需求 |
第二节 基于成本角度的建议 |
一、主攻实物类、交易类、理财类业务 |
二、合理规划营销资源投入 |
三、加强代理产品筛选,提升产品实际竞争力 |
第三节 基于便利性角度的建议 |
一、加强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
二、设置线上专业客服顾问 |
三、完善价格信息策略 |
第四节 基于沟通角度的建议 |
一、加强客户对于个人贵金属风险意识 |
二、加强专业团队建设和组建,提高各部门间沟通协作 |
三、优化贵金属促销宣传方式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抗战时期重庆机制面粉工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基本思路与创新点 |
一、抗战前重庆的机制面粉业 |
(一)抗战前重庆机制面粉工业发展概况 |
(二)抗战前重庆机制面粉工业发展的特点 |
(三)抗战前重庆机制面粉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
小结 |
二、战时重庆机制面粉工业发展概况及政府统制政策 |
(一)原有机制面粉厂的扩大 |
(二)迁建的机制面粉厂 |
(三)新建的机制面粉厂 |
(四)政府对机制面粉业的统制 |
小结 |
三、战时重庆机制面粉工业发展的原因与特点 |
(一)战时重庆机制面粉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
(二)战时重庆机制面粉工业发展的特点 |
小结 |
四、战时重庆机制面粉工业发展的影响与局限 |
(一)战时重庆机制面粉工业发展的影响 |
(二)战时重庆机制面粉工业发展的局限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中间业务的定义 |
1.2.2 中间业务的分类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银行收入盈利模式 |
2.1.2 中间业务与经营风险 |
2.1.3 宏观环境与中间业务 |
2.1.4 相关小结 |
2.2 相关理论 |
2.2.1 金融创新理论 |
2.2.2 银行多元化理论 |
2.2.3 战略管理理论 |
3 中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中国银行简介 |
3.2 中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3.2.1 中国银行中间业务规模分析 |
3.2.2 中间业务结构分析 |
3.2.3 中间业务盈利能力分析 |
3.3 中间业务存在问题 |
3.3.1 中间业务业务发展缓慢 |
3.3.2 产品创新不足 |
4 中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分析 |
4.1 中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宏观环境分析 |
4.1.1 银行监管环境分析 |
4.1.2 银行经营环境分析 |
4.1.3 技术变化分析 |
4.2 中间业务产业竞争分析 |
4.2.1 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分析 |
4.2.2 合作企业与客户分析 |
4.2.3 现有竞争者分析 |
4.3 中国银行中间业务竞争优势 |
4.3.1 国际业务占有领先地位 |
4.3.2 建立了全球化服务体系 |
4.3.3 客户资源丰富 |
4.3.4 资金交易产品形成规模经济 |
4.4 中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劣势 |
4.4.1 人才缺口大科技创新不足 |
4.4.2 内控制度和监管政策不完善 |
4.4.3 渠道建设落后 |
5 中间业务发展战略选择和相关保障措施 |
5.1 中间业务发展战略选择 |
5.1.1 做大做强国际业务 |
5.1.2 强化金融市场业务 |
5.1.3 建设交易银行 |
5.2 相关保障措施 |
5.2.1 流程与后台中心建设 |
5.2.2 组织结构与人力建设 |
5.2.3 数据中心与IT架构建设 |
5.2.4 监管与风险控制分析 |
5.2.5 建立多渠道平台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的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中国银行黄金业务发展回顾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银行济南分行公司信贷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鲍孟喆. 山东大学, 2020(05)
- [2]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3]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D]. 张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CPPI策略在中国银行A支行私银客户理财规划中的运用研究[D]. 刘馨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5]中行甘肃分行基金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吕凡. 兰州大学, 2020(01)
- [6]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权配置问题研究[D]. 李其成.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7]中国银行零售业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以平潭片区分行为例[D]. 吴运泉. 闽江学院, 2019(03)
- [8]中国工商银行B分行个人贵金属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房延. 安徽财经大学, 2019(03)
- [9]抗战时期重庆机制面粉工业研究[D]. 邵将. 浙江师范大学, 2019(12)
- [10]中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赵力群.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