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丁卡因表面麻醉发生过敏反应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郭甜[1](2021)在《1%罗哌卡因气管表面麻醉对行腹腔镜手术高血压病人围术期应激反应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插管前使用1%的罗哌卡因3ml进行气管表面麻醉,观察其对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及拔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一种有利于进行长时间腹腔镜手术的高血压患者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手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ASAⅡ-Ⅲ级),按随机数字表分成罗哌卡因组(R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常规麻醉诱导后分别使用喉麻管以3ml罗哌卡因或生理盐水给予患者行咽喉及气管黏膜表面麻醉后插管。观察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5min T2、拔管后即刻T3和拔管后5min T4,这四个时间点的MAP、HR,并且同时测定患者各个时点的皮质醇(Cor)浓度(放射免疫法)和血糖(Glu)含量(葡萄糖氧化酶法);记录患者从插管到拔管的时间,并且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的苏醒情况、在拔管时及拔管后的呛咳发生情况以及患者苏醒期警觉镇静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在插管时T1、T2时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都要明显低于患者在T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组在T3、T4两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都明显低于C组,且R组患者呛咳反应发生率、呛咳评分也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R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均早于C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苏醒期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罗哌卡因气管表面麻醉应用于行腹腔镜手术的高血压患者,在气管表面麻醉后在6-8小时内,可以降低患者拔管操作刺激产生的应激反应,能更好稳定高血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另外罗哌卡因行气管表面麻醉可以显着降低患者术后呛咳发生率,缩短术后苏醒时间,提高患者在围术期的舒适度及安全性。
王琦[2](2020)在《盐酸丁卡因凝胶组合物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经皮给药局部麻醉相对于局部浸润麻醉有着无痛、血药浓度稳定、无损伤的优点。其用途可作为腔道表面麻醉,如直肠、尿道、阴道等插管手术。表面麻醉是使用穿透性很强的局麻药涂抹于皮肤或皮肤黏膜表面从而起到局麻效果。临床上常用的有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相对于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的强度要大,临床应用前景更广阔,应用前景更大。目前市售丁卡因凝胶存在起效时间慢、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就这两点缺陷进行对制剂的改进。本文主要从处方的制备及工艺参数的考察、质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制剂的稳定性的考察这三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对于丁卡因凝胶组合物进行辅料筛选、AB两组分筛选及处方优化。市售盐酸丁卡因凝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稳定性差其原因是其当中含有酯键易水解。另一方面是起效时间时间慢,起效时间与药物渗透速率相关,渗透速率与药物的存在形式相关,丁卡因药物的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原碱形式(容易渗透但不稳定),另一种是盐酸盐形式(很难渗透但很稳定),药物的存在形式与制剂的pH相关,pH提高原碱形式增多渗透速率加快起效时间加快。但是因此引出一个问题制剂pH提高了丁卡因当中含的酯键在碱性环境下更易水解致制剂稳定性变差。因此稳定性和起效时间两者存在矛盾。我们进一步探究是否可以使丁卡因在存放的时候以盐酸盐形式稳定存在,使用时以原碱形式进行使用。因此使丁卡因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作为丁卡因凝胶组合物的B相,预凝胶为A相。凝胶组合物中AB两相分开保存,在使用时再将其进行混合,这样大大提高了制剂的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局麻起效时间。选择了合适的体外渗透分析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优处方。其次对于AB两相的混合时间以及搅拌速度进行了一个考察。建立了丁卡因凝胶组合物的质量分析方法,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检测。主要包括线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精密度、回收率、有关物质。结果表明盐酸丁卡因在10-60ug/m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空白辅料及溶剂对丁卡因无干扰,准确度高、精密度良好,回收率符合要求。通过稳定性试验考察丁卡因凝胶组合物的的稳定性,将自制丁卡因凝胶组合物、B组分、AB两组分分开放置一定时间再将其混合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结果表明外观、含量、pH、粘稠度、离心性均符合要求。综上所述,通过AB组分的筛选、处方的优化以及工艺参数的考察制备出了稳定性好,局麻起效时间比市售制剂快的制剂。解决了稳定性差以及起效时间慢的问题,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兰菲,陈飒,肖陈,王晨颖,汪韦平,陈向军,崔晓峰[3](2019)在《单纯鼻腔表面麻醉在电子喉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盐酸丁卡因行咽腔表面麻醉对电子喉镜检查的影响。方法用双盲法随机将200例电子喉镜检查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100例,一组患者咽腔用1.0%盐酸丁卡因表面麻醉(对照组),另一组用0.9%氯化钠喷雾(实验组),两组患者鼻腔均用呋嘛和1.0%盐酸丁卡因行表面麻醉,检查前均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涂抹镜身。根据自设评估标准对患者表面麻醉开始至检查结束期间的反应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电子喉镜检查均顺利完成,检查时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对照组咽部不适阳性率较实验组高,程度较实验组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纯鼻腔表面麻醉不使用咽腔丁卡因表面麻醉,不会影响电子喉镜检查的顺利完成;不行咽腔表面麻醉的患者,咽部不良反应更少,患者检查后恢复进食快,患者检查全过程的舒适度体验大幅度提高;不使用咽腔麻醉缩短了患者的表面麻醉和等候时间,提高了检查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王君尧[4](2019)在《盐酸丁卡因内镜润滑剂联合链霉蛋白酶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盐酸丁卡因内镜润滑剂联合链霉蛋白酶作为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前准备用药的有效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就诊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并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者31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至A、B、C三组。A组:检查前20 min 口服链霉蛋白酶20,000 U+碳酸氢钠1 g+温水50 ml的混合溶液,检查前5 min再缓慢咽下盐酸丁卡因内镜润滑剂1支;B组:检查前20 min 口服碳酸氢钠1g+温水50 ml的混合溶液,检查前5 min再缓慢咽下盐酸丁卡因内镜润滑剂1支;C组:检查前20 min 口服碳酸氢钠1 g+温水50 ml的混合溶液,检查前5 min再缓慢咽下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支。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过程中观察主要指标为食管、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十二指肠6个部位黏膜清晰度评分及总评分,次要观察指标为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操作时间、冲洗总量以及麻醉效果等。研究过程,仅科研人员甲对患者分组知情,患者本人、内镜检查操作医师及科研人员乙均不知患者术前准备用药。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检验水准α=0.05,且为双侧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7例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患者,有4例因个人原因、食管肿物、胃潴留等原因在进行内镜检查时被剔除,最终有313例患者随机被分入各组,A组106例,B组103例,C组104例。本研究中,A组、B组、C组三组黏膜清晰度评分总和的均值分别为7.42±1.02、8.66±1.29、9.67±1.47,A组黏膜清晰度评分总和的均值低于B组,B组黏膜清晰度评分总和的均值低于C组,说明A组内镜视野的清晰度高于B组,B组高于C组,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食管和胃角的评分没有差异(P=0.258,P=0.778),在胃底、胃体、胃窦以及十二指肠的评分则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对胃底、胃窦以及十二指肠的清晰度评分,A组、B组黏膜清晰度均优于C组;对于胃体的黏膜清晰度评分,A组黏膜清晰度优于B组,B组黏膜清晰度优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三组操作时间分别为(241.40±50.45)s、(258.76±57.11)s、(274.08±70.65)s,即 A 组<B组<C组(P<0.05),A组检查所用时间最少。A组、B组、C组三组冲洗总量分别为(30.85±25.34)ml、(58.25±29.65)ml、(91.73±38.95)ml,即 A组<B组<C组(P<0.05),A组检查冲洗总量最少。A组、B组、C组三组内镜检查时局麻效果的合格率分别为82.1%、80.6%、65.4%,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两两比较分析后,A组和B组的合格率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应用盐酸丁卡因内镜润滑剂和链霉蛋白酶可显着提高上消化道内镜视野下黏膜清晰度,缩短医师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冲洗总量,提高局麻效果,减轻患者不适感,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陈静,宋海涛[5](2018)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复合丁卡因表面麻醉在电子喉镜下急诊咽喉部异物取出术中的效果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电子喉镜下急诊咽喉部异物取出术中采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复合丁卡因表面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接受电子喉镜急诊咽喉部异物取出术的118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8例)行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表面麻醉,观察组(60例)行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复合丁卡因表面麻醉。结果 2组祛泡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复合丁卡因表面麻醉用于急诊电子喉镜咽喉部异物取出术,祛泡效果好,患者疼痛轻,能有效提高麻醉效果。
董海涛,崔婷婷,郭颖,安普根,马林[6](2018)在《丁卡因在咽反射敏感患者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丁卡因在咽反射敏感患者口腔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例因牙体缺损或牙列缺损需要口腔修复治疗的咽反射异常敏感患者为研究对象,修复治疗前使用1%丁卡因进行口咽部表面麻醉,观察患者麻醉效果、修复体完成效果、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其它表现。结果:20例患者丁卡因麻醉效果均有效,治疗过程顺利进行,修复体戴入顺利,患者对治疗整体过程满意,未发现丁卡因不良反应。结论:丁卡因可作为解决咽反射敏感患者口腔修复治疗的一种有效方式。
陈璐璐,熊琦,陈沛[7](2018)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复合丁卡因表面麻醉在电子喉镜下咽喉部异物取出术中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复合丁卡因表面麻醉在电子喉镜下咽喉部异物取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电子喉镜下咽喉部异物取出术患者90例,依据术前所使用表面麻醉药物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奥布卡因组(A组),丁卡因组(B组)和奥布卡因复合丁卡因组(C组),每组各30例,观察其麻醉效果和患者术后的不适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C组麻醉显效率为83. 3%,优于A组66. 7%(P <0. 05)和B组60%(P <0. 05),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患者的术后不适度VAS评分降低(P <0. 05)。结论: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复合丁卡因用于电子喉镜下咽喉部异物取出术,麻醉效果确切,患者接受度高。
童文婷,劳海燕,张辉,张晓娟[8](2018)在《盐酸丁卡因胶浆行尿道黏膜麻醉致速发型过敏反应1例报告》文中指出盐酸丁卡因胶浆黏膜穿透力强且迅速,常用于膀胱镜检。在此我们报告1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发生的丁卡因表面黏膜麻醉引起的速发型过敏反应。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1岁,1月余前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加芳,戚忠,祝德刚,李进,陈沛[9](2017)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复合丁卡因表面麻醉在电子喉镜下急诊咽喉部异物取出术中的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评价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复合丁卡因表面麻醉在电子喉镜下急诊咽喉部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诊行电子喉镜下咽喉部异物取出术患者90例,依据术前所使用表面麻醉药物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达克罗宁(A组),丁卡因组(B组)和达克罗宁复合丁卡因组(C组),每组各30例,观察其麻醉效果和患者术后的不适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C组麻醉显效率为83.3%,明显优于A组53.3%(P<0.05)和B组66.7%(P<0.05),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和B组比较,C组患者的术后不适度VAS评分显着降低(P<0.05)。结论: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复合丁卡因表面麻醉用于电子喉镜下急诊咽喉部异物取出术,安全有效,患者接受度高。
吴岩[10](2017)在《利多卡因、丁卡因表面麻醉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拔管期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利多卡因、丁卡因会厌及气管内表面麻醉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的患者拔管期应激反应的抑制情况,为此类患者提供拔管期的临床指导。方法:选择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择期行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手术的患者9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65岁,预计手术时间在0.5小时至3小时之间,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使其情绪稳定,睡眠良好,体重增加,脉率<90次/分,基础代谢率<20%。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行无创血压、心电图、外周血氧饱和度监测,同时开放上肢外周静脉通路。所有准备结束后,根据分组情况,用不同局麻药浸泡过的棉签进行鼻粘膜表面麻醉,观察15min,若患者出现红疹、胸闷、心悸、呼吸困难或更严重的过敏反应,则给予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并排出本实验,若未出现过敏反应,则进行本实验。麻醉诱导均静脉应用咪达唑仑0.05mg/kg,舒芬太尼0.3u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丙泊酚1.52.0mg/kg。A组置入喉镜后用喉麻管喷洒2%利多卡因2ml,随后面罩加压给氧3分钟后,进行气管插管并向气管导管内喷入2%利多卡因1ml。B组置入喉镜后用喉麻管喷洒0.5%丁卡因2ml,随后面罩加压给氧3分钟后,进行气管插管并向气管导管内喷入0.5%丁卡因1ml。C组置入喉镜后用喉麻管喷洒0.9%氯化钠2ml,随后面罩加压给氧3分钟后,进行气管插管后向气管导管内喷入0.9%氯化钠1ml,确认气管导管位置后,连接呼吸机控制呼吸。调节呼吸机参数使呼吸末CO2分压(PETCO2)维持在3545mm Hg。麻醉维持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及七氟醚,并间断给予顺式阿曲库铵,根据脑电双频指数(BIS)数值变化调节丙泊酚、瑞芬太尼的泵入速度及吸入麻醉药的浓度。维持BIS值在4050之间。手术结束前40分钟停止肌松药及吸入麻醉剂的应用,手术结束前5分钟停止所有维持药物的应用,所有入组患者均不应用肌松拮抗剂。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外周血氧饱和度SPO2>95%,潮气量>5ml/kg,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小于45mm Hg,呼之可睁眼即拔出气管导管。并记录三组患者入室后10min(T1),拔管前1min(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1min(T4),拔管后3min(T5),拔管后5min(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同时采集各时间点的静脉血测各时间点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血浆皮质醇(CORT)的水平,同时对入室10min(T1)时刻和拔管即刻(T3)两时间点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T3(FT3)、游离T4(FT4)水平进行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呛咳程度及术后咽痛的发生情况。所有实验操作过程及数据记录均由不知分组情况的麻醉医师完成。结果:A、B、C三组患者一般情况及T1时刻的基础血压、心率及各激素水平均无差异性(P>0.05)。T1与T2T6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静脉血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血浆皮质醇(CORT)水平组内比较,B组未出现明显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C两组出现了明显的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6时刻组间比较,B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血浆皮质醇(CORT)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与T3时刻促甲状腺(TSH)、游离T3(FT3)、游离T4(FT4)水平组内比较,B组未出现明显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C两组出现了明显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刻三组患者甲状腺激素(TSH)、游离T3(FT3)、游离T4(FT4)水平组间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与A组、C组相比,B组TSH水平明显高于A组和C组,而FT3、FT4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呛咳满意度方面,A组呛咳满意度为29.9%,B组为82.7%,C组为13.3%,与A、C组比较,B组呛咳控制效果最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咽痛VAS评分方面,B组50%的患者未出现术后咽痛,A组仅占26.6%,C组仅占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大于1分所占百分比相比,A组40%,B组10%,C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应用0.5%的丁卡因会厌及气管内表面麻醉,作用时间长,简单易行,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拔管期的应激反应抑制效果优于利多卡因。2)丁卡因安全范围小,毒性反应高,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该严格控制其使用浓度及剂量,必要时可先行小剂量过敏实验再应用。
二、丁卡因表面麻醉发生过敏反应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丁卡因表面麻醉发生过敏反应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1%罗哌卡因气管表面麻醉对行腹腔镜手术高血压病人围术期应激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立题思路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麻醉方法 |
2.3 数据采集及记录 |
2.3.1 术中记录 |
2.3.2 记录患者苏醒后情况 |
2.4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对比 |
3.2 R组与C组两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变化比较 |
3.3 R组与C组两组患者呛咳发生率、警觉镇静评分及苏醒躁动评分比较 |
3.4 R组与C组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腹腔镜手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 |
4.2 腹腔镜手术对皮质醇及血糖的影响 |
4.3 气管插管及拔管对患者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
4.4 气管表面麻醉及罗哌卡因的选择 |
4.5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罗哌卡因用于气管表面麻醉的临床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2)盐酸丁卡因凝胶组合物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一览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盐酸丁卡因凝胶组合物的制备 |
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 实验动物 |
3 辅料的选择 |
4 A相组分及B相组分的筛选 |
5 体外释放与透皮吸收方法的选择 |
6 处方优化 |
7 工艺参数的考察 |
本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盐酸丁卡因凝胶组合物的质量研究 |
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 试验方法与结果 |
本部分小结 |
第三部分 盐酸丁卡因凝胶组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
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 试验方法与结果 |
本部分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单纯鼻腔表面麻醉在电子喉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药物及仪器设备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检查完成情况 |
2.2 两组患者阳性症状比较 |
2.3 两组患者阳性程度比较 |
3 讨论 |
(4)盐酸丁卡因内镜润滑剂联合链霉蛋白酶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脱落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仪器设备及材料 |
2.2.2 方法 |
2.2.3 评价标准 |
2.2.4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入组情况 |
3.2 上消化道内镜视野下的黏膜清晰度观察 |
3.3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时间和冲洗总量的对比 |
3.4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时局麻效果对比 |
结论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复合丁卡因表面麻醉在电子喉镜下急诊咽喉部异物取出术中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麻醉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麻醉效果判定[3]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麻醉效果比较 |
2.2 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
2.3 2组祛泡效果比较 |
3 讨论 |
(6)丁卡因在咽反射敏感患者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操作方法 |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
1.3.1 麻醉效果 |
1.3.2 修复体质量评价 |
1.3.3 患者满意度 |
1.3.4 不良反应 |
1.3.5 其它表现 |
2. 结果 |
3. 讨论 |
(7)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复合丁卡因表面麻醉在电子喉镜下咽喉部异物取出术中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麻醉及手术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8)盐酸丁卡因胶浆行尿道黏膜麻醉致速发型过敏反应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报告 |
3 讨论 |
(9)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复合丁卡因表面麻醉在电子喉镜下急诊咽喉部异物取出术中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10)利多卡因、丁卡因表面麻醉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拔管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神经内分泌变化 |
2.2 局麻药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及影响其渗透的因素 |
2.2.1 理化性质 |
2.2.2 作用机制 |
2.2.3 影响局麻药渗透作用的因素 |
2.3 丁卡因在临床上的应用 |
2.4 利多卡因在临床上的应用 |
2.5 甲状腺疾病的分类 |
2.5.1 甲状腺肿 |
2.5.2 甲状腺毒症 |
2.5.3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2.5.4 甲状腺炎 |
2.5.5 甲状腺结节 |
2.5.6 甲状腺癌 |
2.6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的特殊性 |
2.7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表现 |
2.8 甲状腺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
2.8.1 呼吸困难和窒息 |
2.8.2 创口出血 |
2.8.3 神经损伤 |
2.8.4 手足抽搐 |
2.8.5 甲状腺危象 |
2.8.6 甲状腺功能减退 |
2.8.7 甲亢复发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病例选择标准 |
3.2 病例排除标准 |
3.3 术前准备标准 |
3.4 主要试剂及设备 |
3.5 实验方法 |
3.5.1 预实验 |
3.5.2 实验分组 |
3.5.3 观测时间点和观察指标 |
3.5.4 标本采集、处理和保存 |
3.5.5 标本的检测方法 |
3.6 麻醉方法 |
3.7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状况比较 |
4.2 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部分激素水平比较 |
4.3 三组患者TSH、FT3、FT4水平比较 |
4.4 三组患者呛咳满意度比较 |
4.5 三组患者拔管后咽部疼痛VAS评分比较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丁卡因表面麻醉发生过敏反应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1%罗哌卡因气管表面麻醉对行腹腔镜手术高血压病人围术期应激反应的研究[D]. 郭甜. 南昌大学, 2021(01)
- [2]盐酸丁卡因凝胶组合物的研制[D]. 王琦. 湖北科技学院, 2020(07)
- [3]单纯鼻腔表面麻醉在电子喉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兰菲,陈飒,肖陈,王晨颖,汪韦平,陈向军,崔晓峰. 中国内镜杂志, 2019(12)
- [4]盐酸丁卡因内镜润滑剂联合链霉蛋白酶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 王君尧. 厦门大学, 2019(01)
- [5]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复合丁卡因表面麻醉在电子喉镜下急诊咽喉部异物取出术中的效果观察[J]. 陈静,宋海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05)
- [6]丁卡因在咽反射敏感患者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J]. 董海涛,崔婷婷,郭颖,安普根,马林.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8(05)
- [7]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复合丁卡因表面麻醉在电子喉镜下咽喉部异物取出术中的效果观察[J]. 陈璐璐,熊琦,陈沛. 中国医药导刊, 2018(08)
- [8]盐酸丁卡因胶浆行尿道黏膜麻醉致速发型过敏反应1例报告[J]. 童文婷,劳海燕,张辉,张晓娟.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8(07)
- [9]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复合丁卡因表面麻醉在电子喉镜下急诊咽喉部异物取出术中的效果观察[J]. 王加芳,戚忠,祝德刚,李进,陈沛. 临床急诊杂志, 2017(11)
- [10]利多卡因、丁卡因表面麻醉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拔管期的影响[D]. 吴岩. 吉林大学, 2017(09)
标签:丁卡因论文;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论文; 电子喉镜论文; 消化道论文; 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