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Multiplexing System(论文文献综述)
许弘楠[1](2021)在《面向多维复用的硅基亚波长结构集成光子器件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数据处理需求的爆发性增长,芯片互联与数据中心通信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传输带宽瓶颈。基于多维复用的新型光互联技术则通过结合波长、偏振、模式等多个维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硅基集成光子器件凭借其紧凑的器件尺寸、极低的工作能耗与成熟的加工工艺,被广泛视作构建基于多维复用光互联系统的最佳平台之一。近年来,包括亚波长光栅、超材料、超光栅在内的硅基亚波长结构逐渐兴起,并被应用于波长、偏振、模式等光子特性的精确调控。本文涉及的主要工作是,通过结合硅基亚波长结构与硅基集成光子学,实现一系列具有低损耗、低串扰、大带宽,并可用于片上、片间及空间多维复用的硅基集成光子器件。我们首先讨论了在硅基集成光子器件的仿真、加工与测试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依次对偏振维度、模式维度、波长维度调控以及空间多维光通信中涉及的几类关键器件进行研究。针对偏振维度调控,我们利用硅基亚波长光栅的各向异性与色散特性,提出三类高性能偏振调控器件,即硅基偏振分束器、硅基起偏器与硅基偏振旋转器。对于硅基偏振分束器,我们提出一种基于亚波长光栅异质结的新颖结构。通过拼接光轴取向正交的亚波长光栅,构造了一种具有显着各向异性的耦合器结构,从而有效地分离了输入的正交偏振态。这一器件可以实现215nm以上的工作带宽。对于硅基起偏器,我们提出一种新颖的亚波长光栅/弯曲波导混合结构。通过结构参数优化,可以使得亚波长光栅对TE、TM偏振态产生显着的等效折射率差,从而有效地增强弯曲损耗的偏振相关性,从而保证输入光中的TM分量被完全滤除。这一器件可以在415 nm以上的光学带宽范围内保证低插入损耗与高偏振消光比。对于硅基偏振旋转器,我们提出一种新颖的亚波长光栅/缺角波导混合结构。我们将传统缺角波导中的缺角部分替换为亚波长光栅,利用亚波长光栅的异常色散特性,消除了偏振转化长度的波长相关性,从而实现了 415 nm以上的超大光学带宽。针对模式维度调控,我们利用亚波长光栅与超材料的折射率调控特性,提出三类高性能多模传输相关器件,即硅基多模波导弯曲结构、硅基多模波导交叉结构与硅基多模波导功分器。对于多模弯曲传输,我们提出一种新颖的渐变折射率模式转换器,将输入的直波导模式完全转化为相应的弯曲波导模式。我们实验验证了半径30μm以下的4模式弯曲传输,实验测得1.5 dB以下的插入损耗与-20 dB以下的模间串扰。对于多模交叉传输,我们提出一种新颖的Maxwell鱼眼透镜结构,并利用其共轭成像特性将任意高阶模式无损地传输至对侧。我们实验验证了基于这一结构的2模式交叉传输,实验测得插入损耗仅为0.28 dB,同时串扰低于-20 dB。对于多模分束传输,我们提出一种新颖的等效介质分束镜结构,通过调控亚波长光栅的等效折射率,将特定比例的入射光反射至输出端口,从而实现低损耗、低串扰的多模分束传输,并且具有415 nm以上的超大光学带宽。针对波长维度调控,我们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区束缚态的硅基超光栅滤波器。利用波导内部的干涉相消效应,消除Bragg谐振态的横向衍射损耗,从而产生具有高品质因子的准束缚态。我们实验验证了临界波导宽度附近准束缚态的建立过程,并且利用这一机制构造了Q值5000以上、自由光谱范围100 nm以上的窄线宽滤波器。针对空间多维光通信,我们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区束缚态的硅基超光栅光学天线。利用不同衍射通道之间的干涉相消效应,有效抑制了光栅天线的衍射强度,并实现了平坦的衍射强度光谱。实验测得衍射强度仅为3.3×10-3 dB/μm,对应0.027°以下的超小远场发散角。最后,我们总结了本文中的主要工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张艺赢[2](2021)在《短距离模分复用通信系统中新型少模光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兴业务的快速发展,短距离光纤通信的容量负荷也在逐年上升,采用模分复用技术提升传输容量是有潜力的解决方案。在短距离模分复用系统中,为解决模式耦合导致的模式信道串扰问题,多于接收端采用多入多出数字信号处理进行均衡,这一方式会使得系统复杂度上升,成本难以负担。因此,产生了应用弱耦合少模光纤以简化或去除接收端复杂均衡模块的方案,该方案能在保证系统容量的同时降低系统成本。弱耦合少模光纤已成为短距离模分复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应用于模分复用系统的光纤存在模式信道数较少、传输距离较近、模间耦合较强等缺陷。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对用于短距离模分复用系统的新型少模光纤进行了研究,分别提出了具有弱耦合、低弯曲损耗、大模场有效面积等多种优势的新型全反射型及光子带隙型少模光纤,能够有效提升系统传输容量、降低模式信道串扰,从而保证短距离传输的稳定性,降低系统复杂度。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一、全反射型弱耦合少模光纤研究对弱耦合的全反射型少模光纤进行了研究,针对其模式间耦合较大、支持模式数较少,非线性抑制不够理想的问题,设计优化了支持4模式传输的弱耦合阶跃型圆芯少模光纤,该光纤可工作在C波段1550 nm附近,模场有效面积可以达到180 μm2以上,相邻传播模式间最小有效折射率差(Mode Effective Index Difference,Δneff)≈0.00055;兼顾了双包层 W 型光纤与 M 型光纤的理论优势,提出沟槽辅助M型光纤结构,并对工作在O波段,支持5模式的沟槽辅助M型光纤进行了优化。该光纤在兼顾模式数量的同时,可达到超过200m2的大模场有效面积以及较好的抗弯曲性能。该光纤能够实现模式间Δneff超过0.001的弱模式耦合,因此可简化模分复用系统中接收端的多入多出均衡模块,有效降低短距离通信系统的复杂度。二、弱耦合的色散平坦少模光子晶体光纤研究对用于短距离模分复用传输的光子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进行了理论研究,利用其高双折射、可控的色度色散与极高的非线性,提出了一种色散平坦弱耦合光子晶体光纤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几何参数优化。该光纤具有最大模间Δneff超过9.0×10-3的极弱模式耦合,并可支持10个矢量模式,提升了对矢量模式的利用率。由于采用了有利于色散平坦的设计,该光纤能够达到C波段上10个模式的色散平坦,有应用于波分-模分混合复用的大容量短距离通信系统的潜力。三、弱耦合的光子带隙型少模布拉格光纤研究对弱耦合的光子带隙型布拉格光纤进行了研究,探究了一维光子晶体波导用于模分复用通信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两种支持矢量模式传输,能够有效提升模式利用率的少模布拉格光纤结构,对其光子能带和损耗性能进行了理论与数值分析:提出了能够在O+C+L宽波段工作的全固体椭圆芯布拉格光纤,该光纤能支持10个矢量模式,具有超过4×10-4的大模间Δneff、较小的束缚损耗与极低的弯曲损耗;结合同轴光纤的优势,研究并设计了弱耦合的空心同轴布拉格光纤,该光纤在C波段上的矢量模式数可提升到16个,具有极高的光纤容量与对矢量模式利用率,为一维光子晶体光纤应用于短距离模分复用传输提供了思路。四、模分复用无源光网络基础传输验证基于所设计的弱耦合阶跃型圆芯少模光纤及全光纤的模分复用/解复用器件,在无源光网络中实现了传输系统验证,并对接收端串扰来源进行了分析。在接收端测量了不同模式信道的传输功率,该系统中模式耦合导致的接收端模式串扰小于13dB;对误码率及眼图进行了测量,经过12 km的少模传输后,LP01、LP11、LP21三种模式的接收机灵敏度分别为-30.1 dBm、-28.8 dBm、-27.9 dBm左右。由于应用了弱耦合光纤,该系统中可以去除接收端多入多出均衡模块,为弱耦合光纤在短距离传输中提供了可行性。
岳磊[3](2021)在《面向超高速光传输的信号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日益激增的通信流量需求,超高速、大容量是光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进一步提升光通信速率,切合实际需求,本文围绕超高速光传输系统及其关键技术展开相应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在深入研究超高速Nyquist时分复用系统的过程中,论证了Nyquist形脉冲作为时分复用系统中信号承载脉冲的有效性,完成160 Gbaud QPSK传输实验平台的搭建,包括脉冲源的产生、高质量QPSK信号调制的实现、时分复用器的构造、相干接收机的调试等,完成了基于相干匹配采样和Gaussian采样解复用实验,并对比了二者的解复用性能。通过仿真详尽研究了相干匹配采样方案中相关参数对系统解复用性能的影响并阐明了机理。2、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展宽辅助光采样的Nyquist时分复用信号的解复用方式,结合时空对偶性给出了完备的时域展宽器构建理论,通过仿真定性研究了可行性,构建的时域展宽器也成功应用于160 Gbaud信号的解复用实验,证明了该方案可有效降低采样脉冲的宽度,同时实现比传统方案更佳的解复用性能表现。在以Gaussian脉冲采样进行解复用时,该方案可将解复用脉冲宽度需求降低至10.4ps,基于该方案甚至可以利用信号基带速率的Nyquist形光脉冲(脉宽为12.4 ps)实现Nyquist时分复用系统的解复用操作。3、提出一种基于单个IQ调制器的Nyquist时分复用信号的解复用方案,仅通过置于接收端的单个IQ调制器产生准Nyquist形脉冲,无需任何频谱成形操作,在160 Gbaud Nyquist时分复用系统解复用实验中表现出比传统Gaussian采样更优的解复用性能,同脉宽(约4.5 ps)比较下,在BER为10-4时该方案对信号OSNR的需求表现出6.8 dB的降低。同时通过仿真周密研究了该方案中相关参数的性能影响分析及参数优化,此精简结构的解复用装置及实验和仿真中的相关结论为未来Nyquist时分复用系统的实用化提供了有效参考。4、深入研究了 Kramers-Kronig(KK)接收系统,细致论证了 KK接收系统中信号的CSPR、前置滤波方式、上采样率等相关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的机理,并探讨了实用化KK接收机中相关关键问题的解决。提出一种基于星座图概率成形的低CSPRKK接收方案,同时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该方案可有效降低KK系统中的CSPR,通过112 Gbit/s 240km单模光纤传输实验,进一步体现出该方案在对抗光纤非线性效应方面的优势。5、提出一种基于时域Talbot效应的全光信号加密/解密方案,给出了时域Talbot效应的详尽理论框架,通过在光域基于Talbot效应对PAM 4信号加密/解密的定性仿真成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也通过仿真证明了该方案对光信号加密的可靠性。
朱金晨[4](2021)在《DMB发射机基带SoC中业务复用器的设计》文中认为
王朝晖[5](2021)在《高速大容量数据中心光互联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数据中心光互联是光纤通信行业在短距离传输的重要业务与关注点,与相干光传输系统为代表的长距离传输光纤通信系统不同,数据中心光互联为代表的短距离传输系统考虑到成本、功耗与复杂性的问题,更加倾向于低成本、高速率的光纤传输系统。本文以数据中心之间光互联为应用背景,研究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单偏振直接探测系统的光场恢复技术,第二部分研究了偏振复用直接探测系统的偏振解复用技术。针对系统结构、传输效率、信号与信号拍频干扰(SSBI)消除、成本控制等问题开展了研究工作,提出新的或者改进的传输系统方案与DSP算法,提升了短距离光互联系统传输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一是关于单偏振的直接探测系统研究,主要讨论了两种基于Kramers-Kronig单边带信号(SSB-KK)系统与四种基于载波辅助差分探测的双生单边带信号(TwinSSB-CADD)系统的理论基础与结构,通过理论推导与仿真系统验证,从载波信号功率比(CSPR)、SSBI消除、延时参数、接收光功率(ROP)、光信噪比(OSNR)等方面研究了系统的性能。SSB-KK系统的ROP灵敏度与OSNR灵敏度更高,即在低ROP与低OSNR条件下传输更有优势,但其传输效率仅为Twin-SSB-CADD系统的一半左右,并且需要过采样处理才能消除SSBI;在ROP与OSNR满足一定条件下,Twin-SSB-CADD系统能够实现更有效率的传输,这种系统是更紧凑和高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适用于短距离数据中心光互联的传输应用。二是关于偏振复用的直接探测系统研究,主要讨论了基于Stokes域与Jones域两种不同偏振解复用系统的接收机结构与解偏算法原理,通过仿真系统与实验系统验证,从CSPR、激光器线宽、发射光功率(LOP)、ROP、OSNR等方面研究了系统的性能。基于Stokes域偏振解复用系统的ROP灵敏度与OSNR灵敏度更高,即在低ROP与低OSNR条件下传输更有优势;在ROP与OSNR满足一定条件下,基于Jones域偏振解复用系统的结构简单,对器件性能容忍度高,能够实现低成本的传输。这两种不同偏振解复用系统的传输效率相同,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场景下的短距离数据中心光互联的传输应用。
卫怡晖[6](2021)在《硅基模式复用器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大数据时代的通信流量不断攀升,各种智能设备和互联网服务越来越普及,电信网络、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等场景对数据的传输容量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主流的集成光学研究平台,硅基光电子平台具有CMOS兼容性、低损耗、结构紧凑等优势,可以实现各种功能光电子器件的整合,为传统微电子学的数据容量增长瓶颈提供了解决方案。在硅基平台上,研究人员正发展出多种复用技术,以充分发掘光载波的信号承载力,大大提升单个物理通道中的信道数目,进一步扩大片上光互联的传输容量。在这种背景下,模式复用作为空分复用技术的一种,近年来受到了很多关注和发展。然而关于模式复用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硅基平台的高折射率差导致波导模式对尺寸的敏感性高,实现多通道、高性能、大带宽、工艺容差大的模式复用器很有难度;另一方面,关于集合多种复用技术的多维复用系统方面,相关展示有限并且通道数目仍然不够可观;另外,可以灵活路由模式通道的光网络只有有限的研究,并且网络架构通常比较复杂,功率消耗也很大。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需求和问题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首先我们尝试对模式、偏振、波长三个复用维度进行整合,采用一种完善的系统架构方式,基于较为稳健的各组件设计方案,包括10通道的绝热演化耦合器的模式复用器、8通道的偏振敏感级联环滤波器,以及偏振控制器件,搭建并实现了一个80通道的多维解复用系统。实验上制作的多维解复用系统具有较低的串扰(-12dB~21dB)和损耗(1.8dB~5dB),这是目前报道的通道数最多的多维复用系统。关于模式通道的灵活路由问题,我们在硅基平台上引入了光学相变材料,提出和设计了一种可重构分插模式复用器。系统以简单的结构和紧凑的大小,有效实现了三模式系统中模式通道的选择性上/下载,器件具有非易失特性,无需持续的功率注入,可以大大降低可重构系统的能量消耗。设计的器件性能良好,在所有通道和所有状态下,1505-1585nm共80nm带宽内,具有1dB以内的损耗和-20dB以下的串扰。这种设计为未来构建可重构多模光子回路提供了可行的思路。最后,针对模式复用器本身,为了从设计角度优化其性能稳健性,我们对常见的模式复用器结构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分析,包括很少有文献报道的复用-解复用系统分析,明确了两种复用器结构的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两种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改进思路,一种是引入亚波长光栅结构调控模式的折射率曲线,理论上证明了,TE模式复用器可以在保持紧凑尺寸的同时,宽度误差下的损耗水平降低一个数量级;另一种改进是对于不同偏振模式采用各自的设计结构,尽量抑制双偏振模式复用器的偏振转化问题。这些分析和思路对于理解和优化模式复用器具有梳理和启发作用,对进一步将模式复用器推向实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缪松岑[7](2020)在《分布式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解调复用的系统设计实现》文中认为光纤传感器自问世以来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长周期光纤光栅和级联的长周期光纤光栅传感器是近年来光纤传感器研究的重要分支。它们具有体积小、质量轻、耐腐蚀、抗电磁干扰、易于接入光纤网络和对多种参量敏感等优点,但由于长周期光纤光栅和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特殊的耦合模式和光谱特性,鲜有分布式的解调复用系统的提出,严重阻碍了长周期光纤光栅和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实现分布式传感。首先,本文从光纤光栅的基本理论出发,对长周期光纤光栅的耦合方程和传输矩阵进行了推导,分析了不同光栅参数下的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为改进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提供了依据。其次,以长周期光纤光栅理论为基础,对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的传输矩阵进行了推导,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下的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基于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的传感原理,对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折射率、温度和应变传感特性进行了分析。针对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折射率的非线性传感特性,难以准确预测折射率大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系统的折射率预测模型,实现了对折射率大小的预测,为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传感器的设计和实用化提供了依据。最后,根据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工作模式,选择将传统的光谱仪解调与虚拟仪器技术相结合、通过光开关进行光路切换的方法,设计了分布式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的解调复用系统,并基于计算机上的Lab VIEW平台对设计的系统各模块进行编程设计,实现了各个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光谱还原、谐振波长和温度解调,设计的系统具有精度高、兼容性强、操作界面友好等优点。
马媛媛[8](2020)在《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信号监测与均衡技术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业务的蓬勃发展,光接入网面临着大容量、高速率及带宽灵活分配的业务需求与挑战。正交频分复用(OFDM)作为一种新型的光调制技术,具有较强的抗色散、抗非线性特性及较高的频带利用率,在下一代高速、大容量光接入网中极具应用潜力。同时,自适应光OFDM通信系统,能够根据流量需求,动态分配带宽资源,是推动智能光接入网发展的有力技术。而信号监测及均衡,是实现自适应OFDM系统资源动态分配及系统性能提升的关键技术。本论文对OFDM系统的信号监测及均衡技术开展了深入研究。在信号监测方面,包含信号调制格式识别及光信噪比(OSNR)估计。首先,论文创新地利用基于密度峰值的聚类算法及K近邻(KNN)回归算法,通过寻找信号星座点的簇心及自适应计算簇心数,识别信号的调制格式。该方法不需要训练序列,具有盲识别的优点。其次,论文创新地提出了基于高阶矩的高精度OSNR监测方法,通过提取信号的最小幅度信息估算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QAM)信号的OSNR,解决了传统高阶矩方法只能在小范围内估计M-QAM信号OSNR的问题。在信号均衡方面,论文先利用基于密度峰值的聚类算法确定信号星座点的簇心,接着利用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对信号进行优化判决,最终在接收端实现信号调制格式无关的自适应均衡,提升系统的误码率性能。
胡学东[9](2020)在《高速高阶相干光通信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宽带信息业务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呈指数式的增长,传统的基于强度调制/直接检测的光通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通信需求。为了能够实现更大容量、更快速率和更远的距离的信息传输目标,基于高阶调制码型、相干检测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高速相干光通信系统应运而生。相比于传统的光通信系统,在发射端相干光通信系统采用高阶调制码型能有效提升系统频谱利用率,提高系统容量;在接收端将信号在传输链路中的损伤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补偿和恢复,对信号的处理由光域转化到电域,可改善系统的性能,降低通信成本。本文主要对高阶调制格式信号的生成,以及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链路损伤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补偿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为:(1)研究了DP-QPSK、DP-16QAM、DP-64QAM调制格式信号的生成方式以及生成原理,并搭建了相应的仿真系统。主要为224Gbit/s DP-QPSK,336Gbit/s、448Gbit/s DP-16QAM,120Gbit/s DP-64QAM相干光通信系统仿真平台。(2)研究了信号的传输链路损伤以及损伤的形成原理;并对常用的相干检测方式和相干检测的原理进行了分析。仿真分析了不同损伤分别对基于不同调制格式的相干光通信系统所产生的影响。(3)采用相关算法对信号的损伤进行补偿与恢复。主要研究了色散补偿、偏振解复用及动态均衡、非线性补偿、载波频偏估计和载波相位估计,对相应补偿算法的补偿原理及补偿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4)提出了一种新型的DP-16QAM信号接收机。可利用普通色散光纤中的克尔非线性效应来提高该接收机的稳定性,降低误码率。并搭建了一个8通道112Gbit/s DP-16QAM高速相干光密集波分复用仿真系统,将提出的方案与传统方案在不同的传输距离、激光器发射功率、激光器线宽下对比两种接收机的误码率。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接收机新型接收机可以有效的降低112Gbit/s DP-16QAM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误码率。
王芳壁[10](2020)在《少模光纤模分复用系统均衡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模分复用技术是利用少模光纤中的模式正交性,在不同模式间同时传输多路信号的技术。目前,由于单模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其容量也趋近“香农极限”。因此,需要考虑新的复用技术,来突破当前技术瓶颈以满足网络带宽的更高需求。少模光纤是一种新型传输媒质,纤芯内支持传播的模式数目介于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之间,与多模光纤相比,少模光纤内部非线性损伤相对较小,更利于长距离传输。少模光纤凭借各个模式之间的正交性,可以实现不同模式之间同时传输信号。基于少模光纤的模分复用技术凭借少模光纤中的多个模式传输信号,实现光纤传输容量的成倍增加,成为大容量光纤传输的关键技术。在实际应用的少模光纤中,由于制作的不理想,如折射率分布不均匀,纤芯偏心以及受到外界压力造成的微弯等因素都会导致光纤内不同模式之间的耦合,即模式耦合。此外,少模光纤中模式间模式群速度不同造成的差分模式群时延,会引起不同时刻脉冲间的前后叠加,形成码间串扰。因此,要在模分复用系统接收端恢复出源信号,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部分MIMO均衡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少模光纤模分复用系统均衡技术的研究,首先根据Maxwell方程组证明了少模光纤中模式正交性,接着分析了模分复用传输系统中少模光纤传输的链路损伤。采用矩阵传输模型对模分复用系统传输链路进行数学建模,以此来描述模式之间的损伤和相互作用关系。为了探究模分复用系统的传输特性,利用VPI Transmission Maker 9.1嵌入MATLAB来搭建2×2模分复用仿真系统。针对不同传输距离,本文在模分复用传输系统接收端涉及相干检测和直接检测两种接收方案。接收端采用相干检测时,对时频域均衡进行详细介绍,对LMS算法和RLS算法做出详细推导,在搭建的仿真系统中,DSP处理部分分别用时频域LMS和RLS算法进行MIMO均衡,在传统时域LMS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VLMS算法,相比传统LMS算法,VLMS算法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本文提出的直接检测模分复用系统中,采用KK联合MIMO均衡来恢复出源信号,在系统中研究了DDMZM和虚载波两种光单边带调制系统。
二、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Multiplexing System(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Multiplexing System(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多维复用的硅基亚波长结构集成光子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绪论 |
1.1 硅基集成光子学概述 |
1.2 光互联中的多维复用 |
1.2.1 波分复用技术概述 |
1.2.2 偏振复用技术概述 |
1.2.3 模式复用技术概述 |
1.2.4 空间多维光通信技术概述 |
1.3 硅基亚波长结构集成光子器件的产生与发展 |
1.4 本文内容和创新点 |
2 硅基纳米波导与硅基亚波长结构的特性分析与数值仿真方法 |
2.1 硅基纳米波导的特性分析 |
2.1.1 基于有限差分频域方法的模式特性分析 |
2.1.2 基于有限差分时域方法的传输特性分析 |
2.2 硅基亚波长结构的特性分析 |
2.2.1 基于等效介质理论的折射率特性分析 |
2.2.2 基于平面波展开方法的能带特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硅基集成光子器件的制作与测试 |
3.1 硅基集成光子器件的制作流程 |
3.2 基于光栅耦合器的垂直耦合测试系统 |
3.3 本章小结 |
4 基于各向异性调控与色散调控的硅基偏振维度相关器件 |
4.1 基于亚波长光栅异质结的超宽带硅基偏振分束器 |
4.1.1 超宽带硅基偏振分束器设计 |
4.1.2 器件制作与性能测试 |
4.1.3 各类硅基偏振分束器的性能对比 |
4.2 基于亚波长光栅/弯曲波导混合结构的超宽带硅基起偏器 |
4.2.1 超宽带硅基起偏器设计 |
4.2.2 器件制作与性能测试 |
4.2.3 各类硅基起偏器的性能对比 |
4.3 基于亚波长光栅/缺角波导混合结构的超宽带硅基偏振旋转器 |
4.3.1 超宽带硅基偏振旋转器设计 |
4.3.2 各类硅基偏振旋转器的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等效介质折射率调控的硅基模式维度相关器件 |
5.1 基于浙变折射率模式转换器的硅基多模波导弯曲结构 |
5.1.1 多模弯曲传输中的模间串扰问题 |
5.1.2 硅基多模波导弯曲结构设计 |
5.1.3 低串扰弯曲结构连接的4通道模式复用系统测试 |
5.1.4 各类硅基多模波导弯曲结构的性能对比 |
5.2 基于Maxwell鱼眼透镜的硅基多模波导交叉结构 |
5.2.1 多模交叉传输中的模式相关损耗问题 |
5.2.2 硅基多模波导交叉结构设计 |
5.2.3 低损耗交叉结构连接的2通道模式复用系统测试 |
5.2.4 各类硅基多模波导交叉结构的性能对比 |
5.3 基于等效介质薄膜分束镜的硅基多模波导功分器 |
5.3.1 多模分束传输中的模间串扰问题 |
5.3.2 硅基多模波导功分器设计 |
5.3.3 各类硅基多模波导功分器的性能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连续区束缚态的硅基超光栅 |
6.1 连续区束缚态简介 |
6.2 面向波长维度调控的硅基超光栅滤波器 |
6.2.1 硅基超光栅滤波器设计 |
6.2.2 器件制作与性能测试 |
6.2.3 各类硅基光学滤波器的性能对比 |
6.3 面向空间多维光通信的硅基超光栅光学天线 |
6.3.1 硅基超光栅光学天线设计 |
6.3.2 器件制作与性能测试 |
6.3.3 各类硅基光栅天线的性能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短距离模分复用通信系统中新型少模光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1 模分复用传输系统及其研究现状 |
1.2.2 短距离传输模分复用系统及其研究现状 |
1.2.3 弱耦合少模光纤及其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内容安排及创新点 |
2 弱耦合少模光纤研究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全反射型少模光纤传输理论 |
2.2.1 均匀圆波导的基本方程 |
2.2.2 光纤中的矢量与标量模式 |
2.2.3 有限元法 |
2.3 二维光子晶体光纤传输理论 |
2.3.1 平面波展开法 |
2.3.2 等效折射率法 |
2.4 一维光子带隙型布拉格光纤传输理论 |
2.4.1 传输矩阵法 |
2.4.2 渐近矩阵法 |
2.5 少模光纤特性参数研究 |
2.5.1 少模光纤的模式耦合 |
2.5.2 少模光纤的模场有效面积 |
2.5.3 少模光纤的差分模式时延 |
2.5.4 光纤弯曲损耗 |
2.6 本章小结 |
3 全反射型弱耦合少模光纤研究 |
3.1 引言 |
3.2 弱耦合阶跃型圆芯少模光纤研究 |
3.3 弱耦合沟槽辅助M型少模光纤研究 |
3.3.1 弱耦合沟槽辅助M型少模光纤结构 |
3.3.2 光纤参数对弱耦合性能的影响 |
3.3.3 光纤参数对模式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弱耦合的色散平坦少模光子晶体光纤研究 |
4.1 引言 |
4.2 色散平坦的少模光子晶体光纤研究 |
4.2.1 色散平坦的少模光子晶体光纤结构 |
4.2.2 光纤参数对弱耦合性能的影响 |
4.2.3 光纤参数对色散平坦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弱耦合的光子带隙型少模布拉格光纤研究 |
5.1 引言 |
5.2 全固态椭圆芯少模布拉格光纤研究 |
5.2.1 全固态椭圆芯少模布拉格光纤结构 |
5.2.2 光纤参数对弱耦合性能及束缚损耗的影响 |
5.2.3 光纤参数对模式特性的影响 |
5.3 同轴空心少模布拉格光纤研究 |
5.3.1 同轴空心少模布拉格光纤结构 |
5.3.2 光纤参数对弱耦合性能的影响 |
5.3.3 光纤参数对模式特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模分复用无源光网络基础传输验证 |
6.1 引言 |
6.2 模分复用无源光网络实验架构 |
6.2.1 少模光纤设计及模式复用/解复用器 |
6.2.2 模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结构 |
6.3 模分复用无源光网络传输性能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面向超高速光传输的信号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高速光传输系统研究背景及发展趋势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
1.2 高速Nyquist时分复用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 |
1.2.1 高速Nyquist时分复用传输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高速Nyquist时分复用面临的关键问题 |
1.3 Kramers-Kronig接收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 |
1.3.1 Kramers-Kronig接收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2 Kramers-Kronig接收技术面临的关键问题 |
1.4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构 |
第二章 超高速Nyquist光时分复用信号的发送与接收理论 |
2.1 引言 |
2.2 Nyquist OTDM技术原理 |
2.2.1 正交时分复用技术 |
2.2.2 Nyquist OTDM与光OFDM的对偶性 |
2.3 超短Nyquist脉冲生成原理 |
2.3.1 Nyquist脉冲的时频特性 |
2.3.2 频谱成形法产生Nyquist脉冲的机理 |
2.4 Nyquist OTDM信号单支路收发原理 |
2.4.1 调制技术 |
2.4.2 相干解调技术 |
2.4.3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高速Nyquist光时分复用系统解复用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相干匹配采样的Nyquist OTDM解复用技术 |
3.2.1 相干匹配采样解复用原理 |
3.2.2 相干匹配采样解复用方案中相关参数对解复用性能的影响 |
3.2.3 160 Gbaud Nyquist OTDM信号相干匹配采样解复用实验研究 |
3.3 基于单个IQ调制器的Nyquist OTDM解复用技术 |
3.3.1 单个IQ调制器产生准Nyquist脉冲解复用原理与仿真 |
3.3.2 单个IQ调制器对160 Gbaud Nyquist OTDM信号解复用实验 |
3.4 基于时域展宽辅助的Nyquist OTDM解复用技术 |
3.4.1 时空对偶性与Nyquist OTDM信号时域展宽原理 |
3.4.2 160 Gbaud Nyquist OTDM信号时域展宽辅助解复用实验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Kramers-Kronig接收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Kramers-Kronig接收机的数学模型与结构 |
4.3 Kramers-Kronig接收机的性能分析及验证 |
4.3.1 信号的载波功率比(CSPR)对KK接收机的性能影响分析 |
4.3.2 接收机上采样率对KK接收机的性能影响分析 |
4.4 基于星座图概率成型的低CSPR KK接收技术 |
4.4.1 方案原理与仿真分析 |
4.4.2 基于星座图概率成型的低CSPR KK接收实验与仿真研究 |
4.4.3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时域Talbot效应的全光信号加密技术 |
5.1 引言 |
5.2 Talbot效应理论 |
5.2.1 空间Talbot效应原理 |
5.2.2 时域Talbot效应原理及实现 |
5.3 基于时域Talbot效应的PAM 4信号加密/解密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成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成果与科研项目 |
(5)高速大容量数据中心光互联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数据中心光互联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单偏振直接探测系统光场恢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偏振复用直接探测系统偏振解复用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以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数据中心光互联系统的关键技术概述 |
2.1 直接探测的光互联系统架构 |
2.2 单边带信号与双生单边带信号的产生 |
2.2.1 PAM与 QAM信号调制格式 |
2.2.2 单边带信号与双生单边带信号的调制方式 |
2.2.3 IQ调制器的工作原理 |
2.3 数字信号处理关键算法 |
2.3.1 色散补偿技术 |
2.3.2 偏振解复用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偏振的直接探测系统研究 |
3.1 基于Kramers-Kronig的光场恢复技术 |
3.1.1 Kramers-Kronig光场恢复的原理 |
3.1.2 仿真系统分析 |
3.2 基于载波辅助差分探测的光场恢复技术 |
3.2.1 载波辅助差分探测光场恢复的原理 |
3.2.2 延时偏差分析 |
3.2.3 仿真系统分析 |
3.3 基于KK与 CADD不同光场恢复系统的传输性能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偏振复用的直接探测系统研究 |
4.1 基于Stokes域的偏振解复用技术 |
4.1.1 基于Stokes域偏振解复用系统的DSP算法 |
4.1.2 仿真系统分析 |
4.2 基于Jones域的偏振解复用技术 |
4.2.1 基于Jones域偏振解复用系统的DSP算法 |
4.2.2 仿真系统分析 |
4.2.3 实验系统分析 |
4.3 基于Stokes 域与Jones 域不同偏振解复用系统的传输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硅基模式复用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硅基集成光子学的发展与优势 |
1.2 硅基片上模式复用技术 |
1.3 本文工作及创新点 |
2 硅光无源器件的仿真,加工及测试方法 |
2.1 光波导器件的仿真算法 |
2.1.1 光波导模式理论和仿真方法 |
2.1.2 光场传输仿真方法 |
2.2 硅光无源器件的制备工艺 |
2.3 无源器件的测试 |
3 模式-偏振-波长多维复用系统 |
3.1 多维复用系统架构 |
3.2 系统组成单元 |
3.2.1 模分(解)复用器 |
3.2.2 波分(解)复用器 |
3.2.3 偏振合束器 |
3.2.4 偏振旋转分束器 |
3.3 实验及表征 |
3.3.1 制备方法 |
3.3.2 测试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可重构分插模式复用器 |
4.1 相变材料简介 |
4.2 器件结构及原理 |
4.3 器件设计和优化 |
4.4 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模式复用器的分析和优化设计 |
5.1. 两种常用模式复用器的容差分析 |
5.1.1 基于非对称定向耦合器的模式复用器 |
5.1.2 基于绝热锥形耦合器的模式复用器 |
5.2 基于亚波长光栅结构的模式复用器 |
5.2.1 设计原理 |
5.2.2 仿真结果 |
5.3 混合结构的双偏振模式复用器 |
5.3.1 结构与设计 |
5.3.2 实验与表征 |
5.4 两个通用问题的分析 |
5.4.1 模式干涉与系统性能退化 |
5.4.2 模式复用器通道数限制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7)分布式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解调复用的系统设计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纤光栅解调和复用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光纤光栅解调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光纤光栅复用技术研究现状 |
1.3 LPFG研究现状 |
1.3.1 制备技术 |
1.3.2 传感器研究现状 |
1.3.3 解调复用方案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LPFG理论研究 |
2.1 光纤模式分析 |
2.1.1 波动方程 |
2.1.2 三层阶跃光纤分模型 |
2.1.3 纤芯模和包层模本征方程 |
2.2 LPFG的模式耦合理论 |
2.2.1 耦合模理论 |
2.2.2 LPFG模式耦合方程 |
2.3 LPFG的传输矩阵理论 |
2.3.1 传输矩阵法 |
2.3.2 LPFG的传输矩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PFG光谱特性研究 |
3.1 表征LPFG光谱特性的参数 |
3.1.1 谐振波长 |
3.1.2 峰值透射率 |
3.1.3 带宽 |
3.2 光栅参数对LPFG光谱特性的影响 |
3.2.1 光栅周期对LPFG光谱特性的影响 |
3.2.2 光栅长度对LPFG光谱特性的影响 |
3.2.3 折射率调制对LPFG光谱特性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PGP光谱特性和传感特性研究 |
4.1 LPGP的模式耦合和传输矩阵 |
4.2 LPGP光谱特性研究 |
4.2.1 级联LPFG的周期对LPGP光谱特性的影响 |
4.2.2 级联LPFG的长度对LPGP光谱特性的影响 |
4.2.3 间隔光纤的长度对LPGP光谱特性的影响 |
4.3 LPGP传感特性研究 |
4.3.1 折射率传感特性研究 |
4.3.2 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
4.3.3 应变传感特性研究 |
4.4 基于ANFIS的 LPGP折射率预测 |
4.4.1 ANFIS理论 |
4.4.2 ANFIS折射率预测模型的建立 |
4.4.3 折射率预测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Lab VIEW的分布式LPGP解调复用系统 |
5.1 虚拟仪器基础 |
5.1.1 虚拟仪器技术 |
5.1.2 Lab VIEW介绍 |
5.2 系统结构及仪器选择 |
5.2.1 系统结构 |
5.2.2 仪器的选择 |
5.3 软件设计 |
5.3.1 登录模块设计 |
5.3.2 功能分配模块设计 |
5.3.3 解调模块设计 |
5.3.4 数据回放模块设计 |
5.4 系统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8)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信号监测与均衡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光OFDM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以及框架 |
2.1 IM/DDO-OFDM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 |
2.2 OFDM信号的调制解调原理 |
2.3 IM/DDO-OFDM系统中的光学器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密度峰值聚类及KNN算法的调制格式识别 |
3.1 基于密度峰值聚类及KNN算法的调制格式识别原理 |
3.2 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
3.3 实验设置和结果分析 |
3.4 算法中关键参数的讨论 |
3.5 去噪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及实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高阶矩的高精度光信噪比监测 |
4.1 基于高阶矩的高精度OSNR监测算法的基本原理 |
4.2 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
4.3 符号长度对OSNR估计精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聚类算法的信号自适应均衡 |
5.1 基于聚类算法的信号自适应均衡解调的基本原理 |
5.2 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
5.3 实验结果和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高速高阶相干光通信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相干光通信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高阶调制码型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4 高速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的典型复用技术 |
1.4.1 WDM技术概述 |
1.4.2 偏振态复用技术概述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高速相干光通信系统 |
2.1 相干光通信系统概述 |
2.1.1 相干光通信系统的主要结构 |
2.1.2 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概述 |
2.2 调制原理概述 |
2.2.1 激光调制概述 |
2.2.2 光调制器原理 |
2.2.3 新型调制格式 |
2.3 光信号传输的链路损伤 |
2.3.1 光纤的损耗 |
2.3.2 光纤的色散 |
2.3.3 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
2.4 相干接收机原理概述 |
2.4.1 相干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
2.4.2 外差检测与零差检测技术 |
2.4.3 相干检测技术的优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干光通信系统中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
3.1 色度色散补偿技术 |
3.1.1 基于色散补偿光纤的色散补偿方案的仿真与分析 |
3.1.2 基于频域均衡器的色散补偿方案的应用与研究 |
3.2 偏振解复用及动态均衡 |
3.2.1 CMA算法的应用与研究 |
3.2.2 CMA+RED算法的应用研究 |
3.3 非线性损伤补偿技术的仿真与分析 |
3.4 载波频偏估计算法 |
3.4.1 四次方载波频偏估计算法的应用与分析 |
3.4.2 基于FFT的载波频偏估计算法的应用与分析 |
3.5 载波相位噪声估计算法的研究 |
3.5.1 BPS算法 |
3.5.2 BPS/ML算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P-16QAM相干光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
4.1 DP-16QAM相干光通信系统的搭建 |
4.2 448 Gbit/s DP-16QAM相干光传输链路损伤补偿的研究 |
4.2.1 色散补偿算法的补偿效果分析 |
4.2.2 载波频偏估计算法的性能分析 |
4.2.3 载波相位估计算法的性能分析 |
4.3 利用光纤中的克尔非线性提高DP-16QAM接收机性能 |
4.3.1 接收机概述 |
4.3.2 新型接收机原理 |
4.3.3 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少模光纤模分复用系统均衡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少模光纤模分复用传输系统 |
2.1 少模光纤 |
2.2 少模光纤传输中链路损伤 |
2.2.1 简并模之间的耦合 |
2.2.2 非简并模之间的耦合 |
2.2.3 差分模式群时延 |
2.3 少模光纤模分复用系统传输模型 |
2.3.1 少模光纤传输链路建模理论 |
2.3.2 少模光纤模分复用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干检测模分复用系统均衡技术 |
3.1 相干检测模分复用系统 |
3.2 时域均衡 |
3.2.1 MIMO均衡技术的研究 |
3.2.2 时域LMS均衡算法原理 |
3.2.3 时域VLMS(Variable LMS)均衡算法 |
3.2.4 时域RLS均衡算法原理 |
3.3 频域均衡 |
3.3.1 频域LMS均衡算法原理 |
3.3.2 LMS算法复杂度分析 |
3.3.3 频域RLS均衡算法 |
3.4 2×2 模分复用系统仿真系统 |
3.4.1 MIMO均衡算法性能对比 |
3.4.2 模式耦合对传输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直接检测模分复用系统均衡技术 |
4.1 直接检测模分复用系统 |
4.1.1 直接检测模分复用系统原理 |
4.1.2 直接检测模分复用系统接收机原理 |
4.2 光单边带传输系统 |
4.2.1 基于DDMZM的单边带调制原理 |
4.2.2 基于虚载波的单边带调制原理 |
4.3 Kramers-Kronig接收机 |
4.4 直接检测模分复用系统仿真模型 |
4.4.1 Kramers-Kronig接收机性能分析 |
4.4.2 相位噪声对性能的影响 |
4.4.3 发射功率对性能的影响 |
4.4.4 两种单边带调制系统性能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Multiplexing System(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多维复用的硅基亚波长结构集成光子器件研究[D]. 许弘楠. 浙江大学, 2021(01)
- [2]短距离模分复用通信系统中新型少模光纤研究[D]. 张艺赢.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3]面向超高速光传输的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 岳磊.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DMB发射机基带SoC中业务复用器的设计[D]. 朱金晨. 重庆邮电大学, 2021
- [5]高速大容量数据中心光互联的关键技术研究[D]. 王朝晖.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硅基模式复用器件研究[D]. 卫怡晖. 浙江大学, 2021(09)
- [7]分布式级联长周期光纤光栅解调复用的系统设计实现[D]. 缪松岑.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8]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信号监测与均衡技术的研究[D]. 马媛媛. 苏州大学, 2020(02)
- [9]高速高阶相干光通信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 胡学东.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10]少模光纤模分复用系统均衡技术的研究[D]. 王芳壁.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