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并行设计思想的薄壳屋面造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仲文洲[1](2021)在《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环境调控是建筑最原初而本质的动机。应对不同气候条件的各种建筑形式,即是平衡对风、光、热等能量要素获取、保蓄、释放的稳定结构。从这个意义而言,建筑形式的本质是一种气候环境影响下,能量流动的物质呈现——建筑形式是能量的构形。对建筑形式与能量的研究,能够厘清当代建筑学在环境调控领域的诸多问题。在认识论上,强调环境调控是建筑形式生成的核心驱动,使建筑设计的本体与核心回归空间与建造;在方法论上,能量成为技术介入与知识拓展的接口,集成跨学科交流下的知识、方法与工具,形成系统化的环境调控理论与方法体系。论文引入能量的角度审视建筑形式,重构环境调控视野下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流变;将其放置在更大的环境系统中,讨论在“人、建筑、气候”关系中进行的能量过程与形式生成;搭建起建筑学与生物气候学、建筑热力学的联系,直接指向形式与能量的数学及物理关系;应用数值模拟量化验证典型气候区民居中的能量过程,提取反映建筑形式特征、环境调控策略与能量运行机制的热力学模型——构建环境调控视野下,形式与能量的理论模型、系统模型、数理模型与分析模型。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通过有机建筑理论、建筑生物气候学、热力学建筑理论等基础理论阐释形式能量法则;进而借助进化论、系统论和复杂性科学来构建形式基于能量的发展路径与机制;以历史梳理的方式刻画建筑起源、乡土发展、机械介入的纵向建筑发展剖面,在时间维度下总结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历史演进,归纳其呈现出的被动调节、主动干预与整体共构三种形式追随能量的内在逻辑。第二部分是系统研究,在“人、建筑、气候”中定义由外部能量系统、建筑调控系统、人体反应系统组构的热力学系统,明确各自的对象与内容、分析技术与评价指标;将多目的、复杂性与矛盾性集成的建筑形式解构为对应特定功能的系统构成;清晰地展现环境调控系统与建筑的影响要素、对应关系与形式呈现;同时也为建筑形式与能量交互机制的量化分析提供系统化的结构。第三部分是数理研究,通过环境物理参数的聚类分析及完备性研究,对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要素进行影响因子的归纳、提取,阐释各形式因子与能量过程的数学和物理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耦合解析法。第四部分是范型研究,通过物质形式的类型解析与能量过程的量化解析,从典型气候区民居原型中解释形式与能量相互影响的机制,提取反映内在热力学逻辑和形式生成规律的热力学模型,为当代绿色建筑设计提供可参照的图示工具。全文正文约18.8万字,共有图表200余幅。
刘峰成[2](2020)在《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形态与网格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图形学以及建筑建造工艺的快速发展,自由曲面空间网格结构已然成为当今空间结构发展的主要趋势。但自由曲面空间网格结构由于其形式的自由多变,如何合理的确定其建筑形态和曲面网格仍是当前空间结构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之一。本文以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为研究对象,对此展开了系统的研究。首先,从曲面形态入手,提出了考虑结构缺陷敏感性和节点刚度影响的形态优化方法;其次,针对自由曲面的网格生成问题,考虑网格的均匀性、规则性、流畅性、网格走向以及结构性能等因素,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自由曲面空间结构的网格生成及调控方法,以期为工程设计和建造提供有益参考。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单层空间网格结构整体稳定对初始几何缺陷较为敏感的特点,提出了考虑缺陷敏感性的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形态优化方法。该方法以结构弯曲应变能比例为约束条件,通过调节结构内部弯曲应变能和总应变能的比例关系,降低优化后结构对初始几何缺陷的敏感性,从而得到在考虑初始几何缺陷后仍具有较高承载力的结构形态。此外,还对优化后结构进行了冗余特性评价。(2)在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的形态优化中考虑节点半刚性,探讨了节点刚度对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形态优化的影响。对优化后的刚性节点网格结构和半刚性节点的网格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进行了缺陷敏感性评价。(3)为提高三角形网格的均匀性,以结构杆件为运动基本单元,提出了杆件自适应法。该方法可克服映射畸变误差,得到均匀程度较高的曲面三角形网格。基于杆件自适应法,考虑网格生成过程中固定点、固定边、网格尺寸、曲面曲率以及奇异点数量和位置等因素影响,完成了网格生成的多目标调控,丰富了网格形式,为建筑师提供了更多选择。(4)为更好地适应复杂曲面,基于物理学中库仑定律,开发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算法——粒子自动配置算法。该方法将网格中节点比作电场中的带电粒子,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粒子的自我组织,完成曲面网格划分,可有效避免映射误差,得到高品质的网格拓扑,适用于任意曲面的网格划分。(5)为更好地表达建筑意蕴,综合考虑线条流畅性、网格规则性和网格走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自由曲面的基于初始点和导线的渐进网格生成方法,实现了对网格大小与走向的调控,可得到具有较高网格品质且线条流畅的建筑网格。(6)为得到在既定建筑曲面约束下具有较优力学性能的网格拓扑,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首先,以应变能为目标,不改变网格拓扑,仅改变节点位置进行网格优化,并进行光顺性处理。其次,改进粒子自动配置法,根据杆件轴力大小调节粒子所带电量,保持网格拓扑不变对网格密度进行调整,得到疏密有致受力合理的网格布置。最后,基于结构主应力轨迹线,结合曲面映射原理和拟弹簧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自由曲面的网格生成方法,可得到样式丰富且具有较优力学性能的网格拓扑。(7)此外,为确定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中矩形截面型材的合理强轴方向,对其进行了几何绕率优化,并开发了由几何线模型转换成结构有限元模型的程序接口,为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参数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焦杨明慧[3](2020)在《当代建筑结构的表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结构一直是建筑设计与理论中传统而重要的课题,直到当代数字化技术空前发展,建筑设计的自由度大大扩展,结构设计也进入了一个更加开放的领域。以什么样的结构去支撑建筑形体已不再是关键难题,如何发掘结构的表现力更具挑战性。因此,本文将“表现”这一艺术概念视为建筑结构创作与艺术审美相结合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并引入类型学“元”理论与艺术自律与他律的概念分别指导当代建筑结构的构成解析与艺术表现,以期重新思考建筑结构所必须的、以及所承载的表现内容,探究建筑结构表达的潜在可能性。本文前两章是关于研究对象的理论建构与历史认知,对选题原因、研究对象、研究现状,以及建筑结构中的“表现”美学、建筑风格与结构工程中的建筑结构表现等内容作基本阐述;第三、四章结合大量实例研究当代建筑结构的具体表现内容,其中第三章基于类型学“元”理论解析当代建筑结构中柱与梁的构件单元到构件整合的构成层级;第四章基于自律性与他律性概念分析当代建筑结构的自律性原则与他律性精神的艺术表现;最后回归对当代建筑结构创作的反思:是否采用了新潮的结构与建筑所具有的价值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如何构筑人们的生活,如何贴近我们的社会,才是结构表现的意义所在。
赖世贤[4](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提出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温世坤[5](2020)在《“胜景几何”:李兴钢建筑实践1991-2019》文中提出中国现当代建筑的发展在建国后有一个小高潮,其中以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为代表事件,但随后经历了20年的断层期。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建筑生产浪潮,中国的第四代建筑师们一边把西方的标准作为一种先进性的象征进行着时代所赋予的建设任务,一边又在实践中寻找确立自身身份的可能性。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努力,他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并取得了极大的声誉与成就(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张珂获得阿卡汉奖等),这些荣誉的获得也宣示着中国建筑逐渐在西方建立的建筑理论体系下自我身份的确立。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大生产的背景下建筑品质低下、城市建设杂乱的状况仍普遍存在。这就更加迫切地要求学术界对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建筑师及其建筑实践进行归纳、总结、梳理与分析,以此来促进中国建筑的进步与发展。李兴钢作为大院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建筑师,如今已是中国建筑师中的先锋代表之一。其自步入工作岗位以来,边实践边探索,在关注西方建筑体系下基本建筑要素的同时,也强调将中国传统纳入实践中,并于2014年确立了以“胜景几何”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本文通过对其建筑实践及其设计理念的背景和发展,按时间线的纵向梳理和跨时间线的横向对比这两种方式,来形成对其建筑实践和设计理念的综合、全面的理解。同时作者在研究生期间进入其工作室进实习,收获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且组织并记录了一次专访。通过这些一手资料构建了三个案例精读的基础,以对其设计过程更加精确、深入的认识,避免了对一些问题的简化与误读,并以这三个精读案例为基础来支撑跨项目的横向对比和设计特点总结。文章最后对李兴钢的建筑理念和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并试图在历史语境下对其工作的意义进行定位与阐述。
关姝杰[6](2020)在《基于芡实叶脉脉络的穹顶温室结构仿生研究》文中指出穹顶温室整体为网壳结构,受力均匀、合理,采用仿生技术手段,以鸟巢为原型,结合三角形稳固特性,根据跨度大小,可形成单层网壳及双层空间桁架结构,具有高强度及强抗风雪能力。穹顶温室内部空间大,使用立体栽培模式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且适用于任何地形,全透明及半透明的覆盖方式还可适应不同地区的光照和保温需求,极大地促进了观光农业和种植业的发展。但是,现有穹顶温室的网格排列较密,几何算法复杂,双层鸟巢结构在实现大空间、大跨度的同时也增大了耗材量及施工难度,导致成本较高,难以大范围推广,且相关力学研究资料较少。植物叶脉作为支撑结构,其分布规律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芡实(Euryale ferox)与王莲(Victoria Warren)同属睡莲科,叶片直径可达1.5 m2 m以上,背部网状及分级叶脉使其力学性能优异,叶脉内部透气孔减轻了叶片重量、增大了浮力,其合理的叶脉脉络分布规律,对建筑和机械零部件的高强度、轻量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芡实叶脉脉络为原型,仿生设计了半径及高度皆为6 m的多种半球型穹顶温室结构,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进行静力、模态和非线性屈曲仿真,并选择较优形态制作缩尺模型进行应变试验,对仿真参数设置及加载方法准确度进行了验证,进而以减少耗材量为目标,对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得到最优设计方案,应用到尺寸扩展设计中,以获得适宜12 m、18 m及24 m半径的中、大跨度穹顶温室结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手持式3D扫描仪对芡实整个叶脉脉络特征进行提取,并将得到的点云数据通过Geomagic studio软件进行了处理与修复,对叶脉结构进行了三维还原,进而采用有限元分析法,不考虑叶片作用,在ANSYS workbench界面对典型脉络(纵横交错的主次脉络及由叶基到叶缘的逐级分叉脉络)及单个叶脉进行静力仿真。结果表明,主次脉络线性屈曲临界荷载为1.193N,是自身重量的10.31倍,在抵御纵向和横向荷载时,主次脉络可以协调、降低整个脉络的变形和应力,保证了叶片的完整性,主脉在抗横向荷载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抗纵向荷载时,主脉和次脉的单独作用差别不大;逐级分叉脉络叶基部位线性屈曲临界荷载为7.781 N,是自身重量的51.22倍,叶缘部位线性屈曲临界荷载为0.874 N,是自身重量的5.75倍,变形及应力皆随分叉级数增加而减小,当分叉级数为4时达到最小值,因此最高分叉级数为4较适宜;芡实叶脉内部呈海绵状,其间有许多气室,因此分别取实心和空心两种极限模式对单个叶脉进行抗拉、耐压力学仿真,得到实心和空心叶脉的拉压比分别为11.8和125.1,可知芡实叶脉是一种抗拉性强于耐压性的材料,其力学属性和外貌特征是适应其受力特点而形成的,因此使其具有强大的承载力和抵抗外界破坏的能力。(2)基于芡实叶脉的主次和逐级分叉脉络,建立6 m半径仿生穹顶温室初期模型(按2x指数形式逐级分叉,网架单元结构为三角形或四边形),由上至下共4层。对芡实叶脉初级主次脉络间的叶片面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呈正态分布,计算叶片面积均值,与初期模型每层多边形面积均值对比,结合芡实叶片的弹性模量,计算出初期模型覆盖材料弹性模量均值,可知除EVA膜外,其余均可作为初期模型覆盖材料。温室骨架梁采用空心钢管,借鉴叶脉截面高宽比、壁厚、叶脉长度及仿生温室最长梁和最短梁的长度等基本参数,选择相近截面积的矩形、圆形钢管及T形钢板分别进行长细比和非线性屈曲仿真分析,选择10 mm厚双层中空PC板作为最大密度条件的覆盖材料,用于计算不同荷载组合值,分别对不同静力仿真结果进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校验,得到外壁宽为75 mm、壁厚为2.5 mm的方形钢管符合设计要求,最大位移及等效应力主要在第1、2层,其中刚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恒载与垂直屋脊的风载组合(荷载组合2,水平方向)为最不利荷载组合。(3)将三角形与芡实叶脉逐级分叉结构相结合,对6 m半径穹顶温室又设计了3种形态:不分叉(不采用分叉结构)、一分二-全三角形(按2x指数形式逐级分叉,网架单元结构均为三角形)及一分三(按3x指数形式逐级分叉,网架单元结构均为三角形)结构,与仿生温室初期模型相对比,在ANSYS Mechanical APDL界面对4种温室进行模态及静力仿真与校验。结果表明,4种温室的固有频率随阶数增加呈近似线性增长趋势,且与初始频率相近,一分二-全三角形频率增长最平缓,一分二-初期(仿生温室初期模型)及一分三结构固有频率最高;对4种温室分别进行组合1(恒载与雪载组合,竖直方向)、组合2(水平方向)加载,不分叉结构不符合刚度要求,其余3种温室均符合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要求,一分二-全三角形及一分三结构各变量皆最小,大变形区域最少,综合模态与静力仿真结果,一分二-全三角形及一分三为较优结构。基于相似三定理,采用量纲分析法求出相似常数,以一分二-全三角形为原型设计并制作缩尺模型(缩尺比例为25:1),对缩尺模型进行集中力应变试验与仿真,采用单样本t检验和相对误差分析方法对比试验值与仿真值,相对误差皆小于1%,两者无显着性差异,可知试验与仿真方法皆准确可靠。(4)采用重物加载法,对缩尺模型进行雪载模拟均布力应变试验,按承力面面积比例分别计算缩尺模型每根梁的仿真加载值并进行静力仿真,与雪载模拟均布力应变试验结果对比,得出试验和仿真微应变均与加载质量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皆在0.99以上,网格单元长度为16 mm时,仿真与试验的相对误差最小,皆小于10%,因此半径为240 mm的缩尺模型适宜的网格单元长度为16 mm,且此种仿真加载值计算方法准确度高,可良好地反映真实承载情况。(5)以维数A、第1层竖梁个数B、分叉模式C为因素,对6 m半径仿生穹顶温室所有设计方案分别进行结构初选、线性屈曲及力学校验分析,结合单位体积用钢量得出最优方案为A2B2C1(维数为4,第1层竖梁个数为8,混合分叉模式),与优化前4种不同分叉形式的穹顶温室相比,单位体积用钢量减少76.2%81.7%。根据最优方案A2B2C1依次设计12 m、18 m及24 m半径仿生穹顶温室,按承力面面积比例计算仿真加载值并分别进行静力仿真与校验,4种温室皆符合设计要求,其中荷载组合2对结构的影响随半径的增大逐渐增强,刚度仍为首要影响因素。经计算,与大型连栋温室相比,仿生穹顶温室单位体积用钢量可减少38.3%73.4%。因此,基于混合分叉模式的穹顶结构有利于温室轻量化设计,其高度优势更适宜立体化栽培,内部大空间便于机械化操作。
王平[7](2020)在《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作品中国元素研究 ——以隈研吾为例》文中指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国建筑师进入中国进行建筑设计及相关活动,中国民族文化在建筑中的地位收到了冲击,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对中国建筑师来说迫在眉睫。在外来的建筑师中,以隈研吾为代表的日本建筑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日本建筑师代表的日本建筑文化与中国颇有渊源,而且有的日本建筑师在中国进行建筑创作时也会通过表现中国元素来积极融入中国建筑环境,他们的创作方法是值得中国建筑师研究的。本文选取了隈研吾在中国创作的表现中国元素的作品,以作品里中国元素的提取、加工、表达方式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是从隈研吾的建筑理论开始,研究其建筑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以及与日本传统文化的关系;其次,以在华进行建筑实践的当代日本建筑师群体为对象,对他们作品的特征以及中国元素表达进行分析;再次,结合隈研吾的建筑理论与方法,对其在华作品中国元素在建筑单体构成、建筑布局以及建筑材料三方面的探索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调查问卷的结果对其元素表达进行评价;从次,结合中日建筑文化的异同,以及对当代中国建筑师表现相同中国元素的作品的解读,进一步分析与评价隈研吾作品中国元素表达的深层次特征;最终,对隈研吾中国元素表达的可借鉴性与局限性进行评析,并探索中国当代建筑师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出路。本文通过分析与比较不同研究对象的中国元素表达特点后,总结以隈研吾为代表的当代日本建筑师中国元素表达的可借鉴性与局限性;最后归纳出中国元素在当代建筑中表达的方向。通过分析,隈研吾中国元素一部分表达方式是中国建筑师鲜有尝试的,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同时,隈研吾对于中国元素的表达基本建立在自己成熟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之上,这使得其对于中国元素的表达流于形式,缺乏深度。所以隈研吾对于中国元素的表达应该持批判态度。
刘月[8](2020)在《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策划研究 ——以长春市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能源消耗在逐年增加,国家倡导支持“绿色”、“生态”建筑,鼓励在建筑中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在这种形势下,现代木结构建筑因其自身绿色节能等优势再次回归大众视野。但现代木结构在寒地城市的应用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对现代木结构建造技术掌握度不够、功能与形态不契合和造价高昂等诸多方面共同引起的,而通过对寒地现代木结构进行建筑策划研究则能够系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为设计师提供最佳的科学合理的设计任务书,保障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设计的顺利进行。本文以建筑策划理论为基础,结合对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的相关认识,提出了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策划的程序与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项目加以验证。研究主要从三方面展开。首先是理论部分,论述了建筑策划的基本理论,参考庄惟敏教授的策划“七步法”,旨在以现代大跨度木结构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寒地气候特征,提出了针对本文研究的策划程序与方法,开展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建构研究,明确了注重因地制宜、契合建筑功能、关注地域文化、尊重材料特性、提倡生态经济五方面的策划原则。其次结合现代大跨度木结构的特征和自身需求,根据策划程序与方法依次阐述了信息搜集、空间策划、形态策划、技术策划四方面的策划内容并提出了适宜性策略,在成果表达阶段明确了寒地现代大跨度木结构任务书主要内容及成果汇报的方式方法。最后文章将上述对于寒地现代大跨度木结构建筑策划的研究成果与实际项目结合,对长春市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改造项目进行策划,制定了项目的设计任务书,以期为下一阶段提供设计依据。
黄庄巍[9](2020)在《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随即台湾光复,重归祖国怀抱,民国以来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延续至台,使我国台湾地区正式走上现代建筑之路。在国际上冷战东西方阵营对立、国内海峡两岸对峙的特殊时空背景下,中国台湾地区属于欧美阵营,客观上与西方战后现代建筑运动直接相通,使之成为战后风起云涌的现代建筑运动中国化的重要实践基地,台湾建筑界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承担了西方现代建筑中国化的重要任务,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有诸多成就。而1990年代之后,社会多元思潮泛起,台湾地区逐渐走向本土化,以现代化、地域化为创新特征的建筑设计,成为中国当代地域建筑发展的先行样本之一。中国近代建筑是中国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相融进程,“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二元要素构成了1949年之前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核心动力。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台湾地区战后现代建筑发展和创新进程,是中国近代建筑脉络后续发展的重要分支,是中国战后现代建筑探索、发展历程的组成部分,也构成了现代建筑设计与理论中国化进程的重要篇章,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塔夫里曾言,“建筑是一种布满意识形态的体制”,台湾现代建筑错综复杂的创新叙事及其内涵,唯有放置于中国两岸乃至世界历史时空中,方能得其要义。本研究以建筑设计创新学为工具,基于大量原始文献和实地调研,联结两岸,承续历史,通过对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活动(1950s-2010s)的全面研究,提出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承续了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发展脉络、具有“三重维度”下的创新价值特征,发现了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三个时段”创新时段特征、“四条脉络”的创新源流特征、“五种动力”的创新动力特征,认为该时期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具有“九大板块”的创新结构特征。同时本文重点发掘1949年后台湾地区对我国自晚清民国所发展的近现代建筑脉络的延续叙事,重点书写了台湾地区作为1950-1970年代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脉络与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直接碰撞的特殊地区其建筑设计活动在中国建筑现代化与战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创新叙事与价值意义,补充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发展整体图景中的“台湾拼图”。
张洁[10](2019)在《云南传统陶瓷窑的类型与建构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陶瓷是一种“泥琢火烧”的艺术,土语有言“生在选土、长在成型、死活看烧成”,可见陶瓷窑在其制作过程中发挥了极重要的地位。不同于现代窑炉的可控性,传统的陶瓷窑炉是有很多不确定性的,这完全有赖于匠人的烧制经验和窑炉性能。云南传统陶瓷窑的建造技术和研究只被坊间少数陶瓷匠人所掌握,但是他们大多文化有限,且不善于进行归纳总结,相关的文字记录非常少。陶窑的建造在历代匠人的口口相传中,其准确性无法验证,设计和建造技艺也近乎失传。基于前人对云南传统陶瓷窑的研究较少,在建筑学领域内对其设计建造亦无相关研究和记载,本文实地调研了云南省文物保护名单中记录的三十三处窑址,并在调研途中测绘了现存的,构造完整的且仍在使用中的十三处陶瓷窑,结合历史资料和实测数据研究云南传统陶瓷窑,主要从类型发展和建造技艺特征两个大的方向。首先,以中国陶瓷窑的类型和发展历史为大背景,依据云南有历史记录的窑址,以时间轴为线索对云南陶瓷窑的类型进行梳理和研究。同时,针对调研和测绘的陶瓷窑从其制陶技艺流程、窑炉选址、建造材料、结构构造等方面进行横向研究,探讨以云南陶瓷窑本体为主要对象的建构特征。
二、基于并行设计思想的薄壳屋面造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并行设计思想的薄壳屋面造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视角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视角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核心概念 |
1.2.1 形式能量法则/形式重力法则 |
1.2.2 建筑环境调控 |
1.2.3 建筑气候适应性 |
1.2.4 能量机制 |
1.2.5 建筑热力学模型 |
1.3 研究综述 |
1.3.1 有关环境调控的理论研究 |
1.3.2 有关热力学建筑理论的研究 |
1.3.3 有关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内容 |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二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法则的理论模型构建 |
2.1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理论基础 |
2.1.1 气候与生物——建筑生物气候学 |
2.1.2 适应与进化——生物进化论思想 |
2.1.3 耗散与协同——热力学建筑理论 |
2.2 建筑形式的能量法则 |
2.2.1 形式、物质与能量 |
2.2.2 重力法则与能量法则:从静力学到热力学 |
2.2.3 能量视角下的建筑特征 |
2.3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共构 |
2.3.1 形式适应气候——建筑环境调控的原始起源与乡土发展 |
2.3.2 形式追随设备——建筑环境调控的机械介入与价值异化 |
2.3.3 形式响应能量——建筑环境调控的自然回归与整体共构 |
2.4 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发展机制与价值取向 |
2.4.1 建筑进化——建筑形式与能量的发展机制 |
2.4.2 能量响应——建筑形式与能量的价值取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关系的系统模型构建 |
3.1 建筑环境调控的系统模型 |
3.1.1 复杂性科学视角 |
3.1.2 建筑环境调控系统 |
3.1.3 建筑环境调控系统的历史维度 |
3.1.4 建筑环境调控的系统模型 |
3.2 气候——外部能量系统 |
3.2.1 气候的释义 |
3.2.2 气候与能量 |
3.2.3 气候的层级 |
3.2.4 全球性气候 |
3.2.5 微气候 |
3.3 舒适——人体反应系统 |
3.3.1 人体热舒适与能量平衡 |
3.3.2 物理参数 |
3.3.3 人体热舒适的综合评价 |
3.3.4 热舒适指标的选取 |
3.4 建筑——建筑调控系统 |
3.4.1 能量转换方式 |
3.4.2 建筑传热过程 |
3.5 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
3.5.1 被动式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
3.5.2 主动式环境调控系统的形式呈现 |
3.5.3 案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机制的数理模型构建 |
4.1 建筑调控系统的能量机制 |
4.1.1 能量捕获——促进 |
4.1.2 能量隔离——抑制 |
4.1.3 能量阻尼——延迟 |
4.2 建筑形式因子与环境物理参数的聚类分析与完备性研究 |
4.2.1 界面 |
4.2.2 体形 |
4.3 基于数理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 |
4.3.1 建筑性能数值模拟概论 |
4.3.2 传导、对流、辐射耦合的数值模拟分析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形式与能量原型的分析模型构建 |
5.1 建筑热力学模型的定义 |
5.1.1 类型·原型与范型·模型 |
5.1.2 建筑环境调控的类型研究 |
5.1.3 建筑热力学模型——分析模型 |
5.2 酷寒区热力学原型——东北汉族民居 |
5.3 寒冷区热力学原型——晋西半地坑窑民居 |
5.4 干寒区热力学原型——青甘庄窠民居 |
5.5 温暖区热力学原型——云南汉式合院民居 |
5.6 湿晦区热力学原型——徽州厅井民居 |
5.7 湿热区热力学原型——岭南广府民居 |
5.8 建筑形式因子气候适应性综合分析 |
5.8.1 建筑形式因子与气候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5.8.2 各气候区建筑原型的对比分析 |
5.9 热力学模型 |
5.10 热力学模型图示工具 |
5.10.1 环境调控的建筑设计 |
5.10.2 设计流程与工具 |
5.10.3 热力学模型图示工具的应用原理与优点 |
5.11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性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形态与网格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结构形态创建及优化研究现状 |
1.2.1 无意识的早期形态探索 |
1.2.2 物理模型试验法 |
1.2.3 基于数值优化方法的形态确定 |
1.3 自由曲面结构网格划分研究现状 |
1.3.1 间接网格生成技术 |
1.3.2 直接网格生成技术 |
1.4 三维建模与处理软件 |
1.5 本文研究工作 |
第二章 自由曲面造型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2 B样条基函数定义及性质 |
2.3 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 |
2.4 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面 |
2.5 曲面映射 |
2.6 曲线与曲面曲率 |
2.6.1 主曲率 |
2.6.2 高斯曲率 |
2.6.3 平均曲率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结构缺陷敏感性的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形态优化 |
3.1 引言 |
3.2 考虑缺陷敏感性的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形态优化方法 |
3.2.1 优化方法 |
3.2.2 优化平台 |
3.2.3 缺陷敏感性定义 |
3.3 经典球壳的形态改善 |
3.3.1 传统优化方法结果 |
3.3.2 改进方法优化结果 |
3.4 方形空间网格形态优化 |
3.4.1 Hyper Works优化结果 |
3.4.2 MATLAB优化结果 |
3.5 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形态优化 |
3.5.1 Hyper Works优化结果 |
3.5.2 MATLAB优化结果 |
3.6 结构冗余特性评价 |
3.6.1 结构整体冗余度 |
3.6.2 构件冗余度 |
3.6.3 构件冗余度分析验证 |
3.6.4 网格结构冗余特性评价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节点刚度的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形状优化 |
4.1 引言 |
4.2 节点刚度获取 |
4.2.1 节点构造 |
4.2.2 中心环-套筒节点力学性能分析 |
4.3 装配式空间网格整体模型建立 |
4.3.1 引入虚拟弹簧 |
4.3.2 计算弹簧刚度 |
4.3.3 装配式单层网格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及验证 |
4.3.4 装配式单层空间网格结构模型的参数化实现 |
4.4 装配式单层空间网格结构的形态优化 |
4.4.1 优化参数设置 |
4.4.2 形状优化的可行性验证 |
4.4.3 不同刚度系数下形状优化的实现算例一 |
4.4.4 不同刚度系数下形状优化算例二 |
4.5 考虑节点刚度和缺陷敏感性影响的空间网格结构形态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杆件自适应法的自由曲面网格生成与优化 |
5.1 引言 |
5.2 算法基本原理 |
5.2.1 收敛目标 |
5.2.2 目标杆件的选取原则 |
5.3 算法具体实现过程 |
5.4 网格品质评价 |
5.4.1 杆件长度标准 |
5.4.2 网格形状品质 |
5.5 算例分析 |
5.5.1 平面图形算例 |
5.5.2 典型球壳算例 |
5.5.3 自由曲面空间网格结构算例 |
5.6 网格奇异点 |
5.7 算法改善 |
5.7.1 映射关系的改善 |
5.7.2 边界处理 |
5.8 网格调控 |
5.8.1 固定点设置 |
5.8.2 固定边设置 |
5.8.3 网格大小调控 |
5.8.4 曲率调整 |
5.8.5 奇异点设置 |
5.9 杆件几何绕率问题 |
5.9.1 几何绕率定义 |
5.9.2 几何绕率优化 |
5.9.3 几何绕率优化算例 |
5.9.4 参数化实现 |
5.10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库仑定律的自由曲面网格生成 |
6.1 引言 |
6.2 粒子自动配置算法 |
6.2.1 库仑定律 |
6.2.2 电场强度 |
6.3 算法运行机制 |
6.3.1 粒子运动驱动力 |
6.3.2 等效电场场强 |
6.3.3 粒子坐标的更新 |
6.3.4 算法实现过程 |
6.3.5 收敛准则 |
6.4 自由曲面三角网格生成 |
6.4.1 初始布点 |
6.4.2 基于参数域映射的网格生成 |
6.4.3 施加曲面吸引力的网格直接生成 |
6.4.4 特殊曲面网格生成 |
6.5 基于渐进法的网格生成 |
6.5.1 基于初始点的渐进网格生成原理 |
6.5.2 基于初始基线的渐进网格生成原理 |
6.6 网格品质评价 |
6.7 网格走向调整 |
6.8 网格大小调控 |
6.9 基于初始点的渐进网格生成算例 |
6.9.1 力学性能对比 |
6.9.2 水滴形曲面网格生成 |
6.10 基于初始基线的渐进网格生成算例 |
6.10.1 算例一 |
6.10.2 算例二 |
6.10.3 算例三 |
6.11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考虑力学性能的自由曲面网格生成与优化 |
7.1 引言 |
7.2 基于应变能梯度的网格优化 |
7.2.1 应变能梯度及节点调整策略 |
7.2.2 应变能梯度的推导 |
7.2.3 常规解析曲面网格调整 |
7.2.4 网格光顺处理 |
7.2.5 自由曲面空间网格结构网格调整 |
7.3 基于库仑定律的考虑力学性能的网格大小调控 |
7.4 基于结构主应力迹线的网格生成 |
7.4.1 主应力迹线 |
7.4.2 拟弹簧法 |
7.4.3 单点集中荷载下网格生成 |
7.4.4 整体均布荷载下网格生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当代建筑结构的表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当代建筑结构的表现溯源 |
2.1 建筑结构中的“表现”美学 |
2.1.1 形式美 |
2.1.2 移情说 |
2.1.3 表现说与二者的关系 |
2.2 建筑风格中的建筑结构表现 |
2.2.1 骨架雏形:原始社会时期 |
2.2.2 兴起:古典建筑时期 |
2.2.3 革新:现代主义时期 |
2.2.4 现代主义之后 |
2.3 结构工程中的建筑结构表现 |
2.3.1 学科准备:直觉经验时代 |
2.3.2 结构体系建立:力学建构时代 |
2.3.3 数字建构时代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类型学“元”理论的结构构成解析 |
3.1 类型学“元”理论 |
3.2 当代建筑结构表现的“元语言”:柱与梁 |
3.2.1 柱元 |
3.2.2 梁元 |
3.3 当代建筑结构表现的“元逻辑”:结构层级 |
3.3.1 柱元+墙 |
3.3.2 梁元+板 |
3.3.3 柱元+梁元 |
3.3.4 元整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结构艺术表现 |
4.1 自律性与他律性的概念 |
4.1.1 艺术的自律性与他律性 |
4.1.2 建筑艺术的自律性与他律性 |
4.2 当代建筑结构表现的自律性原则 |
4.2.1 结构力学 |
4.2.2 结构材料 |
4.2.3 结构的几何构形 |
4.2.4 结构的设计工具 |
4.3 当代建筑结构表现的他律性精神 |
4.3.1 自然环境 |
4.3.2 场所特质 |
4.3.3 传统民俗 |
4.4 自律性与他律性表现的张力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反思与展望 |
5.1 对当代建筑结构的表现创作的反思 |
5.2 展望 |
5.2.1 建筑与结构的同质化 |
5.2.2 结构的智能集成 |
5.2.3 可持续的生态结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时间概念界定 |
1.2.3 空间范围说明 |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难点 |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
2.4.4 天津机器局 |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
2.5.4 天津机器局 |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
4.3.1 制砖技术传播 |
4.3.2 制砖工业分布 |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
7.2 研究创新 |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
7.3 未竟之处 |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A:随文附表 |
附录B:随文附图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胜景几何”:李兴钢建筑实践1991-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李兴钢与李兴钢工作室 |
1.1.2 研究的时代背景 |
1.1.3 研究的学科背景 |
1.1.4 补充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建筑案例及设计思维与理念 |
1.3 研究内容:李兴钢建筑实践线索的梳理、理念解析与基于案例精读的相关话题及互动机制 |
1.4 既往研究综述 |
1.4.1 研究现状 |
1.4.2 既往研究的不足与优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本文研究方法构成的背景 |
1.5.2 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
1.6 论文构架 |
第2章 李兴钢建筑实践发展历程与“胜景几何”理念 |
2.1 消弭中西之别、回归建筑本体——中国60 年代生建筑师 |
2.2 李兴钢成长轨迹与实践之路 |
2.2.1 起航(1987-1991 年):天津大学建筑教育的影响 |
2.2.2 发展(1991-2013 年):没有地图的行者——多线并进的实践期 |
2.2.3 成型(2013 年至今):方向的归拢与总结——“胜景几何”的提出与发展 |
2.3 小结 |
第3章 呼应传统环境的建筑设计——绩溪博物馆 |
3.1 传统建筑范式建造逻辑的继承与变异 |
3.1.1 传统建筑基本空间建构要素单元的提取与转化 |
3.1.2 空间单元转化过程中拓扑变形所产生的尺度夸大问题与处理 |
3.1.3 屋架空间单元提取转化对于工程建造的正向作用 |
3.1.4 从“加法”原则到“减法”原则的整体组织秩序转变 |
3.2 传统建筑观的继承与转化 |
3.2.1 对场地环境的适应 |
3.2.2 建筑空间营造——视觉体验与动态体验的相辅相成 |
3.3 “人造自然”与“人工自然” |
3.4 具体形式与构造做法的传统与现代 |
3.4.1 传统建造的现代做法——“偷换” |
3.4.2 建立在现代主体材料构造做法上对传统材料做法的介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构多义性与日常感的营造——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馆 |
4.1 反纪念性建筑形体与日常场所感的营造 |
4.1.1 聚落式的结构形体应对空白的场地 |
4.1.2 形体消解与“反纪念性” |
4.1.3 建筑立面的日常场所感营造 |
4.1.4 内外空间渗透与“历时性”动态空间体验 |
4.2 多义的结构 |
4.2.1 结构在建筑形体塑造起主导作用 |
4.2.2 结构对空间营造的影响 |
4.2.3 建筑设计过程中受结构专业(结构承重要求)的影响 |
4.3 建筑内部动态空间体验与场所感的营造 |
4.3.1 线性布局的秩序感与“异物(episodes)”的扰动 |
4.3.2 内外交融的空间与流线系统 |
4.3.3 结构多义基础下的空间体验差带来的场所感营造和动态体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形城市介入建筑设计——大院胡同 28 号院改造 |
5.1 老北京分形结构下对四合院分形维度的再细化 |
5.1.1 北京城历史城市结构中的分形城市 |
5.1.2 北京胡同区内四合院的困境 |
5.1.3 分形城市的介入以解决四合院更新问题 |
5.2 层层递进的闭环式空间体验 |
5.2.1 等级分明的空间层级划分 |
5.2.2 公共空间与居住空间的区分 |
5.2.3 闭环式空间体验 |
5.3 小尺度建筑品质的营造 |
5.3.1 空间感受的放大 |
5.3.2 结构、家具、设备的整合对空间品质的提高 |
5.3.3 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整合对生活品质的提高 |
5.3.4 造园手段对空间精神品质的提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李兴钢工作室跨项目横向对比与特点总结 |
6.1 建筑观层面:以“胜景”为目标的“建筑——景观——城市跨尺度的交互” |
6.1.1 与“自然”交互的建筑 |
6.1.2 具体交互策略——“景观建筑” |
6.2 建造体系:“几何”逻辑控制下的“结构、空间、形式、建造一体化建造系统” |
6.2.1 结构、空间、形式、建造一体化的理念 |
6.2.2 “结构、空间、形式、建造一体化”的二度影响 |
6.3 项目跨度:跨尺度与类型的建筑实践 |
6.3.1 应对跨尺度、类型项目中的尺度问题——大尺度消解与小尺度的“放大” |
6.3.2 基于拓扑的同种空间模式下的跨尺度、类型建筑实践 |
6.4 “胜景几何”的空间营造特点:“喧嚣”与“静谧”——动态体验(Dynamic experience)与其后的视觉体验(Optical experience)高潮 |
6.4.1 蒙太奇(Montage)——“碎片化空间的拼贴”形成的动态体验 |
6.4.2 空间压缩”体验差形成的动态体验 |
6.4.3 “尺度感变化”体验差形成的动态体验 |
6.4.4 动态体验后的视觉体验——空间高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芡实叶脉脉络的穹顶温室结构仿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温室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仿生建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芡实叶脉脉络力学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芡实叶脉特征提取 |
2.2.1 植物样本形态 |
2.2.2 叶脉特征提取 |
2.3 芡实叶脉力学仿真 |
2.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2 1号脉、2 号脉力学仿真结果 |
2.3.3 单个叶脉力学仿真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仿生穹顶温室初期模型设计与校验 |
3.1 引言 |
3.2 仿生穹顶温室初期模型设计 |
3.2.1 设计原理 |
3.2.2 覆盖材料选择 |
3.2.3 骨架梁形状与参数选择 |
3.3 仿生穹顶温室初期模型力学校验 |
3.3.1 校验方法 |
3.3.2 校验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仿生穹顶温室逐级分叉形态优化与试验 |
4.1 引言 |
4.2 仿生穹顶温室逐级分叉形态优化仿真 |
4.2.1 设计原理 |
4.2.2 模态分析 |
4.2.3 力学校验 |
4.3 缩尺模型集中力应变试验与仿真 |
4.3.1 设计原理与方法 |
4.3.2 试验方法 |
4.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生穹顶温室均布力试验与仿真优化 |
5.1 引言 |
5.2 缩尺模型均布力试验与仿真 |
5.2.1 均布力试验 |
5.2.2 静力仿真 |
5.3 仿生穹顶温室结构优化与尺寸扩展设计 |
5.3.1 6m半径仿生穹顶温室结构优化 |
5.3.2 12m、18 m及24 m半径仿生穹顶温室设计与校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作品中国元素研究 ——以隈研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中国元素 |
1.2.2 日本当代建筑师 |
1.2.3 隈研吾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隈研吾的建筑理论及方法概述 |
2.1 隈研吾简介 |
2.1.1 基本信息 |
2.1.2 教育及时代背景 |
2.1.3 隈研吾建筑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第四次浪潮” |
2.2 隈研吾建筑理论发展历程 |
2.2.1 建筑理论的诞生——国际浪潮与日本文化的杂糅 |
2.2.2 反造型 |
2.2.3 负建筑 |
2.2.4 自然的建筑 |
2.2.5 粒子/微粒建筑 |
2.2.6 隈研吾建筑理论特征 |
2.3 隈研吾建筑创作特征 |
2.3.1 传统建筑形式的展现 |
2.3.2 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 |
2.3.3 建筑“微粒”元素的表达 |
2.4 隈研吾与同时代日本建筑师的异同 |
2.5 本章小结 |
3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实践综述 |
3.1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实践历程 |
3.2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作品特点 |
3.2.1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作品现状统计 |
3.2.2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项目数量变化与地区分布 |
3.2.3 日本当代建筑师在华项目类型及其多样性 |
3.2.4 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建筑的风格 |
3.3 日本当代建筑师作品的中国元素 |
3.3.1 日本当代建筑师表现中国元素的项目统计 |
3.3.2 表现中国元素项目的类型与数量 |
3.3.3 表现中国元素项目的特点 |
3.4 运用“中国元素”的典型案例分析 |
3.4.1 佛塔元素的表现——西安青龙寺空海纪念碑 |
3.4.2 园林营造——中日青年交流中心 |
3.4.3 非建筑文化的表现——上海喜玛拉雅中心 |
3.5 本章小结 |
4 隈研吾在华作品中国元素研究 |
4.1 隈研吾在华建筑作品概况 |
4.1.1 隈研吾在华作品分布 |
4.1.2 隈研吾在华作品类型 |
4.1.3 隈研吾作品中国元素的表达方式 |
4.2 传统建筑布局的延续 |
4.2.1 中国庭院形态的基本类型 |
4.2.2 隈研吾作品中的居住型庭院表达 |
4.2.3 隈研吾作品中的园林型庭院表达 |
4.2.4 元素表达与调查结果分析 |
4.3 建筑单体构成元素的表达 |
4.3.1 中国传统单体建筑的基本构成 |
4.3.2 窗棂元素的表现 |
4.3.3 传统木构架元素的表现 |
4.3.4 传统屋顶形式的表现 |
4.3.5 元素表达与调查结果分析 |
4.4 建筑材料元素的表达 |
4.4.1 隈研吾作品中传统材料使用情况 |
4.4.2 木材料表达 |
4.4.3 竹材料表达 |
4.4.4 瓦材料的表达 |
4.4.5 元素表达与调查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对比视角下隈研吾作品中国元素的表达 |
5.1 建筑“物”层面的对比 |
5.1.1 中日传统建筑形式的分道扬镳 |
5.1.2 中国建筑师作品中的传统屋顶形式变迁 |
5.1.3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图书馆 |
5.1.4 隈研吾作品中的屋顶——殊途同归 |
5.2 建筑空间布局的对比 |
5.2.1 中日建筑空间布局的差异——轴线序列与自由发展 |
5.2.2 传统格局的突破——菊儿胡同改造 |
5.2.3 院落的序列性——范增艺术馆 |
5.2.4 隈研吾作品——序列的残缺 |
5.3 材料观的对比 |
5.3.1 中日建筑材料的异同 |
5.3.2 诗意建造——王澍 |
5.3.3 隈研吾的中国材料元素使用——流于表面,忠于初心 |
5.4 自然观层面的对比 |
5.4.1 中日自然观的异同 |
5.4.2 “山水城市”——马岩松 |
5.4.3 隈研吾作品体现的自然观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项目中国元素表达的局限性 |
6.2 隈研吾的文化继承方法的借鉴意义 |
6.3 中国元素在建筑中继承与创新的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得成果 |
附录2 关于一些建筑作品中国元素认同程度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图录 |
(8)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策划研究 ——以长春市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木结构建筑的兴起 |
1.1.2 建筑策划的必要性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界定 |
1.3.1 寒地气候区 |
1.3.2 现代木结构建筑相关概念 |
1.3.3 建筑策划 |
1.3.4 本文研究范围与内容界定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关于建筑策划的研究 |
1.4.2 关于现代木结构建筑的研究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第2章 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策划理论研究 |
2.1 建筑策划理论解析 |
2.1.1 建筑策划的作用 |
2.1.2 建筑策划的要素 |
2.1.3 建筑策划的前提 |
2.2 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解析 |
2.2.1 寒地气候特征分析 |
2.2.2 木材的基本性能 |
2.2.3 寒地实地调研项目概况与分析 |
2.2.4 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现存的主要问题 |
2.3 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策划程序与方法 |
2.3.1 寒地现代大跨度木结构建筑策划程序 |
2.3.2 寒地现代大跨度木结构建筑策划方法 |
2.4 寒地现代大跨度木结构建筑策划要点 |
2.4.1 注重因地制宜 |
2.4.2 契合建筑功能 |
2.4.3 关注地域文化 |
2.4.4 尊重材料特性 |
2.4.5 提倡生态经济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策划的内容与实施 |
3.1 寒地现代大跨度木结构建筑的信息收集 |
3.1.1 寒地现代大跨度木结构建筑目标的确定 |
3.1.2 寒地现代大跨度木结构建筑的外部条件调查 |
3.1.3 寒地现代大跨度木结构建筑的内部条件调查 |
3.2 寒地现代大跨度木结构建筑的空间策划 |
3.2.1 功能空间的策划 |
3.2.2 空间规模的确定 |
3.2.3 组合空间的关系 |
3.2.4 空间成长的构想 |
3.3 寒地现代大跨度木结构建筑的形态策划 |
3.3.1 与气候相适应的形态构想 |
3.3.2 与功能相协调的结构形式 |
3.3.3 与环境相呼应的空间体量 |
3.4 寒地现代大跨度木结构的建筑技术策划 |
3.4.1 构造方式的选择 |
3.4.2 环境装置的构想 |
3.4.3 材料的应用 |
3.5 寒地现代大跨度木结构建筑策划的成果表达 |
3.5.1 归纳结论 |
3.5.2 生成任务书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案例实践-以长春市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为例 |
4.1 项目概况 |
4.1.1 改造背景 |
4.1.2 立项要求 |
4.1.3 项目定位 |
4.2 条件调查与信息统计 |
4.2.1 游泳馆区域环境分析 |
4.2.2 游泳馆自身条件分析 |
4.2.3 SWOT分析 |
4.3 游泳馆策划过程 |
4.3.1 功能内容的确定 |
4.3.2 空间关系的构想 |
4.3.3 形态的体现 |
4.3.4 技术构想 |
4.4 策划成果表达 |
4.4.1 设计目标 |
4.4.2 设计依据 |
4.4.3 策划任务书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长春市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问卷调查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概念概述与研究综述 |
1.2.1 建筑设计创新理论综述 |
1.2.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研究综述 |
1.2.3 研究思路:“三重维度”“三个时段”“四条脉络”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架构:九个创新板块 |
第2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一阶段(1950s-1970s) |
2.1 世界冷战与两岸对峙格局下的现代主义中国传播 |
2.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经典现代主义阶段) |
2.2.1 二战前后西方现代主义的中国传播 |
2.2.2 西方建筑师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群体 |
2.2.3 特殊历史情境下的现代建筑启蒙 |
2.2.4 西方与大陆迁台建筑师的现代主义创作 |
2.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2.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民族主义主导阶段) |
2.3.1 中国古典复兴脉络的边陲延续 |
2.3.2 中国建筑文化本位主义者们的执着与坚守 |
2.3.3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下的建筑理论建构 |
2.3.4 古典形态下的中国宫廷美学与现代空间发展 |
2.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2.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人文主义主导阶段) |
2.4.1 现代空间与东方气韵的早期碰撞 |
2.4.2 不同源流背景下的闪耀群星 |
2.4.3 中国传统哲学、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理论的碰撞融合 |
2.4.4 一次现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创新高峰 |
2.4.5 本板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二阶段(1970s-1990s) |
3.1 经济腾飞与矛盾政经形势下多种思潮的输入与发展 |
3.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并行阶段) |
3.2.1“美国化”与“中国化” |
3.2.2 汉宝德与高尔潘 |
3.2.3 后现代理论的引入与传播 |
3.2.4 西方思潮的进一步移植与发展 |
3.2.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3.3 基于“中国固有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建筑商品化时期) |
3.3.1 中国古典复兴与建筑商品化的合流与发展 |
3.3.2 李祖原与王昭潘 |
3.3.3 中国哲学在商业化语境下的形式流变 |
3.3.4 后现代与商业化语境下中国元素的形式转译 |
3.3.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3.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地域主义萌芽阶段) |
3.4.1 台湾乡土文学运动与西方乡土运动 |
3.4.2 中国地域建筑的一支:台湾乡土建筑 |
3.4.3 王镇华、李乾朗与汉宝德 |
3.4.4 中国当代乡土建筑的先行实践 |
3.4.5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创新第三阶段(1990s-2010s) |
4.1 多元思潮与政经形势下的嬗变 |
4.2 西方现代建筑体系分支的移植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
4.2.1“去中心”“去符号化”下的城乡地景营造 |
4.2.2 中生代建筑师的群体崛起 |
4.2.3 日常、公共与平民的建筑 |
4.2.4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4.3 中国地域建筑一支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多元思潮阶段) |
4.3.1 多元思潮下地方建筑文化传统的发展 |
4.3.2 闽南、客家、高山族与闽东海岛建筑传统的当代实践 |
4.3.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4.4 基于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精神的融合与发展创新(多元化思潮阶段) |
4.4.1 意义的解构与中式美学的兴起 |
4.4.2 现代中式人文美学、空间形态的发展 |
4.4.3 本版块创新意义与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我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1950s-2010s)维度、脉络、动力特征及研究展望 |
5.1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三重维度” |
5.1.1 世界维度 |
5.1.2 中国维度 |
5.1.3 地域维度 |
5.2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四条脉络” |
5.2.1 现代脉络 |
5.2.2 古典脉络 |
5.2.3 人文脉络 |
5.2.4 乡土脉络 |
5.3 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五种动力” |
5.3.1 家国情怀之力 |
5.3.2 政治文化之力 |
5.3.3 外来思潮之力 |
5.3.4 技术革新之力 |
5.3.5 经济起伏之力 |
5.4 台湾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展望及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云南传统陶瓷窑的类型与建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 研究现状 |
1.4.1 云南陶瓷和陶瓷窑 |
1.4.2 建构理论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云南传统陶瓷窑的类型特征 |
2.1 中国传统陶瓷窑的发展概况 |
2.2 云南制陶瓷历史 |
2.2.1 元代之前 |
2.2.2 元代之后 |
2.3 中国传统陶瓷窑的类型及特征 |
2.3.1 窑的各部位名称与概念 |
2.3.2 窑的分类方法 |
2.3.3 中国传统陶瓷窑的类型及特征 |
2.4 云南传统陶瓷窑的分布及类型特征 |
2.4.1 云南传统陶瓷窑的分布 |
2.4.2 云南传统陶瓷窑的分类特征 |
2.5 小结 |
第三章 云南传统陶瓷窑的建构特征 |
3.1 建构的内容与特征阐释 |
3.1.1 建构的内容 |
3.1.2 建构特征阐释 |
3.2 云南传统陶瓷窑的建构特征 |
3.2.1 功能特征 |
3.2.2 选址特征 |
3.2.3 材料特征 |
3.2.4 结构特征 |
3.2.5 构造特征 |
3.2.6 文化特征 |
3.3 云南传统制陶的工艺与附属空间建构特征 |
3.3.1 建水制陶 |
3.3.2 华宁制陶 |
3.3.3 腾冲马站乡制陶 |
3.3.4 云南传统制陶工艺的空间和场所 |
3.3.5 云南传统陶瓷窑附属空间建构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表索引 |
附录 C:云南传统陶瓷窑调研表格及成果 |
四、基于并行设计思想的薄壳屋面造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形式与能量环境调控的建筑学模型研究[D]. 仲文洲. 东南大学, 2021
- [2]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形态与网格优化研究[D]. 刘峰成. 东南大学, 2020
- [3]当代建筑结构的表现方法研究[D]. 焦杨明慧. 天津大学, 2020(02)
- [4]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5]“胜景几何”:李兴钢建筑实践1991-2019[D]. 温世坤. 天津大学, 2020(02)
- [6]基于芡实叶脉脉络的穹顶温室结构仿生研究[D]. 关姝杰. 吉林大学, 2020(08)
- [7]当代日本建筑师在华作品中国元素研究 ——以隈研吾为例[D]. 王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寒地现代木结构建筑策划研究 ——以长春市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为例[D]. 刘月.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2)
- [9]中国台湾地区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研究[D]. 黄庄巍.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10]云南传统陶瓷窑的类型与建构特征研究[D]. 张洁.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