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以生留下三座“桥”

毛以生留下三座“桥”

一、茅以升留下三座“桥”(论文文献综述)

史观[1](2021)在《一次桥塌事件催生茅以升》文中认为今天的中国,堪称万桥之国,数以万计的建筑工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刷新着一个又一个纪录。但是,在100年前,中国要想建造一条钢铁长桥并非易事。这就不得不提下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1906年的南京,时值端午节,夫子庙的文德桥上挤满了观看龙舟比赛的人。比赛进入激烈时刻,

宁滨[2](2021)在《茅以升 中国现代桥梁的奠基人》文中研究指明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许多人或许都读过这样一段话,"人的一生,不知要走过多少桥,在桥上跨过多少山和水,欣赏过多少桥的山光水色,领略过多少桥的诗情画意。

梁晔[3](2021)在《英国汉学家费笠士笔下的福建古桥梁》文中研究说明晚清英国驻华外交官费笠士以福建省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汉学研究,成果丰硕。其在《福建的桥梁》一文中,从西方亲历者视角介绍了万寿桥、洪山桥、洛阳桥、通济桥、江东桥等八座福建石梁桥当时的风貌和状况,留下了很有价值的实际观察和测量数据。本文根据费笠士的描述,并结合有关方志文献,对其他三座未具名的石梁桥进行对照考证,发现它们可能是晋江安平桥、同安西安桥和漳州旧桥。当然,此说还有待更多的证据证明。

杨佳楠[4](2021)在《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桥、古闸调查及保护研究》文中提出滏阳河历史悠久,带动了邯郸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发展。随着历史的进程,滏阳河两岸的居民为方便生产生活,先后在流经村庄与城市的滏阳河两岸,建造了许多桥梁、闸阀等,其中有一些年代久远的古桥、古闸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是滏阳河流域重要的建筑文化遗产。虽然古桥、古闸建筑文化遗产历史悠久并且很多被列入不同级别的文保单位,但是保护现状堪忧。这些重要的古桥、古闸遗产多数正遭受着破坏,未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因此,该课题针对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桥、古闸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彰显其蕴含的重要的建筑文化价值,提高其保护水平。本文以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桥、古闸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以文献研读法对滏阳河的历史以及古桥、古闸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得到关于滏阳河的历史沿革。其次,运用实地调研法,对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的桥梁、闸阀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河流沿线桥梁和闸阀的现状,对现存的古桥、古闸进行重点测绘。再次,运用归纳总结法,对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的古桥、古闸分布、石梁桥结构与石拱桥结构、石拱桥多处构件、拦河闸与偏闸的建筑组成分别进行研究,分析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桥的分布特征、古桥的结构特征、古桥的装饰构件特征、古闸的建筑特征。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桥、古闸价值评价体系,对每一处古桥、古闸进一步进行量化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的古桥、古闸保护策略。

王若嫱[5](2021)在《避暑山庄清代桥闸复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703年康熙开始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是当时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避暑山庄清代桥闸经历康、乾两代的不断修建,从最初山庄园林水系的完善而依次建立,再到乾隆时期,山区景点增加的同时新建造,桥闸最终成为连接避暑山庄各个区域中不可忽视的造景元素。山庄内修建的众多桥闸在形式、材料以及使用功能等方面有一定的区别,它们让山庄园林景观更加完整。现山庄清代桥闸保存不多,现存多为修缮后或重新修建的桥闸,部分桥闸在样式和功能上与康乾时期有很大区别。本文对避暑山庄桥闸的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清代桥梁的功能与特点,同时揭示清代皇家园林如何通过桥闸将各个区域联系起来。一、总结中国古代桥梁历史发展脉络,阐述桥梁对人与自然的影响。根据史料记载,以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管理方式为分界点,从周代至清代的桥梁历史中分成周秦、两汉、隋唐、两宋、元明清这五个阶段。最后综合阐述中国古桥类型。二、将清代避暑山庄的历史基本概况和事件进行梳理。避暑山庄桥闸实际建设经历了康熙、乾隆时期,由于园内地形水系复杂,桥闸成为山庄园中园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乾隆以后清代经济逐渐衰退,山庄经营逐渐荒废。三、相关资料整理、测绘、拍照之后对避暑山庄桥闸样式、材料、承重结构此三种角度进行归类,将山庄内120座桥梁进行整体分析评价。四、通过调研,分析现状避暑山庄桥闸保存状态。分为现存清代桥闸、修复的清代桥闸、基本无存的桥闸和现代桥闸四类,根据遗址现状判断桥闸可修复程度。五、整理的所有避暑山庄桥闸相关资料中,其中涵盖了皇家档案、官员使臣的私人记述等史料记载;大量有关避暑山庄的古代绘画作品和20世纪初所拍摄的部分老照片;以及遗址现场调研、测绘数据,为桥闸复原研究的真实依据。通过这些资料,从区域的整体布局环境到单体桥闸,对桥闸进行原貌复原研究,通过图纸、模型等方式展现山庄特色桥闸,用最大可能性还原清代避暑山庄桥闸样貌。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将避暑山庄桥闸的艺术与环境进行系统分析。

蔡晓津[6](2021)在《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沙河古桥遗址是秦汉时期的大型木质梁桥遗址。曾是西出长安城通往“沙漠丝绸之路”及“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对秦汉都城历史景观的演进影响重大。在大力推进丝绸之路沿线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当下,作为丝绸之路起点重要的交通设施遗存,亟待对其遗产价值与文化内涵进行正确认知,开展系统、有效的遗产保护与展示工作。桥梁遗址作为一个伟大工程实践的遗存,是人类对河流进行利用性改造的见证,正如海德格尔所言,桥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将周边地景中的要素聚合在一起而产生意义并构成场所,[1]具有与环境不断互动的文化景观特征。但由于大部分遗址型桥梁仅有桥桩留存,不再具有交通功能,现有研究局限于保护桥桩不被破坏的工程技术方法层面,导致保护与展示工作往往将桥梁遗址与其环境相割裂,无法完整呈现桥梁遗址的遗产要素,最终造成公众无法正确地认知桥梁遗产价值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基于桥梁文化遗产及遗址环境保护与展示的相关基础理论,透过文化景观的研究视角,将沙河古桥视作秦汉桥梁工程实践的杰出代表,通过借鉴国内外桥梁遗产的价值评价标准,分析其保护与展示现状、历史演变历程,完整识别桥梁遗产的相关要素。在此基础上,明确沙河古桥的遗产价值,从而梳理出与其价值紧密联系的展示内容:(1)古桥遗址的建筑遗产内容、(2)其所跨越河流的历史生态环境特征、(3)层积于历史景观中的演变信息。基于上述的遗产价值分析,围绕沙河古桥遗产的内外影响因素,明确了规划设计的定位:充分发挥沙河古桥遗址作为秦汉渭水桥群唯一展示窗口的稀缺性优势,形成国内外少有的秦汉木质梁桥情境展示与空间行为体验的场所。结合桥梁遗产景观的要素构成,提出“恢复古桥环境景观特征-表达古桥遗产景观信息-激活桥梁空间体验-连接遗址与日常生活”为规划设计目标。最后,基于沙河古桥遗产的特征及场地实际情况,分别对上述需要展示的遗产内容提出具体的阐释设计方法,以沙河古桥遗产景观的动态叠加过程为线索,采用多线并叙的方法,构建“考古参观路线、王巡路线、漕运与军事路线、商旅路线”四条主题参观路径,完成与沙河古桥遗产价值与内涵相契合的系统性、整体性保护展示。本文的研究以沙河古桥遗址及环境为依托,一方面构建了能够提升公众对桥梁遗产的价值认知的设计策略与具体方法,进而使古老的遗址展示文化价值,融入当代城市环境,丰富现代城市生活。另一方面,研究成果能够为其他类似的桥梁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提供可借鉴的分析框架,为丝绸之路沿线的桥梁遗址,乃至其他交通基础设施遗址的保护与展示规划设计研究打下基础。

张君[7](2020)在《乡土史资源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研究 ——以镇江地区为例》文中指出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新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兴趣成为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关注的方向。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结构重要组成部分的乡土史资源,在历史新课程实施和改革深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恰当地引入乡土文化资源,不仅能丰富高中历史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效果,还能增进学生爱乡爱国的情感,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镇江市,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众多的历史名人、多样的历史传说。镇江地区留存的历史文化资源,为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目前,把镇江地区的乡土史资源与高中历史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非常少。因此,本文探讨的主题是,如何实现镇江地区乡土史资源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融合,将其引入课堂教学实践中。在高中历史课堂开展乡土史教学,应服务于历史课程教学的需要,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有效地开发和应用乡土史资源,笔者提出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历史教师应该结合地方实际,遵循学科育人、科学可学、以生为本、内外结合的原则。在具体的备课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建立起镇江地区乡土史资源与高中历史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发挥乡土史资源的最大价值。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开展了镇江地区乡土史资源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采取以乡土史内容贯穿始终的历史课堂教学、以乡土史内容嵌入历史课堂的教学和以乡土史内容开展历史探究活动学习的方式。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希望能为镇江地区的高中历史课堂开展乡土史教学提供策略上的借鉴,帮助历史教师创新教学形式,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助力历史课程目标的达成。

董克伟[8](2019)在《邗沟文化遗产研究》文中指出邗沟河道,南襟长江,北带黄淮,谓为咽喉。历经变迁,但大体格局依旧,完整见证了中国2500年的运河史。因邗沟河道的开通、疏濬、变道以及人类依托河道所进行的历史活动,催生了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构成了邗沟流域的历史文化风貌和景观特征。邗沟在淮扬地域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联动作用,它使淮安和扬州联结成为一个文化区,这一区域有别于中国运河的其他段落,极具地域文化特色;同时,由于它在时空上的特殊性,又成为整个中国运河文化的代表性区域。本文基于文献梳理、田野调查、区域比较、图文互证等方法进行研究,旨在为当代运河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史实基础和理论认识。通过史料分析,呈现出邗沟文化遗产的在古代社会的发生发展线索,指出邗沟文化遗产形成过程中的层累现象,探求各类遗产的动态变迁与邗沟河道的关系,总结了邗沟文化遗产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借助田野调查资料,认识到邗沟文化遗产的现存状态堪忧,分析了邗沟作为大型线性遗产在保护和开发中的特殊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建立一座以“邗沟”为主题博物馆的设想。

东升[9](2019)在《钱塘潮涌带不走的故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巍峨屹立的钱塘江大桥,是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主持的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它的建造所传承的精神,堪比钱塘潮涌的厚重与澎湃。为保证大桥质量,茅以升对每一道工序都无比苛刻,小到每一颗螺钉都有严格的检查程序。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这座桥上的28万颗螺钉,颗颗都能承载千斤。向世人昭示:中国人建造的现代化大桥绝不比外国人的差。1937年9月26日清晨4时,大桥正式通车。在苦难和战火中,钱塘江上崛起了中华民族的又一根钢铁脊梁。

孙晓倩[10](2018)在《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营造研究》文中认为明初官式建筑制度上承唐宋,下启明清,建筑石作用料巨大、风格洗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发端于南京一带的江南地区,随着都城(南京、凤阳、北京)及政权更迭,传播广泛并留有大量遗存。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营造需求除了环境等客观因素使然,更是传统材料观的转变,营造成就则对应于建筑文化的滋养、石作技艺的成熟、社会科技的进步等诸多因素。本论文以洪武、永乐两朝官式建筑石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对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测绘调研,通过一手资料与文献考证的结合,在以下方面做到创新:(1)空间维度上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首次系统研究了明初皇家都城及敕建于都城之外的官式建筑石作遗存,对明初石作遗存进行了实地调研测绘,厘清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发展脉络,总结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特征及地域间联系;其二,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置于更广阔的江南背景之下,讨论其发展与特征形成的地域原因。(2)时间维度上,聚焦洪武永乐两朝六十年时间内石作变化的同时,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置于更长的时间线中,因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起源于南京,无论是工匠体系或是实物呈现对江南工艺有诸多延续,江南也是《营造法式》的重要传播区域,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与《营造法式》进行对照,通过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遗存与宋《营造法式》的考证比对,实证客观地评价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对《营造法式》继承与发展的程度。(3)对石作加工工艺全过程做法的研究。既有研究主要针对石作本身所呈现的结果,对包括采石在内的石作流程欠缺关注。论文力求更为科学的从石料种类、石材开采等方面对多种石材来源、材料尺度、软硬质影响下的石作加工、表现、样式等进行全面展开。(4)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发展是一种社会现象,石作发展背后的社会因素是引导本文深入研究的切入点,同时也是重要研究内容。论文对明初和石作相关的历史事件、工官制度、人员调动等线索充分爬梳,将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发展鲜活地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中,试图最大化地发掘历史的真实性,探讨石作现象背后的动因。(5)论文运用大量图表统计等方式,在一手测绘数据和文献梳理基础上,对石作本体及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化分析,以量化统计得出质的总结,避免先验性地引入过多主观推断。论文结构分为上、下两篇。明初因地理和历史背景差异,石作就地取材的特点,各地区规格和纹样不尽相同,地域特征明显。凤阳明中都石作与其他地区繁简程度相异,“朴素坚壮”并非贯穿明初的雕饰法则;迁都后北京与南京的官式建筑石作制度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青海、武当地区石作既兼有南北方都城石作特征,也有地方探索。上篇四章侧重对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本体的研究,按石作遗存所分布的三都(凤阳、南京、北京)及三都之外(泗州、青海、武当)区域分别展开,对不同地区重要官式建筑石作进行勘测、梳理及考证,具体分析明初官式建筑的石作特征与发展脉络。下篇对相关重要专题展开研究和探讨,包括: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成就形成的动因;明初官式建筑石作与《营造法式》的关系;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发展达到的技术水平与高度;分析与评价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在古代及当代的价值与意义。

二、茅以升留下三座“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茅以升留下三座“桥”(论文提纲范文)

(2)茅以升 中国现代桥梁的奠基人(论文提纲范文)

奋斗之桥
爱国之桥
教育之桥
科学之桥

(3)英国汉学家费笠士笔下的福建古桥梁(论文提纲范文)

一、费笠士其人
    (一)职业外交官
    (二)汉学家
二、费笠士笔下的福建古桥
    (一)万寿桥
    (二)洪山桥
    (三)洛阳桥
    (四)顺济桥
    (五)江东桥
    (六)其他三座未具名古桥
        1.第一座
        2.第二座
        3.第三座
三、结语

(4)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桥、古闸调查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
        1.5.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5.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6 创新点及难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滏阳河历史与古桥、古闸的空间分布
    2.1 滏阳河历史
        2.1.1 滏阳河历史沿革
        2.1.2 滏阳河发源地
        2.1.3 滏阳河河道航运发展史
    2.2 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的桥梁概况
        2.2.1 古桥
        2.2.2 新建桥梁
    2.3 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桥、古闸分布特征
        2.3.1 古桥分布特征
        2.3.2 古闸分布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桥分析
    3.1 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桥类型
    3.2 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桥的结构特征
        3.2.1 石梁桥结构特征
        3.2.2 石拱桥结构特征
    3.3 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桥的装饰构件特征
        3.3.1 栏板
        3.3.2 望柱
        3.3.3 抱鼓石
        3.3.4 龙门石与券脸石
    3.4 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桥的桥碑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虹卧波”的弘济桥分析研究
    4.1 弘济桥建筑组成分析
    4.2 弘济桥受力分析
        4.2.1 弘济桥工程背景
        4.2.2 弘济桥有限元模型
        4.2.3 有限元分析结果
    4.3 弘济桥与赵州桥对比分析
        4.3.1 建筑特征对比分析
        4.3.2 装饰特征对比分析
        4.3.3 结构特征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闸分析
    5.1 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闸类型
    5.2 拦河闸的建筑解析
        5.2.1 拦河闸的建筑特征
        5.2.2 拦河闸的模型解析
    5.3 偏闸的建筑解析
        5.3.1 偏闸的建筑特征
        5.3.2 偏闸的模型解析
    5.4 古闸碑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桥、古闸价值评价与保护策略分析
    6.1 损坏古桥、古闸的不利因素分析
    6.2 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桥、古闸健康状况分析
    6.3 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桥、古闸价值评价
        6.3.1 古桥价值评价的相关研究
        6.3.2 古桥、古闸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6.3.3 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桥、古闸价值评价模型
        6.3.4 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桥、古闸价值评价解读
    6.4 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桥、古闸保护策略探究
        6.4.1 宏观保护策略
        6.4.2 微观保护策略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桥部分实测图纸

(5)避暑山庄清代桥闸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
        1.1.4 理论研究意义
        1.1.5 现实研究意义
    1.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1 当代论文研究现状
        1.2.2 文献查阅范围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相关对象的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中国古桥梁概说
    2.1 桥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1.1 政治
        2.1.2 经济
    2.2 桥梁历史发展
        2.2.1 周秦时期
        2.2.2 两汉时期
        2.2.3 隋唐时期
        2.2.4 两宋时期
        2.2.5 元明清时期
    2.3 中国古桥类型与结构特点
        2.3.1 梁桥
        2.3.2 拱券桥
        2.3.3 栈道
        2.3.4 浮桥
        2.3.5 桥屋与亭桥
        2.3.6 索桥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避暑山庄桥闸历史沿革
    3.1 康熙时期的桥闸建设
    3.2 乾隆时期的桥闸建设
    3.3 嘉庆至清末时期的桥闸建设
        3.3.1 嘉庆时期桥闸建设
        3.3.2 道光时期桥闸建设
        3.3.3 咸丰时期至清末桥闸建设
    3.4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桥闸建设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避暑山庄清代桥闸类型
    4.1 以形态分类
        4.1.1 平桥
        4.1.2 拱桥
        4.1.3 汀步桥
        4.1.4 亭桥
        4.1.5 闸桥
    4.2 以材料分类
        4.2.1 木桥
        4.2.2 石桥
        4.2.3 木石结合桥
    4.3 以承重结构分类
        4.3.1 梁桥
        4.3.2 拱券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避暑山庄桥闸现存状态调研及分析
    5.1 现存清代桥闸
    5.2 修复的清代桥闸
    5.3 基本无存的桥闸
    5.4 现代桥闸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避暑山庄清代桥闸复原研究
    6.1 复原研究依据
    6.2 复原研究方法
    6.3 避暑山庄清代桥闸复原研究
        6.3.1 旷观桥
        6.3.2 文津阁东北桥
        6.3.3 双湖夹镜桥
        6.3.4 观瀑亭东北桥
        6.3.5 文园狮子林虹桥
        6.3.6 水流云在桥
        6.3.7 热河泉桥
        6.3.8 月色江声西桥
        6.3.9 萝月松风桥
        6.3.10 青莲岛南桥
        6.3.11 珠源寺彼岸同登桥
        6.3.12 山近轩石拱桥
        6.3.13 芝径云堤桥
        6.3.14 水心榭
        6.3.15 一孔闸
        6.3.16 五孔闸
        6.3.17 碧峰寺前石桥
        6.3.18 敞晴斋桥
    6.4 避暑山庄桥闸艺术特点
        6.4.1 避暑山庄桥闸与环境
        6.4.2 避暑山庄桥闸艺术特点
    6.5 避暑山庄桥闸与圆明园桥闸比较
        6.5.1 营建特点比较
        6.5.2 形态结构与材料比较
第7章 结论与存疑
    7.1 结论
    7.2 存疑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A 避暑山庄桥闸总表
附录 B 避暑山庄桥闸相关文献档案
附录 C 避暑山庄清代桥闸复原设计
致谢

(6)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桥梁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1.2.2 遗址环境保护与展示相关理论及方法
        1.2.3 小结
    1.3 桥梁文化遗产与景观关系的探讨
        1.3.1 桥梁与景观的关系
        1.3.2 桥梁遗产与景观的关系
        1.3.3 小结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4 研究方法
        1.4.5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沙河古桥遗址本体概况
    2.1 沙河古桥遗址考古发掘概况
        2.1.1 沙河古桥遗址考古研究现状
        2.1.2 沙河古桥遗址考古发掘现状
        2.1.3 小结
    2.2 沙河古桥遗址保护与展示概况
        2.2.1 沙河古桥遗址保护现状
        2.2.2 沙河古桥遗址展示现状
        2.2.3 小结
    2.3 沙河古桥遗址与渭河桥群其他遗址现状对比
        2.3.1 渭河桥群概况
        2.3.2 西渭桥遗址概况
        2.3.3 中渭桥遗址概况
        2.3.4 小结
    2.4 沙河古桥遗址现状问题总结
        2.4.1 遗址本体存在安全隐患
        2.4.2 遗址价值展示不足
        2.4.3 遗存观赏性不强
        2.4.4 参观者体验不佳
    2.5 本章小结
3 沙河古桥历史与遗产价值研究
    3.1 桥系两岸:自然条件与历史区位
        3.1.1 自然条件
        3.1.2 历史区位
        3.1.3 小结
    3.2 梁桥法式:沙河古桥建造技术及艺术
        3.2.1 形制
        3.2.2 建造技术
        3.2.3 装饰艺术
        3.2.4 小结
    3.3 桥河宫城:沙河古桥历史景观
        3.3.1 沙河古桥对皇家景观的演绎
        3.3.2 沙河古桥对漕运、军事景观的演绎
        3.3.3 沙河古桥对贸易景观的演绎
        3.3.4 小结
    3.4 修堤盗沙:发掘以来遗址环境变迁
        3.4.1 发掘时沙河古桥遗址周边环境状况
        3.4.2 2000 年建设保护大厅后周边环境状况
        3.4.3 2020 年二次发掘后周边环境概况
        3.4.4 小结
    3.5 桥连古今:沙河古桥遗产景观价值评析
        3.5.1 遗址本体价值
        3.5.2 历史景观价值
        3.5.3 现状景观价值
        3.5.4 小结
    3.6 本章小结
4 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4.1 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问题
        4.1.1 现有遗存与遗产核心价值与特征阐释的矛盾
        4.1.2 相关历史、考古资料不足以对遗址环境进行复原设计
        4.1.3 建立沙河古桥遗产保护利用与当代城市生活良性互动的挑战
        4.1.4 相关案例研究
    4.2 规划设计原则
        4.2.1 保护为主原则
        4.2.2 遗产信息呈现最大化原则
        4.2.3 可持续性原则
        4.2.4 小结
    4.3 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规划设计定位
        4.3.1 上位规划要求
        4.3.2 相关文物保护规划要求
        4.3.3 场地周边相关规划与设计影响
        4.3.4 规划设计定位小结
    4.4 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4.4.1 策划沙河古桥展示情境
        4.4.2 激活沙河古桥空间体验
        4.4.3 丰富遗产信息展示手法
        4.4.4 小结
    4.5 本章小结
5 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5.1 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规划范围及结构
        5.1.1 交通结构调整
        5.1.2 整体格局构建
    5.2 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要素表达
        5.2.1 沣河环境特征要素表达
        5.2.2 沙河古桥特征要素表达
    5.3 沙河古桥遗产景观情境构建
        5.3.1 情境构建的影响因子
        5.3.2 情境构建的总体策划
    5.4 情境演绎与体验路径构建
        5.4.1 考古参观线路
        5.4.2 王巡路线
        5.4.3 漕运与军事路线
        5.4.4 商旅路线
        5.4.5 体验路径道路基础设施配套
    5.5 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规划设计反思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主要成果
附录 Ⅰ 图片索引
附录 Ⅱ 表格索引
附录 Ⅲ 国内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桥梁名录
附录 Ⅳ 沙河古桥遗址博物馆方案
附录 Ⅴ生态游赏区种植设计表

(7)乡土史资源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研究 ——以镇江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乡土史资源概述及其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意义
    第一节 镇江地区乡土史资源概述
    第二节 镇江地区乡土史资源与高中历史教材的对接
    第三节 乡土史资源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意义
第二章 乡土史资源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第一节 高中生对镇江乡土史资源了解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第二节 高中历史教师应用乡土史资源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第三节 乡土史资源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乡土史资源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原则与实践
    第一节 乡土史资源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原则
    第二节 以乡土史内容贯穿历史课堂的教学
    第三节 以乡土史内容嵌入历史课堂的教学
    第四节 以乡土史内容开展探究活动的课堂教学
第四章 乡土史资源融入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的效果与反思
    第一节 乡土史资源融入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的效果
    第二节 乡土史资源融入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中生对镇江地区乡土史资源认识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对镇江地区乡土史资源融入历史教学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镇江地区乡土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
致谢

(8)邗沟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写作思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邗沟文化遗产的内涵、属性与范畴
    第一节 “邗沟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邗沟文化遗产的属性与外延
第二章 邗沟河道的变迁和作用
    第一节 邗沟异名考证
        一、邗沟名称变化考
        二、邗沟异名背后的观念史
    第二节 邗沟变道问题考异与邗沟水道遗产网
        一、邗沟变道考
        二、邗沟水道景观遗产系统
    第三节 邗沟兴废探因
        一、历代重视邗沟修治的背景与原因
        二、邗沟淤积与废弃的原因
    第四节 邗沟在淮扬地域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一、江淮东西线的更迭与邗沟轴线地位的形成
        二、邗沟在塑造淮扬文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第三章 邗沟文化遗产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邗沟水利漕运文化遗产形成、更替与现状
        一、邗沟水利漕运文化遗产的演进过程
        二、层累与箭垛:邗沟水利遗产史上民间记忆的流变
        三、邗沟水利文化遗产的现状
    第二节 邗沟石刻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现状
        一、邗沟雕塑类文化遗产的现状
        二、邗沟碑刻类文化遗产的现状
        三、邗沟石工图案类文化遗产
    第三节 邗沟建筑遗产的形成、发展和现状
        一、水神祠庙:动态变迁的历史和凋零的现状
        二、先贤祠庙:明清漕运水利先贤祭祀的繁盛和先贤祠庙遗产的现状
        三、会馆公所:邗沟商会组织建筑的历史和现状
    第四节 邗沟变道与聚落遗产的变迁
        一、邗沟变道与扬州聚落遗产变迁
        二、邗沟变道与淮安聚落遗产变迁
        三、邗沟与历史文化古镇
    第五节 文化遗产区的形成与族群记忆中的邗沟文化遗产
        一、邗沟沿线主要遗产区的形成
        二、 族群记忆中的邗沟文化遗产
第四章 邗沟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问题和建议
    第一节 清末以来邗沟文化遗产的破坏
    第二节 邗沟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特殊问题和应对策略
        一、邗沟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特殊问题
        二、邗沟文化遗产保护针对性策略
    第三节 关于建立邗沟博物馆的建议与设想
结语
附录
    附表一、邗沟现存文化遗产统计表
    附表二、清末里下河地区水神信仰建筑统计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对象
    0.2 选题意义
    0.3 以往研究的综述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0.5 论文框架
上篇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
    第一章 明中都官式建筑石作
        1.1 倾举国之力兴建的明中都宫殿
        1.1.1 明中都的营建概况
        1.1.2 午门
        1.1.3 金水桥
        1.1.4 横街
        1.1.5 散落的石构件
        1.1.6 其他
        1.2 继承古制的陵寝制度:明皇陵
        1.2.1 明皇陵的平面形制
        1.2.2 神道
        1.2.3 皇陵碑
        1.2.4 享殿遗址
        1.3 明初中都石作及其遗存
        1.4 明中都的石作特点
    第二章 南京明初官式建筑石作
        2.1 唯一建造在长江以南的统一国家的宫殿
        2.1.1 明宫殿的营建概况
        2.1.2 宫城门址
        2.1.3 金水桥
        2.1.4 御路
        2.1.5 横街
        2.1.6 其他
        2.2 开明代山陵之创举:明孝陵
        2.2.1 享殿台基
        2.2.2 神道
        2.2.3 方城明楼
        2.2.4 神功圣德碑
        2.3 最大规模的移石工程:阳山碑材
        2.3.1 阳山碑材的壮举
        2.3.2 由遗址看明初碑碣的开采过程
        2.4 完整的用石系统——大报恩寺
        2.4.1 历史沿革
        2.4.2 永乐、宣德二碑及碑亭石作遗址
        2.4.3 御路
        2.4.4 水工系统
        2.5 明初的其他皇家建筑石作
        2.5.1 明城墙
        2.5.2 明功臣墓
        2.5.3 灵谷寺
        2.6 明初南京皇家建筑石作遗存
        2.7 明初南京的石作特点
    第三章 北京明初官式建筑石作
        3.1 明初北京官式建筑石作营建概述
        3.2 以南京明故宫为蓝本的明初北京宫殿
        3.2.1 明初北京宫殿营建
        3.2.2 早期石作遗存
        3.3 明十三陵陵寝制度的典范:明长陵
        3.3.1 祾恩殿台基
        3.3.2 祾恩门台基
        3.3.3 方城明楼
        3.3.4 御路
        3.3.5 十三陵中其他部分石作
        3.4 明初北京的石作特点
    第四章 三都之外的明初重要官式建筑石作
        4.1 泗州明祖陵
        4.1.1 明祖陵的平面形制
        4.1.2 皇城遗址
        4.1.3 神道
        4.2 青海乐都瞿昙寺
        4.2.1 营建背景
        4.2.2 瞿昙寺石作呈现的明早期南北两京石作特征
        4.3 明初武当山宫观建筑
        4.3.1 石材在山体建筑中组织排水的应用
        4.3.2 从石作角度剖析金殿的重要地位
        4.3.3 仿木构的石建造
        4.3.4 武当山石作中的其他早期元素
        4.4 明初敕建建筑的石作特点
    上篇结语
        1.明初官式建筑营建的时间脉络
        2.明初官式建筑石作遗存的分布
        3.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特征
        4.地域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下篇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成就、原因及意义
    第五章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成就溯源
        5.1 南方石作传统地域性的接续
        5.1.1 地理环境
        5.1.2 六朝以来南京砖石建造传统
        5.1.3 南方地区领先的石作技术
        5.2 明初的开国契机
        5.2.1 宏观的规划思想
        5.2.2 木构建筑体系下的用石巨大
        5.2.3 强权统治下的劳役
        5.2.4 冶铁业的发展
        5.3 元代建筑的影响
        5.3.1 砖石材料观念的解放——石材在宗教建筑中的普及运用
        5.3.2 以曲阳石匠为代表的元代官式建筑石作
        5.3.3 元代石作的传承与过渡
    第六章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对宋《营造法式》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6.1 宋《营造法式》中的石作相关制度及理论
        6.1.1 壕寨制度
        6.1.2 石作制度
        6.1.3 雕镌技法
        6.1.4 功限及料例
        6.2 明初官式石作的继承与发展
        6.2.1 定盘断水平之法
        6.2.2 筑基
        6.2.3 柱础
        6.2.4 角石、角柱
        6.2.5 殿阶基
        6.2.6 压阑石(地面石)
        6.2.7 钩阑、殿阶螭首
        6.2.8 踏道(象眼)
        6.2.9 坛
        6.2.10 卷輂水窗
        6.2.11 井口石(井盖子)
        6.2.12 幡竿颊
        6.2.13 赑屃鳌坐碑
        6.2.14 其他《营造法式》石作制度中提及的石作
        6.2.15 《营造法式》中未涉及的石作
        6.3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雕镌特征
        6.3.1 雕镌技法
        6.3.2 纹样
        6.4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评价
    第七章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技术与水平
        7.1 用石情况
        7.1.1 石材种类
        7.1.2 石材产地
        7.2 加工技术
        7.2.1 开采
        7.2.2 运输
        7.2.3 打磨
        7.2.4 提升
        7.3 连接方式与砌筑构造
        7.3.1 拱券
        7.3.2 灰浆
        7.3.3 咬合(榫卯)
        7.4 明代石作功限
        7.4.1 石料折方
        7.4.2 开石工价
        7.4.3 运石脚价
        7.5 与前代石作技术和加工水平的对比
        7.5.1 前代石作技术概述
        7.5.2 明初石作技术特点
    第八章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时代意义
        8.1 (砖)石建筑在明代的空前繁荣
        8.1.1 明代地面砖石作的盛行
        8.1.2 砖石材料性能的共性与互补
        8.1.3 洪武年间拱券券形的转变
        8.1.4 砖石技术的共同发展
        8.2 工匠体系对于传播皇家建筑特征的意义
        8.2.1 明初工部管理机制
        8.2.2 南方哲匠的入仕
        8.2.3 工匠体系对形成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特征的作用
        8.3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遗产价值
        8.3.1 世界遗产的评价标准
        8.3.2 世遗中和石作相关的遗产特征
        8.3.3 中国世遗中的明初官式建筑石作遗产价值
        8.3.4 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的保护现状
    下篇结语
结语
    1.结论
    2.本文可能深入开展的下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附录1.明孝陵享殿复原数据及依据
    附录2.始建于明代早期的北京官式建筑遗存
    附录3.明初四座陵寝石像生序列、种类及数量
    附录4.明初官式建筑石作纹样、运用部位及雕镌技法统计
    附录5.明早期哲匠名录
    附录6.与石作相关的世界文化遗产(1978-2017)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茅以升留下三座“桥”(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次桥塌事件催生茅以升[J]. 史观. 风流一代, 2021(35)
  • [2]茅以升 中国现代桥梁的奠基人[J]. 宁滨. 科学大观园, 2021(15)
  • [3]英国汉学家费笠士笔下的福建古桥梁[J]. 梁晔. 福建史志, 2021(03)
  • [4]滏阳河主河道邯郸段古桥、古闸调查及保护研究[D]. 杨佳楠.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5]避暑山庄清代桥闸复原研究[D]. 王若嫱.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6]沙河古桥遗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蔡晓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7]乡土史资源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研究 ——以镇江地区为例[D]. 张君.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8]邗沟文化遗产研究[D]. 董克伟.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9]钱塘潮涌带不走的故事[J]. 东升. 小康, 2019(04)
  • [10]明初官式建筑石作营造研究[D]. 孙晓倩. 东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毛以生留下三座“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