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对QBe2带材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热处理对QBe2带材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一、热处理对QBe2带材的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黎兆鑫[1](2021)在《制备工艺对银铜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一些在强度、导电性、耐热性、延展性方面都有较高要求的高端领域,如工业机器人手臂、无人机、电机转子等。现有的高强高导材料都不满足相应的性能要求,而铜银合金在这些方面却展现出了其巨大的优势。本文采用“连续熔炼-上引连铸”的新方法制备了Cu-2Ag合金杆坯、板坯及Cu-3Ag合金板坯。结合固溶、时效、退火、轧制、拉拔等工艺制备了Cu-2Ag合金线材和Cu-2Ag、Cu-3Ag合金板材。利用拉伸试验、导电率测试、硬度测试等性能测试手段测量了Cu-2Ag及Cu-3Ag合金在加工制备过程中性能的变化规律,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显微分析手段观察了Cu-2Ag及Cu-3Ag合金在加工制备过程中微观组织及第二相的演变规律,分析了不同制备工艺对Cu-2Ag及Cu-3Ag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以上引连铸的方式制备Cu-2Ag和Cu-3Ag板坯,可实现合金板型规整、致密度高,表面光洁而不需铣面,满足后续成型和使用性能的需要,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显着的优势。Cu-Ag合金经过一定变形量的冷变形后,晶粒沿冷变形的方向被拉长,晶界变得较为模糊,呈现典型的冷变形组织,大量的位错团簇将晶粒包裹,银颗粒也会沿冷变形的方向拉长;当变形量比较大时,合金组织呈现细纤维状,且平行于冷变形方向,富银颗粒沿冷变形方向被拉的更加细长,呈不连续的纤维状。通过对Cu-3Ag合金板进行固溶工艺研究,发现950℃×4 h、850℃×2 h、900℃×1 h、950℃×1 h这四个工艺可使银原子固溶的较为彻底;而经过750℃×1 h固溶,银原子固溶不完全。Cu-3Ag合金经过400℃×12 h时效后,其达到了较好的导电率和显微硬度匹配,综合性能可达160.0 HV0.2、89.1%IACS,铜基体上有较多椭圆状的面心立方Ag析出相弥散分布,其尺寸在10-40 nm。固溶后的Cu-2Ag合金板经过450℃×30 min时效后,球状银颗粒在基体上分布的较为均匀;450℃×4 h时效后,球状银颗粒的数量无明显增多,其尺寸略微增大;450℃×12 h时效后,基体中出现了少量棒状的银相;450℃×48h时效后,棒状银相变得更加粗大,数量也有了一定增加。Cu-2Ag合金板在450℃下时效不同时间,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合金的硬度和导电率都有所提升,但增幅不大。450℃×48 h时效时综合性能最好,即硬度为74.9 HV0.2,导电率为92.7%IACS。相比于板坯,Cu-2Ag合金杆坯基体上的球状银颗粒分布的更加弥散,尺寸更小,维氏硬度提高15.8%。冷变形对Cu-Ag合金导电率的降低并不明显,但冷变形后合金的强硬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在相同冷变形量时,冷拉对Cu-2Ag合金的加工硬化率要高于冷轧。900℃×2 h固溶后,合金的强硬度大幅下降,但相比上引铸态时有略微提升,固溶后合金的导电率也有一定升高。经过900℃×2 h固溶后在400℃下时效不同时间,Cu-2Ag合金杆的强硬度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但降幅不大;导电率有大幅提升。从综合性能看,400℃×2 h时效的性能较好,即抗拉强度为481 Mpa,导电率为90.0%IACS。在本研究中,采用新方法制备的Cu-3Ag合金的抗软化温度在450~500℃之间,Cu-2Ag合金板材和杆材的抗软化温度均在400~450℃之间。

段状正[2](2021)在《SiCp/ZL101复合材料半固态模锻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ZL101属于铸造铝合金,它成分比较简单,而且具有较低的成本,较好的铸造流动性和较宽的半固态区间,是一种适合半固态加工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铝硅合金。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通过在金属基体内加入颗粒增强相的方式,使复合材料结合了基体金属的韧性、比强度,增强颗粒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等优点,是一种综合性能较优异的材料,可以满足现代技术发展对材料提出的更高要求。半固态技术具有流程短、热裂倾向低、成形好等优点,本文结合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触变成形工艺,成功制备了微米级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并通过复合材料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了不同条件对复合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促进半固态触变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结构件方向上的广泛使用。本文对SiC颗粒的预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了选取,制备了SiC颗粒预制块,然后通过半固态机械搅拌的方法使增强体颗粒均匀加入金属熔体中,使用近液相线法成功制备了半固态复合材料坯料。半固态坯料的显微组织为明显的等轴状晶粒,SEM和EDS分析发现,SiC颗粒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晶粒中间分布着环绕晶界共晶Si相和针状第二相,以及少量的Mg2Si相。未加入SiC颗粒的合金平均晶粒尺寸为60.18μm,加入SiC增强体颗粒后,晶粒尺寸得到了明显细化,且细化程度和SiC颗粒的加入量呈正比,当SiC含量为4.2Vol.%时,晶粒尺寸为最小值39.93μm。微米级的SiC颗粒在基体中呈均匀分布,在SiC含量大于2.5Vol.%时,显微组织中发现了较明显的团聚。对制备的复合材料坯料进行了二次重熔加热和半固态触变成形,对成形后的复合材料不同成形部位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触变成形后复合材料不同部位显微组织存在较大差异。壁部组织中晶粒变形量较小,触变成形过程中没有对SiC颗粒的分布产生明显影响,合金和复合材料的晶粒尺寸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底部组织中,晶粒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形,SiC颗粒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由铸态的均匀分布变为沿流动方向的带状分布;显微组织中出现了点状的二次析出Si相。基体合金和4.2Vol.%SiC/ZL101复合材料的平均晶粒尺寸变为37.74μm和28.96μm,分别减小了37.29%和27.47%;硬度分别为55.7HV和74.9HV。触变成形后,基体合金合金壁部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为142.42MPa、80.68MPa和9.91%;加入增强颗粒后,抗拉强度出现一定提升,其中,SiC含量为2.5Vol.%的复合材料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与合金相比分别增加了9.63%、3.71%和10.9%;复合材料底部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与壁部相比有由微小提升,延伸率和硬度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断口呈现出准解理断裂特征。热处理工艺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产生了明显影响。T4固溶处理使共晶Si发生了球化,复合材料的平均晶粒尺寸没有明显长大。T4固溶处理后,基体合金壁部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234.68MPa、126.31MPa和7.52%,与固溶处理前相比,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提升了64.78%、56.55%,延伸率则下降了24.12%;底部则分别为204.01MPa、145.24MPa和3.22%。不同SiC含量的复合材料的强度均有明显提升。经过T6处理后,底部力学性能较壁部有了更大幅度的增加;其中,添加2.5Vol.%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达到最高,壁部和底部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为293.91MPa、232.2MPa和328.65MPa、277.76MPa;延伸率比基体合金增加了47.68%和38.27%;增强体颗粒对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热处理使复合材料硬度最高达到132.4HV。基体合金断口形貌呈现出解理断裂特征,是明显的脆性断裂,添加0.8Vol.%的SiC颗粒后,材料转为韧脆混合断裂,且韧性断裂特征更为明显;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与SiC颗粒含量相关,SiC含量的增加使复合材料断口中韧窝数量变少,解理面积增加,趋于脆性断裂。

徐英卓[3](2021)在《热处理工艺和微量元素对Zn-Cu-Ti合金大变形力学性能和耐蚀性的影响》文中指出我国Cu资源相对稀缺,而Zn资源存储量大,因此采用Zn合金代替Cu合金用于建筑物的装饰材料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Zn合金轧制加工成合金薄板,制成变形锌合金成为研究的热点。变形锌合金的变形方式有很多种,包括轧制、挤压、拉拔、冲压等,其功能和用途主要有耐磨、防腐、结构、抗蠕变以及压铸等。在锌合金中,Zn-Cu-Ti合金具有优异的抗蠕变性能,同时还具有自清洁、质轻价廉、安全无毒、延展性好以及耐腐蚀等优点。但是Zn-Cu-Ti合金板材在我国至今仍没有大批量的生产或者深入研发,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实际应用。目前,基本上都是通过海外进口来填补空缺。本文通过对锌铜钛合金进行熔铸、大变形量的轧制工艺、热处理以及添加Al、Mn元素等三个方面探索其合金性能。通过SEM、EDS、XRD、金相显微镜等检测手段分析了合金的表面形貌以及微观组织结构,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和万能试验机等探究了合金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首先,研究了合金的铸造和轧制工艺,结果发现: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合金的耐腐蚀性有一定的改善,在95%的变形量合金腐蚀电位最高为-1.539 V,自腐蚀电流密度最低为1.39×10-4 A/cm2。合金的晶界随着轧制变形量的增加变得越来越不明显,轧制的方向会越来越清晰。金相显示合金主要由偏白色η相和黑色ε相构成。通过改变Cu、Ti元素含量可以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Zn-1.65Cu-0.15Ti抗拉强度可达到最高202Mpa。Cu元素使合金固溶强化和硬度提高,Ti元素加入提高合金的延伸率,有细化晶粒的作用。通过对比0.02%、0.04%、0.05%、0.15%Ti含量的合金可知,随着Ti含量增加,合金的延伸率增加。同样电化学分析表明,Zn-1.65Cu-0.15Ti具有-1.177V的最大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为5.476×10-4 A/cm2。其次,经过热处理工艺后,合金的力学性能也有较大的改善。在210℃下热处理后,Zn-1.65Cu-0.15Ti的硬度从初始的46Hv达到了73Hv的最高值,热处理温度越低,增长速率越快。210℃均匀化退火1-3h时,热处理会使合金硬度、强度有所提高,而塑性相应的降低,在3h之后硬度下降。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晶粒长大的速率也会随之下降。保温2小时后的均匀化处理枝晶部分消除,粗大的析出相大部分分布于晶界处,析出相减少。通过240℃热处理保温2h,合金抗拉强度达到最高217Mpa,延伸率相较于其他温度提高了约20%。通过自腐蚀电位方面和腐蚀电流密度方面的分析发现,经过热处理后发现Zn-Cu-Ti合金整体的耐腐蚀性有所降低。最后,添加Al、Mn元素来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添加Al元素后,Zn-Cu-Ti-x Al合金的力学性能优于Zn-Cu-Ti三元合金,尤其是Zn-Cu-Ti-4Al的抗拉强度在337Mpa左右,抗拉强度提升了接近70%。添加Mn元素后,Zn-Cu-Ti-x Mn四元合金的力学性能要优于三元合金,Mn元素添加为0.1%时,合金的抗拉强度从202Mpa提高到了383Mpa左右,增长了接近90%。同时添加Mn、Al元素后,相比于其他四元合金,在力学性能方面提升不大,抗拉强度接近400Mpa;但与三元合金相比,力学性能提升了约一倍。添加Mn、Al元素后合金的腐蚀电位有显着地提高,从-1.4V提升到-1.1V,增加了0.3V,耐蚀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宋克兴,周延军,米绪军,肖柱,曹军,丁雨田,吴保安,封存利,李周,陈鼎彪,吕长春,胡勇,丁勇[4](2020)在《铜基丝线材制备和组织性能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铜基丝线材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键合线、音视频传输线缆、医疗器械有源线束以及各种电子元器件,是保障系统电流和信号稳定传输的关键导体材料。本文围绕铜基丝线材制备工艺流程,综述热型水平连铸、冷型竖引连铸制备铜基杆坯的工艺特点及其与定向凝固组织之间的关系,阐述超细超精连续拉拔、热处理、表面涂镀等工艺参数对晶粒、析出相、表面镀层以及键合特征的影响规律,最后叙述了"新基建"背景下铜基丝线材应用领域和装备技术方面的发展趋势。

廖万能[5](2021)在《引线框架用高性能Cu-Ni-Si合金带材短流程制备工艺与组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u-Ni-Si合金由于具有较高的强度、导电性、导热性及良好的加工性能,已成为制备引线框架的一种重要材料。目前引线框架用Cu-Ni-Si合金带材的传统制备加工工艺存在合金铸坯表面裂纹和划痕等缺陷较多、组织不均匀、晶粒取向杂乱,加工硬化率大,中间退火次数多,时效析出不充分、析出相尺寸较单一、弥散分布不够且容易长大,工艺流程长和综合性能低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主要致力于引线框架用高性能Cu-Ni-Si合金带材短流程制备工艺与组织性能研究。本论文以典型的引线框架用Cu-Ni-Si合金——C70250铜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相区连铸技术制备了具有平行于拉坯方向的柱状晶组织的C70250铜合金带坯,并对其进行冷轧和时效处理,借助TTRIII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OLYMPUS-BX53M光学显微镜(OM)、ZEISS AURI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JEM-201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JEOL-2100型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对样品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MTS810电子万能试验机和AT515直流电阻测试仪对样品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了 C70250铜合金连铸带坯表面缺陷形成机理,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探明了凝固晶粒形貌、取向及析出相对C70250铜合金连铸带坯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及机理;揭示了冷轧压下率对柱状晶组织C70250铜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了单次大变形量冷轧时效与两次大变形量冷轧时效工艺对柱状晶组织C70250铜合金带材晶粒结构、位错及析出相的影响规律,并阐明了其对性能的作用机理,为引线框架用高性能Cu-Ni-Si合金带材的短流程制备奠定了理论基础。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揭示了 C70250铜合金连铸带坯表面划痕和裂纹形成的机理,开发了高质量带坯两相区连铸制备新工艺。采用两相区连铸技术制备了具有平行于拉坯方向的柱状晶组织的C70250铜合金带坯,分析了带坯划痕及裂纹的形成原因,提出了消除方法,解决了冷型连铸长期存在的难题。C70250铜合金带坯凝固时固液界面位置过高导致铸坯和铸型之间摩擦距离较长,是形成划痕的主要原因;易裂区宽度过大和固液界面前沿温度梯度不均匀是导致裂纹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同步降低固液界面位置,缩短易裂区宽度并提高固液界面前沿温度梯度均匀性消除了连铸带坯表面划痕和裂纹缺陷。当连铸速度不变并升高铸型温度时,可逐渐降低固液界面位置,缩短易裂区宽度,并提高固液界面前沿温度梯度均匀性;当铸型温度保持在固相线和液相线之间恒定不变时,提高连铸速度可进一步降低固液界面位置,缩短易裂区宽度,并提高固液界面前沿温度梯度均匀性。揭示了两相区连铸C70250铜合金带坯具有高的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导电率的机理。在连铸速度为15 mm/min和铸型温度为1070℃的条件下,采用两相区连铸技术制备了具有细小弥散Ni2Si相、低能小角度晶界和强[001]取向柱状晶组织C70250铜合金带坯,其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导电率分别达到328 MPa、40.4%和24.3%IACS,明显高于传统冷型连铸制备的C70250铜合金性能。柱状晶组织C70250铜合金带坯在室温拉伸变形过程中因Ni2Si相的强烈钉扎作用,位错难以发生滑移,带坯的抗拉强度显着提高;具有低能小角度晶界和强[001]取向柱状晶的各晶粒之间和晶粒内部变形较均匀,不易形成高应变集中,带坯的断后伸长率较高;析出的Ni2Si相和平行于拉坯方向的柱状晶组织降低了 Ni、Si原子和横向晶界对电子的散射作用,提高了带坯的导电率。开发了柱状晶组织C70250铜合金带坯直接进行大变形量冷轧的工艺,阐明了冷轧带材抗拉强度和导电率同步升高的机理。将柱状晶组织C70250铜合金带坯省略均匀化和固溶处理工序直接进行冷轧,当累积变形量达97.5%时,冷轧带材的抗拉强度和导电率分别提高了 327 MPa和0.6%IACS。柱状晶组织C70250铜合金带坯在冷轧过程中,一方面剪切变形程度逐渐增大,并形成多条由高密度位错组成的平行切变带,严重阻碍了位错的滑移,导致抗拉强度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大量平行分布的切变带均匀切割基体,最终形成了纤维条带状显微组织,极大地降低了横向晶界对导电率的影响,导致导电率反常升高。开发了 C70250铜合金带坯“两相区连铸-两次大变形量冷轧+时效”短流程制备新工艺,研制出引线框架用高性能C70250铜合金带材,揭示了合金带材具有高抗拉强度和高导电率的机理。采用两相区连铸技术制备的C70250铜合金带坯可直接进行两次大变形量冷轧时效处理,当合金经97.5%压下率一次冷轧+400℃/30 min一次时效+60%压下率二次冷轧+400℃/45 min二次时效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导电率分别达到879 MPa和48.9%IACS,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解决了传统引线框架用Cu-Ni-Si合金带材高抗拉强度和高导电率不可兼具的难题。两相区连铸C70250铜合金带坯经一次冷轧时效形成的Ni2Si相有效地钉扎了二次冷轧过程中的位错,重新产生了高密度的缠结位错带,促进了二次时效过程中Ni、Si原子的进一步析出,导致再次析出平均尺寸为5.1 nm的新Ni2Si相,并使原一次时效形成的Ni2Si相平均尺寸长大到14.2 nm,析出相转变率达50.6%,最终产生了具有高密度多尺度混合均匀细小弥散分布Ni2Si相的纤维条带状组织,通过位错强化和Orowan强化显着提高了合金的抗拉强度,且延缓了再结晶的发生,显着降低了溶质原子和横向晶界对电子的散射,使合金带材保持了较高的导电率。

钟叶清,林高用,徐彪,莫敏华,耿丽彦,王加强,颜飞[6](2020)在《热处理对Al-5.12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测试、杯突试验等方法,研究退火热处理对Al-5.12Mg合金冷轧带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带材在250~450℃范围退火1 h,300℃时发生回复,保留纤维组织的同时形成部分细小的再结晶晶粒,存在强烈的冷轧织构;350℃时发生不完全再结晶,冷轧织构取向密度降低,并出现较多Goss织构,综合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δ)、应变硬化指数(n)和杯突值(IE)分别为344.8 MPa,19.8%,0.27和7.10 mm。在350℃下延长保温时间,带材发生完全再结晶,形成的以Cube织构为主的再结晶织构对晶粒长大有阻碍作用,保温3 h时平均晶粒尺寸最小,为5.88μm;随退火时间增加,带材强度先降低后保持不变,δ总体上先增大后减小,n增大至0.35后保持稳定,IE稍有下降。经退火处理的Al-5.12Mg合金带材的深冲成形性能、力学性能和氧化着色性能,均可满足金属钮扣生产和使用要求。

郑哲帅[7](2020)在《冷轧对新型弹性铜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弹性铜合金因其具有较高的弹性、良好的导热导电性以及耐腐蚀性,被广泛地应用到接插元件的制造中。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接插元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接插元件用锡磷青铜因其固溶合金的特性,性能优化程度有限,而且加工成本较高,因此亟需开发稳定性高、加工性能好的新型弹性铜合金。Cu-Zn-Sn-Ni-Co-Si合金采用Cu-10%Zn为基体以获得较好的加工性能和较低的成本,通过添加Ni、Co来形成析出强化,可以通过冷加工和时效工艺获得优化的综合性能,从而替代锡磷青铜。本文从接插元件产品要求出发,以某企业开发的新型Cu-Zn-Sn-Ni-Co-Si弹性铜合金合金为研究对象,使用金相组织观察、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系统研究了冷轧加工对Cu-Zn-Sn-Ni-Co-Si合金组织的影响,结合力学性能试验探讨了冷轧加工对该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及其强化机理,并通过摩擦磨损试验、盐雾试验及电化学分析研究了Cu-Zn-Sn-Ni-Co-Si合金在一般条件下的失效行为。结果发现:冷轧加工后,合金呈现纤维状组织。随着加工量增大,晶粒尺寸从1.07μm减小到0.76μm,同时合金中织构密度增加,但copper型织构Cu{112}<111>到brass型织构Bs{110}<112>的转变明显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冷轧后合金形成了具有正交结构的(Co,Ni)2Si相,平均尺寸约为20nm,弥散分布在合金内。随着冷轧加工量的增大,析出相增多且尺寸有所减小。对应地,合金强度随着冷轧加工量增大明显提高,电导率基本不变,同时热稳定性略有降低。当冷轧加工量为50%时,合金抗拉强度为700.2MPa,导电率31.7%IACS,软化温度为350℃。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随加工量增大而呈现先增强后降低的规律,在摩擦过程中,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是其主要机制,前者在摩擦后阶段逐渐转为疲劳磨损直至失效。另外,合金经过24小时盐雾试验已经出现较严重的腐蚀,冷轧加工对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较小。

焦晓亮,曹虎成,张勇,安东宁[8](2020)在《铍铜摩擦搅拌焊接对焊工艺板带加工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摩擦搅拌焊对QBe2铍铜2.5mm铍铜带材进行对焊处理,对焊接后的板材按照0.8mmCY态生产工艺进行加工。对轧制和热处理后带材的HV、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金相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摩擦搅拌焊可以得到满足性能良好铍铜板带材加工的铍铜焊缝。摩擦搅拌焊后QBe2板材经50%加工率冷轧后性能趋于一致,再经一次固溶热处理后其组织也趋于一致。此时再进行后续(冷轧/热处理)加工直至成品除焊缝处存在明显色差外再无其他区别。

冯博[9](2020)在《焊接和热处理工艺对CuCo2Be弹簧触指焊接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弹簧触指是SF6封闭式组合电器的重要零部件,自国产化以来,制造工艺有了很多改善,但是焊点的抗拉强度不高,质量有波动性。本文重点研究影响CuCo2Be材料的弹簧触指焊点强度的因素,并改善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参数。本文分别设计不同的母材拉拔加工率、不同的焊接工艺处理下形成的焊点样件以及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研究这些参数对焊点组织及强度的影响。分别采用金相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分析了焊缝组织的形貌和时效析出物,使用显微维氏硬度计分析其硬度变化,使用拉压试验机测量抗拉强度。结果表明,随着线材的加工率增大,母材和焊点抗拉强度曲线左移,抗拉强度峰值提高。焊接参数直接决定了焊点的质量,短时内释放热量过大时,焊点下凹,熔合区孔隙变多,抗拉强度下降。焊缝区域为枝晶形貌,组织内的铸造遗留化合物消失。热影响区为受热再结晶形成的等轴晶形貌。经热处理强化后,焊缝区硬度要高于母材,热影响区的硬度略低于母材,在抗拉试验中往往从热影响区处断开。相比钨极氩弧焊接,激光焊接的焊缝区、热影响区更小,抗拉强度更加稳定。显微组织观察与性能分析表明,在进行时效处理时,焊点强度与母材强度强化的进度并不完全一致。在欠时效温度的范围内,焊点强度强化速率高于母材;在峰值时效的温度范围内,母材强度提高的幅度大于焊点;在过时效的温度范围内,晶界粗化明显,焊点和母材的强度开始迅速下降,强度差距越来越小,强度数据波动性也越来越小。时效时间对焊点强度影响稍小,母材和焊点抗拉强度达到顶峰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开始缓慢下降,同时焊点和母材强度也越来越接近。时效时间延长至10小时,材料晶界没有明显粗化。焊接后如果增加固溶时效工艺,焊点强度提升,对焊点抗拉强度的影响从大到小排列为:固溶温度>时效温度>时效时间,但是固溶后的焊点出现过热区,母材消除了加工强化的效果,且工艺控制难度增加。

朱兴洋[10](2020)在《FeCo二元合金合金化与组织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Jmatpro热力学计算软件对Fe Co合金添加不同元素(V、Ni、Nb、W)后的相组成进行了计算,获得了元素添加对相区分布的影响规律。制备了Fe Co-5Ni、Fe Co-2V合金,对其组织、性能进行了研究。系统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轧制态Fe Co2V-0.3Nb0.4W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获得了该合金组织性能随工艺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V、Ni的添加均能使α+γ双相区发生明显扩张,添加量越多,其扩展程度越大。W、Nb的添加使合金中出现Laves析出相,W元素使Laves相析出温度降低,Nb元素使Laves相析出温度升高。时效模拟结果表明,时效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合金析出Laves沉淀相量越多。模拟结果对热处理工艺有一定指导意义。分析了不同成分合金磁性能,Fe Co-2V合金在800℃保温3h后磁性能最优,Hc为147.8A/m,Bs为2.43T。冷轧态Fe Co2V-0.3Nb0.4W合金Hc为1490A/m,B8000为0.64T。在H-Ar气氛中保温60min淬火后综合性能最好,Hc为279.6A/m,B8000为2.08T,屈服强度为781MPa,抗拉强度为1043MPa,延伸率为7.5%。冷却方式为空冷和气冷时合金力学性能最差,屈服强度分别为706MPa、758MPa,塑性差,易发生脆断;在无保护气氛热处理条件下合金综合性能最差,Hc为393.8A/m,B8000为1.93T,屈服强度为874MPa,抗拉强度为1194MPa,延伸率为7.5%。对再结晶退火后的合金进行500℃100h时效处理,Hc为311.5A/m,B8000为2.06T,屈服强度为778MPa,抗拉强度为1035MPa,延伸率为7.9%。对合金进行300℃5h去应力退火处理,Hc为264.4A/m,B8000为2.06T,屈服强度为778MPa,抗拉强度为1066MPa,延伸率为7.9%,合金综合性能优异。

二、热处理对QBe2带材的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处理对QBe2带材的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制备工艺对银铜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高导耐热铜合金的研究现状
    1.2 Cu-Ag合金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1.3 Cu-Ag合金的沉淀析出效应
    1.4 Cu-Ag合金的制备技术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试验原料
    2.2 试验设备
    2.3 合金制备工艺路线及试验方案
    2.4 性能测试
        2.4.1 硬度的测量
        2.4.2 抗拉强度的测量
        2.4.3 导电率的检测
        2.4.4 抗软化温度的测定
    2.5 显微组织的观察
        2.5.1 光学显微组织观察
        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5.3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第三章 基于“上引-冷轧”的铜银合金板带材组织与性能
    3.1 铜银合金的上引带坯工艺开发及铸坯组织
        3.1.1 铜银合金带坯上引工艺开发
        3.1.2 铜银合金上引带坯的组织特点
    3.2 轧制规程的设计
    3.3 形变热处理对Cu-2Ag合金板带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3.1 Cu-2Ag合金上引板坯及冷轧板的显微组织
        3.3.2 Cu-2Ag合金固溶状态及时效析出的显微形貌
        3.3.3 Cu-2Ag合金固溶后直接时效的性能分析
        3.3.4 Cu-2Ag合金固溶后冷轧再时效的性能分析
    3.4 形变热处理对Cu-3Ag合金板带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4.1 退火工艺状态下Cu-3Ag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3.4.2 固溶工艺对Cu-3A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4.3 二次冷轧和时效对Cu-3A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5 Cu-Ag合金板带材的抗软化温度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上引-冷轧”工艺路线的铜银合金杆线材的组织与性能
    4.1 铜银合金上引铜杆工艺开发
    4.2 冷轧和冷拉工艺过程
    4.3 形变热处理过程中铜银合金的组织和性能转变
        4.3.1 Cu-2Ag合金宏观组织及金相显微组织分析
        4.3.2 Cu-2Ag合金扫描显微组织及EDS图像分析
        4.3.3 Cu-2Ag合金断口形貌分析
        4.3.4 Cu-2Ag合金各状态下的性能
    4.4 铜银合金的抗软化性能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SiCp/ZL101复合材料半固态模锻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1.3 金属基复合材料半固态制备工艺
        1.3.1 机械/电磁搅拌法
        1.3.2 近液相线铸造法
        1.3.3 粉末冶金法
        1.3.4 应变诱导熔体激活法
        1.3.5 原位合成法
    1.4 金属基复合材料半固态成形工艺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合金的选择
        2.1.2 增强体的选择
    2.2 实验
        2.2.1 增强体颗粒的预处理
        2.2.2 半固态坯料的制备工艺
        2.2.3 半固态触变模锻工艺
        2.2.4 热处理工艺
    2.3 实验分析方法
        2.3.1 微观组织分析
        2.3.2 材料性能分析
        2.3.3 技术路线
第3章 SiCp/ZL101半固态坯料的制备和组织分析
    3.1 引言
    3.2 SiCp/ZL101制备工艺参数的确定
        3.2.1 SiC的预处理工艺确定
        3.2.2 半固态机械搅拌温度的确定
    3.3 SiCp/ZL101半固态坯料显微组织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半固态模锻对SiCp/ZL101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模锻成形对SiCp/ZL101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4.3 模锻成形对SiCp/ZL101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热处理对挤压态SiCp/ZL101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热处理对挤压态SiCp/ZL101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
    5.3 热处理对挤压态SiCp/ZL101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5.3.1 T4处理对挤压态SiCp/ZL101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5.3.2 T6处理对挤压态SiCp/ZL101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5.3.3 热处理对合金和复合材料断口形貌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热处理工艺和微量元素对Zn-Cu-Ti合金大变形力学性能和耐蚀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锌合金的种类
    1.3 Zn-Cu-Ti合金的发展历程
    1.4 锌铜钛合金板材目前存在的问题
    1.5 锌铜钛合金添加各元素的改性作用
        1.5.1 在锌铜钛合金加入铬元素的作用
        1.5.2 在锌铜钛合金加入镁元素的作用
        1.5.3 在锌铜钛合金加入稀土元素的作用
        1.5.4 其他杂质元素的影响
    1.6 Zn-Cu-Ti合金的性能研究
        1.6.1 Zn-Cu-Ti合金的力学性能
        1.6.2 Zn-Cu-Ti合金的腐蚀性能
        1.6.3 热处理工艺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1.6.4 Zn-Cu-Ti合金的再结晶行为
        1.6.5 Zn-Cu-Ti合金的优点
    1.7 Zn-Cu-Ti合金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1.7.1 建筑装饰行业
        1.7.2 Zn合金代替部分铜合金五金构件等领域
    1.8 课题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案及分析方法
    2.1 铸造合金的制备
        2.1.1 合金成分
        2.1.2 合金原材料准备
        2.1.3 熔炼所需设备及仪器
        2.1.4 合金熔炼、均匀化、轧制工艺
    2.2 实验方案以及技术流程
    2.3 性能检测
        2.3.1 金相分析(OM)
        2.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3 扫描电镜分析(SEM)
        2.3.4 电化学实验
        2.3.5 力学性能检测
第三章 锌铜钛合金铸造和轧制工艺
    3.1 引言
    3.2 锌铜钛合金微观组织
        3.2.1 锌铜钛合金的物理冶金分析
        3.2.2 不同含量铸态锌铜钛合金的微观组织
        3.2.3 不同含量轧制后Zn-Cu-Ti合金的微观组织
    3.3 不同含量腐蚀性能研究
        3.3.1 不同含量的Zn-Cu-Ti合金的电化学性能
        3.3.2 盐雾腐蚀实验
    3.4 不同含量的Zn-Cu-Ti合金的力学性能
        3.4.1 不同含量的Zn-Cu-Ti合金的硬度
        3.4.2 不同含量的Zn-Cu-Ti合金的拉伸性能
    3.5 轧制工艺对锌铜钛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影响
        3.5.1 变形量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3.5.2 合金变形量对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3.5.3 合金变形量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热处理对变形锌铜钛合金板材的影响
    4.1 引言
    4.2 合金的再结晶温度
    4.3 退火时间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3.1 退火时间对合金硬度的影响
        4.3.2 退火时间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4.4 退火温度对合金的影响
        4.4.1 退火温度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4.4.2 热处理温度对合金表面硬度的影响
        4.4.3 热处理对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
    4.5 热处理工艺对Zn-Cu-Ti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5.1 热处理温度对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5.2 热处理时间对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添加Al、Mn元素对Zn-Cu-Ti合金的影响
    5.1 引言
    5.2 Al元素的添加对Zn-Cu-Ti合金的影响
        5.2.1 Al元素的添加对Zn-Cu-Ti合金组织的影响
        5.2.2 Al元素的添加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5.3 Mn元素含量的添加对合金的影响
        5.3.1 Mn元素含量的添加对合金金相组织的影响
        5.3.2 Mn元素含量的添加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5.4 同时添加Mn、Al元素对合金的影响
        5.4.1 Mn、Al元素的添加对合金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5.4.2 Mn、Al元素的添加对Zn-Cu-Ti合金的腐蚀性能的影响
    5.6.加速腐蚀浸泡实验
        5.6.1 加速腐蚀浸泡实验合金金相组织
        5.6.2 加速腐蚀试验的失重情况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铜基丝线材制备和组织性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热型水平连铸制备铜基杆坯
    1.1 热型水平连铸工艺特点
    1.2 热型水平连铸制备单晶铜
        1.2.1 热型水平连铸过程微观组织模拟
        1.2.2 热型水平连铸工艺参数对单晶铜组织性能影响
    1.3 热型水平连铸制备铜合金杆坯组织性能
2 冷型竖引连铸制备铜基杆坯
    2.1 三室真空冷型竖引连铸工艺特点
    2.2 三室真空冷型竖引连铸制备铜银合金杆坯
3 铜基微细丝线材连续拉拔
    3.1 微细丝线材连续拉拔本构关系
    3.2 微细丝线材连续拉拔组织性能演变
    3.3 热处理对铜基丝线材组织性能影响
        3.3.1 形变热处理对铜基丝线材组织性能影响
        3.3.2 在线退火工艺对铜基丝线材组织性能影响
4 铜基微细丝线材表面涂镀
    4.1 铜基微细丝线材表面涂镀工艺特点
    4.2 表面纳米涂镀工艺对微细丝线材组织性能影响
        4.2.1 模具结构对表面涂镀层厚度和表面质量影响
        4.2.2 热处理对表面镀钯铜组织性能影响
        4.2.3 表面镀钯铜线键合性能研究
5 发展趋势及展望

(5)引线框架用高性能Cu-Ni-Si合金带材短流程制备工艺与组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引线框架用铜合金的种类、性能及制备工艺研究现状
        1.2.1 引线框架用铜合金的种类及性能
        1.2.2 引线框架用Cu-Ni-Si合金带材的制备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1.3 铜合金连铸成形坯表面缺陷形成原因及控制研究现状
        1.3.1 铜合金连铸成形坯表面缺陷形成原因研究现状
        1.3.2 铜合金连铸成形坯表面缺陷控制研究现状
    1.4 凝固组织对Cu-Ni-Si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1.4.1 凝固晶粒形貌和取向对Cu-Ni-Si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1.4.2 凝固析出相对Cu-Ni-Si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1.5 形变热处理工艺对Cu-Ni-Si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1.5.1 塑性变形对Cu-Ni-Si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1.5.2 时效热处理对Cu-Ni-Si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现状
    1.6 柱状晶组织金属材料的制备技术及特性
    1.7 研究内容、研究方案与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方案
        1.7.3 主要创新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连铸实验
        2.2.2 室温轧制实验
        2.2.3 形变热处理实验
    2.3 表征方法
        2.3.1 性能测试
        2.3.2 组织观察
3 连铸C70250铜合金带坯表面缺陷形成机理及控制
    3.1 引言
    3.2 连铸C70250铜合金带坯的表面缺陷特征
    3.3 连铸C70250铜合金带坯表面划痕及裂纹形成机理
        3.3.1 连铸铜合金带坯划痕及裂纹显微形貌
        3.3.2 连铸铜合金带坯表面划痕及裂纹形成原因分析
    3.4 连铸C70250铜合金带坯表面划痕及裂纹缺陷控制
        3.4.1 连铸工艺参数对带坯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3.4.2 连铸带坯表面划痕及裂纹缺陷控制
    3.5 小结
4 柱状晶组织C70250铜合金带坯凝固组织演变规律及其对性能的影响机理
    4.1 引言
    4.2 连铸工艺参数对C70250铜合金带坯凝固组织的影响
        4.2.1 连铸工艺参数对晶粒形貌的影响
        4.2.2 连铸工艺参数对晶粒取向的影响
        4.2.3 连铸工艺参数对析出相的影响
    4.3 连铸C70250铜合金带坯的微观组织对性能的影响
    4.4 柱状晶组织C70250铜合金带坯强度、断后伸长率及导电率提升机理
    4.5 小结
5 冷轧压下率对柱状晶组织C70250铜合金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
    5.1 引言
    5.2 冷轧压下率对C70250铜合金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的影响
    5.3 冷轧压下率对柱状晶组织C70250铜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5.3.1 不同冷轧压下率铜合金的形变显微组织
        5.3.2 不同冷轧压下率铜合金的微应变和横向晶界密度
    5.4 大变形量冷轧C70250铜合金强度及导电性能提升机理
    5.5 小结
6 柱状晶组织C70250铜合金形变热处理过程中组织性能的演变机理及控制
    6.1 引言
    6.2 单次大变形量冷轧时效工艺对C70250铜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6.2.1 单次大变形量冷轧时效工艺对铜合金性能的影响
        6.2.2 单次大变形量冷轧时效工艺对铜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6.3 两次大变形量冷轧时效工艺对C70250铜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6.3.1 两次大变形量冷轧时效工艺对铜合金性能的影响
        6.3.2 两次大变形量冷轧时效工艺对铜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
    6.4 C70250铜合金形变时效析出动力学分析
    6.5 柱状晶组织C70250铜合金形变时效强度和导电性能提升机理
    6.6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热处理对Al-5.12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退火条件对Al-5.12Mg带材显微组织的影响
    2.2 退火条件对Al-5.12Mg带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2.3 退火条件对Al-5.12Mg带材成形性能的影响
3 结论

(7)冷轧对新型弹性铜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弹性铜合金概述
        1.1.1 铍青铜
        1.1.2 锡青铜
        1.1.3 黄铜
        1.1.4 Cu-Ni-Sn系
        1.1.5 Cu-Ni-Si系
        1.1.6 Cu-Cr系
        1.1.7 弹性铜合金小结
    1.2 冷轧加工对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试验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2.2 测试方法及性能表征
        2.3.1 金相的制备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2.3.3 EBSD分析
        2.3.4 TEM分析
        2.3.5 导电性能测试
        2.3.6 合金硬度及抗软化性能
        2.3.7 力学性能试验
        2.3.8 摩擦磨损试验
        2.3.9 盐雾及电化学试验
3 冷轧加工对Cu-Zn-Sn-Ni-Co-Si弹性合金带材显微组织的影响
    3.1 Cu-Zn-Sn-Ni-Co-Si合金金相组织及XRD分析
    3.2 Cu-Zn-Sn-Ni-Co-Si合金的EBSD分析
    3.3 Cu-Zn-Sn-Ni-Co-Si合金的TEM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冷轧加工对Cu-Zn-Sn-Ni-Co-Si合金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
    4.1 Cu-Zn-Sn-Ni-Co-Si合金的拉伸试验及弯折实验
    4.2 冷轧加工对Cu-Zn-Sn-Ni-Co-Si合金硬度及导电性能的影响
    4.3 Cu-Zn-Sn-Ni-Co-Si合金的摩擦磨损行为
    4.5 本章小结
5 冷轧加工对Cu-Zn-Sn-Ni-Co-Si合金的腐蚀行为的影响
    5.1 Cu-Zn-Sn-Ni-Co-Si合金的电化学测试
    5.2 Cu-Zn-Sn-Ni-Co-Si合金的盐雾实验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8)铍铜摩擦搅拌焊接对焊工艺板带加工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焊接基材性能
    2.2 旋转压力焊后组织性能对比
    2.3 焊接后轧制
    2.4 轧制态板材热处理后组织性能
    2.5 0.8mmCY态QBe2成品组织性能
3 试验结论

(9)焊接和热处理工艺对CuCo2Be弹簧触指焊接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弹簧触指的作用与性能要求
        1.2.1 弹簧触指的作用
        1.2.2 弹簧触指的性能要求
    1.3 弹簧触指的制造工艺与组织性能优化
        1.3.1 弹簧触指的材料-铍铜合金
        1.3.2 弹簧触指的制造工艺
        1.3.3 弹簧触指的组织性能优化
    1.4 存在的问题和本文的研究内容
        1.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2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弹簧触指材料
        2.1.2 主要化学试剂及通用操作
    2.2 不同加工率工艺试验
        2.2.1 拉拔设备
        2.2.2 试样准备
        2.2.3 工艺设计与实施
    2.3 焊接试验
        2.3.1 焊接设备
        2.3.2 试样准备
        2.3.3 工艺设计与实施
    2.4 热处理试验
        2.4.1 热处理设备
        2.4.2 试样准备
        2.4.3 工艺设计与实施
    2.5 显微组织与性能检测
        2.5.1 显微组织
        2.5.2 性能检测
第三章 线材加工率对焊点显微组织及强度的影响
    3.1 线材加工率对焊点显微组织的影响
    3.2 线材加工率对焊点抗拉强度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焊接工艺对焊点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4.1 氩弧焊接参数对焊点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4.1.1 氨弧焊接参数影响下焊点显微组织的变化规律
        4.1.2 氩弧焊接参数影响下焊点性能变化规律
    4.2 激光焊接参数对焊点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4.2.1 激光焊接焊点显微组织
        4.2.2 激光焊接的焊点性能变化规律
    4.3 小结
第五章 热处理对焊点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5.1 时效温度对焊点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5.1.1 时效温度对焊点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
        5.1.2 时效温度对焊点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
    5.2 时效时间对焊点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5.2.1 时效时间对焊点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
        5.2.2 时效时间对焊点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
    5.3 焊接后固溶时效对焊点的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5.3.1 焊接后固溶时效对焊点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
        5.3.2 焊接后固溶时效对焊点性能的影响规律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FeCo二元合金合金化与组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1.2 FeCo合金的热处理工艺
        1.2.1 FeCo合金的相转变过程
        1.2.2 FeCo合金的有序无序转变
        1.2.3 热处理对FeCo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1.2.4 热处理对FeCo合金磁性能的影响
        1.2.5 热处理条件对FeCo合金性能的影响
    1.3 FeCo合金的合金化
        1.3.1 合金化对FeCo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1.3.2 合金化对FeCo合金磁性能的影响
        1.3.3 合金化对FeCo合金的加工性能的影响
    1.4 FeCo基合金相组成模拟方法简介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和研究方法
    2.1 FeCo基合金相组成模拟方法
        2.1.1 热力学性质计算
        2.1.2 相变计算
    2.2 实验材料
    2.3 材料组织表征方法
        2.3.1 金相组织观察
        2.3.2 扫描电镜观察
        2.3.3 背散射电子衍射分析
        2.3.4 X射线衍射分析
        2.3.5 DSC分析
    2.4 材料磁性能测试方法
        2.4.1 软磁性能测试
        2.4.2 VSM测试
    2.5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2.5.1 显微硬度测试
        2.5.2 拉伸性能测试
    2.6 材料电学性能测试方法
第3章 元素添加对FeCo合金平衡相的影响
    3.1 引言
    3.2 元素添加对FeCo合金热力学平衡相组成的影响
        3.2.1 FeCo合金热力学平衡相计算
        3.2.2 Ni、V添加对FeCo合金热力学平衡相的影响
        3.2.3 Nb、W添加对FeCo-2V合金热力学平衡相的影响
        3.2.4 Nb、W添加对FeCo-5Ni合金热力学平衡相的影响
        3.2.5 FeCo2V-0.3Nb0.4W合金热力学平衡相计算
        3.2.6 FeCo2V-0.3Nb0.4W合金时效析出热力学计算
    3.3 元素添加对FeCo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3.3.1 FeCo-5Ni合金显微组织分析
        3.3.2 FeCo-5Ni、FeCo-2V合金磁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热处理工艺对FeCo2V-0.3Nb0.4W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FeCo2V-0.3Nb0.4W合金带材表征以及热处理工艺制定
        4.2.1 FeCo2V-0.3Nb0.4W合金带材表征
        4.2.2 FeCo2V-0.3Nb0.4W合金热处理工艺制定
    4.3 再结晶退火对FeCo2V-0.3Nb0.4W合金组织及其性能的影响
        4.3.1 再结晶退火温度对FeCo2V-0.3Nb0.4W合金组织及其性能的影响
        4.3.2 保温时间对FeCo2V-0.3Nb0.4W合金组织及其性能的影响
        4.3.3 冷却方式对FeCo2V-0.3Nb0.4W合金性能的影响
        4.3.4 保护气氛热处理对FeCo2V-0.3Nb0.4W合金性能的影响
    4.4 时效对FeCo2V-0.3Nb0.4W合金组织及其性能的影响
        4.4.1 时效对FeCo2V-0.3Nb0.4W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4.4.2 时效对FeCo2V-0.3Nb0.4W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4.4.3 时效对FeCo2V-0.3Nb0.4W合金磁性能的影响
    4.5 去应力退火对FeCo2V-0.3Nb0.4W合金性能的影响
        4.5.1 去应力退火对FeCo2V-0.3Nb0.4W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4.5.2 去应力退火对FeCo2V-0.3Nb0.4W合金磁性能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热处理对QBe2带材的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备工艺对银铜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影响研究[D]. 黎兆鑫.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SiCp/ZL101复合材料半固态模锻制备及性能研究[D]. 段状正.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热处理工艺和微量元素对Zn-Cu-Ti合金大变形力学性能和耐蚀性的影响[D]. 徐英卓.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铜基丝线材制备和组织性能研究进展[J]. 宋克兴,周延军,米绪军,肖柱,曹军,丁雨田,吴保安,封存利,李周,陈鼎彪,吕长春,胡勇,丁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0(12)
  • [5]引线框架用高性能Cu-Ni-Si合金带材短流程制备工艺与组织性能研究[D]. 廖万能.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6]热处理对Al-5.12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钟叶清,林高用,徐彪,莫敏华,耿丽彦,王加强,颜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9)
  • [7]冷轧对新型弹性铜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 郑哲帅. 宁波大学, 2020
  • [8]铍铜摩擦搅拌焊接对焊工艺板带加工适应性研究[J]. 焦晓亮,曹虎成,张勇,安东宁. 世界有色金属, 2020(13)
  • [9]焊接和热处理工艺对CuCo2Be弹簧触指焊接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 冯博. 山东大学, 2020(10)
  • [10]FeCo二元合金合金化与组织性能研究[D]. 朱兴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热处理对QBe2带材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