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搞好科协系统继续教育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芳[1](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骆玲玲,韩雪,冷凝[2](2019)在《探究科协系统干部队伍培养机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科技工作的作用日益凸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国民综合素质,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科协系统近年来不断加强干部队伍的培养,旨在提高科协系统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强化科协事业发展。本文从科协干部队伍的建设、培养、管理机制,业务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分析新时代如何培养、建设科协系统的干部队伍,建立健全并完善科协队伍培养机制。
韩联郡[3](2019)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度重于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建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其落脚点则是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方能形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造就科技人才的生动局面。因此,本文以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从资源视角对人才资源的特性以及科技人才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对新中国60年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分析,并基于政策文本对科技人才政策从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称谓和政策体系四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最后借助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探讨了科技人才政策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逻辑。全文分七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第二章为立论基础。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故首先在人才资源视角下对科技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度安排。第三章主要对60年间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宏观历史梳理。首先,对建国后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溯源;其次,以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节点对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分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1976年)、经济体制探索阶段(1977-1991年)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9年);然后,对三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文本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分阶段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维度有四个方面: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的称谓和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比较。描述性分析以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包括科技人才数量、留学生人数与归国留学生比例、R&D经费及其强度、专利授权量、论文产出、成果数量和新产品增加值等数据,实证性分析则是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科技人才政策绩效的测度指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第六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借鉴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即“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首先,对SSP范式理论做了概述;其次,对SSP范式在本研究的适用性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SSP范式下的三要素进行了阐释,并对SSP范式下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再次,通过具体分析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政策收益,总结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演变与政策绩效提升的关系;最后,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探讨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绩效”函数的对应规则建立在结构与状态匹配度基础之上,在三个历史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是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直接原因,而推动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即“超越意识形态”思想的应用、科技人才市场化的管理范式的形成。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国家经济体制从宏观上决定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科技人才管理体制范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此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探索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规律对于科技人才政策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认为,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人才,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市场化是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不应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或者受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陈艺中[4](2019)在《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 ——以J省N、S、J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育部于2006年颁布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建设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特岗教师为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发展契机。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高低水平与他们对本职业的热爱程度与投入程度都紧密相连,同时也是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特岗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与特岗教师实现个生价值息息相关,而且也是影响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关系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本研究选取J省三市的特岗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同时借助SPSS统计数据软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和单因素方差等统计方法,分析J省三个市的特岗教师专业发展、职业认同的现状,探讨两者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1.J省三市的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高。2.J省三市的特岗教师专业发展或其各维度在教龄、学历、工资水平、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毕业、在校所学专业与所教专业是否一致存在差异。3.J省三市的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或其各维度在教龄、工资水平、福利情况、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毕业、在校所学专业与所教专业是否一致、婚姻状况存在差异。4.J省特岗教师职业认同不存在着显着的学历差异。5.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关系为正相关关系,且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认同的各维度上的相关度都在中等程度以上。6.J省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之间具有直接效应。7.在职业认同的维度中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倾向对其教师专业发展产生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特岗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对职业认同水平具有正向预测的作用。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增强J省三市的特岗教师职业认同,以及促进专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柏坤[5](2019)在《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我国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方向研究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科技实力发展实现质的飞跃。2017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7.5%,较2012年上升5.3个百分点,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位居17位。①科学技术上是第一生产力,而位于其中的人——科技工作者,则是第一生产力中的第一关键要素,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科技工作者整体素质的开发,不仅要打造其过硬的专业技术,还应给与其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打造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爱国奋斗的共识。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条件,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环境的感染和熏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鼓励科技竞争与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的同时,也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观念,现实利益至上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越来越普遍。这些消极思想和不良风气如果得不到根本扭转,将严重损害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和行为,影响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步伐。优化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调动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引导科技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推动作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总结归纳、数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难点及创新点。通过国内研究综述了解到国内学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特点、分类、具体视角和具体环境、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关系、功能、优化等相关思想,总结出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存在的问题。通过国外研究综述了解到“环境决定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人与环境的关系论”“教育与环境的关系:外部环境产生隐形教育效果”等思想以及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现状,发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的思想对本文有极大借鉴意义。本文研究创新点有: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从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视角,基于PESTEL模型,参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人才创新环境指标,探索构建了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指标体系,对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整体现状与优化途径进行了探索。第二,研究过程的创新。本文基于PESTEL模型,探索构建了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指标体系,应用指标体系,参考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数据,对科技工作者所处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行了全面了解,应用指标体系分析使得分析过程与分析结果更有条理。第三,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运用指标体系对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现状进行系统地分析,进而总结出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途径,实现了研究内容的创新。第一章着重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相关论述。其中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创造环境,环境创造人,人与环境统一于实践”思想,列宁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对人思想政治品德具有决定与塑造作用”思想,毛泽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思想,邓小平的“文化环境建设要与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协调发展”思想,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胡锦涛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习近平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共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思想,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第二章基于PESTEL模型,针对科技工作者群体,构建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分析指标体系。PESTEL分析模型又称大环境分析,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法律的分析,识别外部环境,识别其他对分析主体的冲击作用。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关于其环境构成及指标体系构建,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分类、人才创新环境分类的角度对运用PESTEL模型分析当代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进而,对PESTEL模型进行了拓展与改进。基于PESTEL模型,按照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法律环境的类别,构建了当代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标体系,并介绍了指标内涵。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指标体系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法律5个一级指标,科技创新政策、科技奖励、科技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科技人力资源结构与就业结构、人才服务与学术服务、科学文化、创新氛围、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职业道德、社会舆论环境、新技术、新媒体、工作设施及条件、知识产权17个二级指标。基于PESTEL模型构建当代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标体系核心公式如下:R=R1*(P1+P2+P3+……)+R2*(E1+E2+E3+……)+R3*(S1+S2+S3+……)+R4*(T1+T2+T3+……)+R5*(L1+L2+L3+……)其中,0≤R≤100,R1+R2+R3+R4+R5=1,0<R1、R2、R3、R4、R5<1P1+P2+P3+……=100;E1+E2+E3+……=100;S1+S2+S3+……=100;T1+T2+T3+……=100;L1+L2+L3+……=100实际运用过程中,将根据专家评分法和行业平均值赋值。基于PESTEL模型构建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分析指标体系,是在参考马克思主义关于环境相关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性探索,旨在使分析过程、结果更清晰,更有条理。第三章运用第二章所构建指标体系,参考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和科技部数据,运用数据分析法,对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现状及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状况进行了分析。第四章、结语是本文的结论导出部分。第四章结合第三章分析结果,指出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理念与途径。优化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要坚持政治性、保持时代性、维持协调性、保障可接受性、区分层次性、追求效益性。优化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途径有联合社会团体,扩大教育主体,优化整体环境;改革科研评价,完善政策制度,优化政治环境;强化服务意识,整合社会资源,优化经济环境;弘扬科学精神,加强舆论引导,优化社会环境;改进工作方法,拓宽教育载体,优化技术环境;深化法治建设,完善法治服务,优化法律环境。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要在不断探索与尝试的过程中,对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行有针对性地优化,充分发挥科技团体特别是科协组织等在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中的作用,构建良好科研环境,最大限度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导向、约束、感染、示范功能,引导科技工作者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促进我国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贡献。
全国学会优秀改革案例汇编课题组[6](2018)在《全国学会改革与发展系列报告(三)——学会办事机构建设(2)》文中提出三、学会办事机构职业化建设全国学会办事机构的领导与管理工作作为一种职业,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学会办事机构职业化建设就是专职人员社会化、管理科学化、做事专业化,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组织、管理、人员三个层面进行。在组织层面,
赵文象[7](2018)在《打造创新发展科普之翼 推动科普事业创新发展》文中认为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科普事业发展,近年来,特别将科普和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法规政策制定、工作部署、条件保障等方面不断加强科普事业,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各方支持参与《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工作的热情不断高涨,强化了"大联合大协作共推进"的工作方式,逐步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成功模式。加大了科普组织网络建设和科普服
徐倪妮[8](2018)在《基于政策文献计量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人才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科技人才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关键作用不容忽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逐渐认识到科技人才的重要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科技人才政策,提升了我国科技人才整体素质和能力。1978年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反映了中央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形势和需求制定相应政策的探索性过程,总体上可分为恢复调整、体系初立、转型完善、战略发展和发展创新五个阶段。在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挑战,探究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特征和路径,并提出政策完善的建议,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我国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政策文献计量等方法,从政策的发布数量、文种类型和发文机构三个维度对1978年至2016年间出台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系统梳理,通过运用扎根理论的开放性编码方法提取政策文献的主题词,借助相关统计分析软件对政策主题词进行共词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不同时期政策的重点、主要目标及采取的关键措施,归纳总结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变迁的主要走势、特征和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各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聚焦点之间存在显着的变迁演化联系,推动政策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国家战略需要、科技人才自身的需求等方面。最后,本研究分析了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存在的几点不足,并提出了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快企业培养科技人才政策制定,加强人才激励与流动政策的制定,提高政策协同性并建立评估机制等方面的政策完善建议。
谢珊珊[9](2017)在《北京市科技社团参与公共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从少量走向多量,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笼统走向个性化,单靠政府已经不能够满足公众的所有公共服务需求,科技社团作为科技类社会组织,天然拥有公益性与专业性的特点,具有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在我国社会治理改革的关键时期,需要担当起相应的供给责任,成为社会协同治理的主体之一。目前北京市科技社团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参与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科普等公益活动的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存在总体参与度不足、政府购买服务中标率低、服务精品少、运营能力弱、科普活动受欢迎程度差、社会公信力不足等等问题。本文在介绍科技社团和公共服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科技社团参与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及必要性等,比较了科技社团与行业协会和民营非企业单位参与公共服务的异同。论述了北京市科技社团参与公共服务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困境和原因。阐述了科技社团与政府都需要改变观念加强合作、广泛沟通、创造条件、合理引导、关注需求、增强本领,才能够改善当前科技社团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此外,还通过对中关村赛德科技企业成长互助促进会、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北京心理卫生协会三个典型案例的深入研究分析,学习他们在组织运营、挖掘需求、精准服务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最后结合对江苏省科协和上海市科协的调研,从政府、市科协层面和科技社团自身建设层面提出了促进北京市科技社团参与公共服务的几点意见建议。
陈勇智[10](2017)在《科技社团专职工作人员职业状况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更好地解决科技社团专职工作人员的履职困境,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福建省科技社团专职工作人员的职业状况,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的方式,收集福建省科协所属151家省级学会专职工作人员的职业状况信息,分别从专职工作人员在不同学科学会中的分布情况、学会专职人员的性别分布、年龄分布、学会工作年限分布、专职人员参加社团工作的起始年龄情况、学历分布情况、专职人员薪酬水平、聘用方式、社会保障情况等九个方面做了详尽而全面的分析;归纳并分析了科技社团专职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科技社团专职工作人员队伍的改革方向,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科技社团专职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科技社团主管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二、如何搞好科协系统继续教育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搞好科协系统继续教育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探究科协系统干部队伍培养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科协系统干部的培养上,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
(一)科协系统干部能力需求的培养 |
(二)建立人才培养的牵引机制 |
二、培养机制和管理制度的建立 |
三、结语 |
(3)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一资源”视角下的科技人才政策供给 |
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2.1.1 人才资源的概念 |
2.1.2 人才资源的特性 |
2.1.3 “第一资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2 人才政策与人才资源开发 |
2.2.1 人才资源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
2.2.2 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 |
2.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建构 |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历程 |
3.1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溯源 |
3.2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分期 |
3.3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3.1 过渡时期政策框架的形成 |
3.3.2 全面建设时期政策的曲折 |
3.3.3 “文革”期间政策的偏离 |
3.4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4.1 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 |
3.4.2 科学建制化的恢复和发展 |
3.4.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 |
3.5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5.1 “第一资源”共识的形成 |
3.5.2 科技人才管理体制的变革 |
3.5.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四章 基于政策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
4.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 政策分类的依据 |
4.3 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初步统计 |
4.3.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
4.3.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 |
4.3.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 |
4.4 科技人才政策演变模式与特征 |
4.4.1 数量的演变 |
4.4.2 发布机构的演变 |
4.4.3 政策对象称谓的演变 |
4.4.4 体系的演变 |
第五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评估 |
5.1 评估方法的选择 |
5.2 各阶段政策绩效的描述性评析 |
5.2.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政策绩效 |
5.3 基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5.3.1 测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
5.3.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
5.3.3 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政策绩效的关系 |
第六章 基于SSP范式理论的绩效分析与检验 |
6.1 SSP范式理论概述 |
6.2 政策绩效SSP范式分析的初步设计 |
6.2.1 SSP范式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6.2.2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三要素 |
6.2.3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 |
6.3 SSP范式下的科技人才政策分析 |
6.3.1 政策状态 |
6.3.2 政策结构 |
6.3.3 政策选择的收益分析 |
6.3.4 结构演变与绩效提升 |
6.4 政策绩效提升的动因分析 |
6.4.1 超越意识形态:绩效提升的逻辑起点 |
6.4.2 人才市场化:绩效提升的基本途径 |
6.5 提升政策绩效的一个框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4)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 ——以J省N、S、J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特岗教师群体的产生背景 |
1.1.2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现状亟待关注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1.1 理论意义 |
1.2.1.2 实践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特岗教师 |
1.3.1.1 特岗教师的概述 |
1.3.1.2 特岗教师的特殊性 |
1.3.2 教师专业发展 |
1.3.3 教师职业认同 |
1.4 文献综述 |
1.4.1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认同国外研究综述 |
1.4.1.1 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
1.4.1.1.1 国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维度研究 |
1.4.1.1.2 国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途径 |
1.4.1.1.3 国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 |
1.4.1.2 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综述 |
1.4.1.2.1 国外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多视角研究成果 |
1.4.1.2.2 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维度的研究现状 |
1.4.2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认同国内研究综述 |
1.4.2.1 国内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
1.4.2.1.1 国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维度研究 |
1.4.2.1.2 国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1.4.2.1.3 国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研究 |
1.4.2.2 国内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综述 |
1.4.2.2.1 国内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概况 |
1.4.2.2.2 国内教师职业认同的多视角研究 |
1.4.2.2.3 国内教师职业认同维度的研究现状 |
1.4.2.3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 |
1.4.2.3.1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
1.4.2.3.2 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 |
1.4.2.3.3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2 关于特岗教师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理论基础 |
2.1 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模式理论 |
2.2 社会同一性理论 |
2.3 需要层次理论 |
2.4 择业动机理论 |
3 研究方案 |
3.1 研究总体思路 |
3.2 研究假设与对象 |
3.2.1 研究假设 |
3.2.2 研究对象 |
3.3 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研究工具与研究实施过程 |
3.3.1 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调查问卷与访谈问卷 |
3.3.1.1 J省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维度 |
3.3.1.2 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维度 |
3.3.2 调查的实施 |
3.3.2.1 预调查 |
3.3.2.2 正式调查 |
3.3.2.2.1 问卷的回收与处理 |
3.3.2.2.2 问卷信度分析 |
3.3.2.2.3 问卷效度分析 |
3.3.2.2.4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4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问卷调查结果 |
4.1.1 J省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总体状况 |
4.1.1.1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
4.1.1.2 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总体状况 |
4.1.2 J省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关系的群体性差异 |
4.1.2.1 教龄差异 |
4.1.2.2 学历差异 |
4.1.2.3 工资福利情况差异 |
4.1.2.4 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毕业生差异 |
4.1.2.5 在校所学专业与特岗所教专业是否一致差异 |
4.1.2.6 婚姻状况差异 |
4.1.2.7 周课时数差异 |
4.1.2.8 职称差异 |
4.1.2.9 择业动机差异 |
4.1.2.10 学校与家人外部支持差异 |
4.1.3 J省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条件情况 |
4.1.4 J省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关系 |
4.2 问卷调查分析 |
4.2.1 J省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总体状况分析 |
4.2.2 J省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群体性差异分析 |
4.2.3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关系的分析 |
4.3 问卷调查结论 |
5 J省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访谈的状况与结论 |
5.1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访谈状况 |
5.1.1 Y老师的特岗经历故事 |
5.1.1.1 Y老师的职业形象素描 |
5.1.1.2 从事特岗教师前:一个美好的教师梦 |
5.1.1.3 选择特岗教师:源于一场甜蜜意外 |
5.1.1.4 入职特岗教师后:从心生悔意到坦然接受 |
5.1.2 W老师的特岗经历故事 |
5.1.2.1 W老师的职业形象素描 |
5.1.2.2 充满意外的入职历程 |
5.1.2.3 相亲相爱的大家庭——学校 |
5.1.2.4 学生—令我欢喜令我忧 |
5.1.2.5 专业发展之路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5.1.2.6 重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5.1.2.7 师德的重要性以我之见 |
5.1.2.8 评奖背后的酸甜苦辣 |
5.1.2.8 教学科研与比赛—只为职称而做 |
5.1.2.9 我的专业发展规划:理想与梦想的差距 |
5.1.2.10 我眼中的特岗教师存在的意义 |
5.1.3 K老师的特岗经历故事 |
5.1.3.1 K老师的职业形象素描 |
5.1.3.2 “男教师”—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角色 |
5.1.3.3 我对专业发展与培训进修的看法 |
5.1.3.4 我的“学生观” |
5.1.3.5 难以实现的教学创新 |
5.1.3.6 教学科研—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
5.1.3.7 被“戴高帽”的教师 |
5.1.3.8 “野心勃勃”的职业规划 |
5.1.4 M老师的特岗经历故事 |
5.1.4.1 M老师的职业形象素描 |
5.1.4.2 特岗教师:再合适不过的选择 |
5.1.4.3 我眼中的培训与进修 |
5.1.4.4 我与学生的“斗争史” |
5.1.4.5 与领导尴尬的关系 |
5.1.4.6 对于那些“键盘侠”我有话要说 |
5.1.5 N老师的特岗经历故事 |
5.1.5.1 N老师的职业形象素描 |
5.1.5.2 “机缘巧合”的入职历程 |
5.1.5.3 当老师不易 |
5.1.5.4 是教师,亦是学生 |
5.1.5.5 简单的人际关系 |
5.1.5.6 未来的期待 |
5.1.6 B老师的特岗经历故事 |
5.1.6.1 B老师的职业形象素描 |
5.1.6.2 选择特岗:非我所愿 |
5.1.6.3 “我”与培训进修的那些事 |
5.1.6.4 另谋出路 |
5.1.6.5 教学之难,难于上青天 |
5.1.6.6 我所遇到的那些困难事 |
5.1.6.7 我与学生:猫和老鼠的相处模式 |
5.1.6.8 教师—社会舆论的替罪羊 |
5.2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访谈结论与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总体状况 |
6.1.2 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总体状况及其各维度 |
6.1.3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群体性差异 |
6.1.4 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群体性差异 |
6.1.5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关系分析 |
6.2 建议 |
6.2.1 政策的完善为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认同的提升保驾护航 |
6.2.2 媒体网络宣传与维护教师正当权利的法律法规双管齐下 |
6.2.3 为特岗教师提供有效的环境条件与制度支持 |
6.2.4 构建人性化管理文化以及学习型组织文化 |
6.2.5 发挥特岗教师个人主观能动性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5)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难点 |
(二)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关系的论述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论述 |
(一) 人创造环境 |
(二) 环境创造人 |
(三) 人与环境统一于实践 |
二、列宁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论述 |
(一) 关于人、实践与环境关系的基本认识 |
(二) 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 |
(三) 实践具有教育人和改造环境的双重功能 |
三、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论述 |
(一) 毛泽东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论述 |
(二) 邓小平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论述 |
(三) 当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论述 |
第二章 基于PESTEL模型构建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标体系 |
一、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述 |
(一) 概念界定:科技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二) 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 |
(三) 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功能 |
二、运用PESTEL模型分析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合理性 |
(一) PESTEL分析模型介绍 |
(二) PESTEL分析模型的比较优势 |
三、PESTEL模型的拓展与改进 |
四、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内涵 |
(一) 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标体系构建 |
(二) 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标内涵 |
第三章 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现状分析 |
一、政治环境 |
(一) 科技创新政策 |
(二) 科技奖励 |
(三) 科技评价 |
二、经济环境 |
(一) 经济发展水平 |
(二) 现代化经济体系 |
(三) 经济全球化 |
(四) 科技人力资源结构与就业结构 |
(五) 人才服务与学术服务 |
三、社会文化环境 |
(一) 科学文化 |
(二) 创新氛围 |
(三) 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 |
(四) 职业道德 |
(五) 社会舆论环境 |
四、技术环境 |
(一) 新媒体技术 |
(二) 趋势及应用 |
(三) 工作设施及条件 |
五、法律环境 |
六、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 |
(一) 政治环境 |
(二) 经济环境 |
(三) 社会环境 |
(四) 技术环境 |
(五) 法律环境 |
第四章 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分析 |
一、优化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理念 |
(一) 坚持政治性 |
(二) 保持时代性 |
(三) 维持协调性 |
(四) 保障可接受性 |
(五) 区分层次性 |
(六) 追求效益性 |
二、优化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途径 |
(一) 联合社会团体,扩大教育主体,优化整体环境 |
(二) 改革科研评价,完善政策制度,优化政治环境 |
(三) 强化服务意识,整合社会资源,优化经济环境 |
(四) 弘扬科学精神,加强舆论引导,优化社会环境 |
(五) 改进工作方法,拓宽教育载体,优化技术环境 |
(六) 深化法治建设,完善法治服务,优化法律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全国学会改革与发展系列报告(三)——学会办事机构建设(2)(论文提纲范文)
三、学会办事机构职业化建设 |
案例参考 (22) :中国力学学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案例小结 |
案例参考 (23) :中国化学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案例小结 |
案例参考 (24)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案例小结 |
案例参考 (25) :中国公路学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案例小结 |
案例参考 (26)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案例小结 |
案例参考 (27)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案例小结 |
案例参考 (28) :中国防痨协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案例小结 |
案例参考 (29) :中国流行色协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案例小结 |
四、秘书长专职化 |
案例参考 (30) :中国计算机学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案例小结 |
案例参考 (31) :中国营养学会 |
(一) 改革背景 |
(二) 改革措施 |
(三) 案例小结 |
(7)打造创新发展科普之翼 推动科普事业创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树立科普工作新理念, 完善科普工作新机制 |
二、实施科普重点工程, 开创科普事业新局面 |
(一) 实施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 |
(二) 实施科普创作繁荣工程 |
(三) 实施现代科技馆体系提升工程 |
(四) 实施科技教育体系创新工程 |
(五) 实施科普惠民服务拓展工程 |
(六) 实施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
(8)基于政策文献计量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政策变迁的相关研究 |
1.2.2 科技人才政策的相关研究 |
1.2.3 中国科技人才政策变迁的相关研究 |
1.2.4 政策文献计量的相关研究 |
1.2.5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科技人才政策变迁的理论分析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科技人才 |
2.1.2 科技人才政策 |
2.1.3 政策变迁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文献计量学 |
2.2.2 扎根理论 |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库和主题词表的构建 |
3.1 科技人才政策库的构建 |
3.1.1 政策文献的来源 |
3.1.2 政策发布数量分析 |
3.1.3 政策文种类型分析 |
3.1.4 政策颁布机构分析 |
3.2 科技人才政策主题词表的构建 |
3.2.1 开放性编码 |
3.2.2 提取主题词 |
第四章 科技人才政策变迁实证研究 |
4.1 研究过程 |
4.1.1 筛选高频主题词 |
4.1.2 构造共现矩阵和相似矩阵 |
4.1.3 中心性分析 |
4.1.4 聚类分析 |
4.2 科技人才政策主题变迁的动态分析 |
4.2.1 恢复调整阶段:1978-1984年 |
4.2.2 体系初立阶段:1985-1992年 |
4.2.3 转型完善阶段:1993-2002年 |
4.2.4 战略发展阶段:2003-2010年 |
4.2.5 发展创新阶段:2011-2016年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1.1 政策变迁的主要走势 |
5.1.2 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5.1.3 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 |
5.2 科技人才政策存在的不足 |
5.2.1 青年科技人才政策作用有限 |
5.2.2 忽视企业培养科技人才作用 |
5.2.3 人才激励与流动政策不完善 |
5.2.4 政策缺乏协同性和效果评估 |
5.3 科技人才政策的完善建议 |
5.3.1 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 |
5.3.2 加快企业培养科技人才政策制定 |
5.3.3 加强人才激励与流动政策的制定 |
5.3.4 提高政策协同性并建立评估机制 |
5.4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9)北京市科技社团参与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科技社团参与公共服务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 |
2.1.1 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理论 |
2.1.2 公共治理理论 |
2.1.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 科技社团与社会组织概念界定 |
2.2.1 社会组织的概念和范围 |
2.2.2 科技社团的概念及实践范围 |
2.2.3 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概念及范围 |
2.2.4 科技社团与科技类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关系 |
2.3 公共服务概念界定 |
2.3.1 公共服务的概念 |
2.3.2 公共服务的分类 |
2.3.3 公共服务的特征及供给方式 |
2.3.4 科技公共服务的概念 |
2.3.5 科技公共服务的分类 |
2.3.6 科技公共服务的治理方式 |
2.4 科技社团参与公共服务概述 |
2.4.1 科技社团参与公共服务的必要性 |
2.4.2 科技社团参与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分类及治理方式 |
2.4.3 行业协会与科技社团参与公共服务的比较 |
2.4.4 科技类民营非企业与科技社团参与公共服务的比较 |
第3章 北京市科技社团参与公共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北京市社会组织情况简介 |
3.2 北京市科技社团参与公共服务现状 |
3.2.1 政府购买服务背景下科技社团参与公共服务热情不断提升 |
3.2.2 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得到政府及公众更多肯定 |
3.2.3 承接政府转移职工作稳步推进 |
3.3 北京市科技社团参与公共服务存在问题 |
3.3.1 科技社团承能服务数量依然不足 |
3.3.2 政府部门转移职能意愿有待加强 |
3.3.3 部分科技社团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
3.3.4 科普类公共服务受欢迎程度不高 |
3.4 北京市科技社团参与公共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政府方面原因 |
3.4.2 科协方面原因 |
3.4.3 社团自身建设方面原因 |
3.4.4 科普发展出现新趋势方面原因 |
第4章 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及其启示 |
4.1 中关村赛德科技企业成长互助促进会——聚焦创业,创新模式 |
4.1.1 中关村赛德科技企业成长互助促进会介绍 |
4.1.2 赛德参与公共服务的具体做法 |
4.1.3 赛德参与公共服务案例的启示 |
4.2 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围绕市场,勇担责任 |
4.2.1 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工作简介 |
4.2.2 北京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参与公共服务案例的启示 |
4.3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承能解忧,专业服务 |
4.3.1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工作简介 |
4.3.2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案例启示 |
第5章 促进北京市科技社团参与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
5.1 政府应转变观念加大科技社团培育力度 |
5.1.1 完善科技社团发展的法律政策 |
5.1.2 加大科技社团扶持力度 |
5.1.3 建立政府与科技社团的合作互补关系 |
5.2 科协要做好支持引导工作 |
5.2.1 推动出台相关政策,降低学会参与门槛 |
5.2.2 加强部门沟通协调,畅通互动交流渠道 |
5.2.3 搭建服务创新平台,形成支持科技社团合力 |
5.2.4 设立专项资金基金,助力科技社团公共服务 |
5.3 科技社团要提升能力主动作为 |
5.3.1 加强沟通赢得政府支持和信任 |
5.3.2 敢于合作,创新服务 |
5.3.3 善于观察,准确把握需求 |
5.3.4 苦练内功打基础 |
5.3.5 适应时代谋发展 |
5.3.6 学会经营造精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科技社团专职工作人员职业状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福建省科技社团专职工作人员职业状态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 专职工作人员在不同学科学会中的分布情况 |
(二) 学会专职人员的性别分布 |
(三) 学会专职人员的年龄分布 |
(四) 专职人员的学会工作年限分布情况 |
(五) 专职人员参加社团工作的起始年龄情况 |
(六) 学会专职人员的学历分布情况 |
(七) 学会专职人员薪酬水平情况 |
(八) 学会专职人员聘用方式 |
(九) 专职工作人员社会保障情况 |
三、福建省科技社团专职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专职化比例不高, 差异性较大 |
2、参加学会工作较晚, 人员结构老龄化 |
3、专业化水平不高, 社会认可度不够 |
4、高层次人才缺乏, 科研创新能力较弱 |
(二) 制约因素分析 |
1、工资待遇较低, 社会保障不到位 |
2、专业化培训不够, 缺乏职业发展规划 |
3、学会经费严重不足, 改革创新进程缓慢 |
4、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法律规范尚未完善 |
四、新形势对科技社团专职工作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
(一) 政府职能转移为科技社团带来发展机遇 |
1、专业性科技职能的转移 |
2、功能性科技职能的转移 |
(二)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赋予科技社团新的工作任务 |
(三) 新形势下科技社团专职工作人员的职业要求 |
1、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与职业道德修养 |
2、有较强的指挥执行与组织协调能力 |
3、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进取心 |
4、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服务能力 |
五、加强福建省科技社团专职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 政府管理层面 |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2、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有序承接政府职能转移 |
3、强化财税支持力度, 完善学会奖惩机制 |
4、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调动专职人员工作积极性 |
(二) 科协系统层面 |
1、强化职业规划与培训, 加快推进职业化进程 |
2、探索建立学会联合体, 促进专职人员流动合作 |
3、多渠道业务支持, 推动科技社团能力提升 |
(三) 科技社团层面 |
1、完善人才管理体系, 切实提高工资待遇 |
2、加强业务宣传力度, 扩大学会影响力 |
3、完善相应管理制度, 推动学会改革创新 |
四、如何搞好科协系统继续教育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2]探究科协系统干部队伍培养机制[J]. 骆玲玲,韩雪,冷凝. 祖国, 2019(12)
- [3]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D]. 韩联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职业认同的关系研究 ——以J省N、S、J市为例[D]. 陈艺中.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D]. 柏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8)
- [6]全国学会改革与发展系列报告(三)——学会办事机构建设(2)[J]. 全国学会优秀改革案例汇编课题组. 学会, 2018(11)
- [7]打造创新发展科普之翼 推动科普事业创新发展[J]. 赵文象. 科协论坛, 2018(09)
- [8]基于政策文献计量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变迁研究[D]. 徐倪妮.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9]北京市科技社团参与公共服务研究[D]. 谢珊珊.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10]科技社团专职工作人员职业状况调查研究[A]. 陈勇智. 科技社团改革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