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兴平市审计局建立审计质量公告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李疆宇[1](2020)在《秦皇岛市F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下简称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经过三十多年探索,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适合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一种审计监督模式,亦是我国唯一一类以“人”为监督对象开展的审计活动,对于促进领导干部权力监督和制约、推动依法行政、保障社会良好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发展发挥出巨大作用。因此,开展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于监督其任职间经济活动的开展、权力制约、责任落实、履职绩效及推进地区或部门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F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研究分析,主要是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结合案例分析法,通过查阅专业资料、收集整理F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相关数据和资料,结合当前国家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要求,介绍了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整理汇总了国内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研究观点以及国外相近领域的研究内容。总结概括了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审计主体客体等概念,详细介绍审计流程、重点及意义。同时结合相应的受托经济责任理论、权力制约理论、免疫系统论作进一步分析,以F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情况为研究对象,客观总结了F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现状以及获得的成效,并提出了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审计全覆盖推进较慢、对领导干部权力制约不明显、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评价不到位、监督结果的运用效能较低等问题。从资源配置、权威性、审计评价和成果运用等方面入手,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提高领导干部经济审计权威性、促进评价体系优化和完善、构建审计结果运行机制等措施,促进F区经济审计工作良好开展,助推当地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雷瀚瑄[2](2020)在《Y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府投资项目可以说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其在弥补市场失灵、平衡投资结构、改善民生、拉动社会发展等领域的意义显着。而审计是确保项目顺利完成的重要防线,对于保证政府投资项目高质量的运作和交付,对于建设领域党风廉政建设都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性。城镇化的快速铺展与区域经济的崛起,加大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工作量,从而引申出基层审计工作如何改善、审计时效如何提升、审计资源如何整合,以及如何消除审计监督盲区等诸多迫切的问题。Y区审计局在具体的操作中,通过事后审计的方式来审计政府投资项目,然而由于政府投资项目的日益增多,加之涉及的投资额持续上涨,现行的方案显然无法完全隔离审计风险。在此,笔者首先围绕政府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审计风险、风险控制展开综述,对相应配套的理论进行梳理汇总,为论文积蓄理论基础;其次,立足于Y区审计局当前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现状,分别从计划制定、实施推进、后期整改三个时间点切入分析审计风险,对Y区审计局目前的审计风险控制机制做出了说明;再次,引入Y区政府投资项目的具体审计案例,分析审计风险控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最后,针对Y区政府投资项目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促进Y区审计局能够有效地做好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确保风险的可控性,最大程度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监督力度,推动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向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路线靠拢。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访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仇禄琪[3](2020)在《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完善研究 ——基于地方治理视角》文中提出县委书记县长在地方治理中拥有较大的公共权力,具有较高的主观能动性,权力涉及范围较广、责任较重,对地方治理的效果具有较重要的影响,因此,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比较重要,但当前还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县委书记县长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与地方治理的关系,很有必要从地方治理的视角对其经济责任审计的完善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归纳、案例分析及实地调研等方法,首先,以地方治理理论、经济责任审计理论为基础,对地方治理、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及地方治理与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其次,通过查询国家政策及审计机关官网中的资料等,对当前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进行归纳,同时基于地方治理的视角提出当前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审计力量势单力薄;地方治理复杂,审计深度有限;地方治理责任划分不明,审计责任界定难;地方治理不透明,审计结果利用率低。再次,以F县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为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审计力量势单力薄、审计深度有限、审计成果运用不充分、在地方治理中对审计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最后,基于地方治理视角,结合当前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以及案例分析提出的问题,提出匹配地方治理内容,组建审计综合型团队;以治理为导向,拓宽审计深度;明确责任划分,确定经济责任;建设透明政府,健全审计成果利用制度;加强地方治理,提高审计重视程度的完善建议。本文以地方治理为视角及以F县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为案例是本文的两大创新点。以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研究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也更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地方治理视角对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进行完善研究,可以丰富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体系,优化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并且提升审计质量。
吉越[4](2020)在《打赢疫情阻击战 陕西审计在行动——陕西省审计机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疫情审计综述》文中研究表明庚子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席卷了阖家团圆的喜庆与欢愉,也激起了亿万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战必胜"的斗志与信心,迎着医务人员的最美逆行背影,陕西审计人也用自己的方式与智慧为这场看不见敌人的"战役"贡献力量。凝心聚力筑防线打赢防疫阵地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陕西省各级审计机关群策群力向疫情"筑防"。(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决策。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省审计厅深
高嵩[5](2020)在《审计全覆盖视角下伊春市林下经济政府投资审计路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等政策的颁行,拉开了我国审计全覆盖的序幕。其对于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等所进行的全面性审计,是我国全面健全审计监察制度,提高国家内部治理水平,改善政府行为的重要举措。基于项目投资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审计对于城市投资的覆盖性,发挥审计对政府与社会合作的监督作用,对于国有经济主体的深化发展、政府建立良性的产业投融资链条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伊春市作为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基于伊春市政府在林下经济发展方面的推动作用,其全面提高审计对于林下经济项目投资的监督水平,监督国有资产在林下经济发展方面的投入力度,对于林下经济发展中领导干部的行为等进行全面监督,是审计全覆盖制度健全之下提升伊春市经济发展水平,并提高伊春市经济发展规范性的举措。基于此,文章对于审计全覆盖下伊春市林下经济政府投资审计问题进行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概括伊春市林下经济政府投资审计全覆盖内涵及落实现状,从相关部门缺乏有效沟通协调性、政府投资审计指标覆盖性较差、林下经济政府投资核算精度低、审计全覆盖方法和实务效果差以及审计全覆盖落实效果难以保障等方面概括伊春市林下经济政府投资审计全覆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问题进行伊春市林下经济政府投资审计全覆盖路径优化方案。在将审计全覆盖作为核心要求、突出林下经济投资风险控制、落实林下经济投资主体责任等审计目标的作用之下,秉持突出政府核心地位、落实过程审计控制等原则,针对投资审计部门机构、投资审计指标体系、投资审计核算方法、投资审计操作环节和投资审计监督机制等进行设计,并全面建构出台林下经济全覆盖配套政策、为林下经济政府投资审计提供资金保障和建立林下经济政府投资人员保障,全面推动审计全覆盖下伊春市林下经济政府投资审计路径的革新,提升其对伊春市林下经济项目投资的作用性,保障城市持续发展和政府的规范治理。
马薇[6](2019)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提出审计监督作为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的一项关键制度安排,通过权力监督权力的根本形式发挥制约功能,进而在提升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国家财政经济安全、提升政府效能、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审计监督建设愈发显得迫切。为此,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这意味着审计领域的改革将要走进“深水区”,触碰深层次的体制、结构等问题,以更好发挥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党中央已然进行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之时,地方层面上的跟进和创新情况更为值得关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地方各级政府和审计机关既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审计署的改革部署,又结合本地特色实现创新发展,使得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始终在路上”。作为国家治理中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入,现行的地方审计管理体制在诸多方面上已然无法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因而推进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具有了显着地必要性。事实上,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已然为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过程、趋向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有效开展分析研究,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梳理以及国家治理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等相关理论工具,搭建起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框架。它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在内部主要由组织、权力、制度、机制等要素构成;在外部则由党的领导、审计体制、审计价值构成。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审计管理体制先后经历旧审计阶段、红色审计阶段、现代审计阶段、新时代审计阶段四个时期。通过回顾和梳理历史,能够清晰认识其发展成就,并归纳出发展规律以更深入的理解审计制度建设的“中国特色之路”。当然,现阶段的地方审计管理体制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基于分析框架,这主要体现在组织设置与国家治理需求不相匹配、权力划分与国家治理趋势相违背、审计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相互脱节、审计机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运行难以契合。针对现实困境,部分地区已经展开了改革尝试。本文选取南京、广州、重庆、贵阳四地进行个案研究和比较分析,既具象化展示当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也试图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建设性启示。基于分析框架和案例研究,本文提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推进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应当首先明确两个前提条件,即价值取向和审计体制模型。前者包含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调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内在规定性以及独立性、权威性、专业性价值的树立;后者则强调应保持行政型审计体制基本不变。在此基础上,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路径应当从组织、权力、制度、机制四个方面上具体展开。其中,组织设置包括审计机构的增减、地方审计委员会的建设以及组织关系厘定;权力优化涉及管理权限确认、审计职能转型和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既要注重静态层面上的良法和制度建设,也要注重程序设计以保证动态层面上的依法执法落实;机制修缮则分为内生机制、外部机制和联接机制三个方面。这四部分既相互独立,发挥独特作用,又相互统一,共同构成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内容。总之,推进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体现,是紧跟党中央和国家有关审计改革步伐的重要举措,亦是推进地方审计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张冕[7](2019)在《风险导向下F县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财政预算是由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负责编制,用来规划财政年度收入、支出以及平衡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保证财政资金有效运行的一种重要手段。在《预算法》中明确提出各级审计机关应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因此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具有法定性、强制性的特征。根据《审计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各级地方审计局每年都应组织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但随着近年来财政预算管理不断变化,预算执行审计也需要及时做出调整,以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目前,风险导向审计正在我国逐步推广,但在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中应用还较为欠缺,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是以F县审计局近几年县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为实例,在目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审计全覆盖的背景下,从风险导向审计入手,通过对F县审计局的审计实施方法和控制风险手段进行研究,发现F县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实施中存在的风险,并结合F县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策。本文主要是采用了查阅2011-2017年之间的审计档案并参与2015-2017三年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实务的方式收集调研数据,通过分析F县在本级预算执行审计过程的各个环节,在实务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再对照往年的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报告,不断地总结归纳,逐步将问题具体细化。同时参考目前审计前沿的研究,咨询具有丰富审计经验的审计人员及学者,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提出解决方案。经过调查研究,我认为F县审计局在审计过程当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在风险识别和评估方面,存在审计计划范围较狭窄,审前调查内容重复,风险评估指标缺乏针对性,风险识别对信息化手段运用不足的问题;二是在风险应对方面,存在对舞弊风险关注度不足,审计方法仍局限于传统审计手段,与风险关联度不够,预算审计业务不断更新,原有经验不能运用的问题。本文认为,为了妥善解决上述问题,强化F县本级预算执行审计职能,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基于风险制定审计计划,扩大审计范围;2、针对实际环境制定风险评估指标;3、建立预算执行审计风险模型,建立审计风险防控体系;4、建立领导干部和被审计单位问题清单库,强化信息化手段运用;5、在审计过程中提高舞弊风险的嵌入性;6、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通过以上6种解决措施,我认为可以较好地解决F县目前在预算执行审计运用风险导向存在的大部分问题。本文中提出的问题只是实际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部分问题,还有些问题可能因为制度的变化而得到改正,目前F县审计局也在不断地尝试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中建议的措施只是为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通过实践验证。
吴月[8](2019)在《唐山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全覆盖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制度,是政府为了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包括在投资规模、投资管理、资金使用控制方面的监督,保证国家财政性资金的安全、高效、规范运行,确保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促进廉政建设,保障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社会持续性建设的进程中有序进行的监督制度。审计监督是立法、司法、执法监督系统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内容,在我国,将审计监督单独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定监督方式,只有很短的30年的历史,固在审计监督体制的某些方面存在着不完善的因素。审计全覆盖是对涉及公共资金、国有资产以及国有资源分配、管理和使用环节等全方位的多目标、多层次、多形式的审计。实现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全覆盖,一方面保证了政府投资的安全、规范运行,完善了政府投资决策、确保投资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另一方面,有效遏制投资和建设领域的腐败,促进廉政建设、保证政府投资项目在社会持续性建设的进程中有序进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唐山市目前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制度体系的现行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唐山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制度以及实际审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合国内外投资审计管理经验,及笔者个人多年一线审计经验,提出了包括完善投资审计机制体制、实行审计联动机制等在内的多项改进措施。对于积极探索实现唐山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全覆盖的路径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郑钰漫[9](2019)在《Y县疾控中心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案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财政收入增速放慢,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规模却不断扩大,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存在着资金闲置、严重损失浪费、分配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绩效审计是检查资金是否发挥预期效益,查处资金盗用挪用、闲置浪费的重要监督手段,通过提出建设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能有效促进专项资金在分配、管理和使用等环节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本文对Y县疾控中心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展开案例研究,对于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理论体系,改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实务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PDCA-戴明循环理论为指导,阐述西方发达国家的绩效审计理论,总结我国绩效审计的经验。结合Y县审计局对县疾控中心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案例,描述绩效审计准备、现场实施、审计结果、报告和后续跟踪检查等阶段,发现审计组缺乏独立性、绩效审计程序实施不到位、审计结果公开不充分、审计结果没有得到完全落实等问题。深挖产生此类问题的共性原因有双重领导的审计体制,绩效审计准则尚未建立,审计人员绩效审计胜任能力不足,缺少后续跟踪审计。为提高绩效审计质量,本文借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开展绩效审计的理论和实务经验,从体制、法律法规、人员、审计程序四个方面提出建议:我国应建立绩效审计准则体系,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县级审计机关要积极探索如何使人财物统一,适应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县级审计机关的独立性;要加强绩效审计人才队伍的建设,从绩效审计人员的准入、后续培训和退出等方面严把关、强管理,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人员素质;要认真落实后续跟踪审计程序,构建绩效审计的PDCA循环,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发挥作用保驾护航。
袁丁[10](2019)在《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研究 ——以C县脱贫攻坚政策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政府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措施解决在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出台的政策大部分都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是地方政府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也存在违规违法的现象,使政策的落实效果大打折扣,由此导致对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也迫在眉睫。2014年,国务院首次要求审计机关要把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审计,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审计机关的首要任务。随后,审计署开始组织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尝试性开展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审计内容、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和审计工作组织形式等内容尚未形成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体系,所以在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而这些都是需要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过程中一步步积累经验,进而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以C县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为例,深入研究分析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明确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章为理论分析,阐述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涵义和特点,介绍并分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并以此作为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介绍了C县的基本情况和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实施过程。第四章指出C县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章针对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第六章对全文研究做出结论性总结。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发现,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审计计划组织管理不完善、审计人力资源不足、脱贫攻坚政策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审计结果公开制度缺失和公开范围难以界定、未建立长效的审计整改机制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发展,不能更好发挥审计的效用,保障政策的顺利落实。因此,结合现实情况,笔者从完善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项目计划统筹管理体系、加强审计人力资源建设、构建政策落实情况绩效评价体系、加大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的公开力度、健全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以促进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发展。
二、兴平市审计局建立审计质量公告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兴平市审计局建立审计质量公告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秦皇岛市F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概念 |
2.1.1 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
2.1.2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
2.1.3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与客体 |
2.2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
2.2.1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流程 |
2.2.2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点 |
2.2.3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 |
2.3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依据 |
2.3.1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2.3.2 权力监督制约理论 |
2.3.3 免疫系统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F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状况分析 |
3.1 F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成效 |
3.1.1 出台相关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规范 |
3.1.2 F区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效果 |
3.1.3 F区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常见问题提醒函 |
3.2 F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
3.2.1 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推进较慢 |
3.2.2 对领导干部权力制约效果不明显 |
3.2.3 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评价不到位 |
3.2.4 监督结果的运用效能较低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F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 |
4.1 资源配置不均衡 |
4.1.1 制定项目计划不完善 |
4.1.2 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不匹配 |
4.1.3 审计方法单一 |
4.2 审计权威性不高 |
4.2.1 审计问责机制不健全 |
4.2.2 审计的独立性不强 |
4.2.3 经济责任审计不受重视 |
4.3 缺乏系统的评价体系 |
4.3.1 评价指标不统一 |
4.3.2 缺乏效益性评价 |
4.4 缺乏有效的成果运用机制 |
4.4.1 部门间未形成监督合力 |
4.4.2 审计结果公开环境不佳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化F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
5.1 合理优化审计资源配置 |
5.1.1 积极推进审计“两统筹” |
5.1.2 提高审计队伍素质 |
5.1.3 加强与内审和社会审计的交流合作 |
5.1.4 推动大数据与审计业务融合 |
5.2 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权威 |
5.2.1 建立健全问责机制 |
5.2.2 公正行使监督权力 |
5.2.3 明确审计工作定位 |
5.2.4 提高被审计领导干部审计意识 |
5.3 完善审计评价标准体系 |
5.3.1 完善评价标准与方法 |
5.3.2 强化绩效评价 |
5.3.3 参考各方意见进行评价 |
5.4 建立审计结果运用机制 |
5.4.1 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
5.4.2 健全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 |
5.4.3 建立审计整改落实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Y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难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重难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政府投资项目 |
2.1.2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 |
2.1.3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 |
2.1.4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控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2.2.2 审计“免疫系统”理论 |
2.2.3 风险管理理论 |
第3章 Y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的现状分析 |
3.1 Y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的基本情况 |
3.1.1 Y区审计局基本情况 |
3.1.2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内容 |
3.1.3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流程 |
3.2 Y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的基本情况 |
3.2.1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的表现 |
3.2.2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的特点 |
3.2.3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的成因 |
3.2.4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的影响 |
3.3 Y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的现状分析 |
3.3.1 审计项目计划阶段 |
3.3.2 审计项目实施阶段 |
3.3.3 审计项目整改阶段 |
3.4 Y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控制机制及其运行情况 |
3.4.1 审计风险控制机制的构成 |
3.4.2 审计风险控制机制的运行情况 |
3.5 Y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控制的效果 |
3.5.1 审计计划制定得到优化 |
3.5.2 审计实施流程更加规范 |
3.5.3 审计监督作用明显提升 |
3.5.4 审计组织制度得到加强 |
3.5.5 审计工作效果显着提升 |
第4章 Y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控制的案例分析 |
4.1 案例一:审计计划制定阶段的典型案例 |
4.1.1 项目背景 |
4.1.2 审计风险控制情况分析 |
4.2 案例二:审计实施阶段的典型案例 |
4.2.1 项目背景 |
4.2.2 审计风险控制情况分析 |
4.3 案例三:审计整改阶段的典型案例 |
4.3.1 项目背景 |
4.3.2 审计风险控制情况分析 |
4.4 案例调查结论 |
4.4.1 案例的综合分析 |
4.4.2 案例的调查结论 |
第5章 Y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5.1 审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
5.1.1 审计风险控制力度不强 |
5.1.2 审计风险控制效果不佳 |
5.1.3 审计监督约束不够全面 |
5.1.4 审计风险控制经验欠缺 |
5.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审计管理体制尚不独立 |
5.2.2 风险控制机制设置欠妥 |
5.2.3 审计整改落实机制缺失 |
5.2.4 审计工作队伍力量薄弱 |
第6章 加强Y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
6.1 保持审计独立性 |
6.1.1 积极配合工作,争取地方政府支持 |
6.1.2 提升人员素质,确保职业胜任能力 |
6.1.3 加强法规宣传,推进职业道德建设 |
6.2 完善审计风险控制机制 |
6.2.1 完善审计相关政策制度 |
6.2.2 建立审计管理考核机制 |
6.3 建立审计整改监督机制 |
6.3.1 完善审计公开制度,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
6.3.2 发挥人大监督作用,促进审计整改落实 |
6.3.3 落实法律法规规定,增强审计监督权威 |
6.3.4 加强部门协同合作,形成督促整改合力 |
6.3.5 加强审计机关管理,落实整改检查工作 |
6.4 充实审计队伍力量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对Y区审计局资深审计人员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3)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完善研究 ——基于地方治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视角创新 |
二、案例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文献述评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地方治理理论 |
二、经济责任审计理论 |
第三章 地方治理与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 |
第一节 地方治理 |
一、地方治理的目标 |
二、地方治理的主要内容 |
三、地方治理的方式 |
四、地方治理的法律依据 |
五、地方治理的运行机制 |
第二节 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 |
一、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主体及客体 |
二、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及评价标准 |
三、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及程序 |
四、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
五、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及结果运用 |
六、县委书记与县长经济责任同步审计 |
第三节 地方治理与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关系 |
一、地方治理决定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 |
二、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反作用于地方治理 |
第四章 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 |
一、相关法规和政策 |
二、开展情况 |
三、取得的成绩 |
第二节 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 |
一、审计力量势单力薄 |
二、地方治理复杂,审计深度有限 |
三、地方治理责任划分不明,审计责任界定难 |
四、地方治理不透明,审计结果利用率低 |
第五章 F县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案例 |
第一节 案例介绍 |
一、项目基本情况 |
二、F县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相关要素 |
三、F县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
四、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
一、值得肯定的做法 |
二、F县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
三、F县地方治理对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影响 |
第六章 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完善建议 |
第一节 匹配地方治理内容,组建审计综合型团队 |
一、扩大审计队伍 |
二、加强学习培训 |
三、提高部门间的合作 |
第二节 以治理为导向,拓宽审计深度 |
一、确定审计重点内容 |
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
三、创新审计技术方法 |
第三节 明确责任划分,确定经济责任 |
一、权责对等 |
二、细化经济责任分类 |
三、建立责任界定评分系统 |
第四节 建设透明政府,健全审计成果利用制度 |
一、落实整改情况 |
二、健全结果公告制度 |
三、提高审计结果对领导干部任用的作用 |
第五节 加强地方治理,提高审计重视程度 |
一、成立被审计单位领导小组 |
二、科学制定审计规划 |
三、加强地方财务人员培训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打赢疫情阻击战 陕西审计在行动——陕西省审计机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疫情审计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凝心聚力筑防线打赢防疫阵地战 |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决策。 |
(二)强化责任落实担当,严把疫情防控关口。 |
(三)加强防疫宣传工作,筑牢疫情传播防线。 |
(四)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带动全员抗击疫情。 |
专项审计“亮利剑”助力“抗疫”传捷报 |
(一)提高认识早部署,层层落实勇担当。 |
(二)聚焦重点明方向,精准实施齐发力。 |
(三)创新方法提效率,加强管理控质量。 |
(四)合理统筹巧实施,助推决策生实效。 |
(5)审计全覆盖视角下伊春市林下经济政府投资审计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总体思路及方法 |
1.3.1 总体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特色 |
第2章 伊春市林下经济政府投资审计现状分析 |
2.1 伊春市林下经济发展概述 |
2.1.1 林下经济发展类型 |
2.1.2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
2.2 伊春市林下经济政府投资审计全覆盖内涵及落实现状 |
2.2.1 政府投资项目概况 |
2.2.2 政府投资审计主体 |
2.2.3 政府投资审计方法 |
2.2.4 政府投资审计风险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伊春市林下经济政府投资审计全覆盖落实问题及原因 |
3.1 伊春市林下经济政府投资审计全覆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
3.1.1 相关部门缺乏有效沟通协调性 |
3.1.2 政府投资审计指标覆盖性较差 |
3.1.3 林下经济政府投资核算精度低 |
3.1.4 审计全覆盖方法和实务效果差 |
3.1.5 审计全覆盖落实效果难以保障 |
3.2 伊春市林下经济政府投资审计全覆盖落实问题的成因 |
3.2.1 缺乏审计全覆盖部门协调机制 |
3.2.2 缺乏全覆盖政府投资审计指标 |
3.2.3 缺乏审计全覆盖投资核算方法 |
3.2.4 缺乏审计全覆盖标准操作规程 |
3.2.5 审计全覆盖监督机制缺陷明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伊春市林下经济政府投资审计全覆盖路径优化方案 |
4.1 伊春市林下经济政府投资审计全覆盖路径优化目标 |
4.1.1 将审计全覆盖作为核心要求 |
4.1.2 突出林下经济投资风险控制 |
4.1.3 落实林下经济投资主体责任 |
4.1.4 实现林下经济投资信息管理 |
4.1.5 实现林下经济投资量化审计 |
4.2 伊春市林下经济政府投资审计全覆盖路径优化原则 |
4.2.1 突出政府核心地位 |
4.2.2 落实过程审计控制 |
4.2.3 审计结果全民监督 |
4.2.4 突出风险控制要旨 |
4.3 伊春市林下经济政府投资审计全覆盖路径优化方案 |
4.3.1 林下经济投资审计部门机构优化 |
4.3.2 林下经济投资审计指标体系优化 |
4.3.3 林下经济投资审计核算方法优化 |
4.3.4 林下经济投资审计操作环节优化 |
4.3.5 林下经济投资审计监督机制优化 |
4.4 伊春市林下经济政府投资审计全覆盖路径优化预期效果 |
4.4.1 实现政府投资领域的项目全覆盖 |
4.4.2 突出了林下经济投资风险控制性 |
4.4.3 提高了投资主体责任划定清晰性 |
4.4.4 提高了政府投资的信息管理水平 |
4.4.5 通盘实现林下经济投资量化审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伊春市林下经济政府投资审计全覆盖路径优化的保障措施 |
5.1 出台林下经济全覆盖配套政策 |
5.1.1 建立林下经济审计政策保障体系 |
5.1.2 保障央地审计全覆盖政策的层次性 |
5.2 为林下经济政府投资审计提供资金保障 |
5.2.1 为审计全覆盖实务推进划拨充裕资金 |
5.2.2 健全政府专项支持资金管理方法 |
5.3 建立林下经济政府投资人员保障 |
5.3.1 保障对审计全覆盖实务人员的培训性 |
5.3.2 健全配套的政府投资审计人员绩效制度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进展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主要内容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一个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核心概念剖析 |
一、国家治理 |
二、国家审计 |
三、地方审计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理论基础分析 |
一、国家治理理论 |
二、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第三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逻辑进路 |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框架搭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审计管理体制的沿革及评述 |
第一节 我国审计管理体制的沿革 |
一、旧审计阶段:封建社会及民国时期 |
二、红色审计阶段:革命根据地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之初 |
三、现代审计阶段:改革开放之后 |
四、新时代审计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
第二节 我国审计管理体制发展取得的成就 |
一、及时有效披露相关信息,提升了政府透明度 |
二、发挥权力制约和监督作用,保障了国家治理稳定有序 |
三、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审计质量 |
四、丰富审计内容和审计形式,维护了人民根本利益 |
第三节 我国审计管理体制发展的基本规律 |
一、审计法制化趋向 |
二、审计功能不断扩展 |
三、审计民主化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的困境及生成机理 |
第一节 现实困境 |
一、组织设置与国家治理需求不相匹配 |
二、权力划分与国家治理趋势相违背 |
三、审计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相互脱节 |
四、审计机制与国家治理运行难以契合 |
第二节 生成机理 |
一、审计体制的制约 |
二、政府职能转型滞后 |
三、对审计的认识有待提高 |
四、利益协调困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若干典型个案: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多地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实践概述 |
一、南京市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
二、广州市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
三、重庆市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
四、贵阳市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
第二节 多地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比较研究 |
一、组织建设层面的比较 |
二、权力配置层面的比较 |
三、制度建设层面的比较 |
四、机制修缮层面的比较 |
第三节 多地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启示 |
一、坚持党的领导,高扬党的旗帜 |
二、坚持协调发展,理顺多重关系 |
三、坚持全面改革,谋求深化发展 |
四、坚持效益目标,提升审计质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前置设计 |
第一节 根本条件: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 |
一、毫不动摇的思想指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二、鲜明的主题设置:强调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内在规定性 |
三、有效的改革原则:独立性、权威性、专业性价值的保障 |
第二节 基础条件:国家审计体制确认 |
一、审计组织模式优化 |
二、审计领导体制模式调整 |
三、国家审计体制确认的意义阐明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探索——组织及其权力 |
第一节 组织和权力优化的原则坚守 |
一、独立性和联系性的把握 |
二、一致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
三、全面性和重点性的兼顾 |
第二节 地方审计组织设置及关系优化 |
一、组织设置之“加减法”应用 |
二、发挥地方审计委员会的作用 |
三、组织关系厘定 |
第三节 审计权力优化与规范 |
一、审计管理权限确认 |
二、审计职能转型 |
三、权力清单制度建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探索——制度与机制 |
第一节 制度与机制建构的条件设立 |
一、价值取向:公共性确立 |
二、要素供给:可行性把握 |
三、注意事项:衔接性处理 |
第二节 审计制度建设 |
一、良法:夯实改革创新的合法性 |
二、制度:强化改革创新的规范性 |
三、程序:提升改革创新的秩序性 |
第三节 审计机制修缮 |
一、内生机制 |
二、外部机制 |
三、联接机制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风险导向下F县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风险导向审计基本概念 |
2.1.2 风险导向审计的实施过程 |
2.1.3 风险导向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区别 |
2.1.4 风险导向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区别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内文献综述 |
2.2.2 国外文献综述 |
2.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F县风险导向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现状 |
3.1 F县审计局概况 |
3.1.1 单位内部组织结构 |
3.1.2 单位外部组织结构 |
3.2 F县风险导向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现状 |
3.2.1 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人员结构 |
3.2.2 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基本内容 |
3.2.3 风险导向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流程 |
第四章 F县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存在问题 |
4.1 风险识别和评估方面 |
4.1.1 计划审计范围较为狭窄 |
4.1.2 审前调查内容重复,风险评估程序缺乏针对性 |
4.1.3 风险识别对信息化手段运用不足 |
4.2 风险应对方面 |
4.2.1 对舞弊风险关注度不足 |
4.2.2 审计方法仍局限于传统审计手段,与风险关联度不够 |
4.2.3 预算审计业务不断更新,原有经验不能运用 |
第五章 F县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改进建议 |
5.1 风险识别和评估方面 |
5.1.1 以风险为导向确定审计范围 |
5.1.2 针对实际环境制定风险评估程序 |
5.1.3 建立信息化审计平台 |
5.2 风险应对方面 |
5.2.1 在审计过程中提高舞弊风险的嵌入性 |
5.2.2 构建本级预算执行审计风险模型 |
5.2.3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唐山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全覆盖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外投资审计全覆盖路径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
1.4.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其可行性、创新性分析 |
第2章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概念 |
2.1.2 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制度 |
2.1.3 审计全覆盖及其特点 |
2.2 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全覆盖理论依据 |
2.2.1 政府监管理论 |
2.2.2 公共服务理论 |
2.2.3 免疫系统理论 |
2.3 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全覆盖模式框架分析 |
2.3.1 审计全覆盖的组织结构 |
2.3.2 全覆盖审计流程 |
2.3.3 全覆盖审计方法 |
第3章 唐山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全覆盖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唐山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现状 |
3.1.1 现行的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监督模式 |
3.1.2 唐山市对于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全覆盖的探索实践 |
3.2 唐山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全覆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3.2.1 审计对象及内容覆盖不足 |
3.2.2 审计深度覆盖不足 |
3.2.3 动态审计覆盖不足 |
3.2.4 审计整改覆盖不足 |
3.3 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全覆盖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制度建设与社会环境不匹配 |
3.3.2 投资监管形式单一 |
3.3.3 投资审计力量不足、方法落后 |
3.3.4 监督整改制度不完善 |
第4章 国内外投资审计全覆盖经验启示 |
4.1 国外情况 |
4.1.1 英、法两国政府投资审计模式和审计覆盖情况 |
4.1.2 印度政府投资审计模式和审计覆盖情况 |
4.1.3 美国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模式和审计覆盖情况 |
4.2 国内情况 |
4.2.1 上海市完善制度建设,形成监管合力 |
4.2.2 北京市采取联动方式,运用考核机制 |
4.2.3 成都市依托大数据平台,整合审计资源 |
4.3 国内外投资审计全覆盖的经验启示 |
第5章 完善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全覆盖的路径 |
5.1 完善投资审计机制体制 |
5.1.1 明确部门投资监管职责 |
5.1.2 规范投资审计评价指标 |
5.2 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联动机制 |
5.2.1 实行部门间横向联动 |
5.2.2 提高内外审纵向联动 |
5.3 加强审计监管 |
5.3.1 加强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
5.3.2 实行审计整改回访制度 |
5.4 改进审计方法 |
5.4.1 科学制定计划 |
5.4.2 创新审计方法 |
5.4.3 借助中介机构力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Y县疾控中心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绩效审计的政策法规研究 |
1.2.2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问题与对策 |
1.2.3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案例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结构 |
第2章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财政专项资金 |
2.1.2 绩效审计 |
2.2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3 PDCA-戴明循环理论 |
2.3 实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思路 |
2.3.1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程序 |
2.3.2 绩效审计准备阶段 |
2.3.3 绩效审计现场实施阶段 |
2.3.4 绩效审计报告阶段 |
2.3.5 后续跟踪检查阶段 |
第3章 Y县疾控中心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 |
3.1 案例基本情况 |
3.1.1 Y县审计局 |
3.1.2 Y县疾控中心 |
3.2 审计实施过程 |
3.2.1 审前调查 |
3.2.2 审计的目标、对象、范围和重点 |
3.2.3 审计风险评估与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
3.2.4 审计评价指标选择 |
3.2.5 组织分工与时间安排 |
3.3 绩效审计结果 |
3.3.1 疾病防控专款收支情况 |
3.3.2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情况 |
3.3.3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
3.4 绩效审计报告 |
第4章 本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本次审计存在的审计问题 |
4.1.1 审计组缺乏独立性 |
4.1.2 绩效审计程序实施不到位 |
4.1.3 绩效审计结果公开不充分 |
4.1.4 绩效审计结果未完全落实 |
4.2 本次审计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双重领导的审计体制 |
4.2.2 绩效审计准则尚未建立 |
4.2.3 审计人员绩效审计胜任能力不足 |
4.2.4 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不完善 |
4.2.5 缺少后续的跟踪审计 |
第5章 改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建议 |
5.1 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
5.1.1 世界主要国家审计体制 |
5.1.2 实行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管 |
5.2 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法规 |
5.2.1 构建绩效审计准则框架 |
5.2.2 完善绩效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
5.3 加强绩效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
5.3.1 绩效审计人员职业准入 |
5.3.2 绩效审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 |
5.3.3 绩效审计人员考核和退出机制 |
5.4 落实后续跟踪审计 |
5.4.1 构建绩效审计PDCA循环 |
5.4.2 加强县审计机关后续跟踪审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研究 ——以C县脱贫攻坚政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理论分析 |
2.1 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涵义与特点 |
2.1.1 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涵义 |
2.1.2 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特点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3.C县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实施概况 |
3.1 C县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介绍 |
3.2 C县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总体情况 |
3.2.1 审计准备阶段 |
3.2.2 审计实施阶段 |
3.2.3 审计报告阶段 |
3.2.4 后续整改阶段 |
4.C县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
4.1 C县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
4.1.1 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计划组织管理不完善 |
4.1.2 审计人力资源不足 |
4.1.3 未建立统一的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绩效评价体系 |
4.1.4 审计结果公开制度缺失和公开内容的范围难以界定 |
4.1.5 未建立长效的审计整改机制 |
4.2 C县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问题原因分析 |
4.2.1 制度因素 |
4.2.2 体制因素 |
4.2.3 客观因素 |
4.2.4 观念因素 |
4.2.5 法律因素 |
5.完善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建议与对策 |
5.1 完善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项目计划统筹管理体系 |
5.1.1 建立上下联动的审计计划对接机制 |
5.1.2 建立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计划管理库 |
5.2 加强审计人力资源建设 |
5.2.1 加强审计人员的政治素养 |
5.2.2 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水平 |
5.2.3 建立审计辅助人员制度 |
5.3 构建政策落实情况绩效评价体系 |
5.3.1 明确政策落实情况绩效评价的总原则 |
5.3.2 确定政策落实情况绩效评价的目标 |
5.3.3 明确落实情况绩效评价的内容 |
5.3.4 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5.4 加大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的公开力度 |
5.4.1 建立审计结果公开制度 |
5.4.2 明确公开内容范围,提高审计结果透明度 |
5.5 健全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整改长效机制 |
5.5.1 建立审计整改联动机制 |
5.5.2 完善审计整改业绩考核评价机制 |
5.5.3 建立审计整改跟踪检查机制 |
6.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兴平市审计局建立审计质量公告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秦皇岛市F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D]. 李疆宇. 燕山大学, 2020(06)
- [2]Y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风险控制研究[D]. 雷瀚瑄. 西南大学, 2020(05)
- [3]县委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完善研究 ——基于地方治理视角[D]. 仇禄琪.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4]打赢疫情阻击战 陕西审计在行动——陕西省审计机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疫情审计综述[J]. 吉越.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20(02)
- [5]审计全覆盖视角下伊春市林下经济政府投资审计路径优化研究[D]. 高嵩.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6]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地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马薇. 苏州大学, 2019(07)
- [7]风险导向下F县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研究[D]. 张冕. 南京大学, 2019(05)
- [8]唐山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全覆盖实现路径研究[D]. 吴月.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9]Y县疾控中心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案例研究[D]. 郑钰漫. 湖南大学, 2019(06)
- [10]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研究 ——以C县脱贫攻坚政策为例[D]. 袁丁.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1)
标签: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审计风险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