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毕业生如何实现成功就业——南开大学2001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杨秀英[1](2021)在《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研究 ——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面对有限的就业资源,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大,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除此以外,大部分大学生偏好在城市就业,对基层进行自我设定,不愿到基层工作,基层发展面临人才瓶颈。对此,各级政府从2003年开始,陆续出台了系列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并力图以就业工作为抓手,同时解决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和大学生就业这两个问题。各大地方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源头,对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做好地方基层人才推送工作,落实好基层就业政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实际工作中,各地方高校的公职就业过热和基层就业过冷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这表明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实施并未达到理想的政策目标。对此,本研究试图从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执行方面寻找答案,期望能为地方高校执行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相关人员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在对各大基层就业政策内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的执行为例,从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目标群体、政策执行环境这三个维度关注选调生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S大学执行人员和目标群体的访谈调查发现,在选调生政策执行中,执行主体方面存在对政策的象征性执行、组织机构的权责交叉重叠、执行人员对于政策缺乏充分认知、执行人员价值认知与价值选择的矛盾、工作缺乏主动性这五个方面的问题,目标群体方面存在对政策的感知度偏低、选择动机趋于功利性、政策认同感偏低、自身素质难以匹配基层工作需要四个方面的问题,政策环境中的社会宏观环境和高校微观环境层面也存在相应问题。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的实际状况为依据,借用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分别从政策自身、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方面分析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不力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优化基层就业政策设计、增强政策执行主体效能、加强对目标群体的引导,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四个方面的政策执行建议,期望能为政策执行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颜培鑫[2](2021)在《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惑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以江西省H学院为例》文中指出在当前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环境下,随着国际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变化,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对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国高等院校开始持续大规模的进行扩招,这一行为使得我国高校毕业生群体数量不断增加,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随之而来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也越来越普遍化的存在于毕业生这一群体当中。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部统计结果显示,在2018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到821万人,2019年达到了834万人,2020年达到了874万人,再加上往届已毕业但未能完成就业的学生群体,预估我国2020年需要完成就业的毕业生总人数将超越900万人。毕业生群体数量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进而导致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困惑这一现象越发凸显,已成为一种困扰毕业生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的持续性扩招,导致当代应届毕业生群体面临着激烈的岗位竞争,同时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困扰。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人才资源,随着高校学生队伍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这一群体的就业情况不仅影响着社会的良性运转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影响着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和身心健康。本文笔者以江西省H学院为例,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式方法,分析总结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惑原因,指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惑并非单一原因所导致,并从毕业生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影响毕业生产生就业困惑的原因。在对该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的过程中,笔者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研究,提出具有可针对性的解决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就社会工作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进行了文献综述,同时对相关专业概念进行了界定,表明了该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以江西省H学院为例,笔者通过对该学院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访问,同时结合笔者的本科期间在该学院的求学经历,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产生这些就业困惑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笔者对社会工作介入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这一问题进行可行性分析,同时从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价值理念,专业方法和社会工作者这四个方面论述了社会工作介入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的可行性,随后笔者对参加问卷调查中具有就业困惑的同学进行个案及小组社会工作介入。第四部分,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从毕业生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提出了社会工作介入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的对策、建议,指出了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需在多方的通力协作下完成,通过预防、治疗、发展等多种专业工作方法多管齐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惑这一难题。第五部分,笔者对全文进行反思和总结归纳,指出该篇文章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以供笔者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研究。
翟元兴[3](2021)在《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研究 ——以南昌理工学院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高校逐年扩招,现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已逐渐普及,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每年毕业生人数也都在持续攀升,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同时也给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在提升学生就业率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高校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有效管理大学生就业质量,只有如此才能够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就现阶段来讲,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方面给予的重视严重不足,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未构建健全的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机制,缺乏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机构,与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相匹配的考核机制不完善等等,这些不足均或多或少地给大学生就业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作为我国首批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南昌理工学院积极响应国家“社会百万扩招、专升本扩招”等招生政策,使得学院每年毕业的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多,加上国内外疫情影响社会就业岗位减少,所以导致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文将南昌理工学院作为具体案例,从多个方面分析其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现状,通过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选择19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就业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就业薪酬与福利等情况的调查,进而分析大学生目前就业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调查笔者了解到,现阶段南昌理工学院在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方面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重视度不足;未构建健全的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机构;缺乏科学的大学生人才质量培训体系;校企合作方式落后;未制定科学的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指标;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跟踪服务水平低以及创业就业支持不到位等等。以上问题的追因,我们进一步研究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认知不足,相关部门之间未就此问题建立协调沟通机制,学校未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原则等,此外受理性经济人所困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基于以上所述,结合南昌理工学院大学生就业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本人四个方面的提出了对策建议。政府应该从完善就业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范,对就业市场服务进行完善和严格规范民办高校的就业率核算;用人企业应该从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和深入推进校企合作进行完善;学校应该注重人才培养,注重招生和专业设置,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改进措施和科学设置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机构进行努力;学生个人方面应该做到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高佳[4](2021)在《政府引导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机制研究 ——以Y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尤其是对于具有高层次教育、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较大。在这一环境背景之下,国家也逐渐的在进行高等教育的普及,从而扩大招生及高校建设规模,因此学校毕业生人数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关键的社会及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同时在疫情的影响之下,大学生的就业环境、结业条件非常不乐观。有鉴于此,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已经发展为社会性问题。而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政府如何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使其能够发挥自身的技能服务于社会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尽管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于促进大学生就业与自主创业的扶持性政策,但是归结于这些政策或具体措施的实施机制尚存一定的不足之处,导致政策实施的效果并不够理想。因此,基于这一基础上,本研究拟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同时基于国家、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以Y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为例,深入化的探讨如何有效的、针对性的解决与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有关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究政府在引导大学生就业中所做的工作。基于以上基础,本研究将从相关研究理论着手,如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劳动力供求和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等,并将以Y高校为主要的考察及研究对象,并通过主要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相关研究方法来了解地方政府在指导和促进地方高校学生就业方面政策机制及其尚存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分析、总结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性提出研究建议。本研究从政府的视角提出了以下五点对策优化政策设计,制定相关大学生就业政策开拓就业新渠道;完善和落实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制定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强化政府监督责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宋福娟[5](2021)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意向调查研究 ——以黑龙江大学2019级和2020级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年来汉语热浪潮的持续推进,中文教育被许多国家陆续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当中,贯通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考生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兴趣也逐渐增强,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带来了更广泛的生源。随着培养数量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就业压力的增加。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就业意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方法调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就业意向,探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择业影响因素,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择业心理用数据呈现出来,从而寻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难和就业对口率低问题的原因,力求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人才培养和个人发展两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和发展补充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也为日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一些理论和实证基础。
徐美玉[6](2021)在《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状况分析 ——基于2012至2020届毕业生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就业是民生之本,研究生群体作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群体,其就业实际情况与国家人才培养息息相关。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从事汉语教学以及中华文化传播等相关工作。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对于今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助于为培养专业化的国际中文教师和发展国际中文教育建言献策。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自2010年开始招收中国学生,总体而言其就业呈现出良好态势,大部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毕业后走向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公务员、国企等一系列带有编制的稳定岗位。除选择“稳定”的工作以外,也有部分汉硕毕业生选择在国内外从事专业对口工作,少数毕业生进入私企工作或者走向自主创业。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整体就业状况良好,但是在实际求职和就业过程中,也存在毕业生的第一就业意向与实际就业状况不符合、工作变换较为频繁、工作满意度不高、专业对口率低、专业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当前,本专业应该着重提升专业对口率与就业率,培养专业化的国际中文教育人才。为此,国家应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归国保障机制;高校不断改善课程设置、增加就业规划指导;个人重点提高自身专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明确职业规划。
车炯[7](2020)在《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技师学院,是技工院校的最高层次,担负着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随着我国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高技能人才的成长以及职业发展状况,逐渐成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研究以Z学院2007届路桥专业毕业生为例,对107位毕业生职业发展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深入学校和企业对毕业生、教师和企业有关人员进行访谈调查。调查涉及毕业生的职业认同感、工作条件、专业对口度、职业能力和素质、职业和社会融入度以及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了解其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困境的主要原因,并从政府、企业、学校层面探究推动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的策略。本研究认为:第一,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整体较好,但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创新革新能力亟待改善,工作变换比较频繁和职业发展前景较为一般。第二,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对自身的认知比较清晰,近年来在企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大部分已经成为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但是仍然在社会的价值认同、企业的整体规划、学校的培养路径和个人的长远考虑方面存在困境。第三,通过研究分析,造成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困境的原因,主要是路桥专业技能人才地位不高,路桥技师成长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培养滞后交通业态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动力相对较弱。第四,针对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的现状和困境,政府要加大技师学院发展的政策调控,加强政策扶持,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企业要构建技能人才职业发展体系,树立交通行业工匠人才发展观念,开辟路桥技师双重职业发展通道;技师学院要优化路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体系、技师研修、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陈沛酉[8](2019)在《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严峻。这一情形使得“转型”成为各类组织解决危机、谋求生存的不二法则。高等职业院校组织亦是如此。但转型不是对未来的空想式建构,须是站在已有积淀上的优化与完善。因此,亟待从组织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院校转型的过程、要素及逻辑。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察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延伸个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和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组织场域”、“制度逻辑”以及伯顿·克拉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理论搭建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了围绕着高职院校组织的诞生与转型所形成的场域关系、转型要素及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等多方行动体的核心利益考量,本研究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发生、变化及解决作为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核心议题”,从而确立了高职院校组织从升本导向到就业导向再到生涯导向的转型历程:(1)升本导向阶段(1980年~2003年)。1980年,“收费、走读、短学期、不包分配”的短期职业大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蹒跚起步。而后经由1996年“三改一补”、1997年规范命名、1998年“三教统筹”、1999年高校扩招以及2000年管理权下放等等正式制度供给,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科为组织形式的高职院校组织种群获得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2)就业导向阶段(2003年~2010年)。2003年,在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之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基于此,中央政府部门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转型目标,并综合运用择优项目引领示范与人才培养评估等举措,引导建立“地方政府主责、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施”的组织转型场域关系。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对“高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职应该如何办”达成多项规范性共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等办学观念深入人心。(3)生涯导向阶段(2010年至今)。就业导向组织转型带来了就业率显着提升,但以数字为单一表征方式的一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真正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指标上的表现却不尽如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新危机引起高职院校组织场域中的行动体围绕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转型策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顶层设计推动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制度化,高职院校组织亦与四年制大学重新建立起合作交流。同时,高职院校组织自身开始强调职业素养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在升本导向阶段,受国家政策分层歧视与升格诱导、市场生源选择偏好以及大学理性神话的规范性和模仿性力量等多重逻辑制约下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模仿本科院校学科教育,即把升为本科院校当做规划目标,把大学课程进行“压缩饼干式”删减、把毕业生“专升本”率高低当做招生噱头的“漂移性”组织生存策略。在就业导向阶段,支配组织场域行动体实现就业导向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有:“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国家逻辑,“项目驱动”的科层制逻辑,“生源充盈”、“满足企业需求”的市场逻辑以及“职业主义”的教育逻辑。在生涯导向阶段,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受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国家逻辑、“国家推动、地方创新”的科层制逻辑以及“生源危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新需求”的市场逻辑和教育“成人”逻辑的共同支配。
刘海涛[9](2019)在《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高等教育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而我国本科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进行以专业设置为核心的教学制度设计,并将专业始终视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这直接决定了专业设置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至今也没有得以有效解决。研究型大学作为大众化时代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主体,其本科专业设置对其他类型高校起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其本科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整体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切入点,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路径,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论据和对策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数据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建构,将论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理性认识、实证研究及理论探讨。第一,在理性认识层面,通过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剖析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就纵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即完整系统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从专业生成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又表现为客观属性与主观价值的统一体,即科学合理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具有“相关逻辑特性总和”与“各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适应性”的双重特征。而且,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行为主体权力与需求的适应性,与其多元逻辑的特性总和是相互影响、对应统一的,并分别通过本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与结果得以反映。由此,本研究将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概括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多元逻辑的协调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对专业设置各逻辑历史演变与基本诉求的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审视,对该理性认识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在实证研究层面,基于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主要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实践分析。就其过程而言,主要包括本科专业内容确定、专业设置模式设计,以及各主体权力划配,即设置什么专业、怎样设置专业和谁来设置专业三个基本方面。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主要表现为,基于“统一管理,分级备案或审批”的国家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模式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仍然无法超越政府的主导作用,而社会与学生主体更是处于被相对忽略的状态;就其结果而言,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状态与专业内涵建设状态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数量所呈现的静态与动态状况,还是本科专业布局所呈现的外部与内部结构,亦或是学生对各专业及其课程的认知状态,均表明各高校更为重视专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专业内涵建设。第三,在理论探讨层面,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与结果的实践研究,本文将其基本特征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根据对其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而言,其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透过特征表面从学理层面,进一步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背后的问题本质进行理论反思。主要认为,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与冲突;本科专业设置中的利益关系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割裂。基于此,本研究从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组合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出发,基于“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主要提出,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健全专业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来调整专业价值取向、淡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秦瑞霞[10](2019)在《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以X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持续发展与变化的社会经济问题,早在二十一世纪初就引起教育、经济、管理和心理学等研究者的关注。但截至目前为止,以上任何单一学科门类都无法彻底地、清晰地解释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境,更无法指出显着提升大学生就业率与优化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可行路径。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对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不应只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封闭性话题,而应当是一项全民的、富有挑战性的跨学科研究课题。师范院校作为社会教育的源头与摇篮,为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教育工作者。我国师范院校在建立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共同培养机制之后,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步渗透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者的选题之中。师范院校师范生群体就业方向明确,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显着高于师范院校非师范生群体,目前针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具体内涵的实证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调研,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将师范院校师范生群体与非师范生群体的就业能力与就业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解析了造成地方师范大学非师范生就业能力特征的原因,最后针对现实情况提出可行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这部分主要利用文献法搜集整理了关于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就业问题的资料,在深入分析已有研究之后,确定本研究以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基础进行。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就业能力概况,分别对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就业能力培养成就、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以及高校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逐一解释。第四部分分析了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结合调研数据对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与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的具体因子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为对策建议。根据前文研究结论,从师范院校组织层面:高校育才与非师范生个体层面:个人成才两大方面提出如何提高师范院校非师范生群体就业能力的建议。
二、高校毕业生如何实现成功就业——南开大学2001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毕业生如何实现成功就业——南开大学2001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研究 ——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和基层建设人才匮乏的问题 |
1.1.2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 |
1.1.3 地方高校做好基层人才培养和推送工作是其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已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资料整理与分析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地方高校 |
1.5.2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 |
1.5.3 政策执行 |
1.6 理论基础 |
2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概述 |
2.1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类别 |
2.1.1 西部计划 |
2.1.2 三支一扶计划 |
2.1.3 大学生村官计划 |
2.1.4 特岗教师计划 |
2.1.5 选调生计划 |
2.2 大学生基层就业优惠政策内容 |
2.3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出台背景 |
2.3.1 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 |
2.3.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 |
2.3.3 我国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2.3.4 行业困难和就业市场的缩水 |
2.4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基本特征及重要意义 |
2.4.1 政策的基本特征 |
2.4.2 政策的重要意义 |
2.5 本研究的出发点 |
3 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主体状况 |
3.1 访谈对象的选择 |
3.2 对执行主体的调查结果 |
3.2.1 选调生政策执行组织机构和流程 |
3.2.2 执行人员的政策认知 |
3.2.3 执行人员的心理因素 |
3.2.4 执行主体的工作方式与传统 |
3.3 对执行主体调查结果的分析 |
3.3.1 对于选调生政策的象征性执行 |
3.3.2 政策执行组织机构的权责交叉重叠 |
3.3.3 执行人员对于政策缺乏充分认知 |
3.3.4 执行人员价值认知与价值选择的矛盾 |
3.3.5 执行人员工作缺乏主动性 |
3.3.6 政策执行成效难以明确 |
4 S大学选调生政策目标群体状况 |
4.1 访谈对象的选择 |
4.2 对于目标群体的调查结果 |
4.2.1 目标群体的政策感知 |
4.2.2 目标群体的选择动机 |
4.2.3 目标群体的政策认同 |
4.2.4 目标群体的自身素质 |
4.3 对目标群体调查结果的分析 |
4.3.1 大学生对政策的感知度偏低 |
4.3.2 大学生的选择动机趋于功利性 |
4.3.3 大学生对选调生政策认同感偏低 |
4.3.4 大学生自身素质难以匹配基层工作需要 |
5 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环境状况 |
5.1 宏观环境 |
5.1.1 政策执行中传统的行政运作 |
5.1.2 政策执行中传统的社会心理 |
5.1.3 社会中的偶发事件 |
5.2 微观环境 |
5.2.1 政策执行的人力资源不足 |
5.2.2 政策执行的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 |
5.2.3 政策执行中的信息沟通机制缺乏 |
6 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
6.1 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分析 |
6.1.1 政策自身因素 |
6.1.2 执行主体因素 |
6.1.3 目标群体因素 |
6.1.4 政策环境因素 |
6.2 改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的策略 |
6.2.1 优化基层就业政策设计 |
6.2.2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效能 |
6.2.3 加强对目标群体的引导 |
6.2.4 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2)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惑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以江西省H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第二章 江西省H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
2.1 应届毕业生就业现状 |
2.2 产生就业困惑的原因分析 |
2.2.1 应届毕业生个人方面 |
2.2.2 学校方面 |
2.2.3 家庭方面 |
2.2.4 社会方面 |
第三章 社会工作介入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 |
3.1 社会工作介入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的可行性 |
3.1.1 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 |
3.1.2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
3.1.3 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
3.1.4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
3.2 个案社会工作介入 |
3.2.1 案例背景 |
3.2.2 问题分析 |
3.2.3 方法和理论 |
3.2.4 工作目标 |
3.2.5 介入干预 |
3.2.6 结案 |
3.2.7 跟踪回访 |
3.3 小组社会工作介入 |
3.3.1 小组基本情况 |
3.3.2 活动背景、小组目标 |
3.3.3 方法理论与小组工作计划 |
3.3.4 活动内容 |
3.3.5 小组评估 |
3.3.6 反思 |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应届毕业生就业困惑的对策建议 |
4.1 应届毕业生个人方面 |
4.2 学校方面 |
4.3 家庭方面 |
4.4 社会方面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 B 小组活动满意度测评表 |
附录 C 毕业生就业困惑自评表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研究 ——以南昌理工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2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民办高校 |
2.1.2 就业质量 |
2.1.3 大学生就业质量 |
2.1.4 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目标管理理论 |
2.2.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2.2.3 充分就业需求管理理论 |
3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分析——以南昌理工学院为例 |
3.1 南昌理工学院的基本情况 |
3.2 南昌理工学院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 |
3.3 南昌理工学院改进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举措 |
3.3.1 领导重视,保障到位 |
3.3.2 千方百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
3.3.3 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立足本地区,面向基层就业 |
3.3.4 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实施分段教学模式 |
3.3.5 建章立制,促进就业指导工作规范化 |
4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主体存在的问题 |
4.1.2 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客体存在的问题 |
4.1.3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方法和手段存在的问题 |
4.2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部门沟通协调不畅 |
4.2.2 学校缺乏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
4.2.3 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不到位 |
4.2.4 学校也是理性经济人 |
5 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
5.1 政府方面 |
5.1.1 完善就业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
5.1.2 规范就业市场,加强就业市场服务 |
5.1.3 严格规范民办高校的就业率核算 |
5.2 企业方面 |
5.2.1 树立科学的用人观 |
5.2.2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
5.3 高校方面 |
5.3.1 注重人才培养 |
5.3.2 注重招生和专业设置 |
5.3.3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改进措施 |
5.3.4 科学设置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机构 |
5.3.5 合理设置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的指标 |
5.4 学生方面 |
5.4.1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
5.4.2 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针对民办高校毕业学员的就业情况问卷调查 |
附件2 针对民办高校毕业学员的就业情况问卷调查 |
致谢 |
(4)政府引导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机制研究 ——以Y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演绎分析法 |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大学生 |
2、高等教育政策 |
3、就业政策 |
4、政府功能 |
(二)理论基础 |
1、凯恩斯就业理论 |
2、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3、劳动力供求理论 |
二、国家层面大学生就业政策及现状分析 |
(一)国家大学生就业政策基本发展历程 |
1、新中国“统包统配”就业政策(1949-1978) |
2、新时期“双向选择”就业政策(1978-2012) |
3、新时代“双创高质量”就业政策(2012-至今) |
4、疫情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 |
(二)国家层面大学生就业政策基本内容概述 |
1、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政策 |
2、鼓励扶持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政策 |
3、鼓励大学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政策 |
(三)地方层面大学生就业政策及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
1、地方政府层面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
2、地方政府层面政策执行效果分析 |
三、Y高校大学生对地方政府就业政策引导的满意度调查 |
(一)Y高校就业概况及就业政策执行现状分析 |
1、Y高校大学生就业概况 |
2、Y高校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现状分析 |
(二)Y高校大学生就业政策满意度分析 |
1、调查对象与方法 |
(1)样本选取 |
(2)问卷调查 |
2、调查结果分析 |
(1)政策了解程度分析 |
(2)政策执行效果分析 |
四、大学生就业政策引导不足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一)就业政策引导存在的问题 |
1、政府引导就业责任意识不足,政策宣传不到位 |
2、就业政策执行不力,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 |
3、政府推行学校创业教育政策保障不充分 |
(二)就业政策引导存在问题的原因 |
1、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度不够,就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
2、人才激励政策不健全,欠缺政策执行支持体系 |
3、创业政策体系缺失,高教改革与市场需求不相符 |
4、对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引导不足 |
五、地方政府就业政策引导的改进建议 |
(一)制定相关大学生就业政策开拓就业新渠道 |
(二)完善和落实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
1、建立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拓宽就业渠道 |
2、加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
(三)制定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
1、加强创业宣传 |
2、构建创业服务体系 |
(四)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强化政府监督责任 |
1、加强对高校监督 |
2、加强对用人单位监督 |
3、加强对政府自身监督 |
(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
1、加强学校专业结构设置 |
2、优化高校实践教学 |
3、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及内容 |
致谢 |
(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意向调查研究 ——以黑龙江大学2019级和2020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对象 |
第一章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与就业现状概述 |
第一节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现状概述 |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点基本情况 |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 |
第二节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现状概述 |
一、就业率 |
二、就业领域 |
三、就业地点 |
四、就业途径 |
五、收入状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
第一节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意向问卷设计与发放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发放 |
第二节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意向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一、2019 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意向调查结果 |
二、2020 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意向调查结果 |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意向调查结果总体分析 |
第三节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意向访谈结果分析 |
一、报考动机多元化 |
二、就业意向同质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意向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一、认知因素 |
二、情感因素 |
第二节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意向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一、环境因素 |
二、地域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与个人发展的建议 |
第一节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建议 |
一、拓宽实习渠道 |
二、加速学制转变 |
三、落实就业指导 |
第二节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个人发展的建议 |
一、找准自身定位 |
二、打破思维定式 |
三、增强行业认同 |
四、树立创新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2019 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意向调查问卷 |
附录 2 2020 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意向调查问卷 |
附录 3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状况分析 ——基于2012至2020届毕业生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
第二章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现状及就业方向 |
一、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现状 |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就业方向分析 |
第三章 汉硕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及对象 |
二、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
三、调查过程 |
四、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 |
五、调查问卷分析 |
六、访谈相关情况 |
第四章 对汉硕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的讨论 |
一、汉硕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
二、影响汉硕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五章 改善汉硕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
一、国家加大保障力度 |
(一) 明确专业定位 |
(二) 拓宽就业渠道 |
(三) 完善归国保障机制 |
二、学校精准培养人才 |
(一) 改善课程设置 |
(二) 全方位提供就业指导 |
三、个人不断完善自我 |
(一) 夯实自身专业能力 |
(二) 转变传统就业观念 |
(三) 明确职业发展规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技师学院毕业生 |
1.2.2 职业发展 |
1.2.3 路桥专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现状调查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方法 |
2.2.1 问卷调查 |
2.2.2 访谈调查 |
2.3 问卷设计 |
2.3.1 问卷设计依据和内容 |
2.3.2 问卷信效度说明 |
2.4 调查样本情况 |
2.4.1 问卷调查样本结构情况 |
2.4.2 访谈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5 职业发展现状分析 |
2.5.1 职业认同感较强 |
2.5.2 工作条件基本符合毕业生预期 |
2.5.3 专业对口度匹配良好 |
2.5.4 职业能力和素质总体较好 |
2.5.5 职业和社会融入度较好 |
2.5.6 职业发展前景一般 |
2.6 毕业生职业发展自我评价 |
第三章 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困境及原因分析 |
3.1 外部困境 |
3.1.1 社会对技师学院价值认同度低 |
3.1.2 交通企业对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缺乏规划 |
3.1.3 技师学院对路桥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单一 |
3.2 内部困境 |
3.2.1 个人对交通行业缺乏全面认识 |
3.2.2 个人对职业发展缺乏长远考虑 |
3.3 原因分析 |
3.3.1 路桥专业技能人才地位不高 |
3.3.2 路桥技师成长机制不够完善 |
3.3.3 人才培养滞后交通业态发展 |
3.3.4 学生个人发展动力相对较弱 |
第四章 推动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的策略 |
4.1 政府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
4.1.1 加大技师学院发展的政策调控 |
4.1.2 加强交通公路行业的政策扶持 |
4.2 企业要构建技能人才职业发展体系 |
4.2.1 树立交通行业工匠人才发展观念 |
4.2.2 明确路桥专业技能人才成长方向 |
4.2.3 开辟路桥技师双重职业发展通道 |
4.2.4 建立路桥专业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
4.3 技师学院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
4.3.1 贴近交通发展,明确培养目标 |
4.3.2 基于工作岗位,优化课程体系 |
4.3.3 面向创新革新,开展技师研修 |
4.3.4 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资源 |
4.3.5 围绕职业能力,细化教学评价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研究调研方案 |
附录2 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3 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用人单位调研名录 |
附录4 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访谈提纲 |
附录5 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问卷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二、国外“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三、“高职转型”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高等职业院校 |
二、组织转型 |
三、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
一、文献考察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延伸个案法 |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场域互动与要素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 |
第四节 篇章结构的安排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关键节点”:就业问题的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阶段划分:从升本到就业再到生涯 |
第三章 升本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漂移性”诞生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高校与环境矛盾 |
一、数量供给不足造成的人才浪费 |
二、结构供给矛盾造成的人才缺失 |
第二节 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混乱“前世” |
一、高职院校的雏形:职业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分流 |
二、“三教统筹”: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形成与缓慢发展 |
三、1999 年扩招后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激增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升本导向”组织要素的建构 |
一、“专升本”目标的形成 |
二、领导管理理念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运行 |
三、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
四、组织文化整合 |
第四节 “漂移性诞生”的制度逻辑 |
一、高职院校组织诞生与扩散的逻辑 |
二、高职院校组织漂移的逻辑 |
第四章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规范化”转型 |
第一节 “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吊诡 |
一、“难中之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
二、悖论:“中国制造”下的“技工荒” |
第二节 国家引导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历程分析 |
一、转型目标的生成:“以就业为导向” |
二、转型项目的启动:“示范校”建设 |
三、转型成果的扩散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就业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安心做职教 |
二、领导“职教”办学理念形成与组织结构调整 |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
四、组织文化:新公共管理主义盛行与企业文化融入 |
第四节 “规范化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五章 生涯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内涵式”转型 |
第一节 “好就业”与“就好业”的新矛盾 |
一、目标替代:就业导向异化为就业率导向 |
二、就业率导向形成的根源 |
第二节 质量观变化与高职院校转型分析 |
一、“服务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质量提升运动 |
二、“服务学生需求”的精英高职院校实践探索 |
三、后示范期组织场域行动体满足双需求的举措 |
第三节 案例院校“生涯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从“示范”到“优质” |
二、领导办学理念更新与组织结构优化 |
三、“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四、组织文化: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模式 |
第四节 “内涵式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一、场域互动关系: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脉络” |
二、自主发展探索: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特色” |
三、多重制度逻辑: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指南”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 |
第一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过程与结果:本科专业设置内涵的综合反映 |
第二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各逻辑的协调统一 |
一、学科知识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在规律 |
二、市场需求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社会应用 |
三、个体发展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价值回归 |
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整合与统一 |
第三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各利益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 |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主体的构成 |
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各主体的权益审视 |
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制衡与统一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内容确定的实践分析 |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实践分析 |
二、基于高校层面的实践分析 |
三、基于专业内容变化的实践分析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模式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与空间 |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权力配置的实践分析 |
一、对政府权力的分析 |
二、对高校权力的分析 |
三、对社会权力的分析 |
四、对学生权力的分析 |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践分析 |
一、从学科专业数量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二、从学科专业结构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三、从社会人才需求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用性 |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适用性 |
第三节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分析 |
一、访谈样本的选择 |
二、访谈过程的实施 |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与理论反思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 |
一、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 |
二、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 |
三、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 |
四、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反思 |
一、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的历史惯性 |
二、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失衡与冲突 |
三、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割裂 |
第六章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回归 |
第一节 “谈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 |
一、基于内涵的合理性 |
二、基于管理的合理性 |
三、基于目标的合理性 |
第二节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对策思考 |
一、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价值取向 |
二、健全专业管理体制,淡化本科专业结构 |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 |
附录二: 2012-2017年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变化一览表 |
附录三: 2007与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专业布点与专业结构统计表 |
附录四: 案例高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前20位的专业及其就业率 |
附录五: 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览表 |
附录六: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访谈提纲 |
附录七: 学生访谈编码手册(Codebook)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以X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文献综述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就业能力 |
(二)师范院校非师范生 |
(三)职业生涯规划 |
二、理论基础 |
(一)系统就业力理论 |
(二)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三)能力结构理论 |
第三章 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就业能力概况 |
一、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就业能力培养成就 |
二、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
(一)专业能力要素 |
(二)通用技能要素 |
(三)个人品质要素 |
(四)职业规划能力要素 |
三、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 |
(一)战略培养目标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
(三)师资水平 |
(四)职业规划与发展指导 |
第四章 X师范大学非师范生就业能力分析 |
一、X师范大学非师范生就业概况 |
(一)X师范大学学生规模及就业率 |
(二)X师范大学师范生与非师范生毕业去向对比分析 |
(三)X师范大学师范生与非师范生毕业就业质量指标分析 |
二、问卷设计与分析 |
(一)问卷设计 |
(二)描述性统计 |
(三)信度分析 |
三、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就业能力分析 |
(一)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
(二)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就业能力培养途径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就业能力提升建议 |
一、师范院校组织层面:高校育才 |
(一)目标与战略:构建培养机构,加强规范管理 |
(二)专业与课程体系:优化专业划分、调整课程设置 |
(三)师资水平:优化教师队伍,提升就业指导水平 |
(四)职业指导:构建就业指导机制,强化职业规划作用 |
二、非师范生个体层面:个人成才 |
(一)专业技能:顺应时代需求,扎实专业技能 |
(二)通用技能:重视软实力提升,增强求职能力 |
(三)品质修养:培养积极就业品质,提高岗位适应能力 |
(四)职业规划:强化就业责任,明确就业方向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四、高校毕业生如何实现成功就业——南开大学2001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高校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执行研究 ——以S大学选调生政策执行为例[D]. 杨秀英.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困惑与社会工作干预研究 ——以江西省H学院为例[D]. 颜培鑫.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3]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研究 ——以南昌理工学院为例[D]. 翟元兴.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政府引导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机制研究 ——以Y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为例[D]. 高佳. 延安大学, 2021(12)
- [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意向调查研究 ——以黑龙江大学2019级和2020级为例[D]. 宋福娟.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状况分析 ——基于2012至2020届毕业生的调查[D]. 徐美玉. 兰州大学, 2021(12)
- [7]技师学院路桥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研究[D]. 车炯.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8]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D]. 陈沛酉. 天津大学, 2019(01)
- [9]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D]. 刘海涛. 厦门大学, 2019(08)
- [10]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以X师范大学为例[D]. 秦瑞霞.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